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课外文学知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再次是加强音乐语言的渗透作用。
其一、善于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感悟音乐语言的美感。青少年正值豆蔻年华,面对多姿多彩的充满激情的音乐语句,往往产生渴慕之情,抓住学生这个心理特点,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摄入大量优美的音乐语言,使之领悟并产生感觉。如文题《假如我是老师》一文,引导学生欣赏宋祖英演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中的音乐语言:“小时候,我认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只粉笔画出的是彩虹,写下的是泪滴;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才知道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品味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生活的清贫,使学生从实际生活感受到教师的伟大所在,那么学生在作文运用时自然就会用相似的语言来盛赞教师。如在写《我的老师》就表现出:“老师像路灯,照亮了别人,冷落了自己;老师如一杯纯酒,越品味道越香甜;铁打的教师队伍,流水的‘兵’;老师是人生的航标”等等,从教师的奉献精神、知识水平、敬业爱岗精神、作用等来歌颂教师。学生只要在这方面有付出,在运用时才有收获。
篇2
让阅读成为儿童最广泛的学习实践
南方分级阅读理念
趣味阅读――从激发儿童热爱阅读入手,让阅读有趣、好玩;
分级阅读――根据儿童心智发展程度选择不同读物,什么年级读什么书;
均衡阅读――引导儿童广泛阅读,接受各类读物的滋养。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课外阅读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引导小学生走进课外阅读世界是时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意识和良好学习习惯的需要。笔者在近几年的实际教学工作中,着力探究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策略以及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的快乐,从而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如果只局限于对文本的理解,那算不上有效教学。《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重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深刻影响和熏陶感染作用;教师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对于小学生来说,有效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拓宽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许多作家、学者的成功经验表明,语文素养的提高,大都得益于大量而广泛的阅读。
二、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语文检测试题的内容正在不断修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一教学目标逐渐明确。然而,从检测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依然缺少语文素养,具体表现在:概括时提炼不出关键信息,理解时机械而片面,表达时词不达意,作文立意平庸、语言干瘪、结构混乱等。
为此,笔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以下问题:
1. 欠缺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家长和学校都把学生束缚在教材和教辅读物中,学生缺乏更宽更广的阅读空间。也有许多学生的读物不多,尤其是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没有足够的资金满足自己阅读的需要。
2. 无明确的阅读目标
大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基本上还处于随意、无序、低效的状态,仅对漫画、卡通等休闲类的图书感兴趣,且没有明确的阅读目标,很容易随波逐流,身边同学读什么书,自己也就跟着读什么。
3. 阅读的兴趣不浓
当今世界正处于信息时代。在过去,书籍是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现在,光盘、录像、广播、电视、网络等信息来源多种多样,而且直接作用于视听,相比之下,书籍阅读就显得枯燥乏味。这种以视听刺激为主的信息接收方式使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退化,从而削弱了他们对书籍阅读的兴趣。
以上问题表明,许多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阅读方法不当,导致教师成为语文教学课堂的主宰,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只在教师限定的模式中去运作,而缺乏自己的见解。这严重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和自主创造性。
三、如何使阅读变为“悦读”
面对这些现状,笔者经过研究和尝试,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外阅读作业,具体做法如下:
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就会把阅读当作一种需求,而不是负担,不会感到厌倦和疲惫。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将从课外阅读中了解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运用于学习和探究之中,使学生在立足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探索及更有深度的拓展;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充分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使其在情感和经历上体验成功的愉悦。
2.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首先应从班级出发,让学生诵读一些与书有关的名言,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等,让学生以名人为榜样,激励自己读书。在每学期开学之初和寒暑假开始之前,笔者均向学生列出必读和选读书籍的书目,然后由班里自由组合而成的读书小组组长进行分配,让每个学生买两本不同的名著,并将这些书籍归入班中的图书角,再由班里推选出的图书管理员按照班里的《图书管理规则》进行借阅登记。此外,可发动学生每学期更换一次图书角的书籍,每月出一期“书香漫步”墙报,在班中营造浓浓的的书香氛围。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阅读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喜欢阅读的教师方能培养出热爱阅读的学生。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师生“同读一本书”活动,这样能给予学生一种榜样的力量;还可随时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逐步引导学生从“阅读”走向“悦读”。
在优化班级和校园读书环境的同时,家庭读书氛围也不容忽视。一个家庭拥有“好读书、读好书”的氛围,才能使孩子有充分的自由去培养阅读兴趣和爱好。近几年,笔者结合学校的读书活动,向家长推荐了一批书籍,并鼓励家长与孩子进行共同阅读,同时在班里举办读书心得交流和读后感作文比赛等活动。通过亲子共读和参加读书活动,家长的人才观、教育观、价值观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不仅增强了终身学习的意识,教育子女的能力也有了相应的提高。
3. 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阅读的方法主要包括“精读”和“泛读”。精读方法的指导主要适用于课内,而课外阅读的方法则以泛读为主。只有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学习方法,学生才能读得既轻松又富有实效;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阅读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把每一本课外读物都细致地读完,而要引导学生采用“跳读法”,即要抓住重点,对精彩的、感兴趣的地方细细品味,对不感兴趣的部分运用走马观花、一目十行的方法进行浏览式的阅读。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同时,应注意培养学生养成以下良好的阅读习惯:(1)学会使用工具书来解决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2)做读书笔记。每一次阅读都要做读书笔记,对书本中的重点部分进行圈点、勾画和批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3)制作摘抄本。每个学生都应有自己的摘抄本,每次阅读时,把读到的好词好句、奇珍异闻、科普知识等摘抄下来,丰富自己的积累。(4)写读书心得。把读完书后的感受、想法或收获写下来,不规定篇幅的长短,只要是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都可以写下来;久而久之,不仅能提高写作水平,还能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
另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根据课内学习的需要和自己的读书情况,制订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的课外阅读计划,并按计划进行阅读;让学生制作阅读“倒计时钟”,规定某时间段的阅读量,逐步积累读书经验。
4. 与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
篇3
由于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较为薄弱,学习动力明显不足。加上目前中职教材对应用文的处理,基本就是按照各种文章体裁、概念、格式、要求、写作特点、写作例文几大块进行编写,概念过于抽象,理论色彩太强,缺少形象感人的材料,一般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语言简洁、平实,对于文化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明显缺乏吸引力,学生往往感到很枯燥,不喜欢应用文写作课,他们的时间和精力甚少放在应用文的学习与写作上,这种情形使得应用文教学收效甚微。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增强教学趣味,强化写作实践,教出应用文的特色,教出应用文的效率,实现中职应用文课的教学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在中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唱主角的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顾一厢情愿地照着自己的思路一味灌输,而不管学生想不想听、爱不爱听;然而学生并非都是“忠实的听众”,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接受知识,造成实际上教与学的分离。学生缺乏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常常是教师在台上讲得兴致勃勃,学生在台下酣然大睡或窃窃私语,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古希腊普鲁塔戈有一句名言:“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应用文写作课要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改枯燥性单向灌输式为趣味性多向活动式,化静为动,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模式,发展到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新模式。以下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分析应用文写作活动式的动态教学模式。
活动式的教学模式,最好就是把授课地点从教室转换到户外活动场所,把教学内容融入到拓展活动或游戏活动中。由于学生长期处于室内约束和压抑,一旦到了户外活动,就如无绳的疆马,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通过学生相互讨论、合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领会所学知识,在参与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其教学效果将远胜于教师的单方灌输。例如《计划》和《总结》这节内容的实践教学中,我采用了拓展活动中《挑战极速》的游戏项目组织学生活动。每一次游戏之前,要求每个小组填写计划工作页;每完成一次游戏也要求小组填写总结工作页。游戏内容规则如下:
游戏目的:团队协作、创新思维,通过活动学会写计划和总结。
场地:学校运动场
器材:用绳子围成一个直径2米的绳圈;圈内错乱位置摆放1-25的数字信息卡片。
规则要求:
1.10人为一个小组;
2.项目任务是裁判哨声响后,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圈内按数字顺序拍打完25张卡片。
3.每组进场后,绳圈内只能进入一名队员,只有绳圈内的队员才能拍打圈内的卡片;圈外队员的头、手和脚不能伸入圈内范围,否则视为犯规。
4.每组三次机会,取时间最短的一次作为成绩,成绩中用时最短的一组为胜利者。
应用文写作活动教学能否取得实效,最终还取决于学生是否主动开展各项活动。如果教师单方面行动,而学生不积极配合,应用文写作活动教学还是不能取得实效。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为保证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一般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做好以下方面:
第一、明确在具体的活动中个人的职责。就某一具体活动,明确进行分工,施加压力,督促其必须完成任务。
第二、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支持、配合。学生差异较大,可以安排能力较强的学生支持、配合相对能力较弱的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味到成功的愉悦。
第三、将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纳入评价体系,培养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激情。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实践教学证明,学生只有对应用文写作产生兴趣,才能端正学习态度,自觉、积极地接受写作知识和训练,主动地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
常言说的好“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如果要激发学生对应用文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爱上应用文写作,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室外活动式教学可以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去引导和启发,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只要我们肯从学生的角度深入思考,多进行教改研究,探索出更多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应用文写作就会成为一门人人爱学,充满乐趣的学科。
参考文献:
[1]刘春霞.如何激发中职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J].职业教育研究,2007,(07).
篇4
二、引导小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自主、自由的阅读空间
教师要紧紧抓住文本阅读内容的人物、结构和情节,为学生创造体会阅读的情境,善于抓住文本阅读的兴趣点,积极诱导学生阅读的渴望。例如,学生在读《走进神话世界》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关于中国经典神话故事,如《哪吒闹海》,并且教师可以就动画中哪吒与龙王对话的内容设置成情景剧,让学生扮演其中角色,进行对话表演,提高学生参与阅读课堂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是活泼好动,并且竞争意识比较强烈,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创设各种阅读实践活动,为学生创设展现自己的平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欲望。例如,在阅读课外现代诗歌《爱》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朗读比赛,
什么是爱?
爱是黑暗中的一缕阳光,
温暖着人们的心房,
让人感受到爱的力量
……
让学生充满竞技的氛围中找到阅读的兴趣。
(三)教师要科学、合理、正确的引导阅读
教师是学生的指路人,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行为和阅读状态进行科学的分析,引导学生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读物。并且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容易遇到疑惑的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出阅读的困境,提高阅读的效率。最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读懂阅读中的内容,体会阅读内容的中心思想。例如,学生在阅读《触摸春天》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认真的阅读文章,了解到文章中盲童同样渴望挑战全新的生活、不断得到全新的美好生活体验。体会阅读内容的教育意义:每个人特征有各种各样的不同或者相比较而言的缺陷,但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追求、内心世界的美好。
其次,在正确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很多语文教师难以准确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内容设置的的时候,容易出现阅读内容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产生挫败情绪,严重影响学生参与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应该把握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引导学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例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还有一定不足,如果教师引导其阅读纯文字的文章,会让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有插图的读物,让学生一边读文字一边欣赏读物中的图画,有效的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四)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篇5
传统的课堂教学资源,已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学生发展的需要。而全力开发课外学习资源,让师生共同走出教室这一传统而又相对狭小的学习场所,使学生放眼高墙之外,亲自用手触摸世界,用心感受、体验生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上好小学语文“室外课”的意义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创造条件,将小学语文课堂移至教室之外,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和运用语文的规律,让孩子置身于自由的学习空间中,学生的身心才能完全解禁,思路才能尽情放飞,学习的期望才能被激起,生命的活力才得以体现,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生活的真正主人;只有在广阔的学习空间中,才能有利于活跃思维,释放情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才能成为学习活动真正的探索者。
如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老师就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步入广阔的原野,投向大自然的怀抱。通过野外体验,即使不到“黄鹤楼”,不到“扬州”,也可让孩子们亲自感受别具一格的“烟花三月”的气息,体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绝妙意境。教师再导以恰当的启发,我们相信,每一颗幼小的心灵,都会有自己独到的感悟,独特的想象,并以自己的方式感受诗歌强烈的艺术震撼力,最终有效地激活他们思维与情感的灵性。
二、有效利用课外资源,上好小学语文室外课策略举隅
(一)有效开发校园资源,上好“实践性室外课”
在语文教学中,学校图书馆及校园环境都是重要的学习资源。语文教师要切实将语文课堂延伸到学生的阅读实践中,定期组织阅读知识竞赛、开展经典诵读等阅读活动;充分利用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学习实践。例如,语文课上,教师带领学生有目的地欣赏校园美景,并让学生有意识地了解、考察校园的发展后,再以“校园伴我成长”为题作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特别高。合理利用校园资源,对上好室外语文课是大有帮助的。
(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上好“欣赏性室外课”
语文课程中的自然资源包括江河湖海、高山平原、四季风景等生态环境。在教学中,应抓住自然资源的特点,结合当地实际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并根据季节、时间变化合理安排。通过亲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从而上好“欣赏性的室外课”。例如,教学《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七课《梅花魂》,就可带领学生在白雪皑皑的野外,欣赏那朵朵冷艳、缕缕幽香的梅花,通过认识、理解梅花那经霜傲雪、不惧严寒的特性和品格,使学生深切感受“外祖父”那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梅花精神,油然而生对“外祖父”拳拳赤子之心的崇敬之情。
(三)合理开发社会与文化生态资源,上好“探索体验性室外课”
社会与文化生态资源包括博物馆、展览馆、工厂、农村,以及人文景点、旅游胜地、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乃至学校与社区建立的家长学校、德育基地、学生实践基地等,范围相当广泛,内容极其丰富。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优势,上好“探索体验性室外课”。例如,以《小镇的变迁》为题作文,就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访社区,融入生活,调查实践,既要了解小镇的昨天,也要认识小镇的今天,并想象小镇的明天。如六年级学生在文中写道:“小镇上变化最大的要数王二龙,以前成天游手好闲,打架扯皮……去年,王二龙从外地打工回来,新娶了媳妇不说,还在镇上盖起了小洋楼,挂起‘渝东第一楼’的牌子,楼上开设旅馆,楼下经营餐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面对客人,二龙以前的那些痞子形象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笑容可掬的面容……”这就是对社会文化资源的典型利用!
三、上好小学语文“室外课”,应树立三种观念
(一)系统优化观
一般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室内课”应占据主导地位,“室外课”应在各种条件相对完备的情况下进行。既要发挥“室内课”与“室外课”各自的优势,更要尽可能地使二者有机结合,实现教育功能的有效整合与提升。在实际教学中,一要注重“室外课”明确的目标性、趣味性与直观性;二要注意各个环节设计的精密性、合理性与可行性;三要注意课外资源的系统组合、配置优化,使之协调运作,相互支持,从而有效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内涵。
(二)安全活动观
学生的活动场所由教室延伸到了校外,由此而带来的安全问题,也就成了教育活动最敏感的一条警戒线。因此,在教育活动中,语文教师要因势利导,合理制订安全预案,大力强化安全意识,着重培养野外生存能力,努力锻炼其坚强意志,确保教育活动安全高效。
篇6
“尽情阅读、个性摘记”的目标明确,操作简单。对小学高段(5~6年级)学生而言,我定下了明确可行的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阅读材料,能大量默读、速读资料和文章,能大量背诵古诗词及一些优秀篇章,有初步的赏析能力并能做规范的摘记。在具体操作上,对教师而言,便于布置和检查,随堂要求对所学课文有预习性和复习性的阅读,布置与课堂相关、内容相似的文章查找和阅读,完成“天天采蜜”表格的填写,完成好词、好句的摘记;周末则围绕单元教学内容来查找和阅读,完成对好段落、好篇章的摘记。因为偏重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书写整洁工整,对摘记的内容知其好在何处,即对其进行鼓励,学生乐意做,并努力做到最好。对学生而言,形式不多,力求简单,同时兼有阅读训练,容易形成能力。主要通过下面几项内容实现:1.熟练默读,并大量练习课外内容速读。2.借助字典进行独立课外阅读。3.根据教师指导,进行有选择的课外阅读,并进行自我鉴赏基础上的摘记。4.展开讨论,交流摘记内容,同学、师生、父母之间互赏、相互探讨。
一、尽情阅读,徜徉书海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其中推荐篇目有70篇,其余部分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因此,平时学生必须进行大量阅读。
1.坚持两个“注重”,指导全面阅读
(1)注重阅读主体的自主性。“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依靠阅读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意向活动,才能通过对书面符号的感知和理解,把握其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达到阅读的目的。”这种具有很强个性化的活动,决定了阅读只能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越俎代庖。因此,我们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方面,我们冲破教科书的局限,带领学生走进书海,使学生对大量的图书感到新奇、兴奋,随之产生阅读的欲望;另一方面,我们体会苏珊·罗森韦格的一句名言:“如果你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计划阅读,那注定不会长久。”因此在尽情阅读中,我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爱好,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充分强调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了预期的阅读效果。
(2)注重阅读主体的习惯性。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在阅读的全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使用工具书、“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如旁批阅读、附注阅读等。
2.做到两个“保证”,指导材料内容
(1)保证具有健康丰富的阅读内容。我们建立了校图书室、班图书角、个人小书柜等,采用学校购买、个人捐献等形式积累图书。书的种类繁多,文学、天文、地理、历史、自然、科普等,每一本书都经过精心挑选,不拘样式内容,同时逐渐淘汰一批内容陈旧、不合时宜的书,做到“保证营养新鲜,健康丰富”。在家庭中,我们利用家长会的契机,向家长介绍积极健康且适合小学生的阅读网站(“小学生阅读网”“学乐中国网”)等;同时推荐订阅优秀的儿童报纸、刊物,如《儿童文学》《中国少年文摘》《课堂内外》《小学生创新作文》等。大量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面广量大。
(2)保证学生有合理充足的阅读时间。我们将阅读列入语文教学计划时间,保证每周有两节相连的阅读课,同时不局限上课地点,可以是教室、阅览室,也可以是绿荫下、操场上、走廊里等,另外也不强求独立阅读,可以是两三人甚至是小组阅读。此外,将阅读带进家庭作业时间,保证每个学生每天至少有三十分钟的“亲子阅读”时间。
3.立足实效检验,引入创新理念
(1)跟进读书,逐步指导。学生喜欢读什么样的书,读书的进度怎样,教师通过查阅摘记,做到心中有数,并针对学生的阅读实际和语文单元教学实际提出显性或隐性的目标要求,指导学生选择读物。为此,我们设计“天天采蜜”的作业表(见下图),这样的要求对于小学高段学生来说简单明了。学生利用“家庭阅读”30分钟的时间阅读材料并填写此表,自然而然就积累了知识和素材。积累的作业表每月装订成册,一方面代表着自己读书的脚印;另一方面供同学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同时也成了自己的小小读书手册,学生们都表示“比做课后习题有味多了”。
通过个别、小群体、班集体之间关于阅读的谈话交流,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阅读方法,逐步掌握怎样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怎样培养好的读书习惯、怎样提高读书速度等阅读技能。如,要求他们认真看准字词句段,做到边读边想,细心体会字句的意思,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他们先通篇粗读,后重点细读,不能理解的部分要反复读反复想;辅导他们先了解文章的大意,后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适时适文采用朗读、默读、速读、略读、浏览、查找搜索等阅读方法;读前的浏览、查找,读中的圈点勾画、附注旁批,读后的欣赏、摘抄,甚至之后的交流、运用。精心指导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需要教师及时地发现并解决问题。
在语文课中尽量配合体现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从而使课内促进课外。如以《跑进家来的松鼠》一文为例,我对“批注”式阅读方法进行了如下指导:首先请学生对“我们急忙把通风口打开,只见松鼠像粒子弹似的从里头窜出来,跳到大柜顶上”中的“窜”做重点批注。结果,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各自的认识和理解:有讲速度的“来得快而猛”;有谈心理的“小心谨慎”,有评用词的“简练、生动、形象”,还有议反衬人物的“真是太想找到它了”。学生在具体的“批注”中学习了阅读方法。
(2)积极鼓励,交流多样。在总结方面,我们做到以表扬、倡导为主,进行不定期的、多形式的交流,如故事会、我谈《ΧΧ》书、谈天说地大比武、佳句佳段朗诵会、阅读新书大擂台等。这些由阅读而带来的小小的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渴望了。
(3)倡导质疑,各抒己见。我们赞同一个观点,那就是“一个好的提问远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因此,在阅读的全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质疑、交流、提问。由此引入创新的理念,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运用扩展性阅读方法,进行直接的再造想象,进行延伸对比,进行开放式立体型甚至是甄别对与错的思考,体现个人风格的自由想象和联想等。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运用研究性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引用、搜集、探索、批评、质疑,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创见。
二、个性摘记,书海拾贝
不断阅读是基础,个性摘记则是读书的另一种延伸,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阅读能力,将外部语言进行内化,从而“有所得”的一种手段。叶圣陶先生曾多次论述养成习惯的重要性,如:“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于事的。”“语文方面的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因此,摘记是具有“养成习惯性”的更深一步的阅读。所以,我们提倡摘记,要求摘记。在摘记中,我们强调指导以下几点:
1.让“习惯”成自然。我们要求学生凡是读书,必做摘记,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摘”,一定要摘最好、最美、最有意义的。“记”,一定要写得工整美观、要用心体会。
2.明“方向”,给“自由”。所谓“指向性”,就是教师给学生指定的一个阅读方向、一个阅读目标。如:学习寓言故事之前或之后,要求学生找大量的寓言故事来阅读,这是“指向”。同时要求学生可以摘记好的词语、句段或篇章,也可以是故事的寓意,还可以是故事所带给作者的感想,甚至是自己所悟到的新的寓意等,这是“自由”。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完全自主的过程。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摘记的材料遵循学生自主原则,选择符合其个性、兴趣、特长和鉴赏水平的内容。
3.分层训练,循序渐进。每读一本书、一段话,对于语文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我们要求做到“应该在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句子下圈点、勾画,并多读几遍,如果能够背诵,那就更好”。对于一般学生,要求做到“依据教师指导,在熟练地大量、广泛阅读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阅读对象精读,再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段落摘下来,并想一想说一说好在哪里,然后把它们记在心里”。对于具有较高阅读水平的学生,要求做到“学习浏览,进行预习性或复习性的大量阅读,收集与所学内容有关的材料、词句、文段,摘记下来,并记录自己的‘读后感’,其中体现对文章进行自我初步的赏评式分析。在讨论会、欣赏会上,朗读自己的摘记,提出自己的观点,达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另外,还可鼓励学生为自己的摘记配上一些小小的插图或为摘记本设计统一的版式。一是培养阅读兴趣,二是学生在配图期间也在思考摘记的内容,从而更好地回忆和积累。因为我们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准备专门的“天天采蜜本”,所以两年下来,学生们都积累了大量的阅读资料。由于是自己的杰作,很多学生表示每次在做新的摘记或每天闲暇时,都会一页页地翻看。其实,这就是一个“阅读—摘记—(片刻)记忆—提取—(持久)记忆”的完整反复过程。通过做摘记,学生们获益良多,如可以享受大量美文、积累大量的好词好句、日后作文时会有话可写等;还可以促使学生读书更认真、想得更深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还可以留下一些重要资料,以备日后使用。
在“尽情阅读、个性摘记”中,我们还格外注重阅读实践的探究和熏陶,以期通过学习方式的创造,达到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例如,读物提供的信息除了字面显示以外,常常还有更深层的信息。这些隐含的潜在信息密码需要读者去发现、去破解,而学生由于受到心智水平、认知经验的限制,在发现、破解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的疑难和困惑,尤其是当文本所表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与学生的“阅读期待”不一致或相矛盾时,其疑难和困惑就更为突出,成为阅读理解的障碍。学生必须对此来一番分析、推理和探究,从中演绎和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独特的学习方式。在此期间,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提升和发展。
学生的阅读面广、摘记量大,随之带来思维的活跃、思想的开放、观点的创新,同时又促使写作面的扩大、写作量的增加、写作内容的增多。点面结合,扩大视野,开拓思想。“尽情阅读、个性摘记”立足于在“读”的过程中开发思维,抓住目标;着眼于在“摘”的过程中扩散思维,形成能力;强调在“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再次发现,重组知识,独立思考,养成创造性思维。如此,在教学实践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培养创造性思维。因此,以“尽情阅读、个性摘记”为方式的小学高段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具有操作性、实用性和不可估量的教学应用价值。
参考资料:
1.梅子涵《阅读儿童文学》,少年儿童出版社。
篇7
一.引导质疑,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要把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教学时要精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质疑。我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时,课后我留给学生这样两个问题:愚公真的不愚吗?他的愚有哪些表现?这两个问题很显然超出语文教材中的教学要求,给学生却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间,有力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很自然地把课堂教学向课外拓展,为学生的课外探索指出了方向。
第二天课堂上同学们将思考的结果拿出来进行讨论,有的说愚公的做法不切现实,若无外力帮助,他绝无实现可能;有的说愚公是个顽固派,一意孤行,不听劝言;有的说愚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犯了决策上的错误,他应选择打洞或搬家;还有的说愚公移山是自私自利的行为, 因为他这样做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争相发言,各抒己见。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这时有一个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站起来问:“既然愚公这么愚,那么愚公精神我们怎么理解?”于是一堂课堂辩论会就此拉开序幕……
立足课本,跳出课堂,通过质疑把学生思维引向课外,然后再把学生思考的成果带到课堂共同分享。这一放一收就把课堂内外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促进了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自主向课外要知识的情趣,这正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
二.情节延伸,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内容加以适当延伸来激发学生想象力,让学生通过课内课外、古今中外、超越时空的联想想象,阅尽知识美景,增长见识信息。
在《丑小鸭》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想象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后会做些什么?同学们立刻兴奋起来,有的说它采取了报复行为,不再理睬它的同伴;有的说它原谅了它的同伴并和它们一起开始了新的生活;有的说丑小鸭遇到了与自己有同样经历的丑小鸡,丑小鸭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它,帮助丑小鸡鼓起了勇气顽强的生活下去……。这种“续编”活动,实际是对课文内容的有机延伸,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做合情合理的推想,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赏析《天上的街市》一课时,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想象“街市”上陈列了哪些物品、你打算购买哪些、送给谁……。同学们听说要到天堂购物,个个喜气洋洋,异常兴奋,他们的想象力很快被充分调动起来。有的说要坐飞机去,有的说要坐宇宙飞船去,还有的说要安上一对神翅自由自在地飞上去。有的要买机器人送给妈妈,有的要买手提电脑送给老师,有的要买几粒长生不老丸送给自己最亲密的人……。学生的想象力驰骋千里,自由挥洒,愉悦中学生即锻炼了口才,又获取了知识。
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意识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想办法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语文课堂充满欢乐,充满笑声。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自由联想中,获得个性发展,养成创造性的思维习惯。
三.学科渗透,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
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的实践机会无处不在。“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所以语文学习不一定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本学科,完全可以和其他学科相互渗透有机结合,通过交叉学习,共同获得进步。
在学习《死海不死》一文时,课后我给学生设置了两个问题:咸度高真的浮力大吗?咸度为多少时人才会上浮?这两个问题用语文知识是很难解决的,我们可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引导帮助学生去解决。课外可以组织学生查阅资料,请教物理老师,甚至和学生一起进行探究性实验。在探索答案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努力地去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活动空间,要有意识地为培养学生的科普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提供广阔的活动天地。
在学习《赵州桥》一文时,我就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提供的数据求出赵州桥的弧形半径是多少,圆心在什么位置,并要求学生通过计算对中国造桥技术发表自己的感想。这种做法加强了语文学科和数学学科之间的联系,把语文知识和数学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在课外探索中,既训练了学生计算能力,又为学生深刻全面认识赵州桥提供了科学依据,真可谓一举两得。学生在课外学习的广阔空间里获得了知识,获得了快乐,综合素质也得到了进一步得提高。
四.类比点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类似的情节在不同的学生心中会有不同的看法,同样的主题,一样的题材在不同的作家笔下往往会演绎出不同的风貌,如果教师能抓住教材中的关键词,进行类比点拨,指导学生收集相同或相似题材的作品,比较分析,讨论思考,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更能加深教材的理解。
篇8
进入冬季,许多学生仍不愿因寒冷的天气而停止体育锻炼,相反他们的积极性更高,兴趣更浓。这种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利于提高人体的运动机能和抗寒能力,同时对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磨练意志也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如果教学中安排不当或监管不到位,在冬季体育课中学生就会出现体温过低症。
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其实就是要求人们要经常锻炼,增强体质,与自然相适应。冬季在室外锻炼,对学生肌肉、骨骼、呼吸、循环系统的发育以及新陈代谢都有良好的作用。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冬季锻炼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如果在教学中不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不重视准备活动、运动量与运动密度的安排等,就极易造成学生身体内脏器官严重失温的现象,即体温过低症。
1、体温过低的症状
人体运动时,新陈代谢水平提高,体内产热加强,体温逐步上升。因此,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出现体温过低。但冬季运动时,由于产热和散热过程不平衡,热量散失过多,体温可能会下降到正常水平以下(约35℃),造成体温过低。轻度的体温过低表现为寒战,心理障碍(如判断力下降,记忆力减退)、运动失调等;中度者脉搏微弱、心输出量下降、随意运动能力丧失;严重者酸碱平衡紊乱,痛觉消失,脑血流量减少,心室震颤,直至心搏停止。
过往人们普遍认为,经常锻炼的运动员无论冬季或夏季,其体温调节能力都优于一般人,但近来的调查对这种理论提出异议。华盛顿大学的波茨博士认为,运动员的散热能力比保温能力强,他们在运动时体温下降比非运动员要明显。专业运动员尚且如此,更何况学生,所以冬季上室外体育课时,一定要加强监督,防止学生出现体温过低症。
2、体温过低的原因
(1)运动初期对冷环境的不适。人体刚进入冷环境时,对冷环境的变化不太适应。皮肤血液受外界冷环境影响,温度下降。皮肤中的低温血液流入身体内部,造成体温下降。这种情况出现在运动初期,由于持续时间短,对身体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2)运动过程中散热大于产热。运动过程中,能量消耗增多,体内产热增加,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散热,大大降低了身体对寒冷的绝缘能力。虽然运动时体内产热增加,但如果运动量与运动强度不适宜,就会造成散热大于产热。据美国急救医学教授丹斯尔研究发现,马拉松运动员在寒冷环境中运动后,体温可下降到32℃。
(3)运动时穿衣太多太厚、太臃肿。多穿衣服可增强身体的隔热能力,减小传导散热的过程。但衣服过多则会使人在冬季运动时变成“热带人”而大汗淋漓,运动后需要大量的热量才能将汗液“蒸发”,再加上运动后不注意及时更换衣物,极易造成运动后体温过低。体育课中学生在大运动量、大强度运动后往往出现这种情况。
3、体温过低的预防
(1)注意天气变化及气温骤降。这主要是由于天气突然变化,机体尚不适应的缘故。因此,冬季室外体育课,体育教师不仅要考虑绝对温度,还要注意温度的变化。在天气骤冷的情况要么暂停室外体育运动,要么组织学生在室内球馆或教室内游戏及锻炼等。
(2)注意观察学生身体的异常信号。波茨认为,体温过低时,机体本身会发出一定的信号,如手脚发冷、寒战、反应迟钝,其中最明显的是判断力下降等,应及时中止室外体育运动,加强保暖措施。
(3)注意学生运动时的呼吸方式。通常用鼻子呼吸,因为冷空气经过鼻子的过滤之后,不仅可以保持清洁和湿润,而且还可以增加温度,从而对呼吸系统起到保护作用。冬季体育课要教会学生采用鼻口呼吸的方法,即半开口腔,嘴唇微张,舌尖上提,让冷空气经牙缝吸入,再经舌尖加温度得暖和,以减轻对呼吸道的刺激。
(4)要充分重视准备活动。人受到寒冷的刺激后,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粘滞性增加,灵活性与协调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上体育课课,会引起肌肉拉伤或关节挫伤。因此,教学时一定要组织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一般时间为12——15分钟左右),使其机体内各器官、系统在中驱神经系统的调节下与之逐步协调适应,以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篇9
他们只对打游戏机,看电视电影,上网聊天兴致勃勃.他们获取信息大多从影视和网络图像中来,而从文本阅读中获取信息较少。甚至连语文课本的课文,有的也没做到精读。
2.学生阅读范围窄
除了语文教材和几本学习资料及作文选,几乎没其他阅读文本。这还是所谓“优生”的情况!
3.学生阅读能力低下
首先,阅读时间不能持久。大多数学生不能坚持不懈地看完三千字的文章或做一小时的连续阅读。
其次,阅读效率低,阅读速度慢。读完一些材料后,他们会感觉很累,也回答不出一些针对阅读材料的提问。很多学生存在“读后茫然,不知所读”的现象。
再次,对阅读对象有选择性.偏爱一些幼稚低级甚至不适宜学生阅读的读物,比如渲染暴力和“黄赌毒”的读物,阅读趣味低下。老师常在课堂上“缴获”一些诸如《老夫子》之类的动漫卡通书和流行的言情小说,武侠小说。
二、造成这状况的原因分析
1.受社会不良阅读风气影响。
2.出版商为获利特意开发中学生读物这块“大蛋糕”,赚“黑心”钱,误导学生阅读取向。
3.知识掌握易,能力提高难。阅读能力提高是一个长时间的艰苦的深层次的问题。
4.和某些教师旧的教学方法和方式不无关联。他们在阅读教学中的做法“窒息”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5.和当前学校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有关系,学生没时间和精力去读课外读物。
6.有的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素质不够,不能有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甚至“课内阅读”。有的老师自身对阅读没兴趣,如何能让学生有兴趣?有的只不过是“麻将师傅”而已!
三、中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
1.语文老师要明白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且把这个重要性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学生家长.与他们达成共识.教师,家长,社会,齐抓共管,才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只有教师家长都明白阅读的重要,才能协力去抓。否则,校内校外脱节,造成“冰火两重天”,则收效甚微。
2.语文教师应是个爱好读书,知识渊博的人。这样才能和学生有共同语言,如果教师涉猎广泛,哪类书都粗晓一二,这类老师肯定对学生有吸引力,师生之间就有共同话题,老师指导学生阅读也会手到擒来,同时也会拉近师生距离。
3.“课外阅读”要与“课内阅读”紧密联系.先要抓好课内阅读,做好对课文的讲解与评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扩大学生阅读范围,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也就是说,由内而外,循序渐进,内外互补,内外互促.对于同一文本,师生可以互相探讨与争论,可以从不同视角,不同层次做不同阅读点评,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可以根据不同阅读材料,进行精读或略读.还有个时机问题,比如今天讲了“杨修之死”,可以让学生课外再去读读《三国演义》中“杨修之死”前后篇章,或读“孔融之死”,以期深化知识、扩展思维。
4.课外阅读的材料一般由老师做指导性规定,要紧扣新课标或阅读大纲,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至难,一定要切合学生能力实际,并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最好做一对一的师生阅读指导,把学生按阅读能力与水生平分为高中低三组,不同组的学生的阅读材料与达成阅读目标是不同的。
5.对于阅读的对象应多关注名著名篇.现阶段电视上搞“百家讲坛”,掀起了大范围的国学研读热,我常让学生去看一看。并不是我觉得讲者有多高明,主要是让学生感受一下国学的气息.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阅读文化氛围,还是有益的。我也在看后与学生品题名著,学生反响热烈,真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篇10
读书能益智,读书能养性。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拓宽中学生课外阅读,无疑是当前中学语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于是许多中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这是可喜可贺的。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了解到,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这一环节上,教师对“读什么”、“怎么读”等问题把握不够准确,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在课外阅读方面虽然下了很多功夫,但是语文能力的培养无甚裨益,语文成绩仍旧得不到提高。造成中学生课外阅读这种“高投入、低效益”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然而主要病症还是由于中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不知不觉陷进了某一“阅读死角”,以致徘徊、困惑,从而制约了语文诸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作为语文教师,有必要加强指导,采取积极的措施,使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逐渐走向有序和高效。依据本人的教学经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正确的指导;
一、培养习惯,有效阅读。
习惯的形成可以有两种基本的途径:一是强制,结果是习惯形成了,同时强烈的反叛心理或过度的奴性心理也形成了;二是暗示,可以养成习惯,还能对暗示源产生亲近感。阅读的习惯可以有很多,比如阅读的姿势、阅读的方法、阅读的喜恶等等。但也可以很简单,阅读的习惯主要就是乐意阅读、有效阅读、享受阅读。
为此,我们要实行适合学生的阅读习惯,即可以鼓励学生放声有感情地朗读佳作美文、古代诗词等;又可以课后自由读,提倡学生持续默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实践证明,学生在增长知识、拓宽视野的同时,阅读习惯也得到了很好地培养。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的意义广泛而深远。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具体辅导,形式多样
学生爱读休闲书,爱读同龄人的习作,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读这类书轻松省力,读经典之作既费力又费神。为了引导学生读一些上档次、有质量的课外书,辅导是不可或缺的。课外阅读,不能将课外书单一化或者将课外书一发就算完事。对那些有一定深度的或内容生疏的读物,教师最费神。为了引导学生读一些上档次、好在学生阅读前作些具体辅导,或背景说明,或评价分析,或提挈要领,或释疑解难;对有些读物,教师事先点一点,学生阅读起来往往省力得多,理解起来也容易得多;对有些读物,如果教师在学生阅读后作些分析评价,学生可能会一下子豁然开朗。就辅导形式来说,也是很多的,可以开设专题讲座,可以印发相关材料,可以出黑板报,等等。辅导,对教师来说,是一项难度大、任务重的工作,需要耗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必要的辅导,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读物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阅读高质量、高难度读物的兴趣和能力,这不但有益于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是有益终生的。
三、组织交流,奖励优胜
课外阅读之所以随意、无序和低效,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恐怕就是没人指导或指导的方法不得当,指导面不广。老师毕竟精力和时间都有限,而且由于年龄和理解上的差异,有些指导可能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如何弥补这个不足,本人认为可以用组织交流、奖励优胜的办法。同学间的交流是最直接的,较贴近的思想传递、情感碰撞,通过交流可以使一些人很快明白应该读什么或应该怎样读,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质量。学校可每学期都安排一二次课外阅读的心得交流活动,或演讲,或征文,或办报刊。交流可按班级、年级、校级等不同的层次进行。对其中的优胜者,可给予适当的奖励。
四、把握个性,分别引导
中学生的阅读个性是有差异的,有的喜欢读政治类的,有的喜欢读军事类的,有的爱读历史,有的爱读文学,有的也许爱读琴棋书画方面的。提高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握他们的阅读个性,有针对性、有侧重、有计划地分别引导他们阅读。在具体引导时,我们既不能采取他们爱读什么就让读什么的完全自由式阅读,也不能采取不管兴趣爱好如何,硬性规定的绝对命令式阅读。要坚持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又有所侧重的原则,根据每个学生的阅读个性给予合理引导。对基础扎实、各方面发展平衡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在自己的爱好方面再多读一些书,争取有新的超越;对各方面发展不平衡、有严重知识倾斜的学生,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阅读一些虽然感觉阅读兴趣不大却又非常重要的读物,以弥补知识缺陷,争取达到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指导,才能提高课外阅读的整体质量。
篇11
阅读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多年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我深感阅读对于教师知识积累的重要性,自己没有“一缸水”,哪来学生的“一碗水”?“最是书香能致远,腹中有书气自华”!教师只有终身阅读,不断充实自我,才能厚积薄发,上好每一堂课。教师对学生更要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通过对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知识积累能力,写作和创新能力。
1 厚积薄发,让阅读成为教师不断充实自我的精神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一些优秀教师教育技巧的提高,在于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进行知识积累,不断充实自我。因此,每一位教师自身都要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
1.1阅读必须要有一颗平常心
优秀的作品和深奥的文章是需要用心去研读、咀嚼、品味的。近些年来,真正能持之以恒、躲进一隅,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已是越来越少。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要始终拥有一颗平常心,需要耐得住寂寞,安于清贫,乐于苦读,甘为人梯。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除了要有真情实感,更要有真才实学。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阅读原著和经典。
1.2阅读必须要有强烈的求知欲
语文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教师必须博览群书,不但要成为语文教育的“专”家,还要成为尽可能通晓各科知识的“杂”家。一个知识面不广的老师,是很难给学生以学问和人格上的感召力的。因此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求知欲,要不断地通过阅读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一个教师的成长,最重要的就是要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活到老,学到老,育人到老,这样才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和神圣职责。
2 言传身教,让阅读成为学生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育部关于全日制义务教育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中小学生九年的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语文学习的主要方法是阅读、体验、感悟和积累,让学生经常与高品位的作品直接对话,养成高品位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素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必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2.1言传身教,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一个人能否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关键在于抓好启蒙阶段即小学阶段的教育和引导。小学生好奇、求知欲强,只要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就不会满足课堂所得,很想了解更多的各方面的知识,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充分培养和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一方面要用自己的阅读经历和感受“现身说法”,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强烈的阅读欲望;一方面从自己的阅读感悟中,把思想内容健康、浅显易懂的最适合不同年龄段和不同个性的作品推荐给学生。
2.2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整体阅读热情
学校要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和阅览室,绝不能因乏人管理或担心图书缺损而让大量的学生读物束之高阁。也可充分利用学生家庭为其购买的书籍,进行相互传阅。要培养他们爱惜书本、团结协作精神,还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读后感交流和知识竞赛,努力把学生的注意力更多地从游戏机和电视上转移到书本上来。
2.3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有不少教师和家长往往认为,只有提高语文知识、写作能力和考试成绩的书才值得一读,这是十分片面的。应该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一方面让学生更多地阅读包括长篇文学名著在内的大量文学作品和科普读物,尽可能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让学生形成较广的知识面;另一方面,阅读作品要适合不同年龄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低年级儿童应选择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情节简单的读物,最好是带拼音的看图读物;中年级学生可引导他们阅读文史、地理以及自然、科学和科学家、英雄人物等的传记等书籍;高年级学生可分类指导,因人而异,尽可能让他们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
2.4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阅读
课外读物丰富多彩,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既要让他们把课内掌握的读书方法灵活运用,还要对他们进行分类指导,让他们不仅爱读,还要会读,读得更好,更有效果。教师要结合自己的读书方法,特别是把名人、大师的读书经验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有选择地读书,熟练掌握精读、细读、浏览或略读的技巧。
3 学以致用,让阅读成为学生知识创新的有效途径
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1让学生通过阅读,提高语文知识积累的能力
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和训练,“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知识积累的习惯,学会做笔记,抄录妙词佳句,剪贴精美语段和优秀文章,建立自己的“材料库”,为日后的习作做准备。这样通过日积月累,自然潜移默化,日见成效。笔者也经常将自己多年来摘录的几十本笔记和剪报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体味积累所带来的终身受用的乐趣。
3.2让学生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
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加强学生的读写训练,以达到互为促进、相辅相成的教学效果。学生只有通过大量阅读、勤写多练,才能不断提高写作能力。但有不少学生读了很多文章后仍写不好作文。针对读写脱节的现象,多年来,笔者总是注重言传身教,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先自做一遍,再与学生一起探讨写作的方法,与他们一同分享写作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或是现身说法,耐心讲评,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的优劣,提高其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指导学生怎样进行选材、组材,怎样确定中心,怎样遣词造句或小中见大。从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写句子,到中年级的写片段和高年级的写人物、写活动、写事件,进行具体指导,让他们在读写训练的过程中得到能力上的提升和创作上的升华,体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快乐和真谛。
3.3让学生通过阅读提高创新能力
阅读的目的在于运用,要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就必须让他们通过阅读培养创新精神。疑是知之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敢于质疑问难,善于发现问题是创新的前提。教师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勇于提出与书中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阅读时大胆存疑释疑,培养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作为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现,理解他们的质疑,更要相信他们的创新潜能,鼓励他们各抒己见,指导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只有通过这样长期的熏陶和积累,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体验创新的无穷乐趣,成长为创新人才,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此。
篇12
当前,各国都非常重视儿童的阅读问题,我国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课外阅读总量也做了明确规定――在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首。在“教学建议”部分,再次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但是当前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现象一:师生阅读意识淡薄,不能激发读书兴趣
首先教师整体意识的缺乏。我们的语文教师队伍,只注重完成课堂内的教学任务,利用题海战术提高教学质量,忽略课外阅读更无从谈起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了。其次学生阅读意识缺乏。平时很少看见有学生端坐在那里安静地看书,不是写字就是聊天。即使在课堂上让学生读书,也是再叫了好多遍之后才勉强有一个或者两个学生举起手来。对待读书总是一副懒洋洋的不想参与的样子。所以,为什么现在的学生朗读水平下降,丢字,漏字等现象屡见不鲜,由此可见一斑。而回家的学生大多父母外出打工跟着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更是缺乏有效地引导和督促。对于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更是一种空谈。
现象二:学生可读书源贫乏,缺少方法指导
农村经济条件、文化氛围、教师家长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及重视程度都与市区有巨大差距,这些因素多多少少都制约着学生课外阅读的顺利开展。表现比较突出的就是图书资源贫乏。据笔者调查,一般家长没有给孩子买书的习惯,家庭没有藏书,学校图书室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唯一资源库。除此之外,学生还缺少方法的指导。我们认为教师应根据书籍的自身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读书,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
现象三:学生课外时间缺失,缺少活动引领
随着“规范办学行为”的切实推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课程的开设,以及学生在校时间都做了统一规定。这就出现了学生在校科目多,阅读时间缺失的现实境遇。而农村留守儿童多,放学后要有一个小时用于乘车回家,小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较低,加上贪玩的天性,到家后因缺乏有效引导,极少有孩子来读书,时间问题成了困扰学生读书的一个主要问题,有95.8%的学生认为自己几乎没有时间读书。过重的课业负担,强行挤占了他们宝贵的读书时间,让他们被迫望“书”兴叹。
如何真正提高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呢?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做法,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使学生乐读
1.推荐读物方式灵活多变,激发其阅读兴趣。
推荐读物,可以介绍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段,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也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还可以利用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特殊地位介绍自己读过的书。此外,学生因年龄、学段、性别、性格等方面的差异,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所以推荐读物时还要注意不同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学生的阅读兴趣。
2.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习作训练中,随机树立典型,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极力表扬,这样便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及时表扬班里喜爱阅读、写作进步较大的同学,请他们谈课外阅读的收获,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3.营造“书香”氛围,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课外时间,老师可以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
二、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使学生会读
1.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读物,读中有“物”。
小学生求知欲旺,但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教师有责任也有必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在指导学生选择时,要把握“趣”、“适”、“广”的原则。让学生选择有趣的、适合自己年龄特点的读物,这样学生才乐于读。
2.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
教师是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者,应对学生进行具体阅读方法指导。如:教给学生精读、略读、浏览等读书方法;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教给学生摘录、归类、整理的方法;帮学生养成阅读后及时交流、讨论的习惯;教会学生读时写批注,读后写心得体会的方法……读后及时把自己的体会用文字记录下来,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长期坚持,必能做到读有所得。
3.确处理课内、课外阅读的关系,掌握好“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扩展,要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教师要指导学生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掌握好课外与课内阅读的“度”。
三、利用活动展示学生“才华”,使学生爱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的价值不可估量,但阅读的过程应遵循规律,循序渐进。通过正确的“选材、指导、反馈”,才能让每位孩子在阅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触摸作者灵动的思维,品味书中的意境,以读书为荣,从书中获知,让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告别“灰色地带”,在“三原色”的共同作用下,迎来彩色的春天。加强平时的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发展学生的智力,训练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和平时工作中的实际做法。让孩子们的心灵在课外阅读的天地里自由徜徉吧!谁知道哪块云会下雨?在自由阅读的王国里,我们不奢望走出鲁迅、巴金、老舍等大人物,但愿在我们的引导下,孩子们能一生体验阅读的滋味,享受读书的快乐。
参考文献:
篇13
那么,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扩展自己的阅读面、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呢?在我校承担的课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组织形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过程中,我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要使孩子们保持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维持对某件事的热情的时间很短,许多孩子都只具有所谓的“三分钟热情”。因此,丰富多彩而又具有实效性的组织形式会更利于帮助他们对课外阅读实践保持持久的兴趣和注意力:
(一)、帮助孩子们选择适当的读物。
“适当”是指读物在内容上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与学生的精神世界息息相通,与人性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情感息息相通,读物的表述水平略高于学生,语言在现实交际中具有广泛实用性和较高的使用频率,并为学生所喜爱。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都发现:孩子天生爱幻想,这就决定了他们爱读带有幻想的故事,如童话、科学幻想小说等;好奇是孩子们的又一天性,因此喜欢读一些探险和探秘的故事;孩子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喜欢读一些具体形象的小故事,如寓言故事等;儿童诗反映了孩子们的世界,表现了孩子们善良的童心,天真的童趣,为孩子们所喜爱;千古传诵的经典范文,一来文字精美,学生爱读,二来所描写或反映的是世间常景常物,人之常情常理,具有普遍性和广泛的迁移性,应指导学生多读;反映现实生活的时文在内容上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语言水平略高于学生,但为学生所理解所喜爱。这些读物都符合“适当”的原则,应该尽量向孩子们推荐。)
(二)保证组织形式既丰富多彩又富有成效。
1、自读自悟
这是最普通,也是用得最多的一种组织形式。因其具有灵活方便、自主性强等特点,因此深受师生欢迎。但是若对这一方式把握不好,就容易流于形式,导致孩子们对所阅读的材料缺乏深入的思考,“读而不思则罔”;如果对阅读材料的选择不当,还会对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活动产生误导。因此,教师在给学生充分的自主、自由的同时,也要对阅读过程适时监控和正确引导。如为他们推荐适当的读物,随时随地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阅读情况,并及时组织相关的、有针对性的讨论、辩论活动等。
2、组建课外阅读小组,开展小组间的阅读比赛。
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中,我还尝试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伙伴并组建课外阅读小组,自己命名并列在教室后面的板报上。每天的课外阅读课时间,便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阅读和交流,并定时展开评比。如:每读完一本书,便加一颗星;每背完十首古诗也加一颗星…这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比赛,不仅引发了学生间的良性竞争,还利于孩子们互相鼓励,维持对课外阅读的长久兴趣,使“读好书、好读书”在校内蔚然成风。
3、在扩散性阅读中拓展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三圈相结合”的原则,即:课文为一圈,引申、延伸为一圈,课外阅读为一圈,三圈呈同心圆,紧密结合,围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主题开展扩散性阅读,让学生阅读更新、更活的大教材。在扩散性阅读中,学生的精神空间不断扩大,精神探索能力不断增强,与此相伴随相统一的语言感知量、积累量也不断增加,领悟力也不断增强。
在实践过程中,针对低、中、高段的学生特点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对于低段的孩子,重在激趣。如:学习了生字“鲸”,便让学生交流自已对鲸的了解,孩子们便主动到《十万个为什么》、《动物世界》等书上去寻找相关的资料,甚至回忆起自已看过的电视片,要求他们认真阅读以便讲给别人听;不求深度和广度,以学生愿读、爱读并乐于表达为目的。
对于中段的孩子,则引导他们有目的地读整篇的故事。同样对“鲸”的相关资料的阅读,就会要求他们主动收集尽可能多的资料,了解鲸的体形特点、生活习性等知识,并在课堂上交流,互相补充,以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
对高年级段的学生,除了围绕主题收集资料,开展阅读活动并交流外,还要引导学生对所阅读的材料作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带领他们通过质疑、辨论、争论等形式,开展探究性阅读和审美性、批判性阅读。这种思维的交锋不一定非要产生一个正确的答案,只要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就应该得到教师的肯定和提倡,以帮助孩子形成“不唯书、不唯师”的思维品质。
4、为孩子提供展示的舞台,鼓励孩子多读书。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只有尽量为孩子提供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的舞台,才能更好地鼓励孩子多读书。因此,我们开展了“课本剧表演”、“手抄小报比赛”、“古诗擂台赛”、“诗歌朗诵赛”、“优秀读书笔记展评”、“校园童话节”等活动,让孩子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活动中树立自信,培养兴趣。
二、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为了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间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倡“精讲多读”,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
2、所有年级均不准留书面家庭作业,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
3、将每周二和周四的中午活动课时间定为“课外阅读指导课”,专门用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开展读书会、讨论会、演讲会、辩论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4、为了保证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的数量和质量,除了向实验班级全面开放图书室、网络教室外,还倡导各班建立了“小图书箱“,号召学生将自己的好书带到学校与同学们交流,以实现“资源共享”。
5、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专门印制了课外阅读资料汇集本――――《记忆的碎片》,指导学生将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积累和感悟及时记录下来,不拘形式,张扬个性。
三、收获与困惑
我们欣喜地发现:课外阅读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也十分明显。因为有些课文往往以有限的文字反映出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又有着复杂的背景。如果没有足够的背景材料作依托,要理解课文是有难度的,如《》、《赤壁之战》等;因为阅读是一种信息输入,说写是一种信息输出,没有输入,哪来输出?而适当的扩散性阅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心理空间,它为学生解读语言文字、领悟相关内容提供了有力的经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