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提升美学素养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提升美学素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提升美学素养

篇1

一、理论知识准备

了解一些生活化阅读及与美学相关的基本理论。

(一)生活化理论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理论”。这一理论对现代教学有着极为丰富的启示。它成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尽可能地贴近生活并且热爱生活。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陶行知全面学习了杜威老师的实用主义理论,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亲身实践,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二)实践美学理论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马克思强调实践论。他的实践美学理论把实践看作“人的感性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马克思看来,人最基础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生产劳动,劳动最终决定着包括艺术、审美活动在内的精神生产活动和人的一切其他实践活动。我国当代的实践美学主要是指以实践论为哲学基础构建起来的美学学说。王国维先生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

二、选择生活化与审美元素兼具的阅读文本

篇2

“美”,作为一个无时无刻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元素,常常是以一种独特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视觉当中。从哲学来讲,美学是人类审视现实,对艺术进行研究,包括美与丑的审美范畴,人类的审美意识、美术素养,以及美的发展过程和其中内在规律的科学,同时也是以对美的内涵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科学。

“术”,是艺术的简称,艺术家借此来表达思想观念和感情,当然其内涵中也包括了我们所说的“方法方式以及技巧技能”,即在美术领域中,运用的表达方式、方法,操作的各种工具、媒材。艺术的表现,本身就是借助一定的工具,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念和感情。

“美术”,则是指在某一特定平面或空间、视觉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也叫造型艺术、视觉艺术。

美术素养是指学生学习美术课堂的知识后,在美术方面形成的,对事物的各项认知,这当中包括:对美的感知、抽象化、思维、表达、创造再发挥、理解和参与人际沟通等多个方面的认知,以及在这过程当中所产生的思想观念、态度、情感等个人品质。当中还包括我们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认识理解、审美能力、对美的评鉴能力、对各种工具的使用能力、操作技巧的掌握程度等多方面因素。

二、协调“美”与“术”关系,助推学生美术素养

“美术”并不是一门单调的课程,它是“美”与“术”的结合,是我们视觉上的享受,也包含我们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这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在教学过程当中,协调“美”与“术”的关系会大幅度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但是有“美”无“术”,没有任何实际作画的技巧技能,只有单调的视觉反应,无异于纸上谈兵的赵括,一旦遇到真正的检验,便相形见绌;有“术”无“美”,没有对美的认识,没有审美能力,那么作出的画就完全没有情感,单调的画作显得毫无意义。

三、“美”、“术”协调,专攻于“术”,掌握方法,全面提升

1.转变教学观念,规避传统弊端,主动加强沟通交流

有鉴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当下美术教育的观念转变是当务之急。身为教师,应当摒弃传统方式中的固定于课本和对学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主动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对“美”的具体认知、对“术”的掌握程度、美术素养的高低,从而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这样既可以发掘学生的潜力,也能将落后学生的水平尽快提升,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的提升。

2.引领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实践,探索新知,提升能力

学生以往对“美术”的认知往往来自被动接受,而非主动实践,这样的认知来源严重限制了学生的美术素养,缺乏主动性的认知只是一个对事物的单调反映,无法提升审美能力。只有主动实践,去探索发掘,才会有对美术素养的独到体会,这才会有助于我们审美能力的提升。正如大雕塑家罗丹所说:“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需要引领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美,感知生活之美,并能欣赏它,在此基础上自行创造出崭新的美,以这样的方式获得的认知和能力,才是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提高之本。

3.营造轻松活跃的氛围,尊重学生,鼓励创新

篇3

一、美学教育的意义及其独特作用

马克思认为,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任何时代,一个国家的公民参与社会艺术活动,其审美能力的高低,往往可以看出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水平。

1.美学教育的意义

要改进美学教育首先要了解美育的意义。

美育包含审美和教育两个部分。所谓“审美”,首先,它是以人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审,是一个动作,有审视、判断、辨别、发现和认识的含义。其次,这种实践活动反映的是主体对客体对象一种美的认识和感知。它体现为一种发现美、审视美、辨别美、判断美的能力,甚至还是一种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审美本身就是一种选择,选择的结果反映出一个人综合知识和文化感知的水平。

由此可见,美育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审美实践活动,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引导人潜在的审美感知,去发现美、审视美、辨别美、判断美和创造美的过程。

2.美学教育的独特作用

学校美育程度将影响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影响其对客观世界的价值判断,甚至影响其未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一个国家的美育水平更是会影响到一个民族文化水平的高低和可持续发展。

当你游览欧美各大城市时,你会惊奇地发现他们对古城、古建筑的保护是如此完整、如此完美。走在大街小巷,你会不断被那已经屹立数百年的建筑所感动。你仿佛可以穿越时空,伸手便可以摸到历史、感受到过去的文明。

这就是审美教育的结晶,是人对历史、对文明的尊重,也是对人类自己的尊重。只有当每个人从小都能养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时,全社会的审美水平才会得到全面的提高,才有可能产生对历史、对文明的审美态度和尊重。

二、改进美育教学,要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1.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首先教师要增学生审美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引导学生自觉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马克思认为:“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其次教师要增强学生审美能力。审美感受能力是学生进行一切审美活动的出发点。学生审美感受能力不是天生的,一靠教育,二靠实践。如果缺少对美的敏锐感受能力,就不可能获得丰富多彩的审美感受。

让学生在创造外界美的同时,也创造自身的内在美,从而造就有丰富个性、完美人格、全面发展的新人。

2.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改进美育教学应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流淌在学生心中的一股清泉,既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气魄,更是一种气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把美育寓于各门学科教学之中,并使之相互渗透,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要求美育教学要着重培育学生关怀人、关心人的情感倾向,养成他们以人为本的价值情怀。

应该说,人文素养体现在人身上的往往是一种内在美,或者说是心灵美。外表的美,容易被人发现和捕捉,而内在美则需要更高的思想修养与精神境界去把握。美育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外在美、形式美,但更应侧重的是对于内在美的揭示和培育。只懂得欣赏财富或权力所装饰起来的富丽的光彩,不懂得欣赏劳动或汗水凝结起来的素朴的荣光;只懂得欣赏白云,却不懂得欣赏黑土;只注重养眼,却不注重养心;只知道周迅的表演,却淡忘了鲁迅的呐喊……内在美被轻忽,我们怠慢的不是思维的深度,而是民族的灵魂。这些显然不是我们所说的美育所要达到的效果。

三、改进美学教育的努力方向

1.强化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观念

美术教学可以开发学生的右脑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与品格;可以使学生在偏向严肃的、理性的、约束的学习生活中添加活泼的、非理性的自由情趣与活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使学生能够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使其审美能力提升,从而整体改善和提升社会的内在品质。

2.完善美术教育设施

美术教育设施完善是保证美术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完善美术教育设施、改善教学条件有利于发展美术教育,让中小学生在学习美术课程时能见到或触摸到同书本中相应的实物,更容易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进而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印象,从而保证顺利地完成美术教学任务。

3.提倡多元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设法把课堂多样化,多学习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渠道,尽可能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把地方的美术资源带到课堂上,开发民间美术课,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感受乡俗之趣,在熟悉的家乡寻找美,在取材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这样教师不仅解决了因缺乏教具而无法进行美术教育的问题,而且可以让美术课生动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出色地完成美术课的教学任务。

篇4

一、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审美文化素质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由此,我们认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通过几年来对中学美术课本的总体分析,除了工艺课和绘画课外,教材的审美内容约占总课时的20%,并设有专题欣赏和随堂欣赏两部分内容,这就向我们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画的基本技能,还要求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不断的启发和熏陶,来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如在中学美术课的最初阶段,首先引导学生去认识线条的魅力。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造型的基础,各种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疏密、轻重及抑扬顿挫、刚柔并蓄、变幻莫测的线条,表现了不同造型、不同质感的千变万化的事物。学生们运用所学到的有关线条、色彩、比例、构图、透视、解剖、质感、肌理等造型手段,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能够变无形的想象为可视的形象,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来。

二、突出欣赏教学,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培养和提高人的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初级阶段,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学生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生不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应号召学生从网上收集素材,将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制成课件,利用幻灯、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认识中外优秀美术作品,联系中外历史知识,以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学习,变枯燥的单纯的看为灵活的快乐的理解和体会,从而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美学家罗丹说过:“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为了使美术教育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我们要用新的美术教学观改变过去“灌输型”的教学方法,以“探究性学习”的新理念来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例如:我在《现代工业设计》一课中,对问题采取小组讨论合作来解决它,采取互帮互助的形式解决。让学生团结协作自主研究,在看哪一组文字和哪一组图形是好朋友时以游戏的形式展开,课堂气氛活泼激烈,效果很好。在整个过程当中发现的问题再请学生帮他解决,不行的话老师再帮他们。这就需要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灵活地设计和取舍,使探究性学习收到实效。

大力改进美术课堂教学,变封闭为开放,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让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充满课堂,使实践活动贯穿于学习探究的全过程,促使每个学生真正的动脑、动口、动手,参加到学习探究中去。通过亲身感知、直接体验、主动观察、动手动口等方式,重新认识外部世界,重新认识自我,在“有意无意之间”潜移默化中实现认知、技能、情感、态度、道德的变化和发现。

四、运用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人们认识事物最先都是通过直观体验,多媒体正好顺应了这个认识规律。近几年来,电教手段已逐渐走进中学美术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建筑欣赏时,欣赏各地古今建筑并了解其特点是必要的一环,但书上图片不多,又没有与教材配套的挂图,欣赏实景更是不可能,这时候多媒体就是最好的辅助工具。我将各处搜来的图片扫描进电脑,并精心分类。上课时,学生在优美的音乐的伴随下,一边欣赏,一边赞叹,很快产生了愉悦的学习氛围。然后,我点出用电脑制作的对比图,清楚的展示了生动别致的江南建筑美,大气古朴的北方建筑美,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再在个别的细节上,比如故宫汉白玉的石阶上的浮雕、天井上的图案等进行放大和特写,学生再也不是坐着听和看了,他们忍不住站起来想看得更清楚,迫不及待地举手想要跟老师问清楚,小声地和同学讨论起来。这种学习是高效的、自主的,应用多媒体技术于美术教学,能使重点突出,难点易突破,信息量大,又因现代教育技术的直观性、声像同步性、画面动态选择性和时空的可变性等优势,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篇5

1. 利用多媒体,积聚学生注意力,轻松学习

以往的英语课堂往往沿袭教师反复讲,学生反复读、反复背,接近于“填鸭式”、“满堂灌”的模式,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而且效率低下,可谓非意志坚强的学生不能坚持,因而整体上讲,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教学质量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为单调的课堂提供鲜艳夺目、风格万千的画面,学生不由得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对象上,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如在教学in, on, under等介词用法时,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个球和一个盒子的幻灯片,伴随着不同介词的展示,配上不同的图片,当学生看到这些生动直观的图片时,知识的差异立刻就会伴随着形象的画面嵌入大脑,并且留下深刻的印象,根本无需教师反复强调。

2. 利用多媒体,渲染语言氛围,生成动力

英语学科属于语言学范畴,而语言学科的教学离不开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恰当的语言环境能够给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往的英语教学,教师大多借助母语环境,牵引学生步入英语课堂。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往往煞费苦心,循循善诱,但学生依旧一头雾水,不得要领,因此学生学得索然无味,教师教得精疲力竭,很多学生在经历了一阵“配合”之后也就偃旗息鼓,彻底“歇菜”了,因为现实生活中实在没有运用英语的机会,缺少英语使用的氛围。而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可以营造英语学习与运用的环境,让学生的学习有用武之地,特别是在课件中引入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情景,植入一些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尽快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如教学牛津英语7A Going shopping, 7B Finding your way等课文时,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体会运用英语表达自己意愿的乐趣。大凡遇到这样的场景,学生总是听得兴致勃勃,意犹未尽,乐此不疲,在不知不觉中开口说英语,培养了敢于表达的习惯。

3. 利用多媒体,展示优秀个性,增强自信

不同的学生,其学习的基础不同,学习的环境也有差异,有的可能在词汇方面存在缺陷,但朗读水平较好;有些学生虽然英语运用能力较低,但语法知识较好。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长,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展现才能的舞台,让学生尽情展示,凸显自己的内在潜力,使学生找回自信,重塑自我。例如:针对那些单词欠缺,但英语朗读不错的同学,我让他们协助老师制作课件,在课件中伴音;而对于平时不善发言的同学,我利用多媒体组织一些朗读比赛,将他们推到台前,以此来锻炼他们的开口能力。

二、 运用多媒体的交互作用,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

1. 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以往的英语听力教学,习惯上都是按照学生听教材,然后完成听力练习这样的模式。教师和学生在反反复复地听读中搞清文章意思,然后再完成练习。这种方式,学生处于被动参与的地位,不利于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他们的自主品质也会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被磨灭。而运用多媒体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听力训练中。如我在教学有关水果名称的内容时,给学生创编了一首Flash的《水果动画歌曲》,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生边看Flash, 边识记词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我还准备了一个配套练习,让学生边听边完成填词,达到了巩固教学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了词汇,还训练了听力。

篇6

被称为“第七艺术”的电影自诞生之日起,便以其形象化的审美特征赢得受众的青睐。据2008年“第十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调查”显示,电影几乎成为了每个大学生成长记忆的一部分:有67.12%的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在电影方面,而“一直没什么兴趣”的仅为3.58%。[1]尤其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使得观影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文化娱乐形式。2012年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新生代(“80后”、“90后”)通过网络渠道观影的比例高达83.8%[2],网络已成为新生代观看影视作品的首要方式。

然而,与这种大众化的接受不相适应的是,大学生观影的层次却并不高,大多数人看的是热闹而不是门道。这从他们偏好的影片类型可见一斑:几乎所有的相关调查均显示,大学生热衷的影片类型多是喜剧片、动作片、爱情片,“第十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调查问卷”问及“贺岁档期,你倾向看怎样的电影”,仅有8.63%的小众化比例倾向于艺术片,而更多的则将青睐的目光投向喜剧片(40.70%)。[2]以姜文执导的两部影片为例:2010年的商业片《让子弹飞》获得6.59亿元的票房收入,而2007年执导的文艺片《太阳照常升起》仅得三千万票房,竟没收回成本。对此差异,姜文不无感慨地说:“《太阳照常升起》是上帝送给我的礼物,《让子弹飞》是我送给观众的礼物。”一份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的调查问卷问及学生对《断臂山》的评价,61%的学生认同是“同性恋”,仅有17%的学生选择“人间真爱”。[3]由此可见,影视素养的不足,致使多数学生只能看到影像表面的东西,而发掘不出其有意义的内涵。这无疑影响到了大学生影视艺术接受的审美品位,成为影视艺术审美的制约瓶颈。

既然是一门艺术,影视存在的价值就不单止于娱乐。事实上,同音乐、舞蹈、绘画一样,影视艺术也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与作家利用文字语言叙写人事,表达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一样,导演是以影视艺术特有的视听语言符号为载体完成作品的表情达意的。既然是语言符号,则影视艺术中的视听元素与文学艺术中的文字一样,都是语言的能指系统,是思维的现实载体。所不同的是,文字是一种抽象的平面表意符号,对其意义的解读需由审美者运用主观思维“再创造”形象。而以声音和画面为叙述载体的视听语言则是一种视听形象同步发生的立体语言系统,它在银幕运动的时空里将直观的视听形象直接诉诸受众感官,以形象的逼真性再现和反映生活,直接引发观众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和意义反思。视听语言的表意形态,与文字语言相比,不需经过思维形式的转换,因而更接近物质现实的本来面貌。

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理解这种语言系统的意义表达形态。或许正是因为视听语言形象化的特征,使得观众在享受影视艺术盛宴时,往往被其声势浩大的视觉场面和震撼人心的音响效果所吸引,而忽略了用心领悟隐藏在这表意符号背后的玄机。由于对视听语言表意特征认识的模糊,受众在影视艺术接受时往往囿于浅度观看的层面,无法对作品意义作出深度解读。我们应该认识到,影视艺术既然是一种文化形态,它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价值观念:好莱坞在实现票房赢利的同时,更在输出美国思想,进行文化侵略,而后者对一个民族生存的潜在威胁不可估量。所以,应该重视影视艺术的文化传播价值,大学生需补上视听语言这一课。

无论哪种语言形式——抽象或是形象的,都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人们借助语言的目的是能够便捷、准确地表情达意,以期实现交际的需要。正如作家锤炼语言的目的是要以隽永的文字吸引受众阅读,进而领悟作品内蕴一样,优秀的导演驾驭镜头、音响等视听元素,其目的不单单是使受众获得感官上的满足,而是要借助这种语言形态去表达他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像《2012》这种大场面的好莱坞制作,虽然可以给观众带来极具震撼力的视听体验,但这种刺激的感觉过去之后却不会在思想上留下多少有价值的东西。漂亮的外衣是无法掩饰灵魂的空虚的。以视觉冲击为噱头的影视,其艺术成就自然无法如《罗生门》那样彪炳青史。同样运用镜头,黑泽明是在用镜头对人性作出反思,启迪人生智慧。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文质说”很好地解释了这种语言形式与作品内蕴间的关系:文章之道,以“述志为本”,“文为藻饰”,“为情造文”,而“以文害质”、“文蔚质否”则是创作之大忌。所以,影视艺术欣赏,如果眼光仅仅落在大场面、大制作的外衣上,或津津于故事情节的离奇曲折而忽视作品的内涵,都是背离艺术审美目标的错误意行。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曾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明作品故事与思想间的关系:“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扶住一园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这些故事以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所以“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关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关照的技巧”。[4]影视欣赏同样需遵循这样的审美原则。

然而,由于表意介质的不同,视听语言艺术和文字语言艺术具有不同的美学特征。视听艺术是“声画”的艺术,具有动态性、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影视作品的内容和意义,包括思想、人物、情节、意境、节奏等最终是由画面和声音传达出来,而由观众的视觉和听觉感官来接受的。因此视听艺术往往剥离了文字语言抽象的叙述和描写,而运用蒙太奇等形象思维方式,通过对场景、动作、对话及细节的描写,来营造富于表现力的视听空间。视听语言这种特殊的表意形态,要求我们在进行视听鉴赏时,能够从文本阅读的审美经验中走出来,遵循视听艺术的接受规律,积极调动造型思维,努力发掘声画视听元素背后的文化意义,以期获得更切合视听艺术层面的审美感受。

画面和声音是视听语言的两大主要构成元素。因此在进行视听艺术鉴赏时必须重视“声画”的观赏价值。这种价值,不仅表现在声画效果在感官上的感染力,尤为重要的是要理解这些语言元素在传情达意上的表现力。

画面是视听语言最基本的表意元素。正像欣赏文学必须识字一样,欣赏视听艺术首先要理解画面的意义。表面上,画面的直观性似乎易于理解,但若要深入到它的内在意义,却非易事。因为画面是形象的,而“形象大于思想”(高尔基),即形象所显示出的思想意义常常要越出形象自身的意义。比如,《阿甘正传》中阿甘的奔跑,如果仅仅看到阿甘在跑,而不去理解“跑”的意义,则对这一视觉形象的接受会因没有超越形象本身而显得无意义。画面的表现力是极其丰富的,读懂每幅画面的意义是视听语言素养的基本要求。因此,视听鉴赏中要细致领悟画面诸元素——构图、景别、角度、镜头、光线、色彩等的表意作用,尤其应留意具有象征意味的镜头,这些镜头是揭示作品思想主题的关键,集中透视出创作者的艺术匠心。《辛德勒名单》中,穿行在暴行和屠杀的黑白基调中的红衣女孩,在色调反差中显得那样触目惊心——红色隐喻了恐怖岁月中对生的渴望。而之后灰色调运尸车上的那一抹红,则更易激起观众对法西斯残害美好生命的愤慨,对于辛德勒拯救行为的意义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视听艺术的审美是视听同步的审美,声音作为听觉元素,在影视艺术形象体系中发挥着巨大的功能,具有独到的审美价值。凝神静听这些声音对深入理解作品意蕴有着特殊意义。首先,人物的对白、独白对于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作品的主题都起着重要作用。优秀作品中的精彩对白往往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哈姆雷特》);“All glory is fleeting”(“所有荣耀只是过眼云烟”《巴顿将军》);“当我们的灵魂穿过坟墓站在上帝面前的时候,我们是平等的!”(《简爱》)这些经典台词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用心聆听这些丰富多彩的人物语言,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现代启示录》中库尔茨上校在气息奄奄的一刻,于黑暗中双手掩面,含糊而痛苦地发出“The horror,The horror”的,振聋发聩,活化了这一人物矛盾绝望的心理,形象地揭示了战争对人性摧残的主题。其次,音响效果不仅可以渲染环境氛围,也可以对影片含义作出解释。《拯救大兵瑞恩》的战争场面,导演斯皮尔伯格以丰富的声音质感和多层次空间感将战争声音和自然界的声音混合在一起,再现了战争的狂暴和惨烈,以强烈的听觉冲击增强了电影时空的真实感,强化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有效地烘托了主题。再者,音乐是与人类情感最为接近的艺术表现,视听语言中的音乐元素在奠定作品情感基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视音乐的主题往往根据故事的主题而定,因而把握住音乐主题无疑可以加深我们对作品主题的认识。《泰坦尼克号》的主题音乐“我心依旧”,凄美缠绵的旋律将影片“爱情永恒”的主题渲染得淋漓尽致。吴贻弓执导的《城南旧事》,一曲《骊歌》曲词幽美,那份“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如潺潺溪水流淌心间,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主题,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事实上,影视经典音乐在完成自己的叙事使命后,往往会从影视作品中脱颖而出,以其独立的审美价值继续散发艺术魅力,缭绕的旋律也会时时勾起我们曾经美好的视听体验。

视听语言的另一个重要构成元素是蒙太奇表现手法。蒙太奇是视听语言独特的形象思维工具,具有完整的叙事功能:它可以将成百上千个不同时空的镜头组接成具有完整叙事结构的声画集合体。蒙太奇也是影视剪辑的具体技法,不同镜头的组接,可以传递出不同的立意,从而实现意义的阐释。如卓别林的影片《摩登时代》的开头,倾巢而出的羊群和熙熙攘攘进厂的工人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暗喻了大工业时代工人像牲口一样任人驱使的命运。蒙太奇这一视听艺术独特的表现手法要求观众在进行影视鉴赏时也应具备相应的蒙太奇思维,视听跟上镜头自由转换的空间节奏,在镜头变化流动中激发想象,领悟蒙太奇组接的含义,以此加强对影片内在意蕴的理解。

影视艺术是视听结合的艺术,影视艺术鉴赏,是一个复杂、动态的审美过程。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影视艺术的叙述语言——视听语言的表意形态,并以此解读作品,才能够真正实现与作品的心灵沟通。著名电影理论家爱因汉姆曾言:“电影、电视的出现对于我们的智慧是一种全新的严峻的考验。如果能够成功地驾驭这些崭新的媒体,它将极大地丰富我们的头脑。反之,它同样也能令我们头脑昏昏然。”[5]尤其在商品化泛滥的现代社会,一个“娱乐至死”的商业化市场使得影视作品质量良莠不齐,致使充斥着“煽、色、腥”的“重口味”“宫斗剧”、“穿越剧”大行其道。大学生如果不加辨析地盲目接受,则极易被浓厚的商业化、庸俗化蒙蔽。所以,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视听素养,带着冷静、睿智的头脑观赏影片,才能够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品位的审美受众。这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客观上也是在为净化影视市场,推进国产影视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星,宋维才,柳天星,王攀丽,江霞,吴杨.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影视与大学生的互动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第十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调查问卷[J].当代电影,2008,(7).

[2]阳翼,朱筠丽,万依柳.中国新生代电影大片消费偏好调查报告[J].现代传播,2012,(1).

篇7

关键词 :新媒体语境;大学生;媒介素养;媒介信息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5.009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5—0019—02

课题来源: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11SJB880090)研究成果之一,2013年南京工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课题编号:SZYB2013011)。

收稿日期:2014—11—28

作者简介:黄乐(1985— ),女,江苏南通人。南京工业大学机械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王冠中(1984— ),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工业大学机械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付昌义(1981— ),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工业大学机械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新媒体语境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实意义

作为新媒体标志的网络和手机通信已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获取信息、对外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渠道,新媒体也日益成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在当前鱼龙混杂的新媒体语境与媒介信息格局中,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既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使他们成为信息时代合格公民、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实困境

(一)过分依赖媒介,缺乏现实交流,导致自我封闭。如今在大学校园里,网络是学生接触的最主要的媒体,学生在网络上花费的时间远远超过传统四大媒体,网络媒体日益成为学生了解信息的首要选择。很多学生要了解信息首先想到的就是通过互联网, 休闲娱乐成为大学生接触媒介的主要动机,因此,其对网络媒体的依赖感也越来越强烈。不少学生长期沉溺于应接不暇的虚拟情景中不能自拔,荒废了学业的同时,也越来越抗拒主动与他人交往和沟通。他们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情感追求沉浸于形形的媒介内容中,容易对未来漠不关心,导致极端自我封闭、行为失衡,从而产生紧张、孤僻、冷漠甚至更严重的心理缺陷,严重阻碍了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信息甄别能力有限,对媒介信息内容缺乏思辨。大学生群体对媒介信息的本质及属性认知程度普遍不高,对媒介信息的思考、辨别和批判能力有限,特别是对消极负面信息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还处于较低水平。媒介中的各类信息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政治倾向性和价值倾向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学会甄别、检验和进行信息加工,而大学生群体由于生活阅历浅、社会知识缺乏,往往有较强的信息探知欲,却不懂得如何对掌握的信息进行分析、解读和反馈,导致其对媒介的特性、功能及影响的认识不够全面。

(三)媒介道德规范认识淡薄,自律意识薄弱。这种道德规范的模糊主要表现为:学生对知识产权、新闻出版、网络监管及跟踪等方面的相关规定掌握得不够透彻,对利用媒介进行信息传播、侵权盗版行为的自律意识较为薄弱。[1]学生群体

在遇到一些感兴趣的事件时,

会因有相似的消费习惯和媒介接触习惯而产生共鸣,结成意见同盟,由于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薄弱,加上舆论导向的不客观,很可能会对他们原本就十分脆弱的道德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力造成很大的冲击,从而被蒙蔽甚至误导。因此,引导大学生在媒介信息的海洋中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媒介素养,增强其对消极负面媒介信息的质疑力和免疫力,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2]

三、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路径

(一)着力实施学校教育,提升大学生媒介基本素养。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使当代大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现代大学生既要能够从大众传媒上获取信息,又要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加工处理,以获得自己独立的判断和结论。首先,应传授给学生媒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在课程设置中加入有关媒介素养的课程,例如“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全校性公选课,从认知、审美、伦理道德等多个方面递进渗透,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媒介环境,掌握传播技巧,最终成为积极主动的媒介制作和传播者。其次,提高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对于善恶美丑和真假虚实信息的分辨能力以及迅速识别各类信息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最后,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水平。媒介素养的提高不能仅仅依靠第一课堂传授,更多的在于品格的自我养成,应引导学生掌握媒介传播的伦理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把外在的影响内化为自身的品质,从而将科学接触和运用媒介变为自觉的行动。

(二)打造“业务精、专家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在媒体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已经成为社会公众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自然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之一。要培养“业务精、专家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提升自我媒介业务水平,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辨能力、信息产制能力,积极探索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模式和规范机制,建构媒介信息系统。其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依据现今“90后”大学生群体的实际特点,指导和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具有更多感染力和正能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要多渠道、多阵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继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媒介传播道德伦理价值观,使思想政治管理、学生学业和生活管理、突发事件管理更具时效性和实效性。

(三)创新第二课堂形式,强化学生的媒介实践能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媒介素养养成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媒介素养教育应倡导以学生为本, 将校园内的媒介资源和大众传媒作为广大学生接触和参与媒介实践活动的载体和基地,让学生成为媒介活动实践的主体。[3]要充分利用好校广播台、网络信息中心等媒介资源,鼓励师生间、同学间相互交流启发。利用短信平台、PU平台、学校和团委官方微信等媒介载体广泛宣传各类媒介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媒介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媒介,如参与校园小记者新闻采访,参与编辑校报,参与设计和推广官方微信,开展校园DV、微电影作品征集、网页制作大赛、动漫设计大赛、影视作品展播、影评征文等活动。此外,学校团委可邀请名编辑、名导演、名主持人等传媒人物走进校园,开展媒体见面会,与学生近距离互动交流, 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媒体现状,减少媒介神秘感。

(四)协同各方力量,净化媒介空气。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急剧发展,大众媒体传播的信息庞杂而且良莠并存,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信息化的负效应,因此,需要多方协同,对媒介传播信息进行过滤,从而净化媒介空气,促进媒介良性发展,也使学生主动吸收、利用各种利于自身健康成长的教育因素。首先,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持续推进舆情和舆论监管,建立健全媒介机制。媒介的监管应该将法制管理、行政管理、媒介自律、公众监督有机结合,着力构建一个网络式的制约机制体系。[4]其次,大众传媒作为媒介教育的重要参与者,须切实提高自身素养。媒介从业人员要坚守自己的专业操守和职业道德,明确自身作为公众代言人的职业定位,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扮演好媒介信息的验证者和过滤者的角色。青年学生良好媒介素养的养成,不仅需要社会、学校的共同推动,还必须扎根于家庭教育。家长应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积极倡导亲子共视、共网,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父母的引导和精心培育,两辈人共同提升选择、辨析、评估和运用媒介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5]

参考文献]

[1]单鹏娜,王珊.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

[2]佚名.提高网络素养净化网络环境[N].人民日报,2008,09,25.

篇8

新媒体超时空、超媒体、自主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深刻地影响着新世纪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人际交往,人生价值观念的形成,成为大学生认知社会与世界的重要渠道。但同时也必需看到新媒体的“双刃剑”性质,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污染、信息爆炸、信息侵略极易影响大学生对社会对世界的看法,进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要适应这种信息环境的变化,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能力。

媒介素养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听说读写能力外,还有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当然还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是一个素质概念,它的宗旨是使大众成为积极地善用媒体、制造媒体产品、对无所不在的信息有主体意志和独立思考的优质公民。它与提高社会文化品质与健全公民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受众具有健康的媒介批判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二、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巨大的挑战。媒介素养教育从概念到实现,需要社会各方面通力合作。有学者指出媒介机构、社会组织、受众应为建构主体。

媒介机构是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实施主体,社会组织是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环境主体,广大受众是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动力主体。具体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而言,具体的实施力量应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阵地

1.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大学生还处在校园学习的阶段,所以在大学里开设相关课程是提高其新媒体素养的最好方式。学校教育具有制度化、强制性以及良好的持续性等优势,这样可以确保新媒体素养教育的理念和内容得到比较稳定的贯彻。对于大学生来说,在老师的带领下获取对新媒体文本的解读和分析技巧,这种集体学习的形式有利于形成一种主动利用新媒体的良好氛围从而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从世界范围来看,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把媒介素养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这种做法的优势是培养师资比较容易培养。另一种是把媒介素养内容融入或渗透在其他课程中实施,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不必增加新课程,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在德国,有关媒介素养的知识通常被放在政治、社会常识和社会研究等课程中讲授,并且是师范院校、成人教育机构、宗教团体和社区工作者的经常性的讲演和宣传内容。

笔者认为,就媒介素养教育而言,应该体现出多样化的原则,采取单独开课和融入课程相结合的原则。具体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应该先从选修课开始,然后慢慢上升到必修课。再者,从大学授课内容来看,尽管有些课程已经涉及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比如计算机课程。但是涉及内容不多。再开一门选修课,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学生学习内容的重复。从已有的课程来看,也是如此,上海交通大学是把媒介素养课程当成专门的课程开。

2.教育机构制定相关政策,确保媒介素养课程在大学教育中迅速推广

随着新媒体对人们生活影响的深入,高校会自觉的意识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从而设立相关课程,但是这个过程毕竟非常缓慢。只有受到权威部门的重视,新媒体素养课程才能够快速进入大学生教育中去,进而得到普及。

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基本就是遵循此发展路径。在英国、加拿大,都是先有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得到广泛认可,进而相关机构或职能部门出台相关制度,使媒介素养教育普及化,这个过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可以避免这段漫长的道路,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已迫在眉睫,其重要程度足以受到教育机构的制度保障。我国的教育部门可以像规定大学生的英语能力那样来确定大学生所要达到的新媒体素养等级。

3.培养专业的媒介素养高校教师

在大学校园普及新媒体素养知识,就现在的师资力量来看,明显处于匮乏状态,因此,应该采取各种措施。

在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师资培训制度。在澳大利亚,澳洲媒体教师协会提供一系列优秀的媒介素养教育资源,并定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研讨会;在美国,一些著名大学,诸如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等为教师和研究生提供媒介素养方面的教育服务。

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可效仿他们的做法,由一些媒介素养研究机构或者著名大学的新闻院系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专业培训,以缓解师资匮乏的现状。目前,我国新闻传播专业的师资力量相对饱和,可以考虑将部分老师转向媒介素养教育中去。由于他们具有新闻传播理论知识,通过专业学习或培训能够很快承担起媒介素养课程的教授。

(二)社会――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不可忽视的力量

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应该结合社会、学校等多方力量。社会创造环境、营造氛围,是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的推动力量;学校提供条件,是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的执行者。如果双方力量结合起来,就会让大学生处在新媒体素养教育的浓浓气氛中。

1.组建媒介素养社会研究机构,支持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工作

国外的经验表明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和实施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社会组织的支持。例如,美国的修女托曼创立的“传媒教育中心(medialit.org)”一直在领导着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运动。

目前国内专业的媒介素养研究机构较少,也缺乏社会组织支持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谋求社会组织的认可,能够提高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的开展效率。

在社会组织力量的推动之下,可以定期召开有关媒介素养教育课题的研讨会,还可以像国外一样组成媒介素养教师协会、媒介素养兴趣小组等,共同推动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一系列活动的的开展。

2.家庭教育要转变对新媒体的恐惧

面对新媒体的负面效应,许多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受到伤害,没收孩子的手机,限制孩子的电脑使用时间,就连一些学校也采取过类似消极的办法。这些做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媒体带来的负面问题。

家长应当先提升自己的媒体素养,以开明的态度看待孩子对新媒体的钟爱;在孩子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向其传授一些媒介素养的知识;生活中要积极与孩子沟通交流,表达对孩子的关爱,防止孩子因为家庭的冷落而沉迷于网络中的虚幻世界。家长需要与孩子一同面对新媒体带来的诸多问题,用科学、理智的态度对待新媒体。

3.媒体机构利用自身资源,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在日本,报社在每年的特定时间会开放,以供学生参观,让他们了解媒体信息的制作过程;每年也会有专门的媒介素养知识宣传周,教授学生如何有效识别媒体信息。新媒体机构也可以定期向大学生开放,对大学生开展媒介技术教育,给予大学生亲身实践的机会。媒体可以适当的接受大学生制作的信息作品,使其参与媒体制作,比如大学生校园记者、大学生拍客,在具体的制作实践中,大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信息制作过程,提高他们对信息的鉴别能力。

篇9

二、美术作品与文化课相结合欣赏学习法

在中学美术的欣赏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在语文课本或历史课本、政治课本中有较详尽的介绍。如我们河北省新编的美术教材第六册的《诗配画》和学生们语文课本中的诗歌学习与欣赏就能很好的结合上。语文教师要求的诗配画与美术课要求学生们表现的诗配画是完全相同的。将欣赏内容与语文课本的内容结合起来学习会有让人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学生不仅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更容易对教材理解与把握。学生们的作业完成后,我和语文教师的那份惊喜是难以形容的。在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一课前,我让学生从初中二年级语文课本《故宫太和殿》一课中,找出相关内容在教师播放相关录像片时朗读,不仅学习效果好,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他们甚至主动在历史书、地理书、政治书、生物书以及课外读物或杂志中寻找其他欣赏内容的相关材料,以便与教师的电化教学相配合,当一回“助理美术教师”。 历史、地理和生物老师反馈的信息也是如此。这样,中国古代的一些工艺美术如:玉器、青铜器、瓷器、漆器、建筑艺术如:宫殿建筑、纪念建筑、公共建筑、民居等。雕塑艺术如:秦始皇兵马俑以及园林艺术如: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等和不少名画如:《清明上河图》、《醉翁亭图》、《韩熙载夜宴图》等欣赏课内容,就是这样在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之下完成了。这种欣赏学习方法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接受,也更容易让学生记忆与掌握。我校不少学生在中师考试笔试、口试的问答中,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如1998年的中师考试,前十名全是我教的学生。

三、点面结合学习法

中外美术发展史的学习,除按历史发展顺序排队学习法以外,还可以从美术发展的整体着眼,让学生采用点面结合的办法学习。如中国古代美术发展史可从绘画艺术比较重要的三个方面: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各选二、三幅代表作。先就各自的主要特点及其在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地位作一概括的了解。然后再重点欣赏几幅题材、手法、艺术风格不尽相同的作品,能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古代绘画的高度艺术成就和独特风格。再如:雕塑方面,陶俑、陵墓雕刻、宗教雕刻中,各选三组比较典型的作品,先就这三类雕刻的主要特点进行学习,再听老师讲解如何欣赏这三类雕塑,然后分别对所选作品进行赏析、讨论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致。

四、学生在欣赏课中欣赏方法的学习

当一幅美术作品呈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首先要了解它是哪个国家、哪个年代或是什么时期的美术作品?然后再了解其风格、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等。如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先要知道是十四世纪末到十六世纪这一历史阶段;再要知道意大利是最早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的国家;三要知道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如:波提切利《春》、《维纳斯的诞生》;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大卫》;拉斐尔《西斯庭圣母》、《雅典学院》等。更要知道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导思想,其主要成就是对现实主义的发展。让学生本着从感性到理性,从形式到内容的方法进行,就好理解了。这类欣赏课,必须使用电脑课件效果才好。如果能把电脑课件和实物投影仪及幻灯片结合使用效果最佳。

五、讨论、探讨学习方法

现在的中学生知识面较广,有不少学生课前就对所欣赏的教材有所了解,但知识却并未学透彻。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学生都有可能对某一作品进行讨论或争辩,解决不了时,要么寻找自己所看过的材料,要么共同找老师问问清楚。这是非常好的,有利于学生把这一作品的内容学透彻。教师应积极鼓励这类学生,并在表扬这类学生的同时,把这幅作品的内容又传授给了全体学生。这种方法,学生对其内容的记忆几乎都忘不了。积少成多,形成一种好的学习氛围后,所学内容就很可观了。不仅在课堂上,当你在课下或学生放学时,听到学生们在争论或探讨某一个画家或美术作品时,你的心中也一定会和我一样自豪与满足,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篇10

大学生手机媒体媒介素养教育实质上是针对大学生开展的一种培育民主素养的学习过程,通过对手机媒介传播实质的剖析,可以使大学生既了解媒体自身如何运作、媒体如何构架现实,也知道怎样制作传媒作品与媒介信息,使他们深刻认识到隐含在传播文本后的各种权利和社会因素,洞悉传播实质,熟悉编码规则,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勇气挑战社会上偏颇的意识形态。

相较于传统媒体,手机媒体具备以下特点:手机充分满足了人们对信息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缩短了人们之间的生活空间,人与人平等对话,人的价值和精神无限延长和伸展,使信息传播更具有人性化;手机是“带着体温的媒体”,具有私密、随身的特点,体积小,便于携带,传递信息真正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几乎可以做到与新闻事件同步,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资金和技术远远低于其他媒体,容易被低层次消费者使用和接受,普及率高,受众更广泛。

大学生应用手机媒体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把手机作为接受社会信息的主要渠道,携带手机成了学生的一种时尚,大学生又受着来自其自身和外界的影响,他们的手机媒介素养明显存在一些缺陷,他们的媒介素养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1.自控能力差,辨别信息能力差,不利于身心健康

手机替代电脑网络成为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最常使用的媒体,这已是无可非议的事实。他们在使用手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由此而生,许多学生自控能力差,在老师管理宽松的课堂上使用手机,将手机作为逃课和考试作弊的工具,不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有的学生利用手机上网聊天,收发不健康信息,浏览不健康网站,手机偷拍、下载不良信息、视频等,使他们沉溺于低级趣味,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2.过度依赖手机,易造成思想上的钝化

大学生在手机的实际消费中更倾向于娱乐休闲,由于互联网资源的支持,手机新媒体与传统媒介形态融合,衍生出多种科技、娱乐、商务、生活服务等增值功能,彩信、游戏、手机QQ、手机博客、手机防盗等娱乐功能在大学生群体中被利用得淋漓尽致。由于过于依赖图像信息,阅读兴趣下降,大量的网络信息使大学生一直是“看问题”、“听问题”,而不是“想问题”,遇到问题就利用网络搜答案,不愿意做深层次的思考,在信息的获得上“饭来张口”的现象日益普遍,缺乏创造和制作媒介讯息的能力,这对于正在长知识的青少年来说,很容易限制他们智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其思想上的钝化。

3.媒介素养教育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大学生手机媒体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针对大学生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还很欠缺,虽然近年来一批相关教材陆续出版,但是总体情况仍然不尽如人意,没有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媒介理论知识以及系统的实践更多地集中在与新闻传播专业相关的课程教学中,学生不能够准确理解媒介素养的含义。

提升大学生手机媒体媒介素养的建议

1.通信公司应加大宏观监控力度

抵制不健康的手机媒体信息,应该从源头着手。通信公司应尽快完善监控机制,加强网络监控,过滤负文化,遏止其蔓延,保证网络的健康运行和安全,并提高不良信息拦截能力和效果,加大举报处理力度,抑制涉黄信息、欺诈短信等不良信息的传播及其他犯罪活动,加强流程监控和业务管理,完善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针对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严厉打击犯罪,严惩传播和制作者,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的手机媒体环境。

2.加强学校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手机媒介审美批判意识

大学生群体大多已离开家庭在大学校园独立生活,相对封闭的大学生活让大学生处于“半社会化”状态,其学习特点和生活方式都决定了学校教育在其手机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高校应充分发挥育人职能,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手机媒介素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倡导健康使用手机的理念,深层次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思维意识和行为方式,通过板报、广播以及专题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过度依赖手机的危害,让大学生意识到正确文明地使用手机,尽可能把手机媒体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这对促进文明校园建设和提高大学生人格修养均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应重视媒介素养教育,把手机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如《媒介素养概论》、《媒介文化》等必修课程,同时辅以《媒介伦理学》、《大众传媒与社会》、《媒介认知与文化》等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手机媒介技术,给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媒介教育,从而达到提高个人手机媒介素养的目的。

3.家校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利用各种宣传材料及教师家访等形式,让家长认识到学校规定的目的意义,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家长要学会掌握手机媒体,进入孩子的世界,更好地、更直接地指导孩子充分有效地利用新媒体,从经济上控制、从思想上教育孩子,和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培养、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辨别能力,使之取其高雅、弃其低俗,共同推进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教育,才能使大学生受益于新媒体。

小 结

手机媒介素养教育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让大学生既充分利用手机媒体这一现代科技新成果带来的方便,也有效地克服其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真正做到扬长避短。

【本文由陕西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大学生素质教育系统化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陕教位(2009)6号—1】

参考文献:

①侯欣洁:《大学生手机新媒体媒介素养刍议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的新思维——基于手机媒体环境的分析》,《新闻大学》,2010年第1期

篇11

一、美术文化素养的提升——鉴赏与评述

我认为,在美术教学当中,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是关键,这关系到人格的培养和美术眼光的高低,继而影响到美术的表达和品位层次的高低。一个有着较高美术素养的学习者,在美术的技能表达方面一定是有自己情感的,而且这种美术的情感的表达能够感染别人。

我们美术课程中首先出现的就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鉴赏与评述,从原始社会、先秦的美术作品到唐宋元明清的国画与书法;从景物的描述到情感的表达;从手工工具到艺术作品等,不仅仅是美的展现,更重要的是蕴藏在这种美后面的一种文化底蕴。在这种文化当中才产生了这种美,因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美术的鉴赏和评述,然后才能正确地展开美术的教学和学习。

例如,在原始社会和先秦的艺术当中,我们要鉴赏的有甲骨文这一形象化文字;有良渚文化的玉琮、仰韶文化中的人面鱼纹盆等。从青铜器到秦陵兵马俑再到汉代的丝帛画,这一系列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品都是具有那个特点时期的烙印和文化底蕴的,而且展现了国家的生活特色。教师在学习的这个阶段,首先要传达给学生的是对艺术的鉴赏感悟与评述,并且从当时的文化中反映出艺术发展的规律,这种鉴赏和感悟就是美术素养的提升,这种评述的能力就是对美术的理解与感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原始社会的美术特点当中去思考当时的文化和风俗。因为是原始的耕作文化,所以在美术作品中凸显劳动场面;因为具有直观想象的思维,所以用象形来传达信息。社会的发展带动了铸造业的发展,所以出现了青铜器,随后出现了铁器,这些展现在美术中的生活用品同样也是劳动用品,更是艺术品。它们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特色与内涵,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不同的时代文化去鉴赏不同艺术品的特色以及与社会的联系,对艺术品的颜色、外形、质地、工艺展开自己的评述,这就是提高美术鉴赏与评述能力的有效方式。

除此之外,我们独具特色的中国山水花鸟画,以及历代名家的画作和书法作品等都是鉴赏的好材料,像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学生都可以结合时代背景去进行鉴赏。历代名家的作品都包括了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艺术的展示,里面不仅仅是美术技巧的展现,更是艺术的体现,只有用感情去进行感悟,才能体会到里面的真谛。

二、美术能力的实践与锻炼——动手感悟体验

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与感悟之后,就要以此来实践与提升美术技能,通过技能来进一步加深对美术的感悟理解。

例如,在美术的创作与实践课程当中,让学生了解古代的藏书楼和现代的图书馆等,以及读书的名言,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习惯,以此来搜集一些与藏书有关的资料与文件。例如,藏书票的搜集与整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进行展开,让学生自己根据藏书票的内容与年代进行有效的分类。然后在课堂中利用各种工具进行模仿和制作,像基本的拓印工具和制作工具及材料等,运用纸版、孔版或木刻等方法制作藏书票,教师通过介绍一些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去分析藏书票的功用和审美特征等,进行交流学习,通过动手去验证美术实践操作技能的基本理论,同时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

此外,在实践的创作与尝试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亲手制作贺卡或者通过电脑制作的方式进行设计,结合运用基本的美术原理去点缀自己的贺卡,或者学习制作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教师可以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学生进行实践的操作,最后大家在一起交流。这种方式将美术的鉴赏与评述带到了实践的阶段,成为了在实际动手能力的提升过程中体会感悟美术内涵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将动手的活动引入到课堂之中。

综上所述,在美术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塑造美术课堂文化艺术氛围,不仅仅是单纯的美术技能的学习锻炼,更是美术素养和鉴赏能力的提升,教师要有效地结合课本,拓展其中所含的教学内容,与美术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并且灵活创新,从各个角度提升美术学习的能力,塑造学生真善美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谢泰来,《民族艺术研究》,1990.03

2.李华英,《火的艺术》,《江苏画刊》

3.王大根,《美术教学论》,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08

4.高明,《美术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1

5.杨琪《中国美术鉴赏十六讲》中华书局2008.01

篇1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言道出了在教学中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意志力、主观意识薄弱,因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工作者通过充分地利用电教媒体,让学生沐浴在有声有色的教育氛围中,这样无形之间就会让学生自然地接受各种有益的感染和熏陶,树立起正确的行为习惯观、学习观、榜样观,从而不断地适应周边的无形的语文教育,其效果无疑是事半功倍的。

孩子的天性是玩,有教育家说:“在玩中学习是最适应孩子天性的学习。”的确,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每天的课程比较单一,他们希望每天都有新鲜的事情,每天都能更加快乐一些,在毫无负担的课堂里畅所欲言,是他们所渴望的。电教媒体其实就是这样一个有效的载体,它可以给学生们创设一个分享心得的空间,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活跃的气氛下,学生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言论,无论说得好不好,对学生而言都是一种锻炼。在快乐中说,在说中听取意见,改进自己的言语水平,学生的表达能力、评价能力、聆听习惯得到了锻炼。

二、用“活”电教媒体,看视频赏美文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记忆最好的时候,此刻的学习都是最有效的,针对此,很多教师都会安排学生到学校后开始早读。但细细地想想,有几个学生真正地喜欢早读?每天到校后我常常看见不少学生在班里摇头晃脑地滥竽充数。要知道学生喜欢新鲜,一清早来读书需要唤起的是他对知识、对新鲜事物的渴望。于是,笔者尝试在清早,让学生在教室里欣赏配套的课文视频,笔者发现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很多学生为了能看到平时上课不能看的视频,就会按时到校,平时有学生拖拖拉拉不想来上学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因此,笔者想到,今后的教学中,晨读时就应该充分地用活电教媒体。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浅显易懂的小诗吟诵、儿歌快读、歌曲小唱等,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改变传统的阅读方式。研究表明,在小学二年级采用形象、新颖、感染力强的电教媒体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一个学期后,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思维灵敏度均比使用电教媒体教学前有显著提高。

三、用“活”电教媒体,观动画练表达

相信看动画片是每个孩子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笔者试过让学生观看动画片10分钟。看的时候要求学生全神贯注,看后要学生试着复述看到的内容。我发现学生对于复述动画片的内容很感兴趣,丝毫不作为一个学习负担,而是看成一个好玩的游戏。当然,在说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有回说、表达不清的现象,有些在回答问题时,往往只说半个句子,或者连半个句子也不说,只是用表情代替。有些学生说话,不但前后颠倒,东一句,西一句,而且句子本身不合语法。有些说话总夹着一些“那么……那么……”“后来……后来……”等,这些都是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通病。只要我们用活电教媒体,让学生欣赏动画片,创建轻松的语言表达情境,在学生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加强指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会进一步完善起来,发言时语句逐步完整,语法逐步规则,逐步做到前后连贯,主次分明,清晰流利。

篇13

1新媒体

1.1新媒体的定义与类型

新媒体是20世纪后期在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 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相对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新型 媒体形式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根据新媒体的传播介质和传播方式不同,可分为互联网、手机和数字电视三种主要形态。其中互联网新媒体包括网站、网络社区、博客微博自媒体、个人网络通信软件等。以手机终端的媒体形式包括手机短信、手机视频、手机彩信、手机电视、手机报等;电视基础上的新媒体包括移动电视、楼宇电视,IPTV等。

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是一种允许用户即时更新的简短文本,并可以公开的博客形式,具有传播快、覆盖广、影响大等特点。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多平台浏览,所发信息实时传达,并可一键转发。

1.2新媒体信息传播特征

新媒体的特征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具体如下。

1.2.1 传播主体多元化

在互联网等新媒体普及之前,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权利大多被官方媒体所控制,传播主体十分单一。信息的传播需要经过官方认定的把关人层层审核过滤后,再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从业机构统一。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特征在于,它打破了以往自上而下消息传递的束缚。当前社会处于改革攻坚期和转型关键期,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我国公众的信息传播权利得到了极大程度的保障。微博、微信、QQ,任何信息,任何时间地点,只要连接互联网,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公众的角色由受者亦转变为传者。新媒体环境中,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

1.2.2. 传播速度即时性

新媒体的即时性表现在传播的过程中,信息传播过程和公众的接受过程几乎感觉不到时间间隔。这加快了信息的流动,减少了信息流通的成本。第一时间、第一速度,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及时了解热点事件的进展状况。“案件”的微博直播正是个很好的例子,它成为了中国司法审批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1.2.3传播内容交互性

注重互动与反馈,这是社交媒体走红的最重要原因。新媒体环境下,随着传者与受众身份的一体化,传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更趋于频繁。传播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受众的反馈,及时的交互和反馈不仅有利于传播过程的深入,也有利于调动受众参与性,成为主动的信息传播者。

2青少年与科学素养

2.1科学素养

2.1.1科学素养的内涵

我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对公民科学素质进行了最新定义是:“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可见,科学素养的层次可分为四个: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2.1.2科学素养养成的传统渠道

当前青少年获取科学信息的前三个途径是:课堂教学;报刊杂志;广播电台与电视。除正规教育外,大众传播媒体是学生获得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和影响他们科学素养变化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者认为,“在拓展青少年科学素养的途径时,一要适应学生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二要适应个性发展;三要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让学生了解一些他们能够接受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①媒体对青少年的冲击更是大有超越学校这个第一课堂的趋势,正如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指出,媒体已经超越物件本身,而成为生活环境。

2.2青少年

2.2.1青少年的群体特征与认知发展规律

青少年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年龄群体,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青少年的头脑灵活,好奇心和自我意识都很强。因而,他们会比社会上其他人群更为关注我们生活变化中的世界,也会主动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另一方面,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心智发展还不成熟,对科学知识的认知十分有限。因此,青少年阶段是培养起科学素养的重要时期,亟需通过正确的途径进行引导。

2.2.2青少年的媒介使用习惯

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19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到了26.6%,成为仅次于20-29岁年龄段的第二大群体。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正处于成长期,并日渐成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作为“数字原住民”,他们使用网络更加深入、接触内容更加丰富、使用过程更加自主。根据最新的《2012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报告显示,82.9%的青少年每天使用上网,10.6%的学生趋于过度用网。56.9%的学生课外知识主要来源于互联网,72.2%的学生认为网络可以获取学习资源,77.8%的学生认为网络可以扩大知识面。可见,青少年主要利用网络来扩大知识面和获取学习资源。

因此,将新媒体作为科学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既符合当前信息时代的潮流,迎合青少年的媒介使用习惯,又能便捷高效地推广科普知识,这对于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3 善用新媒体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科学微博对青少年科学态度养成的影响

基于以上假设,本研究聚焦新媒体中颇为流行的社交媒体,选取其最流行的应用之一:微博,进行深入探讨。在青少年科学素养的维度,结合微博平台的自身传播特点,重点关注传统渠道难以评估的科学态度层面。运用质性的研究方法,将研究主题逐步缩小为:科学微博对青少年科学态度养成的影响。研究框架如图1。

3.1研究对象

微博用户。以传播“科学知识”,提高个科学素养为主题的微博用户,并且通过新浪微博的官方认证,加V。粉丝数量超过10000人。微博内容。选取关于科学传播内容有关的微博,10条,评论数大于20,转发数大于50。

3.2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本研究参考了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一书,阅读并撷取其中方法论的部分。得知:阐释学或阐释学的方法,适用于某一现象的意义研究;民族志的方法,研究问题的发生过程和具体细节;象征互动的方法可以了解

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互动关系;常人方法学观察被研究者行为过程,了解其认知方式;实践性很强的行动研究,用于改变现存的社会现象;女性主义的方法,适合探讨社会结构中的权力关系,特别是性别、种族、社会阶层带来的差异;话语分析的方法,主要针对于对话或文字分析的资料;个体生态学的方法,能够帮助形成对一个个体的整体性了解。因而,本研究运用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观察青少年的行为过程,来了解他们的认识方式。

3.3研究过程

选取5个加V的科学微博账号,选取有代表性的微博内容10条,分析其粉丝或其他微博用户对其的评论内容。

3.3.1微博账号

中国科普博览:官方微博,中国科学院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粉丝11147,关注168,微博2056条。

图2

酷炫脑科学:私人账号,原创专业脑科学科普微博。粉丝34688,关注1827,微博458条。

图3

瘦驼:私人账号,科普作家。粉丝538079,关注660,微博15819。

图4

科学松鼠会:官方账号,民间科普组织松鼠会。粉丝929082,关注370,微博7215。

图5

3.3.2微博内容

关于自闭症:评论23条,转发106条。

图6

关于二手烟:评论156条,转发1470条。

图7

关于放射线:评论56条,转发460条。

图8

关于环境污染:评论10条,转发24条。

图9

有关孩子的科普知识;评论75条,转发501条。

图10

3.4研究结论

3.4.1微博内容的呈现

本研究旨在寻求微博对科学态度形成的关系,故选取微博的内容全部涉及科学知识。统计分析数据后,可大致将科普微博的内容分为以下几类:基础科学知识、生活常识小贴士、佳节假日相关微博、通知通告招募类。微博者试图在求新、求变的主旨上,迎合粉丝的喜好,能够吸引粉丝眼球的微博内容。微博虽以科普为主题,但其内容的趣味性、时效性、贴近性还是显而易见的。

3.4.2受众对内容的反馈――科学态度的养成

微博内容对公众科学态度的养成有何影响?研究以“自闭症主题”的微博为例通过话语分析的方法,探究粉丝的科学态度的改变状况。

如图11所呈现,在所有23条微博评论中,绝大多数的微博用户流露出个人态度的变化。譬如,微博账号“端端的后院”发表感慨:“那我也自闭好了”,涉及到个人的行为改变。“孤独的仪式”认为:“可以装作迟钝以保命,可以屏蔽个人感受”,这是对一条科学微博的观点的评价,一方面显现出对此微博内容的认可,另一方面也涉及到个人态度的显著变化。“逢冬草木”对此内容表示认同,并提出自己的以为:“那么多动症呢?”这是因一条微博而产生的相关其他思考,属于知识迁移范畴,调动起其运用知识的积极性,所以在科学态度方面属于积极的。“李湘林”点评,以为“《长安乱》里的情景与此条自闭症的内容相仿”,联想到其他作品中的人物与行为,加深了其对此条微博内容的理解。“酷炫脑科学”,作为同类微博的认证用户,

对自闭症的产生原因进行了补充理解分析,属于内容传播叠加的互动形式,评论并转发,于是有更多的受众可以获得关于自闭症的新的知识。相关账号还涉及到“北京朝阳医院”、“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试图引起相关部门从医学的专业化角度进行分析探讨。

从以上分析可知,一条科学微博的内容能够引起其粉丝的关注于讨论,这是调动其科学态度积极性的重大表现。而科学态度的形成,不仅在科学知识的积淀中提高,也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细微变化中。微博强大的互动性特征,最大程度上扩大了内容传播范围,提高了其影响力,并调动了微博粉丝的个人体验、相关知识迁移能力、人际传播分享的过程。因而,科普微博对于公众科学态度的养成,具有很明显的正面影响。

新一代青少年成长在新媒体环境中,是典型的数字原住民,对于新媒体传递信息的内容与形式具有天然的敏感性。因而运用新媒体向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是一个大胆创新且前景看好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王一凡.青少年科学素养的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9.

[2]姚望.电视科教节目对青少年科学素养形成的影响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

[3]张春楼.青少年科学素养教育现状及其模式构建[D].南京师范大学,2008.

[4]张春楼,田应利. 论加强青少年科学素养教育研究的必要性[J]. 理论界,2007,No.40310:145-146.

[5]秦浩正,钱源伟.上海青少年科学素养调查报告[J]. 教育发展研究,2008,24:31-35.

[6]徐进,俞真. 上海青少年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2005,19:47-50.

[7]余翔.试论青少年科学素养及其培养[J].科技广场,2004,7:123-126.

[8]林爱兵,刘颖. 论新媒介时代公众媒介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共生关系[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科学时报社.全民科学素质与社会发展――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科学时报社,2006:8.

[9]李贤.浅议媒介素养在推进科学素养发展中的作用[A].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科学时报社.全民科学素质与社会发展――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科学时报社,2006:4.

[10]胡咏梅,杨素红,卢珂. 青少年科学素养测评工具研发及质量分析[J]. 教育学术月刊,2012,No.23603:16-21.

[11]张春楼,田应利.浅谈青少年科学素养教育的外部环境构筑[J].法制与社会,2009,11:294-295.

[12]翟雪.试探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的态势和机遇[J]. 科技传播,2009,No.102:58-59,62.

[13]刘涛.新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作用探究[J]. 东方企业文化,2010,6:116.

[14]丁诚,张阳德,彭锴,李坚.新媒体对科技传播的影响与思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v.2020:3193-3195,3198.

[15]徐卫东. 六步联动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J].上海教育科研,2010,No.28112:63.

[16]魏冰. 科学素养――美国科学教育改革的中心概念[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8,05:1-3.

[17]刘静波,李隐.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区域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培养[N].广东科技报,2011-09-02007.

[18]钟莉.江西省瑞金市第三中学展青少年科技活动 提青少年科学素养[N]. 学知报,2011-08-22B03.

[19]青少年科普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沃土[N].光明日报,2001-07-09,B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