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的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蕴含了这个民族优秀的精神,让中华民族能够一直傲立在地球的东方。但在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被淡化甚至已经消失,外来文化不断渗透,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理解日渐模糊。而在本应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教育阶段,由于应试的压力,教学只为高分的现象极为普遍。经典古文未能涵咏,诗词名篇未及吟哦,使得学生与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失之交臂。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精神,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在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2016年10月,教育部考试中心的《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在“古诗文阅读”版块中明确提出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核目标。
由此可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常识教学已经不再是一个做不做或者什么时候做的问题,而是一个当下必要而且迫切的工作。
二、关于高中阶段传统文化常识教学的内容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的。从时间跨度看,从夏商周上先圣三代,一直到晚清;从内容上看,其主体应该是儒家文化,辅以道家、佛教、法家等文化形态。
研究近年来,北大、人大、南大等国内知名高校国学院的培养计划,可以看到教学内容从古代哲学、古代政治、古代经济到古代文学、古代史学、古代民俗……包罗万象,无一不有。然而,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中,现实的因素制约了我们不可能像高等教育一样,将所有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学内容。
以课程标准和2016年的新考纲的实际要求,笔者梳理了现行通用的人教版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常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古代历法常识。如古文中经常涉及到的纪年方式、计时方式等。
2.古代星宿相关常识。如《滕王阁序》中涉及到的星宿分野的知识。
3.古代姓名称谓常识。如古文中常涉及到的姓、氏、名、字的相关知识。
4.古代职官常识。如古文中常涉及到官名和官职变动的词语。
5.古代年龄的称呼。如古文中常涉及到的一些表示年龄的词语。
6.古代的礼仪制度。如婚恋诗中涉及到的出嫁礼仪。
7.古代的节庆常识。如古代重要的节日的时间和主要的民俗。
三、关于教学途径的一些简单尝试和构想
由于急功近利的教学环境,一线教师们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往往是罗列出所谓“常见的文化常识”,然后让学生们强行记忆。笔者所加入的各种教学交流群中,散见的皆是《高考文化常识100题》。然而,我们知道没有理解的记忆是根本无法长久的,这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科学的。笔者在阅读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和相关经验介绍后,做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1.立足教材,用有限的教学资料拓展整合教学内容。文化常识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绝不是唯一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要进行文化常识教学,首先就需要我们充分整合教学内容,将教材中涉及到文化常识内容进行足够地拓展和有效地整合。
比如,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时,遇到“申之以孝悌之义”,这时就可以针对“孝悌”拓展延伸儒家的“八德”。不仅如此,还可以从“四维”(礼、义、廉、耻)到“五常”(仁、义、礼、智、信)再到“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演变,延伸到“孝”的地位在传统文化中的日趋提升。并且讲到古代越来越重视“孝”,是因为伴随着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以家庭为本位的农业经济日益稳定与发展,家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的祥和与稳定功能日益突出。这样,不仅让学生积累了相关的文化常识,也加深了学生对宗法制社会和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社会的认识。
2.注重理解,调动既有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加深记忆。没有理解的记忆是无法长久的,靠死记硬背明显不是积累文化常识的好方法。文化常识虽然是古代的,但是许多优秀之处依然被传承了下来,镌刻入了我们的基因之中。学生无法理解某些文化常识,是因为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调动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这就要求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弥补这些问题。
3.构建知识体系,让思维做到有的放矢。有些文化常识不论讲多少遍学生总是记不住,有些文化常识学生明明记住了但是一做题就出错。归根究底,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没有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知识杂乱无章。因此,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构建科学、有效的知识体系。
4.通过实践活动,巩固所学内容。如果教学文化常识,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或者坐而论道,就显得有些狭隘了。进行文化常识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所以,进行文化常识教学,最后还是要学以致用。由此,进行实践活动,也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
四、小结
在当下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在语文学科之中进行文化常识教学,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更是迫切的。教学文化常识,不应是急功近利的,而应真正站在树立学生文化传承意识的立足点上,让学生了解、感知、传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所探讨的一些教学途径,主要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希望学生能够对传统文化通过理解记忆而后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并且能够影响自身的价值观和处世方式。
⒖嘉南祝
[1]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篇2
一、古代汉语教学的传统文化传承作用
(1)促进华夏文明生生不息。古代汉语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具有非同寻常的社会作用,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从事古代文化典籍研究的人已日渐减少;另一方面古文化距离我们又比较遥远,古代文献资料又是用文言写成的,这种语言对现代人来说已日渐陌生,这更增加了文化传承的难度。古代汉语是学习、传承传统文化遗产的基础所在,要使文明延续,没有捷径可走,唯有掌握古代汉语文言这把开门的“钥匙”,才能让我们领略无限风光,在阅读、思考、传承和创新中继承文明,使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2)构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文化是针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遗产,是迄今为至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百家争鸣是中国思想史上伟大的高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此传承文化时,对那些缔造过我们民族精神,价值趋向的核心思想必须继承下来,它是我们精神的家园。
(3)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合格社会公民,主要应解决做“人”的问题。古代汉语教学,要在着眼字、词、句教学的同时,更注重领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人文情怀,在堂堂“君子之文”中,重德修能,体味中华文化的精神魂魄。时展到今天,多元文明渗透到许多领域,传统文化正在经受着不同程度的冲击。为了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文明的成果,我们寄希望于有识之士的倡导,寄希望于普通民众的热爱,更寄希望于对古代汉语教学的更上层楼,因为它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有着其他专业无可比拟的优势。
(4)发挥传承文化的载体作用。古代汉语课要发挥文化载体的作用,担负起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职责,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己任,因为这关系到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繁衍。学习古代汉语,有助于掌握古代优秀文化遗产,提高全民族的道德修养,坚定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的凝聚力。倾注了无数先哲心血的这笔财富是由文言文这种语言形式写成的,要了解这些文化,必须具备阅读经典作品的能力。
(5)发挥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鉴别作用。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深邃厚重。漫长的岁月里,祖先为我们留下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典籍,这些遗产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医药、卫生、服饰、礼仪、典章制度等诸多领域,它们都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而这一切都是以古汉语文言的形式保存下来的。因此,我们要学习、继承和研究它,要去粗取精,为今天服务,就必须扫除语言文字障碍。这就必须熟悉古汉语的语词、语言、语法构造,以做到游刃有余。
二、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的措施
通过古代汉语教学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传统的古汉语教学中,教师将这门课仅仅视作学习其他课程打通语法、扫除文字障碍的工具。新时期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要求学生多记诵名诗名文,从而加大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还可以适时地结合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观念。其次,选取好的教学内容。近代着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智、勇以及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就存在于我们的古汉语教学内容中,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再次,改革教学方法。古代汉语教师不能一成不变地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及时地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精心组织古汉语教学,注重弘扬民族精神。比如,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文化解读的教学模式、生动活泼的图片等再现古文字、历史、诗词画面,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古代文化知识的积极意义,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篇3
高中语文教学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如何认识高中语文中传统文化的形式,以及如何更好地通过高中语文教学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我们需要进行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有些学者把中国传统文化划分为更细的三个方面:物质文化、社群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有具体的载体,比如饮食、服饰、建筑、文物等;社群文化则主要指人们的道德观念、意识形态、行为规范以及社会规则等;精神文化则指的是传统的学术思想、文史记录、宗教体系、医学积累以及书法艺术等内容。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形式
从小学到大学设置的语文课程,是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的有效载体,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责任。高中语文具有承上启下、系统学习的作用,它不同于小学的初级形态,也不同于大学的自学形态,是由语文教师进行系统传授的课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材的选取以及语文教师自身的修养都是比较重要的。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体现可以归结为五个方面,具体如下表。
传统语言文字《语言文字应用》
古代文学必修的古代优秀诗歌、散文、文言文、辞赋;选修的《先秦诸子散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历代诗歌散文欣赏》
传统学者文章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
传统艺术书法欣赏、绘画欣赏
传统民俗文化《中国民俗文化》
具体解释为,传统语言文字包括早期的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以及草行书等传统文字与书法;古代文学则如表中所述,包括优秀的诗歌、散文、文言文、辞赋等,比如屈原的《离骚》、孔子的《论语》、诸葛亮的《出师表》,以及涉及《左传》《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水浒传》《红楼梦》等典籍的诗篇;传统学者文章则有中国传统文化演进的意味,比如鲁迅、朱自清等人的文章;传统艺术指的是书法、绘画艺术等方面;传统民俗文化比如凤阳花鼓、社戏等。
可以看出,高中语文教材中,我国传统文化以文学艺术为主体,科学技术方面所占比重较低,这主要和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形式以及普及的接受度有很大关系。
三、高中语文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现状的思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传统文化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也占有一定比例,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有冲突的一面。
思考一:多元文化的冲击。外来文化有其可取之处,内在文化也有值得珍惜的精华。韩流、美剧、欧洲文化等多元文化的浸染,使学生一方面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中不良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同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予以传承发扬,内外兼修,平衡发展。
思考二:教师教学功利性的问题。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师大多随社会风气,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高考不考的不讲,高考之外的不讲,只讲高考重点区域,完全失去了对语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重之心与责任,对学生的影响较大。高考看总分的问题不改变,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就难以走上正轨,应该确立单门课程修养达到一定水平就可进入大学的通道,为偏科的学生提供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也榕嘌高水平的继承者做储备。
思考三:学生兴趣的引导问题。由于社会功利性、世俗风气以及手机、网络游戏等的影响,一些学生专注于外在的炫耀,丧失了内在涵养的培育。我们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引导学生欣赏像《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节目。
总之,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创造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文让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从而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随着时展,古代民间的艺术,即戏剧戏曲艺术,已经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戏曲戏剧艺术渊远流长,到了现代却已经丢失了大半,很多人只知道戏剧戏曲却不知道具体代表什么。而古代的传承和传播也是非常的困难,都靠口口相传与图画书本的形式一代一代传下来。且很多地方,由于流派、方言等限制,一样的戏剧戏曲却有很多的唱音、唱法和在舞台上不同的表演动作等,因都是以口口相传及书上的图画这样的方式传承,很少有手把手的传授,导致很多地方流派的唱法、唱音及其舞台上表演的动作都已失传。
而古代戏剧里面融入了歌唱、舞蹈、音乐等表演,演出是融合了多个方面的综合性质的艺术,它包括了文学方面与民间戏曲方面的同时,还有音乐方面与舞蹈方面的艺术,一个戏剧要完整的演绎,不仅要有剧本,同时还应有表演人员在舞台上的演出。
所以戏剧要真正意义上的完成,不仅仅是要有剧本,还需要演员在舞台上长时间的排练。而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也非常的多,各个地方语言与当地的音乐也是非常的繁琐,再加上地方表演人员在舞台上表演不同,效果也是不一样。所以我国的戏剧是非常驳杂的,而表演人员在台上的表演动作、音调以及表演的技巧都是靠书写与画图来实现的,其中有很大的理解难度,而且还不准确----猜测就占了一部分,因此靠着书籍作为主流的传承方式,弊端很大。但是到了现代,新媒体的出现让这种情况出现了转机,完全改变了古代的传承方法,结合现代科技,就有了现在的戏剧影音、戏剧录音这些形式,而靠着录音与录制电影等形式,能将戏曲、戏剧完整的保存下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开端。在此戏剧舞台有了长足发展的空间,而且表演后都有影音的设备来储存,正是符合传播的需要,有了现代科技的电子储存设备的铺助,使传播古代、现代戏剧具有了不失真的效果,可以非常完整的流传,而且还可以在互联网上方便地下载,大大的增加了戏剧的传播机会,减小了时代上传播的差距。新媒体的重要性在于与现代科技结合,让古代戏剧艺术与现代艺术戏剧能广为流传,这是历史性的转变。
二、戏剧的意义
戏剧与戏曲是一个国家的国粹,一个国家的发展写实,通过戏剧内的一段表演与语音或者文字、动作等都表达的是一个时期或一个时生的重要事件,这是一个国家记忆真实的象征,每个国家都有象征历史性的戏剧,正是这些戏剧一直随着人类的发展,一同进步,一起印证国家发生的事情。在戏曲戏剧的世界里,人类创造了辉煌壮丽、宏大璀璨的景象,不仅深深的影响着我们,也是我们最为珍贵的、精神上的和戏曲艺术上的巨大宝藏。戏剧、戏曲是每一个国家的国粹,它全面的体现了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生存上的状态与生活上的方式及其对待未来的追求和规划,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是一种有着非常丰富的、精神层面上文化现象的历史,是由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多个结构、多个空间组成的巨大框架的整体。
戏剧文化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段历史的发展,是现代和古代社会的化身,是一个生动的历史,是具有时代意义的代表。
如果戏剧的发展没落,被人们遗忘,将是这个时代的悲哀。戏剧的意义、戏曲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演员在舞台上生动的表演,更不是看过就忘记的泡沫剧情,它是具有国家历史性记忆的一种体现,是一部活着的历史,通过戏剧世界告诉我们,那个时代我们出现了什么事件,影响了多大的范围,这是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可忘记的教训,如若不然我们将重蹈覆辙。请牢记本文主旨,多看戏剧、曲艺了解其中的意义,不是玩闹,它是一个国家发展成功与否的借鉴。
三、戏剧的传播途径与传承发展
当我们了解了戏剧的意义与戏曲的意义时,新媒体的重要性便体现出来。但现代戏曲及其戏剧艺术的发展和传播却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多个国家泡沫式的影音攻击,将我们带到像是温水煮青蛙的前期状态,没有任何危机感,只是知道国家安定,也并不做未雨绸缪之事,而在这个时代出生的孩子们,早已忘记“勿忘国耻,还我河山”的口号了,所以戏剧艺术及其戏曲艺术要想传承发展,必须纠正现代人安逸、得过且过的这种思想,不是电视上不播放戏曲艺术及其戏剧艺术,而是现代人打心眼里就不去接受,必须让现代人知道戏剧戏曲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不能忘记戏曲及其戏剧艺术是最为关键的。
当然在什么情况下也是不缺乏其中的明白人,只是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甘愿为之奉献一生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虽然不能强制性的去发展与传承,但是必要的传播是很需要的,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且了解戏曲及其戏剧的意义,必须让人们明白这是活着的历史,是人类发展的借鉴。通过新媒体的传播,了解戏剧戏曲意义的人便多了,再加上互联网的随时下载、方便的影音播放,不仅让人们认识到戏剧及其戏曲的重要意义,也让人们学习和发展戏剧的积极性提高了。有了很好的传播途径,戏剧和戏曲艺术就能得到很有效的传承-,当人们认识到戏剧的重要性,学习戏剧的人就渐渐地增加,其推广面积也就开始扩大,积少成多,戏剧、戏曲艺术便可继续大力发展。
四、结束语
结合以上的几大观点,我们不难看出戏剧的重要性,现代人现在的观点上就没有与戏曲有关的,还是以网络流行的为主,很少有人主动来学习戏曲,而新媒体的出现不仅促进了艺术多元化的发展,也让人们意识到戏剧的重要性,以往的安逸思想被开放,自身开始接受戏剧文化艺术---这说明网络的传播及其人们的认识与认知、戏剧的传承和新媒体是分不开的。
篇5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非常重视教育子女如何做人,重视子女人格的完善。因此,家学内容中,伦理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通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诸如孝敬父母、尊师重道、团结友爱、立志勤学、重义轻利、克己达仁、质朴节俭等,教育子女提高精神品质的修养。对世家大族来说,这其中还会包括家风教育,内容为维持家庭内部秩序的家庭道德认同。对于综合知识灌输及学术艺能的培养主要是豢养教育,即对子弟儿童时期的启蒙教育。包括吃饭、说话、缝补等生活技能,识字数数等基本知识,男女礼让等基本礼仪规范。其次是在此基础上的专经教育,除传统的经学教育,史学、文学、科技、医学、书法、绘画、雕塑、音乐等都成为世族家学的内容,并根据家学传统,有所侧重,体现家学传承。
由儒学及其所引申出的一些教育思想在各个家族对族内子弟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据《吴门袁氏家谱》卷八“世范二”记载:
士大夫之子弟苟无世禄可守,无常产可依,而欲为仰事俯首之计,莫如为儒。其才质之美能习进士业者,上可以取科第,致富贵;次可以开门教授,以受束之奉。其不能进士业者,上可以事笔札,代笺简之役;次可以习点读,为童蒙之师。
由此可见,儒学在家族教育中占有十足的重量。
二、家族教育思想在家族中的传习
家族是中国文学传承的重要载体,所谓“文学世家”,就表明这个家族必定具有整体上的较高的文化及文学修养,同时这一家族在民间大多享有“书香门第”之誉;其家族子弟也必定尽显才学,鸿儒出入,才俊往来,即后人所谓人才群体化、家族化,这是文学世家不愧为这一美誉的最基本的前提。
家族教育主要的传习方式是以家族创办书塾、书院和文社为主的,督促子弟读书,使家族文化前后承继便是各个家塾的题中之意,如无锡荣氏家族的梅园豁然洞读书处、建德周氏家族的宏毅学社、师古堂都是其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家族性书院。
就族内子弟学习而言,家族必聘用品学兼优之师,为之讲授。讲授的内容主要包括伦理道德教育、综合知识灌输及学术艺能等方面。其中不乏家族固有的传统和思想。“我家田间来,世唯耕读敦。邻里久相习,谓是礼度门。即今风俗移,犹能谨篱藩。”(吴锡麒《七十自述八首》其四)
而以家族为单位的书塾、书院和文社等可以被看做是小型的教育机构,儒家思想的传播与诗文的习作训练都有赖于它们;同时,它们的存在又可构建成一个网络――将各个家族的文化、文学聚而合之,从而形成上通下达的传习系统。
黄本骐《南屏叶氏文会序》云:自古人才之盛,文治之昌,多起于一邑一姓之中,而所以化成于其乡者,赖有切磋以集其益,故党庠家塾,其入学考校与州序同,由小成迄大成,必以敬业乐群、论学取友为要,盖相关而善,乃教之所由兴也。
三、古代家族教育对家族文化的重要影响
家族内部的文学传承应该是当时文学传承的重要方式和纽带。如果仅有家族这一载体形式上的存在而没有其内部文化的继承和延绵,那么文学的历代传承是不可能通过这个载体得以始终延续的。因此古代中国文学得以长期地延续不衰,除了家族作为最基本的单位得以传承外,还因为中国社会内部文化传承的不竭动力的推动,这种家族内在传承推动力正是文学延续重要的纽带。
中华文化悠久的历史积淀下了丰厚的遗产,这包括文学、史学、哲学、医药、戏曲艺术等等。而家学传承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继承过程中的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途径。
正如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五“累世经学”条云:“古人习一业, 则累世相传, 数十百年不坠。盖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所谓世业也。工艺且然,况于学士大夫之术业乎!”这就是所谓的“克绍箕裘”,也即对文化技艺通过家庭教育代代相传。秉承祖业, 衣钵相传,一门数代研习某种知识或技艺,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藉此延续、留存,并不断发展创新。
而在文学领域内,以文史作品为例。古代许多史学名著都是家学传承的产物。《二十四史》中,《史记》《汉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南史》《北史》等历史著作,都是和这种家学密切地联系着的。《史记》《汉书》,都凝结了父子两代的史学修养。《梁书》与《陈书》是南朝历史学家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辛勤撰写完成的。《南史》《北史》 的作者李延寿撰写这两部书,是继承了父亲李大师未竟的事业。当然各代的成就不免参差。
中国的传统文化却在代复一代的接力赛中得到最有效的传承。尤其是战乱时,家学对学术的保存更是功不可没。中国古代政权更迭,社会动荡,文化从京邑学堂转在家族中得以保存。待政局稳定后,官府从民间擢拔有识人才入仕,学术重新回归国家,得以流传下来。
【参考文献】
篇6
中华武术文化源远流长,早起自于原始社会的“舞”,在此基础之上经过逐渐发展和演变,从先秦时期的文化百家争鸣一直到宋明时期的理学理论,以及近代同西方强势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和融合的中国民族特色文化生态系统。
1.1儒家思想对武术运动的影响
中国武术文化十分重视武德,武德的形成是依据传统儒家经典理论和古代社会道德标准共同演绎的结果,素有“习武先习德”等经典武术语录,就是要求习武者先具备武术道德的修养,方才能去练习武术。在中国武术文化传承的各个历史时期,武术的各个流派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武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是对习武者的行为约束。武德深刻影响和约束着习武者行为规范,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等都指出了习武者武力使用的方式,是千百年间传承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认可的一种崇尚道德之尚的理念,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发展到今天同样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尊师重道、见义勇为表现出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的优秀文化。
1.2古代哲学思想和经典阴阳学说对武术运动的影响
武术理论受到了多方面传统哲学文化的影响,其中最为深刻是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和阴阳经典理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武术理论中将习武者的外在运动形式和内在修为统一为一个整体,习武者不但要外练筋骨皮,还要运气通脉增加内功修为,往往各门各派把内功的修为看得更加重要,外练一定要有内练作为基础,否则外强中干,身体很快就被掏空。如传统太极拳功法的练习要求,“以意领气”,“以气运身”,就是要求太极拳习练者,身未动,意识先到,是指意识在先,意到之后先内运气,气再到,气到之后身体动作而后发,即习练太极拳功法时要先用意,再行气,而后身体动的功法理念。如果只练太极拳动作而不行气,则没有太极拳的神,没有太极拳的韵味,更没有形成太极拳的内在功力。太极拳是典型的内家拳法,如果不行气则不成拳。受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的影响,习武者在习练功法时注重时辰、季节的选择,每个时辰都对应各自的经络运行,针对经络运行练习相应的功法练习选择相应的时辰。[1]古代经典阴阳学说论述了拳术练习过程当中动作的阴阳相互转换,极大地丰富了武术拳理。如身体重心的虚实相互转换、动静相互结合、双掌前后正反相互转变等这些都是阴阳学说在拳术当中的具体体现,因此要想练好武术就必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1.3古典审美对武术运动的影响
武术套路的动作演练受到了古典审美意识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形神兼备的运动风格形式特点,在武术套路中武术的技击性潜移默化的蕴含美学艺术,套路动作的攻防动作体现出美学特征,古典审美意识深刻影响着武术套路动作的身法、腿法、手法的动作规范,同时还要体现出武术的精、气、神,注重快慢节奏的体现和艺术风格的表现,从而体现出传统武术套路动作形神兼备的独特运动风格特征。
2武术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本民族繁衍生息的根基,世界范围内的每一个国家、地区都有着不同形式和内容各异的文化形态,泛指的是规范本民族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在不断传承积累和发展更新中形成的特色文化形态。[2]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是民族特色文化的结晶,有着鲜明的民族特征性,能够体现出本民族文化的精华之所在。武术同中国文化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相互关系,武术的本身就能够代表中国文化,习练传统武术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2.1武术运动彰显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繁衍生息当中不断积累的集体观念,是本民族精神和意志的集中体现。[3]武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武术运动能代表华夏民族精神面貌,同时武术运动对塑造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武术运动在华夏大地源远流长了几千年之久,深深扎入华夏文明当中,不断吸收着中国优秀文化的滋养,体现着华夏民族精神的精髓。武术运动能够充分体现一种团结协作、奋发图强、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因此,武术运动不仅仅是具有健身保健击技作用的一种运动项目,更能够赋予广大人民群众宝贵的精神财富。
2.2武术运动彰显爱国主义
自古乱世出英雄,在民族危亡之际,都会涌现出无数的英雄豪杰武林高手,他们以民族和广大民众的利益为根本,除恶扬善,用自己的血汗保卫人民群众和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贡献一份力量。武术运动能够激发习武者的爱国主义精神,武术的尚武精神体现习武者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这正是实现“强国梦”、“中国梦”所需要的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高东清.新世纪中国传统武术发展方向的探讨[J].武术科学,2004,(4).
篇7
中国古代剑舞发展到明清时期出现了断代的现象故现代古典舞剑舞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了重构,在建构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基础之上通过吸收戏曲舞蹈中的“剑舞”和学习借鉴中国传统剑术而发展建立起来的,自此剑舞成为了中国古典舞训练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戏曲中的剑舞和武术中的剑术区别较大,戏曲的剑多为木质剑并为戏曲人物角色而服务,而剑术中的剑一般金属质地更贴近古代剑舞的剑且剑术的身法以及剑法特点更加适合现代人的审美特征和时代精神,剑舞其前身本为剑术,是舞蹈与剑术的结合,对剑术艺术化的升华结晶,最终成为武舞的重要代表之一。当今中国古典舞在继承中主要以武术中的剑术为主,而戏曲中的剑舞为辅。
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实践发展,中国古典舞剑舞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创作中都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就,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训练体系,创作了大量的优秀的剑舞作品,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剑舞演员。与此同时剑舞发展逐渐的到达了一定的瓶颈时期,此瓶颈所呈现的问题所在为剑舞格调品格不足,对传统剑术的继承较大导致忽视对传统古典风格意味的探寻不够,注重剑法技能忽视文化属性,最终形成的表演风格单一、古典意味不强。本文拟从艺术传承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出发,结合对古代剑舞传承挖掘与探究寻找中国古典舞剑舞的发展之道,不仅关注剑法技术技能的专业价值,而且强调外在形式下的文化属性。
一、 探寻古代剑舞溯源之本
古代剑舞虽然发展到明清时期独立的舞蹈样式消亡了,但其古代文物、文献典籍等史料记载中存有大量的古代剑舞形态舞姿和精神风貌及文论描述。为探寻古代剑舞继承之本源提供了发展研究的可能性和依据性。每个时代艺术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整个文化时代背景的母系统,同样古典舞剑舞的精神品格和风格特征这个子系统深深被时代母系统的哲学思潮、礼仪制度、传统习俗、等影响着,在相关的文献资料和文物图像两者相互印证下对古代剑舞的形态审美进行追寻。文献和图像相互印证,成为中国古典舞建构者们的重要途径:依据文字文献,解决舞姿图像内容,用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将古代舞蹈图像置于历史场景中研究,获得那一时代舞蹈的审美特质;依据图像文献,运用“图像证史”的方法阐释舞姿图像的意义和价值。追寻本源探究历史中所涉及到的相关史料包含有:古典美学、古典绘画、古代思想史、古典雕塑、传统书法、古典诗词、古典雅乐等各门相邻文化艺术,以此进一步了解背后的哲学、宗教学、民俗学等社会科学理论。在此基础之上对古代舞蹈史料进行发掘与解读,含有古代乐舞史、剑术和剑舞史、相关剑的考古文物等。
从古代历史汉和唐两个发展的时代高峰期入手,从夏商周到汉代才真正的形成奠定了汉文化的基调,社会经济繁荣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汉代宫廷雅乐很好的继承了周代六大舞和六小舞并在此基础之上有所发展和补充,与此同时民间俗乐俗舞繁荣发展,汉代剑的用途十分广泛,杀伤兵器、身份象征、娱乐表演、礼仪祭祀等,战争兵器中刀慢慢取代了剑,但剑的地位和功能并没有减退,反而成为身份的重要象征并成为舞台表演的重要道具,此时剑舞才真正进入了舞蹈表演的舞台。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强大的一个朝代,文化艺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舞蹈艺术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唐代是继汉代之后第二次民族大融合,乐舞体制分为坐立部伎,舞蹈性质分为健舞和软舞,并成立宫廷职业的乐舞机构教坊、宜春院等管理,艺术水平较高表演风格多样。唐代的剑舞慢慢融入到普通大众之中,剑的功能性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从身份象征转化为表现性),主要用于欣赏娱乐之用。
二、 化武为舞――从剑术到剑舞
从古至今,武舞不分家同源不同流,剑术与剑舞更是有着必不可分的渊源关系,先有剑再到剑术最后至剑舞,剑舞是在剑术的基础之上进行舞蹈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古代剑舞是武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剑舞的发展在原有剑术剑法的基础之上进行了一定的发展演变,这种发展和演变不再是为了技击攻防而是对剑可舞性的拓展更加注重美感和韵律,从剑术升华为剑舞,剑舞在继承剑术的基础之上又凸显出剑舞的风格特点,其风格追求形似游龙变若飞凤。
近代的传统剑术是在古代剑术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并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多种剑术套路,种类繁多,故有“刀如猛虎,剑似飞凤”的美誉。传统剑术流派众多其风格特点鲜明,身法韵律丰富而多变。几大传统剑术套路:武当剑、太极剑、八卦剑、醉剑、七星剑、八仙剑、蛇形剑、双手剑等。剑术套路根据表演形式和风格特点大概可以总结为四类:1、势剑;2、行剑;3、绵剑;4、醉剑。
势剑也称工架剑、站剑,是以造型、姿势工架为主,静中有动,动静相兼,一招一式,端端正正,规规矩矩,节奏性强,桩步稳固,劲力饱满。规格则要求端庄势正,造型优美,剑法准确,表现剑法的清脆、干净、稳、准、狠,以功力见长,平衡工作较多。在造型舞姿的雕塑性中求得姿势美。此类最具代表性则为:国家竞赛剑术套路和少林剑。
行剑多走势少停势,动中有静,是以流动的身法、剑法为主。以连绵不断的步法变化和身法韵律中完成剑法,如武当丹鼎行剑,以太极腰、八卦步为主,优美潇洒,灵活多变,动作自然有力,动静相兼,避实就虚。其剑法奇巧善变,集各家各派剑法之长,为武当各派剑术之根本,内含“空中舞剑”“地盘旋剑”“人中合剑”等概括,天、地、人三盘剑法(三盘:天、地、人;九派剑法:丹鼎、清虚、天罡、太乙、青龙、八卦、青峰、太极、青冥剑法,以上剑法都属于武当丹派行剑,讲究一剑多用,变在动中,奇正相生,如龙之行,首尾相应,刚柔相济。)在演练时不停不滞,气度祥和;上下进退,步法稳健;似虎踞龙形,速小绵软,剑法迂转,身剑合一,如影随形;洒脱自然,轻盈飘逸。基本上保留了传统剑法的原始面貌和风格特点。此类代表性的剑术套路为蛇形剑、武当丹鼎剑、八卦剑等。
绵剑柔和蕴藉,缓慢平稳,自始至终,连绵相属,刚柔并济,姿势中正平稳,动作柔和,连贯圆活,刚柔相济,轻灵沉着。太极剑中的不少流派的剑术特点皆为绵剑。此剑法兼具有太极拳和剑术两者的风格特点,动作舒展连绵,刚柔并济,形神兼备。
醉剑是酒文化与剑术的完美结合体,风格独特,是以武术剑法动作为素材,用醉态形式来表现的另类剑法套路。适合于各种表演性的场合,如在戏曲、舞蹈、电影等艺术门类中都有有所借鉴和体现。醉剑的风格特点:人醉心不醉,醉中有剑,在形醉的姿态中完成各种剑法,时醉时醒,飘忽不定,快慢相兼不停转换无规律可循。这种独特的剑术表演方式细化为三类表演风格:一是注重形态的模拟,滑稽可笑给人一种喜剧感;二是注重剑法技术,在醉态中表现各种复杂的剑法,呈现高超的剑法剑技;三是形态和剑法两者并重,既有醉态的模拟又有丰富高超的剑法。练法要求神似而非形似,心动形随,步随剑活,身剑合一,形醉意清。
以上四类剑术套路中风格特点各有不同,但在差异中有存在其共性:飘逸、潇洒、敏捷、轻快,各种体势的剑术套路为剑舞的舞台表演呈现提供了诸多素材,剑术中丰富的身法和剑法的变化为剑舞的风格性塑造和表演产生了更多的可能性和依据性,如武当丹鼎行剑由于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故其风格追求圆游、空灵、飘逸的境界,这种风格特点与剑舞所追求的飘逸潇洒的性格化表演是一致的,其中还有有所转化和编排,从舞蹈的视角化武为舞,从剑术到剑舞的艺术化处理,剑术中的身法动作和剑法剑技构成了剑舞编创重构的素材资源库,从中进行提炼、分类、组合,最终更好的服务于剑舞的舞台表演。
结语
现代古典舞剑舞对中国古代剑舞的历史和传承研究从以下两个路径开始:一是对古代文献典籍中相关部分的充分搜集以及对古代文物进行考古研究,并系统整理研究,对剑舞的审美风格的流变进行研究;二是化武为舞,将传统剑术套路进行提炼加工,提取素材进行重新的编排和整理,凸显剑舞风格化的同时还不失剑本身的武的成分。结合当今考古学的新发现,从中筛选出与中国古典舞剑舞的有关信息。不仅要充分熟悉这些资料,更要对这些资料进行辨析,客观又清晰地阐述中国古典舞剑舞在形式与内容上的时代特色,描绘出中国古典舞剑舞发展的历史画卷。
篇8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在高中语文教学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生活在越来越多的文化形态中,对于传统优秀文化的了解机会越来越少,不仅对传统文化的价值缺乏认识,传统文化修养不高,在知识方面表现为对所学的名句名篇了解甚少,在生活方面则表现为对一些传统节日所蕴含的节日意义不清,尊老爱幼这样的传统美德被抛弃。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不能缺少优秀传统文化的身影,它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不言而喻,其重要性主要表现为:首先,优秀传统文化更利于净化学生的心灵,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优秀的传统文化总是带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我国是礼仪之邦,传统文化中蕴藏的待客礼仪、称呼礼仪对学生现代生活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既可以对学生的行为举止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又能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审视自身的不足之处,纠正那些不良文化对他们心灵的侵蚀,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其次,优秀传统文化更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文化素普遍不高是不争的事实,为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在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提高其语文能力的同时,也要积极吸收传统文化作品的精华,帮助学生形成乐观而平和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的身心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融合的途径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文化知识,是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的重要手段。高中语文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可以开拓学生认识文化、认识自身和认识世界的视野,从而形成更加健全与高尚的品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加强对传统经典作品的诵读,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资源中不乏经典之作,很多优秀的古诗词和文言文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性,包括尊重师长、热爱国家、孝敬父母的优秀品质,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人生智慧。让学生静下心来去诵读这些优秀的文化作品,让他们在押韵的读中体会作品中的情感与思想,可以获取更多的人生哲理。其中,诵读古代诗词作品的形式灵活多样,既可以采用教师示范与学生跟读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学生自由通读与全班齐读的做法,根据所选作品的内容来灵活进行诵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传统文化作品的魅力。比如,在朗读古代诗词时,首先应该教会学生基础的朗读节奏和诗词韵脚,既要掌握诗词阅读的停顿大规律,按照一定的诗词朗读原则来有感情诵读,又能在不同的朗读韵律间感受诗词特有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形成一定的心理共鸣。
2.2以背诵为基础,加深对传统文化作品的理解能力
背诵是学习语文的一种能力,尤其适合古代文言文或诗词的学习,要想达到学生出口成章的目的,就需要对名家诗篇进行一定的背诵积累,通过背诵训练不仅是加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更多的是增强了他们的文学功底,对应的传统文化素养也能进一步提高。因此,要适当运用背诵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由于学生的学习差异性较大,对于古代诗歌或文言文的背诵,应该限定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教会学生通过联想或理解方式来提高背诵效果,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背诵优秀文化作品的潜质,引导他们参与到文化经典学习当中。
2.3开展语文特色活动课,将传承传统文化落到实处
篇9
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有着无比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无比丰富的知识资源让我们去开采、去发展。传授一定相对比较浅而易懂的传统文化基本知识,对吸引学生听课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有莫大的帮助。
1.语文教材中渗透的美
选择渗透着文化美的语文教材,让学生们在有限的文章中最大化的感受到文化的美,语文教材中优美的古诗词,精辟的文言文。让学生边学习边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意境。任务化向兴趣爱好转变。语文教材中编入了名家名篇能给人以美的熏陶。通过潜移默化的学习促使学生各方面不断的进步,并积淀价值观和人生观。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能够让学生对于我国的传统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使中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文化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例如我们那些传统的节日的由来,如元旦,亦称元日、元正、正旦、朔旦、朔日等。定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其日为岁之元(第一天)、时(季)之元、月之元,故又称“三元”。 这一天标志着新的一年及春季的开始。还有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中秋吃月饼赏月,烧香焚于月下。中秋夜亦为团圆之夜。再者古代流传下来的各式家谱,内容新奇多样,激发人的好奇心。如姓氏来源,姓氏字辈,取名技巧等。
3.陶冶中学生的情操
中学语文教学中遇到古诗及古代名人时,要及时进行古文化知识的讲解,用浅而易懂的方法教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比如教授岳飞的《满江红》。中国南宋爱国军事家,抗金名将------岳飞。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其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至今仍是令人士气振奋的佳作。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人们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这是首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可以说,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没有一首像本词那样有这么深远的社会影响,也从来没有像本词那样具有激奋人心,鼓舞人们杀敌上战场的力量。老师这么精心的点拨,相信肯定会留给同学们很深的印象,岳飞的精忠报国和爱国情怀感染着他们。
4.塑造中学生的性格
我国古代道德高尚的人物及事迹对中学生的人格塑造有着得人独厚的优势。比如在讲授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时,对司马光先做个了解,司马光是北宋著名政治家、伟大史学家,他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编辑者。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亦可涉及下北宋那一时期的著名人物,如范仲淹,坡,王安石,李清照等。
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熙丰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
他们这些伟人是事迹及道德品质一定会对学生的性格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教育的途径
1.授课演变为“讲故事”
现在电视普及之后,孩子们已从电视剧中了解了许多中华传统故事。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亦可组织同学们积极的讲故事,来分享一下自己所了解的中华传统故事。如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开天等,让同学们了解古代传统文化故事,培养了他们对古代故事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在教学中传授文化知识
在课堂上时刻的传授文化知识,并不断的巩固。从古代的名人故事,古代诗词到现代的各式文化,各地名胜古迹。传授的文化知识层面越广,开拓同学们的视野越大。对他们的以后学习生活将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
阅读可以开阔视野,增加知识的积累,同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好语文本身就需要学生有大量的知识来做铺垫。所以养成课外阅读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只要学生想阅读,就不是什么难事。我们要尽量少的安排家庭作业,让孩子们有更宽裕的时间拿来进行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习惯,对他们是终身受益的。
三、结语
总之,随着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承己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而中学语文教学在传承民族文化中又有着重要的职责。通过语文教学加强民俗文化教育,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亲近母语,了解民族文化的渊源。学生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民俗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篇10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绵延不绝的灿烂文明,是千百年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之所以能将古代文明发扬光大至今,全有赖于固有的悠久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任。正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体味祖国语言文化的丰富多姿,体味炎黄子孙思想的广博深邃,体味伟大民族精神的经典永恒。着力于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好人生底色,把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光大,让古老的中华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正是语文教学目标之所在。新课改强调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语文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手段和途径传承传统文化。
一、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为仁民爱物,修身齐家平天下,这些都透过对学生的基础文化教育深入内心[1]。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关键时期,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学习柳宗元的《江雪》,仿佛能看到一位垂钓于寒江的老翁步履蹒跚却镇定自若地向我们走来。他历经两次被贬的磨历,不但没有潦倒度余生,却以达观的态度面对人生。柳宗元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之上独钓的情景,尽管冰天雪地带来寒气和寂寞,但他没有丝毫妥协和退让,仍然执着于孤舟之上,独钓寒江,展现给人们不屈的傲气,就如柳宗元没有屈服于永贞失败一样,无所畏惧,不向恶势力低头。这一故事教会学生如何面对逆境和挫折,坚持人生信念,勇敢地生活。
(二)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素质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能、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新时期人的思想素质的提高[2]。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思想意识、文化积累最重要的时期,传统文化的教育对其修养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例如,教学《离骚》一课时,可先向学生介绍屈原的生平。屈原博闻强识,长于辞令,却被谗言所累,遭遇流放;但他始终不忘国事,直至人生尽头也心系国家黎民,这种献身于理想的高尚情操、坚贞不屈的伟大人格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后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智者的疾呼将一直激励学生前行,智者的情操、品格也一定会萦绕在学生的心中。
(三)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人文观念的形成及个人素养的培养
学生正处于个人内涵修养的积累储备阶段,诗词、历史、文学、民俗和语言都处于初步了解感性认知阶段,这将为以后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起到奠基石的作用[3]。
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古诗词中有“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幽静,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一不以强大的人格力量感染人,以清新优美的意境美化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为学生以后的知识积淀作铺垫,更是提高个人文化底蕴及修养的重要手段。
二、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
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有着无比丰富的知识资源等待我们发掘。语文教学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应该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努力营造教学的传统文化氛围,找准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的契合点,让语文教学动起来、活起来,深入挖掘语文中的人文内涵。
(一)教学中注重汉字文化的挖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落实新课标,在识字教学中就要求教师用心挖掘汉字的文化背景。
从文化背景来看,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不仅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和传播文化的工具,其本身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宝藏。每个汉字都有一个故事,都是一幅画、一首诗。挖掘汉字的文化背景也是了解、体会、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来看,培养学生对汉字的一种情感,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情感,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如“雨”字的教学:
教师板书“雨”的甲骨文,同学们仔细看看,这几个图形像什么?
学生一眼就能看出:“像天上下着雨!”
师:“刚才老师画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用图画的方式写成的‘雨’字,后来经过不断演化: (金文) (篆文)(隶书)(楷书),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了。”(板书“雨”字)
师:大家仔细观察,对比一下,楷书的“雨”字和古人写的其他字体的“雨”字有什么不同?由哪些笔画构成的?书写笔顺怎样?
通过以上的教学,学生定会对“雨”字的形和义有深刻的认识。
通过挖掘汉字的文化背景,让学生觉得汉字是有生命的,不再是冷冰冰的,再见到它,一定会觉得倍感亲切,写的时候也会认认真真,倾注自己的情感。
(二)古诗文教学的情境解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学好传统文化,教师就要在课堂上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产物,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语文教学应拉近传统文化与学生的距离,可选择部分内容进行趣味解读,利用故事的形式学习古诗词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5]。
例如,在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时,在学生读懂了诗意之后,接下来就要与诗人对话,体会情感。
师:景因人生情,这样的景是如何在苏轼眼中幻化为灵动鲜活的人了呢?同学们,读古诗时题目是万万不可不读的,大家看题目,再读读整首诗,题目中的一个“饮”字又让你体会到了什么?结合你知道的苏轼的事情,用心和诗人苏轼对话,看看这一次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学生畅谈)
[引导看题目、资料]“饮”中蕴含了事,“饮”中蕴含了情。
创设情景:
[课件:音乐起]
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的距离,与苏轼一起畅游湖上吧。
开始时西湖之上还是阳光晴空,水光潋滟;把酒言欢中,不知不觉天空中竟飘起了蒙蒙细雨,此时此刻,在云雾迷蒙、虚幻飘渺的湖上,苏轼乘坐着一叶扁舟,在酒意微熏中,已是飘飘欲仙,眼中的西湖正幻化成了一位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女子向他翩翩走来。此时此刻,在苏轼心中,有愁吗?有难事吗?只是与友人一起泛舟湖上,开怀畅饮,沉醉于湖光山色之中,沉醉于美酒与美好的友情之中,在“已无风雨已无晴”,“已无忧伤已无愁”的心境中把酒言欢,笑谈人生!(范读)同学们都来体会着读一读吧!
(三)教学情境创新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仅通过单一的途径,与学习有关的各种情境都可以成为传承的一种方式。通过教学情境的创新,来营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达到预定目标。如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境:
空间情境。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或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学校的墙廊专门开辟出“传统文化角”,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音乐情境。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音乐,有利于把汉语语言文字之美烘托出来。如学习《明月几时有》时,就可以与歌手王菲的歌曲相配,营造出唯美的意境。
影像情境。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材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华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四)真实情境模拟
为了达到将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目的,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走入情境,切身感受。
比如:学习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可以在课堂上设置毕业离别的情境,让学生畅想毕业时的情景,并进行表演。在依依难舍的毕业之际,学生能深刻体会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的情意浓浓,进而将诗铭记心中。
再比如:学习《论语》时,可以模拟“孔子讲学”,让学生扮演孔子。“讲学”中必然会用到传统文化的一些理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逝者如斯夫”、“温故而知新”等等。如此一来,学生就能轻松掌握知识。
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精神,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阵地。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语文教学之路将越发诗意盎然、古意芬芳。让传统文化绽放在我们的语文生活中,让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同行。
参考文献:
[1]刘 玲.传统文化应植根于语文教学中[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1).
[2]杨移贻.文化传承、选择、创造 [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6.(8):10~12 .
篇11
2.地方文学文献整理
古代文学有着多元并存的地域性特色,古代文学的地域性特色研究也成为学界的热点,那么与之对应的地域文学文献的搜集整理,则是区域文学史的编写与研究之基础。而这自然也应成为古代文学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地域文学留存的方式有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以及碑刻文献,传世文献中的地域文学文献搜集,主要让学生到地方图书馆查阅地方志,找出相关地方文学资料,同时让学生利用文献查找知识,使用文学电子软件,用地方特色词汇搜索出地域文学作品。出土文献的地方特色文献搜集,主要是搜罗整理地方近年来出土文献以及文物古迹、碑刻等留存下来的文学作品。主要的文体有楹联、诗歌、碑刻、墓志等。搜集工作可以与文化资源调查共同进行,如组织学生在考察文化古迹、调查地方特色文化与调查地方民间传说、戏曲等时同时进行搜集文学资料,把参观走访时看到的听到的随手记录下来。在搜集工作完成后,让学生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所搜集的文学作品汇总,分文体、分内容整理。这些搜集与整理锻炼了学生动手查找资料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发现的眼睛,让他们感觉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3.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
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也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就是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参与到地域文化与文学的研究中来,培养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基础。学生在对地方文化进行课外考察和文献搜集整理中遇到问题,发现问题,教师鼓励学生以此作一个选题,几位同学组成兴趣小组,把相关问题探讨清楚,弄清来龙去脉。如学生在调查某个古迹时发现在此题咏的古代文人有不少,教师据此鼓励学生探讨古代曾经到过此地的共有多少文人,因何而过此,在此题咏的诗词主题有哪些等等。这类学习研究无论选题大小,都为地域文化与文学的研究提供相关参考,也让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从学习深入到研究的领域。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选题是学生在课外实践中自己发生疑问而产生的,对学生而言有研究兴趣和动力,故而在完成一些研究后可鼓励学生将大家共同的研究成果汇总,继而可以向开发地方文化研究资料数据库等方向进一步深入。
4.地域文化的宣传与承继
培养学生文化传承和保护意识,加强和提升其人文底蕴,这也是古代文学实践教学目标之一。课外考察对地域文化的了解,本身就是对地域文化的承继,青年学子必将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与见证者,那么在了解的基础上,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对地域文化进行宣传,一方面固然提升其人文知识底蕴,另外也在宣传活动中加强其对地域文化的热爱与保护意识,同时也将古典文学知识运用到宣传写作中。在具体实践教学中,可组织学生课外考察的时候以地域文化为主题进行诗歌创作、古文游记写作等。同时鼓励学生以此为基础,参加一些社会宣传和服务活动。
二、地域文化与实践教学方式
1.课外考察
课外考察是了解、利用、开发地方文化的重要途径。可以从多方面展开:一是组织参观地方文化古迹,这类考察可以事先做好相关知识准备,如布置学生查阅文物古迹的历史地理资料,检索与此相关的古代文学作品,让学生在外出参观的时候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感受其历史人文环境,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和人文精神,故而可以在参观完后鼓励学生创作相关的诗词作品。二是调查搜集地方特色文化,这类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观察当地地域特色,从建筑、街道、饮食各个方面留心其地方特色之所在,在观察与积累中让学生相互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当地特色文化。三是走访民间艺人、文化名人,搜集整理地方民间传说、传统戏曲,记录那些还存留在口头的故事、戏曲,对一些演出以图片、录像等形式拍摄记录下来。总之,课外考察是古代文学实践教学开展的基本方式,是学生了解和感受地域文化的基础,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掌握调查、走访的研究方法。
2.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
现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我国高校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一项学生活动,许多高校以学生项目申报、立项和完成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许多大一学生而言,在还没有形成系统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他们往往选择关注地方社会、地域文化做完选题,因此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的调查了解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来实施,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笔者就曾在这一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学生以三四人为一组,以当地文化的现状调查和历史考察为主题,选择一个具体的方面来做调查研究。学生通过从撰写申请书到实地调查项目内容及至完成结题报告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锻炼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积累和加深了他们对地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3.实践基地的平台建设
高校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往往依托于当地社会资源,因此在学校周边地区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成为深化高校与地方合作的重要途径。而这样一个合作平台,也同样可成为古代文学实践教学的重要基地,而地域文化则为合作奠定基础,让传统文化与社会实践联姻。一是可在地方图书馆建立文献整理实践基地,让学生搜集整理地域文人著作、地方楹联、地方戏曲文本、地方历史文献、地理方志、当地出土的碑志拓片等;二是可把地方文化馆等作为学生文化实践基地,调研地方谣谚、地方风俗、地域特色文化等,并在调研基础上分析探讨与古代文学之关系。笔者曾让学生以实践基地为依托,调研本地街、巷、路等名称由来,并由此分析与地方历史和古代诗词作品之关联。
4.社团活动的开展
学生社团也是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而高校学生社团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类别,就是地域文化类社团,这种地域文化类社团是以对地域文化共同的兴趣而集结在一起的不同专业、不同系别的学生,其活动形式也更为自由轻松。因此可以利用这样一个平台,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承与宣传。一方面是将地域文化引入校园生活,进行宣传介绍,这类介绍可以社团刊物为载体,刊载一些介绍地域文化的文章或相关诗词,或者开展地域文化的专题讨论,举办一些以地域文化为主题的古典诗词吟诵比赛,邀请当地艺人进入校园进行传统戏曲的表演。另外一方面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加强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和宣传,如以社团活动的方式组织社员搜集整理一些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制作一些地域文化的宣传资料,组织学生到市区一些地方进行宣讲、传发。或者撰写相关作品在校报、地方媒体、网络进行刊发宣传。这些社团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活动的同时,也让学生文学、人文素养得到了提升。
5.学生学术沙龙
篇12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阅读传统文化作品,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力量。面对众多经典文学作品,教师该如何让学生快速有效地弘扬传统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呢?
一、咬文嚼字,汲取中华民族文化养分
古代经典作品,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但学生在阅读时往往不求甚解,“知其然”却不能“知其所以然”,这样的阅读,无法真正地汲取到中华民族文化之精髓。这就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运用精读的方式传授语言文字知识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咬文嚼字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论语》就是一部不朽的经典,任何时代都不会失去它的魅力和价值。学生对这样的作品必须根植文本,多读多悟,才能理解其文化内涵,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
于漪说过:“母语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根。”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载体,咬文嚼字即是文化大餐中的细嚼慢咽。对文化营养的吸取及为充分。语文阅读教学就应该帮助学生捕捉到心灵的悸动。引领学生与文字相亲,并且在这亲近中,感受到文字中蕴涵的美。
二、博览群书。传承经典文化之精髓
精读是学生汲取人类优秀营养、积累语言、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但相对广博的传统文化则是远远不够的,精读毕竟涉及的阅读量少,阅读面窄;因此要充分地了解、吸收、传承经典文化的精髓。还必须要有以更多更广为出发点的泛读学习作为必要的补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广泛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学识,想象力和知识,令学生终生受用。这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唤醒心智与灵魂、促进生命成长的过程。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
首先,教师帮助每一个学生制定阅读计划,课内外留出充分的阅读时间,保证基本的阅读时空条件。让学生有时间自主阅读,给学生留出广阔的思维空间,把他们的阅读视野从狭小的牢笼中解放出来。
其次,对于那些精华、鲜明、简练之作,教师要提倡学生进行背诵。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只有读得多,记得多,聚沙成塔。才能神明自得。
最后。学生的泛读往往追求量多。导致前看后忠、走马现花。此时,教师盔教学中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在广泛阅读基础上口头复述、写读书笔记、开展小组讨论、背诵比赛等方式帮助学生积累,使之成为学生终生的财富。
三、个性化阅读。给传统文化注入时代新气息
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过往时代的土壤之中的,要跟信息化社会相接轨,使传统文化恢复活力就必须创新,给其注入时代新气息。北京奥运图案的设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的典范,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艺术和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所谓“古为今用”,正是此意。
篇13
说传统戏曲是一种遗产,人们一般不会有太多争议,但若说传统戏曲是一种活的非物质,却非人人所能接受。事实上,人们已经习惯于把“遗产”与金钱、房屋等有形物质相联系,对戏曲遗产也就更倾向于像物质遗产那样去理解和接受。正如我国古代文学研究权威期刊之一的《文学遗产》尚未有意识地把古代文学当作一种有生命的遗存一样①,传统的戏曲研究很少把戏曲视为一种“活”的遗产。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昆曲入选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个消息如一道炸雷,很快在国人心中激起了波澜。戏曲从业者欢呼雀跃,似乎戏曲的又一个春天到来了。然而,戏曲研究者在欣喜之余却又有点疑惑了:戏曲何以突然成了非物质?我们经常研究的戏曲剧本、服饰、道具、舞台、演员等难道也是非物质?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用国际标准法律文件形式正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作了界定:
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②
这个概念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象包括:“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显然,戏曲属于“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换句话说,戏曲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性。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上述公约和此前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件中,我们还发现,戏曲遗产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都具有传承性、活态性、价值性和生态性等特征③。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对戏曲特征的理论概括,为戏曲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向。
一、非物质性传承研究
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戏曲具有传承性。戏曲传承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物质性传承,一种是非物质性传承。
物质性传承,即对戏曲的书面剧本、道具、服饰、乐器、舞台等戏曲物质器具等的传承,是传承人对祖辈在戏曲活动中使用过的上述物质器具的接受、保管和再使用。这些物质器具在传承过程中往往是静态的、没有生命的,传承人被动地接受、保管和使用,不随意改变它们的形态,戏班或演员对其祖辈遗留下来的戏曲器物如服饰、道具、乐器等的保管和使用,政府、学者把古代书面剧本、戏台、戏服、道具和乐器等作为文献、文物的保管、展出和研究等,都属于物质性传承。
非物质性传承,即对戏曲的口述剧本、唱念做打表演、舞美设计和制作、音乐演奏等艺术或技艺的传承,是戏曲从业者把各种有关戏曲艺术和技艺的体验、感受、经验等通过师徒之间交流方式(包括口传、心授、身体示范等)进行的传递和发展。在非物质性传承中,传承人一方面要接受和保持遗产的基本精神,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舞台实践不断创新,使代代相传的戏曲遗产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此外,非物质性传承还有一个特点,即传承不是一种事后的静态传承,而是一种当下的动态传承,传承人是在具体的戏曲活动中传承戏曲遗产的,如戏班、编剧、演员、乐队等对某个祖传表演风格、编剧技巧、演唱声腔或表演套路、演奏技艺等学习、运用和创新,就属于非物质性传承。
我们以往研究戏曲史,一般都会研究剧作家、书面剧本、演员、舞台、服饰道具、曲谱等方面的历史。如对剧本研究,我们过去关注较多的是书面剧本中的文学剧本,通过比较不同时代、不同剧种相同题材剧本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异同,以此来判断它们之间的继承关系,但对其如何从不同时代、不同剧种甚至不同戏班之间进行传承的具体过程却较少细致考察,更不用说对口述剧本口传过程的研究了。再如,通过考察不同时代演员的状况来研究演员的历史,却很少对古代戏曲演员谱系和传承模式作细致的考察。这些都表明我们以往的戏曲研究还没有真正把戏曲传承纳入研究视野,即使有些戏曲史研究已接近于传承研究,但也只是物质性的传承研究,而非物质传承研究应该说还是一项空白。
戏曲非物质性传承研究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传承方式研究,即戏曲非物质性传承是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的。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戏曲的传承方式主要有口头传承、身体示范传承和观念传承等,那么它们是如何进行的,具有哪些特点?这些传承方式与书面剧本、图画、服饰、道具等的物质传承方式有什么不同?非物质性传承方式是如何影响戏曲发展的?等等。二是传承人研究,包括对传承人性别、职业、素养等基本情况、传承人遴选过程和传承人谱系等方面的研究。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传承人情况如何制约了一个戏曲流派、戏班乃至剧种的发展进程。三是传承内容研究,包括对某个剧种、流派、戏班或某项戏曲技艺传承过程的研究,探讨哪些内容是被继承的、不变的,哪些是发展的、变化的,其中具有什么规律。戏曲的传承过程可图示如下:
就昆曲传承研究来说,研究者只有将几百年来昆曲的传承过程、传承方式、传承人、传承内容进行系统梳理,才能真正揭示出昆曲传承的规律。如昆曲声腔从民间的清曲小唱到经魏良辅改革后所形成的水磨调,再到后来传入北京的昆曲等,在其传承过程中哪些是稳定的,哪些是不断变化的,因什么而变化?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考察,才能弄清昆曲声腔传承的规律,也才能有效地传承和保护昆曲。
当然,研究戏曲物质性传承也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在古代戏曲表演、传承人已经缺失的当下,研究遗存的戏曲物质器具包括古戏台、古戏装、古道具、古曲谱、剧本文献、戏剧图像等,对于了解古代戏曲的面貌和发展变迁轨迹也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传统戏曲研究比较侧重的地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视野下,对戏曲物质性传承研究必须与其非物质性传承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站在非物质性传承的立场审视物质性传承,同时要透过物质性传承来理解非物质性传承的规律。
二、活态性形态研究
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之一,也是戏曲的一个显著特征。戏曲的活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戏曲是一种“活”的遗产,它处于不断发展和创新中;另一方面,戏曲是一种在具体时空中当场进行的“活”的表演,不是一种静态的“死”物质。
活态性表明戏曲本质是一种活的流动的文化,我们必须从活态角度去认识戏曲,即使是已经死去或物质化的戏曲,我们也只有从活态视角才能真正认识它、理解它,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对戏曲研究的另一个启示。
严格地讲,提倡研究“活”的戏曲史,并不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出现后才有的。在中国戏曲研究历史上就曾有这样一些人,如吴梅、齐如山、董每戡等,他们既是学者又是戏曲工作者,热爱戏曲并从事戏曲实践,他们的戏曲研究往往直接指向舞台上“活”的戏曲,用舞台思维来看待一切戏曲遗产,但大多数戏曲学者并没有走他们这样的道路,囿于种种限制,更多的是从文本、文献研究戏曲,在他们眼中古代戏曲已经死了、物化了,是一种静态的历史遗产。上世纪80年代后期,有学者在反思传统戏曲研究的过程中,重新提出研究“活”戏曲的想法,并把这种想法具体化为对戏曲形态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如在戏曲脚色、舞台、文物、表演民俗、民间戏曲、服饰、音乐等方面,对传统的戏曲研究模式形成了一定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对活态戏曲的重视,正好呼应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兴起的戏曲的活态研究。
然而在当下,戏曲的活态研究必然面临对象的物质化问题。古代戏曲如杂剧、南戏、传奇等早已物质化了,尤其以戏曲剧本的物质化最为典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口述者和表演者出于口述和表演或者传承的需要,把故事或表演按照原样记录下来,形成戏曲表演用的“脚本”,如关目本、穿关本、曲谱本、动作本等,这种书面化(物质化)剧本仍保持戏曲固有的表演性、变化性、集体性等特征,是最接近舞台活态表演的物质化形态。二是文人作家对非物质性戏曲剧本的整理改编或者模仿创作,以“拟剧本”形态呈现,如明清的“文人传奇”、“案头杂剧”等就是其产物。文人的整理或模拟创作,不是对剧本舞台形态的如实记载或模仿,而是依照文人阅读习惯或者表达心志的需要,把口述性、表演性剧本按照书面文本的格局进行剪裁、拼合、重构、润饰等,把那些对书面阅读意义不大,而对于现场表演、口头演述和集体记忆等不可缺少的程式(如重复、合声、衬腔、引子、插话、动作提示等)进行全部或部分删改,重塑成一种准书面的文学作品。三是研究者根据需要对非物质性戏曲剧本进行搜集和记录,把其从原始的口述或表演场景中剥离、采撷出来,变成案头浏览和研读的书面卷帙,把在时间中绵延的诉诸听觉的声音之流变成铺陈于空间中诉诸视觉的墨迹,把形象的表演变成抽象的文字符号,把浑然融合的非物质性戏曲剧本凝固为边界分明的书面文本,变成可用书面文学概念框架和理论模式处理的固态对象。
那么,在古代戏曲已被物质化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去研究其活态性形态呢?陈多的《〈白兔记〉和由它引起的一些思考》一文对我们思考这个问题是很有启发的。它通过对《白兔记》三个文本系统即明代成化永顺堂本、汲古阁和富春堂本、地方戏本的比较,发现《白兔记》本子具有这样一些特点:“首先,它们不是以剧作家独立写定的剧本作为底本,而是民间演剧的产物,民间演出的记录。其次,就刻印成白纸黑字的印刷文本来说,它们是定型不变的,但它们所反映的只是这一剧目在或一个剧种或一时期的暂时形态,而历史地看,则生活于舞台上的剧目永远处于不断推陈出新的发展过程之中,始终变动不居。”④这些书面文本实际是口述文本的物质化形态,基本保留了口述文本的原貌。这种口述文本是中国传统戏曲文本的主要形态,演员口述创作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主渠道。“与此相反,常被已有的戏剧史、文学史和戏剧文学研究著作当成主角的‘文人之作’,实际上只不过是偏流、细流而已!但过去虽然也知道有后一种创作形式的存在,却时常误以为它只是一种不合原理、无足轻重的低级形式,而没有给予恰如其分的应有重视。而以这种观点去研究古代戏曲史,其成果自然也就难免以偏概全或抓了小头丢了大头的缺陷”⑤。
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理论对戏曲研究最重要的是一种观念启发,戏曲研究者应该从观念上意识到自己所面对的对象曾经是一种“活”的当场表演,即使我们今天只能看到它留下来的一些物质残片,但我们研究这些“残片”时,应该把它视为“活”的戏曲的元素或载体,并借助对现存“活”演剧的考察去想象和复原它,从中去认识和理解古代“活”的戏曲。也就是说,今天我们面对的仍是古代戏曲物质性遗存即古代戏曲舞台、服饰、道具、乐器、图像、雕刻和剧本等,但当我们用活态的眼光看待它们时,将会呈现出一个全新的世界:它们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死”的物质,而是相互联系的“活”的戏曲因子或戏曲记忆的呈现,透过它们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我们会还原出古代“鲜活”的戏曲来。
三、价值系统研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确定代表作申报标准时指出,参选作品应该具备两方面价值:体现人类的创造天才的优秀作品的特殊价值,或在历史、艺术、人种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及文学方面有特殊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表达。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中也有“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的表述,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所有者而言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即记忆价值;对人类而言具有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即文化基因价值。可见,对价值的关注是国际社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代表作申报活动、制定保护公约的基础。同样,戏曲活动也是一种价值诉求过程,价值是戏曲产生、发展和繁荣的基础。从价值角度研究戏曲,自然应是揭示戏曲本质和发展规律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对我们的另一个启示。
事实上,我们的戏曲研究通常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戏曲是一种有价值的民族遗产,我们研究它就是为了认识和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然而,一方面,我们过去对戏曲价值的研究其实做得很少;另一方面,我们已有的关于戏曲遗产价值的研究过多地从国家、民族或旁观者的视角切入,很少从戏曲拥有者和传承者视角去认识,这显然不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理念。
我们知道,价值是主体需求与客体属性之间的肯定与否定关系,戏曲价值是一个多元、多层的复杂系统。从客体角度看,戏曲价值是其能够满足主体各种需求的内容和属性,包括其音乐、故事、舞蹈、知识、表演及其装饰性、虚拟性、程式性和综合性等特性,它们为不同人提供了不同的需求满足;从主体角度看,戏曲价值是人对戏曲的各种需求的体现,如娱乐、认识、宗教、经济、政治、审美、发展等等。戏曲活动的任何一个内容或属性,只要能够满足主体的需求,对这个主体而言其存在就是有价值的、合理的。
研究戏曲价值,我们不能只看到客体或主体的某一方面价值,而应该把其置于整个系统中去分析、理解。比如广东陆丰业余皮影戏班——卓家班,是当地惟一尚存的皮影戏班,主要在每年阴历七月演出,是各村、镇“祭孤”(祭祀孤魂野鬼)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戏班班主和成员都是当地农民或退休职工,平时务农或出外打工,“祭孤”时组班到各地巡回演出。它的价值就是一个多元、多层的系统。从客体而言,陆丰皮影的表演艺术、皮影制作工艺连同演员、影偶、道具和乐器等为人们提供价值满足,是价值关注的对象;从皮影主体而言,有皮影从业者、雇佣者、观众、学者、地方文化官员、国家文化官员等不同阶层的人群,他们对陆丰皮影的价值需求是不同的(参见下图)。
那么,陆丰皮影的价值中哪些是基本的,哪些是衍生的?研究这些问题不仅对于揭示皮影生存与发展有意义,而且对于如何保护皮影遗产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显然,陆丰皮影对于从业者而言,具有以下几个方面价值:第一,谋生的全部或补充手段;第二,对祖先的认同和记忆;第三,对爱好、创造、成功等的综合感受。对于雇佣者而言,它是一种古老的表演,用在“祭孤”中可以获得好的祭祀效果,是祭祀仪式的组成部分。对于其他外来观众而言,陆丰皮影是一种新鲜的表演,它的价值在于娱乐、审美等方面;对于学者而言,陆丰皮影则是一种古老的表演,是一种戏曲文化的活化石,其学术价值值得肯定。对于地方官员而言,陆丰皮影的价值往往和政治、政策相关联,在破“四旧”的年代,因其与民间宗教相关联而被视为封建糟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趋热的今天,在重视民族文化遗产的旗号下,陆丰皮影成为追求地方经济、政绩的某些官员的价值追求。而对于文化部官员来说,陆丰皮影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是体现民族文化遗产多样性的一分子。
可见,陆丰皮影价值系统实际上有内系统和外系统之分,内价值系统的主体是由从业者与雇佣者构成的,从业者的需求与雇佣者的需求形成一种共生关系。从业者被雇佣者邀请进行有偿演出,使从业者在获得创造乐趣的同时,获得了经济收入;雇佣者则因皮影演出而使“祭孤”仪式能够隆重、顺利完成,故皮影对于从业者和雇佣者是有价值的,而且正是这种内价值需求决定了皮影的存在。外价值系统的主体由普通观众、学者、地方官员、文化部官员等构成,他们对皮影的价值需求各不相同,对陆丰皮影的存在也会发生不同影响,但他们是外在的,对陆丰皮影不具有决定作用。在当地人的观念中,“祭孤”中的皮影表演不是给人看的,而是给“鬼”看的。
从陆丰皮影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戏曲的发生与存在往往由内价值系统决定,外价值系统只有通过内价值系统才能影响戏曲。而我们传统的戏曲研究者多数把目光集中在外价值系统的研究上,如从文人、官员角度看戏曲价值,注意到戏曲的文学、艺术、学术和政治的价值,而对于戏曲的内价值基本上是漠视的,或不以为是的。这种做法既不符合戏曲的发展规律,又违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宗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常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拥有者某个群体、团体或个人所具有的文化认同。只有在保证遗产所有者价值实现的前提下,才会考虑对其他人的价值问题,这是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基础。所以,从内外价值系统角度研究戏曲是非常必要的,否则,我们就很难真正揭示出中国戏曲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
四、生态系统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保护理念上,多数学者认可一种区别于物质遗产保护的方法——生态保护,即把对象和其赖以存在的环境进行整体保护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提出,实际上得益于人类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成功实践。生态环境保护的成功,不仅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而且为人类在农业、生物制药、仿生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那么,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否也像濒危生物那样需要营造一个生态环境来进行保护呢?多数人文学者持肯定态度,尤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上,许多学者建议设立生态保护区来保护,并由此产生了许多关于文化生态保护的理论,这些理论最主要的内容就是采取措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自我环境中自由地成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其生长环境从整体上被保护起来,以免被外来文化侵犯或其他的人为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这种生态理论启发我们对戏曲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可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事实上,我们在前面所述的有关戏曲的非物质传承、活态形态、系统价值研究中,已经涉及到一些生态研究的内容。
戏曲的生态研究强调戏曲整体研究,即要求把戏曲放在它所处的环境系统中去认识和评价。任何一个戏曲剧种、流派、戏班和任何一场具体演出都是在一定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进行的。考察戏曲演出与其周围环境的共生关系,是揭示戏曲存在和发展的内外部根据的重要途径。例如,我们要研究古代秦腔的传播,就不能忽略山陕会馆这样一个商业环境对秦腔传播的影响。考察现存各地的明清山陕会馆,我们发现它们大都建有关帝神庙和戏台。从有关碑刻和文献记载来看,山陕商人经常邀请秦腔戏班在会馆戏台上演出,以祭祀关帝或招待同乡客商。与会馆建筑多用家乡材料、仿照家乡建筑模式一样,山陕商人在戏台上演出家乡戏剧——秦腔、祭祀家乡神灵,目的就是为其经商营造一种浓厚的家乡环境,这既有利于团结本乡商人,又有利于与当地商人商贸竞争。可见山陕商人演戏的主观目的是经商牟利,客观上却为地方色彩浓厚的秦腔在异地营造了一个本土性质的演出环境,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秦腔才能得以演出并影响了当地的戏曲文化⑥。同样,我们在研究陆丰皮影演出时,也不能不考虑其与周围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有专家把我国皮影戏分成三个主要流派,即滦州影、陕西影和潮州影。也有人分成七派,即在上述三派之外加上湘赣、山东、西南、江浙四个流派。无论何种分法,陆丰皮影都属于潮州影一系。潮州影历史上曾流行于潮汕、闽南与台南等地,现在闽南皮影已经消失,陆丰皮影便成了潮州影在大陆的惟一遗存,演出区域也仅限于海陆丰地区。显然,陆丰皮影是流行于闽南方言区的表演艺术,它用闽南方言(广东人称为福佬话)演唱,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这是它能成为我国皮影一大流派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一般认为我国皮影戏的远源是古代的招魂巫术,近源是汉代以来传入中原地区的佛教文化。明嘉靖刻本《荔镜记》传奇第六出,描述潮州元宵灯会有“打锣鼓动乐抽影戏”的唱词⑦。《中国戏曲志》(广东卷)在“轶闻传说”部分引明嘉靖编、清乾隆重修的《碣石卫志》“民俗”篇,有“每届神诞,多聘木头戏、皮影戏”的记载⑧,表明历史上陆丰皮影继承了我国皮影的巫术与宗教传统,往往与节庆、神诞的祀神活动相关联。
从2004年起,笔者多次赴陆丰调查,调查发现现存的陆丰皮影戏班——卓家班仍然保持着祭祀演出的传统。卓家班以往只要是农闲,都会有人请去演出,主要在节日祀神和为非正常死亡的人超度,现在演出很少,只有阴历七月“祭孤”时演出较多。按照当地群众的说法,七月是鬼节,人们必须对游荡在村子周围的孤魂野鬼进行祭祀超度,才能避免村民受到鬼魂的骚扰。在祭孤时,除了法师做仪式超度、安慰这些孤魂野鬼外,还要邀请各种表演来娱乐鬼魂。皮影在当地的地位历来很高,故“祭孤”往往伴有皮影戏的演出,且当皮影与其它戏曲同时演出时,皮影戏班的鼓没有开,其他戏班就不敢开戏。另外,皮影戏在新地方演出时,有“洗钗”之类的“净场”习俗和开场戏《搬仙》的演出。“净场”时,所有观众都必须暂时退出观看场地,由演出的主持人磔鸡、燃放爆竹、贴符,艺人在后台敲大锣大鼓等以示驱邪,之后才允许观众入场。《搬仙》是开台例戏,演出“跳加官”、“跳三仙”(福、禄、寿)之类的吉祥戏。这些习俗和演出独具仪式功能,使得皮影演出呈现出浓郁的祀神意味⑨。
2004年阴历7月11、12、13日陆丰卓家班在湖东镇曲清村的“祭孤”演出,可以说是整个陆丰皮影演出生态的一个缩影。“祭孤”期间,村民在村外空地上搭建了一个十分巨大的祭场,场上除设置了巨大的大士神像、金碧辉煌的“衣厂”(供孤魂野鬼使用的纸扎日用品、服饰、电器、交通工具等)、香烟缭绕的献台、孤棚(祭祀仪式举行的场所)外,还搭建了一座皮影戏棚、一座现代歌舞舞台、两座潮剧戏台和22幅张挂的电影屏幕。陆丰皮影就在这样空间中与现代歌舞、潮剧和电影同场连演了三晚。皮影与潮剧、现代歌舞和电影如此紧密地被纳入同一个活动——“祭孤”演出,这是城市戏曲研究者无法看到、也难以想象的,而在陆丰却是真实的普遍的存在。我们研究陆丰皮影能够漠视它如此生动的环境吗?那简直是古代戏曲与宗教仪式及各种表演共生共存的活化石!其实,在海陆丰地区,不惟皮影戏如此,就是当地号称天下第一团的西秦戏、正字戏、白字戏无不如此,在节庆、神诞、祭孤等民俗活动中演出,在农村广场演出,是这些戏曲遗产绵亘不断的重要原因。国家也曾经一度让这些民间戏曲离开自身的民俗环境,走进现代化的城市剧院,结果因上座率低而告败,重新回到乡村广场后却焕发了青春。原因何在?陆丰当地的一句民谚就足以说明了——“没有老爷就没有戏”,戏曲与当地人的信仰血肉相连,是他们的一种生产、生活方式,这是其长期存在的根本。所以,戏曲研究不能离开戏曲生态,陆丰皮影的生态就是福佬方言和乡村“祭孤”等民俗以及渗透在这种民俗中陆丰人的民间信仰和观念。离开了这些,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陆丰皮影的生存规律,无法理解我国戏曲的本质。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的出现,促使我们对戏曲本质和戏曲研究进行重新思考。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看戏曲研究,就会发现许多我们以前忽略的问题。思考这些问题,是我们重新调整戏曲研究思路、深化戏曲研究的起点。认识戏曲在传承、形态、价值和生态诸方面的非物质性特征,将为今后的戏曲研究开辟新的路向。当然,本文目前还只是一个预想,但相信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和戏曲研究的深入,这方面更扎实更具体的研究一定会愈来愈多,我们期待着。
①刘毓庆:《二十世纪文学观念对古代文学研究的制约》,载《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
②参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unesco.org所公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文版。
③参见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刍议》,载《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④⑤陈多:《〈白兔记〉和由它引起的一些思考》,载《艺术百家》1997年第2期。
⑥宋俊华:《山陕会馆与秦腔传播》,载《文艺研究》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