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特有的形式之一,通常在在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中,划出一定的地域范围,实行经济特区制度,并为其提供的某些较为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下面我就结合经济开发区基础建设的特征进行分析,望广大同行给予指导。
一、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1.前期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的情况
(1)公共基础设施用地被侵占
前期由于招商的需求,挤占了大部分公共设施用地。征用土地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首先开发区未征用的土地只剩下农民的耕作用地。征用后将使农民失去重要经济来源。同时《物权法》中规定,国家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这极大限制了公共基础设施的规模。
(2)配套设施建设投资周期长,回报慢。
配套设施建设是个投资周期长、强度大、回报慢等特点,这给我们招商带来困难。我们园区现在正处于基础设施配套和人气指数相制约的矛盾期,投资人看不到开发区人气,给投资回报带来很大风险,配套设施建设招商难。同时由于开发区配套设施相对落后,对于提升开发区人气带来困难
2.资金来源单一、易断档
过去我们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主要模式是政府大包大揽式投资,建什么项目都要靠财政投入来完成,地方财政困难,资金来源单一,建设资金难以保证,这也严重制约了开发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
二、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加快开发区的改造力度
根据开发区位置、改造条件做详实调查,制定详细的规划和相关的政策标准。对开发区改造可分为重点改造区域和逐步改造过渡区域,如在开发区中心区域可制定较为彻底的“城中村”改造规划,而对开发区边缘改造条件尚不成熟的村庄,可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的要求,建设村民公寓小区,安置拆迁居民,既可改变原农村村落的居住形态,又不使开发区今后发展形成新的“城中村”。
2.提高基础设施应用效率
开发区基础工程在建设完成后要积极进行竣工验收和结算,保证基础设施尽早使用,提高应用效率,另外针对公共应用强的设施要加强管理,形成良好的维修团队,以满足维护要求。针对商业性强的建筑工程要及时进行招商活动,以保证开发区经济的顺利发展。
3.大力引进公共服务设施
大力引进银行、邮政、交通、宾馆、超市、等商业服务设施入驻,同时政府在建设项目上要加大医院、学校、公园等公共活动设施的建设。
4.拓展基础设施融资渠道
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传统上都是有政府牵头,一旦政府财政出现问题,就直接制约了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所以在基础设计建设的过程中要多方面吸引投资,向社会开放开发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领域,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
5.合理规划提升开发区基础设施使用效率
要形成开发捆绑基础设施的建设形式,如果有专业公司(如电力公司、通信公司)分别负责各自专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则由其负责,其余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由开发商和政府合作负责投资。包括:道路、绿化、排水、雨水、供热、燃气设施。
同时按照基础设施项目的规模、投资额、项目收益条件要符合开发区发展规律和投融资总体战略,确保项目前期资金统筹平衡以及后期运转顺利。
三、大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管力度。
1.进行合同交底,明确各方职能
在施工前对施工单位进行合同交底是非常必要的,在工程建设中经常会因工程结算、设计变更、人工成本上涨等诸多问题引起工程纠纷,严重的会出现合同终止的现象。所以在合同签订时,就要对合同上的条款进行解释,避免因文字、和修辞中的误解造成麻烦。通常情况下由招投标人员进行合同拟定,在对施工单位进行合同交底,以保证参建单位都能正确执行合同中所有规定。
2.进行有效的设计审查
设计审查是在根本上控制施工成本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审查过程中可以对工程总造价、投资总额、建设规模进行有效监控,并对设计中不合理的项目进行修改,如果设计审查执行的不彻底就会对施工中造成极大不便,严重的还会造成返工、浪费等问题的发生。在审查过程中如遇到设计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可以参考其它工程经验和聘请专家进行设计,千万不能因设计产生问题,使工程建设项目反复修建,造成资金的浪费。
3.建立相应部门,提高对预决算的监控力度
施工前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材料供给单位进行预算审查。整个预算审查的重点围绕设计图纸进行。以防止施工单位和材料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提高预算报价。建设单位要成立成本预算部,来对上报施工成本进行审核。审核人员不仅要对设计图纸了如指掌,而且还要对施工周转用料、设备租赁、人工费用、材料费用进行前期的市场调查,以保证施工成本预算的报价的准确性,另外审核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以监督设计质量,保证做到设计和施工资金能发挥最大作用。
4.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开发区基础设计建设要设置专项基金,并且在资金使用上要形成垄断。要多方面进行资金的筹措,以保证工程的正常进行,另外要加强资金的落实力度,目前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资金落实情况普遍存在问题,所以必须加强资金的落实和监控力度。
结束语:总上所述,我区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我区发展的重要保证,如何有效的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就需要各部门积极配合,加大资金、用地、功能应用等方面的监管力度,争取将开发区建设效率最大化的进行体现,为三明市现阶段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穗芳.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问题的思考.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2(06).
篇2
廊泊公路是廊坊市通往南部地区的重要干线公路,也是沿线地区沟通天津、沧州等地的重要通道。廊泊公路廊坊市南出口至保津高速段是廊泊公路的一部分,是京津塘、保津和石黄三条高速公路的重要连接线,也是廊坊市公路网规划建设的主骨架公路之一。设计总里程全长41.768Km,均采用部颁平原微丘一级公路标准,设计时速为100Km/h。路线自大王务村南的北小埝(桩号K5+010)进入永定河泛区,沿旧路行进至南辛庄村北处改走新线,跨越北遥堤(桩号K17+800)后走出泛区,泛区段长12.77Km。泛区地层为近洪积区、湖沼堆积,第四系湖海沉积相地质,区域浅层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水位埋深基本在2.80~4.35m间,水位埋深受季节、气候、降水等因素影响而有所变化。持力层大致分为3层,第一层为表面耕植土,平均厚度约0.4m;第二层为黄色亚砂土,软塑至硬塑状态,平均厚度0.3~4.0m,承载力为130KPa;第三层为褐灰色亚粘土,软塑,局部硬塑,夹粘土薄层,平均厚度3.3m,承载力120KPa。
廊泊公路的泛区段路面结构设计高度为26cm厚水泥混凝土路面+18cm厚石灰粉煤灰碎石,二灰碎石路基浅埋在第二层土上,路床地基之上为30cm厚隔离垫层。去年第一工期时间,第一公路工程公司在泛区段永定河大堤北侧K15+345——K17+240段长1895m范围内公路工程和涵洞工程不同程度地遇到故河道、暗沟、枯井、村落遗址、软土等异常地基。异常地基没有规律,故河道开挖后暴露的是松软的含水量达48%的粘土软基,深度较浅,厚度一般在0~1.3m之间,深浅分布不规律,是地基处理的难点。所以整段地基都需要进行这方面处理。软基数据见表1.1。
表1.1 软基探坑位置及标高、厚度资料
K15+345——K17+240段软基计算(长度1895米)
桩号
现状地面
标高
淤泥顶
标高
淤泥底 标高
路面设计标高
路床顶
标高
软基挖坑探测厚度
现状地面至淤泥顶
厚度
现状地面至路床顶
厚度
路床顶至淤泥顶
厚度
路床顶至淤泥底
厚度
备注
K15+345
11.083
9.885
9.385
11.585
10.845
0.500
1.198
0.238
0.960
1.460
K15+410
11.155
9.860
9.360
11.551
10.811
0.500
1.295
0.344
0.951
1.451
K15+478
11.050
9.875
9.375
11.515
10.775
0.500
1.175
0.275
0.900
1.400
K15+558
11.040
9.890
9.090
11.473
10.733
0.800
1.150
0.307
0.843
1.643
K15+658
10.864
10.160
9.260
11.451
10.711
0.900
0.704
0.153
0.551
1.451
K15+748
10.954
10.069
9.269
11.451
10.711
0.800
0.885
0.243
0.642
1.442
K15+840
10.993
9.689
8.889
11.451
10.711
0.800
1.304
0.282
1.022
1.822
K15+900
10.948
9.628
9.228
11.451
10.711
0.400
1.320
0.237
1.083
1.483
K16+040
10.863
10.114
9.114
11.451
10.711
1.000
0.749
0.152
0.597
1.597
K16+200
10.947
10.222
9.322
11.451
10.711
0.900
0.725
0.236
0.489
1.389
K16+250
10.773
10.212
9.212
11.451
10.711
1.000
0.561
0.062
0.499
1.499
K16+300
10.847
10.350
9.350
11.451
10.711
1.000
0.497
0.136
0.361
1.361
K16+350
10.730
9.236
8.436
11.451
10.711
0.800
1.494
0.019
1.475
2.275
K16+470
13.219
10.616
9.116
11.440
10.700
1.500
2.603
2.519
0.084
1.584
K16+740
11.041
10.133
9.433
11.413
10.673
0.700
0.908
0.368
0.540
1.240
K17+070
11.259
10.368
9.668
15.000
14.260
0.700
0.891
-3.001
3.892
4.592
高填方
K17+240
10.787
9.939
9.139
16.800
16.060
0.800
0.848
-5.273
6.121
6.921
高填方
平均厚度
0.800
1.077
-0.159
1.236
2.036
2.0为什么选用砂砾垫层
上述地基中出现的暗浜、软基除少量小于0.25m深,且部分小段工程量可以挖除外,其余全部用砂砾垫层处理。这是因为:
2.1第二层的地耐力最大,但只平均0.67m厚度,往下是0.8m的软弱层,而采用挤密石灰桩基,又不经济;采用换填土,除耽误工期外,几十万方废弃土及好土的处置将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2.2因为第三层粘土与砂砾垫层的压缩模量都在5~15 KPa之间,局部地基处理后涵洞不会造成不均匀沉降。
2.3类似软基的处理,有的在基槽中抛填毛石,有的采用充填黄砂和石子的方法,但单纯的砂、石料体空隙率较大,很难捣实,导致涵洞及路基产生较大沉降量及不均匀沉降。采用人工级配的砂砾,不仅克服了上述缺点,而且经过处理的地基的抗剪能力也大大增强,同时原材料广泛,运距也近。
2.4如果采用灰土处理,虽然经济,但当地粘土难与石灰掺和拌匀,技术难度较大,无法保证施工质量,容易耽误工期,受季节影响,不能及时晾晒。
3.0处理地基的挖深与探宽的原则及设计、实践
地基的挖深与挖宽的原则:①满足附加应力扩散的要求;②防止侧面土向外挤出;③地基中不留杂填土、粉砂等。
软土、故河道、暗沟、杂填土等完全清除后。当深度H>0.8m时,砂砾垫层与地基土进行踏步搭接。土力学研究的结果,虽然表明二灰碎石刚性基础的附加应力扩散角α=22o,但目前还缺乏可靠的理论方法计算砂砾垫层的宽度B’=B+2Htgα计算(B’、B、H及α见图3.1所示),如果两边是好的持力层土时,α取30o,如果四周都是回填土时,α取45o,以保证砂砾垫层受压后侧面不向外挤出。
桩号K17+070、K17+150、K17+200三处1—4.0m现浇板暗涵洞工程地基处理比较复杂,基坑的现场鉴别检验是该工程地基处理的关键,也是难点。因为涵洞前后两侧重力式涵墙身位置软基是分布及厚度都不均匀的含水量52%的夹有薄泥炭层的粘土,在湿润状态下与粉质粘土分界不明显。为把握起见,根据膨胀土失水收缩的性质,一般挖开基坑3~5天后,裂缝则小得多,为了保证基础受荷载后沉降均匀,把地基挖深晾晒处理,每隔1天检查含水量,之后反复翻耕晾晒压实,同时掺加少量砂砾,砂砾垫层必须入老土0.2m,以保证两者牢固结合,直到监理工程师检测含水量符合要求,再压实,压实度要求达到95%以上,然后分两层做厚0.6m的砂砾垫层及0.2m厚素混凝土隔离垫层,实践证明这样处理完全可以做到。通过工程实践,这样处理能够达到预想的地基承载力200KPa以上要求。
本段道路去年提出切合实际的砂砾垫层施工方法,施工单位进行500m实验段,通过数据分析研究证明这样处理后的地基达到路基承载力要求,通过施工单位春季施工的努力合作,公路路床软基的处理非常及时,各道工序严格按设计施工,通过砂砾垫层标高复测、二灰碎石层标高复测,路基没有沉降现象。
4.0砂砾垫层的施工方法
篇3
1煤矿机电设备的常见故障及其原因分析
1.1煤矿机电设备的常见故障
1)内部元件掉落故障。这种故障通常发生在激烈振动的机电设备中,由于这种机电设备的振动幅度比较大,在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很容易使内部元件的连接头松动,若松动后没有及时的进行预紧,就容易掉落。2)内部元件老化故障。线路外包皮脱落老化以及内部零件长时间运行磨损老化,是机电设备主要的老化故障。3)调节失衡故障。出现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是机电设备内部压力不均匀,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于机械元件的长时间磨损,致使元件间出现缝隙,在工作时配合不紧密造成调节失衡故障。此外外界作用力的过于不均衡也会引起机电元件的调节失衡故障。4)设备内部油路受阻或渗漏故障。这种故障一般在工作环境恶劣的机电设备中容易发生,例如在粉尘以及一些腐蚀气体浓度大的地方工作的机电设备容易发生此类故障。5)破坏性质的故障。这种故障一般都比较明显,很容易通过观测判断出来。如设备轴承的断裂,皮带的断裂等等。
1.2煤矿机电设备产生故障的原因
按照煤矿机电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可把机电设备的故障大致分为:松动性故障、老化性故障、失调性故障、泄露性故障、破坏性故障。此外在机电设备的管理方面也有很多问题存在,如设备的管理检修维护不当造成的设备故障以及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造成设备故障。
2空气压缩机及移动变电站常见故障处理
2.1空气压缩机常见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1)排气量不达标、压力不够。出现这种故障可能是由于阀门的密封性出现问题,产生了漏气现象。要及时检测阀门的密封性,若密封性存在问题要选择合适的材料从新密封。2)功率消耗大于设计规定的最大值。这种故障主要表现为吸气压力不足,气阀受到的阻力过大。遇到这种故障时要及时检测冷却器和相应的管道,并采取合理的方法处理。3)级间压力低于正常压力。这种故障出现的原因可能是:一、由于排气阀出现问题致使上一级活塞环泄露过大,二、缸套与活塞及活塞环过甚磨损造成漏气,要及时更换磨损程度严重的零件,三、吸气管道存在问题,要及时检查管道保证管道的畅通。4)排气温度过高。这种故障通常是由于冷气缸的冷却器发生故障引起的,首先要检查气缸的冷却水是否足够,其次要让冷却器的进气口离高温物体远一些。5)运动部件声音异常。这种故障在空气压缩机工作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联轴器与曲轴的配合不紧密产生了松动;轴承发生松动,轴承与轴承座的配合存在间隙;十字头滑道,连大杆、小头瓦,主轴承等间隙过大。解决方法是紧固相关部件之间的配合消除它们之间的间隙,及时更换受损部件。6)气缸过热。这种故障一般是由于气缸内部进入脏物、气缸油过少、冷却水过少造成的。及时把气缸内的杂物排除,加注油、冷却水即可解决。
2.2移动变电站常见故障处理
1)复位按钮按下后,指示漏电的信号灯虽然能亮,但无法闭合馈电开关。高低压联锁线没有接通,联锁按钮KA2接触不良,半导体脱扣器的线圈发生断线,可能是造成该故障的原因,可通过把通向高低压联锁按钮的导线进行更换,把KA2按钮更换,把半导体脱扣器的线圈进行更换来解决此类故障。2)按下实验按钮,馈电开关不跳闸。发生此类故障的原因可能是a.本身捡漏继电器发生故障,b.实验按钮存在问题,c.未接通接地电阻,四、未接好辅助接地极。要想排除故障可通过更换捡漏继电器或实验按钮,对辅助接地极从新布置,从新安装接地电阻即可解决此类故障。3)运行过程中,馈电开关跳闸后,馈电开关信号灯的黄灯亮起,漏电状态信号灯的绿灯亮起。这种故障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没有调整好过载,致使过载造成馈电开关发生跳闸现象,把过载保护装置从新进行调整,降低用电负荷即可解决此类故障。4)HGK隔离开关闸合上后馈电开关的闸不能及时闭合,漏电状态下的红色信号等亮起。发生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馈电开关本身存在问题漏电、网络绝缘太低。要想排除此类故障可以通过更换漏电开关,把绝缘性能不好的线路进行处理便可解决此类故障。
3总结
总之,由于煤矿机电设备长期处在极恶劣的环境下工作,且其工作负荷往往也比较大,所以极易出现各种故障。在煤矿机电设备发生故障后,我们应该认真细致的进行分析,把故障发生的原因找出来,并根据故障发生的原因选择相应的诊断方法和维修技术。此外在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实际的维修工作时,相关维修人员应该不断的学习,并且对维修技术和经验要不断的进行总结,要做好煤矿机电设备故障的预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煤矿机电设备长期、稳定高效的工作,才能真正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常彦鸭.煤矿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J].科技传播,2013.
[2]彭军.论煤矿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及其维护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3.
[3]张丽颖.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方式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
篇4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现代化的建设。我国作为一个用电大国,用电压力较大,保证用电系统的安全经济性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城市建筑越来越智能化,用电设备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对电力设施的安装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电力设施的安装质量,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实现现代建筑的智能化,成为了安装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电力设施的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标准规范,在提升安装技术的同时也要保证用电安全的重要性。
一、现代建筑电力设施的安装技术
现代建筑的建设趋向高层化和智能化,并且建筑中的电力设施具有分布广、数量多、线路繁复的特点。因此,火灾的高发逐步引起了人们对电力设施安装技术的关注。因此,对现代建筑电力设施安装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输入设备的安装
输入设备的安装技术,重点在于安装位置的选择。一是输入设备的安装位置应该能够正确的反映设备的性能。二是为了方便输入设备的安装与维护,安装位置应该做长远的考虑。三是安装位置的选择,还应该考虑设备的设计要求和安装位置的实际情况。例如,应尽量避开潮湿的位置。四是一些特殊传感器的安装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例如,空气质量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该避开蒸汽出风口。
2.远程处理机的安装
根据楼宇的单元型设置,以及通信系统的数字传输特点,楼宇的自动控制系统可利用楼宇单元RPU通信传输的透明化,进行同线路、多控制系统的布局方式。根据实际情况的调查,一般建筑电力设施的自动化设施主要应用于空调机组的监控,所以可以采用将RPU单元布置在机房附近的布局方式。另外,空调附近的水流量计和水位信号指示装置应该连接在空调机组控制后剩余的输入输出接口。
3.线路安装
众所周知,电力设施的安装离不开线路的选择。线路的型号、粗细、材料对保证用电的安全和实现电力的稳定传输都起到了一定的决定性作用。因此,选用合适的电线电缆,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建筑物的内导线所使用的电线额定电压要使用大于0.45/0.75kV 的绝缘导线。二是民用住房应该使用铜芯材料的电线。三是在具有腐蚀性的场所最好不要使用金属管配线。
二、提高电力设施安装技术的有效途径
要想确保现代建筑中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就要保证电力设施功能的正常性和高效性。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电力设施的安装技术存在不平衡现象,技术与设施不能达到完美的匹配作用,致使电力设施的安装与维护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设备的安装技术没有考虑到设备的动态维护成本。其次,安装技术过于陈旧,无法驾驭先进设备的效能。再次,忽视了电力设施安装技术的安全管理方面。因此,提高现代电力设施的安装质量对于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1.提升安装人员的专业水平
安装人员作为安装技术的直接实施者,对于安装质量的保证具有决定性作用。首先,电力公司要加强安装人员的培养,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其次,随着建筑电力设施的智能化,安装人员应该多学习一些控制和数字信息方面的知识,提升个人素质水平。
2.设立安装安全监管部门
虽然安装并不是一个大的工程,但是它对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营起到一定的决定作用。因此,安装公司要设立安装安全监管部门,定期对安装现场进行监管,检查安装进度和安装质量,进而起到促进安装质量的作用。作为监管人员,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通过严格的专业性考核,在实施监管的过程中,要做到严格、公正、及时的作用。
3.重视安装易出错环节
一是在进行安装之前,首先要进行整体布局的大致核算,尽量做到设施布置成本的节约化和经济化。二是安装位置的选择要考虑到合理的维修空间和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三是安装电力设施的线路要满足“进出线方便”的原则。四,为了提高电力设施的安全程度,还应该做好防水、防火、防震等措施。
三、总结
篇5
1处理故障的原则
1)“及时汇报”原则。当发现设备故障时,应根据当时的运行方式、天气、工作情况、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报出的信号、表计指示和设备情况,判明故障的性质和影响范围。设备异常运行和事故处理必须严格遵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各级调度规程和其他的有关规定,在第一时间内向各级调度和各级主管领导汇报,服从调度的指挥,正确执行调度命令。
2)“合理隔离”原则。故障处理及事故抢修时,如果是对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没有构成威胁,应尽力设法保持其设备运行;如果对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构成威胁时,应尽力设法解除这种威胁;如果危急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时,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应根据现场的情况和有关规程的规定启动备用设备运行,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对未造成事故的设备进行必要的安全隔离。
2常见的变电运行设备故障及处理措施
1)变压器故障处理。变压器是变电站内的重要设备之一,值班人员在变压器运行中发现有任何不正常现象,应判断故障原因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当发现变压器油温异常,应通过比较安装在变压器上的几只不同温度计读数,并充分考虑气温、负荷的因素,判断是否为变压器油温升高,若经检查分析是变压器内部故障引起的温度异常或温度升高的原因是由于冷却系统的故障且在运行中无法修复,则立即停运变压器,尽快安排处理。在正常负载和冷却条件下,变压器油温不正常并不断上升,且经检查证明温度指示正确,则认为变压器已发生内部故障,应立即汇报调度。将变压器停运。系统发生外部短路故障后,应加强监视变压器的状况。运行中变压器冷却系统发生故障,切除全部冷却器时,应迅速汇报调度,尽快查明原因,在许可时间内采取措施恢复冷却器正常运行。当“冷却器故障”发信时,应到现场查明原因尽快处理,处理不了,及时投备用冷却器。变压器发生短路故障或穿越性故障时,应检查变压器有无喷油,油色是否变黑,油温是否正常,电气连接部分有无发热、熔断,瓷质外绝缘有无破裂,接地引下线等有无烧断及绕组是否变形。变压器过负荷运行时,应检查并记录负荷电流,检查油温和油位的变化,检查变压器声音是否正常、接头是否发热、冷却装置投入量是否足够、运行是否正常、防爆膜、压力释放器是否动作过。
变压器自动跳闸时,值班人员应根据光字牌指示查明何种保护装置动作,和在变压器跳闸时有何种外部现象。如检查结果证明变压器跳闸不是由于内部故障所引起,而是由于过负荷、外部短路或保护装置二次回路故障所造成,则变压器可重新投入运行。因过负载引起跳闸,在减少负载后将主变投入;因输电线路及其他设备故障影响越级跳闸时,若变压器绝缘电阻及外部一切正常,瓦斯继电器又无气体,可切除故障线路后恢复变压器运行;应检查继电器保护二次回路及开关机构是否误动作,如果误动作,在消除缺陷后,可以恢复变压器运行。否则须进行检查、试验,以查明变压器跳闸的原因。若变压器有内部故障的象征时,还应进行内部检查。瓦斯保护信号动作时,值班人员应立即对变压器进行检查,查明动作的原因,是否因侵入空气、油位降低、二次回路故障或是变压器内部故障造成的。如瓦斯继电器内存在气体时,应记录气量、鉴定气体的颜色及是否可燃,并取气样和油作作色谱分析,判断变压器的故障性质。
2)断路器故障处理。现在变电站内多采用SF6断路器,当SF6压力降至报警值发“SF6压力低”信号,应到现场检查断路器情况,通过检查SF6压力表,判断相别并通知专业人员处理.如果SF6压力降至闭锁值以下时,则断路器分、合闸闭锁,并发闭锁信号,按分、合闸闭锁情况处理。若合闸闭锁是液压机构引起的,则应向调度申请停用重合闸装置,同时,也应断开断路器合闸电源小开关;如果弹簧机构未储能,应检查储能电机电源及电机是否正常,控制回路是否正常. 断路器分闸闭锁时断开断路器机构箱内的跳闸电源小开关或停用跳该断路器的保护出口压板。若出现分、合闸闭锁故障,运行人员不能处理时,则应向调度申请采取相应的停电操作措施。如果断路器出现拒分、拒合时,若是控制电源失压,则运行人员可试合电源开关一次,若不成功,说明回路有故障;若控制回路断线、跳合闸回路电气元件或控制电源回路故障,则必须由专业人员来进行处理。当故障造成断路器不能继续运行时,应按断路器跳闸和合闸闭锁的有关方法进行处理,将断路器退出运行,当出现油泵闭锁的原因是由于液压机构严重漏油或氮气予压力消失造成油泵闭锁,绝对禁止用任何方式人为起动油泵打压,并断开油泵交流电源,装好防慢分装置以防造成断路器慢分。压力异常是由于压力异常高或低造成,它伴随有断路器分、合闸闭锁信号。运行人员可按断路器分闸闭锁的情况进行处理。 当断路器的合闸电源开关跳闸或断开时,发“合闸直流电源消失”信号.说明合闸回路有故障或合闸电源开关未合上。合闸直流电源消失的处理:运行人员应检查合闸回路有无异常或合闸电源开关未合上的原因。如果未发现明显异常现象,运行人员可将合闸直流电源开关试合一次,如果未再次跳闸,说明已正常;如果再次跳闸,说明直流回路确有问题,应申请调度停用重合闸。
3)互感器故障处理。当TA本体有异常响声、严重发热并伴有异味、变色、冒烟等现象,有功、无功功率表显示不正常,电流三相显示不一致,电度表计量不正常,仪表、电能表、继电保护等冒烟烧坏时,应考虑是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开路。开路处会有火花放电声、冒烟和烧焦等现象,故障点出现异常的高电压.当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开路时,应查明开路位置并设法在开路处上一级进行短接,如果不能进行短接处理时,可申请调度停电处理.在进行短接处理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应注意开路的二次回路带有异常高电压,一定要将负荷减小或使负荷为零,应戴绝缘手套和护目眼睛,使用合格的绝缘工具,在严格监护下进行。
4)站用变故障处理。当站用电源消失时,应检查备自投不动作原因,如有外接电源及时连接外接电源恢复供电,投入直流充电机、UPS装置,再恢复站用电、保障主变及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全站失压造成站用电源全失时,若无任何交流电源,则由蓄电池供断合开关、保护及自动化装置运行、事故照明。由蓄电池通过UPS装置向监控系统、GPS对时装置、关口表等设备供电。站用电源消失时应尽快恢复主变或外接电源,并按由次要到主要的顺序停直流负荷。处理过程中的任何时刻严禁任意两台站用变并列运行。
篇6
一、无线电广播故障处理办法
无线电广播运用的是调频发射机,对于调频发射机的常见故障和简单处理方式必须要有清楚的认识,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问题。要对其常见故障进行分析理解,争取从根本上预防和解决发射机故障现象。
(一)主要缺点
1.控制器显示报警。由于放大器和控制器连接不当,未连接或连接不好导致报警。需要从线路连接下手,用万能表进行检验,对比万能表所测的相应实际数值与正常情况下的标准数值找出具体故障原因。
2.出风机显示报警。由于风机线路被散开导致接触不良显示报警。运用段揭发将控制器控制线路的短接头相连即可解决问题。
3.功放模块液晶屏花屏。导致的原因很多,显示屏自身质量缺陷、屏幕和驱动接触不完好、驱动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花屏的情况。处理时需要先判断显示屏和驱动器是否存在质量问题,然后再从线路安装进行检验,排除问题做好应对。
4.功放模块中的功率不平衡。解决方法是采取两个或多个放大功率的组件组合成为功放模块。
5.触屏乱码及误码。瞬间率和电源电压在输入时发生异常导致乱码及误码现象,由于机器内部芯片有自我检修功能,一般重启机器即可解决。
6.输出功率起伏较大。多是由接触不良造成,机器背部功率的合成器或者功放模块出现故障问题,逐步排查之后进行维修。调频发射机内部组成较复杂,针对其他故障可采用示波器检查法、电路故障推断法、万能表检修法,针对不同问题做出相应解决。
二、电视发射机故障处理办法
(一)判断检查故障部位
虽然不同的系统对应不同功能,但是有些系统之间依然是相互依赖的,一定要根据表现出的状况进行仔细分类,正确找出故障部位解决问题。
1.按系统,电视发射机大致上分为这几个系统。
(1)激励器:包含视频、中频处理器,变频器以及功放等。主要故障表现是激励器无输出或输出信号不良,画面不清晰或中断;
(2)电子管功放:包含电子管、视腔体、环形器以及连接电缆等。主要故障表现是电子管碰极、由于腔体高压薄膜被击穿引发的高压过荷、环形器开路、电缆接头接触不良等;
(3)直流供电系统:包括如灯丝、稳压电源、高压整流器等直流电。主要故障表现是稳压电源不稳导致输出电压不正常或纹波系数过大等;
(4)交流供电系统:包括如交流接触器以及自动空气断路器等。主要故障表现是触点或副触点接触不良甚至损坏导致不能正常供电;
(5)控制系统:包括如自动开关机系统、自动增益控制系统以及逻辑控制系统等。主要故障表现为控制系统不受控制,不能正常工作;
(6)冷却系统:包括风机、风接点以及尘土过滤网等。主要故障为风机、风接点动能损坏,风接点借口接触不良,过滤网不能有效过滤尘土;
(7)检测系统:主要是交流直流电压电流表和功率表等。主要故障表现有仪表损坏不能正常读数或指示数据不准等。
(8)利用读数和指示灯
为了让值检人员随时了解发射机各部位的工作状态,在发射机面板上会由电表指示几十个数据,逻辑控制面板上的指示灯也能知识发射机各级工作状态,帮助值检人员判断情况。例如有负载电路及保护取样电路引起的高压过荷,由高压及保护电路引起的掉高压都能从状态指示灯看到,平时的检测如帘栅压、偏压、灯丝、控制电压和风接点是不是正常运行也能直接在控制面板看到;电表读数主要反映各级工作状态以及电子管的各级电压、电流,电源是否正常运行。结合两者能进一步缩小故障范围。
(二)详细检查
明白故障发生在哪个系统就能进一步做详细检查,以机柜、插件为组合单元,采取“问、看、听、摸、闻、想、测、换”八种方式检查。
问:询问工作人员发生故障时有什么状况,是否出现异常声响,表头是否出现异常指示,故障发生时是否采取措施补救、采取什么措施等;
看:看是否能开机,是否能正常播放图像,表头指示如何,元件是否正常。判断能否利用增加高压通过图像质量和电表指示值需找故障部位,不能加高压的话要先检查低压电源的运行状况是否正常。例如低压状态能正常运行但是增加高压就不能运行,一般是三种情况:由电子管碰极、腔体短路造成的,增加高压就过荷出现负载故障;由高压电源短路造成的,增加高压就跳闸;有控制电路系统出问题造成的高压开关无反应,既不能开也关不上。如果连低压也不能增加,就要小心,检查是否有爆裂或烧焦的元件,有无出火痕迹。尤其是电源部分的电解电容器、整流二极管和电源变压器要更加小心检查,以免出现意外。
听:敲击设备,听是否有零件脱落缺失现象。打开设备通电之后通过声音传输判断是否是在正常运行。对于出现问题的部位小心检查。
摸:通过触摸设备,先判断是否有发热现象,发热程度如何;其次深入设备内部,将内部元件进行拆分整理,判断是哪一部分出现问题,判断是否出现零件部分缺失,是否能够做出补救。
闻:是否有烧焦气味,如果出现烧焦气味首先要注意防范起火,避免造成人身伤害。
想:通过表现出来的状况思考大致会是什么部分的问题,是系统故障还是接口不良,有了大致方向能够缩小范围,避免病急乱投医,一窝蜂什么都做了之后依然找不出症结。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测:运用检测设备进行科学测试。除开感官检查之后需要用专业的设备对具体情况做一个更为科学的分析。在是否需要增加高低压的时候要先行判断能否施压,如果不先判断好,贸然上手很容易造成二次伤害,更有甚者直接对身体带来影响。
换:无法做出补救的时候就要干脆放手,更换新元件新设备,与其同无法改变的事物挣扎,不如选择更为优秀保险的新品,更好地为居民生活提供服务。
三、日常维护
无论是调频发射机还是电视发射机,日常维护都是必不可少的。防患于未然,防范故障发生,这样才能保证无线电广播及电视传媒更好发展,提前针对故障进行相应了解与维护,降低故障出现次数。主要分为维护时间和维护项目:以天或月为单位定时进行,根据实际检修范围等作出调整定期开展;维修项目主要在于机器的清洁、机器温度和机器接触情况检查。
(1)机器的清洁
主要是对调频发射机灰尘和其他污垢的清理,随着使用时间增加不可避免会有积尘的出现,清洁能保障机器正常散热,不会因为灰尘阻碍影响设备散热导致烧坏零件;清理干净也能让发射机保持美观,及时观察设备发生的颜色变化和状况,力求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2)机器温度
机器温度是否正常对于设备的运作影响重大,利用滤波器或变压器可以对设备温度进行检测,掌握并控制设备温度,通过温度判断设备状况确认如何进行下一步检测维修。
(3)机器接触情况
机器接触不良会引发设备诸多故障,对较大电流线路接点定期检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结束语
只要设备在使用就一定会产生问题,尤其是常用的无线电广播电视发射机这类设备。出现问题故障的时候不能慌乱,冷静面对,通过感官检查,结合专业检查设备一起,找出故障原因,解决问题,保证机器重新正常运行,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篇7
Keywords: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construction, the problems and handle th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物本身的质量和使用功能的要求上也越来越高。现在机电设备已经成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一些比较高端的建筑物,对机电设备的要求更加高,这些机电设备不仅不能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美观,在功能上也要尽少降低噪音和振动。机电设备的安装施工贯穿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其中主要的部分在结构工程结束后才开始施工,但也要在装饰工程开始前结束,故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对整个工程的进展有重要的影响。
二、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存在的问题
设备的噪声与振动大
近年来,我国对建设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物噪声与振动的控制也越来越严格。建筑物的噪声与振动的根源是建筑物内的机电设备,建筑物机电设备大概包括:冷冻机组、各类风机、变压器、暖通和给排水等动力机电设备。这些设备在运转时,由于旋转的惯性力和偏心会产生一个干扰力,从而引起设备不见产生振动,在通过设备底座、管道和建筑物的连接部分使整个建筑物产生振动,并以固体声和空气声波的形式向建筑物的四周辐射噪声进行传播,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
电器设备存在问题
电器设备在安装时断路器弧触指与触头的装配不当,这样使得接触压力、插入行程、分合闸速度和同期性都不能达到标准要求。在这基础上会使触头过热、使熄灯弧时间过长、从而导致绝缘介质分解、压力升高、极有可能引起断路器暴躁事故。同时在安装检修过程中,容易使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开路,这样会产生过强的电压,给设备和人生安全造成威胁。还有设备隔离开关进行安装施工处理的往往不当,与静触头的接触压力的触面积过窄,容易引起接触面电热氧化,使得接触电阻加大,容易灼伤触头,引起事故。还有在安装主变压器时,螺帽与钥匙或其他杂物不小心掉入器身和套管内,都会引起设备排水不彻底、密封装置在安装中损坏,降低变压器的绝缘强度,容易使局部的绝缘被击穿,造成不可挽回的恶心事故。
螺栓、螺母之间的连接问题
螺栓连接时机电安装的基础装配,在电气工程传导电流的螺栓、螺母的连接时,要注重设备的机械效应,特别是电热效应。在连接时,如果螺栓、螺母之间的压接不密实、连接过松会容易使机电设备松动,使得接触电阻增大,通电时容易发热、接触面氧化、甚至可能会烧熔相接处,引发短路事故。而对于一些设备和母线,其联接线的并沟线夹、设备线夹、T型线夹也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相应的事故。但是如果螺栓、螺母连接过紧的话,又容易导致螺栓产生金属疲劳,出现剪切或螺牙滑丝的现象。
超电流问题
机电设备的泵如果有杂物或轴承被损坏,当泵内转子和壳体相互摩擦时,就容易产生超电流。而当机电设备的电功率偏小,过载电流整定也偏小,而线路电阻偏高的话也是会产生超电流现象的。
三、建筑机电安装施工问题的处理措施
首先,在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中,要根据建筑物的需求,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设施,通过专业人员的计算和核对,选定质量高,经济效益最佳的设备来进行施工安装。在施工开始前,要事先就“预定计划、总体布置、主次分明”,要全方面的进行考虑,多次技术论证,合理、有序的安排每项机电设备安装工序,没有突况下,不要轻易改动来影响工程的连续性,同时对变电所、压风机等主要设备做足准备,为顺利施工创造条件。只有这样主次分明、轻重缓急,有计划的进行安装工作,才能保证机电设备的质量。在施工中,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来进行施工,避免时间和材料的浪费,对那些没有特别需求的,我们有计划的按照常规的安装方式有序的对设备进行安装,切勿为了赶工程进度来颠倒施工顺序。还有要保证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于安装的作业人员,平时都要加大培训力度,掌握安装的知识和安装的技术标准,对及时发生的安装问题,然后冷静、专业的处理应急问题。在安装完工后能够对设备的合理性、完整性和安全性进行全面的检查。
其次,在准备施工时,要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对图纸中的问题要及时的提出来和设计方进行探讨,及时制定出新的设计图纸,同时对工程设计的资料表格、相关的技术文件、要求和标准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而施工中所要用到的材料、设备都要一一进行核查确认。来确保下一步的施工能够顺利的进行。而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在施工时要确定有哪些施工班组进行哪个施工阶段的施工,并在施工时要进行技术交底。在施工中,一定要根据已经被权威部分审核了的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和施工方案来进行施工,一旦确定施工方案,不可轻易更改来影响整个施工的进程,同时要坚持执行并落实“三检”制,,关键部位需有旁站监理;严格推行实施规范化操作程序;编制符合工艺标准规范、可操作的质
量控制程序;注意在平时及时收集并整理资料,尤其是隐蔽工程的验收资料和隐蔽签证的收集、整理和保存;未经有关人员在隐蔽验收表上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以防监督流于形式;做好施工日志的记录。
再次,对于机电设备带来的噪音和振动问题,我们可以在机电房内做吊顶,墙面做隔声处理,机电房门可以采用高强的隔声房门进行安装,相反一些安装在室外的机电设备,则可以安装一些消声器、消声百叶,必要时可以设置一些吸声屏障来隔离噪音。另外空调的通风系统,同样可以安装一些消声器、消声弯头的装置,并且有效的控制管道类的气流速度。而对于建筑物的振动,可以采用一些隔振元件,同时采用最佳的隔振形式,来确保较高的隔振效率,而机电设备可以做隔振基座,可以使隔振元件受力均匀,使隔振系统的重心位置降低,提高整体隔振系统的稳定性,以此控制设备振动并较少机组本身的振幅,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结语
机电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建筑中的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是一个多工种、多工序、多系统的复杂生产过程。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本着安全、优质、美观的原则,严格按照施工的要求,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严格安装国家的技术规范,来确保机电设备的功能和建筑的美观。
【参考文献】:
[1]李纳波.建筑安装工程常见通病及质量控制[J].工程质量,2000(2)
篇8
高职专业基础课教学目标的特殊性
专业基础课学习是为专业课学习打基础的,与专业课相比,其理论性更强,教学内容更广。高职教育不同于中职教育,也不同于大学普通教育,既具有鲜明的职业性与技能性的特征,着眼于职业现实的需要,为就业服务,同时又具有高等教育的一般属性,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服务。上述特征使高职教育中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一门基础课,讲究基础知识的传授,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高职专业基础课又完全不同于其他基础课,始终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一主题,因而具有典型的应用性、突出的技能性、较强的实践性。高职专业基础课的双重属性决定了高职专业基础课教学目标的特殊性:
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高职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学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但不单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而是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知识需求,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基础知识组织教学。即专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必须以专业课教学的需要为度,以相关岗位的就业需要为度,以高职学生学习和认知的能力为度。
以单项能力培养为主高职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虽然都注重能力培养,但各有侧重。高职专业基础课主要侧重单项技能与基本技能的培养,比如工具或仪器使用方法、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分阶段的单项能力及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习惯等。专业课主要侧重培养职业综合技能与高级技能,即综合运用知识和技术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的能力。此外,专业基础课的单项技能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应服务于专业课综合能力的培养,前者应为后者的教学奠定基础。
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基础知识与职业能力并不是对立的,考虑以社会生产岗位对人才多样性、复合型与特殊性的要求,应根据能力培养的需求选取知识点,同时能力培养又是学习知识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专业基础课应通过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改革措施,将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以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课程知识体系。
高职专业基础课改革的切入点与突破口
目前,许多高职专业基础课程仍是普教本科课程的简写本,虽然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删减,但仍沿用传统的知识编排体系,这显然不能适应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要求。高职专业基础课的双重属性要求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并将专业基础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
为了使高职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在能力培养方面有效对接,能力点建设是高职专业基础课建设与改革的切入点。所谓能力点即根据岗位综合能力分解的能力单元,具有简单易学、容易实现对知识点的运用与转换的特点。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能力点与知识点是同步设计的。具体地说,知识点要求学生了解与识记的概念和原理,能力点要求学生掌握与熟练掌握的方法和技能。虽然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也有识记和掌握等方面的要求,但没有明确设计能力点并根据能力点设计和组织教学内容。
能力点建设是高职专业基础课改革的新的突破。首先,能力点的引入体现了根据岗位能力设置课程的基本思想。能力点是由岗位职业能力分解而来的,是职业能力的具体化与明细化,可通过专业基础课的渗透实现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高职课程教学目标。其次,能力点的引入能更有效地落实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目前在高职课程改革中,对于理论教学应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存在广泛的争议,难以把握,但若以能力点为中心设计和组织知识点,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因为知识点的集合即体现为必需和够用。再次,能力点的引入可使高职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在能力培养上无缝衔接。高职专业课分解为技术基础课与核心技术课,实践教学与技能训练成为专业课的教学重心,能力点显然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在能力培养方面的接口,能力点的训练可为专业课综合技能的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职专业基础课能力点建设的具体实践
《C语言与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由《C语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两门课程整合而成。该课程根据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的要求调整了教学目标,C语言不着重讲语法,而是介绍C语言的编程知识和编程规范;数据结构不着重讲数据结构知识,而是介绍应用数据结构知识实现任务的编程。因此,课程不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是力求培养学生的基础编程能力。该课程改革的最大特色是引入能力点的概念,并结合知识点进行能力点的设计。
通过能力解构生成能力点框架随着计算机软件业工程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软件开发的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编程能力也随之分解为五种单项能力,即调试程序的能力,阅读程序的能力,按流程图编写程序的能力,设计流程图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见表1)。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基本素质与今后就业岗位的特点,该课程着重后三种能力的培养,并根据这三种单项能力的要求设计能力点。具体能力点包括:(1)读源程序,给出一组输入数据,写出程序(手工)运行过程和结果;(2)将源程序输入计算机,并调试程序,写出程序(计算机)运行结果;(3)给源程序加上注释;(4)根据流程图编写源程序并上机调试等等。学完该课程后,学生应基本具备阅读程序的能力、按流程图编写程序的能力以及调试程序的能力。
通过内容整合细化知识点和能力点教学内容是能力点的载体,为了构建能力点,《C语言与数据结构》课程删除了《C语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两门内容重叠的课程,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课程分为三大教学模块,即程序设计篇、数据结构基础篇与数据结构提高篇。每篇分为若干章节,每个章节细分为若干具体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见表2,其中教学要求代号的含义见表3)。在确定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后,再组织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案例和实验项目,以此实现知识点教学和能力点训练的有机统一。转贴于
通过任务驱动强化能力点训练在编排课程内容时,《C语言与数据结构》采用了任务驱动方式,即在每章设计一个应用任务,并由此引出解决该任务的相关知识点和能力点,最后在每章后给出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任务内容、任务分析、任务流程图、任务源程序、任务程序结构等。比如,讲到数组和链表时,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作为应用任务;讲到栈和队列时,以学生就餐排队的模拟作为应用任务;讲到图的应用时,以旅游景点的管理作为应用任务。使用任务驱动方式组织教学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强调学以致用,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知识;二是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任务驱动是强化能力点训练的最有效方式。
《C语言与数据结构》是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试点改革课程,以能力点建设为中心的课程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果,集中反映该成果的教材已于2005年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2006年,《C语言与数据结构》被评为江苏省高校一类精品课程。
高职专业基础课能力点建设的若干思考
高职专业基础课能力点建设是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几年来的课改实践,我们有以下几点认识:
能力点建设是“以能力定课程”的具体体现以能力定课程,就是将能力细化为课程的教学内容,形成能力点,然后围绕能力点训练组织设计教学内容、实践方案和训练方法。能力点建设是“以能力定课程”原则的具体运用和实现。
能力点建设实现了知识点学习与能力点训练的有机统一能力点建设并不是强调能力培养至上。事实上,知识教学的过程也是能力培养的过程,能力训练需建立在知识教学基础之上。但知识点与能力点的着眼点不同,知识点的集合是学科体系,知识点的学习强调“知”;能力点的集合是能力,能力点的训练强调“做”。基于能力点的课程建设就是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组织知识教学。
能力点建设强调以能力为主线的课程群建设高职专业基础课能力点建设不能孤军作战,而是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确定“能力型”课程群。课程群中既有专业课,也有专业基础课,课程之间通过能力点连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综合,强化训练某一专业岗位能力。在本案例中,就是将《C语言与数据结构》、《JAVA语言程序设计》、《SQL Server数据库》、《实用软件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构建成了训练软件系统开发能力的课程群。
能力点建设需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黑板+粉笔”为代表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以能力训练为主的课堂教学,因此必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行教室与实验室一体化,边教学边实践,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高职专业基础课能力点建设应根据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要求区别对待,有些专业基础确实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例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基础课《计算机导论》,对于这类课程不能一味地追求能力点的建设,而是应根据岗位能力训练实际的需要,选择部分专业基础课进行能力点建设。
参考文献:
篇9
在电力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基础建设管理措施的应用是必要的,这些措施的提出能够对电力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投资等方面起到重要的影响。因此电力工程工作人员在基础建设管理过程中应当对存在的问题有着清晰的了解,从而更好地促进相应措施的有效提出。
1 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今我国的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较为集中的体现在了质量意识有待提升、进度管理存在误差、监督体系有待完善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1.1 质量意识有待提升
质量意识的提升是促进电力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在现今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中许多工作人员并没有很强的质量意识。例如许多电力工程工作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并没有细致的确认电力工程承包商是否有国家认证的质量保证体系或者电力工程是否制定了明确的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又例如,许多电力工程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并没有对基础建设的设计图纸和施工材料进行详细的确认,从而导致了电力工程的基础建设往往存在或大或小的质量问题。
1.2 进度管理存在误差
建设进度对于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通常来说电力工程基础建设进度管理的主要内容即基础建设的进度控制,是指对电力工程施工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顺序、持续时间等进行有效管理,从而确保电力工程施工阶段能够按照施工设计和施工计划进行,并且在施工进行出现偏差后能够进行及时修正的工作。但是在我国现今的许多电力工程中进度管理自身存在着较大误差,因此在基础建设过程中很难对进度的延误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修正、调整,从而导致了电力工程整体水平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
1.3 监督体系有待完善
监督体系的完善是是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的关键。通常来说监督体系的完善需要电力企业成立相关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并且确保这一机构能够做到明确分工、责任清晰,从而能够更好地根据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的施工项目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进行具体的落实。但是在我国许多电力工程中其监督体系仍然较为落后并且体系自身存在缺陷,从而导致了电力工程质量风险和安全隐患的出现。
2 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措施
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因此相应措施的提出可以在整体上提升其管理水平,这主要体现在投资管理的有效进行、提升项目决策可靠性、工程造价的有效进行、可行性评估的合理开展、监督体制的不断完善等环节。下文从几个方面出发,对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2.1 投资管理的有效进行
众所周知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的进行离不开相应资金的支持,因此电力工程工作人员应当注重投资管理的有效进行。例如在面对关电力工程造价上涨较快的问题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投资管理的有效进行从电力工计财建设的决策、设计、实施等各个阶段入手,将工程造价上涨较快问题进行切实的解决。
2.2 提升项目决策可靠性
项目决策可靠性对于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通常来说在电力工程的项目决策阶段,电力企业的决策部门需要对影响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的主要因素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例如在电力工程基础建设过程中当工作人员确定建设规模时需要考虑到电力工程的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管理成本等诸多因素,因此对其可靠性的提升能够促进电力工程基础建设整体质量有效提升。
2.3 工程造价的有效进行
工程造价是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来说电力工程建设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程造价水平。除此之外,工程造价工作的有效进行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基础建设的整体规模和相应的建设标准。因此电力工程工作人员在进行工程造价时应当注重确保这项工程的合理性、可靠性、科学性。通常来说工程造价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会对工程管理产生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工程造价过程中需要在考虑到电力工程长期效益的同时优先选择具有较强技术性和安全性的方案。除此之外,基础建设工程造价的进行还需要电力工程工作人员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和施工需要,在遵从我国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对电力工程建设地点进行细致的考察,从而更好地确保工程造价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2.4 可行性评估的合理开展
可行性评估是加强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的重要措施。通常来说可行性评估的主要内容是对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从而在此基础上确定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的总体方针。在可行性评估的合理开展时电力工程工作人员需要考虑到电力工程的总投资额和整体工期进度,从而在此基础上对电力工程基础建设进行全面性的优化。除此之外,在可行性评估的合理开展过程中电力工程工作人员应当确保评估的精确度,即可行性评估应当在电力工程相关规范的范围内,从而确保可以评估是技术上可行并且经济上合理。另外,在可行性评估的合理开展过程中电力工程工作人员应当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即在确保投资的前提下避免高估冒算现象的出现,从而真正地起到在项目建设中控制工程总投资的作用,并且为电力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2.5 监督体制的不断完善
监督体制的完善是电力工程管理基础建设管理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通常来说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管理监督体制的完善需要工作人员从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两个方面入手,例如在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的设计阶段工作人员应当对工程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相应的监督,从而在减少设计失误的前提下促进设计质量能够满足电力工程基础建设的施工要求。除此之外,监督体制在电力工程基础建设施工中的完善还体现在对先进技术、合理设计、项目评估等工作的有效支持和监督,从而在此基础上更好地缩短电力工程的施工工期并且有效节省电力工程的施工成本,最终更好地促进电力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
3 结 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不断进步和电力工程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在电力工程中基础建设管理措施的采用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因此电力工程工作人员在检查建设管理过程中应当对相应的措施进行合理的分析与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的进行促进我国电力工程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篇10
一、机械设备进场和安装管理
对各种刚进场的机械设备要进行严格控制,严禁不合格的设备进入现场,不合格的设备有以下几种:所选用的机械设备没有生产许可证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安全装置和各种限位装置修复后无法达到各种规范安全要求的;外形结构出现焊缝严重开裂、主要构件出现严重变形已无法修复的;传动机构各零部件严重磨损和严重变形已无法修复的;不安TN-S接零保护系统配制线路的;不安“五个一”(即一机、一箱、一漏、一闸、一锁)。
对各种刚进场的合格设备要进行严格的安装调试和进行二级保养后,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能达到各种规范要求和各种安全条例要求的,才能投入使用,具体体现在施工机械设备安装调试运转验收记录(记录见附表);对机械设备的电器必须实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绝不允许两台用电设备的电气控制装置同在一个开关箱内,必须对保护零线重复接地电阻进行测试且电阻不得大于10Ω,特殊情况下使用三相四线制系统时,保护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具体体现在接地电阻测试记录上。
二、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管理
施工现场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按要求实行安全管理和安装验收制度。.使用的施工机械、机具和电气设备,在安装前,应当按照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安装;机械安装要按审核后的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施工机械在投入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验收,办好验收手续登记。经验收确认机械状态良好,能安全运行的才准投入使用。所有施工机械的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机械操作人员要进行登记存档,按期复验。机械设备使用期间,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维修、保养,保证其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以及安全运作。
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安全检查。当机械设备的使用达到一定年限时,机械故障会增加,工作效能会下降,需要进行相关技术改进和检修。所以施工单位在使用机械设备的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记录设备使用情况和相关技术参数,做到定期检查与维修。在更换零部件、结构件时要按照机械设计说明书,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更换维修,避免因设备故障或维护不力而影响施工组织、技术安排,甚至造成工程安全事故。同时设备所有单位应对机械设备的档案资料、原始资料(机械出厂合格证明、生产许可证、机械使用说明等)做到妥善保管,定期向使用单位告知机械检修项目和提供技术处理措施。超过使用年限的机械设备应作机械报废处理。同时机械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及相关规定。
三、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管理
施工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由于输入能量而运转,产生磨擦、振动、疲劳,致使相对运动的零部件实体产生磨损,这种有形磨损即称为使用磨损。使用磨损一般表现为:设备零部件尺寸、几何形状改变,设备零部件之间公差配合性质改变,导致工作精度和性能下降,甚至零件损坏,引起相关其它零部件损坏而导致事故。
影响使用磨损程度的主要因素有:设备的质量、负荷程度、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环境、维护修理质量与周期等。,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或适应性措施,如对操作人员实行设备操作使用技术培训交底制度,使操作人员对施工要求、场地环境、气候等生产要素有详细的了解,对使用的设备有基本具体的理解,确保机械使用和操作的规范化和技术化。以防止降低机械的使用性能,缩短使用寿命,甚至酿成事故。当机械设备必须送修时,绝不能允许带病作业,但是在没有场地、设备等必要的条件下,切勿勉强拆修,以切实保证修理质量。拆装要按使用说明书和一定的工艺程序,使用专用工具进行,在拆装前后,零件要摆放整齐,严防磕碰和日晒雨淋。按目前施工生产的特点,机械维修工作可分为故障前的预防性维修和故障后的排障性维修。预防性维修是一种为防止机械发生故障而进行的定期检修业务,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以查明和消除隐患,故障后的排障维修是在设备出现故障后进行的有针对性的修理。
对于施工企业已装备的具有先进技术水平、价格昂贵的机械设备,因其技术含量高,单凭经验与普通工具已难以对这些设备进行正确的修理。因此,这些机械设备应采用现代的手段,以经济合理的方法开展维修,改变以往计划经济背景下实施的强制修理制度,实行“视情修理法”,即视乎设备的功能、工作环境、磨损大小,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其故障情况、损坏情况、技术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状态维修、项目维修,这样既保证了设备的完好率,在确保正常使用的同时,又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最大工作效率,避免了机械不坏不修,坏了又无法修的局面发生。
为了促进各基层单位的管理工作,每年应组织开展机械设备检查评比活动。检查评比宜采用不定期抽检的方式,以防止基层单位平时不重视设备现场管理,检查时再搞突击应付。检查评比的结果还应与奖惩制度相结合,要体现增产节约有奖,损失浪费要罚的原则,对管理优秀的单位与个人给予奖励,对管理差的予以处罚。这样,不但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还减少了设备的科技信息工程技术故障停机率,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四、机械设备的成本管理
机械费用是在完成工程项目任务时,所投入的机械设备在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折旧费、大修费、经常修理费、安装拆除费、进出场费、人工费、燃料动力费、养路保险费等。可以看出,机械使用费所包含的内容较多,而且在工程成本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所以作为施工企业应该努力控制机械费用,降低工程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机械设备的成本管理措施如下:
1、企业保有的机械设备规模,直接决定生产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标的资格,同样,经营承揽到手的生产任务对机械设备的保有规模也提出不同的要求。当任务充足时需要有相应的机械设备作保证,而当任务不足时,相对剩余的机械设备就需要寻求合理的运用。因此,应当的每年年初根据在手工程及预计的经营计划,初步确定年内机械设备的力量,同时还要合理安排各种机械的构成比例,如力量不足时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增加机械能力。
2、加快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公路施工企业中一些已经报废的工程机械设备现今仍在超期服役,这就无形增加了设备的维修保养成本,昂贵的人力、物力、财力已远远超过了报废工程机械设备创造的价值,我们应当从经济角度来对待此类问题,该废就废,该处置就处置。利用多种渠道来加速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如采用社会融资租赁、职工集资入股购置等方式以解决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是降低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成本的有效手段。
3、机上人员以机械责任成本为依据,实行工、料、机综合承包。在机械施工中,将机械人工费、可依照的机械物化消耗成本分解到工程数量中去,确定内部单位工程数量结算单价。可控的机械物化消耗成本一般包括:燃料动力费用、日常维修费(含配件费)替换设备和工具损耗费、脂和擦拭材料费等。
篇11
一、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是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变配电所所内部诸多环节,一个环节把握不好,就极有可能影响变配电所施工整体质量。对变配电所工程建设进行合理化设计,是为了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两者之间有着互为连带的关系,合理的变配电所设计能够为后期施工提供有效依据,然而若不进行设计,则必然无法确保变配电所施工质量。目前诸多电力企业都认识到了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的重要性,但是就目前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而言,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变配电所的整体质量,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变配电所设计中应用的专业名词与相关标准不符
变配电所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后期施工质量,对变配电所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但是目前部分电力企业并没有认识到变配电所设计的重要性,在变配电所设计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滥用设计专业名词、设计要求不明确等现象十分常见,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变配电所设计质量。变配电所设计中每一个专有名词都有其独特的含义,若不明确这些名词的意思,在设计过程中出现名词混淆的状况。
2.变配电所施工现场选择问题
施工现场的选择十分重要,选择与变配电所工程建设相符的施工现场能够降低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的难度,然而一些电力企业在变配电所设计中忽略了这一问题,没有认识到施工现场选择的重要性。部分电力企业在变配电所施工现场选择中只看重经济效益,在一些土地造价较低的地方进行变配电所施工建设,将变配电所特点及实际情况等问题抛于脑后,严重威胁了变配电所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3.变配电所设计施工中的施工设备及安装设备问题
施工设备在施工应用前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化设计,目前诸多电力企业设计人员进行了施工设备设计,但并没有展现设计效果,在设计过程中一味按照自身经验,施工设备设计中存在诸多与相关规范不符的设计因素,比如施工设备平面图与高低压配电系统图两者不一致等情况。不仅设计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变配电所施工中也存在此类现象,一些素质不高的施工人员为了缩短工期,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盲目进行变配电所施工建设,在施工中应用一些质量不高的安装设备,看似为电力企业节省了施工成本,但实际上这种状况会制约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变配电所工程建设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
4.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中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是变配电所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变配电所工程建设中要确保工程质量,需要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素养,还需要一定的责任感。然而在实际变配电所工程建设中,由于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需要大量工作人员,部分电力企业为了赶进度,招揽一些综合素质不高的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严重影响了变配电所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
二、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在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上述对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合理化解析,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变配电所工程建设整体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了电能用户的用电安全性,为了改变这一现象,笔者根据变配电所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了解决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常见问题的措施:
1.变配电所设计中规范专业用词
在变配电所设计工作中涉及到施工中的多个环节,运用专业名词能够帮助设计人员理清设计思路,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握对每个设计专业名词的使用,每个名词都代表一种不同的含义,若设计中名词应用混淆,会导致施工错误影响变配电所工程质量。为了避免此类状况,设计人员应准确客观的认识每个专有名词的含义,充分发挥专有名词在变配电所设计中的作用。另外设计人员还应该全面了解变配电所不同类别与种类,比如说变压器等设施放在露天场所中属于露天变电所,若变电所建设在车间内则属于车间内变电所,在设计之前要全面了解变配电所实际特点,从而使变配电所设计更加规范,合理。
2.变配电设计施工中要选择合理的施工现场
选择合理的施工现场是确保后期顺利施工的基础,施工现场的选择关系着变配电所工程质量,因此电力企业设计人员一定要根据变配电所实际情况,从而选择与之相符的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提高变配电所施工现场的安全性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一是要全面考虑变配电所防火挑檐设置;二是要及进行安全出口施工设计,若变配电所的整体的长度大于7米,那么可以按照相关要求设计两个安全出口,出口应设置在变配电所两端位置。第三,进行变配电所梁高与电缆沟设计施工,在梁高施工中应考虑变配电所净高与梁高,而在电缆沟设计施工中,应将主电缆沟与控制电缆沟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既能够确保施工质量安全,还能够为后期变配电所改建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3.施工设备与安装设备的设计与施工选择
施工设备与安装设备都是影响变配电所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变配电所设计施工中对于施工设备与安装设备的选择应严格按照设计及施工相关规范进行选择,在设计中要保证高压配电系统图与施工平面图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施工人员才能准确定位变配电所安装设备所在位置,从而正确安装变配电所应用设备,为变配电所运行提供安全保障。与此同时,施工人员还要严格把握施工设备的应用,根据设计人员对施工设备的设计规范从而合理化应用施工设备,
4.提升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在变配电所设计施工中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变配电所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因此在变配电所设计施工中要对设计与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严格把控,对于一些不按照设计及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的工作人员应给予警示与惩罚,杜绝此类现象的再发生。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中,要确保变配电所整体质量,就要结合变配电所工程建设实际特点及要求,从而选择与之相符的施工场地。在变配电所设计与施工中,要及时处理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免影响变配电所施工工期与质量。同时在变配电所设计施工中还要按照变配电所负荷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从而保证变配电所供电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用户及时提供安全电能,切实维护用户的用电安全与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梁健.关于变配电所设计中常见问题的解决[J].上海铁道科技.2011,8(12):133-135
[2]刘瑞涛 .变配电工程施工技术及安全措施 [J].工程科技,2013.5(18):356-357
篇12
Key words: sand system; Wastewater treatment; Construction; recycling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项目概况
桐子林水电站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境内,系雅砻江下游最末一个梯级电站,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兼顾下游综合用水要求。大坝采用混凝土重力坝,河床式厂房,最大坝高69.5m,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015 m,总库容0.912亿m3,具有日调节性能,属二等大(2)型工程,电站装机容量为600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29.75亿kW·h。
金龙沟砂石加工系统承担桐子林水电站工程全部约178万m³混凝土骨料生产,位于已建成投产二滩电站上游左岸约1km的金龙山上,距桐子林水电站坝址约19km。砂石加工系统采用半干法生产,成品料生产能力约540 t/h,其中人工砂生产能力约160t/h,毛料处理能力约670 t/h。砂石加工系统用水量约500t/h,废水产生量约400t/h。
在桐子林水电站的开发建设中,四川省环境保护局提出水环境质量的控制目标为维护工程河段现有Ⅲ类水域功能,生产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项目建设业主以“树环保形象”为管理目标,从绿色施工和将桐子林水电站打造雅砻江流域景观明珠角度考虑,金龙沟砂石加工系统废水处理设施按“零排放”进行建设和管理。
2砂石加工系统废水处理
(1)金龙沟砂石加工系统的特点:1)布设在高程1290~1335m的金龙山上,场地呈陡缓相间的台阶状地形,为原山脊开挖而成,场地狭窄细长。2)料源岩性以正长岩为主,夹有少量玄武岩捕虏体,岩石的湿抗压强度176Mpa,岩石经破碎后石粉含量较高。3)采用半干法生产,废水主要产生于粗骨料冲洗作业和筛分车间,其他部位仅作降尘和车间冲洗。4)从二滩库区高程约1200m利用浮船取水,通过三级泵站向高位水池供水。
(2)废水处理方案选定:根据桐子林水电站砂石加工系统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管理要求,结合现场实际,经认真对比分析、论证,最终采用“细砂回收+混凝沉淀+干化”的废水处理工艺。即来自各个车间的生产废水通过管道收集利用刮砂机进行细砂回收,溢出水流入废水调节池,由设在调节池的渣浆泵将废水抽到细砂回收器(水力旋流器+高频振动筛)进行预处理,溢流水添加絮凝剂后进入辐流式沉淀池沉淀,上清液溢流至清水池,清水利用清水泵输送至一级取水池进行回用;刮砂机和细砂回收器回收细砂、石粉于进料仓胶带机上混合进入细砂料仓;辐流式沉淀池底泥经刮泥机进入废渣沉淀池干化脱水,浆液回抽到辐流式沉淀池循环处理,泥渣利用挖掘机摊晒于废渣沉淀池附近,待进一步干化后利用自卸车运到运至阿布郎当沟渣场堆放。通过每月检测,处理后水中的悬浮物浓度在100mg/L以下,满足砂石加工系统用水要求。
金龙沟砂石加工系统废水处理流程见图1。
图1金龙沟砂石加工系统废水处理流程图
(3)平面布置
金龙沟砂石加工系统依山而建,废水处理系统各处理单元布置场地狭小且分散,主要分布在高程1305~1210m,落差较大,废水采用管道连接输送。
主要构筑物
1)刮砂机:对废水中细砂进行回收,用于废水预处理,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表1刮砂机主要技术参数表
2)细砂回收器:采用美国德瑞克公司生产的2SG48-120W-4A型旋流真空脱水装置进行细砂、石粉脱水回收,用于废水预处理。2SG48-120W-4A主要由水力旋流器和高频振动筛组成,高频振动筛采用了张拉式聚氨酯筛网、横向筛缝,单层筛,筛网寿命较长,前期通过粒径分析和细砂、石粉脱水回收效果试验,选择最适筛缝宽0.2mm。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为保证成品砂的石粉含量,在细砂回收器配备一料仓,根据成品砂石粉含量将细砂回收器回收多余的细砂、石粉直接存储在料仓,滤出水通过管道进入辐流式沉淀池,料仓的细砂、石粉根据运行情况采用汽车运至渣场。
表2细砂回收器主要技术参数
3)辐流式沉淀池:设置两座辐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采用中心进水,周边溢流出水,因地形条件限制,分别布设在高程1210m和1246m处,相距约150m,尺寸分别为D=20m,D=16m,h=3.5m,每座辐流式沉淀池各配备1台单周边刮泥机,泥浆通过刮泥机经管路排至废渣沉淀池。
4)清水池:每座辐流式沉淀池分别设置1座清水池,尺寸分别为10m×6m×4m和D=6m,h=2.5m,其中较大清水池同时作为一级泵站的蓄水池。
5)加药间:每座辐流式沉淀池分别设置1座加药间,加药间布置1套一体化加药装置,加药装置含搅拌溶药池2个,用于氯化铝(PAC)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的溶解投加,溶药池分别配置搅拌机和液位计,使用计量泵进行药剂投加。
6)废渣沉淀池:总容量约1550m3,划分成3个废渣沉淀脱水池及1个清水池,其中1#~3#废渣沉淀脱水池的容量分别为V=340 m3,V=430 m3,V=540 m3,清水池V=340 m3,每个废渣沉淀池的池壁在不同高度设置4层DN150排水阀,用以排除不同高度的沉淀清水,清水池中设置抽水装置将水抽至辐流式沉淀池循环进行处理。废渣沉淀池采取以下运行程序:1#沉淀池在用2#沉淀池脱水3#沉淀池清渣3#沉淀池在用1#沉淀池脱水2#沉淀池清渣。
(5)混凝试验
通过选取辐流式沉淀池进水口处原水,选择不同的混凝剂、不同的投加量进行试验,确定废水处理的最佳混凝剂及投加量。经试验选择混凝剂以氯化铝(PAC)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40:1比例混合,投加量50mg/L为最佳投加量。
3工程效益
金龙沟砂石加工系统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废水处理后全部回用,认真践行绿色施工,有效实现了节水功效,保护了二滩库区水质,获得了较大的环境效益。
据初步估算,砂石骨料系统平均每天运行10小时,废水回收量约300m3/h,废水回收率约75%,减少砂石加工系统取水高度约50m,按砂石加工系统施工用电0.6元/kW·h计算,每天节省抽水费用约417元,每年节省费用约15万元,经济效益明显。
4经验总结
(1)细砂回收器的可行性
金龙沟砂石加工系统废水处理实验出水水质检测数据表明:原水经过细砂回收器处理后,水中悬浮物浓度由6~7万mg/L降至4万mg/L以下,极大的减轻了后续处理单元负荷,有效进行了细砂、石粉的回收,提高了细砂产量,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该工艺作为砂石加工系统废水预处理单元是有效的、可行的。
水电站工程的施工高峰期一般不长,且绝大部分砂石加工系统场地有限,如果修建沉淀池等传统大型构筑物进行废水处理,一方面受场地限制,另一方面使用几年后又将拆除,而采用细砂回收器等成套设备则可以减少这部分损失,减少占地,也可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一般成套设备使用寿命较长,在服务一个水电项目后可重复利用到其他工程,从总体考虑,可以节省废水处理工程的建设投资。
(二)开展混凝剂投加试验的必要性
砂石加工系统废水产生集中,水力停留时间短,悬浮物含量高,添加混凝剂和絮凝剂加速沉淀是必然选择,在废水处理运行成本中药品支出占重要部分,因此开展混凝剂投加试验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剂和絮凝剂最佳配合比及最佳投药量,有效解决了混凝剂添加的随意性,既避免造成浪费,又确保了废水处理效果。
(三)辐流式沉淀池使用
金龙沟砂石加工系统废水处理因场地限制,2个辐流式沉淀池距离废水预处理单元落差分别为60m和100m,为减少因高差产生的冲击负荷,辐流式沉淀池增加入流流速消减装置和中心管底部消能挡板等消能措施。此外,根据骨料生产废水产量合理分配两个辐流沉淀池的处理水量,串联运行,增加水力停留时间,底泥排入废渣沉淀池,澄清后的水通过三角堰溢流至清水池。
(四)污泥干化
污泥处理为砂石加工系统废水处理的重点亦是难点,本砂石加工系统污泥处理考虑攀西地区日照充足、蒸发量大,污泥产生量较少,污泥处理采用自然干化后外运,从运行情况分析,处理效果满足要求。当前其他类似工程亦有采用成套污泥干化设备进行污泥处理,污泥机械脱水后直接外运。前者优点是处理成本较低,缺点是占地面积较大,沉淀池周边环境较差;后者优点是污泥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缺点是建安和运行成本较高。因此污泥处理需考虑处理量、场地、成本等因素,因地制宜。
(五)运行管理
为确保废水处理系统有效运行,成立废水处理系统运行班组,由项目部分管环保的项目副经理负责管理,制定废水处理单元操作规程等管理制度。结合设备的布置及劳动强度,废水处理系统每班配备5名工作人员,其中运行班长1名,负责和其他车间的联络和班组管理;电工1名,负责设备电气操作和水处理单元线路维护等工作;操作工1名,负责药品配置和流量控制、刮泥机运行、清水池抽水泵开启;普工2名,负责废渣沉淀池定期清淤等工作。
5结语
桐子林水电站砂石加工系统克服地理位置特殊,废水处理设施布置场地狭窄、分散等因素,采用“细砂回收+混凝沉淀+干化”的废水处理工艺,利用较低的运行成本较好的解决了砂石加工系统废水存在的环境污染和处理费用高等问题,,该套废水处理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省、运行操作简单等优势,在环境保护、去污减粉、废水回收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实现了人工砂石加工系统生产废水零排放的目的。对水电工程砂石加工系统废水处理具有较好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篇13
引言:在电力系统当中,高压开关是其重要的组成内容,同时其设备的指标将会直接的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状况,对电力系统安全性、可靠性指标的改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和用电需求的上升,传统高压开关电器设备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电力系统需求。对于怎样降低高压开关电器设备故障,实施高压开关电器设备诊断维护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1.关于高压开关电器的发展趋势
高压开关电器设备能够更好的对电力系统进行控制,并且通过开关的闭合实现线路的切换,最终实现供配电效益的优化。该电器设备对电力系统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改善电力运用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有效性,并且在目前的电力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来说起步比较晚,然而我设备产品构建非常丰富,已经从初期的空气开关转变为真空断路器开关以及GIS开关等,同时在产品内容已经得到本质上的改善。上述高压开关电器设备可以运用于大范围生产活动中,能够高效、高质完成电力切换任务或故障处理任务,对我国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高压开关电器设备已经从原来低压负荷转变为高压负荷上,并且其负荷已经由十二千伏一直提升到了七百五十千伏,负荷电压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且逐渐朝向特高压等级发展。
2.关于高压开关电器设备的常见故障分析
经过相关的资料调查显示。十千伏的高压开关电器设备所出现的故障主要是有以下方面:第一是由于热量聚积引起的设备老化;第二是由于线路短路;第三是因为线路短路等故障。十千伏的高压开关电器设备运行过程中受到外部因素或内部因素的影响,开关设备结构性质发生明显转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设备通断连接效果,尤其是触头类连接。当前十千伏高压开关电器设备常见故障形式及故障因素主要为:因为导流回路节点引起的设备故障。十千伏的高压开关电器设备导流回路主要由铅以及汞等金属制成,并且通过一定电流后导流回路出现一定热量,达到一定温度,其具体计算公式为:P=I2R ( P主要是导流回路中的热功率、I则主要是为导流回路中的负荷电流、R为导流回路的直流电阻)。常规导流回路热量引起的温度不会对十千伏的高压开关电器设备造成过大影响,但当线路中电气节点骤增时导流回路电阻迅速增大,同时也会出现大量热量产生以及出现局部发热的情况。这种状况非常容易导致十千伏的高压开关电器设备内部温度过高,造成开关设备表面金属氧化速度加快,从而使十千伏高压开关电器设备老化。
3.关于高压开关电器设备的诊断维护措施
在对十千伏的高压开关电器设备诊断维修过程中,必须要先建立完善的维修检测指标,同时还要对设备异常进行明确,最终形成科学化以及系统化故障检测指标,并且也能够为诊断维修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其诊断指标主要包括:第一是基本指标:十千伏的高压开关电器设备运行过程中当电流温度不变时开关设备处于稳定状态,发生热量基本相同,此时单位可以选取该指标为十千伏的高压开关电器设备稳定电流或温度指标,将其作为标准进行对比。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高压开关电器设备故障分析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比故障相位或故障温度观察其差异数值,当差异数值越大时故障风险越高。第二是外部故障指标:在对十千伏的高压开关电器设备外部故障指标进行明确规定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有关数值的要求,同时要在该限制下根据环境状况来选择最高的允许温度,进行形成故障诊断的标准,根据该标准进行对应的检测以及控制,其具体的体温度故障的诊断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外部温度故障诊断的标准
发热的情况 故障的具体表现
正常的发热 高压开关电器设备相间的温度差低于二十摄氏度
异常的发热 高压开关电器设备相间的温度差在二十摄氏度到四十摄氏度之间
严重的发热 高压开关电器设备相间的温度差高于四十度
第三是内部的故障标准:十千伏的高压开关电器设备内部故障的诊断维护指标确定的过程中必须要对设备内部的元件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要根据《导则》(GB763-90)中的标准来对温度进行分析,其温度的故障诊断标准如表2所示。
表2 内部温度故障诊断的标准
发热的情况 具体的故障表现
正常的发热 高压开关电器设备表面温度差低于十五摄氏度,并且相间的温度差低于十摄氏度
异常的发热 高压开关电器设备表面温度是在十五摄氏度到二十摄氏度之间,并且相差的温度是在十摄氏度到十五摄氏度之间
严重的发热 高压开关电器设备表面的温度要高于二十摄氏度,并且相间的温度差高于十五摄氏度。
在确定了基本的诊断维护之后,单位要对其维护控制工作进行合理的构件,根据上述的指标进行对应需要维护诊断进行分析。比较常见的高压开关电器设备温度检测的方法主要是有以下几种:第一是红外线的测试;第二是在线红外线的测试;第三是蜡皮的测试。在这三种测试的方法当中,能够很好的对高压开关电器设备的温度系数进行全面的把握,同时测量的结果也相对来说比较准确,目前已经是被广泛的应用到高压开关电器设备诊断的过程中。
目前十千伏的高压开关电器设备诊断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红外测试诊断的方法来对故障进行分析表明,通过红外测温度仪实施分时红外检测,观察十千伏的高压开关电器设备分时温度和标准温度的差异系数,进而确定出温度差异的情况,同时也能够很好的分析故障出现的原因。单位要根据该故障的因素适当的构件十千伏的高压开关电器设备故障处理的维护系统,并且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处理,最大程度的改善十千伏高压开关电器设备的运用效益,同时还要经常的对出现故障的区域或者是非常容易产生热量累积的区域进行合理的维护,通过故障的应急设备、助散热设备等可能引起十千伏高压开关电器设备故障的因素进行合理的控制,进而做到防患于未然,最终从本质上改善十千伏的高压开关电器设备的安全指标,同时也能够很好的改善其运用的效益。
结束语:十千伏的高压开关电器设备系统当中,其主要是由导流回路、绝缘防护回路、导磁回路以及传动回路四个部分所组成。在对十千伏的高压开关电器设备故障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上述四方面的内容,同时要给人家对应的原理分析其故障的机理,深入的进行挖掘十千伏高压开关电器设备的故障因素,进而对温度的指标进行全面的把握,根据设备的内容对发热状况进行合理的控制,最终从本质上提高十千伏的高压开关电器设备运行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惠兵.高压开关电器设备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14,12(24):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