在线客服

舞蹈教学体系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舞蹈教学体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舞蹈教学体系

篇1

我国56个民族的生活习俗、、民族文化等都会在其传统舞蹈中得到展现,可以说传统民族舞蹈是每个民族文化历史得以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媒介。藏族舞蹈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不仅有着丰富多样的舞蹈形式,同时还承载了该民族不同时期所具备的文化特色,在我国传统民族舞蹈的舞台上有着其典型性,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文化瑰宝。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越发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民族舞蹈成为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传统文化传承形式,藏族舞蹈也开始被纳入到我国高校的舞蹈教学中。为了切实有效地提高高校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自觉,并让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重视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保护,就要求我国高校在重视对学生舞蹈素养培养的同时,构建一套适合高校学生的藏族舞蹈教学体系

一、高校藏族舞蹈教学开展的背景

藏族经过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技能,既能充分反映藏族文化特色,又能展F该民族独特文化韵味的舞蹈形式,因此,藏族舞蹈可以说是我国民族舞蹈中的重要瑰宝。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艺术建设在我国受到极大重视,藏族舞蹈作为我国重要的民族舞蹈形式,对演员的训练也受到关注。经过认真讨论研究之后,最终明确我国传统的民族舞蹈教学训练应基于民族历史,构建一套具有国家文化特色的舞蹈教学体系,藏族舞蹈的教学应在民族精神的发扬中充分体现时展的艺术形式需求。在高校开展藏族舞蹈教学,不仅对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强化学生自身的民族精神也有着积极影响。

二、高校藏族舞蹈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出现了重大转变,全面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使得我国高校开始重视学生自身艺术修养的培养,并融入相应的舞蹈教学课程。藏族舞蹈作为藏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其舞蹈中蕴含了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民族特色,是藏族人民不同时期精神追求的体现。除此之外,为了强化学生对藏族舞蹈的认知,高校教师在藏族舞蹈教学中也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藏族的民族传统文化及舞蹈创作历史背景进行充分讲解,这对学生深入了解藏族文化有很大帮助。由于藏族舞蹈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复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教学体系。

三、高校藏族舞蹈教学体系构建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高校藏族舞蹈教育的观念。在高校藏族舞蹈教学体系的构建中,教师应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在重视对学生舞蹈技能培养的同时,还应重视传统舞蹈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并切实有效地对以往的教学形式进行改变,提高教学效果。这要求我国高校藏族舞蹈教师能顺应时代的需求,不断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进而将人文精神、民族意识和文化自觉的内容切实有效地融入到藏族舞蹈教学体系构建中。除此之外,教师在舞蹈教学体系的构建中还应重视舞蹈美学的融入,并激发学生舞蹈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在丰富学生藏族舞蹈学习情感体验的同时,提高其民族意识和文化自觉性,提高藏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性。

(二)对藏族舞蹈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内容是保证教学有效实施的基础,在藏族舞蹈教学体系的构建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是高校藏族舞蹈教学的关键。一旦教学内容缺失,不仅藏族舞蹈教学体系无法得到完善构建,而且藏族舞蹈教学课程也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在实际的藏族教学体系构建中,教学内容通常被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藏族舞蹈相关理论文化知识,需要教师对藏族舞蹈的发展历史、舞蹈理论及美学进行详细讲解;第二部分为藏族舞蹈的实践训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舞蹈基础技能、舞蹈技巧、创作能力等进行训练培养。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藏族舞蹈能力得到强化。

(三)以人才培养为目的构建藏族舞蹈教学体系。为了顺应多元化的人才需求,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也开始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除了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之外,也要重视学生多元化能力的培养。通过藏族舞蹈的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和能力,并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而为了使藏族舞蹈的教学更加适应现阶段的发展需求,在实际的舞蹈教学体系构建中,高校还应以人才培养为目的,对藏族舞蹈的精髓进行深入挖掘与研究,并将藏族的传统文化、人文风俗、等内容充分融入到舞蹈教学中,进而培养全面的藏族舞蹈人才。

(四)在藏族舞蹈教学体系构建中重视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对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高校在学生的教育培养中更应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藏族舞蹈历经多年的发展,其舞蹈形式及舞蹈内涵已不仅仅是藏族人民风俗习惯、的体现,更多的是藏族历史文化的延续,以舞蹈的形式对民族历史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因此,为了让藏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高校在藏族舞蹈教学体系的构建中也应深入到藏族民间,对该民族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并将这些内容充分融入到藏族舞蹈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舞蹈的学习中对民族历史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五)在藏族舞蹈教学体系构建中重视学生舞蹈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创新已然成为高校学生的必备能力,因此,在藏族舞蹈教学中,教师也应重视创新在教学体系中的融入,在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保护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要对学生的藏族舞蹈创新能力进行培养,首先就要强化学生的藏族舞蹈基础知识、舞蹈技能与舞蹈内容,让其对藏族舞蹈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而在实际的创新能力培养中,教师应在学生对藏族传统文化有深刻了解的基础上,让其对舞蹈进行创作,进而在对藏族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保护的同时,促进学生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藏族舞蹈教学体系的构建有着一定的系统性,要求高校能针对藏族舞蹈的教学建立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保证团队中的教师既对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了解,又熟知地区典型性的舞蹈形式。除此之外,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中,教师还应重视对西方优秀教学体系的借鉴,并以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构建一套与学校藏族舞蹈教学需求最为适应的教学体系,确保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需求。

篇2

衔接社会是一个民族世界化、世界多元化的社会,民族舞的教学在舞蹈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校应该在规定的教材使用的前提下,创造性的加入本校、本地区的舞蹈教学素材。立足于本民族、本地区的原生态的舞蹈素材,会让学生们在掌握和熟悉本民族舞蹈元素的基础上,深深的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美。因此,在学校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充分的开发和挖掘特色鲜明的唔到资源,进一步的开拓创新的空间。在材使用的前提下,融合本民族的舞蹈特色,积极的进行特色舞蹈教学资源的开发,这个特色资源的开发可以占到教学内容的百分之三十左右。一定要在本民族、本地区舞蹈的实际性开始出发,结合不同地域的文化资源的表现形式和结构形式,开展各具特色的课程资源。可以通过让学生们唱家乡民谣、跳家乡舞蹈的形式,演奏出家乡的音乐和舞蹈艺术。在整体性和系统性原则的指引下,对课程内容进行开发、整合以及创新。一方面,可以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让学生们体验真正的民间、民族舞蹈的美丽,另一方面,可以发动学生们积极主动的搜集多种线图唔到资源,分享和体验舞蹈的感染力。另外,还可以邀请知名的民族舞蹈专家走进学校、开展讲座,与学生们一起探讨民族舞蹈的魅力,拉近与学生们之间的感情。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民间舞蹈的选材一定要进行充分的提炼与晒讯,将精华部分进行创新和整合。比如说,可以把传统的民族舞蹈中比较芜杂的节奏、动作进行改编和创新,创新的前提就是保持原汁原味的民间特色。

三、民族特色舞蹈教学的形式创新

篇3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79-02

体育舞蹈是一项艺术类的体育运动,它不仅具有体育锻炼的价值,也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以及艺术价值。高校开展体育舞蹈教学对于学生的肢体协调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舞蹈对的兴趣,提高体育舞蹈教学水平,需要改变以往的单独体育舞蹈动作训练,积极地应用音乐,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舞蹈与音乐节奏的有效结合,提高学生体育舞蹈的学习质量。

一、体育舞蹈音乐特点以及体育舞蹈教学音乐选用原则

(一)体育舞蹈音乐特点

音乐在舞蹈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学生舞步也应有相应的变化。根据调查显示,现在高校的学生对体育舞蹈的热爱远远超过其他体育课程,体育舞蹈广受欢迎主要是因为体育舞蹈节奏欢快,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课堂情境,帮助学生在舞蹈中抒感。良好的体育舞蹈课堂情境的创建,需要教师选择与舞蹈内容相符合的教学音乐,通过科学的编排,将舞蹈步伐与音乐节奏有效的结合。

(二)体育舞蹈教学音乐选用原则

体育舞蹈教学音乐的选用原则首先要保证音乐与舞蹈教学内容相符,其次,能够有效的将舞蹈与音乐进行科学的结合。

1.音乐与教学内容相符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是一种重要的学习介质,教师选取音乐科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舞蹈,掌握舞蹈的节奏与步伐,如果音乐选择不科学,将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比如,在华尔兹教学中,很多教师选择的华尔兹音乐难度大,节奏与舞蹈的教学内容不符,导致学生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找准舞蹈的步伐和音乐的节奏,导致学生对华尔兹的学习兴趣降低。在华尔兹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初入门情况,选择简单的,节奏比较明显的,速度比较慢的音乐,这样有利于学生舞蹈步伐和节奏的找准。此外,高校华尔兹课堂教学学生数量大,教学场地有限,因此,要选择适用于集体华尔兹的音乐。

2.舞蹈与音乐节奏的统一

在体育舞蹈教学音乐的选用中,要注意音乐与舞蹈技术的相统一。通过音乐课堂情境设置,学生可以根据音乐的暗示增强舞步的记忆,并可以将舞蹈、音乐和自身的情感有效结合,达到的不仅仅是舞蹈的学习,更是舞蹈艺术上的提升。在不同的舞蹈中,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也会各不相同,因此,教师要加强对舞蹈技术难点的音乐教学,通过音乐来提高学生对舞步的记忆。

二、体育舞蹈教学音乐的应用体系的构建

要想提高教学音乐在体育舞蹈中的应用水平,除了要科学的选择教学音乐以及有效结合体育舞蹈与教学音乐意外,还要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一)教学音乐的科学选择

体育舞蹈教学音乐的选择,首先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鉴赏水平的音乐。教师在音乐选择的过程中,要选择具有音乐价值的音乐。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舞蹈,也是在反复聆听的过程中,提高自己音乐水平的过程。

(二)体育舞蹈与教学音乐的科学结合

选择好合适的音乐之后,教师要将音乐与教学内容科学的结合。教师所选的音乐与教学的舞蹈虽然大致节奏相同,但是对于一些具体的节奏的转化,教师要通过所选音乐进行重新调整已经编排好的舞蹈,提高舞蹈与音乐的契合度。只有舞蹈与音乐有效结合,才能有助于学生在舞蹈中情感的顺畅抒发。此外,要想提高教学水平,教师还要注意加强学生音乐鉴赏水平以及音乐适应能力的提高,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舞蹈中,找准舞蹈节奏,表达自身的情感。

(三)建立科学的教学音乐评价体系

教学音乐应用体系的构建,除了受以上两个因素影响外,还受到教学音乐评价体系的影响。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促进教学音乐的有效率利用。在教学中,学校、教师要科学的评价音乐与舞蹈的契合度,评价教学音乐对体育舞蹈教学效果的影响以及教学音乐对学生学习质量的影响,通过教学音乐的科学选择,科学评价,构建科学的、合理的教学音乐应用体系。

三、结束语

篇4

舞蹈教学是传承和发展舞蹈价值的有效手段,更是确保我国艺术文化国际地位的有力保障,舞蹈艺术独特性和文化性越强,所创造的国际影响力就更盛大,对本国的经济效益有着大幅度的提升,就目前而言,国内民间舞教学体系,不外乎是传统已久的“蒙、朝、藏、维、傣”这五大民族,外加一些地方舞种,如云南和安徽花灯、胶州和东北秧歌等,这些舞种模式以陈旧的套路一代一代的复制,很少有突破力和创新点,力求更新的年代和潮流发展形势,要求我们具备超前的智慧和开创性思维来为舞蹈艺术界增光添彩,接受前辈传承价值的我们,更要在本民族特有的艺术顶峰上继续开创和挖掘舞蹈内容,填充我国舞蹈教学体系,丰富我国艺术文化素养,永保舞蹈艺术魅力独树一帜。

二、满族舞蹈纳入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艺术特性是艺术立足舞台的支撑点,对于民族舞蹈必须有其浓厚的民族特色,才可被艺术学者认可和接受,并得以成为一定文化价值的形态代表,艺术价值来源于艺术文化,因此舞蹈艺术文化有独特的代表性和地域性,就越容易打造一定的市场空间,原始态的舞蹈更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我国舞蹈界的学者和艺术人士对原始舞蹈的流失追溯得以挖掘,并由近几年的舞蹈新作品出台震撼力所观察和探析,得知满族舞蹈是一个原始性很强的艺术源流,以作品《珍珠湖》和《珍珠湖畔》等为代表的舞剧,不断开拓了满族舞蹈最绚烂且多视觉高震撼的华丽舞台,不论在舞台还是民间,都可看见满族舞蹈的身影和踪迹,钻研满舞的学者和艺术专家表示,满族舞蹈有较高的研讨价值和传承价值,是我国不可遗失的国土文化。现如今,满族舞蹈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各大院校尚未普及,只有当地的部分院校正在实践开创满族民间舞教学体系,为了弘扬满族舞蹈的魅力,需要我们所有学者真正地去关注和尝试学习并纳入民间舞教学体系行列中,这就需要我们全方位的思考探索,有一定的教学初步定位模式,开阔满族民间舞教学体系的发展走向。

三、满族舞蹈教学体系的全方位发展走向

面对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培养高素质、知识结构更为整齐的复合型舞蹈人才的任务已经提出,舞蹈艺术追求完整化、多层次化更为迫切,这就需要舞蹈教学体系以社会需求为方向,以培养高素质全面完善的多层次人才为目标来创新和改革知识体系,本文提出以加入满族舞蹈教学体系为探讨对象,在教学方面,提出一些理论化的设想方案,如课程的设计、教学方法、对教师的高素质要求,通过这几方面来对满族舞蹈教学体系进行理论性的初步研讨。

四、满族舞蹈课程设计及教学方法的浅见

理论需要和实践相结合才是舞蹈得以展示的实质表现形式,在理论课程进行的同时,需要对满族舞蹈实践课开展相关的舞蹈动作和形态学习,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边学习边领悟舞蹈动作中的意境和内涵,满族舞蹈理论课和实践课互动才是真正开创满族舞蹈正确有效的途径。依据目前的挖掘和分析,满族舞蹈有宫廷舞和民间舞两种类型,以莽式舞蹈、萨满舞蹈、满族秧歌为代表,满族秧歌里数鞑子秧歌为特色,我们要把满族这些舞种纳入课堂,让学生学习其满族舞蹈风格和动律,从熟练到掌握到领悟,才能把满族舞蹈精髓活灵活现的展现并将满族艺术文化形态完整的延续下去。

中国舞蹈教育事业中,教师是主导传授者,也是舞蹈事业有效的一种传播手段和必要形式,目前舞蹈教学都实行“口传身授”教学法,也是经过一代代老前辈的实践经验总结得出的真理,也不可否认,满族舞蹈教学也需要此教学方法,这是舞蹈本质属性所定,教师在课堂传授中,也不能一味的按死套路讲解,要采用激发式、点触式来激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教师起着很重要的引导作用,可以使用“借物言情,借物抒情”讲解模式,来提升舞蹈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比如满族的萨满形象、宫廷舞中寸子步的内涵,老师要示范到位,并讲解形体要求和内在感觉、重点表现部位等,和学生互动,或者采用学生之间的表现对比差异来让学生观察和思考不同点及内涵,要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身体感觉,使学生学会“用心学习,用脑思考”,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通过感染和触动学生,焕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渴望,激发他们表现欲望,使学生自觉努力发掘自身潜力,创造出真正有意义有价值有生命力的满族舞蹈精髓。

篇5

一、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舞蹈教育现状

(一)观念和体制不够健全。

青年人步入大学阶段,心理、生理、生理发育日渐成熟。渴望结交异性朋友,希望扩大交际面,试图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成为许多大学生的共同愿望。据了解,目前高校校园社团名义组织的各种舞蹈活动层出不穷,但列入以学校教育为明确目的的课程很少,这种状况不仅影响着广大大学生难以形成趣味纯正的舞蹈审美修养,而且制约着他们欣赏品味的迅速提高,最终将影响到他们良好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尽管舞蹈教育在我国校园已经取得了长足的法杖,但与素质教育的现实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只有从观念和体制上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舞蹈教育在我国校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中的体验甚少

目前公共舞蹈教学多以理论教学居多,课程重的是讲授,学生自身参与不够,学生的愉悦程度不大,实践活动也寥寥无几,教学模式单一,不重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学生接触的只是一些孤立的知识点而不是真正的实践参与,导致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丧失,以至于普遍出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同程度的喜爱舞蹈,但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舞蹈的理论课程,还不如一学校组织的舞蹈社团个吸引他们。我们认为,这种具有专业化倾向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普通高校公共舞蹈课程的自身价值与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 普通高校公共舞蹈课程教学体系研究

(一)、融公共舞蹈教育于学校的常规教育之中,促进舞蹈教育的普及和传播

目前,在高校中,大学生学业和现实社会的就业压力,使得大学生们把大把大把大的精力和热情都放到了专业学习和各种可以为就业带来优势的"考级"、"考证"上,严重抑制了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生理以及审美、人生态度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扭曲,束缚和制约着他们向高层次人才的发展。舞蹈艺术是情感与肢体的有机结合,突出地体现出它的主体性特征,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舞蹈教育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和协调发展,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更好的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知识要求,笔者认为,把舞蹈教育融入学校的常规教育中,对大学生实施全方位的以情感教育为核心的审美教育,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通过审美教育,达到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以美乐群、以美扬长等多方面的作用,拓开知识面,丰富生活情趣,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成长,以维护和促进高校文化的稳定与和谐发展。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步形成了一套大学公共舞蹈教育模式。我们以舞蹈教育课程建设为切入口,在全校开设 "舞蹈精品鉴赏"、"舞蹈剧目教学"、"形体训练"、"舞蹈创作"等选修课程。使大学舞蹈公共课程丰富多彩,理论实践相结合来促进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响应时代和社会呼唤的能力,维护和促进高校和谐的发展。任课教师在开课前必须向教务处递交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使用教材、教学目的与要求、授课形式等,以确保教学质量,一般开课时间为一年,开课课时为30学时,每学期进行考试,修完一年为1学分。

(二)、融公共舞蹈教育于学校的日常工作细节之中,打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春期,这一时期的重要心理特征是有理想、有朝气、富于青春的活力,思维具有抽象和独立性、逻辑性,并逐步向辩证思维发展。各种需求,包括对知识的需求、感性的需求、自我体现意识需求等迅速发展;积极向上、向往真理、热衷探索。外在形态则表现于情绪强烈、情感丰富、热情洋溢【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艺术氛围,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能够使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情感、情绪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他们在成长道路上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有正确调解和控制感情的能力。因此,我们应有意识的将艺术教育这个大的概念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比如:学校社区的"音乐舞蹈艺术节";音乐系的"专业性演出";还可以针对当前学校艺术教育和社会文化现象的实际,举办各种舞蹈专题讲座,让学生从中领略、欣赏、感受高雅艺术的真谛,引导学生开展健康的审美活动。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舞蹈教育教学探索,能够推动艺术教育沿着良性发展的轨道不断前进,使学生置身于愉悦的、活泼的、创造性的学校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受美的法则,获得美的知识、观念、技能,陶冶美好的情操,实现人格完善,促进其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融公共舞蹈教育于学生社团活动之中,不断拓展舞蹈教育的空间

舞蹈是表演的艺术,如果说公共舞蹈课教学和日常学校工作的舞蹈元素的灌输是舞蹈教育的普及,那么,给学生一个实践的舞台,不断提高艺术修养,磨练毅力,则是保证舞蹈教育活动在高校教育中的连续性、规范性、示范性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学生业余艺术团体是舞蹈教育较高水准的载体,因此,高校学生艺术社团应象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成立街舞团体、民族舞蹈队,现代舞队等艺术团体, 定期在校园内开展演出活动,并积极参加社会上和全省高校组织的文艺汇演及各种文艺活动,让学生成为艺术活动的主人,独立自主地组织、参与、推进艺术活动,近几年来我校参加全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都取得了突出成绩,例如:群舞《且吟春雨》或全省舞蹈比赛非专业组"一等奖",群舞《床前明月光》、群舞《汉子》、群舞《玉茗花韵》、等均获得全省非专业组"二等奖",同学们在艺术活动中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健康的文化心理,并在实践中成为传播"真、善、美"的使者,通过组织排练、举行演出和参赛等一系列音乐活动,不但使学生的艺术水平有所提高,而且能够体验到不付出心血、不具备优秀的意志品德将无法完成任何音乐活动。同时,通过一系列的音乐活动的训练,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修养。比如:群舞,要求动作的和谐、统一,学生参加群舞的训练和演出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合作意识,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利于良好的性格和良好品质的形成,为其将来适应不同的人际组合,更好地参与社会竞争奠定了基础。总之,融公共音乐教育于学生的社团活动之中,能够不断拓展音乐教育的空间,为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良好途径和平台。

参考文献:

篇6

2.教学内容不规范

体育舞蹈有着很强的规范性,在运动方向、反身动作、步法运用、旋转升降等方面都有着非常明确的要求。在音乐方面,节拍和速度也有着明确的规定。但是目前黑龙江地区的大部分高校仍没有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投入足够多的精力,教师在授课中比较随意,节拍准确度、音乐动作搭配等方面的规格没有得到强调,这使得学生的学习不够规范合理,影响了其体育舞蹈水平的提高。

3.教学方向单一化

身体运动是呈现舞蹈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手段,运动和艺术是体育舞蹈两个主要的内核。在教学中,我们既不能忽视文化层次上的艺术审美教育,也不能只注重身体运动层面的体育教学。然而黑龙江省高校的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存在偏颇,他们更多地关注舞蹈美感上的变化,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础能力的提高。这种不科学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的力量和柔韧性都没有得到相应的锻炼,让学生难以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4.师资力量薄弱

体育舞蹈教师是运动和训练过程中的组织者、实施者和管理者,承担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舞蹈技能水平的主要职责,对整个教学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目前,黑龙江省各高校中从事体育舞蹈教学的教师群体里只有少部分人员是体育舞蹈专业的,大部分并非科班出身。短期的培训难以保证教职人员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教学工作中发生的变化。教师数量少、教学科研能力弱、职后进修少等因素使得体育舞蹈教学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加之教师的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这些问题限制了高校在课程内容上的拓展和教学模式上的革新,进而让体育舞蹈教学仍处在较低的发展水平上。

5.学生对体育舞蹈认识较为片面

大学生对体育舞蹈的认识直接影响到了他们体育舞蹈学习的态度、动机和兴趣。但目前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对体育舞蹈还缺乏深入的认识,各高校对体育舞蹈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组织相关活动的次数也比较少,大部分学生仍不清楚体育舞蹈的概念,误以为体育舞蹈课程内容主要是交谊舞和拉丁舞。男生则普遍认为体育舞蹈是女生学习的课程,在选课时干脆直接忽视了这一课程。调查发现,选择体育舞蹈的女生数量明显多于男生的数量。而在进行体育舞蹈教学时,最好是以男女为伴来进行配合学习,男女人数不均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学的顺利展开,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对策

1.改善教学条件

高校应提高对体育舞蹈项目的重视程度,成立校园舞蹈队,并参加到各种表演和国内的赛事中,以此吸引商业合作的资金,从而缓解教学经费紧张的问题。同时,为了在校内增设宽敞明亮、配置齐全的运动场馆,政府也应增加在体育舞蹈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此外,高校也可以同各体育舞蹈的民间组织取得联系,通过合作来实现教学条件的改善。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各高校有必要加强操作程序的规范性,以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从另外一个角度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2.明确教学目标,强调舞蹈规范性

教学目标应立足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优雅的礼仪风度、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性和乐感,并对应着学生基础水平的不同层次而进行设定。只有在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之后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的教学内容,才能较为系统地让水平基础差异较大的学生群体逐渐提高舞蹈水平。举例来说,从未接触过舞蹈的学生基础一般较差。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可以以交谊舞的基本知识、舞会基本礼仪和国标基本姿势等内容为主来进行教学,让他们掌握正确的舞蹈姿势,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乐感;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讲授基本动作的同时更深入地讲解体育舞蹈的概念、分类及审美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参加到各类赛事中,通过集中训练让他们的动作具备更强的表现力。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反复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在基础训练的阶段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高阶的练习中培养学生形成更好的节奏感和速度感,以增强整体的竞技能力。各级教学在进度上要达到系统性的互补和搭配,以使学生学习到的技术动作和理论知识构成紧密的联系,促进教学体系向更为规范合理的方向发展。

3.艺术性与运动性并重

教师要注意到体育舞蹈艺术性和运动性这两个方面,在教学的过程中把音乐、美学、舞蹈历史等艺术理论方面的知识融入到动作技巧的教学中。通过艺术层面的理论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舞蹈动作所表现的艺术内涵,学习将更有方向性。通过运动层面上的教学,学生的体能、柔韧性和灵活性等方面都可以有很大的提升。综合来说,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减少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动作混乱、感情不到位等现象。例如,在课堂之上教师可以选择让学生观看一些高水平的比赛录像,并从美学和音乐等方面出发对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做出分析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运动员的一些动作技巧,还能领略到舞蹈作品带来的艺术感染力,进而激发自身的学习热情。从运动层面出发,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带到场馆之外的田径场上,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和体能竞赛,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从侧面促进学生体育舞蹈水平的提高。

4.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为了保证高校的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就必须要提高师资水平。首先,高校应吸引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投入到体育舞蹈的教学活动中来。这些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各高校要增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发挥教师的作用,积极引进全国体育院校的高学历人才,以增强黑龙江省高校体育舞蹈的师资力量。其次,高校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经验,建立起更为完善的教师培训和考核系统,定期开展体育舞蹈教师的学习活动,提升体育舞蹈教师的教学水平。除了安排理论考试和技术考试之外,各高校还应该增加模拟课的检测。在考试的流程中,高校领导层要严格把关,留下考核合格的教师任教,并以此来淘汰业务能力较差的教师,从而提供给优秀人才更多的工作机会。最后,高校应重视提教师队伍整体的科研能力。除了选派杰出的教师参加到各种课题的研究中去,我们还可以邀请在体育舞蹈教学领域里表现出色的老一辈教师来校进行演讲,邀请优秀的运动员来校进行表演。学校可以成立文艺性的团体组织,并让教师参与其中,以此督促教师利用自身的资源来进行专业技术的学习,进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5.扩大体育舞蹈影响力

针对学生群体对体育舞蹈缺乏了解的情况,高校有必要扩大这门课程的影响力。除了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体育舞蹈的选修课数量之外,还可以突破课堂的限制,在课下鼓励学生自发形成社团形式的舞蹈组织,通过校内的宣传活动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舞蹈的学习中来。社团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使得校园中形成学习体育舞蹈的良好风气。在社团形成一定规模以后,学校可以在活动方面提供时间和场地上的便利。丰富多彩的各类赛事和文艺演出将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进一步提高体育舞蹈的影响力。

篇7

舞蹈从诞生以来就赋予其表现力、审美力、感染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本身是一种审美教育。国家教委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改革方针和教育理念,强调要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为中国的高校舞蹈教育发展提供了平台。但是目前,在我国大多数的普通高校当中并没有把舞蹈课程列入到大学通识课程中去,我们应该在当今教育的引领下,明确舞蹈教育的重要性,以全面性的发展为目标,要求普通高校舞蹈教育面向普通大学生,将它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去。体育舞蹈作为一种艺术文化已经在高等学校有着很大市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追捧这一时尚健康的运动项目。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文化在经济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教育又在整个民族发展中起到引导作用,所以建设适合现代高校校园文化素质教育是提升整个国民教育关键。高校舞蹈教学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引领着校园文化文明建设,对提升我国高校学生的校园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当前高校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高校舞蹈课程体系不完善,教材及教学内容陈旧

高校舞蹈课坐位学校体育课教学的一个项目属于新兴体育运动,高校开展体育项目教学多以球类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精神领域追求不断拓宽,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校的体育课教学也在不断适应发展进行调整,一批新兴体育项目进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来,舞蹈就是其中之一。但相应的问题也随之出现,舞蹈课教学进入高校体育课堂时间较短,很多教学内容是以教师为中心开展,舞蹈教学在有限的教材支撑下根据个人经验进行舞蹈课教学,很多学校的舞蹈课多以介绍课的形式出现。高校舞蹈课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并且相应的配套教材缺乏,教学内容比较零散没有形成系统化。

1.2高校舞蹈课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手段缺乏先进性

体育教学模式是体育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经过多年的尝试,无数的体育工作者进行了很多探索和辛勤的工作,体育教学模式创新是公认的促进体育教学良好的途径。体育课教学一直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尤其教学方法守旧,教学手段单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革新,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在不断变化发展,体育课堂教学如果一直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很难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同导致学生不喜欢体育课。舞蹈课教学虽然是新兴体育项目,但是教学模式依然沿用传统体育教方式,学生是开始选择和喜欢舞蹈课,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很多学生渐渐厌恶舞蹈教学,在舞蹈学习中练习兴趣和积极性逐渐降低。

1.3高校舞蹈教师匮乏,场地设施不完善

教师是体育课开展的重要教学因素之一,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的推动作用非常巨大。体育课不同于其他课程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体育课学习过程中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和身体动作来掌握学习内容,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教师的及时指导能够快速地使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教师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指导的能力在教学中作用明显。舞蹈课教学主要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来传递教学,教师在教学中更加需要专业和智慧。高校舞蹈课最为新兴体育项目专业的舞蹈教师较少,很多舞蹈教师是通过其他体育项目转来进行舞蹈教学,多数教师在教学前才接触舞蹈,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舞蹈教学场地都是临时改建,很多舞蹈练习设施跟不上舞蹈课教学需要。

2.改进高校舞蹈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2.1完善高校舞蹈课程体系建设

提高高校舞蹈课教学质量和效果重要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一门课程没有完整的课程体系是很难进行系统教学。建设舞蹈课程体系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和完善,首先要进行高校舞蹈课程规划进行相应教材编写,教材的内容要适应学生的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指导思想。其次是进行教学大纲的编写,教学纲要是教学具体参照的教学准则,在教学纲要中要明确教学目标,让舞蹈教室了解学生学习达到的程度。教学纲要应该清楚划分学生学习进度及时间安排,让舞蹈课教学系统化可持续发展。最后高校舞蹈课程体系中要包含针对学生特点的针对性安排,体现不同学生不同层次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

2.2改革高校舞蹈课教学模式,提高舞蹈课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教师的现实情况以及场地设施等教学环境开展,舞蹈课教学模式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所以从舞蹈课教学模式设计到实施再到教学效果的反馈每个环节都到做到细致。首先舞蹈课教学模式在设计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做到有差别教学,舞蹈学习要求很多学生具有一定的天赋,要求学生能够把动作和音乐很好的配合到一起,在教学初期很多学生是不适应,这时需要教学要有一定灵活性。其次舞蹈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真正负起责任,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和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练习并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能够及时解决。最后对教学后的反馈要充分记录和研究,不断完善舞蹈课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2.3加强舞蹈教师队伍和场地设施建设

舞蹈教师队伍建设是舞蹈课顺利开展的有力保证,建设舞蹈教师队伍可以从两方面进行,首先引进专业的舞蹈教师,舞蹈教学对教师的动作基本功要求较高,专业的舞蹈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标准且优美的动作,有利于学生直观领会动作要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可以对现有的舞蹈教师进行培训和自我学习来提高舞蹈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通过让教师参加高水平的舞蹈教学培训让教师走出去学习专业化的舞蹈动作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来促进舞蹈教师的快速成长。场地设施建设需要学校和社会力量进行投入修建多功能舞蹈场地和配备齐全的舞蹈教学设施满足教学。

参考文献:

篇8

一、新媒体对我国高校舞蹈教学的积极影响

1.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传统的舞蹈教学采用教师亲身示范的展示手段,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很难立刻领会和掌握舞蹈动作和细节,而将新媒体与高校舞蹈教学相融合,转变舞蹈展示手段,运用视频、图画等方式将舞蹈动作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给学生带来新鲜的感官刺激,使学生觉得舞蹈教学内容更直观、更有趣、更形象,进而激发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舞蹈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教授某个少数民族的舞蹈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舞蹈视频,使其产生独特的视听感受,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进而对少数民族的舞蹈产生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有助于丰富学生学习舞蹈的途径。新媒体为高校舞蹈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且其查看便捷,下载方便。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拥有手机,可以随时随地下载自己想看的舞蹈视频,学习自己想学的各种知识等,不受空间与时间限制,为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便利的服务。传统的“言传身教”的舞蹈教学模式虽然也具有直观性,但近年来舞蹈发展快速,其内涵也在不断扩展,舞蹈教师的专业技能远远跟不上网络更新的速度,长此以往,学生会觉得乏味。相比之下,将新媒体与舞蹈教学相融合,不但能让大学生摆脱对教师、对课堂的过度依赖,还能够丰富学生学习舞蹈的途径。因此,将新媒体引入高校舞蹈教学之中,不但能弥补舞蹈教师个人专业技能的不足,也能够实现教学相长。3.有助于满足学生不同的舞蹈需求。舞蹈种类繁多,有舒缓抒情的,有热情奔放的,每个学生对舞蹈的兴趣不同,需求不同,表现出不同的舞蹈倾向。然而高校舞蹈教学时间有限,教师的舞蹈专业技能也无法满足每一位学生的舞蹈需求。为此,将新媒体与高校舞蹈教学相融合势在必行。新媒体为学生学习舞蹈提供平台,一方面,学生可利用业余时间上网查询自己喜欢、感兴趣的舞蹈教学视频,复习和巩固所学舞蹈知识;另一方面,学生还可以在专业网站上针对某些舞蹈知识进行交流与讨论,加深学生的学习深度,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舞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舞蹈教学内容与时代脱节。新媒体时代,舞蹈形式不断更新与变化,但是很多高校的舞蹈教学内容却与时代脱节,仍然沿用传统的舞蹈教学内容,导致舞蹈教育不符合社会实际发展需求。此外,舞蹈教学很少传授舞蹈精神,大部分舞蹈教师很少介绍舞蹈思想和与时代相关的新的舞蹈形式。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舞蹈教师不重视结合新媒体来更新教学内容,进而导致舞蹈教学内容滞后,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大大降低。2.舞蹈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新媒体时代,高校舞蹈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来辅助舞蹈课堂教学。但目前许多高校舞蹈教师仍然采用口述和亲身示范的方式来进行舞蹈教学,这种单一的舞蹈教学方法虽然也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舞蹈知识,但是时间一久,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失去对舞蹈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导致舞蹈教学效率很低。此外,有些教师虽然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运用了新媒体,但是仅停留在表面,只是简单运用一下,主要还是以教师口述和动作示范为主,学生很少参与其中,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舞蹈精髓,学习效果很难提高。3.高校舞蹈教师的信息化素质不高。高校舞蹈教师大部分具有专业的舞蹈技能和舞蹈知识,但是他们自身的信息化素质不高,缺少正确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不能很好地将新媒体技术与舞蹈教学相融合。有些舞蹈教师盲目运用新媒体技术,未结合舞蹈教学重点和学生实际需求,而是将下载的舞蹈网络教学资源未进行整合就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很难把握教学重点,更不能掌握舞蹈动作的细节,教学效果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此外,很多舞蹈教师缺少舞蹈实践经验,而高校没有定期对舞蹈教师进行培训,导致教师的舞蹈教学水平和信息技术能力不易提高,很难指导学生适应时展需求。

篇9

一、体育舞蹈的概念

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交谊舞”,是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以男女为伴的一种步行式双人舞的竞赛项目。分两个项群,十个舞种。其中摩登舞项群含有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拉丁舞项群包括伦巴、恰恰、桑巴、牛仔和斗牛舞。每个舞种均有各自舞曲、舞步及风格。根据各舞种的乐曲和动作要求,组编成各自的成套动作。

二、体育舞蹈美的教育

(一)体育舞蹈美育的实施

体育舞蹈的美是透过那优美、动感、流畅的身体动作,去感受隐藏在身体动作背后的思想情感。为了更好的体会体育舞蹈美的本质,就需要在体育舞蹈的教学中给学生们传授审美思想。让他们能够在自觉的欣赏与陶醉中完成对体育舞蹈学习。如何能把这种审美思想传递给学生,这需要不断的探索,在分析了体育舞蹈自身所具有的独特属性之后,提出了用“美”来进行教学。

(二)理论教学中注入“美”

理论教学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对体育舞蹈的感性认识,通过他们的视觉、听觉去欣赏和感受体育舞蹈的美,并且要在感性认识中不断树立具有个性情感的体育舞蹈美。体育舞蹈的理论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去充分利用审美媒介来传达体育舞蹈的美。在借助书本、影像资料、演讲等方式,对体育舞蹈的动作美、音乐美、服饰美等进行全面剖析,并尝试着对体育舞蹈的内在美进行进一步的挖掘。理论教学也站在了一个宏观的高度,阐述体育舞蹈的起源、演变与发展一系列变化过程,从这一系列的变化过程中能够吸取一个或几个民族的文化精髓,同时也为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把握住他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正如先生所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三)实践教学中展现“美”

在实践教学中,体育舞蹈通过动感的身体形象来展现美。他的美包括身体表现出来的节奏美、造型和表情美、性格美。

节奏表现出的是身体对音乐的表达,合着音乐的节奏身体表现出一种韧、柔、张、驰的动态变奏,在流动的节奏美中隐藏的是身体的力量美、柔韧美、速度美、协调美。造型和表情美是一种瞬间的静态美,他体现的是一种线条、控制、平衡和激情,他能够在短暂的时间内在人们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性格美体现出体育舞蹈是一个具有很强的个性特征的运动项目,由于不同人的内在气质和身体条件不同在表现体育舞蹈时所产生的美的效果不同。例如,身材高挑、性格内向的人与身材短小、性格外向的人在演绎同一个动作时,会产生鲜明的个性对比,他们也会给人的审美视觉带来新的感受。

(四)学习环境中添加“美”

篇10

安徽省;高校;体育舞蹈教学;问题;对策



体育舞蹈是在有特定节奏的舞曲引导下运用交际舞舞技,展示舞蹈风格、魅力的竞技性国际标准交际舞。体育舞蹈有很好的可参与性,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的舞种练习,是一项老少皆宜、便于开展的、具有塑造形体、培养风度气质和怡情健体的新兴体育运动。现阶段部分高校开设了体育舞蹈课程,但由于体育舞蹈教师不了解学生的现状,导致教学上存在一定误区。本文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安徽省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学水平谈点粗浅看法。

一、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现状

1、体育舞蹈教师只注重实践课教学,缺乏对理论的研究

体育舞蹈即国际竞技性舞蹈,是由属于娱乐范畴的舞厅舞发展起来的竞技项目。它包括现代舞、拉丁舞、集体舞在内的三个竞赛项目10个竞赛舞种。是融舞蹈美、音乐美、服装美、体态风度美于一体的,具有自娱自乐和表演欣赏性的舞蹈。在对合肥市大学城等周边几所高校的调查、了解后发现,有少数学校没有开设体育舞蹈理论课,部分有体育舞蹈课的高校,学生也认为老师讲课的内容比较乏味。在访谈中,学生希望了解一些有关体育舞蹈锻炼健身方面的体育舞蹈理论。而教师讲的基本是体育舞蹈概述与编排规则、体育舞蹈发展史等理论知识。由于课时紧张(高校每周一次体育课),授课老师根本没有时间去精讲、细讲,因而学生对体育舞蹈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

2、体育舞蹈教师综合素质不高,专业的体育舞蹈教师缺乏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技能的传授者,在学生的面前,教师更像一面旗帜,指引着学生发展的方向。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体育舞蹈在我国起步比较晚,现阶段还属于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体育舞蹈在安徽省的发展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而且有部分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师都是半路出家的,体育舞蹈的基本功底很差,他们在教学生的时候难免会出现这样或是那样的错误,导致学生的动作极不规范。

3、教学内容不合理

体育舞蹈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进行的一系列具有本项目特点的教学指导及评价活动,是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发展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教学内容的安排要遵循循序渐进、由简到难、依次推进的原则,在调查中发现有些高校体育舞蹈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只考虑大纲上的内容,机械地按照大纲的内容进行授课,有的舞蹈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甚至整堂课都在教授新内容,学生根本就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长此以往,学生对体育舞蹈课就会产生厌倦情绪,最后导致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兴趣日趋下降。

4、教学方法不科学

体育舞蹈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或手段,是体现项目特点的教学艺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通常有示范讲解法、领带法、电化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教师应根据条件灵活运用。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体育舞蹈是男女交际的舞蹈,男女舞步不同。因而在教学上是男、女舞步分别教学,练习时又合在一起共同练习,这是体育舞蹈区别于其他技能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但目前安徽省的多数高校存在单人教学现象,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诸多不便,影响学生直观学习和体会。有的学校教师为了能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硬是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完全不顾及学生的舞蹈学习情况。

二、加强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对策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增强教学师资力量

一方面体育舞蹈教师要参加继续教育,实现学历与非学历的贯通。目前对学历的认识存在很多的误区,一部分人错误地认为学历与能力等同,一旦文凭到手,便不再进取、不再提高。因此体育舞蹈教师在获得文凭以至以后的工作过程中,应更倾向知识更新、教学研究和提高业务能力的教育上来,使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在价值取向上统一起来。另一方面要鼓励人才流动。可以选派一些优秀的体育舞蹈教师去体育舞蹈开展比较好的学校参观,学习他校先进的教学经验和优秀的教学成果,为我所用,也可以打破本校保护主义,招聘外省、外校优秀的体育舞蹈教师。最后是提高体育舞蹈教师的社会地位。要从公平公正、客观的角度去评价体育舞蹈教师的教学成果及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

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体育舞蹈场馆设施建设

体育舞蹈运动协会和国际标准舞学会应加强对各个高校体育舞蹈场馆的评审和监察工作,各所高校应具备相应的体育舞蹈运动场地,对那些不符合体育舞蹈场地要求的高校,由政府相关部门出面进行督办。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大对体育舞蹈经费投入的力度,保证体育舞蹈设施的基本建设,也可以动员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进行自助。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高校的领导层要重视对体育舞蹈场地的建设,在体育场馆的规划中,要把体育舞蹈场馆纳入到整个场馆的建设中来,让教师学生能有体育舞蹈的一席之地。

3、根据学生特点及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学生是教学的主要对象和主体,体育舞蹈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综合水平来进行安排,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体育舞蹈的内容应以交谊舞和国际标准舞为主,除此之外教师应根据体育舞蹈各个舞种之间的风格差异,把握好每堂课的教学节奏来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方面,缓与急相结合,对难度较大、学生容易掌握的舞蹈动作要有缓的概念,循序渐进地实施舞蹈教学目标,即要紧紧抓住课堂中的特点和学生对舞蹈知识和动作的兴趣,集中精力,科学、合理地推进教学目标。

三、结语

体育舞蹈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它作为一个拥有艺术性质的体育运动项目,深受安徽省大学生的喜爱,在安徽省全民健身运动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体育舞蹈进入安徽省高校体育课堂的时间比较短,教学体系尚未完善,只有提高体育舞蹈教师理论和实践水平,建设适宜体育舞蹈运动项目的场馆,营造体育舞蹈运动开展的人文环境并极大地发挥体育舞蹈教师的主导作用,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对体育舞蹈的兴趣,才能进一步提高安徽省高校体育舞蹈运动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代道晏,魏廷玲.对广州市高校体育舞蹈选修课的探究.体育美教学,2009.

篇11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体育舞蹈选项课20个班,了解体育舞蹈学习中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情况。

2、研究时间

2010年9月至2011年7月。

3、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对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充分检索,分析和利用。

(2)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向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体育舞蹈选项班学生605名发放调查问卷共605份,回收600份,回收率为99.1%;剔出无效问卷49份,有效问卷551份,有效率为91.8%。

二、结果与分析

对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训练重视不够。目前,由于体育舞蹈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背景的缘故,对于体育舞蹈中对艺术表现力的认识和教学能力还存在着差异,教学与训练的形式、重点和内容过于集中在动作技术、协调性和难度上,对体育舞蹈的艺术性和乐感的关注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舞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训练重视不够,学生对体育舞蹈美感训练的内容缺乏了解。

三、加强舞蹈艺术表现力训练建议

1、舞蹈与艺术表现力的联系及其应用

在体育舞蹈表演过程中,把动作和音乐的内涵转化为自身内在的情感,借助于身体姿态、技术动作以及面部表情等外部形态持续地表达出来,用以吸引和感染观众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舞者自信心、自我陶醉和热情感染观众能力的综合反映,是舞者内在精神气质和外在动作表现的完美统一。是人们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来抒发内在情感的能力。在体育舞蹈训练中加强对表现力的训练以及在体育舞蹈中进行高水平的艺术性处理,是体育舞蹈达到完美表现的重要环节。提高表现力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它可以通过不同种类的舞蹈内容训练来完成,特别是不同风格的舞蹈组合。

2、芭蕾形体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芭蕾作为舞蹈的精华,已形成了自己完整的训练体系,特别是对腿脚姿态、身体各部位的正确感觉以及难度动作的训练上具有科学的、独到的训练模式和方法体系。在体育舞蹈中,有必要借鉴芭蕾形体的训练体系与方法,为培养体育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奠定基础,在体育舞蹈中,芭蕾形体的动态、静态技术和呼吸训练都是可以借鉴的,对于提高体育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有重要的基础性价值。

芭蕾形体训练强调的不是大的体力消耗,而是通过训练加强肌肉的能力、身体的柔韧性、塑造肌肉的线条等来达到完美的塑形效果。芭蕾形体训练也是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进行的,是通过从简单到难的动作学习训练来达到塑形的目的。芭蕾形体训练也是一个长期的锻炼过程,它不会马上就有很明显的效果,但是坚持训练的话,不论是在体态还是气质上都会有很大的改变。芭蕾形体训练不是以培养专业的演员为目的的,其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芭蕾的训练对人的形体和气质进行修塑,使身体均匀和谐,身体轮廓线条清晰,从而塑造出美的体形,为增加体育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服务。

3、呼吸方法的训练

正确的呼吸方法在于能随着音乐节奏和旋律的变化不断调整其呼吸的节奏和深度,因此,动作一开始,就必须习惯于用鼻子呼吸,在做困难较大的动作时,最好用嘴吸气,用鼻子呼气,以便在短时间内达到呼吸的节奏均匀。但是,不可能对每一个动作制订出一成不变的呼吸公式,因为体育舞蹈的动作和音乐千变万化,呼吸的搭配也不能一成不变,如果呼吸缺乏训练,完成动作时上气不接下气,肌肉松弛,缺乏意志力,就不能很好地去聆听音乐,正确地判断空间,达到与同伴的交流,展现动作的形象和风格,更谈不上力与美的完美结合,音乐与艺术表现力的联系及创编的灵感音乐与艺术表现力。

4、乐感的培养

体育舞蹈是一种节奏、韵律感很强的运动,是动作美、意境美、神韵美,更是音乐美的外在展示。培养学生对舞曲乐感的理解和把握,是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挖掘其体能潜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领会并记忆动作,培养学生的表现力,提高体育舞蹈的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在教学实践初期,可通过指导学生静心聆听音乐,打节拍;随音乐走舞步等练习都有助于学生正确辨别不同舞曲中规律性的强弱交替和律动的速率,以及音乐中松散与紧凑的各种各样的运动形态,让学生初步建立节奏的概念,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驾驭。

四、结语

在体育舞蹈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关注项目运动特征、人文内涵、技术方法的同时要重视体育舞蹈项目对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形体、呼吸、乐感等训练,既提高其表现力,又收到强身健体、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体育舞蹈的质量与效果。这不仅是体育舞蹈运动本身的项目特点的要求,也是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教育要求。相信通过艺术表现力的培养,体育舞蹈这一深受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将会发挥这门课程更大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冬月,王凡,孙梅芳.古典芭蕾的训练体系在体育舞蹈训练中的应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2] 李娇璐.论如何在普通高校开展舞蹈形体训练课[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6.

[3] 崔秀珍.舞蹈与形体训练[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篇12

近年来,体育舞蹈教学在高等学校迅速发展。体育舞蹈是由文艺范畴的舞蹈演变而来的体育项目,它具有自娱性、健身性、竞技性、表演性等特点,是文艺和体育的结合体,是国际流行的男女双人舞蹈,当前已成为体育教育手段。通过体育舞蹈的学习和实践,初步掌握“世界性形体语言”,培养文明礼貌和社交能力,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舞蹈的结合产物,以独特的思想和浓郁的艺术情趣,在高校的体育课和文化生活中展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它不仅为高校体育开辟了一个新的舞台,同时也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情操教育、艺术启蒙教育开拓了一个新的广阔的天地。

一、大学体育舞蹈教学目标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舞蹈是作为一个体育项目来进行学习的。我们不能用培养专业选手的教学目标,而是要依据课时长短和体育教学目标来为体育舞蹈的教学目标定位。体育舞蹈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体育舞蹈可参与性强,内容丰富。跳体育舞蹈,特别是拉丁舞,能够使全身关节和肌肉得到活动。它对人的生理指标和心理指标,都有较明显的影响。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规范的动作,优美的舞姿,高尚的气质,开发学生自身的艺术潜能。因而,它自然成为有较高体育价值的,被用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的有效体育手段。其次,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技犬、技能。学习、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学生能够加深对体育舞蹈的理解,提高理论素养,有助于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去看待、从事这一体育项目。并为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以及专门从事体育舞蹈竞赛、训练、教学做好前期准备。通过培养对舞蹈的兴趣,掌握舞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用科学的方法指导练习,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技能指导课外活动。再次,培养思想道德品质,进行审美教育,发展学生个性。体育舞蹈是由社交舞发展而来的。它对舞者的品行、道德、艺术审美、艺术表现都有较高的要求。通过练习体验乐趣,加强同学间的交往,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道德风尚。所以,体育舞蹈在培养学生品行、艺术素养和发展个性方面,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二、大学体育舞蹈教学的方法

体育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任务所采取的途径、手段、方式的总称。自古以来,教学方法极其多样,当代的体育教学方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提倡教学方法的优化结合,就是从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最优化着眼选择教学方法最优结合的方案,实现体育教学目的任务,即传授知识,掌握技能、技巧,提高实践,发展经验,培养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身体全面发展的作用。在教学中正确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有利于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对完成教学任务起很重要的作用。1.领带教学法。指教师在讲授新的内容或复习课之前,采用背面示范,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掌握其技巧,形成肌肉的正确感觉。一般教法是边讲解边示范,要求教师示范准确,语言简练、易懂。例如:在讲授华尔兹的基本步时,脚法、身体重心的升降、屈膝发力、摆荡出脚的方向、路线、身体姿态等,教师一定要逐步讲述使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心想,练习体会正确的动作。在进行带领练习过程中,使大多数学生能较熟练地完成某个动作,发现错误动作要及时纠正。领带法适合于某一单元或小节动作的教学。2.示范与讲解法。在讲授某一新动作或纠正学生错误动作时,通常采用这种方法,使学生更加清楚动作的细节。示范时,教师的选位一定要适当,尤其对于初学者,教师要按照舞步规定的方向,向学生交待清楚运步的方法,在较复杂动作或舞步中,应采用慢速示范。纠正错误时,多采用对比示范。在各小节连接时,采用节奏示范。同时教师用语言讲述时,要说明动作要领、做法及要求,让学生记住口令和节奏,比如探戈舞中的SSQQ及拉丁舞中的节奏等。总之,教师运用示范讲解法,应帮助学生把握和感知体育舞蹈过程中各种具体形象,诱导学生的动作想象,善于运用对比、比喻、夸张等手段,使学生掌握动作技巧。3.意念教学法。人的意念指人脑中的一种思维现象,是人体神经传导的特殊反映形式。体育舞蹈教学是一门艺术性教学,它要求教师启发性地将自己的经历或感觉过的知识。4.电化教学法。通过观看国际、国内比赛的录相教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若条件许可,则利用摄像机将训练课教学过程分阶段摄录,便于检查教学效果,使学生自己看自己,从而纠正错误,达到教学目的。看录相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引起其跃跃欲试的积极性。但是为了提高接收信息感觉的准确程度,要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么看,为什么看?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看。

三、体育舞蹈教学的原则

首先是教养和教育统一性的原则。体育舞蹈教学教养和教育统一的原则,要求体育教师全面正确地规划体育教学的教养和教育任务并使其具体化。依据这一原则所规划的体育教学的教养和教育目标是检查和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其次,高质量轻负荷的原则。高质量轻负荷是指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以保证健身强身效果为前提把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调节到最佳状态的体育运动方式使学生心理得到满足,行动变得轻快,使学生既发展身心,又掌握体育科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再次,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对体育舞蹈教学的评价必须全面地从学生、教师、环境三方面着眼,从定量和定性着手,要考虑到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师的指导思想、教法手段、内容态度,学校的校风、学风等因素和学生的个体条件,注意教学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更要注意形成性评价并使两者结合起来。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姜桂萍.舞蹈、体育舞蹈、艺术体操[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篇13

一、中职舞蹈教学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

舞蹈课程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需要大量的训练,训练的时候会消耗学生体能,同时还会经常发生碰伤、擦伤等轻微伤害,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降低了学生对舞蹈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一些创伤还可能会给学生造成深深的负面影响。对那些舞蹈基础为零的同学,可能会因为自身薄弱舞蹈的基础,再加之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进而产生例如厌倦、烦躁、紧张等不良反应。另一方面,那些有舞蹈基础的学生,由于他们得到过专业的训练、指导,具有较为突出的专业技能,自我感觉较好,这样就滋生了他们慵懒、骄傲、怠慢的情绪,但实际上他们的舞蹈技能不一定真正优秀。

2.学生的学习空间狭窄

在中职学校中,有一部分教师,甚至领导都认为舞蹈教学是“不务正业”,在传统思想的模式引导下他们只注重专业课的教学,这样也造成了个别学生对舞蹈学习的轻视,认为舞蹈学习是一件浪费时间并且对专业课学习没有益处的事情。所以现在舞蹈课程在中职学校成为了一门“副科”,更有甚者停开舞蹈课;有的学校虽开设了舞蹈课程,但是会出现被挪用、被占用的现象,形同虚设;学生也把舞蹈课时间当成休闲娱乐,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不细心练习。这使得舞蹈教学开设的初衷以及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也严重的扭曲了舞蹈教学的目的。

3.教学方式落后

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中职学校舞蹈教学的主要方式就是:教师进行口传身授、学生完成模仿练习,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具有明显的弊端的传统的“以本为本”。在教学时间方面,舞蹈教学课经常出现被挪用、被挤占现象;在实践课程方面,学生缺乏甚至缺失实用性舞蹈技能;在教学内容方面,理论体系构建的强调,在很大程度上消磨了学生的积极学习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就出现了以下现象:优等生学不够、差等生学不了。除此之外,在理论体系复杂繁琐、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只有个别比较幸运的学生有时能够得到老师的指点并使自己水平适当提高。

二、中职舞蹈教学创新策略

1.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中职舞蹈的教学实践中,由于舞蹈课程内容比较枯燥乏味,学习舞蹈也比较消耗体力,有时候还会受到肢体伤害等,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也导致学生不能积极进行思考,缺乏创新意识。面对这种情况,学校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有效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学生学习效果使重要环节。所以教师不但要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创设有利的学习条件,将学生舞蹈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使之在自身驱动力下,提高舞蹈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总结舞蹈教学的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能够促进舞蹈教学质量的提高。

2.优化教师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对于中职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技术性人才是其主要的发展目标,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的,学校需要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之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坚忍不拔的意志,能够积极主动克服苦难,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此基础之上,中职学校舞蹈创新性教学就必须重新确定教学内容,力求达到形式多样性。在理论方面,教师本身要掌握全面的舞蹈基础理论,充分了解有关不同类别舞蹈技能的知识理论;在实践上,舞蹈教师不但需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能够指导学生的舞蹈技能技巧以及表演技能;在继续教育方面,教师尚不能满足当前最新的知识结构,教师应该做到与时俱进,牢牢与时展相结合,充分把握舞蹈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时给自己“充电”。

3.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创新舞蹈教学模式

作为一种美育教育,舞蹈教学是陶情冶性的情操教育的一种载体,在中职素质教育中,舞蹈教学作为一门集实践与技巧为一体的课程,成为了中职学校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在舞蹈教学实践中,要尽量把学习的空间多多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充分释放自己的个性。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位置,通过自己热情的解答、和蔼可亲的语言,多多表扬与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尽可能发挥主动性,以小组为单位去创作、编导舞蹈,争取最大限度的将学生的舞蹈潜能挖掘出来。

三、结语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艺术教育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行艺术学习,而舞蹈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学科,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大势所趋。 中职舞蹈教学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活动中只有教师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与创新,不断改革教学机制,舞蹈教学才能够取得长足发展。只有不断提升舞蹈课堂的教学质量,才能使舞蹈文化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