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经济态势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中国的道路运输产业在以往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一直是持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进入市场经济之后。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更是显而易见的,上升趋势大幅度提升同时道路运输产业急速扩张。而这不仅提升道路运输产业的经济效益更加使得道路运输的质量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下不断提高,促使中国道路运输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一)道路运输产量与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平衡
在以往的发展历程中,道路运输经济快速发展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国民人均水平GDP上升的同时,道路运输经济的攀升幅度也尤为惊人。而在道路运输经济快速上升状态中最突出的一组关系是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与道路运输产量之间的关系,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好道路运输资源是政府必须要科学规划的事情。
(二)道路运输产业的不断优化调整
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得益道路运输产业的飞速发展,然而传统的道路运输发展方式虽然成为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的一个强大助力。但在环境污染问题上越发严重,而这主要是道路运输产业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所导致的。随着全球性的“低碳经济”概念在中国的引入,道路运输产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了我国道路运输产业发展必须要突破的瓶颈。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用于加快中国传统道路运输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中国道路运输产业形成了更加高效、环保的一整套的道路运输生态经济圈的发展模式。
(三)国家控制,道路运输产业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
道路运输是我国基础性能源,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并且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基础性能源的道路运输所拥有的战略性价值将不断攀升。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道路运输产业也将越来越被国家所注重。而国家所引起的重视必将体现在政府对道路运输产业的控制力度的不断加强上。拥有政府的支持,毫无疑问将使得道路运输产业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而政府的这种控制方式是一种以“节能”为主的引导式的调控,让道路运输企业接受更为科学性、理性化的先进理念。并配以多元化的发展方式,给予我国道路运输经济更加稳定合理的发展基础。
二、道路运输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道路运输经济发展至今有过很多的成就,也相伴而产生了诸多问题。而在不断科技化、科学化的发展态势之中,道路运输产业需要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克服这些困难。以下将从道路运输的自身条件、市场条件以及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一)道路运输资源枯竭问题
就道路运输自身条件而言,存在的诸多问题之中最为需要克服的是道路运输产量有限这一自然资源本身。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会极大的提高对于道路运输资源的需求,而对于这种自然储备本身我们是无法控制的。因此我们就需要转变思路从“低碳概念”入手,将有限的资源以最高的利用率进行提取利用。而这对于习惯了粗放式的传统道路运输生产方式的道路运输企业来说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我们必须考虑到我国绝大部分的道路运输企业的目前科技水平。并对于道路运输利用所能达到的最高状态,以便政府用更加科学合理的调整方案来引导道路运输企业的产业优化升级。
(二)道路运输产业没有形成高度统一性
市场条件对于道路运输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道路运输价格的变化浮动,对于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的道路运输企业。一个变化无常的道路运输价格显然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很可能会让一些小的道路运输企业因无法承受市场价格波动而转型失败。最终被行业所淘汰,而在我国道路运输经济在区域上呈现出的价格差异是比较大的。这主要是道路运输产业之间没有形成一个全国的性的统一价格体系,这在一定程度是限制了道路运输经济的整体发展。同时也可能因为政府没有及时出台一些调整政策使得局部道路运输产业的价格进一步扭曲变形,而这些因市场经济所引起的道路运输经济的局域差异。将直接阻碍我国整体道路运输经济的发展态势,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可能会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新能源对道路运输经济的冲击
环境因素对于道路运输经济的影响,主要是道路运输这种高污染的产业特性。并且近些年出现的温室效应,更加让道路运输产业发展受限。一低碳经济的方式发展道路运输经济必然要降低道路运输经济之前的发展速度,以便求得一种经济收益与自然环境的双赢。然而道路运输对环境的影响并不仅仅只在道路运输开采过程中对于矿区周边环境的破坏,更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道路运输的加工阶段产生的废水、废渣的处理。不仅污染空气、污染地面,对于道路运输废水的处理更为重要。在我国已有部分道路运输产业集聚地区因为道路运输废水的排放而污染了居民用水,导致大量的疾病侵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三、道路运输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道路运输产业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对于道路运输自身存在的局限性,需要加强科技化水平。在道路运输加工过程中,为了提高道路运输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需要不断提高道路运输企业对于道路运输废弃物的处理技术。通过科技创新、设备更新,使企业不断跟进社会先进水平。才能更好的在优化道路运输企业结构的同时兼顾好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更加需要为道路运输企业注入“低碳经济”概念,以保证道路运输企业原本的活力与创造力。政府要在政策上支持道路运输企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其提供足够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础。
(二)加强对道路运输产业的调控
国家需要加强对道路运输产业的宏观调控,以稳定道路运输价格为道路运输企业的产业结构优化提供足够稳定、安全的环境。同时要通过一系列政策鼓励道路运输企业进行产业的自我优化升级,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必须要根据区域实情进行调整。要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贯彻落实到道路运输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道路运输企业之间要进行统一合作,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统一价格体系。以求进一步巩固全国道路运输经济的上升势头,一方面强化政府的控制力度,另一方面则更需要在全国建立一个道路运输生态经济圈。形成一个道路运输产业集群的完整的统一的道路运输经济发展体,这不仅仅是为了更加方便我国道路运输产业的集中控制。更是为了给道路运输产业一个更加稳定、健康的发展空间,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一份具有源动力的可持续性推助力。
(三)促进道路运输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
在环境因素方面,我国的道路运输企业呈现的是一种高污染特性的状态。然而需要改变这种状态,需要从人们的思维方式上进行最初的引导。要深入认识低碳式的道路运输生产方式具有的优越性,政府一方面要出台政策辅助企业完成结构优化升级。企业自身也要根据政府出台的相应政策按照适合自身的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积极配合政府完成自身的优化升级。企业在贯彻低碳经济生产方式中,要综合区域各方面条件进行考虑并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让员工切实的以生态型道路运输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作业,企业还需要注重设备的更新与道路运输废弃物处理技术的强化。同时人民要加强对道路运输企业的监督,用好权利尽好义务。
四、结束语
根据我国目前的道路运输经济发展态势来看,我国道路运输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在推动国民经济的迅速上升,提高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另一方面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污染,又阻碍着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本文通过对道路运输经济的发展态势的分析,将我国道路运输经济的成就与问题表现出来。并通过一系列问题剖析制定的相应的解决对策,切实的阐述着在全球温室效应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与必然性。深刻说明了,要在我国处理好道路运输经济的可持续的生态、健康发展。就必须搞好道路运输企业、政府以及人民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道路运输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2018年我国工业发展稳中趋缓,但工业内部在不断加快向中高端迈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前3季度,全国PPI同比上涨4.0%,温和上涨,总体平稳。投资结构也在持续优化与改善,前3季度我国的民间投资增速总体来说比较稳定;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的同比增速比全部投资要快9.5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也颇具亮点,其增速连续6个月加快。除此之外,新的力量日益凸显,新动能加快成长,新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在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速分别高达8.8%、8.6%以及11.8%,三者增速均显著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新动能成长为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工业平稳运行增添了后劲[1]。总体上工业转型升级加快,企业盈利结构稳中向优。但是我们也看到,工业增加值增速稳中趋缓,工业下行压力加大,9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这一增速是201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工业运行稳中有变、稳中有缓。国内结构调整阵痛继续显现,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增长动能有所减缓,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容乐观,加之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我国工业运行状况面临一些下行的压力。本文采用的是全面反映我国工业运行态势的月度景气指数来说明我国工业部门经济周期波动呈现出的新特点和未来的景气运行走势,并基于此给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一、2018年我国工业经济景气形势分析
本文以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速为基准指标,在孔宪丽等(2012)的研究基础上利用时差相关分析方法、K-L信息量方法、峰谷对应法等多种方法[2]筛选出我国工业部门的14个景气指标[3],分别构成了我国工业部门景气的先行、一致、滞后指标组,具体结果由表1给出。
从表1可以看到本文所选的各指标的时差相关系数均较高,即各指标与基准指标之间具有紧密的对应关系,其中部分工业产品产量和金融类及投资类指标具有优良的先行性质,除此之外,库存、物价等指标则具有优良的滞后性质。
进一步,本文利用表1中所示的我国工业经济各类景气指标,使用合成指数(CI)方法分别计算出我国工业部门经济景气的一致、先行和滞后合成指数(各指数均以2010年平均值为100),并使用一致合成指数来观测我国工业经济的景气运行态势。
我国工业经济的一致和先行合成指数变动情况由图1给出。从图1中可以看出我国工业经济呈现出周期性的波动特征。按照峰-峰的周期计算,2000年1月-2018年8月期间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率共经历了5次完整的景气循环,目前正处于第6次景气循环的回落阶段。并且,2013年9月—2017年1月的第5轮景气循环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低位波动新态势。从图1中可以看出,2000年—2011年我国工业一致合成指数基本是围绕着一致合成指数值为90的虚线上下波动,这1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速的平均值为14.38%,而2012年后我国工业一致合成指数开始围绕着一致合成指数值为80的虚线上下浮动,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工业增速随着整体经济增长的减速换挡也随之下了一个台阶,我国工业部门经济运行也正逐步进入低位波动的“新常态”阶段。2017年3月,我国的工业经济一致合成指数在低位再次呈现回落态势,这主要与产品销售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增速的回落有关,我国工业经济景气步入2000年以来的第6轮景气循环的收缩阶段,并一直持续至2018年8月。
金融及投资领域的两个先行指标和3个主要的工业产品产量增速以及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等5个滞后指标的逆转指标组成了我国工业先行合成指数,其走势由图1中的红线给出,历史上我国的工业先行合成指数各个周期的峰、谷点相对于一致合成指数来说始终具有优良的先行特征。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工业先行合成指数从2017年2月开始呈现快速回落态势,虽然2017年6—9月份有所趋稳,但随后回落速度再次加快。2018年1月我国工业先行合成指数触底回升,至2018年8月回升局面已持续8个月,依据得到的先行合成指数的平均超前期计算,预计近期我国工业经济景气将大致呈现出趋稳后逐步回升的态势。
二、我国工业经济景气波动特点
前文对2018年我国工业经济景气形势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全面地展示我国工业经济的运行状况,本文进一步通过我国工业及相关领域的主要经济指标对我国工业运行的新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表1我国工业部门景气指标
pagenumber_ebook=37,pagenumber_book=11
注:各个指标经季节调整并消除不规则因素,且均为同期比增长率序列,本文数据截止到2018年8月份,“*”为逆转指标。
pagenumber_ebook=38,pagenumber_book=1049
图1我国工业一致合成指数和先行合成指数
1.高端制造高增,动能加快转换,工业转型升级继续推进
2018年前3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9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这一增速是201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从作为工业生产晴雨表的发电量上看,2018年9月我国发电量同比增长4.6%,较上月回落2.7个百分点,较2017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工业增速稳中趋缓。从3大门类看,2018年9月采矿业、制造业以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2.2%、5.7%、11.0%,分别较8月变化0.2、-0.4、1.1个百分点。
虽然工业增速稳中趋缓,但工业内部持续优化,高端制造延续高增。2018年1—9月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是比较快的,3个产业的同比增速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5.4、2.2和2.4个百分点。图2进一步给出了相关高技术产业与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的具体情况,可以看到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以及医药制造业增速均大幅度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速。此外,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54.8%,新业态蓬勃发展。
2.工业企业效益向优,盈利结构趋于改善
2018年1—8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6.2%,累计增速由上年超过20%的增速放缓至一季度的11.6%,此后,利润增速出现回升,上半年累计增速为17.2%,近两个月又连续略有放缓。前8个月,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4.5%和4.0%,购进价格涨幅大于出厂价格涨幅,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工业企业效益形成挤压。图3给出了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之间的变动情况,可以看到二者的变动情况大致相同。
pagenumber_ebook=38,pagenumber_book=1049
图2我国相关高技术产业与工业增加值同比
pagenumber_ebook=38,pagenumber_book=1049
图3工业出厂价格指数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
尽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稳中趋缓,但随着工业发展继续迈向中高端,高技术制造业的利润增长不断加快。2018年前8个月,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4%;专用设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3.7%;医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1.4%。工业企业盈利结构趋于改善。
3.投资缓中趋稳,制造业投资筑底回升,民间投资比重加大
图4给出了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投资以及民间投资的增长情况,2018年前3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加5.4%,仍处于历史低位,其中民间投资大体保持加快趋势,1—9月民间投资同比增加8.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比2017年同期快2.7个百分点,为2016年以来的相对高点。
pagenumber_ebook=39,pagenumber_book=11
图4固定资产投资、民间投资及制造业投资增速
从投资的产业结构上看,第一产业投资大幅下跌,第二产业投资加快,第三产业投资持续下滑。2018年1—9月,农业投资同比增加11.7%,较1—8月回落2.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加5.2%,较1—8月加快0.9个百分点,在制造业投资的支撑下保持回暖态势;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加5.3%,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下滑。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1—8月制造业投资增长8.7%,增速连续6个月加快,制造业今天的投入一定会带来明天的产出,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
4.去产能继续深入,“抢出口”效应显著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一步深入,2018年上半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7%,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了0.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去库存的成效较为显著。
从需求侧看,2018年9月全球外需持续减弱,全球制造业PMI为52.8%,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自6月以来连续四个月呈下降趋势,反映外需的PMI新出口订单指数创两年半以来新低。从图5可以看出在全球经济边际放缓的背景下,2018年9月规模以上工业出货值同比增速为11.7%,较8月略回落0.8个百分点,但依然较高,“抢出口”效应明显,工业出货值增速连续3个月大幅上升,其中计算机通讯电子类设备出货值同比增速自6月以来大幅上升。
三、政策建议
pagenumber_ebook=39,pagenumber_book=11
图5我国的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类设备制造业出货值增速及工业企业出货值增速
2018年,工业经济转型步伐正在加快,企业盈利结构趋于改善。但是与此同时,工业发展也出现了新问题,工业增加值增速稳中趋缓,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也不断凸显,除此之外,虽然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货值近期大幅增长,但后期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将日趋复杂,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也会为我国工业发展增添许多不确定性,为保持工业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本文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1.继续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带动整个工业经济
2018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速稳中趋缓,下行压力加大,虽然工业结构不断地升级,但是新动能尚未对我国的工业体系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因此新旧动能之间的转换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仍需加快,从而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整个工业经济,具体措施如下:(1)鼓励企业、战略投资者等合作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加快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条。(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实现“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协调发展。(3)支持技术创新和项目建设,全力促进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
2.全方位优化企业生产环境,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舒适度
篇3
我区城改项目的投资较快增速及保障房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使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现持续回升态势。截止9月底,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3亿元,同比增长29.8%,增速较一、二季度分别回升0.6、0.8个百分点。重点建设项目进展良好,提前四个月完成《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为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了重要支撑。前三个季度,91个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4.25亿元,超过节点进度要求12.4个百分点。其中,9个市级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26.33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104.9%。重点在建项目中有69个项目完成时间节点任务,28个项目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重点在建项目中,综合改造类、房地产类项目占全区重点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的68.02%,其投资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商贸类项目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投资任务。
三、消费市场持续活跃,批发零售仍占主导。
行政中心、铁路北客站、世园会、地铁二号线、汉城湖景区等项目的运营给我区商贸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持续的商机和消费效应。我区住宿、餐饮、批发和零售等产业得以发展,销售额同比增长分别达到33.0%、22.6%、33.6%和21.7%。这些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冲消了汽车销售增速不甚理想的状况,消费市场继续保持活跃态势。截至9月底,我区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8.1亿元,同比增长19.8%,增速较上年同期和上季度分别提高了0.2、0.7个百分点。从消费形态看,批发和零售行业仍然占据我区消费品市场的主导地位,全区限上批零企业实现零售额191.15亿元,占全区社消总额的96.5%。住宿餐饮业成为我区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具有快速增长潜力的产业。
四、财政收入较快增长,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篇4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12009709
自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重创全球经济,导致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金融危机对转轨国家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俄罗斯和中东欧国家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陷入深度衰退,一些转轨国家甚至同时出现了货币危机、股市危机、债务危机、实体经济危机、经济增长危机以及政治危机。面对这些危机及其所导致的金融动荡、经济下滑、居民收入下降、失业率上升等状况,转轨国家纷纷实施经济刺激计划,采取多种措施扶持实体经济,维持金融业稳定,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增加对失业人口的救助以减轻危机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一些国家还获得了国际金融机构和组织的经济援助。这些举措对转轨国家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尤其是后金融危机时期恢复经济增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逐步走出危机阴影的转轨国家经济
由于国际金融市场逐渐复苏,全球经济逐步摆脱危机,加之转轨国家的经济刺激计划奏效,绝大多数转轨国家的经济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恢复性增长,有的转轨国家甚至较快恢复了经济增长。
(一)较快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中国经济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经济刺激方案。而且,中国的经济刺激方案是转轨国家中规模最大的,对于2009年经济的恢复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表1反映了中国政府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总额的12%)用于实施财政经济刺激措施的情况。
由于4万亿元巨额投资的拉动和其他的相关措施,使中国在世界各国中率先实现了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这种态势主要反映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得以较快扭转。中国2009年经济增长率为8.7%(经济增速从一季度的6.2%,一路上行至二季度的7.9%、三季度的9.1%、四季度的10.7%)。二是主要物价指数触底回升。2009年CPI连续下降9个月后,11月转为上涨,12月上涨1.9%;PPI连续12个月下降后,12月首次转为上涨1.7%。三是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势头明显。2009年,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5万亿元,实际增长35.2%,全年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同比增长16.9%。四是外贸出口快速恢复。2009年12月,外贸出口增速由负
增长转为较快增长,出口规模恢复到金融危机发生前的最高水平的96%。五是金融领域形势明显向好。主要表现在:宏观金融环境稳定宽松,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2009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0.62万亿元,同比增长27.6%。同时,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及存款增速较快,12月末分别同比增长31.74%和28.21%。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23 992亿美元,同比增长23.29%[1]。
(二)缓慢复苏的俄罗斯经济
俄罗斯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转轨国家之一。受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历经9年增长的俄罗斯经济陷入深度衰退,金融市场也由动荡演变成为一场金融危机。俄罗斯的经济和金融体系经受着严峻的考验。表2反映了俄罗斯2008―2009年的经济状况。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及由此造成的深度经济衰退,俄罗斯采取了若干救助和刺激经济的措施:一是对银行系统注资,以维护银行系统的稳定,并确保金融体系和本国货币的稳定。二是大力扶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对大型企业(也包括一些中小企业)采取重点扶持措施。三是对一些重要经济部门采取特殊保护措施,根据不同行业采取有针对性的救助计划。四是维持社会稳定,关注民生,加强国家社会保障,大幅度提高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减少失业并增加就业,从而兑现了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所有承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俄罗斯刺激方案在2009年和2010年占GDP比重分别达到4.1%和1.3%。表3显示的是俄罗斯反危机措施的相关情况。
上述措施的实施使俄罗斯经济在2009年下半年出现了复苏迹象:其一,2009年卢布先贬值后升值,全年未出现大幅贬值现象,从而避免了重大损失。根据俄央行的资料,2009年1―12月,卢布实际有效汇率下跌了3.8%[2]。其二,俄罗斯银行部门保持了整体稳定,没有出现一些专家预测的“第二波危机”。俄罗斯政府和央行的干预措施增强了储户对银行业的信心,居民存款在2009年增长了27%,提高了银行业的稳定性。其三,实体经济虽然在2009年上半年出现严重下滑,但在下半年由于政府支出的增长推动了国内需求回升,使产出逐渐恢复。从表2可见,俄罗斯2009年GDP下滑了7.9%,略低于预计。2009年第4季度GDP只下滑了3.2%,经济恢复要好于预期。同时,经过季节性调整的数字表明,俄罗斯经济在2009年第3季度开始了微弱复苏,在第4季度出现了加速的趋势。其四,俄联邦财政状况也要好于预期。2009年,由于石油出口收入的增长,预算赤字占国内总产值的5.9%,没有超过占GDP 7%的警戒线[3]。进入2010年后,俄罗斯的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2010年第1季度,GDP同比增长了2.9%,扭转了2009年第4季度-3.8%的下降趋势。根据俄联邦统计局截至2010年4月的数据,俄罗斯经济形势继续好转,失业率由3月的8.6%降至4月的8.2%,为4个月以来的最低;零售贸易总额同比增长4.2%,实现了连续4个月增长;实际工资上涨了6%,为2008年10月以来的最大增幅,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7%;卢布兑美元汇率连续第4个月升值;4月工业生产指数继3月上升5.7%之后再次上升10.4%;固定资本投资增长2.3%,也是2008年10月以来的最大涨幅[4]。
(三)触底反弹的东欧国家经济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东欧转轨国家经济在2009年大幅下滑,表4反映了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
另有资料显示,到2009年第2季度,克罗地亚、哈萨克斯坦、波兰、塞尔维亚和乌克兰等国的工业产出已转为正增长。波兰国内需求相对较强,而且GDP保持了正增长。图1反映了中国和俄罗斯等国的工业产出增长情况。
图1 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工业产出增长率
资料来源:World Bank.Russian Economic Report[R].No.21,March 2010.
一方面,由于国际需求改善,再加上货币贬值,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了东欧转轨国家的外贸出口。从2008年中期至2009年中期国际金融危机肆虐期间,外贸促进了波兰GDP增长3.2%,捷克增长0.5%,斯洛伐克增长1.6%,匈牙利增长7.3%(但其国内需求下降了10.5%)[5]。特别是2009年第4季度,全球经济的复苏推动了东欧一些转轨国家出口的增长。
图2 部分转轨国家出口情况增长率
资料来源:UniCredit.CEE Quarterly,2010Q2.
另一方面,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但俄罗斯和东欧国家银行体系没有出现系统性的破产倒闭,存款者也没有普遍丧失信心。虽然如此,由于经济恢复缓慢,贷款违约率上升,银行不得不削减对私有部门的贷款以修复资产负债表,从而影响了消费和投资需求,无法有效推动经济增长。图3表明了转轨国家银行对私有部门的贷款情况(如图3所示)
综上所述,历经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转轨国家经济之所以能够逐步摆脱危机的严重影响,出现经济向好态势,主要得益于转轨国家果断实施了经济刺激和救助计划,特别是采取措施大力扶持实体经济并稳定金融业,千方百计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增加对失业人口和弱势群体的救助。转轨国家的实践表明,这些政策措施的实际效果是较为明显的。
二、后危机时期转轨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世界各国广泛采取刺激经济和其他干预措施,不仅使各国经济也使全球经济出现了恢复性增长,特别是亚洲经济的有力增长以及美国个人消费需求的复苏对全球
资料来源:UniCredit,CEE Quarterly 2010Q2.
经济增长产生了推动作用。鉴于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调高了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在更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和《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IMF将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4.2%上调至4.6%。世界银行也认为全球经济正显现稳步复苏迹象。据世界银行最新的经济预测,2010―2011年全球GDP增幅将在2.9%―3.3%之间。然而全球金融市场仍然很脆弱,而且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和可能升级又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不仅会拖累欧元区的经济增长,也会拖全球经济的后腿,延缓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世界银行指出,如果任何陷入债务危机的欧洲国家发生债务违约或市场信心危机的状况加剧,贸易萎缩及信贷枯竭将不可避免地严重抑制全球的GDP增速,从而也就无法排除部分国家陷入二度衰退的可能[6]。后危机时期转轨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发展正是面临着全球经济形势总体趋好但不确定性和变数增加这样一种发展态势。
(一)近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举措以及后危机时期中国在全球经济复苏中的重要作用予以充分肯定。IMF 2010年7月27日报告称,中国政府在金融危机中采取的“迅速、果断、有效的”政策措施减轻了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并确保中国引领全球经济复苏。该报告认为,在财政政策方面,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养老、医疗、教育等的支出力度,调低了税率。在货币政策方面,中国央行下调了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取消了对信贷增幅的限制,促使银行信贷大幅增加。在多重政策作用下,中国经济自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加速回升,而且有望今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同时,中国经济复苏对本地区乃至全球经济都会产生“显著且积极的”溢出效应[7]。IMF预测,作为领头羊的中国经济2010年的增长有望达到10.5%,这得益于出口的强劲反弹和富有活力的内需。2011年的增长预期为9.6%。除IMF外,世界银行预测2010年中国GDP同比增长9.5%,2011年增长8.7%,仍将保持稳健增长[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及其前景进行了预测,认为2010年中国经济将继续强劲增长,在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的作用下,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2011年虽有所减缓,也会达到9.7%。由于贸易条件恶化和国内需求依然强劲,2010年经常账户盈余可能会继续下降,约占GDP的2.75%,然后在2011年升至3.4%[9]。
无论是IMF还是世界银行和OECD,其对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评价和前景预测,是基于中国政府在金融危机中所采取的刺激经济的有效政策措施以及后危机时期经济刺激计划所带动的强劲经济复苏。中国政府至2010年投入的4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总额12%),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而且也带动了全球特别是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从今后一个时期看,4万亿人民币的投资效应还会进一步显现,加之中国政府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政策目标和相继采取的其他若干重要措施,对今后几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会产生积极影响。一个基本的判断是:今后中国经济不仅会继续呈现向好态势,而且将逐步进入扩张和快速发展期。
1.中国能够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做出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目标的有效调整
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之时,于2008年12月8―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重大举措和政策目标。其中,保增长成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这一中心,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出扩大内需的“国十条”,安排4万亿元投资;连续多次降息,并部署金融“国九条”;解决中小企业困难,等等。当时将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可见,“保增长”是一条主线,“扩内需、调结构”是实现“保增长”目标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2009年“保增长”目标实现以后(GDP增长了8.7%),后危机时期特别是2010年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目标与任务成为关注的焦点。2009年12月5―7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而“扩内需、促消费”是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主要任务之一。2010年6月5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G20会议发言时也重申,中国2010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重点,着力扩大内需,调整优化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0]。因此,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2010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政策目标的重点。基于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分别乐观预测中国经济2010年将增长10.5%、9.5%和11%,2011年也将分别增长9.6%、8.7%和9.7%。与此同时,有的经济学家甚至担心中国会出现经济过热,易宪容认为,在三驾马车的拉动下,2010年中国经济不必担心完成不了年初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控制目标,更无须担心2010年下半年出现经济增长下行的风险,所担心的应是2010年的经济增长不要过高而超过12%,出现经济过热[11]。
2.投资与出口会对经济产生双拉动效应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拉动2009年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5%,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2.3%,拉动GDP增长8个百分点;国外需求即“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负44.8%,下拉GDP增长负3.9个百分点。出口负增长甚至是两位数的下滑,这在近几十年来尚属首次。而2010年投资与出口都会对经济产生拉动效应。从投资看,中国致力于激发市场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200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0年要保持投资适度增长。特别是2010年5月,中央政府以“新36条”的形式再次鼓励民间资本积极投资经济中的绝大多数行业,尤其是基础设施等一些垄断性行业。有人认为这可能成为未来5―10年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推动力。从出口看,2010年出口对中国GDP的贡献不仅会由负转正,而且贡献加大,出口将成为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出口大幅反弹也将2009年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投资与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成为主旋律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是关系中国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课题,因而也是中国当前和今后中长期内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200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这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和主旋律。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和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凸显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是进一步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巩固和发展后危机时期经济增长良好势头的需要;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是保证中国提高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竞争力、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措施。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新的结构调整的转折点,可以说是正逐步转向一个新的增长动力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是从三个方面入手的:一是推动经济增长由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转变;三是从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转变。这些措施是保证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稳定增长与发展的真正动力。
(二)近期俄罗斯及东欧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俄罗斯经济在2009年下半年开始有所好转,自2010年第1季度起逐步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0年4月份的一份报告中预测,2010年俄罗斯经济将增长4%,2011年将增长3.3%。而据世界银行预测,2010年俄罗斯真实GDP将增长5%―5.5%,2011年将增长3.5%。表5反映了世界银行对全球经济增长和俄罗斯经济增长的预测情况。
俄罗斯中央银行副行长乌柳卡耶夫预测,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2010年俄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出口产品的价格会上涨。2010年石油价格将会比每桶58美元的官方预测高10―15美元,反映市场供需平衡的价格约在每桶70―80美元。由于石油、天然气价格的上涨,使俄罗斯经济能够增长4%―5%。俄罗斯央行预测,2010年俄罗斯仍将保持贸易顺差,接近2009年1 100亿美元的水平。卢布将逐步向浮动汇率过渡,2010年俄罗斯信贷将增长20%[12]。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部长纳比乌琳娜宣布,截至2010年5月底,俄罗斯经济增长率为5.8%,失业率下降到7.5%。如果从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两个因素来看,俄罗斯已经摆脱危机。
另据最新资料,俄罗斯政府总理普京2010年6月透露,俄罗斯经济几乎达到了危机前的发展速度,约为2008年的99.1%,发展趋势良好(而世界银行预测,只有到2012年底俄罗斯实际GDP才有可能达到危机前的水平)。当然,2010年俄罗斯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主要依赖于石油价格的有利变化、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政策、银行信贷紧缩缓解、就业增加和居民消费增长等多种因素。
综合起来看,后金融危机时期俄罗斯经济会继续呈现向好的积极态势,这是因为:
第一,俄罗斯中央银行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银行增加对实体部门的贷款。由于俄罗斯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改善流动性,银行部门的系统性风险得以大大降低。而且,为刺激经济复苏,俄罗斯央行自2009年以来已连续13次小幅下调再融资利率,2010年四次降息。俄罗斯总理普京2010年5月21日指出,目前俄罗斯央行再融资利率位于8%的历史低位(实际上自2010年6月1日,俄罗斯央行确定的再融资利率为每年7.75%),主要利率水平已从金融危机时期的高达25%降至11%―12%,次级贷款利率降至13%―14%,2010年银行贷款预计增长5%―10%(而俄罗斯央行行长伊格纳季耶夫则预测2010年俄罗斯银行业贷款将增长15%)。普京相信,俄罗斯银行目前不存在流动性问题[13]。他表示,俄罗斯银行系统已经摆脱了危机风险,各大银行已经开始扩大对经济领域的贷款规模,目前几乎所有银行都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支持贷款的增长。有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6月,俄罗斯银行持有2万亿卢布(约合640亿美元)的流动性资产,其中一半是以中央银行债券形式持有的。俄央行表示,自2010年6月以来,俄罗斯银行业的投资积极性显著增长,对实体部门的贷款增长趋势明显。
第二,俄罗斯经济能够摆脱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合理的财政预算政策。普京于2010年4月20日在国家杜马就2009年的政府工作作报告时表示,政府采取的财政预算政策帮助经济较为平稳地度过了经济危机最危险的阶段,摆脱了经济衰退,同时政府也成功地避免了财政崩溃,而且这是在预算开支增加27.4%、收入减少29%的情况下做到的。目前政府正在逐步取消应急措施,并提高财政预算支出的效果。俄罗斯稳定财政预算的重要措施是缩减预算赤字。2009年11月20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三度最终通过了2010年、2011年和2012年联邦预算。2010年联邦预算赤字将达到2.9万亿卢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6.8%。2011年赤字计划缩减到1.9万亿卢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而2012年赤字减至1.6万亿卢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
第三,后金融危机时期,俄罗斯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扶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继续保持对实体经济的刺激政策。俄罗斯政府总理普京于2010年2月底表示,减少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还为时尚早,俄罗斯不会放弃必要的反危机计划,但应该把反危机计划更多地与技术革新和结构改革联系在一起。他认为未来几年俄罗斯扶持实体经济和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及主要任务是:一是刺激内需,首先是刺激汽车和建筑等行业的需求,落实现有的住房建设计划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是拓展经济增长基础,实现经济和出口多元化。三是实行稳健的货币信贷政策,减少预算赤字,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四是为大型企业提供国家担保,实施系统性措施加强银行业的资源基础,加大对实体经济的借贷力度。作为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的措施之一,2010年俄罗斯政府拨款1 076亿卢布支持农业生产。俄还拨出335亿卢布支持本国汽车工业,政府承诺在2020年前将划拨超过1万亿卢布的直接援助资金来扶持汽车工业的发展[14]。俄罗斯政府表示,今后还会重点支持1 500家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的企业。
第四,根据俄罗斯政府已批准的2011年前创新型经济发展方案,近一两年创新型经济在俄工业中所占的比重应从5.8%增加到6.7%。而按照俄罗斯至2020年的政府构想,俄罗斯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应保证主要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3―5倍,降低生产的能耗量1.6―1.7倍。GDP中高新技术部门所占比重的增幅达17%―20%(2007年为10%―11%),用于科学研究和试验设计工作的费用增加2.5%―3%(2007年为1.1%)。据预测,实现技术创新工业企业的比重到2020年要提高到40%―50%(2007年仅为8.5%),生产总量中的创新产品比重增加到25%―35%(2007年仅为5.5%)。由此,人均GDP指标应超过3万美元(2007年为1.4万美元)[15]。
第五,俄罗斯财长库德林表示,为改善国内投资环境,俄罗斯政府已制定未来几年的行动计划,正努力使俄罗斯重新成为对外国投资具有吸引力的国家。按照政府的计划,在未来两三年内,俄罗斯须将外国直接投资额恢复到600―700亿美元的水平。
据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副部长克列帕奇预测,2010年俄经济增长有望达到3%―3.5%。而且他认为,如果控制得好,能延续2009年第3和第4季度的发展势头,2010年俄罗斯经济增长的水平甚至可以达到6%。在未来3年内,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有望达到4%―4.5%[16]。
至于东欧国家,欧洲债务危机爆发使欧盟经济恢复出现变数,因而对东欧国家今后的经济复苏带来不确定性。因为从贸易渠道看,许多东欧国家的出口依赖于西欧;从资本渠道看,东欧国家大量依赖外国直接投资,而且银行业多数主要由西欧银行主导,因而欧元走弱势必会影响东欧国家的出口。同时,资本大量流出也会加剧东欧国家的资金短缺和信贷紧缩,拖累经济的恢复。当然,东欧国家中也有发展态势较好的,如波兰就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冲击,是欧洲和中亚地区24个发展中国家中为数不多的产出没有萎缩的国家之一。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波兰经济增长率在2010年能够达到2.75%,2011年可达到3%。乌克兰2010年上半年GDP增长约为6%,这与2009年GDP狂降15.9%形成了鲜明的对照[17]。像波兰、乌克兰和捷克这样的东欧转轨国家,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向好趋势是较为明显的。
三、总结性评述
国际金融危机对转轨国家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和冲击。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转轨国家纷纷采取多种救助措施,主要包括为金融部门提供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缓解危机给居民带来的不利社会影响等。但各国采取的措施既有相同点,也有很大的差异,这与各国在危机前的初始经济金融条件有密切关系。初始条件较好且危机前有着强大经济实力的国家,可能有更多的空间来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初始条件较差的国家可能需要大幅度的财政调整,难以实施有效的财政刺激和救助计划。
中国政府4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总额12%)的财政刺激措施是转轨国家中规模最大的,这一庞大的财政刺激措施也带动了全球特别是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俄罗斯拥有低水平的公共债务、庞大的财政盈余,2009年其经济刺激方案在20国集团中也是最大的,用于反危机计划的资金达到2万亿卢布。2009年6月俄罗斯出台了2009年政府反危机措施计划,该计划规定了俄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措施的七大优先方向,包括:履行国家对民众的社会义务;进一步发展工业和科学技术;刺激内需以恢复经济增长;发展创新领域并转变经济结构;完善市场机制;为企业经营活动消除壁垒;创建强大的金融系统;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强国内外投资者信心等内容。首要的措施是稳定金融业,其次是强化社会保障措施,再则是对交通、汽车、农业和国防等特定部门的支持。减税也是刺激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18]。另据专家估计,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俄罗斯反危机措施为实体经济提供了约2.1―2.5万亿卢布的资源。
相比之下,大部分东欧国家财政刺激措施规模较小,有的国家甚至不得不采取紧缩措施,以纠正宏观经济的不平衡。亚美尼亚、白俄罗斯、波黑、匈牙利、拉脱维亚、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乌克兰等8个国家接受IMF援助贷款,当局努力减少财政支出,改善财政状况。爱沙尼亚也实施了紧缩的财政政策。捷克、波兰、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则采取了相对扩张的财政政策。波兰有着相对较为健康的公共财政。捷克银行系统较强大,债务水平也较低。而且在危机前,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等国家的出口较多,减少了外币债务,并实施了更严格的财政政策,这些为应对危机、实施财政刺激提供了一定空间。当然,东欧一些国家应对危机的举措如财政减税、增加支出等,不仅力度较小,而且往往受制于不断上升的政府赤字,因而效果并不明显。
还应当指出,转轨国家采取不同的反危机措施和刺激经济方案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对后金融危机时期的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也不相同。中国2009年以来实施的包括4万亿元投资在内的一揽子计划和经济刺激政策已取得成效,为深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中国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已基本形成。正如总理在2010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表讲话所指出的:“实施一揽子计划的成效,不仅在于保持了当前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更重要的是保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好势头,现代化进程没有因巨大的外部冲击而出现大的波折,其意义重大而深远。”[19]因此,总体上看,2010年后中国经济将逐步进入扩张和快速发展期。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由于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外部需求的扩张短期内难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因而扩大投资拉动国内需求,提升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取向。这一态势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当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出现负增长之时,中国等发展中大国经济迅速回稳和保持较快增长,极大地增强了世界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心,为世界经济提供了强劲增长动力。”[19]因此,作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引领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之一,中国扩大内需来拉动并保持高速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另一个经济转轨大国俄罗斯的情况与中国有较大的差异。总的来说,虽然俄罗斯反危机措施和刺激经济方案的力度没有中国大,但好于大多数东欧转轨国家。据欧盟委员会预测,未来两年俄罗斯经济将出现增长,失业率将下降。2008年俄罗斯经济增长5.6%,2009年下降7.9%。预计2010年俄罗斯经济增长率为3.7%,2011年将达4%[20]。而且,俄罗斯将发展创新经济作为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为发展创新经济,俄罗斯增加了国家担保资金的拨款。2010―2012年国家财政预算修正案将担保资金发放总额增至5 380亿卢布,其中,2 670亿卢布用于发展纳米技术、国防工业、飞机制造以及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等,2 710亿卢布用于政府计划扶持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俄罗斯政府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库德林表示,未来2―3年内俄罗斯小额信贷市场的容量估计达1 000―1 500亿卢布,主要用于支持小型企业。此外,根据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的指示,俄罗斯正在起草关于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计划。而且,为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俄罗斯政府决定在2010年6月1日前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并成立由俄罗斯及境外金融机构专家代表组成的咨询委员会,以全力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总之,后金融危机时期,转轨国家在危机前若干年内曾保持的增长动力强劲、出口快速增长、资本大量流入、商品价格高企、国内消费需求旺盛的局面难以很快恢复。金融业仍然面临着不良资产上升、资本水平不足的风险,难以有效发挥中介作用,推动经济增长。而且持续攀升的失业率和扩大的财政赤字也给经济恢复与发展带来不小的压力。今后一个时期,转轨国家不仅要应对经济增长缓慢和失业率上升的可能趋势,并确保财政的可持续性,而且要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方式,使之建立在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银行.2009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R].北京:2010.
[2] 俄罗斯央行.2009年卢布实际有效汇率下跌3.8%[DB/OL].省略/eguoxinwen/eluosi_caijing/2010-01-14.
[3] 俄罗斯财长.2009年预算赤字占国内总产值的5.9%[DB/OL].省略/xinwentoushi/2010-01-21.
[4] Maria, E.,Paul,A.Russian Economy Expanded 2% Last Month,Fastest Pace Since November 2008[DB/OL].http://省略/news/2010-06-04/.
[5] The World Bank.EU10 Regular Economic Report[R].April 2010.
[6] 严际飞.中国贸易增长提振市场信心[N].环球时报,2010-06-11.
[7] 严际飞:《中国贸易增长提振市场信心》,《环球时报》2010年6月11日。
[7] 徐启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赞我应对金融危机举措[N].光明日报,2010-07-29.
[9] 《IMF预计中国经济今年增长10.5%》,《参考消息》2010年7月9日。
[8] 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季报[R].2010.
[9] OECD.Economice Outlook 87 database[DB/OL].http://省略/document/31/.
[1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 、作重要讲话》,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省略,2009年12月7日。
[10] 谢旭人.中国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N].京华时报,2010-06-07.
[11] 易宪容.下半年需小心经济过热[N].环球时报,2010-06-18.省略/cj/Financial/2010-02-03。
[12] 俄罗斯央行.经济乐观向好将收紧反危机措施[DB/OL].省略/xinwentoushi/2010-01-21/.
[17] 《俄经济已接近危机前增长率》,《远东经贸导报》,2010年7月6日。
[13] 朱辉英.俄罗斯总理普京称俄罗斯银行目前不存在流动性问题[DB/OL].http://content.省略/2010-05-22.省略/xinwentoushi/2010-04-21/。
[20] 《俄国家杜马通过近3年的联邦预算》,俄新网http://,2009-11-20。
[14] [俄]A.科贝洛夫.危机时期俄罗斯汽车工业扶持政策探讨[N].远东经贸导报,2010-07-06.
[15] В.Кудров.Экономика России:сущностъ и видимостъ[R].МЭМО,2009,№2,с.48.
[23] 《俄罗斯财政部长说俄将努力吸引外资》,新华网:http://news.省略/fortune/2010-02-03/。
[16] 佚名.俄罗斯预计2010年经济增长3%―3.5%[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0,(5):60.
[17] 宋宗利.亚努科维奇:从煤工到乌克兰总统[N].参考消息,2010-09-02.
[18] IMF.Fiscal Implications of the Global Economic and Financial Crisis[R].June 9,2009.
篇5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稳步提高,产品产销衔接良好,对外贸易增势平稳。2007年电子信息产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6万亿元,增长18.0%;增加值13000亿元,增长18.2%;软件业务收入5800亿元,增长20.8%。产业规模继续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位居领先,销售收入占全国工业的比重为12%。多数重点产品产量保持平稳增长。产品产销衔接良好,手机、计算机、彩电等主要产品产销率均达98%以上。出口较快的主要是计算机和电子元件行业,二者增速分别比全行业高了2.8和10.8个百分点。
2.电子信息产业区域布局日益集中,企业实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日趋深入。信息产业企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全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完成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日益成为推动行业平稳运行的中坚力量。企业研发投入不断提高,全行业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接近4%,其中有11家企业比例已超过6%,海尔、华为等研发投均超过50亿元。九个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实现收入超过3万亿元,成为引领产业增长的重要地区,并发挥重要的带动示范效应。40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分别在通信、计算机、家电、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电子器件、电子材料等专业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合计产业规模占全国的1/4以上。
3.产业优势逐渐突出:如能源消耗处于较低水平,信息化程度较高,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竞争优势突出。而从能源产品看,电力、原煤、燃料油、柴油占据前四位,分别占全行业能源消耗量的49%、15%、11%、10%。互联网用户达到2.1亿人,比上年增长7000万人以上;城镇居民计算机拥有量达到59.7台/百户,彩电拥有量超过151台/百户,二者分别比上年提高了15%和5%。国家信息化投资占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接近10%,电子政务投入占电信建设投入的比重为12%。企业电子商务不断推进,电子大中型企业电子商务采购、销售额占营业额的比重达40%。
另外,电子产品价格不断下降,2007年,我国主要消费类电子产品价格指数为85.2,降幅较上年增加了0.7个百分点,比全国CPI低19.6个百分点。其中微型计算机价格指数为85,笔记本价格指数80,液晶电视机价格指数78,CRT电视机价格指数为95,手机价格指数85,数码相机80,激光视盘机价格指数96.5,音响价格指数98.5。电子信息产品价格下降平抑了物价上涨的趋势,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下降0.53个百分点。
二、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1.产业化链条不完善,没有低成本的配套能力。在研究、开发、产业化等创新链的关键环节中,产业化既是创新的目的,又是整个创新链的归宿。更重要的是,在产业化的过程中,电子信息产业也是一个独立的产业链形态,包括基础材料、电子元器件、核心部件、生产线以及规模产能配套条件等在内的完整形态。由于没有有效的机制,上述各环节的利益共同体难以形成有效的联动与合力,导致技术发明人、投资人和政府部门出现产业投资不到位、政策不落实、专利实施少、生产规模小的现象。特别是在专用设备、装备、材料、测试仪器仪表等基础环节薄弱,更是影响产业化持久发展的基础。
2.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过度依赖外资企业。我国信息产业在充分利用外资的同时,没有迅速提高自主核心竞争力。电子信息产业链中的某些关键环节非常薄弱。尤其是微电子、光电子、材料等基础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整机产品所需的关键集成电路和重要材料基本依赖进口。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商手中的后果之一,就是产业发展对外依存度高,对内带动不够,缺乏主动权。
3.投资前景不容乐观
一方面,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将影响投资的增长。目前,国家在2008年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信贷过快增长;同时在土地供应上将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特别是东南沿海的工业土地供应日趋紧张,因此产业投资增速受此影响可能有所减缓。但是,如果能争取国家在投资上对信息产业予以倾斜,并引导地方将信息产业作为经济结构升级的突破口,调控措施对产业投资的冲击将有所弱化。
另一方面,加工生产的成本比较优势弱化,将进一步导致外资转移的扩大。目前,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环境的调整,特别是人民币升值加快、两税并轨正式实施、新的劳动合同法生效等,国内生产制造的成本逐步上升,原有比较优势有所弱化。2008年外资企业开始将部分投资外移转向越南、菲律宾等国家,这种现象可能有扩大的趋向。相比而言,对外投资前景看好。目前,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高,通过对外投资调整结构的趋动力日益增强,部分大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探索开始走向正轨;国家为缓解贸易顺差过快增长和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出台了鼓励对外投资的措施意见,这些都为电子信息企业对外投资的扩大创造了有利条件。
4.内外资企业呈现不同发展格局。从往年看,三资企业一直是拉动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但2007年内资企业各项指标增速均大大高于三资企业。从规模看,三资企业仍占较大份额,比重达到78%,但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内资企业,其收入和增加值增速均为19%,分别比内资企业(24%、25%)低了5和6个百分点。从效益看,内资企业利润增长42%,税金增长23%,分别比三资企业(15%、8%)高了27和15个百分点。从出口看,内资企业增长35%,比三资企业(25%)高了10个百分点。从投资看,内资企业增长38%,比三资企业(21%)高了17个百分点,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增速仅为7%。从创新看,内资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6%,比三资企业高了2个百分点以上。
5.技术升级带来的结构和市场变化十分突出。2007年信息技术转型对产业和市场结构影响特别明显。一方面,基础行业逐步成为拉动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整机更换效应尤为明显,高低端市场呈现不同的格局。由于结构升级,主要产品增幅同比均有所下降,但高端产品增长很快。
三、全球化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
1.全球产业链分工和整合的趋势日益明显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跨国公司日益专注核心技术和业务,产业链的分工与整合日趋深入。首先是制造环节代工化。以台湾地区企业为代表的代工企业基于成本和规模优势,不断介入整机制造领域,在产业发展中占据强势地位,甚至出现产品制造通吃的苗头,使产业的生产模式发生调整变化。其次是非核心业务外包化。近年来,印度、爱尔兰经济取得快速发展,正是大力发展面向欧美跨国公司的信息服务外包业务所致。第三是业务外包的整合化。由于国内企业的业务相对单一,在产业链中处于较低的环节,面临产业链的发展变化,亟需加强资源整合,才能适应更高层次的竞争。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从产业链条入手,避免产业化过程中的单点突进。信息产业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创新的终端是市场的回报,加强官、产、学、研、商的合作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实现产业化的有效手段,也是建立健全产业化的主要模式之一。在产业化的具体实施中,要加强上下游的产业配套与衔接,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将政府支持、技术研发、专利申请、建立标准、组织生产和工程化建设以及市场拓展等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支持和促进自主创新的产业化发展。此外,在产业化的链式突破过程中,短期内在整个产业链上实现产业化,是不现实的,应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在产业化过程中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成果,以提高自主创新产业化的起点。而且,要利用在集成创新中积累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快速内化到自主创新的体系中,为今后的技术跨越进行储备。
2.伴随技术升级和产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层出不穷随着产品更新加快,部分产品售后服务(如平板电视机等)跟不上技术发展步伐的问题日益突出,基础产品标准不统一也对市场规范和环境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其二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形势日益严峻,由于国内法制建设并未健全,导致工作开展相对滞后。其三是代工业快速发展,市场上出现许多无品牌但功能齐全的电子产品,对企业营销思路和行业监管模式提出了新的课题。另外,随着产业融合趋势加快,大型运营商和渠道商不断介入制造业,基于增值服务的产品定制步伐加快,渠道商开始发展自己的品牌产品,都使国内品牌企业面临与市场关系割裂的格局。
3.产业发展的生态化要求日益迫切,对我国的挑战极大信息产业兴起一股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热潮。最为典型的代表来自欧盟,近几年先后颁布了ROHS、WEEE、REACH指令,EUP指令(用能产品的生态化设计要求),这些指令针对包括电子信息产品在内的用能产品,在设计阶段,对其生命周期涉及的节能、环保要求,提出全面的框架性指令,将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带来深远影响:一是产业发展面临全新的理念。企业要从设计源头重视产品的生态发展,建立生态参数档案,并将生态评估贯穿于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二是出口面临新的壁垒。我出口企业的成本也将大大增加,企业将因原材料、设备更换以及内部机构调整和设计生产流程变革而增加生产成本,相关的检测成本也将提高,这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成本优势是一个新的挑战。
面临着产品的升级与产业的生态化,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就是人才。政府或者企业可以拿出部分资金,用于现有人才的进一步培养和潜在人才的开发,努力保持适当的人才流动性,争取达到人才流动“溢出效应”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工作环境,从而使企业能够在稳定的人力资源的条件下获得稳定的进步,不断开拓创新,提升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竞争力。
中国“的十一五”规划提出,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一定要在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和应用的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毫无疑问,在当今以信息技术为显著性标志的全球性科技革命的进程中,实现这个目标势在必行。目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度过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成功地实施信息产业强国战略,要求我们必须优化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正确引导电子信息产品需求结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中国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胡玉梅,戚昌.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及其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2).
篇6
2007年武汉城市圈被批准为国家“两型社会”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建要求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必须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而创业型经济以知识要素为核心,通过创新推动科技进步,以创业带动就业,以新兴市场的潜在消费带动原有市场消费,以财富创造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它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等传统生产要素的依赖,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因此,发展创业型经济成为“两型社会”建推动下武汉城市圈的战略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对武汉城市圈发展创业型经济的态势及策略进行探讨。
武汉城市圈发展创业型经济的态势分析
(一)武汉城市圈发展创业型经济的优势分析
1.创业政策逐步完善。在创业政策上,武汉城市圈一方面积极贯彻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另一方面也相继出台了结合本省、市实际情况的配套政策。2008年4月出台了《武汉市全民创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全民创业方案”)。全民创业方案提出以弘扬创业精神、培育创业主体、拓展创业空间、加强创业服务为重点,将武汉建为一个“创业之城”。全民创业活动实施以来,武汉市的全民创业工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创业政策上,形成了市、区两级创业政策体系,立了专项扶持资金,建立了市区共建融资担保体系。2008-2010年累计为中小企业协调担保融资230.29亿元。武汉市国税、地税系统落实全民创业优惠政策,3年减免税金额总计达67.05亿元;2008年至2010年上半年连续举办了五届“武汉全民创业赶集会”,累计推出创业项目2134个,吸引创业者和投资者等与会人数37.5万,汇集民间投资意向资金超过12.7亿元;在创业培训上,劳动社保部门、市经委、团市委组织了多项创业培训讲座,3年累计完成创业培训9.2万人;在创业基地建上,每年立10多家全民创业示范基地,并强化科技孵化基地建。2008年起,武汉科技企业孵化器由49家扩展到6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15家,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国内第三。
2.中小企业创业活跃。近几年来,武汉城市圈的中小企业创业活动活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量不断增长。从2006年至2010年,武汉城市圈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每年的增长幅度分别为16.2%、21.7%、22.3%、14.1%,至2010年城市圈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8592个(见表1)。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信心也明显提升,根据《2009年武汉市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报告》,中型企业家的信心指数为121.55点,小型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2.22点,分别比2008年上升9.04和10.22,均处于相对景气状态。
3.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武汉城市圈在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拓宽科技投资渠道、聚集科技资源方面效果显著。2010年国家批准了东湖高新区为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目前已有40多项重大科技项目在示范区组织实施,落实中央部委资金支持近1亿元。截至2010年底,全区年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企业有5家,年销售收入在50亿元以上企业有11家,在示范区注册的企业总数有16600多家。在科技投入上,2009年武汉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2.35%。在科技活动方面,2009年武汉市承担了国家科技项目1198项,申报了“核高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技术”等三个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专项。2009年,武汉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30家,比上年增加103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55亿元,增长18.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11.03亿元,增长18.2%。
4.知识产权意识逐渐增强。随着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武汉城市圈内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也逐渐增强。根据武汉市历年的统计年鉴数据(见表2),专利申请量由2001年的2198项增长到2009年的14600项,增长了5.6倍。专利授权量由2001年的1057项,增长到2009年的6853项,增长了5.5倍。
5.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资源丰富。据统计,武汉城市圈内各单位从业人员中,研究生以及以上、本科、专科人员分别占1.75%、13.07%、20.21%。在具有技术职称的人员中,具有高级、中级、初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分别占2.65%、8.50%和9.27%。湖北省是教育大省,1+8城市圈是重中之重。2010年武汉地区拥有高等院校84所(其中市属高校8所),占地面积5431.8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3%;研究生及本专科在校生114.42万人,比上年增长3.0%。武汉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不断提高,每10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已经达到1.37万人,这一指标超过上海市1倍多,位居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前列。此外,人才的创新成果也比较明显。2009年湖北省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740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20项,应用技术成果693项,软科学成果27项。
(二)武汉城市圈发展创业型经济的劣势分析
1.与发达地区相比创业水平还存在差距。根据高建所著《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2007》,CPEA(China Private Entrepreneurship Activity)是中国私营企业创业指数,用于衡量某地区每万成年人(15-64岁)中过去三年新增的私营企业数量。根据2006年各地区创业率的排序,将全国29个省(和重庆除外)分成高活跃创业地区、活跃创业地区、一般活跃创业地区、沉寂创业地区四类,其中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广东等处于高活跃地区,而湖北省处于不活跃创业地区。而这一统计数结果也可以从城市圈的创业活动上得到验证。近几年来,虽然武汉城市圈的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较快,但是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圈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2009年,武汉市民营经济全年实现GDP为4620.86亿元,但这一数值仅相当于广州的58.5%、杭州的69.2%、苏州的63.7%、宁波的71.5%和郑州的81.7%。
2.城市圈内各市经济发展不均衡。无论是从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还是从工业企业单位数量、产值来看,武汉城市圈内九市之间的差距都比较大,而武汉市在圈域中“一枝独大”(见表3)。这种圈域内各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现状,使得各市的创业型经济协同发展也受到制约,武汉市的创业政策、创业环境、创业服务体系要远远优于其他城市。
此外,从产业集群来看,武汉城市圈将产业集群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但是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各市创业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平衡,使得各市之间不能形成产业互补和较强的经济联动效应。二是各市自身没有形成产业特色鲜明、规模大、实力强、影响力强的产业群。武汉城市圈虽然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经济开发区、鄂州经济开发区、孝感经济开发区等,但是产业集群的经济总量还不够,对区域经济的支撑度不足;三是各市的工业园和开发区中,产业前后关联度不够,产业集聚的整体集约化程度不高,没有形成上下游产品配套、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产业链,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还不够明显,尚未形成产业的整体力量。
3.融资难问题仍然是制约创业型经济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尽管武汉城市圈出台了多项财政扶持政策和金融政策,但是创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创业企业可以获得一些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支持,但是远远不够。2007-2009年以王柏轩为主的课题组以GEM为研究框架对武汉市中小企业创业环境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对武汉市新成立或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资金投入支持不够,虽然武汉市属于特大城市,金融信贷机构健全,拥有银行类金融机构24家,外资银行5家,其他金融机构89家,但是处于创业启动阶段的中小企业,一方面较少有可抵押的固定资产,另一方面其发展前景不确定,风险性较高,因此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不足。目前,武汉市中小企业创业资金主要来源于私人间借款、创业投资,辅助以政府补助,但是融资渠道单一,应加强多元化融资渠道建,尤其是在权益资金、债务资金和通过创业板市场公开募集、筹集资金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
4.创业创新精神不足。创业型经济活动的本质就是创新。传统经济增长模型为,新经济增长模型为,而创业型经济的增长模型则为,其中,K为资本,L为劳动,R为科技研发,E为企业家的创新、创业精神与活动。也就是说,驱动创业型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是资本、劳动力,甚至不是科技研发,而是企业家的创新、创意和创业活动。因此,企业家的创新、创业精神是驱动创业型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湖北省地处中部,是楚文化的发源地。湖北省的企业家精神离不开地域文化的熏陶,楚文化给湖北的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鄂商自古以来以精明能干、悍勇泼辣著称,“九头鸟”的聪明才智更是鄂商精神的体现。但是狭隘的地域观念也对湖北企业家的创业意识有着诸多约束和影响,缺乏跳出圈域范围、放眼未来的胆识。而武汉背靠长江,面对汉水,长期形成的码头文化也造成了湖北人固守一方,投机观念重,缺乏将企业做大、做强的气魄和胸襟。
武汉城市圈创业型经济发展策略
(一)以“两型社会”建为发展方向
创业型经济的发展应以“两型社会”建为战略方向,大力发展两型产业,建两型城市,培育两型消费。创业型经济环境下,绿色、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运作模式应成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主题。为此,城市圈内的创业型企业必须要关注国家的产业振兴、鼓励投资、节能减排等宏观调控政策,创新活动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变革规律,符合现今世界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的要求。摈弃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高度依赖资源消耗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大势所趋。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以及现代服务业等新领域的开拓,是今后创业型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新创企业必须要顺应中国经济发展大环境的要求,积极研究和开发绿色产品,在产品生产上进行工艺创新和生产方法创新,避免能源过度消耗的生产方式,减少环境污染,以此为基础的创新活动才能使新创企业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促进武汉城市圈各市创业型经济的均衡发展
武汉城市圈内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使得创业型经济的均衡发展也失去了有力的基础。仅仅只有武汉市的龙头作用,不能带动整个城市圈创业型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按照城市圈“基础施一体化、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统筹城乡建一体化、环境保护与生态建一体化”的要求,从战略和全局的角度,对各市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科技优势、区位优势进行综合分析,大力发展各市特色明显、产业链完整、聚集度高的产业集群,积极鼓励全民创业,一方面扩大经济总量,缩小与各市之间的发展差距,另一方面要抓好特色经济,引导新创企业、成长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向优势的产业集群靠拢,形成自身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而政府也应及时转换角度,以“服务型政府”、“创业型政府”为建目标,在创业政策、创业环境、创业文化、创业融资等方面加以完善,在主导创业型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三)改善和优化创业企业的融资环境
武汉城市圈创业型经济发展的一大挑战就是融资问题。改善和优化融资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拓展间接融资渠道,银行针对新创企业的特点,完善信用和风险管理政策,对于一些产品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企业给予信贷政策倾斜。同时,建立健全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发展多元化的担保机构。银行也应推动创新融资产品,引导企业通过抵押、质押、典当、租赁等方式进行融资。对于科技创新型的企业,可以尝试采用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融资方式。二是促进创业投资的发展。创业投资是对创业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通过资本经营服务对所投资企业进行培育和辅导,在企业成长到相对成熟后再退出投资,以实现自身资本增值目的的一种特定形态的金融资本。由于创业投资的周期、目的、管理方式不同,相对于银行贷款而言,创业投资更适合于企业融资,尤其是科技型企业的融资。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创业型经济发展历程也证明了创业投资的重要性。我国在2005年也出台了《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鼓励创业投资机构的发展。武汉城市圈应积极鼓励和发展创业投资,对创业投资资金的来源、利用方式、税收政策、退出机制等方面加大建和引导的力度。
(四)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
创业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通过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增强创业意愿,提高创业能力,培育创业精神,激发创业热情。在美国,创业教育最早始于1919年,发展到现在已经有1600多所高校开有创业教育课程,各校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创业教育,如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仁斯里尔理工大学的创业教育主要面向高科技创业;印地安那大学布鲁明顿分校、西拉库斯大学、科罗拉多大学布尔德分校注重新企业的创立和创新;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巴顿鲁治分校强调的是家族企业、连锁经营以及妇女创业等。武汉城市圈的高校众多,在大学创业教育方面有着明显优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创业教育达到了应有的效果。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大多以公共基础课、辅修课的形式开展,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或缺乏创业学科专业的支撑,或缺乏具有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的师资力量。高校对创业教育应充分重视,树立创业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注重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引导大学生群体成为创业主体。在创业培训上,加强对创业者的创业团队、创业辅导、管理诊断、融资政策、法律咨询、风险管理等培训服务工作,普及创业知识。
参考文献:
1.2009年武汉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报告.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网站,whec.省略/.
2.“第一驱动力”喷薄迸发―聚焦湖北科技创新.湖北日报,2011-2-27
3.王有财.2009年“创新武汉”统计监测报告.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网站,2010-4-15
4.周勇,张美灵.区域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探讨―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1(2)
5.王柏轩.中小企业创业环境与政策研究―以武汉市为例[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
篇7
Keywords: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marketing economic structure
1.引言
中国经济在2004年第一季度延续2003年扩张趋势而加速增长。在国内需求主导的经济扩张过程中,经常项目余额逆周期运动而净出口需求大幅度减少。同时,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货币信贷规模过快增长以及重要原材料、能源、交通运输瓶颈制约加剧问题,一系列紧缩性宏观调控措施在第二季度出台。从第二季度起,中国经济景气开始收缩而逐步转折下行。不过,2004年中国经济保持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格局,在将CPI指数上涨率控制在3.5%左右的同时实现了9%以上的实际GDP增长速度。在2004年实际GDP水平已经接近潜在GDP水平的基础上,使2005年实际GDP增长速度进一步接近潜在GDP增长速度,促进潜在供给能力的充分利用。
2.2004 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主要有以下特征:
1). 经济走势前高后低。一季度经济增长偏快,投资增长过猛,部分行业投资过热。之后,中央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出台了控制贷款、缩减财政支出、暂停建设用地审批、清理投资项目和开发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下半年经济逐步回落、趋稳。
2). 进出口持续高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达 11548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35.7%。其中,出口 5934 亿美元,增长 35.4%;进口 5614 亿美元,增长 36%。贸易顺差 320 亿美元,比上年增加 65 亿美元,贸易顺差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下半年进口增幅回落。
3).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趋于稳定。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70073 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增速比上年回落 1.9 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 19.1%。其中,城镇投资增长 27.6%,增速比上年低 1.5 个百分点。从走势看,年初城镇投资过快的增长势头在上半年已经明显回落。6 月底的累计增长速度已降至略高于 30% 的水平,下半年投资增速基本趋于稳定。
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上升。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5395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 10.2%,增速比上年提高 1 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 35573 亿元,增长 14.7%;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 18377 亿元,增长 10.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总额 44840 亿元,增长 12.5%;餐饮业零售额 7486 亿元,增长 21.6%;其他行业零售额 1624 亿元,增长 1.5%。
5). 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 3.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 2.8%,两者涨幅分别比上年提高 2.7 和 2.9 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 11.4%,是 1996 年以来涨幅最高的一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 6.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 5.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13.1%。从走势看,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峰值出现在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则快速走低。
总体来看,2004 年中国经济依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项经济指标均反映了经济运行的较高水平。在宏观政策的调控下,经济运行中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了有效抑制。但值得注意的是,受体制性因素影响,宏观调控的成果还需要进一步巩固,特别是在开放条件下,经济运行的外部影响在加大。
3. 2005 年第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05 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速,国内生产总值达 31355 亿元,同比增长9.5%,比去年同期低 0.3 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向理性区间回落,工业生产和出口均保持强劲增长,消费增长加快,物价上涨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征,经济运行态势基本良好。
1). 国内市场销售较旺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5112 亿元,同比增长 13.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1.9%,比去年同期加快 2.7 个百分点。其中,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090 亿元,增长 14.7%;县及县以下 5022 亿元,增长 11.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 12616 亿元,增长 13.6%;餐饮业 2063 亿元,增长 17.2%。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升级是带动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
2).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继续回落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0998 亿元,同比增长 22.8%,比去年同期回落 20.2 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9037 亿元,增长 25.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1962 亿元,增长 12.7%。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 2324 亿元,增长 26.7%。分行业看,农业、能源、交通等行业投资得到加强,水泥、冶金等行业投资继续得到抑制。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 134 亿美元,同比增长 9.5%,增幅较上年同期高 2 个百分点。
3). 出口保持快速增长
一季度全国进出口额为 2952 亿美元,同比增长 23.1%,增幅回落 15.1 个百分点。其中进口 1393.1 亿美元,增长 12.2%,增幅较去年全年回落 23.8 个百分点;出口 1558.9 亿美元,增长 34.9%,增幅较去年全年回落 0.5 个百分点。累计外贸顺差 165.8 亿美元,主要是进口大幅度回落所致,也反映了国内投资需求增势减弱。出口增幅虽略有所回落,但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这种格局意味着出口增长依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意味着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有可能加剧。
4).工业产出水平稳定增长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 14415 亿元,同比增长 16.2%,增幅较上年同期低 1.5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低 0.5 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增长 16.3%;轻工业增长 16.0%。分产品看,发电量、原煤、钢材分别增长 13.0%、9.1% 和 22.4%,微型电子计算机、移动电话机、传真机分别增长 57.5%、23.9% 和 34.1%。汽车生产增长 1.6%,其中轿车下降 2.8%。
5). 物价水平仍在可接受区间
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 2.8%,涨幅与上年同期持平,较去年全年回落了 1.1 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 2.5%,农村上涨 3.5%。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 6.1%,居住价格上涨 5.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 2.6%,其它类商品价格基本维持稳定或略有下降。一季度,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 1.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 1.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 5.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 10.1%。
6). 金融运行基本平稳
3 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 26.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4%,增幅比上年同期低 5.1 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 0.6 个百分点。狭义货币 (M1) 余额为 9.5 万亿元,同比增长 9.9%,增幅比上年同期低 10.2 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 3.7 个百分点。市场现金流通量 (MO) 为 2.1 万亿元,同比增长10.1%。3 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 19.8 万亿元,同比增长 13%;存款余额为 26.9 万亿元,增长 15.6%。
以上情况表明,2005 年第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延续了上年的良好态势,投资、消费、外贸出口和外商投资均保持了较快增长,为全年经济增长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是也要看到,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依然没有完全消除,宏观调控成果有待进一步巩固。特别要注意克服经济运行中的体制“瓶颈”,应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市场自主性增长的基础。
首先,由于经济结构中的深层矛盾,庞大工业产能一方面使 70% 以上的商品供大于求,并且不得不依靠投资增长和国际市场来消化,另一方面,重要能源、原材料以及土地等关键生产要素瓶颈的存在,难以支撑持续的投资高增长,而依靠国际市场则必然受到全球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的双重制约。
其次,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受国际市场资源类产品供求关系紧张和价格上涨影响,输入性通胀对国内经济运行的影响日益增大。在国内消费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要么转化为工业库存的增加,要么使部分生产能力被淘汰。
第三,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经济增长吸收劳动力的能力相对较低,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就业压力始终存在,加上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国内消费难以实现大幅增长。要保证宏观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使GDP保持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小幅波动,就需要政府做好宏观调控工作,而目前的宏观调控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正确把握调控方向,选择调控目标十分重要。
4. 如何调控
在调控方向上,是继续抑制经济过热,防止反弹;还是反向操作,防止经济的加速下行;或是稳定现行政策,观察发展动态;这是目前需要作出的方向性判断。如何调控,取决于我们的调控目标,也就是说,我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调控结果。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权衡。一是短期和中期;二是内需和外需;三是总量与结构。尽管这三组关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但确实要有所取舍。
第一个方面的权衡是短期和中期目标。
年初确定今年的增长目标是8%,可以有把握地说,没有极特殊的事件发生,实现这一目标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明年、后年的增速如何。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允许GDP增速回落的底部在何处?如何防止GDP增速的加速回落。从当前的情况看,如果仅仅是工业增长和工业投资放缓使GDP增速适度回落,对于防止今后几年的能力过剩和供大于求是有利的。也就是说,略微降低一点当前的增速,可能有利于今后两年保持相对高一些的增速。从持续稳定发展的角度看,可能是利大于弊的。当然,当前增速的回落应有一个底限,我认为中央确定的既定目标就是这个底限。另外,在消费增速相对平稳的条件下,有可能影响GDP增速加速回落的因素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出口增速加速回落,另一个是房地产市场的急剧收缩。所以,在权衡短期目标和中长期增长目标时,关键是要把握好对这两个部门的调控力度,以保持国民经济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而不是大起大落。
第二个方面的权衡是内需和外需。
从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我国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一直保持双顺差。10年来,贸易顺差累计约3000亿美元左右,外商直接投资大体上每年在400亿-600亿美元之间。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今年上半年,贸易顺差396亿美元,考虑到去年同期近80亿美元的逆差,仅净出口就拉高GDP增量约3800亿元人民币。这样的结果对增长、就业的有利方面自不待言。如果这样的出口实绩是因为我国产业和产品的总体竞争力提高的结果,是在各种经济参数比较合理的条件下取得的结果,应该说不足为虑。问题是我国的生态、环境的成本在很多情况下没有计入,资源的价格偏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等社会成本也没计入,这就使出口高速增长的负面影响增大。一是贸易摩擦增多;二是资源配置恶化与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大;三是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外汇占款增加,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加大;四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造成资本被动对外输出,从总体上看不符合国家的长期利益。因此,无论是维护当前的宏观经济稳定,还是促进经济的中长期发展,都有必要对内需与外需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加以评估。综合考虑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对战略与政策调整提出的要求,合理适度调整政策,改变粗放型出口扩张战略,限制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出口,提高出口的质量和效益。同时,提高消费率,切实增强内需对经济的拉动力,减少对外部需求的过高依赖和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负面影响。
第三个方面的权衡是总量与结构。
一般说来,在总量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调整结构比较难;在供大于求的条件下,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就会增加。从2002年底这轮增长进入上升通道后,结构性矛盾就日渐突出,主要表现是煤电油运等瓶颈制约增大,采掘业、资源型产业与原材料工业和制造业的矛盾加剧。今年1-5月,铁矿石原矿量、生铁、粗钢、钢材、铝材、焦炭、纱、布、硫酸、烧碱等产品以远高于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增长;而载波通讯设备、光通讯设备、程控交换机、移动通讯机站、电工仪器仪表、大气污染防治设备等产品都呈负增长。这表明,结构性矛盾还在加剧。很显然,在总量高速扩张的情况下,结构调整的收效不会太大,而且这种结构的扭曲从长远看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长期平均增速的降低。
5.总结
为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保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需要为结构调整提供适宜的总量环境,需要在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上下大力气。当然,总量是影响结构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惟一的因素,调整结构还必须深化改革,理顺经济参数,校正经济主体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篇8
1998年以来,国家通过积极财政政策及相配套的银行贷款大规模投入到基础设施,使经济增长稳定在七上八下格局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枝独秀。5年来的发展,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基础设施的投入奠定了城市化的基础,工业化在消费和出口的拉动下在逐步升级。2003年,人均GDP 达到1000美元,中国经济进入了世界上比较公认的一个“增长加速”[2]的时期。增长的加速器表现在两大引擎上,即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时配合着资金流程和资本形成的改变,经济增长加速,经济结构和资金配置结构调整的累积效应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中国2003年强劲增长的第一动力仍是“投资推动”,这是中国经济增长加速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但理论上的解释和提出的政策却是差异很大的。从理论上看:(1)中国经济增长“不具备持续的动态改进的力量”(张军2002《经济研究》6期),以TFP 衡量的持续改进在1992年后就不显著了,中国存在着通过投入推动的“过度工业化”,这与克鲁格曼对东南亚经济发展的评价“东亚无奇迹”即主要是靠投入支撑是相一致的。(2)以经济所宏观课题组的系列文章为代表的观点认为,高增长依然是合理的,但由于制度障碍导致了两大问题:一是制度性的投资饥渴使“经济过热”导致波动;二是更多地集中讨论了转轨时期的体制对经济发展政策执行的障碍,如体系性紧缩就是对货币政策和传导机制的一种总结;(3)中国高速经济增长中存在着巨大的结构性变革和技术改进,代表作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强调了“高储蓄和高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指出了结构配置优化,“资本形成效率的提高对增长有重要贡献”,分析了资本形成和形成效率对增长的贡献(王小鲁、樊纲2000),《大调整:一个共同的主题和必然的选择》(经济所宏观课题组1998)、《中国经济走势分析》(刘树成等)、世界银行《2020年中国经济》,也都强调了结构变革的贡献和结构变革的方向。从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来看,资本形成一直是经济增长核心,发展经济学早期中的“大推动”、“低水平陷阱”、“非均衡增长”、“结构化变革”等,也包括金融深化等的研究的都是通过一切手段提高资本形成推动经济发展。
传统发展经济学强调了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启动作用,而后的发展经济理论强调了公平、社会进步、市场机制和制度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针对发达国家提出了内生增长的“持续”理论,缺少对中国这样一个已经启动起来、要继续前行的大国发展的理论表述。从全球发展的历程看,结构变革,特别是伴随着非农就业增加的变革始终是发展的主线,资本形成是引擎,资本的配置效率是关键。
中国经济在高资本形成的推动下不断增长,其能持续的原因是经济结构的变革和市场化的推进,提高了资本形成的效率。本课题从结构调整的累积效果入手,分析资本形成的持续性和效率性,特别分析其形成方式和配置方式中的制度障碍,试图再探讨中国经济的结构变革、可持续增长与宏观政策的选择基准。
一、结构调整的累积效应:低价工业化和高价城市化双引擎
自1998年以来,政府大规模投资对经济结构调整产生了累积效应,最明显的标志是由工业化这一经济增长的单引擎发展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双引擎。2003年中国经济出现了自主增长。
1.低价工业化
工业化始终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一条主线。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乡镇企业的崛起,开创了一条全新的农村工业化道路。上亿农民以低成本的方式进入工业部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相关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导致劳动力配置对GDP 增长的贡献平均在1.5个百分点,这还不包括其对产业结构调整效益的贡献(林青松2000、王小鲁2000、世界银行2000)。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如果说80年代基本靠“老农”(即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那么90年代基本靠“老外”(即大量外国直接投资企业的发展以及沿海地区外向型产业模式的基本形成)。
低成本是工业化的核心竞争力,这包括劳动力成本低、土地价格低以及实际税收低。“离土不离乡”政策大大推动了低价工业化。农民工成本仅仅按“剩余劳动力”定价,并且不需要住房、社会保障等所有城市居民所需要的工资外成本,农民工的这一切都可以在乡村土地上得到解决。乡镇土地征用是“无偿”或低价的。没有了城市社会保障、城市土地与基建开发、基础设施的营运,与城市相匹配的高税收在地方上很多是减免的。在这里通过农村的“廉价”土地和剩余劳动力把工业化的成本给节约下来,不仅在早期的“离土不离乡”的乡镇工业上造就了低成本,而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则使中国产业继续保持了这一低成本优势,吸引全球的产业转移和采购,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的“大工厂”。
工业化进程产生了两个结果:其一是推动了非农就业,把农村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先是“离土不离乡”的乡镇工业,而后是劳动力流动,到发达的地区去就业。其二是长期工业化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产能和资金。在人们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的情况下,因工业结构本身的调整尚未完成而出现的结构性产能过剩、工业增长速度放慢就是必然的了。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寻找新的增长引擎。城市化可以说正是上述工业化发展和累积的一个结果。
2.高价城市化
中国1992年进行了土地要素和资金要素的体制改革,特别是土地要素从无价变为有价,开启了城市化进程。由于“要素价格双轨制”(即土地和资金利率价格双轨制)以及微观主体的“软预算约束”,刚开启的城市化导致了“房地产热”、“开发区热”等经济泡沫,形成巨额不良资产,国家开始调控、软着路。同时土地要素的价格改革得以初步完成,奠定了城市化的基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国家通过积极财政政策,发行国债,投资于基础设施启动内需,城市化进程因此有了基本架构。1998年以来,国家一方面大规模地投资于基础设施以推动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启动住房消费信贷,将消费者与城市化进程对接,作为城市化最重要标志的房地产业成为支撑经济的重要因素。
2001年,中国人均GDP 约为1000美元,城市人均估计在2000美元以上;城市化率为37%,也就是说,有近5亿人口处在人均2000美元的城市化高速起飞点上。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化引致的投资,特别是住房、汽车、电子类耐用消费品、娱乐、金融、交通通讯等服务的升级将决定未来中国的发展。从2002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一个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2003年城市化的主导将逐步从中央积极财政的推动转向地方政府推动。中央政府积极推进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了城市化的基本构架。随着中央财政赤字的加大和财政支出逐步转向再分配,城市化的基础设施将主要由地方政府推动。地方四级政府,省、地市、县、镇全面在政府履新年里积极“土地批租”融资,实施基础设施政府担保贷款等,加大城市化的投资活动,城市化引致的投资仍然是今年投资启动的重要部分。
与工业化相比,城市化是高成本的,这包括:(1)基础设施的高投入。如水电、燃气、公路和绿地都是高投入,需要政府的推动;(2)社会保障的高投入。一旦农民变为市民,社会保障就是必需的。大量的公共支出如教育、环保和城市运营等都需要政府财政支持,因此城市化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为公共支出而征税??-较高税收不可避免。高价的城市化直接表现在:高的土地价格、高的劳动力成本(增加社会保障)和高的税收。城市化的第一阶段是基础设施投资;第二阶段,随着城市化过程,大量的农民变市民,核心支出就是社会保障。目前中国总体上的城市化处在第一阶段,但也开始遇到第二阶段的问题了。社会保障现在支出比较低,农民土地征用费用也较低,城市化的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非常低。但从国际经验看,社会保障支出是城市化后的最大支出。
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得益于自90年代中后期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的累积效应,政府推动的城市化和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两大主推动力。双引擎的含义不仅是投资配置,更重要的是非农就业的双重配置,即工业化过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过程中的服务就业。当前的非农就业中服务业就业比重远要高于工业就业,因此,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重非农就业是迈向现代化的关键。
二、资金流程变化与资本形成
结构调整的成功源于资源配置的变革。与上述“从工业化到城市化”的结构变化相对应,中国的资源配置(主要是资金流程以及资本形成)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1、银行资金流程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此前主要是财政)。1990年代后,随着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开始破产,银行坏账问题凸现出来;加上1992、93年形成的房地产泡沫,银行坏账问题非常严重。1997年后国家四大商业银行开始了严格的贷款管理,出现“惜贷”现象。资金向国家集中,商业银行把存款放到央行和购买国债,货币政策尽管通过连降利率来扩张,但实质上是紧缩的,即政策上扩张和体制上收缩(宏观课题组,1999),货币放不出去。
1998年国家加大了对经济的刺激,银行放款有了新的渠道。而这些新渠道都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一方面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央发行国债,银行则提供国债配套资金投向基础设施领域;另一方面是与城市化消费相关的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这样调整的结果是,银行中长期贷款逐步从工商企业转向与城市化相关的个人消费信贷与基础设施贷款。
我国商业银行开办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始于1980年代中期,但当时消费信贷发展缓慢,到1997年底,全国消费信贷规模仅为172亿元。1998年以来,消费信贷步入了快速增长轨道,特别是个人住房信贷成为消费信贷发展的重点,个人住房贷款占个人消费贷款的比重高达80-97%.1998-2001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分别为426.16亿元、1357.71亿元、3376.92亿元、5597.95亿元。2001年与1997年相比,增加了5425.95亿元,增长了32.55倍(见表1)。2002年,住房信贷增加的同时,汽车贷款增加迅速,新增超过了住房,个人消费信贷随着居民消费的升级,还会有一个较大的增长。对比1992年的房地产热,这次是居民真实的消费需求带动的,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市化水平非常高(邓宇鹏1999)。更为中性和科学的分析认为,按照国际经验分类,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工业化和城市化呈现明显的两阶段,第一阶段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第二阶段,工业化稳定或下降,城市化率的提高完全是由经济服务化导致非农就业的比重上升所带动,未来发展的关键仍然是非农就业(郭克莎,2003及表3)。
行业务完成了第一次转型,从生产型贷款逐步转向个人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和企业贷款,但过于集中在个人和基础设施贷款,导致风险集中,需要银行业务的再次转型,积极开展中间业务,形成新的收入来源,再次降低坏账比例。但这一转型取决于证券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在国家逐步淡出积极财政政策的时候,留下来的融资缺口需要新的融资弥补。加大企业的直接融资安排,提高结构效率十分重要,但从当前证券市场的发展状况看实现这一目标有很大挑战。
从中国居民储蓄增长、金融资产分配和意愿上看,基本的事实是:(1)高速增长的储蓄总量,2003年第一季度储蓄为10.86亿,每年增长20%;(2)金融资产分配有极大差异,2001年最高的20%的城市居民家庭占金融资产的66.4%,而最低的20%则只占1.3%,,富裕家庭对资产选择多样化的要求非常强烈(国家统计局2002年9月);(3)居民金融资产希望获得中长期的保障和收益。在中国产能过剩,大量资金从产业部门析出,同时资金供应多,并逐步开放外国资金渠道条件下,如果不能更广泛地开拓资金运用渠道,在“限制下供应的金融资产”的价格必然够快增长(这既包括股票价格的上涨也包括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这就是日本的教训(见刘霞辉2002)。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需要大量资金搞建设,拓宽资源配置渠道和居民选择渠道才能合理分流现有的银行储蓄。
中国资金受到渠道配给限制,不能按资源-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去配置,导致了资本-价值创造能力的下降,资金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需求,特别是政府过度参与配置资源,扭曲了资源的需求和价格,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挑战。
四、保证持续增长的政策选择
城市化的推进以及与之相应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将中国经济带入了新一轮的景气周期,但高价城市化以及资本形成过程中政府过度参与所导致的种种问题(价格扭曲、结构、效率等问题)也给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挑战。此外,从增长必须伴随结构调整、而贯穿结构调整的主旨是“非农就业”看,如何有效地扩大“非农就业”将是未来的更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即高价城市化、资本形成及非农就业的挑战,它们之间实际上是相互关联的),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中长期的政策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国土规划和地方政府改革,寻求降低城市化高成本的道路。
当前城市化高成本的最直接原因是多层次的政府体制,导致土地、基础设施和福利制度的不规模运营。寻求降低成本的城市化政策已经时不我待,重要的一条就是土地规划和地方政府改革,配合实现的手段就是集中,撤并乡镇,进而消减乡镇一级地方政府,形成中央、省和市三级,不但对于城市化有利,对地方、农村的财政改革也都具有战略意义。
地方政府改革,特别是县以下地方政府的全面改革将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传统体制下设立的公社,和后来形成的乡镇一级政府,主要是与统购统销联系在一起的,现在职能基本上已经消失,随着市场经济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乡镇政府的历史功能应该结束,这样有利于节约土地和创造有规模经济的城市;另一方面也能解决好农民负担问题、基层人满为患和财政破产问题。事实上,不撤销乡镇一级政府,农民问题、土地较大范围规划问题和基层财政破产问题是难于解决的。中国正面临着城市化发展的期,解决好与城市化相适应的政府体制是十分重要的。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非农就业。
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不断转移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非农就业是良性的,否则会出现“人口漂移”,即人口从农村漂移到城市,形成城市中的农村和“贫民窟”。非农就业不仅要依靠工业化的发展,更要依靠城市化进程中服务业的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城市发展的规律是独立于工业发展的,城市发展的道路是服务,只有通过深化服务才能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否则随着地价上升,企业的营运本上升,产业转移是必然的。中国当前很多发达的中心城市仍然拼命地通过补贴发展“工业园区”,对提升服务业品质投入不足,这是需要扭转的偏向。
国家这几年放松了第三产业的管制,大量非公企业的投资热潮,极大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这是非常正确的。服务业要向高附加值的深化发展与人力资本的提高是密不可分的,教育是服务业深化发展的关键。城市发展应加大城市发展规律的探索,而不应重复“同构的工业化”。
(3)完善金融体系,通过间接杠杆调整货币政策。
配合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金融体系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因为正如前述分析,金融体系是提高资本形成规模和效率的关键元素。
金融体系的完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发展资本市场,将其居于企业和地方政府投融资的最主要渠道,这包括股权和债券融资以及资金配置。在证券市场中,债券市场是发展的重要部分,特别是企业和地方政府债是发展的核心。二是体制改革,推进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权多元化的改革,将坏账逐步剥离后上市,改变银行体制,同时加大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而股票市场的问题是“国有股”的体制改革,增量改革是比较可取的方法。三是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不仅仅是银行体制,证券市场也应该建立起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只有金融体制的改革和结构的调整才能提高资本形成的效率,资金的价格才能合理地反映出其稀缺程度,否则要素价格的扭曲,会导致资源的误配置(misallocation )。
在货币操作上注意运用间接手段,目前运用间接杠杆的条件基本成熟。1998年后中长期贷款均开始抵押,如个人抵押贷款、房地产开发的抵押贷款和基础设施的收费权抵押贷款,这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非常成功的方面,形成了贷款抵押比例调节的手段,其调整是非常迅速和有效的。另一个就是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和公开市场操作的改革。通过这些市场方式调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将比较平稳。
(4)实行税制改革,促进资本形成与产业升级。
出口退税制一直是中国刺激出口、扩大外需的一个成功手段。不过,出口退税也带来一定的财政负担。今年出口退税的欠款已达到2500亿左右,负担过重。去年以来美元贬值,提高了中国出口竞争力,应该是逐步减少出口退税的好时机。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长进入以城市化为带动的景气周期,给以消费带动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机会,特别是机械装备工业的升级。从现阶段发展看,重振中国内需,特别是装备工业产业升级需要税收上的激励;另外,现阶段出口主要是制成品的出口,加工工业的升级也需要增值税的改革。
因此,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应逐步从“出口退税”激励,转向“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的减税方案。当前的生产型增值税,投资品不能抵税,而采用消费型增值税,就只对增值部分征税,所有购进价值(包括投资品)都可以抵税。这种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化,将直接刺激国内企业的更新改造,扩大投资,从而促进资本形成,带动工业产业的全面发展(经济所宏观课题组,2000)。从财政改革看,由于所得税的不断提高,创造了流转税的改革时机。从生产型增值税转到消费型增值税尽管每年会减少国家税收500-600亿,但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从长远看,这样的税制改革,可以促进资本形成与产业结构升级,从而为结构变革与长期增长提供了可能。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处在一个增长周期中,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其发展的两大引擎,资金流程的变化是有利于增长的,通过进一步政府、金融体系和财税改革必将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和非农就业的增长。
参考文献
Barro ,Robert J.Xavier Sala-I-Martin,1995,Economic Growth,McGraw-hill,inc.
郭克莎,2003,《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分析》,发表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国家统计局,2002,“首次中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调查报告”
Hersh ,Adam and Christian Weller,2003,Does Manufacturing Matter?Challenge,March-April.
华民,2003,“长江边的中国(纲要)”,《参阅文稿》2003年2月21日;贾康、白景明,2002,《县乡财政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经济研究》2002年2期;经济所宏观课题组:1)《大调整:一个共同的主题和必然的选择》,《经济研究》1998年9期;2)《投资、周期波动与制度性紧缩效应》,《经济研究》1999年3期;3)《寻求更有效的财政政策》,《经济研究》2000年3期;刘树成等,2002:《中国经济走势分析(1998-2002)》,《经济研究》2002年4期;刘霞辉,2002:《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稳定》,《经济研究》2002年4期;李治国、唐国兴,2003,《资本形成路径与资本存量调整模型—给予中国转型时期的分析》,《经济研究》2003年3期;钱纳里等,1986:《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出版;世界银行:《2002年的中国》,财政出版社。
王小鲁、樊纲主编,2002,《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跨世纪的回顾与展望》,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王小鲁、夏小林,2002,载于王小鲁、樊纲主编《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跨世纪的回顾与展望》,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张军,2002,《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转轨的特征》,《经济研究》2002年6期。
张平,2003,《增长与分享:居民收入分配理论和实证》,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
张平、张晓晶等著,2003,《直面符号经济》,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
支德勤,2003,《武汉信贷投入剧增:凸现中心城市金融集聚力》,《金融参考》,2003年2期。
中国人民银行,2002,《2002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篇9
众所周知,旅游资源开发应满足可持续性的要求,而“可持续性”又需形成区域植根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态旅游项目在实践中充分挖掘其经济价值,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生态旅游项目的经济价值分析
生态旅游项目所依存的载体应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环境,包括山、水、动植物等,都是存在于项目开发前的客体。因此,生态旅游项目首先拥有的便是“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然而,在经过人为的规划并赋予人文气息后,则又拥有了“人文资源的经济价值”。
第一,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包括林木、野生动植物等资源的区域特性,构成了各地生态旅游项目的差异性。这就意味着,在产品差异化打造的过程中,自然资源已天然形成了一系列差异化的尺度。生态旅游产品的消费者,也往往在自身新奇性、探究性等内心驱使下慕名前往。从而,该旅游项目的经济价值便逐步显现出来。与此同时,植根于区域地理、地貌特性的生态旅游项目,又能形成经济价值的扩散作用。具体而言,推动了当地自然资源的经济商品化发展。
第二,人文资源的经济价值。众所周知,一个完善的生产旅游项目,除了以核心产品为基础的同时,还需具有辅助产品和辅助设施。辅助产品可以理解为与生态旅游项目有关的人造品;而辅助设施,则是面向消费者而修建的交通和娱乐休闲设施等。由此可见,对生态旅游项目中人文资源的塑造,将在方便消费者的功能基础上,不断扩大项目的品牌影响力。不难理解,当某生态旅游资源无法面对消费者而开放,那它将永远处于自然存在状态而无经济价值可言。
二、生态旅游项目的实践
生态旅游项目在实际打造中,也应充分挖掘其中的两类经济价值。从目前所反馈的情况来看,有关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还关注不够。为此,笔者以“福建省沙县天湖森林公园”项目为例展开阐述。
第一,针对自然资源经济价值开发的实践。以公园内的植物景观资源为考察对象:公园内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水松;有号称“公孙树”的古朴、典雅的银杏;有芬芳清香的桔园;有游鱼幽幽的鱼塘……其间曲径通幽、林荫蔽日、潺潺流水,构成一幅幅天然画卷。
具体而言,在公园生态资源开发时,应充分保护以上自然景观的自然特征,并在旅游项目的多元要素建构中,突出该地的植物、动物、水体等景观的特色与优势。这样一来,在多元要素的支撑下,便能广泛吸引源于各种消费偏好的消费者,从而充分释放出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
第二,针对人文资源经济价值开发的实践。人文资源的经济价值依赖于项目辅助产品及设施的支撑。这就意味着,公园若要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还需在人文资源的支撑下使他们身临其境。为此,还应在交通、住宿、休闲娱乐等诸多环节下功夫。如其中最负盛名的有天湖净寺,全寺人员几乎是女尼,堪称沙县“女儿国”,寺院南西北三面群山环抱,东面开阔,寺院藏经阁中珍藏着各种佛教经典达万余册,为全国佛教10个培圳基地之一,享誉海内外,集理佛、培训、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沙县社会风俗受千百年古越文化、中原文化长期交融的影响熏陶,形成具有闽西北特色的民俗及小吃风情。在此基础上,还应增强消费者与当地文化的一种互动性,如与依托沙县小吃在外的影响力,以小吃文化为主题,以生态休闲为特色,与中国(沙县)小吃旅游文化节紧密结合,着力打造闽中最大、最集中的特色餐饮、旅游休闲集散地。
本文以福建省沙县天湖森林公园为例,对围绕二元经济价值的开发实践进行了阐述,所提出的本质观念对于其他生态旅游项目的打造,同样具有抛砖引玉之用。
三、小结
旅游资源开发应满足可持续性的要求,而“可持续性”又需形成区域植根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态旅游项目在实践中充分挖掘其经济价值。生态旅游项目应充分释放自身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经济价值,从而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具体的开发实践。
生态旅游项目不仅需体现其内在的经济价值;在实践中还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势。这一态势,将有力推动经济价值与实践的契合。
参考文献:
1.高天宇.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与策划[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1(2).
篇10
一.理论基础
(一)客源市场亲景度
亲(疏)景度是反映某客源国对目的国某一旅游目的地的喜爱程度,可以反映客源国的游客对该旅游目的地的偏爱选择行为,亲(疏)景度P是某客源国在目的地国某一旅游目的地的市场份额与该客源国在目的地国的市场份额之比,其实质是偏爱指数。
公式中:P客源国亲景度指数;SD客源国到目的地国某一旅游目的地的游客人数;SC客源国到目的地国游客人数;OD目的地的外国游客人数;OC目的地国外国游客人数。根据亲景度指数的大小将客源市场分为:亲景客源国(P>1)和疏景客源国(P
(二)市场竞争态模型
市场竞争态是以客源市场在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双指标共同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记为,其模型为:
公式中,是第i个市场第t年的旅游统计量。旅游指标可以采用入境旅游者数量(人次),也可以是国内旅游收入(万元),本文采用入境旅游人数。从市场统计学观点看,市场占有率反映的是市场竞争中所占的地位,增长率是反映激烈是市场竞争中的发展潜力,它们旅游市场竞争格局最直观、最简明的一对经济统计指标,二维空间中的双指标反映了市场的竞争态势。每个市场的竞争态在二维坐标中对应一点,这个点既能确定该市场在同类市场中的地位,又能反映市场未来发展趋势,是一个能够准确衡量市场竞争力大小的量。在坐标中以α=p,β=q为界限,根据各市场的占有率和增长率所圈定的4个象限内,表1和图1分别表示市场划分依据及对策。
如图1所示,每一象限代表了一种市场类型,表1是对旅游市场进行的量化对比分析。P与q是以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的平均值分别确定,再结合竞争态坐标图中点的分布特征对其修正。
二.新疆入境旅游市场的亲(疏)景度分析
本文选取20个客源国(由于数据缺失,独联体并未统计),根据1999-2010年相关数据,对亲景度指标计算得出图2。可以看出,p值最大的是3.93(瑞士2009),最小的是0(荷兰2004);新疆入境旅游客源国亲景度年际变化较大,整体表现出下降趋势,一般来说,亲景度越大,其变化幅度越大,亲景度越小,其变化幅度越小。从平均值表现来看,瑞士的P值平均为2.0,但亲景度年际变动较大,表现不稳定。弱亲景客源国为法国(1.15)、意大利(1.00);法国的P值在2005之前变化较大,2005年后保持稳定;意大利P值历年变化较大,且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弱疏景客源国为德国(0.84)、英国(0.67)、日本(0.68)、荷兰(0.53)、美国(0.51)、新西兰(0.56)、蒙古(0.50)。强疏景客源国为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加拿大、菲律宾、新加坡、瑞典、澳大利亚、马来西亚、韩国,其亲景度指数均低于0.5。
将2005-2010年新疆入境旅游客源国亲景度计算后归类,按P值大小排序,按年度整理成表2。从表2看出,瑞士属于强亲景客源市场,蒙古对新疆的偏好程度正逐年上升,2008年达到高峰,呈下降趋势的客源市场有日本、德国、意大利、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比较稳定的客源市场有瑞士、法国、英国、东南亚国家等。部分客源市场由亲景客源国向疏景客源国转移,以日本和德国表现最为明显。部分客源市场有弱疏景客源国向强疏景客源国转移,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2007)。而以蒙古、瑞典和荷兰为代表的客源国呈现出不规则、不稳定变化,说明该市场对新疆的偏好还有待稳定和强化。
三.新疆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分析
入境旅游者包括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四大类别,本文只选取入境旅游外国人客流量进行竞争态分析,主要原因在于外国人入境旅游的目的比较单一,属于纯粹的游览观光。本文的基础数据来自于《新疆统计年鉴》,选取了1999-2011年外国人入境旅游人数,选取α=3.5%,β=36%(均值法),在SPSS17.0上计算并得到了图3。
从图3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入境旅游市场主要来自周边的国家,如独联体、日本、巴基斯坦、新加坡、蒙古、印度等国家。(2)独联体(40.0%,15.5%)、日本(11.3%,9.9%)和美国(3.87%,20.7%)市场占有率高增长率低,是典型的金牛市场,该类市场虽然增长速度放缓,但长期占有较大的市场比重,是构成新疆入境旅游市场的主体,保持其市场主体地位是保证新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稳定的前提,由于这些市场趋于成熟和饱和,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创造新的需求(3)蒙古(1.74%,99.5%)、印度(0.26%,98.3%)、新加坡(1.17%,90.5%)、巴基斯坦(2.78%,49.8%)、瑞典(0.24%,55.1%)、印尼(0.23%,44.9%)这几个国家市场虽然占有率较低但增长较快,是新疆入境旅游市场的新生力量,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是典型的幼童市场,这些市场目前市场规模较小,但增长速度快,应具体分析市场发展潜力和市场拓展方略,挑选重点进行培育,使其有可能转化为明星市场。(4)新西兰(0.22%,32.2%)、韩国(2.43%,29.4%)、英国(1.60%,24.5%)、加拿大(0.91%,25.9%)、马来西亚(0.98%,14.0%)、法国(1.93%,27.1%)、意大利(0.70%,20.3%)、澳大利亚(1.10%,17.5%)、德国(1.70%,11.0%)等国家(由于瘦狗市场过多,其中部分国家重合并未全部显示)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均比较低,属于瘦狗市场,大部分国家属于欧洲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呈现出不稳定的特征。对待瘦狗市场要分析原因,有计划地予以淘汰,争取新的市场或努力将其潜力挖掘出来,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
四.新疆入境旅游市场亲景度与竞争态的相关性分析
将新疆入境旅游市场亲景度和市场竞争态进行连线后得到了关联图4。从图4中可以看出:(1)强亲景国瑞士在竞争态中属于瘦狗市场,表现出来极大的不稳定性;(2)弱亲景国当中除了蒙古在竞争态中属于幼童市场,其余三国均属于瘦狗市场,可见这些国家虽然对新疆偏好但是市场份额并不高,在开展市场营销时应强化对客源国的宣传;(3)弱疏景国当中日本属于金牛市场,说明虽然日本对新疆的喜爱程度逐年在下降,可是市场份额和增长率都保持良好的增长,对于该客源国我们要稳重求变,实现收益最大化;(4)强疏景国中的很多国家在竞争态中表现不差,大部分强疏景国都属于幼童市场,这说明这些客源国虽然对新疆的喜爱程度不稳定,但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对该客源国应加大宣传,发掘市场潜力,对有可能成为明星市场的要重点培育。从图4中还可以看出新疆入境旅游市场在亲景度上呈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市场竞争态势明显,亲景国在竞争态中多位于瘦狗市场,而金牛市场和幼童市场中大多来源于疏景国。
篇11
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飞速的发现和进步,但环境恶化是所付出的重大代价之一。党的十已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可迟缓,必须真切的落实行动,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环境资源是我国经济领域和生活领域的重要资源,我国环境总体状况形式还很严峻,考验着环境的承受能力的同时也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环境污染严重的当下,生态文明、低碳生活虽已成为文明语,但落实实践力量仍显得薄弱无力。随着发展经济社会和深入人类社会的实践中,人们清醒地意识到以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来谋取短暂的经济繁荣的无限危害性。然而,即使如此,人们更多的是有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却不为其实施行动。近年来,环保建设前进的步伐日益沉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生态文明观念树立不够牢固,呼吁保护环境的力量还不够强大。想要更为全面的生态文明建设,就需要加强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引导人们构建生态化的思维方式,为创造“新环境”而努力实践。在1995―2015年,山东省泰安市多次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并且2013年泰安市“蓝繁”天数204天,居全省内陆城市第一。因此作者将泰安市居民作为此次调研的主要对象。
2 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2.1 被调查者年龄层
作者利用网络调查和分发问卷的方式,随机调查了676个人。参与者年龄分布情况如下:年龄在25周岁以下的有393人,25~50周岁的有211人,50周岁以上的有72人。
2.2 被调查者对生态文明基本认知
2.2.1被调查者中,听说过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概念的人数占79.14%,20.86%的人则表示没有。这一结果说明建设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还需加强,争取普及到每一个人。
2.2.2在是否对生态文明现状满意这一项调查中,其中123人觉得非常满意,占18.20%;215人比较满意,占31.80%;338人认为不满意,达50%。以上事实表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生态文明建设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
2.2.3参与调查的居民对当地污染程度的了解情况:经调查,只有7.54%的参与调查的人非常了解当地的污染程度,65.98%的人对此了解一些,24.11%的调查者不是很清楚,而剩余2.54%的调查者表示从来不关心,这小部分人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阻力。数据表明只有让所有人都关注生态与环保,全民才能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调查者建议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污染分类及处理工作,帮助居民提高环保意识。
2.2.4调查者对泰安市本地污染源进行调查,当地居民认为生活垃圾占的比重最大42.60%,其次是空气污染32.84%,水和噪音污染占比例相当,分别占14.50%、10.06%。所以笔者倡导人们生活垃圾不要随意丢弃,并建议重工业工厂尽量远离城区及居民居住区。
2.3 调查结果分析
经研究分析,就发展经济与建设生态文明来说,55%的人们希望能同时进行,这也说明了现代人还是希望发展经济与建设生态文明可以共存,莫误入“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在生态文明史谁的责任的问题上,大家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心声,75%的数据反应出社会大众都认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人类共同的责任。责任与义务共存,体现了当代人身上所存在的良好品德。接着,作者对“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是一种跟风现象还是一种必然”进行调查,数据结果也引起了的反思:66.96%人倾向于这是一种必然,也有不小的比重认为还是一种跟风行为或是一种模式。这从另一方面告诉读者,部分人只是在空喊口号,空搞形式,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讲对生态文明的建设付诸于实践。
2.4 采取措施
笔者就676名泰安市民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会做出哪种措施调查发现,身边出现不文明现象时,想办法阻止的人数占52.57%,向有关部问反映的人有24.74%,认为与自己无关和看自己心情参与环保的人数占22.69%。笔者认为,在没有强制措施的情况下,大多数人对生态文明建设仍抱有非常积极的态度,如果有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的话,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将更加的完善。
3 讨论
本文在选题方面,选取了生态文明典型城市――泰安市,该选题对最后进行分析结果的统计是非常有效的。当然,每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会有所差异,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也有所不同。所以,作者选取了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的人,获取大量数据以能够得到更为精确的结论。
21世纪的中国,伴随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取得伟大成就,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出现资源全面短缺、环境污染持续恶化、生态系统退化和破坏严重的形势。泰安市作为我国生态环境发展的前沿城市,城市建设应当把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相结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次研究重点就是找出阻碍生态文明发展的因素并寻求相关策略。
本研究对泰山游客,泰安的城市及农村居民包括商场顾客、当地医院的医务人员和看病群众、中小学生,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进行了676份问卷调查,问卷形式包括书面问卷和网络问卷两种方式,采用11个问题涉及三个方面以保证数据的客观性、广泛性、严谨性。
通过研究调查笔者发现:
(1)随着环保部门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强和对生态文明的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效果。
(2)“生态文明”一词虽然在2005年已被总书记首次提出,但是在今天农村基层群众特别是中老年人仍对生态文明这一概念非常模糊。
(3)大部分人都能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但是缺乏贡献自己力量的途径,虽然有相关政策不断的出台和实施但是并没有具体到个人的政策,使很多人心有余而力不足。
作者在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对被调查者同时进行了生态文明的宣传,尤其是对生态文明不太了解的人,之后特意到多所中小学进行了生动有趣的宣讲活动。让孩子们学习,掌握生态环保基本常识,从小树立生态协调发展观念。
生态教育宣传是增强公民生态意识的有效途径,因此,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并出台有关政策把个人利益与生态文明联系起来,以调动群众积极性,实现生态文明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扬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发展研究(X2)[期刊论文]-科技资讯2011(17)
[2]选自主席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内容部分讲话。
篇12
考察一个经济战略的优劣,不仅要研究它的指导思想理论是否科学,还要看它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是否代表时代经济前进方向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形成,除了具有广泛的科学理论准备外,通过实证分析,还可以得知其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的。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形成顺应了世界经济战略转型大趋势
从世界经济战略发展来看,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造就了人类300年来的辉煌,但同时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全球气候变暖等综合征。如何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在思考。“据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研究,对世界118个国家进行生态现代化定量评价后认为:2004年有15个国家处于生态现代化的世界先进水平,37 个国家处于中等水平,40个国家处于初级水平,中国等26个国家属于较低水平。可以预料,未来20 年,世界会有更多的国家生态现代化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世界向生态文明转型的趋势已不可阻挡。”[1]15无论从当今世界还是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在朝着生态化方向迈进,推进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与此相适应的现代经济正在向绿色转变,使绿色经济成为主导型的经济形态。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各国的现代化大都以生态现代化为主题。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大家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依赖高投入、高消耗的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这已成为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在这样的世界经济战略转型背景下的生动选择,也正是中国政府在生态经济建设中,敢于承担责任作出对世界的庄严承诺。生态经济将决定着新一轮国家竞争力,谁领先一步,谁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并成为国际市场最大赢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中国的选择不仅决定未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发展前景,也决定着世界的未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也是抢占世界生态经济发展先机的生动实践。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形成是顺势而为。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形成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态势及自身准确定位下的必然选择
我国区域广泛、生产力发展又极不平衡,因此,必须采取区域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形成大的区域有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工业区、中部地区等,各种特色区域发展格局呈现雨后春笋,以功能区域划分促进经济发展,成为重要战略态势。因此,把鄱阳湖作为一种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是区域发展战略的大势所趋。鄱阳湖,从所处地理位置和生态特色、流域面积等来看,具有发展区域经济的优势,承载着特殊的历史发展使命,从而制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也是历史的必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对鄱阳湖经济区科学分析后,作出了“三区一平台” 的准确定位即: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它将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利于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对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在全国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示范性。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形成是绿色经济实践基础上的有益探索
从国内经济发展实践来看,我国尚未完成工业化进程,却面临了工业发达国家同样的生态环境恶化、资源能源制约等问题,显然,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传统工业化模式必须转型。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保护生态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央提出了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环境友好型和节约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崭新理念,在其引导下,我国人民在实践中探索符合国情的绿色发展道路,取得可喜成绩和初步经验,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从全国绿色经济发展来看,呈现从发展生态农业到生态工业;从建设生态省到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与示范区;从生态城市到生态文明村的态势。“目前,我国共建立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13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50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00余个,遍及全国87%以上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绝大多数都实行“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发展战略,使我国一些省、地区、城市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这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坚实的现实基础。
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形成是立足江西特色的务实之举
(一)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对江西发展战略的继承与创新
江西历届政府在发展战略上进行了努力探索,紧紧抓住了生态建设这个纲,坚持了既继承又创新。1983年,针对我省山区毁林开荒、湖区盲目围垦和滥捕等短期行为,我省作出了实施“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的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治山必须治贫”这一全新的生态修复和发展模式。“经过20多年的努力,使江西的森林覆盖率由37%提升到60.05%,水土流失面积下降近三分之二,鄱阳湖体面积增加40%,成为全球恢复植被的典范地区”[3],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得到了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高度评价和支持。进入到21世纪,继续以山江湖工程作为新世纪实现江西崛起的奠基工程,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战略。随着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新一届江西领导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提出“生态立省,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认识到江西最大的优势是生态,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成为江西人自觉的理念,并采取了一系列的配套行动。2008年,江西作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决策,经过近两年的艰辛工作,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鄱阳湖迈向了生态经济建设的快车道。
(二)立足江西省情
1.生态是最大的省情。“全省五条主要河流监测断面Ⅰ~Щ类水质常年保持在80%以上,2010年要力争达到90%;有一流的空气,全省11个设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10年力争县以上城镇全部达标;有一流的生态,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居全国第四位,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过60.05%,居全国第二位,鄱阳湖地区以占全省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近50%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是我省经济密度最高、承载能力最强的地区,是我省最有条件、最有潜力实现重点突破、率先崛起的地区,也是最有实力、最有希望支撑中部崛起、参与全国区域竞争的地区。”[4]绿色生态成为推动江西发展的内核动力,因此,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立足江西生态特色,是更好利用自身优势的务实之举。
2.面临的现实问题。“20纪80年代,由于自然、社会、经济等原因,当时的江西,森林锐减、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全省森林覆盖率由1950年的52.7%下降到31.2%;鄱阳湖面积由1950年的5 050平方公里萎缩到3 283平方公里。”[5]因此,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成为迫切需要。江西又正处在人均GDP2 000美元向3 000美元迈进的关键时期,国内外实践表明,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资源能源压力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容易恶化的矛盾凸显期,必须探索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子。同时,江西欠发达地区的地位尚未根本转变,作为欠发达地区,最大的愿望就是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因此,要根本转变欠发达地区的地位,必须从全局着眼、从长远出发,保护江西的青山绿水,为未来赢得更多的发展权利、更大的发展空间。综上所述,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对江西原有经济发展战略的继承、提升和创新,是立足江西特色的务实之举。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可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形成,是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的,是一项应时而生、顺势而为、前景光明的重大战略。它把握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代表了时代经济潮流,落实了中央指示精神,契合了江西发展实际,因而是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前瞻性的发展战略。认知到这一点,对于增强我们信心,从而在实践中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及如何去实施都是十分必要的。只要有科学的良心,探索的勇气,努力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变成现实行动,我们相信历史决不辜负4 400万江西人民,江西也必将迎来生态经济发展的辉煌未来,为中国乃至世界生态经济的发展做出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江西省社科院课题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欠发达地区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模式的探索[J].江西社会科学,2008,
(8).
[2] 科技部.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授牌仪式暨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EB/OL].http://most.省略/tpxw/200812/t20081209
_66125.htm
篇13
这些年我国饮料工业增长快速,截至2005年底我国饮料总产量为3380.4万吨,企业总数3332家,资产总额3381.82亿元,销售收入3036.4亿元,利润总额217.3亿元。不难发现,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中国饮料市场呈现持续的繁荣景象。
尽管如此,中国饮料市场的发展状况与国外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世界软饮料人均消费水平为54L/a,而我国仅为22.4 L/a,特别是我国果汁饮料人均消费仅为1.5kg/a,与世界人均消费7kg/a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饮料市场发展空间还很巨大。尤其是履行加入WTO承诺带来的国内市场的全面开放,国内外饮料企业纷纷抢占中国饮料市场。预计今后几年,中国的饮料总产量仍将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估计到2010年将到达4000万吨以上。
二、果汁饮料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1.当前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竞争特点
(1)果汁饮料市场呈现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据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到2005年,果汁饮料市场渗透率达36.5%,居饮料行业第四位。同年底,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中心对全国重点大型零售商场果汁饮品销售统计,以市场综合占有率为依据,排名前三的依次为统一、汇源、康师傅。根据波士顿顾问公司提出的“三四律”的规则:在一个稳定的竞争市场中,有影响力的竞争者数量绝不会超过三个。其中,最有实力的竞争者的市场分额又不会超过最小者的四倍。
(2)企业品牌形象建设难度大,广告边际效应递减。随着果汁饮料商家和饮料种类的繁多,广告边际效应递减,消费逐渐趋于理性。消费者选择范围大,品牌忠诚度较低。企业需要在品牌运作及市场推广上整合丰富的营销手段传播自身品牌价值,提高品牌忠诚度。
2.果汁饮料市场的竞争态势
20世纪80年代,国内就陆续出现过果汁饮料品牌,但大多由于市场培育及自身经营等方面的不足而退出市场,或是局限在某个区域市场内,基本没有力量发动全国的市场攻势。直到2001年统一推出PET包装的“鲜橙多”取得成功后,可口可乐、康师傅、养生堂等国内外品牌纷纷跟进,呈现多家品牌抢占果汁饮料市场的竞争格局。
(1)整体竞争格局分析
①三股竞争力量相互牵制。第一是以“统一”和“康师傅”为代表的台资企业,在包装和口味上创新,配合较长的产品线;第二是汇源、养生堂等国内的知名企业,其优势在于具有地理优势和较高信誉度;第三是诸如从单一业务经营领域走向多元化经营领域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跨国公司。
②细分市场各自为王。果汁饮料市场的竞争体现在不同的细分子市场,第一类是果汁含量仅为5%~10%的低浓度果汁饮料。在这一阵营内,以统一“鲜橙多”、康师傅“鲜的每日C”为代表,这两者在细分市场上占据的份额较高,儿童果汁饮料细分市场则以可口可乐公司出品的“酷儿”为主。另一类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果汁浓度约30%的复合果汁市场,主要代表有屈臣氏的 “果汁先生”和养生堂的“农夫果园”,这类产品以其新颖的产品特征受到追求时尚的年轻人追捧。
(2)细分市场竞争分析
①不同品牌具有不同细分市场结构。由于产品的特点和市场定位不同,各品牌的饮用者各具特色。这说明果汁饮料产品市场跟目标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年龄、产品特征等不同诉求有很大关系。
②消费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果汁饮料消费区域差异性显著,南北方由于地理、口味、消费习惯的差异,各自选择的消费品牌不同。例如,生产基地在深圳的维他果汁饮料的投放比例大都集中在广州和深圳地区。在植物蛋白饮料中,“露露”的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北方,南方更多人喜爱椰树牌椰汁。
三、果汁饮料企业的发展策略分析
针对上述果汁饮料市场竞争态势的分析,笔者认为取得显著成绩的企业竞争优势主要显现在品牌建设、资本运作等发展策略的成功运用上。
1.品牌建设
当今企业的竞争早已从产品的竞争上升到企业形象的竞争,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战略成功的关键。成功品牌的建立是体现企业形象的有力表现,果汁饮料市场中企业的成功不单单是产品的营销,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的体现,以及品牌文化创造和传播的过程。
“统一鲜橙多,多喝多漂亮”成功把目标消费群体定位在追求健康与漂亮心理的年轻时尚女性。除了有效地利用大众媒体进行品牌传播外,更重要是把“鲜橙多”的品牌文化带进目标消费者心中,在品牌建设中强调品牌延伸,紧随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心理,快速推出相关饮品。从长远来看,统一追求的是以自己的一套文化与主张来保持品牌持久的竞争力,并且让消费者认同公司的品牌理念,这是企业成熟发展的一种表现,也是企业打造品牌的核心。
品牌建设的局限性:品牌建设在一个企业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一个成功的品牌可以为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培育无数忠实的消费者。果汁饮料起步较晚,在果汁饮料市场上品牌建设的最大局限性在于市场上没有一个绝对优势品牌。另外目前市场上饮料种类繁多,消费者有更多选择,这也给果汁企业品牌建设造成困难。“两乐”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沉淀发展起来的品牌,然后凭借雄厚的品牌优势走多元化经营路线。而对于统一、康师傅等企业来说果汁饮料只是其一个细分领域,消费者难以在整体上形成一种品牌认知。从事专业化果汁生产的汇源,其品牌建设在国人心中是比较成功的,但其困境在于像百事可乐收购的康纳等国际专业化果汁品牌也悄然进入中国市场,汇源如何巩固、强化自身品牌来抗衡外来企业,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是其值得思考的。
2.资本运作
资本经营是以资本效益为核心的经营活动,为了实现资本经营效应最大化,现代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考虑现实环境的变化以及经营战略的调整,精心选择有效的资本运作方式,运用股票上市、并购、联合、重组、参股控股等方法,促使现代企业资本经营活动步入良性循环。有效的资本运作可以使得企业短时间内做大做强、提高自身国际竞争能力,这些对于当今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2004年1月,朝日啤酒株式会社和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联合宣布与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结成战略联盟。随后2005年,汇源集团分拆其果汁产品业务,统一集团斥资3030万美元,双方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中国汇源果汁控股”。业界这两次大的资本运作,传递的信号值得关注,说明了有实力的企业将在果汁饮料市场上进行更深入的市场开拓与发展。
资本运作的局限性:在资本运作过程中,合作双方在技术、信息管理、企业理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与矛盾应该如何调和是众多企业需要思考的。伴随高昂的资金投入、巨大的风险,资本运作可以给企业带来怎样的价值很难界定,如果资本运作操作不当,带给企业则不是价值最大化,而是一场灾难。
四、结语
果汁饮料市场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为果汁饮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良性的竞争是促进果汁饮料市场持续发展的动力,果汁饮料企业要善于把握机会,在竞争中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以及对市场竞争态势合理分析,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行业经济概况[J].中国经济景气日报,2006,71(02):112~114
[2]汤天曙:中国食品学报2004年的中国饮料工业[J].中国食品学报,2005(增刊):67~71
[3]张金泽文剑曾明等:2008奥运会对我国饮料市场的影响[J].饮料研究,2005,31(5):120
[4]周妮江胜霍美丽:果饮热潮―― NO.4 登陆[J].品牌与营销,2006,(3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