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财务风险应对措施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财务风险应对措施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财务风险应对措施

篇1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各种意外和不可控因素导致企业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实际财务成果与预期成果发生偏离的情况,这种状况可能会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或或者更大的收益。

(二)财务风险在中小房地产企业中的成因及表现

结合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特点、市场状况与国情,财务风险的成因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负债经营模式所导致的财务风险。所有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负债经营模式也不例外,它是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均采用负债经营模式,而企业过度负债会为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埋下隐患。2、国家宏观调控所导致的财务风险。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随着十的召开达到高峰。首先,胡总书记提出要大力推行城镇化这一发展道路,为三四线城市的中小房地产企业发展勾勒除了广阔的空间。而中央于十后仍旧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不放松”,使得中小企业面临经营困境外,房地产企业的筹资活动也受到相当大的影响。2、资金回收不足所导致的财务风险。高负债经营模式下的中小房地产企业,本金偿还主要依靠房屋销售所带来的收益。但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中小房地产企业的经营范围多处于三四线城市,这类城市人口流动性很弱,缺乏对房产的刚性需求;并且在过去几年中,许多三四线城市的土地供给极度膨胀,造成房地产供大于求,许多楼盘折价销售,资金回笼不理想,造成经营困难,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中小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负债经营所导致的财务风险的对策

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在应对负债经营所导致的财务风险时,应充分发挥负债经营的优势,防范和消化负债所带来的财务风险。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风险防范意识,建立有效的应对策略。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与外部情况,度量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组合关系,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处理系统和风险防控组织,通过这些工具制定谨慎的负债计划并做好相应的还款计划。其次,财务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保持合理的资金结构,维持适当的债务水平。通常来说,房地产的开发周期为2-4年,企业应当更具开发周期来合理安排资金结构以及负债比率,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确定合理负债比率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负债具有固定性,但市场却是多变,因此,中小房地产企业不应单纯的利用财务杠杆,追求最佳资本机构,而是保持低水平的负债率,空出一部分负债能力和变现能力强的流动资产来保持企业财务的灵活性。

(二)国家宏观调控所导致的财务风险的对策

1、排除盲目扩张。目前我国中小房地产企业正处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之下,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开战投资可行性分析,关注市场发展方向与走势,选择合适的投资范围及实际,在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2、避免不合理融资。高负债的经营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合目前的中小房地产企业。从理论上讲,应该将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控制在50%以下为宜。结合自身特点及外部环境做出合理的资金需求量预算,降低股利发放以获取更多的留存收益,防止财务风险的加剧。3、规范管理企业现金流。企业应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合理规划现金流,使其满足企业日常运营或面临突发状况的需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系统,加强对现金的监控;加强财务管理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资金周转率,最终实现防控财务风险的目的。

(三)资金回收不足所导致的财务风险

中小房地产企业不光可以通过引导消费和策划适宜的销售策略来加快资金回笼速度,还可以通过科学管理成本费用,从而控制企业资金流量而实现。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前,该业务各环节都应严格执行成本费用控制预算制度;经营主要业务时,应及时跟业务进度,重视业务流程设计和各流程的实际完成情况,避免由于返工所造成的成本费用的增加;业务结束后,应及时检验业务完成状况是否符合合同标准,各项费用是否在合同规定的限额之内,防止不合理的费用增加到结算成本当中。最后,还要将业务结束时实际发生成本费用总额与业务预算进行比对分析,对企业在业务流程中的成本费用控制水平作出评价。

三、研究结论

中小房地产企业是我国房地产企业中一个特殊的企业群里,该群体比较大型房地产企业来说,企业所有者能力范围比较有限,企业所在地多位于三四线城市,而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较大型房地产企业所在的一二线城市来说比较低迷,人口流动性较低也导致了居民对房产的刚性需求不高,经济发展较慢造成购买力不足。所以,房地产企业应从企业建立初期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风险防控部门的建设,做好市场需求度调查,结合经营所在地需求状况及土地情况与自身的能力状况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与财务风险防控制度;做好项目成本的控制筹资额的预测,抓好日常现金流量的管理,避免资不抵债的发生;投资项目前利用好市场信息甚至专业人员及部门做好可行性分析;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与市场环境的转变,抓住良好的投资与开发时期以增加企业盈利能力,更要分析合适的开发与投资收缩时期,避免企业投资开发不合理所造成的资金链断裂等财务问题。

参考文献:

[1]刘丹丹.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先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2(5).

篇2

财务部门是医院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是医院经济活动的中枢,是资金收入和支出、产生收益的中转站。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降低风险是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加以重视财务工作,预防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1 医院财务风险的特征

医院财务风险是指医院经营活动在内外部发展条件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作用下,所产生的的财务收益影响与损益可能性。医院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出现财务风险,导致医院预期的收入没能够达到,让医院的财务有所损失。

医院财务风险有几个特征:1.广泛性。只要存在财务工作的地方,都会有财务风险,要正确认识在财务工作中的主要风险有哪些。2.隐蔽性。平时财务工作中不容易发现所存在的风险,一般在带来损失或不良后果后才能意识到当前工作中的风险所在。3.持续性。财务工作持续发展,不断变化当中会持续的存在风险,只要工作在继续,风险会继续。4.可控制性。财务风险只要正确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好改善措施,可把风险带来的损失可降至无穷小。

2 医院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产生医院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医院本身财务部门存在的隐形风险,如电算化系统风险、财务人员风险、核算风险等可以以内部调节加强措施可改善的风险。外部因素是社会经济环境导致的行业风险、政策风险等无法避免的风险因素,但是可以通过正确的经营方针使其风险成为无穷小。只有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2.1 电算化系统风险。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极大地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并杜绝了业务流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它是一种先进的数据处理工具。医院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对原始数据收集、整理、审核等工作,均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会计人员只需要做些辅操作。而许多医院不适应这种新环境的变化,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岗位分工、系统操作、会计档案管理和数据保密等方面缺乏有针对性的安全制度和措施,这为犯罪分子盗窃经济情报,通过修改程序,篡改、破坏磁盘数据而使会计数据丢失,从而达到侵吞医院钱财的目的提供了可乘之机。

2.2 会计人员风险。当前不少医院在对医院进行管理的时候,只重视医疗业务管理,忽视了对医院的财务管理,这样容易造成经费的浪费,使医院的运行成本过高。医院会计工作专业性强,工作量也大,需要素质较高的会计人才。如果不重视对会计管理人员的培养,就会使部分医院缺乏高素质的会计管理人员,以至于不能发现管理中更深层次的问题,不利于医院竞争水平的提高。强化医院的会计管理意识,重视会计管理,医院的会计管理工作才会做得更好。

2.3 核算风险。特别是成本核算方面,管理费用分摊不合理,管理费用所包括的范围较广,除医院管理部门费用外,还包括医疗、管理等部门服务的辅助部门费用。管理费用的大小直接影响医疗服务成本,最终将影响到收支结余和净资产。而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简单地将管理费用按人员比例在医疗成本进行分摊,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医疗成本和材料成本。

2.4 行业风险。医院的行业特征及要求对财务管理的影响也更为直接。医院存在的行业风险分布广泛,从资金使用上看,目前医院的药品支出在全年支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药品管理直接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益。虽然目前医院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但是只片面地通过降低药品的进价来降低药品的购置成本,而忽视了药品的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形成了药品大量积压、流动资金占用过多、医疗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状况。从社会角度看,由于人道主义,各种灾难救援和义诊,无名氏救助款等绿色通道的开辟,医院死账、坏账情况始终得不到解决。这些现象与问题的出现,都是医院财务存在行业性质风险的具体表现。

3 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应对措施

3.1 加强成本控制,审计医院的成本。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控制支出,节能降耗,降低服务运营成本。成本控制可通过制定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以及成本权重实现事前控制,对服务质量、单位成本费用等进行量化考核,从而实现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要依据有关规定严格控制费用支出,严禁乱摊费用、扩大成本。实行成本控制是改善医院经营管理、提高医院竞争能力的关键环节。同时要加强医院审计制度。

3.2 建立健全合理的预算控制体系。系统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西方国家医院都非常重视预算控制作用,对经过批准的预算,各个职能部门都必须严格执行。预算控制也是一个系统,该系统可以涵盖医院整个经营活动。通过预算的编制和实施,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比较分析预算执行差异的原因,采取改进的措施。

3.3 收入控制。要做好收入的内部控制,保障收入的合理性、合法性。每一项收费物价部门都有明确的规定,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用统一的收费票据,保证收费的安全性。医疗收费大多以现金为主,一般医院的收入在几十万,甚至百万元以上不等,保证收费的安全是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收费管理规定,加强收费票据领用、保管、注销工作,成立收费稽查组,由专人每天对门诊、住院的收入、退费、结算等情况进行核查,确保收费资金安全。

3.4 健全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成立财务风险防范小组,对目前习以为常的财务流程进行梳理,找出重点风险环节和风险控制点。对医院来说,主要的风险控制点包括财务退费、业务款收缴、病人欠款管理、住院医药费减免等环节,据此需要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细则,并确保制度的落实和执行。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与之配套的日常审核和定期抽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以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在实践中构建一套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篇3

上海崇明环宏保洁服务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了固体废弃物清运,环境保洁,管道疏通等,由于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方面的问题会严重削弱企业的竞争力与发展潜力,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应对,以保证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但是当前企业的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中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基于此,文章将对加强企业内控管理,防范财务风险进行详细探讨。

1.企业内控管理概述

企业的内控管理作为企业进行全面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保证企业财产的完整性和和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从而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在内部控制管理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规范被称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崇明环宏保洁服务有限公司内控管理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控制环境的管理、风险评估的管理、信息沟通的管理、控制活动的管理以及监督检查的管理。企业的内控管理对于企业的管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能够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考核资料等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从而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2.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的现状

2.1企业的内控管理现状

1)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组织虚位。由于法人不完善的治理结构,且没有有效的内控制度,从而产生大量内耗,企业的营运成本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经营风险增加了。

2)内部压力不足,风险意识差。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间越来越激烈地竞争,导致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然而,从当前国有企业的现状来看,企业的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同时也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3)信息流通不畅,职责划分不清。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应能确保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能知道其所承担的特定职责。我国企业往往存在着这样的误区:谁都可以管,谁都又可以不管。问题出了以后经常是互相推卸责任,最终不了了之。

4)内控机制不健全,内部控制乏力。为贯彻执行其指令,要制定各种措施和程序,一般包括授权批准、职责划分、设计运用恰当的凭证、恰当的安全措施、独立的检查和评价等等。为确保实现控制目标,企业必须制定控制政策及程序,并予以执行。

2.2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1)盲目投资带来的风险。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常常盲目扩张,想通过扩大规模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但是企业的盲目扩张不仅没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反而使得企业的财务风险进一步加大。

2)筹资造成的财务风险。企业在筹资过程中不能发挥企业内控管理的有效作用,没能够准确进行分析和预测,选用了不合理的筹资组合,从而使得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财务风险。

3)企业内控管理不善扩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内控管理不强会导致企业财务决策的失误,从而给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3.提高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3.1加强控制环境的管理

控制环境在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之中居于首要地位,所以崇明环宏保洁服务有限公司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控制环境。加强控制环境的管理,首先应该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内控管理的认识;其次要建立起与企业状况相符合的法人治理结构;再次要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最后要在培养企业文化方面下功夫,形成重视内控、讲究程序的办事原则。

针对于防范财务风险,崇明环宏保洁服务有限公司在制定年度预算方案、进行重大决策和签订重大合同时,应该实行集体决策。为防范风险,企业还应该完善自身的法人治理结构,严禁少数人或者一个人说了算的情况发生。企业还应该积极倡导正义、健康的企业文化。

3.2加强风险评估的管理

1)对会计工作的风险进行防范

会计工作的风险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的失真、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风险、涉税风险三种类型。所以,要防范会计工作的风险就要加强对会计信息的核实和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监督,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等等。

2)对资金风险进行防范

资金风险的种类比较多,主要包括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资金安全的风险、融资的风险、资金支付的风险、资金回收的风险等等。企业要加强对资金风险的防范,就要对资金的投放和回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在投资、融资、筹资过程中进行准确地估测,保证好决策的科学性。

3.3加强对控制活动的管理

所谓控制活动就是指企业的管理者为了防范风险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对于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成本管理,负责成本的预测和控制,负责对会计信息进行审核,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监督等等;对于资金风险,企业主要应该建立几项重要制度:资金预算的审批制度、资金支付的控制制度、投资管理制度、融资管理制度以及资金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制定上述制度加强对每一笔资金使用环节的管理,能够有效防范资金的风险。

3.4加强信息的沟通

崇明环宏保洁服务有限公司的经营和管理都离不开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企业的管理者以及企业的员工都通过信息沟通完成自己的任务,履行自身的职责。在进行财务风险防范时,无论是对风险进行评估还是采取合适的控制活动,都应该进行信息的传递与沟通,同时还应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在对风险进行控制时,也应该注重信息传递渠道的畅通,从而能够把控制失效或者风险转移等信息传递给企业的管理部门和决策部门,以便他们能够迅速及时做出反映。

3.5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作为企业内控管理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促进内控制度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在防范财务风险的过程中,企业应该通过内部审计、财务监察以及其他的内部监督的方式对整个控制活动的过程进行监督,适时地对控制流程进行调整。在遇到重大问题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等等,并且要对其实施的效果进行合理的评价。

4.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要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就应该加强内控管理,只有如此,才能够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更好发展提供保证。

篇4

(1)建立安全可靠的财务风险信息系统,如客户信息系统,其中包括客户的财务信息、账户信息以及其他信息;如保险公司风险监控系统,其中包括不良财务的信息、保险公司违规性信息以及客户监管信息等。合理利用风险管理手段可以及时地检查财务人或财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等;采用完善的风险管理检测与控制的技术手段,既可提高风险监控的效率和权威性,还可以有效管理和控制员工的行为,防止出现内部风险;通过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可以防止风险的判定及管理水平受到外部不良因素的影响。(2)加大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可有效降低保险公司出现不良财务的几率。近年来,地区的经济在国家经济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保险公司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防范保险公司的保险公司风险,政府部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政府部门要减少行政干涉,在行政管理中注意约束自身的行为,防止因抵债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建立健全责任制度,维护债权和交易,在金融市场上形成完善的自律机制,强化全民的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3保险公司集资风险的防范

3.1努力寻找不同的集资渠道

在制定集资策略时,保险公司应该开阔视野,努力寻找各种不同的集资渠道,为集资结构的科学化合理化提供一定的保证。集资结构主要包括2部分内容:①保险公司自有资本、债务资本以及权益资本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②保险公司债务资本中的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之间的比例关系等。在确定保险公司的集资结构时需要始终坚持2个原则:①将保险公司资金成本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的原则;②使保险公司的资本、债务资本以及权益资本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在这2个原则下,再认真研究和分析保险公司债务资本的构成部分以及其期限结构,然后对保险公司今后的现金流入和偿还债务的留出依据期限进行合理的组合,在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找出保险公司日后资金流动性方面存在的劣势,然后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地调整保险公司中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的期限及数额结构。

3.2灵活运用不同的集资方式

当前,保险公司通常采用发行股票和债券、增值扩股等集资方式。我国保险公司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运行机制仍不成熟,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变现能力差、股权流动速度慢等问题,这就是造成中国其他公司不愿与之合作的原因。虽然外资企业发展实力较强,并且拥有先进的管理技术,但是在外资入股方面受到了相关政策的制约,很难为我国保险公司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帮助。可见,通过国内外企业入股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保险公司融资需求的问题。基于此,如果保险公司依然运用长期债券的方式进行集资,会给保险公司带来很高的负债压力,更有甚者对公司未来的集资活动带来一定的风险。另外,利用财政融资和发行次级债的方式也可以为保险公司筹集一些资金,但是由于公司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次级债需要还本付息等原因,保险公司只能将其作为集资的一种辅助方式。因此,在选择集资方式时,保险公司要对自身的财务状况、发行时机、经营状况、股东的满意度以及价格等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灵活地运用多种集资方式筹措资金,从而有效降低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

4保险公司投资风险的控制

篇5

企业重组的经济效应具有多样化,其中最主要的有协同效应、规模经济两种。财务协同效应为企业重组协同效应中最关键的一种形式,主要是指重组给企业带来的财务方面的效益,主要体现在:能够为企业带来充足的现金流入,能够优化现金流入的时间分布;能够降低企业的破产风险,提高其偿债和外部借款能力;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重组亏损企业能够抵减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实现合理避税。

二、企业重组的财务风险

虽然重组能够给企业带来较多的经济效益,但是重组往往伴随着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具体体现在:(一)重组造成企业资本结构偏离既定目标的风险企业的资本结构是经营正常进行的基础和关键,重组的融资决策会对重组主导方企业的资本结构产生重要影响,会导致资本结构偏离企业原有目标,造成财务风险。一般来说,重组主导方和重组标的资本结构差异较大,从而使得重组所需的长短期资金、自有资本和债务资本的投入存在较大差异。重组主导方会因重组而支付大量的现金、发行新债或者股票,这样往往造成资本结构的失衡,造成企业的融资成本上升,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二)重组给企业带来的融资风险融资风险主要是指资金筹集的风险,它是企业重组财务风险的重要部分。一般来说,企业重组能给企业带来融资风险的主要有融资渠道的选择和企业负债能力风险。融资渠道的选择主要与企业重组的动机选择有关;负债能力风险可能来自重组方和被重组方,企业负债能力不强,有可能会造成债务偿还风险,也有可能造成企业权益融资比例下降,融资成本上升。(三)重组带来的支付风险企业重组是重组双方对各自利益和风险充分衡量基础上的博弈,重组支付方式的选择是双方博弈的结果反映。重组支付一般有现金、股票、债券、可转换债券、优先股支付等,不同的支付方式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风险,例如现金支付会影响企业的流动资金,造成企业短期的资金压力;发行债券会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造成企业筹资费用的上升等。(四)重组的财务整合风险财务整合主要是指重组企业对被重组企业的财务制度体系、会计核算体系统一管理和监控,使被重组企业按重组企业的财务制度运营,最终达到对其财务管理实现有效管控和实现收益最大化的目的,整合风险主要就是未能实现协同效应而带来的各种问题。如果重组后重组双方不能在财务机制上实现协调统一,造成重组财务收益远低于预期,重组后企业的资本结构不能达到新的平衡点而增加财务费用支出,从而导致重组后企业的财务管理失控,不能充分发挥整合后的财务协同效应,那么财务整合就是失败的。

三、企业重组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根据重组目的设定新的资本结构控制目标在重组过程中,企业应当根据重组目的通过EBIT-EPS无差异分析法和资本成本比较法等重新确定新的资本结构控制目标,并根据控制目标拟定相应的融资计划,确定内外部融资额,避免重组后企业的负债过高而引起财务风险的发生。(二)根据资本结构目标将自有资金、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相结合企业在重组过程中,应当根据确定的资本结构控制目标,结合企业的偿债能力,确定相应的重组融资需求额,在投入自有资金的同时,通过发行股票、对外适度举债等方式来筹措资金,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防范重组带来的资金流动性风险。(三)选用混合支付的方式现金支付虽然简洁快速,但是重组所需资金量数额巨大,对兼并方可能会造成较大的短期资金压力;通过对外举债的形式可以缓解现金支付带来的资金压力,但是会造成企业资本结构偏离既定目标,资金成本较高;股权支付方式有可能会造成企业股权分散,容易造成股权稀释或者控制权转移,给今后的经营管理带来障碍。因此在实践中,应当采用混合支付的方式进行重组,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上述单一支付方式所带来的风险。(四)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合理选用财务整合的运作策略财务整合的主要内容有财务管理目标、会计人员及组织机构、会计政策及会计核算体系、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人员业绩评价考核等,在实践中,要对上述内容采用不同的运作策略。针对被重组企业,在以下方面要实施刚性整合策略:明确重组主导方的财务控制权,保证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权和财务管理权;在财务组织结构整合过程中,通过委派财务负责人的方式保证财务组织运行的畅通;通过对被重组方建立严格的财务审批权限、内部绩效考核制度等财务管理控制,实现对其进行动态监控。对于涉及被重组企业员工的岗位薪酬、福利待遇、费用标准等方面的财务整合内容,宜采用柔性的整合策略,即通过调研和宣传说法等工作,争取大部分员工的接受和支持。

四、结束语

重组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企业带来“1+1>2”的财务协同收益,也能给企业带来不同的财务风险。在实践中,我们应当根据重组的目的,采用不同的融资方式和支付手段,做好重组的财务整合工作,有效防范重组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阿丽亚.钢铁企业并购重组财务风险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5.

[2]李博.论企业兼并重组中的财务风险的防范[J].智富时代,2016,04.

篇6

一、我国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1.管理层尚未形成正确的财务风险管理理念

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才起步,我国企业内部管理层对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很浅薄,甚至有的管理层连财务风险管理是什么都不知道,更不会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和防范;管理层对财务风险识别滞后,等到风险发生了再采取措施,就难免会于事无补;管理层的管理活动具有间断性,而不是进行实时监控,也缺乏对风险进行定期的复核和再评估;管理层对于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有调查称只有18.12%的管理层较为重视风险管理,大多数管理层只是一般重视,还有13.04%的管理层不太重视对风险的管理。

2.我国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

第一,现金预算控制制度不完备。不注重对现金预算的控制,而现金预算对于加强财务风险的识别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进行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的预算,可以有计划的开展日常活动,避免资金不足带来的偿债压力和资金过多导致的收益下降、机会成本增多的现象。第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内部控制是由人来执行的,就难免会出现管理人员、、故意误解等现象;内部控制发挥不好其中一个原因是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交流不畅,我国能源企业中近两成没有构建良好的信息系统;企业激励机制没有发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作用。

3.我国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健全

我国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不完善,机构设置不健全,缺少专门的财务风险管理部门,没有专职的财务风险管理经理,并且财务风险承担的主体不明确,相互之间推卸责任的现象普遍。调查发现,有过半的能源企业组织结构设置合理,但是组织内有专职风险管理人员的企业只有1.45%,而绝大多数企业(81.16%)内部组织中根本没有风险管理人员,更谈不上进行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了。再者,有29.71%的企业权力、责任分配不合理,组织中各个部门和岗位的人员权责不清,没有明确的风险责任制度,使得成员之间将风险相互推诿,不能形成独立、高效的风险管理体制,也使各部门不能承担起有效管理风险的职责。

4.我国能源企业财务人员素质较低

首先,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复杂,并且在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具备较好的数理统计等知识,随着技术的发展,软件技术也开始运用到财务风险管理中,而我国能源企业财务人员存在不能适应岗位职能要求的情况,缺乏主动意识,不能主动去学习最新财务管理知识,树立新的财务风险管理理念。

其次,财务人员风险管理意识薄弱、职业道德缺失。目前,我国有大多数企业缺乏风险管理意识,不仅仅在能源企业中,财务人员不能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能根据财务报表及时识别企业现在面临的风险,盲目认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不需要进行风险的评估,这样当然会导致企业蒙受巨大损失。还有的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为了谋取个人私利,不顾企业整体利益,进行暗箱操作,制造假账,,向竞争企业泄露公司机密等等。

二、强化我国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应对措施

1.强化能源企业管理层财务风险管理理念

财务风险管理人员,应该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管理理念,可以到国外企业中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引进先进的技术,运用到本企业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最新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加大对管理理论的了解程度;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将其放在工作的重心,切切实实成为其工作的一部分,培育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加强对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增加财务风险管理经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高水平的财务风险管理人才队伍。

对于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的问题,管理层应定期对其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和讲座,通过专业系统的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和外语、计算机操作能力,增强风险意识;对于财务人员积极性不高、不能自主学习的问题,管理层可以优化完善激励机制,将财务风险管理效果和工作薪酬相挂钩;对于财务人员存在故意作假、的现象,管理层要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国家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企业通过制定相关惩治规定等对此类行为予以惩罚。

2.完善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核心制度

建立完善的预算控制制度。首先要合理制定企业的预算控制管理目标,然后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在董事会下设置预算管理委员会,其常设机构是预算管理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在此体系基础上,各部门制定出各自的预算管理指标并予以推行。之后通过实际执行结果和预算的比较,确定各部门人员的工作业绩并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激发员工努力工作。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高层领导者要严于律己,增强财务风险意识,营造诚信和道德的价值观,使财务风险管理成为公司的文化,让企业内每个员工都受到感染;企业员工要提高自身素质。其次完善内控程序,岗位的设置要合理,应该在董事会下设财务风险监管机构,设置具体的财务风险监管岗位,明文规定各个岗位上的职责和权限,各司其职,实行风险责任承担制度;合理授权,并且授权人员能对其授权权限内的经济业务有管理权,定期对各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进行监督和考核,采取定期向董事会报告的方法,建立主要负责人批复制度以及内控责任追究制度,使内控机制有效落实。

建立完善风险预警制度。将现金流量指标引入预警系统,如债务保障率、每元销售现金净流量、现金再投资比率等,建立起短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同时以反映企业获利能力、营运能力、周转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指标建立长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采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长期监测,防范财务风险。

3.完善能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确立董事会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中的核心地位。董事会应该组建财务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专门负责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增加机构设置,组建风险管理小组,配置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形成一种全方位的信息网络,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设立临时指挥中心,即财务风险管理中心,该中心需要配备一些必要的工作设备,如电话联络网,计算机,最新的人际联络信息以及其他基本资料。各部门各司其职,实现责、权、利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周斌.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决策探索,2006.11.

篇7

一、充分调研进入国别的法律法规

鉴于不同国家对注册公司的要求不一致,集团公司应该提前规划,在进入市场前期,针对进入所在国企业注册的要求,从税收体系、财政体系进行全面了解,确定公司注册模式是否合理有效。

目前中方企业外出经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结合税收征收模式考虑设立公司模式。目前大部分国别存在的公司结构模式有:股份制、独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多种模式。出于对于本国经济利益的考虑,很多国家对设立公司时要求有一定当地企业参股比例,但是在税收上给予优惠条件;对设立独资企业时审批手续比较复杂,但便于公司管理,目前大型集团企业采用的海外注册公司模式几乎都是外商投资企业的模式,但在税收体系上很少享受到优惠条件。

(2)经营范围的选择。笔者了解了国字头几家大型的国有施工企业,在海外注册的时候,往往先入为主地按照国内细化的行业模式仅仅注册和自己主业相关的经营范围。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由于经营范围的限制导致公司无法向多元化发展,没有真正地整合好企业资源,发挥集团公司海外触角的功能。笔者认为海外公司注册时需要从集团整体出发,把目前集团涵盖的经营业务全部纳入当地子公司注册范围。

(3)注册资本金的选择。每个国家对注册资本金要求不尽相同。但是对于计划长期运作的施工企业,必须了解工程投标过程中对注册资本金的要求,同时彰显公司实力的体现做出一个合理的投资选择。

二、实施前财税管理模式打造

目前,大型集团海外施工大部分采用EPC模式运作,工程中标后整体或者切块转包其他没有海外经营权的有实力的集团内公司或者集团外公司。从工程技术角度看,施工组织、物资采购等都是整体分包。从对外关系角度看,所有单位使用的是同一个品牌,需要共同维护这个品牌,所有对外申报资料均需按照这个品牌统一申报。从财务角度看,工程的整体分包而财务不能整体分包,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账务体系和税收申报尤为关键,目前90%的企业都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建立的一套核算体系满足财务信息的披露。随着海外公司经营时间的延续,公司在海外设立后没有按照当地会计准则建立一套核算体系导致的税务问题、对外信息披露问题逐渐呈现出来。

目前中方企业在海外经营机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向去完善财税管控。

(1)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由于国际货币美元的结算机制的原因,目前大部分海外分支机构沿用援建模式设立账务核算体系,大部分采用美元为本位币、实际使用货币为辅币建立的一套的财务核算体系。随着人民币的国际结算的推行,我们在进入国别时应该充分考虑集团公司的管控模式,采用当地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人民币作为辅币建立一套符合当地会计准则的核算体系,根据不同财务信息的要求不同,按照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对财务信息进行调整。涉及集团内部多家单位同时共建,可以设置多个会计核算主体,需要按照统一记账本位币记账处理。

(2)税务整体筹划。各单位使用同一个品牌公司对外统一申报,由于国别税收体系之间的差异等多方面综合因素,总承包单位应该在项目运营前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牵头做好整体税务筹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充分了解当地税收体系和集团公司所在国之间的税收差异,做出合理的税务筹划。企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制定税筹策略:第一,投标前,总包单位应介入潜在市场的税务信息的收集。分析中国和所在运营国度之间的所得税和各项税赋的差异,结合合同条款和税收优惠条件,做出低价清关或者高价清关的税收策略判断,制订整体税收筹划方案;第二,根据不同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自身利益的考虑,在合同报价过程中充分考虑利责共担的原则签订施工合作协议;第三,深入组织研究经营所在国是否与我国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涉及是否可以抵扣等多方面因素做出税收筹划,必要时可以申请国家税务总局提供国际税务援助,比如华兴水泥集团海外投资。

三、实施过程中资金风险管理

实施过程中,由于资金结构不同,项目受国家财政和外部国际环境的影响较大,如何规避外部环境中对总分包单位的资金风险,是项目施工是否盈利的关键点。

案例:某集团公司在进入安哥拉市场后,所承接项目具有中国优贷政府资金,同时也有当地财政资金。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下跌和欧元贬值的双重压力,当地财政资金紧缩造成项目资金紧张,驻外公司利用集团公司区域资金调配优势和优贷资金的组合方式,通过资金整体筹划,风险共担原则,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成功占领了当地市场。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由于工程项目前期投入较大,项目资金需求前紧后松,整体筹划好项目资金尤为重要,特别是保证前期现场项目资金使用尤为关键。企业需要收支两条线入手做好收入和支出管理,在收支方面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资金管理工作。

在收款方面,应该合理分析工程项目情况,制定合理的收款策略和方法。第一,保函保证金的管理。针对保函银行要求不同,我们必须要力求降低保函保证金的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充分利用集团公司在金融机构的综合授权,办理各种保函。第二,及时收取预付款。境外承包工程一般工程预付款的比率在15%-20%区间。承包商在开立预付保函后,根据合同应及时完善手续,获取预付款。这样就可以解决项目前期费用和设备、物资采购的资金需求。第三,及时收取工程款进度款。工程开工后,承包商应按照合同规定格式和内容定期填报项目实际工程量完成情况申报表,向业主申请工程进度款。第四,及时收回保留金。目前,部分国家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开具质保金保函作为抵押,提前收取工程质保金,节约公司整体资金使用成本。

在支出方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资金管理工作:第一,集中结算、统一资金调度、全面监控资金支付。根据目前大部分集团企业境外资金管理主要资金实行二级资金管理模式,先审批后使用。总包单位应对现场资金使用进行专项审定,采用季度筹划,月度申报的模式,对资金进行整体把控,对项目现金流全过程跟踪,保证现场资金使用;第二,严控合同、实现风险共担。承包工程的资金结构不同,支付方式也不一致。在签订合作单位协议的时候,明确工程款专款专用约束条款,确保资金紧张的协作单位在项目运营过程中资金充裕;第三,全面预算、建立资金预警体系。

四、打造财务团队建设,加强信息沟通

面临整体分包的工程建设,财务团队主要组成人员为由总包单位、协作单位共同组成,然而由于各企业文化氛围不同,行政管理角度不同,各国对财税的要求不同,各单位财务管理方式不同制约财务整体工作的开展,如何建立一个各方认同的财务管控模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完善财务团队的建设。

(1)建立财务枢纽。总包方应该作为财务管理的中心纽带,兼顾各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制度,保证财务管控模式的开展,同时对不同企业文化进行融合,形成一个共同认知的财务管理团队,建立以总包单位主导的财务管理沟通机制。

(2)建立学习型财务团队。对运营国家和中国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组织财务人员进行学习,形成财务人员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当地员工和外派员工相互融合,老财务人员传授新财务人员的机制。

篇8

一、当下建筑公司财务控制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必要的财务内控制度

虽然国内企业的不断发展,很多过去不被我们看重的工作都得到了应该有的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就是其中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现在很多企业当中,财务管理工作都有安排专人来负责,而且也都是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但是从目前公司的整体结构来说,财务部门的职能还比较单一,大部分都是在负责基础的数据核算工作,虽然说有些公司落实了财务部门的监督和审计职能,但是还不能够达到对于企业该有的控制力度。而且就算是从审计这一部分的工作来说,在很多公司这一部分工作其实是有财务负责人员监管的,而且也是由财务部门的领导直接负责,所以说这样的审计就失去了他原本的意义。因此要想做好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工作,就需要完善内部的管理制度以及控制制度,让财务管理工作发挥它该有的价值。

(二)成本控制机制不完善

因为建筑施工企业的特殊性,所以说完善好成本管理工作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动辄上百万的工程如果成本控制机制完善就能够为企业主体节约很大的成本,所以说要想完善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风险管理工作,就需要建立和完善好相关的成本控制机制,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实际建筑施工企业日常的运营过程中,这方面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相关的材料采购人员进行采购的时候根本没有按照预先设定的工作方案,而且很多工程的材料设备供应商都是由采购人员来选择的,所以说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私下交易的情况发生。还有就是对于一些中小规模的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相关的物料管理非常混乱,也没有完善的出入库登记制度,因为缺乏制度的约束,所以说一线的工人在施工过程中自然也就不会去重视这些工作。长此以往,这些额外支出就会在无形中增加企业的风险负担。

(三)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在建筑公司当中,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其实是也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和漏洞的,除了能够应付日常的核算工作之外,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督以及控制都很难落实到位。而工作的程度也只是停留在发现问题的阶段,根本不能够根据实际的情况找到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就算是企业投资方面,也很难能够根据企业的总体情况来提出合理的建议。还有就是关于企业开源节流的方面,财务人员是应该从自身的业务出发,立足于企业的相关制度,来对这方面的内容提出专业性的建议,可是因为专业素质的限制我们的财务人员还远远达不到要求。更重要的是,很多财务人员都安于现在的工作状态,他们不能够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特征以及行业现状来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也不懂得通过实际的工作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的重要意义,所以说这些现状都在不同程度上加重了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财务内控制度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要想完善内部财务风险控制工作首先需要建立起完善财务内控制度。规定会计核算、审计以及监督工作的流程,这样整个公司主体的财务工作也就会成为一个高标准的系统化的工作体系。其次就是需要加强财务工作对于企业预算投资支出的控制力度,提高财务指标在企业进行决策时的参考价值,这样才能够逐步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进而帮助企业整合资金的运作,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要实现财务工作对于整个工程施工的有效监督,由各部门的负责人负责,在公司内部形成分层管理汇报的工作模式。这样也能够更好的发挥财务内控制度对于企业运营的具体作用。

(二)完善成本控制机制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其成本控制工作是应该安排专门的财务工作人员来负责的,要在相关的成本目标的引导之下落实好各项工作的细节。对各种材料的供应商严格把关,通过专业的数据分析方法来为材料的采购提供参考,而且如果有必要应该对采购人员的作业过程进行监督,保证公司主体能够拿到最优惠的价格之下,也能保证的材料的质量最优化。对于现有的库存材料相关的财务人员要根据具体的工程需要进行限购,要完善对这部分材料的管理,这样才能够避免因为材料的浪费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最后应该把成本控制的眼光放在施工现场,可以安排专人对现场进行清理,对于那些可以回收利用的物资应该安排专门的财务人员进行统计,并且根据统计的数据应用到今后的财务监管工作当中,这样也能够为企业节约很大的成本。

(三)落实内部工程会计委派制度

对企业投资进行的项目,财务部门主体应该委派专人对工程的进行进行监督并且这对于其他人员的工作也会起到一定的督导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项目的财务负责人员应该单独进行工作,不能够受到其他部门的恶意干扰。还有,项目财务负责人员应该在工程以及企业利益之中寻找共同的平衡点,寻求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四)优化会计队伍结构

企业主体应该定期对会计从业人员组织必要的思想教育,借此来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还应该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引进以及培养机制,不断为自己的团队注入新鲜血液。

三、总结

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是建筑施工企业想要取得发展必须要重视的一部分工作内容,当然这也是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目前想要改变却又无能为力的工作。上文根据笔者的经验,对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以及具体的控制措施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对完善我们的工作有所思考。

作者:李连君 单位: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篇9

一、当下建筑公司财务控制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必要的财务内控制度

虽然国内企业的不断发展,很多过去不被我们看重的工作都得到了应该有的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就是其中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现在很多企业当中,财务管理工作都有安排专人来负责,而且也都是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但是从目前公司的整体结构来说,财务部门的职能还比较单一,大部分都是在负责基础的数据核算工作,虽然说有些公司落实了财务部门的监督和审计职能,但是还不能够达到对于企业该有的控制力度。

而且就算是从审计这一部分的工作来说,在很多公司这一部分工作其实是有财务负责人员监管的,而且也是由财务部门的领导直接负责,所以说这样的审计就失去了他原本的意义。因此要想做好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工作,就需要完善内部的管理制度以及控制制度,让财务管理工作发挥它该有的价值。

(二)成本控制机制不完善

因为建筑施工企业的特殊性,所以说完善好成本管理工作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动辄上百万的工程如果成本控制机制完善就能够为企业主体节约很大的成本 ,所以说要想完善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风险管理工作,就需要建立和完善好相关的成本控制机制,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实际建筑施工企业日常的运营过程中,这方面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相关的材料采购人员进行采购的时候根本没有按照预先设定的工作方案,而且很多工程的材料设备供应商都是由采购人员来选择的,所以说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私下交易的情况发生。还有就是对于一些中小规模的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相关的物料管理非常混乱,也没有完善的出入库登记制度,因为缺乏制度的约束,所以说一线的工人在施工过程中自然也就不会去重视这些工作。长此以往,这些额外支出就会在无形中增加企业的风险负担。

(三)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在建筑公司当中,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其实是也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和漏洞的,除了能够应付日常的核算工作之外,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督以及控制都很难落实到位。而工作的程度也只是停留在发现问题的阶段,根本不能够根据实际的情况找到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就算是企业投资方面,也很难能够根据企业的总体情况来提出合理的建议。还有就是关于企业开源节流的方面,财务人员是应该从自身的业务出发,立足于企业的相关制度,来对这方面的内容提出专业性的建议,可是因为专业素质的限制我们的财务人员还远远达不到要求。

更重要的是,很多财务人员都安于现在的工作状态,他们不能够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特征以及行业现状来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也不懂得通过实际的工作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的重要意义,所以说这些现状都在不同程度上加重了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财务内控制度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要想完善内部财务风险控制工作首先需要建立起完善财务内控制度。规定会计核算、审计以及监督工作的流程,这样整个公司主体的财务工作也就会成为一个高标准的系统化的工作体系。其次就是需要加强财务工作对于企业预算投资支出的控制力度,提高财务指标在企业进行决策时的参考价值,这样才能够逐步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进而帮助企业整合资金的运作,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要实现财务工作对于整个工程施工的有效监督,由各部门的负责人负责,在公司内部形成分层管理汇报的工作模式。这样也能够更好的发挥财务内控制度对于企业运营的具体作用。

(二)完善成本控制机制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其成本控制工作是应该安排专门的财务工作人员来负责的,要在相关的成本目标的引导之下落实好各项工作的细节。对各种材料的供应商严格把关,通过专业的数据分析方法来为材料的采购提供参考,而且如果有必要应该对采购人员的作业过程进行监督,保证公司主体能够拿到最优惠的价格之下,也能保证的材料的质量最优化。对于现有的库存材料相关的财务人员要根据具体的工程需要进行限购,要完善对这部分材料的管理,这样才能够避免因为材料的浪费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最后应该把成本控制的眼光放在施工现场,可以安排专人对现场进行清理,对于那些可以回收利用的物资应该安排专门的财务人员进行统计,并且根据统计的数据应用到今后的财务监管工作当中,这样也能够为企业节约很大的成本。

(三)落实内部工程会计委派制度

对企业投资进行的项目,财务部门主体应该委派专人对工程的进行进行监督并且这对于其他人员的工作也会起到一定的督导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项目的财务负责人员应该单独进行工作,不能够受到其他部门的恶意干扰。还有,项目财务负责人员应该在工程以及企业利益之中寻找共同的平衡点,寻求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四)优化会计队伍结构

企业主体应该定期对会计从业人员组织必要的思想教育,借此来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还应该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引进以及培养机制,不断为自己的团队注入新鲜血液。

三、总结

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是建筑施工企业想要取得发展必须要重视的一部分工作内容,当然这也是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目前想要改变却又无能为力的工作。上文根据笔者的经验,对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以及具体的控制措施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对完善我们的工作有所思考。

参考文献:

篇10

一、引言

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的过程中,往往要面临很多风险,尤其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而财务问题的变化近乎影响着整个企业的摇摆,由于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断变革,使得企业面临更加复杂的经济环境,这也增加了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的形成。

二、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的概念以及其特点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难以预测的因素,这些因素会致使企业出现损失甚至破产清算的危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具有客观、全面、不确定以及双重性的特点。其中每一个特点的内涵又有不同的侧重:

①客观性:财务风险的客观性主要是指财务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它不会随着人的主观意愿发生改变,是我们所无法避免的,它几乎时时刻刻的存在着。

②全面性:财务风险的全面性主要是指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并且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财务风险通常也会产生于企业的一些财务活动,比如筹资、积累资金、分配资金等过程中。

③不确定性: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指财务风险并不是我们能够明确估计出来的,它是有一定的可变性的,有时候会发生这种风险,但有时候也可能不会出现,这种不确定性在某些条件下极有可能会搞垮一个企业,使企业遭遇无法承受的巨大损失。

三、企业内部财务风险具体成因

我们知道企业创办的最终目的就是赢利,所以赢利性便成了企业的首要特征。在企业的运营中,会遇到许多财务性问题。企业的发展与财务风险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主要有:

1.复杂的财务管理环境

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颇多,复杂的财务管理环境是造成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具有范围广泛的外部环境,比如法律、经济以及金融环境,这些是财务管理主要的外部环境。

2.失误的决策

财务的失误决策是导致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的直接原因。目前,在我国企业财务决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经验决策与主观决策,这直接导致决策失误现象的经常出现,并进而导致产生企业财务风险。

3.理财风险意识欠缺

由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可知,财务风险是企业无法避免的风险,但在平时的工作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的缺乏在我国屡见不鲜。

4.企业不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

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采取不同的收益分配政策。企业所采取的收益分配方式对企业资金的筹集影响重大,它会间接地影响资金的来源。

5.不完善的财务制度

财务监控在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应该依照自身体系的特点,完善一套财务监控制度,使财务监控的作用得到有效地发挥,同时确保企业内部财务监控体系正常运转。

四、企业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我们虽然不能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尽量降低它的发生,如果我们不及时规避企业财务风险,就会影响企业的顺利成长。因此,我们要做好防范与控制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减轻风险的发生。而企业为了减少自身承受的风险,可以在一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树立风险意识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所有企业都要面临一定的经营风险,这种风险在企业的成长中无时不在,因此,企业要提高风险意识,并且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来适应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努力调整经营策略,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2.制定科学、有效的投资策略

企业要明确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制定出科学的投资策略,防止投资建设中出现资金预算不足等现象。企业要加强对现金在生产与经营中的流动管理,同时对于款项收支、库存积压等现象加大监管力度,从而加速资金的周转。

3.规避风险

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做到防范财务风险,前提就是必须要制定相应对策来规避风险。因此,企业要及时放弃一些可能导致企业在未来发生亏损的项目,以此来规避风险。

4.转移风险

企业在面临风险时,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将自身的风险转移到与企业无关的他人身上,这样就可以使企业免受风险带来的损失。风险转移可以分为两种方式,分别为保险转移、非保险转移。

五、总结

由上文的分析可知,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是企业管理中面临的最大的风险,并且由于它的客观性,我们没有办法凭我们的主观意愿去摆脱它,而只能通过分析它的成因、特点等因素来适当的对它进行防范。为此,我们要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来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降低企业的潜在损失,从而提高企业的赢利。

参考文献:

[1]薛云峰.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及防范对策.中国总会计师.2009(09).

[2]全晓红,康卫平.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及防范对策.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篇11

一、ERP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首先,ERP的应用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有效的财务管理平台,并且成为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优化企业的财务供应链,实现安全、透明的会计核算,促进企业财务分析能力的提升,为企业发展战略和决策的制定提供更多有力的依据;其次,ERP的应用可以为企业日常业务处理提供有效的途径,可以通过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财务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ERP系统中的财务会计模块,可以为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分支机构提供统一的而会计核算平台,这对于集团公司、国际性企业来说,无疑是有效的增强其财务数据分析能力;第三,ERP系统可以通过对会计数据的核算与分析,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做出据测,为企业成本控制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可以通过ERP系统的应用实现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内部管理实现有效的协调与优化;最后,ERP系统的应用可以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保证企业向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风险

ERP系统应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其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ERP财务管理业务流程风险

ERP系统的应用横跨企业各个部门,强调的是企业各个部门之间、流程之间的有效配合,在配合的过程中需要调动各个部门的资源,涉及到的人员、资源都相对较多,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准确的财务信息数据并且传输给财务部门。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由于需要大量的财务数据,需要采购、生产、销售等部门直接将信息传递给财务部门,而系统本身无法判断这些数据信息的准确性,财务人员也不能完全对数据的正确性进行有效的控制,这就造成了风险的存在。

(二)财务内部控制风险

ERP系统管理模式下,系统中的信息来自于企业中各个相关的管理模块,每个部门的管理者都需要将刚刚生成的财务信息及时的上传到此管理系统中,以此达到财务信息的同步性,而每个部门上传的信息都是以原始凭证的数据为准进行传递,在这种传递模式下,根据会计信息便可以追查到相应的各类数据,这对于信息的安全性产生了一定的威胁,这就形成了内部控制风险。

(三)财务人员风险

ERP系统管理模式下,财务人员的指导作用逐渐体现出来,财务管理人员掌握着企业运行过程中所有的财务西悉尼,而这些财务信息是关系到企业经营战略和决策的需求,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必要具备相应的管理知识,才能保证财务信息得到合理的运用。但是,目前大部分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人员都不能满足ERP系统运行的需要,很多财务人员对于ERP系统都较为陌生,虽然引进系统时需要财务人员对新系统进行培训,但是大部分的企业中都只是简单的操作系统,系统的其他功能和作用却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很难通过ERP系统的功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必要的信息依据。

(四)ERP系统软件的应用风险

如今,ERP系统在国内企业得到广泛应用,系统软件的生产厂商也随之增加,国内可以提供企业ERP系统的厂家,大多是由国外ERP软件汉化而得,并没有从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所以在财务管理模式、会计处理政策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国内企业在应用ERP系统时,就会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ERP系统软件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管理的实际需求,是十分重要的。

三、ERP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及建议

(一)实现ERP系统与财务管理的有效对接

信息化社会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也不断提高,ERP的应用也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必然趋势,企业在选择ERP软件之前,需要对自身的财务管理特征有全面的、客观的分析,并且进行深入剖析,才能将财务管理信息与其他管理信息有效的纳入到管理系统中。只有在引进软件之前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实现ERP系统与财务管理的有效对接,才能发挥ERP的作用,从而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

(二)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为了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必须要以ERP系统为依据,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一方面要健全组织机构,配置专门的负责部门和管理人员,同时动员全员参与,自上而下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环境,才能保证ERP系统得到有效的应用。另一方面,主管人员要促进协调机制和考核机制的构建,督促内部人员积极的配合,保证本部门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同时要以企业利益为前提,为财务部门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为企业发展战略和决策的制定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三)加强财务人员的素质培养

教育和培训是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为了保证ERP系统获得有效运用,必须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第一是对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ERP管理理念的灌输和学习,获得全员配合是保证ERP作用获得充分发挥的基础;第二是着重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在掌握基本的系统功能和系统操作的基础上,要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可以在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ERP系统的功能,促进ERP系统作用的充分发挥。

(四)ERP软件的选择

企业实施ERP的软件产品可以自行开发,也可以购买成熟型产品,再在产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改善,以便适应企业业务流程的财务管理和核算。根据企业的财力进行选择,无论是国内产品还是国外产品,在选择时要从功能、成熟程度、可拓展性、人性化操作程度等方面来考虑ERP软件产品的财务管理适用性。考虑到企业财务管理员工素质的高低以及培训的滞后性,在选择软件产品时还需要考虑软件的人性化操作,例如视窗操作的灵活性、应用系统是否复杂、操作流程是否易于学习等。合适的ERP产品也是成功实施ERP的重要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着重对ERP财务风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应对建议。ERP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有利于促进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增强。然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也要客观应对ERP财务管理风险,通过合理的措施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和管理,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创造优质的环境,从而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新颖.ERP财务管理风险及其应对措施探讨[J].财政监督,2011;05

[2]郭冬梅.ERP财务管理风险及其应对措施解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04

[3]郭素娟.对ERP支持下的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J].财会研究,2011;03

篇12

财务报表;风险识别;措施

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财务管理活动,经过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归类和汇总,最终形成的就是我们常见的企业财务报表了。财务报表是反映一个企业有无实力最直观的科学数据,也是评价企业盈利情况、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的客观参考,有利于克服通用财务报表的一般局限性。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我们可以洞察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隐藏的风险,通过对风险合理防范,有利于企业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1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概述及三大财务报表

企业的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等[1]。通过对这些报表使用理解,有助于我们分析企业从成立到成长、成熟等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并作出科学应对。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企业当下或未来所要面对的难题。让企业经营者可以根据报表提示信息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更好的发展企业。

1.1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一个企业在某一段特定时段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2]。我们通常所说的月末月末、季末、半年末或是一年末都属于某一特定时段。从资产负债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该特定时段内,企业所拥有的资金状况,经济资源构成分布,以及经济实力等;该企业未来的偿债能力及财务变化趋势。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中我们可以看出,资产负债表中显示的数据,只是直观上反映了一个时段的企业财务状况,这一财务状况只能被看做是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有一定的时间差距,这一滞后性也让报告使用者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判断带来了更多不确定因素。

1.2 利润表

利润表又通常被称作是损益表,是用来解释一个企业的利润是如何产生的,它记载了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收入、成本费用以及非经营性的损益。从利润表中我们可以分析读出该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盈亏与损益。从“利润=收入-成本费用”这一会计等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收入增加的数量大于成本耗费的数量,那么企业自然就会产生盈利,形成利润,反之,如果企业收入增加的数量小于成本耗费的数量,那么企业自然就会产生亏损[3]。企业的“收入”是判断企业规模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主营业务收入是体现企业市场占有情况的特殊标志,根据业务收入计算的业务增长率可以帮助报告使用者轻松观察企业经营的成长情况。

1.3 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特定时期内,日常生产经营等活动中所产生的净现金流情况。它如企业的血液一样,给企业的生产、运营和未来的扩大发展,提供动力。从“现金净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这一会计等式中可以看出,它是围绕现金的流入流出活动编制的,根据不同时期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编制报表具体说明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这一数据比较动态,可以科学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与未来的发展前景。

2 企业财务报表风险识别与应对措施

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主要风险包括编制的财务报表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即合法合规风险[4]。或是提供了虚假信息,掺入财务报表当中,即真实性风险。所以企业要严格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科学编制,以会计准则为依据,各项数据保证真实可靠,整个编制过程中,我们的编制人员要有一定的责任心,保证各项数据的完整有效。

2.1 “虚增资产项目”的识别

2.1.1虚构销售业务,虚增应收账款

有的企业日常经营销售策略不够科学,销售量有限,但为了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支持,扩大生产,往往在财务报表中夸大自己的销售营业能力,粉饰财务报表数据,尤其在应收款项金额一栏表现的尤为明显。表现在资产负债表中就是,资产类:应收账款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权益类:未分配利润大幅增长。所以我们一般的应对措施是:在使用报告前的调查工作中先加大对大额应收款项购销合同等相关事项的调查力度,避免企业提供虚假不实数据。

2.1.2在建工程长期挂账

这个账目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企业在自建工程汇总,形成的固定资产大部分依靠外来资金,外来资金的借入是需要考虑利息因素的,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在建工程借入资金形成的利息也要按照资本化纳入。所以不难看出,如果企业在建工程完工后,一直不进行竣工结算的话,那么形成的利息就录入在建工程成本,则这一时期的财务费用就相应减少了,折旧也无法核实计提,给账面造成的影响就是利润增加了,但实际上并没有变化。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反映就是,资产类:在建工程长期挂账;权益类:未分利润偏大,水份高。所以我们一般的应对措施是:在实地调查工作中加大对这部分在建工程存在情况、使用状况的勘察,并通过访谈和调阅有关资料,确实掌握在建工程的实际状况,如果存在上述两种虚增资产事项,应在调查报告中充分考虚该事项对资产整体状况的影响程度。

2.2 “夸大资产质量和价值”的识别

2.2.1应收账款长期挂账

应收账款是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生产活动中,向外界提品或者服务时,应取得的相应报酬而实际未收到账款的统称。因为应收账款一般是在企业生产经营销售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应收账款也与企业的主营业务息息相关。所以能否顺利收回应收账款,或是能否在有效时间内收回,都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有着重大影响。我们通常认为三年以上未收到的款项,那么今后收回它的可能性也就微乎其微了。所以企业经营者、财务管理者要有一定远瞻性,对于一些可能收不回来的账款,要按照科学合理的比例将其录入坏账准备中,相应的记入当期损益。表现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反映是,应收款项金额与企业预期销售可获得的实际金额相差较大,导致借款方资产与实际相差甚远,资产表现虽高,但虚假成分太多。所以我们一般的应对措施是:重视应账款账龄分析,对账龄较长应收账款加大可回收性的调查,以核实资产,排除资产中的水份。

2.2.2借款人利用存货计价的调整,使资产虚假不实,费用数据不明确

另外存货中还可能包含有滞销、贬值、报废甚至不真实的部分。主要表现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反应。由于存货资产与其自身价值的不统一,使得企业资产与实际不符。所以我们一般的应对措施是:首先,在存货计价方面。抽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存货,如存货量不多但是价值较高的存货,或者占资金比重比较大的存货。先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市场调研,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科学结论,对于一些产品定价过高的,要及时在调查报告中备注反映。其次,存货质量的方面。在实际的调研过程中,找出借款人在存货账务上流动性较弱的那一部分,重点排查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是否可以快速变现等。对于上述情况,要及时考虑原因后果,以为企业未来的资产状况做好充足的准备。

2.2.3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中存在与现实价值不符

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中存在与现实价值不符合的部分,或者对于企业作用不大的部分,但这些数据仍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有所反映。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上,借款人长期的资产价值与账面价值出入甚大,资产总体与实际不符。所以我们一般的应对措施是:在现场调查中对大宗固定资产项目的存在状况、使用状况予以关注。调查无形资产的经济内容,分析其未来给企业带来收益的可能性或是纯粹的未摊销费用等。

3 案例——以联想公司2012年财务报告为例

背景:2011年-2012年,PC出货量涨幅达到18%,目前,全球PC保有量为14亿台,就中国市场而言,前景更是一片光明。近年来,政府大力推动电脑下乡、科技下乡等政策,给我们的PC行业带来了发展的春天。目前,中国宽带用户以达到3.84亿,PC电脑市场潜力巨大。所以要想扩大市场占有率,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增强产品的附加值和多样化[5]。

3.1 会计政策分析

图3.1 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

其中1—2012年,2—2011年,3—2010年,4—2009年,5—2008年,6—2007年。

图 3.2联想与其他主要厂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图 3.3 主营业务收入、存货、应收账款对照

其中1—2012年,2—2011年,3—2010年。

分析评价。从图3.1、图3.2、图3.3分析:一是,随着销售成本的增加,销售收入和毛利润所成正相关增加,但每一元的销售成本带来的收益并不是很大,所以着重关注费用的使用效率。二是,近年来联想的市场占有率稳步上升,远远大于其他竞争者,但是市场份额欺负相对于其他竞争者相对较大,应采取相应的稳定占有率措施。三是联想与管理费用比率较小,说明联想在销售方面投入比较大,而销售费用直接与主营业务收入挂钩。

3.2 公司财务分析

3.2.1盈利能力分析

3.2.2偿债能力纵向比较

3.2.3各周转率比较

存货周转率 2010年:29.48

2011年:28.43

2012年:22.29

总资产周转率 2010年:2.27

2011年:2.25

2012年:1.85

流动资产周转率 2010年:3.48

2011年:3.63

2012年:2.66

应收账款周转率 2010年:19.00

2011年:16.50

2012年:16.26

3.2.4营运资本

2010年216905;2011年1210031;2012年1114297。

3.2.5财务报表分析

联想公司在主营业务方面的营业毛利呈下降趋势。我们分析原因后发现,联想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在营业成本增长率之下,由于入不敷出,导致营业毛利不理想。产权比率逐年上升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有所下降,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低,承担的风险越大,但是,企业能够充分的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与此同时权益乘数逐年增大,表明该企业的负债程度越来越高,债权人受保护的程度有所下降;从2010年到2012年营运资本由正数转为负数,企业的财务状况不稳定。存货周转率逐年下降说明公司存货管理效率降低;总资产周转率下降说明企业利用资产进行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效率十分低下,久而久之这将影响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流动资产周转率也在下降说明流动资金占用增加;应收账款周转率逐年降低,公司的营运能力在降低。

4 结束语

财务报告是企业向报告使用者展示的重要反馈信息,它有助于报告使用者通过报告信息,了解掌握企业的发展状态,通过对企业风险的科学合理分析,从而达到共赢。正确认识企业财务报表的风险所在,规范企业财务报表格式,保证报表中的每一个数据无水分掺杂,与企业实际相符。

【参考文献】

[1]尉然.财务报告改进与构建:基于企业整体资产价值的视角[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2:4-5.

[2]孟建.浅谈基于会计变量特征的财务报表改革[J].财经界(学术版),2011,02:3-4.

篇13

一、风险预警财务分析

财务部门应对每项预警指标都设置指标的上限和下限,根据实际指标值与指标上限或下限的比较,系统自动发出预警信号,进一步研究预警信号主要出现的原因,从而对管理层的决策起到指导作用。

二、财务分析方法对风险管理的影响

根据财务报表,分析现行的财务状况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为经济决策提供预见性参考信息。

1.重要会计科目的分析:

(1)应收账款:应收账款要关注回收情况,相关销售政策的变动情况,应收账款增加与销售收入增加、若应收账款的增加大于销售收入的增加幅度,将虚增流动比率。同时,分析其他应收款项目增减变化的原因,避免因关联方关系增加其他应收款,可以有效防范风险。

(2)固定资产是一项重要的资产,固定资产的取得、折旧以及后续支出都有着不同的核算方法,对利润影响较大,所以,还需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真实性的分析,实现对固定资产真实性、产权真实性、计价真实性的核查;其次,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审查,了解固定资产是否出现增减变化,并且要保证固定资产所占据的比例要与收入增长的速度相匹配。当然,还需要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加以审查,要从根本上保证期限的合理性与全面性。

(3)营业收入:从事生产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收入,营业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存在不同的方法,因此要核查收入计量方法是否一致,有无通过应收账款、销售退回等情况来虚增销售收入。

2.现金流量相对量分析

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率=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对当期债务偿还满足程度,该指标越高,资产流动性较好;

债务保障率=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对全部债务偿还的满足程度,该指标越高,可持续经营能力较强。

现金净流量对销售收入比率=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营业收入,反映经营活动过程中单位营业收入能够获得的净现金流量。该指标越高,偿还银行的债务保证率也会越高。

现金净流量与总资产的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资产总额。该指标越高,运营效率较高。

3.偿债能力的分析

根据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财务指标等变化情况和原因,短期偿债能力和偿还长期利息与本金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短期偿债能力不足,可能被迫出售长期资产以偿还债务,将会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甚至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

4.盈利能力分析

根据近3年的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率等数据的变化情况及原因,综合评价盈利能力。

5.经营能力分析

通过在近几年对相关指标的分析调查得知,无论是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还是其它,均是对综合经营能力加以评价的主要内容。在资产管理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效率,以其各项资产的周转速度来衡量资产利用的效率。周转速度越快,表明各项资产进入生产、销售等经营环节的速度越快,那么其形成收入和利润的周期就越短,经营效率就越高。

6.发展能力分析

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既要关注经营情况,更要关注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运用销售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资本积累率等财务指标分析发展前景。

三、风险管理中财务分析的完善方案

1.财务报表真实性的完善

财务分析的基础是财务报表,在编制年度财务报告前,进行必要的资产清查、减值测试和债权债务核实。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规定,做到记录完整、数字真实、计算准确。财务报告列示的各种现金流量由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构成,应当按照规定划清各类交易和事项的现金流量的界限。

2.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的完善

(1)增加财务指标净利润/流动负债,能够反映收益对负债的偿还能力,为企业利润分配中是否给予股东分配或利润留存提供依据。

(2)完善速动比率,速动资产参照国际标准,速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可上市证券+应收账款净值,能够将应收账款中与营业活动关联较浅,但数额较大的发生额对速动资产指标的影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