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综述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目前,国内关于凯兴斯泰纳原著的翻译和出版,主要有《工作学校要义》(1935年)和《凯兴斯泰纳教育论著选》(1993年)等。
对凯兴斯泰纳较早的研究主要见于民国时期。凯兴斯泰纳的主要著作之一《工作学校要义》于1911年问世,很快,其著作中的教育理念就传到中国。20世纪初,国内著名教育学者樊炳清、钱歌川、姜琦、刘钧等就对他的教育理论做过介绍、研究和评说,有的还亲赴德国向他学习。其中,比较详细的相关研究见于民国时期姜琦所著的《现代西洋教育史》。
目前,国内关于凯兴斯泰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凯兴斯泰纳个人经历和著作介绍
《教育学文集·教育目的》介绍了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的目的》,《世界教育名著通览》介绍了凯兴斯泰纳的两本主要著作《工作学校要义》和《德国青年的公民教育》。
2.凯兴斯泰纳总体思想内容介绍和价值评析
《外国教育管理史教程》中,作者在第五章近现代德国的教育管理中,从倡导公民教育、倡导劳作教育和创办补习学校三个方面介绍了凯兴斯泰纳的办学思想。《外国教育史教程》把凯兴斯泰纳视为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前期欧美新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介绍了其“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理论。在《德国基础教育》中,作者将凯兴斯泰纳视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开拓者,从三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凯兴斯泰纳在职业教育方面所作的贡献。
3.凯兴斯泰纳劳作学校思想介绍
马立志在《凯兴斯泰纳劳作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里阐述了凯兴斯泰纳劳作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目的、任务和具体改革措施,挖掘出了其中渗透的“大职业教育观”。在《外国教育实验史》中,作者具体介绍了凯兴斯泰纳劳作学校实验,并将凯兴斯泰纳劳作学校实验与费斯泰洛齐教育实验、杜威芝加哥教育实验作了比较。
4.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思想介绍
徐小洲在《论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思想》里介绍了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思想的相关概念和实施公民教育的场所特点,最后评析了公民教育思想。李静在《论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目的》中着重论述了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思想与我国公民意识培养之间的联系。
国外有关凯兴斯泰纳的众多研究主要有两大类:
1.介绍凯兴斯泰纳教育思想和改革实践,并对其思想价值和改革影响进行评析
在由摩洛哥教育家Zaghloul Morsy主编的《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第二卷)中,作者结合凯兴斯泰纳的个人经历,介绍了凯兴斯泰纳个人主张背后的实践来源。ThomasAlexander 和Beryl Parker 所著The New Education in the German Republic中主要论述了他的公民教育和劳作教育思想。
2.结合作者所在国家和所处时代所遇到的职业教育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对凯兴斯泰纳的职业教育思想和改革实践有选择地进行了介绍
篇2
>> 高等职业教育与创新教育 试析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特征的研究与创新 建设创新型城市与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的新模式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的实践与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政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创新思想与能力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精品的理念与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应对举措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困惑与对策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研究 小议创新高等职业教育管理 会计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图学教学创新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探讨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差异性研究 试论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沟通 高等工程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同质性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7):1.
篇3
19825788 2030年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前瞻 潘懋元 李国强 《中国高等教育》 2016年第17期 7100字
19825789 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利益、冲突和问题 劳赐铭 《中国高教研究》 2016年8期 11200字
19825790 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的政治经济逻辑分析 张文玉 刘明兴 《职教论坛》 2016年第22期 10100字
19825791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本质属性及其衍生特征 雷世平 《职教论坛》 2016年第22期 10100字
19825792 “职业教育质量”概念考析 梁卿 《职教通讯》 2016年第22期 7600字
19825793 我国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研究综述 李红卫 《教育与职业》 2016年第15期 9600字
19825794 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制度困境与突破 多淑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24期 9800字
19825795 应用型本科建设的时代逻辑、国际经验与路径选择 朱国华 吴兆雪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22期 10500字
19825796 天津海河教育@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问题及优化布局策略 王振刚 《职业教育研究》 2015年第8期 10300字
19825797 天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评价与分析 王良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22期 10500字
19825798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策略变迁机理及政策启示 潘海生 高常水 《教育研究》 2016年第8期 10500字
19825799 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的问题及路径研究 刘根华 胡彦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年第4期 8800字
19825800 论创新人才和工匠人才培养的可能性――基于升学立交桥的视域 张健 《职教论坛》 2016年第22期 10200字
19825801 竞争性合作与保护性约束:一个动态背景下的校企合作分析框架 朱俊 李亭 《教育与职业》 2016年第15期 11500字
19825802 论应用技术大学专业建设的基本特征 吴仁华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年第4期 7200字
19825803 优化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布局研究――基于经济理论视角 邱少煌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第8期 8400字
19825804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观的反思与重构――整体主义视角 陈鹏 《职教通讯》 2016年第22期 12000字
19825805 发展性评价视阈下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诊断研究与实践 谢敏 吴立平 徐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24期 8200字
19825806 关于我国职业教育国家课程建设的思考 吴云川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22期 10500字
19825807 职教师资“高职―本科―专硕”一体化培养模式初探 曹俊 李仲阳 唐智彬 《中国高教研究》 2016年8期 12300字
19825808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模型建构及提升策略 李锋 闫智勇 《教育与职业》 2016年第15期 11500字
19825809 连片特困地区非学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问题探析――以滇桂黔石漠化地区为例 邓廷云 唐志明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22期 8800字
19825810 我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构建研究 张品茹 《中国成人教育》 2016年第15期 6200字
19825811 民办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潘奇 阙明坤 《教育发展研究》 2016年第17期 10200字
19825812 民办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研究综述 张修哲 谢茂康 2015年第8期 10200字
19825813 开放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若干问题――定位、角色和职责与职业发展 冯立国 刘颖 《中国远程教育》 2016年第8期 12600字
19825814 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认同” 邹金霞 《高教探索》 2016年第8期 6800字
19825815 澳大利亚弱势群体技能培训探析 阚唯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第22期 12300字
19825816 中国对非职业教育援助与合作的实践发展及战略意义 陈明昆 张晓楠 李俊丽 《比较教育研究》 2016年第8期 10100字
篇4
篇5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即高等职业院校,它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一般简称高职(包含高等专科学校、其他各类高等学校及机构举办的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其突出的职业特性是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间最大的区别。高职教育是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为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端或高级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职业能力和职业特性,使学生具有未来职业岗位及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思维、行动、情感、语言等职业特性。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高职教育也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主要分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其中以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为主。鉴于此,笔者认为高职主要指高等专科层次的各类高等职业教育。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就是一种预期的学习结果。我们通常认为“课程目标”是由课程方案的目标、每门课程的目标和教学目标三部分构成。“课程目标”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博比特的《课程》一书中,并给出其内涵是“学生应该掌握及达到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而奥利瓦则将其定义为:课程规划者希望学生在完成学校课程计划的部分或全部后,达到的一种可量测、具体化的能用术语表述的取向或结果。高孝传等人从本质内涵方面对课程目标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课程目标是指学生在某段特定教育时期内需要实现的培养目标,即在国家相关教育方针的指导下,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现状,要求学生完成或达到预先规定的教育任务、内容情况。”汤百智等将课程目标描述为:它是学生经过一门具体课程学习后,在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应达到的预期结果,而且在实际课程开发活动及实施中总会表现出一定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其基本要求。
(三)专业与职业
高职教育与其他普通教育类型的不同点在于鲜明的职业导向特性,这决定高职专业课程目标的确定需要进行职业分析和社会用人单位需求调查。为了准确把握高职专业课程目标的含义,必须厘清“专业”和“职业”两个基本概念的涵义。以下是有关教育专业的几种基本概念: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专业类别(《辞海》);高等学校的一个系里或中等专业学校里,根据学科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分成门类;产业部门中根据产品生产的不同过程而分成的各业务部门(《现代汉语词典》);“专业”顾名思义即专门职业的意思,可以引申为从事某固定职业所需要的专门技术与专门理论(全《职业教育与课程论》)。
由上可以看出,“专业”可以理解成一种学业门类或职业。高职教育的专业是学校与劳动力市场对接的切入口,它的设置是以社会经济发展的就业需求为依据,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的专业可以看作是培养人才的类型,即高职教育的专业是教育部门根据劳动力市场对从事各行业的劳动者和人才的需要以及高职教育的整体可能性所提供的培养类型。
以下是有关社会职业的几种基本概念:职业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的种类(《教育大词典》);指在业人员所从事的有偿工作的种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职业是一定社会中社会成员所从事的作为自己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类型或具体工作(南海:《职业教育的逻辑》)。
以上有关“职业”的几种基本概念表明,“职业”是个人联系社会的纽带,它与社会分工密不可分,正如马克思所说:“每一种职业都是社会分工的一定部门。”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复杂化,职业分类也愈加丰富化、多样化。职业主要包含以下三种涵义:一是指“occupation”,生活中所从事的工作,如从事医生、教师等职业。二是“vocation”,以前是农业生产等体力劳动工作的专有名词,现在则逐渐泛指一切为了得到酬薪而受雇去做的一般工作。三是“profession”,一般专门指受过专门训练或从事脑力劳动的职业(如哲学家、科学家等)。
凯尔・桑德斯指出专业是人们所从事的需要专门技术的职业,它需要培养特殊的智力去完成,其目的是提供专门性质的社会服务。姜大源在《职业教育学新论》一书中将社会职业总结为群集式的工作资格、规范的工作领域、层级型的工作空间和社会化的工作价值四个基本特征,证明了高职教育的专业具有很强的职业属性,专业和职业有紧密联系和对应关系。高职生未来的职业活动涉及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能够通过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获得,高职院校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以专业覆盖的职业从业资格要求为参考,高职专业课程目标的编制需要依据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进行企业人才需求和职业分析。高职教育的专业虽然具有很强的职业性,但并不等同于社会职业。通常情况下,高职教育的一个专业可以涵盖多个社会职业。这是因为高职教育的专业数量不仅与社会职业分工的专门化水平与程度有关,还受到效益最大化和科学合理化的制约,其在划分上追求尽可能多地覆盖社会职业。
(四)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目标
从“课程即学科”和“课程即科目”的角度出发,高职课程的分类按照课程实施的作用一般可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最典型的课程类别主要按其功能划分为普通文化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本文中的专业课程目标则主要指包含实习实训等实践课程在内的专业课目标。高职院校专业课是以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分工为依据进行的学业门类划分,目的是促进学生形成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它以教授学生未来从事职业所需的专门理论与专业技术为核心,是一种专门培养学生理论及专业技术的课程。其中,高职的综合实践课是针对高职的专业需要而开设的,是一种突出强调技术技能的实践性学习课程,主要形式表现为学生在文化课和专业课基础上以独立操作的企业实习等方式进行。并且,高职院校的课程正朝着理实一体化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因此,高职教育的专业课旨在传授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即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就业、创业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它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高职的专业课程目标作为专业课程标准的核心,应从根本上明确“高职生为什么学”“高职生应当学什么”“学习将给高职生带来什么”等有关高职专业课程的基本要素。由此可见,高职专业课程目标是一种针对专业课做出的预期学习结果,即期望学生经过专业课学习后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应达到的状态和水平。高职专业课程目标是专业课程开发、编排、实施和评价的依据,它通常以观念形态存在,在专业课程实施前预先产生并存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大脑中,引起并指导教育者和学习者的行为,是协调、组织师生行为的准则。为了使本研究活动更具针对性,论文中涉及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目标主要指的是中观层面的高职具体的每门或某门专业课(包括实习、实训课程在内的专业实践课)的课程目标。
二、相关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对职业教育课程领域关注广泛,相关研究成果也日益丰硕。但整体而言,专门针对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目标制定和开发的理论研究尚不多见,多在课程开发或设计等研究成果的某些章节中涉及。还有如田凤兰等人从实践导向视域等不同视角对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开发进行研究。仅有王玲、刁春好等人以“高职课程目标开发/设计”为题目进行研究。在中国知网和EBSCO中以不同主题,对2005―2015年所有相关文献进行高级精确检索,检索详情见表1。
(一) 国外研究综述
在研究文献数量上,国外相关研究成果比中国丰富很多。在影响力方面,国外学者对课程目标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影响深远,出现很多世界著名的课程领域专家。特别是美国和英国,先后涌现了一大批国际课程论著名专家,如美国的泰勒(Tyler R W)、查特斯(Charters W)、博比特(Bobbit J F)、蔡斯(Zais R S)、艾斯纳(Eisner E W)、加涅(Gagne R M)、舒伯特(Schubert W H)、波帕姆(Popham W J)、奥利瓦(Oliva P F)、约瑟夫・施瓦布等,英国的斯宾塞(H Spencer)、斯腾豪斯(Stenhouse L)、泰勒(P H Taylor)和理查兹 (C M Ricards)等。其中,博比特的《课程》、查特斯的《课程编制》以及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等都为高职课程理论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对专业课程目标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主要观点如下: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最早使用curriculum(课程)一词。博比特最早提出“课程目标”概念,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目标具有基础性的影响;蔡斯将课程目标分为curriculum aims 、curriculum goals和curriculum objectives,即课程宗旨、课程目的和课程目标;奥利瓦的《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6th Edition)》融合古典和现代课程作品,详细阐述了课程开发各个过程的原则和组合等问题,认为课程目标是用具体、可测量术语所表述的取向或结果;舒伯特将课程目标取向类型分为普遍性、行为、生成性(展开性)和表现性共4种目标取向,为后续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取向研究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在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来源问题上,最终可以追溯到泰勒,他认为课程工作者对课程目标应该综合考虑“学习者本身”“当代社会生活”“学科专家建议”三个方面来源,并且这三种来源缺一不可,这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目标的确定等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英国学者泰勒和理查兹依据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探讨课程的理论基础,并指出课程理论研究和实践必须考虑学科内容、学生、教师和环境及其相互间的组合关系;英国的斯腾豪斯提出了过程模式的课程思想,肯定课程的内在价值和研究必要性,并第一次提出并实践了教师应成为研究者的思想。
根据上述文献分析,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在研究内容、深度、影响力和探索力度上都要超越国内很多。国外研究既重视专业课程目标的实施过程,又注重其理论研究。但国外的研究经验终归只是其自身的实践探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非解决任何国家高职专业课目标研制问题的“灵丹妙药”。
(二)国内研究综述
1.研究时间、数量分布分析
国内高职专业课程目标的相关研究起步很晚,这不是说“课程目标”概念现在才有,而是没有在教育文件中正式使用。早在民国初政府颁布的《中小学暂行课程标准》中就已首次使用了“课程目标”一词,但对于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研究却起步晚很多,从期刊文献、专著资料时间分布上即可明显看出。高职专业课程目标研究是随着职业教育课程研究兴起的,研究历史非常短。在相关文献数量分布方面,涉及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重要专著主要有邓泽民的《职业教育教材设计》、徐国庆的《职业教育课程论》、黄尧的《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黄艳芳的《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全的《职业教育课程与教育学论》和汤百智的《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等。专门针对高职专业课程目标的期刊论文尚不多见。与外国的相关成果数量相比,我国的研究成果数量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对于高职课程目标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2.研究方向分析
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对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从历史到现状、从国外到国内、从理论到实践、从目标定位到开发技术等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探讨研究。一些学者基于泰勒课程原理、多元智能理论等不同理论或观点展开探讨,如郭峰、饶异伦的《基于泰勒课程原理的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研究》、胡怡芳的《基于多元智能的职教课程目标研究》、蒋满英的《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职业教育课程目标探微》等。曹文华、张书芳和张原等人则从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求知”和“求职”角度论述。吴健从证券业从业资格证学习与实训的角度探讨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等问题。俞明、贾宏则基于“课程情境、知识分类、能力构成、社会需求以及教育目的”等几个方面对课程目标的技能化问题进行了批判性反思等。还有一些学者对已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述评,如王坤、谢长法的《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研究综述》,对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涵义、层次、类型、确立依据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分析,并指出课程目标由单一目标向多元目标整合的趋势;王鉴在《课程论热点问题研究》第三章中就课程目标的基本历程、研究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做了详细整理、分析。
3.研究内容分析
第一,价值取向上。施良方在参考舒伯特的见解的基础上,总结了行为目标、生成性和表现性比较经典的三种类别。有的学者也提出普遍性、行为、生成性(展开性)和表现性四种经典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王小聪、郭岚对职业教育课程目标从实质和形式进行了解读,即实质取向上的知识本位、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形式取向上的行为目标、生成性(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郑晓梅对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趋向进行详细阐述。张红梅对课程目标的内涵和取向、确定依据和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解析,对于课程目标的取向发展趋势做出由单一目标向多元目标整合发展的判断和预测。在研究深度上,由过去“几种价值取向各有利弊的一般性教育意义的比较”发展到现在“后者是基于更高的价值追求而对前者的超越”。这反映出课程的时展精神,不断追求人的价值和个性解放。
第二,基本依据/影响因素方面。目前,对于课程目标的主要来源或确定依据等问题的研究,不管是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一致认同泰勒的课程目标“三来源”,即对学生、社会和对学科的研究。在职业教育课程领域中,学者们一般用主要来源、确定依据或影响因素等表述课程目标的确定问题。如邓泽民具体阐述了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依据应从学生、社会、学科以及职业发展四个角度分析;黄尧认为主要是从学习者的研究、对职业的研究和对社会的研究三方面阐述;黄艳芳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两方面来考虑;徐国庆认为课程目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技术发展水平、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模式和生产组织模式;汤百智提出影响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确定的“四因素”: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技术发展的进步和生产组织模式的改变。
综上所述,“高职专业课程目标的依据”“确定的影响因素”或“基本来源”以及“依据”都是基于不同视角和层次对课程目标的确定进行阐述。对于“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目标的依据或影响因素究竟应该包含什么?”的回答并未达成一致共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4.对国外成果的研究
中国学者从多个角度介绍、分析国外先进理论,分享其成功实践经验。施良方翻译了泰勒・拉尔夫的《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麦克尼尔的《Contemporary Curriculum:In Thought and Action》(《课程导论》)等,系统引进了国外先进理论。余强翻译了帕梅拉・博洛廷・约瑟夫的《课程文化》,梳理了艾斯纳、施瓦布、阿普尔、古德莱德等美国著名学者的课程观,借鉴人类研究法将美国课程理论和实践分为几种课程文化,并进行实践应用的反思。孔企平对西方学者有关课程模式的讨论进行了研究综述。 全从职教课程理论基础出发,对泰勒、美国学者坦纳夫妇(Tanner L and D)、塞勒(Saylor J)、罗通(Lawton)、英国的丹尼斯・劳顿、克尔(Kerr)以及澳大利亚的史密斯((Smith K L)与罗瓦特(Lovat T J)等众多外国学者的有关课程理论的观点进行分析,并指出职业教育的课程基础问题应围绕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展开讨论。
5.研究趋势分析
从研究理论层面看,我国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目标的理论研究,更多的是借鉴、甚至依赖国外的已有理论,本土化的研究较少。在实践研究方面,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目标缺乏系统化的研究,涉及的问题不够全面,多是从某一个角度就事论事。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专业课程目标后续研究不可回避的热点问题主要有:专业课程目标确定的影响因素和依据、专业课程目标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专业课程目标的表述以及专业课程目标如何落实等。
参考文献:
[1]廖哲勋.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高孝传,杨宝山,刘明才.课程目标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汤百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4]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6]全,张家琼.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汤百智,汤棣华.基于工作过程取向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组织研究[J].职教论坛,2015(9):15-21.
[8]顾明远.教育大词典(增订合编本)(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10]南海.职业教育的逻辑[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
[11]台湾师范教育学会.教师专业[M].台湾:台湾师大书苑,1992.
[1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7.
[13]Oliva P F.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3th Edition)[M].Boston:Allyn & Bacon,2004.
[14]Schubert W H.Curriculum:Perspective,Paradigm and Possibility[M].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篇6
一、引言
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旋律,企业转型与技术升级将导致社会对新型专业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研究发现,现代学徒制对职业教育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我国也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中取得一些进展,2014年5月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并启动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因此,学习国外现代学徒制的先进经验和了解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现状,对于我国职业教育有着非同寻常的深远意义。
二、关于现代学徒制内涵研究
现代学徒制兼具“现代”与“学徒制”两重属性。关于学徒制的定义,国内外学者的看法较为一致,即学徒制是一种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知识或技能传授方式。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现代学徒制还没有形成统一和明确的定义。Ryan将现代学徒制定义为一种结合职业教育和工作技能需求导向的培训项目,该项目中,学校和企业的培训都必须接受国家法律及专门机构的管理,并符合行业统一的培训标准。国内学者对“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研究也比较广泛,关晶在回顾现代学徒制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将其定义为:“二战以后出现的、以德国双元制为典型,适应经济与社会的现代性要求、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国家制度为保障的学徒制形态”[2]。王幸平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将现代学徒制定义为,校企联合招生招工并联合培养行业所需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3]。
三、国外现代学徒制研究
近年来,对于现代学徒制的研究逐渐受到学术界和实业界的重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公认最具代表性的几种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包括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以及日本的产学合作。
(一)几种典型现代学徒制研究
1.关于德国双元制的研究
魏晓峰等在分析德国双元制成功原因的基础之上,总结其双元互补、重视发挥企业作用,以市场为导向灵活设置课程等特点,进而从课程设置、校企合作、法律保障和师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启示[4]。姜大源研读了大量的德文一手资料,从思想内容、主要特点、运行机制、发展趋势及客观评价等方面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进行了再现,帮助读者了解双元制的真实面貌[5]。赵学瑶等分析了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的发展成效,面临的困难及应对措施,并从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建议。
2.关于英国现代学徒制的研究
佘松涛等分析了英国现代学徒制产生的历史背景,并从体系结构、管理结构、法律框架与具体实施几个方面加以详细阐述[6]。王喜雪从政策层面入手,对比分析了英国现代学徒制与我国工学结合两种不同的实践模式,为我国现代学徒制的提升寻找突破口[7]。李S等用数据呈现了英国现代学徒制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并从政策角度入手,深入分析了现代学徒制发展的原因,为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欧阳忠明等运用“权利-利益”理论模型,在英国商业创新与技能部2012年的调查报告的基础上,证实了合作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项目具有较高的利益诉求和权力支撑,因此,在现代学徒制发展过程中,应明确合作企业的地位并给予相关的利益保障。
3.关于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的研究
杨黎明详细阐述了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并指出其在在职培训与脱产学习的整合、辍学率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8]。郭晓丽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资格认证及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对澳大利亚新学徒制进行剖析。关晶从开展情况、制度框架、开展模式、教学安排与实施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模式,并总结其主要特点,以期对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提供借鉴[9]。
4.关于日本产学合作的研究
刘家磊研究了日本产学合作模式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机制,并用数据说明产学合作成效,日本和我国同样是政府主导的职业教育模式,因此,日本产学合作的成功对我国推进产学合作和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0]。时临云等从体制、政策等方面对日本产学研合作展开研究。宋姝婷等从人才开发的角度入手,研究了日本产学合作人才开发机制,探讨其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借鉴与启示[11]。
(二)不同现代学徒制的比较研究
马铮从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法律保障、实施与运行等方面分析了德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现代学徒制的现状和特点,并提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12]。吴艳红详细介绍了英、澳两国传统学徒制的发展历程,并比较其异同点,然后从背景因素、法律法规、运行机制等方面阐述英澳两国现代学徒制的总体情况并进行对比,阐述政府、企业及教育机构在现代学徒制中扮演的不同角色,总结其先进经验和不足之处,进而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13]。张勇等阐述了近年来英国学徒制的发展状况,并与德国双元制的培养质量进行比较,认为英国学徒制的培养质量有所提升,与德国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篇7
宋仲夏分析了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内在逻辑演变。马克思认为劳动是有技术参与的劳动,技术与劳动结合才得以存在,技术是体现人类本质力量的活动。[2]技术在揭示人类本质力量的同时改变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技术实现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技术实践活动要合目的、合规律,人类才能最终与走向与自然的和谐。技术的异化导致人的片面化、社会发展的异化、人与人关系的异化。技术异化的克服仍然需要技术自身,技术的合理发展能够创造出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料,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最终克服与扬弃技术异化现象。基于技术哲学思想,马克思结合社会的发展与教育现状提出了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程敬宝在《马克思综合技术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改革》中分析了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的提出背景、主要目的以及主要内涵。他指出,马克思所提出的综合技术教育旨在使学生了解整个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特点,同时,使他们获得运用各种生产工具的基本技能。它既不同于学徒制的技术教育与单一的技术教育,也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教育形式。综合技术教育反映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在本质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综合教育作为实现途径。在劳动变换、职能更动和全面流动的生产实践与生产关系(即全面而自由地发生交际关系)的社会语境下,劳动者需要接受综合技术教育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进而创造美好生活。
2.关于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研究
盛国荣在《杜威实用主义技术哲学思想之要义》一文中对杜威的技术哲学思想进行了总结:(1)技术是一种经验,是制造人工物的过程。有形的人造物与无形的人造物都属于工具的范畴,工具的意义只有在实践应用中,通过劳动者的劳动才能够被检验。[3](2)技术是一种人性解放的力量。他反对技术控制论与技术决定论,提倡技术的社会建构论。(3)技术活动同样存在着负面效应,通过民主手段来进行技术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杜威的实用主义技术哲学渗透在其职业教育的思想主张之中。徐平利指出,实用主义技术哲学赋予了劳动者及其劳动哲学的哲学意义。在杜威的思想中,职业教育不仅仅意味着模仿和训练,而是通过劳动等技术实践活动,获得人性解放的力量,找寻”相对真理”,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目标是通过确立合目的、合规律的技术活动,进而创造美好的职业生活。职业教育的教学任务是给学生提供学习技术知识的实践环境,不能只对学生进行单一的技能训练,技术知识的学习必须与完整的工作过程联系起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经验与理性相互交融,不断探究的过程,实现对于工作过程知识的“内在性控制”或“确定性把握”。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是教学、工作过程、评价和学生成长统一的过程。必须将教学与工作过程整合起来,实现评价的及时性和针对性,以此促进学生知识学习、技能提高、心智的成长。
(二)宏观影响探究:论述技术哲学对于职业教育研究的总体意义
技术哲学则是对现代技术的总体反思,这为理解技术进而读懂职业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撑。梁卿则认为,职业的技术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技术性特点,而技术哲学则是对技术本质特点的深刻揭示,因此,技术哲学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哲学基础之一。马君明确指出了技术哲学与职业教育的共同的研究点,如“技术是什么的问题”“技能是什么的问题”等问题。高岩认为,技术哲学关于技术、技能等观点的阐释与分析,能够为职业教育中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的理念支持。他指出,当前我国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技能与技能人才认识的偏差与落后。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对于技能的要求发生很大改变,对于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紧跟时代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研究必须对技术哲学投以足够的关注。徐平利在《职业教育的历史逻辑和哲学基础》中分析了工程主义技术哲学、人文主义技术哲学以及实用主义技术哲学不同的研究旨趣,认为只有实用主义技术哲学才可以真正的成为职业教育的哲学基础。因为作为一种纲领性的哲学,实用主义技术哲学阐释了劳动等实践活动的哲学意义,拓宽了职业教育的意涵,表明它不仅仅是具有训练性的价值,更具有教育的意义。他指出,由于有实用主义技术哲学的理论支撑,职业教育可以得到更多的认同,“职业教育已经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而与自由教育并驾齐驱,而且,在教育的本质意义上,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是一致的。”[5]
(三)内在联系分析:从技术哲学的具体问题出发探讨与职业教育的契合之处
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包括技术本质、技术知识、技术价值、技术伦理等不同的领域。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也从不同的侧面出发,探讨与分析了技术哲学与职业教育的内在联系。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职业教育的基本构成因素如教育、技术、职业、人等的彼此内在关联。如傅朝鼎在《论技术教育的实施》中指出“技术是内容,教育是形式,技术教育是技术继承(技术的横向传播)和技术传播的主要途径。技术教育是技术时代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现代教育的内在要求。”[6]李艺认为,教育与技术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技术进入教育意味着它就不在是单纯的手段而是蕴含教育意义的“教育的技术”。“一种发展成熟的教育的技术事实上已经进入教育过程的每个环节,贯穿于教育的各要素中。”[7]现代教育与技术不仅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对象,而是相互渗入的一体。王玲则认为,技术与职业教育存在价值互指,双方互为存在与发展的条件:一方面,从历史来看技术的发展依赖职业教育,从现实来看技术的发展需职业教育的价值导引;另一方面,技术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深刻影响职业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左明章指出,技术与教育的影响是互动式的交融而非单一方向的制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体现在技术对教育目标、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形态、教学过程及教学模式等确立的导向作用。教育对技术的作用体现在技术在进入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还要面临不同教育目标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还要经历一个被改造的过程。有学者则从技术认识论的角度,探讨对职业教育的积极影响。陈向阳在《技术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及其对技术教育的影响》中分析了技术认识论的内在意涵,认为技术认识论的研究将从三个方面对教育产生影响,即技术知识类型的确立将改变技术在教育中被忽略的地位,技术认识论的范畴的确立将带来教育内容的改变,技术认识模式研究为教学模式提供依据。
如果说以上研究,侧重的是从“技术性”的维度进行研究,那么还有些学者则关注到了技术哲学的另一研究维度———“人文性”研究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陈向阳的《试论高职院校中的技术伦理教育》一文通过对比国外技术院校技术伦理教育的开展情况,从三个方面指出开展伦理教育的必要性:“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培养具有技术责任感的公民;职业技术教育自身本质回归的需要;培养完整的‘技术人’的需要。”[8]他认为,技术伦理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增进学生对技术相关伦理问题的理解,反思现代技术带来的诸多问题,确立技术应用应该对社会、自然负责的态度等。徐平利在《职业教育的历史逻辑和哲学基础》中考察职业教育的历史逻辑之后指出,职业教育过程凸显着“训练性”特征,但职业教育本应有的“教育性”特征却在现实的学校职业教育中被严重忽视。实践层面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学校顺应趋势片面看重技术训练;理论层面原因在于,职业教育研究还没找到可靠的哲学基础,理念的落后很难对不完满的现实状况有更多的指引作用。技术哲学对于技术的系统反思则可以为职业教育研究提供哲学理念支持。
二、反思与展望:已有研究评价和未来研究趋向
(一)在宏观理念上,从技术哲学视角诠释与反思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
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技术哲学与职业教育的联系方面,从技术哲学视角分析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是之前的研究未曾触及的领域。这些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指的是职业教育本体、认识论、价值等本源性问题,必须对它们从理念上予以阐明,才能使人们更好的理解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所出现的其他问题。未来的研究将以技术哲学作为基本分析工具诠释与反思这些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以使职业教育这些“隐而不显”但却极其重要的问题得以“敞亮”与“澄明”。从技术哲学视角反思职业教育的本体将涉及以下问题:从逻辑上看,职业教育的本体与本质的区别是什么?技术哲学视域中的职业教育的本体究竟是什么?在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中,能够探寻到的职业教育本体是如何呈现的?从技术认识论视角审视职业教育,主要探讨如下问题,技术认识论如何为化解职业教育的“合法化”危机提供理论支持?技术与科学、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到底有何区别,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选择应该如何平衡这两类知识?技术哲学家们提出的技术认识模式对于职业教育教学逻辑的启示是什么?从技术哲学视角探讨职业教育的价值,将立足于职业教育与自然、社会、文化等领域通过技术这一中介性要素所产生的紧密联系,未来的研究将深入分析在这种联系中职业教育所展现出特有的伦理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等内在和外在价值。
(二)在教育实践方面,深入探究技术哲学的研究成果对职业教育的现实影响
1.培养目标设立的影响研究
职业教育培养的不应是单面的工具人,而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可以从技术哲学的价值诉求中找到思想依据。技术哲学中关于技术本质、技术与科学、技术知识等的研究,提醒职业教育应在实践中正视技术知识的独立性、明晰技术自身的逻辑,改变传统的学科教育方式,凸显职教的“技术性”特点。技术哲学关于技术伦理的反思,能够引发职业院校对于技术伦理教育的重视,增强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凸显职教的“人文性”内涵。未来的研究将在技术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职业教育目标确立方面做出更加深入的研究。
2.对课程内容选择和确立的影响研究
当下,职业教育界对于职业教育课程主要内容的选择与确立方面达成了基本共识,即反映工作过程的知识,以技术哲学的视角来看,可以称之为技术知识。而具体应该选择哪些知识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决定于不同的工作类型,更依赖于对技术知识的深刻认识。未来的研究将对技术知识的基本特点、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的不同等问题做出更全面的研究,为职业教育课程主要内容的选择与确立提供理论依据。技术伦理也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内容。这方面的教育在我国各类职业教育院校中很少涉及,因此,职业学校学生的技术责任意识与技术伦理意识的培养现状令人堪忧。为了培养学生的技术伦理与技术责任意识,是应该选取具体的技术伦理内容渗透到日常的专业教学当中,还是单独的设置技术伦理课程,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对教学过程的影响研究
当下的职业教育一般是按照先理论后实践的顺序来展开教学。它的背后逻辑是科学理论居于先在重要的地位,技术活动是科学理论的现实应用,掌握好基本的科学理论,技术活动就变得很容易了,但技术哲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技术活动的逻辑不同于科学活动。技术活动指向现实目的,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科学活动则指向思维目的,重视理论推进。学科化的教学严格按照学科体系并遵循思维演绎来展开,注重前后教学的逻辑衔接。技术教育以现实的实践目的为指向,并不严格强调理论的深度,但重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技术活动与科学活动不同的目的指向、不同的认知逻辑决定了二者必须依循不同的教学顺序、教学方式才会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未来的研究,将深入探讨一些技术认识模式的基本特征和过程,提出更加合理的、符合技术认识特点的教学过程。
篇8
19823576 上升期的中国职业教育及其制度创新实践 徐平利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期 8200字
19823577 整合:职业教育应然的思维方式 张健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期 10100字
19823578 “职业教育共同体”理论探究 赵军 马庆发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期 8000字
19823579 中等职业教育资助体系的历史沿革 丁留宝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期 9800字
19823580 21世纪初我国高职教育政策范式变迁——从技术理性到政治理性 黄文伟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8800字
19823581 高职教育类型定位的政策意蕴 杨旭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10500字
19823582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促进政策分析 和震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1期 10100字
19823583 我国省际间高职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基于生均经费支出指标的分析 戴文静 《高教探索》 2013年第1期 9200字
19823584 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及机制创新 张涛 等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3期 10500字
19823585 职业教育生源分析与对策研究 黄文科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6700字
19823586 珠海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吻合度研究 邓佐明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期 6800字
19823587 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设计研究 颜玮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10600字
19823588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性研究 李志刚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10500字
19823589 发挥天津滨海新区资源优势 探索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实践案例 姜媛 等 《世界教育信息》 2013年第1期 4600字
19823590 高职院校长质量文化领导力及其提升路径 王振洪 《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8800字
19823591 企业一线骨干人才培养途径探索 武蕴馥 董文达 《中国高等教育》 2013年第1期 6100字
19823592 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迁的制度分析 张孝理 陈宏图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1期 7600字
19823593 创新企业办学人才培养新模型 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以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秦祖泽 等 《中国大学教学》 2013年第1期 6500字
19823594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意蕴、属性及培育 董海燕 等 《江苏高教》 2013年第1期 5700字
19823595 探微与创新: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模式解析 郑若玲 朱贺玲 《复旦教育论坛》 2013年第1期 9500字
19823596 抗争与彷徨:高职教育层次命题的时代境遇 张衡 《现代教育管理》 2013年第1期 15000字
19823597 基于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教育观 钱乃余 王家敏 《职教论坛》 2013年第2期 6100字
19823598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研究 赵志群 庄榕霞 《职教论坛》 2013年第3期 8100字
19823599 技术本科教育在“跨界”中寻求特色发展之路——技术本科教育发展论坛综述 易丽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期 6500字
19823600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及其构建 崔发周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期 8000字
19823601 职业教育应对城镇化发展的理念及实施策略 蔡朔冰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期 7900字
19823602 校企双主体共育SAP信息管理人才问题研究 范路桥 等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9900字
19823603 改革开放30年来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政策分析 查吉德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期 8200字
19823604 高职生职业适应障碍现状分析及教育策略 方翰青 谭明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期 8200字
19823605 高职院校“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潘望远 王旭东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期 5300字
19823606 高职高专院校生源变动趋势实证研究 高凡修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8800字
19823607 创新人才培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 吴康宁 《高等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9400字
19823608 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性课程评价 肖凤翔 马良军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10600字
19823609 高职院校专业与市场对接模式研究 许秀林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10000字
19823610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张天蔚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期 8600字
19823611 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性与教师责任 卢乃桂 王丽佳 《教师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9200字
19823612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 孟庆国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期 8100字
19823613 中职教学质量管理政策综述 董丽英 孙二喜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6700字
19823614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内涵及内容架构 孙翠香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期 8200字
19823615 运用六西格玛工具完成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的衔接 赵昊昱 薛叙明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期 6800字
19823616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赵文平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7000字
19823617 改革征地制度与发展农业职业教育 彭干梓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期 10100字
19823618 社会转型时期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探析 孙小会 沈亚强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3期 5400字
19823619 江西省城市与农村中职学校专业设置情况调查分析 蔚丽娟 曹晔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3期 10500字
19823620 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质量纵论 郭荔宁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期 11400字
19823621 成人教育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 王美田 《中国成人教育》 2013年第2期 4200字
19823622 论成人职业教育培训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条件 朱亚飞 等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期 8200字
19823623 信息化环境下继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李家强 《继续教育》 2013年第1期 6300字
19823624 社区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张永 等 《中国成人教育》 2013年第1期 9800字
19823625 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研究——以海南省为例 李倩 汤光伟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期 9800字
19823626 远程实践教学:理念·环境·创新 方志刚 《中国远程教育》 2013年第1期 17000字
19823627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方伟 《中国高等教育》 2013年第2期 7300字
19823628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微型企业实践研究 杨波 冯悦旋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期 6800字
19823629 职业心理资源开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 刘星期 等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1期 5200字
19823630 文化管理视域下的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的迷失与重建 叶小明 周红莉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1期 10200字
19823631 高职生社会支持的特点研究 杨莉萍 刘甜芳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10600字
19823632 杨卫玉职业教育思想探微 牛金成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10500字
19823633 中美两国中高职衔接机制比较研究 臧志军 石伟平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1期 10200字
19823634 国外企业大学E-learning对我国企业大学的启示 宋艳平 秦发盈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期 6600字
19823635 瑞士职业教育体系与管理体制 周红利 周雪梅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期 8200字
19823636 新加坡“劳动力技能资格认证体系”述要 王祥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10500字
篇9
(一)依托学科视角的职业教育教师管理研究
1.依托不同学科的职业教育教师管理研究。依托人力资本理论对教师管理的研究,主要运用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职教师资聘用、管理与激励等机制。刘五百(2009)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提出高职“双师型”教师的素质要求,并运用需要层次理论等提出管理建议。杨敏恒(2008)依据人力资本理论提出队伍建设的投资、引进、培训和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等四大基本策略。
文化学对职教教师管理的研究,主要是构建“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塑造“以人为本”工作环境的文化管理模式。段慧子(2010)重点研讨职业院校教师柔性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杨富(2012)明确指出人性化管理文化的理念。
心理学理论对教师管理的研究,主要是依据相关理论研究管理问题。王有富(2011)主张运用四大效应,即“皮格马利翁效应”“天使效应”“鱼占鱼效应”“马太效应”。贺雯(2014)强调“需要理论”与“公平理论”两大理论。
2.基于不同视角的职业教育教师管理研究。唐金花(2012)主张从五个方面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架构下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王洪珍(2014)认为工学结合人刁‘培养模式要求教师应具有基本的教师素养、扎实的模具专业知识和很强的工私i实践能力。邵艾群等在《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内涵的思考》(2008)中提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职教师资专业标准。
类似文献还有黄敏(2011),谭璐(2014)等。
(二)职业教育教师管理具体实践问题的研究
根据对职业教育教师管理研究的主题内容,将研究分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兼职教师管理研究。
1.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陆霞等(2010)对“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培训与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贺文瑾(2014)提出专业化建设的三大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专业化理念、一体化三大理念。田伟等(2009)指出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师资在师资比例、认识、认定标准、管理平台、考核体系等问题。
2.关于兼职教师的管理研究。问题主要集中在高校教师资格证、教学秩序问题、学校管理工作等方面。曾朝霞(2008)对兼职教师的管理提出五点建议:分层级管理、统一信息管理平台、营造良好的聘任环境、科学规划兼职教师队伍的结构、严格聘用和过程管理等。
类似文献还有卞华《高职院校外聘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9}、张忠海(2008等。
二、职业教育教师管理研究的特点及展望
(一)职业教育教师管理研究的特点
1.研究主题呈现多兀化的特点。研究领域不局限于职业教育,能借鉴不同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既有宏观层面的管理探究,也有通过个案调查研究。研究主题的多兀化体现职业教育教师管理研究的多样化,呈现出不同层次的研究成果,不同成果间的“对话”有助于不断拓展职业教育教师管理的研究宽度和深度。
2.职业教育教师管理研究带有人性化色彩,研究者开始重视将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运用到教师管理的研究中。这一特点与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大背景是相符合的,体现了研究的与时俱进。
3.综合职业教育教师管理各研究文献,能发现研究落脚于行政化管理,通过制度的制定规范教师的教学、科研等行为,过于强调硬化的制度约束,虽然学者们一再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教师,实行人文关怀,但是强调人本理念只是为进一步规范管理秩序,这是研究中的不足。而且各研究基本是对实践问题的分析研究,缺乏对职业教育教师管理的原理性研究。文献的研究框架中,归因分析所占比例很少甚至没有,易出现问题解决趋向于表面化、简单化、笼统化的现象,不利于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推动职业教育教师管理研究的发展。
(二)职业教育教师管理研究的展望
篇10
部分学者认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仅仅是对农民子女的教育。本文则认同孔祥智学者的说法,即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为农村各类居民提供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众性教育类型,主要包括农村青少年的职业准备教育、农村劳动者的岗位技术培训教育和农村转业转岗教育。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的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有正规的职业技术教育、非正规的职业技术教育和非正式的职业技术教育三种形式。
基于以上学者的阐述,本文中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指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以农村各类居民为培养对象,对农业和第二、三产业中的各种职业和岗位所需的劳动者进行的职业知识、态度和技能的培训。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国际比较综述
根据所查阅到的文献资料看,虽然目前许多国家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水平都很高,但是专门研究本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概况的并不多见。而我国学者们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过程、具体做法和经验,以及在我国国情背景下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因此,主要是对国内有关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一)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过程中国家行政干预的研究
国外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行政干预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式:一是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如美国通过《史密斯———休斯法案》《2000年教育目标:美国教育法》等一系列法案极大地加强了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干预(余祖光等,2004)。二是提供大量的经费支持。西方一些国家和地区主要通过财政拨款、政府促使企业投入和根据学生家庭情况实行学杂费减免三种形式来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进行经费支持。三是实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中国对于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投入相对较少,使得许多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其的需求,并且在20世纪末期,国家给予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还有明显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国内一些学者针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国家行政干预”也作了较广泛的研究,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如各级政府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发挥宏观调控职能;要运用财政和货币等政策手段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投入;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多元化和实用性的教师队伍。韩淑华(2001)认为政府应搭建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平台并提供经费支持与设施保障;黄智科(2005)提出要加强《职业教育法》的执法检查和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
(二)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模式的研究
国外在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模式上强调多形式、多层次和多元性。德国许多大型企业都积极执行职业教育法,以此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本职业教育主要有三种办学形式:正规学校教育中的职业教育、企业内部的职业教育和公共职业训练机构的职业教育。法国通过发放农业徒工证书、农业专业能力证书、农业专业技术员证书、职业教育证书、农业高中证书等五种不同的证书,以体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多元性。还有一些欧洲国家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在季节上冬长夏短,便采用季节制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国内学者和专家认为在多形式、多层次、多元性办学方面要坚持职业技术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通过加强协调性促进其优化发展;分层次、按需求、有计划地为农民提供教育培训(吴如林,2004)。
(三)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逐步转变了传统的仅仅“为经济服务”的思想,在专业设置方面进行了调整,即以“通用工种”为标准,对工业职业技术教育相关的专业进行合并,组成新的综合化专业。在课程内容方面,国外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强调创业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共性知识,并关注外语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在职业教育教学方面,国内学者认为要重视教育教学的改革。
(四)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毕业生就业的研究
为了保证职业技术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发挥其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重视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并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保障毕业生的就业。德国“双元制”通过把招生与招工统一起来,使学生就业具有法律保障。美国制定了著名的“波士顿契约”。英国1948年立法规定,学校在促进毕业生就业方面应该做到:工作信息的传递、工作选择的指导、毕业生的职业安置、与离校但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保持联系等。日本则通过制订《就业保障法》促进高中阶段毕业生就业。国内学者同样认为要重视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五)对农村职业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研究首先是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的相关研究。国内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在整个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培养大量的农村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二是普及农业先进性技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四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五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其次是促进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研究。凌云(2007)提出要从四个方面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发挥作用:一是充分发挥职业技术教育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整合职教资源,形成合力;三是加强职教立法,为农村职教提供法律保证;四是大力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专业,进行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最后是职业技术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的途径的相关研究。职业技术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有很多,张广花等人(2006)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可以通过下面三种途径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更新办学理念,明确服务宗旨;二是拓展服务层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为农村培养实用人才;三是创新办学和服务模式。
国外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本文通过对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等国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经验、模式和方法归纳总结,以及对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比较分析,得出如下启示:
第一,在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目标上,可以参考美国的社区学院。美国的社区学院是一个社区的教育服务和文化政治中心,是社区各项工作的有力推动者,为社区的经济社会建设出谋划策。
第二,在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应当借鉴英国的综合职业能力导向教育(competencebasededucation,CBE)。这种课程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等特点,能够把学生的素质培养和工作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而这种CBE体系既有利于提高学生与就业相关的职业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篇11
通过调查,该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来自职业教育院校的学员,他们由于过多地进行了一些非中心或核心学习任务,因此,对自身核心能力缺乏信心;二是来自职业教育院校自身,通过对学员进行课程前、后的调查,相当数量的学员只有在教员或团队领导者的直接指导帮助下,才能执行重要和主要的工作任务。因此,教员们也认为,他们的学员缺乏专业知识与核心能力掌握和运用。究其根本,笔者认为,关键在于目前基于岗位任职的职业教育忽视了核心能力的培养。而解决该问题的起点必须从岗位任职人才核心能力的基础问题谈起,即包括对岗位任职人才核心能力的理解、对核心能力要素的界定以及对核心能力培养未来方向的把握。
一、对岗位任职人才核心能力的理解
核心能力,又称“核心竞争力”。1990年5月,美国《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哈莫尔(Hamel)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其本质内涵是指竞争主体为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所特有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的积累与整合。虽然核心能力的研究开始只针对企业,但从本身核心能力的含义不难看出,它所强调的是优势和特色,适用于不同的行业、组织甚至个人。
由于对从事职业环境属性以及是否能够完成从事职业的岗位任职需要的现实价值导向,结合上述“核心能力”理论,笔者认为岗位任职人才核心能力为成功完成任务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集合最主要、主体的能力。
二、对岗位任职人才核心能力要素的界定
基于上述对岗位任职人才核心能力概念的阐述,笔者认为岗位任职人才核心能力并不是单一的、独立的概念,而是由多项构成要素集成、综合作用的结果,应包括专业技术能力、组织培养能力、思想素质能力、管理协调能力、自我拓展能力五项基本能力要素。
(1)专业技术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岗位任职人才自身所拥有的专业技术能力,越发成为其核心能力的重要因素。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主要基于以下两点:一是岗位任职人才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素质训练与提高;二是注重加强岗位任职人才的专业技能训练,使其以精湛的技能投身岗位任职工作中。
(2)组织培训能力
组织培训能力的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和训练单人技能和实施班组培训,为实施贯彻上级的相关决策提供支援,这本身就是岗位任职职责中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责;二是向其下属班组新成员传授核心技能,能够在“教育、任职、再教育”良性循环中起到“种子”作用,这应成为岗位任职人才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潜力的重要体现和生长点。
(3)思想素质能力
一名优秀岗位任职人才应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能力,为其领导、完成所属工作班组的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其必须具备令人钦佩的个人品质,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必须坚持行为标准,以自己的行动作出表率,按照上级的意图,准时、高标准地完成个人和集体的工作。
(4)管理协调能力
对于岗位任职人才所具备的管理协调能力,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两个环节:其一,对他人实施管理时,运用各种影响力和技巧,以获得下属的服从,提供正确的目标、动机和激励。其二,良好的沟通交流环节,能够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理解说话者的想法,倾听时应避免打乱对方,认真考虑或者及时记录要点。
(5)自我拓展能力
岗位任职人才的自我拓展能力,属于自身潜力的重要范畴,但往往容易被忽略。首先,需要拓展自我的知识,培养和学习在任务、技术、创新以及人际沟通等各方面的平衡能力。其次,需要拓展自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应对可预料和不可预料的挑战,保持良好的体质与健康,使自己能够承受领导压力和保持清醒的思考能力。
三、对岗位任职人才核心能力培养方向的把握
(1)坚持职业教育的方向
岗位任职人才培养本身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应遵循职业性教育方向。所以,对于岗位任职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教育的重点内容是“技术+管理”,既不在于解决“是什么”“为什么”,而在于解决“做什么”“如何做”,培养的着眼点是任职岗位的能力而非学历水平。因此,岗位任职培训院校今后的建设,要从教育观念、办学模式、教学办法、保障手段等方面,以岗位任职需求和职业需要为导向,突出技术、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
(2)坚持成人教育的方向
从教育对象的年龄和人格特征看,岗位任职人才培养又具有成人教育的属性。所以,我们不能继续延用搞基础学历教育的做法,忽视学生作为成年人的巨大人格力量和强烈个性差异。应该结合成年人学员较强的自学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就他们感兴趣的工作性问题展开专题研究和探讨。
本文初步探讨和阐述了岗位任职人才核心能力的概念,并提出其核心能力应包括专业技术能力、组织训练能力、思想素质能力、管理协调能力、自我拓展能力五项基本构成要素,应坚持从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方向对其核心能力的培养进行把握。然而,岗位任职人才核心能力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创新研究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美]迪安.J.凯韦莱斯.恢复岗位任职的核心能力.炮兵杂志,2008(7-9).
篇12
发展的最终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以人为本。因此,从“人”这个角度去分析和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更能接近事实的本质。
一、高等职业教育相关“人”的构成及分析
相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涉及到的“人”基本有这么五类:1、学生;2、企业主;3、家长;4、教师;5、政府官员。
(一)学生的需求分析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需求 2.学习的需求 3.就业的需求 4.心理和情感的需求。
(二)企业主的需求分析
与古典资本家相比,当代资本家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有了极大的变化,但是无论怎样变动,都脱离不开资本本性的驱使——追求剩余价值毫无疑问是他们唯一的目的与动机。
(三)家长的需求分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永远是家长们的夙愿。只要能对孩子的利益有益的也就是家长们所追求的。
(四)教师的需求分析
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自我价值的体现2.物质上的满足3.发展的需要4.工作成本的需求
(五)政府官员的需求分析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之一,始终在受到政府各级机构的影响和约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把政府官员也纳入到我们的分析范围是很有必要的。[1]
二、高等职业教育现阶段的主要问题和矛盾[2]
(一)人才供求的矛盾
(二)高职院校的教学教育效果不尽人意
(三)对教师的培养及关怀不足
(四)相关教育政策落实缺乏科学性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通过前面的分析得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我认为,这其中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3]:
(一)国家及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统筹协调
需要国家及当地政府为高职教育做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形成统一的认识和价值观,增强相关社会责任感;职业教育离不开校企联合,需要政府进行协调和推动,构建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体系。
(二)形成自下而上的发展机制
应该给学校充分的自主发展空间,让学校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自身的出路,而作为上级,不是在那里大搞一刀切和发号施令,更多的则是给予底下支持和帮助。
(三)教学和教学管理的创新及改革
学校必须以广大学生和教师的利益为出发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最大程度的激发师生们的热情及智慧,积极投身到教学的创新和改革中去。
综述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我们只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来指导高等职业教育的开展,才能促成高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兰芝.科学发展观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5)
2.朱建民,张文胜.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2007,(6S)
篇13
一、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应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地位不高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对于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和教学开展程度并不高,重视程度也较低。主要表现在:首先,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正式的以职业教育心理学为主要工作和教学的学术研究机构以及部门,这就不能够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者和学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其次,在期刊的制定上也没有专门为职业教育心理学提供发表途径的期刊做为学术发表的平台。最后,对于相关的教材,例如职业教育心理学材料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可选择的余地也不多,对于开展这门学科的教学而言就缺乏了教材的支持。
(二)发展不成熟,内容体系不完善
虽然职业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就其自身而言,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内容和体系是相对不完善的,发展也不够成熟,还有许多的内容需要填充和完善。当前我国使用的或者是可以选择的有关职业教育心理学的书籍和教材只有十一本,并且这当中都没有一个核心的主题,对于研究对象也都是模棱两可,每本书都有自己的方向和侧重点,大多数都自成一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材体系。
(三)研究方法单一,成果质量不高
我国对于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方法和研究方式比较单一,多数采用的研究方法都是文献法,而真正做到进行实证分析的实例少之又少,导致得出的结果很难具有说服力,不具备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的价值。因为研究成果的质量不高,无法在一些具有权威的学术期刊进行发表。首先,这类学术研究成果缺乏创新意识,雷同点多。其次,和学术报告的动机过于功力,有的是改变文章开头以及结尾,就进行再次发表,造成换汤不换药的局面。最后,是教师对于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不强,具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往往不具备比较深入的理论研究成果,而那些理论基础比较扎实的学者却缺乏一线教师所拥有的实战经验。
二、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应用与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更新教学理念,完善内容体系
目前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材方面不够完善,多数教材是自成一派,很难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我们应该科学的将其分为理论,实践以及具体的应用,分方向和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完善和教育教学的开展。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注重对社会的推进作用,充分的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体系。职业教育心理学理论工作者要自觉深入职业教育改革实践、参与职业教育决策,从创造性实践中汲取营养,实现理论进步。而实践工作者也要主动学习职业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在理论的科学指导下,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突出特色。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推动理论不断创新
积极探索有特色的职业教育实践与发展的心理规律,以实践应用研究为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职业教育心理学要以科学发展观、现代教育思想和心理学新理念为指导,突出重点,凸现特色,强化质量,优化效益,全面加大建设力度着力打造发展品牌,以学科建设、课程建设、队伍建设为基本依托,以科学研究来促进创新发展,以服务职业教育来积极塑造社会形象。
(三)创新运用多元化的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自产生伊始其常见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一是基于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定量研究,它重视的是研究合乎科学方法,比较客观强调实证分析。二是基于现象学方法论的定向研究。它不仅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还应把定性研究的方法加入到常规研究使用方法中来,实现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的有机整合。定性研究重视的参与体验,参与者本身就可以获得一定的解释。此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产生新鲜的想法,这种方法对研究者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学界应该将这两种方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确保研究的效率和质量。运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也可以选择实验法,或者是访谈法等。
(四)建立理论和应用层面的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目的还是实际应用,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抛弃理论研究,过分追求实用。研究者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应该将理论和实际进行集合。现在的国内学者主张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产物,它更关注的是应用。虽然,教育心理学已经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这种成果还是比较有限的。没有实际的理论研究没有价值,没有理论的实际是很难获得理想的成果的。因此,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应该抓好理论和实际两大方面,不能过分重视某一个方面。
(五)个案整理、促交流
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强化W生的心理体验。积极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也是心理参与体验的绿城,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感,让他们在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提高参与性和积极性。职业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应用研究始终是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体,同时要立足于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要围绕和解决具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职业教育心理学中的基础问题;二是要瞄准和解决能够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心理学课题。通过和各班辅导员交谈,选取典型个案进行研究,寻找其中教育管理成功的规律,以便归纳、总结出一套有效的学生管理和教育方法。定期召开实验班辅导员教育管理交流会,找出自己认为教育比较成功的个案进行总结,同时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吸取教育经验,提高教育水平。
(六)加强对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学知识培训
通过心理学专业知识培训,能够增强教育者的意志力、抗挫能力、自信心和自控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贡献意识,随时掌握学生思想状态,捕捉教育时机,能够以积极的心理学理念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塑造其积极人格,引导学生综合发展,从而提高教育者的教育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