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如何提高安全管理工作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建设施工安全事关人民生命安全,当前我国建设施工安全管理体制是“国家监督、行业管理、企业负责、职工遵章守纪”。要做好建筑施工安全工作“行业管理”,管什么,如何管,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2、现阶段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
2.1 安全监管水平严重不平衡
监管能力与日益增大的工程建设规模不相适应,监管效能出现层层衰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非常薄弱,监督人员远远不能满足工程规模急剧增长的需要,在建筑安全监督资源配置、建筑安全监督等方面亟待提高。
2.2 安全生产责任不能有效落实
安全生产工作得不到有效重视,重经营、轻生产,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还比较普遍。部分施工企业甚至一些高资质的施工企业,管理方式粗放,安全基础工作薄弱,安全投入欠缺严重,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要求;一些建设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对自身应负的安全职责不清,起不到应有的安全管理和监理作用。
2.3 安全专项治理工作不够深入
专项治理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尤其是模板工程的专项治理工作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对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生产监管还要加强,技术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支撑力度不够。
2.4 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建筑行业一线作业人员以农民工为主,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基本操作技能较差。部分安全教育方式过于老套,往往走过场、图形式,甚至不进行安全教育,多为应付检查。这也是建筑安全生产的一个突出问题。
3、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对策
3.1 转变监管模式,加强企业监管行为
尽管目前法律上规定,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但我国现在的监管模式主要是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人员组成各监督小组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为主,安监小组疲于奔命,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施工现场的安全员,而建筑施工企业则对工地现场不闻不问,长此以往,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严重依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本文认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安全生产监管要正确定位,既不能越位成为企业安全员,也不能缺位放弃监督职能,而是应转变现有的监管模式,对企业进行“断奶”,变监管建筑施工现场工程实体安全为监管建筑企业安全管理行为,让企业自己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积极有效的安全管理。
3.2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监管水平
建筑安全管理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管理学科,一个合格的安全监督人员必须要了解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规程,建筑安全生产技术知识以及劳动卫生知识和心理学,人际关系学,行为科学等知识。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建筑法》等国家有关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自身的法律意识与法制观念,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监督管理,具备过硬的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做到熟悉和正确运用国家强制性标准,理解标准的内涵。只有自身政治、业务素质的提高,才能在日常的监督检查中更好地维护执法者的形象,做到监督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才能提高安全监督水平。因此,安监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丰富自身的安全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3.3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
监督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针对有关责任主体和工程项目,健全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安全生产任职考核制度、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措施备案制度、建筑工程开工安全条件审查制度、施工现场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施工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制度、建筑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
3.4 全面加强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首先要进一步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地位,承担起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其次要强化建设、监理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最后要加强各级安全监督机构监管责任的落实。
对施工企业安全监督管理形式应该从不同方面加强施工企业搞好安全工作的能动性,强化企业对自己项目的安全管理,加强对施工企业及项目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只有让施工企业确实履行自己的安全管理职责,才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建立和完善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安全管理的首要工作。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管理原则,施工企业内部要建立以安全部门为首的安全检查制度,负责对该公司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同时施工现场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立项目安全管理目标,并将目标分解到项目各成员,项目按要求设置专职安全员。
3.5加强对监理单位安全行为的监督
对监理单位安全行为的监督重点主要有:是否将安全生产管理内容纳入监理规划,以及在监理规划和中型以上工程的监理细则中是否以制定了对施工单位安全技术措施的检查计划;是否审查了施工企业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取得考核合格证书和操作资格证书;是否审核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监管机构建立及人员配备情况;是否审查了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是否复查了施工单位施工机械和各种设施的安全许可验收手续;是否审核了施工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和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使用计划及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是否符合投标时承诺和《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等标准要求等。发现有违规行为,应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改正,同时应跟踪检查,如有重大违规行为,应记入不良行为记录并进行曝光。
3.6 继续深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隐患是安全生产各种矛盾问题的集中表现,是滋生事故的土壤。隐患不除,事故难绝。只有治理隐患,才能防范事故,只有消除隐患,才能安全生产。
3.7 加大对重大危险性工程的专项整治
认真贯彻落实《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要求,加强对高支模、深基坑、起重吊装、起重机械、高大脚手架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监督工作,重点抓好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审、专家论证、技术交底、组织实施以及验收等各环节的检查,严格监控重点部位、重点施工工序以及安全生产薄弱环节的施工,要求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遇特殊情况或一旦发现险情,要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应急措施,排除险情,经专家现场勘探通过后方可继续施工。
3.8 加强提高安全培训教育工作
建筑安全和技术是密不可分,没有技术支撑的安全是无力的,安全要靠技术保驾护航。因此,必须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加强对三类人员、工种人员,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管理能力,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关键岗位的安全技能,不断适应建筑安全工作发展的需要。在建筑安全技术培训中应注重“四个结合”:(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考试与考核相结合;(3)发证与技能相结合;(4)当前和长远相结合。
3.9 严格事故处理,提高违法成本
篇2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离退休人员管理中心,中国 北京 100000)
【摘要】我国退休人员队伍不断扩大,社会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给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和安全等各个方面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何使离退休人员健康长寿,安全幸福地安渡晚年,这不仅是老年群体的愿望,更是社会稳定繁荣的需要,同样也是离退休工作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通过对离退休人员群体安全问题的分析,阐明了作为一名离退休工作人员如何做好老年安全管理工作。
关键词 安全;宣传;预防;健康
中国退休人员队伍从本世纪初不断扩大,老年群体人口总量呈现迅速增长态势,人口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社会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十四。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变化,将会给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和安全等各个方面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何使离退休人员健康长寿,安全幸福地安渡晚年,这不仅是老年群体的愿望,更是社会繁荣稳定的需要,同样也是离退休工作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
退休老年群体的安全服务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地社会系统工程。老年人的安全问题,实质是能否体现老年人安全和健康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老年安全服务管理工作是通过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开展以实现老年人安全健康为目标的各种预防活动。通过预防、培训、干预等手段,切实提高老年人的安全素质,不断增强老年人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减少老年群体的安全事故发生和人身伤害。老年安全服务管理工作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是老年群体安全健康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国民安全素质,弘扬安全文化,促进社区安全和公共安全,实现本质安全的有效途径。
1老年群体面对的重点安全问题
1.1电信诈骗和街头诈骗安全问题
(1)公安部统计:2013年下半年,全国发生的20万元以上电信诈骗案受害人中,55岁以上的老年人比例占78%。
(2)老年人面临的街头诈骗,如产品推销、算命消灾、免费体检、低价旅游等诈骗众多,老年人经济损失严重。
1.2老年人公共场所安全问题
(1)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发生跌倒事件的人数超过2/3。
(2)老年人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易发生的意外伤害。
1.3老年人家居安全问题
(1)老年人对于消防知识和消防技能掌握有限,火灾死亡率高。
(2)老年人长期服用多种药物,误服、重复用药引起药物中毒。
(3)老年人吞咽功能减低,呛咳、哽塞引发进食安全伤害。
(4)部分老年人生理状况尚可,智能障碍明显,老人发生走失。
(5)老年人心理脆弱,因家庭纠纷等因素,导致老年人自杀。
(6)老人免疫力低下,患传染疾病导致并发症死亡率很高。
(7)老人对温度的感知能力降低,高温易中暑、脑卒中。
1.4老年人交通安全问题
老年人交通安全意识薄弱,我国一个地级市2010年发生92起死亡的交通事故中,有52起死亡事故与老年人有关,占死亡总数的53.3%。
2如何预防减少和干预解决老年安全问题
2.1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开展老年安全工作
统筹安排制定老年群体安全工作计划,坚持强化老年人安全意识;细化落实安全管理措施;深化完善安全管理培训。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促进老年群体安全意识和技能提高,预防伤害事故发生。通过持续改进,确保本质安全。确定具体的老年人事故与伤害控制目标和工作目标,建立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安全指标体系,按照老年安全工作要求规范运行。
2.2加强老年群体安全培训
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安全理念推广活动。以讲座、培训、演练多种形式组织老年安全技能培训。开展老年人安全事故警示教育,防范伤害事故再次发生。以如何防范老年人多发安全伤害为重点,开展针对性培训。组织学习老年人突发疾病的抢救方法和救护知识,实施老年群体在活动场所内突发疾病应急预案推演。学习消防知识和消防器材的使用和实际操作演练。
2.3建立老年安全伤害监测体系,提升干预能力
事故与伤害监测信息是预防与控制老年安全工作的基础。建立治安交通、消防医疗机构和社区为主的事故与伤害监测体系,形成老年安全事故与伤害监测网络。制定事故与伤害预防干预措施,为实施有针对性的安全促进项目奠定基础。通过收集整理老年事故与伤害数据,掌握各类事故与伤害情况。通过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和全面准确的分析,增强老年人事故与伤害的风险辨识能力。
2.4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进行广泛宣传
广泛开展老年安全宣传教育。增加社区老年安全宣传橱窗、温馨提示栏、大型宣传标语牌,充分发挥社区宣传栏作用,实现社区网络全覆盖。及时宣传、传递老年安全相关知识、信息。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杂志、门户网站等资源,宣传老年安全工作。印制防火、防骗等宣传材料,积极推动社区老年安全理念落实。
2.5重视公共场所安全设施专项治理工作
对老年人活动场所分散,人员活动区域密集的特点,加强电器设备、消防设施、安全通道、应急管理为重点的专项治理工作。制定有效应对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积极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工作,修复道路及社区破损路面,规范明确社区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安装机动车减速带,规范交通管理。开展治安综合治理,居民楼门安装楼宇对讲装置,加强居民区、重要路口等重点部位的区域监控。
2.6有效实施家居安全促进项目
针对老年人易造成跌倒损伤的情况,开展防跌倒安全促进项目。进行老年人活动场所铺设防滑地砖、安装双向扶手等改造。为60岁以上老年人家中浴室安装扶手。按照社区建筑消防器材配备规范要求,开展消防设施促进工程,配备消防应急器材箱,为消除火灾、减少损失、降低伤害提供保障。认真开展社区基础设备设施改造,保证老年人安全。
篇3
1.前言
安全管理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有效性影响着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及企业发展。安全管理[1]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人、物及环境状态管理和控制为主要对象,同时安全管理又属于动态管理。当前,因安全管理问题发生事故的情形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同时也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为此,企业应加强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认真抓好安全管理工作。
2.抓好安全管理措施
2.1加强重视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一项紧迫的、重要的、长远的工作,各级领导务必要意识到安全生产不仅牵连着企业全体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关系着企业可持续发展。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围绕“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这一主题,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因此,要加强重视安全生产,以如何抓好安全生产为使命,增强自我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各经营单位相关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必须转变观念,增强意识,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认真落实“以安全促进发展,以安全保证稳定”,真正做到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抓实抓牢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2.2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高效管理能否顺利实现取决于企业广大员工是否严格执行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因此,企业应根据实际安全生产管理情况不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监督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危险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及伤亡事故应急处理制度等内容[2]。同时应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等级管理,根据相关管理制度及各级各部门的有关要求编制各工种的《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整个过程,属于动态活动过程,重在严格控制安全生产过程。为此,需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管理机制以满足动态管理需求。除此之外,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需要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作为组织保障,因此,需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基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和组织结构模式,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完善安全管理机构。
2.3落实逐级逐层抓安全生产
要真正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离不开层层抓落实。过去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仅仅是在层层造声势、层层表态、层层开会等方面上做表面文章,没有真正落实现场安全生产措施,使得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因此,为了真正确保生产安全,应落实逐级、逐层抓,抓到基层去。同时也要抓现场安全生产,一直抓到作业面和职工群体当中。各级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应严格进行安全检查与督察,及时查处事故隐患,发现一起治理一起,做到“真查、真盯、实改”,狠抓责任落实,才能有效避免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2.4以预先控制为主做好预防工作
要辩证看待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只有同时落实好生产与安全组织工作,才能促进生产与安全共同发展。若在事故发生后才开始抓安全,则显得治标不治本;而预先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则为未雨绸缪,故可以有备无患,既可以有效避免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同时当事故发生时可以及时予以有效处理。因此,企业应以预先控制为主做好预防工作,以安全生产方针中的“预防为主”手段为基本立足点[3],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认真落实相应的安全措施,使安全处于可控和在控范围,做到超前防范事故。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安全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的治理、监督及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动态与常态安全监管监控工作,以提高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性。
2.5完善及维护现场安全生产设施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顺利开展,应不断完善现场安全生产设施,更新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消除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淘汰设备和工艺,并要做好现场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的维护工作。首先,应认真落实专款专用制度,将投入到安全生产设施中的费用落实到实处,以不断增强现场安全设备的配备,提高安全设备使用性能;其次,各单位应严格落实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制度,以加强现场维护管理力度。同时明确安全设施维护相关责任单位及人员,在日常维护工作过程中,一旦发现安全设施故障或损坏,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以保证安全设施的使用有效性。另外,在安全设施拆除方面,只有因施工需要进行安全设施临时拆除方可拆除安全设施,否则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拆除安全设施。
2.6建设一批安全管理人才队伍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应加强对安全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以不断推动安全管理工作开展。首先,加强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进行针对性、重点性安全监管队伍培训,通过知识讲座、实地考察、在职学习等方法不断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同时有效组织学习型队伍建设,大力支持与鼓励安全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使其保持持续充电状态,有利于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其次,应大力开拓多种渠道,大力落实培养安全管理专业人才对策,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鼓励技术人员投身到安全生产工作当中,同时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技能及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水平,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相关资格证书考试,以强化企业安全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3.小结
总而言之,安全管理就得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专管群治、全员管理”的原则,要按照安全生产管理的“五向”要求:向高度责任心要安全、向严格质量管理要安全、向反“三违”要安全、向安全知识要安全、向安全技术装备要安全。安全管理人员应以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为己任。企业应根据新形势抓好安全生产管理,不断健全与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创新监督管理手段,真正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以预防为主做好安全事故防范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安全生产,从而确保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性,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二)进一步明确主管安全管理工作的部门,加强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及时分析、部署、督促和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解决安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安全管理部门要立足本单位、着眼全网,勇于自主创新,充分发挥组织计划、协调监督的职能,强化人力防范、基础防范,依靠先进的技术防范措施,加快安全防范设施特别是技术防范设施建设,切实提升企业全方位防范的能力。
二、加强调研工作,积极探索适应横山移动安全管理的新方式,实现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
(一)要充分认识当前移动通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和不利因素,深入剖析几年来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通信机房、通信基站、通信设备、营业厅等重点部位和设施暴露出的安全漏洞和隐患,加强对策研究,实施分类管理,细化管理要求。
(二)要认真总结在企业内部实施安全管理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在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目标明确、责权分明、渠道畅通的安全管理机制的同时,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强相关业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形成党政工团共同参与、群防群治、齐抓共管安全管理工作的格局。
(三)要针对如何建立企业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课题安排专题调研工作,加强安全管理系统理论学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借鉴安全管理力度较大、措施具体、成效显著的单位的做法和经验,规划、制定本单位安全管理的基本策略和长远战略。
三、大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员工的安全法律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做好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工作。
(一)深刻领会“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以不断追求卓越的具体实践丰富其内涵,积极探索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切实将安全文化建设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中。
(二)认真开展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 “全国安全生产月”和“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围绕“安全发展、国泰民安”活动主题,以促进各个部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观念为出发点,以加强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规范员工行为为着力点,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动员广大员工积 极参与和监督企业安全管理工作。
(三)做好普及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强化全员安全责任意识工作,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投入,推动安全生产各项要素落实到位。要继续做好应急疏散、处理危机事件演练工作,完善各项应急预案,不断提高员工的防灾、识灾水平和针对各类事故、紧急事件的自防自救能力。
四、加强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的制订和落实工作,使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一)各单位应对已建立的安全规章制度进行一次全面的整理,对于已不适应的规章制度应及时修订,存在漏洞的进行完善,未建立的规章进行制订。
(二)各单位要按照消防设备实施动态管理的要求,严格执行移动通信安全设施审查控制制度,认真履行监督管理、审核把关的职能。
(三)认真执行省公司将制订《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和《保密安全管理规定》。
五、加强安全检查工作,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一)各单位要认真执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在元旦、“五一”、“十一”、春节等重大节假日以及重要活动前夕组织专项检查。在做好日常安全检查的同时,安全大检查活动每季度不得少于1次。
(二)要高度重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做好生产用车安全检查和保养。
(三)开展消防安全整治工作,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各单位要在安全检查的基础上,彻底整改通信大楼、机房、基站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拆除通信机房装饰性吊顶,解决机房气体灭火分区隔断、窗户玻璃的耐火、承压问题。
(五)对于新建机房、基站、营业场所,应及时配置消防器材和安防设施。
(六)加强消防、安防设备的维护工作。
篇5
一、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应当从思想上提高安全意识。供电所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其负责的电力运行对广大人民群众有直接的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用电、企事业单位的用电,都需要电力的安全运行来保障。因此,一旦供电所安全管理出现问题,必然影响到正常用电,甚至可能会造成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管理意识,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对安全操作规范熟记于心,并掌握好安全用电知识。其次,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利用现实中的案例,为员工宣传安全操作、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其次,加强居民、企业安全用电知识宣传,可以对往年的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并印刷宣传页,使人们了解安全用电知识,提高安全用电意识。
二、构建责任问责机制
问责机制的构建能够促使员工安全意识和工作效率的提升。在供电所管理范围内,对每个都明确责任,可以按照线路或区域进行划分,每个员工负责一个地区,让员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要及时处理负责区域的问题,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以供电所领导为安全责任人、员工为区域负责人的责任制,切实搞好安全管理。对于区域负责人责任意识淡薄,造成安全事故的,应当起动问责机制,追究员工的工作责任,严重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通过构建健全的问责机制,使安全管理工作更加全面到位。
三、取得当地政府支持
供电所管理的线路分布较为广泛和复杂,仅仅依靠供电所进行管理,难以做到完善。这就需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由政府来协调相关施工单位,避免对电力设施的损坏,保障电力安全。特别是建筑施工,施工应当与电力设施保持安全距离,对违规审批或擅自违章建筑的按相关规定追究责任人责任!,从源头上遏止在电力线路保护区内兴建建筑物的现象。同时,供电所也应当建立常规巡视制度,各个区域负责人应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巡查,防止出现损坏线路的行为,确保电力的安全运行。
四、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
安全生产是供电所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作为管理者应当与员工建立友好的关系,并员工之间相互协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让朋友关系等影响工作。例如,有的管理者碍于某个员工关系较好,对于其工作错误不予纠正,这不是对员工好,而是害了他。供电所作为国家供电网络的最基础单位,应当严格搞好安全生产,对员工违章违纪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同时,要经常开展安全生产警示教育活动,为员工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让员工的心灵受到触动,增强自觉遵章守纪的自觉心。促进他们增强安全意识,将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程度。
五、提升安全技术措施
搞好供电所安全管理工作,还需要提升安全技术,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对于供电所内现有的员工,可以进行培训再教育。由于科学技术发展较快,通过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教育,可以及时弥补技术层面的不足,例如,电力系统的计算机控制、电力线路防雷措施的改进等等,员工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对于新人的加入,应当严把选拔关,不仅要选择具备丰富理论知识的人才,还需要考察其操作技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的良好结合。
此外,对于工作使用的工具,也应当保管好,并定期进行检查,如绝缘工具是否具有良好的绝缘性,仪器仪表是否正常等。
六、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
加强供电所安全管理,离不开科学考评制度的建立。要明确员工的责任分工,形成权责意识,给员工设立工作目标。实行班组制度,强化班组管理,让员工形成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体系,让员工能够心悦诚服。健全员工考核机制,需要管理者能够从整体出发,实行权责分明的责任分工,对每个员工坚持公平对待,建立起科学的奖惩机制。对于责任意识淡薄,不按照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的员工,应当进行批评教育,这既可以提高工作质量,更重要的是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工作积极、敢于创新的员工,要进行精神和物质的鼓励。
结语
总之,提升供电所安全管理,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既要从思想上提高安全意识,还需要构建完善的问责机制与考核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供电所的安全生产,保障电力安全运行。(作者单位:国网冀北文安县供电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朝清.供电所安全生产内控机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村电工.2012年10期.
篇6
1 危险化学品的概念
所谓危险化学品,顾名思义,是一种化学药品、制剂或原料,它能对人体、设备乃至整个环境带来一定的危险,引起可能危机的安全程度较深,所以需要引起各化工行业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生产及管理要素层面。将安全管理作为化工企业的重要工作方面,可以有效维护职工的利益,保证整个企业的正常生产,进而为整个社会的安全生产做出贡献。当前,不少化工行业已经将安全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一切生产工作都建立在安全管理基础之上,要想细化安全管理措施,应当从细节到重点措施给予必要的关注,实现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保证危险化学品实质安全。
2 当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不足
2.1 投入力度有待提升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他们将更多精力放在生产上,对于安全管理层面投入力度仍然偏低,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设备老化、设施不健全等较为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安全管理工作的政策\行,给企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
2.2 生产监督不到位
实现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监督是其中重要一个环节。当前,很多化工行业的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要想按照安全管理的要求落实具体措施还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生产监督便成为促使企业实现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化工行业在涉及安全隐患的生产环节,如果监督不当,极易出现未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的情况,方式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
2.3 安全管理要求执行不规范
近年来,很多化工行业均意识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对企业生产带来的重要意义,有的企业针对此项工作还制定了专门的管理规程。但是,仍然有企业对安全管理的要求存在疏漏,执行力度不足,加之相关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使得很多管理规范未能及时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来。
3 化工行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方略
3.1 完善化工行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
要想使化工行业实现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这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应当以完善的企业管理系统为基础,从法律体系、规章制度上去报化工行业安全管理工作能够落到实处,避免因为管理不当或存在不规范、不严格的问题,而导致化工行业缺乏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进而导致各类安全隐患的出现。
3.2 强化安全意识,实行管理责任制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不仅能够体现一个化工行业的管理水平如何,更是企业实现效益的关键。试想,一旦企业发生了安全事故,正常生产已无从谈起,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形象,更损失了企业的效益。因此,作为化工行业的企业更应当有别于其他类型的企业,要格外重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应当制定合理的生产方针,针对隐患较多的重点环节加强管理,不断整治这些重点生产焊接,从源头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其次,要落实好责任制。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其一是让化工行业的管理人员清楚地认识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提高自身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提升自身的责任感。特别是当具体的工作职责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身上时,应当让员工认识到自身肩负的重任,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优化管理人员的思路,将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第三,要明确责任,将不同的管理程序实行责任制,细化责任体系,实行责任层层分解、逐一落实的体系,让整个企业的从业人员都参与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中来。
3.3 将危险源监控和应急救援作为重点
监控危险源工作是化工企业生产和管理工作中的重点环节,从危险源的监控工作入手,可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例如,当企业遇到一些重大的危险源时,企业应当按照工作规范,及时申报,并在企业内部做好登记。在管理这部分危险源时,应当落实好具体的监控责任。与此同时,还应当在企业内部建设应急救援体系,一旦存在安全隐患,或出现安全事故,先从企业内部做好救援工作,减轻损失,减少对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应当不断提高自身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尤其是危险化学品可能引发的危害较为严重,短期内能否控制好事故的发生,是减轻对企业影响的关键。为此,企业应当建立一支过硬的救援队伍,一旦企业出现安全事故,能够及时采取应有的救援工作。当地政府也可以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协助企业建立应急预案,确保出台可行性高且较为合理的预案,为今后出现安全事故做好准备。企业在平时生产工作中,应当定期组织演练,这是提高应对能力的有效措施,在演练中还能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如何,不断调整应急预案的程序,不断优化预案,为进一步减少企业的损失奠定基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是当前众多化工企业十分重视的重要工作。为了有效提高安全管理的可操作性,减少生产中的安全隐患,企业还应当将监控危险源及出台应急救援预案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监管力度要不断加大,并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全力保障企业实现我先化学品安全管理,减少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陈爱兵.议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的仓储管理[J].大众标准化,2015(11).
[2]朱燕苹,黄道敏,刘咏梅.完善化工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J].化工管理,2014(02).
[3]王素娟,王慧娟,王子健.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若干对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4(04).
篇7
(一)树立档案安全管理意识
档案安全意识是做好档案安全管理、确保档案安全的前提。不论是档案管理人员,还是企业领导、员工,都必须具有档案安全意识,才能确保档案安全。档案安全意识淡泊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保证企业利益和企业档案安全,企业需要树立档案安全管理理念和安全管理意识。当前树立档案管理安全意识显得非常紧迫和重要,通过安全管理教育和培训可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的档案安全管理意识。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电视、内部报刊、门户网站、企业通告通知、企业会议等多种途径,开展档案安全管理敦育,树立和增强档案安全管理意识。在开展安全管理意识教育和培训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积极开展规范化、制度化的实战演练,提高安全管理技能和安全管理效率。
(二)加强档案安全日常管理
首先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档案安全日常管理制度,包括档案安全管理责任制、库房保管制度、库房温湿度管理制度、档案出入库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保密制度、值班制度等,并严格按制度执行。其次,建立完善的档案安全管理工作台帐,包括保管情况检查记录、环境安全检查记录、防火安全检查记录、库内外温湿度记录、档案移交登记、档案出入库登记、档案借阅登记、值班记录等原始台帐,并对各种原始台帐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规律,再用于指导档案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档案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第三,进行档案安全的全过程管理,将档案安全管理从保管环节,延伸到形成、积累、收集、整理、鉴定、利用等环节,将档案安全管理落实到档案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第四,加强档案库房日常管理,定时开关设备、电源、门窗,定期检查电源线路、设备、消防器材、防虫药品,做好各项检查记录,保持库内外环境清洁,及时消除档案安全隐患。
(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企业档案安全管理的制度保证。为保证企业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相应的企业档案安全管理制定非常必要。企业工作人员尤其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该熟知安全管理制度,并在安全管理制度的指导下有序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四)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预案
篇8
1、安全规划管理: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应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安全规划。比如,建立安全目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并在实践中及时更改、调整。企业的安全目标应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同时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在有企业高层领导参与下制定。确定安全目标之后,还应组织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的安全目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都必须贴近企业生产实际,符合企业特点、易于操作、有针对性。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应认真执行,并定期进行修订、调整和更新。这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是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搞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保证。
2、安全的内行管理:安全管理人员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角色,因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安全管理人员工作的水平。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涉及企业生产和管理过程的方方面面,安全管理人员在企业安全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不仅需要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安全技术问题,同时需要联系和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调动基层单位甚至员工的积极性,使安全工作做到全员参与,全员管理,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应如何采取措施预防瓦斯爆炸呢?作为内行的安全员、生产技术人员、调度人员,应知道以下知识并做好整改:瓦斯聚集是瓦斯爆炸的必要条件之一,通风是防止瓦斯聚集的最主要措施。保证井下各工作场所、井巷及硐室均有足够、有效、稳定、连续的新鲜风流,能将井下涌出的瓦斯及时冲淡排走,避免瓦斯聚集,使井下各工作场所的瓦斯浓度符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矿井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瓦斯检查,防止并及时处理局部瓦斯积存,如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积存、顶板附近及顶板冒落空洞内的瓦斯积存等。
所以,预防瓦斯聚集爆炸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⑴组织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是做好预防瓦斯聚集爆炸工作的关键。加强定点定时巡回检测,并检查在作业场所和主要风道口设置瓦斯监测牌板上瓦斯检测数据填写的真实性。专职瓦斯检查员必须坚持“一班两检”制,对瓦斯增高区,坚持“一班三检”制;掘进工作面坚持“一炮三检”制度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⑵技术措施:预防瓦斯爆炸的通风技术措施:为矿井选择两台足够能力的通风机,采用双回路供电,保证矿井通风连续可靠;矿井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硐室均采用独立通风,并配有足够冲淡瓦斯的风量;井下通风设施的质量应符合通风质量标准化标准的规定;每处风门采用两道,并闭锁,以保证行人、行车时不发生风流短路;矿井要配置一定数的通风参数测量仪器仪表,坚持测风制度,及时调节风量,保证井下风量的按需供给;及时维护矿井主要进回风巷道,使其断面积维持在设计的断面积;加强通风管理,保证所有作业场所有足够风量和适宜风速,以冲淡和排除井下涌出的瓦斯;对采空区、废弃巷道、盲巷及时密闭,并挂牌警示。
⑶加强设备管理: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选用井下电气设备,严禁不防爆设备进入井下;掘进通风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作业。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装设三专两闭锁装置,保证局扇可靠运转;采、掘工作面和瓦斯易增高处,设置瓦斯报警仪;利用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对井下瓦斯浓度进行预测预报。及时处理局部积聚的瓦斯,对井下易积聚瓦斯的地点,如采煤工作面通风隅角处、巷道冒空区、风速小的巷道顶板处等,在生产过程中重点检查,及时处理。杜绝井下明火及火源,引起瓦斯爆炸的火源有明火、冲击摩擦火、放炮火、电火四类火源。在生产中要特别注意防范。
3、安全体系管理:
积极开展安全精细化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精细化管理组织体系,制定安全精细化管理责任制和岗位标准,明确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细化、量化、分清职责、落实到人,并贯彻到各项作业、操作工作中去,对煤炭生产过程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依次采取排除、替换、降低、隔离、作业程序控制、人身保护和加强劳动纪律等措施。有效监控、预防事故的发生,最终实现从煤炭企业领导、安全管理人员至最基本作业、操作人员的安全工作精细化,实现煤炭企业安全精细化管理目标。
4、形象管理:
作为安全管理人员,企业员工无论何时代表的都是企业,所以应时刻谨记以维护企业的整体形象来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核心。
⑴坚持原则
纠正违章要坚持讲清道理,要让职工明白,他们的行为违反了哪些规章制度,有什么危害,可能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只有如此,才能让违章者心服口服,又能帮助违章者学习规程,有利于促使违章者逐渐养成遵章守制的好习惯。
对违章处罚,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处罚单位或个人,必须要有确切根据,处罚的力度必须公正、公平,必须将处罚的决定公之于众。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教育当事者本人,有利于接受职工的监督,也有利于使更多的职工从中接受教训。
⑵自律公正
篇9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一直是国家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其有效的安全管理,是推动现代化建设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我国政府在《安全生产法》中着重强调安全管理,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置。其中第三条指出:加强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我国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主要是为了在建筑施工中,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提高施工企业的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督促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事故发生,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对施工安全生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够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减少人员伤亡,还能避免因安全管理不当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识,能够让施工人员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让施工人员感受到自身安全得到了重视。这样,施工人员就会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和激情投身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实现和谐社会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很大差距。其中,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教育工作落实不到位,安全组织能力较差,使得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以下将详细说明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其不足之处的原因。
(一) 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出了很多相关法律法规,以此为建筑施工提供安全保障。虽然政府出台了这些法律法规,但是却没有按照各项安全规定执行,这也是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的一个共同缺点。执行能力较差,可操作性不强,无法形成完善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法律体系。随着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与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发展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需求,从而频频发生安全事故。
(二) 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安全意识薄弱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大多数以农民工为主,自身安全意识薄弱,整体素质较低,使得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另外,施工单位在雇佣这些农民工时,没有进行系统、全面的安全教育培训,也没有持证上岗,致使施工现场人员混杂,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防范、安全措施、自我保护等方面的认识程度较低,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管理意识,致使很多施工人员没有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操作,违章违规操作不断。同时,施工单位没有聘请专业的管理人员,致使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无法满足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
(三) 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
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追求最大化利益,在安全设施和安全措施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对安全施工的重视程度不高,施工安全成本投入降低,致使很多危险性较高的施工场所缺少必要的安全施工设备,各项安全措施设置不到位,给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率与安全成本投人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安全成本投如不足时,就会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率,当安全成本投入较高时,就会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由此可见,建筑施工安全成本投入能够间接或直接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并起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四) 安全监管机制不健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都要安排专门的监管人员对施工现场全体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但是,我国建筑行业施工安全监管大多依靠政府执行,施工单位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安全监管机制,使得施工现场安全监管不到位,人员混杂,安全技术水平较低,违规违章现象频繁发生,给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不利影响。在当前形势下,建筑项目不断增多,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安全监管机制,就无法保证各项建筑施工质量,给现代化建设带来阻碍,也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
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改进
(一) 提高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的认识能力
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认识能力高低决定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及质量。因此,要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就需要提高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的认识能力,高度重视施工安全管理,要积极有效的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内容,避免安全管理流于形式,而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及效果。提高安全生产认识能力需要施工单位切实以身作则,深入施工现场,详查安全管理工作是否落实到位,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做好带头作用。只有这样,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才能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才能将安全第一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这样有组织、有目的、有层次的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构建良好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保建筑施工安全有效进行。
(二) 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井然有序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科学、合理、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这是实现安全管理的基础,也是一项重要的安全保障。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施工作业行为,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不规范施工操作,确保建筑工程在规定期限内安全有序完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需要推动安全责任制,将各项安全工作细化到每个人,设置奖惩机制,对违反安全生产制度的人员予以一定惩罚;对表现良好,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人员,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使施工人员在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的同时,规范自身安全操作方式,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积极性,切实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进而保证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三)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在现代管理模式中,人们着重强调“以人为本”管理观念,将人作为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同样如此,施工单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切实将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由于建筑施工人员多为农民工,他们整体素质不高,文化程度低,自我安全防范意识薄弱,施工单位在组织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持证上岗,增强施工现场规范化、制度化、合理化程度。
(四) 加强安全监管力度
建筑施工过程中,监管人员要对施工阶段每个环节的安全生产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监管人员要履行职责,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监督、检查工作,避免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相关部门要定期对监管人员进行考核评估,加强监管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使安全管理意识扎根于每个人心中。
四、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建筑行业发展环境越来越好,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施工安全事故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建筑行业安全稳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唐家良.浅析施工安全管理[J]. 今日南国(中旬刊). 2010(08)
篇10
【引言】:对于一名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人员来说, 除了对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等进行系统化管理,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才是重中之重;对于一名普通的施工人员来说,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增强安全意识才是前提。
案例:2013年,某市某高层建筑施工主体阶段,一辆载有6名施工人员的施工升降机从17楼坠落,造成5人死亡,一人重伤。事故原因为施工升降机未安装限位装置,以及升降机司机在操作过程中与其他人员聊天,在应停止时未停止。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未对升降机司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事故主要责任为施工单位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造成惨剧的发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安全问题正愈来愈多的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与重视。在企业的社会生产活动中,特别是建筑施工行业,安全就是形象,安全就是发展,安全就是需要,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正在被广泛接纳,并更多的受到建筑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
然而,在实际的工程施工当中,各类施工安全事故还是频频出现,给社会、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这类伤害与损失,就成为我们需要急切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在施工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探索中认识到,要搞好工程施工中的安全工作,首要的前提与任务,就是要不断的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包括认识的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从意识的能动性而言,它能够指导人们的行动,使人们的行动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因此,意识的存在会对事物发展进程起到巨大的促进抑或阻碍作用。而在工程施工当中,各类安全隐患较多,事故的发生后果严重。所以,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以“预防为主、预防为上”的方针进行,即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需要及时发现、并采取解决措施、进行有效防范或制止,不能坐等事故的发生,再就事论事的进行认识、教育。
也就是说,在工程施工当中,是要先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才会有他们的安全行为;有了他们的安全行为,才能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所以,在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当中,如何提高安全意识,使施工管理人员和工程施工人员都具有对施工安全的自觉能动性,就变的尤为重要。
而安全意识的形成,也是需要一个过程与方法的,对此应当从三个层面去着眼与落实。
首先,是制定安全规则,并对安全规则进行感性上的认知,这是安全意识形成的第一个层面。在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安全教育、安全交底、违章处罚,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让大家按照规章、规则执行和操作,从根本上对安全意识进行强化认识。
对于这一层面,我们需要从基础抓起,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同时抓起,切实做好三个方面:
①在安全施工管理中,必须针对工程施工的管理现状,全面地制定出各项规章制度,从而保证对施工人员的行为制约;
②必须系统地、细致地做出各种工序的安全交底与安排,保证施工人员及设备、财产的安全;
③重视做好安全教育,在施工人员中全面确立安全防范意识,确保施工安全。
而在强化对规则的认知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层面的意义。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对所有的施工队伍、施工人员推出企业及有关部门的各类管理制度与规定规程,坚决执行与遵守各项协议,真正将管理行为落在实处。通过对安全意识的强化认识,使全体人员从感性上对安全规则得到认知。
其次,是在对安全规则认知的基础上,把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在工程施工的实践中得到自觉有效的执行。
在安全生产实践中,我们认为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在每个施工管理人员和参与施工人员的脑际当中建立起安全意识,能够较好的理解安全规则,并自觉的去遵守安全规则。
这一层面,最基本的手段就是安全生产教育。我们可以采取诱导的方式,通过一些安全事例和安全事故发生的后果描述等,从对危险源的认识开始,让施工人员从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让他们从机械的执行规章制度,认识到执行这此规章制度的必要性。从而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极大的提高安全管理的科学性。
再次,在对安全规则的理性认识上,形成自觉的行为规范,把安全意识上升到全体施工人员的自觉能动性。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能仅停留在对安全规则的执行或安全生产的教育上,而是应该积极发挥施工管理人员和工程施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依靠人家的自觉意识行为,相互提醒、相互督促,在工程施工的实践活动中,认知并了解危险事故的特性,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预见隐患,并采取合理而有效的方法解决隐患。
当所有的施工管理人员和工程施工人员对施工安全管理进行自觉行为的时候,在施工安全管理的实践中,大家就可以自觉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了解危险源的基本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并采取解决措施,进行有效防范或制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我们的施工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就收到了真正成效。
总的来说,在安全生产管理的实践中,谈到施工安全,实际上最根本的就是应当抓好提高安全意识这个主要环节,让每一名工程施工人员从执行制度开始接受施工安全的培训教育,逐步形成行为规范,逐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再由理性上升到通过意识的能动性来指导施工安全工作,做到可以在工程施工中及时预见隐患,消除隐患。这样,我们在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也就可以得到相应的解决和避免,施工安全也就可以得到我们有效的控制。
然而,在工程施工当中,要真正使安全意识的这三个层面得以落实和实践,切实做到提高安全意识,搞好施工安全,还必须得到三个方面的保证。
第一,有施工企业领导的大力支持。这种支持不能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强调,而应该是在实际行动中切实把“安全第一”放在首位,明确阐明“安全第一,质量第二,进度第三”,做到“不保证安全不开工、不解决安全问题不放过”,把安全问题当作工程施工中的头等大事来抓。
第二、安全管理人员要扎实做好员工的安全知识教育工作。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教育工作不是一种形式教育,而是一种人命关天的安全教育工作。只有扎实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工作,才能够尽可能的使安全意识得以落实和提高。
第三,施工人员提高个人的职责能力。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在基层,提高安全意识,搞好施工安全,本身也是每一名工程施工人员的职责。在工程施工当中,如果每一名施工人员都可以很好的履行自己的安全职责,积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那么,我们在工程施工当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就会变的极为乐观。
篇11
石油能源是目前人类使用最多的能源,也是最重要的能源之一。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一直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其生产中存在大量的危险作业,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石油化工工程的安全生产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环境安全。
一、石油化工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现状
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与其他项目建设有所不同,施工作业具有自身特殊性,大量危险作业特别容易引发重大事故,并且事故造成的危害性和损失相对来说是较大的,有可能会造成人员的群伤群死,所以在施工安全的管理上必须谨小慎微、时刻提高警惕,否则一旦事故发生,严重的后果是无法想象的。
从石油化工企业的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现状来看,大多数企业在实际管理中存在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因素识别与控制工作相对粗放,缺乏细致的管理,对于施工风险评估也只是形式上的事情而已,因此导致对安全管理采取的措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在工作中主要表现在小事故和未遂事故发生率相对较高。由于项目承包商们的安全意识薄弱,措施落实不到位,在安全监管上存在诸多的问题;施工人员安全素质低、安全意识不强,最终导致施工建设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由此来看,企业必须加强和重视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在我国的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现状来看,我国石油化工企业普遍存在着安全生产意识薄弱,监管不到位的问题,这些都为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石油化工企业在面对安全事故时,缺乏必要的管理措施,尤其是在施工中,安全防范措施投入不足,问题比较多。
1、安全生产意识薄弱,管理不到位
一般来说,生产建设企业出现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主要都是人为原因,人是生产建设中最主要的因素。在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中,导致工程项目建设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安全管理不到位。在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危险作业,比如高空作业、吊装作业、用火用电作业等,再加之作业的环境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在施工中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另外,很多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往往会出现不安全作业,比如有的施工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的时候不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甚至徒手进行高空作业。还有的施工人员肆意破坏施工设备,或者使用有危险的施工设备不做安全防护,这样的行为都会给施工带来不安全的影响。有些施工管理人员不能按照规范、标准对施工各工序、各阶段进行检查监督,使构筑物、建筑物的隐蔽工程、管线及设备焊接安装等存在施工质量问题得不到及时整改消缺,存在安全隐患。
2、职责分工不明确,监管不到位
在很多情况下,石油化工企业在进行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着员工职责和分工不明确的问题。在进行工程建设时,有很多工程施工人员不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各工序各专业相互衔接脱节、交底、会签不清,在出现问题时互相推诿、扯皮,不能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工作效率低下,导致工程施工建设的进度和安全不能得到保障。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人员在监管的职责分工不明确,管理出现 “空门”“空挡”。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石油化工企业工程项目建设存在安全隐患。
三、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措施
石油化工企业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生产关系着石油工程的生产安全甚至人们生活的环境安全。因此,加强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和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在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纷纷思考提高安全生产的措施,并积极进行安全生产和安全建设的研究探索。
1、健全安全管理机构
首先,石油化工企业必须要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提高安全管理整体水平,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危险性同其他行业相比要更高,因此,在安全管理方面也应该更加严格,管理部门也必须更加完善,包括决策机构、职能部门以及管理部门,决策机构负责对企业的生产安全、环保、卫生等多个环节进行审查和评估,并指导其他部门相关工作的开展;职能部门,负责完成决策机构所下达的安全管理事务,并制定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以落实和监督;管理部门则主要负责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具体落实,主要由企业车间的安全员组成,做好生产工作的有效管理和监督,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
2、构建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
科学、高效的安全管理模式是确保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并加以完善和改进,使安全管理模式能够充分适合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节奏。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应该由过去的事故管理逐渐转变为隐患管理,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并制定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进行隐患的消除,避免相关问题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企业损失,确保正常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3、提高安全意识,降低工程风险
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工程建设,因其有着大量高危作业而更需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其后果不堪设想。石油化工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时,首先要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强化施工人员在安全意识与安全素质方面的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按照相关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施工作业。其次,施工管理人员在施工前,对施工工程现场要进行严格检查,排除不安全因素,在施工防护措施和防护工具上要加大投入,尽量保证安全生产建设。
4、加强工程安全监管,明确岗位职责
石油化工企业在进行石油工程项目建设中,由于其特殊的危险性,更要做好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监管工作。在工程项目建设之中,工程监管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标准对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加强监督管理。众所周知,细节决定成败,在石油化工工程项目建设中,有时细微的施工作业也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工程监管人员不但要加强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还要在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上加强监督管理,确保细节上也要符合施工要求和工程标准。
5、加强企业安全培训工作
首先,企业应该针对企业员工开展安全培训工作,提高企业员工安全意识,杜绝个人因素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目前,我国部分石油化工企业职工生产技术方面和个人素质方面都存在非常大的问题,违规操作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企业在安全培训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制定详细的安全培训计划,帮助企业员工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做好员工的生产技能指导工作,使员工掌握正确的生产技术,端正员工的工作态度。同时,企业还应该帮助员工掌握对一般生产事故的处理方式,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如何降低生产事故的影响。此外,石油化工企业需要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引进和培训工作。石油化工企业属危险系数较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管理知识,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同专业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对专业性人才的引进工作,以提高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水平,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开展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时,需要有针对性,帮助管理人员了解和掌握正确的管理方法,如何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针对常见安全事故如何进行预防和处理,并帮助安全管理人员及时补充安全管理知识,了解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式,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语
总之,为了加强建设项目施工的安全专业管理,首先要制定完善的设计方案,施工单位要严格的按照设计方案来施工,强化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并进行严格的安全培训和管理,保证施工质量,只有保证了建设项目的合理和施工质量,才能够从源头上控制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事故发生率。
参考文献
篇12
(1)工程体量巨大,工期短,进度快,作业强度大,投入集中,持续赶工。
(2)参与人员众多,高峰期近7,000人,工人安全行为控制困难。
(3)群塔作业控制难度大,共布置28台塔吊。
(4)高支模(重荷、高架),支模高度14.3m,最大梁截面1100mm×2100mm,存在极大安全风险。高大柱施工困难。
(5)大型机械设备多,含塔吊、履带吊、汽车吊、桩机、龙门架、吊篮等,控制困难。
(6)结构施工贯穿炎热夏季。
(7)深基坑作业。
(8)小型机具众多,含电焊机、切割机、风镐、钢筋切断机、钢筋套丝机、磨光机、振捣棒等,数量惊人。
(9)钢构吊装高空作业。
(10)临电控制困难。
(11)层高5~8m、跨度大,外架拉接困难。
(12)文明施工,注重环保。项目安全特点分析是开展安全监理的基础工作。
1.2安全监理文件策划
(1)依据项目安全特点分析,进行安全监理文件策划。安全监理文件是开展安全监理工作的纲领。
(2)安全监理文件包含安全监理规划,桩机、深基坑、塔吊(群塔)、临时用电、钢结构安装、高处作业、受限空间、电动吊篮、龙门架、脚手架、高架重荷模板、小型施工机具、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专项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3)安全监理文件随工程进展逐步完成、完善,一定要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明确安全监理工作要点,一定要达到指导安全监理工作的深度和水平。
(4)根据项目安全特点、安全监理规划、安全监理实施细则,进行工程危险源分析;按工程施工阶段列出危险源清单,危险源清单随工程进展应阶段性更新;安全监理工程师根据危险源清单对施工现场进行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检查与督促。
2.明确安全监理工作程序,完善项目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1)监理工程师在开工伊始即应明确安全监理工作程序,督促各参建单位建立并完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管理网络。
(2)为了提高项目现场对事故的应急能力,确保紧急情况下能有序地应急指挥,编制了项目B健康安全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为明确安全责任,统一安全管理思想,针对大型项目特点,成立项目B安全管理委员会,成立项目B消防保卫组织机构,建立项目B现场事故报告流程。
(4)安全监理工作程序和项目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是工程安全监理工作的基础和保证。
3.按程序、有计划地的组织专项方案专家论证
(1)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2009]87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第四条的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2)针对建质[2009]87号文的执行在实践中存在两类问题:其一,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家论证滞后,如对于高支模,架体基本完成才组织专家论证,已失去实际意义;其
二,是对不需要进行专家论证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管理上存在盲区,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均存在不重视的思想,如搭设高度在5~8m之间的架体往往存在方案审核不严格,甚至只签字而不审核,搭设参数不明确,构造措施缺失等问题,反而更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此问题应引起充分重视。
(3)监理工程师在进场后应结合危险源分析,仔细阅读图纸,分析出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分部分项工程,列出需进行专家论证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便于随着工程的进展有计划、有序地组织专家论证。对于专项方案,在提交专家论证之前,监理工程师必须对方案进行仔细审核,充分吃透方案,结合专家论证,进行过程监控,才能更有效地控制工程。
4.督促施工单位有效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1)督促进场人员安全教育,建立安全教育花名册。
(2)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安全宣传工作,营造安全工作氛围。
(3)核查施工单位安全组织体系,保证安全管理人员到位、到岗并持有相应资格证书。
(4)核查电工、焊工、架子工、塔司、信号工、司索、机械操作工、龙门架、人货电梯驾驶员、吊篮操作工等专业工种上岗证,应逐人核对,保证人、证对应。
(5)核查进场大型机械设备,如汽吊、挖机、桩机、自卸车等的合格证书并核查驾驶人员证书,建立相应台账。
(6)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完成安全文明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作,并认真审核。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完成临时用电方案、基坑支护等安全专项方案,并认真审核。监理工程师对各项安全方案的审核应坚决杜绝走过场,只签字认可并未吃透方案,甚至对方案毫不了解的情况在工程实践中并不鲜见。在这种情况下,说开展安全监理工作纯属无稽之谈。
(7)所有监理工程师的审核工作必须保留书面审核记录。
5.建立安全监理工作制度,严格按工作制度开展安全监理工作。
(1)每日例行巡查制度。
安全监理工程师组织业主、总包单位、分包单位安全人员每日例行巡查工地。因为项目B规模庞大,巡查分区域循行进行。巡查完成组织召开点评会议,对主要安全问题进行讲解,明确整改要求及期限。
(2)定期安全检查与不定期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制度。
在项目B,对7,000人规模的工人生活区,在每周五上午进行定期安全文明检查。对本项目的28台塔吊、1000多台(套)施工机具、80台吊篮采用不定期专项检查,根据工程进展,每月分析制订专项检查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实施。
(3)节前、节后安全检查制度
重大节日前夕,监理工程师组织参建各方进行综合安全检查,保证节假日期间安全施工。节后同样组织安全检查,查找节日期间产生的安全问题,以利于整改。通过节前、节后安全检查制度保证施安全监理工现场平稳过渡,确保安全工作。
(4)每日安全监理巡查记录制度
此项制度是项目B安全监理工作的创新。安全监理工程师将每日巡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采用文字与相片结合的方式形成每日安全监理巡查记录。安全监理巡查记录于次日8:00前发总包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在其早会期间正好通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有利于落实。日安全监理巡查记录制度在项目B的安全监理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效果。
(5)安全周报、安全月报、专题安全形势分析报告制度
分别以每周、每月为单元进行安全监理工作总结,形成安全周报、安全月报,此两份报告包括对下周(月)安全监理工作筹划的内容。专题安全形势分析报告不定期编写,主要针对工程进展中碰到的较集中的安全问题进行专题分析,探寻对策,同时理清安全监理工作思路。
(6)安全信函、安全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制度
对于一般的安全问题,采用安全信函的方式向施工单位发出,安全信函数量多,每日发出,对施工单位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形成强大的压力。安全信函落实率达到70%~80%便能取得很好的安全监理工作成果。对于关键的问题采用安全监理工程师通知单方式发出,对此应非常慎重,确保落实率达到100%。信函、通知单均采用文字加相片的方式,效果好。
(7)安全监理培训制度
对某一时段集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监理培训工作,对提高安全监理工作效果有很大的好处。培训紧盯现场问题,只讲问题点及解决方案,不讲理论,培训对象就是现场一线操作工。在B项目,由于场地大、机具多,临时用电管理困难,而且很容易出现触电事故,监理工程师分别于主体结构开始时、装饰装修阶段进行了两次临时用电培训,总包单位组织电工、安全监理工程师授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8)销项单(Punchlist)制度
对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重要问题,如临时用电,临边,洞口防护,外架等,采用销项单(Punchlist)制度。采用数码相机对问题部位拍照,Punchlist采用A4纸分两栏,监理工程师将问题照片粘贴于左边一竖栏,文字说明清楚,将文字版、电子版Punchlist均发至责任单位,由其整改,整改完毕后拍照,将整改后的相片粘贴于Punchlist右边一竖栏,与问题相片对应,此Punchlist闭合。Punchlist制度操作有些繁琐,但效果很好,对于大型项目建议执行,中、小项目由于施工单位管理力量薄弱,执行可能有困难。Punchlist是否闭合与工程款计量支付挂钩,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9)不符合项记录制度(NCR-Non-conformityRecord)
对于监理工程师屡次提出的关键安全问题而施工单位推诿扯皮拒不整改的情况,采用NCR制度。所谓NCR制度,即是对施工单位未整改问题采取保留工程款的制度。NCR不是罚款,而是采用保留工程款的方式对施工单位施加压力,督促其提高整改效率。不符合项整改落实经监理工程师确认闭合后即可销项,于下期支付相应的保留的工程款。
6.严格奖罚制度,利用奖罚手段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效果
奖罚制度对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效果行之有效。奖罚一定要有标准,在开工前制定。奖罚一定要具体到个人,对工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一视同仁。在项目经理部,监理工程师会同总包单位在每周一上午举行一次奖励先进安全个人的活动,发衣服和其他一些日常用品,对形成安全氛围作用很大。管理人员和工人安全帽均有帽号,对违规人员只要用数码相机照到帽号即可。
7.重视重大危险源管理,以危险源管理促进项目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1)针对项目特点,进行危险源分析、辨识。如项目B重大危险源包括23台桩机、深基坑、28台塔吊、80,000m2高支模、钢结构吊装、临时用电、高空作业、临边及洞口防护、约1000台小型机具、80台吊篮、受限空间、室外沟槽开挖、动火等10余项。
(2)列出危险源清单,建立危险源管理台账,周期性排查,形成记录,查找问题。
(3)对查找出的重大危险源管理中的问题必须限期整改,没有回旋的余地,对施工单位形成强大的压力。
(4)危险源台账应随工程进展而更新。
二、建筑工程安全监理感悟
1.如何开展安全监理
自从2004年2月1日《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开始实施后,监理工程师无需再过多考虑安全监理是否有必要,安全监理责任是否合理、合法的问题,重点应该考虑如何开展安全监理工作、如何提高安全监理工作水平的问题,在这方面投入精力,管理好现场,规避风险。本人近几年的安全监理工作实践证明,安全监理工作对促进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作用,高水平的安全监理工作更是起到了关键的重要的作用。
2.开展安全监理工作难度大
(1)由于建筑工程露天作业,受环境影响大,施工单位劳务队伍多为农民工,施工单位安全投入小,存在侥幸心理等因素影响,导致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比质量、进度管理难度大,因此开展安全监理工作难度极大。
(2)安全监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对安全监理人员素质要求高,既要懂安全管理理论,又要懂建筑工程基本理论,更要了解、熟悉施工现场,特别应在机械、电气等领域有专业特长,并有很强的文字能力。能符合这些条件的安全监理工程师比较少,可以招聘建筑工程安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有几年时间的磨砺,应该能胜任。监理公司应加强安全监理人员的培养工作。
(3)建筑工程管理层与劳务层分离,对劳务队伍的管理是工程管理的一个难点,总包单位往往对劳务分包管理乏力、束手无策,无形中加大了安全监理工作难度。
3.安全监理必须全员参与
由于安全监理工作繁杂,涉及专业多,要求一位工程师掌握如此多的知识不现实,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实行安全监理工程师负责、全员参与的方式提高安全监理工作效果。如将高支模架体控制交给结构工程师负责,机电工程师参与临时用电管理,通过全员参与,通过集体工作的成果保证安全监理工作实效。
4.安全监理文件极为重要
(1)安全监理工作寓于工程实体的形成过程,工程完成后能体现安全监理工作的只有在过程中形成的各类安全监理文件。
(2)安全监理的工作成果:其一为工程安全,其二为安全监理文件,安全监理文件反映了安全监理工作的开展情况。高水平的安全监理文件可以规避监理工程师的安全风险。
(3)安全监理文件应该具有可追溯性。
(4)安全监理文件收、发一定要严格履行文件收发手续,使文件具备法律效力。
(5)安全监理文件的整理一定要及时、规范。
(6)安全监理文件必须清晰明了,对问题点准确描述,最好附有相片说明。
5.开展安全监理工作必须具有系统性
(1)成体系的开展安全监理工作,调动参建各方的积极性,形成合力抓安全工作。
(2)必须按程序开展安全监理工作,这是开展安全监理工作的命脉。必须严格地机械地执行,毫无回旋的余地,多次重大安全事故证明了这点。
(3)严格执行PDCA制度,有问题一定要严格落实,及时调整、优化工作,将前期处理的问题反馈到后续工程,避免再次出现同样的问题。
(4)开展安全监理工作必须善于反思,反思是走向成功安全监理的捷径。
6.开展安全监理工作应该处理好安全与进度、质量的关系。
特别是处理好安全与进度的关系,这是开展安全监理工作的难点之一。
7.开展安全监理工作要善于用数据说话。如架体扣件拧紧力矩的检查,以数据支持安全监理工作,可以增加技术含量,提高安全监理工作效果。
篇13
1走近戴明(PDCA)管理模式
1.1管理模式的特点
(1)大套中,中套小,环环转动,相互促进。学院是大系统,各二级分院和部门是一个中系统,各教研室、班级及个人均是一个小系统,这样逐级分层,环环扣紧,把整个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相互配合,协调地共同发展。
(2)计划、执行、检查和总结是每一个系统必经的过程,且要求不能中断,日复一日的运行。每一件计划指标,都要有保证措施,一次解决不了的问题,必须转入下一轮解决。这样才能保证计划管理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完整性。
(3)PDCA是螺旋式上升和发展的。每一次,都要有所前进和有所提高。
1.2管理模式的运行体系
(1)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四个阶段缺一不可,没有计划目标,工作是盲目的有了计划目标而不执行不实施,就等于没有计划,但不检查,就无从知道干得怎样,没有最后一个阶段,工作成果就无法巩固。
(2)它是一个动态的运动过程,每经过一次管理,就应当提高一步,如此周而复始保持整个计划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完整性。
(3)它是一个上升的螺旋体,上一级管理是下一级管理的依据,下一级管理是上一个级管理的组成部分和具体保证,小是大的保证大是小的依据,通过小的不断转动,推动上一级。
2戴明管理模式在校园安全工作中的意义
2.1“P”有利于提高安全工作的系统性
在PDCA管理中,“P”是基础,是第一步。计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5W1H”,即为什么做、做什么、哪里做、何时做、谁来做以及如何做。对于高校安全管理来说,计划阶段的主要任务即是由保卫处进行调研、分析、评估,经过充分评估和整体规划,将各项政策、工作规划、具体任务条例化,制定出一份摘要式的、简洁的工作手册(在实际运作中,该手册还应适时地进行修改)。必须充分考虑高校安全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进行全方位辨识、科学预测、分析研判。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可通过平时积累的经验来判断,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对风险危害及意外的发生要充分做好预警及控制。
2.2“D”有利于提高安全工作的有效性
“D”是PDCA管理的第二步,是整个管理过程的核心,如果只制定完美的计划,而不采取实际行动,那么再美好的目标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当前,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重政策制定轻政策执行、政策执行力不足等问题,其原因在于“雷声大,雨点小”,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偏差。
2.3“C”有利于提高安全工作的协调性
在整个管理过程中,“C”虽然是第三步,但确实关键所在。第三步即是检查阶段,即检查前两步中有无问题。具体而言,考核有利于上级主管部门对所辖部门的安全管理体情况作出评估,把握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整体形势;帮助本部门对重点的岗位,人员和环节进行有效评估,如监督、安全措施、安全制度和安全材料是否到位、完善和完备等方面;有利于师生共同参与安全工作,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增加不同主体之间协调性。
2.4“A”有利于提高安全工作的长效性
在整个管理过程中,“A”的任务是反馈。主要以纠正偏差、调整方向、实际中应用考核成果为修正目标。以除旧迎新为修正的主要任务,可以在纠正前两步出现的问题同时,将纠正后的成果带入第三步。修正阶段可以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1)以发挥警示作用;(2)可以发挥评价作用,在对各部门实施责任制和执行力的评价中,可以把修正结果作为重要依据进行参考;(3)可以发挥创新作用,在对原有制度和措施进行修改或调整时,可把修正结果作为其重要内容。
3戴明管理模式在校园安全工作中的应用
3.1计划阶段(P)以认识为前提,前瞻预防计划阶段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一是在组织保障方面,保卫部门要加强指导、统一部署、统一考核,明确相关部门责任。部门之间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措施和方案,要职责分明。二是在参与主体方面,要广泛发动师生员工,抓基层,层层落实,分院、教研室、班级是具体实施单位。要参与安全工作措施和方案的制定,以获得认可和支持;三是在计划内容方面,要研究分析各类隐患,既要全面展开,更要有重点的进行,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时期、重点时节进行,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并把安全稳定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校园安全管理的方针,即“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各负其责”。校园安全管理方针既是校园安全管理的总体要求,也是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方向。高校借鉴PDCA模式管理的校安全管理更专业、更长效、使校园安全管理方针真正落到实处,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内容和方法必须结合自身特点,紧紧围绕与风险、事故密切相关的安全理念,安全行为、管理机制及方法等进行全方位探索和研究。通过引入PDCA理念,确立预防为主方针,完善过程控制机制,实施持续改过的循环方法,推行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体系。
3.2执行阶段(D)以成效为中心,全面控制以成效为中心。在执行阶段要结合本院工作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安全工作,切实贯彻落实安全工作的措施和方案,坚决避免形式主义和照抄照搬现象;把校园安全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转到事前防范上来,安全教育必须做到常态化,避免事后总结,使其周期贯穿到大学生在大学的整个过程中。在不同阶段和时期,针对性的为他们展开安全教育。
3.3检查阶段(C)以结果为导向,全员参与在检查阶段要量化检查指标,细化检查办法,制订详细的安全检查细则,对安全工作措施和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挥各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内部检查和外部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找出工作差距,发现问题根源;要对存在的问题作具体分析。高校的安全管理,应突破只关注设备、环境等实际条件和专业人员培训的传统。研究表明,每位个体人的行为习惯及安全意识,是影响安全绩效的关键因素和基础,安全管理体系的良性运转,绝不是一个部门的事,它有赖于作为载体和依托的全体师生员工,只有通过宣传教育,专题培训,等相关知识赋予全体师生,并自觉贯穿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才能最终体现出价值观、人生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和谐统一。强调全员参与,各层面的每一个员工从安全知识和防灾防风险等技能教育,致力于将每一位师生训练成一名能胜任的具有较高责任意识的成员,实现可持续发展并积极参与高校安全。当前,安全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如检查不严,信息反馈不及时或很少反馈。对安全管理工作认识不深,分作不明确、责权不清晰。执行阶段的成效如何、存在的问题,出现的问题,这些都需要进行考核才能对问题分析透彻,从而解决问题。
3.4总结处理阶段(A)以问题为纽带,持续改进将安全工作经验在修正阶段要加以巩固、总结和推广;寻找不足之处的原因,加以改正,对新的未解决的问题要转入新的管理过程;通过奖优惩劣的方式对综合考核结果中的问题进行解决,完善工作目标,对实施方案和措施要做到定期实时更改调整,对工作的体系和制度加以不断的完善;要把修正与创新措施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基础和目标上,适时启动下一个管理过程。持续改进校园安全环境,是安全管理体系永远的主题,理应贯穿于高校育人的全过程,PDCA是其关键技术,即周而复绐的演绎”策划、实施、检查、总结“,达到持续改进,不断优化的效果,表现在体系中是不断出现新的起点,没有终点。
4结语
PDCA模式只是为我们提供一个安全管理工作的平台,除了应用科学的管理外,还要结合自身实际不继总结,同时,体系本身需要不断补充、不断修改和完善,不断优化。高校安全管理系统性的原则,应该在管理系统的各个环节中得到体现,并环环相扣,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均能形成一系统控制闭环,戴明的具体体现是纵横闭环的有机结合,使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各种要素得以优化整合、相互交叉、相互关联、构成系统整体性。
参考文献
[1]陈坤.基于PDCA校园安全管理体系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03-104.
[2]朱亚敏.高职院校安全管理标准化研究[J].学校安全管理,2013,(2):10-13.
[3]刘淑珍.浅谈PDCA管理在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15).
[4]田琼.PDCA方法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网络财富,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