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城市经济建设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城市经济建设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城市经济建设

篇1

1.城镇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淡薄,兴趣和热情欠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休闲和娱乐的时间相应的增加,人们的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的意识在不断增强,但目前居民的健身意识却令人堪忧。虽然受到某些客观因素的限制,但多数人的锻炼热情不高。据调查资料反映,对体育无兴趣的居民接近不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一半,这也充分反映出对体育锻炼,提高健康水平的宣传力度不够,城镇居民的锻炼身体的意识有待加强。

2.城市中体育基础设施存在明显差异。

大城市主要是省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是高校、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集中之地,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水平较为发达,基于城市建设发的需要,在资金的投入以及体育场馆的修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中、小城市,特别是乡镇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社区、居委会、乡镇的体育健身中心和健身点,由于受到经济因素的限制,发达城市和较发达城市及不发达的地区之间的体育设施差距十分明显。一些省市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的生活质量和人体健康状况,对公共体育基础设施条件正在不断的加强和改善。

3.城镇居民健身活动场地严重不足。

从全国的体育场馆开放和经营情况来看,体育场馆数量和利用率水平还很低。有数据表明,我国目前体育场馆远没有达到国家相应的建设要求水平,在城市的体育场馆中,只有 44.1% 对社会全部开放, 21.3% 部分开放, 34.6% 的体育场馆尚未开放。从居民活动点看,目前平均每个街道、乡镇只有 2.77 个体育活动点,体育活动人数一般为 31-100 人,而且是锻炼者自发组成,缺少体育社会辅导员的帮助,这些均无法满足城镇居民对体育健身的要求。

4.居民的健身、休闲、娱乐消费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我们来看一种新的消费指标“体育消费”,在我国还处于相当低的状况,人均体育消费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我国仅为 0.5 元,而我国的邻国日本达到了 20 元人民币的水平,虽然我国居民娱乐、教育文化费用的支出,从 1985 年至 1997 年的 12 年间,占工资支出的比例提高了 2.6% ,但是增长的幅度缓慢,并且地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从全国的形势来看,大部分中部或西部的中型城市,特别是小城镇居民的体育文化水平还远远低于全国消费水平的平均值。分析我国城市体育这种状况的原因:1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的旧思维模式认为,体育是一种公益性事业,是国家的投资行为,这种惯性思维阻碍体育在城市经济中的正常发展; 2 )政府机关人员对体育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认识不够充分、深刻; 3 )体育的资金投入有限,公共基础设施缺乏,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率较低,许多居民的体育健身因场地设施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实现; 4 )人们普遍参加简单的运动,所以在体育文化消费支出方面比较低。

二、体育对城市经济建设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1. 体育运动的普及与大力发展,对推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在国家经济许可的范围内,发展体育事业将促进综合国力的发展和增加国民的收入,与其它需要大量投资的经济部门相比,体育的发展具有更大的优势。

体育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体育事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首先,由于体育的功能具有健身、娱乐、休闲、竞赛等特点,它能够推进和带动城市旅游、商业、交通、电信、新闻、餐饮等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体育运动,通过消费,城市取得可观的经济收入。其次,体育最明显的经济作用就是促进体育产品的消费,而主要的消费人群集中在城市。最后,体育能够增强人们的体质,提高身体素质,提高人的基本劳动技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以达到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目的。

2.发展体育可以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型的体育赛事是塑造城市形象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它不仅能打造城市文化、体现城市活力、优化城市经济结构,更能够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步伐。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步伐与内地各大城市比较相对滞后,但是我们的自然环境及体育冰、雪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一些大型的国内、国际赛事,可以促进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大提高我们城市的知名度,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3.体育的发展能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通过国内、国际各大城市举办大型赛事的实践已经证明,其都能够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比如,体育场馆、道路交通、城市绿化、宾馆、饭店等等,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品味,同时也改善了城市的软环境,引起了很多外商的兴趣,既加大了资金的投入,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增添了诸多的活力,又为各个行业的发展充满了生机。

4.体育事业的发展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休闲、娱乐的时间也在增多,因此对体育需求也就越来越高,体育产品的需求量也就会不断加大,为了满足全社会所有参与体育活动的人们对体育产品的需求,就必须增加体育产品,如体育服装、鞋类、运动器材等生产数量,因此需要增加劳动力从事体育产品的加工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增加了城市就业人员的数量,带动了相关行业人员的就业机会,无疑为缓解日益突出的城市就业压力提供了最为有利的条件。

5.体育的发展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HTSS 〗我们都知道体育运动是国内,外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汇的过程,是城市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 "纽带" ,同时可以吸引外来资金,设备,技术,管理经验等,提高地方特色产品知名度,通过媒体及信息交流打入国内,国际市场。

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作用,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动力,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和注意到它的负面影响。首先,是竞技比赛大型体育场、馆,专业性很强,承担赛事以后,有可能处于闲置状态。因此要充分考虑到它们的公益性及后续效应。其次,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大型赛事人流聚集,空气污染、噪音、废物垃圾等问题不容忽视,故此要充分宣传“绿色体育”理念,最后,每次赛事要有适度的商业运作。如国际上的奥运会,第 21 届蒙特利尔就负债 20 多亿美元,不仅没有带动经济发展,反而给城市经济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第 23 届洛杉矶奥运会,民间主办的奥运会,在金融界人士彼得尤伯罗斯的领导下,一改亏损局面,获得了 2.5 亿美元的盈利。但过分的商业运作还会伤及赛会和运动员偏离奥林匹克宗旨,因此商业运作要适度。

三、体育开发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

1.体育应与城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一道共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2. 一个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文环境等自然人文因素,必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生存与发展。每个城市的历史渊源不同,所形成的文化传统也不尽相同,具有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气质。因此体育开发要符合当地人们的心理特征和人文特征,以便普及、推广和提高。另外,不同城市可以利用其地貌特征和气候特点发展不同的体育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不同城市体育文化。

体育开发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不同的城市形成了一定的经济差异,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区域体育政策,对于体育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具有深远的意义。以沿海地区和中部省会为中心的周边经济发达地区,资金雄厚,信息快捷,全民健身运动及体育基础设施相对普及,形成体育与经济同步双赢格局。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人口众多,资金匮乏,体育产业以国内大众需求的体育用品为主进行生产,在各自管理的辖区内,给群众提供一些必要的体育健身场地与设施。经济不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少数中部及边远山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他们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体育用品业的生产则应以生产少数民族体育用品为主,人们以开展少数民族传统项目为主要内容。

四、体育开发与城市经济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1、项目的开发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

城市开发体育项目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预测市场需求,调研摸清开发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公益的社会效益,注意超前发展战略研究和制定正确可行的长远发展计划,切不可盲目的进行开发,影响城市的整体经济规划。

2、发展应与相关部门大力配合。

篇2

对于生态城市的概念,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诠释。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认为生态城市的全部内容是追求人和自然的健康和活力。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人与生物圈(MAB)”计划中指出,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环境,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

我国的生态城市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城市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与生态城市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黄肇义等(2001)提出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杨志峰等(2008)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公平、繁荣,自然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并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王如松(1987)将生态城市定义为在生态系统承载力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改变城市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城市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的一类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富足、健康、文明的生态社区。戴天兴(2002)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与生产力,并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有利于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2. 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以实现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以及自然系统和谐,即“人―社会―自然”和谐为其发展目标的。彭晓春、李明光(2001)认为,生态城市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其一自然地理层次,是城市人类活动的自发层次,是城市生态位的趋适、开拓、竞争和平衡过程,最后达到地尽其能,物尽其用;其二社会功能层,重在调整城市的组织结构及功能,改善子系统之间的冲突关系,增加城市这个有机体的共生能力;其三文化意识层,旨在增强人的生态意识,变外在控制为内在调节。冯端翊(2001)认为生态城市应包括八个方面的内涵:确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规划;严格控制城市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倡导清洁消费;建立城市清洁交通体系;搞好市区立体绿化;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城区周边环境,缓解中心城市的生态压力;控制区域城市密度,保护绿色城市间隔;改进和完善城市发展考核办法及指标。

关于生态城市内涵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认识。从系统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个由社会―自然―经济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个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建立生态产业为手段、发展循环经济为目的的理想经济运行系统;从地理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城市化区域、城乡二重体,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个以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生态意识观为主导观念,社会公正、平等、安全、舒适的人居环境。

3. 生态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生态城市思想直接起源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人类对生态城市的理解随着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升华而不断加深。国内外典型的生态城市建设措施及其取得的成果见表1。

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在国外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其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经验也较成熟。而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成熟的经验不多,且在国际上的影响相对较小。

二、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理论

1. 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城市经济理论的指导

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通过分析城市经济运行,解释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空间经济、外部经济、聚集和扩散经济以及分布等一系列实际问题,揭示城市经济发展规律,研究城市系统和城市经济结构,以指导城市建设的学科。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基本任务正是通过阐明城市经济发展规律,为经济政策、对策等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系统地研究城市经济产生的基础和条件,研究城市的性质、功能和产业结构升级,预测城市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协调城市内部经济结构间的比例关系,协调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关系,对城市的经济要素、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规律进行分析,回答有关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性问题,揭示城市经济的本质和发展的动力与条件,为管理好宏观和微观的城市经济、形成有效的调节和控制系统奠定理念和方法基础。

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两大主题,生态城市的建设适应了这两大主题的要求,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代表了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向。与传统城市相比,生态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见表2。

生态城市作为新兴的城市建设发展模式,具有与传统城市不同的特点,较传统城市的建设更为复杂,甚至在一些层面,生态城市的理念与原有的城市理念是冲突的,有其特有的内在规律。因而,需要根据生态城市的内涵与特点,进行城市经济理论的创新,建构与之相适应的理论体系,以指导生态城市的健康发展,否则生态城市建设就会流于形式,失去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 城市经济理论创新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客观需求

我国的城市经济学兴起于改革开放以后,但是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学集中研究了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全方位展开了城市化道路和城市化理论的研究,并对城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以及具体的城市问题、城市经济政策等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概括而言,近年来国内城市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下述5个方面: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研究;都市圈发展与城市之间经济合作及协调分析;区位选择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进研究;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分析;城市政府职能与城市治理模式研究等。中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涉及了中国城市化道路、城市经济区域发展、城市现代化、城市经济的协调运行、城市经济结构、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经济管理等问题。

生态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模式,从城市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很少,又由于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情不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不能拿来照抄照搬。现有的城市经济理论主要是以传统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其理论成果为传统城市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而针对生态城市特点所开展的理论研究却存在着不足,无法满足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因而,为满足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客观上要求城市经济学必须进行理论创新,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全面研究生态城市经济发展规律,研究其产生的基础与条件、内部经济结构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目标和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三、生态城市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起步较晚,且多数生态城市的建设以外在的城市形象和环境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考虑眼前目标多,长远目标少,出现了与生态城市内涵相背离的情况,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生态城市建设表面化现象严重

由于受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城市政府往往强调生态城市的表面层次,即城市外在环境的改善,在一些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盲目仿照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建成一批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不相符的人文景观,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

一些城市为达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外在化指标,将生态城市建设停留在城市景观生态化的层次上,单纯依靠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方式建设生态城市,显然无法真正实现生态城市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2. 生态意识普及推广不足

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对于生态城市相关规划的落实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往往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口号响亮,但却没有具体实施的时间框架和建设指南,生态意识在全社会普及推广的力度不够,缺少必要的实施规划及细则,来指导城市建设和配合生态化发展。

城市居民生态城市理念欠缺,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在建设过程中群众参与力度不足,生态城市建设延续性不够,没有建立良好、完善的生态城市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由于生态城市建设水平难以定量化表征,使得人们对生态城市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的特点没有清晰的认识。

3. 城市政府对生态城市建设管理力度缺乏

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关系难以协调,城市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力度薄弱,各相关部门协作能力不足,信息共享力度不够,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使得城市政府无法完成对生态城市的整体协调调度,工作效率较低。

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虽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向良性发展,但整体来看,我国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管理保障体系仍不完善,对于与生态城市建设有关的法律问题研究较少,相关法律、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

4. 生态城市内部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我国的产业结构布局相对落后,整体来看还属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能耗大、污染重的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基础设施薄弱,第三产业滞后等问题突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日趋严峻,城市发展和城市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

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不协调,大量企业存在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浪费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城市及其周边的环境、资源质量。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绿色GDP评价指标的认识存在偏差,重视程度不够,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城市的经济高效性优势不明显。

5. 生态城市规划不合理

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可实施和可操作性不足,往往仅是打着生态城市的旗号,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现象严重,使城市的生态建设与城市自身基础设施建设脱节。

生态城市的空间规划不合理,对城市的扩张和城市自身结构优化方面存在局限性,不注意开放空间的利用和保护,使城市开放空间日益减少,生态质量随之下降;交通组织形式混乱,公共交通系统不发达;土地集约利用能力不足,盲目扩张城市用地范围,土地浪费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6. 缺乏科学的生态城市评价标准

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使得生态城市的建设缺乏必要的指导原则以及建设过程中对原有生态结构的维护规则。单纯重视城市绿地面积指标的完成和生态景观的建设,城市绿化没有为城市生态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没有将生态城市的内涵融入到城市的复合生态系统之中,淡化了生态资源培植,考虑经济建设过多,考虑生态资源再造少,其综合效益较低。

总之,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着诸多背离其独特内涵的问题,涉及城市建设的诸多方面。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缘于缺乏生态城市经济理论的指导,因而创新城市经济理论的研究,形成适宜生态城市建设需求的城市经济理论成果,纠正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各种偏差,为构建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的城市生态体系,促进城市的良性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四、以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城市经济理论创新的思考

生态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理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但基于城市经济理论研究的实际和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目前以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城市经济理论创新应重点围绕如下方面进行:

1. 生态城市的本质与内涵

对生态城市本质和内涵的正确认识是城市经济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关于生态城市内涵的解释,学术界尚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城市经济学应该在已有的关于传统城市本质与内涵研究的基础上,完善城市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通过与传统城市的比较研究,深入研究生态城市的本质特征和具体内涵,明确生态城市运行的目标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域。

2. 实现“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目标的基础和条件

“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是生态城市区别于传统城市的主要特征,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谐的社会运行为经济的长效发展创造了条件,高效的经济运行为居民财富的积累奠定了基础,而生态的良性循环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三者又常常表现出矛盾性,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生态”是共生的客观存在,但“和谐、高效、良性循环”的目标没有相应的基础和条件却难以共存。城市经济学应在区分城市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城市社会内部关系协调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与条件。

3. 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

城市的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关系到城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有的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大致可分为同心圆型及其轴向结构、放射扇形和多中心型等变形形式,其中同心圆模式是城市形成的基本结构。然而生态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城市地理空间概念上,它区别于传统城市独立于周边乡村的特点,是一种城乡融合的城市化区域,因而在空间特征上,生态城市必然会与传统的城市有所不同。城市经济学应该在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上,研究适应于生态城市特点的空间结构演化及城市土地利用规律,找到最适合生态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模式。

4. 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选择

要素禀赋是城市在特定的区位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空间上多种要素大规模聚集的结果。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城市已经形成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的相对完备的要素构成及资源配置方式。然而,生态城市作为新兴的城市形态,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社会、经济等众多方面的生态化要求,根据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人文条件等要素禀赋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建设途径与方式。城市经济学研究应能揭示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途径选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路径选择判定标准。

5. 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规律

城市经济是在密集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开放性经济,它不是封闭的,因而城市经济的运行需要依靠外部环境。生态城市打破了传统城市的地域界限,将城市与乡村融合到了城镇化区域之中,具有更广阔的经济运行环境。因而,城市经济学应该研究生态城市的经济构成,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所遵循的特有规律,已有的传统城市经济运行规律有哪些可以运用到生态城市的发展之中,现有的经济运行规律怎样指导生态化的经济运行,如何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等问题,尤其应该特别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运行规律。

6. 生态城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决定了其产业结构不同于以非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城市,将是一、二、三次产业相互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新模式。又由生态城市复合式生态系统的特点所决定,其集约内涵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与传统城市的粗放外延式模式不同。因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必须将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区别对待,研究符合生态城市内涵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包含第一产业在内的新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问题、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城市产业结构的构建问题、城市三次产业布局的合理分配问题、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如何促进传统工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及第三产业转型的问题等。应特别关注对生态城市区域产业传导机制的研究,探索如何形成具有生态、经济、高效的产业链,在城乡一体化条件下发挥生态城市产业的带动机制,加快生态产业的发展。

7. 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是否有效的依据,对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优化具有引导作用。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有其特有的规律,应该构建不同于传统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应从生态城市自身经济运行特点着手,重点研究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的特殊性、生态城市经济运行过程中各部门的协调方式和责任分工、进行生态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问题。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充分考虑节能、降耗、环保等内容构建适宜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篇3

    中国的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它以上海为中心,共15个城市及其所辖的74个县市,以沪杭、沪宁高速公路以及多条铁路为纽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原城市群是在多年的积累和发展的基础上,客观上形成的以郑州为核心的大城市群落和经济隆起带,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构筑中原城市群,是实现中原崛起战略目标、促进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必然要求。

    在两大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其中心城市上海和郑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以上海和郑州为例来对比分析中国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状况。

    (一)上海市与郑州市城市建设状况分析

    1.上海市城市建设。长三角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型,第二及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90%,所以该地区的城市建设也朝着有利于第二、三产业的方向发展。以上海市为例,2005年上海市社会固定投资总额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885.74亿元。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5.58亿元,第二产业投资1082.1亿元,第三产业投资2454.87亿元,第二、三业投资占了投资总额的绝大部分。其中,金融类机构加快聚集,全年新增各类金融机构73家;第三产业投资持续增加;公用事业改革继续推进,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城市绿化建设加快推进,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整体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上海市还非常注重创新城市的建设,不断增加创新资金的投入,2005年R&D投入经费214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2.34%,创新成果数量和质量也逐渐提高

    2.郑州市城市建设。首先,郑州市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2010年,郑州市以“畅通郑州”交通综合整治为抓手,全年共完成城市建设投资272亿元,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发挥中心城市经济功能提供了基本保证。2011年郑州还要拿出300个亿,用于自来水管网改造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另外,郑州市还很重视生态城市建设。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2003年度被世界银行评价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和投资环境最好的十个城市之一。随着郑州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面积和人口大幅度增加,在城市地域迅速扩展和经济迅猛增长的同时,带来了诸如交通拥挤、生物多样性破坏等城市生态问题,这不仅阻碍了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又影响了将郑州市打造成国际化商贸中心目标的实现。

    另外,从全国范围看,郑州市的城市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显示,郑州市的城市创新能力排名在武汉、长沙、太原之后,城市基础设施能力、城市学习能力、集约化水平、城市管理能力以及城市可持续能力等多项指标均排在武汉和长沙之后。

    (二)上海市与郑州市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1.上海市城市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更是在该地区的城市中独占鳌头,自1992年以来,GDP连续十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在2005年,上海市第三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了50%,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上海在金融、邮电、信息等高端服务业领域取得了重大成绩,第三产业产值体现了上海第三产业在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而新产品产值也反映了上海的科技创新为上海经济发展带来的新的突破,新产品产值较大,体现了上海在国家战略创新指导下,高新技术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局面。同时反映经济发展潜力的R&D经费占GDP比重、能源消耗的比重相对也较大,表明上海市在科技创新力度方面的支持以及能源节约方面的努力,体现了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正在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2.郑州市城市经济发展。经过六十年的发展,郑州市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经济体系,成为一个以商贸为主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的现代化城市,郑州市全方位的产业优势逐渐体现出来。这使得郑州市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0.2∶63.3∶16.5调整为2008年的3.2∶55.2∶41.6,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增加,结构升级;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市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增强,2008年末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2.3%。经济指标显示,郑州市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稳定上升的状态,为打造大郑州都市圈和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据中科院对城市竞争力的一项研究报告分析,郑州在47个城市中排名第四十五位,首位度1.7,结构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等都排在最后一二位。2006年珠三角的中心城市广州和长三角的中心城市上海的GDP总量分别为6068.41亿元和10296.97亿元,而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仅仅为2590亿元。这说明,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在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两个方面都是薄弱的,其首位作用不明显,对区域发展的牵引带动作用相对较弱。

    二、加强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建议

    从上海与郑州市的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对比分析中不难看出,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不管每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如何,总存在着或多或少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每个城市都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采取不同的措施,搞好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

    (一)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为基础设施投入提供基础。城市基础建设水平可以直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城市的经济发展对该城市的基础建设也有反作用。例如,重庆市抓住作为直辖市,加上在200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城乡统筹试验区的机遇,大胆改革,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步伐,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坚强的经济后盾。

    2.拓宽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要促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面向市场,从而解决资金不足的局面。把一部分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推向市场筹资,不但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而且还可以加快基础设施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效率。因此,可以引入民间资本以及发行市场债券等渠道筹集资金,以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3.研制新型的基础设施建设、修理及养护技术,以提高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基础设施利用水平低是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采用高新技术提高其利用效率是行之有效的。

    (二)建设生态城市

    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必须坚持“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城市规划要贯彻经济与环境协调的方针,运用科学理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环境承载力研究为重点,以区域经济及城市建设规划为互动环节,综合分析规划区域内人口、资源、经济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总之,生态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从长远来看是统一的。加强城市的生态建设,有助于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吸引城市内外资金加快城市经济建设;另外,城市经济的发展又可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与技术。加强城市生态建设要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对城市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不断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加大政府对城市生态建设的投资力度,根据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城市的性质和规模,因地制宜适当发展,共同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

    (三)提高城市创新能力

    从理论上讲,城市创新能力是城市创新体系中所有要素和行为主体有机组合的总体能力,主要表现为一种城市创新体系的协调、整合能力。因此,影响城市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的方面:科技创新能力、新技术产业化能力和品牌创新能力。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发展创新型经济,不妨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提高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有效地利用城市科技创新资源,协调城市间的科技合作与竞争,实训城市区域内科技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结构优化,促进城市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与创新成果的应用、推广与普及,从而创造和发展城市的竞争优势,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新技术产业化就是要使新技术成果实现工业化:把新技术变为可广泛应用的新产品、新资源和新服务。新技术产业化能力与当地工业的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城市是实施创新战略的载体,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城市的经济发展后劲,也决定了该城市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适应变化,不断创新,才能永远保持城市经济发展的活力,才能提高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城市建设的水平。

篇4

城市规划的目的

城市规划是现代化的城市管理理念,关系着城市整体建设的方方面面。只有明确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及最终目的,才能使城市规划的研究有的放矢。

(一)城市规划的主要面容

城市规划的内容在各国各有特点,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致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合理城市空间组织布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环境生态保护的需要,从而达到提升人民生活整体水平的目标。城市规划必然包括一种强制性内容,涉及城市基础设施以及相邻城市的相应设施,同时包括城市的文化遗产之类必须控制开发的内容。合理的城市规划必须估计城市发展的各基本面,严格规划城市资源的开发使用程度以及范围用途,具备自身城市独有的特色。

城市规划必须从大局出发,兼顾城市整体以及长远利益,合理而有序的规划城市空间布局,从而提升城市整体效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有效保障。城市空间有限,合理的利用,避免浪费,同时兼顾环境保护以及其他多方面内容,也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同时,合理的城市规划必须做到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要求,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生态保护三者的并存。还需建立各项有效机制引导和控制城市各项建设活动与城市发展目标一致,并提供有效信息,促进城市各项事业的健康有序运行。

(二)城市规划的最终目标

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城市规划的出发点和着力点,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生存状态的提高,才是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当代社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经济社会以及环境人文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发展,这也正是城市规划所必须遵循的着力点以及最终目的。现代城市的发展不仅是城市内部经济的调动,还要提供强大的吸引力,引进外来资本及人员,才能是城市更好的发展,实现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

只有合理的规划城市空间,最大程度的有效利用,不浪费有限的土地资源并兼顾环境保护和人民生存环境的提高,才是科学城市规划的基础。然后,合理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安排,有效重组城市经济建设布局,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软环境以及发展空间,才是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经济的发展建设,是城市规划的长远目的。现代化城市规划必须以城市乃至国家的整体长久经济利益为主线,不偏离科学发展观,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城市规划的程度

城市规划,是综合城市管理手段之一,是由专业人员团队经过实际勘察研究并综合城市多方面因素而最终得出的城市发展方案。这一方案,结合城市现实经济建设程度,构想为来城市经济发展目标而形成,既要研究城市现有的整体水平还要为未来城市发展方向及目标提供合理方案,其内容的深度,取决于城市现有建设水平。低估或者抬高城市实际经济状况,所得出的城市规划方案都是不合理且无法实施的。

另外,经济为城市规划提供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所引进的专业人员水准越高,提供的财力物力资源越充分,就越能使科学的城市规划方案真正的得到落实。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只有坚实的经济基础,才能补偿现用土地使用人的利益损失,同时,为其提供更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坚实的经济基础才能保证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渗透到城市各个角落,并保证其实施起来。所以说,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城市规划程度。

经济建设决定城市规划的长久性

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在一定时期的的整体发展构想,具有一定是时间要求。而在这一时期内,城市规划的实施层次会逐渐升高,对各方面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只有坚实的经济基础,才能保证城市规划进程中所需的各项资源及时到位,保证城市规划的进行。

同时,城市规划改变着城市的构造格局,对经济产生必然影响,只有经济建设不断地调整进步,才能使城市规划方案得以保持,软环境和硬环境同时发展,才是长久之计。现代城市规划必然涉及到城市已有资源的整合,产生某些利益冲突,只有经济基础坚实的城市财政及时的补偿这部分损失,才能使城市规划对经济发展长久利益的以实现。

(三)经济建设为城市规划提供良好环境

首先,城市规划的形成,是专业人员经过科学复杂的考证研究,综合有形无形环境以及考虑多方利益而最终得出的。其次,现代城市规划,关系城市国家的诸多方面。近年来,提出关于城市规划的监督听证制度,以及全面的法律法规环境,为城市规划限定正确空间也为其实施提供良好环境保障。只有经济坚实的城市,才能有精力不断地完善城市规划所需的必要法律保障并且有效监督城市规划的运行。再次,城市规划的实施,需要结合多方面有效信息,并且保障再实施过程中消息的及时准确,以及不断更新,这些,都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为其提供高效服务和技术支持。综上三点,城市经济建设为其城市规划的视线提供相应人文环境,法律保证以及信息技术支持,是城市规划得以保证实施的重要方面。

篇5

一、城市建设的经济管理,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前提或“软件”

长期的计划经济影响,人们把城市供水、排水、煤气、热力、道路、桥梁、公共交通、环境卫生、园林绿化、防洪等基础设施一概视为非生产性设施,将它们划入非生产性部门。在“左”的重生产、轻生活指导思想影响下,城建工作中的基础设施建设被排到了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地位。不能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设项目排不上队,投资无法保障,遇到压缩基本建设规模时,它们是首先压缩、削减的对象。这种认识严重影响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留下了过多的城市欠帐,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又把城市基础设施规定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硬件”,为创文明城市而上的“硬件”,使城市基础设施脱离城市经济发展实际,成为城市建设填不满的无底洞。还有一种观念也比较普遍,认为城建工作纯属政府行为,发发文件,定定办法,立立项目,拨拨款就能干好。正是这些不切实际的认识和观念,将城建工作大部分内容排挤到经济工作的门外,造成了城建落后的局面。城建工作是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它参与社会生产的过程,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城建工作的成果具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意义,它是现代化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系统和承载体,是提高城市经济效益的一个决定因素,是发挥区域经济中心作用的重要物质条件,也是经济建设水平的集中体现。重视经济工作就要重视城建工作,要搞好经济工作就必须搞好城建工作,这是必须树立的观念。

二、城市建设的经济管理是激活当前城市经济的重要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出现过两次较大的通货膨胀,国家治理通胀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压缩基本建设。做为国家基本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建设有着十分明显的扩大需求的作用。当前我国城市经济面临的严峻问题是失业率急剧上升,社会购买力下降,产品销路不畅,企业经营困难。根据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限制国民收入增加的不是总供给不足,而是总需求不足,换言之,只要有需求(消费和投资),就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生产产品,增加国民收入。总的看生产决定消费,但在消费严重不足时,消费又决定生产。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能力的迅速增加与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相对缩小是社会经济基本矛盾的表现之一。总需求不足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总需求包括消费和投资,储蓄和货币供应。

城市建设的功效有二:一是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拉动生产生活消费。它具有生产和消费的双重属性。经验分析,城建投资60%用于原材料,40%用于工资和管理,用于原材料的资金活化了钢铁、建材、能源、交通等工业,用于工资和管理的资金活化了商业、轻工业、生活服务业和劳务市场,这就是城建对城市经济的激活作用。而投资结果却是城市功能的增强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些又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了条件,体现了城建对城市经济的保障作用。城建对经济的这种作用是有条件的,它是在社会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起作用,并且要做到投资到位,不能拖欠。二是进一步扩大就业渠道。城市建设是一块巨大的海绵,可以吸纳众多的就业者。目前城市就业门路较窄,下岗人员多半选择投资少或不投资的客运交通、摊点贸易、修理服务、家务劳动和餐饮等行业,造成了劳务流动盲目性和部分行业的混乱性。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可以吸纳大批城市失业群体。城建系统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像绿化、地面的软(花、草)硬(砖、混)覆盖、住宅工程和小区物业管理等,都需要大量劳务。

篇6

1 生态城市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1 生态城市建设表面化现象严重

由于受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城市政府往往强调生态城市的表面层次,即城市外在环境的改善,在一些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盲目仿照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建成一批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不相符的人文景观,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一些城市为达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外在化指标,将生态城市建设停留在城市景观生态化的层次上,单纯依靠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方式建设生态城市,显然无法真正实现生态城市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1.2 生态意识普及推广不足

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对于生态城市相关规划的落实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往往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口号响亮,但却没有具体实施的时间框架和建设指南,生态意识在全社会普及推广的力度不够,缺少必要的实施规划及细则,来指导城市建设和配合生态化发展。城市居民生态城市理念欠缺,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在建设过程中群众参与力度不足,生态城市建设延续性不够,没有建立良好、完善的生态城市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由于生态城市建设水平难以定量化表征,使得人们对生态城市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的特点没有清晰的认识。

1.3 城市政府对生态城市建设管理缺乏力度

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关系难以协调,城市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力度薄弱,各相关部门协作能力不足,信息共享力度不够,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使得城市政府无法完成对生态城市的整体协调调度,工作效率较低。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虽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向良性发展,但整体来看,我国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管理保障体系仍不完善,对于与生态城市建设有关的法律问题研究较少,相关法律、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

1.4生态城市内部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我国的产业结构布局相对落后,整体来看还属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能耗大、污染重的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基础设施薄弱,第三产业滞后等问题突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日趋严峻,城市发展和城市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不协调,大量企业存在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浪费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城市及其周边的环境、资源质量。高技术产业在我国是资源密集度较高、知识密集度和附加值较低的产业。信息技术的高技术产业,基本上是一个缺乏技术含量的组装产业。核心技术、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绿色GDP评价指标的认识存在偏差,重视程度不够,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城市的经济高效性优势不明显。我国生态失衡、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是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增长方式粗放导致的必然结果。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的特征突出,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的依赖程度高,在这样的产业结构下维持经济快速增长,必然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

1.5 生态城市规划不合理

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可实施和可操作性不足,往往仅是打着生态城市的旗号,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现象严重,使城市的生态建设与城市自身基础设施建设脱节。生态城市的空间规划不合理,对城市的扩张和城市自身结构优化方面存在局限性,不注意开放空间的利用和保护,使城市开放空间日益减少,生态质量随之下降;交通组织形式混乱,公共交通系统不发达;土地集约利用能力不足,盲目扩张城市用地范围,土地浪费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6 缺乏科学的生态城市评价标准

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使得生态城市的建设缺乏必要的指导原则以及建设过程中对原有生态结构的维护规则。单纯重视城市绿地面积指标的完成和生态景观的建设,城市绿化没有为城市生态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没有将生态城市的内涵融入到城市的复合生态系统之中,淡化了生态资源培植,考虑经济建设过多,考虑生态资源再造少,其综合效益较低。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1)实现“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是生态城市区别于传统城市的主要特征,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谐的社会运行为经济的长效发展创造了条件,高效的经济运行为居民财富的积累奠定了基础,而生态的良性循环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三者又常常表现出矛盾性,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生态”是共生的客观存在,但“和谐、高效、良性循环”的目标没有相应的基础和条件却难以共存。城市经济学应在区分城市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城市社会内部关系协调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与条件。

(2)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

城市的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关系到城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有的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大致可分为同心圆型及其轴向结构、放射扇形和多中心型等变形形式,其中同心圆模式是城市形成的基本结构。然而生态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城市地理空间概念上,它区别于传统城市独立于周边乡村的特点,是一种城乡融合的城市化区域,因而在空间特征上,生态城市必然会与传统的城市有所不同。城市经济学应该在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上,研究适应于生态城市特点的空间结构演化及城市土地利用规律,找到最适合生态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模式。

(3)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选择。

要素禀赋是城市在特定的区位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空间上多种要素大规模聚集的结果。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城市已经形成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的相对完备的要素构成及资源配置方式。然而,生态城市作为新兴的城市形态,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社会、经济等众多方面的生态化要求,根据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人文条件等要素禀赋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建设途径与方式。城市经济学研究应能揭示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途径选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路径选择判定标准。

(4)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规律。

城市经济是在密集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开放性经济,它不是封闭的,因而城市经济的运行需要依靠外部环境。生态城市打破了传统城市的地域界限,将城市与乡村融合到了城镇化区域之中,具有更广阔的经济运行环境。因而,城市经济学应该研究生态城市的经济构成,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所遵循的特有规律,已有的传统城市经济运行规律有哪些可以运用到生态城市的发展之中,现有的经济运行规律怎样指导生态化的经济运行,如何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等问题,尤其应该特别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运行规律。

(5)生态城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决定了其产业结构不同于以非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城市,将是一、二、三次产业相互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新模式。又由生态城市复合式生态系统的特点所决定,其集约内涵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与传统城市的粗放外延式模式不同。因而,应研究符合生态城市内涵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包含第一产业在内的新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问题、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城市产业结构的构建问题、城市三次产业布局的合理分配问题、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如何促进传统工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及第三产业转型的问题等。应特别关注对生态城市区域产业传导机制的研究,探索如何形成具有生态、经济、高效的产业链,在城乡一体化条件下发挥生态城市产业的带动机制,加快生态产业的发展。

(6)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是否有效的依据,对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优化具有引导作用。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有其特有的规律,应该构建不同于传统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从生态城市自身经济运行特点着手,重点研究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的特殊性、生态城市经济运行过程中各部门的协调方式和责任分工、进行生态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问题。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充分考虑节能、降耗、环保等内容构建适宜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7)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和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及区域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

3 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心和方向

(1)产业是现代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产业的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决定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对城市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根据我国目前的产业发展模式,必然造成大量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改善产业发展模式,使产业发展“生态化”,是我国实现生态城市的必要条件和核心内容。或者说,只有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框架中继续优化产业结构,才能为生态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生态工业是生态建设的重点,而循环经济是生态工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在产业方向上,要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和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单位经济产出的废物排放量,实现达标排放。应把生态环境优化作为衡量工业发展质量的基本标准,并把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程度降至最低。同时,多层次利用“废弃物”,把经济生活中传统的侧重污染的末端治理转变为生产全过程控制的污染防止,即实现清洁生产。在管理上,将不同部门和地区之间的资源开发、加工、流通、消费和废弃物再生过程进行系统组合,优化系统结构和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率。

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作为推进我国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保战略的总思路。

(2)生态建筑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生态建筑体现了以人和自然为本的生态观,是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的结点。它是由自然基础设施、生态代谢设施、人工设施(和人类生态服务体系,通过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经济过程和人文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耦合而成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人居生态系统。生态建筑是解决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污染和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

(3)发展生态服务业是生态建设的保障。

所谓“生态服务业”也可称为“生态第三产业”,也就是指第三产业的生态化。生态城市必须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形成完备的功能组合。如商业、交通通讯等流通部门保证了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正常运转,是城市经济生态系统运行的动力,同时也对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构成重要影响。交通的密集和拥堵会加剧城市环境污染(主要是大气污染),饮食服务业造成的油烟及消费过程中严重浪费现象等也会造成城市环境污染。在重视实体生态产业发展同时,要重视城市生态服务管理和生态文化建设,通过加强环境公益建设为生态城市建设奠定服务基础,通过新型社区和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人的素质、技能和生态意识。

(4)绿色消费是生态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

消费是实现生态循环的重要环节,它和社会生产之间存在促进和制约关系。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要实现消费方式的转变:一是要引导消费者向无污染、无公害、有助于身体健康的“绿色消费”方向发展;二是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对垃圾进行有效的处置,提倡“绿色生活”;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提倡“绿色家园”;四是提倡适度消费,实现可持续消费。

4 选择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始终是人类社会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二者的关系从“经济优先发

展、先污染后治理”发展到“清洁生产,污染零排放”,又发展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这种背景下,结合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要求,各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经历一次大的调整。而基于生态优先原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缓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出路;是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是顺应知识经济潮流,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4.1 国内外不同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西方的工业化是20世纪主导生产模式,以不可再生的石油作为能源。“石油经济”倾向于集中趋势、规模化生产,生态压力超过生态承载力,带来环境负效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了自主创新为主,日本采取了模仿创新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不同的经济发展结果。东亚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形式多样各具独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类型:(1)新加坡、南韩、我国台湾、我国香港新兴工业化经济体(ANIES~4)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2)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东盟三国(ASEAN-3)外扩内联综合型经济发展模式;(3)菲律宾拉美型二元断裂性经济发展模式;(4)处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中国、越南社会主义过渡型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煤炭经济”,与人民群众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大。因此,在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生态保护中应采取有力的对策与措施:倡导节能型经济,加速再生能源对石油的替代。循环再生产模式与节耗经济应成为追求目标,把前向关联产业废物作为后向原料资源,使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到最低程度。目前,我国大中城市需要实现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变。

4.2 循环经济模式

生态城市的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它是仿照生态体系中的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的机制,将现行的“资源一产品一废物排放”开环式经济流程转化为“资源一产品一再资源化”的闭环式经济流程,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废物的资源化,使园区经济和环境同时优化。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必然选择。这首先需要在城镇体系规划上、在产业布局上,把相互之间有较强“食物

链”关系的各产业主体放在一个园区内,并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产业生态园区。这既可大大节省建设投资,又可以有效地利用废物,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

4.3 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主题,其实质是以人为中心,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要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生态型工业园区。具体设计需要遵循四化原则,即工业园区化、园区循环化、产业知识化、企业清洁化。

参考文献

[1]赵清,张珞平,陈宗团,等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07,(5):155-1591.

[2]王莉基于循环经济理念下的陕西生态城市建设[J].商业研究,2007,(2):21-231.

[3]黄肇义杨东援1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25,(1):59-661.

[4]宋永昌城市生态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王如松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城市[J].学术月刊,2007,(7):5-111.

[6]王发曾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代意义、科学理念和准则[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2):17-251.

[7]国家发改委1“十一五”能源发展规划[R]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7,(4).

[8]李赶顺,张玉柯,等.循环经济与和谐生态城市[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篇7

一、智慧城市与智慧经济

智慧城市是由在人力和社会资本,以及在交通和信息通讯基础设置上的投资来推动可持续经济增长和高生活质量,并且通过参与式的管理对上述资源及自然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1]。

智慧城市经济体系需要重点考虑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及时反馈城市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等所产生的各种需求,从而达到城市生产、消费、交换和资源配置机制的智慧化,由此,智慧城市经济体系包含城市产业体系、经济活动的智慧空间布局、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经济支撑体系。

智慧经济是指集知识、环境、科技、信息、文化、道德于一体的战略性经济、创新型经济。智慧经济有以下特征:①经济发展更依靠高级管理人才实现经济协调发展;②智慧型劳动者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③实现能源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处于和谐状态;④社会经济发展多元化,农业、工业、信息、知识、技术都在各自领域内对社会和谐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智慧经济讲究以人为本,以人类智慧驾驭财富,让资本服务人类、造福人类,实现经济规模更优化,人与自然更和谐。

二、智慧城市的智慧经济评价与智慧空间布局思考

智慧经济指标集中体现了城市整体经济的内涵特色和结构特征,是进行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实现整体经济优化升级的重要观察点。

1.从城市创新创业水平、经济产出能耗水平、互联网产业发展水平等评价智慧经济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中心组织开展的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提出智慧城市的智慧经济指标包括城市创新创业水平、经济产出能耗水平、互联网产业发展水平三项[2]。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动力,而创业是经济活力的重要助推器。城市创新创业水平主要评估城市研发水平与创新能力;经济产出能耗水平指标主要来衡量城市节能水平及经济发展质量;城市互联网产业发展水平通过考察城市电商发展规模与信息产业产值来综合评估。

2015年报告显示,总体来看我国智慧经济发展不均衡,且差距较大,导致两极化较为明显。具体来看,我国整体创新创业方面还有所欠缺,对绿色环保意识还较弱,资源利用率不高,加之互联网、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对传统产业带动性不强,需加大经济转型力度,提升绿色新型产业发展水平。

2.从城市创新力、软件开发能力、数字内容产业、信息服务业水平、文化互动、文化体验、设计业水平等评价智慧经济

上海社科院信息化研究所开展了全球城市智慧建设的评估研究,提出城市智慧经济指标包括城市创新力、软件开发能力、数字内容产业、信息服务业水平、文化互动、文化体验、设计业水平[3]。前四个指标衡量数字技术的创新程度,后三个指标体现了文化内容的创意程度,两者构建了立体化的数字创意经济体系。文化互动考虑了一个城市在文化方面的区域辐射力和影响力,文化体验关注一个城市的政府、企业、市民共创造的设施、活动和网络关系。

报告提出,香港、北京、上海等亚洲城市智慧经济,有的产业基础强大,有的文化互动突出,具有明显的结构优势特征。

3.智慧空间布局

智慧空间是在遵循技术哲学逻辑下密切结合时代先进技术,并用来服务于城市空间营造的系统化空间模式,其兼顾顶层设计、城市尺度和近人尺度,以提升城市空间效率、优化社会经济运作和权衡人类多元诉求为宗旨,并通过高效、弹性的空间政策保障实施的动态空间策略[4]。智慧空间代表了更加紧密的时空联系、更加全面的要素流动。

城市空间的布局发展是一个涉及到地理、人文、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综合因素的问题。我国的城镇化速度之快、规模之大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今天很多问题采用传统理论无法很好的解决,因此智慧城市建设需要结合我国的体制特点和城镇化特点,结合土地和金融制度的改革,在“空间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深化,才能更好地解决当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三、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的智慧经济发展

1.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经济增长的多因素分析

胡军燕等[5]分析了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科技实力、经济基础及城市开放度的关系,探寻智慧城市经济增长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环境因素中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正向显著影响智慧城市经济增长,其它因素不显著;科技水平与经济基础对智慧城市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城市开放度正向显著影响经济增长。

2.智慧经济与智慧城市建设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

(1)制定智慧经济战略规划和实施方案,稳步推进智慧经济建设

针对当前智慧城市建设“过热”现象,需要谨防盲目地跟风,应该理性地结合当地实际,重构和完善顶层设计[6]。

(2)强调城市特色和比较优势,重点突破,示范先行

构建智慧经济体系时,首先需要最先完善最基础的或者是具备示范意义的智慧经济项建设,依托其代表性和特殊性进而形成特色经济[7]。具备高辨识度、可替代性低的经济体系,将为其整体经济智慧化转型构筑坚实的基础。追求经济体系智慧化升级,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探索新的具备优势的经济增长极,最终实现智慧经济高速、高效的建设。

3.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在于实干,以人为本

在技术已经不是问题的当下,建设智慧城市更多的是需要融合人的胆识和智慧,创新融资模式,吸引、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智慧城市建设行业,选择好突破口和抓手,真抓实干。

四、结论

1.智慧经济指标集中体现了城市整体经济的内涵特色和结构特征,是进行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实现整体经济优化升级的重要观察点。城市的智慧经济指标可以从城市创新创业水平、经济产出能耗水平、互联网产业发展水平三方面评价,也可以从城市创新力、软件开发能力、数字内容产业、信息服务业水平、文化互动、文化体验、设计业水平等方面开展评价。

2.智慧空间布局代表了更加紧密的时空联系、更加全面的要素流动。智慧城市建设需要结合我国的体制特点和城镇化特点,在多方面进行研究,才能更好地解决当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3.智慧经济是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智慧城市建设将不断促进智慧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4.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在于实干,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颜慧超,等.全球智慧城市研究前沿与实践标杆[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3,4.

[2]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中心.第五届(2015)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R].2015,11.

[3]陈桂龙.解读全球智慧城市[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6(3):30-37.

[4]吴健生,何东冉.基于ICT 视阈的智慧空间营造[J].规划师,2015(12):83-88.

篇8

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生活中,加强园林建设,促进城市发展是当今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适应时展、提升我国城市绿化水平的重要内容,在当代经济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园林事业的飞速发展,园林所涵盖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从原先的封闭的建设模式逐渐走向了街道、广场、市区、郊外等领域,园林建设模式也从原来的皇家园林、私人园林逐步过渡到政府园林、公共园林,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走进了一个新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加强,园林事业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与应用价值。

二、园林建设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地位与作用

(1)园林建设的生态功能。园林建设一般都是以花草、树木以及其他绿色植被为主要依赖对象的,众所周知,绿色植物在净化环境、改善气候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在城镇中大量的种植绿色植物,并施以一定的艺术加工,可以改善城镇中的空气环境,降低噪音,还可以调节湿度,降低空气中粉尘含量,有效地降低光污染,给城镇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2)城市园林建设可以吸引外资,增强经济活力。一个城市的信誉度、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绿化环境是这个城市的重要标签,在吸引外来资本上意义非凡。现代的竞争终究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的优劣与人的品质、意志、心理成熟能力和人与人之间的协同作用具有重要的关系。一个鸟语花香、生意盎然的城市无疑会大大拉近了与投资者之间的距离,给投资者留下好感,更体现了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与市民优良的素质,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无疑会大大增加投资者的投资概率。同时,园林建设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同时也改善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这对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可以大大推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外汇的主要来源,也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主要贡献者,旅游业以其环保、生态而备受经济学家的推崇,新加坡、泰国、埃及等国家都致力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以优良的城镇环境和园林景观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的游客前来游玩和消费,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园林建设推动旅游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可见一斑,我们国家最近几年也在大力扶持城镇绿化产业,使得园林建设逐渐从政府部门独立出来,成为带动国民经济的独立行业。

三、我国园林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1)社会对园林的重视程度不够。尽管园林建设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社会、政府和民众普遍对园林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园林建设只是一个辅的社会行业,没有能够为社会创造足够的经济价值,在园林建设方面形不成共识。甚至于在资金和空间等资源领域与其他产业发生冲突时,园林建设会让位于对拉动经济有显著效果的行业,且社会普遍对园林建设的前景认识不到位,没有充分认识到园林建设在改善城市化境、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不利于园林建设事业的发展。

(2)绿化覆盖率低,人均绿地面积少,绿色植物种类较少。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的影响,我国城市绿化率普遍较低,且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绿地占有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基于经济因素的考量,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模式是先污染后治理,这就注定了我国城市绿化面积不可能丰富,且这种发展模式也给城镇绿化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目前,在城镇绿化中,或许是求异心理在作祟,在选择绿化作物时往往偏爱于外来物种,殊不知,外来物种可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给生态系统带来不可磨灭的损失。虽然最近几年我国出台了相应的城市绿化措施,但是收效甚微,与西方国家60%的绿化率相比,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且在绿化过程中出于管理等因素的考量,过多的选择相同种类的植物,基本上都是行道树加灌木丛的规划方式,与郊外的自然生态系统形成巨大的落差。

(3)园林职工素质低,管理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没有专业的园林艺术培养机构,一些园林工作者素质较低,且缺乏系统的培训,园林工作过多地依赖经验,长期缺乏专业的园林工作人员。不仅如此,很多城市面临着老员工退休,新员工没有掌握专业园林知识的窘境,在技术层面出现断层,且目前大多数的绿化工作都是一个有经验的师傅带领一帮没有经验的学徒,绿化效果可想而知。再者,我国绿化事业起步较晚,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直接引进外国先进的园林管理模式,没有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园林工作方式,园林工作的指导方针与现实存在脱节现象。

四、加快园林建设,促进城市生态发展

(1)进一步提高和统一政府和民众对园林建设的认识。近年来我国政府虽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城镇建设口号,且某些城市的园林绿化事业建设的颇具成效,但是从多样化的生态园林建设的角度考虑,这些还远远不够。因此政府应该首先提高对园林建设的重视,加大宣传力度在民众之间形成城市园林建设与保护的理念与习惯,实现行业重组,使得园林行业成为一个融合景观、文化、旅游、林业以及产品开发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行业部门,并在报刊和杂志等媒体上宣传园林绿化在改善生活环境、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升园林建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2)城市生态经济建设要突出地方特色。一个城市的生态资源与人文环境都是这个社会重要的无形资产,更是吸引外资,招揽人才的重要依赖屏障,要提升城市的品牌效应,提升一个城市的审美品位,就要根据本地的气候、生态环境,地理位置等因素建立一套适应本地特色的园林绿化方案,完善区域规划,明确功能定位,加快基础步伐,把基础设置建设和人文环境的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独具魅力的城市特色。

五、结束语

园林建设是一个关乎城市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的关键行业,在现代城镇建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给园林建设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现代园林建设是一个涉及科技、建筑、文化、信息、美学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工程,本文主要对园林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出了重要探究,针对我国现阶段园林建设工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希望对我国的园林事业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德顺,赵子贤,雷学端,李秀芬,王小青.园林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J].山东林业科技,2006(04):74-77+81.

篇9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我们社会发展的速度也随之加快,工业和经济的增长变得更为便利和快捷。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也给城市环境建设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大气污染加剧、水体污染和水资源短缺、城市垃圾逐年增多以及城市噪声和电磁辐射污染等等,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高度重视城市环境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

1.我国城市发展状况

1949年建国初期,全国城市总数为136个,有不到10个大城市,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到1960年全国城市总数增加到199个;城镇人口由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0.6%,提高到19.7%,达到世界上初步城市化水平。醉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得到提高,到2002年底,我国有设市城市660个,城制镇20660个,城镇化水平达到39.1%,进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逐渐增加。

2.城市环境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通过观察研究,笔者总结城市环境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有大气污染加剧、水体污染和水资源短缺、城市垃圾逐年增多以及城市噪声和电磁辐射污染等问题。

首先,城市大气污染加剧。我国城市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城市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煤炭的燃烧,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占城市全部大气污染的85%,其中烟尘占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80%左右,SO2占城市排放量的90%左右。[1]煤含硫和灰分较高,许多都没有经过脱硫处理,直接燃烧,加之城市居民家庭小炉灶直接低空排放,产生了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导致严重的煤烟型大气污染;迅速的城市化伴随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在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严重的机动车尾气污染,形势严峻。

其次,城市水体污染和水资源短缺。城市水污染主要由工厂排水和城市居民生活污水造成的,近年来城市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年增长率为7%,有50%的污水量是从家庭排放的。目前我国每日排放的废污水量约1亿多吨,这些污水有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造成全国三分之一以上河段受到污染;同时90%以上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城市大量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充分的废污水排入流经城市的河流,使径流水质恶化。[2]由于城市增长快,经济高速发展,城市用水集中、量大、增长快,因此缺水现象首先反映到城市。在我国目前660多座城市中,有300 多座城市缺水,日缺水量达1600万吨以上,重点缺水城市108座,严重缺水城市50多座。

再次,城市垃圾逐年增多。随着我国城市人口大量增加,每年生的城市垃圾量为1亿t ,同时每年还在以10 %的速度递增。在我国671 座城市中,至少有2/ 3都已陷入垃圾的重重包围中。特别是在焚烧垃圾时,产生的二恶英类污染特别严重。垃圾还造成土壤板结,大中城市周围土壤80 %污染严重。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还将日益增多,这些固体废弃物的堆放、处理不仅占用大量城市和农村用地,同时,固体废弃物的处置还会给地下水、地表水、空气带来严重的二次污染。

最后,城市噪声和电磁辐射污染严重。随着城市发展的加快,噪声已成为城市一大公害,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城市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机动车辆和建筑工地。目前我国约70%的城市人口遭受到高噪声的影响,在70个有监测的城市中只有60%的主要城市达标,而一般城市只有33%达到噪声控制标准。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不到50%,90%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超过了70分贝,社会生活噪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再加上城市电磁辐射的加剧,使人们精神紧张,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此外,城市环境建设中还有不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城市管理不到位、资金投入不到位以及城市整体规划与环境保护衔接不到位的问题。

3.解决对策

目前,入世使我国城市环境面临机遇与挑战。今后一段时期,应该在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策略,实现

城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此,提出对策如下:

首先,正确的认识环境规律。正确科学认识环境与人类及其生物的辩证关系,探索人类及生物种群受环境因素制约的基本规律,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环境的和谐程度,是为了维护公众利益,人—环境和谐既是环境核心规律,又是人类—环境相互作用中的重要内容。[3]城市是具有最强烈人文与自然的复合系统,人—环境和谐就更是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城市环境污染不仅是工厂企业造成,还与每个市民和每个家庭密切关系。只有全体市民自觉采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生活,才有利于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

其次,确立新的我国城市的环境战略和目标规划。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根据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要求,全国城市分布特征、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和因地理条件带来城市环境条件和环境要求的差异,综合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确立按层次分类的城市发展的环境战略,指导城市经济建设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按照新的城市发展环境战略,制定不同类别城市发展环境目标规划,用于修订和完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环境保护目标要求和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确保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行动,达到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再次,积极开展城市环境保护和治理技术研究,推广国外新技术,依靠科学技术手段有效地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推行集中供热,普及型煤,积极开发燃气和清洁能源技术,重点解决烟尘污染。研究推广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使生活垃圾资源化。推行节水和污水治理技术,使废水资源化。研究和推行城市绿化技术,增加绿地覆盖率。在工业企业中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在工业生产全过程中控制污染产生,达到节能、降耗、减污的目标。研究提高城市工业污染防治和基础设施水平的科学技术,保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有雄厚的技术能力和较高科学水平。

最后,加强环境保护意识。要重视市民城市环境意识和公共城市环境意识提高。市民有了这些意识后,政府会使自己的决策行为,企业会使自己的生产行为,民众会使自己的消费行为,一致地向城市环境保护方向倾斜。使全体市民在城市环境保护事业中成为一支重要的监督、支持、促进的力量和立法、守法的重要社会力量。

此外还应该合理征收环境保护费、建立健全城市环境法规来治理城市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城市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笔者希望通过一个环境工作者的设分参加到这项工作者中来,不断总结经验规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篇10

一、体育经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现状

研究体育经济与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关系,必须明确“体育”的基本内涵。就国际公认的“体育”概念,它的内涵可分为“大众体育”和“运动竞技”两大部分。我国的竞技体育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为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城镇居民“大众体育”的发展却不容乐观,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处于极不平衡的状态。

1.居民的健身思想观念意识不强,兴趣和热情欠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改善,休闲和娱乐的时间相应的增加,人们的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的意识在不断增强,但目前居民的健身意识却令人堪忧。虽然受到某些客观因素的限制,但多数人的锻炼热情不高。

2.城镇居民人均活动场地严重不足。从全国的体育场馆开放和经营情况来看,体育场馆数量和利用率水平还是很低。有数据表明,我国目前体育场馆远没有达到国家相应的建设要求水平,在城市的体育场馆中,只有44.1%对社会全部开放,21.3%部分开放,34.6%的体育场馆尚未开放。从居民活动点看,目前平均每个街道、乡镇只有2.77个体育活动点,体育活动人数一般为31-100人,而且是锻炼者自发组成,同时缺少体育社会辅导员的帮助。这些均无法满足城镇居民对体育健身的要求。

3.城市中体育基础设施明显差异。大城市主要是省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是高校、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集中之地,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水平较为发达,基于城市现代化的需要,在资金的投入以及体育场馆的修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中、小城市,特别是乡镇所无法比拟的。作为社区、居委会、乡镇的体育健身中心和健身点,由于经济条件的因素,发达城市和较发达城市及不发达的地区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

4.城镇居民的健身活动消费水平差异明显。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指标“体育消费”,在我国还处于相当低的状况,人均体育消费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仅为0.5元,而我国的邻国日本达到了20元人民币的水平,虽然我国居民娱乐、教育文化费用的支出,从1985年至1997年的12年间,占工资支出的比例提高了2.6%,但是增长的幅度还是不快,并且地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从全国的形势来看,大部分中部或西部的中型城市,特别是小城镇居民的体育文化水平还远低于全国消费水平的平均值。

分析我国城市体育这种状况的原因:(1)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中认为,体育是一种公益性事业,是国家的投资行为,这种惯性思维阻碍体育在城市经济中的正常发展。(2)体育的资金投入有限,公共基础设施缺乏,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率较低,许多居民的体育健身因场地设施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实现。(3)政府机关人员对体育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认识不够充分、深刻。(4)人们普遍参加简单的运动,所以在体育文化消费支出方面比较低。

二、体育在城市现代化中的作用与影响

体育运动的普及与大力发展,对推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在国家经济许可的范围内,发展体育事业将促进综合国力的发展和增加国民的收入,与其他需要大量投资的经济部门相比,体育的发展具有更大的优势。

1.发展体育经济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发展体育能够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由于体育具有健身、娱乐、休闲、竞赛等特点,它能够推进和带动城市旅游、商业、交通、电信、新闻、餐饮等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人亲身从事体育运动,通过消费,城市取得可观的经济收入。其次,体育最明显的经济作用就是促进体育产品的消费,而主要的消费人群是集中在城市。最后体育能够增强人们的体质,提高身体素质,提高人的基本劳动技能,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效益达到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目的。

2.发展体育经济可以加快城市现代化。大型的体育赛事是塑造城市形象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它不仅能打造城市文化、体现城市活力、优化城市经济结构,更能够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步伐。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步伐与内地各大城市比较相对滞后,但是我们的自然环境及体育冰、雪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一些大型的国内、国际赛事,可以促进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大提高我们城市的知名度,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3.体育经济的发展能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国内、国际各大城市举办大型赛事的实践已经证明,都会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比如,体育场馆、道路交通、城市绿化、宾馆、饭店等等,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同时改善城市的软环境,引起更多外商的兴趣,加大资金的投入,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增添了诸多的活力,连锁性地为各个行业充满了生机,因此体育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4.体育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的机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休闲、娱乐的时间也在增多,因此对体育的需求也就越来越高,体育产品的需求量也就不断加大,为了满足全社会所有参与体育活动的人们,对体育产品的需求,如体育服装、鞋类、运动器材,以及体育旅游等等,都需要加大劳动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增加了城市就业人员的数量,还带动了相关行业人员的就业机会。

5.发展体育经济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我们都知道体育运动是国内、外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汇的过程,是城市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纽带”,同时可以吸引外来资金、设备、技术、管理经验等,可以使原本知名度不高,有极具地方特色技术过硬的产品,通过媒体及信息交流打入国内市场,甚至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体育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巨大作用,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动力,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和注意到它的负面影响。首先是竞技比赛大型体育场、馆,专业性很强,承担赛事以后,有可能处于闲置状态。因此要充分考虑到它们的公益性及后续效应。其次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大型赛事人流聚集空气污染、噪音、废物垃圾等,故此要充分宣传“绿色体育”理念,最后,每次赛事要有适度的商业运作。如国际上的奥运会,第21届蒙特利尔就负债20多亿美元,不仅没有带动经济发展,反而给城市经济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民间主办的奥运会,在金融界人士彼得・尤伯罗斯的领导下,一改亏损局面,获得了2.5亿美元的盈利。

三、体育经济开发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

1.体育经济开发应与城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一起共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个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文环境等自然人文因素,必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生存与发展。每个城市的历史渊源不同,所形成的文化传统也不尽相同,具有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气质。因此体育开发要符合当地人们的心理特征和人文特征,以便普及、推广和提高。另外,不同的城市可以利用其地貌特征和气候特点发展不同的体育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不同城市体育文化。

2.体育经济的开发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国不同的城市形成了一定的经济差异,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区域体育政策,对于体育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具有深远的意义。以沿海地区和中部省会为中心的周边经济发达地区,资金雄厚,信息快捷,全民健身运动及体育基础设施相对普及,形成体育与经济同步双赢格局。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人口众多,资金匮乏,体育产业以国内大众需求的体育用品为主进行生产,在各自管理的辖区内,给群众提供一些必要的体育健身场地与设施。经济不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少数中部及边远山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他们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体育用品业的生产则应以生产少数民族体育用品为主,人们以开展少数民族传统项目为主要内容。

四、开发体育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与体育经济发展相关配套的建设。发展体育需要其它相关部门与行业的支持与配合。为了使人们更好地从事体育锻炼、休闲、观赏、就需要取得道路交通、服务接待、社会治安、餐饮、检疫等部门的有机配合,形成以体育为中心的服务网络,让人们在锻炼与消费过程中,心情舒畅,身心健康发展。

篇11

辐射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是指能量高的物体和能量低的物体通过一定的媒介相互传递能量的过程,两者均向彼此传递能量,但因前者能量传递大于后者,因此,从净辐射能量的数量上看,能量低的物体能量增加,最后两者达到相同水平。

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中的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一般为一个城市或城市圈)与较低地区进行资本、技术、人才、市场、信息等的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城市辐射力是指城市对周边地区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辐射力越强则带动力越大。

作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心的城市,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带动力量,其水平的高低和辐射力的强度对周边地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而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辐射效力则是指两个城市中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对较低城市带动作用的大小,综合学术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认为这个数值的影响因素有四个:较发达城市的辐射能力,也即辐射源(在辐射中能量净输出的一方)的大小;欠发达城市的承受能力,其承受能力反应在城市的经济和现代化水平上,而这通常也可以用这个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来衡量;辐射媒介,就是城市的交通条件、信息传播手段和对外开放度等,它反映了城市间辐射的效率;城市间距离,这影响了城市间能量传输的成本,因而对城市间的辐射效力有较大影响。

作为成渝经济区核心城市之一的成都,是四川地区的中心城市,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均高于周边的地区和城市,其对周边地区有着不可忽视的辐射效应,对周边城市的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成都城市圈的概念提出于2009年,并随着成渝经济区的建立而得到强化,分析成都与周边城市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将对成都和周边地区城市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综合城市辐射力、城市辐射效率、城市间距离以及城市间辐射力差距这四个因素,构建城市间辐射效力的函数,通过AHP分析法建立城市间辐射效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分配相应权重,计算出成都及周边绵阳、自贡等15个城市的辐射力和辐射效率,以及成都与这14个城市的交通距离、辐射力差距,并通过Brauninger和Niebuhr(2008)的方法,计算出成都与14个城市间的辐射效力指数(α),进而通过excel、spss等统计软件,分析辐射力差距、交通距离、辐射效率对城市间辐射效力指数的影响,从而得出如何促进成都与周边地区城市更好地协调发展的建议。

经济辐射理论研究综述

对于经济辐射和城市辐射的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较为广泛,而实证研究又多着重于城市辐射力指标体系的建立、城市经济辐射力的评价、影响城市辐射力因素以及提升城市辐射力的对策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区域经济辐射相关理论

1.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学中的增长极理论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Perroiix)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增长极形成需要三个条件:一是该地区有足够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二是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三是有适宜的经济增长环境。由此可见,一个地区经济增长中心,必须具备区域内外部的集聚和辐射能力,经济实力、规模效应和外部环境是衡量城市或经济中心的三个重要标准。

2.梯度转移理论。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

3.空间扩散相互作用研究与中心-模型。瑞典学者T・Hagerstrand于1953年在《作为空间过程的创新扩散》中,首次提出空间扩散的问题,后美国经济学家J.R.P.Friedman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开始讨论区域空间演变,提出了中心模型并指出,当经济发展进入一定阶段后,随着政府平稳发展政策的干预,中心和的界限将逐渐消失,经济在地区内实现一体化和全面发展。

(二)城市经济辐射力指标体系研究

从辐射力水平的指标来看,韩建清、闫二旺(1995)较早地利用非农业人口、百元实现利税、人均国民收入、自然资源组合度、交通状况指数、城建地形条件系数等12个指标分析了陕西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区域范围。何龙斌(2012)用城市人口、城市GDP总量、城市规模、至西安的交通距离、西安至断裂点的距离、断裂点场强等7个指标分析了西安对陕南地区的经济辐射力。冯德显等人(2006)结合断裂点模型,建立了以经济综合、产业、企业、开放、科技、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7大指标为一级指标,下设13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的评判体系,分析了郑州市的城市辐射力现状。冯邦彦、常伟伟(2008)选取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从业人员数、实际利用外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各产业就业人数占劳动人数比重等14个指标对香港、深圳、广州等城市的空间层级结构关系进行了测算,得出了各城市辐射力的大小。

本文借鉴了前人的研究,并考虑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将城市间辐射力的指标体系分为四部分,即城市辐射力、城市辐射力差距(与成都)、城市辐射效率和城市与成都间的交通距离,具体请见下文辐射力指数指标体系的建立。

(三)城市经济辐射力评价方法研究

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大多数城市经济辐射力的评价方法都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如韩建清、闫二旺(1995)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山西省城市经济的影响区域范围;贺晓波、王睿(2008)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中的因子分析法对环渤海区域17个城市的金融辐射力进行了评价;师谦友、罗晶等(2012)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西安城市辐射力进行了研究,对各评价指标给予了不同的权重系数,得出了一定的结论。

本文采用AHP分析方法,同时借鉴了SPSS因子分析法的一些想法,对权重的赋予进行了一定修正,得出了本文的指标权重系数。

(四)城市经济辐射力影响因素研究

影响城市经济辐射能力的因素有很多,但大多数学者提到的因素都大同小异,陈田(1987)认为城市经济影响能力取决于城市投资集聚能力、市场集聚规模和技术、经济的水平;梁斌、孙久明(1991)认为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强弱与城市功能、规模、人口、对外联系便利程度等因素成正相关,与城市之间距离成负相关,距离愈大,作用力越弱。

本文将通过城市间辐射力指数函数及数据的分析,找出影响成都与周边不同城市间辐射力差异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直觉性分析。

城市间辐射效力指标选择与指标体系构建

成渝经济区四川行政区划部分包括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自贡、泸州、内江、南充、宜宾、达州、广安15个市,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11108.1亿元,占全省的87.7%,是成渝经济区内发展腹地最广、集聚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

(一)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采用《中经网经济统计数据库》中城市数据库的内容,选择了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自贡、泸州、内江、南充、宜宾、达州、广安15个市,选取了2009年的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等25个指标,这些数据均为市辖区数据,不包括市下设的县级数据,因而能更客观地反映城市本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由于中经网数据库中城市的客运量、货运量、邮电业务总量等数据缺失,本文调取了四川省2009年统计年鉴,通过数据计算和整理,得到了当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完善了2009年的数据,并通过谷歌地图调取了成都市与上述14市的交通距离(高速公路距离),从而得到完整的反映城市间辐射力指数的三大综合指标。

(二)指标选择与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建立了三层指标体系,第一层为目标层,即城市间经济辐射指数;第二层为准则层,即上述的四个指标―中心城市辐射力、中心城市辐射效率、城市间距离和城市间辐射力差距(由不同城市的辐射力做差获得);第三层为方案层,即在第二层指标的基础上,为每个指标又选取了不同的指标来反映其水平。具体如表1所示。

(三)指标权重的赋予―AHP分析

鉴于在城市间辐射指数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中,许多指标相互关联,甚至相互包含,因而在评判时起的作用也不一样,故本文采用了AHP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城市间辐射指数各个变量进行赋权。具体过程因篇幅有限,不再赘述,分析结果如图1、图2所示。

城市间辐射指数模型构建与统计结果输出

(一)城市间辐射效力指数模型

令城市间辐射效力指数为αρ,城市辐射力为β,城市间距离为D,城市辐射效率为γ,i表示成都,j表示成渝区内成都除外的各川属城市,则城市间辐射效率模型如下:

αij=f(βi-βj,Dij,γj)

其中,αij代表成都与成渝区内川属其他城市间的辐射效率,βi-βj代表成都与川渝区内川渝其他城市间的辐射力差距,Dij代表成都与成渝区内川属其他城市的交通距离,γj代表成渝区内川属城市的辐射效率。

根据各准则层指标,构建准层次指标函数如下:

β=f(A111,A112... A121... A1mn...A151,A152,A153)

γ=f(A211,A212... A221... A2pq...A231)

(二)城市间辐射效力指数计量模型构建和计算

前人在研究一个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时,一般是从两地在一段时间内GDP增长率相关程度来确定的。本文按照Brauninger和Niebuhr(2008)的方法,用αij表示城市间辐射效力指数,并建立如下计量模型:

(yjt+T/yjt)1/T-1=ρ0+ρ1+αij[(yit+T/yit)1/T-1]/Dij+ρ2Pj+ρ3pt+εijt

其中,T表示一个时间跨度,本文采用2000-2009年的统计数据,故T的值为0-10;yjt+T和yjt分别表示成渝区内除成都外的城市在第t年和t+T年的GDP值;yit和yit+T分别表示成都在第t年和t+T年的GDP值,即同上一模型中i代表成都,j代表除成都外的成渝区川属城市;αij代表了成都与其他城市间的辐射效力指数,为待估计参数;Dij代表了成都与其他城市的距离,与上述模型一致;Pj为虚拟变量,表示地区j是否属于成都一小时经济圈,用0-1变量表示,该变量表示一些固有的地域因素对经济的影响;pt为时间变量,取值为0,1,2.....9;εijt为线性回归后的余项。

通过stata统计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此结果满足了显著性检验,具体过程不再赘述。

(三)统计结果输出

本文采用了2009年的四川省统计年鉴和中经网城市数据库的数据,调取了15个城市的市辖区各项指标及其数值,输出结果如表2所示。

城市间辐射效力指数影响因素分析及结论

(一)综合评价

城市的辐射力和辐射率反映了城市本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是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标志。在这一分析中,由于成都的指标数值过高,导致掩盖了其他城市间的辐射力和辐射效率对比信息,故去除成都市的数据,对其余14市的数据作图分析,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绵阳、南充、乐山、泸州的城市辐射力处于第一梯度;德阳、宜宾、内江、遂宁、资阳的辐射力处于第二梯度;眉山、达州、广安和雅安的城市发展水平则相对较差。

(二)城市间距离与城市间辐射效力指数关系

城市间的辐射效应随着距离的变化而变化,从图4可以看出城市间的辐射力指数与距离基本呈负相关关系,这也符合一般学术界的观点。

为了更精确地探查距离与辐射效力指数的关系,必须将影响辐射效力指数的其他两个因素―城市辐射力差距和城市辐射效率两个变量控制在一个水平上,为此,本文选取了泸州-德阳,雅安-遂宁,南充-乐山这三组城市进行对比。从辐射效力指数看,距离成都较近的德阳的指数为0.839835,大于泸州的0.667262,反映出距离与城市间辐射效力指数成反比关系。雅安-遂宁和南充-乐山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

(三)城市辐射效率与城市间辐射效力指数关系

城市辐射效率反映了城市的交通条件、通讯和信息传递水平以及开放程度等,因此它对城市间的辐射效力指数的作用类似乘数效应。为此,本文将除成都外的14个城市的辐射效率和城市间辐射效力指数进行比较分析,从图5中可以看出,除资阳、雅安外,城市间辐射效力指数与城市的辐射效率基本呈正相关关系。

固定影响城市间辐射效力指数的其他两个因素―距离和辐射力差距,本文选出了遂宁-内江和南充-自贡这两组城市。两组数据也均证明了上述观点,尽管其相关性没有距离的影响大。

(四)城市间辐射力差距与城市间辐射效力指数关系

由于据成都市与周边14个城市的辐射力差距和与成都间的辐射效力指数,分析未能发现城市间辐射力差距与城市间辐射效力有明显的相关性,为此本文继续进行前两部分进行的分析,控制影响城市间辐射效力指数的其他两个因素―距成都距离和城市辐射效率,来分析城市间辐射力差距对城市间辐射效应的影响。通过对表2的分析,本文选取了泸州-宜宾,乐山-雅安这二组城市进行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对比中发现,泸州和宜宾的数据显示城市间辐射力差距和城市间辐射效力指数成反比关系;但从乐山和雅安的数据看,二者却成正比关系。从上述分析可看出,城市间辐射力差距与城市间辐射效力指数之间并无明显一致的相关关系,这也有可能与城市选取有关,因为本文选择的都是成都与各城市间的辐射关系,而不是与各城市周边城市的对比,所以可能对这部分结果有一定影响。

结论与建议

借用物理辐射的理论,本文认为城市间辐射效力指数受三个因素影响:城市间辐射力差距、城市间距离和城市辐射效率。三者又各自由不同的因素决定,通过对最终结果的图表分析,得到如下三个结论:第一,城市间辐射效应与城市间的距离成反比,城市间距离越大,城市间的辐射效力指数越小,成都对相应城市的辐射效果越差;第二,城市间辐射效应与城市本身的辐射效率成正比,净辐射输入城市的辐射效率越高,城市间的辐射效力指数越大,成都对相应城市的辐射效应就越大;第三,城市辐射效应与城市间辐射力差距之间的相关关系不确定,即城市间辐射力差距越大,并不一定意味着城市间辐射效力指数越大,二者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因此,本文认为在成渝区的建设中,从城市自身角度看,应该加强自身的经济建设,努力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提高自身的区域辐射力,促进城市周边地区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才能与更发达城市之间实现更好地相互辐射与促进;此外,城市应更加重视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城市交通道路网,提升城市通讯服务能力,加快信息的交流与传递,从而能更好地接受更发达地区和城市的辐射,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M].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2.刘崇献.北京与上海经济辐射能力差异探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5(4)

3.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韩建清,阎二旺.江西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5(2)

6.何龙斌.西安对陕南的经济辐射力测度评价与提升政策[J].安康学院学报,2012(3)

7.冯德显,贾晶,巧旭宁.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力及其评价―以郑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6(3)

8.冯邦彦,常伟伟.大珠三角城市群空间层级关系实证研究[J].经济前言,2008(1)

9.陈正伟.总部经济辐射力的统计测定方法[J].决策参考,2004(9)

10.李博,贾志勇.桂林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力范围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院报,2009(1)

11.李敏等.小城镇经济辐射区定量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4)

12.贺晓波,王睿.环渤海区域城市金融辐射力研究[J].经济论坛,2008(1)

13.师谦友,罗晶等.基于AHP分析的西安城市辐射力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12)

14.陈田.我国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系统的初步分析[J].地理学报,1987(4)

15.梁斌,孙久明.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看浦东、浦西的协调发展[J].财经研究,1991(1)

16.国家发改委.成渝区区域发展规划,2011

17.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8.邵帅.国防工业对区域经济的辐射机制与辐射力评价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6)

篇12

1城市污水处理与环境保护概述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球人口急剧增长,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大加大;加之工业迅速的发展带来的全球水污染,使得地球上可用的水资源迅速减少。我国地域面积广阔,人口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且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在西部和北方极度缺水,严重影响到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污水处理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污水处理成为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

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环境保护之后,开始兴建了一大批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和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入21世纪后,政府不断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的资金投入,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也在逐年提升。2005 年6 月底,全国661个设市城市建有污水处理厂708座, 处理能力为4912万立方米/d,是2000年的两倍多;全年城市污水处理量162.8亿立方米,比2000年增加了43%,城市污水处理率达45.7%。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我国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

2城市污水处理的技术特点

在城市污水的处理上,我国传统使用方法较多的是活性污泥法,它是以活性污泥为主题的污水生物处理方法。这种方法是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再将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这种方法的污水处理效果很好,出水水质较高,但是花费的成本也高,在处理污泥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能源,而且在管理中也比较困难。活性污泥法有以下四个组成部分:曝气池、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维持曝气池的污泥浓度;改变回流比,改变曝气池的运行状况)、剩余污泥排放系统和供氧系统。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占地广、规模大,整个处理厂的设计较为简单,处理设施主要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城市污水处理厂具有一次性投资大、使用寿命长、结构坚固等特点使得污水处理厂的单位运行成本低,在保护环境上可以发挥出较好的效果来。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技术越来越多,处理技术的针对性越来越强,主要技术有分段进水、氧化沟、电解、离子交换、沉淀、过滤、生物处理等方法。

除了表格中列出的几种工艺外,目前还有其他工艺,如:一体化池、序批沟、A/O法、A/A/O法、传统活性污泥法等,这些工艺各有特点。AB法的单元构成比较复杂,采用A、B两段在不同的负荷下运行,基础设施较多,对有机底物去除效率高,有较好的脱氮除磷的效果;但是A段运行时如果控制不好容易产生臭气污染环境。另外,AB法适用于高浓度的城市污水处理,所以在城市工业生产中产生的高浓度污水地方运用较为广泛。

分段进水和吸附再生都是中等负荷运行的污水处理工艺,这两种工艺在运行时较为简单,基础设施也简单,投入不高;但是这两种工艺的污泥不稳定,所以就需要对设施进行稳定性管理,所以在基础建设中需要加上管理环节,也增加了一定的费用。但是这两种工艺的能耗较低,污泥产生的沼气还可以用来发电,实现循环利用,所以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经济性的,在国内外的城市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3环境保护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环保成为经济建设中的重点,要边污染边处理,不能为了经济建设而一味的污染环境。环境一旦破坏,要再想恢复如初就非常难了。在当前城市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无论是城市工业污水还是生活污水都在上升,为了保证人们生活环境的良好就必须进行城市污水处理。

从前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在逐年上升,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着,各种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适用地方。有的适用于高负荷运行,有的适用于低负荷运行,有的适用于中等负荷运行;有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高,有的基础设施费用低等,在城市污水处理中不同的地方就有了不同的工艺。虽然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还远远不如其他国家,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会越来越高,城市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在城市规划中就要将污水处理考虑进去,要将环境保护考虑进去,由于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较广,所以需要合理规划城市发展。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也是各有优缺点,随着社会的发展,污水处理工艺也会不断进步,逐渐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减少缺点,促进城市环境的美化。

结束语

城市规模和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城市环境保护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点,城市污水处理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技术的发展,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逐渐扬长避短,给人们一个更加美好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篇13

Key words: circular economy;ecological environment;construct;use

中图分类号:X19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2-0137-01

0引言

随着近几年我国GDP逐年递增,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与生态环境保护共同被放在桌面上探讨,在保经济增长和保护生态环境中我们需要一个平衡点。另一方面我们能推断到经济增长并不代表一定要牺牲生态环境的和谐,为了生态环境的和谐我们就一定要抑制经济的发展。于是,我们发现循环,可持续发展便是我们平衡两方面的支点。如何利用好这个平衡支点关系到我们经济建设和生态城市建设的共同发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明如何将循环经济理论运用到生态城市建设中,旨在通过以下几方面的说明促使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更快更好地发展。

1我国建设生态城市面临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工业化加剧,伴随工厂集聚城市而来的是大量务工人员的拥入,导致人均城市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天空受废气排放和人口膨胀的双重影响呈现出灰白色;水质也因为生活污水增加和工厂不处理性污水排放的原因对人体的危害越来越大;土地也因酸碱平衡被破坏而影响作物产量;城市人口的膨胀也加剧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增加,而垃圾处理也成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难题……事实表明,工业化的城市环境给人们带来了就业的同时也带来了生存环境的毁来,人们一边在创造社会财富一边在承担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生存条件的恶化。另外,我们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也面临旧产业经济与新型生态建设不协调的问题,毕竟旧产业经济在我国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积淀了很深的历史文化,建设生态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新思维,新突破,要求我们在旧的生产模式和旧的发展思维上进行革新。一方面我们要发展城市经济,拉升GDP,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构造我们的生存空间是建设生态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设生态城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循环经济理论在建设生态城市中的运用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循环经济主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上,表现在再生资源的利用上。因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能耗和废弃物的排放处理,经济发展城市又少不了务工人员的聚集,人口膨胀免不了消费和生活垃圾的增加,种种生态环境的不和谐便在经济快速发展中自然而然地产生。那么当我们要保经济增长的时候,要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有从节约能耗,增加资源利用效率,加大废弃物的回收循环利用几个方面着手:从表象上来看,节约使用资源,增加资源利用效率解决因工业发展导致我们对大自然的穷尽性发掘,遵守自然规律,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环境。大自然给予我们人类的资源是丰富的,但是也是有限的,如何高效利用不可再生性资源关系到我们人类的持续发展。我们除了从节约这方面着手外还可以研发相关科学设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使用率;使用能源替代品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发电代替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降低废弃物排放的处理设备成本和增加废弃物排放的渠道。从能源的使用和排放两方面切断因资源使用而代来的生态环境破坏。

从实质层面上来讲,促使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双向保护。最直接的是对我们日常生活垃圾的回收处理。我们知道日常生活垃圾概括起来实际上就是可用作有机肥料的垃圾和难处理的石油产品,而后者对环境的破坏是具大,不可挽回的。那么,我们可以将前者聚集起来用作形成沼气,天然气资源,而的后者我们一边增加媒体宣传力度号召节约循环利用同时,努力开发相关处理设备和降解技术,在有关技术未形成前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建设有具大隐患资源的利用,从替代物的研发上解决我们日常对难处理石油产品的依赖。

3相关法律对循环经济理论在建设生态城市中的支撑

循环经济理论在建设生态城市中的运用,解决了我们资源高效利用,人、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也带来了循环消费的生活模式。但是,这些仅仅停留在了理论层面上。也就是说理论与现实之间我们还是感到有所差距。只有通过立法保障我们才能将所设想的理论转变为我们希望看到的现实。首先是道德宣传,我们应该加大生态资源节约保护,高效使用,循环利用,以达到可持续发展道德宣传的目的,在全社会范围内提高居民意识,共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存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也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其次再是从法律层面上保障循环经济理论在建设生态城市运用。道德宣传能够起到提高人们思想意识的作用,但是仍然不排除有少数人为了一己私利,置道德规范于不顾,我行我素,给我们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带来隐患,因此我们需要有法律的震慑和强制来保障。我们可以一面总结国外发达国家有关环保与经济双向共同发展的成功事例做参考一面结合我国生态破坏的经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制约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的穷尽性发掘。再就是通过政府制定资源开发与利用方案,达到开发的不浪费,保证高效,可持续发展。

4小结

本文从建设生态城市出发,运用循环经济理论系统阐明了建设生态城市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在建设生态城市中我们在面对资源丰富却有限,资源使用效率低,工业经济发展、人口膨胀带来的一系列生活废弃物处理的难题,在保经济增长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两者之间,我们艰难地寻找着平衡支撑点。其次,在探索经济和环境双向发展中我们发现了循环经济这个平衡支撑点,引入循环经济理论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我们提出了产业升级,技术革新促使资源的节约、高效使用,并对工业,生活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和回收再造来达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建设共同发展的目的。最后,从道德和法律两个方面,提出了征对发展经济的同时建设生态城市的道德宣传,在起到革新人们旧思维的基础上约束人们的日常行为,道德力量和法律强制力相互协调补充共同为建设和谐生态城市做保障。

参考文献:

[1]程娜,孙岩,尹怀宁.论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建设[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