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木工匠人精神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木工匠人精神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木工匠人精神

篇1

  在学习之前,先简单的聊聊我们对日本和日本人的认知,因为这有助于我们摒除偏见和对日本的再认识。日本是近年在亚洲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国家,仅此一点,我们就要对他刮目相看。日本也是盛产寿星以及百年企业的国家,文化传承源远流长,我们今天就来看看日本的木匠是如何传承他们的企业文化的。

  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秋山利辉

  秋山木工的创始人就是这么看待如何做人和做事的。通俗的说就是一流的木匠首先要是一个有品德的人,然后才是技术要点。这个与我们现在培育人也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们也讲德才兼备,有德有才的人正是我们需要的。

  植下一流之根的《匠人须知30条》

  “匠人须知”,讲求的是一个‘心’字。

  我这里不一一罗列30条了,挑两条与大家共勉。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是一个开朗的人。这一点与我们的正能文化也是有不少相似之处。我们也在谈要做一个积极乐观的人,说鼓励人的话,做有利于他人,有利于企业的事情。如何让自己经常保持积极的态度、富有生气、充满活力是很有挑战性的,我们不妨让自己变傻一点,头脑再简单一点,对有可能影响情绪的事情保持免疫力。每一种负面情绪都有一个不好的源头那就是想的太复杂了,包括事情和人心,所以就让自己变得简单一点,快乐一点,你周围的快乐就会多一点。

  进入工作场所前,必须成为执着的人。

  这里说的执着,是指一遍又一遍,坚持完成一件事的执着。通过反复练习,不断推敲,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使客户满意和感动。这一点类似我们经常讲的专注。专注第一力量,一生专注做好一件事是成就自己,实现自我的.捷径。

  一句话做人就简单点,少谈自我,追求无我,以利他为主;做事就要执着和认真,讲过,世界上的事就怕认真二字。那我们就认真一点专注一点,成不了一代名匠,做一个正能的名匠也是可以的。

  精选关于优秀《匠人精神》读后感

  正本书是适应时代的一本书,当下,“万众创业,大众创新”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中国的年轻人有着无比高昂的创业热情。创业者是一个管理者,但这本书里所讲的匠人,并不是现代公司制度下的管理者,而是一个技术员工。此刻貌似越来越多的人拿到了本科毕业文凭,毕业后都去从事脑力劳动,去做白领了。反而做为技术工人的蓝领此刻有很大的缺口,工资也高,我其实很想有一技之长。也想去学木匠,还想去开火车,或者去做一个工程师,但我最后的路还是和大多数人一样,走进了一家公司,一点一点的磨练自己。

  书中写的虽然是秋山木工工坊的带学徒的方法,但是里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也是值得所有想有一番成就的人学习的。每一件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值得用很多年去强调。比如和人打招呼、比如吃饭、比如和人说话该怎样回答,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可恰恰是这些习以为常的事情确实最就应注意的。

  以前读过胡雪岩,明白了他也是从一个小学徒干起,学徒期间要为师父师娘倒夜壶,要没有怨言的去做好师父交代给他的每一件事。其实这样的带徒方法不止是秋山木工有,中国也有。只但是这些传统的行业在逐渐被机器大工业生产代替了,一个匠人在自己的专业技能上投入的时间、感情、精力在逐渐减少。很大一部分需要由手和心共同完成的事情逐步被机器代替了。此刻到博物馆看一些展品也会经常感叹,独具匠心、能工巧匠、匠心独运等,但是机器生产出来的东西我们充其量也就感叹一下:窝草,这技术这么牛逼,等这技术普及了以后再也没人提起这牛逼的技术了。

  其实对一项工作、对一个人、对待自己,是需要投入时间的,要坚信大器晚成这一信念。做事之前要学会做人,学会投入热情,学会担起职责,学会为自己的成果自豪、负责。

  《匠人精神》这本书,不仅仅仅教会了我怎样做事,更教会了我怎样做人,去做一个富有激情、负有职责的人。《匠人精神》通篇没有讲怎样运用那些工具,也没讲做家具的具体细节,只是讲在进入作业场、进入工作前要做的一些心理上和情绪上以及思想上的准备工作,这些工作要做到实处,做到融入血液中还真需要投入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不断的督促自己、要求自己。

  虽然投入到了现代化的公司从事工作,但是这种传统的塑造人才的方法值得现代人去学习,去实践。那么从此刻开始,用心和身边的人打好一个招呼吧。

精选关于优秀《匠人精神》读后感   人,活着,目的只有两个:工作与生活。这两者,必须有一个要先行在成长的路上。

  阅读了《匠人精神》一书,结合书中的“匠人须知30条”以及自己对工匠的一些理解,得出感悟:“匠人精神”,每位员工应有的追求!

  五月,一波生产小高峰已经来临。目前,整个制造部也都沉浸在浓厚的“工匠”文化氛围里,走进生产车间,你会看到到处贴有制造部“寻找我心目中的工匠”活动的横幅。如:“工匠,从尊重一事无成,毫无成就的自己开始!”、“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等等。是的,这就无疑给“工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对每一位员工工作上作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规范。

  “工匠”活动从4月初启动,这一路走来,让员工对“工匠精神与工匠文化”有了全新的理解与认识,同时,树立了员工的严谨、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精神和信念;让员工知道要立足于本岗位,刻苦钻研,敢于挑战,不断追求进步,以及增强自身责任感和工作使命感。

  人,为什么要追求“匠人精神”?为什么要有“工匠”一样的精神?

  有“工匠”一样的精神才会去为此而拼搏,去奋斗。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的,这句话本身没错,但是,当将军的前提是你得当好士兵了之后才有可能当上将军啊!每一位员工其实就是自己的“工匠”,是自己的“将军”!主管里面也有优秀的工匠,经理层面也可以评选优秀的工匠,乃至公司的老板,也要有“工匠”的精神,同他PK的就是整个通信行业之间的竞争与较量。

  有“工匠”一样的精神才不会落后,不会挨打,不会被社会遗弃和淘汰。公司发展到目前这么壮大,不是当时的老板有“工匠“一样的精神,能走到今天么?一个老板都有工匠的精神,作为基层的一员,天天与产品打交道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向”工匠“发起进军呢?

  有“工匠”一样的精神才会让我们的产品打一场持久战,企业与员工才能生生不息,共同长存。现在的社会是“大数据”时代,对于企业来讲,就是“大质量”时代,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线。大家想想,为什么我们都愿意去买德国的手表?去买日本的马桶盖?就是因为他们所作出的产品质量过硬!其实这里面所折射出的就是所谓的“工匠精神”。

篇2

  对于这本书的总结:可以把工作当成一种修行,在修炼的道路上一切可以学习和借鉴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

  而修行过程中像书中所讲:最重要的就是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书中反复强调: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与人打招呼,吃饭等等,都是一些看似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小事情,可是,正是这些小事才最应该注意。

  最后,借鉴一句别人的话:敬业会让你出类拔萃。不要满足于普普通通的工作表现,要做就要做得最好,你才能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不会平庸,慢慢完善。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一生追求的格言。有无数人因为养成了轻视工作、马马虎虎的习惯,以及对待工作敷衍了事的态度,终致一生处于社会底层,不能出人头地。而工作的质量往往会决定生活的质量。

  所以用心做事,态度决定一切。

关于精选《匠人精神》读后感范文   近期,详细解读了所里推荐的书《匠人精神》,著者日本工匠秋山先生在受西方文化影响,人人急功近利,追求速效,刺激,追求创意,美学,带有浮夸,谜失的的社会大环境中,能不受外界影响,静心,决心,专心一致的做法,使秋山木工订制的家具能够使用百年或两百年,把“秋山木业”打造成著名企业。其实质文化内涵在于利用“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和“八年育人制度”,用“慢”字诠释了匠人的种种精神,使承袭与执着的精神得以唤发,我从书中得到的启发是做人做事要“严、实、勤”。

  首先是严,秋山先生对学徒制定了独特的“匠人研修制度”,凡是希望成为家具工匠的人,要进“秋山学校”需完成整整一年的学徒见习课程,接下去是开始四年的基本训练,工作规划、匠人须知的学习。之后要用三年学带徒弟,传承,合计八年时间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匠。

  二是实,做人做事都要实,一个不愿意从头老老实实地蹲好每一个马步,不懂得从平地起高楼,聚沙成塔道理的人是很难成功的。真正的成功,是从最不起眼,最基本开始反复练习,才能打好最坚实的基底能力。

  三是勤,只有勤奋,用心,持之以恒的去做事,终会取得好的结果。秋山先生从自己成功经历来证明勤能补拙的道理。秋山先生自认为不是个聪明伶俐的人,学生时期总是成绩倒数第一,但在16岁时有机会进入大阪木工厂上班,尊敬师傅的一切,对师傅说的话言听计从,和师傅住在一起24小时朝夕相处,就像吸水的海绵一样,一点一点地吸收技术,创办“秋山木业”,最后取得了巨大成功。

  为此,我们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要汲取《匠人精神》的精髓,要静心,安心,专心,脚踏实地,做好工作。

  关于精选《匠人精神》读后感范文

  读《匠人精神》被作者秋山利辉的工匠精神所打动,这就是日本人能够在1945年被原子弹炸毁后,利用短短的几十年内时间迅速又称为世界前三的经济大国的原因吧。

  忘记以前是从明白的一个对日本最正面的评价是:“日本是一个开放的国家,能够快速的理解世界上别的国家的长处,并且快速跟本国的实体进行结合的国家,快速试错,并从过程中保留最原始的东西,加以宣扬。”

篇3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源远流长的文明积淀造就了河南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浩繁与丰厚[1]:有被称为中国木版年画鼻祖的朱仙镇木版年画,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美誉的神镇钧瓷,还有开封汴绣、南阳玉雕、洛阳宫灯、豫西剪纸、淮阳泥泥狗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民间工艺美术门类。民间工艺美术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其传承与推广对区域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民间工艺美术面临传承与发展两大难题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及高科技术的冲击,民间艺人的生存空间越发狭窄,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令人堪忧。从传承层面看,首先,传统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的传承方式本就制约着生产规模,许多传承人老龄化严重,工艺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尴尬局面;其次,从业者受教育程度较低,许多作品出现庸俗、粗俗、媚俗的倾向,造成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文化底蕴和美学质感严重缺失。从发展层面看,其一,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越来越多的人为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业者偷工减序,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作品失去价值;再者,潜心做手艺的人,得不到社会的尊重,为保生计不得不转行,如此恶性循环,发展更无从谈起。

传统民间工艺美术面临传承和发展两大难题。传承,不仅需要传承工艺技法,更是对民族文化、工匠精神的传承;发展,则需要将传统融入现代文化生活,在传承中发展创新,以保证工艺品质为前提进行商业化推广,让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拥有其合理的地位与价值。

二、传承的精髓是工匠精神和传统文化

(一)传承技艺需要坚持匠心

现代的中国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也消磨了“工匠精神”的延续。不可否认的是,国人对于手工匠人的重视程度低,能够靠手艺养活自己的匠人屈指可数。

江西婺源虹关村在明清时代是享誉全国的“徽墨”产地,有“徽墨名村”的美誉。但由于现代书写工具的变革,加之古法手工制墨工序复杂且出品率低,手工制墨工艺渐渐失传。八零后的詹汪平是徽墨世家的后代,自觉传承古法制墨。他向伯父和附近村庄的老手艺人请教学习,认真钻研祖传的配方,加上对家族里一些制墨老人口述的整理分析,逐步恢复了古时的制墨方法。他自制各种工具,一步步体会摸索,完全不顾烟熏火燎、脏黑苦累,用了十三年的时间终于重新掌握了这门几近失传的手艺。古法制墨,是烟的升华凝聚,是对自然的提炼萃取,封印了时间,见证了执着,更见证了不忘初心的匠人精神。

试想一下,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多少是提倡年轻人去扎扎实实做一辈子的“工匠”的呢?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2],我们的文化所推崇的,永远是力争做劳心者而不是踏实做劳力者。从这点上来说,中国工匠精神的复兴,还任重而道远。

(二)高职教育是传统文化传播的沃土

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是中国没有建立起尊重工匠的文化氛围。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无疑是传统文化传播的沃土。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不仅需要专业的历史文化修养,同时需要良好的审美意识,只有将美学与技艺相结合才能创作出有内涵、有底蕴的优秀作品。

在民间工艺美术传承与推广方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值得许多高校学习和借鉴。该校践行“多元融合”课程体系,形成历史与文化、设计与实践、材料与技术、市场与管理互动的知识结构;导入社会项目,以项目流程组建教学流程;服务社会,以推进非遗传统技艺传承与保护,工艺美术产业转型与培养行业后备人才为己任;形成以大师工作室为核心的“现代师徒传承制”人才培养模式,邀请多位专业的民间艺人以特聘专家的形式为学生传授技艺。通过高校教育的形式将陶瓷、刺绣等多项民间工艺美术完好地传承,通过创新研发将这些艺术形式更好地推广发展下去。这无疑是一种良好的校企结合、非遗文化传承的良好途径。

三、发展的关键需要与时俱进

(一)融入现代文化,注重商业化推广

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变化当中,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也需要适应时代的潮流,融入现代文化之中,找到合适的商业化推广之路,才能得到更好发展。

上海一家名为作物ZOWOO的工坊,突破性地把木工这项民间工艺美术技艺以商业化的形式带入了人们的视线,成为了第一家开在商业闹市区的木工店铺。该木工坊以课程的方式面对普通大众出售商品,顾客可以选择喜欢的木制品样式,在木工老师的辅导下,通过自己的双手做出成品并带回家。许多年轻人甚至带着孩子走进这间木工坊体验制作的乐趣。这种商业化的经营方式推广的实际是一种工匠精神,面向普通大众传播一种文化,无疑是对木工这种民间工艺美术工种最好的继承和延续。

(二)树立品牌意识,注重创新发展

中国需要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原创品牌,而民间工艺美术恰恰正是体现民族特色的最优选择,怎样利用其优势树立原创品牌,则成为我们深思的问题。

缂丝工艺作为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极具欣赏装饰性的丝织品,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和摹缂名人书画[3]。因其制作工艺难度高、只能手工织造、出品率底,愿意从事这一行业的手工艺人愈来愈少,这门手艺也几近失传。

难道手工艺品只能沦落到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么?只能要靠国家保护而束之高阁么?手工匠人就一定是默默无闻赚不到钱,满手疮痍在黑暗的角落工作么?80后设计师李晶并不这样认为。为了制作缂丝团扇,曾遍访苏州仅存不多的缂丝手工艺人,与他们合作制作缂丝团扇(见图1)。他刻苦学习团扇的裱框技艺,并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设计扇面,然后经缂丝艺人制作扇面,制银艺人、流苏艺人等各类手工艺人进行后期装饰。李晶创立了自己的团扇品牌,保持传统的制作工艺,但更注重审美情趣、文化底蕴的设计。他的作品成功地让四千多年的缂丝工艺走出博物馆进入寻常人的生活。比起一味地保护,让手工艺人们通过自己的技艺,制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及生活需要的物品,并把它售卖出去,这种物尽其用的商业推广理念才是传承和发展民间工艺美术技艺的最优途径。

总而言之,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是民族文化赐予我们的瑰宝,需要我们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而传承与发展需要重塑匠人精神,需要重视文化的传播,重视匠心的传承,需要创良品、树品牌,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之中,用合理的商业化推广经营模式为匠人带来经济价值和社会尊重,从而让民间工艺美术得到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朝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河南民间工艺美术为例[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4):137-141.

[2]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M].中华书局,2010(102).

篇4

  《匠人精神》所为我们带来的阐述的并不是技术,和任何技术都没有关系。而是在为我们阐述与打开了一个宏伟伟大的思想世界,告诉我们从事这个工作应该去怎么尊重这个工作,自身如何把自己修正时候做工作,做事情的状态再去工作,怎没去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然后去做你愿意去做的事情,喜欢的事情,愿意去贡献的事情,自己认为自己绝对值得的事情,最终转化为自己的事业。所以,无料所从事的是任何哪一个行业,要想干好,首先就要尊重这个行业,对自己的行业要有充足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更好的在工作之中发挥出自己的才能。

  匠人之所以伟大,便在于他们可以为了他们的事业贡献出他毕生的精力。他们永远极致追求他们事业的一个而又一个的极致的山峰,永不退缩。正式世界有了无数这样伟大的匠人前仆后继,才有了现今繁荣盛世。我们风驰人也在不断的追求与崇尚匠人精神,我们不仅完美,但我们极致追求,写出了每一位真正的风驰人对这个行业,对这个工作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的匠人心声。

2022关于《匠人精神》读后感精选范文   “自吾闻子之言,一年而野,二年而从,三年而通,四年而物,五年而来,六年而鬼入,七年而天成,八年而不知死不知生,九年而大妙。”读《匠人精神》,想到《庄子·寓言》里这段学生对老师说的话。但凡专习一事而有成,所经关要大抵无差。

  秋山木工学校八年育成,见习一年,学徒四年,匠人三年,第九年可以独立出去闯荡世界。学徒多为高中毕业生,十八九岁的年纪,最好的时光。八年里,不许恋爱,禁用手机,不论男女一律留光头,一年两度十天的节假才可见家人。被豆瓣网友称作军事化管理,尼姑养成班,确有相类处:封闭,规矩,修炼。倒也不难理解,君子不器,匠人却要成器,成器少不了规矩。耳提面命,耳濡目染,言传兼身教,教育才不落空。不过这些都只及表象而已。木工学校40年间养成50余名匠人,教养人的不是规则,不是木头,也不是师父。

  前五年为学徒,边学边做;后三年做师父,边教边做;中间是标志着正式成为匠人的“修了式”。成为匠人的同时成为老师,在传授技艺的过程中进一步修炼,也因有了为他人之心和担当之愿,让心性技艺进一步沉淀下来,内化到如先天生成的一般。

  这本书很易读,正文中《匠人须知三十则》不作惊人语,更像家书,如父如母反复叮咛,要跟人好好打招呼,要为别人着想,要省着花钱。

  印象较深的是第25则,“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要成为乐意打扫厕所的人。”工匠的首要条件是谦虚,而让人变得谦虚最快的捷径,就是打扫厕所;无论是多么脏的厕所,只要认真打扫,都能把它变得像新的一样干净。秋山将人比作白纸,初生洁净,渐受秽染,“只要活着,每天都要使用厕所和心灵,所以污染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能够清除污秽,就能够回到纯净的心”。秋山训斥学徒,以打压他们的“骄傲之心”,他说自己到现在隔一个月还会生起“骄傲之心”,学徒们则是三日一生。从三日到一个月,修了50年,只要活着就得一起打扫下去。

  秋山说自己的严厉是从学徒时期师父的母亲学得,她当时负责管理学徒的日常生活;而勤苦肯干的精神,则来自起早贪黑当小贩养活一家的母亲。木器本是寻常日用,木匠的道理也取诸人生,执著、坚忍、谦卑、洁净,承继的是大和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气。在我印象中,中国的匠人都像《陶庵梦忆》里走出来的,或痴或癖,奇技巧,带着日常的喜乐清明,固然可说是中华民族的气质,大概更因为工匠一直以来地步不显,他们身后被淡化隐去的日用工夫和念兹在兹日夜与之的生命投入,和日本匠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如今中国人越来越多人看重品质,讲究工艺,愿意为喜爱的东西买单,这可能是做一个中国匠人最好的时代。最近我正好接触到几位国内文创人,多是从原先的工作中脱离出来,转而做自己喜欢的事,有做老木地板的,有开插花课的,有做独立编辑的,他们都乐于自称匠人。我问其中一位建筑设计转行做木工手做的姑娘,做木工是不是很有意思。她说,其实比较枯燥,一连几个小时站在那儿,在木屑堆里一遍遍地打磨,也会焦虑,怕做不好。“专心致志做一件事,听来很好,实行很难,而日子的功劳和造化便在坚持之间呈现。”

  “人生全部都是自己的时间,所以应该毫无保留、热衷地投入。”秋山师父的话不起眼,道理很深。时间从道理上看当然都是自己的,但又有谁能说自己“有”时间?学徒日复一日地打磨木器、修炼自己,最终成为一个不仅知道怎样做(技艺),更知道为何而做(心性)的匠人,而后继续日复一日的工作,看似没有区别,但在人之为人的.意义上却截然两样,这大概就是秋山所谓“为天命而活”。匠人最精到的技术,是为时间镌刻上自己的名字。匠人精神藉由一个木匠之口晓以所有行业中人的,终究也不过是这样一句话:给时间以生命,而非给生命以时间。

  书里有三张秋山的工具照片,从16岁开始使用的凿子,经过不断使用、打磨,刀刃只剩原来的三分之一。光阴如流水,时间中有一部分却从未流逝,它在人身上长久存留,这或许才是匠人真正的秘密。

篇5

自1895年圆珠笔被发明迄今已经120年,但一个经济总量全球第二的制造业大国仍未掌握它的核心技术。汽车近年来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活必需品,虽然现在国产车在配置上越来越高,功能和外形越来越炫酷,但中国汽车生产企业恰恰不具备最核心最关键的20%部分。

这样的尴尬还有很多:芯片、智能机器人……

为何屡屡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为何只能以低成本的资源优势参与全球竞争赚取微薄的组装费用?困扰着中国制造的症结无外乎两点:创新强度不足和匠人精神的缺失。

2015年,中国企业500强研发强度(即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29,世界500强平均的研发强度是5,中国大企业的创新与世界还有较大差距,而与此同时,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为10%,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40%的比例。美国智能信息提供商汤森路透2014年评选出全球100家创新企业,中国大陆只有华为1家上榜,而日本有39家,美国有135家。

自主创新能力的匮乏,除了研发投入不足,还体现在劳动者素质方面,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制造业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为主,根据人社部统计,中国技工劳动者1.5亿人,仅占城镇就业人员的39%,占就业人员总量不到19%;高级技能人才3762.4万人,仅占技能劳动者综述的25.2%,占就业人员总量不到5%。

技能劳动者数量的偏低,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社会匠人精神的缺失。近年来尽管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率逐渐增高,但是对于人才的评价依然是多以学历为标准,对于职业教育、技能教育重视不足。

匠人精神代表的是一种坚定、踏实、精益求精,一生专注做好一件事的态度。日本的秋山木工,创办人秋山利辉为了培养出真正的匠人,创建了一所学校,学制八年,一年的学徒见习课程结束后,才能被录用为正式的学徒,然后开始为期四年的基本训练、工作规划和匠人须知的学习。之后,在技术和心性方面都磨练成熟者,方能成为工匠。

哈德洛克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产品只是不起眼的螺母,但是凭借着专注、专业的钻研和精益求精的制造,以及无法模仿复制的加工技术和参数配合,哈德洛克螺母号称“永不松动”,世界多国的高速铁路、列车都离不开它。

篇6

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培育工匠精神成为政府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政策措施,因此具有了国家战略的意义。事实上,作为一种国家战略诉求,培育工匠精神的内在动力源自于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千千万万具有工匠精神的制造业人才是实现转型升级的柱石。根据中国工程院的研究报告,当前在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综合指数分布中,美国遥遥领先,处于第一方阵;德国、日本处于第二方阵;中国、英国、法国、韩国等处于第三方阵。中国与第一、第二方阵国家的差距主要是全员劳动生产率低、增加值率低、创新能力薄弱、知名品牌缺乏[1]。无疑,这些差距的本质主要是人的素质差距,在社会文化建设层面,人们共识性地将其归结为工匠精神的不足或缺失。然而,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民众对工匠精神的阐释和理解还存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丰富和启迪了人们的视野和思想,但也对形成政策推动和落实上的合力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实际上,“工匠精神”是一个国际化的概念,基于中国力图赶超日本、德国、美国,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这样一个大的背景,本文尝试对日、德、美三国的“工匠精神”做些粗略的梳理和解读,从而为在国家层面构建中国特色的工匠精神提供一个参考维度。

一、关于日本的“工匠精神”

尽管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发展,有“失去20年”的说法,但事实上,日本经济的总体实力,特别是它的制造业竞争力始终保持在世界领先水平。根据中国工程院的研究报告,按照产业规模、产业结构、质量效益和持续发展能力等构成的综合指标评价,从1960年代开始,日本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排名仅在美国之后,始终处于第二位;虽然在上世纪80至90年代之间有所波动,但在2000年后又恢复了增长的势头。对日本制造业不断克服种种不利因素、长期保持强大竞争力的原因,学术界有多种分析,有代表性的一种解释是“制度创新说”。有学者认为,日本制造业产品长期保持国际竞争力决不是偶然的,是与日本企业制度以及在这一制度环境中形成的企业能力密不可分的[2]。对日本的企业能力,人们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其团队合作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这是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作为一种文化层面的概括,我们也可以称其为日本的“工匠精神”。

日本被称为长寿企业大国,其长寿企业的数量位列世界第一,有千年历史的企业9家,五百年历史的企业30多家,二百年历史的企业3400多家,百年历史的企业5万多家。这么多企业能够延绵不绝地持续发展下来,是“工匠精神”得以传承的重要因素[3]。最近,在坊间流传一本名为《匠人精神―一流人才育成的30条法则》的小书,作者是日本人秋山利辉。这位有着54年匠人生涯、已届古稀的企业老板,以自己的切身实践和体会阐释了什么是他心目中的工匠精神,要怎样培养和传承这种精神。

秋山认为,日本是岛国,资源很少,之所以能繁荣到现在,是因为日本人精神和技术的缘故,这是“日本之魂”。要让日本的制造业永续繁荣,就要把日本之魂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在精神和技术的关系上,秋山认为,无论技术多么优秀,都很容易被超越,而精神是无法很快被模仿的;如果精神一流,技术肯定是一流的。不过,在秋山看来,所谓的工匠绝不仅限于那些特别的职业,实际上,从事任何一项职业的人,商务人士、学校教师、医院医生、种田的农民等等,都是工匠,手中都需要有“技能”,因此,都需要塑造一流的精神。

秋山孜孜以求的就是要让日本的“一流精神”能够传递下去。为此,木工学徒出身的他在27岁时创办了“秋山木工”。这是一家专门手工制作一流家具的企业,同时也是培养“一流匠人”的学校。秋山立志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培养出10个水准超越自己的工匠,并且通过他们的努力传承,培养出100个“超级明星”的一流匠人,从而让日本人的技术和精神发扬光大。40多年过去了,“秋山木工”由当初包括秋山在内的3名员工,发展到34人,同时,还有50多位一流的工匠离开公司在日本各地或国外创业,自立发展,大显身手。秋山的育人之梦一步一步变成了现实。

秋山把他心目中的“工匠精神”称作“木之道”“一流之根”,他把它归纳为“30条”:“进入作业场前,必须先学会打招呼;必须先学会联络、报告、协商;必须先是一个开朗的人;必须成为不会让周围的人变焦躁的人;必须要能够正确听懂别人说的话;必须先是和蔼可亲、好相处的人;必须成为有责任心的人;必须成为能够好好回应的人;必须成为能为他人着想的人;必须成为‘爱管闲事’的人;必须成为执着的人;必须成为有时间观念的人;必须成为随时准备好工具的人;必须成为很会打扫整理的人;必须成为明白自身立场的人;必须成为能够积极思考的人;必须成为懂得感恩的人;必须成为注重仪容的人;必须成为乐于助人的人;必须成为能够熟练使用工具的人;必须成为能够做好自我介绍的人;必须成为能够拥有‘自豪’的人;必须成为能够好好发表意见的人;必须成为勤写书信的人;必须成为乐意打扫厕所的人;必须成为善于打电话的人;必须成为吃饭速度快的人;必须成为花钱谨慎的人;必须成为‘会打算盘’的人;必须成槟芄蛔写简要工作报告的人。”秋山木工的30条让他的学生和弟子们专注的并不是技术,而是如何在生活中把一些“琐事”做好。这些“琐事”直通做人,若能日日践行、历久磨砺,就能止于至善,成为一个具有“一流精神”的人。

如何才能让“一流之根”深植在年轻人的心中,秋山的方法就是一种历时8年的工学合一的“匠人研修制度”。因为年轻时做过5年木工学徒,并且受益极大,这个经历就成了秋山创立“匠人研修制度”的蓝本。到秋山木工来学习的年轻人,要完成8年的寄宿制经历:第一年是进入到秋山学校学习见习课程,主要是学习基本生活习惯和基础知识;满一年后,才能被录用为正式学徒,接下来完成四年的学徒生涯,主要是木工的基本训练、工作规划和匠人须知的学习;满四年后,技术和心性磨练成熟者,将被秋山认定为“工匠”,得到一件印有姓名的“法被”(日式短上衣);第六年开始,他们将作为工匠,在公司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学习三年。经过作为学员1年、作为学徒4年、作为工匠3年,总共8年的磨砺,最终成为合格的工匠。在世界上享有“经营之圣”美誉的企业家稻盛和夫对秋山木工的评价甚高,说秋山木工培养一流匠人的做法是“透过磨砺心性,使人生变得丰富多彩的日式工作法”。

有研究指出,从江户时代起,在日本的匠人间就已经形成了追求产品精益求精的精神[4]。这种精神最终形成了三大法则:一是“荣誉法则”,即将产品好坏与个人的荣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制作一件优良的产品为自己极大的荣耀;二是“成功法则”,即认为把一件小事能够做到极致就是人生的成功,是生命意义的全部所在;三是“企业法则”,即坚持数十年如一日生产一种产品专攻一门技艺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价值的体现,也是一种应有的“本分”。正是这种价值认同,让日本的企业和员工能够在心性的层面上铸就他们的工匠精神之根,从而让他们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日本“工匠精神”的本质特征。

二、关于德国的工匠精神

2014年10月,在德国访问的国务院总理,把一把精致的鲁班锁作为礼物送给德国总理默克尔。这把鲁班锁是由中国职业学校学生使用德国车床打造的,其用意颇为深长,体现的是中方愿将“中国智慧”与“德国技术”完美结合、推动中德制造业合作向创新和高科技迈进、共同破解世界性y题、开启美好未来的期许和愿望,也含有对德国制造所代表的世界上最先进技术和优秀品质表示钦佩和学习的表达。“二战”结束后,德国在一片废墟上重振制造业,迅速成为经济强国;在2008年开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德国更是凭借制造业强有力的支撑,使德国经济保持稳定,让世界刮目相看。是什么造就了德国制造业,让“Made in Germany”成为产品高质量的代名词?有人认为,德国工业部门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关键就在于形成了非凡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涌现出一大批像宝马、西门子、博世等国家化的巨型企业[5]。但是,更多的研究表明,纵然有名声显赫的宝马、西门子、博世等巨头,德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却是被统称为Mittelstand、占德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6]。德国联邦经济技术部的报告显示,500人以下、年营业额不超过5000万欧元的Mittelstand为德国经济提供了约60%的就业和55%的经济附加值。德国哥廷根大学经济和社会历史学院院长哈特穆尔・贝尔霍夫(Hartmut Berghoff)教授对Mittelstand的特点做了归纳:家族企业、专注及长期战略、感情纽带、代代相传、家长制及非正式性、独立性等,也就是说,可以把Mittelstand理解为一种企业的经营模式和文化理念,他的见解和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同[7]。事实上,具有这些特点的许多企业在规模上已经超出定义Mittelstand的范畴,成为一种德国企业精神的特质。而德国人的“工匠精神”则更多地由这种集体性的企业特质体现出来。

印度人阿盖什・约瑟夫(Ugesh A.Joseph)所著《德国制造:国家品牌战略启示录》对德国370多万个Mittelstand中的100个佼佼者做了白描式的介绍,我们以此为线索对这些企业的制造文化进行抽绎,并尝试提出德国“工匠精神”的几个基本要素。一是天职理念。作为手工业者,德国的“工匠”有很长的历史,许多家族企业的创建者都是技艺高超的“师傅”。受基督教的影响,这些师傅们都把自己的职业视为上帝授予的天职,做好工作不仅是为了赚钱,还是对上帝最好的一种侍奉,信仰变成了根深蒂固的理念,他们对自己的产品高度关注,终生奉献,追求完美,并且以此为最大的幸福。二是家族荣耀。德国的家族企业一般是指由家族中的一名或多名成员所有并参与管理的企业,家族所拥有的投票权不低于50%。据统计,这样的企业占德国企业总数的85%,德国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98岁。强烈的家族传承观念被普遍融入公司管理之中。因为要把企业作为代代传承的家族珍宝,家族的荣耀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而利润最大化和快速致富则变得不那样首当其冲。三是专注精神。因为企业规模不是很大,能够动员的资源有限,要想在行业中站稳脚跟,Mittelstand的发展策略总是选择把产品和业务做“深”而非做“广”,把力量集中在一点上,沉心静气关注于一个或一类很小的产品或服务,持之以恒成为最终的领先者。拥有全球可伸缩牵狗绳70%市场份额的德国Flexi公司的口号就是“我们只专注一种产品,但我们做得比谁都好”。四是拓疆基因。德国成为统一国家的时间并不长,即使是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1918年以前也不过是一个由22个君主国和3个自由城邦组成的国家联盟,因此企业具有天生的“走出去”发展的自觉和动力。也正因为如此,德国企业家们都具有开疆拓土的精神,善于判断和打开新兴的国际市场,并着眼于在全球建立自己品牌的竞争力。五是完美情结。为了保持行业或产品的领跑者地位,德国企业孜孜于在相关技术上都要做到第一,因此崇尚完美主义,善于从很多微小的改进做起,通过无处不在的质量管理和日积月累的进步塑造产品和服务上的绝对优势。六是标准主义。着眼于在全球化中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生产的产品都能保持相同水准的品质,德国企业坚持在每个生产场所都执行统一的质量标准。德国因此被称为“标准化冠军”,2/3的国际制造标准是根据德国标准制定的。德国标准化学会(DIN)所制定的相当一部分标准同时也是欧盟和国际标准。对标准的严格执行带来了德国产品的高质量和竞争力。七是以人为本。德国的Mittelstand形成了自己的企业责任观,比如视员工为企业的宝贵财富,保护员工就业和企业延续是极为严肃的使命,解雇员工或出售公司要承担巨大压力;信奉善良的力量,认为它是使企业获得更持续、更长久发展的力量;企业应该积极回馈社会,要在环抱中作领跑者等。

《21世纪的隐形冠军》的作者赫尔曼・西蒙(Hermann Simon)教授力图从企业特质的视角揭示经济发展的奥秘。他把在行业内处于领先位置,或拥有数一数二的市场份额,或具备一马当先的技术优势,在公众视野里相对低调,年收入在50亿欧元以内的企业,称之为“隐形冠军”(Hidden Champions)。通过研究,他发现这些隐形冠军企业大多从事制造业且极为专注自己的细分领域,在创新和研发上不遗余力,拥有出色的产品和服务,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释放出巨大的竞争力。根据他的统计,在全世界约有3000多家这样的企业,其中有超过1500家在德国,他们是德国Mittelstand中的典范。赫尔曼・西蒙对隐形冠军企业所具备的素质做了概括,有三点最为重要,即远大的目标、专注以及全球化。他指出,德国经济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德国积累的文化精神构成了孕育隐形冠军的独特土壤[8]。

三、关于美国的“工匠精神”

自从工业化以来,制造业一直是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二战”后,美国制造业在与日、德等国的竞争中,经历了一个“绝对强大―渐次衰落―重塑优势”的过程[9]。现在,美国依然是无可争议的最为强大的制造业国家,其制造业综合指数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在2014年公布的世界品牌500强中,美国以227席的绝对数量占据着统领地位;而在产值产量方面美国也是一枝独秀,其中尤以信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制造产品具有明显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约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出口总额的 1/5。人们认为,重塑美国制造业优势的主要动力是它的创新能力。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发明家迪恩・卡门(Dean kamen)这样自豪地表述美国的创新能力:“我们是制造汽车的第一人;当汽车成功地成为商品时,我们又开始制造飞机;当飞机成功地成为商品时,我们又开始制造电脑;当电脑成功地成为商品时,我们又开始制造软件;然后,我们开创了蛋白组学和基因组学。”他认为,美国在一直引领着世界进行科技创新,是一个创造财富的伟大国家[10]。事实上,这位发明了AutoSyringe药物注射泵、便携式透析机、iBOT轮椅、赛格威代步车的伟大发明家,被认为是一个“天生的工匠”,因为他展现出美国人心目中的工匠所共有的特征。那么,什么才是美国人心中的工匠呢?迪恩・卡门对此做了这样的解释:“工匠的本质,就是收集改b可利用的技术来解决问题或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创造财富。它并不仅仅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更是让这个国家生生不息的源泉。” [11]

在美国人看来,工匠与财富创造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美国的工匠精神一直都是这个伟大国家发展前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一书的作者,美国人亚力克・福奇认为,美国就是一个伟大的工匠国度。在历史上,本杰明・富兰克林、伊莱・惠特尼、塞勒斯・麦考密克、萨缪尔・摩尔斯、查尔斯・古德伊尔、托马斯・爱迪生和怀特兄弟等都是美国工匠的杰出代表;而在当代,层出不穷的创新者,像创建了被称为“工匠工厂”高智公司、拥有100位顶级发明家和世界第七大专利组合的纳森・梅尔沃德,发明了低成本眼镜片制造机、电子传感绳、便携发电机、设立乌贼实验室的索尔・格里菲斯,被称为MP3之父的卡尔海因茨・勃兰登堡,发明提取青蒿素技术的杰伊・科斯林,芝加哥Aqua公寓、洛克古学院剧院设计者珍妮・甘,以及第一个解锁iPhone、破解索尼PS3游戏机、发明neuropilot个人运输设备的乔治・霍茨等,也同样是美国工匠的典范。亚力克・福奇指出,美国的工匠们就是一群不拘一格,依靠纯粹的意志和拼搏的劲头,做出了改变世界的发明创新的人。这些人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用周围已经存在的食物制造出某种全新的东西;二是他们的创造行为在最初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就算有也和当时确定好的目的有很大不同,能够激发人们的激情和对它的迷恋;三是他们的行为是一种“破坏”,他们背对历史开始了一段充满发明创造与光明的全新旅程。亚力克・福奇总结认为,可以突破界限是美国工匠精神的内在本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人只要有好点子并且有时间去努力实现新的突破,就可以被称为工匠。突破界限的精神就是创新的精神,这也是美国的文化底色。

对上述那些美国工匠的行动及其成功做进一步观察的话,可以看到构成以创新为本质特征的美国工匠精神的一些基本要素:一是务实。美国是个务实的民族,美国人本能地热衷于实物的创造,并愿意付出极度私人和长期孤独的努力。二是乐观。作为移民国家,人们愿意从零开始改变不喜欢的事物,对新思想新技术始终抱着浓厚的兴趣,并以创新为快乐。三是合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协作变成了至关重要的元素,一大群具有不同技能的聪明人组织在一起共同创造,并相互欣赏、相互重视、相互补充。四是市场。美国市场经济的高度成熟,保证了创新成果成功推向市场,展现出商业化的创新驱动力,优秀发明与商业运作完美结合产生出巨大能量。

多年以来,美国一直是技术创新的温床。但是对美国工匠精神的衰落,人们仍然十分担心,并提出了如何重新发扬工匠精神的问题。不过从一些新的苗头上看,比如,遍地开花的工匠学校、不断兴起和完善的为创业者提供资金的融资平台等等,让人们看到了重振工匠精神新的希望。事实上,尽管虚拟经济的理念曾经大行其道,但在美国,更多的制造业仍然留了下来,并逐步形成新的发展势头,这是工匠精神生长的沃土。

不过,在美国也有人从工作和生命的意义角度,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在向“后工业时代”迈进的时候,人们主动使用工具来修理或制造东西的机会越来越少,与物品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生疏,因此变得更加消极被动,更加具有依赖性。这种变化是否意味着人类的危险,因为工具的使用也许是要满足人类天性中某些永恒不变的需求[12]。从人生本来的意义上,探讨工匠精神和手工业的回归,也给我们认识工匠精神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日、德、美三国的“工匠精神”的讨论,可以发现,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种族孕育了不同的精神特质,日本的心性、德国的精业、美国的创新,它们各具特点和价值。结合中国的工匠传统,我们也可以从更为广泛的范畴,来思考我们所要认识的现代的工匠精神的内核:它是制造与创造的高度融合,它要不计劳作成本地追求每件产品的至善至美,创造出富有独特色生命力的产品;它是创业与创新的高度融合,它要凭借技术技艺立足社会、发展企业,在创业中不断创新,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巩固和扩大企业发展的根基;它是致精与至善的高度融合,它以追求造物的至精至美为使命,并以此表达智慧,展现价值,完善人格体系,达到人生圆满;它是心性与心态的高度融合,它以追求作品自身的完美为目标,并把这种追求作为一种“天命”,由此锤炼出独特的意志品质和专注于一的良好心态;它是显性与隐性的高度融合,它强调隐性经验与显性经验交融升华,既需要向师傅学习技术技能,更要自己揣摩和领悟,追求内化于心的境界;它是共生与共赢的高度结合,它深刻领悟自己的工作与他人及整个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讲求相互尊重、相互合作,讲求保护自然、回馈社会,讲求和气生财、共赢发展;它是法治与自治的高度融合,它需要在完善的法制环境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成长和完善,同时也需要行业组织精致的自治约束和强大的自组织能力不断提升自我发展水平。总而言之,在现代化的视域中,“工匠精神”是一个充分开放的社会性文化系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质,但是走向新的融合是大趋势。

考 文 献

[1]周济.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N].中国税务报,2015-09-08(2).

[2] 傅钧文.日本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保持及其新的解释[J].世界经济研究,2006(3):27-33.

[3]汪中求.日本工匠精神:一生专注做一事[N].解放日报,2015-08-17.

[4]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6):6-10.

[5]史世伟.德国国家创新体系与德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J].德国研究,2009(1):4-8.

[6][7][8]华璐,沈慈晨.德国制造:一个国家品牌如何跑赢时间[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5:2.2.163.

[9]董书礼.美国制造业:在创新中调整和发展[J].求是,2006(23):59-61.

[10][11][美]亚力克・福奇著,陈劲译,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58.11.

[12][美]马修・克劳福德著,粟之敦译,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让工匠精神回归[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4.

On Three Reference to Further Understand Spirit of Craftsman

Shao Yong, Teng Shaofeng, Rong Guocheng

篇7

日本社会特别重视技术,这大概和匠人多有着较大的关系。

中文中的“匠人”,与日语中的“职人”该最为贴近。说的是会做某种手工,有一手超出普通人的绝活。普通劳作的人,日语中就是个“劳动者”。劳动者虽然也制作各种产品,但大都只能负责制作过程的一部分,“职人”则是精通整个产品的手艺人。

见识“职人”,最简单的办法是去著名的百货公司。那里的各种工艺美术品,往往现场制作,当时就可以买下。和纯艺术品不同,不那么“高大上”,也没有“名贵”的感觉。很多时候,漆工就坐在一个很大的布垫子上,在那里用大漆给筷子上色,在筷子上绘图,甚至可以把顾客要求的名字写在筷子上,做出一副只有自己一人使用的筷子。有的时候,“竹子职人”会削一根竹子当场编筐,制作手艺之纯熟,作品之精巧,让人非常有购买欲望。匠人手下的制品,绝对能满足市场上的需求,有一定的数量,和艺术家只生产一件作品有着很大的区别。

金子的儿子能做一手木工活儿。看着他在庭院里用一把挺大的斧头砍一块方木。按我们的习惯该是用刨子刨的,他该有很多很好的刨子的,但只见他用斧子一点一点地砍,方木如同被刨出来的一样平整。看他用凿子在方木的两端凿出形状复杂的木眼,拿来另一个做好的木梁,不用钉子,两者接在一起便再也拆不开了。数月后去看他制作的茶室,有种尚未完工的感觉,比如放置挂轴的地方,木台两边架到天花板上的木梁,明显留有凸凹的部分,尤其在这非常扎眼的地方,留下这样的痕迹,让人更觉得他十分的大胆。在已经完成的搭建物中,留下一些像是未完的部分,这意味着工作“尚未”结束,制作的过程还要延续下去,没有生命的开始,自然不会有岁月的出现,未完变成了一种永久。

为茶道大家制作的茶室,愈发要有匠人独到的特点。每个茶室都是四张半榻榻米,中间的半张正好放置茶炉,客人从长宽各只有90公分,更像窗户的门进入茶室后,师傅点茶之前,去细心体会的是茶室的这种“未完成”,是在“未完成”中昨晚点茶的仪式。

寺院、神社、茶室的建造者,大都不会留下姓名,就像在建筑物上留下未完成的痕迹一样,匠人的工作是追求极致的过程,没有哪个匠人给自己的工作定格为某个标准。日本社会高看匠人一眼,该是一种对匠人创造新极致有种期待。

以某种职业为唯一的名誉

说某人是个匠人型的漆工、车工、木工等等,就足以显示对这位漆工或者木工的尊敬了,大多时候无需再追问姓氏。金子信的儿子到底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甚至叫他一声师傅的机会也没有。匠人也不肖追求某种特殊的尊称、名誉。

也是在金子居住的c市,那里出产日本酒。去“一正宗”酒作坊品酒时,和老板松本聊了很长时间。松本几乎不喝酒,虽为酒作坊的老板,但几乎是几滴酒就能醉倒的人。

曹操在《短歌行》中唱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日本酒作坊一律称酿酒师为“杜氏”。虽然也有在商标上表明杜氏姓名的,但酿酒师就是酿酒师,大都无名。

不论是木匠还是酒作坊的杜氏,在日本司空见惯,只是进入现代社会后,这个人群中的人愈发多了起来。比如现代日本社会中,有很多面包师,一生一世只做面包,一个口味,其做出来的面包,几乎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他们也子承父业,儿子、孙子没有必要一定要上大学,便是名牌大学毕业了,大都也会在父亲那辈年老之后,回来继承这个职业。匠人逐步变成现代名工,他们一生做车工、磨具工或者是相机镜头镜片的研磨工。匠人的一部分技术传给了更多的劳动者,数不清的劳动者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匠人,在某个专业领域具有专长,为此不断努力。

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不论做什么工作,填饱肚子并不难。于是,很多人不求大富,一生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在这个领域里,尽可能做到技术最佳,最有专长,把自己变成一个匠人。

匠人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大量匠人的存在,匠人精神的存在,该是日本工业获得成功的重要基础,也是日本社会稳定的保证。

篇8

故宫的一天是从早上开始的,面向游客的入口――午门早上9点才开,但7点多东西两侧的西华门和东华门就开放了,可见国旗班的卡车出,故宫的工作人员入。故宫的主要研究部门分列在故宫院墙的东西两侧,我们去学习的故宫修缮技艺部靠近刚开放的慈宁宫,位于故宫西侧,自然是从西门进入。站在门口看到工作人员们都挂着一个大大的工作证,由于故宫内部部门众多,机密地点不少,自然刷证比刷卡更为方便管理。在纪录片第一集中,青铜组的王有亮师傅出门抽烟时挂着的就是这个证件。

进入西华门,眼前就是褪去喧闹的武英殿,如是旅游,过武英殿往南拐就能走到太和门广场;要去工作,则得绕过武英殿门前的水池,跨过一小段石狮子丛立的石桥,这一段路上时不时会有保安检查证件。我第一次去正逢金秋时节,弘义阁后墙的银杏叶子金灿灿的撒了一地,美丽极了。100多米的直道走到头就是故宫修缮技艺部了,具置是慈宁花园东侧、慈宁宫南侧的一片平房,看了纪录片才知这儿曾是太监和宫女居住的地方。门口铁门紧锁,左侧有一个巨大的水房,一行的同学之前还犯愁如何在故宫里喝水,没想到洗手池子和热水炉满满一大排。片中第一集强调过,摆在外面是因为很多修缮用水不能有氯的那个水房原来就是这个。

拍照

文物的修复第一步,便是给要修复的文物拍照。一方面能让修复者清晰地把握文物的原貌,也是为了修复后核对留存档案。现在的修复技术不断更新,拍下的高清图片可放到网络数据库中,让更多的人观看到千年古画的原貌。完成原貌拍照后,要认真地观察器物,描述器物的每一个细节,再细小的缺漏都可通过敏锐的观察捕捉。书画组在修复古画的时候,特意在照片的打印纸上标出细节,为后续的实操做准备,这便是拍照观察的妙用。

只对表面特征的描述远远不够,有时为了粗看文物真伪,可用紫外线放大镜在文物上照一照,不同颜料的图案会呈现不同颜色的光芒,如用化学材料制作的假文物,紫外线手电一照表面会出现有别于颜料异样的色彩。这种带光放大镜,文物专家经常随身携带,在央视《寻宝》节目中经常见到,而片中钟表组的师徒俩在厦门参加博览会的时候,也有这么个细节。当然,如果功力深沉的专家,通过照一照可以知道更多的门道儿。

擦拭

拍照后,便可以擦拭文物表层的灰尘与污垢。毕竟大多数文物都尘封于库房之中,百年的沧桑在表层沉积了不少污垢。纪录片伊始,出现的是故宫的维修人员在清扫“万寿屏风”,这是康熙的皇子皇孙为了祝寿而雇人所致,是中国古代屏风艺术的至尊精品。在“石渠宝笈”第二期的午门特展中我也见过。屏风非常精致,每一个寿字都有金线勾陈,不能用简单的绸布擦拭,而是需要用刷子擦拭,就像考古工地上的专家用小刷子扫出一个文物一样。故宫文物修复的每一道工序都谨小慎微,因为力度大了生怕屏风脱线,再补就很麻烦了,比如片中织物组的工作人员说,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才能织出修补用的丝线。

表层的尘土用刷子掸掸就好,但是器物表面的油污有时需要用清水擦拭,或者用一定的去污药水擦拭。我们修读课程的任务是每组发一个古玩市场出售的来路不明的低价“文物”,通过一系列的修复鉴定,最终推断出这个“文物”的真假,并完成器物定性的工作。我们组拿到的是一个漆器小盒,在我蘸药水擦拭的过程中发现,用力太轻,擦了半天表面什么变化都没有;用力稍微大了,污垢下层的颜料就随着污垢一同被擦掉了。毕竟,我们都是初学者,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损坏。专业人员经历了夜以继日的实践,才能每一寸见功力深厚。就像临摹组的师傅刻印的时候,一定要沿着黑线仔细下刀,否则用力重了,就毁了。

仿造

仅仅是拍照和细致的观察,还不能完成一份高质量的前期状况描述报告,毕竟国宝文物精美华贵而又不可复制。不能因修复产生创造性修复与创造性破坏,那么最谨慎的修复方式,就是先按文物原样造一个仿品,在仿品上实践一遍修复方法,看颜色光泽合适后,再在原样上进行修复。像片中青铜组的师傅说,会做一个近乎一模一样的仿品,在我们这个行当就算入门了。

可是,想要做一个一模一样的仿品并非易事。需要探究文物的质地。现在科学的技术了得,经历过鉴定流程的人都知道操作流程很简单,但是监测设备的各种显微镜却是百万美元重量级的货色,一般高校是买不起的。另外还有符合要求的湿度、温度、通风性能、光照水平,尤其是自然光照与古代色彩的配合,在漆器修复的片段与青铜修复的片段中均被反复提及。在器物工艺的制作过程中,光照的色彩反应尤为重要。制造行业技术不断优化的今天,带来的弊端是许多特种材质的消失。早年《本草纲目》中配置一份上等的草药需要选用各种精度极强的草药,至少在古人眼中不同地域生产的同一物种就是不一样,武汉特产洪山菜薹,就是与全世界的其他菜薹不一样;从古树上采的最纯正的西湖龙井泡出的功效就是与众不同。

切片

通过制作切片分析完成文物鉴定,严格意义上对文物多少有所损坏,但技术在进步,这种损坏微乎其微,甚至时代风霜的侵蚀都比这厉害得多。即使实验操作流程看上去很简便,鉴定修复技术水平也日益提高,但并不代表所有文物都会恢复原貌。切片很小,有的时候还会实验失败,(我们在故宫做实验的时候,第一次就失败了,下刀的力度与经验都欠缺得很,第一次实验最终看不到有价值的内容。)所以切片鉴定一般最多做一次,还需要一次命中,难度自不待言。片中青铜组在焊接一处古老的青铜底座器物时,就发现运用什么手段都无法留存,因为青铜器出土时间过长,铜性丧失,文物又变回了化石。由此得知,为什么重要的大展一般不容错过,毕竟实物与照片还是有很多差别,在照片上即使再高清,也看不出修复的痕迹隐藏在了哪里。

即使科技再高超,也不可能完全替代鉴赏功力的历练。文物众多并不是每一种都值得做实验,也不是每一种材质都受得住做切片,毕竟还是有损害。许多文物残缺得非常厉害,需要恢复原样,并不是通过实验就能完成任务,更需要修复师们夜以继日的孜孜追求,阅过每种器物的千姿百态才能最终塑造出器物的神韵。瓷器组的师傅在修复唐三彩的碎片马时强调,修复是恢复文物的原型,而不是创造性破坏文物的神韵,而佛像组在如何为难得一见的辽代精品木佛像恢复手指头的时候,特意点出了神韵的意义。

越是细致的工作,越非一日之功,大多数文物并非是一天就修补出来的,每天的工作结束后,文物都会被塑料泡沫重新包装好,就像我们初入工作室时看到的这些屏风摆在桌面不同的位置。有的观众或许会抱怨文物竟然被散乱地摆在地上,实际上放在室内不同的位置,多少也是有光照、温度、湿度与通风的考量,许多文物从库房搬出来,没经修复前经不起大范围地挪动,那么放在原地是对它最好的维护。

传承

故宫修复师傅们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在片中可以看到青铜组的师傅会种花,书画组的老师会弹吉他,每一组的工作人员在配合协作时也是有说有笑,最让人动容的是那份难能可贵的师徒情谊了。

据片中反映,现在能撑起门面来的老一批的修复大师,都是改革开放前后进驻故宫工作的。现已到了退休年纪,年岁大的退休返聘,工作量并不见少。小一辈的师傅即使最长的在故宫干了十年也还是在打下手,实力还不够独当一面。临摹组的XX师傅,是故宫三代单传的临摹大师,如果他的技艺没有在下一代中找到理想的接班人,那么这门技艺就消逝了。师徒的传承,更多是技艺层面孜孜以求的追求,以及兴趣所致的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够支撑下去。

片中有两处细节,一个是钟表组的亓浩楠说自己本来是学自动化的,来这里实习对钟表产生兴趣,觉得也是一技之长,师傅也和善就留了下来,一留便是十年。还有一位是书画组退休返聘的徐师傅,当年故宫修复厂第一代的书画师傅都是建国前江南一带的书画修复大师,老师傅一口无锡普通话没人听得懂,徐建华师傅“”时在上海当了六年兵,听得懂无锡话,于是就这么机缘巧合地学了书画修复,成为中国第二代的书画修复大师。

片子的前两集主要介绍故宫各个修复组的修复难度,第三集重点讲书画组的修复工程,毕竟这次“石渠宝笈”特展的重磅展品,如《清明上河图》《五牛图》《游春图》,还有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位皇帝御笔的书法作品均出自书画修复组之手,而书画在修复中极容易损坏,使得书画组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在这一集中,纪录片导演组也想拍出当代中国在文化传承中最为需要的“匠人精神”。在日本“匠人精神”的经典纪录片――《寿司之神》中,想要成为寿司之神,第一步是从寿司店里擦桌子的工作开始,当了多年的学徒工才有机会做寿司,寿司做了很长时间才有成为大师的可能。寿司之神即使年过花甲,却不好高骛远,而是默默奉献最基础最平实的工作。故宫的工作也是这样,十年学徒,仍然难以触及最珍贵的文物,就像书画组组长所说,修复的大多是级别不高的文物,如片中所展示的某个大臣用的屏风。

组长说话实在如理,他说太高级的文物一般都保护得很好,不需要特别修复,而需要修复的往往是不起眼的文物,有的师傅一辈子也很难触及几幅名画的修复工作,一方面或许是因为保存得好早就展出了,另一方面或许是没时间地点展出,只能压在库房里了,而且时代越后,就越没有太多文物需要修复了。那么技术莫非就只能失传了?

但是故宫的师傅与寿司之神还是不一样,寿司之神认真做寿司了,就会引来八方食客,吃的人越多卖得越好,钱赚得越多,即使不扩大规模,赚的口碑也够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故宫的文物修复不一样,如果一个师傅一辈子都修复不了几幅名画,那么他的水平通过什么来衡量?况且故宫还是一个研究性事业单位,研究性单位需要评职称才能晋升,评职称需要发文章,那么这些可以评得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门修复技术,与几十年功力的鉴赏窍门怎可随意示人。矛盾接踵而至,把技术发表了,职称提上去了,师傅的收入条件改善了,但被仿造者“学习”后,工匠师傅传承数代的看家技术也就毁于一旦了。我们在故宫做实验的时候也有耳闻,据说有的地方研究者来故宫进修后,把在故宫学的技艺偷回去,拿去发表,自己升官进爵了,而全国的某种文物修复工作却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