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医学生毕业实习自我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医学生毕业实习自我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医学生毕业实习自我

篇1

时光飞速,一转眼我已经从一名懵懂的大学生,走上社会,走进医院,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护士。自XX年进入xxx学院就读以来,一直以严谨的态度和积极的热情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在实习的过程中,虽然有成功的泪水,也有失败的辛酸,我为我的辛勤付出写下了在医院实习自我鉴定。

在这日益激烈的社会竟争中,使我充分地认识到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的重要性,但当真正接触到病人后,我发现,临床护理和书本上还是存在着差距,自己不仅有扎实的理论,熟练的操作,还要有爱伤观点等等。在工作中,我不断将自己在操作的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做下了实习工作总结,让现在的实践弥补过去理论的缺憾。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凭着对成为一名优秀白衣天使的目标和知识的强烈追求,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基本上牢固的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作到了理论联系实际;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扩展,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

在生活上,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作风,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拥有自己的良好出事原则,能与同事们和睦相处;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从而不断的丰富自己的阅历。从我选择护理事业,我就有一句格言--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护理工作中。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不断努力地学习,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这是我的大学生医院实习自我鉴定,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更上一个台阶,以便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争取做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以无愧于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

篇2

一转眼我已经从一名懵懂的大学生,走上社会,走进医院,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在实习的过程中,虽然有成功的泪水,也有失败的辛酸,我为我的辛勤付出写下了在医院实习骨科,是我实习的第一个科室,在这个一骨折为主,另加烧伤的科室里,使我真正体会到理论是实践的基础;看到了护理工作的崇高,懂得了护患关系的重要。

手术室里的无菌观念的要求是很严格的,而且手术室里的护士又是极其严格的,稍有不遵守无菌规范的动作就会立刻招致她们的不满,而我则因为在模拟手术室和见习时受过严格的训练,所以在手术室里极少看过她们的脸色,并且基于我的表现很专业,她们不知不觉中已经不再把我当成一个学生,而是当成一个标准的手术医生来对待。再这段短暂得实习时间里,我门得收获许多许多,如果用简单得词汇来概括就显得言语得苍白无力,至少不能很准确和清晰得表达我门受益匪浅。实习期间得收获将为我门今后工作和学习打下很不错得基础。

总而言之,再感谢临沂市人民医院培养我门点点滴滴收获时,我门将以更积极主动得工作态度,更扎实牢固得操作技能,更丰富深厚得理论知识,走上各自得工作岗位,增加临床工作能力,对医生事业尽心尽责!我感觉自己的目标更加明确了,动力更足了。我相信,只要通过我的努力,我会做得更好,帮助更多的患者。

篇3

交流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对于一个临床医生而言也举足轻重。在大学的生活中,我学着如何与同学相处,于是结交了许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在见习、实习期间,我认真的学习与病人沟通、交流,学会了如何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得技巧。

篇4

2 盲目攀比,急功近利――“难就业”。嫉妒心理普遍存在,择业嫉妒心理就是在求职过程中对他人的成就、 特长或优越的地位等持既羡慕又敌视的情绪。同样面对就业,身边的同学找到优厚的工作,出于某种程度上的嫉妒心理,而并没有对自己的素质和条件进行合理分析,以别人为定位,盲目追求高薪单位,造成求职的失败。也有一部分人,对自己评价过高,医学是一个热门专业,行业的薪资水平较高,所以对于起点低,工资低的单位看不上,一心想进入沿海大城市三甲级医院,拿很高的薪水。结果可想而知了,任何一家医院不会发大价钱请一个“实习生”。

3 独立性不强,过分依赖他人――“躲就业” 。现在很多的大学生家庭条件较好,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当到大学毕业时,依然不能独挡一面:一心只是等就业单位降低就业门槛,靠学校拓宽就业渠道和希望家人朋友帮助自己铺好就业的路子。没有充分的自我认识和要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不敢投身社会竞争。

二造成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

1 医学生本身的素质和条件达不到要求,现在高校的教育体制虽然在不断的深化改革,但仍然会存在一些缺陷。医学的知识面很广,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很多很杂,医学生在校学习时,可能会因为一些团学工作和丰富的社团活动而影响了学习进度,后续的学习没有跟进 造成基础知识不牢固。其次,一般的医学生都会有一年的实习教学,这是一名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医生最重要的时期,而很多的医学院的实习时间没那么长,或者实习的人数太多,医学生在临床上能够实践的不够,没有打好成为一名医生的基础,没有相当的硬件条件,当然就业时不够自信。

2 医学生的就业,用人单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用人单位不能正确接收和使用毕业生,医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难以解决。现在医学毕业生的供给数量不断扩大,用人单位占据“买方市场”,有些大医院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不顾实际岗位需求,盲目追逐高学历者,临床科室人员基本要求具有硕士和博士以上学历。而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机会狭小,毕业生对就业产生恐慌心理。

3 大学生们是社会的一个非凡群体。大学生主体意识较强,在探寻人生价值过程中崇尚“自我”,主张“自我成长”、“自我成才”、“自我发展”,突出强调个人价值,追求人格独立。在贡献和索取之间,功利色彩日益浓厚。表现在择业上便形成了追求个人价值实现、才能的发挥和较高的物质待遇,寻找良好的工作环境。一旦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心理失衡、心理障碍的发生就在所难免了。

三解决方法、对策

1 全面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增强择业竞争力。学校要引导学生利用专业学习的空闲时间,多读些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人文方面的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断增强对社会和现代管理科学的了解,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其次,从大学生迈进大学校门开始,高校就要培养他们为就业做充分的准备。比如:鼓励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考取相关资格证书;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个短期的规划,并根据具体的现状不断调整,使之趋于合理,在面对就业时,就会胸有成竹,从容处之。

2调整心理首先要认识自我。认识自我可以通过同学、老师意见等多方面来认识自己,对自己做出客观的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是通向成功的起点,解决医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对策是使其学会自我调适,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排除心理障碍,从而保持一种稳定而积极的心态,达到合理择业、顺利就业。

3 高校要进行择业技巧的指导,让毕业生全方位了解择业环境,还应对毕业生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求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开展健康的择业心理教育,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可对大学生的择业心态进行心理测试,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指导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避免由于准备不足而错过求职机会。

4 政府加强对医疗制度的改革,对一些医疗条件较差的地区给予优惠政策,引进资深医生,减轻医学毕业生对边远地区就业偏见,也投身这些地区的医疗事业,另一方面也可以缓解大城市就业的压力,给医学毕业生一些就业机会,使医疗机制趋于合理。

5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在择业时不仅仅只是考虑自我价值的实现,应以集体利益为先,兼顾个人利益。

参考文献:

[1] 宋岩松, 李春英, 张颖. 医学高职院校困难家庭学生就业心理艾森克人格问卷结果分析[J]

篇5

一、医学生实习工作能力出现的问题

1.学生的纪律观不强,对实习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

目前大部分学生为独生子女,凡事以自我为主,不服从管理,纪律观淡薄,多数学生认为学校条款较为约束,到实习基地就能远离学习,为游玩创造良好时机,有些学生痴迷于电脑游戏,一年实习经历下来,根本没学到东西。还有些学生对医学实习重视不够,认为学好理论知识就可以了,面对一些简单手术时,像阑尾炎手术,很多学生认为简单,没必要实习,忽视了一些环节,还有些学生实习单位是亲戚或父母给联系的,实习之后就能留下工作,找到工作一切就都解决了,根本没把实习放在心上,还有些学生专门到旅游景点较多城市去实习,表面为实习,实际是去游玩,实习工作能力难以提高。

2.就业压力问题

随着社会形势转变,高校规模增大,招生数量不断增多,教师资源不够,使得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目前很多医院岗位大致饱和,而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工作压力,很多医学生毕业意味着失业,在如此激烈的竞争条件下,多数医学生忙于工作单位联系,无暇顾及实习,在实习医院待的时间很少。还有些医学生因就业压力问题,选择考研考博,使得很多学生逃避实习,或者将考研资料带到实习科室看,实习工作积极性不强,动力不足,工作能力提高有限。

3.实习医院存在的问题

实习医院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场所,医学生来到医院这个陌生环境中,主要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但实习医院并没有及时向实习学生宣传实习重要性,仅是忙着向学生宣扬医院设备多么先进,成绩的辉煌性,让学生休息几天后,简单讲一下实习重要性,并不能真正调动医学生实习积极性。医院在带教医生方面做得不够细致,对带教医生的教学质量没有给出有效评价,与普通员工相比,带教医生的薪酬并不优越,使得带教医生的教学意识淡薄,仅看成简单任务,并不认真备课,对学生临床技能与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培养不够,由于医患关系紧张,实习医院大多让学生站在旁边看,并不实际操作,造成学生走向岗位后,工作经验不足,并不敢自己操作手术

二、实习问题的解决对策

1.树立正确的纪律观,强化实习重要性宣传

为确保实习学生安全性,增强学生实习纪律观念,学校及实习医院应加强学生管理,按照考核纪律制度对实习生进行考核,违反实习纪律学生,应按照校规校纪处理,并取消实习出科的考试资格,实习生要重新留在科室实习,并通过考试之后,才能毕业。同时,要让实习学生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是重要的社会责任,实习医院应该制定有关制度,确保实习生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将带教实习科室与带教医生教学质量与年终考评相结合,医院有关科室,应该制定专门人员负责学生日常管理与实习业务,并通过出科考试、技能考核与操作评价等方式,确保实习生的工作能力,在学生进入实习医院那刻,就要注重思想教育工作,让实习生充分认识实习重要性,并采用集中办班的方式,实施全面系统培训,依据不同生源、专业级学历等,加强实习生培训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在培训结束之后,对有关内容实施书面总结与闭卷考试等方式考核,合格者才能进入实习领域。

2.加强实习生沟通、技能及实践能力培养

在实习过程中,人际互助是重要能力培养环节,实习生对于并请了解、诊断与治疗,主要是经过双方交流及沟通来完成的,沟通是医生诊疗的基本能力,实习生应该跟着带教医生值班,为实习生提供更多与患者相处的机会,培养实习生以患者为主的服务思想,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并营造友好和谐氛围。技能训练是实习生工作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由于患者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实习生在技能训练方面遇到了较大阻力,带教医生应依据教学大纲技能要求,为实习生尽量创造技能训练机会,实施手术示教,带教医生还要加强对实习生的开方指导与医嘱,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提高医学实践能力,实习医院应积极带领实习生进行教学查房、讨论病历及开展专题讲座等方法,充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口语表达力与思维能力等,从而提高实习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3.完善实习管理,选择合格带教医师

医学生实习的主要阵地为实习医院,实习医院也是主要的管理者,对医学生实习当中的学习、工作及生活负主要责任,实习医院应合理安排并严格要求实习生,这是对学生、学校、医院及患者的共同责任体现,对实习生实习内容、时间与要求应派专人负责,并检查医学生到岗状况,依据患者与医院所反映状况考核实习生的成绩,实习不合格者不准到下个科室进行实习。带教医师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应尽量选择爱岗敬业、医德高尚及以身作则的教师,带教医师应实施岗前培训,让教师不仅具有专业技能,还要懂得教学规律与教学技巧,能依据治疗方案提炼规范的病力,并具有良好语言表达力,对于紧张医患关系,能沉着冷静处理,对于带教医师,还应制定合理奖惩制度,定期考核,与医师职称及奖金相挂钩,调动带教医师的积极性,以确保实习生的工作能力得以提高。

结束语:

实习环节对医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关系着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对未来岗位工作能力的提高也具有重要作用,医学生认真对待实习工作,可有效提高自身沟通能力、语言表达力、思维能力及实践操作力等,医院也应依据管理规范,确保每位实习生均能在相应科室实习,实习时间充足,保证实习生具有全面工作能力学习掌握。

篇6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不可少的过程,也是为今后诊疗疾病打牢基础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在对实习医学生多年的管理带教中,我们体会到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特点,针对这些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和带教措施,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0年以来,每年接收医学实习生30人,为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

2 特点

2.1 紧张期

进入临床实习1~2个月内,此期学生从学校生活直接走上为患者服务的岗位,即兴奋又紧张,一方面感到自己通过几年的医学院校学习乃至十几年的学校生活,能够马上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临床,直接为社会服务,实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面对患者,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新的带教群体,担忧几年的理论学习是否能够经受实践的考验。他们急于了解实习医院,希望得到重视,希望留下好印象。医学生感到非常紧张,但工作积极性高。

2.2 稳定期

进入临床实习的第3~6个月,经过几个月的实习,对周围的人和事已不再感到陌生,医学生对医院工作有了明确的认识,思想比较稳定,自信心增强,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求知欲望强,渴望接受新知识,新技术。

2.3 考研期

进入临床实习的第7~8个月,由于毕业分配没有把握,现在很多医学生将报考研究生作为本科学习的主要目标,把主要精力放在外语学习及准备研究生考试上。

2.4 困扰期

进入临床实习的第9~12个月,少数实习生到实习后期对医院的情况也比较了解,与有些带教老师、医师、护士都已经熟悉,开始对自己各方面的要求有所放松。同时,实习后期感到掌握的知识多了,加上面临毕业考试、毕业分配等,请假次数增加,工作积极性降低,给实习生后期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3 管理对策

3.1紧张期

针对此期的特点,我们的做法是:医学生到医院后,我们为医学生从学校到医院创造了一个缓冲,进行入院后上岗前1周的岗前教育,授课仍按学校方式,环境是医院,内容是介绍医院的特点、发展史、人员结构、设备配备、技术水平等,让学生对医院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运用医院真实的例子进行医德医风教育,使学生了解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对医院有一个感性认识,消除学生的紧张及陌生感。此期的重点是要求带教老师要保护医学生的积极性。

3.2稳定期

此期的重点是巩固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医学院校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规定内容的轮转计划,要求实习生遵守教学制度,执行轮转计划,在指导教师的督促下严格执行诊疗技术操作规程。要求带教科室积极推行规范教学查房,要求各学科每周一次教学查房,开展小讲课和病历讨论,狠抓基本功训练。操作前先加强示范,规范程序,再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操作。操作时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及时纠正实习生的错误和不足,在实践中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

3.3考研期

此期的重点是做好实习生的思想工作,我们强调实习期间准备考研固然重要,但临床实习更重要,临床实习只有一次,耽误了就难以弥补,帮助疏导考研的学生,尽量与学生沟通,劝其在当地报考复习。加强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实习管理不仅是实习医院的事情,也是学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方面,要及时将实习生的情况反馈给学校。

3.4 困扰期

此期的重点是加强对实习工作的检查考核,考核中除“德”“能”方面外,也要注重“勤”等方面的考核,将实习成绩严格地登记在鉴定册上,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制定严格的出科考核制度,实习期间要求学生以病房为家,充分利用实习的每一天,严格请假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在学生管理上,此期更要加强,杜绝不安全因素。

在医学生实习过程中,我们根据时期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因时施教,尽可能全面、有效地发挥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自觉地学习技术知识,及时矫正不良的心态和行为,培养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最终200名实习医学生全部顺利度过了实习期。

[参考文献]

[1]季芳,尹忠诚.实施量化考核方法,提高临床教学质量[J].医学教育2005,2(1):68-69.

[2]黄瑞儿,郑良娣.临床带教的内涵[J].现代医院,2005,5(10):142-143.

篇7

一、对医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

医学生招生人数以每年10%~50%的速度增加,这必将极大地增加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尽管我国医疗卫生专业人员还严重不足,但由于地区分布、队伍结构、用人机制等问题,现有医疗机构人员数量趋于饱和。然而中小医院、偏远地区医院对医学本科生有很强烈的需求,但由于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医学生不愿意去。民营医院大多采取人才租赁形式,为办出特色,尽快显出效益,愿意聘用大批离退休专家或向大医院租借,对培养大学生不感兴趣。

二、对医学生就业心理的分析

1.自傲与自卑

随着国有医疗机构的扩编增岗、民营医疗机构和社区医疗机构迅速增长,对高校医学生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同时,部分学生由于对医生的职业特点缺乏深入的了解,自我感觉良好;加上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过高的期望,导至这部分学生在择业时认为自己什么工作都能胜任,好高骛远。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待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产生自卑心理。表现为自己拿不定主意,犹豫、退缩、信心不足,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

2.焦虑与恐慌

毕业前,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会轻重不一产生各种焦虑心理,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特长,利于自己工作的单位等,一些专业性强或内向或成绩不佳,能力一般或临近毕业单位仍无着落的学生,表现的更为焦虑。调查显示,34.7%的优秀学生焦虑的问题是能否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单位;86%的成绩不佳的学生焦虑的是没有单位选中自己怎么办;来自边远地区的同学为不想回本地区而焦虑;恋人们为不能继续在一起而焦虑;89.8%的女同学为有些用人单位“只收男性”而焦虑;还有一些大学生优柔寡断,竟因不知自己毕业后向何处去而焦虑。

2.嫉妒与攀比

择业嫉妒心理就是在求职过程中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越的地位等持既羡慕又敌视的情绪。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嫉妒心是市场经济竞争中的一种不正当的以极端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有害心理。这种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把别人的优势视为对自己的威胁,因而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恐惧和愤怒,于是借助贬低、诽谤以至报复的手段来求得心理的补偿或摆脱恐惧和愤怒的困扰。同时,大学生求职择业时盲目攀比,即对主客观条件的估量不够准确,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素质和条件。部分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往往拿身边同学的就业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择业标准,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攀比心理。

3.积极与消极

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医学生的竞争意识明显增强,一方面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参加卫生系统组织的各项活动,无形中给家庭经济带来一些问题,尤其是贫困的学生。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参与竞争,参加“双向选择”,为争取到就业的机会,与不同学校的毕业生激烈竞争。同时,他们的择业心理从整体上讲也趋于理性,能够正视现实、接受现实,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改变观念,先就业后择业,树立自主创业的美好愿望。然而,有一些大学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家庭,或静候学校和地方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去四处奔波,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

三、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从就业指导入手,改变就业观念,正视现实

学校要把就业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改变常规的教育模式,区别医学生与其它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差别,形成医学院校独特的就业教育体系,切实研究出适合医学专业自身特点的就业指导课程。建立毕业生实习和就业基地,有计划、有组织、有定点地为毕业生实习提供保障。建立校院联合办学的新思路,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就送到有专业教学能力的实习和就业基地去,专业课教学在临床一线实施,这样有利于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培养,为学生学习和就业提供保证基础。

2.从积极的心理调适入手,振奋精神,增强信心

调整心理首先要认识自我。认识自我就是要客观的评价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是通向成功的起点解决医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对策是使其学会自我调适,主动、自觉地适应环境,与环境保持协调,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排除心理障碍,从而保持一种稳定而积极的心态,达到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的目的。

3.从培养兴趣爱好入手,及时排除不良心理情绪

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人智力得到开放,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并会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激情。兴趣确实对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起巨大作用。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把就业教育融入寓教于乐中,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从中得以启发,把自己的兴趣与社会生活、与未来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转移不良的心理情绪,调整认知偏差,建立客观的、辩证的、实事求是的、积极向上的认知系统,以有利于就业顺利进行。完善防御机制,及时调控,合理宣泄,辩证分析,适当转移。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积极参加心理咨询,预防因就业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

篇8

医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是医务工作者职业素质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它是医务人员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习惯,是用来调节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与国家、社会、集体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是专业理论第一次系统的和临床实践相结合,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教育走向实践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阶段教育效果好,就能很好保持大学生在校期间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同时能够辨别社会上特别是医疗上的不道德行为,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医疗人员。因此,笔者认为作为实习医院,我们不仅肩负着本科生后期教学和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任务,而且应同时注重医学生医德的培养。如何在临床教学中提高医学生的医德素质,将医学生的医德培养融入到医院的文化建设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实习医院建设,深化医德医风教育。

医疗机构(附属医院等)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对实习生进行岗前教育,主要传授转变的医德教育理念,结合市场经济所反映的价值观、服务者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等本质问题,引导实习生讨论商品经济对医德的双重影响,既看到商品经济不仅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卫生事业带来并注入生机和活力,又要识别商品经济对医德的消极影响,提高反腐蚀的免疫力。实习生受新的医德教育理念的正确引导,在道德理想、价值选择时便不会产生困惑和冲突,同时部分实习生中的损公肥私、真假不分、正直邪恶不讲、高尚卑鄙不顾的错误观念也得到纠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保证,从一开始就要把医德教育放在第一位,严肃提出对医德医风的要求,使学生明确其重要性,既是顺利完成实习阶段学习任务的前提和保证,也是做一个合格医师的必备素质。

二、严格挑选带教教师,并加强管理和教育

师教重于言传。医德教育不同于其它教育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通过强烈的感染、榜样的力量而起作用的,即要求教育者身教重于言教,使医学生从师长的身上得到启迪,自觉地受教于医德修养。因此,医院应严格挑选医德高尚、医风正派、医技精湛、责任心强并有一定带教经验的优秀医生担任带教教师。作为带教老师应做到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负责,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临床上对每一位患者认真负责,关心体贴,和蔼热情;对每一步治疗都认真、扎实,一丝不苟。对患者一视同仁,对尊者不卑,对贫者不傲,不以职业之便拉关系、办私事,严以律己,洁身自爱。老师们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用认真严肃的工作作风和过硬的医疗技术及严格的工作态度来带动影响实习生,使他们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此外,带教老师引导实习生思考“如果病人是我的亲人我该怎么办?”“如何获得病人的信赖?”的问题,使实习生在思想上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

作为一个临床医学教师,治好患者和教育好学生是同样艰巨而重要的,但后者对社会的影响更深远。医务人员、教师应该自觉地加强自我修养,使自己首先成为一个真正具有高尚医护道德品质的人,成为践行医护道德规范的表率。只有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心悦诚服地接受其高尚的医德影响。作为医院应定期组织带教老师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及医德考核,不断提高带教老师水平。对于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差,不能胜任带教工作的带教老师,坚决取消其带教资格。

三、举办医德传统教育讲座,开展学习优秀榜样的活动。

通过邀请毕生致力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老专家、老教授为医学生讲述传统医德楷模、现代社会医德典范,使实习生心目中正面形成对楷模的仰慕、崇拜和追求。在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如抗“非典”时期战斗在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白求恩式的人物等的先进事迹的感染和熏陶下,大部分的医学生在临床工作中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时时鞭策自己为病人的身心健康不断努力。对那些以医谋私者及以捞到更多金钱为荣的拜金主义者,则组织医学生讨论,使学生们逐步认识到他们思想道德品质上的缺陷。同时可通过邀请医疗机构医务处有关领导不定期为医学生讲授医德规范,传达上级卫生管理部门的政策、文件及有关法律、法规,使每位医学生明确新形势下对卫生工作者的道德要求。

四、完善医德医风考核体系及奖惩机制

实习医院要制定和完善医院的医德医风考核体系。将医德教育从内容到形式列入实习计划,使医德教育与医学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同等重视。将实习生纳入医院的医德医风考核体系,与他们签订“实习医生医德医风责任书”,明确实习生的责任和义务。临床科室对实习生出科考核时要把医德医风列为首要内容。各科带教老师在日常具体工作中对实习生严格要求,使他们做到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病员服务。根据实习医生在实习中的表现进行评定,在广泛征求医护人员和患者意见的基础上,在每科实习结束时,对学生从政治思想、医德医风、工作表现、劳动纪律、团结互助、礼貌尊师和完成任务等方面进行全面衡量、综合评定,将实习医生的医德医风表现情况同他们的业务知识学习、出勤情况等一起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没有资格参加出该科室时临床医学技能的考核。

同时实习医院还要建立有效的医德医风奖惩方案。要把带教老师的医德医风带教情况与医生的奖金、评优、晋升职称等方面相联系,根据考评情况划分医德等级,对评为医德医风“优秀”的个人,以“院务公开”的形式,予以公示,这样既对“优秀”者本人是一种鼓励和鞭策,又对后进者是一种促进和催动,同时,对普通职工更是一种榜样和典范。要把实习生的医德医风表现情况与他们的实习成绩、毕业成绩、毕业鉴定等挂钩。制定实习医生医德医风的奖惩制度,把各科室的出科医德考核情况作为评选优秀毕业生、推荐研究生、毕业分配等的重要依据之一。医德医风考核不及格者作为该门课实习不及格,可以在该年级毕业后留校重补该科实习一次,补修合格给予毕业,如补修不合格,不予毕业。

总之,高尚的医德、严谨的医风是合格医务人员应有的素质和必备条件。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是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医学生在紧抓专业知识理论学习主渠道的同时,临床实习中自觉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也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医德教育者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积累经验,使医德教育不断深入,培养具有精湛医术、高尚医德的人才,以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9

1 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1开始实习时心里茫然、不知所措医学生刚进入医院开始临床实习,从一名纯粹的天天听课、做笔记的学生,转变为一名穿着白大褂拿着听诊器的实习医生,可能浑身不自在,思想上茫然,行动上不知所措。甚至不知道自己该站在什么位置,坐在什么地方。基本上每个实习生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他们对带教老师不认识,对医院的环境不熟悉,对医院的工作流程没有掌握。

1.2实习过程中自信心不足临床实习中理论与实践有一定差别,面对疾病的千变万化,感觉再也找不到书本上那些标准的疾病了。经常遇到同一疾病有不同的表现,同一症状又出现在不同的疾病,弄得一头雾水。此时便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自己没有把基础理论知识学好、学扎实,怀疑自己今后能否当一名好医生。另外,由于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纠纷不断,电视上多有医务人员受威胁,遭受患方语言上、身体上攻击,甚至致伤致残的报道,使得医学实习生对今后的医疗工作缺乏信心。在客观存在的医患矛盾冲突中,医学实习生有时难免迷失方向,甚至可能产生对立情绪。实习生面对病人怕说错话、做错事,容易产生畏缩情绪,有些实习生干脆采取尽量避免与病人接触,尽量不跟病人说话的消极做法。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医学生刚进入临床实习,没有临床经验,对病情的判断和预后难以把握,缺乏避免医患纠纷的知识,不知道处理医患纠纷的合法程序。医学生大学课程中缺少人文知识、职业素质、社交礼仪的教育,刚进入临床实习时不知道在病人面前怎样展示自己医生的形象。

1.3面对就业压力,内心困惑、迷茫、焦虑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实习生心理压力加大。医学生学制长、课程多、学费高,寒窗苦读多年,消费数万元,给家庭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全家都盼望着其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但是目前的就业形势,想要有一份好的工作的确存在一定的难度。于是许多实习生内心彷徨不安,认为自己无过硬的社会关系,不能找到工作,无法安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实习,经常请假外出联系就业单位,从精力上、时间上严重影响了实习的效果。就业问题是社会问题,也是高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2 对 策

2.1 做好医学实习生的角色转换,明确其权利和义务对刚进入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医学生,临床教学中带教老师要让他们加强对其角色转换的认识,调整好自己的位置,要明白医学实习生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医学实习生有接受带教老师指导的权利,也有主动学习的义务;有获得操作参与医疗活动的权利,也有遵守医疗规程、维护患者权益的义务。仅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查房、写病历、开处方还远远不够,这是一种纯粹被动式的完成任务,缺乏工作和学习的主动性。要让他们主动与病人接触,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了解病人的需求。医院的工作流程是以病人为中心,处处为病人着想,医生工作的目标就是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尽量恢复病人的健康。这就要求医生从临床实习开始就要练好基本功,其方法就是“一看二练三琢磨”,逐步提高。“一看”就是看老师是怎么做的,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和反应;“二练”就是多动手,练好查体的每一个动作和操作的每一个细节;“三琢磨”就是勤动脑,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

篇1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执业医师法》的实施和患者法律意识的提高,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已经成为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流。临床毕业实习是将医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临床医生的关键时期,不仅关系到医学生整体素质和专业知识的提高,更关系到今后的就业。但是近几年,因教学资源的不足,考研的冲击以及对实习毕业生管理上的松懈,加上教师教学意识不高,医学生的毕业实习质量正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多年来,笔者针对这一现象做了深入、细致地调查了解,得出了结论,为改变现阶段的实习现状,需要学校、医院的多部门共同努力,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健全的实习生管理制度是保证实习质量的重要保障

坚持岗前培训,重点学习《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病历书写质量与要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内容,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认知医务人员的性质,从而增强法规意识,用制度、条例来规范个人行为,培养良好的气质和修养。由医院统一制定和安排实习生的培训、实习科目及时间分配,制定《实习管理规定》和《实习生守则》,用制度规范临床带教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以及实习生的行为守则。尤其是涉及具体实习科室方面,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实习成绩考核办法,对实习生请假、奖惩措施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使实习生严格遵守科教处安排的“实习报到实习过程实习出科”的轮转程序,杜绝实习生擅自调科的现象,并且上级部门要组织人员对实习生管理工作进行监控和检查,一旦发现指导教师有懈怠和疏忽的教学现象,要严肃处理。要在最后的出科考核上严格把关,可以由教研室负责进行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考试,由主考教师现场考核学生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病历书写,对考生进行临床知识提问,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临床思维、分析能力等,并结合实习生的实习态度、遵守有关规章制度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把实成绩归入学生档案。

二、注重实习生素质培养是毕业实习的核心内容

在医院里实习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兼任学生和医务人员的双重身份。医学生毕业实习是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时期,是实习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培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塑造良好医学职业道德的重要时期。然而,现阶段的实习医学生大部分是“90后”,自我意识强,思想独立,不喜欢受约束和教条式的灌输。因此,有必要加强“共情(empathy)”教育。所谓“共情”是一种带入式思维方式,就是从患者的角度想问题,平等的沟通,使实习医生对人文知识与医学实践从根本上协调一致,形成一体化认知。在具体操作方面,可以在实习生入科后,由教学秘书负责制订和实施实习教学计划。首先进行入科教育,熟悉各项科室的规章制度等,再由临床带教教师有计划的带领实习生进行技术和医德的讨论和总结,安排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精选与实习生知识层次相符合的题目与内容,不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讲座,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此外,还要有指导教师有针对性的布置实习生的自习内容,了解国内外医学发展的新动态,帮助学生与时俱进。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实习生教学管理一直是医院管理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内已经有一部分综合性医院在试行以教学促进医院发展的策略,这也是关乎医院百年大计的长远性策略。在借鉴他们成功经验的同时,可针对医院的具体情况,在各科室实行实习生导师制,选择具备良好素质的教师担任实习生培养的任务。首先,实习生导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灵活的教学方法;其次,实习生导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包括医德和师德,热爱教学,具备优秀的个人修养,从而影响学生在医疗活动中具备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耐心的服务态度等个人素质;第三,要精选实习生导师,要求导师具备协调沟通能力,能准确把握医疗和教学的时机,协调好实习医生和病人及家属的关系,从而增多实习生的实践机会;最后,医院要坚持教学反馈机制,可以通过实习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教师的带教情况及实习生的心声,使“教”与“学”相互推动、相互促进,从而进一步提高实习教学的水平。

四、领导重视、监控到位是搞好实习生管理的关键所在

在国内医疗体制下,院方主要领导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临床实习的质量,要想培养出“实用型”的合格人才,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实习医院要抓好各个环节的管理,实行“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即院领导宏观管理,科教处具体管理,临床科室阶段性管理,从上到下形成一个完整、健全的实习生管理体系。

临床实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医学毕业生的质量,对学生的职业前途和学校的声誉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实用型”的合格人才,在临床实习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注重培养综合性素质教育,实习医院要抓好各个环节的管理。我坚信,随着医疗教学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一个完善的实习制度会应运而生,使每个实习生都能受益,进而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廖生武.弘扬医师职业精神对培育实习医学生医德素养的几点思考[J].教学研究,2013,10(11):151-153.

[2]周昌菊,黄柳恒,李丹,罗雪梅.临床实习生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5):1214-1215.

[3]王英姿.关于高等医学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探讨[EJ].职业与教育,2010,(6):183.

[4]唐加星,何梅燕,蒋丽燕,区锏.规范实习生管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0(2):113-115.

篇11

医学临床实践的目标就是要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现对患者进行的规范诊断、治疗、操作、服务,从而培养高素质人才[1. 2]。临床实践是本科医学生五年中学习关键的一年,是医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到临床实践中的一年,也是临床医学教学核心的一年。因此,本院结合了2004、2005二届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培训与考核情况,就进一步强化临床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训练,提高医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行了探讨。

1 临床技能培训考核结果分析

我院在2008年和2009年10月分别对二届临床医疗、急诊、影像、放疗整形专业的学生进行培训和考核,其中2004级有113名,进行了二周培训,2005级有108名,进行了三周培训,我们采用客观结构性临床培训。首先制订计划――培训老师――规范操作,其次确定具体时间――场地――培训前动员,然后进行培训――集体与个体培训相结合――自我训练,最后考核――人人参与――人人合格。培训内容包括:DVD观摩整个规范化体检、操作过程。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检查、循环系统检查、呼吸系统检查、腹部检查、神经系统检查,随机抽考2项)内科四项操作(腰穿、腹穿、胸穿、骨穿,随机抽考1项)外科七项操作(清创、缝合、换药、洗手、铺单、识别器械、取用无菌物品抽考2项)妇产科的产前检查、双合诊,影像读片、心电图判断等。

参加技能操作考试的2004级113名医学生:内、外、妇、儿的平均成绩分别为89.2分、85.1分、70.7分、78.5分,心电图判断74.3分,影像读片70.9分。

2005级108名医学生内、外、妇、儿的平均成绩分别为95.1分、93.4分、90.1分、83.7分、心电图判听75.6分,影像读片76.8分。

考核结果显示:内、外、妇、儿操作成绩相对较好,而心电图判断,影像读片分数偏低,而且个体中分数差异也较大,提示医学生对心电图、影像读片掌握情况较差,儿科体检成绩相对也薄弱了点,外科操作的标准差也较其它科大,提示部分医学生技能方面的基本功不扎实,待强化提高。

同时,我们也对二届实习生的技能成绩进行了比较,2005级明显高于2004级,提示培训时间的长短、培训前动员和规范对技能质量的影响,同时也提示学校、实习医院已越来越重视培养实习生的临床技能了。

2 从考核成绩结果分析中发现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技能考核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实习生的真实技能水平,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较真实、公正地反映了一定的问题和亟待我们解决和探讨的。

2.1医学生重理论,轻临床,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医学生把实习作为考研的一个充实点,整天把头埋在书本里,无暇顾及临床学习和临床实践,还有的医学生整天奔波于找工作、就业,认为有了工作再掌握技能也不迟,还有的学生对学医不感兴趣,只想有个毕业文凭,在临床实习中,没有主动意识,老师在旁指导也不愿意动手或多动手,明显淡化了临床实践。

2.2带教老师方法陈旧、单调,一些老师依然是重理论知识传授,轻临床实践,不善于利用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等多种教学手段、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的能力,有些老师对医学生要求不严,教学激励机制也不到位,许多老师都是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来做这项工作的,教师间缺乏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严重挫伤了好的带教老师的积极性,出现了“吃大锅饭”现象,此外,临床带教费时、费力,责任大,在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法律知识越来越强的今天,给医学生动手实践的几率就明显降低了,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发生医疗缺陷或医疗纠纷,因此,有些带教就出现了敷衍,应付的态度。

2.3操作技能训练量化标准缺乏统一,如外科的手术衣、老师在教学中是用现在的新式无菌手术衣,而在考核中(或到学校去考核)还是沿用传统的手术衣,实习生没见过,就不会穿也影响成绩。

2.4轻视细节训练,不少学生在问病史、查房、诊疗操作中,不善于与病人交流沟通,询问病史带有暗示、审问之意,行为拘谨,诊治过程中既不交待病情也不安慰病人,不了解患者的心理,使患者对其没有信任感,这些均说明学生缺乏临床技能的训练。

3 临床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与对策

1、加强临床实习技能培训,提高职业医师考核通过率

由于今年起执行了卫生部、教育部颁发的《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实习生在对病人进行相关诊疗操作须征得对方同意,以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等因素,造成了愿意让实习生实践锻炼的病人越来越少,因此,我院加强并扩大了临床技能培训中心,09年又增加了人体模型、妇产科模型、外科缝合模型、心肺复苏模型,对医学生制订训练计划,每季都组织教研室对同学们进行规范的技能培训,平时每天开放培训中心,使同学们有机会在模型上多练习,以此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水平,从而尽快适应临床,为提高执业医师考试奠定了基础。

2、强化教学意识、激发教学动力

临床教师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医师又是教师,既是临床技能操作者,又是医学知识的传授者[3],因此,院领导、科教科经常对他们进行教学意识的教育,在教师中牢固树立以教促医、以教促研的思想,同时加强教学投入,保证有足够的临床教师和教学经费投入教学工作,建立教师教学档案,把教学工作纳入年终考核目标,年终评优考核,激发教学动力,形成长期而持久的教学氛围。

3、加强医学生的素质培养

医生的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医学伦理与交流沟通等技能的培养和锻炼贯穿在医学教学的全过程,在临床上,带教老师要教学生认识疾病,更要引导学生掌握处理医患、医护之间的交流沟通技巧及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的能力[4],努力使学生具有自我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4、严格出科考核、打好职业基础

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的要求、科教科在每年的教学安排以及临床技能出科考核中强调规范、注重考核实践能力,各科负责带教老师在命题、技能操作以及评分标准上都做到统一要求,教学办老师亲自参与,让同学们感觉出科考核不仅是一次考试,还是一次与老师面对面沟通、手把手学习的好机会。2009年11月份,科教科还组织所有临床实习生参加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操作的情景模拟考试,让同学们进入角色、自我评估,找出差距,以便更好地努力。

总之,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水平的提高任重而道远,需要学校、医院、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丁尔迅,仇明,王来根.日本医学临床教学改革现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4:21-22.

篇12

(一)学习压力

学习压力一直是国内学生的主要压力源之一,医学生的学习压力尤为突出,普遍把学习压力放在诸多压力源的首位。医学生的学习压力主要表现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客观方面包括课程多、科目难度大、要求掌握和识记的内容多、学制长等,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授予医学学士学位的专业较非医学学士学位的专业从基本培育要求、学制、学时、学分、毕业条件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广州医科大学授予医学学士学位的专业学制为五年,必修课和限选课的门数为45-50门,学时3081-3554,学分181-210分,授予非医学学士学位的专业学制为四年,必修课和限选课的门数为39-43门,学时2493-2772学时,学分233-261分。为了通过相应科目的考试,以达到毕业条件,争取优异的成绩,为就业增加砝码,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医学生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上,在学业上面临更大的压力。压力的主观方面表现为医学生为了保持自己在学习中处于不败之地的一种紧张心态,他们一方面害怕挂科,另一方面又害怕因为成绩不好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辜负父母的期望,更害怕不能牢固掌握专业知识而为以后的工作埋下祸根。

在性别方面,医学院校女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要高于男生,从传统的角度分析,可能由于医学院校大部分专业均属于理科,男生在理科的学习上有相对的优势;独生子女方面,非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经济负担会导致比独生子女有更高的学业压力;生源地方面,来自农村的医学生同样可能由于经济以及自卑等原因,比来自城镇学生付出更大的努力来争取奖学金等,心中难免感受到更多学习上带来的压力。

(二)就业压力

就业问题也是医学生压力的一个重要来源,主要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医学生扎堆就业而引起的区域性矛盾,医学生就业期望值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不相适应,造成医学生就业竞争激烈,从而给医学生的就业带来较大的压力。现阶段不断出现“医闹”事件、医患关系紧张等对整个社会的冲击,医学生在选择就业的时候心理不仅仅承受竞争带来的压力,身心也受到外界舆论的压力。

在2013年4月对广州医科大学2013年医学类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意向调查,随机抽查了428名学生,调查结果显示65%的毕业生希望留在珠三角地区的三甲医院工作;25%的毕业生希望在珠三角地区以外的三甲医院工作;只有10%的毕业生愿意到乡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大部分的医学生希望到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城市工作,希望到条件好、待遇高的地方工作,希望到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去工作;即使待业也不愿意到国家需要的基层、艰苦地区就业。与他们大部分人的意愿相矛盾的现实是,经济发达地区人才需求旺盛,就业渠道通畅,就业环境好,吸引了很多高素质的人才,国家部属重点院校和‘211工程’院校的毕业生、高学历毕业生、“海龟”都涌入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且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稳定,人才市场趋于饱和,本科医学毕业生在该地区就业时处于劣势。2013年12月对2013届广州医科大学1084名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进行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30.63%的毕业生在三甲医院就业,7.10%毕业生在社区基层医院就业,19%的毕业生继续深造。社会对医学毕业生需求的客观情况与毕业生的主观愿望相矛盾这一实际情况,往往是构成医学生心理压力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三)经济压力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困难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 10%-20%不等,其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占 5%-10%。虽然高校建立了完善的资助体系,保证没有一位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但是这并不能完全解决这部分学生的经济压力。作为医学生,课程多,任务重,为了可以顺利毕业,医学生的学习时间较其他专业长,因此,医学生较少时间进行勤工助学。值得一提的是,医学生在毕业前需要有长达一年的医院实习经历,在医院实习这段时间中,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收入,生活支出也比在学校多,这样一来让他们本来就已经捉襟见肘的经济压力更加雪上加霜。大部分三甲医院会招收住院医师,但是收入较低,这对于来自农村的医学生来讲他们的心理压力更大,收入很难维持在大城市的基本生活开支,这让他们在就业时面临的挑战更大。

王道阳(2004)的研究表明,压力源构成成分随着年级增长有显著变化,经济压力增长明显。医学准毕业生经济压力相对于低年级医学生同样呈现增加的趋势。目前,各级政府和高校建立了完善的资助体系,保证没有一名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这虽然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费用,但是也可能会增加他们的自卑感。所以,经济压力之于医学生来说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压力源。

除上述讨论的几项突出压力源,医学生还包括生活方面的压力,医学专业作为一个特殊的专业,它会让非该专业的人认为医学生会治所有基本的疾病,如一些临床专业的学生曾经和辅导员说他们在与家里通电话时,恰好碰到家里有人生病了,家人问他们应该怎样治,当他们建议家人去看医生时,往往会受到家人的质疑“你是学医的,这些小病应该会处理”。这种日常生活的情况屡见不鲜,而且会让医学生产生一种内疚感和由于家人对自己不理解的愤怒感。医学生还有比较严峻的社交压力。这种社交压力的主要表现除了同学之间或师生之间的交往压力外,还表现为医患之间的沟通交往压力。医学生在进入医院见习或者实习的时候,对于患者而言他们就是医生,他们每一句话都代表专业权威,因此,医学生此时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慎之又慎。

二、医学生压力应对的教育策略及措施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

作为一名医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其对医学专业的学习态度,乃至影响对将来工作的态度以及生活的质量。学校要加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点面结合,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医学生的人才培养体系中,通过讲授大学生心理适应、心身健康、需要与动机、学习心理、人际关系、自我意识、人格发展、情绪与情感、性心理、心理危机问题、网络心理与行为问题、等内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心理调适、应对挫折和环境压力的能力。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满足学生共性需求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大学生活、学习、成长中遇到的困惑,疏导不良情绪,改变不合理认知,形成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帮助医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

(二)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压力应对的能力

篇13

1.3中小医院缺乏吸引力与大城市大医院门庭若市人满为患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小医院、偏远地区医院对医学本科生有很强烈的需求,但由于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医学生不愿意去,因此出现了一边抱怨工作难找一边抱怨人才难求的状况.而民营医院大多采取人才租赁形式,为办出特色,尽快显出效益,愿意聘用大批离退休专家或向大医院租借,对培养大学生不感兴趣.同时受体制的限制,一些毕业生也对民营医院持观望态度。

2就业难原因分析

2.1社会就业体制不完善医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当前我国社会就业难的具体反映。宏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下,劳动力供需不平衡,造成我国大部分行业普遍就业困难。同时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选择偏差严重,广大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缺医少药,而城市和大医院竞争激烈,人员相对饱和。此外,医学生就业市场尚在建立中,主体之一的卫生系统用人单位基本上属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而我国卫生医疗机构的人事制度和用人机制改革的步伐相对较慢,缺乏人才流动机制,导致了就业中的“关系竞争”优于“素质竞争”,滋长了医学毕业生“一次择业定终身”的思想观念,间接导致了我国医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2.2学校扩招与就业脱节由于医学院校的扩招及报考人员的增多使得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加之专业设置不合理,热门专业设置出现一窝蜂现象,而医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相对滞后,这些成为医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2.3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目前医学生就业难,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学生自己在对就业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因此,认识这些心理误区是正确引导医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

(1)功利思想在就业时看重用人单位的地理位置,工资待遇,功利思想较为明显;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淡漠社会责任;过分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忽视远大理想;过多考虑竞争手段,忽视完善人格的陶冶。突出表现如来自城市的学生不愿意离开城市,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又不愿意回家乡。

(2)自负心理由于对医生的职业特点缺乏深入透彻的理解,加之学医耗时长、成本高,家庭和社会对医学生有很高的期望,导致这部分学生在择业时好高骛远,往往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的不良印象。

(3)自卑心理由于医学专业的限制,医学生的出口面较窄,其就业相对于别的院校更为困难.大学生都属于初次就业,对待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和心理准备,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

(4)依赖心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医学专业炙手可热,加上“”前大学毕业的医务人员又恰好处于退休高峰期,医学类毕业生供不应求。随着近年来各高校连续扩招,医学教育不断发展,医学类毕业生增长很快,社会对医学类毕业生的需求明显下降。医学生若不积极主动地去推销自己,参与竞争,往往会坐失良机,遗憾终生。

(5)虚荣心理部分医学生求职心切,往往会产生一种虚荣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他们往往会过分夸大自己的学业成绩和工作能力,这种心理行为,不仅损害了学校的声誉,而且也无助于自己实现顺利就业,因为用人单位引进毕业生是非常慎重的,对弄虚作假的学生,用人单位自然会拒之门外。

(6)焦虑心理绝大多数医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焦虑,比如,为没有好单位选中自己而焦虑;女同学为有些用人单位“只收男性”而焦虑。大学生的上述焦虑状态一般并不会对生活构成障碍,但如果焦虑不能得到及时的缓解,就有可能向病态发展,不但干扰了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娱乐,还成为择业的绊脚石。

(7)回避心理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既然医学生工作难找,就把考取研究生作为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更有部分学生把考研当作唯一的就业途径,放弃了就业、实习和部分课程的学习,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计划,失去了就业机会。

3提高就业率方法探讨

3.1从社会角度出发,完善医学生就业市场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具有时间性和群体性特点,加之基本上属于初次就业,因此建立以政府为指导,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作为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其土要标志就是服务体系、竞争体制、调控体制、监督管理体制的健全。鼓励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思想,同时为了保证医学毕业生这一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关部门应该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为医学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2从学校角度出发,正确引导医学生就业

(1)重视毕业生思想教育,积极引导医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使毕业生认识到只有将个人的发展目标和整个国家、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才能在就业中选择恰当的定位,顺利完成就业。同时,学校和教学医院要加强临床毕业生实习管理,严格毕业实习各个环节的考核,转变一次性考核为毕业考核与平时考核并重。

(2)加强就业指导,增强服务意识,为医学毕业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如何根据医学毕业生的具体情况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要加强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有良好服务态度的就业工作队伍;第二,要向毕业生广泛宣传有关的就业政策和规定,分析就业形势,邀请卫生部门的有关专家及职业能力测评专家前来介绍我国的卫生国情,卫生人才的分布和需求情况,帮助毕业生准确的定位。第三,开设医学生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了解求职择业的程序和技巧,定期开展毕业生就业咨询服务,指导毕业生掌握必要的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技术,引导毕业生正确评价自我,适时调整就业心态和择业目标。并为学生提供就业法律援助服务,保障毕业生合法权益,顺利就业。第四,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为毕业生择业提供社会支持。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家庭的影响不容忽视,父母的价值观念深深影响着学生的择业观。因此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使家长在学生就业期间为学生提供各种有益的帮助。第五,医学院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开发校友和实习基地两方面资源,将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相结合,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

(3)注重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是每个医学院校主要的奋斗目标,它包括学生的工作能力、基本能力和求职能力等。工作能力主要是指医学生的专业基础、实践操作、医学职业素养以及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医学院校最为核心的任务就是培养医学生的工作能力。除了对主要专业课程的重视外,教学实习户课内外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等环节也应该受到学校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为学生提高求职的最基本能力提供条件。基本能力主要包括人际交往、组织管理、语言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这部分的能力主要在于医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内外的丰富的社团和社会实践的活动,在学校提供的丰富的舞台上,尽情发挥自己的特点,培养自己的基本能力。求职能力包括适应、竞争、思考能力和决策能力。这部分能力是直接医学生就业的关键。除了通过开办针对性很强的求职培训班进行引导外,还要重视平时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开办有关的职业礼仪,说话艺术指导,职场为人处世原则,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让学生们认识学校生活与社会现实的距离,较早的使他们认识到求职所需要面对的问题。

3.3从医学生自身角度出发,调适就业心理误区

(1)拓宽就业思路,调整期望值现在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时代,医学毕业生要适时调整就业观和期望值,与社会协调同步发展。降低就业层次,拓宽就业地域,抢先到那些目前经济虽然欠发达,但发展后劲足、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城市去施展才华。要拓展就业领域,不必拘泥于专业对口,敢于到那些与医学专业相近或相邻的新兴行业工作,如保健、康复、美容、医药、家庭护理、计划生育、临终关怀、养老院等:要敢于从事相关职业,一些交叉学科的专业人才如保险公司的医药核赔师、医药公司的医药代表、专门处理医疗事故的律师;要敢于到那些新办的外资或私营的医院去。目前,国家非常重视的建设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今后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将发生变化,城市重点补充社区,农村重点补充乡镇,整个就业重心将下移。因此,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也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