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艺术设计的理解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艺术生产理论的基本要点
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有如下四个基本要点:一、它确认在它那个时代,艺术创作活动已经而且还在继续地演变转化为一种“直接同资本交换的劳动”,由于这一变化,引起了艺术的一系列的根本性变化;二、以此为立足点,它把人类的艺术活动从宏观上划分为“非生产劳动”的“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和严格意义上的“艺术生产”阶段,这一有别于传统的划分为人们理解艺术活动提供了全新视角和方法;三、提出了一种进步与丧失并存、普及之中又有沦落、伟大的天才又是异化的“非人”的辩证地看待艺术发展进程的观点和方法;四、对“艺术生产”活动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规律,特别是关于艺术消费与艺术生产具“同一性”的特征作出了深入分析和把握。
二、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个直接是它的对方。”“因为只有在消费中产品才能成为现实的产品”,“因为只是在消费中产生的生产的需要,因而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
这里马克思肯定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一样,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消费。艺术产品是作者用感情、动作、色彩、声音、语言塑造典型形象去感染消费者。双方互为条件,互相影响。有什么样的艺术产品,就有什么类型的消费群体,而消费群体反过来又影响艺术家去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只有在消费中,产品才能成为现实产品,正如“一件衣服由于穿的行为才现实地成为衣服”,“消费是在把产品消灭的时候,才能使产品最后完成。”
三、艺术设计与设计师
在艺术生产阶段:艺术生产者是职业化劳动者,是社会广大劳动者中一个特殊脑力劳动阶层,即知识分子阶层。按马克思的观点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者。他们的生产劳动“直接同资本交换”。艺术创作与赚钱合二为一。艺术家摆脱了前资本主义阶段“寄食者”或“业余爱好者”地位,成为出卖自己精神产品的雇佣劳动者,广大读者的精神需求成为艺术生产市场的杠杆。艺术不再是纯粹的意识形态代言人,已发展为一种精神生产部类和商业活动。它有自身完整、系统、独立的生产运行机制.与物质产品一样成为社会化大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艺术产品既有意识形态性质,又有物质生产活动特征:其艺术生产发展水平受物质发展水平决定的影响;生产效率直接受出版、印刷术、复印术、电子等科技因素以及销售、复制等商业因素影响。艺术生产已逐步演化为与物质生产过程相同的“文化工业”产业。
四、艺术设计与生产的关系
设计是生产的第一步,是生产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设计是为生产服务的,对生产过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通过生产、实验,又对艺术设计具有反作用,可以使设计的产品更加的完善。通过不断的改善使之更加符合人们的需要。
现代设计的基本特点是高科技信息化和推动设计的市场性,而新材料、新生产工艺也更是日新月异,设计师必须了解生产,科学掌握设计与生产的关系,才能设计出先进的产品。如果设计不被生产者正确的认识和接受,设计也就失去了意义。
五、艺术设计与市场
消费者是设计服务的对象,消费主导设计和市场。
随着物质的丰足和市场的细分,当代的设计必须满足各个国家、各种年龄阶层、各种消费阶层的不同的消费需求。合理的设计不仅会给用户带来满意的产品,而且可以降低产品成本,增强企业利润。像韩国的三星集团,针对各国消费者的不同消费习惯,设计不同的有针对性的产品现在到达了世界的各个领域,表现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它涉及领域有电话、电脑、电视,、摄像机等等。三星集团打开了国内国外的消费市场,满足各种消费层次的心理二需求,是为消费者服务的一个极好的例子。
篇2
(二)协调园林体量
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理景观竖向界面和景观构筑物是园林景观设计实践中的重要课题,为此要特别关注这两类物体的高度、体量以及它们对园林环境的影响。设计过程中还要注重进行景观空间的节奏组织与园林自然环境的有机承接实践,同时,要从整体的景观系统出发,适当采用比较柔化的界面形式实现园林总体空间尺度的修饰与完善,以此促进园林自然环境与人为景观的和睦相处。
(三)适宜人体尺度
获得适宜的人体尺度是进行园林尺度、景观尺度和设施尺度设计与纠正的最终目的。研究发现,人摄取的90%的信息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取,同时嗅觉、社交空间等因素也辅助着人的信息摄取,而边长20-25米的景观空间是人类实现较好视觉感知以进行社会交流的最佳范围,超出这个范围,人的感知力就会迅速减弱。因此,设计师在园林景观设计实践中需要努力做到有效的利用已有空间营造园林景观,以保证人们既能获得自然的空气和阳光的馈赠,又能享受到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
视觉的艺术性
(一)对自然之美的引用
对自然之美的引用有两方面意蕴:一方因地制宜:二来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要求充分借助已有的地形条件和地貌特征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设计师应有意识地将山川形态作为远景纳入到园林景观的总体层次中,以促进园林景观空间在视觉上形成深远的层次感。因时制宜则强调园林景观的创造应充分考虑自然的四季变化,通过合理搭配灌木、乔木和花草来实现自然时节与园林景观的融合,最终充分体现四季景观的美学意境。这一过程犹如文学中的借景抒情,通过引用自然之美,体现对美的意蕴的关注,最终实现自然之美与人为创造的有机融贯。
(二)创造界面之美
在设计实践中,视觉形式美的核心是界面之美。界面因空间而生,是对空间要素的界定。景观中的竖向界面一般由景观空间的性格决定,而顶界面则相对开放。创造底面形式美能够促成景观空间整体美感的形成,而欣赏者的视觉体验往往会因底面面积的过小而受到削弱,同时,人们认知视觉美感的程度和能力也会受到竖向界面的形式美的影响。为此,作为一种与单一的底界面和开放的顶界面不同的界面形式,侧界面往往更能够体现丰富的艺术美,并能更为完整地呈现这种艺术美。
环境的生态性
(一)认识生态价值
环境生态性原则要求将生态价值观作为其核心理念,生态价值观客观上迎合了人的社会性需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生态价值观生发于阐述艺术魅力基础上的对于为人们带来生命意义的自然的尊重和憧憬,景观设计应始终关注并尊重自然环境状况,充分理解自然赋予我们的对于艺术的一种肯定态度。
(二)接纳生态基质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最根本要素便是园林生态基质。现代景观设计中有很多有关尺度景观的概念,如生态基质、蓝带、灰带等等,而现代景观设计已较为完美地实现了对以上概念的诠释。但在实际的景观设计操作中,设计师必须充分考虑水系、气候和生态基质景观的影响,以充分利用好它们的优势元素,设计出较为完美的景观,使得自然环境与人为景观能够有效、完美的结合起来。
场所包容性
(一)包容宽泛群体
场所扮演了传播情感的有力道具,是情感实现有效传播的空间基石。设计师能够充分利用这一空间将最大的能量给予公众。操作中,我们一直坚持包容宽泛群体的原则,设计的景观界面体贴人性,让人与大自然之间没有隔阂,始终给人一种绿色、充满生气和舒适度的视觉体验。场所集合了各种情感元素,而处于情感集合中的设计师更要将包容纳入到自己的设计理念中。全部景观的设计和筑造都应与人性中的包容性相契合,并以此为艺术表现目标。因而,更多地包容宽泛的群体应成为景观设计实践的基本原则,更应被当做景观营造的价值取向。
(二)呼应心灵需求
篇3
关键词:舞台;展示设计;电视节目
“展示设计”是展示陈列设计的简称, 展示设计以“展示具”为标的物的设计,是以“说明”、“展示具”等为间接的标的物,用来烘托“展示物”这个主角的一种设计,展示设计的范围主要包括博览会场、博物馆、庆典会场、展销会甚至是小到展示柜台及橱窗,都是以展示作为主要概念。它与图像设计、书籍设计、字体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等统称“视觉设计”( Visual Design) , 也常常称“平面设计”。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视觉设计这一名词早已不单单局限于“平面设计”的范围, 而是利用灯光、色彩、文字、图形等多种艺术
表现手段, 运用到电视领域中,大大的丰富电视节目舞台的艺术表现力。
电视节目舞台“展示设计”与其他一般的“展示设计”存在一定的区别,电视领域的“展示设计”是舞美设计与“展示设计”的相互交叉与融合。也就是把“展示设计”的“展示性”结合舞美设计使得整个舞台更具有“舞台性”,从而达到为舞台表现起到推波助澜的艺术效果。
一、营造舞台环境
一般情况下的“展示设计”, 多是为提供观众临时参观而设计的,所以这类的“展示设计”多具有陈列性、告知性和临时性等展示特点。然而电视领域中的舞台“展示设计”不仅有其固定性,更是把“展示设计”的临时性变成相对的长期性,甚至是永久固定性。两者之间更大的本质区别是,一般的“展示设计”都是作为固定的物件供观众参观,只具有一定的陈设性,但并没有“艺术生命”;而电视领域中的舞台“展示设计”则是结合舞美设计创造舞台环境,使得整个舞台具有了极大的艺术生命力。
舞台“展示设计”主要就是通过舞台布景与道具等来呈现, 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根据节目的需要,更好的营造舞台环境。例如湖南卫视的一档娱乐节目《天天向上》,为了更好的迎合节目的定位与需要,舞台“展示设计”就把整个舞台背景设计按照学校教室的空间设计的,利用教室中的黑板、窗户和悬挂在上方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等道具,让整体的舞台展示与节目的内容相联系,让观众产生想象的空间,让观众有种身在教室的错觉,更加迎合节目整体定位的需要。
二、营造舞台氛围
舞台“展示设计”与一般“展示设计”另外一个本质的区别,是舞台“展示设计”的重要艺术功能之一, 也是一般“展示设计”所不具备的舞台氛围。舞台氛围是指某种情绪性的制造与渲染,同时营造舞台氛围也是电视艺术中一项重要的创作任务,在演出处理中,通过对舞台“展示设计”的渲染,可以更突出舞台情景的感染力,能直接为登场人物建造出适当的环境、配置适当的背景,不仅能让舞台更具有完整性,而且能直接加强观众的感受和情感体验,从而更有力的表现和烘托节目思想,以达到渲染舞台气氛。
例如中央电视台儿童频道的《大风车》节目的舞台“展示设计”:布景设计都采用鲜艳的色彩,鲜艳的墙面和地板,五颜六色的景片,并加以抽象的绘画表现出来,在节目的一个环节还舞台“展示设计”还配以一个用木架撑起的“智慧树”,营造出了一个童话世界的氛围,在工作人员在“智慧树”下面用手指玩偶进行故事的讲述和节目的表演,将小朋友们带入到由舞台“展示设计”营造的快乐童话的舞台氛围。
篇4
特殊利益集团不仅践踏市场公平,也损及社会公义与和谐。由于它们对公共资源、社会财富乃至他人利益的侵占和剥夺是强制性的,由不得对方不参与、不需要经过对方同意,遂直接导致了公平渐失的严酷现实。大量事实证明,现今的特殊利益集团不仅能够操控市场,而且已经有能力影响、作用于政府决策,挑战国家权力,如国家石油资源被垄断,定价权被石油、石化两大企业挟持。因此,抑制特殊利益集团已成为解决社会公平、体现政府正义的当务之急。
篇5
Design of Multi-channel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System Based on Virtual Instrument
WANG Shu-fa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Beijing 102600, China)
Abstract:To achieve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through USB interface by the aid of virtual instrum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rtual instrum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Labview are introduced, the Labview data acquisition technology is analyzed, and the application examples which realize the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esing through USB interface by the virtual instrument technology are offered. The testing result show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virtual instrument and Labview in conventional data acquisition and data processesing can shorten system development time, improve the programming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system cost. Keywords: virtual instrument; data acquisition; LabVIEW; USB interface
虚拟仪器技术在计算机测控领域得到了快速广泛的推广应用,从简单的仪器控制、数据采集到尖端的测控和工业自动化;从大学实验室到工业现场;从探索研究到技术集成都可以发现了虚拟仪器技术应用的很多实例。国内外相关学者对此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
1 虚拟仪器与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
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VI)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仪器,就是在通用计算机上加上软件和硬件,使得使用者在操作这台计算机时,就像是在操作一台他自己设计的专用传统电子仪器。在虚拟仪器系统中,硬件仅仅是为了解决信号的输入输出,软件才是整个仪器系统的关键,任何一个使用者都可以通过修改软件的方法,很方便地增减仪器系统的功能与规模,所以有“软件就是仪器”之说。虚拟仪器技术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传统仪器由厂家定义,形成用户无法改变功能的模式,虚拟仪器技术给用户一个充分发挥自己才能和想象力的空间。用户(而不是厂家)可以随心所欲地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自己的仪器系统,满足多种多样的应用需求[1]。
LabVIEW是美国NI公司开发的面向计算机测控领域的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平台,它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图形编程语言,但它与传统的文本编程语言(如C语言)不同,采用了一种基于流程图的图形化编程形式,因此也被称为G语言(graphical language)。这种图形化的编程形式,方便了非软件专业的工程师快速编制程序[2]。
多任务并行处理一般是通过多线程技术来实现的,不同的任务实际上通过各自的线程轮流占用CPU时间片来达到“同时”处理的目的。LabVIEW也采用了多线程技术,而且与传统文本式的编程语言相比,有两大优点:LabVIEW把线程完全抽象出来,编程者不需对线程进行创建、撤销及同步等操作;LabVIEW使用图形化的数据流执行方式,因此在调试程序时,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代码的并行运行状态,这使编程者很容易理解多任务的概念[3]。
虚拟仪器的硬件由仪器硬件和计算机硬件2部分组成。应用软件由仪器驱动程序、开发环境和用户接口3部分组成[4-5]。
2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功能和组成
2.1 系统功能
数据采集(data acquisition,DAQ)与处理系统的基本功能是物理信号的测量、采集与处理。要使计算机系统能够测量物理信号,首先要使用传感器把物理信号转换成电压或者电流之类的电信号。通常不能把被测信号直接连接到DAQ卡,而必须使用信号调理辅助电路,将信号进行一定的预处理。总之,数据采集与处理是借助软件来控制整个DAQ系统的,包括采集原始数据、分析数据和输出与存储数据。
2.2 系统组成
设计过程中采用炼油厂高温烟气发电系统的工艺参数检测作为应用对象。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结构框图
系统的硬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传感器、信号调理模块、数据采集卡和工控机。信号调理模块选用的是美国国家仪器公司的NI SCXI-1102型温度调理模块和NI SCXI-1520型应变信号调理模块,用这2个模块完成对采集信号的预处理;数据采集卡采用的是NI USB-6008DAQ 型;工控机采用的是具有PXI插槽的一台计算机和一台PC机。
整个系统共设置8路模拟输入端口,2路模拟输出端口,12路数字输入/输出端口,1路事件计数端口。
(1) NI SCXI-1102的特点和功能。 NI SCXI-1102专为高精度热电偶测量而设计。 它们具有相同的架构,该架构的每路输入通道包括了一个仪器放大器和一个2 Hz的低通滤波器。 在此架构下,可以通过高达333 SPS(每通道3 μs)的速度来扫描SCXI-1102及其他模块的模拟输入通道,也可扫描冷端温度补偿传感器及其他输入通道。 SCXI-1102可采集mV、V、0~20 mA以及4~20 mA电流的输入信号。 每个模块的所有通道都可以被DAQ设备的某一路通道采集,也可另加模块,以增加通道数。
(2) NI SCXI-1520的特点和功能。 NI SCXI-1520是8通道通用应变片输入模块,具有进行简单或高级应变测量所需要的所有功能。用户可借助这一模块,从应变传感器、力传感器、扭矩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上读取信号。NI SCXI-1520包含在各类环境中均适于自动校准的板载参考电压。它的每路通道均配有可编程放大器和4级可编程Butter worth滤波器。每条通道还具有一个独立0~10 V可编程激励源。此外,SCXI-1520系统在模块内部提供了组成半桥电路的电阻网络,并在SCXI-1314接线盒提供了1个350 Ω的插座式电阻,用以组成1/4桥。120 Ω的1/4桥电阻均随附于接线盒。
(3) USB接口及NI USB-6008 DAQ的特点和功能。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是目前电脑上应用较广泛的接口规范,USB接口是电脑主板上的一种四针接口,其中中间2个针传输数据,两边2个针给外设供电。USB接口速度快,连接简单,不需要外接电源,同时对外设有良好的兼容性,最多可连接127台外设。USB有2个规范,即USB 1.1和USB 2.0[6-7]。
USB通用串行总线是由Intel,Microsoft,Compaq,IBM,NEC,Northern Telcom等几家大厂商发起的新型外设接口标准。USB传输速度12 Mb/s,最新USB 2.0可达480 Mb/s;电缆最大长度5 m,USB电缆有4条线,2条信号线,2条电源线,可提供5 V电源;USB电缆还分屏蔽和非屏蔽2种,屏蔽电缆传输速度可达12 Mb/s,价格较贵,非屏蔽电缆速度为1.5 Mb/s,但价格便宜;USB通过串联方式最多可串接127个设备,支持即插即用和热插拔[8]。
NI USB-6008具有基本的数据采集功能,其应用范围包括简单的数据记录、便携式测量和学术机构的实验室试验,其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NI USB-6008可使用LabVIEW 或C 以及自带的NI-DAQ mx Base测量服务软件编程, 创建用户自定义的测量系统。但这些只能完成简单的测量和分析,若要完成复杂的工程运算或实时控制还需借助其他的软件环境[8]。
表1 NI USB-6008 DAQ卡的技术参数表
模拟输入输入精度采样率/Hz输入范围 /V输入量程模拟输出输出精度C/TI/O
8SE /4DI12 b10 000-20~+208212 112
3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软件设计
NI USB-6008通过USB接口与工控机相连,构成一个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NI-DAQmx Base具有NI-DAQmx的部分功能,支持Windows,Linux,Mac OS X和Pocket PC操作系统。 简洁的编程接口、可编程通道和任务生成以及与NI LabVIEW的高度集成使得应用开发极为简单。 该驱动软件包含立即可用的LabVIEWVI和C函数实例,这些实例与具有完整功能的NI-DAQmx软件中的相似[9]。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软件包括驱动程序和用户应用程序,用户应用程序是用虚拟仪器的开发环境-LabVIEW设计的。
系统软件采用LabVIEW编程,前面板如图2所示。
图2 前面板
框图程序局部如图3所示。
图3 系统框图程序(局部)
4 结 语
设计测试表明,将虚拟仪器与LabVIEW 结合用于常规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等任务,可以减少系统的开发时间,也可提高编程效率,节省系统成本。
参考文献
[1]王淑芳.基于虚拟仪器的多轴步进电机控制系统[J].微计算机信息,2006,22(25):97-99.
[2]宗德才,肖铁军,史智青.虚拟仪器技术在光模块自动测试系统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5,21(2):131-133.
[3]李戍,陈建辉.基于虚拟仪器的某型导弹发射装置自动测试系统的研制[J].微计算机信息,2005,21(5):133-134.
[4]杨乐平,李海涛,赵勇,等.LabVIEW高级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侯国屏.LabVIEW7.1编程与虚拟仪器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马伟.计算机USB系统原理及其主/从机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7]萧世文.USB2.0硬件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篇6
一、初中美术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方法
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基础教育阶段,将环保教育渗透到各学科中是开展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普遍做法。美术课作为当前初中阶段渗透环保教育的载体之一,对环境教育的知识、技能、意识、价值观等领域都有所涉及。因此在美术教学中,除了充分重视现行教材中环境教育资源,加强环境教育内容的教学外,更要努力实现美术教育本身的环境教育价值。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要从美术课程本身的性质、特征出发,寻求合理的方法途径,使美术教学与环境教育结合得自然和恰到好处,从而有效实现美术课程的环境教育功能。环境教育需要结合美术学科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把环保教育充分渗透在美术教学活动之中,以环保为主题,通过艺术的方式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分析、探索、创新,促使学生形成强有力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忧患意识,树立对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保意识。
在建构主义课程与教学中,建构主义者主张教学过程包括七个步骤或环节:分析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设计信息资源;设计自主学习方式;设计协作环境;评价学习效果;强化练习。
下面我对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合理地利用教学环节设计树立环保意识谈谈看法。
1.明确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环境教育情境,设计环保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在绘画课中利用范画进行教学,能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环境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如,在教学岭南版美术七年级图画课“漫画・卡通画”这节课时,我根据课文中的作品欣赏,与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其中包括方唐的一幅作品《回想》。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看完这幅画,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学生们都抢着问答:“环境的破坏跟战争一样可怕。”“我在同情小鸟的不幸遭遇时也担心人类的生存环境。”……我故作沉重地说:“我跟你们一样希望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就要求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必须好好善待地球,否则,这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通过漫画的欣赏,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了破坏环境的危害性,树立了人类生存的忧患意识,懂得了保护环境、善待自然的重要性。
2.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小组协作活动,激发热爱环境的情感。
环境审美也叫生态审美,它是建立在人类对自然的了解及自身审美修养提高的基础上对生态美的感悟和体验。环境教育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培养出能够“审美的人”,使青少年认识到生态美是天地之大美,也是人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之大美。美术欣赏课教学中的环境价值观教育在于帮助学生形成环境价值判断,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价值。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表现自然美和人造环境美的作品。例如欣赏中外的古建筑和现代建筑,了解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体会人类居住空间的设计对环境的影响,人类与环境需要和谐共存;欣赏表现环境问题(噪音、污水、乱砍滥伐等)的作品,可以自然地激发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并将这种感情通过创作环保宣传画、设计环保招贴、环保漫画等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展览进行更为广泛的环境教育宣传;教师有准备的主题式欣赏可作为渗透式环境教育的范例,例如以“我心中的大海”为主题,通过对海洋资源的讨论,培养学生对海洋的情感和环保问题的关注。“在欣赏邓子平《七月流火》作品时,通过对作品的赏析,让学生体验人类与海的亲密关系,人类生活依靠海洋,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丰富的资源。这样的渗透式环境教育,做到了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的和谐统一,既让学生感受大师作品的艺术之美,更使学生领悟到鲜活之美、自然之美、和谐之美,生命的恬静之美、张扬之美、永存之美;既是环境知识的教育,又是环境情感的培养”。
3.评价学习效果和加强环境教育宣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
综观各版本的美术教材中都有诸如标志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装潢设计等内容,有的就有直接的环境教育课题,如“世界地球日”,这些都是渗透环境教育的良好载体。以往学生常购买材料制作,现在我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废旧材料制作,这样既节约经费,又可以开动脑筋、变废为宝,体现环保意识。
我让学生设计一个环保标志、一张环保招贴、一个手帕的图案、一个环保的包装袋或包装盒等,使学生了解环境知识,融入环保理念。手工课在渗透环境教育时,可以用“变废为美”四个字概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多种废旧物品制作手工艺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使学生树立了废物利用、节约资源的环境意识,体会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了解设计的形式美感原则,还要感受材料本身的质地美。实践证明:“变废为美”的美术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大大调动了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从收集废旧物品到构思设计、作品的完成,再到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可以充分体验到美术创作和经过自己的努力美化环境的乐趣,这将对其今后对待废旧物的行为和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认识到环境保护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
4.结合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环境保护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环境参与意识是人们将对环境的意识变为自觉行为,所产生的对环境保护的使命感、责任感及自觉参与的良好习惯。它解决环境意识中“怎样做”和“怎样做好”的问题,也是环境意识的具体落实和体现。培养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环境保护习惯与觉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学校、家庭的环境事务,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形成对环境保护的使命感、责任心、自觉心理与习俗,将环境意识变为自觉行为,时时处处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主动带动他人自觉参与,进而为政府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政策起到监督、支持和促进作用。
除课堂外,我们还做了“绿色校园活动的策划与宣传”“变废为美――敬师卡设计与制作”、“世界地球日”和“美化班课室”等课程设计。学校每年一届的科技艺术节组织环保漫画比赛,全校学生都参与,热情都非常高。评比结束后还举行了优秀环保漫画作品展,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环保知识。这些作品不仅绘制精美,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提到了造林绿化、清洁卫生、保护生物、节约资源等现象,还讲到了各种污染的危害、生态环境的恶化、全球人口的爆炸、地球自然资源的短缺……美术活动与环境教育的有机结合,是一个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能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的双赢举措。这些教学活动的开展使环境教育有机融入了美术教学之中,既提高了学生的环境意识,又丰富了美术教学的内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创造精神。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环境教育可以与当前本校课程研究相结合,在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具体需要及相应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出具有本校教育价值的新类型、新模式。
二、初中美术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实践研究的思考与建议
通过教学实践及有关调查表明: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开展环境教育是可行的、必要的,教学效果是明显的。但是,我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美术教师自身环境意识缺乏,环境教育途径偏少,环境教育条件不足等。因此,我在本研究的基础上,综合一线教师的意见,对于美术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实施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培养美术教师自身的环境意识。
美术教师虽然拥有专业知识,但往往缺乏环境知识及环境教育的系统培训,自身环境意识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而教师作为环境教育的总体设计者和执行者,如果自身不具备环境意识,那么很难想象能够培养出具有一定环境意识的学生。所以,重视师资培养、加强在职培训将是环境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只有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转变教学观念,增强责任感和环境意识,才能使环境教育取得实效。
2.将环境教育评价纳入美术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的价值判断,对教学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激励机制。目前,美术课程中与环境教育相关的目标大多只是抽象地讲提高“环境意识”,而未就环境教育的组成要素,如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与态度等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如果不进行评价,就容易使环境教育流于形式。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主要评价者,美术教师应该明确普通美术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目标,有开放的心态,突破“知识本位”的束缚,注重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评价,并将环境教育评价纳入美术教学评价体系。
总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贯穿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明白环境保护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爱护环境,自觉抵制环境污染,为人类创建一个美好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因此,我们要将环保教育贯穿中学美术教育的各个环节,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是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在美术教育中,我们应结合本专业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把环保教育渗透在美术活动之中,发挥其特有的优势。
篇7
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与其他课程设计不同,它不仅是对本门课程知识的综合训练,而且要综合运用几个学期积累的程序设计知识,是对程序设计能力的一次关键的训练;因此,需要以整个教研室的力量完成该课程设计的教学工作。
在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教学中,学生的基础、心态、积极性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的效果。近年来很多教学一线教师对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介绍实践经验或提出改革建议,如基于问题驱动(以问题求解为核心)、案例驱动、任务驱动和项目驱动的课程设计模式;文献[6]指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展的产物,主张把人放在第一位,以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文献[7]认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教学涉及出题、选题、指导、评价等工作,任务繁重,参与的老师众多,因此,探讨如何在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教学管理和教学实施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的教学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2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教学中的问题
在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以下问题:
(1)学生程序设计基础薄弱。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数据结构课程的先导课程。学生对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知识的掌握和具备的基本程序设计能力是顺利完成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的基础。由于计算思维与人类思维差异较大,尽管有些学生学习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非常努力,但对于设计程序解决实际问题仍然不得要领。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高校,这都是困扰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2)存在照搬、照抄他人课程设计的现象。部分学生在接受课程设计任务时没有建立起靠自己的努力认真完成任务提高自身能力的意识,当课程设计时间不够,无法按期完成任务时,从而采用抄袭的办法以图过关。查阅资料,消化吸收他人的解题思路,完成自己的课程设计,这原本是很好的方法;然而,由于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的题目相对固定,在互联网上很容易查找相似题目的课程设计源代码。这些学生不是借鉴资料中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直接拷贝,或者简单地改头换面之后交给老师。
(3)存在重视编码、轻视设计的现象。由于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的题目完全可以不运用数据结构的知识直接用程序设计的方法来完成。有些程序设计能力较强的学生习惯于跳过设计步骤直接编写程序代码,看似他们在编程中使用了一些数据结构课程中的存储结构和处理操作,其实根本没有领会和运用数据结构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除了编码前的设计外,测试和分析也常常被学生忽略。
(4)很多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过程中不能与老师及时沟通。对于学生而言,理想的情况是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只要遇到问题,指导老师都能及时详尽地指导;然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学生多、问题多,而且在设计、编码、测试和分析中的每个学生的问题都不同,老师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来了解问题,然后才能给予解答,难以保证问题解答的及时性。导致很多学生很少提出问题,老师也不了解具体出现了哪些问题。还有一些学生问题特别多,不愿意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只要有困难就找老师,造成过度指导的现象。
对于上述问题,运用单一的教学模式是不够的,在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导人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3 以人为本理念的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是一种管理理念。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既要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也要以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为本,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行。一门课程的教学实施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基本单元,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一项具体工作。根据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我们整理出在该课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工作原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尊重学生兴趣和发展目标上的差异。学习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的学生并不都是以软件设计专家等为发展目标。有些学生在了解计算机专业、经历了程序开发体验之后,基于自身的兴趣和特长逐渐树立不同的发展目标,因此,教学管理在坚持课程目标的同时,考虑学生的发展目标和兴趣爱好,这是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原则。
(2)正视学生程序设计基础的差异。对于程序设计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能简单地降低题目要求,而是在题目设计、启动报告、选题过程、指导、评价、总结等各个方面都考虑鼓励、激励和帮助他们向自己设立的目标靠近。
(3)增加学生与指导老师交流的机会和形式。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及时指导,由于问题不同,如果采取一对一的有问即答方式,指导老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因此,采用灵活多样的师生交流方式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4)明确区分指导与管理工作。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指导老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进度计划、随时检查学生的进展、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管理任务包括计划安排、过程监控、评价和总结等。这两类任务要明确区分开来,否则容易造成管理混乱,给学生带来困扰,不利于课程设计的顺利完成。
(5)尽可能不额外增加指导教师的工作量。高校教师在承担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肩负着科研的重任;如果改革使得教师工作量显著增加,教师的积极性就难以提升,这会影响实施效果。所以,教学工作不仅要以学生为本,考虑学生作为教学接受者的实际情况;还要以教师为本,考虑指导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的任务承受能力,不能为了教学改革无限制地给教师指派额外的工作任务。在构建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工作实施方案时,应该想方设法提高教师指导工作的效率,确保指导教师的工作量不会大幅增加。
无论是从学生的自身差异出发,还是从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这一具体的微环境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该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同时更好地诠释了以人为本理念的工作原则。
4 以人为本理念的教学过程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学期末或者学期初停课1~2周集中进行;二是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分散进行。前者似乎比后者更好,因为教学效果的提升必须以指导老师的加倍付出为前提,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就需要指导老师更多地指导。
我们采用时间上的梯次安排法,也就是分成3个或者更多个梯次,不同梯次使用不同的时间安排,要求也不同。最高梯次适合基础好的学生,留给学生的时间大概两周,要求在时限前一次性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和代码。中间梯次适合程序设计基础较强但设计能力弱的学生,分两个阶段完成任务,每个阶段为两周时间,第一阶段根据老师提供的比较粗糙的设计进行编码,第二阶段分析所写代码的不足,改进设计且重新编码。对于编码能力弱的学生,可以借用软件工程中的原型法来进行,把任务划分成若干部分,一步步地做,根据每一步的需要,老师可以提供函数库作为替代部分,但这需要老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同时要求整个课程设计的时间延长。
这种灵活的时间安排虽然适合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的实际情况,却需要老师们的密切配合和精细的管理,而且在教学管理和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取得最佳效果。下面分别按照计划与准备、启动、选题、课程设计、评价和总结6个阶段阐述体现以人为本的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教学过程。
1)计划与准备阶段。
本阶段的任务是做好人员分工、任务安排和时间安排。参与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工作人员根据所承担的不同任务分为5类:管理员、指导老师、讲座教授、评审老师和教研室主任。不同人员的职责如下。
管理员由一线教师承担,可以有多个管理员分别负责不同学生的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管理。管理员的任务是按时间安排收集文档资料、检查学生的进展情况,并做好记录,从指导老师和学生那里收集、总结一些共性问题提交给教研室主任。指导老师主要任务是准备题目并对题目作详细的描述和要求,规定题目的限选人数,帮助学生制订进度计划,指导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讲座教授的任务是精心准备和主讲各种专题讲座(包括启动报告)。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提前总结一些针对典型问题的讲座,并根据收集上来的具体问题充实讲座内容。评审老师的任务是根据管理员收集的文档、资料和进展记录对学生所做的课程设计进行打分。规范了不同工作人员的职责,有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教研室主任负责总体协调、推动进程和最后的工作总结。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围绕题目进行,题目主要由指导老师提供,学生也可以自行选题。对于指导老师提供的题目,其本人应该亲自完成该题目的设计、实现和测试工作,并且形成规范文档。每个题目有详细的描述、要求、难度系数和限选人数。题目描述应该留有余地,供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题目设计尽量有实际应用背景,如有向图求解最短路径问题,赋予了物流或者旅游等背景之后,题目本身就鲜活了。每个指导老师可以准备多个题目,这项工作往往在第一次进行时花费的时间多一些,以后每年只需做细微调整即可。指导老师把每个题目的描述、要求、难度系数、限选人数、报告文档和代码提交给教研室主任。教研室主任召集所有相关人员对这些题目进行研讨,以便对于题目要求、难度系数、评分标准等方面达成统一。
2)启动阶段。
启动报告以讲座形式进行,主要强调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的重要意义,介绍与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相关的各项安排,展示和讲解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范例。启动报告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课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讲座教授在主讲各种专题讲座时切忌使用自己设计的例证性错误实例,尽可能使用学生写的文档和代码,分析其中的问题,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仅仅告诉学生问题的正确答案。
3)选题阶段。
该阶段主要工作是确定每个学生的题目,同时也就确定了指导老师,选题过程如下:
(1)学生选择已公布的题目(不受限选名额的限制);
(2)该题目的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和题目难度确定接受选题的学生名单(不得超过该题目的限选人数);
(3)没有被接受的学生可以进行再选题,直至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题目。
确定题目之后,学生同指导老师一起确定题目相关的细节,确定遵从哪一个梯次的时间安排,并制定具体的进度计划。
4)课程设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管理员要严格按照进度计划进行检查,不能按照计划进行的学生要说明原因,请指导老师修改进度计划,同时扣分;同时管理员要及时发现共性问题,教研室主任安排讲座讲解有代表性的例子;指导老师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了阶段性任务,给出修改意见,老师在此阶段投入的时间很多。从整个教学体系出发,学生在校期间要做的课程设计还有很多,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仅仅是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之后的第二门。如果老师们在这门具有核心基础地位的课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也就意味着在以后的课程设计中花费的时间会大大减少。
5)评价阶段。
评价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的方法和标准要兼顾学生作品的质量、努力程度和学习态度,考虑题目难度等因素。对于作业质量评价可以采用部分答辩的方式,即由学生申请后按照不同难度系数分组答辩,最后评价小组评定各组质量等级。
6)总结阶段。
在总结工作中既要对学生的努力予以表扬,也要对所有老师的工作进行评价。可以分别从设计质量、编码质量、设计报告质量等角度对学生作品展开评优活动,颁发优秀证书。优秀名单及优秀作品存入学院评优查询系统,并在校园宣传板进行公告,并附指导老师的姓名。
5 结语
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在兴趣爱好和发展目标上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用灵活的方法方式不断地保持和加强这种激情和动力,这是提高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坚持“以教师为本”是提高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的根本。我们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到2010级的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教学,提供A、B、C3种梯次供学生选择。19%的学生选择了A类,教师主要负责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指导。48%的学生选择了B类,教师主要指导数据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复杂算法设计和课程设计报告。对于选择C类的学生,教师还要帮助他们解决程序调试等问题。我们根据教学进展情况安排了7次讲座。实践证明,学生非常欢迎这种细致的工作方案,96%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然而,尽管利用讲座提高了效率,指导教师的付出比之前要多出一倍。如何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是我们下一步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治军,廖明宏,张岩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6(2):54-56.
[2]李英梅,夏伟宁,邢恺.“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教学过程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5):68-69.
[3]庞晓琼.案例驱动的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53-64.
[4]姜雪茸.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147-148.
篇8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60只清洁级ICR小鼠,雌雄各半,体质量(20±2)g,由福建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Morris水迷宫测试系统选用2.5.2版。
1.2方法
1.2.1大蒜水提液制备大蒜为福州市本地种,购自市场。大蒜经挑选、去皮、洗净、风干,与适量蒸馏水混合,榨汁定容得25 mg/mL大蒜液,于4 ℃,3 12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为大蒜水提液,经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主要有效成分大蒜素含量0.18 mg/mL。
1.2.2分组及干预小鼠适应性喂养3 d,按体质量随机分成6组。按文献[1]方法制备酒精肝模型。按20 mL/kg给予不同干预物灌胃:阴性对照组(对照组)和酒精肝模型组(模型组)给予蒸馏水;低、中、高剂量大蒜干预组(大蒜组)分别给予250,500,750 mg/kg大蒜水提液;维生素E(VE)干预组(VE组)给予500 mg/kg VE。1 h后阴性对照组按15 mL/kg给予蒸馏水灌胃,其余各组以50%无水乙醇15 mL/kg灌胃,连续28 d。
1.2.3Morris水迷宫试验测试程序采用定位航行试验[2]。测验前水池注水,水深17 cm,水温(24±2)℃,平台没于水下2 cm,动物分组进行迷宫训练,依次从水池边4个固定入水点(东、西、南、北)释放小鼠,寻找水池中唯一的安全平台,限时1 min,找到平台并保持15 s;1 min内找不到者,由实验者引导完成,全部行为学训练在9:00~17:00完成,共5 d。干预28 d后重复进行迷宫训练,各象限总得分由Morris水迷宫测试系统2.5.2版自动生成。记分方法见文献[2]。
1.3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 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
2.1干预前各组各象限每天总得分干预前各组各象限每天总得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干预前各组学习记忆能力均衡可比。
2.2干预后各组各象限每天总得分实验结束时模型组各象限每天总得分均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
2.3干预后各组搜索策略水迷宫搜索策略包括直线式、趋向式、边缘式和随机式四种[3],阴性对照组和大蒜高、中剂量组均以直线式和趋向式为主,边缘式很少。模型组的搜索策略也转变为边缘式和随机式为主。大蒜低剂量组和VE组则以趋向式和随机式为主。
3讨论
3.1Morris水迷宫实验学习记忆的行为学测试方法有多种,包括跳台实验和水迷宫实验等,Morris水迷宫是英国心理学家Morris设计并应用于学习记忆脑机制研究的方法,与跳台、避暗等检测工具相比,该方法能系统全面考察实验动物空间认知程度,客观反映认知水平;可将实验动物的学习记忆障碍和感觉、运动缺陷等分离开来,减少对过程检测的干扰,使结果更可靠。因此,该迷宫可作为检测动物学习记忆水平的重要工具,也可用于防治药物的筛选研究[45]。
3.2大蒜拮抗酒精摄入对小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酒精能迅速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对神经细胞有直接毒害作用,可抑制蛋白质合成,干扰细胞膜中类脂和蛋白结构,改变神经细胞膜及突触膜流动性,也可干扰神经细胞递质合成、释放和回摄,引起细胞和突触功能障碍;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较乙醇对神经系统毒性更大,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乙醛蛋白质产物,突触后膜致密物质(PSD)内含有多种蛋白质,包括受体蛋白等[2]。因此,酒精中毒引起脑内神经细胞某些受体或递质合成减少,从而导致突触界面结构的病理性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影响神经信息的传递,最终影响小鼠的学习记忆行为。本研究结果显示,预先给予大蒜中、高剂量干预的小鼠大部分象限总得分均明显低于模型组;而VE组仅在个别象限总得分显著低于酒精模型组,说明大蒜能有效预防酒精摄入引起的学习记忆行为下降。
此外,通过观察动物入水后寻找平台的游泳轨迹以确定其搜索策略。随机式的搜索轨迹往往出现在迷宫大部分区域,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边缘式是一种沿池壁以大幅度轨迹搜索平台的方式,是一种本能行为,处于较低级的认知水平;趋向式是以曲线逐步向平台靠拢,是一种较高级的策略,但定位不够准确;直线式为从起点以直线方式向平台搜索,表明有明确的空间定位。搜索策略显示,大蒜中、高剂量组以直线式和趋向式为主,边缘式很少,大蒜低剂量组和VE组则以趋向式和随机式为主。
综合本实验结果,中、高剂量大蒜对亚慢性酒精摄入导致的神经系统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疗效优于500 mg/kg VE。
参考文献
\[1\]赵敏,杨杏芬,黄俊明,等. 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J\]. 卫生研究, 2005,12(1):121.
\[2\]胡镜清,温泽淮,赖世隆. Morris水迷宫检测的记忆属性与方法学初探\[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17(2):117119 .
篇9
21世纪是信息科学的世纪,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信息科学发展的基础学科。半导体集成电路作为电子科学与技术的核心,是电子类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而半导体集成电路这门课程中,静态逻辑电路[1-3]这一块又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静态逻辑电路分为静态CMOS逻辑电路和传输门逻辑电路。现有的绝大多数教材表明传输门逻辑电路的理解设计方法和静态CMOS逻辑电路的理解设计方法是不一样的。人们总结出了的一套设计静态CMOS复合逻辑门电路的通用方法[3],其步骤如下:
(1)调整布尔代数式(也叫逻辑关系式),使得输出为负逻辑。
(2)当逻辑关系式为“或”时,PMOS管串联,NMOS管并联。
(3)当逻辑关系式为“与”时,PMOS管并联,NMOS管串联。
(4)改变尺寸可调整速度或输入阈值。而对于传输门逻辑[3],其理解和设计的方法是二叉判决图BBD。这两类方法不统一,给学生在理解和设计逻辑电路造成很大的麻烦。本论文提出一种能够简易地理解传输门逻辑和静态CMOS门逻辑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学生也可以简易地设计传输门和静态CMOS逻辑电路。
2.方法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这个方法。我们这个方法分为如下三个部分:
(1)对于单个NMOS管而言,漏极输出C等于源极输入A和栅极输入B的“与”。逻辑表达式为。图1显示了单个NMOS管。根据NMOS管高电压通、低电压阻的特性,我们可以得到。
(2)对于单个PMOS管而言,漏极输出C等于源极输入A和栅极输入B的“非”的“与”。逻辑表达式为。图2显示了单个PMOS管。根据PMOS管高电压阻、低电压通的特性,我们可以得到。
(3)对于两个MOS并联而言,总的输出等于各个MOS输出的“或”。我们以两个NMOS管并联说明这种情况。图3显示了两个NMOS并联的情形。我们可以得到:
3.结果和讨论
(1)我们先用上述的方法来理解静态CMOS逻辑电路和传输门逻辑电路。
首先看CMOS反相器,图4显示了CMOS反相器的示意图。从图4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输出VOUT,PMOS管和NMOS管是并联的关系。利用上述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到PMOS管和NMOS管的漏极分别为和,所以。可以看出我们的方法对于理解简单的CMOS反相器逻辑是适合的。
我们再来理解一个复杂一点的两输入的异或门静态CMOS逻辑电路。图5显示了静态CMOS异或门逻辑电路示意图。运用我们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出:对于P网,有、、、。对于N网,有、、、、。所以,。可以看出我们的方法能够简单的理解较为复杂的两输入静态CMOS异或门逻辑电路。我们有理由相信对于理解更为复杂的静态CMOS逻辑电路,我们的方法同样适用。
理解完了静态CMOS逻辑电路,我们在来看看传输门逻辑电路。图6显示了一个基于CMOS传输门构成的同或门逻辑电路。运用我们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出:、、、、、、。因为前面我们已经理解了CMOS反相器,所以图6中我们直接用反相器逻辑功能。可以看出我们的方法可以很简单的理解传输门逻辑电路。从图6我们也可以看出,对与CMOS传输门,其逻辑功能跟随NMOS传输门。
我们再来理解一个全加器中静态的曼彻斯特进位电路。图6显示了全加器中静态的曼彻斯特进位电路示意图。运用我们的方法,可以得到:
、、、、。可以看出,按照我们的方法,正确的理解了全加器中静态的曼彻斯特进位电路的逻辑表达式。
(2)运用我们的方法来设计静态CMOS逻辑电路和传输门逻辑电路。
我们首先来设计一个静态CMOS逻辑电路。设计静态CMOS逻辑电路就是理解静态CMOS逻辑电路逆过程。我们以逻辑表达式为例来设计静态CMOS逻辑电路。参考上面讲述的运用我们的方法理解静态CMOS逻辑电路的过程可知,首先要将逻辑表达式写成如下形式:
这一项是对应静态CMOS电路的P网,而这一项是对应静态CMOS电路的N网。观察这两项,反向运用我们的方法,可知在P网中下面是栅极输入由C控制的PMOS管,再下面是并联的两个栅极信号分别由A和B控制的PMOS管。而在N网中,对应的是串联的两个栅极信号分别由A和B控制的NMOS管,这两个串联的NMOS管再与栅极信号由C控制的NMOS管并联。由上述分析可知逻辑电路图如图7所示。
其次运用我们的方法设计一个静态传输门电路。以异或门为例,其逻辑表达式为。运用我们的方法,得知一个两输入的“与”相使用一个MOS管,而“或”代表两个MOS管并联。如果使用两个NMOS管并联,电路图如图8所示。由图8可知,使用NMOS管的话还要两个反相器才能完全实现“异或”功能。如果使用两个PMOS管并联,电路图将更为简单,可以省略两个反相器,电路图如图9所示。
在学习静态传输门逻辑电路时,我们知道静态传输门逻辑相比与静态CMOS逻辑电路而言有一个优势就是:输入不同,逻辑功能也不同。实际上在这个优势背后有个不变的本质,这个本质就是本教学论文提出的理解和设计静态传输门和静态CMOS逻辑电路的方法。
4.结论
本教学论文提出一种能简易地理解和设计静态传输门和静态CMOS逻辑电路的方法。这种方法基于对NMOS管“高通低阻”和PMOS管“低通高阻”的电学特性的充分理解。我们的方法统一的静态CMOS逻辑电路和静态传输门逻辑电路,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延庆,张开华,朱兆宗.半导体集成电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2版),1986.
篇10
通过对行为动词的对比可知,数字故事作品创作的内容标准要求与培养高阶思维能力是一致的,因此,数字故事作品创作教学主题适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赏析、评价优秀的数字故事作品,领会作品的创作技巧、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来培养高阶思维的“评价”能力;通过数字故事作品的脚本或剧本创作、改编,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设计学习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好的问题能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设计问题的原则有:①应与单元目标一致,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②具有真实的生活情境,能提供学生一个真实的、有价值的问题供学生解决;③具有复杂性,可提供学生开展合作、协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④具有开放性,没有唯一答案,需要学生作出评价,做出决策。
多媒体作品创作教学流程,通常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先制作作品,再交流展示就结束,学生没有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思考后再创作,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高阶思维没有得到同步发展。因此,在数字故事作品制作教学中,在教学活动设计的不同阶段设计层次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作出决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作品,高阶思维得到很好的培养。设计的问题如下页表2所示。
创建评价量规
量规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结合得较好的评价方式,评价量规制定的好坏、是否有可操作性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评价质量。制定科学合理的量规既要考虑学习目标,也要考虑学习成果的形式和学生的现有水平,这样制定出的量规既能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指明学习方向起到导向的作用,又能在交流评价作品时为学生提供统一的评价标准,有效预防学生评价的主观盲目性和随意性,指导学生客观决策,作出评价,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根据数字故事制作主题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成果形式,在赏析课环节,通过欣赏不同类型数字故事作品,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制定出数字故事作品的评价量规。量规包括四个部分:故事感、艺术感、技术性、创新性。为了规范作品的表现形式,教师又规定了作品的基本要求,形成五项评价项目内容。为了在评价阶段易于学生进行评价,量规的内容和权重都化繁为简,一目了然,最终学生对作品的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评价基本吻合。具体量规见下页图2。
设计教学活动
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在真实的活动中进行,为了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需将主题活动根据目标要求再细分成相应的教学环节,并设计每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学习流程,以便学生能明确目标、合理地规划时间,在制作过程中思考、分析、评价、创造,培养高阶思维能力。数字故事作品制作主题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分别是数字故事作品赏析、确定主题编写脚本、搜集设计作品素材、创作数字故事作品、故事作品交流评价。在作品赏析环节教师设计了欣赏作品制定评价量规的活动;在编写脚本环节教师提供脚本案例设计了借鉴案例确定主题编写剧本(或脚本)的活动;在设计素材环节教师设计了用Photoshop简单处理图片和文字的活动;在创作故事环节教师利用往届学生的素材和故事作品案例设计了“我能用软件制作故事作品”的活动,帮助全体学生掌握使用恰当的软件制作出精美的故事作品。
提供学习支持
为拓展学生的学习经验,需提供与学习任务有内在联系的案例。案例要有益于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案例还可以是即将要完成的作品,可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师建立了网站学习平台,学习平台提供了电影改编、校园生活、亲情友情等不同类型的故事范例和历届学生优秀作品短片供学生借鉴,学生在鉴赏过程中理解了数字故事的构成要素,包括故事情节、文字、图片、音乐和故事的表现手法,丰富了对数字故事的了解。编写故事脚本是十分考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决策能力的活动,也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着力点,为此平台提供了部分优秀作品脚本案例供学生借鉴模仿;用PowerPoint、Moviemaker、会声会影、Camtasia Studio、Premiere等软件工具制作数字故事的技术也直接关系着作品效果的好坏,用这些软件制作的过程视频也需提供给学生学习。此外,平台还提供了一些图片、背景音乐、评价量规、作业要求等素材或学习资源,供学生依个人分工和需要自主学习。
篇11
角色设计中我们应把原有的书本上的基础知识更简化,注重不仅是理论知识更正要的是实践能力,角色设计的课程体系更注重实践,参加社会实践,在上课的过程中应把问题分析透彻,教师不应该告诉学生怎么做,要告诉学生这个是为什么,学生主动去寻找答案,主动去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在课程改革中,找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教师必须对新课程改革中的各种理念、观点、资料、现象能够有独到的见解,都艺术能有独特的思维。
角色设计研究理论知识,研究文学作品,比如西欧与中国的古代文明,研究文化,不仅上知地理下知天文,通晓古今,更要对文化上有独特的眼光和独到的见解。我们如何突破只重摹写、忽视创意的传统教学思路,鼓励学生改变观念、大胆创新?这是角色设计课改革首先面临的问题。要想走出新的路子,必须在设计思维上的形成风格、潮流、审美以角色设计的应用等诸多方面作大胆地探索与尝试,多视角、多元化地寻找角色设计的多种可能性,使学生学会如何以设计特有的符号元素,表达视觉秩序,展现创意思想,传送信息观念,这才是我们角色设计课所要确定和追求的教学目标。
课程内容的知识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习兴趣与生活产生联系,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呼应着艺术,明白一切的学习都是生活的的需要,应把书本的知识要点都扩展开来,知识和知识密切相联系,教师不断获取最新的知识,教师必须具备知识结构这种最基本的要求,才能把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坚实的专业知识和系统的现代化教育科学知识才能传授给学生,比如教师应在上课前把整个的教学大纲给学生观摩,然后根据整个教学大纲的内容继续拓展开来,知识体系分成点线面,三者相结合。
2、角色设计要有设计能力与规划能力
传统的教学思路,以文字的摹写为主,注重书写能力的培养,学生整日沉埋于大量的练习作业,难免感到单调、古板、枯躁、乏味,积极性不是很高。我把课程作了调整,把重点放在设计思维上,采用情景式 模拟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大量欣赏中外优秀的国内外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颜色、结构 设计等进行大胆地变形,打散重新构成,以抽象或具象图形创构新的图形;让设计从二维视觉变的更有立体感;引导学生用数码相机将不同肌理,不同质感的材料拍摄下来,借助电脑来完成材质,增强人物表现的视觉冲击力。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开发区图书馆查找资料,到生活中寻找素材。特别注重使学生保持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创意练习,意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同学们设计中互相沟通,交流互动,彼此取长补短,共同探讨一些问题,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使学生在完成作业中逐步体会到,要想改变观念,冲破原有的模式,方法是关键。同学们在充分放松、无拘无束的状态下,进行各种各样的创意实验,不时的涌现灵感,不断提升激情,能量得到释放。他们由衷地感到,古板乏味的设计,在这种状态下竟变得那么饶有兴味。于是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许多同学的作业一改再改,制作上也是精益求精,不断寻求新的高度,作业完成质量也达到了新的超越。
教学设计上注重创造力和设计能力的提高:我在课程设计安排和作业设置上,并没有把这一课程局限在设计的狭小范围,而是力求通过设计的这一设计元素的训练,为了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促使学生提高学生的创意能力。这样,同学们在设计中,可供创意的地方很多,思路一下就打开了,许多好的构思构图应运而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设计是现代平面设计中诸多设计元素中最重要、最具个性和活力,又最具独到之处的设计要素,同时又要注意到角色设计的结构和衣服的穿插这两个设计元素是密切相联、相辅相成的。
3、角色设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发展
将角色设计相结合,要求学生将自己每一单元的零散作业汇编装订成册,并按自己的风格进行统一装帧,使学生在人物设计的同时,对书籍也开始涉足;将角色设计相结合,安排学生将自己设计,追求人物的视觉传递的最佳效果,并使学生认识到,角色设计经变形处理,其简捷明了的符号图形,是标志设计的主要形式。
将角色设计中的绘画技巧与实践结合起来,注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传统的设计课,完成作业只强调书写,而在工具材料上,也只限于绘图仪器和用于书写的笔、纸、尺、颜料等。这次课程改革除了强调书写准确规范的重要性之外,更鼓励学生大胆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新制作。要求学生一要注意发挥材料本身的材质肌理美;二要注意精加工、细制作,强调工艺性,要设法通过精制作,使字体产生新的视觉效果;三要通过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既能用电脑设计,又能徒手绘制,同时还能立体制作,学会用最简洁的语言、最恰当的材料,表现出最佳的视觉效果,增强人物的表现力。
篇12
移植方法:局麻下定位于L3~4间隙,术前查看患者皮肤有无破损感染,如有上述情况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必要时延迟手术。皮肤完整的患者术前腰背部常规皮肤。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后,先排放5ML脑脊液,再将神经干细胞混悬液缓慢注射5ML,静脉输注15ML神经干细胞混悬液,每隔5天移植一次,3次一疗程。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后1个月。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系统症状与体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损伤的神经功能部分恢复,主要表现平面下移,肢体过高的肌张力降低,瘫痪肢体的肌力增加,二便控制能力增强,并未发生术后并发症。
心理护理:由于干细胞技术今年才发展起来,大多数患者对它了解很少甚至闻所未闻,慕名而来的多是病程较长,既往接受过多张治疗,但效果欠佳的患者。因此其中一方面对干细胞移植抱有很大的希望;另一方面由于对这种方法不了解,内心有很大的疑问和顾虑。我们针对每个患者的特点进行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神经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方法、作用和效果、神经干细胞的特性、发挥作用的机制、移植前后的注意事项等。针对有不良心理反应的患者,请移植后效果比较良好的患者与之沟通,交流移植过程中的感受及预后情况,使患者意识到神经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从而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
移植后的处理:遵医嘱给予二级护理、普食,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每日肌内注射一次。嘱患者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多饮水。
经颈动脉注射的患者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皮下出血,血肿,保持无菌敷料干敷、清洁,口服阿司匹林3d。
腰穿的患者嘱其去枕平卧4~6h,注意瞳孔的变化,有无头痛、恶心症状,并遵医嘱给予9%生理盐水并加地塞米松5mg静脉滴注,并给适当补液。
术后护理:严格观察病情,患者入监护病房,维持心电监护注意患者排尿情况,准确记录出入液量,术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多于术后24小时内发生,温度大都在38.5℃左右,一般不予特殊处理,如果超过38.5℃予以物理降温或者药物治疗。恶心、呕吐者给予对症处理,一般1~2天内消失。观察术后敷料情况,如有潮湿及时更换。
篇1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k of the Log Manager
Based on Windows Forms structure and GDI + graphics technology
Zeyu Li
(Computer Center, Rui Jin Hospital,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Abstract:The page start from the existing work management issues in the analysis of various management status and needs of the practical work, design and realize a kind of log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Windows Forms and GDI + graphics technology. So that, it can help us to facilitate office life and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tly.
Key-words:Windows Form, Work of Log Manager, Workload Statistics, GDI+
1 为什么要使用工作日志管理器
以笔者软件开发工作为例,目前在工作管理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之处:(1)对于每天完成的工作重点和内容缺少一个载体负责跟踪与记录;(2)随着工作天数的增长,对以前工作的历史做不到存储与统计,不方便对做过的工作进行回顾、归纳与总结;(3)程序员与项目经理之间缺少沟通与交流,容易出现工作分配方面的矛盾与时间安排上的冲突。那么,怎样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呢?
设计一种工作日志管理器,一方面能够做到对每日工作内容进行记录与管理,以数据库形式存储数据,方便随时对记录的工作历史进行各种形式的统计与调阅;另一方面在创建每日工作日志的同时允许将其内容发送邮件给项目经理,使上级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下属的工作情况和进度,有计划的安排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
2 工作日志管理器的设计与实现
2.1 程序结构
通常各种形式的管理器,大多采用面向Web的开发,并使用面向对象的计算机语言(如Java、C#等)进行编程,用户通过调用本地IE等浏览器进行访问。由于工作特点和个人喜好的不同,笔者则采用面向Windows窗体的开发,使用C#编程和SQL server数据库存储数据,开发架构使用MVC模式。工作日志管理器程序结构如下图所示:
2.2 功能设计
1) 记录工作内容
工作日志管理器可以方便地记录每天完成的工作条目与详细内容。比如,每天下班之前打开管理器,新建当天的工作内容,记忆深刻亦不易遗忘。同时,对已创建的任何一次工作日志,可以轻松的调阅与编辑,修改日志内容或进行删除。另外,主界面采用列表形式展现,以创建时间倒序排列,并具有关键字检索功能,可以在大量的工作日志中快速地寻找到用户想要的内容。
2) 统计工作历史
每天做好工作记录,目的是为了日后对工作数据进行统计。工作日志管理器以项目为类别、工作量以天数为单位进行统计,通过直观的柱状图与精确的数值配合显示,使用户对以前进行过的各个项目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并且可以实现各个项目之间工作量的比较,工作历史一目了然。另外,工作量统计功能还应该具有自定义时间段的统计,用户选择一个起始时间和一个结束时间,就可以显示出在指定时间段里面的各个项目的工作量,并且包含在总工作量中所在比重的比较。
3) 提高工作效率
为加强与上级项目经理的沟通交流,及时汇报每日的工作情况,工作日志管理器在每次创建或修改工作日志完成前,提示用户是否将工作日志内容发送邮件给项目经理,用户可以选择“是”或“否”完成这一步。笔者经过计算:原始的先在文本编辑器(如word或记事本)里撰写工作日志,再打开电子邮箱手动将日志内容拷贝成邮件正文,最后发送邮件的三步操作至少要花3分钟左右时间来完成;而采用通过工作日志管理器撰写工作日志并发送邮件的一站式操作,时间可以缩短在1分钟左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3 技术实现
1) 基于窗体的查阅、创建与编辑
我们使用Visual Studio作为开发工具,方便地建立windows窗体程序项目。工作日志管理器主要包括三个窗体程序:管理器主窗体ListView.resx、创建工作日志窗体CreateRecord.resx、修改和删除工作日志窗体ModifyRecord.resx。其中,在管理器主窗体中,我们使用dataGridView控件完成前台数据展示,创建、修改和删除工作日志窗体中,我们使用richTextBox控件控制文本内容的编辑。管理器主窗体实现效果如图1所示,创建工作日志窗体实现效果如图2所示。
(图1)(图2)
2) 调用Mail接口发送电子邮件
业务层建立一个Email.cs类,我们定义方法sendEmail(),其中依次定义smtp服务器host信息、发信人用户名和密码、发信人邮箱、显示名称、编码方式以及收信人邮箱地址这些参数,最后通过实例化SmtpClient类的Send()方法完成发送电子邮件的功能。具体代码如下:
//发送电子邮件
public bool sendEmail(string Stmp_host, string From_name, string From_password, string From_address, string To_address, string Subject, string Body){
SmtpClient smtp = new SmtpClient(Stmp_host, 25);//smtp服务器host信息,默认发送端口25
smtp.Credentials = new .NetworkCredential(From_name, From_password); //发信人用户名,密码
MailAddress from = new MailAddress(From_address, "lzy", System.Text.Encoding.UTF8); //发信人邮箱、显示名称,编码方式
MailAddress to = new MailAddress(To_address); //收信人邮箱地址
MailMessage message = new MailMessage(from, to);
message.Subject = Subject;
message.Body = Body;
message.SubjectEncoding = System.Text.Encoding.UTF8;
message.BodyEncoding = System.Text.Encoding.UTF8;
try {
smtp.Send(message); //发送邮件
} catch (Exception e){
Console.Write(e.Message);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表现层的前台窗体界面上,在创建或修改完成工作日志内容的按钮点击事件之后,调用这个sendEmail()方法,返回true则提示“发送邮件成功”,否则提示“发送邮件失败”。窗体效果如图2所示。
3)GDI+绘图技术实现工作量统计
工作量统计部分,我们采用.NET的GDI+绘图技术,调用DrawRectangle()方法在界面上绘制矩形,并通过FillRectangle()方法给其填充颜色,达到柱状图样式的展现。矩形的长度即表示该项工作的工作量,我们通过从数据层查询出含有该项工作内容所有的记录条数,将其赋值给一个int型变量X,再用这个X为矩形的Length属性,实现对该项工作的工作量统计。GDI+绘制矩形原理如图所示:
工作量统计窗体实现效果如图4所示;自定义时间段的工作量比较效果如图5所示。
(图4)(图5)
3 结语
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设计实现该工作日志管理器,帮助自己完成每日工作记录和邮件汇报,还可以随时统计任意时间段的工作量情况,方便了办公生活,提高了办公效率。总结一下:小小的创新就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李文江,于 2.0的工作日志管理系统设计,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2008/ 01.
[2] 白新国, 基于Java的员工日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福建电脑, 2010/06.省略的三层架构B/S工作日志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电脑学习, 2009/04.
[4] 王怡, 孙冬梅, 谈办公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