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健康服务与管理主要课程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健康服务与管理主要课程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健康服务与管理主要课程

篇1

一、健康及健康产业概述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一种躯体、精神、社会和谐融合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该定义清晰地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精神状态、社会适应能力和体格健壮等。而健康产业,是与人们健康相关的产业,范围广,如医疗卫生产业、制药产业、保健产业、养生服务业等。从健康消费需求和服务提供模式角度出发,健康产业可分为医疗性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类,并形成四大基本产业群体,即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医疗耗材产销为主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的传统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等为主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医疗产业、医药产业对于消费者而言多是被动消费,偏重于治疗;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则是主动消费,偏重于预防;保健品产业介于二者之间。

二、健康管理专业定位

随着健康产业的发展,国内开设健康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逐渐增多,如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商贸职业学院、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江苏建康职业学院等。基本都是全日制三年大专教育,培养能开展健康管理相关资料的收集、健康风险评估与分析、健康指导及健康干预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就业面向主要是医疗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公司、保险公司、药店、养生会所、养老机构等。根据健康及健康产业的定义,并参考各院校健康管理专业的专业定位,我们可归纳总结健康管理专业应区别于临床医学、药学等专业,立足于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为健康或亚健康人群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治未病,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因此,高职院校健康管理专业可以定位于培养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健康教育、健康经营管理等领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区别于本科院校的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而非科研型人才。

三、人才能力建设流程

健康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及课程设置,是以职业为导向,根据专业定位,调研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再依据工作任务明确专业人才能力要求,从而确定学习领域,制定相应的职业导向课程。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只探讨专业技能,对于人文素质等方面不做探讨。

四、专业人才能力建设

为确定健康管理专业的人才能力要求和课程体系,我们到部分健康管理企业进行了调研,同时通过智能招聘等网站调查了解企业招聘健康管理工作人员所需要的技能,主要目的是根据所需要的职责和任务,分析所要求的职业素养与职能能力。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对健康管理人才的需求岗位主要有健康顾问、健康管理师、健康专员、健康咨询员、健康管理业务主管、健康教育经理、健康市场专员、健康维护师、保险人等等,岗位职责主要是能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健康医学解答、提供健康管理咨询服务、提供健康监测的提醒服务以及满意度回访工作、做好医生与用户桥梁沟通工作、为会员制定个性化健康评估和指导方案、健康档案的管理、健康产品的销售、健康中心的管理等等。整理企业对健康管理从业人员的岗位和能力需求后,我们发现可以将健康管理服务业中的职业岗位分为四类: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健康教育和经营管理。然后在这四类岗位中,再根据企业的需求,列出岗位工作任务及对应的专业能力要求,再确定学习领域,从而可指出对应的课程或设计相关课程.

五、人才能力建设的对策

1.专业应定位于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健康管理专业属于非医学类专业,而且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以技术技能为主,在专业深度上与本科院校学生差别,因此,高职院校健康管理专业应定位于非医疗产业中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以经营、服务为主,从目前企业对健康管理岗位的职责需求来看也是以经营或管理服务为主。培养的学生会使用简单的体检仪器,检测结果会做初步的解读即可,更重要的了能够胜任健康产品、机构等的经营、管理。2.课程设置应以职业为导向。目前,高职院校的教材大多按学科门类进行编写,因此,健康管理专业的课程多是先学习医学基础知识,然后学一些技能课程,如了解体检仪器的使用,这种课程的划分或安排,有其优点,但不利于技能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特别是理论教学部分。因此,健康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应以职业为导向,在目前的学科课程基础上,开发职业导向课程,将理论的教学、技能的培养贯穿于相应的职业课程中。如表1中健康经营管理职业岗位,根据就业岗位,可以设计开发健康产品营销、健康机构管理、健康推广等职业课程,将管理学、营销学等理论融入到这几门职业课程中,以实际的技能需求或案例来教学。

六、结语

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根据企业需求分析健康管理专业人才能力,从而设计职业课程,满足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群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5.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41-142.

篇2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于199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至2010年底全国老年人口1.78亿,占人口总数的13.26%。“十二五”时期,随着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增长至16%。面对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新形势,为了构建全方位的老龄服务体系,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迫切需要培养高素质专业化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1999年,有高职院校在全国率先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目前,全国约有二十多所院校(主要集中在高职院校)开设此专业,培养专业化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对这些院校的调查发现,此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同学校间存在较大差别。为使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实现零对接,强化校企合作,方便校际交流,特开展此项研究,探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构成。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调查对象包括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相关行业企业专家及本专业教育领域专家两部分。其中,行业企业专家25名,分别为养老产业投资运营高层管理者、知名养老机构、老年产品公司以及专业养老网站等涉老企业高层管理者;教育领域专家25名,分别为开设此专业院校的教学主管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及资深专业教师。

(二)方法

本研究共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行业企业调研及专家访谈

对行业企业进行调研及专家访谈,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岗位分布,归纳典型岗位,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分解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将能力转换为学生学习任务,从而构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专家函询问卷雏形。

2.课程设置现状资料收集及教育领域专家访谈

查询国内开设此专业的二十多所院校关于本专业核心课程的宣传网页,并访谈部分院校本专业教育领域专家,收集整理本专业核心课程开设现状的资料,对第一步骤中构建的核心课程函询问卷雏形进行补充,进而形成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专家函询问卷。

3.专家函询

专家函询问卷包括三部分:

(1)专家一般资料:

包括专家的学历、职称、从事本专业的年限等;

(2)专家判断依据调查表:

列出四个可能影响专家对本专业核心课程判断的因素,包括大、中、小三个等级,请专家选择;

(3)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调查表:

依据行业企业调研、资料收集、专家访谈所形成,共包括37门课程,每门课程分别采用五级评分法(5很重要、4重要、3一般、2不太重要、1不重要)计分。向专家发放函询问卷,函询问卷中附有致专家信,主要向专家介绍本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共发放问卷50份,有效回收42份,有效回收率为84%。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

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专家函询结果

专家给予的课程项目等级分数为4分或5分,即视为该专家认同此门核心课程。将课程整理归类,按照专家认同率从高到低依次排列.

三、讨论

(一)专家一般资料分析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专家分别来源于行业企业和院校,即由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双方组成。专家涉及领域较广,包括养老产业投资运营、养老机构、老年产品公司、养老网站等涉老企业;亦包括院校教学领导、专职教师。因此,研究结果能够较好的体现企业人才需求,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零对接。函询专家83%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00%为中级及以上职称,可见专家具有较高的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保证了函询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此外,老年服务与管理是一个开设较晚的专业,至今仅有十余年的历史,国内涉老企业也是在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后才开始萌芽。因此,专业人员相关工作年限普遍较短。本研究中,74%的函询专家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年限≥5年,已经属于有丰富经验者。

(二)专家判断核心课程的依据分析

1.我国养老产业需求分析

所有专家均认为,我国养老产业需求分析对其判断本专业核心课程的影响较大。由此可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核心课程的确立要立足于本国市场,使人才培养规格与国内专业人才需求相吻合,与行业企业中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能力相匹配,避免出现能力不足或偏差。

2.本单位人力资源配置现状

有近一半专家认为,本单位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也会对其判断专业核心课程产生较大影响。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半数以上专家来源于院校有关。为节省人力成本并实现教学资源共享,院校在开设此专业时,通常会根据原有专业及师资配置情况定位本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专业核心课程。因此,许多院校本专业采取小规模化办学,每届学生仅有三四十人。这进一步限制了师资队伍建设和核心课程的调整。

3.国外养老产业发展现状

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前瞻性的特点。国内养老产业发展较晚,明显滞后于国际水平。因此,本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既要立足于本国,也要着眼于世界。95.2%的专家认为国外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对其判断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产生较大或中度影响。开设此专业的院校也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加强国际交流。例如,与我国毗邻的日本是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其养老服务保障体系较为发达,而且文化背景比较相似,可为国内专业建设提供较多参考。

4.直观感觉

本专业领域企业的发展处于萌芽状态,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可参考借鉴处有限。各院校也缺乏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因此,一半以上的专家在判断本专业核心课程时受到自身直观感觉的中度影响。随专业的发展以及行业标准的逐渐建立,专家依据直观感觉判断核心课程的现象会逐渐消失。

(三)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

人是一个整体,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老年人也不例外。因此,老年服务与管理工作应满足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需求。从老年人需求出发,依据本专业职业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将37门课程划分为老年人生理健康服务、心理健康服务、休闲娱乐服务、老年服务管理、社会工作和其他共六个类别。80%以上的专家认为“老年生活照护”等16门课程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中,9门课程属于生理健康服务类别,包括:老年生活照护、老年疾病护理、老年生理健康评估、老年营养及膳食指导、老年疾病预防指导、老年康复、老年病学、老年紧急救护、老年运动指导;2门课程属于心理健康服务类别:老年心理健康、老年心理咨询;2门课程为休闲娱乐服务类别:老年人际沟通、老年活动组织与策划;3门课程为老年服务管理类别:养老机构经营管理、居家养老服务、老年社区经营与管理;社会工作及其他类别中课程的专家认同率均低于80%。

四、结语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新形势,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任重而道远。根据目前市场需求的紧缺程度和发展趋势,本专业应定位在培养具有老年服务与管理综合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以老龄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老年人需要为宗旨,合理构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老年人打造健康、幸福、快乐的老年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1,9,23.

[2]孙颖心,张开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12(25):1576-1577.

[3]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01,2,6.

[4]张广利,瞿枭.城市高龄空巢老人特殊需求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12.

篇3

2.1选择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载体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的职能从过去单一的以临床诊疗工作为重心转移到以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等“六位一体”的综合[2]。选择目前乡镇卫生院承担的10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作为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包括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社区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管理、糖尿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将这些内容融入到预防医学的各个章节中进行讲授,如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这一章中,插入高血压患者管理、糖尿病患者管理的知识内容。为了巩固学生所学习的统计和流行病学知识,插入社区健康调查与社区卫生诊断知识,并选择某一社区开展调查活动,形成社区诊断报告。2.2基于岗位工作技能设计教学活动围绕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实现技能教学和技能训练课程化,即先对岗位工作技能所需的理论知识安排一定课时进行课堂教学,如重点介绍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规范和流程,然后在经过一定理论教学后,让学生以动手操作、情景模拟、小组完成典型任务等方式进行强化训练,以获得综合职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2.3基于岗位工作任务选择特色教材在教学中,作为理论知识讲授使用的教材,选取了由我校教师主编和参编的全国医学高等专科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同时以校企合作开发的方式,与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家共同编写了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医学院校实践教学教材,该教材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任务,以12个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按照背景描述、事件处理过程、基本理论支撑、问题判断分析等内容编写,注重培养医学生对所学课堂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现场实战能力。

3考核内容与方法

传统的预防医学课程考核方式主要是笔试,未能体现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水平的高低,特别是其今后进入工作岗位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因此采取了理论笔试和项目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项目实践操作考核主要围绕十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如以情境模拟的方式进行家庭访视、高血压患者随访;以小组团队分工的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考核成绩依据学生课堂讨论、课堂表现、项目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团队解决问题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分。

篇4

无论从节约资源的经济效益还是从提升公众健康的社会效益来看,管理型医疗保险都是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管理型医疗保险本身就是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医改”的成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也处于变革中,相对落后的保障制度和相对超前的保障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因此,我国未来的医疗保障制度,不会是其他国家医保模式的模仿,但必定是管理型医疗保险的理念在中国实际情境下的发挥。

相应地,高校的医疗保险专业作为面向这一领域培养专业人才的机构,应充分预见并适应这个趋势。

一、管理型医疗保险的理念、特点和优势

管理型医疗保险,是一种预付费的医疗保障模式,与传统的费用报销、直接支付补贴或指定专人服务的医疗保障模式相区别。管理型医疗保险向人们提供更为开放和灵活的医疗保障服务,同时致力于通过健康教育、健康监测、健康管理来预防疾病,减少疾病的发生,进而减少医药费用支出。所以,它包含了两重理念:首先,它要通过事先筹资以维持组织的存在,在医生、患者和第三方支付之间形成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其次,合作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定期的重新选择中延续下去,从而激励整个组织采用多样化的手段来控制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管理型医疗保险在运作中的特点,也成为它的优势所在。

(1)管理型医疗保险充分地介入了保健和医疗服务的过程。传统的报销审核,是一种事后监督,保方不掌握全面信息容易被蒙蔽,而且就已经发生的费用也容易引起与医、患方的矛盾。与报销型的医疗保险相比,管理型医疗保险是在事前、事中就确定支付范围和支付水平,整个服务过程都处于保方的管理和控制中。保方激励医患双方采取合理的行为,能够从源头控制医疗成本,取得显著降低医疗费用的效果。与支付型的医疗保险相比,管理型医疗保险更能在病种上承担广泛的医疗保障作用。

(2)管理型医疗保险提供的是开放而灵活的服务。传统的提供服务的保障方式下,被保障的医患双方是固定不变的服务关系,不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被保障人群的自由流动。而且供需关系一旦封闭,就容易造成供方的激励不足和效率低下,进一步引起医疗资源的争夺和不公平分配。管理型医疗保险在筹资环节或服务环节赋予被保障方选择的权利,对保方或供方形成优化服务的压力。

因此,管理型医疗保险与传统的保障模式相比,需要更为专业的人员在医疗服务的供需之间承担往来资金和信息沟通的桥梁。管理型医疗保险的优势,要通过理解这一理念并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员来实现。

二、现有医疗保险专业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的差距

在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医院产权制度的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很多医科院校利用本校的医学教育资源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其中医疗保险是一个很重要的专业方向。作为医学与保险学的交叉衍生专业,它的培养目标是具备医疗保险专业领域的相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在课程设置上,都体现出医学和保险学两个学科的混合。但是,这些医疗保险专业设置,并不能满足管理型医疗保险对人才的要求。以我院为例,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差距:

1.培养目标含混不清

现有医科院校所开设的医疗保险专业,主要是以培养医疗保险方向的管理人才为目标的,大多数学校和我院一样,设立的是四年制本科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仅有安徽医科大学设立的是五年制本科专业,授医学学士学位)。这些专业对所培养毕业生的市场定位和职业角色并不明确。将要成为管理人才的学生,未来要管理的对象是不明确的,在校期间只是广泛的涉猎医学、经济学、保险学等基础理论及相关社会实践。这样的培养目标只能适应介入医疗过程不深的保障模式:学生经过这些知识的积累后可以担任一定的事务性工作,在具体的商业保险机构或社会保障部门接受不同的岗位培训。而对于管理型医疗保险所需要的人才,则需要非常明确的职业目标――是要参与一种特殊的医疗服务(“managed care”的核心词汇是“care”而不是“managed”),就是能够面向医疗机构对医疗过程实施控制,或者面向被保险人对其健康状况实施干预。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应该是医科院校开设的医疗保险专业来,也是优势所在。如果不能突出这个优势就会混同于其它的保险或管理专业。而医科教育耗时长、成本高,依托医科院校的教育背景反而成为这些专业在管理人才培养上的劣势。

2.课程设置缺乏重点

医疗保险专业的“复合性”体现在要将医学和保险学两个完全独立课程体系的课程结合起来。在仅有的本科培养年限中,既要安排医学专业课程,又要安排保险学课程,课程数量偏多,两个专业的课程在课时上的矛盾颇多。特别是医科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本身对保险学课程体系不熟悉,在引进课程时多有向综合性院校的保险专业借鉴的部分,无法对课程进行精化和优化;而对医学课程因为比较熟悉而容易进行压缩与合并。以我院为例,为了精简课程在2004年和2008年两次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保险学专业的课程比例始终较高,超过医学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占第一位。而医学课程门数和学时数都有所下降,还取消了医疗机构集中实习的安排。经过这样的调整,医疗保险专业的学生对医疗过程越来越不了解,而且也缺乏进一步学习积累的能力。管理型医疗保险对人才的要求,学生首先要了解和熟悉医疗过程中通行的做法。学生在校期间不可能完全具备这样的要求,但是学校的课程设置必须使之具备到实践中再学习的前提条件。一个完整的、与临床医学学生同等份量的课程体系,才能保证毕业生能够担任第一线的实践任务,学生才有机会积累实践经验。而现有的混合式的课程设置不能为毕业生提供这样的条件。

三、医疗保险专业教学改革的设想

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也为了推动整个医疗保障事业的繁荣和学科的发展,医疗保险专业应适时地转变,拉开与一般的保险专业的差异。

1.学制和培养目标的转变

医科院校的人文社科类的教学和科研力量通常是比较薄弱的,而且作为新的专业学生还缺乏高层次学历深造的机会。再加上医疗保险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该专业人员奇缺的现象已经有所缓解。医疗保险专业的毕业生直接获得高起点的管理岗位的可能性大大减少。因此,医科院校的保险专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在基层提供管理型医疗保障服务的人员。而在技术能力的培养方面正是医科院校的长项。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所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授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士学位。因此培养具有医学学士的五年制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从高校能力和国家政策两方面来看都是可行的。

使医疗保险专业的学生掌握一定的医疗实践技能,不仅使毕业生面向医疗市场的就业面更广,能够适应管理型医疗保险的发展现状,而且经过实践经验的积累,其中的一部分人更容易成长为优秀的管理人才。

2.课程设置的转变

因为要围绕培养目标,为学生完整地设置一系列的医学课程和见习实习安排,医疗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是一个难题。医学课程的主体地位要占用大部分的课时,在剩下有限的学时内体现医疗保险专业教学的特色,是不容易做到的。在国外,例如管理型医疗保险的发源地美国,这一点是不成问题的,因为医科院校的学生本身就是接受双重本科教育的,医科学生都能具备很好的人文素养。在我国必须将两者融为一体,那么就要对管理类和保险类课程进行合并以压缩学时:在每一门课程都由原来的若干个相关的课程组合而成,向学生介绍这些课程中最基本的的理论知识和现况概貌。一方面让学生接受社会科学理论的熏陶,有助于他们领会管理型医疗保险的理念;另一方面也作为学生的知识索引的储备,有助于在需要时进一步学习。

在这些高度精品化的课程之外,还可以通过双学位、第二学位等方式加强学生的交叉学科的知识背景。另外,还可以积极引进国外的相关证书培训,例如美国健康保险协会(AHIP,前身为HIAA)的医疗保险论证考试。作为美国健康医疗保险最重要的行业组织,该协会规定人员培训的核心课程,对中国培养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总之,未来医疗保险的发展重点将不以风险转移为要,而是以风险的管控为主,这是医疗保险专业培养人才所要紧扣的市场脉搏。

参考文献

[1]付昕,袁杰,陈庆梅.医学院校保险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5:66-68.

[2]曹乾,张晓,翟成凯.我国医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缺陷与改进路径[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2:10-13.

篇5

一般情况调查结果:实验班与对照班专业构成、性别构成、高中文理科组成及入校成绩等各方面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具有较好的均衡性,可比性强。见表1和表2。预防相关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调查结果:研究对象公共卫生卫生服务能力技能掌握情况,见表3。学习兴趣及满意度调查结果:研究对象对课程学习兴趣及满意度调查结果,见表4。

三、讨论

通过对对照班预防医学学习现状调查分析得知,学生在经过预防医学课程系统学习后,学生具备的公共卫生服务技能还比较薄弱(表3),尤其是社区居民健康建档、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及重度精神病管理的相关能力技能,完全不能胜任上述公卫卫生服务项目的分别占65.05%、44.66%、40.78%、51.46%,学生不具备相应技能与不能准确掌握相应技能理论知识点有一定关系。同时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满意度不理想,对课程及以后工作的认知定位也不准确(表4)。总之,我校专科临床及护理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学习兴趣、学习满意度不理想,课程在社区医疗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定位也不明确。

通过对实验班预防医学课程学习效果调查得知,在保证与对照班具有可比性的前提下,实验班经课程调整修改新方案教学后,总体而言实验班的公共卫生预防技能掌握情况有所提高,表现在除了社区健康建档及重度精神病管理两项技能外,对其他技能而言,实验班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班,两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3);针对各项技能,实验班完全不能胜任者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班,但同时也看到,实验班很能(或者能)胜任各项技能任务者所占比例并没有大幅度提高,说明实验班技能掌握情况提高的质量有限;实验班对课程学习效果及满意度也增强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4)。总之,通过课程新教学方案实施后,学生掌握的公共卫生技能增强了,掌握的基本技能知识点也有明显好转,其学习效果满意度自然增强,新教学方案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篇6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农村基层定向)培养具备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工作能力,能在农村基层从事预防保健、传染病管理、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卫生检验和社区卫生服务等工作的实用型公共卫生专门人才。达到这个培养目标各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要适应农村基层疾病谱特点及农村基层公共卫生工作实际,扎实掌握方法学和卫生学等知识并具备相应技能,使培养的学生既有丰富的预防医学理论知识,又具备传染病管理、慢性病管理、预防保健、城乡生活饮用水监测与干预、食源性疾病监测与干预、城乡居民营养和健康监测与干预、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与感染因素监测与干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青少年学生健康素质与常见病的监测与干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等能力。

2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法

《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属于方法学。《流行病学》是疾病预防控制的主干学科和主要技术支撑,教学中侧重将理论知识与农村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实际结合起来,加强现场流行病学内容的讲解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验课程以流行病方法案例讨论为主,辅以方法学的综合性应用;《卫生统计学》主要任务是健康相关因素的信息管理与统计分析及评价,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实践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基层公共卫生数据的特点,安排SPSS统计学软件教学和案例讨论内容,理论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应当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需要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牢固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尤其在食品营养与食品检测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讲授与实验操作、技术训练并重的原则。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倡导学生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相关知识进行自我学习,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环境卫生学》教学内容要和农村基层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加强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内容的教学,如水体卫生、饮用水卫生、大气卫生、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土壤卫生、环境污染性疾病、家化产品卫生、环境质量评价、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应急处理等内容。环境卫生学实验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性思维。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内容上注意理论知识与农村基层职业卫生相关实践应用的融合,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启发式、案例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综合应用能力。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内容安排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辅以少量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是根据国家学科调整,将儿童少年卫生、儿童保健及妇女保健三个学科作为一个完整体系进行阐述的新的学科体系。《儿童少年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生长发育的有关理论以及教育过程卫生、教学环境的基本卫生要求、儿童的健康状况监测及常见病的预防等内容。《妇幼保健学》是以妇女和儿童为对象,以保健为中心,针对妇女、儿童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和保健要求,以及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卫生服务、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遗传等方面因素,综合运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保护和促进妇女和儿童健康的新型学科。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妇幼保健的基本知识及规范的保健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钟贵良,梁维君,刘爱忠,等.新的公共卫生形势下深化流行病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2(3):52-53.

[2]叶运莉,杨超,张俊辉,等.预防医学专业卫生统计学教学思考与建议[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0):2084-85.

篇7

一、调研内容

1.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对象为药品监管部门及行业协会、医药生产、批发、零售企业管理人员、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以及在医药行业从业的毕业生、实习生,其中涉及药品生产企业2家,药品流通企业8家,毕业生、实习生60人。

2.调研内容

(1)从药品监管部门、行业协会获取如下信息:医药批发、零售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2)与医药生产、批发、零售企业管理人员、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召_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表获取如下信息:医药企业对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及岗位能力要求;企业专家和一线技术员对本专业所从事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剖析。

(3)与毕业生采取座谈,个别面谈,发放调查问卷获取如下信息:对本专业知识、技能、素养及岗位从业素质要求的认识;对本专业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3.调研方式

主要采用召开座谈会、个别面谈、访谈调查、发放问卷调查表等方法。

二、调研结果分析

1.人才需求分析

由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医保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我国已成为全球药品消费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与此同时,医药企业的经营理念已开始从营销转向专业服务,保证药品质量并做好更全面、更准确、更贴心、更多渠道的用药指导和健康管理的专业服务,将成为未来医药经营企业的发展趋势。

调研显示,在医药企业从事岗位中,高学历层次则倾向于质量监控岗位、研究开发等岗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服务技能型操作,例如医药零售企业的健康顾问、营业员、电商客服;医药批发企业的质管员、保管员、养护员、购销员等。而目前医药企业都在发展慢病管理、医药电子商务,高职专科层次具备药品服务与管理技能应用型人才十分稀缺,满足不了用人单位需求。

2.岗位能力分析

结合调研结果,笔者对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对接的主要职业岗位及对学生职业能力及素质要求总结分析如下:

用药咨询与指导岗位(核心岗位)

岗位要求:能够进行常见疾病的用药推荐,提供正确的指导用药,确保顾客用药安全。能够对(中药、西药)处方进行调配。

对学生职业能力及素质要求:具备较强的药品药理作用、制剂、规格、主要临床用途、用法与用量、主要不良反应等的介绍能力;具备问病荐药与处方分析能力;具备人际沟通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公共关系、商业礼仪等能力。

医药商品购销岗位(核心岗位)

岗位要求:能够结合医药商品及医药市场的特点,进行药品购销的商务谈判活动;能够应用销售技巧开展医药商品销售;能够运用药事管理与法规知识对药品进行有效管理。

对学生职业能力及素质要求:具备医药商品相关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具备良好的销售技巧、必备的沟通协调能力、社交礼仪知识,能够建立与维护同客户的良好关系;具备公共关系、商业礼仪等能力。

医药仓储管理岗位(相关岗位)

岗位要求:能够对入库和退回药品进行验收,进行有效期药品的管理;能够对药品进行保管与养护,保证药品在保管期内质量稳定;能够按要求准确处理药品发货,并做好相应记录,能够对库存商品进行系统盘点。

对学生职业能力及素质要求:具备药品管理法律及专业知识;具备医药物流、财务管理等基本能力;具备文案写作、EXCEL、WORD等日常办公能力。

医药电商客服岗位(相关岗位)

岗位要求:能够通过网络进行用药及健康服务咨询;能够完成网店日常销售工作,为顾客导购,问题解答;能够解答客户咨询,促使买卖的成交;能够接单、打单、查单等处理订单及顾客的售后服务。

对学生职业能力及素质要求:具备问病荐药与处方分析能力;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具备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具备网络营销知识和技能;具备产品推广及活动策划能力。

三、讨论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调研结果显示,真正符合企业所需的高职专科层次药品服务与管理技能应用型人才十分稀缺。因此,医药类学校应紧跟时代步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以职业岗位为依据,提升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素质

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应以职业岗位为依据,培养的专业人才应能够从事药品服务与管理工作。

3.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依据岗位能力分析结果,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基础课程方面建议开设:药用化学基础、中医药学概论、中药调剂技术、药品营销心理学、临床医学概论、药剂学基础、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程;专业核心课程方面建议开设: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基础、基础药学服务、药事管理与法规、医药市场营销、药品储存与养护、商务谈判与销售技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医药电子商务等课程。同时建议开设配套的实训课程:商务谈判实训、药品零售服务综合实训等课程。

篇8

世界经济的重心已转向服务经济。美国《财富第五波》作者保罗·皮尔泽指出,继汽车、电脑、微波炉、网络之后的财富第五波,全球下一个兆亿产业将是保健产业。根据人们对保健的需求,未来医学任务也将从防病治病为主逐渐转向维护和增强健康,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主。随着中国经济高速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大量亚健康人群的产生,人们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对保健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中国医疗保健市场将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据有关资料统计,到2005年,中国医疗产业总份额为6400亿人民币,到2010年从事保健产业的企业总数已达60多万家,相关链产业300万家,从业人员3000万人,年产值超过2000亿人民币。中国保健协会理事长张凤楼预计,中国保健产业生产总值在2010、2015和2020年将分别达到9600亿、24800亿和57200亿元的规模,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将达到200%。其中,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业市场发展前景尤为广阔。一方面,传统医学的“上工治未病”是中医药理论体系中重要的预防保健思想,表现在“治未病的”预防保健的手段与方法上丰富多样,而且在预防保健上突出了人文化、人性化和个性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并与人文哲学紧密相关;在人性化方面主张重人贵生,在个性化方面强调整体观,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提供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这正符合现代人对提高生活质量,从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多方面整体个性化地维护人的健康的需求。另一方面,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和《国务院印发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组织开展了“治未病”健康工程,并在17个省(区、市)确定了46个试点单位,在全国推广了一批“治未病”的服务方法、技术和设备,在本文由收集整理“治未病”服务政策及人员、体制机制、机构管理和技术规范等方面加强了研究和探索,中医治未病服务得到了高度重视,从而加快了中医特色预防养生保健服务体系的构建。综上所述,中医药服务已从过去注重中医药治疗逐步转向同时注重预防保健服务,并由此促使中医养生保健产业的形成和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也应该清楚地看到,目前中医药养生保健产业存在突出问题:一是在中医行业重治疗、轻保健;二是中医养生保健企业资本和规模较小;三是服务结构单一老化,以推拿按摩为主要手段;四是服务标准缺失,市场良莠不齐,存在假冒伪劣宣传和从业人员无序竞争;五是具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严重缺乏。这些都是制约目前该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而要解决以上问题,关键是必须有一批掌握中医养生保健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和执掌中医养生保健产业的企业管理人才作为支撑,形成一批以国家标准规范服务和技术的大型企业,在挖掘继承中医药传统保健技术的基础上提升创新,优化服务结构,建立先进的现代服务管理体制,在管理思想、方法、模式上进一步创新,发展具有全面健康管理功能的保健服务。因此,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产业教育,是培养造就创新性专门人才的唯一途径。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

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前提下,目前中医教育根据不同层次分为专科和中职进行分方向培养,同时又按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和各自的职业规划,把中医类学生分为医疗方向和技能型方向(技术型和企业管理型)。目前,大中专院校的培养模式和定位均属前者,定位技能型方向(技术型和企业管理型)的学生则侧重中医技术、养生保健知识、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需要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建立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途径

选择合作的中医养生保健企业学校应根据企业资质,认定具有大型资本和大型规模,经营业务结构以中医理论、基本保健技术、中国传统文化指导等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为主,并以国家标准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和管理行为,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社会信誉度较高,建立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和先进的服务管理体制并走上连锁化经营道路的企业。企业还必须有自己的培训学校或培训中心,有一支技术优良的带教队伍。

采取“订单式”培养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技术丰富多样,因而养生保健行业的每个企业经营业务有一定的特异性和差异化,了解合作技术服务特点和人才需求量以便定向为企业培养人才。大专层次的中医类专业属处方类专业,课程设置应满足培养医疗型人才的需要。校企合作的企业应分阶段到学校进行中医养生保健行业宣传,公布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相应的工作单位及岗位,物色选拔需要的人才,然后校企双方根据各企业经营业务的特异性和差异化,以及技术服务特点和职业能力构成、岗位需求,量身定制不同的选修课、顶岗实习和以岗位为前提的培训。

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培养中医养生保健人才,根据行业需求必须突出实践技能,由企业提供资金、设备、行业技术、部分场地、技能教师,学校提供部分场地和师资,校企双方共同建立实训基地加强学生实训,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一般可采取三种模式:(1)在学校内建设与企业真实经营环境高度仿真的实训基地,以保证学生的校内实训。(2)企业自身建立培训学校或培训中心,接纳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工作过程培训。(3)以企业经营场所为实训基地,

转贴于

推行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中专层次的到相关企业带薪顶岗实习一年,大专层次的在二甲以上医院临床实习6~8月后转入企业顶岗实习2~4个月。

校企双方共谋学生职业发展在培养中医养生保健人才的过程中,学生除了学习中医养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熟悉以岗位为前提的工作过程外,校企双方还需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或从事技术服务、或从事技术研发、或从事企业管理。企业建立技术服务或管理岗位升级考试制度,使学生自我发展目标明确,能积极主动地按照自己的职业规划提升自己的综合水平。

(二)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措施

课程设置改革与特色教材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是校企合作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开展课程建设存在形式单一、范围有限、内容和理念有误的问题,课程建设层次有待提高。针对我国大专院校培养的中医类人才主要定位于临床医疗工作,培养掌握中医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熟练运用中医学及相关西医知识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基层医务工作者,那么,中职则定位于技能型中医类人才,主要培养其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特别是中医养生保健理论、中医保健基本技术,运用中医传统养生知识和现代养生保健技术,从事中医养生保健企业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工作地点主要在企业。因而,在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不能单纯从学科出发,应从职业岗位需求本文由收集整理出发,除了中医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外,更应将中医养生保健理论、中医文化、中医传统养生保健技术、中医现代保健技术、企业管理知识、各相关岗位任职要求、工作流程等知识纳入教学内容中,将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融入课程设计中。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开发,编写特色教材,使得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保持一致,使培养的技能型中医养生保健人才与行业和企业需求一致。同时,为配合国家对中医养生保健企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的规定,在课程设置中还应将相关职业资格(按摩师、公共营养师、刮痧师、反射疗法师)标准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中,改变现行教材重理论轻实践、内容重复和滞后的弊端,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或多证并举,为学生择业就业以及创业提供有利条件。

篇9

1.整体分析

我校对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整体分析,并与非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比较,再次明确本次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设想是:按照乡镇(社区)医疗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根据“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教学理念,体现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注重素质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实施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毕业实践分段式教学。将传统的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拓展型实践教学各环节纳入课程体系,共同构成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内的、较为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2.具体改革内容

2.1人文社科与公共基础课程群的改革

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在我校组织的基层医生对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意见的调查中,大部分基层医生对音乐、美术、高等数学、物理学等人文社科与公共基础类课程的评价较低,而对生物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非常重视,认为这和传统的生物医学教育模式[2]有密切关系。对此,我们将适当调整音乐、美术、高等数学、物理学等人文社科与公共基础类课程的课时数,同时依据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生的“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的职业规划特点,加强卫生法学、医患沟通学等医学人文类课程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

2.2生物医学课程群的改革

以夯实专业学科基础为主要目标,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针对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生未来基层卫生工作中常见的医疗问题,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医学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增设乡镇(社区)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等乡镇及社区卫生工作适用课程,突出本区域疾病的诊疗,强调所学知识的适用性。

2.3公共卫生课程群的改革

以培养学生的预防战略和公共卫生意识,树立预防为主及为人群健康服务的观念,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主要目标,为独立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奠定扎实的基础。针对乡镇及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加强健康教育学与管理学、计划生育与妇幼保健学等预防医学课程[3]教育,适度增加预防医学课程[4]的学时。

2.4临床医学课程群的改革

以拓宽专业口径和增强专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在与基层医生的访谈和调查中,70%以上的调查对象强调中医学知识在基层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并且对中西医结合内、外、妇、儿科学、中医学课程的评价也较高,因此,我们将内、外、妇、儿科学改设为中西医结合内、外、妇、儿科学,将中医学课程细分为中医学基础和中医诊断学两门课程。

课程计划中必须制订临床毕业实纲,安排不少于70周的毕业实习,将毕业实习时间由一年增加到一年半,较非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增加半年,其中50周为临床医学专业实习,以具备实践教学条件的县级医院实习为主,20周为预防医学及社区卫生服务实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习时间不少于12周),确保学生获得足够的临床经验,初步形成独立从事乡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实际工作能力。

2.5全科医学课程群的改革

以强化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是集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课程。根据乡镇(社区)医疗人才资源的现状,国家极度缺乏在基层能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的全科医生。因此,我们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全科医学基础、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急救医学等与乡镇及社区医疗工作密切相关的全科医学课程。

2.6选修课程群的改革

以扩大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全面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依据,科学配置选修课程。区别于本科临床医学生,鼓励学生多深入基层,了解基层,熟悉群众,到基层中锻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科学地进行探索和实践,最终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真正为乡镇及社区培养学得实、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质全科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民,甘雅芬,谢清平.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课程设置探讨.教育与职业,2010,11:94-95.

[2]刘春苗.建立特色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7):947-948.

[3]杜鹃,白雪松,宋春梅.深化预防医学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实用型公共卫生人才.中国科技信息,2012,6:136.

篇10

一、明确预防医学在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中的地位,引起学生的重视

预防医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互渗透,与临床医学相比较,预防医学具有更加直接和现实的意义。作为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教育的重点是培养面向农村、面向社区的助理全科医生[2]。因此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临床专业知识,还要知晓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等理论和技能,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由于医学模式和疾病谱的变化,各种慢性疾病对我们健康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而且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我国的卫生服务工作越来越注重预防的重要性,强调临床与预防的结合,因此,基层卫生机构对“六位一体”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3]。目前,大多数临床工作者对预防意识表现淡薄,给高职医学教育提出思考课题。而且,在传统上,对临床专业学生的培养更多的是强调临床专业技能,反而忽视对预防技能的培养。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后备军,高职临床专业的学生必须接受足够的预防医学教育,掌握必要的预防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树立大健康、大卫生和预防为主的观念,真正做到防治结合。在课程教学的不同阶段,加强思想政治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将思政教育、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贯穿于整个教学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宏观的预防理念,提高预防医学知识在今后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价值。因此,要帮助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明确学好预防医学的重要战略意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对基层医学人才的挑战。

二、加大临床与预防医学课程整合,培养新型基层医学人才

为了培养预防与诊疗、保健与康复等综合服务能力为一体的新型“防治结合型”基层医学人才,在“以健康为中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思想指导下[4],结合预防医学课程在临床专业的特点,加大临床与预防医学课程整合。针对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如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的心脑血管疾病、营养与代谢性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脏病以及心理与精神障碍性疾病等,开设基于案例的临床与预防医学交叉整合课程。根据我国基层卫生机构对人员岗位能力的要求,适量增减、整合教学内容,更好地体现宏观和微观的结合。适当增加利用社会医学的手段进行初级卫生保健,实施个人和群体的防病、保健等内容;增加有关基层卫生服务、健康宣教、健康促进的内容;增加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策略,以及各种新发传染病的防治。课程内容涵盖各种慢性病的流行病学概况、病因及危险因素、社会危害与经济负担、早期诊断、多学科防治的融合,通过对诊疗技术、预防保健技术、保健康复技术和心理干预技术等方面的技术整合,达到综合干预措施的目的。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课程整合更好地在课程教学中体现以“健康为中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帮助学生树立“医生不仅要医病,还要医人,更要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预防疾病”的观念[5]。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服务于基层医疗机构,针对基层工作主要特点,教学应以基层卫生服务、新发传染病控制、各种慢性疾病预防以及食品安全等为主,形成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模式,更加符合“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的宗旨。

三、强化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篇11

首先,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升是基础。一是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训体制的构建日趋稳定;二是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已具有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有较健全的心理督导网络。其次,辅导员自身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再次,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新意识是关键。一是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停留在宣传层面;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最后,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趋势有利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析

(一)开展非咨询性心理辅导的途径

这条途径在辅导员的实际工作中频繁使用,并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心理咨询中,存在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冲突而无法有效开展工作的弊端,这意味着辅导员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开展非咨询性心理辅导,针对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咨询技巧帮助和引导学生走出心理困扰。

(二)高校朋辈心理辅导途径

大部分学生遭遇心理困扰,第一时间选择倾诉的对象就是同辈好友、室友等,以求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这为朋辈心理辅导员开展工作奠定了情感基础。从90后大学生的特点来看,他们情感外化,成长于各种网络、多彩的现实社交圈。同辈之间如果能形成一种互助式的朋辈心理辅导,较能为学生所接受,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中分工实施心理辅导的途径

分工实施心理辅导是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趋势之一,且在专业化建设中得到了有效运用。在实际操作中,有专门实施心理辅导的辅导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辅导员参与心理咨询的角色冲突问题;也可以使辅导员服务管理团队的合作与分工更具实效性。

(四)辅导员与校内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合作的途径

首先,对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开展的各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宣传,主要包括心理咨询、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和讲座等,并积极参与配合,通过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其次,大部分高校都建立起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部作为举足轻重的一环,学院挑选有执业资格、最好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辅导员专门负责系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院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一起配合完成整个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组织、指导团学会心理部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大一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对系部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咨询等。再次,挑选已具备心理咨询师资格且有一定经验的辅导员,聘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兼职心理教师,为全校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这需要辅导员不断学习,更好地服务学生,也是辅导员获得心理咨询经验和实践的良好平台,而且想要获得提升,需要有完善的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训体制作为坚实的后盾。

篇12

作者简介:张烨(1971―),男,武汉民政职业学院副教授,科研处处长,研究方向为老年服务与康复医学。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2438)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100所大中专院校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或涉老课程,其中高职院校近50所(全国养老教育产业联盟统计数据)。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办学过程中,各校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和养老行业的发展状况研究设计了课程培养体系结构,并且各有特色,有代表性的诸如大连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和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等。然而,由于受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全国养老行业发展滞后、社会大众对养老行业和人才培养的认知度受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今对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结构、培养模式、教学大纲、培养教材、质量控制等并没有统一标准。湖北省的养老行业也呈蓬勃发展之势,研究机构众多,但目前正式开设并实际招生进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院校仅武汉民政职业学院一所。

笔者结合湖北地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实际情况展开了专项抽样调查工作,重点围绕养老行业企业对于学生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相关要求,采用整理归纳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提出“三核”课程体系构建,同时进行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和实践成果。

一、调查方法与与对象

调查湖北地区30家养老机构,其中武汉市内20家、武汉市外10家。设计有针对性的调研表格两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分析表》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行业企业调查表》。采用问卷调查、座谈、访问、网站搜索、政策咨询等方法,并对差错问卷进行排除。

二、调查内容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分析表》主要针对职业岗位类别、主要工作任务、职业技能、必备的理论知识、基本素质等方面进行调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行业企业调查表》主要调查企业近三年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企业实际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企业要求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能力、企业认为学生最需要学习的课程、企业认为学生最需具备的职业证书、企业认为学生最需解决的素质缺陷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

通过座谈、填写调查表、归类分析整理等,我们得出调查结果如下页表1、表2。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职业岗位

通过调研得知,养老服务产业链十分广阔,毕业生能够从事的岗位种类众多,主要集中在护理员、康复保健师;同时,医生和护士也有较大需求,但目前按照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及专业性质归类要求,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属于公共服务类,学生不具备医护从业资质;另外,根据养老机构开展的业务范围、规模大小、管理水平高低等情况,也涌现出对行政助理(秘书)、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养老产品营销等职业岗位的需求。据此,相关院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实行分专业方向培养的方法。

(二)知识和能力

根据养老企业对相关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得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老年生活照护、常见疾病预防、基础护理、康复护理、中医保健、推拿按摩、老年心理、健康管理、市场营销、老年社会工作、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现代化信息办公技术、老年活动组织与策划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熟悉养老相关法律精神。

(三)素质

学生的素质包括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两方面。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通用职业技能(计算机、英语、普通话、写作、沟通等)、老年人权益保护等;人文素质包括孝道文化、文明礼仪、爱岗敬业、企业忠诚度、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同时,对学生工作纪律、岗位认同感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和希望。

五、“三核”课程体系构建

结合工作任务分析及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我们提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构想。我们将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模式重组为“三核”课程体系,包括内核课程体系、中核课程体系和外核课程体系。

(一)内核课程体系

内核课程是指结合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技能而匹配的主干核心课程。根据调研得知,学生需要掌握的岗位技能主要包括老年人生活照护技术、老年人医疗保健和养生技术、养老机构营运管理能力等三大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由此我们设计出6门核心课程作为“内核课程体系”,分别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护技术”“老年康复护理技术”“老年推拿保健技术”“老年福利机构经营与管理实务”“老年社会工作实务”“养老机构质量标准体系”。这6门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从基层养老护理员服务岗位不断突破职业发展空间,上升到养老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层级,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根据用人单位工作实际分类从业,提升学生的就业信心。

(二)中核课程体系

中核课程是指为了保证内核课程的顺利学习而设置的基础性课程。为了适应内核课程体系的培养要求,学生需要前期掌握基本的医学基础知识、护理基础知识、营养保健知识、社会工作知识,了解国内外老龄化趋势,同时应具备行政管理的基础知识。中核课程体系和内核课程体系之间充分体现了“适应岗位需求,能力逐层递进”的学习规律。基于此,我们设计出8门课程作为“中核课程体系”,分别是“老年学概论”“医学基础”“基础护理技术”“社会工作概论”“老年心理学”“老年营养与膳食”“管理学基础”“社区居家养老照护”等。

(三)外核课程体系

外核课程是指为了适应和丰富养老服务岗位工作能力而设置的拓展延伸课程,主要体现为对学生素质要求的培养。对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从就业稳定性和企业忠诚度角度来讲,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更甚于专业技术要求。根据企业调查数据,我们把素质培养划分成三大领域,并转换成教学执行计划,分别是通用职业素质课程领域、职业道德课程领域和人文素质培养领域。

1.通用职业素质课程领域

主要是指为了适应当今国家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适应现代职场人士基本素质所需要的公共职业素质和能力。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法律基础”“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

2.职业道德课程领域

主要是针对养老服务特殊岗位需求而设计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体系,形式灵活多样,可以讲座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实现,主要在课外进行。我们设计三种形式:一是成立学生“颐和阳光”社团,每年开展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并执行有系统的实践报告和考核体系;二是邀请专家讲座,每学期邀请行业专家和养老企业榜样人物来校为学生开展讲座;三是开展养老政策法规讲座及养老文化团体联姻活动,积极联合湖北省工会、湖北省老龄委、湖北省老年文化艺术协会、老年群众艺术馆等单位与学生一起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得到了楚天都市报、湖北经视、楚天商报、360教育网等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四)“三核”课程体系的拓展

为了更好地适应并体现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要求,我们在“三核”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开展了教学方法改革、职业资格培训考证和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1.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三核”课程体系不同类别,把内核课程体系定位于“实践技能课”,要求培养过程做到“实践技能操作为主,理论为辅”,教学环境以“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为主,课堂教学为辅”;把中核课程体系定位于“理―实一体化课”,要求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教学环境以“校内教室和实训室相结合,辅于养老企业认知实践”;外核课程体系定位于“理论知识课”,要求“知识讲授为主,辅于项目任务完成”,教学环境以“校内教学条件为主,校外开放和联姻相结合”。经过改革,任课教师在编制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时均能大胆创新,校内外活动丰富开展,多元化培养方式逐步形成。

2.职业资格培训考证

内核课程体系的设计链接了养老行业最主要的三大职业工种资格证考证项目,分别是养老护理员、保健按摩师和社会工作者。教学计划设计分别按教学进度对应学生培训考证项目,学校也积极争取建立了相关职业工种鉴定基地,包括“国家特殊职业工种培训鉴定中心”“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培训基地”“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培训基地”。内核课程体系的教材选用和培养方式全部按照相关职业工种的培训要求执行。

3.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为了保证“三核”课程体系的构建,学校在争取政府财政支持高标准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大力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并重点获批“湖北省大学生省级实习实训基地”――武汉侨亚置业集团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基地。该基地建设规划及执行全部按照“三核”课程体系总体要求进行。在全面培养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及相关专业人才(社会工作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等)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

同时,为了丰富和完善“三核”课程体系,我校正在养老产业营销(主要是养老服务营销和养老地产营销)、行政秘书等方向上进行有益的尝试。

六、“三核”课程体系构建的意义

(一)体现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要求

“三核”课程体系建立在养老企业对职业人才需求和技能要求的基础之上,避免了“闭门造车”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模式,体现了市场需求。在前期专业建设和养老行业专家、养老企业一线调查的过程中,对核心课程体系进行了科学分析和论证,提出了“养老护理、保健康复和社会工作能力”三大主要能力任务要求,同时提出了对高端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三核”课程体系的设计并执行是对养老用人市场要求的积极响应。

(二)有利于促进学校办学内涵建设

教育部门多次重申,高等教育要实现特色和品牌院校建设,实现差异化错位发展,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建设,其核心要素是鼓励各高校抓办学内涵和质量建设。“三核”课程体系的构建,围绕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相关课程给予了恰当的定位、明确了课程结构体系、拓展和丰富了教学活动,有利于学校和教学管理机构以教学为中心抓学校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办学条件,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三)有利于学生素质培养

“三核”课程体系的构建,通过对内核和中核课程结构的性质定位,特别是对外核课程体系的设计,系统、规范性地对学生展开素质教育体系的培养,甚至于素质教育体系的培养要求胜过对职业技能的掌握要求。对学生全面提高职业素质、职业道德、通用能力起到了指引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珏辉,姬栋岩.老年护理技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

[3]张岩松,等.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兼论我国首个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育教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4]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Construction of "Three Core" Curriculum System for Training Professionals of Aged Care and Management

ZHANG Ye,WU Chang-you,WANG Yu-jiao, LIU Ji-wen,JING Li

篇13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3-014-02

随着社会文明建设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环境及市场经济给居民带来的各类压力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其中心理健康问题是产生压力的重要因素。上海市闵行区古美路街道开展的一项对社区内300多名老师、学生、在职人员以及老年人等心理健康问题的专项调查发现,70%存在各类心理问题,这包括婚姻家庭、职场就业、老年生活、工作学习等。在这部分群体中有40%以上的人员希望社区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通过心理咨询服务、心理测试、心理疏导、心理危机干预等,解决他们的思想情绪和心理压力问题,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生活观,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

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缓解社区居民群众工作上的职业压力、家庭中的生存压力以及与人相处中的人际关系压力等,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2008年9月,古美路社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经研究,建立了古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并定名为古美心灵坊。两年多来,古美社区以此为载体,努力探索心理健康普及教育课程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心理健康学习支持,丰富了健康社区的创建内涵。

一、需求导向,明确具体课程目标

古美路街道于1999年正式挂牌成立。辖区面积6.5平方公里,是一个新型纯居住社区,有36个居民区,68个住宅小区,常住人口13.6万。从人群构成和特点看,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大多为导入人口,有中心城区的动迁人口、来沪创业的新上海人、部分外籍人士。从人群身份特征看,知识分子多、新上海人多、职场人士多,同时他们的参与意识强、维权意识强、监督意识强。从人群需求特点看,他们文化需求多元、生活方式多样、诉求表达多面。在这样一个以地缘为纽带的社区,如何让居民在社区中寻找到生活的快乐与温暖,寻找到精神的慰藉与归依,培育健康的心理品质,古美社区心理健康普及教育课程建设明确的总体目标是: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促进社区发展,提高居民心理健康水平,推进学习型社区的建设,为古美社区“和谐古美・品质生活”八字愿景目标的实现起到助推作用。在此基础上又明确了具体的分目标:一是通过课程教育,使居民对心理健康的常识有所了解,并对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大概的认识;二是通过课程教育,使居民能够在面临心理压力的生活情境中,自发调节和处理一般的心理问题;三是通过课程教育,提高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和谐度;四是通过课程教育,使居民在对待心理问题的态度和观念上有所变化,使有心理问题的人及时得到帮助和治疗;五是通过课程教育,使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能够改善组织气氛、提高员工士气、改进管理效率等;六是通过课程教育,有效预防和减少社区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七是在初级阶段课程普及率要基本达到30%,使社区居民在本课程普及过程中数量上有所递增,积极性有所增加,受益人群逐渐增多。

二、细分人群,合理编排课程内容

(一)根据实施课程的目的及对象的不同,将心理健康普及教育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四大模块:

(二)在课程的实施上,细分人群进行心理健康普及教育

社区居民因为年龄、经历、受教育程度等的不同,以及经济收入水平的差异,在课程的实施上细分人群进行普及教育(见表2)。

三、凸显特色,科学实施课程教学

(一)教学方法

在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充分把握课程特点和社区居民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目的和人群实施不同方式的教学。

1.授课法:以大型讲座为主。主要是针对听众很多的场合,以知识的传授和获得作为目的,中间也贯穿互动提问等环节以加深印象。

2.心理团体活动:以团体咨询的形式在室内开展系列活动,以心理游戏为主,旨在为参加者提供一种良好的社会活动场所,创造一种信任的、温暖的团体气氛,使成员以他人为镜,反省自己,深化认识,同时也成为他人的社会支持力量。团体咨询有助于培养成员与他人相处及合作的能力;加深自我了解,增加自信心,开发潜能;加强团体的归属感、凝聚力。比起讲座,团体活动更注重成员的内心体验和成长。

3.辅助的心理测试、冥想、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

(1)心理测试:以单独的方式或是在讲座前以热身的方式进行。目的是为了让居民事先对要推广的内容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找到落脚点,自己与要听到的课程的具体关系,自己能从该课程上受益到什么,对于将要听的课有一个期待及个人需求。

(2)冥想:一般安排在讲座或活动之前,偶而也会放在讲座之后。一次约15分钟,使成员切身体验到放松和享受更高心理品质的生活,对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益。

(3)注重角色扮演: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学习体验并分享,使成员更能体会到心理学习对于自身的影响及受益。

(二)教材开发

心理健康普及教育课程针对性强,灵活多变,没有现成的教材可以借用,每项内容均为课程负责人在心理学基础上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然后根据问卷调查中得到的居民实际需求进行编写。自编教材呈现出以下特点:

1.教材充分体现社区文化特色。古美社区居民有相当一部分为拆迁住户或外来人员,文化水平不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以满足多数人需求为主。

2.有鲜明的社区教育特色。以普及教育为主,兼顾个体。每项内容都配有多媒体课件,主要以PPT、WORD、视频、录音等为主,易被社区居民理解和接受。

3.既实用、又创新,受到居民欢迎。教材内容多贴近生活,用心理学的视角解读身边事情,使人心不再囿于自我封闭的小圈子中,以丰富个人内心,拓宽生活视野,提高生命质量。

四、机制保障,科学管理师资队伍

根据辖区特点,古美社区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由一个中心、三个分中心组成。一个中心即古美心灵坊,设置在古美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内,主要为古美本社区居民、职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心理热线、个案咨询、网络提问答疑、网络音频及视频咨询,推广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三个分中心分别在古美社区内的上海实验西校、青少年社工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

在师资配备上,中心有一支专业心理咨询师队伍,其中两名是专职心理咨询师,由街道聘用;17名是志愿者心理咨询师,均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这些志愿者中有12名志愿者还在华师大心理咨询工作室服务,在心理咨询方面有一定经验。中心的服务内容为:(1)接听心理咨询热线:为居民解答心理困惑,及时为来电者疏导情绪,发现问题症结,针对问题严重的则安排好个案咨询。(2)参与个案咨询:很多居民处理不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咨询师通过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帮助他们建立新的良好人际交往模式,改善长期的家庭矛盾,咨询得到了居民的好评。(3)参与学校团体辅导:与学校咨询师一起带领学生开展团体心理咨询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心灵的成长,懂得如何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如何与人沟通,从而更好地建立人际关系。如何看待识别情绪,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为学生适应社会环境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4)为精神日间照料站服务:为本社区患精神分裂症愈后病人提供心理疏导及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务,通过团体心理游戏,改变不良认知,重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为以后融入社会调整好心态。(5)为居民区服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居民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关注心灵,关注健康。

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规范课程运作,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心理咨询师工作守则、志愿者工作守则、志愿者考核制度、心理热线标准用语等等,确保心理咨询中心的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此外,积极依托网络平台,建设和开通了古美心灵坊网站,网站有咨询项目、网上咨询、心理文章、咨询师介绍、心理测评及关于我们等栏目组成,居民群众可以在线咨询和在线提问,由心理咨询师及时答疑。

五、夯实基础,不断提高课程实效

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充分利用社区的反馈网络,古美社区心理健康普及教育课程在社区推广至今,得到了居民和社区单位的广泛好评,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呈现出以下特色和实效:

一是以人为本,根据居民实际需求量身订制,因地制宜,因需施教,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当推出一项课程内容之前,都会选择相对应的问卷进行调查统计,在了解居民的实际心理状况和需求后,设计课程,使居民最终得到的是他们所需求的服务。居民在接受了心理健康普及教育之后,当遇到问题时,不再是单纯地找居委或街道解决,或是诉诸于法律,而是从心理角度来看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还有没有什么方法处理,总会先请心理咨询师帮助分析,居民也反映有了古美心灵坊之后,给自己处理事情的方式带来了新的思路,有了新的途径和方法,改善和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是针对性强,根据不同人群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放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

古美社区心理健康普及教育课程均是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设计的。EAP是针对街道政府机构员工打造的心理援助项目,通过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改善工作情绪、提高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自信心、有效处理人际关系、迅速适应新的环境、克服不良嗜好等,使组织在节省招聘费用、节省培训开支、减少错误解聘、提高组织的公众形象、改善组织气氛、提高员工士气、改进管理等方面获得很大收益。良好家庭塑造计划以学校为载体,利用家长学校,借助社区资源,通过讲座、工作坊、主题活动的形式,给予家长一些正确的教子方法;另一方面,还对学校教师进行培训,帮助老师更好地了解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通过家、校、社三方的共同协作与努力,让孩子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居民心身健康教育,是针对普通居民而设置的,有很多门诊疾病都和心理因素相关,而通过调整人的心理就可以让自己变得健康而减少疾病,是社区心理健康普及教育的重要一环。精神日托站辅助心理治疗承接了精神日托站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病人的辅助心理治疗工作,利用社区资源对精神病人进行治疗,使此类病人通过治疗更稳定地恢复和走向社会,对于社区的心理工作者来说,是挑战也是社区心理服务的必然趋势。

三是教学严密,根据不同情况构架组织网络,点面兼顾,扩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受众面。

大范围的讲座是立足于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感受心理健康教育,促成其观念和自我健康维护的改变。而讲座并不能解决一个个具体的个人问题,于是在讲课的同时,课程也开放了团体活动及个人咨询,使有进一步需要的人可以进入团体活动小组中进一步体验和成长,而对于确实碰到心理问题的人则进行一对一的个体咨询辅导,使整个课程的构架着眼于面,特殊服务于点,从而更受益于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