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机电设备管理体系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机电设备管理体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机电设备管理体系

篇1

2人员操作问题

机电操作人员专业素质不过关,安全意识薄弱缺乏敬业奉献精神。机电设备的操作、维护、检修对工作人员在专业素养要求较高。而在煤矿开采企业中,机电相关的工种又属辅助工种,待遇相对较低。这就造成了机电操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扎实钻研技术。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先进的机电设备被引进到煤矿的开采过程中,而在原有岗位上工作的机电工作人员并没有给予相关的重视,不愿意学习新技术,与机电设备运行的要求差距逐渐加大。工作过程中机电操作人员由于技术不过关而导致的机电设备的不合理运行使机电设备收到不同程度的损毁,而长期的不合理操作,又极易造成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

3机电设备运转环境问题

煤矿开采涉及的机电设备数量多,系统复杂,涉及供电、排水、通风、运输、开采等多个方面。这就无疑将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转投入到一个复杂的环境当中。此外,随着矿井的深度加深,地压也在随之加大,矿井支护难度也随之加大,巷道变形的可性能加大,变形的巷道给机电设备的操作带来隐患。

4煤矿机电设备管理问题管理方面的问题主

要表现为人员分配不合理和管理体系不健全两个方面。一些专业素养较强的特种作业岗位不考虑工作人员的个人专长随意地调整,给安全埋下隐患。某些技术岗位工作靠人情关系上岗,没有专业知识储备,岗位培训也跟不上。自然就给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一套完备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体系包括操作体系、维护体系、考核体系等。但实际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体系总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例如有些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体系缺少操作体系、有些缺少考核体系。总是不能够做到全面、系统。也就无法在工作中做到对煤矿机电设备使用、维护、修理等做到全面监督和管理。

二煤矿机电事故的应对措施及预防策略

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在事故发生后亡羊补牢,而是在事故发生之前就做好全面的防范措施,组织事故的发生。所以,减少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最主要的还是从要从预防入手。

1加强设备资金投入,促进陈旧设备更新换代设备

陈旧是煤矿机电设备事故发生的客观原因,使用陈旧的煤矿设备虽然从短期上看,为企业节省了更换设备的经费。但从长期来看,使用陈旧的机电设备不仅能耗高、产出少,还需要经常维修且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使用陈旧设备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实际上比企业使用陈旧机电设备节省的经费更多。所以,只有加大设备资金投入,更换陈旧设备才能从根本上排除机电事故发生的隐患,从长远来看也能够为企业带来真正的效益。随着现在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和智能化越来已经成为煤矿机电设备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工作人员只需要操作计算机便能够对机电设备进行控制,计算机系统能够自动检测机电设备运行的情况,及时对设备故障发出预警。大大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2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能够认真对待工作,严格按照正确的工作流程进行操作。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则可以使职工在工作中高效地解决设备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并能够及时发现煤矿机电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在事故发生前排除。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在专业技术水平和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和提升,为煤矿企业提供既有高综合素质,又有高技术水平的人才。

3为设备的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

设备环境运行的改善可以从生产环节的简化和及时排查隐患两方面入手。简化生产环节,比如将人员和物料运输分离,原煤运输采用长运距的大功率设备。排查隐患,主要指对巷道支护情况和机道的全面排查,对不适合设备正常运转需求的,进行全面整改。

4完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健全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体系。根据现有的管理体系,发现其中的不足和缺失,修改现有管理体系中不合理之处,完善现有管理体系缺失的要素。为了提高管理体系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还可以借助高科技手段。例如引进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自动预警管理系统,将设备的检修周期和检修标准以及设备正常运行与异常运行的各种对比参数录入系统,系统会在设备运转参数异常时自动发出警报,并在检修设备检修周期时自动提醒有关责任人。

篇2

一、矿山机电安全管理

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关系到矿山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更关系着煤矿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从设备、设计以及人力管理等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设备管理

这一个环节具有非常强的技术性,属于技术管理的核心内容。所以,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确保机电设备可以稳定、持续的运转,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升机电设备的效率,降低其磨损率。对于公司而言,包括以下两方面工作:首先,构建起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系统;其次,在第一时间之内找出安全隐患,然后做出科学的诊断,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维修。

将维修工作作为设备管理的重点内容,是保障机电设备可靠运转的主要手段,那么就要尽快发现机电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做出科学的诊断,这是做好维修工作的前提。设备管理过程中应当弄清楚设备状况,了解其具体的运行状态,经常性地对其进行检查,看其是不是可以顺利运行。同时,还需要构建设备管理账簿,认真记录机电设备的采购、运行、维修等各个相关环节的工作。然后,还需要妥善保存好其图纸、型号、使用说明书等各种基础资料。

(二)设计管理

提高设备设计水平措施设计的科学性是摆正煤矿质量的重中之重,所以,提高设计水平成为确保煤矿产量的前提条件。

首先,应当构建设备监督岗。为切实加强设备设计与监督工作的联系,设计过程中需要设置相应的监督工作岗,以增进设计工作者和使用工作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第一时间之内了解设计进度,使设计更加科学。在具体的现实之中,考虑到矿山地质状况的不可预测性与复杂性,运行时肯定会按照具体状态来适当变更设计,因此,需要相关监督工作者一定要深入到现场进行考察,确定以后做出相应的变更指令,以不断改善设计质量。

其次,认真管理好设计审批关。关于矿井机电设备的设计,审批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应的审核制度来进行。最初是通过设计工作者对标准格式进行编写,然后由作业区负责操作的职工做出审核,把好使用的工艺关;接着通过地质主管从总体上审核工艺状况,把好适用关。对重点井及新工艺试验工艺再由总工进行审核。

(三)人力管理

切实强化技能培训,定期安排作业人员与管理人员接受岗位培训,使他们的水平不断提升。由于煤矿机电设备种类较多,并且操作流程非常繁琐,施工的时候需要的技术比较多,所以,作业人员一定要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同时,一定要熟练掌握其作业过程,从而能够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避免由于未充分把握先进的工艺技术,而导致工作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的现象。所以,作业区需要对各个作业人员安排专门的培训教育:在他们上岗工作之前,针对全体职工,一定要安排全面的培训,内容涵盖职业道德、技能、制度等各个方面。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应当经常性地安排干部与普通职工接受岗位培训,同时,还需要切实加强不同部门相互间的沟通与交流,确保不同部门的工作能够密切连接。

二、相关诊断技术

(一)构建数学模型

设备工作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技术参数,它们和设备工作状态以及故障根源具有非常紧密的关联性。所以,务必要构建一个可以体现上述各种参数和设备安全运行的数学模型,利用它来反映设备状态和不同技术参数间的的联系。具体来说,主要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建模工作,这对设备的安全隐患、故障诊断、寿命预测等方面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信息采集技术

为能够提供基础数据,以方便数学模型进行分析,设备工作过程中,需要涉及到相关技术,来准确地收集、测量设备的各种信号和参数。通常情况下,这个过程主要通过各种传感器来完成,在收到各方面的数据信息以后,传感器接着会把许多危险信息传输到计算机或者数据贮存器。

(三)信息处理技术

现场采集到的数据资料,无法直接的、全部用于分析机电设备的工作情况,必须先要科学合理地甄别这些信息是否有价值。所以,应该通过相关方法来对它们进行转换,将它们变为计算机或者人们可以识别的、有用的数据资料,从而才能达到采集信息的目的。

(四)分析与识别技术

这主要是用来识别、分析机器处理后信息的方法。其把机电设备运行的相关数据,以及安全运行的标准参数加以比较分析,利用这种方式来判断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发生的故障种类,然后,分析其根源所在。

三、故障诊断技术的运用

(一)主观诊断技术

即机电设备维修工作者利用简单的检测仪器,再加上自身长期工作过程中积累的故障维修经验,来简单地甄别与诊断故障的方法。

大体涉及到下列几个:直觉经验法、参数测量法、故障树分析法等。接下来本文将分别进行阐述。

所谓直觉经验法,顾名思义,即维修工作者利用感官以及自身积累的工作经验来判断故障种类与根源的技术手段。该技术具有便捷性的优势,非常便于应用,在那些小型、简单机电设备的故障检测与排查中较为适用,然而,这个方法的缺点是具有相对较低的可靠性。

所谓参数测量法,即测量获得回路中所需关键点处的工作参数,然后把它们和运行的正常值加以对比分析,利用这种方法来分析参数是不是处于正常区间之中的技术。该技术对在线监测与定量预报非常适用。

故障树分析法即画出设备运行的故障树逻辑结构图,把主要故障放在故障树的顶端,然后画出小的故障的分支,以方便按照不同部件的标准数据来判断。这个技术在那些大型的、繁琐的机电设备的故障排查中较为适用,因这些故障较为复杂,这个技术能够确定其中的重点问题。

(二)客观诊断技术

仪器问题甄别技术主要按照设备的许多标准内部参数,和测得的实际数值加以比较分析,利用这种方法来做出判断。这个技术在简要分析故障的时候较为合适。

数学模型诊断技术是通过数学方法来处理故障,利用动态测试与传感器技术来测量机电设备的许多特征值,对采集到的数据实施建模分析、处理,然后利用相关信号来分析根源所在。这个技术能够从根本上来模拟问题并作出分析,可相对公允、客观的体现故障源,并且利用不断改变模拟数据,来科学的分析故障,并给出相对可靠的判断标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矿山生产过程中,必须切实加强管理和控制,同时逐渐改善作业质量,从而保证公司效率,这必须引起有关公司、政府主管机构的高度重视,一些矿山在经营运作过程中在设备管理工作中投入很大,取得非常巨大的成绩,然而,矿山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中仍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相信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将会有更多的先进工艺与新型设备被引入到矿山生产之中,与此同时,矿山机电设备管理体系将会越来越完善,利用率肯定会日益提升。

参考文献:

[1] 姜美英. 浅析矿山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J]. 民营科技,2015,01:116.

[2] 王军开. 矿山机电设备的管理及维护检修分析[J]. 技术与市场,2015,05:254-255.

篇3

一、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特点

1.施工周期长

施工活动从采购开始,涉及到调试、生产运行、安装、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直到设备安全正常运行或者满足基本使用功能才算完工,施工战线比较长。

2.技术要求高

随着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安装工程规模与要求也越来越高。另外,伴随科技的提高进步,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也越来越多,对安装精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3.涉及面宽泛

机电设备广泛应用于公用、民用和工业等各领域中,具体到电气、通风、采暖、排水、自动化控制、消防等系统的安装,其中包含电子工程、自动化、仪表、机械设备工程、环保工程等多种工程项目,涉及范围非常宽泛。

4.各项目之间的协调管理工作多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涉及专业比较多,所以,做好各项目专业之间的工序衔接、进度安排和工作面交接等协调、配合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只有如此,才能创造有利的工程施工条件,充分保障施工质量。此外,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机电安装工程还需要协调好与其他相关工程部门之间的工作,保证土建工程与各类安装工程之间的和谐。

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管理内容

1.施工管理

(1)施工进度管理。进度管理能够综合反映施工设备的供应利用率和施工队伍的组织反应能力,它是通过施工进度表来进行检查和管理的。弱点施工进度表是在施工顺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施工顺序包括安装图设计,设备验收、安装、调试预验收,管线施工等多个阶段。一般大型机电设备安装项目施工进度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内容,为了更好地保障施工进度与质量,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项目部应该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包括合同预算部负责人、生产副经理、分包负责人、专业工长和作业班组长等共同参与的工程进度控制体系。

(2)施工界面管理。即装修工程施工、弱点系统工程施工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在其工程施工内容界面上的划分与协调。在工程开工前应该组织相关工作人员了解、熟悉有关规定、标准,分部、分项地收集、汇总、整理相关资料,提高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控制与材料管理的自觉性,尤其要提高材料员的质量意识。

(3)施工组织管理。合理安排整个弱点系统施工期间工程管理人员、安装工人、技术人员和调试工程师等施工人员进场时间与人数,避免浪费不必要的劳动力,科学合理利用立体交叉平等流水作业等方式加速工程施工进度。

2.安全管理

做好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员参加、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体制。通常项目经理是整个项目安全生产的总负责人,直接负责人是生产副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纵向包括从实际操作工人到项目经理的所有相关人员,横向则涵盖各个职能部门,建立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安全管理机制,要求每个相关工作人员都树立正确的安全责任观念,明确各自安全职责,统统保证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安全。其次,做好安全管理策划工作。项目部应该组织技术人员编制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安全施工、专项与分部工程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尤其是针对某些重要的发电机房、高低压配电室、水泵房、冷却塔室、冷冻机房等,应该从施工资金、设备、技术、环境、材料、制度与人员等方面编制出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与方案,做好整体安排与策划工作,确保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

3.质量管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尤其是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和质量要求正在不断提升,并且开始重视机电设备的质量安全问题。机电设备的安装不仅要与整个建筑环境相协调统一,提高美观度,还要尽量降低振动效果,防止噪音污染,并且机电安装工程完工后的质量是没有更改空间的。因此,要做好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管理工作,必须要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工程实体形成阶段、施工层次和影响质量安全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方法,施工人员素质、施工机具设备、环境、进场材料等各方面,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不断加强科学管理,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有保障、质量有保证。

4.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检验项目管理各项工作的参考标准,也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之一。为了达到预定的项目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目标,项目部门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按照工程部位、成本项目分解公司成本计划,研究降低成本的措施、途径,编制具体、详细的目标成本计划明细表和控制措施表,将目标责任落实到人,并定期检查成本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其次,依据成本项目和工程部位建立成本费用收支明细表,逐笔记录每项成本费用,按月进行结算,并定期与计划目标进行分析对比。最后,根据成本控制目标计划,要求各级负责人提前计划并安排好工程施工中需要的人员、设备、机械、材料等要素,然后由项目部精心策划、统一调度管理,力争做到动态管理、合理使用、优化配置,避免因材料等调度不周造成的浪费、停工等问题。

5.竣工验收阶段财务管理

竣工验收阶段的财务管理由建设单位做结算报告,是以货币指标和实物数量为基本计量单位,综合反映工程从筹建开始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为止的所有建设成果、建筑安装费和财务情况的总结性文件。项目经理部在竣工结算前要检查项目是否经过验收、是否完工、调整的工程造价和施工图的预算是否编制完毕、交工材料是否整理完毕等。此外,还要做好工程材料、特种设备及作业、技术档案、设备采购、施工机具和回访保修等项目管理工作。

结语 总之,机电安装项目管理是一个动态、系统的管理过程,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特点,掌握项目管理内涵,并依此制定具体明确的项目管理目标,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机制,设置必要的项目管理责任岗位,落实负责人管理目标与职责,这是做好机电设备安装项目管理工作的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赵杨,丁宝峰,杜翠,赵明. 机电设备安装项目管理的技术要点分析[J]. 机电信息. 2011(03)

[2]高峰,任世军. 常州电厂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国际管理标准的实践与思考[J]. 现代管理科学. 2004(10)

篇4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254-02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是指利用企业管理的理论对煤炭企业机电系统的人、财、物和事进行科学管理,使之发挥最高经济效益的全部活动。

就我国煤炭系统来讲,一般都拥有从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压气到采掘、钻探、通讯、洗选等一整套机械设备及与之相应的电气设备,而且都有着一支操作、维修、管理这些设备的队伍,并且还有为之服务的机电设备修理厂等。这些一般被称为煤矿机电系统,而机电设备管理作为煤矿机电系统中的一个重要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煤炭企业要发展,管理是关键。目前,我国一些较为成熟的煤矿开采已经逐渐转入深部开采、矿井的延伸开采,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性能和管理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煤矿系统工作的同行都清楚,煤矿生产中的煤炭开采、运输、提升多种环节都需要依靠机电设备与机电设备管理人员来完成。由于煤炭行业的特殊性,给煤矿机电设备管理造成了诸多困难。笔者长期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岗位上工作,积累了一些管理工作经验,经过对口专业进修及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使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笔者愿意与业内同行共同分析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析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先进的整改措施,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得煤矿使用的机电设备品种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复杂。特别是电气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也为煤矿机电设备带来了大发展,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也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但多年来形成的弊病达不到新的标准和要求,所以,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出现了以下问题。

1.机电设备管理部门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安全管理不到位。笔者经常与业内同行探析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分析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发现好多煤矿虽然设置了机电设备管理部门,但机电设备科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却放在应付生产上,没有充分发挥出管理部门的作用。由于煤矿领导对机电设备管理不够重视,大量地压缩管理人员,造成机电设备管理人员不足,机电设备专业未能健全,机电设备管理网络经常中断,机电设备职能管理淡化的现象。还有一些煤矿根本就没有设置机电设备管理人员,有的就是设置了,管理人员也是身兼数职。对电气管理、电缆管理、小型电气管理、防爆检查、设备管理、配件管理等管理不到位或放弃管理。更有一些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标准化管理意识淡漠,对固定设备和流动设备的管理未能按《国有重点煤矿生产矿井机电设备专业质量标准化标准》进行,导致机电设备从选型、购置、验收、试验、安装、维护、修理直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一些环节不到位。有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处在机电设备验收、使用过程中管理制度执行的不严,不合格产品仍然使用,而正常使用的机电设备缺少编号,账、卡、物不对应。还有的设备该报废的不报废,仍然超期使用。这些问题都严重干扰了煤矿正常生产,使机电设备安全生产处于被动状态。

2.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缺乏,在岗人员素质偏低。众所周知,煤矿是一个危险性高、环境差、风险大的工作单位。从业人员长期在地下开采光明,但他们的收入往往比较低,所以,对专业管理人员、维修人员、操作人员缺乏吸引力。很多煤矿招不到技术人才,煤矿只好自行培养一些人才。可是,由于激励措施不到位,这些人才经过一个时期锻炼能独当一面后,又被效益好的单位挖走,造成大批技术熟练的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维修人员、操作人员流失、青黄不接的现象。目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岗位上有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是临时工,这些人员文化素质低,不安心工作,安全意识淡薄,再加上煤矿机电设备系统培训方式落后,教育方法单一枯燥,只是形式主义走一下过场,起不到预期效果。这就给机电管理带来了安全隐患,造成机电设备管理人员文化素质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的现象。由于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负责培训的部门没有对这些管理人员进行过设备管理和企业管理培训,使得一些管理人员经常违章作业,机电设备故障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煤炭生产进度,给国家、煤矿经济运行带来了损失和障碍。因此,需要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决策层用先进的技术武装机电设备管理人员,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要求他们按标准化的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全面提高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使他们的工作规范化、正常化、制度化。

3.忽视机电设备保养,机电设备超负荷工作。近年来,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拉动以及我国将煤炭作为基础能源重要原料的战略地位的影响,煤炭需求产量激增。受利益、经济效益所驱动,煤炭企业常把生产任务、经济运行摆在第一位,而机电设备安全、使用寿命、机电设备规范化管理则摆在应付生产、充当配角的位置。机电设备“连轴转”,人可以休息,但机电设备没有维修保养的时间,再加上机电设备管理技术指标不过关,没有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无法对购进设备进行必要的性能、指标、安全性能的检测,运行中大型设备及电网供电采用的保护装置不完善,维修、检修需用的配件、工具不足等。虽然每个煤矿都制定了相应的机电设备管理规章制度,但实施力度不够。同时,煤矿领导干部重视瓦斯、煤层、水灾、火灾等重大事故的防范,对机电设备事故重视不够。业内同行都知道:机电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清洗、、更换易损件等保养工作,一些领导及管理人员认为这些工作会增加工作量,加大生产成本,日常保养工作常处于缺失状态,致使机电设备故障频发,实际增加了生产成本。再者,煤矿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粉尘大、温度高、腐蚀性气体长期包围着机电设备,可是管理人员对此认识不足,机电设备在井下运输、存放的过程中,没有采取防尘、防锈、防潮等措施,造成机电设备的腐蚀和损坏。随着矿井的延伸开采,矿井的垂深一般都在600~800m以上,多水平提升,接力排水,造成供电线路加长,负荷增加,网络复杂的现象。深部开采地温和压力的不断增加,使煤矿的巷道、泵房、变电所等场所底谷严重变形,导致管路、电缆受压。这些超负荷的生产状况给机电设备管理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笔者深深感到,如果不加强管理,不进行技术改造,不提高和改进管理力度与方法,就很可能酿成重大事故。因此,煤矿领导和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切不可掉以轻心。

二、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整改措施

煤炭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煤炭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经济运行,因此,抓机电设备管理工作首先要从加强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做起,对一些重要设备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电气设备进行更新,以提高安全生产可靠性。对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进行安全过程闭环管理。其次,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做好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健全一系列机电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实行奖优罚劣的激励制度。然后,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流程管理,维修和保养,以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系统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行。

1.加强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任何一个煤矿如果对从业人员依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实施办法》进行管理,那么这个煤矿无疑是安全的,因为在做到这些工作的同时,不安全的隐患已经消除了。怎样扎扎实实地做好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呢?笔者认为,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的过程管理必须以科队为单位,兼顾班组,实行过程安全闭环管理。过程安全闭环管理的过程是:制定安全目标,健全以机电矿长为首的安全管理网络机构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安全隐患和危险点的分析预控,强化现场管理,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处理,坚决执行安全奖惩考核制度,加强职工安全专业技术学习。煤矿机电设备安全过程闭环管理应该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1)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目标管理的设置应该在每年年初进行。各科室、班组、个人都应根据本科队、本岗位的生产情况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分析,提出本科队、本岗位的安全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本年度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生产管理目标。(2)开展安全隐患和危险源的分析预控。每项工作开始前,都应该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预先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预防。班前会既要安排当班的工作任务,更要总结上一个班工作中机电设备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本班应注意到的安全事项。(3)强化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现场管理,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并认真执行。定期做好设备保养和清洁工作,每个工作场所都要认真执行巡回检查和交接班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线路和项目对作业现场、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严格执行设备定期试验制度,消除设备缺陷并防止因缺陷扩大导致的事故,防患于未然。(4)加强职工培训工作。除指导职工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使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熟悉生产系统、设备系统、作业标准等,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能够迅速地处理突发事故。

2.提高机电设备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笔者认为,机电设备管理的决策层应树立超前思维观念和新思维观念,从提高机电设备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做起,用新的、先进的思维观念去观察本企业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深入采煤第一线了解掌握实际工作情况和第一手生产资料。动脑筋、勤思考,善于发现和把握问题的关键与发展趋向,将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之中。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人员不但要学习设备维修的管理理论,而且要学习现代化机电设备管理理论。建议煤矿机电设备管理领导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外出学习先进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经验,请专家、学者进矿组织讲座,逐一讲解各类管理知识与做法,以弥补本单位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不足。找出差距,制定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提高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业内同行都明白:要管好、用好、维修好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具有掌握先进的技术发挥先进才能的优势,因此,业务培训是提高机电设备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培训工作绝不能走过场,绝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教材、教师、教室“三落实”。教材的深度要与培训对象的文化业务素质相适应;教师专业知识要强,授课针对性要强,还要简洁明了;教室要宽敞明亮,使培训对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3.加大机电设备管理与检修力度。工作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岗位上的同行都很清楚,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基本任务是:掌握设备动态,建立设备保管档案,办理设备调拨转移手续,编制审查设备购置、更新、改造、修理、配件计划,掌握大修资金的使用,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管理。笔者建议,煤矿必须建立机电设备管理体系,完善机电设备综合管理制度,配备配齐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对机电设备进行流程化管理,扎扎实实地做好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确保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求真、务实、稳步进行,管理部门要制定出考核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工作质量的指标。机电管理部门旬、月、季、年都要组织对管理人员进行严格考评,奖优罚劣,促进机电设备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机电设备维修人员要树立主人翁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及责任感,改变以往机电设备哪里损坏就修哪里的工作方法,维护保养与维修工作齐头并进。维护保养设备要做到“七知”,即:预想、预查、预测、预判、预知、预研、预处理。改变过去那种设备出现故障,生产不能进行了,才停产修理的工作作风。建立科学、完善的设备检修制度,建立设备维修登记簿,对机电设备的维修做到定时、定点。同时,维修人员在检修时要做到眼勤、嘴勤、手勤,即:勤观察、勤维修、勤问询,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检查项目要按标准进行检测,绝不能不检或漏检。机电设备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机电设备出现故障后要进行事故调查与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及责任人,并分清楚主要责任人与次要责任人。对违反操作规程的操作人员进行责任追查给予惩罚。同时,对具有强烈的责任心,爱护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维修人员与管理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并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例。形成一个以“爱护、保护机电设备为荣,损坏、毁坏机电设备为耻”的工作氛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煤矿生产能否顺利进行,也是煤炭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搞好煤炭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张茂军.浅谈现代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国煤炭网,2008.7

2.谢恩广.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转.科技资讯,2006(5)

篇5

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是用电动机为原动机,水泵为工作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换为水的压力能,把水从低地形提高到几百米以上的高地形后灌溉农田的水利工程,设置安装了许多种类不同的设备:主设备、辅助设备、控制设备、自动保护装置、测量装置、信号装置、输配电设备等。要使电力提灌工程很好地发挥效益,就必须依靠这样一个庞大的设备群长期、安全、经济地工作。那么如何使这个设备群很好地发挥其功能呢?关键是要抓好管理这个环节。要管理好机电设备,就必须以技术管理为核心,从种类、构造、性能、原理、功能、使用、可靠性、维修、故障等方面全面管理。下面就本人从事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实践谈点体会。

1 机电设备的功能管理

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在提水过程中,各类设备所发挥出其本身效能就是它的基本功能。如变压器能改变电压,电动机能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水泵能将机械能转换为水的压力能等。基本功能反映的是机电设备的使用价值,如果丧失了基本功能,它也就不存在使用价值了,设备本身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那么如何对机电设备的功能进行管理呢?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对它的功能指标进行测试。例如按照水利电力部颁发的《泵站现场测试规程》,对功率、转速、扬程、流量等进行定期测量,判断是否达到额定指标,如果低于额定指标则认为功能已经下降,就要通过维修手段来弥补,如果功能下降严重,各种维修手段都无法弥补,并且耗资太大时,则考虑更换问题。但必须注意的是许多设备在设计制造过程中都有安全裕度,并遵循标准化,系列化技术政策中尺寸选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使设备的功能有冗裕,即设备可能实现的最大功能大于铭牌额定功能,这是考虑设备可靠性而增加的,事实上所测定的指标已经有所下降的功能。

2 机电设备的可靠性管理

2.1 机械设备的可靠性

机械设备的可靠性首先决定于组成元件和零部件的尺寸精度变化,也就是决定于构件和零部件在运转过程中的有形磨损(在机械学中,零件构成构件、构件构成机构,机构构成机器),磨损使它们的点、线、面等几何形态发生改变,从而破坏了传递运载的品质;其次,由于零部件和构件在工作中过度变形、断裂、表面锈蚀和内部机械物理性质变化等导致的失效;最后,零部件材质低劣,安装、检修时误差影响,运转时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变化,影响零部件、构件本身的可靠性。例如:(1)水泵轴承受传递载荷,在轴瓦内磨擦,要保持在规定时间内发挥正常功能。第一要求基本的质量指标全部合格,第二要求提供优良的工作条件,即良好的、平稳的启动运行、限制倒转等;(2)水泵叶轮承受气蚀和冲刷,本身的材质和运行时间决定它的可靠性。

2.2 电气设备的可靠性

(1)电气设备的绝缘: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电气设备长期处在正常工作电压――额定电压下。但由于系统中某些参数的突然变化,有可能出现超过绝缘能力的电压使设备的绝缘击穿。又由于绝缘物受潮湿、污物、粉尘等侵害,使设备的绝缘强度下降;(2)导体的发热:电气设备的主导电回路长期通过额定工作电流,这时由于导体本身存在电阻和导体接头处的接触电阻,使导体发热,这些热量使导体绝缘老化,破坏电器性能;(3)电力系统的故障:电气设备在运行中发生各种各样的故障,其中短路故障是最严重的一种,由于发热及动力等效应,可能使电气设备遭严重破坏。

根据类似特征,我们在对电气设备的可靠性管理时,首先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对绝缘问题,按水利电力部颁布的《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标准》每年春检进行扎实细致的试验,发现薄弱环节立即消除。同时下功夫改善电气设备的工作条件和使用环境;对发热问题,在电气设备使用前把导体的接头加强技术管理,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接触精度和光洁度,增大接触压力等技术手段来保证接触质量,在运行中加强通风冷却,将导体内部的热量散发出去;对电力系统的故障,针对经常性发生的问题设法在预防性检修中加以消除;对于短路故障,一方面要采取有力措施杜绝发生的一切隐患,另一方面要校验维护好自动保护装置,一旦短路发生,就要快速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出去。机电设备的可靠性管理就是在预计期限内不允许设备发生任何故障。可靠性管理的中心就是预防故障的发生,无故障设备就肯定可靠。所以平时加强保养维护,加强设备状态检查,在事故尚未出现之前就安排定期检修,以便消除隐患,并且通过试验测试仪器按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对各类设备进行试验和测试,然后将检查结果和试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再通过空载试验来验证,从而得出具有置信度的可靠性结果。

3 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

机电设备的维修是设备管理工作中最主要的技术任务。保证设备的可靠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并适时进行设备维修,是设备使用期间管理的首要大事。维修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唯一途径。设备在运行中由于磨擦、冲击、振动、疲劳、锈蚀、断裂、变形、变质、潮湿、发热、老化等影响,都会使它的功能降低或丧失。维修它的目的就是完善设备系统,提高或恢复设备的功能。修理的本质就是在物质形态给予补偿的同时,也补偿了它的使用价值。维修的核心就是根据设备损坏情况,结合提水灌溉任务和作物生长的特点,对具体的设备选择正确的维修期限、维修方式和维修层次,安排维修计划并付诸实施。同时对维修技术、维修组织、物资材料供应等方面进行合理布局。返修、更换和改装是设备维修的三种形式,针对损坏的程度对症使用。根据修理的内容、范围、工作量可把维修分为大修、中修、小修、项修(专项维修)和改造等几种层次。大修是对设备进行全部或大部分解体,重点在于修复或更换基础大件。通过大修使其功能基本达到出厂水平;中修是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小修是更换或修复即将失效的零部件或元器件;项修是专门针对发生故障或将发生故障的零部件,电气元件进行事先或事后修复的层次;设备改造是用新技术,新材料在原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布局改进,以提高其功能和可靠性的层次。电力提灌工程机电设备的种类繁多,功能各异,运行时昼夜连续,不容间断,维修内容广泛,技术复杂、项目繁杂、环节众多、工序临乱、工种较多,因而吃透所有设备的状况,编制切实可行的维修计划、规定适宜的修理期限、选择合理的维修方式、制定正确的维修方案和维修人员专责制的组织形式,工具器材的合理运用,修后质量的验收标准,通过维修所达到的目标等都要形成严格的制度。用制度来约束设备的维修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一切维修工作都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在各个环节,各种因素上进行质量把关。树立人人重视维修质量,全员管理维修质量的良好风尚。

在设备使用阶段,维修管理工作有两个基本职能,第一个基本职能是对维修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预测、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以保证不间断地、最经济地按预定计划和要求进行维修工作,从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总之,在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时,根据掌握的情况和拥有的资料进行预测,制定计划,组织实施,以质量控制为关键,制定计划,组织计划的实施为核心。

4 机电设备的故障管理

故障是设备在规定时间内、规定条件下丧失规定功能的状况。故障是设备在使用中必然发生的现象,它的危害使设备暂时或永久地丧失功能。由于设备自身的原因,工作条件、环境影响等因素,设备的损坏是难免的。加上操作的偶然失误,都会造成设备的病态,所以故障管理就成为机电设备管理的一个部分。高扬程提灌工程的设备故障,有下面四个类型:

4.1 突发性的破坏故障

如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击穿、放电、起弧、烧毁设备本身的现象。

4.2 磨损性的危险故障

如大型电动机的轴瓦磨松后会发生扫膛的危险故障。

4.3 间断性的临时故障

它多半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如人工误操作,气温升高、载荷超量、小动物的危害等。消除这些外部干扰后,设备仍能正常运行。

4.4 固有薄弱性故障

在制造和维修时使用的材料质量偏低,造成的先天不足,导致运行时所发生的故障。机电设备的故障管理,就是对设备状态进行监测、检查、巡视、诊断、分析和评价。努力增大对故障的预防性,以便利用相应的手段。另外,在对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修理中,尽量寻找减少和延缓故障的办法。

篇6

1矿山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一套机电设备,从购买、安装、试用开始,直到设备维修和报废为止,都离不开对设备的质量管理,煤矿开采企业对机电设备的要求很高,做好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能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1]。矿山开采行业中,机电设备是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这些设备可以给企业带来固定的收益,现代任何行业都在逐步向计划化迈进,矿山开采对机械化的要求更高,因此,矿山机电设备修配的质量管理工作相当重要。从大量的数据统计来看,每年矿山事故中,由于机电设备管理不当造成的人员伤亡占半数以上,机电设备若是突然之间停止工作,企业暂停运转事小,煤尘、瓦斯引起的爆炸等事件危害相当大。因此,矿山机电设备修配的质量管理,对于在保障人员安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责任重大。

2矿山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机电设备管理机构不完善

如今,我国矿山企业众多,但是大多数矿山企业把盈利作为首要目标,对矿山开采人员的安全放在次要位置,企业内机电设备管理方面的工作没有到位,没有统一、完善的机电设备管理机构。由于管理系统不完善,管理机构自然呈现分散化状态,机电设备的技术管理和企业经济管理出现分离化趋势,例如,财务部、选购部和机电管理部的权利都是分工的,这种模式使得机电设备运行中的综合管理无法实现,降低管理费用、节约开支的目标也很难实现。

2.2机电设备使用不规范

在机电设备配置的质量管理中,首先就是要正确地使用设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都是会出现磨损的,但是合理使用能很大限度的减少磨损,并且确保精确度,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这是保证机电设备使用寿命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但是在机电设备的使用中[2],环境因素、拜访位置、安全设施配置等的影响,造成作业违章的情况很普遍,机电设备安装不正确、不按规定使用等现象也是层出不穷,存在的这些问题都是机电设备保养不及时、磨损严重的主要原因。

2.3机电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由于矿山开采业危险、艰苦、待遇差,专业人才得不到相应的提升或是奖励,不愿意从事矿山开采业,因此机电设备管理中缺乏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除此之外,矿山开采行业大都是年龄稍长的人员,缺乏年轻骨干力量。技术、知识和能力的欠缺导致矿山开采业运行艰难,生产效率低,发展前景堪忧。

3矿山机电设备管理改善的途径

3.1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完善管理制度,是实现机电设备科学管理的第一步。面对矿山管理制度的缺失问题,很多企业接受前车之鉴,提高管理意识,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例如,《机电设备检验标准》、《机电设备管理办法》、《机电设备的维护、保养方式》、《机电设备检验修理条例》等,并制定了严格的惩罚制度,保证规章制度的顺利进行。这些管理制度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加强的机电设备的管理力度。

3.2执行设备管理的岗位责任制

机电设备的管理,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操作人员的正确使用和维修人员的认真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是机电管理的重点。这就需要执行设备管理的岗位责任制,与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直接挂钩,相关部门定期作出检查和验收,严格执行规定的奖惩办法,而且工作人员所在单位,也要与工作人员一起领赏或是受罚,操作不当造成的损失,不但追究操作者个人责任,还要连带所在单位的责任一起追究[3]。

3.3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技术设备的使用和管理需要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机电管理是机电设备使用的重要环节,需要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科学、管理方法先进[4],因此,企业部门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专业能力,还要从根本上抓起,选拔高素质人才进入技术部门,以求管理队伍的素质得到整体提升。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机电管理在矿山企业中占关键位置,相关管理人员要及时发现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关措施,才能减少矿山事故,提高经济效益,并且实现矿山行业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褚庆梅,彭广宇,赵华.浅谈矿山机电设备管理[J].科技向导,2012,(8):281.

[2]刘文伟.分析矿山机电设备修配的质量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3,(14):52-55.

篇7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在这一氛围下,机电设备日益呈现出专业性、大规模化以及智能化特点,因为机电设备对于公司而言是占比极重的固定资产,所以机电设备管理及维护情况的好坏,将会直接决定公司最终效益目的达成情况。不过就目前我国公司机电设备管理的具体情形而言,一直具备着管理理念非常过时、理论知识认识极其缺乏以及相应的管理与维护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水平不够优秀等情况,经常导致机电设备开展超负荷工作或者带病工作,对生产效率的提升形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且还影响了设备的使用年限,致使公司发展遭受一定局限。所以,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及维护措施,增强机电设备工作的安全度与可靠度,对于公司最终经济效益目的的顺畅达成,具备着一定的实际作用。

一、当前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及维护理念非常过时

现在,对于机电设备的管理及维护方面来说,公司管理人员所具备的理念非常过时,绝大部分公司仍旧认准过去的那种突然性事故发生以后加以维修或者提防类定期维护观念。此次是,突然性事故发生以后加以维修一般是在机电设备出现问题以后才实施的维护与修理,此类维护与修理手段对公司生产的安全度形成巨大影响,同时还形成了非常大的安全威胁;而提防类定期维护就是指依据某一时间节点作前提,根据经验开展具备次序的、存在一定计划的维护,此类维护手段往往对那些无需修理的设备实施了反复的、无用的维护工作,极大地影响了公司的平常正常运作。

2、理论知识认识极其缺乏

在中国,研究机电设备的统计以及真实性分析等出现的时间较迟,最早兴起是在上个世纪,现在最普遍的研究手段一般是建立数学模型,此种理论一般相对简单,其基本资料分析探究针对性极差,所以在许多生产单位里还极其缺乏有关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的理论知识,如此导致了其认知及实施如“无头苍蝇”。

3、相应管理与维护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水平不够优秀

在许多单位里,开展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修理的工作者所具备的文化水平都极其低下,绝大部分的在岗人员都只有初中、高中或者是高职文凭,而且还有许多工作者并不是专门的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专业毕业,到岗后又未组织及参加过与实际情况极其贴合的专门技术培训,如此导致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的整个领域均具备着极高的安全威胁。

4、机电设备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

企业的机电设备过于老旧、技术老旧,甚至有些机电设备是已经折旧的带病工作,其保护装备不齐全,没有达到我国规定安全规定,导致机电设备在运行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一些企业具有施工的特殊性,其工作环境往往较为差、较为困难,空气灰尘很多、湿度较大,很多机器设备受恶劣环境的影响会提前老化、生锈、腐坏或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机能损耗,增加了机电设备的安全隐患系数。另外,在机电运输过程中,工作人员疏于了解,并没有根据机电设备的特征采取有效的防尘、防锈、防潮等保护措施,加速了煤矿机电设备的老化。

5、 企业对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投入少

机电设备的投入成本较高,需要引入先进的科技产品,而且在机电设备的工作性能变差的前提下要及时更新机电设备,配置机电维护工作,仍然使用已经超期服役的机电设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其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阻碍。但是,由于大部分企业过于追求眼前利益,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机电设备的管理中。企业对机电设备使用的人员培训较少,没有对其生产工作的环境进行进一步提高,在煤矿进一步深度开采时,就对整体煤矿生产工作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加强机电设备管理的对策研究

就机电设备管理而言,其核心工作即是对机电设备的故障实施高效管理,借此降低故障的产生率。全面高效地剖析机电设备问题,能够实时了解机电设备的工作情况,而且根据事故出现的具体情况去使用有关的维护修理手段。增强机电设备管理及维护水平的基本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加强管理规范化

创建健全的机电设备管理规范,在平常的工作里,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者需具备个个克勤克俭,人人抢当主人公的理念,尽可能将威胁消弥在无形之中。处理某些传统设备管理里的问题,拟定各类考查与记录规范,对机电设备开展制度化、流程化以及标准化管理。需牢握某些也许会对人身安全形成一定危胁的核心设备的更新作业,增强其技术优秀度,设备的牢靠运转度,对滞后的、性能较弱的设备一定要予以淘汰,保证设备的高度安全性与牢靠性。

2、强化设备类型挑选的标准化、超前性与原则性

对于设备类型的挑选必须严格依据国家标准,以此实现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实际管理中需开展“责任人”制度,需全盘把握好机电设备的质量,比如验收、备档以及养护等阶段。如果设备存在不足,便不可实施装设。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必须依据质量标准化开展工作,借此实现机电设备管理及维护的高效性与安全性。

3、强化检验与维修,借助设立台账以实现设备清单标准化

对某些生产单位的大型设备需定期组织检验,比方主排水、主通风以及供电装置等。对于专业的升降工作者的提升体系需设定年年检验的标准,要求具备资质的企业开展规范的检查而且需出示书面检查报告。对某些核心设备的中心构件需具备完善的检查方法,而且还必须依据有关原则与制度开展规范性检测,确保其满足制度要求。需注重提前防范事宜,重视安全,开展综合管理。此外,对修理具体情形进行剖析与评断,完成信息的实时传送和可靠度相联系,真正做到安全管理。

4、强化设备的更新力度

针对生产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拟定计划,保证生产与设备的安全、高效运作。对滞后的设备必须予以替换,如果设备保护措施不够完全,那么理应采用科学的设备加以取代,将原本滞后的设备换下来。技术研发工作者理应针对生产的实际情形,对设备开展技术创新,增强设备的应用功能与生产效率。

5、强化技术力量的综合素质

对于机电设备的管理及维护而言,必须把握住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意义,所以,如果想要管理好、使用好并养护好机电设备,那么理应具备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的专门队伍,才可充分展示出优秀设备的特点。要使技术人才不流失,理应对其开展物质及精神方面的激励,增加其薪酬待遇,培育出一支技术精良的设备检验维修力量,最终从源头上降低或者避免机电事故或灾难的发生率。

6、提高机电设备的投入引用、加快信息化管理

不断改进机电设备性能,投入新技术手段,选用合适的机电安全设备,管控机电设备的质量标准,提高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能。建立机电设备网络管理系统,及时跟踪机电设备使用情况,积极维护保养、安装调试机电设备,根据需求定期维修和更换设备。对于可能产生危险事故的机电设备要做好万全的保护措施,保证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努力确保每天的工作中零故障的机电设备运行,高度重视机电设备的运行工作。

结束语

现在,我国生产单位对于机电设备的管理及维护还具备着一定的不足,比如理念过时、理论认识度不够以及相应工作者素质水平不高等,而要想处理好生产单位的机电设备管理及维护事宜,理应从公司的自身实际情形出发,有关管理者注重机电设备养护理念的变化,而且尽可能增强某些硬件设备的更新力度,最终确保机电设备管理及维护能够真正步入自动化、机械化与现代化自主管理、自主维护以及自主修理。此外,公司与有关研究机构还理应注重收集与分析机电设备基本信息,健全理论指导系统,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借此真正增强机电设备管理及维护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8

建筑设备是指在建筑物中,为建筑物使用者提供舒适、安全的使用环境和高效、完善的管理功能的各种服务设施和装置。建筑设备功能的强弱、自动化水平的高低是建筑物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建筑包含了空调、给排水、供配电等设备或设施,它们为用户的工作、生活或生产提供必需的环境。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根据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等几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将智能建筑中的设备分成若干个子系统,通过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各个功能的子系统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管理、控制或监视,它是一个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对建筑物或建筑群内所有的设备及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监视、控制和统一管理的自动化系统,主要任务是为用户提供安全、高效、经济和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保证整个系统经济运行,并提供智能化管理。内容一般包括对空调系统、冷水机组、供热系统等设备或设施的控制和管理。

2自动化系统实施计划的制定

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为智能建筑系统的重要系统之一。其采用具有高速处理能力的微处理机,通过通信网络对整个建筑物的空调、供热、给排水等众多设备进行实时测量、监视和全面监控,实现最优化的管理,从而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能源;降低设备运行费用;随时掌握设备状态及运行时间、能量的消耗及变化等。因此要深入了解业主的各种需求,并据此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提出能满足其需求的智能建筑标准,使智能系统具有可靠性、开放性和先进性。在了解业主需求后,征求业主对施工图纸的意见。要充分考虑业主装修的具体需求,尽量避免数据点、语音点的返工和增加,从而保证工期和质量。

3主要设备安装

3.1远程处理机的安装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与各可重构处理单元RPU之间的通信是透明的,可利用同一线路不同的RPU完成同一个控制系统。一般而言,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大量监控的是空调机组,所以将RPU布置在机房之中或附近,把空调机组控制系统使用后剩余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连接附近的水流量计、水位信号、照明控制等。为了日后的发展,RPU的接口要留出20%~30%为宜。

3.2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布线在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进行布线时,要注意某些线路需要专门的导线,如通信线路、温度湿度传感器线路、水位浮子开关线路、流量计线路等,它们一般需要屏蔽线,或者由制造商提供专门的导线。电源线与信号、控制电缆应分槽、分管敷设;数据显示通道(DDC)、计算机、网络控制器、网关等电子设备的工作接地应连在其他弱电工程共用的单独的接地干线上。智能建筑中安装有大量的电子设备,这些设备分属于不同的系统,由于这些设备工作频率、抗干扰能力和功能等都不相同,对接地的要求也不同。

3.3输入设备的安装输入设备应安装在能正确反映其性能的位置,便于调试和维护的地方。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应按设计、产品的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其位置:水管型温度传感器、蒸汽压力传感器、水流开关、水管流量计不宜安装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焊接;风管型湿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风汽压力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应避开蒸汽放空口及出风口处。

3.4输出设备的安装风阀箭头、电动阀门的箭头应与风门、电动阀门的开闭和水流方向一致;安装前宜进行模拟动作;电动阀门的口径与管道口径不一致时,应采取渐缩管件,但阀门口径一般不应低于管道口径二个档次,并应经计算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电动与电磁调节阀一般安装在回水管上。

4安装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4.1配电装置配电装置是电气工程的核心,一旦出现问题,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供电可靠性下降,整个工程失去安全感。因此,对配电装置从设备进货到安装调试,都要严格按图施工并规范验收。配电设备都比较先进,其生产厂家一般较具规模,具有电业部认可的产品使用许可证,一般不会出现技术性问题。

4.2电力电缆电缆是输送电能的载体,若质量不高,会造成火灾等事故的频繁发生。电缆多数是沿竖井、桥架和沟道铺设。电缆集中、数量多、各类型号规格多,若不分门别类,严格审查,容易导致施工混乱,造成运行中电缆过热,信号电缆相互干扰。

篇9

1 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的必要性

现阶段,各行业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目标,机械设备作为重要的物资基础,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中占据重要位置,对项目的施工效率影响较大。所以,提升工程项目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特别重要。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者来说,尽可能选择使用性能较好的机械设备,并考虑各项机械设备的运行环境,包括具体的施工工艺,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全面分析,保证各类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功能得到更好发挥。此外,在管理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机械设备时,管理者还要结合项目施工要求,妥善配置各类施工机械设备,在保证工程项目中各项施工机械设备安稳运行的基础之上,真正达到提升机械设备综合管理效率的目标。

2 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管理的不足之处

2.1 对机械设备的初期使用管理缺乏重视

对机械设备的初期使用管理缺乏一定程度上的重视。机械设备结构比较复杂,配件较多,每次使用前必须要进行预热和磨合,特别是新的机械设备,否则会造成一定的磨损。但大部分施工单位都忽略了这一环节。缺少科学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的管理缺少必要的科学管理制度去进行管理工作的规范,缺少必要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严重缺少保障,而且由于对机械设备缺少必要的规范管理,对机械设备的使用也会造成很大的质量上的下降。

2.2 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

机械设备比较精密,需要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管理、维修和养护。而目前很多工程单位在管理人员的专业要求上标准较低。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修养护工作的效果造成了降低的影响。

2.3 对机械设备使用后期的维修和养护的忽视

很多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单位忽视了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与养护,这也极大的降低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运行质量。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也只进行了简单的事后检查和预防维修,并没有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测,一些故障隐患也无法做到及时的发现和排除处理。

3 如何促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管理效果的对策分析

3.1 建立科学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并进行完善

要想保证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能够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除了对其进行专业水平的提升之外还要制定科学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提供管理工作的保障,并且也能够使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有序的进行。通过管理制度对管理工作和管理人员的制约,可有效规范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操作行为和管理行为,并且要将管理制度所涉及的施工环节和施工部门进行有效的激励,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确保能够提高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的参加到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当中。同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单位也要对工程的施工做好统一的施工流程设计,特别要选择适合的机械设备进行工程的施工,并按照工程的施工情况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在施工的实践过程中将其不断的完善。

3.2 建立健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工程机械管理部门要立足长远的工程建设和发展目标和要求,结合工程建设的现实和情况,制定一套完整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体系,明确工程机械的具体管理和职责。同时,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购进的工程机械设备的定期采购、使用、维修和保养的检查和记录,并定期评估和维护购进的工程机械维修设备的使用周期,以准确地进行维修。预测购买的工程机械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并及时制定相应于生命周期的机械设备维护计划。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使用购买的建筑机械维护设备的频率过高,则会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购买的建筑机械设备的定期测试、评估、维修和保养周期。此外,工程机械企业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工程机械设备采购管理监督领导小组,对工程机械设备采购管理进行抽查。

3.3 提高操作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施工机械企业操作人员应根据不同工程机械设备的安全作业技术要求,适当地提高机械设备作业技术岗位的安全作业门槛,以有效地控制和提高工程机械设备的操作技术人员的基本作业速度和技能培养水平提高其综合的作业素养。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操作技术人员在初次上岗前,应定期进行岗前的培训和操作人员相应的安全防范知识教育活动,以进一步提高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防范的意识,为安全的操作打下基础。此外,施工机械企业还应该在上岗时随机地检查操作人员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情况,并在不同的节点定期组织一次有关操作人员施工机械设备正常操作的安全知识培训和交流活动,并定期进行施工企业相应节点和主题的培训和交流,以进一步地增强机械设备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的安全应急风险管理能力和人员的安全意识。

3.4 创新机械设备的维护方式

首先,要对机械设备实施统一的标准化维护。机械设备为了适应目前建设工程的需求,已经在逐步向标准化阶段跟进。结合机械设备的本身的标准化制造优点,在设备的日常维护以及设备的运行环境,包括作业环境的维护等方面都要实施标准化操作,这对于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如在室外使用的设备,会因为环境因素使设备受到风雨的侵蚀,这就对设备造成了磨损伤害,使设备的使用年限缩短,降低了使用寿命。在对于温度、湿度等有要求的机械设备,更要对设备的运行环境进行干预,避免设备因环境因素而产生故障。

3.5 加强培训力度以防止设备故障

首先,施工的单位和企业一定要打破和改变对工程机械设备和管理的传统观念,重视对维修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并定期地组织与人员进行工程机械和设备的维修和管理有关的专业技术培训,以不断更新工程机械和设备的管理专业技能和其知识以及管理体系。对工程机械和设备的管理人员,加深对工程机械设备结构和工作的原理和其技术参数的认识和了解。其次,建设的单位和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对工程机械和设备的故障管理和预防的机制,督促对工程机械和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的人员逐步地养成及时总结和改善管理维修设备工作过程的良好习惯,以寻找对工程机械和设备管理维修的经验。并及时发现机械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和其特征,然后及时采取适当的设备维护管理计划,以有效避免因盲目地更换核心零件和不必要的设备维护管理成本而严重损坏了工程机械和其设备。

结语

要做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需要做到对机械设备的系统化管理,并要科学的完善机械设备相关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特别是对机械设备使用初期的维护和有效管理,并且还要做好对机械设备的后期维修和养护工作,如此才能够提升对机械设备的使用质量和功能的最大程度发挥并提高对设备的管理质量,进而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由于建筑工程管理中所涉及的方面有许多,从工程的施工到进度的控制,再到工程安全管理和设备管理,直至竣工等过程都将影响到建筑工程的管理,因此,对建筑工程各方面进行合理的组织和计划,以及协调和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筑企业的日后发展。随着建筑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往的工程管理方式已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所透露着的问题甚至威胁着建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的对策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同时,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目前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及重要性

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仅环节多、施工周期长,而且工序较为复杂、涉及的范围较广,例如:工程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复杂、设备种类繁多,以及工作量大等。同时工程的建设还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因此,存在着许多无法避免不安全因素,造成事故发生的几率和造成企业损失的几率大大提高。这就需要建筑企业从多方角度开始对工程管理进行高度的重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不管是在技术上,还是在施工的条件上,都具有许多不安全的潜在因素,所以加大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建筑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生存,以及发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所具备的技术条件和设备,必须依靠建筑企业较高的管理水平才能够得以实施。由于建筑工程管理拥有一定的特殊性,所建筑的类型与规模各不一样,同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极容易受到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工程管理,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正常运行,使其达到最初的预期目标。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各项新的工艺和技术,以及材料和装备逐渐涌现出来。这样一来,为了满足新时代的建筑需求,其工程将更为复杂和具有技术性。因此,不断提高和管理好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和设备,是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重要意义。

二、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力增大,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有一定地位,就必须要从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着手。由于许多建筑企业在工程施工的时候,过于注重工程进度,忽视对工程质量的管理,造成建筑工程出现质量不达标。因此,对建筑企业日后的声誉和发展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例如:建筑工程管理的责任没有得到落实,为了节约成本出现偷工减料,使用一些有质量问题的建材产品等。同时,质量管理还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及市场制度出现漏洞,使管理形成一种封闭式的局面,无法实现监督管理,并且出现多种违规行为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例如:建筑工程双方私下进行交易等。

其次,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问题。由于建筑工程属于露天作业,且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因此,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是不可被忽视的,特别是那些具有危险性较高的工种,极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例如:工作人员在安全方面的意识较差、素质较低,以及管理的政策不到位,作业期间没有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甚至违规进行操作等,常常发生高空坠落或坍塌等事故伤害。不仅给建筑企业带来了严重损失,还带制约了日后的发展。

最后,建筑工程体制管理与进度控制管理的问题。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体制管理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体制是否健全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建设。由于我国针对建筑工程的体制是以降低成本、节省开支为主,因此,造成管理人员分配不足,工程安全责任不明确。不管是在客观方面,还是主观方面都将影响到工程施工的有效开展。同时,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各种因素都将对工程的进度造成影响,例如:施工的成本控制和施工计划的变动等环节的忽略,都将为建筑工程带来一定风险,不仅扩大建筑企业管理的费用,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将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损害到建筑企业长期发展的利益。

三、建筑工程管理材料问题的解决对策

其一,建立科学和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将建筑工程各项职能与质量管理相融合,将质量放在工程的重要地位,利用有法可依的体系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和增强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并建立和明确建筑工程质量责任体制,确保责任的落实贯穿于整个工程施工环节。例如:对材料产品的监督和审查,确保产品符合建筑工程质量设计的要求,监督和控制施工的全部过程,对工程质量全面细查和评定。

其二,注重和加强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由于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是确保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的核心,直接影响着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日后的发展状况,因此,在工程施工的现场,必须要加强安全工作的宣传和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建立规章体系,制定相关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严格把关,委派专人负责,在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将损失减至最低。

其三,将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建立高效管理队伍,确保工程进度的顺利完成。根据责任制,明确划分责任的范围,以及责任的权限,在遇到工程问题时及时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建立一支高效,而又科学的工程管理队伍,树立全新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并在管理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以保证工程的进度能够顺利及时完成和达标。

总而言之,从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出发,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除了涉及安全、质量、工程进度,以及体制管理外,还涉及资金、管理模式、成本管理,以及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差等方面的问题。为了使建筑企业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就必须针对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利用科学的发展观来采取有效的对策,提升竞争力获取市场。

参考文献:

[1]熊继光.浅论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4)

篇11

变电设备的管理工作能够切实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优质化的变电设备管理技术能够充分提升电网运行的效率,使变电站单位在运营过程中具备更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本文主要对我国部分变电站设备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情况进行探究,为我国今后的变电设备管理工作提供可行性参考。

1 现代技术在变电设备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1)现代技术在变电设备管理工作中实践应用,能够显著提升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例如,在人员考核以及工作巡视等环节,现代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实现高效率、全方位的检测与管理,有效提高巡视的位率,避免监察过程中出现漏洞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为变电设备营造了安全的运转环境,极大的完善了变电设备工作系统高效率、稳定安全的运转条件[1]。

(2)传统变电设备的管理工作往往存在监管系统不完善、巡查管理频频出现纰漏的情况,企业单位内部监管人员在对变电设备进行记录与调整的过程中,更会因各种人为因素而导致变电设备出现信息误差等问题,严重影响变电站单位的实际运营和发展。采用现代技术来开展变电设备的管理工作,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来提升变电站设备管理的效率,同时对传统人为管理及检测工作进行优化与创新,实现24小时,全方位系统性的管理模式,在变电设备信息录入与问题情况检验的过程中更能充分避免问题情况的发生,有效提高了变电站设备的利用率[2]。

(3)传统的变电设备管理工作在实践环节,监管模式较为单一,在管理方法与管理理念上存在矛盾情况,对于变电设备的问题情况往往无法及时有效的加以处理和干预,严重降低了变电设备的运转效率。诸如平板电脑以及移动通信这样的现代化管理与巡视技术,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图像化变电设备管理模式,在直观的图像化管理模式下对设备进行维护与监管,确保设备运转资料的准确性,有效加强变电设备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变电设备的工作质量[3]。

2 变电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情况探究

(1)变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维护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妥善的对设备运转数据进行监控与管理,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考核与工作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也与维护工作的效果有关,因此,变电设备的管理工作逐步成为变电站单位诸多工作当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在我国部分变电站的设备管理工作当中,变电设备管理人员在实践工作中往往会出现相应的管理漏洞情况,这些问题情况致使变电设备的运转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极大的降低了变电站的发电效率[4]。同时,传统的变电站设备监管技术,在实践环节无法切实有效的对设备运转情况进行质量控制与调整。

(2)我国现有的变电设备管理技术,在实践应用过程中较为单一、通常只能应用于一种或者简单的设备问题情况当中。传统变电设备管理技术更存在严重的认识问题,对于新技术应用存在严重不足,对于设备管理存在不到位与随意性的情况,这些问题因素直接导致变电设备在实践使用过程中频频出现问题情况,极大的降低了变电设备的使用效率。通过对上述内容进行探究,这些问题因素在很大程度反映了变电站设备管理机制的不完善,相关负责人在运营与管理岗位上并未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效用,致使设备操作员工及巡视监管人员在工作中表现出随意性。在没有明确约束与管理的环境中开展监管工作 [5]。

3 现代技术在变电设备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措施

3.1 充分利用我国现阶段的新型应用技术

针对国内部分变电站单位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变电设备管理问题,单位负责人与管理部门应积极予以改善和创新,在变电设备的管理与巡查过程中积极采用我国现阶段的创新型技术,充分利用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优势,提高变电设备的管理水平。

变电设备管理人员在实践工作中应积极对固有变电设备管理技术进行创新,通过利用我国现阶段的新型应用技术,进一步提升变电设备管理工作的质量。在实践工作中,工作人员应根据我国电网与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在变电设备的管理工作中制定出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的图片影像资料,充分利用图片影像资料对变电设备进行巡查与监管,并且将这些资料数据记录成表格,为之后的变电设备管理提供有效参考。同时,工作人员还可以利用数控系统,在变电设备的各个监管环节安置数控管理装置,进一步提升变电设备管理的科学性与高效性,使工作人员在工作室内能够实现设备的远程操控与管理工作。通过运用这些创新型的应用技术,工作人员能够极大的促使变电设备管理工作实现业绩与工作效率的新突破,有效提升变电站单位的运营质量。

3.2 优化固有的变电设备管理制度

针对国内部分变电站单位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变电设备管理问题,单位负责人与管理部门应积极予以改善和创新,在变电设备的管理与巡查过程中对固有变电设备管理制度进行优化,采用绩效考核制度以及智能点评考核模式,充分提升变电设备管理制度的先进性与科学性,使变电设备管理人员在实践工作中受到正确的约束与引导,有效提高变电设备管理工作的质量。

变电设备管理人员作为变电站单位实践工作中的先锋军,在日常工作中应对变电设备可能存在的损坏、问题现象进行调查及监管,切实有效的提高变电设备运转的安全性。然而,在我国部分变电站单位的运营过程中,变电设备管理人员普遍缺乏良好的管理制度约束,致使变电设备管理人员在实践工作中存在随意性,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更会导致变电设备人员在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缺漏,致使变电设备的维护与巡查工作出现隐患情况,这些问题一旦发生而无法得到及时处理时,就会导致变电设备出现运转安全事故问题,轻者导致变电设备无法充分发挥效用,严重者还会导致变电设备出现泄漏与瘫痪等危害性较大的安全事故问题,致使企业单位的实际经济利益受到损害。通过对我国部分变电站电力设备的监管情况进行探究与调查,单位负责人员及管理部门在优化变电设备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根据传统变电设备管理工作容易出现问题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创新方法,在实践环节主要采用绩效考核制度以及智能点评考核模式,在切实有效的加强单位管理制度的同时,利用绩效奖励以及点评提升的手段,使变电设备管理人员在加强自身监管力度的同时,能够获得充分的物质保障,以此逐步提升变电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变电设备管理人员在实践工作中理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效用,积极完善变电设备的管理与巡察工作,为更好地提升变电设备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变电站管理人员更应该积极完善相应的监管机制,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为变电设备的安全性管理工作营造更加优质化的开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孙才新.输变电设备状态在线监测与诊断技术现状和前景[J].中国电力,2012,12(09):23-24.

[2]李云峰,张勇.国家电网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框架体系研究[J].华东电力,2010,23(07):23-25.

篇12

酒店设备工程是保证酒店良好服务的条件,也是现代酒店管理水平的重要考量指标之一,设备管理的水平往往对于酒店经营管理水平有着较大的影响,是现代酒店等级划分的标志,也能够确保酒店有较好的服务基础条件。因此,展开酒店设备的运营管理的研究,通过研究可有效促进酒店管理管理水平的提升,这是确保酒店能够为用户提供优势服务的重要的基础条件,同时可有效降低维修运行费用,提高酒店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酒店设备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一)酒店设备管理理念滞后

据统计中国酒店业的设备销售周期一般是在四年左右,但国外的更新周期在八年左右。因此,可以看到中国酒店行业的设备管理中观念过于落后,过于依靠设备领先来获得竞争力,周期过于频繁。前设备更新频繁的原因多为在酒店建设之初时,在投资管理阶段缺少统一的前瞻性的规划,没有对设备的管理进行有效的长远的规划,重眼前,轻未来,造成很多的设备设计缺陷,只能在事后补救,更有甚者,需要更新设备来弥补缺陷,大大的增加了设备投资的成本。这种设备管理的方式缺乏对设备购置前期的预测管理,滞后的、目标不够明确的酒店设备前期投资理念必然会加大酒店经营管理的风险,会留下隐患,可能会形成很多日后较难解决的问题,即使通过日后的维修保养能够解决问题问题,但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始终会给酒店的运营带来影响。

(二)酒店设备利用状况较差

在酒店设备管理中,由于设备采购流程的不完善,规划的不到位,导致没有采用合理的流程进行设备采购,从而使得在设备采购中,超过了标准采购,设备超标准、超用设备采购不合理,许多酒店设备拥有量大于生产需要,造成极大浪费:(1)选择不当,质量不好,酒店也不进行改造,闲置一边。(2)质量好,但与酒店生产流程不匹配。(3)设备虽能用,但同型号数量太多,造成仓库积压。(4)由于没有掌握设备使用技术,造成设备不能使用。

设备运行时间不足:许多酒店设备没有充分运行,利用率只有 30%左右。许多非常昂贵的设备,造成运行收益太低。运行负荷严重不足:(1)部分设备是无偿占用,酒店为争取投资贪大求洋求多。造成设备积压。(2)酒店不考虑设备利用效率,搞小而全。(3)只注意提高拥有量,不注意提高设备素质和构成。(4)设备购置不慎重,缺乏严格审批程序,造成选型不合理。(5)缺乏设备更新改造中长期规划。(6)设备管理人员对酒店了解不够。

(三)设备管理水平落后

长期以来,酒店对设备寿命缺乏核算和有效考核。设备寿命费用普遍偏高。由于管理混乱,维修计划缺乏科学性。平时不管理,许多设备带病维持,缺乏有效维修。出现问题不惜成本。设计能源消耗巨大,设计不合理,维护不力。在酒店管理中,由于对于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以至于缺少规范的管理程序。管理经验严重不足而且落后,缺乏有经验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导致酒店设备管理工作滞后。酒店工程部人员长期不足,我国培养不足。专业化公司维护设备,是现有状况的解决方式,但专业化公司维护成本也呈上升趋势。设备管理部门在工作中的权威性存在很大问题,往往很难在设备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酒店管理中,多是由技术总监或由总经理或副总经理来负责设备管理工作。因而,设备管理组织机构不完善,对于设备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三、对完善酒店设备管理的对策探讨

(一)更新设备管理理念

想要化解棘手的酒店设备投资定位管理风险,就需要酒店设备管理者也更新理念转变为具有决策影响力,说服酒店管理高层制定科学精确的设备前期定位管理策略,使得酒店设备前期管理的定位目标能够与本酒店其他管理目标相协调、相一致:例如,与销售部针对目标宾客群体的服务定位营销决策相一致、相匹配;与酒店财务部门的设备经济价值核算目标相一致;与酒店采购部门在设备采购供求关系中的精确定位相协调。进而保障酒店设备管理者能够在前期管理阶段就能获得足够的主动权,实现符合本酒店利益最佳的设备管理管理决策。最后,酒店设备管理者还应站在设备需求方的角度,通过反向4PS定位决策,在众多设备制造商中间选择适合的供应商,保障从设备前期的采购、投资管理源头就能够选择到本酒店设备管理理念需求特征的酒店设备产品。

篇13

1.2 电教设备科技含量不同,价值不同。电教设备是一整套教学辅助信息设备,但由于学校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学内容的不同,使得学校对电教设备的依赖程度也不相同,这也就导致了学校之间在配置电教设备上的科技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学校按照自己具体教学形式的要求选配电教设备,有的学校的电教设备配置较高。而一些学校对电子教学的依赖暂时还不高,其配置包括语音设备以及演示投影设备等。

1.3 实现电教化的教学科目分配不均。在义务教育学校中,英语科目、音乐科目的电教化程度较高,其对电子教学辅助设备的依赖程度也较强。而对于其它科目,如数学、物理、体育等,其电教化程度明显较低,对电子设备的实用率较低。 2.电教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2.1 后勤管理混乱,电教设备配置浪费情况严重。许多学校的电子设备后勤管理部门在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方面十分混乱,在电子设备的使用方面并未制定合理、科学、规范的行为规则,教师、学生都可以随意使用,导致设备的损耗率较高。而有的学校在设备配置方面,由于事先对本校教学传统以及教学模式的调查研究不足,或者管理者片面追求电教化程度而主管武断决策,往往购置一些对学校教学帮助作用不大的系统设备,或者重复购置,最后导致设备的闲置以及教育资金的浪费。

2.2 管理意识落后,全局意识不强。近年来,许多学校的电教设备后勤管理者的思想管理仍然停留在简单的管理层面,对电教设备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对管理工作疏于规范,上课时去开门,下课后去锁门,这种思想实际上只是一种保管员的思想,而非管理思想。并且,管理者不能主动去思考电子设备对教学工作的促进性作用,不能主动去考虑为不同的专业和科目配置所需的教学设备、软件,而要等到需要时采取购置,其全局意识的低下导致了电教管理工作大大滞后于学校教学的发展。

2.3 学校管理者对电教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电子教学在教育体系中,始终是辅助的软件系统,很多学校的管理者都将主要的管理重心放在教学方面,而认为电教工作十分简单,不过就是放录像、摄影、放音乐等等内容,其对电教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导致设备管理者消极管理,被动维护,简单应付。并且,在购置或者更新电子教学设备时困难重重,资金拨付难以保障,同时,对电教化的教学作用研究不足,使得电子教学设备完全沦为教学工作可有可无的摆设,科研创新工作很难深入展开。

2.4 管理组织不规范,执行力弱化。目前许多学校电子教学设备管理组织十分不规范,导致管理执行力度弱化,其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职能定位不明确。从现在电教管理现状来看,各级学校对于电子教学设备管理的部门从属以及职能定位十分混乱,有的学校将电教管理划归后勤部门,有的划归教务部门。由于职能定位的不明确,导致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教师与职能部门配合不够密切,出现拖拉、延迟使用等问题;其二,组织管理混乱不堪。表现为工作人员的配置过多或者过少,有的学校由于不够重视电教管理,因而其人员配置较少,并且专业化程度较低,最终导致设备利用率以及创新科研力度的缺失。而另一些学校的人员配置则过多,导致机构臃肿不堪,成员之间相互推诿责任使得设备管理效率低下。

3.加强电教设备管理工作的措施

3.1 建立健全电教设备使用规范,强化管理力度。要从根本上加强电教设备管理工作就需要从制度源头上去控制,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建立健全电教设备相关使用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对于电子教学设备的使用,要遵照操作规范来进行,并且要定期进行巡检和保养,尤其是在学校放假期间一定要做好维护工作,避免开学就维修的状况发生。

3.2 确定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并严格监督执行。学校要设立专门的管理与维修部门,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负责人身上,对相关管理工作制定明晰的管理行为规范,并且要严格监督执行;

3.3 对辅助教学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学校对各级段或者各班级的普通电子教学设备要进行统一的管理,如扩音设备、电子放映设备等,教师在借阅或者使用时,需填写申请表格,并对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描述,以便及时报修。另外,对专门的设备设置专人管理,落实其具体的责任,以提升其管理积极性和责任心。

3.4 提高学校全体人员的电教意识。只有重视电教工作,才能更好地去做好电教设备的管理工作,为此,我们需要提高学校全体人员的电教意识,尤其是领导的电教意识。要根据电教设备管理工作规范来制定相关规划,做到经济上有保障、工作上有支持、思想上能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