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心理健康课程建设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心理健康课程建设

篇1

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备受关注的学生群体,正处于一个重要的人生成长阶段,生活学习上都会面临很多难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大学生全面发展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

高职院校的学生经过了高考的失利,需要在高职院校里重新找到自信,找到目标,很多学生在新的环境里不能积极地适应新环境,心理压力大,部分学生趋于消极状态,造成厌学情绪、敌对情绪严重。另外,学生正处于青年早期,正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生活学习上都会面临很多难题,需要自己积极勇敢地去面对,部分学生焦虑、困惑不安,但又不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来疏导和释放自己的情绪,从困境中走出来。高职院校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况

许多高校开展了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课程,特别是大部分高职院校最近这几年在新生班级已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有一些学校也作为了学生的选修课程开设。对于这门新兴的课程,许多学生存在误解,认为自己没有病,没必要去上这门课,旷课现象较严重。另外,授课内容过于讲授专业性和理论性,个别教师授课不生动,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普遍现象是学生在上课时会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

心理健康课程首先在课程教学的目标上还存在误区,部分教师在授课中重点放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忽略了高职学生主要心理方面的问题,没有达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目的。其次,虽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繁多,但很多教材质量、水平较低,没有什么教学价值,对教学和学生的帮助不大。基于现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需要更多的实践研究,需要探索适合当代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模式。

3 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门课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较快适应大学生活。刚进入大学,很多同学远离父母亲人,到了新的环境,有失落感和孤独感,心理健康课程能帮助学生学会恰当地分析自我,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偏差,积极发展自己的优良品质,克服自己的弱点,树立自信心。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学会与人沟通,与人和谐相处。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通过帮助学生设置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确立大学各个阶段成长、成才的目标和任务,稳固专业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设定恰当的教学方法

4.1 因人制宜的设定适合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计划

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大学生相比,由于其本身培养目标的不同,其心理上既存在一般大学生的共性,同时又由于学业等不同而带来心理上的个性。高职大学生常常存在的学业迷茫,大学生生涯规划不清。

4.2 采用多种授课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有明确的目的任务、正确的内容、切实的要求,还要有恰当的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4.2.1 讨论法

对于心理健康课的课程某些章节可以设计为讨论课,如大学生健康的恋爱心理这一章节,授课老师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来讨论自己的恋爱观,然后由组长代表小组发表共同讨论后的观点,这种讨论形式不仅能激发同学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了同学们的沟通,使同学们能真正融入到课堂中,使得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真实的恋爱观。最后由教师做点评,引导学生怎样培养健康的恋爱观。

4.2.2 情景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或者是将心理咨询的案例隐去来访者信息,拿到课堂上与同学共享。通过深入剖析情景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和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从而以人为镜反思和更深入地认识自己,促进自我的成长。

4.2.3 素质拓展

素质拓展项目可以引入到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在团队项目中学会沟通、协作,以及锻炼和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需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项目,并注重活动结束后的分享与讨论,引导学生在体验后获得自我成长。

4.2.4 情景扮演

让学生通过自编自演心理情景短剧来反映学生身边中发生的事。通过角色扮演唤起参与者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思考。它寓教于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学到一些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从而重新审视自己的问题,改善人际关系,获得成长。

4.2.5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心理咨询室是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惑,是心理健康课程不缺少的教育平台。首先,在心理辅导中心专职人员的指导下,发动朋辈心理成长辅导者的力量,建立健全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各个功能室的活动规则。同时,对朋辈心理辅导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其成为各功能室运转的主要执行者之一,为广大学生提供更为广阔而自由的成长空间。

关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课堂,使学生通过课堂了解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容。让我们带着真诚的关怀和爱心,从他们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出发,把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工作做到更细更好,为学生开辟一个美好的人生打下良好的精神基础。

参考文献:

[1]屈正良,易玉屏,夏金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Z].

[2]黄娅玲.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研究[J].教育学文摘,2011,(1).

[3]袁晶.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研究[J].教育学,2011,(7下半月A版).

篇2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我国学者钱曼君认为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神经症行为,习惯异常,厌恶社交的、的行为,行动过度的行为,和别的学生处不好关系,和父母关系有障碍等6类问题。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面临就业等各种压力,这些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而与心理问题呈正相关。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在众多的研究中,对边远地区大学生的关注较少。以学校教改项目为契机,对本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压力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进行了问卷调查,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总结如下:

一、心理健康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大学生的学习效果依赖课程的设置和实施。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和恰当,会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影响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地实现,也影响到受教育者今后社会活动的参与能力和适应能力。我校地处我国西南偏远地区,学生主要来自桂、滇、黔的贫困边远地区。同时,医学院校学习任务重,学生压力大。虽然我院已经建立一套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但随着学校扩招,学生的增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造成影响。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策略,从根本上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服务。

笔者在校从事2年的辅导员工作中发现,与综合性院校以及师范院校相比,医学院校大学生课程繁重,周末上课现象严重。课程结束以后,复习时间不足,

差1分挂科现象严重。本项目对本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数据显示,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突出,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方面得分较高。对近2年休学同学的原因进行统计,发现由于精神问题退学的占退学原因的大多数。

二、教学改进措施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1.组建专业师资队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整体而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在不断扩大。但是,就我校而言,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还很薄弱,心理健康课程授课教师非心理学专业出身,只是具备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首先应从学历结构、专业知识结构和工作岗位分布上做到优化组合,尽量确保心理学专业人员、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较大比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2.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进行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的专项培训,是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因此,应积极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参加培训,培训工作应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加强对班主任的心理学知识培训。

(二)改变授课教师教学策略

1.思维方式的转变。电影《死亡诗社》中的基丁老师思维活跃、教学方式不局常规,不仅注重教育知识,更注重学生情感和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指导学生学会选择自己的人生。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师思维方式的突破和创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课程改革必须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和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应该秉承这种观点,转变思维方式,在授课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保健的能力。

2.教学模式的创新。同时,课程改革要寻求教学模式创新。教师习惯了以前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改革中,难免会出现“新瓶装旧酒”的现象,因此大大削弱了课程改革的力度,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也更加困难。改变这些现象,在新课程改革中应打破积重难返、极具惯性色彩的“政策依赖”倾向。心理健康课作为一种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课程,应避免单纯的理论知识灌输,而要结合实际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获得知识。同时,将教学目标有知识目标更多的转向能力目标。

3.实现角色的转换。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导师。“导师”的职责是向导、伙伴、顾问,教育者应置于学生中间,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组织和指导。针对本校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的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做好心理健康的引路人的角色。

参考文献:

[1]王春芳.大学生价值观与其压力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7.

[2]李虹,林崇德.大学生的压力与心理健康[J].心理学报,2003,35(2).

[3]李海丽.农村高中生压力源、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6.

[4]刘小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思考[J].新西部,2008,(14).

[5][6]王洪席,郝德永.经典管理定律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7,(9B).

[7]张璐.浅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西安社会科学,2009,(05).

[8]朱丽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学教育(中),2011,(05).

[9]王婷.音乐欣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06).

[10]纪红旗,祖磊,张慧敏.浅议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J].消费导刊,2008,(22).

[11]樊华妍.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探索[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2]曲世伟.网络时代与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12).

[13]胡永.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维参与[J].教育探索,2008,(09).

[14]许素梅,孙福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初探——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15]陈锋正,苗彦恺,谢桂英.刍论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04).

[16]聚精会神抓质量求真务实谋发展[N].黑龙江日报,2009.

[17]童小军.美国的社会工作教育(下)[N].中国社会报,2007.

[18]王贵贤.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N].社会科学报,2006.

[19]冼绍祥,方熙茹,陈茂珍,郭文海,张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改革中医临床教学体系[N].中国中医药报,2009.

[20]张立信.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

[21]王金辉.以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

篇3

随着我国经济地不断发展,中职院校的学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家庭、社会和校园环境等诸多环境的影响与束缚,这些因素必然会对中职院校的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影响。如何深入开展中职院校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更适合当前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和技术型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对于现阶段中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部分中职学生存在以下心理异常现象

1. 强烈的白卑心理。

2. 言目寻求“保护”。

3. 人际关系紧张。有的中职学生由于初中阶段的表现一直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于是总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导致自身心理的焦虑。

4. 强烈的受挫感。中职学生大部分在初中阶段没人疼没人爱,于是选择以强悍的表象掩饰内心的虚弱和挫败,以期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

5. 存在逆反心理。中职学校个别学生偏执、敌对,对以前的教育经历存有偏见,对一切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因此对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存有严重的逆反心理。

6. 严重的厌学情绪。

7. “特殊”的攀比心理。

二、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内容

根据中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分为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人格心理健康教育、生活心理健康教育和升学与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四大方面。

1. 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许多中职学生都有这样的经历和体验:心里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嘴上也在说“贪玩不利于学习,今后不再贪玩”,可往往是鬼使神差,控制不了自己;也有学生上课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课下学习一会就厌烦,不愿再继续学下去;还有的学生虽然用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学习效率也不高,非常苦恼……

因此要让学生掌握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首先,帮助中职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某个学生来说最好的学习方法对其他人来说却不一定适合,我们要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性格特点,扬长避短,选择好最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除了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等必须养成的良好习惯外,还要培养五种良好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自主学习的习惯、计划学习的习惯、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劳逸结合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用脑。

2. 人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

理健康教育课程从学校实施的主要形式来看,也可以看作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辅导,因此,它的心理学基础主要是指团体辅导及其相关的理论。

①引导中职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应集体生活。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人际交往中的礼仪规范及待人接物的良好态度、技能、技巧等。帮助学生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帮助学生学会准确地认识人际关系状况,分析自己的人际吸引力和排斥力以及影响因素,使之善于处理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并及时调节自己的人际心理问题。人格健康的学生应该是有“人缘”的。在同学间保持友谊,表现出一种友好和善良的情怀,这是人格健康的标志之一。这就需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做到:

关心别人、悦纳别人、改变自己、加强交往、有自己的处世原则。

②塑造健康的“自我”。健康的“自我”,不是自私自利,而是指对自己本身有清楚的了解,进而能有悦纳自己的态度,愿意努力发展其身心的潜能,对于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而不做无谓的抱怨。

3. 生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

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大多初次远离父母,来到学校,手头有生活费了,有自己支配的自由资金,闲暇时间增多,业余生活开始丰富起来,如何安排自己的休闲、娱乐、消费、健美、日常生活和追求社会时尚,这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

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意义地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次,慎重交友。交友不慎,受到不良伙伴的影响、唆使,是中职学生养成不良生活习惯的重要社会环境因素之一。对此,提醒中职学生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应该结交哪些朋友,不应该结交哪些朋友,一定要认真辨别、慎重选择。再次,培养正确的生活态度。实践证明,凡文化素质低,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生活态度不严肃,以吃喝为乐,以哥们义气为重,以打架斗殴为荣的中职学生,都极易沾染不良的生活习气。

②帮助中职学生合理安排闲暇生活。首先,课间走出教室呼吸新鲜空气,哼哼歌,和好友闲聊几句。放学后打打球,参加体育锻炼。周末看看电影、上上网。闲暇生活的安排,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也要考虑到个性的其他方面,如气质、性格、能力等。其次,多样化的闲暇生活方式,离不开对闲暇时间的科学利用。首先学会文理搭配,即学会儿文科知识,再学会儿理科知识。使大脑皮层不同区域的细胞轮流兴奋,从而提高效率。其次学会动静结合。

③对学生进行合理理财与消费教育。对于会理财的中职学生而言,他们懂得如何从花钱中去“挣钱”。这种“挣”即是节约,因为节约了不该花的钱,同样就等于挣了钱,节约可以从以下方法入手:第一,要避免冲动购物;第二,不能因为花钱少不当回事;第三,购物善用时间差;第四,不购闲置物品;第五,养成记账的习惯。

④教育学生合理利用网络,避免网游成瘾。

第一,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网络和网游。

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尤其是沉迷于不健康网站和网络游戏,危害相当大。它会使学生迷失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自我封闭,隔离于现实世界,影响学业,甚至放弃学业,久而久之,还会影响到正常的认知和情感,心理定位失衡,导致人格出现偏离,发生可怕的后果。有的中职学生因网瘾,神情恍惚、人格扭曲、无心读书、途中辍学;有人因无钱上网,拦路抢劫、盗窃财物,违法犯罪;还有的连续白天黑夜泡在网吧,不思食寝,过度疲劳而猝死。

第二,帮助学生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

预防和戒除网瘾,要能科学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和内容,这需要学生做到:一是控制上网时间。二是上网内容的限制。三是下网要准时。

第三,培养学生对其他良好活动的兴趣

中职学生精力充沛,为了使之摆脱迷恋网游的倾向,应培养他们其他的兴趣爱好,如唱歌、绘画、打球、下棋、游泳等,用良好的活动来吸引中职学生,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分散对网游的过分注意,不再迷恋。

第四,寻求多方配合,认真治疗

对已经陷入迷恋状态而且较难矫正的中职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认真进行心理治疗,并配以药物辅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区应进行良好的配合。

4. 升学与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①专业或职业倾向的自我认知辅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自己的职业价值观、认识自己的性格。

②指导想继续深造的学生了解与升学学校和专业选择、就业选择等相关的其他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从网络或者相关部门获得。

三、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中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方针的体现,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我们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践探索中要充分认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找到适合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体系,并采取有效措施,用不同的方法以多种形式促进职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努力将职校学生培养成为对时代有用的人。

篇4

1 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存在的缺失

1.1 地方师范院校课程建设资源不足

地方师范院校课程建设资源不足主要体现在师资队伍来源的多样性和授课教材缺乏实践性两个方面。所谓师资来源的多样性就是指由心理学教育学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这样将导致教师往往具有多重身份,这种情况不仅容易造成教师工作压力大、工作效率低,同时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也有一定的削弱。刘海燕、宁淑芬2010年的研究显示,17.1%的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作用不大,而51.4%的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并非是最有效的。在教材方面,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书籍虽然国家已经出版了不少,但针对性、实用性不强,书中大多是理论的介绍和分析,并不是对解决大学生现实生活中问题方法的具体指导,而是过多的理论介绍,这种情况较易导致地方师范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重形式和过程,不重实效。

1.2 地方师范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刘海燕、宁淑芬2010年的研究显示78.4%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或非常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地方师范院校一般位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较缓的城市,且主要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则显得相对不足。据笔者了解目前大多数地方师范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其他公共课程相比地位较低。单就课程名称就各不相同,而且课程开设年级也不确定,安排在一年级、二年级或三年级授课的都有,并且大多缺少对四年级学生的就业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在课时安排上随意性较大,且课时大多数都偏少,从而导致教师没有时间针对学生的现状和个性特点进行系统规范教学。有的甚至停留在思想教育和学生行为管理的说教上。再加上地方师范院校的多数学生来自于本地农村,家庭的传统思想就是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忽略了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这也间接地影响了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

1.3 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缺乏针对性

随着大学生处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心理问题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大学生都要经历从大一刚入学的不适应到大二的逐步适应再到大三大四的基本适应三个不同的心理发展阶段。随着大学生心理的成长,一方面其心理问题在逐步减少,另一方面其心理问题也在发生明显转变,如大一面临的主要是心理断乳、适应的问题,大二、大三的主要心理问题则转变成人际交往和学习的问题,而大四则主要是升学、就业以及情感等心理问题,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需求。但是,在不少地方师范院校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经常被作为第一学期的公共必修课程开设,而在大二、大三及准备择业的大四缺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跟进,这样就较容易导致学生的心理困扰日益突出。

1.4 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的灵活性不足

从目前的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在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传统的讲授式依然占据着主要位置,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教学交流单向,再加上很多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危机的预防功能有较多的关注,反而对现实中的学生急需解决的心理问题给予了较少关注。而不少学生是带有自己的心理困惑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大都希望老师能对自己的心理困惑予以指导,但这种形式的课堂过多的传授理论知识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并不能从源头上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有部分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要从对心理知识传授、心理问题解决和个人体验等三个方面来展开。但是由于受学校的师资水平、教学模式等方面的限制,地方师范院校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只能关注其中的一个方面,从而影响了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

2 对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建议

2.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地方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

在地方师范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必须有足够的课时,同时又要保证良好的效果,而师资不足问题则成了地方师范院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最大难题,师资队伍的建设就成了重中之重的问题,那么地方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一方面要增加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与心理咨询资质的专职教师的数量,以改善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不强的现象,这就要求各地方师范院校要增加选聘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人才的数量;另一方面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通过多种培训形式如“学习交流”“学术研讨”“工作坊”等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最后,还可以增强全校教职工的参与性,“高校所有教职员工都负有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这就要求各个任课教师、行政工作人员等在日常教学和工作中都要有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且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正确地引导和帮助学生。

2.2 完善课程体系构建,强化地方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由于国家加大对中小学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国家不仅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而且还加大了对新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投入。地方师范院校作为未来教师的培养平台,大学生是未来中小学教师的主力军,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着所教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地方师范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方面,除了开设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以外,还可以在学校现有的条件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讲座应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为目的,及时关注大学生心理动态,主要弥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不足。此外,还可以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月等趣味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知识,获得快乐。

2.3 推进分段教育进程,注重地方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阶段性

在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推行过程中,应该充分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阶段性特点,从而分阶段、有步骤的重点进行。对于刚入校的一年级新生要开展适应性心理教育。因为大一新生刚从高中过渡到大学,从农村进入城市,他们对外面的一切都感觉到新鲜和好奇。因此,要逐步引导他们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培养他们独立的生活和思考能力,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对于大二和大三的学生要开展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教育。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和生活,已经适应了新的环境,他们在恋爱、交往等方面的需求有所增加,从而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急剧上升。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求,加强他们的人际交往教育,引导他们掌握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处理好与其他同学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四的学生要开展就业心理教育。近年来,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处于即将毕业的大四阶段学生面临着就业的重重压力,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分析就业形势,做好职业规划,正确认识自我,勇于接受社会的检验,实现角色转变。

篇5

积极心理学主张从正向的积极的角度来研究与探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这已成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新取向。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不仅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拓展了思路,还为打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局面提供了理论依据。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具有覆盖面广、影响大、效果显著的特点,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来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将进一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文件要求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为必修课。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为基础来建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针对传统消极心理学提出的。它研究的侧重点是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正向力量,而不是只关注问题。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点明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是“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主张利用心理学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待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它摒弃了传统心理学忽视人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取向的研究模式,力图研究和探讨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马丁・赛里格曼博士指出:“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主要有以下三个层面。

1.主观层面――积极的情绪和体验

马丁・赛里格曼在《真实的幸福》(2002)中将积极情绪划分为三大类:与过去有关的积极情绪,包括满意、满足、尽职、骄傲和安详;与现在有关的积极情绪,包括即时的和长久的欣慰两类;与将来有关的积极情绪,包括乐观、希望、自信、信仰和信任。B・L・Fredrick(1998)认为积极情绪有拓延人的知―行的能力,并能构建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而消极情绪减少了这一资源,并且积极情绪有助于消除消极情绪。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热点。

2.个体层面――积极的人格特质

马丁・赛里格曼和克里斯托弗・彼得森对个体的积极品质进行了研究,提出积极品质的6个维度及相应的24种品质,分别是:智慧,包括创造力、好奇心、热爱学习、开放性、洞察力;勇气,包括真诚、勇敢、坚持,热情;仁爱,包括善良、爱、社交智力;公正,包括公正、领导力、团队精神;节制,包括宽容、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谦虚、审慎、自制;超越,包括审美、感恩、希望、幽默、精神信念。研究表明,人类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

3.群体层面――积极的社会环境

基于群体层面的积极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积极的组织系统。这是影响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以及影响天才发展,创造力的培养、发挥等的社会环境因素。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将人的乐观、幸福感、好奇心、智慧和创造的勇气等作为实证基础来研究人的美德和潜力,以帮助所有人获得幸福为目标。这一理论的提出改变了传统心理学过于倾向消极价值取向的状况,倡导积极的导向,主张关注人们的自身潜能和优秀品质,致力于使人类更加幸福地生活与发展。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消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这容易让人产生“没有心理问题就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解决心理问题”等等这样的误解。现实是很多人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的,这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心理健康教育受“抵制”,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和实效。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二、积极心理学启示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积极心理学理论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服务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宗旨,定位于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为目标。通过创设切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活动,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对活动事件做出积极解释,增进学生积极体验,发展学生潜在的积极力量, 不断提高学生主观幸福感。

1.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最终目的应服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目标,即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和促进个性的发展。但是目前高校大部分课程基本上是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预防和调节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能,课堂教学重点放在“问题”上,基本上以消极取向为主,这不利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该帮助人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就是为其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因此,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定位应是关注学生生命,培养积极人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要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解决学生心理层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和开发其积极的心理潜质,以积极的心态解读生活现象。有关研究表明,人的许多积极心理潜质是可以通过学习、生活实践而得以开发和培养的。

2.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不同,它不是单纯的心理健康知识信息的传授,而是侧重于学生心理和行为的体验进而获得成长。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能力,个体有能力决定自我的最终发展状态,并过上一种相对满意、有尊严的生活。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上。例如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态度和动机、 积极人格的培养、积极的自我评价和改变等。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应注重实用性,关注学生潜能开发,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选择大学生个性发展、学习问题、人生定位、职业取向、交友困惑、提升幸福感等方面的主题,从积极的角度解读负性事件,发掘负性情绪的积极意义,积极自我悦纳,加强“生命观”教育等。

3.教学方法――开放式、体验式为主

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传授知识、技能为目标,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和正向力量的开发,重视积极参与和体验,以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而目前的教学方式仍然以讲授为主,案例为辅,尤其是理论和基础知识讲授过多,体验较少。即便是体验的环节,也有浅层体验多,深层体验少的问题。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强调通过不同途径获得积极体验,将所学到的知识和理论内化为指导行动的理念。因此,应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途径,建立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借鉴团体心理辅导中团体游戏的方法,通过学生们的参与和互动,达到对心理知识的领悟和技能的掌握。除此之外,还可以应用情景心理剧、录像演示等方法,这样通过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体验和自我探索获得的东西更容易内化为实际行动,并渗透到日常生活和学

习中。

4.师生关系――平等、和谐

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不平等的,甚至是对立的。教师是知识的载体,是权威者,是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心理成长。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教师的首要工作不是传授而是促进,是一个能影响他人的人;不仅教会学生学什么、做什么,更应该教会学生怎么学、怎么做,教会学生完善和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肯定学生,赏识学生。给学生以尊重和赞赏,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体会自尊的存在。这样教师与学生建立的是一种平等的、和谐的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教师是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这样教师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其心理需要;学生才愿意进行积极体验,敞开心扉勇于自我开放、积极探索。

积极心理学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的辩证统一,强调每个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引导学生发掘自身潜能,发展积极心理品质及自我成长力量。这种理念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展示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将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长远发展和学校的

稳定。

参考文献:

[1]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篇6

课程目标不仅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课程建设的归宿。课程目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方向具有规范作用,它指导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评价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明确指出,能够时常体验到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就是帮助人们增进主观幸福感,获得幸福体验。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不仅仅是矫治心理缺陷、预防心理问题,更主要的是挖掘大学生的各种外显和潜隐的积极体验,并在实践中扩展和深化这些积极体验,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和积极人格,使大学生能够学会以欣赏的态度对待生活,提升创造幸福的能力,增进大学生的幸福感。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大学生、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发展性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目标设计从内容上来说应当达到知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统一。课程教学不仅需要传授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训练促进知识在个体身上的内化,使之养成良好的心理行为习惯。很多心理健康知识是浅显易懂的,关键是在学生现实生活中能否意识到,自觉转化为行动。只有心灵受到最真实的触动,才能做到知情意的统一。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人的发展,在于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人文关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精神,心理健康教育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设计中,尤其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以情感人,以情怡人,以情育人,发挥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受到感悟,实现情感的升华。

二、以积极、生动、实用的内容为主体,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

我们的一切教育、思考和知识,都以怎样获得我们本性所不断追求的幸福为对象(自然的体系)。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也是关于人的幸福、发展、快乐、满意的科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价值就是健康(health)、和谐(harmony)、幸福(happiness)。在3H的价值指引下,应该把握以下三个方面来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1.积极性。积极心理学以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组织系统为支柱内容,这就决定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中应该注重积极导向,应该更加注重大学生潜能的开发、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在课程内容选择中,要注重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将提升主观幸福感、塑造积极人格、创造积极环境融入课程中,如在课程中,如设置“学会感恩”“塑造乐观人格”“积极的情绪管理”“爱与幸福指数”等专题,介绍和行为训练内容。

2.实用性。调查显示,对于课程内容的设置,大学生普遍认为除了基本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以外,更希望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一些符合他们年龄和心理特点、更具有实用性的内容,所以,课程内容的设置必须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和现实需求,将那些能够帮助学生走出困惑,提高心理调适能力、优化心理品质,使他们能够快乐地学习和生活的内容都列入课程内容,如开设与每个学生密切相关的人际交往、情绪调节、自我意识等内容的专题学习研讨。

3.以学生为本。积极心理学注重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实现个人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达到身心健康、生活幸福的目的,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了心理学研究的返璞归真。欧美国家的学校心理教育理念正在从由“让学生适应学校”到“让学校适应学生、为绝大多数学生提供最有意义的教育”方向转变。以欧美国家的心理教育理念为借鉴,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根本,面向所有学生,选择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喜闻乐见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其自我教育能力,使之体会主观自我对解读生活事件的主控功能,培养其主观幸福感、乐观、自尊、希望等积极的人格品质。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发展阶段的群体,对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是阶段性、发展性的。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分层的教学活动,立足教育、重在指导,解决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比如,可以针对大一新生的学习适应、大二学生的自我意识、大三学生的人际关系和恋爱、大四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创业等不同内容,开设有针对的辅导讲座。

三、以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学模式

作为学习气氛的重要调节因素,情感体验本身也是教学的组成部分,这一点在以体验为主、以自我教育为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有能够激发大学生的个人心路历程,并使他们在情感交融和思维激荡中产生强烈深刻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才能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发展提高的课程目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课程。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改变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形式,应采用互动式、体验式、活动式等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情感体验、交往互动、反思领悟与行为训练,实现认识提高、反思建构、行为固化的统一。

案例教学与讲授教学相对,改变了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对有关知识、情感、意志的学习主题,为学生提供生动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心理现象、寻找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案例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和生动性,它虽然不直接传授理论知识,但是却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案例为载体把学生引入真实的境界,引导学生认识现实、了解社会、融入现实社会活动中,鼓励他们自主参与,主动思考,扩展知识,提升现实生活经验,促进大学生自我心理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达到身心和谐。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引导、帮助和启发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的思维,重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互动性较强的课程,多数内容都需要学生参与互动才能完成。教学中,可以采用以小组分享为主的互动性教学形式,包括角色扮演、自画像、心理影片赏析、个案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分析反思自己,鼓励学生交流分享心得感受,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在感受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某一假定的模拟环境,学生扮演特定角色,通过观察、参与、体验、反思等过程,在实践中得以体验,在体验中得以成长,在成长中得以提高。体验式教学以活动为载体,用生动鲜活的体验、体会、感想、启迪说话,抛弃了传统教学的苍白说教,通过团体咨询、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体验,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内省建构心理健康知识,体验感悟知识背后的意蕴,通过体验与实践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四、提升教师的积极素质,创建积极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育主导者教师的素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视环境因素,认为积极的环境对于增进大学生的主观体验、塑造积极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秉承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坚持以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和归宿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教师是人类美德和优势的体现者和传承者,教师的言传身教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着有形和无形的强大影响力。教师要自觉提升自身的积极素质,积极开发自身的美德和优势,善于调整心态,不断增进个人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感、事业快乐感与工作流畅感,直接对学生施加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围绕着激发、大学生自主参与、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而展开的自我教育课程。为发挥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教育,教师就要打破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固着,以积极地展开教学,钻研教学技术,提升教学水平,采用多元化、活泼生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用个体的优势和力量感受生活,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

教师要以积极的、欣赏的态度看待每一位学生,树立“每个学生都在成长、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的积极信念,充分尊重学生,重视学生自我成长的经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用心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鼓励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将心理问题当做一个展现自我能力和挖掘潜在积极品质的机会,充分发挥潜能,将教育过程转变为学生积极主动的求知行为,变成师生积极互动、心灵对话的过程。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导者、管理者,而是引导者、协助者、激励者,关心、接纳学生的精神世界,鼓励学生挖掘潜在的积极力量,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为心理健康教育开拓了新的视野,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回归本原,也促使大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健康发展。我们要不断创新、深入探索,进一步构建完善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参考文献:

[1]K.M.Sheldon&Laura King,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

[2]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33(4).

[3]陈时见.课程与教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李高峰,汪明.对“三位一体”课程目标的解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22).

篇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6.073

对大学生来说,健康的心理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当代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后果屡见不鲜,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高校、社会及国家的普遍关注。2001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1 把握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设计原则

笔者认为,搞好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首先要把握课程的设计原则。

1.1 课程内容体系构建要以心理素质培养为目的

高校应当将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教育贯穿到教学当中,并在课程内容构建上多增加实践课程设计。鼓励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在实际生活中培养自身的抗压和耐挫能力,加强心理素质。

1.2 教学方式要以能力培养为重点

心理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主动有效地应对和处理挫折的能力。所以教学方法上不能单纯进行知识理论性教学,而要通过实践体验与训练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程的建设离不开对教材的设计要求与编写

2.1 教材的编写具有重要的定位和指导作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大学新生适应与成长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的几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要给学生什么样的教材?什么样的教材能让学生和教师在“学”与“教”上均取得好的实效性。作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材,更需结合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心理及习惯,将心理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可操作性有机结合,从而体现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特色。

2.2 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的原则

笔者综合比较了一些高校选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发现在教材编写上,侧重点都有所不同。笔者认为,教材的设计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编写原则,既要注重理论性和系统性,又要结合实际,注重内容的完整性,内容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气息。同时,教材版面设计上应有文字及相配的美图,增强趣味性,做到寓教于乐,这样才有可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2.3 教材专题内容编写及教学板块设计

鉴于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专题授课,笔者认为专题内容的编写,主要应以大学生成长为主线,应基本涵盖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例如: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概论;自我意识培养及调适;健全人格塑造;情绪管理与调节;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恋爱及性心理健康;压力管理及挫折应对及生命教育等。每个专题中可以包含“故事或者案例引入”、“知识理论讲堂”、“课堂活动”以及“自我探索-自测量表”等多个教学板块设计,从理论与应用的角度,兼顾心理课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要求,既要满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科学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的需要,又要满足可读性、生活性及互动性的要求。

3 注重教学方法与教材特色紧密结合

高校心理学课程的建设在注重教材设计的基础上,教师还需注重教学方法与教材特色紧密结合。要重视互动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创设体验情境、观察反思、分享交流、总结提升等多种环节进行教学。另外,可以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手段,如电影视频赏析、团体心理训练、个体冥想、案例引导分析等多种方式。

4 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保证教学效果

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帮助学生最终能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智慧转化为人格。这就要求教师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必须研究透彻教材中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做到对理论的讲解能够深入浅出,有启发性;

(2)教师应学习多学科知识,扩大知识面,确保讲课内容充实,信息量大;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做到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进行针对性教学;

(3)同时,教师应掌握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技能。教师讲课应有热情,精神饱满,做到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这样才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丁志强.浅谈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功效的发挥[J].中国电力教育,2008.

篇8

教研室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和研讨,形成了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课件等课程资源;组织教师公开课,课程组集体点评、交流教学经验;分教学专题拍摄视频资料,利用网络媒体推广优秀教学经验。经过两年的课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课程效果,受到了领导、职能部门、教师和学生的好评。在广泛的评价主体中,学生评价至关重要。学生对课程的态度和内在的学习动力,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过程的体验、掌握的方法,转化为实际的心理成长和行为变化,即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心理素质提升。

二、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

笔者经过两年的教学经历,积累相关学生评价数据,主要分为四大块:教务系统中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布置作业《自我心理成长报告》收集学生课程学习后的感悟,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积累的学生评价,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经过对采集数据的梳理分析,发现教务系统中90%教师的学生评价分数在90分以上(满分95分),近70%教师在各下属学院教师学生评价排名中位居前列。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心理课程总体是满意的。

(一)对课程内容的评价

关于课程内容,学生有这样的评价:总体很好,感觉很放松,不必拘谨在快乐中获取知识,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在生活中会想起课堂上老师教过的知识,能帮助自己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惑。有关建议,学生提到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更多地分析与大学生相关的案例来吸引学生降低课程内容的重复度,能突出重点,传授在现实问题中运用心理学知识的方法建议在大三时候再增设心理课。

综上所述,学生对心理课程是比较欢迎的,普遍认为课程内容有趣、丰富,与现实生活有联系,但希望在课程内容安排的时间、层次、与生活的紧密性方面能有所改进。

(二)对教学模式的评价

在对教学模式的评价中,学生提到最喜欢上活动课,理论课对心理测试、互动游戏和心理电影等更感兴趣,有学生提到教师在课堂上分享自己个人成长经历,对自己启发很深;有学生评价教师单纯教授心理学知识时,学生容易走神、玩手机等,对复杂深奥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更不喜欢教师道德说教式地教导学生。学生对心理课程的期望不同于一般课程,更希望在活动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中,掌握更多自我认知、情绪控制、心理调适等方面的技能。

(三)对师资队伍的评价

在分析学生评价中发现,学生对课程的评价谈及对教师的印象比较多。有提到遇到最好的心理课老师,我对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有人格魅力,上课很有趣老师幽默、自信、大度、温柔,我们喜欢老师上课认真负责,对我们有耐心。在学生的评语中,基本都是对教师的积极评价,授课教师的人格特点、教学态度,影响着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三、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策略

基于以上学生评价的梳理与分析,发现心理课程是受到学生欢迎的,学生们期望经过课程学习,了解自我,塑造健康积极的人格。哈佛大学幸福课是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成功案例。笔者借鉴现有文献成果,结合自身研究,对课程优化提出一些建议。

(一)课程目标注重发展性

心理课程初衷是普及心理知识、预防心理问题及疾病,课程目标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设置。实际绝大部分学生心理是正常的,但会出现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比如自我认知偏差、情绪失控、人际冲突等。心理课程目标应从传统的预防性模式转向发展性模式,重点在于从正面引导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意义,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促进个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课程教学目的应使学生达到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统一:在知识层面,学生要了解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基本知识,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在技能层面,学生要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自我认知技能、压力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情绪管理技能等;在自我认知层面,学生要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能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二)课程内容注重针对性

根据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安排应减少对问题人格和人格形成消极因素的关注,加强如何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和人生态度的研究。借鉴积极心理学的观点,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个人把所有的力量都运用到极限而问心无愧的人生态度,它促使一个人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世界,拥有快乐和幸福。

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构建心理课程的内容,总原则是以多元学科背景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素材,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做一个懂得幸福、创造幸福和传递幸福的人。在具体内容安排时,要让学生了解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如主观幸福感的形成、积极人格的培养、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的构建等;要和学生分享形成积极人生态度的方法和技能,如养成读书习惯、坚持运动锻炼、旅行增长见识等;要结合学校实际生活展现典型人物故事,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启发学生。课程内容要有理论的指引,更要有与口常生活相联系的鲜活实例来将理论具体化,提高内容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三)课程模式注重主体性

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体验的过程。心理课程不同于一般课程,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性,所以课程教学活动设计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从积极心理学提出的积极情绪体验受到启不,具体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

积极情绪体验应用于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积极的视角解读口常生活,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口常生活,最终实现积极改变。在知识的教学中要采用双向的、互动的、开放的教学模式,尝试把课堂模拟成团体咨询的场景,鼓励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沟通,学生在师生互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中积极改变认知;丰富课程内容展现形式,通过案例、视频、心理测试、时事新闻等传递信息,将微信、微博等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兴媒体带进课堂;增加活动课的比例,活动课的场地可以安排在专门的团体辅导室,也可以设在室外,在自然环境下,学生通过肢体、表情等非语言形式传递信息,增进感情,特别有助于人际交往、团队建设、恋爱等教学专题的教学效果。

篇9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具有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是一种完备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目标就是培养完整、健全的人(也称全人),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通识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学有专长,术有专攻,而且在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能协调而全面地发展;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立思考以及善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总之,通识教育首先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培养,其次才将学生作为一个职业的人来培养。不难发现国内外采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之一,就是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目标,采用心理辅导法的教育学模式。根据教育对象已经具备的心理素质水平和个人心理发展需要,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生活、交往、做人和学会发展,促进智力能力、个性特点、社会适应性性和个人创造性发展为基础教育内容;运用各类专题模式训练、多学科渗透、个案或团体咨询辅导等基本方式,从自我意识—人际互动—策略活动—反思内化—形成品质等个体心理素质,作为课程指导过程的五个基本环节,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情境,安排有效的课堂团体活动内容,最终达到培养高职生健全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目的。可以看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为了塑造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识教育的有益补充,通识教育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支撑。对于每个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人身心以及能力的发展来说,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通识教育是不完整的、片面的,不理想的。因此本文基于通识教育的知识大背景,结合我校五年制高职心理健康课程和三年制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体系建设,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期望能对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体系建设添砖加瓦,同时也为高职类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关于我校现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反思

从2009年9月份开始,在心理健康的课堂上,我院一直使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主编的《高职心理健康》,该教材于2014年7月再版。这本教材针对性强,对五年制高职生的心理疏导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其中设置有“想一想”“练一练”“动一动”的模块,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具体的活动设置。我院心理健康教师也是按照这样的教学理念安排课程的内容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有一些实际的关于课程内容和形式上的感受。

1、内容选取要新颖如果案例内容的选取稍显陈旧,学生们就没有新鲜感。现在的学生视更野开阔,知识面也在不断的扩大,常见的案例已经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普遍反应想听到一些最新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咨询案例。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储备,更要求任课教师能够在课余时间主动的、亲身的积累一些咨询案例。比如在公益组织义务做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工作,积累大量的一手案例。同时尽可能的多参加各种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

2、课堂知识内容的呈现形式要丰富因为使用的教材中主要是以游戏的形式串联起来的,教学内容就显得不是很丰满。当然一堂好的心理课应该是活动课,而不是理论课。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需要阐述简单的理论,或者标注一些相关理论的参考书籍,让教师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在知识上有所准备,让学生在活动的开展前能有一定的活动目的上的了解。在活动中能够体会心理能力的增长,而不仅仅是游戏一场。例如在讲解道情绪管理的内容时,就可以增加情绪的ABC理论,认知疗法等。然后再开展调试情绪的游戏活动,那么学生就知道从态度的角度入手解 决情绪问题了。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模式应灵活多样课堂上时间有限,如何更好的利用学生课后的时间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通识教育的开展形式包括讲座、课程和社会实践等。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直接切入学生现实心理的专题讲座,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课程组织模式。本学期我们学院开展了“迎接春天——通识教育讲座季”的活动,全院教师积极参与,效果和反响很好。相关的问卷反馈也在整理和描述过程中。另一个就是课程的安排。我院目前对在校生的心理健康课程的安排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课堂的基本讲授,另一个就是选修课的开设。在课堂讲授中,根据学生学制的不同,还分设了五年制高职心理健康和三年制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选用的教材也各有针对性。但是在多年的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仅仅靠课堂知识的讲授和简短的课堂活动很难生动活泼的展示心理健康知识的内涵,也很难让每个学生都切身的体会到团体活动带来的心灵上的震撼和成长。因此,能够让学生参与其中的团体活动和素质拓展训练等形式,就能够弥补这一不足。这些灵活多样的形式不仅可以开发学生潜能,也能更好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服务。因此,在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体系中,增加小班活动课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形式。当然开展起来确实难度不小,首先要解决场地问题。其次要求任课教师有一定的团体辅导的经验。最后还要求学生能够积极配合,参与活动中。当然以上思路也是我们想要重点突破的方向。

4、与其他课程的交叉渗透的思想作为人文社科类的学科,心理健康课程难以避免的要与思想品德课、就业指导课等科目的相关内容有交叉。我们认为职业院校并不是职业训练机构,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在学科交叉的部分完全可以相互渗透相关的知识内容。例如心理健康课上关于人际交往的知识能力就与思想品德修养的人际和谐内容有交叉,但侧重点略有不同。心理健康课中关于人际交往,可以涉及到人际吸引的心理因素、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以及情商的管理。而思想品德修养课在人际关系部分,更强调一种与人和谐相处的处事态度。心理健康课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内容相重叠。心理健康课侧重点在职业个性的部分,而思想道德修养课则侧重于职业的认知。

四、心理健康课程体系构建

(一)课程设置目标:鉴于我们高职院校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主要是面向青少年中16岁~21岁这个群体,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具备一些共性,例如:思想日趋独立,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情绪起伏多变、表露而又内隐;自我意识形成和迅速发展;性意识萌发;闭锁性与孤独感。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自我认知偏低,有一定虚荣心理;自我调控性差,表现为逆反和任性;情绪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恋爱中也存在盲目从众的现象;自控力偏弱,做事情缺乏毅力等等。鉴于对高职生心理特点认知的基础之上,我们认为课程的设置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积极推进。

1、自我认知完善目标: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是一个人自己对自己的评价。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主要内容构成。高职生的心理问题,多数可以在完善自我意识这个层面得到改善和解决。自我认知回答的问题是:“我是谁?”“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希腊一座古老的神殿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中国古语也教导我们:“人贵有自知之明”,研究发现:对自我认识不清晰、不精确,自知力不强,易导致误判自我,或自负、或自卑,从而导致诸多心理问题或人格障碍。正确的自我认知,对人们的心理会产生重大影响。自我体验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产生的情绪体验,是在自我认知基础之上产生的。自我认知决定自我体验,而自我体验又强化着自我认知,要回答的问题是:“我是否喜欢自己”,“我是否满意自己”等,主要是一种自我的感受。自我体验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自尊心、自信心、义务感、责任感、优越感、荣誉感、羞耻感等。特别是自尊心、自信心对人的影响很大。有自尊心的人,总是不甘落后,力争上游,具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好胜心,是一种动力。自信心是人们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品质。一个人如果和自卑,看不到自己的力量,总认为自己不行,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固定的信心定势,对学习带来不良影响;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有自信心,坚信自己能够成功,他就会积极努力,取得成功。自我体验对个体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时,同样的事件,他人的体验与自身的体验截然不同。很多从体验中获得的自我远远高于从理性获得的体验。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是对自己行为和思想、言语的控制,以达到自我期望的目标。表现在两个方面:发动和制止。自我控制对个体的学习、工作具有推动作用,使个体为了获得优秀成绩,社会赞誉,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作出不懈的努力。包括自我激励、自我暗示、自强自律,核心内容是“我将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可以选择如何做?”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关键环节,“知”与“行”之间有很长的路,高职生常常“心动而不行动”,事实上心动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真正历练意志则需要更多的自我控制。可见积极的自我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心理功能。它不仅是高职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更是取得人生成功的基础。因此这一目标在课程建设中就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积极心理建设目标:最早开始实践积极心理知识传播实践的是开始于2002年的哈佛大学幸福课,在哈佛选课的学生成倍增长。英国的惠灵顿公学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展了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支撑的幸福课,立刻在英国掀起了一场课程改革。如果我们把目光转向中国,也不难发现这种积极推进幸福课的例子。幸福课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互动的部分,还应该拓展到学生与家长的互动中。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精心选择幸福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取最为贴近高职生生活实践的幸福问题,不仅停留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还要从其他学科知识中选取最有价值的幸福见解;能够从自身的咨询案例和研究经历中,选取最有生活最有说服力的幸福案例,和学生一起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对的幸福感知。

(二)课程体系建设路径

1、撰写适合本校学生心理特点的校本教材我校学生目前使用的教材有两本,一本是江苏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职心理健康——高职这场游戏如何通关》,另一本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使用的过程中我们感到,对我校学生的贴合度不够理想。所以我们也在思考,可以将我校教师多年积累下来的学生咨询案例、辅导员对学生的辅导案例,同时结合我校学生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编写适合我校学生学情的教材。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3-0130-0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以前所未有的热度受到关注,近几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点工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的呼声也一再得到响应。教育部在2011年颁布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中就对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作了相应规定,并在随后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对各章节内容作了具体说明,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

对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相应标准和有关要求,高校在具体实施心理健康课程过程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尤其是高职院校。本文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以下简称水院)为例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并就如何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全程参与心理健康课程设计进行探讨,试图为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提供一些思路与方法。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

1.心理健康课程体系不健全。在开设必修课之前水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课堂教育一直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和主要阵地。受限于师资及其他原因,心理健康课程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在2012年前也开出了诸如心理学与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训练、就业心理辅导、情商与发展、团队心理训练、九型人格与职场发展、有趣的心理学等近十门相关课程,但整个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尚不健全,没有从整个课程体系系统地进行有效规划,比如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课程应该开些什么样的课程,作为心理健康实践课程应该安排些什么内容,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延续如何进行一些安排等。

不仅作为课程体系建设如此,而且对于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管理也比较松散。课程建设缺乏有效的目标设定与严谨的管理,尤其是教学主管部门,对授课教师是否具有上这门课的资质缺少约束,“能开课、敢开课就行”的思想严重,殊不知在课程设置不够科学的过程中不仅伤害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积极性与求知欲,同时伤害了这门课程的严谨与科学性。

2.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少不了教师这个重要的载体。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应当由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具有相关工作经验或教育背景的兼职教师等人员组成,并且在专职教师配备上需要达到至少2人。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高职院校心理健康专职教师远达不到这个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队伍难以实现专职化、专业化。

尽管水院在近几年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与费用进行师资培训,但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少距离。发展到现在,共有专兼职教师19人,其中持有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人有十多人,符合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授课教师标准的人数相对比较少,而且大多数兼职教师是理工科专业背景,人文社科类的都很少,更不用说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专业,对心理学的理解、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可想而知。同时大部分兼职教师之前没有课堂讲课的经验,本身又不是师范类专业毕业,授课的技能也相对缺乏。

3.教学内容设置尚不科学。教育部在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对教学内容作了具体的安排,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课程体系建设不健全、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水院与很多高校一样,从2012级新生开始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采用16学时的必修课加上16学时的选修课形式。在必修课的内容安排上,尽量与思想品德课、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不相重复,选择了新生心理健康与适应、自我意识、情绪与压力管理、人际交往、完善人格、恋爱心理、异常心理识别与心理健康维护等八个主题,每个主题2个学时,并且采用大班化教学的方式(四合班,合计约160人)。从当前学校的实际来看,能满足短期内的需要,但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这样的内容设置仍有不少问题存在。

篇11

以心理健康课为例,目前大多数技工院校的心理健康课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发展性任务,不能突出教学改革中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要求。且许多用人单位在对技校毕业生的反馈中都特别提到:学生心理素质差,无法灵活应对工作中的突发事件,也缺乏应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与抗挫折力。基于此,笔者尝试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运用于技工院校的心理健康课教学中,在工学结合背景下,一方面坚持心理健康课以就业为导向,与各专业相结合,以工作任务、工作流程组织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现文化基础课程的服务性和应用性。另一方面,保证学科的整体性和完整性,体现心理健康课程的基础性和通用性。

一、课程设计

为了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适应企业对员工基本素养的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笔者学校设计了心理健康课程内容。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主要贯彻了以下设计原则。

一是以现代文秘专业为基础,听取行业专家、企业负责人对人才心理素质的要求,构建培养计划,确定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二是以国家心理健康标准为依据,心理健康课程包括学习、生活、职业三方面内容,涉及自我认知、职场抗压、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知识。三是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以素质训练为主线,以相关理论知识为支撑,较好地处理理论教学与素养训练的关系,切实落实先进的教学指导思想。四是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设置企业情境,使课程的内容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易于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工作任务设计

心理健康一体化课程以工作岗位为依据,构建8个教学项目,每个教学项目以若干个工作任务为线索组织课程内容(见下表)。每个工作任务结构按照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实践操作、问题探究、项目评价5个步骤进行设计,每个工作任务的内在结构紧紧围绕素质提升这一核心。

表 心理健康课程的8个教学项目及工作任务组成

项 目 工作任务

项目一:人生价值观培养 测评自己的价值观

两个工作机会,如何取舍

项目二:性格塑造 了解不同性格的利弊

测评自己的性格

刚到公司,学会观察与判断领导与同事的性格

项目三:压力与情绪调节 领导因其他部门的错误迁怒于自己

应对连续加班一个月

项目四:人际沟通 与新来的部门领导相处

处理与同事的冲突

向新客户介绍公司

项目五:印象管理 接待外宾

参加自助餐酒会

项目六:潜力开发 学习公司新引进的办公软件

参加新产品会

项目七:时间管理 同时接待两批客户到企业参观

三个部门的资料处理

项目八:挫折应对 出差半年,工作条件恶劣

部门矛盾众多,领导安排的任务难以完成

1.教学目标

本课程在确定现代文秘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岗位工作流程各环节所需能力,确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及能力构成,重点培养学生具有现代文秘岗位所需的心理健康知识及技能,能创造性地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当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以满足市场需求。

2.学习任务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现代文秘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文秘专业实操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实践操作

通过教师演示、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等方式,按步骤完成工作任务。

4.问题探究

针对实践操作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实践操作环节的理解。

5.项目评价

采用多元主体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弥补纸笔测试的不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三、教学项目的实施

下面以项目五“印象管理”中的工作任务二“参加商务酒会”为例,介绍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项目。教师要先向学生介绍工作任务结构的5个步骤,即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实践操作、问题探究与课程评价。

1.教学目标

自助餐酒会是商务公关活动的重要形式,公司文秘参加商务酒会是岗位工作的一项内容。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参加酒会的整个过程,包括前期准备、入会和离场,且要给来宾留下好的印象,以便将来在商务上进行合作。因此,教学目标为:了解商务酒会的礼仪,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程,以符合自己的期望。

2.学习任务

熟练运用印象管理技巧,如穿着得体、仔细倾听、传达尊重、表达自信愉悦等。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录像并与老师讨论,了解在整个自助餐酒会过程中如何进行印象管理。

3.实践操作

(1)模拟自助餐酒会的场景,学生事先布置好场地,准备好食物与酒水(用塑料模型代替);

(2)学生分为4个小组,每组6~8名学生,每组分别代表不同的公司,每组安排1名记录员;

(3)学生穿着自己准备的服装出场,同学记录下小组人员的穿着是否得体、需要哪些完善;

(4)学生与其他小组成员交流,学会握手、目光交流、互换名片的方式,注意运用倾听、赞美、积极反馈等技巧;

(5)模拟自助用餐,注意用餐礼仪,体现节俭;

(6)离场,与相关人员打招呼。

4.问题探究

学生了解参加自助餐的整个过程,包括穿着准备、准时到场、与会场人员交流、自助用餐、告别等;学会印象管理的技巧,如穿着方式、用餐礼仪、人际沟通礼仪等。

5.课程评价

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考核学生的表现,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考核学生掌握印象管理技巧的情况。

四、教学体会

心理健康课采用理实一体化设计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实现了技能训练与基础知识的结合,把职业素质教育、企业文化教育融入课程设计中,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面向工作岗位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对企业工作岗位能力要求了解得更加全面,课程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总之,心理健康课是一门基础课程,教师需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入手,树立任务导向课程观,将基础课程的构建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积极开展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建立满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于专业背景的文化基础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篇12

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2014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正是现代社会职业竞争中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基地,高职院校也开始日益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使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公共必修课程的体系,然而,作为显性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主要作用是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以及心理调适的技能,要使学生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能解决自身心理问题,促进心理素质的提升,还需要结合相应的隐性课程。因此,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必须同时结合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全面实现教育的目标。

一、隐性课程的含义及特点

1.隐性课程的含义。完整的教育课程,包含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它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实现形式,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而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则从20世纪才开始,早在1916年,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和他的学生克伯屈相继提出了“附带学习”、“附学习”等概念。1968年,美国学者菲利普.W.杰克逊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这一概念,后来的研究者们针对这一研究领域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术语和概念,包括隐含课程、内涵课程、无声课程、潜在课程、无形课程等,反映出研究者们对“隐性课程”含义的理解不一,但同时也承认学校教育中所出现的这一因素。总而言之,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在教育环境中对学生产生间接的、潜在的影响,使学生无意识的受到感染、熏陶和认同,对学生产生价值导向作用、情感激励作用、行为规范作用的一类课程。它是显性课程教育的重要补充,对教育效果的发挥和体现有着重要的作用。

2.隐性课程的特点。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种重要的课程模式,隐性课程有着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教育目的的隐蔽性。与显性课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特点不同,隐性课程的教育目的隐藏于各种的教育载体中,无法直接表现出来,它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慢慢对学生的外在行为表现和内在心理活动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则是教师和学生本身难以觉察的。

(2)教育对象的全体性。不同学科领域的显性课程,会针对一定群体的学生而开设。但是隐性课程的开设不是针对某些特定的学生,它主要通过各种学校教育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学生产生影响,一经实施就会对整个学校环境中的全体学生都产生相同的影响,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公平、自由地受到熏陶和感染。

(3)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对显性课程而言,其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根据学科的特点一般是较为固定和统一的,但隐性课程则渗透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又是不断变化的。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指导思想、校风校纪、规章制度、校园物质环境、教室布置、校园文化活动、教师自身素养等都能无形中对学生的身心状态产生影响。

(4)教育效果的持久性。显性课程的开设往往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强制性,对于存在逆反心理的高职学生来说有时是难以主动接受的,所以也导致了高职学生中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厚的心理特点。但隐性课程是通过无形的、间接的、隐蔽的方式逐渐对学生进行影响,学生对此并没有任何的抵触反应,因此所形成的教育效果往往较显性课程更为深刻和持久,通过这种长期熏陶下形成的人格特征将伴随终生。

二、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内容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指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指出十二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大学生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大学期间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大学生学习心理、大学生情绪管理、大学生人际交往、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以及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以发展性目标为主,即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更加注重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的应用。在课程内容体系上,也需要涉及上述十二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但是,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以及课程的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也会有所调整,如“大学期间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在入学之初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培养基本职业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基于职业教育的目标导向,很多高职院校会独立开设职业指导类的课程,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等来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职业基本素养与能力。为避免教学内容的交叉与重复,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这部分内容可以简化甚至省略。而“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大学生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这三部分的内容,教学方式主要是知识传授为主,在新生的入学教育和日常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中也常有涉及,在课堂教学中,出于课时的限制,也可以将其内容进行合并、简化或删减,在课程导论中即可完成这一内容的讲授。

因此,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为理想的教学内容体系应包含八个方面的内容,即大学生我意识的培养、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大学生学习心理、大学生情绪管理与调适、大学生人际交往、大学生恋爱心理及性心理、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以及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

三、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的设置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的重要补充,其教学目标应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一致。基于隐性课程的特点,它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环境中的包括校园物质环境、学校规章制度、教师人格特点、校园文化活动等因素来感染、熏陶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从无形中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从而提高其心理素质。可从以下八个方面来设置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

1.建立民主、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完善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目标在于能独立客观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将来要成为怎样的人,以及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培养坚强的意志力。上大学后,很多学生都体会到约束力减少、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有的学生感到难以适应,不知如何更好地利用时间。学校中所创设的民主、和谐、宽松、合理的制度氛围,允许学生参与到管理工作的事务中,能引导学生学会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管理好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从而有效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培养自主、自立、坚强的心理品质,完善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2.发挥教师人格魅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发展教育主要目标在于帮助学生调适缺陷人格,塑造健康的人格。大学阶段所形成的人格特征对今后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而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榜样和示范作用尤为重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信心、责任感、勤恳务实的教学作风、正向积极的情绪体验、乐观向上的心境,从潜移默化中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使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模仿学习,将教师的人格特质内化,逐渐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

3.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人社会化程度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人的健康个性品质形成的关键因素。对高职大学生而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除了学好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外的一个重要目标。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群体,往往由于不善于与他人相处、人际关系不良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师生关系是大学生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师生之间的交往方式,将会影响着学生与其他群体的交往。教师如果能以平等、友好的态度与学生交往,以生为本,多关心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与信任,将会使学生养成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的交往态度,以合理端正的方式与他人相处,逐渐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恋爱观和性心理。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中提到,成年早期(18-25岁)是人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的阶段。对处于这个年龄范围的大学生而言,恋爱是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大学生谈恋爱已是普遍现象。但是,由于大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在对待恋爱和性问题上存在不少误区,也容易导致不良的恋爱心理和性心理。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能充实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其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鉴赏能力,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进行正常的异往,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异性,消除对异性的好奇感和神秘感,形成健康的恋爱观和性心理。

5.重视学风建设和评优活动,促使学生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上大学以后,由于失去了高考的目标导向,很多学生会感觉到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加上受到“大学就是混文凭”、“60分万岁”等不良学习思想的影响,导致不少学生在上大学后出现了逃课旷课、无心向学、考试作弊等学习现象,因此抓好高校的学风建设尤为重要。良好的学习风气,能在全学校范围内形成一种热爱学习、努力学习的氛围,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从而发自内心地主动学习。另外,定期开展与学习有关的评优活动,如奖学金评选、十佳大学生评比等,表彰努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以此为其他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从内外两方面增强其学习动机,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

6.发挥心理社团作用,帮助学生有效管理负面情绪。心理社团是高校中由学生自发组建、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学生团体,具有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等特点。高职生往往具有敏感性高、自尊心和闭锁性强的心理特点,遇到心理困惑时不太愿意向父母、教师倾诉,或寻求专业心理辅导的帮助,而是更乐意同龄的朋友、同学诉说。心理社团正好发挥这样的作用,通过学生自己开展一定主题的心理团体辅导、心理素质拓展和朋辈互助等活动,不仅使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心理健康知识,还为其提供了一个向同龄人寻求帮助的平台,帮助其掌握调适心理和调控情绪的方法,有效地处理负面情绪。

7.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压力和应对挫折。压力和挫折无处不在,不可避免,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压力就没有成长,没经历挫折就难以成熟。而当今大学生,大多数从小的生活和学习经历都是一帆风顺,没有遭受过太多的挫折,往往导致了承受挫折能力不强的心理特点。大学生因经受压力和挫折后而产生极端行为的例子屡有听闻。大学校园里的各类竞赛,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实现自我、展示自我才能的重要的平台,同时也是锻炼学生承受压力和对抗挫折的最佳机会。学生通过参加竞赛,在比赛过程中有可能体会到压力和遇到挫折,在压力和挫折带来的负面影响中磨练自己,学会正确看待压力和挫折,主动探求解决和应对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而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8.优化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学会珍惜生命。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屡有发生,除了反映出当今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压力大以外,更能反映出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这种生命意识淡薄的现象严重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生命教育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因此,优化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优美宁静的校园自然环境、美观实用的建筑设计、合理规范的课室布置,能带给学生舒适的感受,让学生在优良的校园环境中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审美观,以积极的心态看待身边的一切,感受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美好,从而养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要使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出最佳的效果,在注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的同时,更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的作用,合理设置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隐性课程,使两者有效结合,相互补充,全面提升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为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而服务。

参考文献:

[1]邓道宣,罗明礼,国内外隐性课程研究述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2):98-101,134.

[2]何云峰,隐性课程的理论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50-52.

[3]黄安云,开发和优化隐性课程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初探[J]v企业家天地,2011,(11):86-87.

[4]李月琴,程和平,浅析高职院校如何开发和运用好隐性心理课程[J].2012,(34):231-233.

篇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