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增强财务风险意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增强财务风险意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增强财务风险意识

篇1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5- 0014- 02

目前,医疗行业竞争愈演愈烈,医院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大,所以医院需要提高风险意识,积极迎接医疗市场竞争并采用各种操作性强的方法,避免财务风险,适应医疗市场变化,从而保证医院稳定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及控制风险,减少医院经济损失,是值得我们广大医院财务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1 当前我国医院财务风险形成原因

1.1 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欠缺

当前我国很多医院财务工作人员风险意识淡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我国很多医院一直以来都属于公立性质,很多财务工作人员只是将报表编制和财务问题处理视为财务工作重点,严重缺乏风险意识;其二,很多医院都未构建内部风险应对机制和管理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院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1.2 缺乏必要的资金安全管理机制

医院未建立健全有效的资金安全管理机制是增加医院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医院在进行采购时,并未对医疗产品进行深入的市场分析,更没有采用科学论证方法对医疗资产必要性进行分析[1]。这就导致医院购进了很多价格高但没有很大的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这些固定资产创造的经济效益较少,并且造成资金在很长时间内难以回收,增加了医院资金风险。

1.3 缺乏财务核算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当前,在医院各项物资的采购和发放工作中严重缺乏应有的管理和监督,未对物资运用全过程进行核实,常常出现物资不齐全、破损、过期等问题,这样无疑增加了医院财务风险,损害了医院利益。

2 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2.1 完善财务分析体系并严格控制医院各种费用的支出

建立完善科学的医院财务分析机制,合理组织收入,控制支出,医院系统每个环节进行财务核算,然后汇总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及时了解医院不同时期的费用组成和变化,掌握资金规划实施情况,并分析找出导致财务风险的最主要原因,从而探究出预防财务风险的有效方法,增加经济效益。另外,医院还可以实行定期总结或开展专题分析,从而提升财务风险控制能力。同时开发成本核算管理信息系统,与医院物流管理、经费报销、固定资产管理等业务相结合,将各个独立的业务数据整合成一个共享的数据库,加大信息共享力度,提升管理效益。

2.2 加强医院财务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

财务工作人员严重缺乏风险意识也是导致财务风险加大的主要原因。需要广泛宣传财务风险的危害,积极开展风险管理的教育培训活动,切实增强财务人员对预防财务风险的重大意义的了解,掌握各种财务风险控制的方法和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2.3 完善资金管理制度

完善医院资金管理机制,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严格依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根据医院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要切实保障资金管理落到实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增强财务管理意识,健全医院内部财务管理机制,要求财务人员合规开展财务业务活动,有效控制资金风险,避免资金浪费。

2.4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是一种控制制度和规范化的程序,是预防和控制资金风险的有效方式。医院财务预算机制可以反映医院资金风险控制机制的完善程度。预算机制完善是医院有序开展经济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医院加强财务监管、控制、审计、考核的根本依据[2]。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将过去单一的财务资金规划拓展到采购、工程建设、投资等方面开展全面的资金预算活动,从而形成资金的集中管理模式。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涵盖医院有助于医院量入为出、精打细算、科学理财,有效避免资金风险。

医院是我国社会保障系统的重要构成部门,确保其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财务风险是每个医院都会面临的问题。随着我国医院管理机制的改革,医疗市场竞争食愈演愈烈,医院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大。对于医院财务风险,财务管理部门必须增强风险意识,深入探究风险出现的原因,做出正确的判断,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完善资金管理机制,减少财务损失,提升医院经营水平,加强医院的综合竞争力,保证医院安全、稳定、持续发展。

篇2

2、加强医院财务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

财务工作人员严重缺乏风险意识也是导致财务风险加大的主要原因。需要广泛宣传财务风险的危害,积极开展风险管理的教育培训活动,切实增强财务人员对预防财务风险的重大意义的了解,掌握各种财务风险控制的方法和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3、完善资金管理制度

完善医院资金管理机制,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严格依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根据医院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要切实保障资金管理落到实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增强财务管理意识,健全医院内部财务管理机制,要求财务人员合规开展财务业务活动,有效控制资金风险,避免资金浪费。

4、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是一种控制制度和规范化的程序,是预防和控制资金风险的有效方式。医院财务预算机制可以反映医院资金风险控制机制的完善程度。预算机制完善是医院有序开展经济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医院加强财务监管、控制、审计、考核的根本依据。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将过去单一的财务资金规划拓展到采购、工程建设、投资等方面开展全面的资金预算活动,从而形成资金的集中管理模式。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涵盖医院有助于医院量入为出、精打细算、科学理财,有效避免资金风险。医院是我国社会保障系统的重要构成部门,确保其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篇3

若想提高行政单位税务风险意识,则应善于预测流动资金需求量,以准确识别风险,从而降低风险的出现概率。以预测流动资金需求量的方式来说包含诸多,如销售百分比方法、定性预测方法以及趋势预测方法等,可积极参考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方式中的各项内容,明晰预测流动资金需求量的重要方法,通常来说,流动资金需求量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存货、应付账款以及现金等方面的影响,再者也会受到单位所属领域经营规模以及发展情况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对此,应依据现阶段财务报告与业务发展情况来进行预测,并预测好流动资金贷款实际需求量。

二、科学利用融资渠道

行政单位若想获得飞速发展,那么就绝不可离开资金方面的支持,现阶段行政单位融资已然成为其战略发展重要内容。所以对行政单位来说,也应科学利用融资渠道来保障自身的资金,从而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如今的融资方式有很多,如发行股票、银行贷款以及典当行融资等,均能够作为融资渠道。另外,职工内部参股、留存利息以及商业信用等诸多方式,也利于拓展行政单位的融资渠道。除此之外,也可采用结合多种融资渠道的形式,强化掌控与调度资金,因通过银行融资的方式需要担保,所以不少行政单位都具有互保现象,需多加了解互保所存在的风险,并防范好风险。

三、建立风险识别预警系统

建立风险识别预警系统,也为提高行政单位税务风险意识的一项有效措施,所以,对于行政单位来说,应积极建立风险识别预警系统,确保该系统功能的发挥,以有效识别风险问题,在第一时间应对好风险问题,防止风险问题的加剧而引发其他问题。应先识别好财务风险。行政单位财务风险的主要识别方式,为财务报表法以及观察法。其中观察法主要指的是以直接观察的方式,了解自身生产与经营的各种活动中,是否存在财务风险。而财务报表法则主要指的是以分析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等报表的方式,了解自身在诸多情况下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并分析导致风险出现的根本原因。并且还需根据主要指标的真实值与标准值实施对比分析,以明确风险的存在与影响程度。财务风险预警。制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通过数据化管理形式,综合性分析行政单位内部经营以及外部环境等诸多情况,以财务指标数据为重要依据,将行政单位所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前告知于经营一方,再者还需了解产生财务危机的主要原因,以及行政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而后根据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引发危机的主要原因,将正确的处理方式告知于行政单位的经营者,以构建出一张效果显著的安全网,从而真正实现提升意识,防范风险。

四、引入奖惩激励机制

若想提高行政单位全体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还须积极引入奖惩激励机制,让相关人员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自觉主动的去防范风险,这样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抑制风险问题的出现。并且,还应根据相关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表现,防范风险问题的程度,来对员工予以适当的奖惩,对于表现优异,风险防范意识较高的员工,则应予以适当奖励,而对于表现较差,风险防范意识较低的员工则要予以适当的惩罚,以提起全体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积极性,且有利于控制风险问题的产生,增强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自觉性,让行政单位也能够因此而获得良好的推动,从而推动我国行政单位获得进一步发展。另外,行政单位还应健全目标考核制度,摒弃以往单一考核方式,以全面考核方式来开展各项考核工作,并将提取专项基金,资金的实际变化与预提费用等均列入至考核范畴之中。

篇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13016601

1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目前状况

(1)财务风险日渐增大。目前,由于事业单位大多是财政拨款式预算经营,财务管理的模式主要是收支平衡管理,资金收支模式较为固定,因此,对财务风险管理的要求也相对较少,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的财务结构呈现多元化,并不单纯是收支利润那么简单,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不仅可以靠财政划拨,还可以通过自身的经营取得,有部分事业单位从贷款方面补充资金需求,综上所述,筹资成本与收益平衡中存在财务风险。随着经营模式的转变,市场经济的复杂性,以及事业单位参与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不断增大。

(2)财务风险意识淡薄。由于事业单位主要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组织目标,其非营利性决定了财务管理的重点是财务资源的依法取得和使用,而不是净利润或每股收益,其经营性质导致其缺乏竞争意识,缺乏市场风险意识,从而导致风险防范意识较差,在财务管理中主要表现在没有风险预警机制,没有成本概念。随着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开始从事经营投资,因其缺乏风险意识,在筹资与投资过程中,仅对筹资项目进行简单的预算,而没有从机会成本等角度进行分析,对筹资和投资过程的收益管理意识较差,只看重主要收益,而忽略其它收益。在资产的核算中,只核算资产的购入,而不涉及资产的折旧与摊销,从而忽略这部分使用成本及重置成本,导致财务收益的虚空性。事业单位的非营利性及其核算形式的特殊性,导致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意识淡薄。

(3)风险管理制度欠缺。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参与市场经济行为的程度不同,因此,其抵御风险的意识、能力和程度也不尽相同。由于事业单位体制上的特殊性,在风险预防、应急、报告、问责等方面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或者虽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制度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在部分事业单位中,管理层及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虽已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并且进行了相应的预防,但单位经济事项往往由各部门产生,除管理层及财务人员外,其他部门人员对财务管理的风险理解不透彻,在办理费用报销等财务手续过程中,对财务人员提出的财务相关要求,未能完全理解和认可,致使内部控制制度在执行上受到一定阻碍,因此埋下了财务风险隐患。

2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

(1)树立成本管理意识。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在各类的风险管理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事业单位需要建立比较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在管理制度中,改变一贯的收支模式,采用经费考核制,将事业单位的工作进行收入量化,从而引入成本概念,采用权责发生制管理,将这种意识贯穿于财务人员以及事业单位所有管理人员之中,从而转变理财意识,认识到财务风险的存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有利于事业单位的财务改革。

(2)提高管理者风险意识。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事业单位管理者的风险意识越强,就越能够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财务管理者的财务管理知识越丰富,财务管理方法多样性,结合企业管理制度,将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特别是企业的收益与支出配比的理念参与进来,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合理地运筹资金,从而降低风险,规避风险。

(3)制定风险应对策略。近年来,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投资活动日益增长,对外投资活动虽然能够给事业单位带来经营性收益,同时也带来了财务管理风险。事业单位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应对策略,认真分析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因素和信息,及时调整经营战略,以应对充满变化的市场环境,提升事业单位的经营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4)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资金管理制度有助于降低财务风险,建立资金使用办法,对收入进行合理估计,对成本要全面的管理与分析,减少浪费,融资资金计算使用成本,计算潜在亏损以及弥补办法,做好盈亏预算,控制好事业单位的收支分配及收益配比政策。

(5)优化资本结构。目前,事业单位仅靠财政拨款已不能满足事业单位的长足发展,因此,事业单位可以优化资产结构,结合自身的产业发展状况,适度进行负债,建立负债意识,但负债在给事业单位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会带来财务风险,因此,事业单位的资本结构必须合理,将负债的比例控制在合理的比例下,作为资金的补充,不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和发展的方向,以达到优化资本结构,合理的配置资金。

充分分析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存在状况及其成因,有效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不断增强事业单位抵御风险的能力,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才能使事业单位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由于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存在,企业无疑会面临各式各样的财务风险。也就是说企业不可能依靠回避来控制财务风险,因此了解财务风险的内涵、类型及其起因,并采取合理的措施防范,才是一个理性企业的所应采取的决策。所以,我们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构建规避财务风险的相关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财务风险的内涵及其类型

(一)风险的内涵

时间价值与风险是财务管理中的最重要基本原则,所以风险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在实务中决策者倾向于对不确定性与风险不作明确区分,但在理论上还是存在细微的差别,风险可以认为是能够测定的不确定性。简言之,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具有普遍性,时时、事事、处处存在的,但又与不确定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区别在于风险具备可知性。

(二)财务风险的内涵

有关财务风险的概念,理论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负债经营,债务成本的固定性与预期报酬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也称之为筹资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因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造成企业财务活动的不确定性,从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第二种观念认为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可能。上述对财务风险内涵的认定,更多是从企业可控的角度,而并没有将不可控因素纳入其中。

(三)财务风险的类型

财务风险可分为两类:一种不可控财务风险,一种是可控的财务风险。不可控的财务风险是财务管理上也被称作系统风险,是企业无法控制的,如一旦发生了经济危机是任何企业都不能豁免的,是实施任何措施都规避不了的。所以探讨可控风险就成为当前的主流,可控风险是企业能够控制的财务风险,主要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当然我们认为以上财务风险是可控的,并不等于企业可以消灭它们。就目前的发展而言,我们则可以尽量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与已发生财务风险的危害。

二、可控财务风险的起由

(一)企业高层与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不足是导致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企业财务管理的客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管理系统能否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这就体现出企业管理人员控制与防范风险的能力。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影响。这要求企业高层与财务人员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由于财务风险意识不到位从而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致使企业破产的事例比比皆是。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而且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却也提高了对管理人员增强风险意识的要求。

(二)高层人员与财务人员的知识的匮乏是导致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目前,许多企业的财务决策都存在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家长制、一言堂的工作作风在企业的管理中仍然普遍存在。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就容易导致决策失误,由于财务知识的匮乏,导致了财务决策的失误,而财务决策的失误又是产生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如果不懂得必要的财务知识,那么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就会不够。企业的财务风险的预测,防范与纠正就是空谈。

(三)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后是导致财务风险的客观原因

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制度的设计一定要能够控制住风险的发生也是至关重要的。缺乏执行的制度无异于一纸空文。设计好的制度如果不能得到贯彻执行,仅满足形式上控制的需要,事实上会导致产生更多的财务风险。

三、化解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相关人员的财务知识,从理论素养上提高风险意识

近几年,中国大中型企业不惜天价年薪从海外和知名中介机构聘用高级财务人员做企业的财务总监和财务高管。专家认为,这一方面反映出国内企业正迅速与国际接轨,进而对事关企业发展大计的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战略要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国内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与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外向型企业集团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根据当前的数据来看,财务风险与财务人员的素质是负相关的,也就是说财务风险的严重程度会随着财务人员的素质的提高而降低。虽然企业的发展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其他高层人员也应该提高自己的财务素养。

(二)建立相关的预警体系,从制度上防范风险

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它们与财务评价系统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对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抵御财务风险,确保财务状况的稳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对于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非常必要。财务预警体系的建立能够提前发现财务风险,从而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三)建立风险化解体系,从实践上降低风险的危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的特性告诉我们风险是规避不了的,因此必须建立一系列的相关措施来降低已发生的财务风险的危害。如企业财务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资金回笼,其中决定性的一个因素就是应收款的变现能力。如何控制与应收账款有关的财务风险,也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首先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制定相关的控制标准,其次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较为严格地挑选客户,最后确定合理的赊销比例,谨慎控制授信额度,稳定的信用政策会传递企业的良好信息,而对客户信用等级的考核,降低了客户赖账的可能性,合理的赊销比率从源头控制了应收账款的产生。尽量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也有利于将已发生的危害控制到最小。

参考文献:

篇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显著提升。企业作为经济建设的基本单元,其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企业逐渐成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这为企业的自我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着更大的生存风险。尤其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引入,很多财务风险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于我国的很多企业处于财务风险之中。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

(一)外部影响因素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势必会与其他企业或者一些管理部门接触,而这些便构成了企业复杂的外部环境,其中主要包括:经济、法律、市场以及国际环境等等。这些因素势必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其中便很可能为企业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

(二)财务人员缺乏对财务风险的足够认识

尽管企业的很多财务管理人员都认为避免财务风险很重要,但是,其并没有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的认识,对其存在的规律性并不清楚。很多企业的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只是简单地认为,只有将企业的资金管理好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然而,事实上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进行财务活动,就会存在或大或小的财务风险。对财务风险认识缺乏全面性,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缺乏科学的财务决策

企业财务决策失误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情,其直接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其中,决策失误主要包括:缺乏科学性的决策、固定资产投资决策错误以及对外投资或者筹资失误等决策结构不当。

(四)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较为混乱

目前,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常常会出现权责不明、管理混乱问题。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常常在资金管理、使用以及利益分配等问题上存在权责不明问题。并且,很多工作因为无法分清谁对谁错,所以常常借用“平均主义”做法。以至于财务管理人员缺乏管理积极性、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低以及资产流失加剧等问题。从而影响到企业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一)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适应能力

外部环境是企业无法改变的,但是,并不是不可以利用的。面对形势复杂的外部环境,企业首先需要对外部环境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掌握其发展规律,明确哪些对自身发展有利,哪些需要合理规避,制定出详细的应对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运行与调整。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增强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

1.增强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尤其是高层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牢固树立在财务管理、投资管理及运营管理等各方面的风险意识是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消减财务风险的重要前提。如果一个企业的财务人员没有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就不能自觉遵守《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各项财会制度,即使有再多再好的制度最终也不会产生作用。

2.进一步完善会计风险责任制,实行严格的会计风险责任追究制度,做到权利与责任相匹配。对于高层财务管理人员,要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制度。企业主管领导对单位经营风险要负总责,对违章操作和疏于管理的、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3.发挥财务部门的监控作用。会计风险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财会部门除了自觉做好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外,还必须要通过特有的核算和监督手段,规范企业财务管理,使之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

(三)建立健全风险预警体系,加强财务风险信号监测

1.财务信息收集和分析功能及预警信息功能。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可以通过收集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政策、法规、规定、制度信息,企业经营状况和竞争对手经营状况的对比信息,以及企业的各类财务信息,并对各类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依据财务运行特点和相关规律从中筛选出能及时、准确反映财务状况变化的指标,当达到预警界限时发出预警信息。

2.诊断功能与预测功能。诊断功能是指通过对会计信息的对比、分析,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诊断技术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做出判断,找出企业运行中的问题及其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预测功能是指通过对过程监视和预测信息进行处理,可以跟踪企业的经营过程,监控日常财务状况。当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因素出现时可以提出警告,提醒企业经营者尽快寻求对策,避免潜在的风险,起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3.辅助决策功能。财务信息收集和分析及预警信息的、诊断和预测可以及时为企业决策层提供经营决策所需的信息,决策层据此可以做出正确判断。

(四)理顺财务关系,在企业内部实现责、权、利相统一

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各相关部门要明确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职责、作用和地位。权、责要对等,分工要明细。在利益分配时要坚持严考核、真兑现、奖优罚劣,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以此来调动各部门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

三、结论

在任何情况下,企业只要存在经营活动,都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其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对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方法就是非常关键的。很多企业,常常会因为缺乏对财务风险的认识,而使得企业陷入财务风险之中,这在国内的众多企业中是普遍存在的。为了更好地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的领导者要对财务风险给予高度的重视,在认真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出完善的财务风险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王丽敏.我国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控措施[J].科技信息,2011(17).

[2]万绍玫.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风险探析[J].科技广场,2009(06).

篇7

在企业的管理内容中, 内控管理是极其重要的部分, 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财务核算的准确率、增强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帮助企业在应对外在环境变化时做出最为正确的决定, 同时也保障了企业资金的安全, 让企业获取更多的利益。其次, 企业的内控管理是把责任和工作细化到每一个人, 这样的细化可以带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更好地完成公司的目标, 有利于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企业的内控管理对企业的资金也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控制,货币资金是企业发展和生存的根本, 内控管理就是要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和完整, 企业这样才可以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 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二、现今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的不足

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 完善企业内控管理制度, 加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就显得格外重要。就目前的状况来看, 企业的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这两方面工作都还存在很多问题。

1 . 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

(1) 企业对加强内控管理的主动性不强。企业的内控管理就是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来约束自身的某些不当行为。内控管理的性质决定了企业对内控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其次在加强企业内控管理中, 必定会有一些资金的投入, 这些都要企业自己去承担, 这样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因为没有加强内控管理, 才会导致这些问题的存在, 企业往往也只看到眼前利益, 从而忽视内控管理这部分工作。

(2) 企业领导思想观念的偏差。在现今的很多企业, 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思想都出现了偏差, 大多都只注重眼前利益, 这会导致企业在危机面前毫无招架之力。企业管理人员如果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问题, 就会意识到内控管理对预防财务风险的重要意义,企业才能长期健康地发展。有的企业管理者甚至认为内控管理是对员工和工作的一种束缚, 会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思想上的偏差在对内控管理的工作中就会体现出来, 这样的思想也使得内控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地完成。

(3) 内控管理的分工不具有独立性。内控管理是企业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担任不同的角色, 所有的内部人员都是内控的执行人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 要避免不相容岗位由一人或同一部门担任, 管理者在制定内控管理条例时, 要综合考虑, 合理分析, 避免利益矛盾。据了解, 现今某些企业只由财务部门来负责企业的内控管理, 这就导致各项管理条例不落实, 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给公司的财务带来危机。为了避免这些现象发生, 公司要采取科学性的管理方法, 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学习先进经验, 结合公司运营实际综合考虑, 充分发挥各部门监督权力, 促进企业发展。反之一旦内控管理出现问题, 不仅仅在财务上出现漏洞, 还会给公司带来更大的危害。

(4) 企业的风险意识薄弱。现今有些企业的风险意识都较为薄弱, 没有及时关注现代经济的发展动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任何国家的金融危机都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这就要求企业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 通过学习和交流认识到内控管理对财务风险预防的重要性。企业还可以加强对企业内部员工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的培养, 让员工对外部风险和周边环境具备一定的敏感度, 这就可以尽量减少企业在危机中的损失。

2. 企业中的财务问题

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是造成企业财务问题最主要的两个原因。外部环境的原因包括金融危机、政治以及法律环境变化、国家政策等。内部经营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盲目投资导致资金不足。某些企业急功近利, 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 所以进行盲目的扩张, 想通过扩大规模来抵御风险, 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只有结合自身实际, 进行合理的分析, 才能得到发展, 避免财务危机。

(2) 缺乏合理的筹资。现在一些企业都采用筹资来进行扩建, 以便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筹资之前没有进行合理的分析, 选用了不恰当的筹资组合, 这样也会增加企业的财务负担。

(3) 内控管理不善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有效的内控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反之则会使财务风险越来越大。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薄弱, 执行者和检验者的不独立, 导致内控管理工作不到位, 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好的影响。通过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 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预防有着密切的关系, 要增强企业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并在危机环境中稳定地发展, 就必须加强企业的内控管理, 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三、加强企业内控管理, 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1 . 加强企业的环境控制

控制环境是企业内控管理的核心部分, 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公司发展的环境十分重要。要实现这一点就要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 公司要制定预算方案, 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

2. 提高对风险评估工作的管理力度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会遇见很多问题, 企业应该重视风险评估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增强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企业要及时地收集世界经济和国家政策这方面的信息, 随时做好迎接危机的准备。

3. 加强控制工作的管理

篇8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铁路建设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和发行铁路建设债券等传统的方式来筹集资金。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不断变化,铁路经营过程中应该不断创新经营策略,才能够更好的应对建设过程中融资成本上升的现象,以此应对铁路建设项目运营过程中的压力。当前,铁路企业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强化风险意识,逐步完善铁路企业在筹资过程中所作出的决策,是铁路建设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财务风险的含义和特征

在实际生活中,财务风险通常是因为需要偿还到期的债务而引起的,是铁路企业理财活动中的重要体现,从根本上属于一种微观的经济风险。在企业的长期运营过程中,企业举债能够为其带来更加丰厚的资金,同时也对企业到期偿还债务带来较大的负担。通过调查发现,财务风险的特征主要包括了客观性、普遍性、不确定性、可预测性。

二、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效避免风险。所谓避免风险主要就是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主动取消一些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从而给企业的发展减少损失;二是采取科学办法降低风险。所谓降低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过衡量成本效益,然后再采取科学合理的办法来降低企业的风险,从而将企业的风险控制在所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这是财务风险管理中最常用的处理方法,其中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风险预防和风险控制;三是企业之间采取分担风险的办法,主要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减少风险损失,可以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可能会产生的损失转移给另一方,一般这方都与企业之间存在着经济利益;四是承受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采取任何措施来防范风险,属于一种消极的应对措施。

三、目前铁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

(一)体制不完善,财务风险系数高

铁路运输企业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现代管理制度,各类财务状况不清楚,各项责任落实不到位。中国铁路中公司是支持铁路建设的出资者,路局是铁路经营过程中的重要主体,但是路局和铁路基层部门都是铁路各项资产的重要管理者和使用者。在铁路建设的财务管理中,由于铁路运营主要是以”收支两个条线”,主要强调铁路建设的安全性,并且没有真正对铁路财务的投入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铁路生产经营管理仍然存在着不科学的现象,财务风险系数仍然较高。

(二)铁路基本建设较多,财务风险较大

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铁路建设具有投资规模大、周期长、达产期长等特点,从而导致铁路建设所获得的效率较低。目前,铁路企业虽然快速发展,但是尚未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市场经济体制,公益性和经营性并没有在财务管理上融为一体。通过经营性线路的收益转移,大部分以内部交叉补贴的方式来弥补铁路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带来的经济损失,让铁路企业的投资风险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从而给社会市场带来较大的风险。

(三)工作人员认识不到位,导致铁路建设财务风险高

铁路企业传统经济体制下,政府部门和铁路企业之间的责任不清楚,逐渐形成了重安全管理和投资,忽视回报和效益的经营管理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导致不管是投资者还是经营者,财务风险意识都不够,没有真正形成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四、目前铁路建设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财务管理体制不合理

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铁路建设的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与现实不相符的现象,传统的计划经济将政企联系在一起,从而导致投资人与监管方都严重受到影响。这样的现象给铁路建设的财务带来较大的影响,属于不合理的体制机制。

(二)财务管理结构不合理

铁路建设之前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然而通常会采用降低成本的方法,如:债务融资方式,这样便导致铁路企业容易出现债务比例过高的现象。当这种现象出现时,在铁路建设运转过程中一旦资金链断裂,便会让企业因为无法偿还所欠下的债务而陷入困境中。铁路建设企业目前的情况来看,欠债率不断上升主要是因为过分依赖银行,这样的现象导致铁路建设单位一旦出现资金欠缺的问题,便马上会找银行帮忙。

(三)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

在铁路建设过去的管理中,人们都单纯的认为只要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便不会涉及到风险。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各种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需要提高风险意识,这是建设过程中发生风险的普遍现象。

(四)相关人员所作出的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在铁路企业不断发展过程中,对于财务管理方面所作出的决策仍然不完善、不科学。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很多铁路建设企业在出财务决策时都带有主观性与经验性的倾向。其别是一些固定项目在运营时,管理者通常便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而作出决策,并没有根据客观的现象对这项投资作出判断。这样便导致铁路在运营过程中也无法准确的预测当前投资所存在的风险,这是投资差异中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也会让这些企业受到更加严重的损失。

篇9

1.强化企业的财务风险意识

确保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必须提高企业管理部门的财务风险意识,尤其是确保企业内部管理决策的科学性。首先,应该在企业内部对管理层的权限以及职责进行明确与调整,尤其是依靠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增强对财务决策风险的约束作用,强化对管理决策的审核批准管理,避免由于盲目决策、随意决策造成企业出现财务风险问题。其次,应该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尤其是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对有可能造成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信息进行及时的整理分析,全员参与到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财务风险控制管理的效率。

2.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监管机制的建设

财务风险监管机制可以强化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管理,防范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因而对于保障企业经济活动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监管,首先应该强化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职能,逐步建立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机制,通过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活动以及财务报表的审计监督,及时发现财务风险隐患。其次,应该进一步的强化企业的财务机构职能,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提高企业财务职能的集中程度,这既可以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财务整体实力,在更高层次制定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3.提高企业对财务风险的评估应对能力

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工作,首先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风险评估指标。对于筹资风险重点是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进行风险评估;对于投资风险则主要是以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作为风险评估指标;对于营运风险指标主要是总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存货周转率;对于收益分配风险,主要是通过现金流量比率、股本报酬率、股息发放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这些评价指标,结合因子分析法、多元线性分析或者是逻辑回归分析等评价风险预警模型,及时的掌握财务风险的概率及影响情况,进而针对性的采取通过风险分担、风险转移、加快资金回笼以及调整决策等管理措施,控制财务风险问题。

篇10

一、县级供电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作用

由于在县级供电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财务的风险管理是其中十分关键的环节。财务风险管理涵盖了对于财务风险的定义、识别、测量、评估、应对等一系列的重要活动。这些活动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只有完善了财务风险管理,县级供电企业才能够成为一个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经过成功的实行对企业财务的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成本,同时使得企业可以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与经营环境,为企业的良好经营绩效提供保证,也为企业的经营决策者提供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显然,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也可以为企业的文化供给良好的指导理论,提高员工的财务风险的认知,对供电企业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基于上述的几个方面,县级供电企业必须对财务风险管理进行完备,是存在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县级供电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连续、循环、动态的过程,涵盖了对于财务风险的定义、识别、测量、评估、对等一系列的重要活动。目前县级供电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重点有下面几个地方的不足:

(一)财务风险管理认知浅,思想落后

由于中国的电力行业不停革新,所以县级供电企业在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也促使了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显著提高。然而,许多县级供电企业存在经营与管理思想落后,还是以往落后的管理理念。因为供电企业在中国市场属于垄断的企业,造成了供电企业的大部分负责人没有所谓的风险意识,对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也没有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决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必须予以重视。

(二)企业内部财务混乱,责任不明了

目前,县级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难以掌控的制度的阻碍是供电企业的内部财务存在混乱不清楚,职能分工不清、资金管理与运用、利益分配等地方,主业与关联单位之间在管理方面,基层站所和县级公司之间,县级供电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都在管理和责任方面不清楚。这就影响资金运用效益非常低,资产方面损失十分严重,特别是主业与多经的管理方面不清楚最为严重。

(三)财务风险管理政策缺乏

长久以来,县级供电企业财务的管理政策不正规,没有实质表现,造成了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和措施的缺乏。这就形成企业在编制和执行工程预计时不够精准,形成实行不到位存在很大的差别,尤其出现只报不执行的现象。更有企业在不顾及所辖电网未来的发展,盲目地增大投资金额,导致企业经营成本不断提高,财务风险也就不断增加。

(四)资产负债结构不良,债务包袱沉重

因为企业资金缺乏与管理滞后等多个方面的原因的影响,县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大多数都不理想。主要有3方面;一方面由于原材料、备品备件等存货积得太多,没有转换成钱,那么对先进的电力技术不能使用,已经淘汰存货没有办法应用;二方面是不顾及用户存在欠费的状况,企业外部债务必须要比对外债权小,如果负债经营压力大,资金周转就不灵;三方面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和市场信用条件的约束,存在非常严重电费拖欠情况,所以企业的呆坏账损失风险就会变大。

三、增强县级供电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办法

关于上面分析县级供电企业具有的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具体提出了以下几点加强县级供电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来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当下县级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

(一)加强管理人员队伍的风险意识建设

在企业日常开展的文化教育与宣传活动中,应当把风险意识的教育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对供电企业内部财务人员开展学习和培训活动,使得风险意识深入财务人员内心之中。与此同时,还要对财务人员进行财务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的相关培训,并且定期考核他们的学习成效,使他们可以充分意识到财务风险管理对于企业运营与管理的重要作用,明白企业在生产与经营的工作中有可能碰到的风险,但是必须对风险的防范存在自觉性。

(二)理清供电企业内部关系和权责

宏观上认清主业和多经企业的相互联系,对于业务管理实行正规化,第一要分清主业和多经在资产、机构、人员、业务区域的界线,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进行改革。第二调整主业与多经企业的业务联系,主要调整主业和多经企业的相关交易,形成良好的体制, 达到资源互通的效果、平等交易、优势互用。在购买设施、委托承包工程、咨询服务等项目中,必须严格遵照我国相关制度实行关联交易,让多经企业的能够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对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也有保障。

(三)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篇11

事业单位所存在的资金回收风险是因为分配利润活动而对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所带来的影响及风险。主要表现为:投资者对收益的金额、形式与时间把握不妥当,从而引发风险;收益确认的风险。总之,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属于一个逐步形成、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风险成因较为复杂,破坏性较强,其总体水平大致是由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各个环节的风险水平所构成的。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一)管理不到位

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够清楚,在经营中只注重利润的取得,认为只要事业单位的利润上去,那么公司的效益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并且在风险方面只是单纯的认为资金风险会对企业的经营造成影响,忽略了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和资金风险的内在联系。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即在事业单位进行财务方面的处理时不可避免的将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财务风险,这也将对事业单的经济效益造成很大的影响;其次,管理层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到位,单纯的认为经济的主要来源是利润,并认为资金风险即是财务风险,没有考虑到其他的企业财务风险如经营风险等。

(二)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有其独特的特点如客观性,这说明财务风险总会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出现,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与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有关,这对企业的经济可能造成很大的影响。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上缺乏风险意识主要表现为:对财务风险的重要性不能够很好地了解,单纯地认为只要做好资金的处理工作就能给事业单位带来最大化的利润,没有考虑到其实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也严重影响着单位的经济效益,因为财务人员的认识不清将很可能导致事业单位发生财务风险进而影响经营情况。

(三)决策不科学

目前,我国多数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决策时缺乏科学性,只是盲目的依靠经验对财务进行分配,并认为在进行财务处理时认为应该是快速的,而且在财务的监督方面做得不是很好。此外很多公司在财务方面都是有财务管理者独自进行决策,很少有人与其进行探讨并最终提出方案,这种情况将导致公司的资金不能够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造成资金的浪费,同样也给公司的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甚至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财务风险。

防范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构建财务风险应急与预警机制

通常财务风险的发展和风险的产生均是有规律的,因而事业单位要尽快的采用现代化科学的手段,对当今国际上先进的经验加以借鉴,合理且科学的预测财务风险发生的时间、发展的范围以及发展的程度。一方面,应当及时的对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加以构建,给予事业单位潜在的风险相应的指标化和数量化指标;另一方面,应当对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加以充分的利用。面对当前大量且丰富的财务信息,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借助于高科技手段,对信息数据加以全面的甄别,以便于将财务风险所带来的诸多危害降低。

(二)加强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

事业单位应当定期的开展财务风险防范方面的培训和教育,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将职业道德、财务职业技能以及财务风险意识有机结合起来,全面的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充分的将财务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加强,同时及时的树立风险观念。除此之外,还应当最大限度的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的控制财务风险能力,一方面,要使财务人员对综合性的方法加以应用,提高对财务风险有效应对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当对财务工作人员发现财务风险时的应变能力加以培养。

(三)严格控制关键性的财务风险环节

防范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财务监督,控制风险的成效是深入的健全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机制。所以,应当将财务管理活动的具体过程检查的力度尽可能的加大,并且逐渐的将点面结合,将新型的动态监督加以有效的实施。同时,要最大限度的将支出监督、资产监督、资金监督和岗位监督等多个方面的制度、措施的配套建设加强,对监督制度的整体性以及系统性提起高度的重视,真正的将监督制度贯彻落实到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从根本上确保管理中有预算监督,保证财务核算中有会计监督,大力的推动立体式财务监督体系的构建,从根本上增强财务风险的监督能力。

(四)明确财务监督的程序

财务监督是很复杂的一项工作,这就要求在进行财务监督时明确监督的程序,从下面两方面进行财务监督的实施:一方面是事业单位要严格掌握资金,并进行控制分配。事业单位在进行资金的分配时要做到各层次的监督,以确保资金能够很好地落实;另一方面需要审计对资金进行严格控制审查,必须对所支出的费用有依据。在民政支出时由于支出的无偿性及分配较广,为了防止中间出现腐败的现象,需要审计加强监督作用。

篇12

1 医院财务风险的内涵

医院的财务风险是指医院在日常的财务活动中,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等不确定因素的存在,造成医院的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造成财务损失的可能性,情况严重时使医院资不抵债,面临破产的危险。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进行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医院面临的生存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能否积极地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防范财务风险,增强医院的竞争力成为当前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医院的财务风险会影响到医院正常的运营,阻碍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因此,对医院来讲,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对医院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2 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

(1)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由于深受医疗体制和医院的公立性质的影响,医院的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不完善,导致管理者以及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财务人员对财务管理的动力不强,往往认为只要管好资金,做好账务处理,及时报送报表,就能规避财务风险。管理者对待财务风险的漠视态度,导致相关的风险管理和应对机制不能有效的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不强。

(2)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当前医院对日常运营过程中管理的重要手段,但多数医院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很多医院都没有设置内部控制部门,设置内部控制部门的多数也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审计和检查。另外,有些医院虽然有内部控制部门和内部控制制度,但对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不够,牵制原则不能有效的贯彻,医生私自收费,靠药品“提成”的现象时有发生,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影响医院的发展,容易造成财务风险。

(3)资本结构不合理。资本结构是指长期资金来源中权益资本和负债资本的比例关系。近年来,由于医院之间竞争的加剧,医院加大了基本建设项目和医疗设备的投资,医院的自由资金和财政拨款不能满足资金的需求,医院便向银行贷款,贷款的年限较长,额度较大,使得医院的资产负债率攀升,如果医院的靠贷款投资的项目收益较低,或者投资存在盲目性,到期不能偿本付息的可能性变大,造成财务风险。

(4)资金使用不当。当前,多数医院缺少资金管理机制,在购置医疗设备等固定资产时,没有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对其经济效益预测不准,有时盲目地扩大规模,引入高价设备,这类设备资金回收慢,有些是靠贷款来购买的,造成资金的浪费,形成财务风险。另外,在购买药品时,为了降低成本,一次性购买的数量较大,造成存储成本上升,流动资金被大量的占用,最后导致存货总成本的上升。

(5)会计核算不规范。首先,医院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不准确,不设置“累计折旧”科目,也不进行固定资产减值的处理。其次,对成本费用的核算不合理,管理费用按人员比例在医疗成本与药品成本中进行分摊,导致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的核算不准确。再次,不少医院已实行了会计电算化和信息管理系统,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但财务核算系统也存在非法地篡改,修改程序、输入操控的风险,医院信息系统的管理不规范,也容易造成财务风险。

3 医院财务风险防范的策略

(1)强化风险意识。医院的全体员工都要树立风险意识,财务风险的产生不仅仅是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的事,关系到医院的每个人,管理者要积极地转变重视医疗水平,轻视财务管理的观念,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医院的全体人员都要为风险的防范工作做出努力,要加大宣传的力度,形成人人都有财务风险意识的氛围。

(2)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医院应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各项财务管理规章,坚决贯彻牵制原则和授权原则,按照需要设置不同的岗位,将不同层次财务职责、职权进行合理分配,相互制衡,减少财务制度疏漏,防止差错和舞弊行为的发生,最大限度确保资产安全完整。此外,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医院应因地制宜,充分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具体实施程序,要求相关部门严格执行,一切工作都要以制度规定办事,从而有效地降低财务风险。

(3)健全成本核算体系,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成本核算的不准确是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首先,医院应提高全员的成本意识,建立“医院”―“科室”―“医疗项目”三级成本核算体系,正确的归集和分配费用,进一步降低医疗成本。其次,将医疗设备、房屋、建筑物等这样的有形资产及时提取的大修理费用和折旧费计入成本,加强对“医院品牌”无形资产的摊销核算。最后,积极完善成本会计核算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以购买或者与软件企业共同开发成本核算软件,实现成本核算的自动化,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4)规范决策程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医院建立大额资产的购置和基建项目的决策程序,完善决策机制,实行集体领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体制。

(5)构建财务预警系统。医院财务预警是依赖财务信息数据,通过构建财务指标体系,通过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及时反映医院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变化,对医院运营过程中的各环节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发出预警信号,及时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将财务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医院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财务指标,构建财务预警的模型,通过对指标的增减变动和对模型的分析,对医院的资金筹集,资金的投放,资金管理进行跟踪监控,及时提出财务危机预警分析,对将要出现的财务风险及时采取措施。

(6)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当前,医院内外部环境的多变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要不断地学习,及时地更新专业基础知识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医院要积极吸引既懂计算机,又懂财务管理,掌握医疗相关知识的复合型的优秀人才,并在工作中加强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应对风险的能力。此外,医院还要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将医德和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结合,使财务人员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为医院的发展献计献策。

篇13

【关键词】

企业财务风险;成因;防范

随着市场范围的逐渐扩大,促进了各型企业的生成与发展。随着市场竞争力的加剧,企业财务活动的风险程度不断提升,影响了企业的持续性发展。而企业的发展,使我国企业日渐重视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并也加大了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 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

(1)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企业在筹集资金时,出现筹资成本过高的现象,或在筹资成本的使用和管理未服用预期效果而出现风险性。

(2)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是对企业在投资决策时,投资回报低于预期结果或未取得回报,使投资活动未取得预期效果。

(3)经营风险。企业产品未全部卖出,而出现大量积压现象。或者需方受到产品后,无法支付资金,出现销售风险。

(4)存货管理风险。企业错误估计原材料的价格,使产品大量积压,库存周转率降低。

(5)流动性风险。企业资产无法正常和稳定满足资金的需求,使财务无法先付责任出现财务困境。

2 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复杂性。企业财务管理环境涉及到很广的范围,包括经济、法律、市场、资源及社会文化等环境,属于企业外界因素,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外界宏观环境的不良变化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而管理人员、机构设置、管理规章制度等都存在一定问题,使管理系统缺乏相应的应变能力,而产生财务风险。

(2)企业财务的复杂性。企业财务活动涉及较多问题,全程参与企业活动。企业日常资产管理中存货管理,企业投资存在多元化投资、应收账款等问题,企业资产规模的扩大,发展速度快,使财务活动越来越复杂。

(3)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缺乏认识。财务管理人员对风险意识无充足认识,无法把握风险本质,财务风险概念不足,缺乏市场风险意识,使得经验管理不足,而导致财务风险。例如晚霞贸易有限公司为2003年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立的公司,因经营管理不善,长期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该贸易公司于2007年7月16日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

(4)财务管理缺少有效的控制范围。企业财务预测、决策、控制时,会计报表、经营分析、财力分析及市场分析等均不具有十分真实可靠,无法真实完整反映事实,均表现了财务风险。

(5)缺乏相应的激励约束制度。财务活动与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具有直接相关性,缺乏相应的激励和约束制度,使某些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道德风险和行为风险。

3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企业要想得到持续稳定发展,必须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如

(1)强化风险意识,构建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占据一定地位,需要树立高度的风险防范意识,敢于承担风险,并能够有效的分散风险。企业需要遵循风险收益均衡的原则,树立高度的风险意识,需站立长远的角度上发展,立足于市场,建立规范的风险防范和规避措施,形成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有效预测和防范财务风险。

(2)全面掌握财务管理环境。企业需充分发挥出主动能动性,认真分析和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宏观环境,掌握环境变化的规律。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保证财务管理机构的高效性,贯彻落实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有效运行财务管理系统,规避企业财务风险。

(3)增强财务决策的科学性。企业必须要实施科学的决策方法,比如企业在筹资决策中,需谨慎选择正确的筹资方法,分析各种筹资资金成本的特点和优缺点力,适当调整企业有偿负债的结构。同时企业要分析销售利润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比率,全面考虑企业防范筹资风险。而在投资决策中,企业要以效益为中心,合理分配资金投向,科学测算企业投资回收以及盈利能力。

(4)建立企业规范的内部制度。企业财务风险分为内部和外部财务风险。企业内部财务风险需在经验期间,未确定风险因素,使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预期目标不一致。企业完善内部制度,制定完善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防范财务风险。企业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监事会、经理层等职能部门形成决策、监督、执行体系,完善公司的组织机构。我们以相反案例分析,2000年,郑百文公司因造假被查处,此公司为激励员工,以销售收入为考核目标,完成指标者为副总。使各销售网点为完成指标,高进低出商品,购销倒挂,留下4亿多元未收账款。由此可见郑百文公司内部缺乏严重控制,销售与收款内部严重缺乏控制,导致公司毁于一旦。因此,必须要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决策。

(5)实施合理的利润分配,科学控制收益。收益分配时,主要是进行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股利分配政策,保证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的平衡性,使企业可得到持续发展。

4 结语

随着市场竞争力的加剧,企业财务活动的风险程度不断提升,影响了企业的持续性发展。在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中,必须要强化风险意识,构建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全面掌握财务管理环境,增强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同时要建立企业规范的内部制度,实施合理的利润分配,科学控制收益,确保企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