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园区业务管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园区业务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园区业务管理

篇1

1、客户多元

客户结构复杂且要求不同,且许多客户在园内有包装运输等环节;园内租户众多,多为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有着不同的文化。

2、秩序复杂

客户进出货物集中,容易造成堵车、交通事故,甚至损坏设施设备情况发生。

3、体系严谨

普洛斯、阿里巴巴菜鸟园、京东、中外运等品牌运营商,都有着其自有管理体系,因此现场服务除按照公司管理体系开展工作外,还要同时接受业主方体系的监管和考核,因此物业管理服务工作都在严谨的制度体系下进行。

4、政府关注

物流园属政府消防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要求高,对消防安全货品存放、安全生产等要求极高,政府各职能部门检查工作频繁。

二、服务保障体系

公司通过标准化运营体系、人才建设和三级品质管理,为物流园区物业管理服务提供保障。

(一)标准化运营体系

首先是标准化。公司以2001年开始创建的由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和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构建的基础管理体系,2009年创建的“三级管理制度体系”和2013年创建的“AAAA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这三个制度体系共同构筑了物流园区物业管理服务的保障基础。其次,结合各园区业主方要求,共同拟订有针对性的物流园区物业管理制度,如《***物流园物业管理手册》,内容包含:总述、物业资料和文档管理、物业服务供应商选择与管理、公共秩序及消防管理、设施设备维护保养管理、环境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物业移交流程、租房服务和客户满意度等11大项40小项内容,涵盖了物业管理基本流程和物流园业态所要求的服务流程。

(二)人才建设和专业提升

公司在园区类服务团队和人才的建设和使用上,也形成了独有的经验。为培养物流园区类项目管理人才,在宏观上,公司专门建立了物流园区管理人才库,搭建了经理、经理助理、主管级别的三级人才梯队,有针对性地制订培养培训计划,为培养对象配备专门导师,公司人力资源部开展全年跟踪。在微观上,公司对园区类项目开展共环节的培训,如治安维护、交通管理、沟通技巧、应急保障等。同时,片区不定期开展园区类项目经验交流,包括撰写理论和实践文章、参观不同类型园区等等,使管理服务经验不断得到提升。

(三)完善的品质检查制度

采取“公司三级品质检查体系+园区业主方检查”相结合的检查制度。

1、公司三级品质检查体系

公司采取项目“月度自查+片区季度核查+公司品控部季度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园区项目进行三级品质检查。其中,公司重点稽查各阶段整改提升情况和业主方要求落实情况。

2、园区业主方检查

园区业主方每季度均由其母公司或上级公司用飞行检查的方式,对园区物业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如普洛斯中国、阿里巴巴菜鸟网络、中外运等等,每半年均对全国物流园区进行巡回检查,检查后进行排名通报。

三、园区管理服务的两点经验

1、车辆管理:交通堵塞问题

位于广州市增城区的某物流园区,两侧毗邻招商局物流、中外运物流等多个物流园区和工业企业,西面北面均是断头路。由于园区业务量大,在工作日内大量货车、通勤车、私家车出入。特别是上午下午两个高峰时段,经常造成路口及道路拥堵,车辆长时间无法出入。解决措施:(1)调整线路将园区北门变成入口,东门变为出口,使两个出入口在一条道路上,并将车道改为单向行车,出行车辆全部采取左转,从园外道路直接进入市政大道,实现车辆有效分流。(2)高峰疏导在高峰时段,设4名秩序维护员在这两个高峰时段内进行现场车辆指挥疏导。在对园内行车线路进行了调整的情况下,使在园区出入口50米范围内行车顺畅。(3)交警协助协调当地交警部门,对园区周边道路交通进行治理,有效减少了相当部分非必要的车辆停滞。在以上三项措施的共同作用下,该园区周边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保障了园区正常业务的开展。

2、工程改造:屋顶渗漏问题

由于物流园仓库结构特点,以及华南地区多雨的特点,普遍存在屋面渗漏水、包边脱落等问题,反复维修均未能彻底解决,影响了仓库的正常使用,此问题在多个运营商的物流园区均存在。针对此情况,2014年,粤华物业以增城某物流园为突破口,提出了在加装溢流系统的措施,得到了园区业主方的大力支持,在该园区共加装了350多个溢流口和50多个集中导流管。同时,物业服务中心制定防漏水巡查制度及应急处理预案,每到雨水天时,服务中心都会安排工程技工到各仓库对库内进行检查漏水点并做好记录,待天晴时就安排修补,并在修补后跟踪修补效果。这一系列举措,基本解决了由于设计缺陷带来的渗漏水问题,也通过此园区的示范作用,在其它园区有效推广。

篇2

二、未来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

基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工业园区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的理解可以分别从物流和从智能两个层面予以解析。用融合的眼光看待物流与智能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便可以对工业园区未来的智能物流建设有所认识。基于实践分析,笔者认为今后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系统的发展离不开智能化、一体化、层次化、社会化四个主流方向。从体系构成角度看,智能化、一体化、层次化以及社会化是未来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系统发展的四个机理,代表着此领域未来发展中的核心模块,即智能获取信息技术、智能传递技术、智能处理技术和智能运用技术。智能化指的是进一步引进现代化网络高端科技技术,凭借计算机操作流程的精确性、便捷性等先天特征降低工业园区物流管理体系中的人力、精力。工业园区物流体系的智能化不仅可以帮助园区企业以及管理者降低人力消耗成本,更能从技术层面保障工业园区物流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此同时,不断深化的智能化物流管理理念会大大提升工业园区物流管理的效率。一体化指的是将工业园区物流体系中的货物运输、产品存储、产品包装以及货物装卸等一条流水线上的不同工序予以有机联合,基于物流管理的核心力量知识以及国内外智能物流管理的成功经验,实现上述各个环节的一体化。需要注意的是,各个环节的联系需要保持每个环节各自的特征,即实现一体化的同时不丢弃各环节之间的层次化。也就是说,未来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需要兼顾物流体系步骤之间的有机协调。社会化主要描述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体系的执行原则——以人为本、以顾客为中心。企业物流管理根本的目标在于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因此,无论未来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体系的发展如何多元化,都需要紧密贴合这一核心理念,这也是工业园区智能物流体系社会化发展的有效体现。此外,社会化还表现于智能物流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资源优化配置之间的互利互惠关系上。在企业发展与所具备物流管理能力越来越密不可分的市场环境中,智能物流管理理念的革新、手段的升级势必会对企业所处市场环境的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良性促进作用。

三、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系统革新的具体对策

首先,工业园区智能物流体系管理者需要强化物流管理参与者的现代物流经营理念。企业的物流管理理念需要紧跟市场环境发展、变化的趋势,这就要求相关企业的物流管理者摒弃传统落后、效率不高的物流管理风格。现代化的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思想应强化对用户需求的考虑权重、进一步准确定位企业自身在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中的市场为之,结合企业自身的基础状况在企业资产、企业人员、企业业务方面进行合理、科学重组。不难发现,现代化智能物流的主要原则在于创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服务系统。与此同时,企业内部需要增强现代物流行业的开放意识。从国内智能物流行业的发展情况看,我国与国外的物流管理水平之间的差距较大,工业园区作为集合各类型企业资源的聚集区域,其对于物流管理理念的提升工作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相关企业需要时刻关注国际上成功、科学、合理的智能物流管理方法,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增强企业自身与国际物流的合作,对别国在智能物流管理体系研究中的资金、技术以及经验予以合理引进。

其次,智能物流管理理念的智能化需要可持续的科技手段予以支撑。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系统中物联网的构建需要相应科学技术手段的研发。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经营状况以及市场状况对企业物流管理的物联网方案进行设计与调整,尽可能在合规的情况下降低企业物流管理运营成本、提升物流管理效率。工业园区企业可以通过信息沟通、信息管理、信息集约等方式实现智能物流功能。作为工业园区企业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的支持平台,物联网需要兼顾市场营销信息提供、企业项目管理功能支持、客户服务于支持等企业经营环节。总之,对企业智能物流管理技术平台的革新,需要以尽可能缩小与国际水平之间的差距为追求目标。再次,从人才储备角度,目前物流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因此,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者需要及时引进综合型专业人才,以提升企业自身物流管理能力。综合型物流管理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充足的现代智能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及丰富的物流管理实践经验,还需要迎合时展要求,具备相应的创新思想。其中,基础理论知识宝库对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流程中各个环节都有清晰、足够的了解,对货物运输、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原料采购等专业知识有充分认识,对企业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具备丰富经验。

篇3

截至2013年底我国分布于各地的国家级产业园区共有482家,高新区实现全口径生产总值6.6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0.4%。产业园区集聚了丰富的创新资源,有着优化的发展环境,成为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旗帜[1]。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对产业园区知识产权服务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产业园区管理机构需提升园区科学发展水平,创新园区发展模式,培育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良好保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1 产业园区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现状

近年来产业园区在知识产权服务工作方面尽管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仍然存在着与经济、科技的联系不够紧密、体制机制不健全,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园区发展重经济指标,轻知识产权保护运用

目前,产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管理机构在前期的招商引资及后期的管理服务过程中,更加注重企业的规模、税收等经济效益,相比而言,对企业的知识产权产出、运用、保护等方面重视程度不足。除少数如中关村自主示范区之类的先进园区外,大多数园区管理机构在园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管理等方面存在缺失,缺乏园区知识产权战略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未形成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体系。

1.2 知识产权服务专业人员不足,综合服务能力欠缺

国内产业园区一般针对特定行业建立,如软件、电子、通信等,因此,知识产权服务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行业特点及行业目前发展趋势,而且更要具备相关的知识产权服务知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运用、管理、运营等都要有一定的掌握。虽然各类产业园区基本上配备了知识产权服务人员,但人员规模有限,多为兼职人员,仅具备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高端综合型服务人员稀缺。

1.3 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多头分散,缺乏有效整合

当前产业园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多样化显著,包括技术转移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知识产权维权中心、知识产权服务站等,部分地区知识产权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版权局等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甚至在园区内也设立了相应的办事机构。多头、分散的服务机构一方面降低了管理效率和服务效果,削弱了财政投入引导作用[2];另一方面导致企业在具体知识产权服务需求时不对口、不便捷,增加了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成本。

1.4 企业服务需求掌握不充分,主动服务意识淡薄

对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多数园区管理机构主要关注企业申请了多少专利、取得了多少著作权、获得了多少技术合同收入等容易出政绩的亮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引导工作关注薄弱,对企业具体的知识产权服务需求了解不充分,不能及时掌握其知识产权服务诉求,没能主动承担起帮助企业保护、运用、维护知识产权,将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服务职能,不能很好的协助企业充分挖掘、利用其获得的各类知识产权。

1.5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薄弱,服务内容相对单一

园区知识产权工作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的建设。当前园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在系统化、多元化、综合化方面还相对薄弱,提供的服务主要以基础性的信息咨询、知识产权培训、维权援助等为主,较少涉及行业知识产权预警分析、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等高端知识产权增值服务,涉外知识产权产权事务处理能力尚未形成,此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方式、发展方式等,还未形成有效的体制、机制。

1.6 知识产权服务供需环境建设不足,纽带作用未完全发挥

作为园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沟通、协调、组织作用的园区管理机构,目前还未充分发挥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园区企业之间的架桥人作用。一方面未能有效引导企业知识产权服务需求,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保护应用工作方面尚有不足,激活知识产权服务需求市场。另一方面在吸引实力显著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入驻园区,培育知名、高端、全流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方面有待加强。

2 园区知识产权服务提升对策

产业园区管理机构,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园区企业及园区快速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构建知识产权服务良好环境,提高知识产权服务效率:

2.1 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制,搭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知识产权交流合作平台

园区管理机构紧密结合当前全球化下企业紧迫提升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能力的需求,采取由专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主办,政府大力支持的模式,邀请业内专家作为专题演讲嘉宾,围绕企业遇到的知识产权热点实务问题,提供国际知识产权专业服务资讯,为企业和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进行信息交流、开展项目合作搭建新平台,支持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

2.2 强化园区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引导知识产权新思维机制建设

园区管理机构今后工作中要引导企业全面加强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管理,深入了解如何在国内外市场上实现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建立与企业事业战略相协调的知识产权战略,合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参与市场竞争,切实提高知识产权效益。引导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过程中提高市场意识,以市场为主导,通过知识产权交易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3 探索知识产权服务激励机制,调动、优化知识产权服务资源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服务激励机制,引导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园区内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价廉的专业知识产权服务。采取“专利服务券”等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满足小微企业服务需求,园区管理机构与具有优质服务质量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签订知识产权服务购买协议,专门为园区内的中小微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服务。同时,引导同一产业领域内的园区企业成立知识产权联盟,构建交叉许可专利池,更好得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效益,大幅提升知识产权防御能力。

2.4 加强专业服务机构交流合作,拓建便捷高效服务渠道

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网络,需加强各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协调配合,形成资源互补、服务互补、优势互补的创新支持系统格局。与高校、科研院所、咨询公司、风险投资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加强联系,将其纳入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中,形成一个联动的整体,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为企业提供内容全面的可靠的服务,使企业更加专注于其核心技术的开发和核心业务的发展。

2.5 强化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学习交流,提升自身服务能力

加强知识产权专门人才的培养,加深知识产权相关业务知识的了解,如知识产权管理新思维机制、专利运营关键理念、知识产权交易重点等。加强对国内外知识产权发展动态、政策和重点行业、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为政府部门制定科技、经济和产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充分发挥园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的作用,定期举办各类知识产权培训讲座,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与咨询,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发展。

2.6 营造企业、服务机构交流环境,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质量

为园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通风”环境,组织园区企业之间联谊和交流,促进企业之间的集体学习、经验交流和社会互动,产生创业者之间能够相互交流和协作的乘数效应。同时,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社团组织作用,鼓励知识产权行业协会吸收园区企业入会,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切实维护园区企业合法权益。支持、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搭建各类中小微企业会员交流平台,开展专利信息共享、协同运用、管理咨询等活动。

【参考文献】

篇4

一、在专业知识不断学习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岗位工作进行创新管理:

1、其中在负责园区环境管理中车间消杀工作由被动等通知安排消杀工作改为主动打电话为分厂提供消杀服务,得到分厂领导一致好评。

2、园区地势较低,每年汛期园区逢下雨时园区都积水成河,制订了防汛预案,有效组织员工快速反应防汛并及时排水保证园区正常生产。过后组织员工对园区淹没部位进行清洗。受到****书面表扬,****奖励***项目处XX元。在XX年接收*****时,根据***管网走向绘制了园区第一张下水管网平面图。

3、在负责污水站污水处理工作期间,有效的和维保公司及污水站员工进行结合,在原有上报市环保局传输标准之上制定标准,提前发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维修并定期清理污水口和检测口,在硬件条件之外物业公司接管污水站没有接过一次停顿整改通知。

4、有效组织护卫对**班车沿途路线交通情况进行疏通,得到**公司行政部在**集团内刊上进行通报表扬。

二、个人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公司正确的发展计划及领导对员工传帮带的指导,在日常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

1、日常管理中秉承公司利益及员工成长为第一的原则,将公司的发展规划与员工的切身利益相挂钩,要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有机的结合起来,全心全意做好承上启下作用。

2、以公司“先做人 后谋事”“树正气 讲团结”的精神为基准团结***团队,团结就是力量。在工作过程中,我能自觉按照民主集中制的要求,注重维护***团队团结,创造良好的氛围;充分发扬民主,虚心听取各种意见;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注重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为顺利推进公司下发工作计划及领导临时安排工作创造了先决条件。平时注重观察干部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及时沟通思想,凝聚人心,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因素,形成工作合力。

3、坚持以服务标准作为工业园对外展示形象,组织消防、卫生检查、夜间安全检查等工作方法排查隐患。对于隐患问题第一时间协调行政部督促隐患方进行整改。根据园区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工作流程以保证服务质量。

三、在这两年多里经过公司的培训,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对物业专业知识的全面学习,加上工作实践,已经能胜任工业物业基层管理方面的工作,如人员物资配置、大型接待工作、应急突发事件处理等,但对个别工作中掌握还不够。在工作作风方面缺乏雷劢风行、紧扣死抓紧的作风。

1、工作布置多,抓落实不够。有很多工作想到了,看到了,也安排布置了,但在抓落实上有所不足。一向重视解决具体问题,对工业园项目部门主管工作强调不够,致使工作成效不明显。

2、协调处理问题多,影响了抓大事讲大事的时间和精力。缺乏纲举目张的工作方法。

3、工作有急于求成和保守留退路思想。自己虽然年轻,但是在基层领导岗位上担任职务已经5年,无论什么时期,无论走到哪里,总想把事业干好,对得起公司,对得起同事,以不做亏心事、愧心事,强调对领导的指示和***工作急于求成,开拓创新思想还不够强。一直认为只要把外部环境协调好,内部凝聚力增强好,维持好原来好的基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存在按步就班的思想。

4、在某些工作环节不能很好的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1、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树立新的创新观念和服务新标准观念。把学习当作作人、工作的头等大事。学习物业专业知识和真实案例,增强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敏锐性;学习物业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把握好正确发展方向;提高项目工作决策水平。

篇5

(一)接管范围

工业集中区范围内所有企业的工业污水及生活污水均需接管。

(二)接管条件

1、接入污水处理厂的废水必须符合接管标准,COD在500mg/L以下。

2、园区接管企业应与企业所在村委签订有偿使用合同,再由所在村委与污水处理厂签订相关协议,并由所在村委指定专人管理。

3、园区重点排污企业,必须自建污水集水池,配备提升泵,装好流量计,以保证集水池污水稳定达到接管标准和污水处理厂的维修停用期间的污水收集。提升泵的管理由污水处理厂负责,管理人员的工资由企业承担。

(三)接管容量

工业集中区接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总量在2000吨/日以内。

三、收费标准

1、凡接入污水处理厂的排污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环评审批规定的排放容量,一次性按500元/吨交纳污水处理厂接入费,排放量低于100吨/日并超过50吨/日的按5万元收取。

2、所有生活污水的新建企业接管费按3万元/户收取,所有生活污水的老企业在7月30日前接管的免费接管,7月30日以后强制接管的则按3万元/户收取。

3、污水处理费的收取标准根据排放废水的水质浓度、水量及运行成本和管理成本,由污水处理厂参照审定的指导价与所在村委商定,并报镇环保所备案,核算后确定收费标准,另行收取。

4、按照“谁投资谁得益”的原则,接管费由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收取,年终按镇政府70%,污水处理厂30%的比例结算。

5、污水处理厂从污水处理费中每年按一定额度返还所在村委协调管理费。

6、接管企业排污总量一次核定后不得擅自增加,对未批先建的项目,一律不得接入,并依法予以取缔,经济损失由投资者自负。

7、符合接管条件的企业如果在7月30日未接管的,将由环保部门责令其停产整改。

篇6

二、招聘岗位及名额

凤凰工业园管理办公室后勤服务人员1名(凤凰工业园位于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面向来宾市招聘。

三、招聘资格条件

(一)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身体健康,能胜任所聘岗位工作;

(四)大专毕业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35周岁以下;

(五)爱岗敬业,能安心乡镇工作、安心工业园区工作;

(六)具有汽车驾驶证者。

四、考试、考核、聘用程序

(一)报名

时间截止:2016年2月22日至2月26日17:00点前。

报名方式:实行网上报名。请将《来宾市工业区管理委员会招聘后勤服务人员报名登记表》、身份证、毕业证、汽车驾驶证等相关资料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二)资格审查

报名结束后,对报名人员按招聘资格条件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进入面试、考核、体检程序。

(三)面试、考核、体检

按计划招聘人数与考核和体检人选1:1的比例,从面试成绩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确定考核、体检人选。

1.面试。市工业区管委会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对审查符合招聘资格条件的报名人员进行面试,具体时间、地点由市工业区管委会书面或电话通知考生。

总分值:100分,其中演讲40分,答辩60分。

演讲。每人演讲时间为5分钟。分值40分。

答辩。3道答辩题,分值60分。应聘人员在15分钟内答辩完毕,含阅题5分钟。

该岗位考生成绩须达到70分以上(含70分)方为合格。考生成绩均达不到70分以上的,取消该岗位的招聘。

2.考核。市工业区管委会成立由2人以上组成的考核组,按照《来宾市市直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录用(聘用)考核办法(试行)》(来政人发〔2007〕40号)的有关规定,对考核对象进行考核。考核着重考察应聘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修养、业务能力、遵纪守法、岗位匹配度等情况。考核组应当广泛听取意见,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并据实写出书面考核材料,同时对考核对象进行报考资格审查。

3.体检。体检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国人部发〔2005〕1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对《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中的心率、视力、听力、血压等项目达不到体检合格标准的,应安排当日复检;对边缘性心脏杂音、病理性心电图、病理性杂音、频发早搏(心电图证实)等项目达不到体检合格标准的,应安排当场复检。考生对非当日、非当场复检的体检项目结果有疑问的,可在接到体检结论通知之日起7日内向体检实施单位提交复检申请,经市工业区管委会批准后进行复检。实施单位应对复检项目严格保密。原则上,非当日、当场复检的项目,不得在原体检医院进行复检,复检只能进行一次,体检结果以复检结论为准。按《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执行的体检项目均不进行复检。

体检和复检应在来政人发〔2008〕31号文件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

体检费用由考生本人自负。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文件规定,困难家庭毕业生免缴体检费,费用由市工业区管委会负责。

考核、体检出现不合格或自愿放弃的,可从同岗位综合成绩高分到低分顺序依次递补。

考核和体检时间: 2016年3月25日前。

(五)履行聘用程序

1.市工业区管委会根据考生的考核情况和体检结果,经单位集体研究,确定拟招聘人员名单,在本单位工作区域公示。公示内容包括岗位资格条件、拟招聘人员姓名、性别、所在工作单位或毕业院校、专业及监督电话等。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对拟聘人员有异议的,市工业区管委会应及时进行复查。对反映的问题影响聘用并查有实据的,取消聘用资格;对反映的问题难以查实的,暂缓审批,待查实做出结论后再决定是否聘用。

拟聘用人员名单公示后,报考者自愿放弃聘用资格或公示不合格的,不再递补聘用对象。

公示时间:2016年4月5日前。

2.经公示无异议的,由市工业区管委会填写《来宾市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人员聘用备案表》报市编办、市人社局备案,办理聘用手续。

上报审批材料时间:2016年4月15日前。

3.市工业区管委会与受聘人员签订《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人员聘用合同书》,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签订聘用合同时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限内。初次就业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试用期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予以聘用;不合格的,予以解聘。聘用后工资福利待遇按《来宾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人员聘用制管理暂行办法》(来编〔2013〕140号)文件执行。

原标题:来宾市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后勤服务人员聘用方案公告

点击下载>>>

篇7

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因所采用的工艺、所选用的设备及进水水质等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故高能耗点也有所不同。在日常的生产运营过程中,现场运营管理者应定期对运行成本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各个高耗能点,采取切实可行的节能降耗措施,从而使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逐渐步入节能降耗的良性循环中。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建设工业园区的热情持续升温。同时,在 2011 年 3 月国务院推出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延续了“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的要求,工业化进程的明显提速和制度约束的强化,使各地建设工业污水处理设施的积极性也随之高涨。而且,由于环保标准及监管力度的日渐严格,提供优质的污水处理服务也成为各地工业园区进行招商引资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配置条件。

1 运营现状

1.1 运营模式

以往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厂多为政府投资建设,为吸引企业入驻,政府往往在园区建设初期就花费大笔资金建设污水处理厂。此举不但增加了地方财政的压力,而且由于投资进程与工业园区发展速度不能完全匹配,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还常常“吃不饱”。同时,工业污水的复杂程度远远高于城镇生活污水,政府在这方面的运营经验和能力也有限。

鉴于以上因素,近年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大多采用BOT 模式进行市场化运作。BOT 是 英 文Build-Operate-Transfer 的缩写,通常直译为“建设-运营-移交”,它是指政府部门通过特许权协议,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项目授予有相应资质投资者设立的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负责该项目的投融资、建设、运营和维护,特许期满后,项目公司将项目无偿移交给政府。

1.2 园区排水特点

由于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与园区内入驻的企业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不同步性,即污水处理厂及其部分配套污水管网已建成并投入运行,而企业还在陆陆续续进驻中,从而导致了污水处理厂管网来水水量、水质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其次,工业园区内进驻的企业种类较多,进而导致了排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特征污染物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如某工业园区通过不断地招商,逐步形成了以纺织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业、机械制造业、纸品业、建筑建材业及生物化工业等为主的六大支柱产业,大小企业近百家,特征污染物高达数十种。

1.3 运行面临问题

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管网来水存在水量、水质波动大及特征污染物种类复杂等特点,给污水处理厂正常生产运行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作为 BOT 项目,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投资商的首要目的,加之近几年能耗费用不断上涨,故对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优化管理,节能降耗,降低处理成本,是投资商获得既定利益的有效措施。再者,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能源短缺(尤其不可再生能源)日趋严重,怎样在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排放的前提下、有效地节能降耗已成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现场运营管理者的首要课题。

2 运行能耗分析

某污水处理厂,为水污染治理“十一五”规划项目,以BOT模式建设,建设规模为5万t/d,采用“一级强化+A/O+臭氧氧化+人工快渗深度处理”工艺。厂区位于某市某镇工业园区内,占地面积 100.05 亩,主要收集园区范围内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该项目于 2010 年 12 月份通过环保验收,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 B 标准。通过对该厂近一年的直接运行成本进行统计、分析,相关费用由高到低依次为:药剂费、电费、人工费、水费、设备维修保养费、化验费及污泥运输费,其中药剂费约占 50 %,电费约占 30%,其余费用占 20 %。由此可见,药剂费和电费占了该项目直接运行成本的 80 %左右,即药耗和电耗是整个污水处理厂能耗的核心。产生药耗及高电耗的处理单元如下:

2.1 药耗

2.1.1 一级强化处理单元,主要投加的药剂如下:PAC、阴离子PAM、脱色剂,石灰等;

2.1.2 污泥脱水单元,所用药剂:阳离子 PAM;

2.1.3 尾水消毒单元,次氯酸钙。

2.2 高电耗

2.2.1 生化单元,耗电设备如下:风机,水下搅拌器,混合液回

流泵及污泥回流泵等;

2.2.2 预处理单元,耗电设备如下:泵池内污水提升泵,混凝反

应沉淀池的吸泥泵及各种溶药、加药设施等;

2.2.3 臭氧单元,耗电设备如下:臭氧发生装置;

2.2.4 污泥脱水单元,耗电设备如下:污泥螺杆泵、清洗泵、带式脱水机、加药及溶药装置等。(说明:该项目产生的剩余污泥,由当地政府负责最终处置,厂方只负责将压滤后、含水率约 80 %的泥饼运输到政府指定的地点即可。)

3 节能降耗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该项目节能降耗应从药耗和电耗着手,其具体措施如下。

3.1 降低药耗

3.1.1 对药剂种类及生产厂家进行定期筛选,建议每半年实施一次,以适应管网水质的波动,从而使药剂的使用达到最大性价比。

3.1.2 针对预处理单元及尾水消毒单元,根据管网来水水量、水质的变化,灵活调整投配药剂的种类、浓度及投加量,使以上单元达到预期的效果,且避免不必要的药剂浪费。针对污泥脱水单元,根据浓缩后污泥的浓度及特性,灵活调整进泥量及进药量;同时压泥要及时,避免污泥腐化变质而造成药剂使用量的增大。此外,若剩余污泥压滤不及时,在厌氧环境中将导致聚磷菌的重新释磷,进而造成磷的恶性循环。

3.1.3 规范溶药、配药及加药的相关环节,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药剂浪费。

3.2 降低电耗

3.2.1 因管网来水存在水量、水质波动大及污染成分复杂等特点,核心的大功率设备易采用变频控制,如风机、提升泵、混合液回流泵及污泥螺杆泵等,且现场应有备用。

3.2.2 完善在线生产仪表,在日常的生产运行中,根据在线生产仪表的实时数据,对各工艺单元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在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排放的前提下、有效地节能降耗。比如,根据进水口的在线 pH,调整投加酸性或碱性药剂;根据泵池液位及在线流量计的读数,灵活调整污水提升泵的开启数量及运行频率;根据在线 DO 数据,灵活调整鼓风量;根据在线 MLSS 数据,排除生化段的剩余活性污泥等。此外,为确保在线检测仪表所显示数据的准确性,应定期对其进行标定及维护。

3.2.3 对容易产生积泥的工艺单元,进行定期清淤,如对提升泵池进行定期清理,不仅可减少提升泵叶轮的磨损,也可降低因含泥砂而造成的提升负荷的增加,进而延长水泵使用寿命的同时降低能耗。此外,针对采用池底微孔曝气器供氧的生化系统,应定期对微孔曝气器的膜片表面设法进行清理,以提高氧的利用率,进而降低风机的能耗。

3.3 资源再利用

3.3.1 尾水再利用

针对处理达标排放的尾水,经检测若达到相关回用水质要求时,应设法进行回用,如厂区/园区绿化用水、风机冷却循环水及带式脱水机的滤带冲洗水等;再者,通过适当投资,如回用水管线的敷设,将尾水回用到工业园区相应企业的用水车间。

3.3.2 剩余污泥再利用

针对剩余污泥,本着“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将厂内的剩余污泥就近再利用。

3.4 日常管理

3.4.1 规范、完善厂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将运行成本控制目标进行细化并编入生产人员的月度、年度绩效考核中;

3.4.2 不断提升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将“节能降耗,从我做起”灌输到生产、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3.4.3 定期对运行成本进行统计、分析,针对新增的高耗能点,及时采取相关的降耗措施。

4 结语

篇8

二、规范服务。

管理处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员工各负其责、各尽其能,按公司规定进行各项管理服务工作,公司对我处考核每月都有评定,考核到个人,并对我处管理质量有较高评价。小区设置了服务中心和24小时服务接待电话。业主(住户)的服务需求、建议、咨询、质疑和投诉等处理及时;业主有效投诉处理率10xxxx,业主(住户)服务需求回访率达9xxxx以上。同时,我处积极协调与工程部、售楼部、业主的关系;并从公司利益出发,处理各项事务。管理处有明确的改善管理服务质量的实施方案和阶段(月、季度、年)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完成率9xxxx以上,不合格服务整改合格率10xxxx。中秋节我处和开发商一同成功的举办了业主、客户联谊会,促进了物业与开发商、业主的友谊。在业主入住率较低的情况下,暂未开展其他社区文化活动,以降低成本。

三、管理维护及时到位。

篇9

二、规范服务。

管理处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员工各负其责、各尽其能,按公司规定进行各项管理服务工作,公司对我处考核每月都有评定,考核到个人,并对我处管理质量有较高评价。小区设置了服务中心和24小时服务接待电话。业主(住户)的服务需求、建议、咨询、质疑和投诉等处理及时;业主有效投诉处理率10xxxx,业主(住户)服务需求回访率达9xxxx以上。同时,我处积极协调与工程部、售楼部、业主的关系;并从公司利益出发,处理各项事务。管理处有明确的改善管理服务质量的实施方案和阶段(月、季度、年)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完成率9xxxx以上,不合格服务整改合格率10xxxx。中秋节我处和开发商一同成功的举办了业主、客户联谊会,促进了物业与开发商、业主的友谊。在业主入住率较低的情况下,暂未开展其他社区文化活动,以降低成本。

三、管理维护及时到位。

篇10

一、社区物业推行单元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和原则

(一)社区物业推行单元成本管理的必要性。以物业单元为成本管理的切入点,切实推行全员成本管理,能够促进社区转变成本观念,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经济效益,做精做优社区服务。

1.物业单元成本管理能够转变成本观念。通过实施单元成本管理,能够改变以往主要依靠管理层负责成本宏观控制、粗放管理的被动局面,实现层层有预算、有核算、有考核,把成本责任落实到全员,不断增强从机关到基层各级人员“增收节支、挖潜增效”的责任心和主动性。

2.物业单元成本管理能够精细基础管理工作。完善物业单元成本管理成本控制体系,明晰各层级相应的责权利,能够明确社区管理的目标、细致各项成本指标分解以及严格控制成本发生过程。单元成本管理能够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的责任机制,保证社区物业成本管理目标的有效落实。

3.物业单元成本能够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推行单元成本管理能够提升社区经营的运行质量,促进生产经营的良性发展。精细管理是转换经营机制、做精做优服务、打造一流社区的必然要求,单元成本管理能够带动社区全面预算与全员成本目标管理不断提升。

(二)社区物业单元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任何一个好的制度都需要有良好的实施环境,每一项制度的有效实施必须靠人推动。推行物业单元成本管理要全面了解单元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让单元成本管理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单元成本管理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便于操作的原则。推行单元成本管理要以预算管理为基础,有利于管理控制,便于实际操作,将所有成本都纳入预算,把预算指标逐级分解到班组、岗位等最小的工作单元,落实到责任主体,使发生的成本始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下。

2.分工协作的原则。单元成本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资源配置上要与现有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相结合。在具体实施上,公司上下要按照既定目标和统一部署,结合工作实际,依据各自分工,统筹兼顾,既讲分工,更讲协作,有效进行组织实施,形成合力。

3.责权相适的原则。单元成本管理是在最基本的工作单元上设置相应的目标,并落实到对口业务单位或职能部门,赋予相应的责任和权利,并对责任主体实施考核,以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

4.全员参与的原则。在成本管理中,公司全体员工要发扬“主人翁精神”,牢固树立“一切成本皆可控制”的理念,广泛动员,积极参与,努力推动“成本管理”各项目标落实到位。

二、社区物业单元成本管理体系构建

社区物业单元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提高经济管理效益;核心是精细化管理和全员目标管理。单元成本管理体系以单元为成本核算和控制的最小单位,构建“基础管理到单元,数据核算到单元,分析考核到单元,控制预警到单元,激励奖惩到单元”的成本管控体系。单元成本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基础管理工作体系、财务数据核算管理体系、分析考核管理体系、运行保障控制体系、激励与约束管理体系。

(一)基础管理工作体系。如下页图1所示,在单元成本管理中,社区按照服务职能不同分为物业管理、医疗卫生、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和市政管理五大系统,并进一步把物业管理业务按照总项―分项―子项―明细项,划分为四个业务层级。第一级按照社区服务职能将社区服务业务划分为五个总项;第二级将物业管理总项按照物业服务类型划分为住宅物业、办公物业、外转供业务、辅助生产等;第三级将住宅物业分项按照具体的服务业务向下划分为保洁、维护养护、绿化、保安等子项;第四级在每个子项业务下设置明细业务单元。

公共服务业务总项下划分了五个分项,包括党员服务社、家委会、非特殊群体管理、小区文化建设、再就业管理。市政管理业务总项下划分了九个分项,包括公共道路、桥涵及照明设施、非工业供排水及污水处理、公园、广场及陵园、市容监察、公共交通、公共区域环卫绿化、文体设施、公共消防和其他。

(二)财务数据核算体系。结算录入是整个系统的关键环节,是分析和考核的财务数据起点,要做到四个统一:

1.统一费用录入程序。为了确保数据及时、准确地录入到系统中,将日常的经营业务按照成本项目对应到相应的结算类型、明细业务单元和业务指标,并规定结算日期、录入日期和审核人,将录入工作实行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的管理。

2.统一费用分配标准。费用结算录入要遵循“凡是能够直接计入服务对象和业务单元的费用要据实计入”原则,除直接费用外,不能够直接归属到业务单元的,再依据成本费用的实际发生金额,按照一定的分摊方法和比例在各个服务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合理准确计入各个业务单元中。

3.统一费用录入单据。为了提高数据录入的有效率和准确率,制定统一的费用结算录入单据,在单据上记录费用的来源与分摊标准,并标明系统中结算单据的编号,便于财务人员审核和监督,将内控制度的管理向下延伸到生产经营的前沿。

4.统一辅助生产分摊。统一辅助生产的分摊标准,并为业务特殊的站队定制相应的分摊标准,通过系统自动分摊,使辅助生产单元中的费用在各单位各业务单元间合理分摊,增强了数据的可比性。

(三)分析考核管理体系。通过考核指标体系,对各个成本单元的月度、季度、年度指标进行取数分析,把财务管理由静态的事后分析变为动态的实时监控。考核指标可以分为五类:收入指标、成本费用指标、补贴指标、经营技术指标和物业单项指标。通过对单元成本指标的排名及分析,更加清晰地看到某一单元的某一项业务指标的变化对上级总指标的影响,层级分析能够利用较短的时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流程、优化运作。

(四)运行保障控制体系。报表管理是整个系统的扩展延伸,是业务和结算的运行结果输出。单元成本管理要求严格预算上报程序、规范内部报表管理、坚持平衡预算例会、执行预算预警机制。在预算运行中,收入和费用项目通过实际结算与年度预算的完成比例排名对比,对于预算进度差异较大的责任主体提出书面警示,并作为下月预算平衡会议的主要分析事项,从而提高对预算的执行力和控制力。

(五)激励与约束管理体系。推动单元成本管理要强化信息系统的应用,其动力在于严格考核兑现,实现兑现奖惩到单元。

1.系统操作考评兑现。单元成本项目组建立单元成本系统运行考核评价表,对基础数据维护、预算上报与分解、结算录入、报表上报、经济活动分析质量等日常工作进行月度打分考评,建立专项资金年度统一兑现,促进各管理层和操作层对系统应用的执行落实和监督审核。

2.季度讲评会议制度。坚持以生产经营指标、管理服务标准为基础,健全实施以“月度检查、量化评比、季度排序、绩效兑现”为主要内容的季度考核与讲评会议制度,定期对经营运行情况做出综合评价,并将物业单元成本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其中,参与讲评。

3.经营承包奖惩兑现。建立内部经营管理运行质量奖惩机制,制定奖惩标准,并严格落实奖罚兑现,激励全员全面深化对标、追标、创标活动,在对标中细找“短板”,在追标中深挖潜力,在创标中争创一流,形成指标排名比贡献、立杆对标比先进的浓厚氛围。

三、S油田社区推行单元成本管理的成效分析

S油田社区地处某油田机关腹地,辖区总面积30多平方千米,在册职工3 000多人,主要担负着物业“四保”、医疗卫生、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以及非在职人员管理服务工作。近年来,S社区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和油田发展战略目标,立足保障生产、服务生活、维护稳定的职能定位,积极转换经营机制,做精做优服务;牢固树立“全员、全过程、全要素”的成本管理理念,细化核算单元,强化责任控制,积极推行了单元成本管理,形成了“人人身上有责任,个个环节有目标”的物业成本管理局面,激发了全体员工成本管理的热情和创造力,将财务管理和生产经营实践有机融合,进一步提高预算执行力和成本管理整体水平,使物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得到有效再提升。

(一)实现对成本费用的多维管理。社区物业单元成本管理通过定义每项成本费用的机构管理属性、业务管理属性和成本费用项目属性,实现对每一项成本费用的不同维度的管理,在系统里可以根据管理的需要,按照行政机构、业务类型、物业单元等不同口径进行成本费用的统计汇总和查询,满足不同层级生产经营和日常管理的各项需要。

(二)实现对成本费用的源头控制。过去的预算管理是从上级到下级查找预算进度差异的原因,让二级管理人员很难深入到费用发生的最前沿,但是物业单元成本管理的实施和系统的上线,将改变这种滞后的现象,让财务管理与生产经营实践融合在一起,将成本管理的重点锁定在管理和服务的每一个细节,通过系统能及时关注到每个物业服务项目的工作量,每个物业成本费用的发生点,每个点的消耗量和价值量的变化,从而让财务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掌握引起每项成本费用变化的最小的真实动因,用“以小控大,以下制上”的方式实现对成本费用的源头控制。

(三)实现对成本费用的全局可比。内部和外部不同单位之间的机构设置和业务管理模式会有所不同,成本费用统计的口径差异较大,同一项费用支出会因不同单位出现不同的统计口径,使得单位之间的成本费用的横向对比难以保障。社区物业单元成本管理体系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通过对费用项目设置级次,严格定义使用范围,统一分配标准,保证了同一业务的成本费用统计口径在不同单位之间保持一致,使得全局的物业管理成本费用具有可比性。

(四)实现对成本费用的分级管控。在物业系统推行单元成本管理,真正依靠的是工作在一线的物业站站长、物业区片管理负责人和物业服务人员,其实就是对员工的管理,管理的实质就是提高员工自觉控制的参与意识。一张成本费用控制卡,将职工和费用紧紧联系在一起,将职工和责任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经济活动分析制度、月度排名制度、多层次激励考核机制等系列配套制度的建立,形成强大的单元成本管控体系,在持续推进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工作中,不断提高社区成本管理水平。

(五)为社区推行市场化管理奠定基础。物业单元成本管理的推行,基础数据库的建立,使社区物业服务各项明细业务的管理成本更加清晰明了,在工作中“摸清了家底,定好了标准”,为将来社区市场化改革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X

参考文献:

1.王佩珍.加强成本管理 实行全员成本管理[J].工业会计,1998,(12):21-24.

2.王延青.目标成本管理系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学位论文,2007,(04).

3.郭兆.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物业服务业企业成本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06).

篇11

“提升专业服务行业能力”项目系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由教育部、财政部支持一批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社会认可度高、就业情景好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推动高等职业学校创新体制机制的建立,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输送大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物业专业以其优秀的生源条件、教学水平和发展前景被选进了此批项目中。学院立即着手,截至这个项目拿到的三个月内,我院项目组已经完成了两个阶段的调研。第一阶段为合肥物业企业的调研,第二阶段为合肥市兄弟院校物业专业的调研。以下为第二阶段调研成果。

一、调研思路与基本情况

(一)调研目的。

物业行业是一个二十一世纪才在合肥兴起的行业,而高校中的物业专业更是在近几年才出现,做为一个如此新的专业,各高校都还在专业建设的摸索阶段。此次调研的对象是5所合肥高职院校中的物业专业,项目组冀望通过客观数据和实例材料对合肥乃至整个安徽地区高职院校中的物业专业教学情况进行理性的分析,在借鉴一些成功经验的同时,找出物业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预测物业教学的发展趋势,并推动下一阶段项目工作。

(二)调研方法。

此次调研的主要方法是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合肥地区的高职院校中有物业专业的学校为5所,而整个安徽地区的高职院校中有物业专业的学校也不足10所。所以可以直接对合肥地区的每一所有此专业的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深入调研。

(三)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内容主要有五项:1)物业专业基本概况,教师的人员配备情况、该专业教材是否成系统、专业的软硬件设施的配备情况;2)物业专业在校生对该专业的整体评价,包括目前该专业学生的报到率、该专业各年级的学生人数、学生对该专业的认识;3)物业专业开设哪些课程,专业核心课是哪些,实践课和理论课的比例安排;4)校企合作,包括学生在企业中的各阶段性实习、教师进企业里就职、企业参与学校课程的改革情况和企业进入学校对学生进行实务培训情况。

二、合肥高职院校物业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情况。

1.专业教师。

由于各职业院校物业专业学生人数都在几十至百来人之间,所以物业专业都不大,还只是安排在管理系这一大类下,带管理基础课的老师和带物业专业课的老师往往划分不明确,经我们深入的调研,得知各院校真正任物业专业的教师人数基本在2至5人。这合肥的5所学校中物业专业教师副教授就2人,助教却占到相当的比例,而且其中的副教授和讲师虽然带物业专业课但本专业都非物业专业。

因为物业专业是近几年才在我们国家高校中开设,安徽省内几乎没有物业专业本科生,全国物业专业研究生没有,以至于高校中物业专业教师其本专业都非物业。目前合肥地区物业专业教师非常有限,有相关专业高级资质的老师更是稀缺。

2.教材。

目前市面上关于物业的书很多,但是教材很有限,学校使用的物业专业教材不成系统。学校使用的教材多数仅是根据物业行业所涉及到的知识来选择的教材,虽然各学校使用的是以国家规划教材和省级规划教材为主,但是成套的系统的物业专业规划教材市面上却很少有,所以各学校使用的教材无论从内容,出版社上都不一致。

3.教学条件。

物业专业的软件市场上的很少,主要是物业管理系统软件,其软件的内容主要是物业日常管理工作、客户基础信息建立、财务应收帐款收取、客户保修服务跟踪、设备信息台帐建立、实时数据报表分析的功能,主要的几个品牌最少也近要7万,而且还不是针对教学用的软件。而鉴于目前学生不多的情况下,买物业专业软件的学校几乎没有。

由于物业专业需要涉及到楼宇智能化、园林绿化和社区专业的内容,所以其硬件可以包括排水消防实训室、暖通实训室、楼宇智能化及弱电实训室、绿化及园林实训室、社区服务与物业前台综合实训室等五部分。但由于目前各学校物业招生情况并不理想,所以除该校其他专业已有上述实训室的外,目前没有学校专门为物业专业配备以上全套实训室。

(二)物业专业在校生情况。

各高校物业专业学生招生现状并不乐观,大部分高职院校每届物业学生就只有百来人,而11年的实际入学学生数就只有09年、10年学生数的一半,甚至有的学校计划停止招生。

走访的院校基本都表示招生情况不理想主要是由于学生对物业行业的误解:早几年很多学生是不了解物业行业就报了名,学生报名人数和其他专业差不多;近几年物业企业在各地市的兴起使人们知道了物业行业,但也只是一知半解,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物业就是保洁和保安工作,工作技术含量低,工资待遇差,社会地位也不高,加之物业企业经常被媒体爆出和业主发生争端,学生认为物业事情太不简单,本来报物业专业的学生就很少,入学后要求转专业的学生还很多,以至于近年来物业专业招生人数不升反降。

(三)物业专业课程安排情况。

大部分物业专业课在大一时就开设了。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安排比例一般为3:2。各高校的就业岗位定位主要包括:物业管理企业管理人员、物业管理项目操作人员、物业管理工程技术人员、房地产经济人、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等相关的职业岗位。理论课大同小异,因为培养目标的不同,各高校开设的实践课区别较大:有的包括园林绿化和景观设计等内容;有的学校包括房屋建筑维修、建筑制图和物业设备维护等内容;有的包括家政服务等内容;有的学校包括工程预算和工程招投标等课程。因为系统的、权威的、成套的物业专业教材还没有,所以各院校的物业专业都还是摸索阶段,所开实践课也出入较大,口径不一。

(四)校企合作情况。

各高校都与固定的三、四个物业企业长期的、多角度多方位的合作,以地址在合肥的物业企业为主。除了为了方便学校对各阶段实习的学生管理、教师在这些企业的挂职锻炼,还方便了物业企业时时参与到学校的专业教学中来。

1.学生实习。

篇12

这种区分可能首先需要对什么是财务管理,什么是会计,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等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这种界定可以是实务导向的,例如对高级财务管理的界定就有一种理念,以高级财务经理(财务主管)必须具备的特有知识为主线,就是一种实务导向。也可以是理论导向的,如王化成等从财务管理假设出发,以是否对财务管理假设有突破来区分财务管理与高级财务管理02。

区分财务管理类知识体系可以从基本的知识单元(或知识点)入手,这种思路有利于对财务管理类知识进行新的整合、分类,如筹资涉及资本成本、筹资方式与渠道、资本结构等。也可以从较高一级的课程入手,例如目前许多大学的财务管理专业一般都开设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成本与管理会计等课程,这个层次的分类往往与一个学校对专业的定位有关,因此不同学校有一定区别,这增加了在这个层次讨论的复杂性,但这种分类也有一个好处,可以更容易地进行讨论,因为我们可以直接从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入手,也可以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研究进行讨论。还有一种更高层次的分类,即对课程做一定的归并,例如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等,可以归并为企业财务管理。

这里对财务管理类知识体系是从比较广义的角度,主要从课程这个层次进行梳理,根据目前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财务管理类知识体系所包括的课程(这里并不企求避免课程间的交叉重复问题)。

财务管理类知识体系所涉及的课程有:财务分析、成本与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初、中、高三个级别)、财务制度、财务案例、财务专题、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投资管理(投资学)、技术经济学、投资评价(项目评估)、资本运营(并购与重整清算)、税法税务、财经法规、证券投资、资产评估、个人理财、风险管理(保险学)、金融学(货币银行)、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国际金融、期货期权、金融工程等;另外还有西方财务管理、计算机财务等课程。

上述列举中并未区分金融与财务,考虑到我国专业设置的现实,特别是许多高校可能既有财务管理专业又有金融专业,下文的财务管理主要是公司财务管理。

二、财务管理专业方向(特色)问题

根据专业定位可确定不同的专业方向(或导向),各个大学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来确立自己的专业特色。专业方向可以按学科侧重进行区分,如可根据财务管理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关系,区分为金融导向的财务管理、会计导向的财务管理、管理导向的财务管理。也可根据理论与实务的偏向来区分不同的专业方向,如实务(应用)导向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导向的财务管理。由于我国大学区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理论与实务导向的区分也影响着不同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的定位及课程设置。

还可根据财务管理的行业偏向,进一步将管理导向的财务管理划分为国际化导向的财务管理、特定行业导向的财务管理,如资产评估师导向的财务管理、服务业导向的财务管理等等;就企业财务管理而言,又可区分为内部营运方向、资本营运方向、投资方向等。

专业方向问题作为课程设置的前提条件,对体系中的课程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以高级财务管理为例,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设问:一是是否有方向不同的高级财务管理?二是是否有超越不同方向的高级财务管理?而从课程设置角度看,特别是基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往往属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这一事实,应该有能够超越不同导向的高级财务管理。

三、财务管理知识的独立程度问题

由于财务管理专注于管理的价值方面,因此存在着与一般管理不同的概念与内容体系,这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独立于一般企业管理而存在的理由与原因。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正因为其偏重于价值方面,因此在进一步深化与分化中,它往往又不能孤立存在于一般范畴——管理之外。

以企业并购为例,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来说,实际上有两种知识传授的思路,一是在传授企业并购知识中传授并购财务管理,一是从传授并购财务管理入手,兼顾一些并购基本知识。如果这样来分析,我国目前许多高级财务管理教材中关于并购的部分基本上可以归为第二类,而一些以并购为主题的教材或专著则可归为第一类。具体的代表如第一类的典型如任淮秀主编之《兼并与收购》(人大版2004),译著则更多;第二类如王化成主编之《高级财务管理学》(第一版、第二版)、杨雄胜主编之《高级财务管理》(第一版)。类似的例子还有,如战略管理与财务战略、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治理,这些区分一方面反映了一定的研究趣向,也反映了知识传授中的不同导向。

从学术交流与知识传播角度看,笔者倾向于在现有体系下的侧重于财务方面的知识传授模式,而不是单单剥离出其财务面(再加上一些基本知识),特别是其已有体系已经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就更应该如此。如果这样选择的话,象财务战略、财务治理、并购财务、集团财务等,可以通过学习公司治理、战略管理(关于战略管理课程,自从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中增加了一门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之后,很多财务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已经把选修或自学战略管理课程当作自己的重要学习任务)、企业并购、企业集团管理等课程来掌握相关知识;如果受限于课时等,则可通过专题研修的方式进行,这实际上也提供了一种确定财务专题研究课程的思路。

四、财务管理知识体系的分科教学

财务管理类知识体系问题具体体现为财务管理知识的分科教学问题。无论是为了解决财务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关系问题(包括上节所述财务管理知识的独立程度问题),还是对财务管理知识体系的分科教学问题,笔者认为,以现有框架体系作为基础,恐怕是比较可行的一种思路。

人民大学曾经试图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分配管理独立出来,构建单独的课程,经过实践探索之后,还是放弃这一思路,将三者合并为中级财务管理课程,实际上这也是向国外公司财务的基干回归。这能说明一些问题:课程还是取比较成熟的框架体系更加合适。

2005年教育部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曾对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及其教材编写进行研究,并确定了会计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公司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国际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内部控制等课程与教材,这显然是一个使会计与财务管理紧密关联的一种模式。

从财务管理类知识体系分科角度看,目前,已经相对比较稳定的部分财务管理知识类的课程包括: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成本与管理会计、资产评估、项目评估(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学)、投资学、证券投资、税法税务、计算机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制度设计(内部控制)。如果考虑到通过其他课程传授财务管理知识这一途径,还可以把战略管理、公司治理、公司并购等纳入进来。

五、财务管理知识体系的分级教学

在课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中,需关注如何学的问题,因此会衍生出财务案例、课程设计课程论文等课程,而基本知识体系框架则仍然需要有较强的理论架构。

王化成等提供了一个这样的架构,并提出财务管理基本假设、派生假设、具体假设等概念,从假设的具体内容来看,显然深受财务会计理论的影响,当然也预留下大量可以置疑的内容,但这一架构的提出与实践(包括编写教材等)对我国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建设等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这毕竟是第一次可以比较清晰地区分财务管理与高级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价值管理,价值是财务管理的研究对象和核心概念,真正稳定的知识体系往往是从研究对象着眼进行界定的。价值概念本来已经成为现有财务理论的基本概念,也是财务管理内容的部分之一,比如在财务管理课程中会讨论企业理财目标,并讨论企业价值等相关问题,并以时间价值、风险价值为两翼,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筹资、投资、日常营运、分配等逐步展开。

价值的模糊性一定程度上折射了相关课程特别是财务管理知识体系分级的内在基础,价值因此体现为现金、资金、价值(复杂价值)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也体现了价值的不同呈现方式,这三个层面已经可以初步为我们界定财务管理与高级财务管理的界限。现有的公司财务管理,只需小的调整,甚至不需调整,就基本上可以满足现金、资金层面的财务管理框架体系的要求。

六、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构成

根据现金、资金、复杂价值对财务管理知识体系进行初步分级后,高级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以复杂价值管理为对象的财务管理,复杂首先体现在具体业务活动过程的复杂性方面,如企业并购活动、企业战略管理等,就是企业非常复杂的业务活动。

复杂活动之所以复杂,更体现为价值估算的复杂性与价值控制的复杂性,计算服务于决策,控制服务于目标(价值实现)。因此高级财务管理是研究复杂活动价值计算与控制知识的一门学科,结合活动过程、价值估算与控制特征,可把企业的复杂活动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是作为标准化交易的复杂价值计算与实现,如股票、期货、期权等交易的估价等,由于有标准化市场交易平台如股票市场的存在,这部分内容也可归为更基本层次(如中级)的财务管理知识体系当中;第二种类型是非标准化交易的价值计算与控制,企业并购主要可归为该类,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规避是以风险转移为前提的,因此要通过交易来实现,可能涉及非常复杂的价值计算;第三是非交易型活动的价值计量与控制,即企业内部复杂活动的价值估算与控制,如企业业绩评价与薪酬管理、战略管理活动、对内的跨行业重大投资活动等。当然如果要进—步区分的话,企业的网络活动可能兼具了市场交易与企业内部活动两者的某些特征。

篇13

第一,忽视人力岗位工作的分析。人员上岗不具有单一孤立的工作,它是与人员岗位的调整、单位部门的轮换调动、工资待遇等级以及相应社会福利的大小变化都是相符相依的。因此,要想使公司的员工在工作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这就需要领导者不断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使其在人力管理方面不具有盲目性。在选用人员岗位时,领导者要首先了解的人员的岗位性质,这就需要对员工的工作有一个全方位、准确无误的认识。

第二,忽视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引进和培训高新人才。当前我国现有的电力企业中,人力资源的引进和培训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最重要的是:管理体系认识不足或缺乏;在现有的电力企业对在职员工的培训根本就是无科学可以依据,没有具体系统详细的计划,又没有根据不同人的潜力制定具有针对个人能力培训方案,培训方案的随机性比较大,故很难得到理想中的培训和挖掘效果;由于电力单位性质的不同,对在职人员的培训所需的费用也是不同。在当今的社会对员工加大专业技术培训和个人的潜力开发是具有成本的一种支出,但是他们也忽略了人力资源也一种非常重要的未来战略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在未来的社会里人力资源的投入,会在其他的资本中体现出来的它的价值,从而为企业争夺了诸多效益。甚至让企业获得诸多的与工作具有紧密相关工作知识以及拥有相关技能的员工来充实本企业的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但是也有的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投入精力是少之又少,也不愿意为员工得在职培训投入资金,甚至有的在职员工为了工作不惜自己投资去参加培训,但是企业并不想让他们耽误工作,在时间上没有给在职员工应有的方便和支持。

第三,忽视电力企业人员配置的自主权。由于国家对电力企业的人员配置限制,使得现有的电力企业人员的配置的主要来源也也不同,就对现在而言主要途经是:就是省里电力部门通过自主考试招聘上来的电力专业大学生或专业大专生来补充电力企业所缺的工作人员;这样都无法使电力企业发展壮大,省里电力部门严格控制人员的安排,使现有的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无法的得到实现,并且使现有的企业在人力方面得使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电力企业所缺少的人才又不能及时得到的补充,是电力企业人才出现断层与企业未来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给电力企业发展带来的无形的阻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得到很好的推广,使得省电力部门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行了调整,从而使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使得电力企业用人权利的到改善。

第四,忽略人力资源结构的合理化。在现有的电力企业之中,用人体制沿用原有的体制“官本位”的色彩比较浓厚,在电力企业用人方面依然延续着论资排辈的原有的观念。这样使得人才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在企业用人方面产生弊端,用人不够灵活,用人太过于谨小慎微,往往所提出的“重用人才”现已经体现在提高行政级别高级技术人员,而很少考虑到一个专业人员怎么才能让他的潜力发挥出来。让优秀人才到自己能发挥自己潜力的工作岗位中去,使他们把真正的潜力激发出来,给单位带来迅速的发展。在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上不够合理,使得电力企业在职员工在年龄、技术知识、管理结构上出现了人才上的断层。现在国家提倡合同聘用制,可是要真正的实现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二、电力企业未来管理方法

第一,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已成为当今企业第一管理的理念,高度重视人才引进是电力企业在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当今的社会中,知识人才的引进,已经成为社会企业的进步与发展主要的推动力和生命力,也成为电力企业组织、资金的主要支配力量。从而打破原有的的人员任用的观念,充分体会到高新技术人才在企业的飞速的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在社会企业全面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是企业第一资源管理的理念,是企业建立未来人才战略所储备的人才生力军,并且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措施方法,使从来没有接触到人才资源管理体系的企业经济经营者或管理者和在职员工认识到高新技术人才的重要性、使得高新技术知识人才在企业未来的飞速发展中的起到确定性作用,为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体系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氛围。

第二,现有的电力企业在未来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要不断的更新产品生产和经营管理理念,以能适应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于此同时,电力企业现有的结构性也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为企业效益赢得很好的发展前景,这样电力企业的在职职工福利待遇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第三,电力企业未来的发展要确定在人才的发展。电力企业管理者要不断的深入了解企业的未来发展战略.特别要提出的是人才的发展,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未来企业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电力企业要不断的探索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来提企业的生存力,电力企业要在探索中实现企业对现在与未来的中高层的管理人员、高新技术的管理人员的需求确定每个时期所需的各类人才数量,为接下的工作做好铺垫。录用电力人员时,要公平,公开,公正,不能内定,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只有这样,才会使企业在当今的社会潮流中利于不败之地。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要想在当今的社会中继续发展,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是一项十分必要而又非常艰巨的工作任务,它不仅能影响电力企业自身未来的发展,也能影响到当今社会的稳定,也牵连到我们广大的职工的切身利益,所以我们要千方百计的完成这一项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