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媒体策划与营销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媒体策划与营销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媒体策划与营销

篇1

当市场开始树立品牌概念的时候,各大高校纷纷开设《品牌形象策划》课程,其中有设计类专业和非设计类专业两种,其课程侧重点有所不同。非设计类专业侧重市场调研的内容讲述,设计类专业侧重于最终的视觉呈现。作为教育者在今天的市场需求来看,两者应该结合。但无论内容侧重点是如何,基本的教学方法却相同。其教学方法通常会对知识总体进行有逻辑的层次拆分,再把不同的概念匹配相对应的案例进行讲述。从而讲授一般性特征和方法,传授学生思维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此方法看似清晰明确,但也有一定的弊端。其一,思维方法在理论上尚可剥离,但是实际设计应用时却浑然一体,分割思维模式或方法,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其二,思维模式和方法对于某些行业是有时效性的,是不断更替的,学生学到的方法再到学生毕业时,是否还符合市场不被淘汰,这也是值得探讨的。学生在接受教师的知识过程中同样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多数学生缺乏挑战创意的学习态度,总想依赖教师的意见直接做执行。第二,唾手可得的知识容易被遗忘,学生并不重视,也缺乏基本的分析和思考。基于以上市场变化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弊端。本人在课程中进行一下尝试,来解决上述问题。随然方法有待完善改进,但教学效果有明显提高。

首先,对于常用知识内容上课不在用课件罗列,一一讲解,逐个剖析。而是设计一个综合实际项目,或多个实际项目,来进行课题,教师主要作用不是讲述者,而是一个团队的组织者。将学生分成5-10人一组,每组选出团队负责人,进行团队管理和职责分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长,自行选择在团队中的位置。当课题时,教师需要针对所课题进行逐个讲解。比如,产品理念,主题调性,课题最终需要呈现的内容。此时学生会听讲格外认真,因为他们需要争抢自己想做的课题。这个过程就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制作品牌营销策划前提需要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

其次,在课程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于项目流程,设置节点。此节点并不完全是检查进度进度的节点,而是课程知识点梳理,分析,总结。这个节点非常重要不但用来确定课程进度,而且是将每一小组所遇到和需要解决的不同情况进行总结式分享。分享式学习在国外课堂上已经使用的非常普遍,但由于中国式教育有其自己的特点,因此不适合照搬国外的分享式学习的方式。应该根据国内教育的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循序渐进的进行改变。此课程是基于市场,属于创意策划课程,创意是去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教师不要过多强调过去以往营销策划经验,容易在学生脑海中产生套路,不宜于课程的开展。鼓励学生在没有套路的限制下,大胆创新利用学生们所接触的网络方式,内容,平台,全新的去创意新的品牌营销策划方式。由于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主题不同,因此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品牌营销方式和创意方法。教师与学生共同接触和学习新型的知识内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同样也会提供新思路和内容给教师。在这个知识结构变化如此之没快的信息社会,教育者应该打破知识结构边界,利用各种渠道和方法,更新和迭代知识内容。

最后,学生会针对最终项目进行项目。在项目过程中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锻炼和考验。创意方案做的再好,表达不出来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学生需要有逻辑性,条理性,生动性,将自己非常好的创意,有质量的表达出来。然后由小组互投票就,教师手也有投票权利,通过互投排出等级,确定分数等级。

在整个课程执行过程中,教师的关键是把握每一个课程节点,在每一个环节进行点评和知识点总结,针对于学生做的不同项目优点缺点,还有为解决问题所需要寻找答案的方法,都应该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逐个帮学生总结梳理。学生就充分明白制作项目需要了解什么知识,这些知识答案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行去寻找学习。这样学生对于自己所发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记忆犹新,从而把学习的过程有被动变为主动。学生学会了找寻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后,无论今后知识如何更新,对学生可以利用这种学习方法进行在学习,增加了知识的延续性。

【参考文献】

篇2

外语学习者在学习一种外语的同时也是在学习另一种文化。语言及其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的特点。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因此,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教学,同时包括目的语文化的教学。

从实用而言,文化素养的培养能提高对外语知识的认识水平,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和人格成熟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必须包括英语语言文化素养的培养内容。文化素养的提高是为夯实语言基础、提高交际能力服务的,是为了更准确地理解和更得体地运用英语。具有典型的东方文化特征的汉语语言文化与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英美文化有着显著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必然会对作为英语学习者的中国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将文化学习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英美文化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其策略

(一)英美文化教学的基本内容

英美文化教学主要指英美国家文化知识的教与学。从英美文化知识的功能角度看,可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两种。知识文化,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宗教等领域。这类知识常被称为事实文化和成就文化,关于此类知识的学习能让学生对英美文化有个大致的了解。而交际文化则侧重两方面内容:一是关于一个民族的日常言语行为,包括问候、致谢、道歉、称呼语等;二是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委婉语、谦逊语、客套语、禁忌语等词语的运用。这种文化知识常被称为行为文化,是属于英语文化意识范围的知识,是英美文化教学的重点内容。对这种文化意识差异的理解是决定中西方跨文化交流是否顺利和成功的关键。英语学习者若掌握好这两类英美国家文化知识,就不会轻易地在跨文化交际中陷入尴尬,从而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二)英美文化教学的策略

1.施行系统性和实用性原则

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仍然十分重视对语言形式――语音、语法、语义、段落及篇章的讲解,而对于语言材料中出现的文化现象,往往是碰到了才随意介绍一下,至于它们在交际中如何应用则很少提及,学生对英美文化的学习效果自然也不佳。因此,在语言教学中应系统地导入英美文化知识,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第一,介绍在日常生活方面英汉文化的差异,以及在语言形式和运用中的具体表现;

第二,介绍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英汉词语、成语意义及运用方面的差异;

第三,介绍中西方各自思维方式、交际关系及语言表达的文化内涵,可以让学生恰当地运用语言,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

另一方面,英美文化教学也应遵循实用性原则,要求所导入的文化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或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文化教学结合语言交际实践,使学生不至于认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过于抽象、空洞和捉摸不定,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兴趣。

2.利用学生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文化体现了该民族的特征,印证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体现了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学习语言离不开对这种语言所表达的文化内涵的了解,离不开对形成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的认知。学习英语时不仅要了解本民族语言及其文化,培养较强的文化能力,还要了解英语和本族语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同时,还要注意培养文化的自我意识,这样,在理解异域文化时就有了一个参照系,通过理解自己的文化模式增强对异域文化的敏感性。在接受和了解异域文化的过程中反过来能更好地体会和理解本国文化。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文化能力,才会对异域文化主体的行为表现出较快的理解和认同能力,才能实现成功的交流。

3.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思维方式的适应性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同时也反映了该民族的思维方式。作为表现思想和传递感情主要手段的语言,在组织和表达方式上,取决于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不同民族往往采用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逻辑来安排语言结构。教师可通过全方位的任务型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了解英语的思维方式、特点及与汉语的差异,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英语的思维方式,形成英语思维,这样会有助于从宏观上领悟语言的本质,从而促进语言学习。

三、提高英美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了解英美文化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原则,为我们在专业英语教学中传授英美文化知识、不断摸索总结方法路径提供了指导。由此,笔者对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英美文化素养的途径从以下几方面作了总结。

(一)将英语课堂教学摆在提高学生英美文化素养的核心位置

英语课堂是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因此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英美文化素养的主要手段。教师应充分发掘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因素,进行文化比较;在讲解语言难点及词汇语法的同时加强背景知识的传授;在听力训练中,对与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关系密切的材料进行文化解释,让学生积累英美文化素材;在口语训练中,要加强真实性生活用语,采用按生活内容分类编写的并配有录音磁带的对话材料,也可以从杂志、报纸中选编一些新闻报道之类的材料。因为这些材料来自现实生活,有助于学生掌握说话的场合,熟识语音语调,了解英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

(二)利用第二课堂作为拓展提高学生英美文化素养的巨大

英美文化内容庞大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提高英美文化素养是一个不断积累的长期过程,而课堂上时间有限,因此第二课堂成为学生不断学习提高的广阔舞台。首先,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增加语言和文化知识,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多读一些关于英语国家文化习俗、风土人情的书籍、报纸和杂志,读完之后进行赏析和交流。其次,鼓励学生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英语讲座、英语竞赛、英语沙龙、英语论坛及各种演出,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学习锻炼,并且在课外主动与外教接触,这些都是提高自身英美文化素养的有效机会。在今天人际及社会交往不断扩大的社会中,这些活动正在变得日益频繁和重要。因此,抓住第二课堂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英美文化素养是十分必要的。

(三)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提高学生英美文化素养的有力工具

社会科技的进步带来了英语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与改革,幻灯片、投影仪、电影、电视录像、光盘及电子计算机不断应用于教学之中,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天,网络学习已逐渐成为英语学习的一条极具潜力的重要途径,充足的网络资源能为英美文化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不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英美文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方式的转变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利用流行文化作为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兴趣来源

语言学习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个枯燥的过程,而流行文化对青年人来说却有着无可抵挡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英语成绩一般,唱起英文歌来却韵味十足;有些学生很难记住课本上的单词,却能轻松记住自己喜爱的影视剧中精彩的对白。因此将流行文化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流行文化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进而激发了他们对异域文化的好奇,自觉自愿地去发掘英语文化的精髓,了解英语语言的背景文化,达到了提高英美文化素养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流行文化中的精华来消除学生对外语的生疏感以及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枯燥感,增加教师及英语语言的亲和力。并且,流行文化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感受。

在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语言本身的语言规律,也应重视英汉文化上的差异;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语言,而且要帮助他们了解相关语言的社会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合格的跨文化交际人才,使他们在对外交流与沟通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篇3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mart phone in the college students, the deepening development of the mobile Interne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ace more severe challenges, the combination of mobile media and campus culture, Good use of mobile media and other network tools , the dilemma for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o avoid the negative impact of mobile media, to expand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mobile media, and thus put forward a set of effective solutions,is required by the times, but also faced the problems about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ers and campus culture.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Mobile media,campus culture,University, Influence,Countermeasures

一、手机媒体和校园文化的含义及特点

1、手机媒体的含义

手机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从广告传播学的角度来讲,第五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目的,以及时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叫手机媒体或者移动网络媒体[1]。从狭义上讲,手机媒体的形式主要指QQ、微信、微博等移动媒体。手机是到目前为止所有媒体形式中最具普及性、最快捷、最为方便并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媒体平台,它的发展空间将非常巨大。目前手机媒体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国内外重大新闻、日常突发事件的重要渠道。

2、手机媒体的特点

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第一是手机媒体容易携带,易于使用。 大学生可以用手机随时随地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互动,发送和接收短信,浏览新闻,手机购物,听音乐,录音,录像等。 二,手机媒体功能多元化。 手机媒体整合报纸,杂志,广播,网络等功能。 实现了传播方式的立体化,多元化,互动性的使用价值。 第三,手机媒体互动性强。手机媒体整合了各种媒体的功能,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微博平台等形式对时事进行讨论,沟通交流,及时表达他们的观点,也可以浏览手机网页,通过回复功能,表达意见。

3、校园文化的含义

大学校园文化可以理解为校园特定空间中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可以总结为“以校园为空间,师生为参与主体,广泛沟通和交流知识,生活节奏和精神风格为基本形式的群体文化”。 包括大学生在大学校园的各项活动中,所I造的校园物质环境,以及理想信念,价值观,群体行为,生活方式,舆论风气等[2]。

4、校园文化的特点

校园文化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可以渗透到大学校园生活的每个角落,无论是教学、科研、管理还是学习、生活和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具有实践性,它可以使大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可以在这些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实践和动手能力;校园文化具有教育性的,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文化,正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建立起来; 校园文化具有群众性,无论是在校园生活、工作还是娱乐方面,最终都需要师生参与。

二、手机媒体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1、 手机媒体对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

(1)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阵地

手机媒体具有政治社会化的作用。手机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新媒体必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途径和手段。各种正面的或负面的,先进的或落后的,健康的或颓废的信息可以通过手机媒体传播,已经超越了地区和国家的界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多元化。手机媒体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通过手机新载体可以富和发展原有的教育手段。 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都是手机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常用的教育手段,随着手机媒体的深入普及,如手机微信,手机QQ,手机微博等,不仅可以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也是扩展思想教育工作的时间和空间。

(2)为大学生创造了更加良好的学习条件

手机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率最高。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步,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自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政治和精神条件。 手机媒体的普及为大学生智力发展提供了保障。 信息多样化和知识多元化为大学生理解现有知识,了解前沿知识和探索新知识提供了有利条件。

(3)促进了大学生实时全时学习观的形成

手机媒体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建立实时的全时学习观。手机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便利性和优越性,正在迅速改变整个世界,改变了生活,改了学习思路、学习观念、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

2、手机媒体对校园文化的消极影响

(1)影响学业进步

一方面,人们获得知识的过程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大学生通过手机媒体获得知识,这种学习效果与传统教育相比,将会大大降低。他们在手机媒体上通过光,声,像,符号等刺激产生的知识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是一些信息作为间接的知识接受,如果不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来理解、把握和应用,那么这些知识是不全面的,不扎实的;另一方面,大学生一旦陷入网络后无法自拔,整天痴迷在线聊天交友,互动游戏,网恋约会等,在手机媒体上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荒废学业。

(2)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没有界限的空间,在里面聚集着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鱼龙混杂。 落后腐朽的价值标准和道德文化观念,充斥着黄,赌,毒等垃圾信息,这些不健康的内容会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一些大学生过度依赖手机媒体的娱乐功能,忽视了它们的文化功能。 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校园活动的参与热情不高,许多大学生沉迷于微博,微信,成为新时期的“手机瘾君子”。

(3)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

手机交往的虚拟性有时会使人丧失正常交往的真诚和责任,使人们无法了解对方的性别、年龄、相貌、学历、身份等真实情况,导致了虚拟环境中的实际不符的人与人之间的畸形交往,甚至会现出同性之间的“性别角色恋爱”。 另一方面,由于迷恋手机会极大占用与现实中家人、朋友、同学及整个社会的交往时间,有可能引起人际关系障碍,甚至诱发“手机孤独症”,即对现实人际交往产生恐惧心理、采取逃避态度,致使现实中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下降,人际关系冷漠,人际距离疏远,使人产生孤独、苦闷、焦虑、压抑,甚至情绪低落、消沉、精神不振等情绪,进而成为精神孤僻、冷漠,缺乏责任感、没有明确价值观、没有人生目标的“空心人”,成为现实中的“孤家寡人”。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手机媒体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对策

1、切实提高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高校的各级领导和师生必须加强对校园网络文化的关注度,充分认识到建设校园网络文化是社会文明和大学革命的需要。 大学作为以传播人类文化为基础,知识的传承与创造的基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需要加快以网络化,数字化为主要支撑的信息化校园建设,是大学校园建设走向可持续发展最为经济, 最为可行的方式。

2、完善大学网络制度文化建设

高校要依法加强校园移动网络的管理。 要严格遵守国家对网络管理的法律要求,要求学生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在互联网上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加强教师和学生网络道德培养和网络宣传教育。 从高校实际出发,结合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特点,制定可行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行为,加强对校园网站和学生主页及链接的审查, 实行实名注册,保障校园网络的安全。

3、加强校网络文化软件建设

在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大力开发有利于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线上活动,是刻不容缓的事。时下大学网络文化在线上活动开展方面仍然处于弱势,多数尚是空白。如果开发不出一定数量的集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艺术性、娱乐性和易操作性于一体的线上活动,那么,占领网络文化前沿阵地、传播民族的优秀文化只能是一句空话。通过手机载体的运用创造一些新的教育手段。如设计制作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内容的手机广播、手机微博和微信公众号。

4、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工作队伍

建设一支强大的校园网络文化团队,是深入发展大学网络文化,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提高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思想性、艺术性、教育和指导性,要建立高水平的政治理论,熟悉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大学校园网络化建设,要求高,重任务责任重大。网上工作队伍要掌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的特点。为了方便协调工作和解决问题,对于有条件的学校,您还可以考虑组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集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由学校网络中心,学生管理,部门,宣传部门共同建立和合理化管理制度,使各部门的责任分工明显提高了校网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徐稳.杨素群.论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520)

[2] 朱海松.手机媒体:手机媒体介化的商业应用思维与原理「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09

篇4

评价体系:五大指标考置营销策划能力

与往年的评价指标相同,我们采用营销战略规划能力、营销创意策划能力、营销计划执行能力、媒体关系管理能力以及危机公关能力等5项指标全面考量基金公司营销策划能力。

战略规划能力是指是否根据市场环境、公司定位、客户需求制定了一个完整的年度甚至跨年度的营销战略计划;创意策划能力是指在基金产品较为雷同的大背景下,是否在今年设计出独具特色的营销创意并取得较好的效果;计划执行能力包括年度营销计划的执行情况如何,是否根据2009年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及时做出调整,实施效果如何;媒体关系管理能力包含是否与媒体建立了较好的合作关系,与媒体的沟通方式是否合法、合情、合理;危机公关能力是指在基金公司遭遇市场质疑的情形下,是否采取恰当的方式化解危机,效果如何。

本次评选的媒体参与范围大大增加,共有《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和讯网等19家平面及网络媒体参与打分,其中有效打分18家。

此外,除了对基金公司的营销策划能力排名外,我们还对基金公司中担任营销策划总监或营销策划经理的管理者进行了一次评选,由媒体投票选出他们心目中基金行业的最佳营销策划经理。19家媒体投票全部有效。

评价结果:大成、上投摩根、鹏华位列三甲

根据我们的统计结果,大成基金以75.71分的成绩位列行业第1名,上投摩根基金以73.47分位列第2名,鹏华基金以73.11分位列行业第3名。第4至10名分别是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嘉实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和华商基金。

与去年的榜单相比,大成基金、广发基金、华商基金跃升至前10名,富国基金、博时基金、国投瑞银基金退出了前10名。

在营销策划经理的投票中,鹏华基金的于凌波共得8票排在行业第1名,大成基金的支兆华以7票排名第2,上投摩根基金的王翔和国投瑞银基金的牟敦国均得4票并列行业第3位。此外,大摩华鑫基金的周苑洁、易方达基金的杨冬梅得到2票,另有1 1名营销策划经理得到1票。

进步者与退步者

我们将201 0年的评价结果与2009年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各家基金公司的名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充分体现了各家在2010年基金营销策划领域的成绩与不足。

具体来看,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等10家基金公司进步速度最快。事实上,近2年来,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在营销策划方面做了不少功课,是行业中低成本营销策划的典范。而大成基金作为今年的冠军,也较2009年进步较大,媒体普遍认为,该公司营销策划团队在今年表现出更多的勤奋、务实且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

篇5

中国营销策划的时代划分

策划前时代是中国策划界刚刚开始萌芽状态,中国经济正由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具体时间为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该阶段是中国经济体制转型期,虽然高校开设了市场营销课程,但由于中国企业缺乏足够的营销实践导致营销缺乏系统的研究。该阶段主要代表人物为何阳,主要特征为“点子热销”。

策划时代是中国策划界以提高销量为导向的系统的营销策划的研究,具体时间为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0年,该阶段中国市场经济正逐渐走向成熟,中国企业竞争白炽化,各种最新的营销理念在中国逐渐得到广泛的实践。以叶茂中、王海鹰为代表的策划人,凭着其对营销理念的运用能力,帮助企业获得了销量与品牌的全面提升。

到了21世纪,中国的营销策划由于过度地使用营销手段,企业销量上升的同时,营销成本也大幅度增加了,营销策划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将营销成本的降低与营销手段的联系起来达到以小博大的效果已经成为这一时期营销策划发展的重要趋势。

笔者通过对众多策划个案的共性规律提炼,收集许多以小博大的具体营销手段,试图通过理论研究体系构建一种新的营销策划理论,这有别于以前的营销策划思想,笔者将该理论命名为策划后时代。笔者将策划后时代内涵描述为:在防止过度营销的前提下,强化对市场的量化分析,运用非常规的营销手段以小博大,集中有限的营销费用解决营销关键点而获得超常营销效果的一种理性营销模式,该理性营销模式因企业与行业的不同而不同,它将快速提高企业的品牌与销量。

本论文将介绍策划后时代产生背景及研究方法,以小博大的营销受到企业欢迎,然而之前却没有任何一个营销理论体系正式提出来,笔者在现阶段提出来具有其现实的意义,这主要来源于产生的背景。

策划后时代的产生背景

新的营销策划理论的产生必然有其经济社会文化背景,进入21世纪,中国营销策划受到如下内外部环境的影响:

(一)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着中国的营销环境

2008年全球的金融危机席卷中国,在企业原材料涨价的情况下,营销成本相对降低,在营销成本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策划一种以小博大的营销方法已经成为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行业的寡头垄断加大了企业进入行业的壁垒

众所周知中国的电器、日化、洗涤等行业已经形成寡头垄断;饮料、服装、化装品等行业也比较成熟,进入成熟行业参与竞争,搏弈中营销成本的加大成为了企业进入这些行业的壁垒。

(三)避免过度营销使企业进入营销运作的二难推理

中国企业在营销上面临着许多挑战:在渠道上,费用大。科学的管理能将产品推向消费者可以看到的每个角落,但广告费的支出必然少了,这样会造成品牌缺乏影响力,使消费者对终端的产品视而不见。这就是所谓的“做渠道不一定得天下,不做渠道是肯定得不了天下”。广告费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广告费多了而渠道费用少了,消费者在接到广告信息到产生购买行为本身就是复杂的心理过程,更何况还不一定能方便购买。所以“做了广告未必能行,不做广告肯定不行”。如果二者都投入大量的费用,事必加大营销成本,引起过度营销,严重威胁企业生存和发展。

(四)媒体信息到达率受到质疑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及媒体产业化的呼声不断上升,中国媒体的数量陡然增加,消费者每天供选择的媒体越来越多,在信息包围的时代,受众强烈地要求具有“不知情权”,单一媒体的信息到达率受到质疑。比如广东某企业在2006年在广东某一电视频道投放广告,结果在年底针对目标人群的品牌广告信息到达率的调查中发现,该广告的信息到达率仅有3.72%。因此,要引起消费者对某个品牌的注意力就需要有更多的媒体组合。如何使媒体成为与消费者个性化互动、体验的平台,并与公关活动、软广告结合,将某些媒体缺乏影响力的弱点降至最低点甚至消失,已经成为企业媒体营销必须考虑的问题。

(五)消费者理性的加强

消费者理性的加强除了受主观追求消费效用的最大化影响以外,在客观上受到如下因素的影响:

1.中国的广告缺乏扎根在消费者心灵的创意表达。中国的广告创意人员缺乏对目标顾客的调查,导致大多数创意表达落入了除了画面唯美,就是表达情节的俗套。画面唯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但除了给消费者艺术欣赏以外,并不能让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正如奥格威所说:“消费者并不会因为昨天晚上在歌剧院看了一个美好的歌剧而第二天产生购买行为”。创意人员不懂营销的结果导致消费者对品牌叫好不叫座。表达情节的俗套充斥着整个中国所有的品牌广告,比如洗发水的广告总是美女对着镜头甩头发,其俗气已经让消费者见到这类广告就调台,就更谈不上购买行为的产生。品牌广告的实质是让消费者从理性购买变为感性购买,但广告创意的上述现象不但没有达到这种实质而且让消费者理性进一步加强。

2.品牌信用发生危机。例如,前几年的雀巢咖啡的含碘超标及肯德基苏丹红事件,近年来的三鹿奶粉事件都使消费者对使用品牌产品的安全性产生了警惕。

3.产品知识的增长及品牌偏好的形成。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对消费者进行直接和间接产品知识的教育,比如保健品行业通过会议营销的方式教授消费者有关健康的知识,IT行业通过广告及产品展示的方式也在教授消费者有关电脑的知识。与此同时在同行业里,竞争品牌通过数据库营销、售后服务等多种方式构建了消费者对自己的品牌偏好。

上述的三种因素是构成消费者理性消费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潘小珍.新营销策划.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2.秦宗槐.营销策划困境及对策.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2(2)

3.AndrewGriffiths.低成本快营销.企业管理出版社,2008

篇6

新时代的广告业呈现出高技术化、综合化、国际化、整合营销化的态势,广告学的研究历经百年,也紧随世界的发展不断整合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成果不断完善自身的学科建设。

经济管理体系、文化学体系、社会(传播)学体系,这.=:个学科都已是相当成熟的学科,三者的有机结合,如今成为了广告学坚实的理论基础。具体而言,在经济管理方面,就有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而在文化学这一支,则包括文学、艺术、美学等;在社会(传播)学方面,更是涵盖社会学、大众传播学、公关理论等。媒介营销策划作为广告学课程设置中的一门专业课本身就涉及了经济、管理、营销、传播等理论,可以说是广告学综合性和交叉性的集中体现。

媒介营销策划作为广告学的一门专业课,并不是一门被冠以“广告”二字的课程,区别于广告媒体课程,侧重介绍媒介组织的营销管理,综合了经济学、营销、策划、传播、品牌等多门前序课程知识。张金海教授在《从广告到广告学》一文中指出,97年以前,广告学科注重专业建设,现在巳经到了注重学科建设的阶段。学科建设强调由“术”到“学”的飞跃,加强广告学学理的研究,改善和丰富广告学专业结构。作为一门策略性传播(StrategicCommunication)方面的课程,媒介营销策划可以说是广告向广告学迈迸的一部分。

2. 国内有关广告学专业开设媒介营销策划课程的情况

国内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大多都开设媒介营销管理、媒介经营管理、传媒策划与营销等课程,近年来许多高校的广告学专业也开始设立媒介营销策划类似的专业课。开设较早并且效果较好的,多是将广告专业设立在新闻传播院系下的高校,他们拥有较多的资源优势。在全国高校中已经系统开设了广告媒介营销策划课程的广告学专业中,厦门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等的学科建设较为全面完整。这些学校专业发展强,学科优势明显,具有专业的研究学者,同时也能吸引社会上资深的媒介实践经营者进行实务的教学研究丁作。这些学校已经具备的教学经验与学科建设方法是我们进行吸收学习的重点。

广告媒介营销策划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课程,并且其理论框架延伸多个学科,而且媒介的发展伴随经济的进步不断变化,所以大多数学校在没有较深刻市场实践专家或没有较强专业学者的前提下,媒介营销策划的课程开设具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媒介营销策划的专业意义也没有受到大家的重视。或是由于教学资源限制或是出于对课程设置本身的考虑,这门课在我国高校广告学专业目前还没能成为一门普遍开设的课程。

3. 媒介营销策划在广告学专业课程构架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广告运作过程看,现代广告活动巳经进入整合营销阶段,市场营销、公共关系.、新闻宣传等手段,巳经在广告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在广告专业课程设计中,必须强调学科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在以广告专业课程为主的前提下,应当适当提高其它应用传播学的课程的比例。使学生在工作中能够胜任广告、公关、市场营销、新闻媒体经营等方面的工作。

媒介营销策划课程设立在广告学专业的高年级,在经过经济学、营销学、公共关系、广告媒体、广告策划等课程的学习后,学生已经掌握了广告学的基础理论,具有了接受这门课程的知识储备。同时,作为一门涉及多学科理论的课程,媒介营销策划也可以说是前面多门课程理论知识的应用与融合,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提升。

广告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多学科理论;同时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广告学课程的设置还应考虑实务的需要。设置上不仅要有自己科学合理的体系,还应充分考虑广告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与发展趋势,创建具有前瞻性、开放性的广告课程配置体系,实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广告专业的主干课程体系应由理论、技术与实务三大核心部分组成。在课程设置中,媒介营销策划课程可以作为理论课程列人专业主干课,可以作为必修科S也可以设为选修课,学生自主选择,拓展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综合化能力。事实上,它也是紧系实务的一门课程,不管广告还是媒体产业,都是一种创意产业,无论从事广告还是媒介工作都可以从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汲取营养。

4. 媒介营销策划的课程体系结构

媒介营销策划是一门有关策略性传播的课程,它将多学科或领域的理论、方法运用于媒介的经营当中。同时,媒体本身紧踉时展,针对媒介经营本身的各种理论也需要不断更新,因而媒介营销策划也是一门体现创新性的课程。

在课程体系中,既要考虑多学科的理论基础,又要考虑媒介实务,还应考虑到理论的创新。

理论基础:其中包括传媒市场、传媒消费者、传媒营销环境与营销机会、传媒策划与营销推理等;

操作实务:新闻策划、发行策划、广告经营策划、传媒公关策划等;

创新理论:传媒营销战略。

以上课程设置的内容基本能够将传媒经营策划学科理论与实践知识涵盖,形成具有特色的契合市场需要的传媒人才培养机制。

篇7

网民作为广告对象是企业在市场营销中确立的目标市场,也是产品的潜在顾客,它是企业市场营销的人的因素,是市场细分的结果。具有明确的广告对象是网络广告,也是其它广告首要的工作,只有确定了广告对象,才能制定吸引这些人注意力,派发他们购买欲,促成购买行为的有针对性的广告。广告策划者要找到准确的广告对象并不是容易的,所有的网民并不一定都是广告对象,要认真研究市场,经过周密布置和细致划分,才能基本确定广告对象。

刻画广告对象的指标有多种。比如:性别、年龄、文化、收入、兴趣、职业等。不同性别的人的需求偏好是不同的,尤其在生活必需品之外的侈奢品消费上更有天壤之别,如果推出的产品是本身就带有性别色彩的,那么,对网民性别比例的判断就显得重要。年龄段也是一个因素,年轻人,尤其是未婚者,更多地关心的是如何让自己更加完美和浪漫,在服装、化妆品等商品上往往不惜花大钱,结婚的人则更加实际得多,对生儿育女、家庭装璜、饮食起居这些实际问题更多关注,如果你的产品是家用电器,那么,选择年龄偏大一点的网民群体是 必要的。在同一年龄段的网民中,也会在收入、兴趣、职业等多方面表现出差别,收入是决定消费的首要因素,不同的收入水平往往有不同的消费结构,对网民收入水平的策划主要依据广告信息调查阶段获有的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在策划者心中形成比较明确的印象,准确划分网民的收入比与人口比,这样才能决定推出什么档次的产品,决定使用什么样的广告基调。与网民相关的另一因素是职业,特殊的职业往往有特定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动机。网民的职业分配也许并不呈现规律性,但特色化的网站中肯定有网民的许多共性,对这些特点和共性的把握是为了分析网民的消费动机和消费偏好,基于不同职业上的商品认可是不同的,在从 事广告策划时,对此一定要把握准确,做到有的放矢。

?企业在从事广告时,以及广告策划人员在设计一则广告时,对广告对象的准确把握需要认真研究市场。市场细分才能确定准确的广告对象,在广告对象的策划中常出现的不是对对象的模糊化、虚拟化和广泛化。许多厂商和广告者总理想化地认为全体大众都是其产品的购买者,这就是典型的虚拟化和广泛化错误,“大众”是不存在的,生活中只有某个具体的人组成的有一定相似性的群体,而没有大众,把对象确定为大众就是一种模糊和虚拟。广告对象策划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对对象的研究不具体不细致,抓一而盖百,因此根本找不到广告对象的消费焦点,在一些看似重要、实际却无关痛痒的问题上花大力气。这往往是影响一则广告整体效果的致命因素,却常常被忽视。更多的广告策划者愿意在“设计”、“构思”、“图案”、“色彩”上下功夫,而对实际很重要的背后文章做得不够。

传漾作为数字化智能营销平台供应商,拥有植根于优质网络媒体的智能营销工具,打造全程高效的智能营销平台。整合广告主,商,客户,第三方在互联网营销中计划,,监测,评估,优化,各个环节所需的技术平台和营销平台。为广告主打造全程、高效、智能的营销决策体系。

篇8

但朱利叶斯却为他的创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就在“怪招”实施的第三天,愤怒的同行冲击了朱利叶斯位于伦敦郊区的工厂,并放火将堆放马口铁的仓库烧毁。不幸的朱利叶斯因此死去,成为轰动一时的“马口铁事件”的殉难者。

200多年后,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新闻事件策划公司的英国人爱德华·劳埃德,非常独特地评价了这一事件,他说:“保罗·朱利叶斯没有失败,虽然他把命和工厂都搭上了,从推销马口铁这一点上来说,保罗恰恰是成功的,他死后,几乎整个欧洲都了解和熟悉了马口铁,知道了他的作用和价值。不过,我非常坦率地告诉大家,在我认为,60张广告招贴算不了什么,他至多只能为保罗多招徕几位买主,而保罗·朱利叶斯的死和工厂被封、仓库被烧毁等这些新闻事件,才是真正的最有效的广告,否则,马口铁不可能如此迅捷地被整个欧洲所接受。”

确实,不管保罗·朱利叶斯是有意还是无意,他制造的一个新闻事件,成功地让一种产品畅销欧洲大陆,“马口铁事件”可说是营销史上的第一个新闻策划经典案例。

阅读和理解最早的与市场营销有关的新闻策划事件,有助于我们一步步深入对“新闻策划”这一课题的探讨。

(一)营销需要策划

200多年前,竞争对手还不多,聪明的犹太人就想到要进行营销策划。如今,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营销策划更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市场营销由英文“Marketing”一词翻译而来,原意是指市场上的买卖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市场营销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这样概括:“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组织)对思想、产品和服务的构思、定价、促销和分销的计划和执行过程,以创造达到个人和组织的目标的交换。”

美国著名市场营销学者尤金·麦卡锡认为:“市场营销是指买方市场条件下的一整套引导思想、货物及劳务从生产者流转到消费者,有效地实现各种不同的供给能力与各种不同的需求相适应的策略与方法。”

这些定义都有些拗口,其实简单地说,市场营销就是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把产品销售出去的过程。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市场营销的地位越来越高,著名管理学专家彼得德鲁克指出:“任何企业都有两个——只有这两个——基本的职能:营销和创新”。也就是说在现代商业社会中,市场营销已经和技术的开发与创新一起,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两个最关键的环节。

那么如何搞好市场营销?如何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占得先机?这一点200多年前保罗·朱利叶斯便已想到了,就是要对市场营销进行策划。

什么是策划?简单说策划是针对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作当前的决策。复杂点说,策划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对实现目的的手段、方式和途径进行事先的设计、规划或安排。

而营销策划就是对企业从事的营销活动的策划,它贯穿于企业创办、投资扩张、市场经营的各个方面、环节以及所有阶段,是企业整体运行和发展策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社会生产、供给能力迅速扩张,供应竞争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方面,所以营销策划变得越来越重要,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导向,决定或影响着企业其他方面的决策。

营销策划包括内容很多,如产品定位策划、产品设计策划、产品推广策划、广告策划等等。而新闻策划,则是营销策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什么是新闻策划

本书所说的新闻策划,都是指以市场营销为目的的新闻策划。是策划人根据企业市场营销的需求,按照新闻规律,策划出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并通过媒体进行广泛传播,从而达到提升企业形象和促进产品销售的目的。

200多年前犹太人保罗·朱利叶斯是在无意中策划了一次有效推动产品销售的新闻事件,而在传媒发达的今天,同样智慧的中国人更多的是主动策划新闻事件来推销产品。像著名导演张艺谋,就不仅擅长拍电影,也善于进行新闻策划。

【案例】张艺谋“幸福”选秀

2000年5月初,张艺谋突然宣布将在互联网上和全国范围内,包括北京、杭州、深圳等十几个城市设点公开寻找电影《幸福时光》的女主角。张艺谋的名人效应和首次全国大规模公开选择演员的“新鲜性”,使媒体对这一事件报以了极大的热情。在持续了整整3个月的“选秀”过程中,《幸福时光》剧组走到哪里,新闻就热到哪里,某某入选、某某“浮出水面”的消息接踵而来,各种有关《幸福时光》“选秀”的报道连篇累牍。到2000年7月底,大连女孩董洁终于从4万名应征女孩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关注的最幸福的“幸福女孩”,也使媒体对这一事件的报道达到了。

在这一事件中,寻找女主角就是一个新闻策划,目的是以此提高影片的知名度,最终带动影片的票房收入。这一策划从宣传效果上来说非常成功,大量的新闻报道,就像免费的广告,使《幸福时光》未映先热,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而张艺谋在最新巨片《英雄》公映前,又接连“制造”了“推出同名图书”、“凭身份证看电影”、“天价拍出VCD、DVD音像版权”、“包飞机做宣传”、“网络游戏版《英雄》火速推出”和“中国电影史上前所未有地在中央电视台等全国十几家电视台播映《英雄》纯商业广告”等诸多热点新闻,使观众对《英雄》充满了期待。

不过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优秀的“策划新闻”,不是社会上通常所理解的只有凭关系、靠权力才能刊发的“红包新闻”,而是符合新闻规律的、具有强烈新闻价值的、能吸引媒体主动找上门来报道的好新闻。像《幸福时光》的“选秀”事件,并不需要剧组派发“红包”,媒体都是蜂拥而至“抢”着来进行报道的。

篇9

中国营销策划的时代划分

中国营销策划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走过了近30年,笔者依据策划思想的变化,将其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策划前时代、策划时代、策划后时代。

策划前时代是中国策划界刚刚开始萌芽状态,中国经济正由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具体时间为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该阶段是中国经济体制转型期,虽然高校开设了市场营销课程,但由于中国企业缺乏足够的营销实践导致营销缺乏系统的研究。该阶段主要代表人物为何阳,主要特征为“点子热销”。

策划时代是中国策划界以提高销量为导向的系统的营销策划的研究,具体时间为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0年,该阶段中国市场经济正逐渐走向成熟,中国企业竞争白炽化,各种最新的营销理念在中国逐渐得到广泛的实践。以叶茂中、王海鹰为代表的策划人,凭着其对营销理念的运用能力,帮助企业获得了销量与品牌的全面提升。

到了21世纪,中国的营销策划由于过度地使用营销手段,企业销量上升的同时,营销成本也大幅度增加了,营销策划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将营销成本的降低与营销手段的联系起来达到以小博大的效果已经成为这一时期营销策划发展的重要趋势。

笔者通过对众多策划个案的共性规律提炼,收集许多以小博大的具体营销手段,试图通过理论研究体系构建一种新的营销策划理论,这有别于以前的营销策划思想,笔者将该理论命名为策划后时代。笔者将策划后时代内涵描述为:在防止过度营销的前提下,强化对市场的量化分析,运用非常规的营销手段以小博大,集中有限的营销费用解决营销关键点而获得超常营销效果的一种理性营销模式,该理性营销模式因企业与行业的不同而不同,它将快速提高企业的品牌与销量。

本论文将介绍策划后时代产生背景及研究方法,以小博大的营销受到企业欢迎,然而之前却没有任何一个营销理论体系正式提出来,笔者在现阶段提出来具有其现实的意义,这主要来源于产生的背景。

策划后时代的产生背景

新的营销策划理论的产生必然有其经济社会文化背景,进入21世纪,中国营销策划受到如下内外部环境的影响:

(一)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着中国的营销环境

2008年全球的金融危机席卷中国,在企业原材料涨价的情况下,营销成本相对降低,在营销成本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策划一种以小博大的营销方法已经成为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行业的寡头垄断加大了企业进入行业的壁垒

众所周知中国的电器、日化、洗涤等行业已经形成寡头垄断;饮料、服装、化装品等行业也比较成熟,进入成熟行业参与竞争,搏弈中营销成本的加大成为了企业进入这些行业的壁垒。

(三)避免过度营销使企业进入营销运作的二难推理

中国企业在营销上面临着许多挑战:在渠道上,费用大。科学的管理能将产品推向消费者可以看到的每个角落,但广告费的支出必然少了,这样会造成品牌缺乏影响力,使消费者对终端的产品视而不见。这就是所谓的“做渠道不一定得天下,不做渠道是肯定得不了天下”。广告费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广告费多了而渠道费用少了,消费者在接到广告信息到产生购买行为本身就是复杂的心理过程,更何况还不一定能方便购买。所以“做了广告未必能行,不做广告肯定不行”。如果二者都投入大量的费用,事必加大营销成本,引起过度营销,严重威胁企业生存和发展。

(四)媒体信息到达率受到质疑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及媒体产业化的呼声不断上升,中国媒体的数量陡然增加, 消费者每天供选择的媒体越来越多,在信息包围的时代,受众强烈地要求具有“不知情权”,单一媒体的信息到达率受到质疑。比如广东某企业在2006年在广东某一电视频道投放广告,结果在年底针对目标人群的品牌广告信息到达率的调查中发现,该广告的信息到达率仅有3.72%。因此,要引起消费者对某个品牌的注意力就需要有更多的媒体组合。如何使媒体成为与消费者个性化互动、体验的平台,并与公关活动、软广告结合,将某些媒体缺乏影响力的弱点降至最低点甚至消失,已经成为企业媒体营销必须考虑的问题。

(五)消费者理性的加强

消费者理性的加强除了受主观追求消费效用的最大化影响以外,在客观上受到如下因素的影响:

1.中国的广告缺乏扎根在消费者心灵的创意表达。中国的广告创意人员缺乏对目标顾客的调查,导致大多数创意表达落入了除了画面唯美,就是表达情节的俗套。画面唯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但除了给消费者艺术欣赏以外,并不能让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正如奥格威所说:“消费者并不会因为昨天晚上在歌剧院看了一个美好的歌剧而第二天产生购买行为”。 创意人员不懂营销的结果导致消费者对品牌叫好不叫座。表达情节的俗套充斥着整个中国所有的品牌广告,比如洗发水的广告总是美女对着镜头甩头发,其俗气已经让消费者见到这类广告就调台,就更谈不上购买行为的产生。品牌广告的实质是让消费者从理性购买变为感性购买,但广告创意的上述现象不但没有达到这种实质而且让消费者理性进一步加强。

2.品牌信用发生危机。例如,前几年的雀巢咖啡的含碘超标及肯德基苏丹红事件,近年来的三鹿奶粉事件都使消费者对使用品牌产品的安全性产生了警惕。

3.产品知识的增长及品牌偏好的形成。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对消费者进行直接和间接产品知识的教育,比如保健品行业通过会议营销的方式教授消费者有关健康的知识,IT行业通过广告及产品展示的方式也在教授消费者有关电脑的知识。与此同时在同行业里,竞争品牌通过数据库营销、售后服务等多种方式构建了消费者对自己的品牌偏好。

上述的三种因素是构成消费者理性消费的主要原因。

(六)策划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中国的策划界鱼目混珠的现象非常严重,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有好的策划人,他们有深厚的策划经验,能够为企业营销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另一方面却存在着有相当部分策划人欺世盗名,其原因有二个:一是他们缺乏理论和实战的双重历练;二是没有根据企业的现状找到一个用最小的营销投入而获得最大的营销效果的方法。其实,在企业和策划公司的潜意识中是希望用最小的营销投入而获得最大的营销效果既以小博大,但却没有找到以小博大的系统方法。

基于上述背景,在中国的营销策划界正急待地寻找一种以小博大的、精准的、互动式的营销策划方法,而策划后时代正是在这种呼声中腾空出世。

参考文献:

1.潘小珍.新营销策划.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

2.秦宗槐. 营销策划困境及对策.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2(2)

3.Andrew Griffiths.低成本快营销.企业管理出版社,2008

4.夏武.市场营销策划.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5. 张苗荧.市场营销策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篇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2-044-01

随着媒体市场化程度的加剧,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单一形势的媒体宣传并不能完全满足媒体品牌传播的需要,多形式、多内容的整合传播逐渐成为媒体的首选。事件营销作为整合传播的一种形式,近年来逐渐被媒体所重视,成为众多媒体在品牌推广过程中屡建功勋的营销利器。

因此,要想使传媒事件的营销达到既定的目标,就必须充分考虑各个因素可能对传媒事件营销的影响。媒体在运作事件营销之前,就应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策划,并迅速决策、组织、实施,时刻研究消费者的心理趋向,把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度、参与度与事件影响的广度、深度紧密结合起来,以达到及时规避风险和提升媒体知名度、美誉度与促进传媒事件营销的目的。

一、传媒事件及传媒事件营销的概述

传媒事件是指传播媒体为实现其传播目的和传播任务而推行的一系列活动或举措。

传媒事件不同于一般的事件主要在于其产生的母体及传播载体都是媒体,由传媒产生并由传媒负责传播和宣传,其最初产生和归宿都是源自传媒。因而,这就注定传媒事件比其他事件更活跃,更复杂,更趁多元化。

传媒事件营销是指传播媒体借社会事件,新闻之势,有计划地策划组织举行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的活动,通过制造有“热点新闻事件”来吸引社会公众的兴趣和注意,以达到提高社会知名度,塑造媒体良好形象和最终促进新闻事件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种传媒信息服务的销售目的。

通过对传媒事件营销概念的阐述可以得知,传媒事件营销具有以下几个方而的特征:

第一,传媒事件营销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营销活动,它是以完成销售的目的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活动。

第二,传媒事件营销是借社会事件,新闻之势而进行的。因此,事件营销是需要有其社会载体的,必须有社会环境为其形成依托。

第二,传媒事件营销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属于“策划而为之”,它有意策划出许多“噱头”即“热点新闻事件”来吸引社会公众的兴趣和注意,进而实现自己的销售目的。

第四,传媒事件营销的受众具有直接性、针对性,其受众反馈也更迅捷、更频繁,有着广泛的受众参与度。

第五,传媒事件营销而向广大受众,而向社会,其对该传媒事件营销的社会利益要求也比较高。

二、传媒事件营销策略分析

(一)传媒事件营销的演变和发展

首先,中国传媒市场的形成较欧美国家晚,中国的传媒市场在80年代以前仍处在一个初创期,传媒市场的诸多因素均不具备。

欧美国家由于经济、文化、政治等因素的推动,其传媒业成为一个行业发展较早,所以,欧美的传媒业市场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然而,在中国,真正的出现完整的传媒市场雏形直到20世纪50-60年代以后,中国的传媒市场环境直至今日仍然发展不够充分。因此,中国传媒市场环境还不能完全适应传媒市场发展的需要,这也就制约了中国传媒事件营销及整个传媒业的发展了。

第二,中国传媒人的传媒事件营销概念形成较晚,而且没有一个相对交流的理念作为指导和依托,中国这一代的传媒人处于“摸着石子过河”的阶段,仍在积极探索和寻找着符合中国传媒事件营销的方式和方法中。

第二,中国传媒业发展的滞后以及中国传媒人思维的相对滞后,使得中国受众的观念更加滞后于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他们几乎处于一种完全被动的状态,完全接受和完全不接受,进而导致中国的传媒事件缺乏了营销的动力和营销的必要。

(二)传媒事件营销的基本策略及方法

1重视传媒事件在前期的策划,创意,以及与现有媒体传播事件的差异化传播,把传媒事件营销思想贯穿在事件创作之初。

篇11

本文将梳理百年电通在媒体资源市场中的角色变化,为媒体资源经营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思考的方向。

日本电通实现从媒体、媒体、媒体伙伴的转型

日本电通的前身是1901年成立的日本电报通讯社,其主要业务是为报纸提供新闻,报纸以广告版面的形式支付费用。日本电报通讯社必须把版面销售出去,才能获得回报。1936年。由于日本国家政策的调整,日本电报通讯社收购同盟通讯社的广告部门,并更名为电通。重组后的电通专门负责报纸的广告版面销售,并从广告主支付的广告费中获得佣金。至此,电通从媒体转型为媒体公司。今天,电通仍保持着媒体费制的收费模式。2006年,四大传统媒体的媒体费占电通全部收入的66%。

随着电通业务的进一步发展,电通进一步发展为支援媒体建设的媒体伙伴。20世纪50年代,电通为民营电视台培养广播电视人才以支援其建设。今天,电通和大众传媒共同研究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的新课题。其中,电通的报纸推进局中最关心的课题之一就是塑造互联网时代报纸广告的价值。帮助报纸焕发新的活力。电通的电视局则着力开发新的电视内容和创新电视广告形式,借以提高电视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力。2002年,电通提出了“价值创造伙伴运动”,即电通是广告主、媒体、生活者的合作伙伴,电通是为提升三者的价值而工作。可见,电通已由媒体商转变为媒体伙伴。

电通深层媒体伙伴是成为媒体经营者。电通的媒体经营范围非常广泛。既参股日本富士电视台、TBS、东宝电影公司等传统媒体。也与电信企业合作,抢占互动新媒体的市场;此外,电通媒体经营的触角还伸向公共汽车站牌、户外广告牌、商业设施等小众媒体市场。尽管电通的媒体投资范围广泛。但并不意味着电通再次转型为媒体,去拍摄电影,制作电视节目,参与内容的采编。相反,电通给自己的定位是“制片人”,而不是内容制造商。电通致力于整合资源,策划内容。提升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沟通服务。

日本电通企业经营理念的转变

尽管电通从媒体转变为媒体公司是国家政策变动使然。但电通转型为媒体伙伴的根本原因却是企业经营理念的嬗变。电通的经营理念经历了广告公司、沟通公司、创造沟通公司的转变。

电通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广告公司,但是电通的企业标志中却没有“广告”二字。今天电通的定位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沟通服务的企业。但是“沟通服务”并不足以体现电通的核心竞争力,电通用创造沟通的理念统领企业经营。所谓创造沟通。即创造性地整合各种资源。发现和挖掘客户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点。实现两者之间有效的沟通。具体而言。沟通和创造沟通有以下两个区别:

首先。沟通服务处于营销的末端。而创造沟通则处于营销前端。沟通服务所整合的是广告、公共关系、人员促销等各种沟通工具,这些沟通工具属于4P中的促销层面,处于营销的末端。而创造沟通不仅涵盖了促销的工具,还覆盖了产品、价格、渠道整个营销链条。创造沟通主张从产品开始沟通设计。例如,电通的消费者研究中心提炼出日本未来健康市场的关键词“解毒”(DETOX),并指导客户开发“解毒”概念的相关产品。或者为既有产品制定新的沟通策略。由于电通手中掌握了大量的“解毒”资源,当客户需要进一步开发“解毒”的市场时,电通是不二的选择。可见,创造沟通抢占了营销的制高点,但沟通服务只能让企业在营销的末端等待客户的召唤。

其次,沟通服务以客户为中心,创造沟通则以消费者为中心。事实上。以消费者为中心。是电通迈向营销前端的不二法门。在整合沟通工具的问题上,沟通服务以媒体为中心。谋求最大到达率的媒体组合策略。创造沟通强调管理消费者的接触点,通过设计沟通导线,把各个接触点连接成一个相互共鸣的信息传播场。以饮料产品为例。沟通服务往往先验地以电视媒体为中心,组合不同的时段和频道。而创造沟通却要研究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管理消费者的接触点。电通消费者研究中心的调查发现,消费者的饮料消费场所主要在便利店,购买的高峰期是早上4:00-8:00和晚上的8:00~10:00。那么沟通设计围绕消费者上下班的生活方式而展开,便利店处于中心位置。户外、网络、手机等接触点可将消费者推向便利店,而电视广告在早上出门前、晚间回家后才能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创造沟通以消费者为中心,帮助电通迈向了营销的前端。这使电通具备了和客户对话的实质性资本。另外,创造沟通使电通成为消费者与客户之间的不可或缺的桥梁。这样一来,电通就同时掌握了媒体的两条生命线:广告客户和消费者。这是电通转型成为媒体伙伴的坚实基础。

我国媒体资源经营企业转型的电通之路

电通的转型是为客户创造价值服务的。在媒体资源市场,为客户创造价值表现在提高投资回报上。所谓投资回报是指客户进行媒体投资时,总是希望用较少的投资。产出更多的传播力。因此,媒体资源经营企业可从减少媒体资源的投入和提升媒体品牌及其内容的传播力两个方面为客户创造更多的回报。投资回报的压力驱使媒体资源经营企业必须转型成为客户和媒体的增值伙伴。

首先。媒体公司的转型既有自身发展的内在冲动。也有客户投资回报的外在压力。媒体公司与其的媒体之间是一种依附的。唯媒体马首是瞻的伙伴关系。因此。媒体公司出于自身发展的内在冲动,需要发展平等的媒体伙伴关系。

其次。为了维护媒体和企业的根本利益。媒体公司很少会主动降低媒体价格,减少客户的广告投入,而是倾向于从

提升媒体的传播力来照顾广告客户的投资效益。因此。媒体公司在销售媒体版面和时段的同时,更需进一步挖掘媒体广告资源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媒体品牌和内容的传播力。只有这样,媒体公司才能既实现媒体增值,又照顾客户的投资回报。但媒体公司只有站在客户的视角挖掘媒体资源,才能更好地帮助媒体实现增值,发展更深入的媒体伙伴关系。

再次,专业媒体策划公司与媒体发展伙伴关系的动力也来自对客户的投资回报的重视。在发展的初期。专业媒体策划公司更多地从减少广告投入来提高客户的投资效益。专业媒体策划公司通过整合广告主,积累大量购买量,提高与媒体议价的能力。从而为客户提供具有价格优势的媒体资源。这样,广告信息传播力的产出不变,但是广告投入减少了,投资效益提高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户外广告的总投放量为850亿元。海外专业媒体策划购买公司的份额占到中国媒体投放的30%~35%。海外专业媒体策划公司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媒体资源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依靠的是集团强大的资本运营能力和广告主的整合能力。两者构筑了强大的行业壁垒。提高了市场准人的门槛。但媒体公司凭借着与媒体千丝万缕的关系来占有特殊的媒体资源。突破了专业媒体策划公司的价格优势防线。北京未来广告公司是这些媒体公司的代表。北京未来广告公司是中央电视台所属唯一全资广告公司,独家大量央视频道和节目的广告。因此,在媒体资源价格方面。媒体公司与专业媒体策划公司存在着竞争。面临媒体公司的挑战,专业媒体策划公司继续积累购买量,扩大企业在媒体资源价格上的优势。继续加强与媒体对话的资本。WPP整合旗下的传立媒体和其他四家专业媒体策划机构,成立群邑(中国),从而成为媒体购买的巨无霸。2006年群邑在中国的营业额突破80亿元人民币。2006年5月,阳狮集团整合旗下的实力传播与星传媒体在中国的媒体购买业务,成立博睿传播(China Media Exchange),再度改变中国媒体资源交易行业的格局。根据全球权威媒体评估机构RECMA的数据,博睿年度媒体购买量达110亿元。占中国年度媒体投放的13%左右,纯利润约为3.3亿元人民币。然而,当媒体资源的价格优势压缩到一定空间时,专业媒体策划公司只能通过帮助媒体提升传播力来提高客户的投资效益。专业媒体策划公司与媒体建设更深层次的伙伴关系是唯一出路。

我国媒体资源经营企业转型的现实困难及其未来趋势

尽管投资回报的市场压力为媒体公司、专业媒体策划公司的转型注入了动力。但是两者在转型过程中也有不少的现实困难。

首先,专业媒体策划公司转型的第一个障碍是媒体公司。由于媒体公司和媒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媒体公司更容易介入媒体资源的开发。例如,当一些专业媒体策划公司还在等待机会的时候,北京未来广告已经凭借其先天优势,成功地开发了中央电视台的媒体资源。

其次,专业媒体策划公司的转型还受到政策的限制。由于大多数的专业媒体策划公司都有外资背景,因而无法进入媒体运作的核心领域。即使未来的媒体政策面有所松动,但由于媒体的特殊地位,国家仍然会出于各种考虑支持本土公司和媒体之间的联姻。1998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突然下发停止核准登记媒体购买企业的举措就是基于以上考虑而出台的。该举措导致了实力和传立等外资专业媒体策划公司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取得独立法人资格。

篇12

经营性专刊;营销策划;华商报汽车周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媒体间竞争的加剧、新媒体的发展对报业的冲击,报纸不得不谋求新的发展道路,于是改版扩版热不断升温,受众观念不断加强,各种专刊开始显露头角,发展势头逐渐强劲。“所谓经营性专刊,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以行业为基础,以赢利为目的,将行业新闻与广告进行有机融合集中的报纸传播形式。”它的出现丰富了报纸内容,拉动了广告的增长,是报纸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结果。经营性专刊涉及的往往是一个对国民经济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巨大影响力的行业。

本文选择《华商报·汽车周刊》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华商报》是西安、陕西乃至西北地区发行量、阅读率、影响力最大,广告千人成本最低的报纸。其每周一、周四刊出的《汽车周刊》也是其核心经营性专刊,是西安地区汽车广告投放最佳的媒体。各类汽车营销策划活动是该专刊的重头戏,通过举办各种评选和颁奖以及车展等活动,无疑对吸引商家的参与和提高报纸的影响力有巨大的作用。通过梳理2011年9月—2012年8月的《华商报·汽车周刊》,对其举办的各类营销策划活动进行具体分析。

1 营销策划的类型。营销策划活动是直接服务于汽车销售的,对于有购买需求的读者来说,该周刊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节日营销策划和汽车市场活动

在节日营销策划上,该汽车周刊利用各种各样的节日与汽车销售结合,即以春节、情人节、3·15消费者权益日、三八妇女节、儿童节、教师节等等节日为由头进行策划,把节日的特点融入其中,其标语往往都成为了最佳的广告语。从法定假日到流行的节日,华商报几乎用到了所有能够用来促进汽车销售、灌输汽车销售理念的日子作为选题。这的确有利于商家的商业推广和专刊的经济利益的获取,对有意购买汽车或对汽车市场感兴趣的读者来说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2 营销策划的内容。该周刊具体的营销策略从其内容上体现出来,根据不同类型进行分析

(1)节日营销策划的内容分析。以节日策划基本属于服务于商家的节日营销,节日营销是商家从不放过的营销策略之一,因此在汽车专刊中这类选题的内容主要都是配合节日购车需求,提供当前汽车市场销售信息,包括车型介绍、优惠政策、购买技巧等信息。这类文章的文风也迎合节日氛围,轻松活泼。

以2012年8月23日刊出的“鹊桥路漫漫还是改开车吧——七夕专题”这期策划为例。该期共有8版,七夕节专题策划占了头4版。首版是七夕节购车优惠活动介绍、第二第三版的情侣如何选车购车的介绍、第四版的各种购车金融方案和养护车的技巧。导购类的文章占多数,其特点是:①目标受众明确,对其不同的驾车需求有详细的分类和描述,目的性很强,这也会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②车型介绍有针对性,重点突出,比较客观。车型的介绍包括很多方面,消费者购车时也会考虑多项参数,但对于主题明确、需求明确的消费者来说,对车型的介绍就应该有的放矢,针对具体的需求突出推荐车型的优势,对消费者来说选择就更加明晰。③文章从生活情境切入,轻松活泼,亲切自然,可读性强。

(2)汽车活动策划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车展活动,其目的主要是围绕活动来推进汽车的销售和扩大专刊影响力,因此内容也主要是向读者介绍活动举办的时间、地点、车型、参与活动的方式等。一类是各类评选颁奖活动。主要是对表现突出的车企、车型、行业人物等的展示和评选,成为消费者购车选择品牌的重要参考。

首先,作为一期对车展活动的策划,其作用不仅是为读者提供一份参观车展和购买新车的参考手册,也同时为参展商和参展车型提供一个展示和宣传的平台。从这两方面来说该汽车周刊对车展选题的策划做的相当全面,几乎都以超过十版的版面进行报道,信息量大,条理清晰。

其次,对于各类评选颁奖活动来说,目的主要在于为消费者提供权威前沿的消费指南,更期望通过评选督促经销商诚信经营、提升客户满意度。以2011年中国(西安)车市总评榜为例,该活动历时一个多月,其策划包括:打榜特刊、参评车型测评专题(上)(下)、揭榜特刊四个。作为一个大型的评选类活动策划,这期的中国(西安)车市总评榜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突出:一是活动流程设计的完整有序。二是重视与读者的互动,且互动有效。三是能够以专业的视角提供多方位的资料。

虽然《华商报·汽车周刊》经过15年的发展已成为西安地区汽车广告投放最佳的媒体,受到众多爱车读者的关注,但若想稳固并扩大影响力,树立报纸专刊中的品牌专刊,还需进一步拓宽营销策划的创新思路。

首先,从老话题中挖掘新线索。节日营销和活动策划是比较容易重复的主题,如何从老话题中找出新意,另辟蹊径,可以结合当前消费热点、市场动态进行尝试。以《华西都市报·汽车周刊》2012年3月15日的策划为例,以往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汽车周刊往往会以诚信为主题结合相关评选活动进行策划,而它则选择了“口碑”这一角度,以“又到3.15 口碑载路口水滔滔”为选题,观察到有远见的汽车厂商开始重视品牌形象,重视消费者心目中的“口碑”,他们已深谙:“口碑,才是真正持久传播的力量”,以此策划了该期主题。

其次,多关注行业内外新闻,挖掘新线索。《华商报·汽车周刊》也有这类选题,但数量不多,而通过行业内外各类新闻中挖掘出涉及行业的线索,并结合现实生活做出服务性,这样的专刊稿件才能更吸引读者。因此该报应该重视此类选题,并善于将新闻性与服务性进行巧妙结合,给读者丰富的阅读体验。

第三,多与业内人士交流并深入市场,发现新现象,提出新观点。作为专刊就一定要体现“专”的特点,它不仅要全面反映这个行业的发展动态,还要站在一个更高的台阶上看整个行业,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脉络有明确而理性的分析,通过敏锐、独特而深刻的观点来助推行业的前进。

第四,通过媒体之间的合作创新扩大策划的影响力。这主要体现在活动策划上,通过多媒体间的联合,或依托国内其他强势媒体的合作,能够大大开拓专刊的视野,整合新闻资源,增强媒体的策划报道能力,从而提高专刊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13

2、广告商的需求水平提高,而报纸广告效果不佳。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对于报纸的关注度逐渐下滑,取而代之的是电子类广告效果上升,同时,来自于广告商对于传播效果的需求更高,希望更加有效精准地传递到目标人群当中来拉动消费者潜在需求,而报纸广告虽然价格相对较低,但其效果表现不佳,因而很难满足广告商的要求,报纸媒体需要创新其广告营销策略,保持其现有的广告市场份额。

二、报纸广告营销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1、广告营销策划方案成为报纸广告创收的主要来源。广告营销策划方案的设计,已成为报纸广告创收的新动力,报纸广告策划能够给报纸媒体带来潜在的收益,特别是一些适合于报纸版面的行业广告。在广告策划完善的前提下,能够为广告商积极宣传产品,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为读者增加了集中了解某类广告信息提供直接方便的途径,长期的分类广告营销策划可以实现报纸媒介、广告商以及消费者共同的利益。

2、分众化的媒介削弱报纸的广告量。所谓分众化媒体是指消费者依据个人收入水平、消费能力、生活方式以及购物偏好等搜素某类广告信息的平台媒体,例如,网络搜素引擎为广告市场扩大市场规模。目前,消费者对新鲜事物的了解和接受速度逐渐加快,有兴趣主动去了解搜寻一些信息。因此,分众化媒介在广告收入上严重威胁到报纸广告,构成竞争压力。

3、汽车、房地产等广告占据报纸广告版面的绝大比重。近年来,许多报纸广告偏向于向某类行业广告的趋势发展,近年来,许多报纸广告偏向于向某类行业广告的趋势发展,其中,房产置业、汽车运输、医疗、商贸、家电家居类占65%-75%的比重,具有明显的行业偏向,且这类广告所占报纸版面和版面价值也相对较高。在实际中,一些报纸媒介针对主要广告客户商类别,集中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专刊等方式来满足客户需要,通常广告策划为经营性专刊专版的行业类型主要包括房地产、汽车、通讯、旅游和教育等,同时,向特定行业的人士提供专业性、针对性、深度性的行业信息服务,与行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及研究专家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为广告客户提供一体化定制服务,帮助客户企业解决公关问题。

三、报纸媒介广告营销策略创新途径

1、加强广告策划营销策略,创新报纸广告服务形式。对于广告商来说,广告策划是其产品营销策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告商在进行广告投入预算时,不仅希望借助于报纸媒介向读者传递商品信息,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更能通过各种活动来塑造和提升品牌形象。因此,报纸在为广告商筹划广告策略时,不仅要满足产品广告服务,更要提供一种促销功能,可采取一些适当的公关活动来加强广告策划的实效性。一般在设计报纸广告策划时,需要结合目标市场的服务领域,走进市场,调查市场消费主体的人群特点以及预期的广告效果,广告策划已成为当前报纸广告营销中的重要战略步骤。报纸媒介要与广告商或企业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广告策划,提高客户的信任度,以及自身的广告竞争力,建立社会公信力,并以此来发展更多的潜在客户。

2、抓住报纸广告主要受众群体的消费特点,提供更精准的产品信息。在新的营销环境下,报纸广告要抓住受众群体的消费特点,提供更为精准的产品信息;来增加产品的潜在消费者。因而,报纸广告的营销组织也有传统的4P转型为4C,即由企业为中心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模式,积极主动地了解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支付成本、消费水平以及获得便利性等方面基本数据。报纸媒体的广告营销过去更多地关注于广告的投资回报率,围绕这产品品牌以及产品促销为主来宣传产品信息,这种宣传方式很难为广告客户精准地找寻目标消费群体。当前报纸广告应更加关注于受众群体的消费特点,整合现有的营销模式创新广告策划,建立互动式的营销计划,为客户提供更为精准的寻找目标客户,及时反馈广告效果。

3、广告传播渠道电子化,建立网站平台及多媒体报纸。报纸广告应积极应用新技术,将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和更新作为自身创新广告营销渠道的关键。面对新兴的各种网络报纸媒介,应充分利用自身品牌形象优势,将报纸内容拓展到网络和手机平台上,拓展网络和手机上的多媒体报纸。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互动性、快捷性、丰富性方面远超过传统的报纸媒体,其内容上与传统报纸媒体并无太多差异,说明传统媒体仍然具有其内容方面的优势。因而,报纸媒体优化其自身的资源配置和加强技术支持,有利于报纸行业更加有针对性地提高广告效果,进一步向优势媒介集中。建立自己的网站平台,加大对电子报纸的投资建设,把握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良好时机,如已广泛应用的手机早晚报,已成为广告消费者阅读电子报纸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