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电影学发展前景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电影学发展前景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电影学发展前景

篇1

Micro not Small; Dripping Possession of the Sea; Ascendant

——China Mainland Micro Film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WANG Anquan

(Department of Politics and Education,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eijing 102206)

Abstract Based on the CNKI China Knowledge Network of micro-film related academic literature retrieval collate, review research status of micro-film, micro film in mainland China in recent years, studies generally include communications, marketing, advertising, film studies, political science, sociology, psychology and other disciplines, future research should be directed to the further integration of management, social environ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other factors in depth.

Key words micro film; research; review

利用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对微电影相关学术论文进行检索,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四个学术库中选取文史哲、政治军事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经济与管理等五个查询目录进行检索,把题目作为检索项、“微电影”作为检索词,匹配为精确,时间为2010-2012年,共查询到246条记录,其中关于微电影的硕士学位论文3篇。作为广告与电影的衍生物,微电影很好地迎合了时下的需要,成为新兴的一种的营销模式。微电影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二是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三是受众注意力的碎片化;四是受众自我意识的提升。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微而不小、方兴未艾,虽然研究历史不长,但是已经引起一些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微电影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

1 何为微电影

对于微电影的概念,各家意见不一,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微电影进行概括,按照“百科名片”的说法, 微电影(Micro-film),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是网络时代的类型电影,名称具有中国特色,事实上发端于国外早期的“短片”。微电影之特征表现在: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微播放平台,以其短时、精悍、灵活的形式风行于中国互联网。

2 研究视角

自2010年微电影一词在中国风行以来,短短几年里,微电影已经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传播学、营销学、广告学、电影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学者以及其它领域的实践者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从最初的微电影广告特征研究到后来扩展到全方位研究,研究的内容也从基本状态的描述深入到学科的探讨。

2.1 传播学

持此视角的学者主要对微电影的传播方式、传播机制、传播特征、内容特点等进行分析研究。微电影的传播方式多样。它不像传统的电影,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播放。它开辟了许多新路径,在网络、手机等领域探索新思路。在传播机制上采用创新的手法,注重各个要素之间的互动,调动受众的积极参与性,影片以互动的方式,将主动权交到观众手中,为观众增添了更多主导影片的乐趣。微电影宣传相对于传统的宣传方式,拥有时效性快、直接性好、互动敏捷的优点,同时,还具有树状传播结构、渗透性强、个性化互动、草根式交流、语言亲切等特有的传播机制。在传播特征上主要表现在传播主体的全民性、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和传播渠道的广泛性。在传播内容上具有独占性和灵活性,有的是反映社会的现实,有的是科幻故事,有的揭示扑朔迷离的悬疑情节,有的还与广告联姻,体现出营销产品和企业文化。此外,如何控制微电影传播并进行舆情引导,也是新闻传播学领域学者及相关研究机构关心的话题。

2.2 营销学

微电影建立了一种营销的新模式——植入式广告,一方面是对电视节目的限广令的一种新的广告形式的探索,突破了电视广告和传统广告的限制,同时,微电影能带给受众良好的视听享受,另一方面通过有创意的故事诠释品牌,也使受众在体验影片的过程中无意识地了解广告产品。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加(截至2013年7月,移动互联网对中国手机用户的渗透率达到69.2%,3G上网用户总数达到2.5亿户),微电影营销将会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微电影营销模式市场潜力不可估量。但是微电影行业才初出茅庐,很多相关研究还没有延续,其商业价值和营销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相信会有更多的学者一起来探讨微电影,微电影营销模式的未来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2.3 广告学

微电影来源于广告营销,部分学者认为微电影里有的可以作为长广告片,但大多数具有广告功能的画面场景可看作是植入式广告,微电影植入式广告突破了原有的广告理念和模式,使广告呈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其旺盛的生命力将在广阔的空间里得以延长和继续。但同时,它也存在一些缺失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例如有的广告显得比较做作、生硬,反而使受众难以接受。至于微电影植入式广告究竟能走多远,还是要看它是否经得起市场的考验。

2.4 电影学

由于微电影的出现,与传统的电影制作和传播媒介相比,微电影制作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技术更好,传播媒介更加丰富,这些都对传统电影的明显量变。而且,微电影对电影概念的升华,必将使得电影的美学和产业格局产生质变。微电影以浓缩之精华,体现大主题的故事情节,而且突破了传统电影的固定播放模式,使得电影艺术走出影院,走向更广阔的空间,以更亲民的姿态走进了大众之间。大部分微电影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电影叙事结构,拥有明星阵容的出演,制作技术的精良。播放平台的扩展,适应了时下人们的碎片化生活方式,让我们随时随地选择它。微电影的诞生,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一个新的奇迹。目前,微电影产量逐年增加,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如果能合理运用新的技术成果加以制作,科学的管理模式,微电影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相信它在电影界会走得更远。

2.5 思想政治学

持此视角的学者主要探讨了微电影在理念和主题思想宣传中发挥的作用及对受众思想的影响。微电影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渗透力,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养成性,也会对社会主流价值的宣传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同时,微电影也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例如主流意识淡化、网络道德失范、享乐主义、过度消费、快餐文化泛滥等,这时就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下,提高微电影创作团队的责任意识,推出有创意的微电影作品、降低植入式广告、提高微电影内涵、构建微电影文化产业、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微电影的审核力度,规范微电影行业,使其得到良好健康的发展。

2.6 社会学

微电影是“微时代”的产物,“微”时代,是web2.0带来的横向传播特点,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信息很容易被获得,使得“微事物”被人们无限放大,迎合受众从细节中体现这个时代的方方面面的心理感受,快餐文化、碎片化精神追求成为一种潮流。“微诉求”和“微表达”是这个“微时代”的人对社会现实的情感诉求,并自发形成一种无形的“微力量”,它使得“微”观念深入人心,催生出许多新鲜事物,从而衍生出新鲜的名词。在这横向文化传播时代,许多名词都以“微”字为开头,例如微博、微小说、微信、微表情、微现实、微电影等,这些词汇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渲染着微时代的来临。为了迎合这样一种碎片化社会的快餐消费时代,微电影赶上时代的班车,逐渐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3 主要研究方法

(1)已有研究主要是实践调研为主,探讨微电影的拍摄技巧、商业前景和受众喜好,举办微电影节等。微电影的作品自诞生以来已经突破千部大关,随着技术和投入的加大,关注度的提升,微电影的数量将会快速的增加,主题也会越来越丰富,商业前景也将被大多数商家和企业看好。为了促进微电影的发展,各大网站和电视台也相继推出微电影节,主要的微电影节包括中国国际微电影节、大学生微电影节、滨海国际微电影节、盛大美我微电影节、沈阳国际微电影节、南方微电影节等。这些微电影节设置奖项,鼓励微电影制作和研究,微电影节在提升微电影作品、培养部分微电影人才、规范微电影行业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绩。

(2)对微电影进行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实践研究较多,少数文献采取了比较研究的方法。

已有文献主要分布于2011至2013年。研究以描述性论文居多,研究内容为微电影的基本现状,多为作者自身的观点阐述或现实案例介绍评论。对微电影进行理论研究比较少,实践研究比较多,少数文献采取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微电影的经验研究比较少,学理深度有明显不足。研究方法上,仅有少数文献采取了同传统电影和国外微电影相比较研究的方法。随着微电影关注度的提升和行业前景的明朗,管理的逐步规范,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深入研究将会延续,研究的学科切入点将会增多。

4 结论

通过对已有关于“微电影”研究的梳理发现:学者以及实践者主要从传播学、营销学、广告学、电影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角度开展研究,且主要集中在传播学和广告营销学视角。鉴于微电影主体的公共性,后续研究应增加心理学、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等视角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融合技术、管理、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来考察微电影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以及精神文化建设的宣传作用研究,并加大对国外理论的介绍或进行理论建构。

参考文献

[1] 李荣荣.传播学视域中的微电影叙事策略探究[J].东南传播,2011(12):33-34.

篇2

讲人性的影片很多,好看的不多;有趣的影片很多,有深度的不多。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位初出茅庐的导演偏偏就是“少叔一派”的一员。黑暗的放映厅内,每个人都在聚精会神地聆听忻钰坤关于人性的故事,而这就是他想送给身处在浮躁电影圈内的每一个观众的礼物。

用心不易,更要用心

篇3

身份非天然生成,乃由后天建构而来。

中世纪的基督徒将自己认定为上帝的子民,近代民族国家产生以后,人便

坚定不移地将自身视为民族的一份子。这种民族身份的认同,一方面为民族国家的稳定团结提供精神支持,另一方面也成为国家战争和国内冲突的根源之一。斯图亚特·霍尔指出:“不要把身份看作已经完成的,然后由新的文化实践加以再现的事实,而应该把身份视作一种生产,它永不完结,永远处于过程之中。而且总是在内部而非在外部构成的再现。”①民族身份显然并非变动不居的。或者由于政治性因素产生明文式的变动,或者如霍尔所说由于新的文化实践而产生观念性的变动。

民族观念是意识形态的核心,而电影又是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一种意识形态,总是力求创造或维持每个公民(甚至包括侨民、侨胞)的民族身份认同,而无论是否有官方力量的支持。新世纪以来的台湾电影清晰地显现出民族观念新的变化。

从台湾新浪潮电影中以历史回忆的方式试图找回自身的身份归属。“侯孝贤的《悲情城市》是此类言说的标志性作品,该影片第一次突破历史大叙事,以台湾本土家庭为视角展示民间的关于台湾“二·二八”前后的记忆,开启台湾历史记忆尤其是日本殖民记忆的个体化叙述先河。”②而《戏梦人生》、《童年往事》以及王童的《无言的山丘》等都表达了正视历史、寻求归宿的严肃的态度。那么2000年之后的台湾电影,则淡化了这种历史使命,只是把历史作为叙事的背景,如《海角七号》中,导演描述了台、日之间前生今世的两段爱情,历史和当下以交错的方式出现,并没有如老一辈导演试图借助历史来进行身份定位的尴尬。

新世纪台湾电影中,不再像过去那样通过历史回忆来寻根式的寻求身份认同,而渐渐地将立足点放在台湾本土,确立一种有限的身份。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开始确立,一种并非原生,而是杂交的文化开始为台湾人所普遍接受。一百周年的纪念更加强了台湾人的自信和坦然。如李道新先生所言,“2008年的台湾电影,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便在于以‘在地’的生活、情感与历史、文化为中心的族群叙事。在《海角七号》、《一八九五》、《扃男孩》、《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和《停车》等影片中,台湾电影的本土意识及台湾形象的电影呈现,均得到了较好的表达;‘在地’的美丽与忧伤成为这一个特殊族群以及2008年台湾电影最为动人的精神文化品质。”③如《单车上路》、《练习曲》、《沉睡的青春》、《九降风》、《星月无尽》等探寻台湾美丽风光,为一个台湾人眼中的新的台湾提供了目标指向。

“在台湾新新电影的历史言说中无论是有关乐此不疲地召唤‘日本记忆’还是以种种方式对‘本土经验’的寻觅……隐含着以日本文化以及所谓在地文化对抗中国文化,以文化混杂对抗纯正正统炎黄子孙的企图。在地以及日本的想象成为‘完成台湾身份想象的重要文化资本’从而松动‘文化中国身份认同的稳固性’,以回应大中华文化传统。”④台湾新新电影以重构历史的策略,试图建构一种台湾的主体性身份。这种看法不无对“”的恐惧色彩。

台湾电影放弃了历史寻根,拒绝修复原有的民族身份认同,成为其主体意识的觉醒的关键一步。

二、不羁的青春

青春电影一般指以青少年的青春成长或校园爱情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电影,这种电影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普遍。近年,台湾青春电影的流行,逐渐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新世纪以来,台湾电影在总体上延续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低迷状态,然而,青春电影却一枝独秀,尤其以《海角七号》的横空出世为标志性事件。根据台湾电影管理机构公布的数据,在2000到2009年这十年间拍摄的全部226部剧情片中,青春片竟然高达20多部,拥有近10%的比例。⑤青少年的成长和爱情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以《光阴的故事》(1982)和《儿子的大玩偶》(1983)等台湾新电影,之后《风柜来的人》、《童年往事》、《一一》、《麻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开启台湾青春影片的热潮,并一直延续至新新电影。

2001——2011年台湾一共拍摄了《蓝色大门》(2002)、《十七岁的天空》(2004)、《单车上路》(2006)、《盛夏光年》(2006)、《不能说的秘密》(2007)、《蝴蝶》(2008)、《功夫灌篮》(2008)、《九降风》(2008)、《带我去远方》(2009)、《听说》(2009)《艋舺》(2009)《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2011)、《翻滚吧,阿信》(2011)等多部明显具有校园生活和成长经历特征的青春片。许多青春电影在银幕上呈现出一个充满了自然气息、乡土味道和具有都市特色的台湾形象,以及土生土长的成长经验,主角或者是漂泊的浪子孤儿,或者是具有叛逆暴力特征的少年,在经历困惑迷惘甚至伤害后,最终长大独立成人。

青春电影中值得注意的是父亲形象与以往的不同。台湾新浪潮以来,杨德昌、侯孝贤们以批判父权制入手,试图确立自身独立的身份认同。而传统父权制下具有威严和强权的父亲形象不复存在。比如《蝴蝶》中软弱的父亲不愿承担责任,被儿子一枪打死;在蔡明亮的笔下,父亲有时是同性恋(《洞》),更多时候则是缺失的(《你那边几点》);《当爱来的时候》中的父亲则外强中干。儿子经历青春成长,从父亲治下的弱小者,成为一个不再从属于强权的独立的个体。“独立的人”的主体意识,同台湾人群体对待历史和民族身份的疏离态度相互呼应。

此外,青春片中对各种酷儿现象,包括同性恋,异装癖采取更加包容的态度。“在这十年间的20多部青春电影中,有《蓝色大门》(2002)、《十七岁的天空》(2004)、《盛夏光年》(2006)、《少年不带花》(2007)、《爱的发声练习》(2008)、《渺渺》2008、《乱青春》(2009)《带我去远方》(2009)等将近一半的影片热衷于表现,或者大篇幅地涉及复杂而微妙的同性情感体验。”⑥在西方,2004年的台湾影片《艳光四射歌舞团》(周美玲)大胆展现了异装癖。电影讲述了蔷薇、丽丽、璐璐等几位男性异装癖者的爱情与生活故事。2010年王小棣执导的《酷马》中主人公糖果同样无法用传统性别界定,虽然生理性别是女性,但是她(他)穿着男性的衣服喜欢飙车,举手投足尽显阳刚气质,其母都不知道用女儿还是儿子来指称,呈现出明显第三性的特征。

女性主义最大的贡献在于将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的自然联系予以切断并指出女性是被文化建构的他者。同样异性恋霸权也造成了对男性、女性及其性关系的身份建构。这种建构同父权制对父子关系的建构是相似的。

三、结语

笔者以为,新世纪台湾电影美学的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影响最深远的变化便是主体意识的觉醒。

抛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教条,剩下的便是主体意识,它是唯一值得认同的。意识到主体的身份,便是觉醒与复苏的开始。

参考文献:

[1] 刘骋.身份认同与想象中的台湾新新电影[J].当代电影,2011(4).

[2] 李道新.消解历史与温暖在地——2009年台湾电影的情感诉求及其精神文化特质[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

[3] 詹闵旭.从〈海角七号〉谈草根台湾想象的形塑[J].电影欣赏学刊,2010(2).

[4] 根据台湾“行政院新闻局”的划分,台湾电影分为剧情片、纪录片、短片、动画、实验电影五个部分,2000—2009年间,台湾生产的剧情片一共有226部,这其中反映青少年成长经历、校园生活的青春电影有21部左右[OL].http://info.gio.gov.tw.

[5] 沈小风.新世纪的台湾青春电影[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3).

[6] [英]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M],转引自罗岗、刘象.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注释:

①[英]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M],转引自罗岗、刘象.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08.

②刘骋.身份认同与想象中的台湾新新电影[J].当代电影,2011(4):144.

③李道新.消解历史与温暖在地——2009年台湾电影的情感诉求及其精神文化特质[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1).

④詹闵旭.从〈海角七号〉谈草根台湾想象的形塑[J].电影欣赏学刊,2010(2):132.

⑤根据台湾“行政院新闻局”的划分,台湾电影分为剧情片、纪录片、短片、动画、实验电影五个部分,2000—2009年间,台湾生产的剧情片一共有226部,这其中反映青少年成长经历、校园生活的青春电影有21部左右[OL].http://info.gio.gov.tw.

⑥沈小风.新世纪的台湾青春电影[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3).

篇4

一、中国奇观电影的发展历程

在电影理论中最早使用“奇观”这个概念的是英国女性主义电影学家劳拉・穆尔维,她认为主流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是作为一种奇观以满足男性观众的感官而存在的。在她之后英国社会学家斯科特・拉什详细论述了电影中奇观和叙事的关系。“奇观――如果将奇观的概念扩展到所有能够引起视觉的图像或者画面的话,已经不再为叙事服务了”“在后现代性的影片中,奇观开始逐渐地支配叙事”。他的理论建构是基于其社会学理论所提出的。而中国学者周宪综合了前两者的概念,在《视觉文化的转向》一书中提出了“奇观电影”的概念,他认为“奇观电影就是非同一般的具有强烈视觉吸引力的影像和画面,或是借助各种高科技电影手段创造出来的奇观影像和画面及其所产生的独特视觉效果”。

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每个阶段对于奇观的概念都有不同,作为一种电影技术的创新,电影制作将重点从叙事转移到奇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下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环境,2000年的《卧虎藏龙》应该是中国首部获得奥斯卡奖的奇观电影,从古代武侠到现代都市,中国在奇观化道路上的探索越来越多。下面我将从仪式功能视角分析奇观电影的艺术效果。

二、仪式视角下中国奇观电影火热的原因

仪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人类行为被广泛地研究,其在电影领域中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仪式与电影具有相似性。中国奇观电影的“强视觉弱叙事”一定程度上虽然弱化了媒介仪式的特性,但是其功能特点依旧有相似之处:

(一)中国奇观电影为观众提供了满足感和娱乐性。在充满奇观的画面中观众读到了未知的领域,各种华丽梦幻场景牢牢抓住观众的视野并令其不自觉地跟着场景走,加之影片人物表演的奇观化,让观众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视觉上的冲击、释放生活中的压力,就如今年上映的《西游伏魔》,在主线套路都清楚、演员演技不在线的情况下,依靠画面色彩(场景的华丽,震撼感)、身体动作(打斗特效、舞蹈性感搞怪)等奇观,能在首映获得第一的票房率,虽然有一定的名导效应,但是更多成功的因素是奇观电影去深度而平面化、去整体而碎片化、去思想而娱乐化的特征贴合观众的观影诉求。

(二)中国奇观电影塑造了社会认同感。这不是奇观电影特有的,可以说每一部电影都有自己的主题和价值,不管是古装魔幻大片《长城》,还是娱乐至上的《美人鱼》,均是强调爱与道德,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通过集结观众,把影片中所要表达的社会价值和道德理念融入观众的思维,从而达到整合社会的目的。

周宪在《视觉文化》中提到奇观电影的崛起和流行,是理性文化向文化的转变。整体来说,除了众所周知的非日常化这一特点,电影与仪式的性质与作用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必然是跟着社会文化、大众心理走的,而这两点亦是仪式的重要功能。

三、中国奇观电影的发展前景

电影在深层结构中作为一种仪式是为了让受众接受的艺术消费品,可以说奇观技术让电影的元素更加多姿,是每个电影人都想去挖掘探索的新世界,在我看来西方已经能非常成熟地运用这一个技术,像《哈利波特》《星球大战》等这样的系列大片是奇观电影中的翘楚,影片既注重刻画了人物的个体形象和心路历程,又有奇观的视觉冲击。而中国的奇观电影虽然近几年在奇观技术上越发长进,但是一方面受到剧本创作能力的制约,一方面为了奇观而奇观忽略了该有的叙事中心,像2017年初的《大闹天竺》将西游记的故事运用到了现代,人物设定也沿用了“武空”、“唐森”、“朱天鹏”这些西游中的角色,途中经历的劫难情感纠纷也是让人一看便知将要发生什么,叙事简单,情节中的搞笑元素也略显生硬,如此使得影片虽然宣传效应卓有成效但是口碑并不是很好。

总的来说,和西方数十年的奇观电影创作经历相比,中国的奇观电影创作还只是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在仪式文化中,有一些仪式是对神圣事物的膜拜,而中国奇观电影依靠着强大的明星、导演效应取得了强大的号召力,中奇观电影本身要有显著的提升要摒除靠宣传、靠明星的观念,加强影片本身的叙事性和人物塑造,冲破传统理念的束缚发挥想象力,这样才能让中国的奇观电影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首先,“微电影”是“微型”电影的简称,具有一般电影的特征:是光影与声音的艺术,利用镜头的组接进行叙事和表意,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内能传达创作者的主观意图。同时,“微电影”又区别于一般意义的电影,具有“制作周期短、电影时常短、投资成本小”的“微型”特征。就目前调查来看,微电影的制作周期通常为一个星期到一个月之间,成片时常并不十分固定,但多在45分钟以下。一部微电影的成本少则五六万元,多则几百万元,但也不乏斥巨资拍摄的生产厂家和几乎零成本的草根制作。由于没有行业规定,“微电影”还没有成为一个概念明晰、结构清楚的文化产品。对于“微电影”这一流行文化的规范,仍有待时日。

其次,“微电影”与最先进的网络技术相结合,具有广阔的传播渠道。相较于电影发展之初的大银幕放映与电视节目依赖于电视台和个体电视间信号传输放映,“微电影”从诞生之初便占据了拥有巨大受众群体的网络空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延伸,“微电影”的平台由电脑发展到任何可以连接网络的移动设备。国内的搜狐、新浪、优酷,国外的Youtube等各大视频网站与人人网、Facebook等社交网络的大力推动,使得“微电影”得以以一种病毒式的传播方式迅速发展,其直接结果就是引发极高的社会关注度。

再次,“微电影”具有与商业联姻的先天基因,甚至能直接将“广告”变为“内容”,具有极强的商业性。“微电影的原型最早可以追溯到1995年,美国广告人斯科特?扎卡林说服Fattal and Collins 公司按照当时热播的电视剧《飞跃情海》的故事,制作连续剧《地点》投放于各大网站播放,创造了日点击量10万人次的纪录。”2010年由香港明星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火爆上映,将“微电影”这一概念提到桌面。可见“微电影”诞生之初便夹带着“商业”的性质,其飞速发展的现实也印证了“微电影”在商业领域的巨大价值。

最后,对于大众来说,“微电影”的参与性极强。随着电子产品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越来越亲民的价格,拥有便携式拍摄设备(DV、单反、像素较高的手机等)的民众越来越多。只要有可行的创意与适合用视听语言表现的内容,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部“微电影”的导演,并借助互联网平台获得不亚于大电影观影人数的观赏人次。但是低门槛也导致了目前我国微电影水平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的现状,这也将是“微电影”市场今后重点整合的地方。

二、“微电影”的受众心理分析

1. 参与平民化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我们有选择地参与大众传播,以使我们自己活得满足。”微电影的火暴现象正印证着“参与”在大众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不同于传统电影的大投入大制作,微电影的特征决定了它不再是一种小众化和专业性的艺术形式,而是一种具有广泛参与性与平民性的娱乐手段。这种参与性与平民化可广泛反映在微电影创作的各个环节: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体现了微电影在题材上的平民化。生活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微电影的出现使得非影视专业领域的大众有了一种全新的话语方式。有时只消寥寥数语,一个微电影的剧本提纲就能初步成型。只要你有故事,网络就能为你找到听故事的人。2010年的《老男孩》走红网络、各大网站频频推出微电影剧本征集活动,正契合了微电影这一受众心理特征。

“人人都能成为导演”体现了微电影在创作上的平民化。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普及与DV、单反等数码产品的日渐走俏,懂得如何拍摄视频并能简单完成后期制作对于很多人来所已不是难事。大批蕴含着个人特色和小众价值观的微电影在社交网站上流行,也吸引着更多有拍摄梦想的年轻人投身其中。

2.观赏家居化

微电影的诞生打破了电影欣赏的“仪式化”和电视收视的“家居化”之间的壁垒,借助广阔的互联网平台,微电影的放映不仅不局限于某一空间,也让受众有了选择观看时间的充分自由。相较于电影受众“倾向于社会娱乐依赖”,将进入电影院看电影作为一种“社交活动”甚至一种“共赏艺术品的仪式化行为”,微电影的欣赏环境多在家庭中进行,欣赏氛围更加轻松,有着类似于电视受众的“独自娱乐依赖关系”;但同时其内容是缩小了的“大银幕”内容,这无疑对于习惯了电视和电影两种娱乐方式的大众来说,是非常新鲜的视觉体验,是一种个人的“狂欢”。

另外,鉴于各大视频网站与社交网站的评论功能,这种个人的“狂欢”又能以网络评论为交流的窗口,使电影的“社交性”得以虚拟化地体现。因为受众的观影过程是放松的、家居化的,其进行评论的思维相较于需考虑场合和说话方式的电影评论又有所区别。微电影给予受众的将是更宽松的语言环境和更自由的思维交锋。

3.创作自由化

基于网络传播较为宽松的审查制度,微电影得以获得一个天马行空的创作环境。另外由于网络庞大的受众群体,一些艺术化程度较高以致难以在电影院播出的电影得以通过微电影的形式进入大众的视野。当然其中必然掺杂着低俗、粗糙的下等作品,但也不乏具有高度革新精神和创意的艺术作品。如今,微电影已经成为新一代电影创作者,尤其是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磨炼技术、试验创意的重要方式。没有票房的压力与投资回收的顾虑,创作者们的视野必定更加广阔,实验性微电影的成功,也会为传统电影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商业“微电影”的价值

商业“微电影”的本质是一种营销工具,是广告的衍生品;但由于其兼有电影的艺术特征,商业“微电影”比普通广告具有更强的可视性与艺术性。因此对于商业“微电影”价值的讨论应从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两个方面进行。

1.商业“微电影”的艺术价值

(1)“微电影”的艺术价值:

电影诞生之初并不是一种艺术形式,在“世界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眼中,电影摄影机只是一种贩卖真实生活片段的工具,任何一个商贩只要有一套设备就能拍摄“电影”。然而随着历史发展,人们渐渐意识到了电影可以通过镜头组接(即蒙太奇)表情达意,电影才由此成为了“第七种艺术”。电影使人类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获得了能够永久保存的影像,并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视觉文化”时代。“微电影”作为电影的一个分支注定具备电影所拥有的最基本价值――传达创作者主观意图和世界观。

但与传统电影不同的是,“微电影”的创作拥有更为宽松的环境和更为广阔的观赏平台。没有了票房的压力和严格的审核机制,“微电影”正成为一些独立电影人进行实验性创作的最佳阵地。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短片内,也许正酝酿着将要改变电影某些传统观念的巨大变革。

最后,由于“微电影”本身时常的限制,即使要拍摄与传统电影一样的艺术题材,“微电影”在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和后期制作方面,都有着不同于电影的安排与设计。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创作者创作理念、拍摄技术等最好的锻炼。一部“微电影”既凝聚了电影的精华,又发挥着自己的创意,其艺术价值显然是非常巨大的。

(2)商业“微电影”的艺术价值

法国广告评论家罗贝尔?格兰曾说:“我们呼吸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和广告组成的。”可见广告在人们生活中无孔不入的现实。这样的现实使得受众对于广告接受的选择面越来越大,判断标准也越来越苛刻。广告诞生之初强迫受众接受的“填鸭式”模式如今很容易引起观者的审美疲劳甚至反感。而在商业“微电影”中,广告不再是电影内容的干扰,对产品的宣传已经与电影内容融于一体,甚至成为电影内容本身。商业“微电影”为无法逃避广告的大众提供了一种更为艺术化的观赏方式。

台湾著名主持人、作家蔡康永凭借“CAI七双鞋”成功转型从商,其亲手设计的七双高跟鞋且不论在时尚界是否流行,仅凭蔡康永写给每双鞋的爱情箴言就引发了不少网友的热捧。15分钟“CAI七双鞋的故事”以七个小短片串联,既独自成章又可各自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鞋子在其中并不是主角,甚至有些片段都没有出现,但每一段故事中都有蔡康永为每双鞋精心编排的台词,既是谈论爱情,也是宣传商品。这样的设计使得商品不止具有了使用价值,更成为一种情感的寄托与地位的体现。“七双鞋”反映的爱情观念,也许就为某一台电脑后的年轻人解答了情感困惑,让他有勇气继续寻爱的征程。观看这样的“广告”,观众获得的将由简单的产品宣传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思考和探讨。

2.商业“微电影”的商业价值

从广告营销的角度看,商业“微电影”开创了植入营销的一种新模式:2010年由吴彦祖出演的《一触即发》,以1分30秒的精炼篇幅,绘制了一出场面宏大的追逐大戏。在完整的叙事链条中,凯迪拉克SLS赛威2.0T SIDI以追逐戏中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顺势登场,并借助敌人陆空双向堵截、投掷炸弹等劲爆场面,凸显了车子“车辆定位”“全音控领航”“自动检查车况”以及转弯性能出众等一系列产品特征。

整合营销传播之父唐?E?舒尔茨很早就提出了“在媒体权利下移,分众化越来越明显的社会,4P(Product 产品、Price价格、Place渠道、Promotion促销)”已是明日黄花,“4C(Consumer消费者、Cost代价、Convenience便利、Communication沟通)”才是“营销传播的主导”。由此分析《一触即发》,不难看出其与同类广告相比,能化宣传于无形,突破广告单向性诉求式、说教式及煽动式的传播方式,将观众的情感也融于其中,深刻体现出“人车一体”的重要宣传理念,可以说是一个商业宣传的典范之作。

除去产品质量本身,商业“微电影”传播平台的价值也不容小觑。从“2010年全球互联网用户人数已突破20亿,我国的互联网用户也达到2亿,并且这些数字每年都在以几何级数增长”来看,依赖于互联网的传播,特别是在各大视频网站和社交网站的投放,其受众面与传统的电视投放几乎不能同日而语。数字媒体的飞速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将向企业与商业“微电影”提供的益处是不可估量的,其具备的竞争力无疑会给广告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变。

四、商业“微电影”的发展前景:

2012年,我们以“微电影工作室发展前景”为主题对市民、事业单位与影视制作公司三类群体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对市民的调查中,58%的被调查者表示有“希望拥有一部自己的微电影”的意愿;事业单位中,82%的被调查者表示有意向拍摄微电影。虽然调查人数不多,但受访群体对商业“微电影”的热情与期待显而易见。

目前,已经预见到商业“微电影”广阔前景的制作公司并不在少数,据业内人士统计,我国到目前为止,2012年共有超过两千部微电影作品先后上线,其中商业“微电影”更占据不下半壁江山。放眼国际,据美国《商业周刊》报道,全球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已与多名电影制片人、演员和歌手签订了合作协议。电影《黑天鹅》的制片人乔恩?阿维奈,喜剧演员艾米?波勒、雷恩?威尔逊和饶舌歌手Jay-Z都将在Youtube上开设自己的频道进行宣传工作。Youtube表示,将在未来投资1亿美元来制作专业级的原创内容,到今年7月底,网站每天都会有25个小时时长的原创内容上线。商业“微电影”正以其强有力的势头延伸向传媒业发展的各个角落。

篇6

从票房纪录的更新速度来看,《变形金刚4》刷新《阿凡达》的票房纪录用了长达四年半时间,而《速度与激情7》改写《变形金刚4》的票房纪录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而《捉妖记》只让《速度与激情7》当了短短三个月的票房纪录保持者。虽然很多人质疑《捉妖记》延长档期搞所谓“公益场”的种种做法有胜之不武的嫌疑,但这样一部中等规模投资的国产喜剧与好莱坞大片的票房至少可以说“有得一拼”,这无论如何也是令人刮目相看的一大进步。

一些好莱坞观察家认为,中国电影市场未来五年内将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而美国《好莱坞报道》则预言“目前已居全球第二的中国票房将在2018年取代北美”。无论是三年还是五年,“赶英超美”似乎已无悬念。

作为电影繁荣的最新印证,曾经被冷落多年的金鸡百花电影节,今年火爆异常,许多场次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景象。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剧作家王兴东感慨,这种盛况让他想起年轻时全民投票金鸡百花奖的“大众电影”的火红年代。

各种迹象表明,如今中国电影市场正进入“野蛮生长”期,正日益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电影票仓”,在如此大好形势下,中国电影人在欢欣鼓舞之余,却也不乏冷静思考:票房井喷背后有多大程度倚仗影片内容,多大程度是依靠市场波动?又有多大程度是借助“O2O”这种新型的商业模式改变人们的观影习惯而带来的红利?中国电影快速成长背后的动力、继续发展所需的耐力和领先世界依靠的潜力又都来自何处?

“小镇青年”偏爱青春爱情片

陈咏(北京电影学院创意媒体学院讲师):由于历史和国情的原因,类型电影的发展在当下中国内地尚不健全,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商业地产的开发,依附于购物中心的电影院在我国三四线城市得到长足发展,于是青春爱情片这种投资风险较小的电影类型终于在“小镇青年”身上获得了共鸣和喜爱。其次,由于我国三四线城市年轻人的文化消费方式较为单一,话剧演出和体育赛事等相对较少,或者根本没有,于是那些被网络文化和手机视频熏陶长大成人的八后、九后的“小镇青年”,往往将去影院观影作为自己的首选娱乐方式。此外,由于我国三四线城市相对闭塞,中小学校园的封闭式管理和两性情感教育的缺失,从而使得这些被称作“小镇青年”的年轻人对国产青春爱情片有着一种本能的渴望和喜爱。

青年观众重塑电影主流消费模式

刘帆(西南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主任):当下中国电影市场的高速增长不断创造新的经济与文化景观,“看电影”重新成为主流的娱乐休闲方式。19至30岁、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青年构成了电影的主体观众,而这一批青年观众的网络化生存、生活方式正在悄然改变和重塑着电影的主流消费模式,他们对于电影的需求、态度及其消费模式,代表了当下中国电影观众的主流意见。对这些需求、态度和意见的研究无疑对中国电影的工业形态与文化模态的演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现实意义。

民营公司成为影市产业中流砥柱

周斌(复旦大学教授):近年来,民营影视公司已成为中国影视产业和影视创作的中流砥柱,在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当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中小规模民营影视公司的生存状况、发展前景及其应对策略,不仅直接关系到这些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关系到中国影视产业能否健康有序地良性发展,以及影视创作水平能否得以有效提升等问题。中小规模民营影视公司既要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努力创建企业品牌,也要注重确保作品的艺术品质,努力争取多出精品佳作;既要确立正确的经营理念,不断完善企业的体制机制,也要坚持以创新求发展,以质量求市场的正确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发展、做大做强。

中国动画更大潜力需要挖掘

赵远(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近年来动画电影似乎又回到了大银幕,《冰雪奇缘》横扫世界在全球创造超过12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借助这部影片老牌动画品牌迪斯尼又焕发新生。另一方面,中国动画电影发展迅速,更大的潜力需要挖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经被称为动画业标杆产品的《魁拔》系列在坚持7年的发展后,宣布暂停该系列电影的制作。研究《魁拔》系列的发展历程,为中国动画电影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提供借鉴的案例。

“互联网+”改变电影生态圈

刘藩(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目前,我国的电影产业链正在因为互联网的介入而被重塑。未来,在“互联网+”的辅助下,电影产业的生态圈会持续优化,电影产业的产业链竞争会升级为生态圈竞争。有了互联网的加持,本土电影产业面对好莱坞的竞争,将不仅仅是电影产品的竞争、企业的竞争,还将是以本土用户为基础的电影生态圈的竞争。在“互联网+”的变革之下,泛娱乐生态圈以及其中的电影生态圈将发生重大的变化,呈现出生态圈再生的趋势。“互联网+”的“连接一切”将造就纷繁复杂的电影生态圈。用户思维催生中国电影与本土观众的沟通共鸣能力。

电影媒介塑造新的“日常”

项仲平(浙江传媒学院教授):全球传播格局中两个最为显著的变动趋势:一是随时、随地、随心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与渗透;一是本土话语、本土意识崛起下,新传播形态带来的社会变迁与汇聚。两相结合,伴随“互联网+”时代的迈进中国电影产业正呈现出从全球到本土更为广泛的传播趋势。作为现代文化建构的重要部分,当电影媒介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塑造新的“日常”时,我们看到它正决定性地改变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关系,改变人们想象自我和想象世界的方式,成为担负时代使命,积极参与现代化建设,丰富人民内在精神需求,满足对外传播民族文化内涵,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互联网+”使电影营销进入新时代

赵卫防(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研究员):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产业全面介入电影产业,使中国电影的生态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互联网思维下的中国电影产业较传统电影产业呈现出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中国电影资本运作发生了新变,具体体现为产业之间的并购以及出现了以众筹为主的投融资新模式;另一方面,中国电影的推广层面也在电商预售等新的营销方式的推动下呈现出新变,“互联网+”使中国电影的营销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互联网语境下的中国电影产业也存在着新的问题,如互联网电影企业内容资源匮乏、对外传播中的某种急功近利以及大数据对电影创作的操控等,这都需要业界认真研究,及时提出对策。

互联网使电影产业扩大发展空间

张智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互联网公司投资中国电影产业,扩大了中国电影产业投资与融资的渠道。互联网让普通人用众筹方式投资中国电影逐步成为现实。互联网传播中国电影,扩大了中国电影市场,从而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互联网推动了电影植入广告的发展与完善。互联网提高了人们媒介思维的能力,使中国电影产业扩大了发展的空间。互联网催生了网络电影的出现与发展,使中国电影产业增加了新的内容。

电影营销要到互联网中寻找观众

周怡(淄博大学文学院):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商品,一种“超快速消费品”,营销在其产业链上的价值日益凸显。一个社会网络的时代,人人都在寻求社会存在感,电影核心观众对互联网的依赖比例明显高于传统媒体,以人为本的营销要到互联网中寻找用户。善用社会化媒体营销,将社会化的营销思维渗透到电子商务中,渗透到线上线下的联合营销中,是新媒体时代电影营销不可或缺的思路。

电商介入电影可能带来业态重组

舒克(电影业内人士):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在“互联网+”流行的时期,电影市场拥抱互联网、与互联网联姻,是一条不能回避的必经之路。在这条路上,自然会遇到各种各样以往业界没有想到的问题与变化,比如已经习惯的运作模式有可能被新的机制所取代,比如有可能出现的业态重组等等。有一点是肯定的,电商介入电影,其渗透会越来越深,越来越广,对固有业态的改变,不可逆转。但这种改变,对于中国电影市场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形成更真实、更便捷的国际化进程,具有更佳效果!

中韩电影合作以期互补共赢

陈旭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近年来,韩国本土电影遭遇市场狭小的瓶颈,寻求突破。中国电影产业强势增长。中国电影产业与韩国电影产业比,市场大、资金雄厚、出品数量多、国家支持力度大,当然管得也多。相较于韩国的国力、人口、电影人的数量和产业资本而言,中国电影工业在某些方面需要向韩国电影学习。中国电影除了制片制度、明星制等存在问题之外,相较之下,韩国电影在题材和类型丰富多元性方面也存在明显优势。因此中韩电影合作是条路径,韩国电影业具有人才优势和剧本优势,中国的市场优势和资本优势更为明显,寻找互补共赢模式,是中韩电影合作的当然主题。

中国特色的电影市场初步建立

赵宁宇(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无市场不电影,无电影不市场。因为有了市场,华语电影走出了困境,接连造就票房神话,不仅迅速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甚至在2015年创造了单月超过北美的票房纪录。因为有了电影,历经艰苦卓绝的奋斗,四面开花,风格轮动,中国特色的电影市场初步建立。几多恐惧,几多安慰,几多想象。随之其后的,是大批业外资金、人员跑步入场,温度骤升,炙烤电影。游资热钱的涌入,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推手,拓展了电影运作的思维方式,改变了电影的内容和质量,也产生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产业的发展自有规律可循,但其间的种种异象,却又呈现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状态,在激烈的市场博弈中,电影产业的本体亦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变异。

票房险胜不能代表整体水平

蒲剑(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关于国产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的票房之争,既是一个经济话题,也是一个政治话题。中国民族电影的勃兴不仅是电影人的愿景,也是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中华文化,提振民族自信的重要载体。尽管这些年国产电影的票房收入总是险胜好莱坞电影,但国产电影的整体水平与好莱坞电影质量的差距,电影人还是有共识的。我国电影制作专业人才目前存在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缺少技能型、技术性的管理人才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的电影人才培养模式和行业组织管理模式,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电影理论研究亟需创新丰富和深化

篇7

值得反思的是,艺考究竟该如何选拔人才?艺术素养能否靠速成习得?艺考闯关又能否开启明星之路?

曾到中国来访的法国著名艺术家保罗・德沃图,直言中国的“艺考大军”让人不可思议。在他看来,艺术应该和文凭无关。然而,国内的艺考俨然被功利化思维绑架,“他们考什么我就学什么”等应试主义,只是为了就业而求学,甚至为了求学而求学,与真正的艺术相去甚远。与之相对应,艺术教育的功利化和技术化尤为严重,有些高校“艺术培养”越来越有技能培训或者职业培训的味道,一些艺术专业成了戴着高校这顶“大盖帽”的“技校”。

篇8

国内票房加上其他收入,目前《兔侠传奇》的总体收入在3000万元左右。

《兔侠传奇》最早选定于7月22日上映,“之前《变形金刚3》定于6月21上映,为了躲‘变3’,我们最初把档期定于7月22日。”无奈事与愿违,因为《建党伟业》,“变3”档期调到了7月21日。这一下,董法昌等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上映日不得不再调整――7月11日,“《兔侠传奇》7月8日才完成,为了赶上11日上映,电影审查都没有走常规路线。营销方面更是临时抱佛脚。”对于“兔侠”的营销,董法昌只给自己打了40分。影片国内票房平平,除了其他,与其仓促上映也有很大关系。

虽然在国内没有取得理想票房,但《兔侠传奇》的海外市场还算不错。“我们发行到了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泰国都已经上映了。”《兔侠传奇》海外发行经理唐铭基向记者介绍说。“9月15日即将登陆俄罗斯,一共发行250个拷贝,将是一次大规模上映。”据唐铭基介绍,《兔侠传奇》的海外分账方式为保底分成,目前收入底金在150万美元左右(约合1000万人民币),北美等主流市场也正在洽谈中。

《兔侠传奇》制作成本约8000万元,最终票房收入1700万元,片方分得700万元,卖给乐视的网络版权380万元,政府补助加华表奖的奖金大概1000万元,海外版权收入约1000万元。目前《兔侠传奇》的总体收入在3000万元左右。

与中外合拍动画电影《熊猫总动员》相比,《兔侠传奇》“单打独斗”的局面确实充满了艰辛。虽然没有盈利,但孙立军及天津北方电影集团等出品方认为“兔侠”的品牌已经打响,尤其在国际市场,故“希望能够在第二部里有所斩获”。“除了出品方天津北方电影集团和动画学院,我们这次的合作方中钞国鼎目前也有意向继续合作,还有一些看好‘兔侠’项目的投资人也都在接触。”据董法昌介绍,由于有了第一部的经验,加上少了购买设备和软件开发成本,第二部的预算将下调,在5000万元左右。但也有业内人士揣测――《兔侠传奇》的实际投资应该没有那么多。既然出品方还有信心做“兔侠2”,那么可能已经收回了大部分成本。

项目辗转

当孙、董两人兴奋地拿着片花去找当初那位承诺投资的艺人时,却被泼了一头冷水:由于种种原因,资金不能到位。

说起《兔侠传奇》,不得不提到它的导演、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北京世纪彩蝶动画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大可,正是孙立军2003年毕业的得意门生。董大可毕业后,组建了一个团队制作电视动画,并于2006年左右成立了世纪彩蝶动画制作有限公司。而董法昌在十年前即被集团任命主抓动画工作,并与世纪彩蝶多有合作。近十年间,董大可和他的团队制作了《四个插班生》《王家四宝》《翠星草》等六部、近4000分钟的电视动画和一部数字电影动画。

但生产电视动画并非长久之计。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前景,也为了提高团队影响力,董大可等人开始将眼光从电视瞄向电影。此时是2008年。

机缘巧合,2008年下半年,一位知名艺人向孙立军提出要投资5000万元做一部“中国的功夫熊猫”。孙立军听后非常兴奋,找到多年的合作伙伴董法昌和弟子董大可,三人一拍即合。

孙立军与董法昌各自先行垫付近50万元,用于软件开发、前期策划,又基于“中国功夫熊猫”的定位模仿好莱坞进行了市场调研,最终选定“兔子”作为主要人物形象,之后结合京津地区民间流行的“兔爷”,《兔侠传奇》主人公“兔二”就诞生了。半年后,孙立军带领董大可等人作出了一分钟片花。然而,当孙、董两人兴奋地拿着片花去找当初那位承诺投资的艺人时,却被泼了一头冷水:由于种种原因,资金不能到位。

“做,还是不做?”董法昌和孙立军陷入两难。

孙立军拿着片花试着去争取北京市委宣传部的支持,宣传部同意拿出315万作为资助资金,并先行支付了180万元。而此时,董法昌对于天津电影制片厂(2009年底改制为天津北方电影集团)的商谈也取得了成功:出于对该项目看好,天津电影制片厂决定投资,但条件是天影要成为出品方,影片立项需从北京迁到天津。孙立军只得放弃了北京市委宣传部的后续资金,将项目迁到天津。此时,已经是2009年年初。

又经过半年准备工作,包括邀请邹静之编写剧本、分镜头脚本、软件开发等等。2009年下半年,《兔侠传奇》才真正进入中期制作。孙立军主抓技术,核心制作团队就是董大可的世纪彩蝶,为了“兔侠”项目,该团队曾一时从三四十人扩张到300多人,用了整整两年时间才完成整个项目的制作。

期间,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董法昌。“北方电影集团的投资并不是一步到位的。项目启动时到账200万元,之后陆陆续续200万、300万地给。虽然集团领导非常支持这个项目,但国有企业要走很多程序。”据董法昌介绍,天津北方电影集团虽然在“兔侠”项目上断断续续投资了大部分资金,但由于项目投资总额较大,资金缺口经常出现。“没钱的时候只有自己想办法,我和董大可的房产都已经全部抵押出去,到现在还没有收回来。孙院长把他的车也卖了,我又把身边所有亲戚都借了个遍。《兔侠传奇》上映时,我一共请了47位亲朋好友去电影院,这都是借过钱的。”董法昌说起这些事,苦中作乐地形容 “当时就像赌徒一样”。据董法昌介绍,《兔侠传奇》的制作经费大概为8000万元,主要用于购买设备、软件开发,和主创人员的工资。“但像我和孙院长,都是没有工资的。”

今年6月下旬,“兔侠”的制作接近尾声,董法昌又开始为宣传经费发愁。好在,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直属企业中钞国鼎投资有限公司出于对孙立军的钦佩,对国产动画的支持,拿出1000万作为《兔侠传奇》的宣传经费。

篇9

存量是指在某一指定的时点上,过去生产与积累起来的产品、货物、储备、资产负债的结存数量。①中国电影市场虽一片火热,但中国存量电影却无法为观众所了解。历年来存量影片数字巨大,电影资源没有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对中国电影产业长远发展极其不利。

一、造成存量电影出现的原因

1.粗放型产业模式

目前,我国电影产量居世界第三,位于印度、美国之后。在数量上虽称得上是电影生产大国,但离电影强国还有很遥远的距离。在近几年中国电影产业中,中国每年获得广电总局的审核通过并颁发《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的影片在500部左右,但最终获得院线上档机会的影片不到30%。②一方面,因为我国一部分电影的生产者不够专业,电影内容题材陈旧,叙事结构老套,场面不够震撼,在质量上差强人意,缺乏对观众心理需求方向的准确把握,难以满足观众对电影的审美关注,从而沦为存量电影。另一方面,由于电影的发行者对市场的敏感度不够,在市场的宣传力度和策略上存在问题,错失良机,因此无缘在院线放映。2010年我国电影产量虽比2009年有所减少,但总体来讲,我国电影产业还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拉大了与其他电影强国之间的距离,严重阻碍了电影市场的空间拓展,使得电影的流通产业链不顺畅,影响到电影资源的高效利用,造成存量电影的大量囤积。

2.大片垄断市场

一提到国内电影,人们脑海里往往会浮现出《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唐山大地震》《赵氏孤儿》等大片,而对于一些中等投入和小投资的影片却知之甚少。不可否认,这些大片由于投资成本高、明星阵容强、导演名气大、画面制作精美、宣传渠道多样等因素确实更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可,但是在我国中等投入和小投资电影中也有不少优秀力作,甚至有些电影还曾获得国际A类电影节大奖,比如获开罗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的电影《父亲》等,在市场竞争中却节节败退而成为了存量电影,这与大片对市场的垄断有着必然的联系。

3.不以盈利为导向

有些电影的拍摄,并非以盈利为导向。我们知道,电影具有商业和艺术的双重属性,而这里所强调的不以盈利为导向,并不是针对电影的艺术性范畴,而是指电影生产机构对电影拍摄的相关尝试和探索。虽然这种投资无法从短时间内得到利润回报,但是从电影生产机构的长远发展来考虑,这些尝试与探索是值得电影产业部门对其进行支持和鼓励的。从这一角度说,这些电影的生产从拍摄的那一天起就注定要成为存量电影。

二、改善存量电影现象的方法

电影理论学者石川提供的数据表明:在中国2800个县级以上城市中,只有224个城市去年有票房记录,意味着中国目前1800家影院的近6000块银幕都仅仅集中在这200多个城市里,特别是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武汉、杭州和重庆8个票房重镇。因此,我们应该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开辟存量电影的多种流通渠道,让更多的存量电影进入人们的视线,尽可能的实现存量电影的价值。

1.网络途径

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区域广、传播方式便捷、互动性强等特点,一些观众由于工作繁忙没法在电影院观看,希望能即时在网上观看电影。现在,许多电影也在积极的向网络领域进行渗透,期望在网络领域占有电影市场份额。但获得院线上映的电影需要守住电影院观众这一主要消费群体,不得不在网络放映这部分进行延时,舍弃了网络放映的优先权,一般都在院线档期之后,而且在一段时间内需要付费收看。所以在网上观看的电影一般都不是近期最新最热门的电影,再加上需要付费收看,观众对电影的期望值会有所下降。电影的院线阵地和网络阵地没法同时占有,而存量电影不需要考虑到院线与网络顾此失彼的难题,因此存量电影在网络上播放会较院线放映的电影有更多的优势,如内容新颖、放映及时等。存量电影可以以较小的宣传成本来实现电影观看人数的最大化,通过网络播放机构购买存量电影的播放权和插播广告等多种方式进行盈利,这样一来反倒规避了自身的弱势,获得一定的电影市场份额。

2.手机播放

在当代人们的生活中,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尤其在一二线大城市,许多白领在上班路途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通过手机看电影成为他们主要的消遣方式之一。近几年,我国虽有专门针对手机拍摄的电影,但数量极其少,远远无法达到手机电影消费者的需求,而中国目前现有的庞大存量电影刚好可以弥补这种需求。中国目前已是拥有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官方统计已经接近3亿,而可以观赏电影的手机型号超过2000款,并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上升,他们将是手机电影的最早观众,也是手机电影发展的潜在动力。中国用户每年的手机更新速度非常快,而具备多媒体播放功能的手机无疑将成为许多换机者的首选。因此,将存量电影通过手机观看来实现其商业和艺术价值,这一发展前景是不可限量的。

3.分众消费市场

目前中国电影业主要由制片公司和院线构成,制片公司与院线之间的交易合作都是单向并且不对等的,由于院线发行方的人力和资源局限,因此造成众多影片尚未进入观众视线就已刀枪入库,同时目前的院线还是垄断性的以经营者决断为主,尚未形成细分市场的专卖连锁影院。在我国,部分影院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软硬件设施欠佳等因素,无法与大型影院相媲美,随波逐流的经营方式留不住观众。因此,在同一个档期里虽是播放与其它影院一样的电影,大型电影院的观众挤的水泄不通,一票难求;而小型电影院的观众人数却寥寥无几,票房收益不容乐观。倘若将这些经营惨淡的影院在经营模式上进行大胆革新,对电影消费市场进行细分,购买一些存量电影的放映权,进行特色宣传和个性经营,在分流观众的同时也培养一部分新的观众群体,通过一步步发展和壮大后,拓展存量电影的市场占有空间,逐渐形成存量片专卖连锁影院。这样,既及时挽救了这些影院的命运,也到达了实现存量电影重见天日的效果。

三、总结

一直以来,由于很少有人和相关机构对存量电影进行系统的调查与研究,目前中国究竟有多少存量电影,任何人都不敢妄下结论。因此,希望能在短时间内完全解决存量电影现象是不可能的,存量电影的调查与研究任重道远。这需要我们长时间的通过对存量影片的数量和质量的分析,为今后存量影片流通市场的开拓提供可靠的研究报告。只有不断研究完善影片流通服务的产业链,盘活库存影片,为国产影片的发展出谋划策,中国电影产业才能更好的屹立于世界。

注释:

①转引自:

参考文献:

[1]邓铭光.构建以市场为中心的电影流通体制[J].当代电

篇10

 

一、影视课程性质认识的误区

 

影视教育作为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应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学科地位。影视艺术作为影视教学的重要表现手段,其具有的诉诸于视听觉,兼容多种艺术样式,实现时空的有机融合等特点,决定了其具备着独特的审美教育价值。与此同时,影视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涉及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哲学的许多领域,充分利用了人类传统文化及已有的现代科学技术。其所能提够给大学生的内容相当丰富,拓展学生视野、增长和改善学生知识层次结构,并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个发展前景广阔的重要的思想文化教育领地。

 

当今社会已从读书时代步入读图时代,已从单纯的文字阅读进入以视听图像辅助文字表达为主要表现方式的多媒体阅读,在前不久国家相关机构组织的调查中发现,年阅读图书在10册以上者占被调查者总人数不足一成,而通过网络阅读及以智能手机、电子书阅读器为媒介的新生电子图书已成为现代人主要的阅读方式,可以说以图书为代表的传统纸媒阅读时代已是昨日黄花。而现今我国在校大学生基本上就是在电视、电影以及电脑屏幕前长大的一代,光彩炫目的画面所传递的信息恰恰是他们乐于接受的,加之镜头语言本身相对于受众所具有的强势话语权,正是以授业育人为主要目的大学学科教学须详加利用的。

 

但相当一部分开设影视教育相关课程的学校对影视课程性质认识不清,仍抱以往的影视教育观,视高校非专业的影视课程仅为组织学生看片子,写读后感之类,而不能正视影视教育在信息社会中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巨大影响;或设置课程流于表面,视影视为之末技,多以无足轻重的选修课面貌出现,对培养目标、教学目的等疏于要求,这对于全面构筑学生视听思维能力及全面素质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确立影视课程以合理的学科地位,无疑是摆脱这一认识误区的首要工作。高校影视教育欲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势必要努力建构一个植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完整的影视教育体系,即将影视教育纳入到人文素质教育的范畴。无可否认,影视文化业已成为当今文化构成的重要一环。从现今高质量的影视作品中,我们已能看出影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跨越艺术的范畴,上升为哲学文化的范畴。因此,当今的影视教育已不再停留于简单的艺术教育,而是一种文化素质教育,触及到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欧美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已将影视教育作为大学通识类教育加以认知,将影视素质教育划分为四个层面,透视美国影视工业结构,其中涵盖了影视的社会影响、政策法规、影视节目创意及营销等;探索信息与社会控制的关系,它包含了影视节目对社会及个人带来的冲击影响;分析影视节目中所体现的社会行为、价值观念等;了解影视节目的劝服本质、广告结构等等。其实,素质教育兼具德育教育与文化教育两者,而在现今的大学学科课程体系之中很难能寻求到如影视教育这样能将两者完美结合而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因此,大学影视课程建设正应以次为突破口,依托大学生素质教育与素质拓展,打破现有的仅在以中文系为代表的文科系所开设的局面,纳入到各学科院系大学生素质通识教育整体架构之中,全面实施。这一方面,可以加强文化艺术对大学生在艺术情操等的滋养熏陶,另外,也能把影视作为一种文化艺术本身提高大学生在专业素养上的提高。与此同时,可以进一步渗透和引领当代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等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影视课程办学上的窘迫

 

首先,由于各高校固有的影视教学教育观念以及对影视课程性质的错误认知,致使很多高校影视课程的任课教师不自觉中自我矮化,创新意识的缺失,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在一以贯之的教学过程中,简单地把“欣赏影片”视为课程的主导内容,甚至作为唯一的授课方式,造成学生观看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流于影片浅表的感官刺激。教师缺少积极的主动性,课程的讲授、学生的学习流于观影的形式,缺乏最起码的互动交流合作。这既不符合影视作为一种借助大众传播媒介的综合性的独立的艺术门类的本质要求,也违背了教育本身的原则和目的。

 

其次,由于各高校将影视课程的边缘化,这势必造成了在课程建设上的投入不足。众所周知,影视艺术尤其电影自其诞生之日起,其本身就凝结着人类先进科技与艺术文化,影视艺术的展现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撑。正因如此,影视教育的课程资金投入需要稳定且充足。然而现实是,在一些高校的影视教学中存在着设备陈旧落后的情况,一台电视、一台影碟机、几张划花的碟片就成了影视课程的全部家底,更不要说有固定的影视课程教室,往往需要借助普通的多媒体教室。内容的展现受制于外在形式,本就是依托精彩的画面、音效等表现其内在的思想文化艺术内涵的影视作品限于设备的瓶颈,势必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讲授和师生的热情,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再次,缘于影视课程选修课的尴尬地位,师资配备、队伍建设便无法得到相应重视。即使部分院校成立了影视艺术、戏剧艺术研究机构,但仍无法掩饰影视课程师资整体性匮乏的现实。许多院校一般不配备专门的影视课程教师,多为对影视艺术有兴趣的教师兼课,这就造成了师资队伍难以形成梯队,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不利于影视课程教学质量与研究水平的稳步提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说,确立影视课程学科地位,是影视课程发展的核心问题的话。那么,提升影视课程装备,加强任课教师专业化和师资能力建设就是扭转当前影视课程落后局面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高校在影视课程建设中首先要打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台碟机、几张影碟的落后格局,在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室的前提下,加大资金投入,维护和改善办学条件,购买配备教学急需的相关设备,有条件的院校还应建设固定的影视课程专用多媒体教室。目前,许多综合型大学加大投入建设播音主持、影视编导等新兴专业,而影视课程恰好可以利用和盘活这部分资源,摒弃以往教学中单纯放映、观看的单一陈旧教学模式,向确立选题、自主拍摄、互动评价等交互式教学转变。这样,高校在发挥影视理论探索和鉴赏评价方面优势的同时,还可以尝试影响甚至引领影视创作上的潮流变革。

 

随着高校影视教育的普及与发展,相关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愈发凸显。开办影视课程高校在数量上不断增多,对影视课程的教师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在影视教育为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重视的今天,对师资队伍的素质要求也逐步提高。因此,各高校应在依托诸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影视专业院校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同时,立足于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对现有教师队伍加强相关培训。通过集中培训、组织进修以及高层次学历教育等,尽快提升完善师资水平,从而提高影视课程专业教学质量。此外,在影视课程的实际教学中,任课教师还面临着如影片选择等诸多问题。

 

影视艺术已过百年,积累了许多优秀的影视艺术作品。在实际观片指导过程中,我们要不仅可以使他们感受到那个时代电影艺术作品的语言特征、拍摄水平以及当时社会思想文化风貌,同时也要使其积累和提高审美经验及鉴赏水平,从而可以自主的欣赏解读其他电影作品。因此,择片在实际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

 

择片在实际教学中是有章可循的。最好先以类型为选择的范畴,而后择其中优秀作品列为授课的备选影片。类型电影是依据约定俗成的类型要求、原则制作出来的。它广泛的涉及到题材、技巧、人物等影片内容形式的多方面特点。类型电影是电影商业化生产与意识形态生成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世界各国均有所体现,并且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循环往复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引导学生观影时,既要使其能对该类型电影有一系统的理性全面了解,也能对不同国别、导演在风格、语言、构图、主题等有着差异性的判读,同时,对类型化电影在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及前景有自主性的判断。

 

篇11

二十一世纪以来,各种大片制作竞相出现,无论是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陈凯歌的《无极》、还是冯小刚的《夜宴》,一时间,大投资、大制作、豪华明星阵容成为电影的一种主要风尚。与此同时,另一种电影制作方式也悄然兴起,即中小成本电影制作,虽无法与大片抗衡,但也彰显着自身的魅力,且发展势头迅猛,值得引起人们的关注。

自2006年以来,中小成本电影作品数量惊人,但是能上院线的寥寥无几。影片拍摄完成不等于影片就成功了,要想避免死于腹中的尴尬处境,导演应该注意到后期营销的重要性。笔者以为,在营销的过程中,文本营销是前提,市场营销是关键,网络营销是最为新颖的手段。

一、前提――文本营销

文本营销是电影产品营销的前提,一个好的剧本虽不等于一部好的电影,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影片是否能够取得成功,一个好的剧本或是说影片自身质量才是关键。营销学上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语汇被称为“核心竞争力”,是指对客户来说自己的产品拥有其它产品所不具有的优势,他人无法模仿。核心竞争力仿佛就是影片的文本,具有其它竞争主体所无法具有的优点。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进步,观众对电影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这就对文本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保证电影自身质量的前提下,才为电影的后期营销提供资本,才有可能实现电影的优秀行销。一个好的文本应该有着接地气的故事,并且充满着民族色彩。

1、一个接地气的故事

纵观2006年以来的中小成本电影,它们的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接地气。故事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这样的故事给人以一种亲近感,仿佛故事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甚至影片中的主人公就是自己的真实写照,只不过将自身搬到了荧幕上。2011年的《失恋33天》,讲述了黄小仙失恋后的种种窘态,在同事兼好友王小贱的悉心呵护下,重新走出失恋的阴霾。这样的故事在现实社会中数不胜数,正是因为它接地气以及狂欢话的电影台词语言,加上它后期的宣传,才使得本部影片取得了惊人的票房成绩。①又如《海洋天堂》,关注自闭症儿童,同时作为父亲的李连杰和文章,在影片中饰演一对父子,讲述了患有癌症晚期的父亲是怎样一步步的为自闭症儿子寻找归宿的故事,整部影片充满亲情与父爱,充分彰显了父爱的伟大。以上两部电影的故事均来自现实生活,真实色彩浓重。

2、注重民族、地域色彩的书写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2006年以来,以民族为特色的中小成本电影少之又少,王全安导演的《图雅的婚事》,却享誉世界,问鼎2007年柏林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熊奖,张艺谋的《红高粱》曾经获得该奖项。本部影片带有浓厚的民族地域色彩,以内蒙古地区为书写的空间和环境背景,讲述了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下嫁夫养夫的新奇故事。片中的饮食、服装、道具无不体现出蒙古族的地域特色,再加上故事本身的魅力,无疑给本部影片增加了厚度。目前,以地域、民族为背景的中小成本电影发展空间极为广阔,它在讲述一个离奇的故事的同时也在呈现这个民族的地域文化等特征。

二、关键――市场营销

如果说文本营销是前提,那么市场营销就是关键。市场营销对一部影片来说显得极为重要。一部影片如果无法与观众见面,没有走向市场,便不算是一部完整地的电影。中小成本电影在走向市场时,应该注意一下四个方面:

1、精准的市场定位。市场定位,通俗来讲,就是本部影片是拍给谁看的。最为保险的做法便是拍给某一类人看的,2011年的《失恋33天》,主要是给那些正在恋爱或是刚刚失恋的青年人看的,它将受众目标锁在青年人身上,青年人占据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即使其他人不看,至少保住这一类受众不会丢失。而2012年的《人在途之泰》,可谓一部老少通吃的影片,作为一部喜剧电影,它的受众是及其广泛的,它没有具体到那一类受众,而是打出了一副通牌,一网捞尽,上到老,下到小都成了它的买家。

2、应景的上映日期。目前来看,国内较为抢手或是说竞争压力较大的几个档期分别是贺岁档、五一档、暑期档等。慢慢地有些小型节日也逐渐走进观众的视野,情人档、光棍节等也挣得火热。2011年的千年光棍节成就了《失恋33天》、2012年贺岁档,让《人在途之泰》着实狂欢了一把,以其狂欢式的幽默击败了题材沉重的《温故1942》,不是说《温故1942》不好,关键是输在了上映日期上。2014年的《北京爱情故事》,定于2月14日上映,显然它将目光锁定在情人档。之前的电视剧已经为本部电影的改编做了充足的预热,加上后期的有力宣传,为本部影片的上映做足了工作。

3、娱乐整合资源。这是一种较为新颖的营销方式,企业借助于电影本身的注意力资源及其品牌形象进行推广,可谓二度营销,不仅推广自己的电影,同时也带动起电影中一些产品的畅销,《失恋33天》中的猫小贱,竟出现了脱销的情况。我们不可否认,电影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给厂家带来了商机,可谓两全其美。

4、电影节的力量。第六代导演的很多作品,先是在国外频频获奖,然后才得到国内人的关注,可谓墙内开花墙外香。对于一些优秀的中小成本电影来说,也可以走这样的一条道路,曲线救国。一旦在国外获得某个奖项,就会增加电影自身的价值,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这无疑是扩大中小成本电影市场一条崭新的捷径。无论是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还是李玉的《观音山》,先是在国外获奖,然后被国人所熟识。毫无疑问,电影节也成为某些中小成本电影市场营销的一种有效手段。

三、新颖的营销方式――网络营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逐渐走向平民化,中国将有着越来越多的网民。他们不出门,足以知晓天下事。电影借助于网络这一优势,为自身的宣传找到了新的平台。其中微博营销和多媒体与跨媒体平台的并用,是影响力较为强的网络营销方式。该类新媒体营销在电影推广发行方面也开启了我国电影营销的新局面。②

1、网络营销的新手段――微博

微博的力量,不容小觑。微博一般是以博主为中心,博主拥有粉丝,粉丝做为一个新的博主也有自己的粉丝,这仿佛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张力场,一条微博的可能会产生一场连锁反应。导演注意到这一优势资源,充分发掘了微博的潜能。为电影营销找到了最为前沿的营销策略。《失恋33天》的成功也离不开微博的作用,以失恋为话题,大家纷纷在微博上发表失恋后的种种感受,并且还可以迅速地进行互动,仿佛引起了一场蝴蝶效应。

2、多媒体与跨媒体播放平台并用

微博,是网民表达意愿的重要渠道言。③那么多媒体与跨媒体播放平台便是看的最新手段,电影的观看不再局限于电影院。随着各种高科技产品的问世,极大地丰富了人们观看电影的方式,在借助于无线网的条件下,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在IPAD和智能手机上观看自己喜爱的电影。这种播放平台的出现,为中国观众提供了最为便捷的观看方式。

结语

近几年来,我国中小成本电影正在积蓄力量,厚积薄发,在稳定电影质量,平衡商业和艺术的关系同时,为大众提供了多样化的艺术作品。这足以显示出其明显的优势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恰当的营销模式也成为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及注解:

篇12

一、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范围

谈到艺术专业,涉及的范围很广。例如人们会联想到艺术表演类专业,近些年来十分火爆,成为明星后可以很快实现人生的梦想。但是这些专业需要天生的素质和身体条件为保障,是属于少数人的专业。我们这里讨论的是艺术设计类专业。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艺术设计类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特别是广告行业,环境艺术行业,服装行业、动画、游戏行业、影视行业等,均发展势头迅猛,人才需求旺盛。

以动画专业为例,上世纪末,经济增长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国动画行业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开设动画专业的院校也大量出现,包括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与动画专业类似,游戏、新媒体、数字艺术、建筑表现、室内设计、互动艺术等专业,都表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以上所述专业均可归为艺术设计类专业,我们将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艺术设计类专业是社会需求最多、应用最广的专业之一。所含的专业大致有:动画设计、多媒体设计、广告设计、服装设计、家装设计、产品设计等专项美术设计。

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中的艺术设计学院为例,下设专业有电脑艺术设计、钢琴调律、广告设计与制作、人物形象设计、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等很多专业及子专业。其中有些专业社会需求大,报考人数较多,近些年来发展迅速。有代表性的专业有:电脑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等等,均属于艺术设计类专业。

二、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

(一)社会需求调研

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空间更为广阔,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一些高校的艺术设计类毕业生供不应求,特别是影视动画、游戏美术和建筑表现等专业,目前人才市场上存在很大的就业空间。

众所周知,现在大学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但一些高校的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却供不应求,特别是影视动画、游戏美术和建筑表现等专业,目前人才市场上存在很大的就业空间。2011年动画行业超越了IT教育,成为最热门的新兴专业, 也是国家大力发展的重点行业之一。例如:2013年春季北京地区人力资源招聘大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其中文化传媒类单位占10.22%,比例较以前有很大提高。

目前各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还远远达不到市场需求,这给我们提出了非常严峻的问题,如何在教学中提高艺术设计类人才的水平,使之与社会需求接轨。或许我们可以从下面一则具有代表性的某公司艺术类人才招聘广告中得到些启示:

“……

精通Photoshop平面软件,至少精通3Dmax、MAYA中的一款软件;

熟练掌握AE和Premiere或者同类剪辑软件;

有良好的团队意识以及较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品行端正,工作勤奋;

能吃苦耐劳,适应高强度的加班熬夜工作。”

近期,我们从各类招聘网站中检索到几百篇艺术设计类人才招聘广告,发现了一些共性,同时也是艺术类院校在今后教学中应着重提高的地方。总的来说有艺术素养、艺术软件运用能力、从业素质等几个方面。

(二)面向CG产业

1.CG产业特点

CG(Computer Graphics)是电脑图形的英文缩写,核心意思为数码图形。随着时展,CG的含义有所拓展。CG通常指的是数码化的作品,既有二维也有三维、既有静止也有动画,内容多以纯艺术电脑创作为主。CG产业几乎囊括了当今电脑时代中所有的视觉艺术创作活动,已经形成一个以技术为基础的可观的视觉艺术创意型经济产业。

2.CG产业发展前景

从人才市场需求分析,随着CG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形成一个可观的经济产业。可以预计到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CG产业的人才需求会非常旺盛。如中国的动画产业,人才缺口很大,目前至少有5亿动漫消费者,为我国的动画投资、动画人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要成为一个熟练的CG制作人员,入门的门槛是比较高的,特别是艺术修养方面,没有长期的培养是不可能达到一定的水平的。因为行业壁垒的存在,所以从业人数不多、人员素质较高,保证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从业人员的收入也得到了相应的保证。

瞄准CG产业,掌握高超的“CG”绘画技术,将能获得很好的就业前景。通过CG行业分析,我们得到了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的方向,这也是艺术人才培养要把握的主线。各类艺术院校如能认清方向并通过艰苦努力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三、艺术设计类软件的需求情况

(一)艺术设计类软件情况

篇13

真正的公益是什么?这个时代的慈善是什么?如何做好慈善?这是几年前影视演员佟瑞欣就一直在思考的问题。2013年9月13日,他成立了上海星时代全明星高尔夫球队,以高尔夫为主题,建立起一个演艺界明星与社会、与企业、与公益沟通的平台。随后又成立了上海星时代文化公益中心。“我觉得我们作为明星,是社会的受益者,获得了很多,应该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来回馈社会。”佟瑞欣回忆道。那时他们陆续做了不少慈善活动,也感受到一些问题。“我发现,全中国人几乎在扶贫的路上走了相同的路,给偏僻的山区、农村捐书、捐衣服、捐钱……这有很好的一面,但同时也可能滋长了很多腐败,并没有达到真正帮助人的目的。那么我想,这方面的事情已经做得很广泛了。这些年普通老百姓都知道,只要帮人就寄衣服啊捐钱,我就在想怎么做得更深入一点,站在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大都市的高度上,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公益慈善。我感到,所谓的慈善公益,其根本是在‘人’上,而不是在‘物’上,捐了再多钱,‘人’不好是没有用的,所以我就提出一个口号:帮助他人、阳光自己。就是说我们要从‘人’的根本上去改变,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获得快乐。”形成了理念后,佟瑞欣考虑如何来传播这种理念,他想到了他们的团队的优势,自己是影视演员,球队里也是电影演员居多,还有一些主持人、退役的明星运动员等等,何不发挥电影的专长,组织一个公益微电影节,用微电影的形式去发现生活中温暖的故事和温暖的画面,传递温暖和关怀。

有了一个美妙的设想,但是要施行起来绝非易事。那时佟瑞欣也尚未担任上海电影表演艺术协会会长、上影演员剧团团长,主要依靠的是个人以及上海星时代文化公益中心的力量。微电影节的筹备需要大量资金,佟瑞欣发动周围的朋友帮忙,也获得了慈善基金会和上影集团的大力支持。佟瑞欣的太太、电影演员夏菁也是忙前忙后,为了节省点费用,和小姐妹跑到非常远的市场去批发颁奖典礼上需要用的蓝丝巾。拍了几十年戏的佟瑞欣,圈内人缘很好。为了微电影节,他发动了田华、葛优、陈宝国、张丰毅、徐峥等电影圈内上百位演员录制了VCR,支持公益微电影。除了做“幕后”的“运筹”者,佟瑞欣还跑到了“前线”当起“前锋”,参与筹拍了微电影《生命》,讲述的是上海翻译家王志冲的故事。“生活中,很多人总是觉得自己很不开心,觉得生活不圆满。但是看看王志冲先生,80多岁了,年少即重残,动都动不了,住在那么小的房子里,在我们看来是太不幸的人了,可是他翻译了很多书,写了那么多文章,那么顽强地活着,还给这个社会创造了很大的价值,真了不起。所以《生命》这部微电影实际上是拍给正常人看的。” 佟瑞欣说道。在很多人眼里,慈善似乎就是去帮助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但是在佟瑞欣看来,弱势群体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尊重,而且有时他们反过来能给普通人以启迪和力量。

2014年首届“莆商杯”公益微电影大赛举办,年近八旬的著名导演郭宝昌担任评委会主席,著名演员奚美娟、王诗槐、刘子枫、崔杰、佟瑞欣和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谢玲丽等担任评委会成员。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等担任首届评委会顾问。如此评委阵容可谓豪华。“我们像做正规的电影节一样在做这个微电影节。我就要请最权威、专业的人来坐这个‘微店’,我要号召最强的力量来做一件在不少人看来很普通很微不足道的事情,以此确立它的权威性、专业性,且扩大它的影响力。”佟瑞欣颇为自豪地向我解释道。“善心”就如同一个闪亮的火把,能吸引相似的“星火”。很多老艺术家、影视圈里所谓的大腕儿纷纷主动加入到这个行列。秦怡点赞道:“公益微电影,既做了公益事业,也把电影的作用放大了!它的作用不一定比大电影小。”郭宝昌感慨:“帮助他人,阳光自己。阳光了自己,也就辐射到了周围的人。让全社会的人手与手相牵,心与心相连,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爱在一起。”

2015年10月,首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暨第二届上海公益微电影大赛启动。在之后的80多天的时间,来自全国及世界各地的微电影报名参赛影片300多部。除了来自社会各界非专业人士拍摄的作品外,国内众多知名明星也积极参与,由合一集团(优酷土豆)、搜狐视频等单位选送的作品中就包括黄建新、王小帅、黄渤、黄磊、包贝尔、王珞丹、刘烨等导演、主演的不同风格样式的影片。2016年10月,“蓝天下的至爱――第二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开幕。著名导演于本正担任评委会主席,著名演员达式常、王诗槐、岳红、于慧、李志希,导演朱枫、教育家杨德广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金晶等担任评委。微电影节全程网络直播,获奖微电影作品除了在上海东方电影频道展播外,还在香港港澳电视台同步播出。

从首届至今,“帮助他人,阳光自己”的公益理念始终贯穿,除了发挥很好的社会效应外,参与者们也感受到公益的“阳光”照耀自己的温暖。

沪上家喻户晓的主持人海燕参与拍摄了2014年“莆商杯”微电影大赛、首届及第二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的宣传片,并担任颁奖典礼的主持人。不仅于此,她还导演了微电影《信》。海燕告诉我,作为上海星时代文化公益中心的一员,她觉得自己不能光是呼吁,也要深度参与。有一天晚上她忽然想起了一个男孩。几年前,一个身患重病将不久于人世的男孩,参与了海燕主持的一档电视节目。当时这个男孩与海燕有过一个约定。“当初这样一个事情发生时,在我心里留下很深的印记。不只是这个孩子后来捐赠遗体给予我触动,更重要的是,对于未知的世界,不管孩子还是成人都会有恐惧。我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当无奈的时候,没法去选择的时候,为什么不能以美好的心态朝那个方向走呢。这是我当时的感悟。后来我就想到,不如以微电影的方式跟大家做一个分享。片尾时,我还特地打上了一行字:仅以此片,献给我只见过一面的好朋友,以及所有害怕不可知世界的我们…… 这就是我的想法,拍完这部片子对自己是一个交代,如果有缘能看到这部片子的人,能够有一点点感悟,我会很高兴,起码我做了一点点事情。”海燕感慨道。虽然是首次执导,但凭着发自内心的真实感情,《信》获得了首届上海“莆商杯”最佳剧本奖。海燕告诉我,她会在业余时间继续微电影的创作。目前她正在筹备拍关于都市人心理疾病、情感问题的系列微电影。

知名配音演员黄莺的微电影《声・心》获得了首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优秀影片二等奖。她告诉我,这部作品也是她在上海戏剧学院所读的MFA影视导演方向的毕业作品,题材选择的是,她一直参与其中的无障碍电影公益活动,即在电影播放过程中为盲人做电影讲解。首次执导就斩获了包括“金鸡百花奖”在内的诸多重要奖项,自然很受鼓舞,但是更让黄莺高兴的是,很多观众通过影片受到触动,并了解了无障碍电影。“有一个观众看了我的影片后,一个人坐在那里一直哭,我过去问她,你为何那么有感触?她告诉我,‘我爸爸就是个盲人,你的电影展现的内容都是我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但是我的了解却不如你多。’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很久没有联系了,有一天突然给我打电话,他告诉我,之前他中风偏瘫了,现在在做恢复训练。听了后,我很震惊。然后,他说,‘我现在不能站立,但是手是可以动的,我是否能参与到你们的无障碍电影工作中。只有生病了才知道生活有多么不容易。希望自己能在自己还能动的时候,为别人做一些什么。’我一下有了很多触动,没想到影片有那么大的反响。有一些电影观众,之前没有听说过无障碍电影,看了影片后,都表示很愿意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

“现在的微电影,很多是属于自娱自乐的那种,或者属于商业广告内容,我们提出了‘公益’这一点,与微电影相结合,就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立足点,希望它展现的是一种向上的力量。”上海公益微电影节执行人朱曦说道。不过公益类的作品显然比不上那些恶搞、炒作的内容夺人眼球,很容易就被淹没在洋洋视频大海中。“微电影节搭建了一个平台,将众多公益微电影作品汇聚起来,在网络上、电视上做一个整体展映,让更多人能看到这些片子,并了解公益。”朱曦说道。

微电影,让“贵族艺术”走向民间

郭宝昌曾担任第20届上海国际电视节评委会主席。对于他后来担任上海公益微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一些人感到诧异,甚至认为“宝爷”“屈尊”了。但是郭宝昌却不以为然,并非常投入地参与其中。他认真地观看参赛作品,并为入围作品写下评语。首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上,陈浩导演的《锔》拿下了评委会大奖,同时陈浩凭借本片荣获最佳导演奖。郭宝昌对此片大加赞赏,并亲笔写下整整三页纸的评语。

“别看微电影什么都小,小投入、小制作、小故事,它的背后其实蕴含了‘大精神’,我们也应当为微电影注入‘大精神’。”郭宝昌说。他认为,微电影本身,就是要微言大义。长篇电视剧和电影的容量固然巨大,但微电影的拍摄,更具有先锋性、实验性,更密切关注现实,虽然“短、小、微”,但是蕴藏的能量巨大、潜力无限。

在几届参赛作品中,既有李光洁、侯咏、黄渤等业内知名人士的“业余”作品,也有普通人包括残障人士、青少年的影视处女作,其中最小的“导演”只有十岁。对此,郭宝昌表示非常欣喜。“如果说,回到二十年前,电影还一直是一门‘贵族艺术’,对普通人充满了神秘感,但随着科技进步,壁垒被打破,门槛在降低,普通人也可以拍摄、剪辑出自己的电影,起码可以是一部微电影。”郭宝昌说。在上海公益微电影节的参赛者中,不少是初出茅庐的普通人,技法生涩,但因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而给人带来惊喜。郭宝昌指出,微电影《锔》中,锔碗、锔锅这样的传统手工艺,看似只是一门技艺,但从普通人的视角拍出微电影来,已经超出了手工艺本身的文化意蕴。公益微电影节的参赛作品中,也出现了很多毫无表演经验的、原生态的脸,郭宝昌认为,“这种气息是今天很多所谓的明星大腕所不具备的,微电影可以让我们重新找回一种健康而清新的美。”

实力派老戏骨唐群获得过诸多重要大奖,如:第四十八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配角、第12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女配角奖等等。最近,她又在微信朋友圈欣喜地晒出了一个奖,凭借出演微电影《大光明》获得第四届中国・武汉微电影大赛特别贡献奖,之前她已凭《大光明》获得第九届上海大学生电视节紫丁香评委会大奖最佳女演员奖。

除了《大光明》,她还参与了微电影《寻爱》的演出。这位老戏骨对大电影和微电影是一视同仁的。“剧组来邀请我时,我只考虑剧本喜欢不喜欢,故事是否感动我。无论是大电影还是微电影,对于演员来说,表演永远要到位,尽可能出彩,越细腻越好;对于观众来说,要看故事的内容、情节有没有让他感动。有感染力,要感动人,这是文艺作品应起的作用,这方面大电影并不一定比微电影更有优势,有时千言万语还不如几个镜头,还不如来一段音乐打动人。”唐群说道。同时她也指出,随着微电影的蓬勃发展,人们觉得:原来电影可以这样,普通人也能拍电影、做演员了,对电影这个工具感到亲切,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一台照相机也能拍高清视频了,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视频可以随时传到网络上与人分享。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微电影很容易拍呢?绝非如此。

“现在网络上有很多微视频,拍宠物,拍孩子玩耍,讲究点的再配点背景音乐,看起来很有趣,但这些都不是微电影。”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亦中说道,“这些生活片段纪录,没有故事情节、没有结构,不构成作品。而拍摄微电影必须要有电影的思维,用电影的语言和电影的叙事方式。”李亦中指出,其实世界电影历史上第一批诞生的电影就是微电影,一分钟一部。“因槭墙浩,最初生产只有一分钟长度。当胶片的长度跟上去以后,电影的单元时间就越来越长,从十分钟、三十分钟直至今天沿用的一百分钟左右的片长规制。现在有人觉得只有大电影才能把故事讲完整,其实早期的电影短片,十分钟就可以从容地讲好一个故事。”

唐群也直率地指出:“有些视频,几个人物,非常简单的对话,拍得有点像宣传片,就以为是微电影了,其实不是这样。之所以称为电影,一定要有故事、有人物、有矛盾。微电影,也要做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相比大电影,微电影显然更易于老百姓掌握,并表现他们所熟悉的身边的平凡的事情、平凡的人物。不过,唐群指出,这里面也有个“度”,“人物虽然平凡但是不平庸,主题很微小但是不弱,故事通俗而不粗俗,故事一定要有亮点,要感动人,在感动中升华就是好的微电影。”

郭宝昌表示:“微电影,你别看篇幅小,但其实一点都不简单,我甚至觉得比拍长片还要难。要怎么在最短的时间里拍出韵味,传达自己的想法,这是相当有功力的一件事情。”

“如同‘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要干净利索。”上海大学电影学院教授刘海波形象地点出拍微电影的一大“诀窍”,“一个长片子要有很好的艺术架构,起承转合,双向多线。而一个十几分钟的短片,往往是单线,主要角色不超过三个,讲故事的方式、动用投资的额度、剧组运作的方式等都与拍长片不一样。”

“微电影不能做得太复杂,简洁、简练是灵魂。”青年导演程亮总结道。他告诉我,拍微电影时,要找的切入点特别小,但是花的精力、心血非常大,“把巨大的精力花在非常小的点上,给观众看的时候,非常浓缩。”虽然“微”,但耗费功夫却不“缩水”。为拍33分钟的《关于上海的三个短片》,程亮花了40多万,特别复杂地调动镜头语言并发挥微电影拍摄的优势,还特别邀请了吕克・贝松的作曲洛朗・库宗为这部黑白默片配上了长达30分钟的钢琴曲。目前在微电影圈,导演程亮颇有名气,已有十几部微电影作品获得国内外大奖。但是在一些同行看来却有些“误入歧途”。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程亮,其毕业作品《霞飞路》就已获得独立电影制作群体的广泛关注。2002年他曾担任徐静蕾自导自演的电影《我和爸爸》的执行导演。学生时代就崭露头角的他被认为颇有潜力,自然应当往大电影的康庄大道上飞驰而去,但是他却走向了鱼龙混杂的微电影行业。与众多业余人士站在同一阵地,这位专业出身的导演往往会被认为“大材小用”,但是他自己却认为,是微电影把他拉回电影的道路,并改变了他的生活。

微电影就如同小说里的“短篇小说”

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程亮回到故乡上海,原本踌躇满志,却不幸掉入了理想与现实间的沟壑,失落之余,跑去其他行业办网站、出版小说集,空闲时间养养蛐蛐、养养猫。但毕竟是专业出身,心底还有个导演梦。经历一番波折后,有一天他想到还是要重拾本行。可是,对于一个青年导演来说,要拍一个大电影谈何容易,投资又大,明星的档期等起来又困难,一切都是“船大难掉头”,这时程亮转念一想,何不拍微电影,拿起摄像机就能拍,于是就拍了《宅男电台》。4万块投入,拍了11天,大概20个人的剧组,所有的演员,包括灯光师、摄影师,都是从来没有见过片场的人,一起成就了一部之后红遍大江南北的《宅男电台》。

程亮坦言,起初是为了逃避大电影成本高、需要审查、进院线难等问题,才不得不走上微电影的道路,但是后来他发现微电影给他带来了很多出乎意料的惊喜。“微电影上传到网络上后,可以瞬间得到百万、千万级的关注,及时得到观众的反馈。《宅男电台》最后的播放是千万次以上,至少上万条观众的留言。相比做大电影,这能够更及时地跟观众沟通互动,更快捷地享受成就感。”

2011-2012年正式进入微电影创作领域后,程亮凭借自编自导的微电影作品获得了2012第三十五届(纽约)亚美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2012首届(北京)“未来影像季”最佳网络微电影、最佳剪辑、最佳音乐,2012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手机电影单元优秀导演奖等奖项。《宅男电台》的版权被香港导演王家卫买下来。程亮也开始与自己比较喜欢的艺术导演合作,邀请贾樟柯、王小帅当自己微电影的艺术监制;同时接拍一些商业微电影,比如刘慈欣监制、他导演的科幻微电影《星际礼物》,投入百万以上。此外,他也获得了一些拍大电影的机会。

程亮逐渐意识到,新一代导演应该是诞生在网络上的那一批人。“我亲眼所见,微电影催红了一批导演。比如非常火的微电影《老男孩》导演肖央,后来当起了演员、歌手,还拍了大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网剧《万万没想到》的导演兽易小星后来也拍了大电影。和我一起因微电影作品拿奖的导演五百,后来拍了电视剧《心理罪》,又拍了院线电影《脱轨时代》。这批起初拍微电影的导演现在在电影方面走得非常快。”

对于青年导演来说,微电影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可能是一块训练场,训练各种拍摄艺术手段;可能是试验田,因风险小,可以进行各种探索尝试;可能是很好的个人品牌塑造的渠道,可以积聚粉丝,与观众及时互动;可能是一块很好的“跳板”,获取更多拍摄大电影的机会。但是对程亮而言,微电影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是一种非常好的个人表达方式。他可以通过微电影,细腻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把他最喜欢的生活的细节尽可能细腻地通过镜头呈现出来。譬如,《关于上海的三个短片》中,短片《老阿姨》的故事,其实就是发生在程亮姑妈身上的故事;短片《西服店》讲述了一对祖孙在爷爷离世前相处的最后时光,也很好地还原、表达了程亮跟他祖父最后日子里的情感。

“现在微电影很多,全国各地也有很多微电影节,但是我认为,中国微电影还是没有找到一个特别好的艺术表达方式。”程亮说道,他认为这问题背后很大一个原因在于:中国人对短片的尊重不如长片。“在海外我就不只一次地接触过以短片见长的导演,有专门做短片评比的专业机构。小说里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其地位是一样的。其实微电影就像短篇小说一样,但电影里没有专门设短片导演,这是蛮遗憾的。”程亮说道。

在表达功能上,微电影和大电影其实并没有高下之分。不过,大电影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导演很多时候并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而鉴于微电影的特点,其在表达方面,有时反而自由度更大。

近年砬嗄甑佳萘中窦嵋恢痹谂墓愀嫫、宣传片,但在去年,他发起了一项“发现公益红计划”,聚集了其他6位青年导演组成一个导演团队,分别选取临终关怀、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网络暴力、罕见病群体、城市水系、家庭暴力主题,拍摄七条5至15分钟的剧情短片,最终整合成一部110分钟的纯公益电影,在第上海国际电影节“互联网电影嘉年华――互联网电影展映”单元首映。

谈起初衷,林旭坚告诉我,其实比较简单,“之前我们一直比较多地拍满足客户诉求的片子,现在我们就想拍自己想拍的东西,不光是有意思的,而且是更有意义的片子。微电影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就好比作曲家去写个音乐,作家去写一本小说,是一个道理。我们用微电影去表达我们想表达的,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后来想来想去,觉得公益才是最有意义的,于是就发起了这个红计划。”

红计划的模式具有创新性,整个项目形成了“文创企业+资本机构+政府+主流媒体+新媒体+公益组织+导演个体”的共创模式。林旭坚表示:“这个模式事实上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合作链条,我希望我们这个模式是可复制的,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推广。”虽然是零片酬、版权共享,但林旭坚表示希望一直把红计划做下去,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来“改变传播公益的姿态”。

微电影发展前途无量

影评人张小北曾说,微电影云集了“电影和广告最糟糕的东西”。这个评价看起来有些极端,却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国内微电影界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局面。由于微电影门槛低,传播便捷,很多商家开始打着电影的“旗号”来做营销,产生了一批令人反胃的微电影。同时,大量“草根”拿起摄像机拍微电影,但由于不懂专业,也制作出了质量堪忧的微电影或伪“微电影”。

对此,李亦中则比较乐观。“本来大部分人仅仅是观众,现在普通人也可以拍微电影了,这样中国搞影像的人基数变大了,出优秀导演的概率就高了。此外,微电影应用的范围很广,能满足公益、宣传、广告、交流等多种需求。因此,政府部门、各种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越来越多地运用微电影。所以,我就跟学生们说,你不会做视频、不会用视听表达,就少了一个竞争本领。微电影其实是一种新的影像写作方法,将来会成为很重要的信息表达工具。”

林旭坚认为:“现在微电影的概念比较宽泛,也比较多样化,很多广告片、宣传片等各种视频的内容都在强调叙事性,都在往微电影方向发展。多样化没关系,只要你想表达,微电影都是一种媒介和渠道。那么要表达得好,每个人都应该非常认真、努力地对待自己的创作,至少每个片子拍出来,要对得起自己,也能更好地传递价值观。”

微电影是一种表达的工具,至于作品好坏,在于创作者自身。在广告微电影领域里,也不乏艺术第一、商业诉求其次的精品。在其他非影视领域,也能产生微电影佳作。比如,由上海市文联监制、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出品、上海德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的戏曲微电影《三生有幸》前一阵在各大视频网站以及微信朋友圈内广为传播。该片以麒派京剧大师周信芳的著名唱段“三生有幸”拉开序幕,引述出优秀京剧麒派青年演员鲁肃的从艺故事。前不久,该片还获得了“首届戏曲微电影大赛最佳故事片奖”。上海剧协副主席沈伟民表示,《三生有幸》是上海剧协通过微电影这一新载体服务会员、服务戏剧工作者的首次尝试,旨在积极推动网上文艺发展,更有针对性地关注优秀青年戏剧工作者成长和他们取得的成绩。在《三生有幸》良好开端的基础上,剧协将聚焦京昆越沪淮等各个戏曲专业中的新生力量,继续拍摄讲述为传承戏曲艺术孜孜以求、执着坚守的梨园人的故事,探索以新兴媒介服务于会员的新方式以及向社会公众传播戏曲艺术的新方法。

微电影能够成为其他领域很好的表达、宣传自己的工具,同时它也能反哺所属的电影行业。

“对于大导演而言,平时生活里有一些积累,很有意思,但是又不够拍成大电影,就可以通过微电影拍出来。好多导演说过,大电影背后有投资,要有回报,拍起来就有压力。反而拍微电影的时候,觉得心里没负担,又回到自由自在拍电影的状态。”李亦中说道。

刘海波指出:“目前微电影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独立的艺术形式。对于微电影的制作者来说,是很好的训练自己用镜头讲故事的方式,尤其对电影学院的学生来说,十年前要拍电影,有一个巨大的鸿沟没法跳跃,但有了微电影,这个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对于观众来说,也多了一种艺术欣赏的方式,尤其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大家很难找到固定的时间去电影院享受一部完整的长片r,就可以通过手机、iPad等,看一些微电影,获得短视频的享受。”

当然,观众不仅是欣赏者,还可以变身为制作者。不过,如何提升爱好者的拍摄水平,也值得深思。由上影集团工会主办的“追梦上影”职工微电影比赛,倒是一个可借鉴的模式。自从2014年“追梦上影”职工微电影比赛举办以来,共创作拍摄了100多部微电影,其中已有超过半数以上的作品获得社会上的各类奖项。对此,很多人可能觉得并不稀奇,因为上影本来就是影视专业机构。但是其实,“追梦上影”职工微电影比赛的参与者都是上影集团内部的非专业人员,平时看着专业人员演戏、拍片,非常“眼馋”,但不可能轮得到他们。而职工微电影比赛则给了他们机会。上影集团工会主席李雷介绍,此项活动不只是比赛,还发挥单位的优势,请专业的编剧、摄影、制片、演员等对参与者进行专业培训。“我们是专业单位,一切要从专业出发,所以从方案开始,到评分标准等各方面都以专业来要求他们,以此提高影片的拍摄质量。”

上影集团工会的职工微电影活动也引起了上海市总工会的关注,并推动了上海职工微电影大赛的举办。李雷指出:“我们上影集团密切配合市总工会,派专业人士到各个机构、单位进行培训,帮助职工完成拍摄,同时形成各个单位内部的微电影骨干,让他们再带动自己单位内的其他职工,以此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加入拍摄微电影的行列。”

不过,职工微电影比赛虽然有培训方面的资源,但是制作费很少,很多职工是凭着一腔热情自掏腰包完成拍摄的。然而拍摄后,又缺乏回笼资金的渠道,拍微电影成为“烧钱”的活儿。黄莺也是上影集团的职工,她透露,为了拍《声・心》,自己拿出20多万积蓄,加上朋友帮忙,才得以完成拍摄。程亮坦言:“其实回顾一下,大部分成功的微电影都是贴钱的。虽然我的一些微电影作品点击率很高,但都是亏本的。平时我要自由创作的话,资金需要从别的地方补贴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