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

篇1

思维模式的不同:中国思维模式是宏观的,使中国人能更好地把握全局,中方一般都比较的注重儒家思想,注重礼义廉耻,在平常的时候比较的含蓄,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更加注重礼节问题。西方善于微观思考,严谨的思考,这是由于微观化的思维模式,也使西方更早地进入科学社会。一般崇尚开放思维,思维方式很直接,思考的方式更加注重一些利益性的问题,略带个人主义。

中西之间的科学文化呈现的文明底色不同:科学文化诞生于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自由民对纯粹知识、对“无用之用”学问的追求,就培育塑造了西方文化中探究自然秘密的好奇心和理性传统。形而上学的建立、发展与完善,为进一步追求建立严整自洽的逻辑体系,提供了有益的思维训练。基督教经院哲学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更是直接酝酿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诞生。近代科学以求真、实验、证伪、定量等范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传统,逐渐成为科学共同体的伦理规范和精神追求。此后,近代科学以具有强大解释力、说服力的丰硕成果,生动彰显了“知识就是力量”的丰富内涵。

家庭文化的不同:中国社会极为注重家庭概念,家国同构可谓是其典型特征。中国更加重视家庭生活而缺少集体生活,在集体和个人之间有所选择时候,往往以集体理念为重,同构伦理来对社会进行相应组织,也正是因为此,我们国家被称为“伦理本位”社会。西方社会则更加推崇个性发展,坚持以个人作为发展的根基,国家的形成则更加注重契约的作用。西方人比东方人更为注重集体生活,但是对于家庭的概念则相对淡薄,通过宗教来对个人形成威慑、凝聚社会,来确保个人的独立地位与自由权利,所以被称为“个人本位”社会。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然而多年来,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语言知识输入多、文化知识输入少,对语言形式和语法结构重视多、对语言的语用目的及所达的交际效果注意少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将精力倾注在语言形式上,只强调语言知识的讲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语言背后所依赖的庞大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意识的培养。文化知识的欠缺和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不了解,不仅影响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而且导致许多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差,在跨文化交际中屡屡出错,困难重重。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高职英语教学就必须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把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与传递文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有步骤地、系统地掌握文化知识,理解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英语基础不太好,对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知识及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也不甚了解,那么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该如何进行文化教学呢?通过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

一、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深深地蕴含在该民族的语言中,制约着语言的表达形式。因此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度引入文化教学,避免单纯的语言讲解,合理地将传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尤其要注意分析那些隐藏在语言背后,容易引起误解和冲突的文化因素,使学生正确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例如,《新目标英语》Unit 6“Grooming and Personal Hygiene”中有这样一句话:“If Americans have a bad hair day, they have no one to blame but themselves.”很多学生对这句话不理解。这是因为这句话中涉及到了美国人的一个生活习惯,美国人特别注重外表的整洁,并且喜欢自己洗头和整理发型。如果哪天他们的发型糟糕的话,心情肯定不好,所以“a bad hair day”指的是“很不顺利的一天”,而发型是他们自己整理的,因此他们也只能自责了。了解了这个知识后,学生不但理解了句子所载的信息和文化内涵,而且拓展了文化视野。

二、通过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

语言的交际实际上就是文化的交际,而由于中西国家不同的历史、地理、传统等,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有相当大的文化差异,这些差异往往容易造成交际的障碍与失败,甚至可能引起误解和冲突。比如一个中国人得知其一位美国朋友到了婚嫁年龄而没有结婚,就关心地说:“You reach the age of marriage and you should find a girlfriend.”这句关心和建议的话反而使对方很不开心。这是因为在中国,对别人的婚姻和家庭状况表示关心是礼貌的表现,但对英美国家的人而言,这些都是他们的隐私,别人不应干涉。所以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给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并及时归纳总结。教师可以分别把中西方在、价值观、社会习俗、思维方式、禁忌、英语习语等方面的差异作为教学中的话题,和学生一起进行比较讨论。比如,在讲到“Table Manners and Customs”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就课文内容让学生比较中西方用餐礼仪上的异同,表演在具体就餐时“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意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

三、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了解西方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学习自主性

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缺乏英语学习自主性,对西方文化学习也不够重视,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了解西方文化,促使他们主动自觉地学习西方文化。比如老师可鼓励推荐学生多阅读英美原版的书籍、报刊和杂志,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扩大知识面,增加文化知识的积累。高职院校一般都配有多媒体教室,我们可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将国外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鲜活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还可根据需要,安排学生观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的电影或录像,并在观看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情况。此外,还可组织学生排演英美国家的经典话剧,寓教于乐地让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的方方面面。通过这些方法,学生不但体验和感受到了英美国家的文化,了解了中西方文化差异,而且强化了学习西方文化的意识,增强了文化学习自主性。

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学生的文化学习意识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传授文化知识外,教师还应充分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这样既拓宽了学生文化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也强化了学生的文化学习意识。具体可在课余时间利用校园网播放英语歌曲或教学片来增加学生的视听信息输入量,使学生沉浸在英语的文化氛围里,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西方文化。还可帮助学生成立英语学习社团,开辟英语沙龙,定期举行英语演讲比赛,邀请英语专家就中西方文化、风俗、礼仪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此外现在英语教学网站数量繁多、层次丰富,为各个层次的学生提供了生动的资源。教师可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英语学习网站,鼓励学生通过这些网络资源查阅和学习关于语言和文化的资料,增强学生对文化的了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

总之,英语教学中不能只注意语言教学,而要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注重文化知识的输入,重视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英语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英语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英语。

参考文献:

篇3

正如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所主张的:“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 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 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由于中西文化各自的社会遗传性致使国人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差异在思维模式上的体现

语言是思维的轨迹,其承载着文化。语言不同,文化必然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培养出的人的思维方式也必然存在着差异。而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英语学习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整体性概念,习惯上从整体去看待事物,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而不会对事物内部的各种联系加以分析,更不会把事物分成个体来看待,因此中国人会有“天人合一”的说法。而西方人则不同,西方文化强调事物的个体性,他们认为世界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的,组成世界的各部分是可以分离、可以划分的,所以西方人会有“天人分离”的思想。由于对个体的强调,西方文化中体现出的是征服而东方文化则持顺从态度。西方人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主人,人类可以驾驭和征服自然;东方人则认为人与大自然是一体,人应与自然合作,与自然和谐共存。

二、 文化差异在待人接物上的表现

中国人看重人情、宗族、同门、师生方面的情谊,思考问题不会单纯从一个方面去考虑,而是喜欢从整体、长远去考虑,往往使一件原本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而西方人可能相对想得比较简单些,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码归一码。

以前看过一个故事,某中国人在国外开车违章,被警察拦住,要求处罚,于是,该人根据自己在国内的经验,开始求情说好话,希望警察能网开一面,并表示“下不为例”,警察也始终在微笑着听他说话,不置可否。该人看警察没有表示反对,以为事情就这样过了,很开心地开车走了,几个月后,该人收到了法院的传票,才知道事情根本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人家对他微笑,只是职业的要求,而该怎么办,警察绝对不会给你“下不为例”的机会的。

三、 文化差异在词汇中的表现

词汇是构成语言最基本的结构,中西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对相同词汇的不同理解上。

词汇隐含的文化意义往往随着文化、 时间和个人经历的不同而变化,同一词汇由于不同的文化环境而表现出不同的意义。如ol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一提到“老”在中文里更多的是表达尊敬的意义,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奶奶等。对于年龄大的人我们尊称为老先生,和别人谈话时,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然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是和“不合潮流”、“老而无用”的含义连在一起的。

四、文化差异在价值取向上的体现

在价值取向上,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凡事以个人为中心,尤其当人取得成就时,从来不掩饰自己内心的兴奋,会以各种方式进行炫耀,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中国人认为谦虚使人进步,西方人则变现为骄傲是自我价值的真正体现。

篇4

一、在人际交往与思维观念上的中西文明的差异

西方在人际交往的方式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如中国人热情好客,在人际交往中饱含热情,问寒问暖,对于了解有关年龄、职业、收入、婚姻状况等问题,觉得都理所当然。而在西方国家中,特别重视对方的隐私权,凡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都不能直接过问。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和荣誉感。相反,中国文化却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提倡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一种态度。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而这在西方则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二、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一语言现象称为词文化。例如: “sea”这个词在英语中的文化内涵就极为丰富,如: “搭船”叫做take the sea或by sea。英国人常把大海同 “许多”、“大量”联系在一起,如 “a sea of fish”, “a sea of troubles”等。英语民族擅长抽象思维,其语言往往偏重于使用名词和介词。 而汉民族擅长形象思维,故汉语常偏重于使用动词。在英语句子中,主谓结构突出,句子结构严谨,长句和复杂句用得较多,句子之间粘连密切,并特别重视连接词的作用。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We won’t attack others unless we are attacked. ”(连接词) “楼下有人要见你。There is a man downstairs who wants to see you. ”(关系词)

另外,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主要是直线式,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主要是螺旋式。即在英语里,主题句开门见山,后接一个自然衔接的例证句,而后收尾。但汉语语篇结构往往不是从主题句出发,而是在主题句外绕圈子,最后才点题。学汉语的西方人常为此困惑不解,总觉得汉语句子重点不突出,缺乏连贯性。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跨文化教学,教会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而我们的学生要具有跨文化意识,加深对所学文化的理解,并怎样把它们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与西方人进行顺畅的交流。

三、利用现行的教材,进行文化知识的导入

现行的外语教材中有丰富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背景知识,例如课本中有关于健康饮食方面的, 教师就可以适时地给学生讲解一下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目前,“麦当劳” “肯德基”这些快餐在我国学多地方比较盛行, 教师可以讲一下 Fast Food, 如汉堡包( ham- burger) 是蘸芝麻的小圆面包对剖, 夹上一个压扁的牛肉饼, 当然有时还添上生菜叶子、 奶酪或其他调味品。同时,让学生比较一下中西方饮食, 以选择健康合理的饮食。另外还可以教学生使用西方餐具(刀、叉), 使他们不至于在现实生活中闹出笑话等等。现行的中专英语教材是以中心功能话题来编排各个单元的。一个单元一个中心话题,每个话题都或多或少涉及到东西方的文化。教师要有对文化差异要有一定的敏感度和知晓度。这样在学生即将遇到或已经遇到的差异问题就可以很好地处理,有意识把文化知识渗透到教学中,见逢插针地对文化知识进行导入,让学生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文化背景融入的最终目的,也相应地会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四、词汇教学,彰显文化

语言中受文化影响最大的是词汇。一种语言中的词汇体现出该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主要差别。例如dog一词,中英两国的人对狗有不同的传统看法。中国人一般厌恶鄙视这种动物,常常用狗来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诸如 “狗仗人势、狗腿子、狗眼看人底”等。但是英国人对狗有好感,认为狗是忠实可靠的朋友:“a lucky dog ” 喻指“幸运的人”;“big dog”喻指“大哼、要人、保镖”,dog 是 best friend of a man, 所以有“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很多外国人在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时,末了总忘不了加上宠物狗的名字。

词汇富含文化,只要教师勤于探究和积累,通过词汇教学,可以让学生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各种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会更加佩服老师知识的渊博,这是教学相长的好事。

五、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让学生通过体验来领略异国文化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单纯靠课堂教学来完成,网络与课外活动也是相当重要的环节,互联网上关于中西文化知识的资料相当丰富。在讲新课之前, 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任务, 让学生上网查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 这样不仅可以了解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 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还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此外, 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图片、 幻灯片等直观教具,播放录音材料,营造英语学习气氛,把英语学习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汲取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课外看些如“走遍美国”“疯狂英语”或一些经典的奥斯卡英文影片等等,使英语教学活动达到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的效果。

英语习语说得好“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伟业非一日之功),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文化教学深不可测,它存在于英语教学的每个阶段,但是只要我们在英语跨文化教学的路永保热情,不断探索,相信成功离我们不会太远。

参考文献:

篇5

一、中美文化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中国家,可是美国却是一个仅有两百年历史但快速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彼此成长背景等方面差异很大,这样带来的文化差异也必然会有很大的不同。下面从伦理观、等级观、时间观、价值观这四个方面来分析。

1.伦理观的差异。在中国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颇多,所以其文化内涵的主要组成是忠、礼、恕等伦理观。“忠”的内涵是自我牺牲,即尽忠于自身的责任,有着尽全力帮助别人的思想和为他人自我牺牲的精神。“礼”的内涵是“敬”,即人与人之间的礼节与相互尊敬,这对维系并改进人际关系有奇效。“恕”即宽恕,这是一种宽仁之道,也是人之间交际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些儒家伦理观点,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人与人之间得以和谐共处的保障。而美国文化则是受基督教伦理观影响颇深,即提高个人信仰、增强个人责任以获救赎。比如父母只在孩子成年之前有抚养责任,孩子对于年迈父母却没赡养责任,家庭内部的温情感相对缺乏。在这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下,为了享受自我权利与自由而不顾法律约束的人很多,因此美国出台了许多的法律以对这种行为进行约束。

2.等级观的差异。等级观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对于等级观的衡量标尺也不同。中国的等级观地位超然,中国社会注重尊卑区别、长幼有序,这在人际交往中有很大的体现。。比如在向上级汇报工作改进意见的时候,无论自身意见多么优秀,也需补充一句“请指正”、“请帮忙”等以抬高上级。而在美国等级观念淡薄,美国文化强调平等。因此在师生、职别级别不同的人、父母与子女之间都不存在尊卑区别。因此美国人交流过程可能会“直言不讳”,这在中国人的眼里会被认为是不和规矩、失礼等。

3.彼此认识观念的差异。在中国,人们总是会以过去为主要参考,尊重过去的做法并以此为重要参考,因此中国人会对老人以及传统很注重。可是在美国,却是立足于未来,这种未来不是理想的遥远的未来,而是指较快实现的未来,他们做事情很少向过去看,他们认为年龄和经验不一定值得信赖,事物不断地在发展,因此将来最重要。因此中国人不理解美国人对于传统的漠视态度,美国人也不理解中国人为什么过度注重传统。

4.价值观的差异。中国的传统价值观是通过个人对于社会的贡献度而得以体现的。每个人不但需要对自身负责任,也要对社会和集体负责。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注重团结协作,强调集体利益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融入集体并获得集体认可已经成为中国人重要的价值观点。而在美国,在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影响下,他们主张追求个性自由和自我解放,可以不受外界的限制约束,也不能干涉其他人的自由。这种个人主义观在美国甚至可以主导一切。

二、中美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由于一种文化的形成是深受自然环境比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人们会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选择不同的生活模式。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中国也是典型的农耕社会,受农耕文化的影响,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注重群体主义,以适应生产方式和当时地理环境的要求。而在美国,由于其殖民地的历史地位以及大量移民的状况,他们的文化组成主要是以希腊、罗马为发源地的滨海商业文化,而希腊、罗马等地域的岛屿众多,人际往来不变,这便逐渐影响了他们对于个人主义的注重,美国文化受其影响也逐渐形成了当今的个人主义。

另外,中国在悠久的历史中,一直以儒家思想为主要行为原则,受这种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中国人注重礼仪道德、注重长幼尊卑、注重奉献精神,这些有利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和谐共处。可是美国是一个快速发展起来的发达强国,他们的文化主要参考了欧洲文化元素,并对不同的欧洲文化进行了融合以形成自己的文化体系,因为这种快文化体系,美国对于传统和等级观念不注重,他们强调个人发展,强调人权,并重点着眼于未来的发展。

三、结束语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由于彼此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交流误会和障碍已经屡见不鲜。这对于各国之间协作发展,和谐进步造成了较大的阻扰。因此学会文化适应,加强加深对于本土文化以及他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非常有必要,这也是目前消除交际障碍的有效方法之一。

社会学家认为,一切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闪光的地方,因此在交流过程中,试着去理解他国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的进步与成长。中美是东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本文从伦理观、等级观、时间观、价值观这四个方面探讨了中美文化的主要差异,并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一些原因,这些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篇6

本文就以《乱世佳人》《红楼梦》为基准点,在音乐主体和外延方面做一些比较研究和探讨。主体包括的大都是那些形而下的、较为具体的、技术方面的主体形态。外延方面大都是形而上的文化思想、价值导向、哲理认知等对音乐的主体有些具体影响的抽象东西。

这里所说的“声”是指音乐的音色特色,也即是乐音的音质特色。中国的艺术家认为我国乐器的音色和西方乐器的一个明显区别,就是西方的乐器在音质上不接近人声,然而中国乐器却不远离人声。所说的“器声”就是说,此种声音在大自然中并没有,乃是人工创造的结果;所说接近“人声”,就是说乐器奏出的声音接近人的声音。西方乐器在出声一个鲜明的导向:声音尽力不接近“人声”,而试图靠近“器声”。靠近“器声”的最终结果可以将种种材料、那么多声部的乐器,在音色音质上获取某种“共融”“共通”“和谐、统一”的音效。这种共融的音色音质能使得各种声部各种材料的乐器在表演时获取一种完整的有效融合的功效,能够大大提升整个乐队的整体表现力。观众在《乱世佳人》等西方经典音乐中听到的就是此种近似“器声”的音乐。这种音色音质“共融”“共通”“和谐、统一”,或许可说是“平庸”,其特征不突出,个性不明显,重视的是整体的有机结合。

中国民族音乐的音色音质,从早期先秦时代礼崩乐坏时就进入了一个以民俗音乐为美,以人声最美的审美价值导向之中,没能把自身从人声中突出出来,抽象成纯粹的形式体系,转而进入普通的“器声”,而是一直暂停在那种自然而然发出的“人声”的层次,一直以相似人声当做自己最高的境界。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国民族乐器要接近“人声”,除上面所提到的礼崩乐坏有直接的关联外,还和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有着紧密的关联。在中国古代的演唱始终高于器乐的位置,并且对器乐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可以看出中国的“丝”乐器的琴、瑟、琵琶、二胡等乐器的音色音质大都是接近“人声”的特征。在电视剧《红楼梦》里,弦乐的胡琴弹奏,就好像人在倾诉一样,满是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之感;听古筝的音色好像在展现温柔女子的铮铮傲骨,《红楼梦》剧中的民族音乐极好地展示了这个特征。东西方追求“器声”“人声”的差异,和东西方的文化内涵有着紧密的关联。拿小提琴来讲,小提琴音色抽象概括,不受地方、国家、年代等客观环境条件的影响,都能展现其表现力,它的音色能够担当与和它声部适合的各种角色。与小提琴一样,其他的西方器乐也有相同的功效。然而中国乐器,却认可个性的张扬、色彩的独立、表现力的独特。因为在现实生活氛围中,长久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导致我国古人在展现主观内心精神为主旨的艺术领域,显现得较为潇洒、无拘无束、独特、脱俗。和它紧密相连的音乐音色也深受影响,很有个性特色。和现实整体为一、伦理纲常井然有序的封建秩序大不相同,个性特色特别凸显、张扬、洒脱、自由奔放。

这里谈的调乃是乐音的组织形式。乐音的组织形式导致调性调式的不一样,也是导致中西方音乐的主要差异的原因之一。西方音乐体系的调式结构的根本是四音列。有三种各异的四音列构成十二个调式,这些调式叫做“中古调式”也叫“教会调式”。经过文艺复兴时代又进一步发展,演变了和声大小调,旋律大小调。其不管是大调还是小调都是七声调模式。后来又变成为十二平均音律体系。

和西方调式体系区别的是,中国民族音乐调式的组成是五声性。由五声音阶组成的各调式都叫做“五声调模式”。包括五声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羽调式等五种五声调模式。先辈把超越五声的音阶比如七声音阶中基本的“五声”叫做“五正声”。在中国,有不同的七声音阶,是包括七个“声”组成的音阶。这些七声音阶没占主要位置,不起核心作用,有“奉五声”的帮扶之功效。

相比来说,中国的五声体系和西方的七声体系有一些不同。五声音阶比较简单、质朴、纯粹、调性凸显、个性张扬、地域特色独特。《红楼梦》电视剧中,主题音乐的四度、五度大跳是一贯性的,但却没冲撞剧情,反而让剧情更加紧凑简单明了。西方七声体系却给人感觉非常繁杂、精致、细腻。在电影《乱世佳人》中,整个弦乐组对斯佳丽内心世界描绘细腻、细致、有节。中国的五声音阶体系和西方的七声体系比较,无谁先进谁落后之说,就像《乱世佳人》剧与《红楼梦》剧一样都是很好的经典之作,不同之处就是风格的差异,风格的差异是缘自各自不一样的文化体系。

中国艺术文化是内敛式的,艺术重视生命、享受生活注重诗情画意、重顿悟、回归自然纯真。所以,看《红楼梦》剧听民族音乐,在东方式园林、五声调性的民族、中国诗词歌赋等中华文化的烘托下,观众就犹如走进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般的中华文化大观园,是如此的空灵、玄妙,不细品味、揣摩、推敲,是了解不透剧中的内容与韵味的。且在《红楼梦》剧的周围又暗暗弥漫着一层可触摸却不能打破的封建伦理纲常。西方文化却属于海洋性文化范畴,征服大海需要通力合作,要人们同舟共患难,需要革新。所以,西方文化思想活泼、外向合作能力极强,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乃是征服和被征服之关系,西方人能够做到对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认知,能够组建起繁杂的哲学体系,能够推算出复杂的逻辑体系,算计出微小的差距,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和它相适合的艺术也有很复杂的体系、厚实的织体、极度概括性抽象的言语等等。可以这样认为,西方文化满是理性的美感,进取之美感,人们从《乱世佳人》剧的情节与音乐中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这种文化力量之所在。

所谓“器”是中西乐器之风格与制作材质的差异。中国乐器始终以人声的极富演唱作为其审美准则。中国乐器总的特征是个性张扬、色彩凸显,不管是古琴、琵琶,还是笛子、唢呐,大都有着各自独有的音乐与演奏方法。可是西方乐器因为受标准准则、统一性的影响,导致西方乐器和中国乐器相比没什么个性、色彩不那么鲜明,整体结合性非常强的特征。在乐器的运用上,中国乐器的整体合作表演能力很差。在音乐作品的织体上,中国乐曲的音乐构思以单线的横向思维为主。偶尔有纵向的交叉但很少。这和中国独有的人文环境关系密切。具体来说,我国的审美文化特色是以时间性展开的。

《红楼梦》剧音乐和剧情相同,是在中国文化大观园中展开的,线性变化的旋律、持续变化的动机,有诗情画意的韵味,又有书法笔法的遒劲、明快,而且又有黑云压顶的焦躁,总之给观众以无限遐想的感受。剧中乐队以小型为主,乐器个性张扬。比如用古筝展现宝黛的不屈服,以二胡、笛、箫等来描绘角色的内心世界;而代表封建势力的音乐则极其简单仅仅用一个大铜锣。所以,在《红楼梦》乐器较少,乐队很小,以小制胜。但这根本不影响音乐对情节、人物的描绘描写与烘托渲染。

西方乐器的整体能力很强,往往擅长庞大的合奏,且题材繁多丰富,音效的交响性极强,可以做到整体统一。大概说,西方音乐精神是以空间性的展开为主。所以,在《乱世佳人》中观众听到的剧中音乐大都是整体乐队弹奏,即便是局部描绘内心活动的弦乐,也都是以弦乐组为中心演奏的,单个的小提琴、大提琴描绘内心的较少。整体来说《乱世佳人》的音乐以整体为主,可这不会破坏对剧中人物角色、形象、关系的精心描绘、衬托与渲染。

在器乐制作材质上,中西方的差别很大,各自有各自的倾向。西方重视人工制作、标准化统一化的材质,比如提琴的木料,管乐的金属材料等等都经过人工仔细严格挑选。在制作工艺方面,更注重各自声部乐器的严格标准。中国民族乐器的制作材质较为自然化、个性化。比如埙就是运用泥土烧造的,笛子就是把竹子掏孔定音就能表演,二胡、琵琶等乐器的制作也是相同原理。天然材质的运用意味着对材料性质的遵守与爱护,天然材质的多样性又使乐器有更多的个性特征。在制作大小上,中国民族乐器的制作无严格的标准,同一调的笛子用各个地方的竹子变化就很大,音色由于材质的产地不同而不尽相同,在弹奏发声上,中国民族乐器是尽力展现材质的自然属性,所以其音色独有。西方乐器却尽力削弱材质在发生中的影响,从而达到音色的统一。

上面的区别,还是源自各异的文化艺术精神。西方和大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西方人长久以来以驾驭、改进、征服自然为傲。人和自然的关系始终是对立的、远离的、无情的。西方的艺术直到18、19世纪才有了自然的音乐作品。中国和自然的关系则和西方不一样。中国没将自然当做人们的征服对象,中国和自然的关系始终是亲密的、互相尊重的、谐和的,将自己当做宇宙的有机部分“天人合一”乃是最好的诠释。所以,材质、发声的自然化特性化就可以理解了。

综上所述,中西方音乐的差别较大。还能从其他的一些方面作对比探究。笔者只是以中西两部风格不同的影视音乐作为考察对象,挑其中有典型性的一些方面做了些浅显比较。望能给喜欢探讨中西音乐比较的人有某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承华.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礼记•郊特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篇7

近年来,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跨文化教学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已是英语教学中不争的共识。作为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高级英语》除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外,还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对于不同文化的分析鉴别能力。因此,《高级英语》课程需要注重教学中双向文化认知的导入,创设中西文化的课堂交流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高级英语教学阶段除了对基础语言知识和能力进行巩固和提高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对中西方历史文化、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内容的融会贯通。

二、高级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的障碍

1.英语教育的应试导向。

刘润清在《21世纪的英语教学》一文中不无忧虑地指出:“目前英语的教与更多的是出于商业目的,并不是为了发展什么‘文化’和‘社会’的目的,这正是有识之士所担心的。”各种英语考试多半是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的考查,这样,英语教学的过程免不了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却往往忽略其语言所蕴藏的文化。而高级英语教育更是如此。由于高级英语的语言知识量非常丰富,能力要求绝大多数也停留在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译,学生没有怎么涉猎到文化的内容,对他们的考试成绩影响不大。2004年修改的《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加大了对于文化内容的考核,虽然考查的基本上都是常识性的内容,但由于多年来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师生文化意识淡薄,课堂文化元素难寻,跨文化教学的路依旧艰辛。因此,认真研究跨文化教学,探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真正提高高级英语教学质量,培养未来社会所需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师的文化素养。

受我国多年应试教育及高校扩招引起的综合教学水平降低的影响,很多年轻的高级英语教师本身就缺乏渊博的中外历史、社会文化知识,再加上学生本身的不重视,在高英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注意教那些考试要求的内容而忽略一定的文化社会背景。这些状况应该引起英语教师的反思。培养跨文化意识的人才呼唤有较高的语言素质和较强的文化素养的教师。

三、高级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学的措施

虽然高级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学有诸多障碍和困难,但这不是不进行跨文化教学的理由。不管教初级英语还是高级英语,在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该有意识地进行文化教学。而且要持之以恒,因为“语言学习者不可能一下子摆脱自己固有的文化而轻易获得另一种文化”(Byram,1994)。那么如何在高级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挖掘教材,顺势拓展。

张汉熙编Advanced English、杨立民编Contemporary College English等教材有一个“文化渗入”的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材料,深挖其文化元素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增加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讲授肯尼迪的“Inaugural Address”时就可以围绕美国总统选举、任期等内容展开,并可以对比中西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对相关知识铭记于心。又如Virginia Woolf的“Professions for Women”中介绍,最无私的主妇会挑鸡腿吃,这样等于“sacrifice”。学生对此不理解。这种不解源于中英饮食文化的差异。

2.词汇教学,彰显文化。

语言中受文化影响最大的是词汇。Peter Trudgill在《社会语言学》一书中指出:“一个社会所用语言中的词汇体现出该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主要差别。”英语中有许多词汇来自神话、寓言、传说或典故。了解这些词背后的文化,有助于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比如,最近翻译界对中国的外交方略“韬光养晦”的译法争议、中西方对龙的认知差异、中国学者创造的“Loong”的缘由、《西风颂》为何歌颂西风等都是高级英语教学中重要的文化视点,课堂上成功的探讨无疑能提高教学效果,还有利于学生从根本上把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根源,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灵活教学,渗透文化。

篇8

汉语和英语中都存在大量的习语。习语(idioms),即习惯用语(idiomatic phrases),包括成语(set phrases)、俗语(colloquialisms)、谚语(proverbs)、俚语(slang)、典故(allusions)和歇后语(enigmatic folk similes)。习语是人们在长期实践和使用过程中提炼出的语言结晶,也是修辞手段的集中体现。习语一般来自古代经典、著名著作、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通常都带有鲜明的形象和浓厚的民族色彩特征。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和动物的关系尤为密切。中国自古就有用十二种动物的名称命名十二个地支的传统,而西方更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保护生态环境,善待动物。因此在习语中可以找到大量以动物作为喻体的例子。由于中西方文化不同,对动物的看法也是千差万别,造成习语中动物喻体的差别十分明显。本文主要以《汉英成语例解词典》(桂延芳,1999)中关于动物习语的例句为例,探讨汉英习语中动物喻体差别的文化根源并分析汉语动物习语翻译的几种方法。

1.汉英习语中动物喻体的主要差别

1.1意义对等,动物喻体有差别。

汉英语中有些习语意思相同或相近,但在喻体选择上却不同。如:

1.2看似可对译的习语,意思却不同。

比较下列句子:

例1.This is an imperialist dog-eat-dog type of war.

这只是一场“帝国主义狗咬狗”战争。

例2.Capitalism has carried over and greatly intensified this feudalist dog-eat-dog element in social relationship.(W.Forest,Online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Americas)

资本主义把封建社会那种人吃人的关系保留下来而且大大加强了它。

“dog-eat-dog”与汉语中“狗咬狗”的意思相同的情况十分有限。大部分情况下,“dog-eat-dog”是一个形容词,表示残酷争夺的意思。但汉语中“狗咬狗”指的是卑鄙之徒之间的斗争。

1.3源语言动物喻体的喻义在目的语中不存在。

这种差别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由于习语具有复杂的文化背景,翻译成目的语后,文化背景不存在,所以体现文化背景的动物喻体也不存在。如:

2.汉英习语中动物喻体差异的文化根源

著名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是社会现实”,而社会现实或文化本身则是意义的大厦,因此解释语言必须在社会文化的语境中进行。探究汉英习语中动物喻体的差异主要应从文化根源上入手。由于文化的概念十分丰富,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1动物习语的出处。

习语的出处很多,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成为其来源,归纳起来主要包括文化典故、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地域环境,以及人们的风俗习惯,等等。比如,“得鱼忘筌”出自《庄子》,鸢飞鱼跃出自《诗经》,“rain cats and dogs”来自北欧神话,“kill the goose that lay golden eggs”就来自希腊寓言(李延林、郭勇,2003:66-71)。可见动物习语的出处直接造成动物喻体的不同。

2.2中西方在观察和思维上的差异。

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思维活动以及与思维活动有密切联系的语言文字都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由于在观察事物与思维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同一动物喻体往往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说狗。汉语中往往看到狗摇尾乞怜,跟着主人跑前跑后的一面,所以与“狗”有关的词语以贬义居多,如:“走狗”、“看门狗”、“狗腿子”、“哈巴狗”等,以狗为喻体的习语也多带贬义,如:“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等。然而在西方,狗是最早被驯养的家畜,它是人类的保护者和忠诚的朋友,是忠诚和警惕的象征。在英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多带褒义,当“dog”指人时,其意思相当于“fellow”,使语气诙谐风趣。如:

2.3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的差别。

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文化的差异,所以它也是动物喻体差异的文化根源之一。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实际上属于“文化信息”差异,具体地说,就是词汇的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比喻意义和文化内涵。由于中西方文化可能是两种差异最大的文化类型,因此中西方在词语的意义联想和文化意象(culture image)上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贾德江,2002:216)。

例如:汉语中的“龙”常常带“吉祥”、“勇敢”的比喻。龙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神通广大、威严无比的吉祥神物。历代帝王为证明自己是出身非凡的天之骄子,自称是“真龙天子”,龙成为高贵、威严与权力的象征。因而有“龙凤呈祥”、“望子成龙”的说法。但在西方,龙(dragon)是一种恐怖的怪物(英文词典上的解释为mystical monster like reptile),象征着凶恶。因此在《圣经》中把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成为“the great dragon”。可见中西方关于“龙”的文化意象可谓天壤之别。由此可见,中西方民族在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的差异决定了一些动物喻体的选择,也为翻译带来了难度。

3.汉语动物习语的翻译方法

汉英两种语言都存在着大量以动物为喻体的习语,其设喻方法不尽相同,但语义贴切,言简意赅。翻译时既要考虑词语中形象的处理,又要斟酌喻义的表达,既要考虑汉英语的民族特色和语言结构,又要考虑译语的文化背景和表达习惯(包慧南,2004:294-295)。本文主要探讨汉语动物习语的翻译方法,所举例句均出自《汉英成语例解词典》(桂延芳,1999)。

3.1保留形象直译法

这是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的联想或误解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文习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色彩的方法。由于语言的共性,同一动物喻体的文化内涵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在进行汉译英时,可以保留汉语中的动物喻体,进行直译。一方面可以保留汉语习语的民族色彩,生动形象。另一方面也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加强文化交流。例如:

那妇人顶住着门,慌作一团,口里便说道:“闲常时只如鸟嘴卖弄杀好拳棒!急上场时便没些用!见个纸虎,也吓一交!”(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

His wife was crouching with fear behind the door.But she shouted out,“You always said that you could use your fists or a stick,but now there is a fight you will not use them.Now if you saw a paper tiger you would fall down before it.”(杰克逊译本)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纸虎”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纸老虎”,被直译为paper tiger,喻义分明。

3.2改换形象意译

一般来讲,动物喻体的形象决定了词语的比喻意义,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汉英习语采用不同形象表达同一喻义。在翻译汉语习语时,可以舍弃动物形象,在与原作上下文不发生矛盾的条件下,借用英语同义习语来表达原作思想,以符合译文读者的思维方式,审美心理和语言习惯。例如:

我们承认她是一个弱女子,但你也不要欺人太甚。俗话说:“猫急上树,兔急咬人。”

We admit that she’s a weak lady,but you mustn’t bully her to the extreme.As the proverbs goes,“Tramp on a snail and she will shoot her horns.”

汉语习语“猫急上树,兔急咬人”与英语习语“Tramp on a snail and she will shoot her horns.”意义相近,这时借用英语习语,言简意赅,和上下文联系得也比较紧密。

3.3去除形象意译

汉英两种文化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往往导致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汉英语中动物喻体的形象和喻义,出自典故、寓言、神话传说等,在特定的语境下另有隐含之义。翻译时文化背景不存在,动物喻体也失去了原有的喻义。因此为方便读者阅读理解原文,只好牺牲原文引用习语的风格,将原文中的动物喻体拿掉,配合上下文进行意译。例如:

问题很明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人家推动起来去打鬼子,这一下全完了……(姚仲明、陈波儿等:《同志,你走错了路!》,第3幕)

It’s perfectly obvious.With great difficulties we pushed them forward to fight the Japs,but now everything’s finished.

常用习语“九牛二虎”意即费劲,其“牛”、“虎”的形象也已消失,译者结合上下文把它意译为great。

3.4增添法

汉语有些动物习语直译,保留喻体形象,但译者又担心译文读者无法完全领悟其中的内涵,因此就根据上下文的需要,在译文中增加一些汉语习语中没有的字眼,以便帮助外国读者正确理解译文。例如: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The mantis stalks the cicada,unaware of the oriole lurking behind itself.

译者采用直译的方法处理这个习语,但在译文中增添了unaware of(没有察觉)和lurking(潜伏)等字眼,清楚地交代了原文的意思。

3.5注释法

在翻译习语时,为了正确严肃地对待原文,译者必须考虑是否要利用注释的帮助,有的习语只有在历史背景和典籍出处说明之后才能充分表达其意义。我们虽可用增添法及上下文联系来把这些交代清楚,但往往仅靠寥寥数字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遇到这种情况就可以利用注释来加以说明。比如,在叶圣陶的长篇小说《倪焕之》的第22章中有一句是:“这样,他采取‘守株待兔’的态度,还是当他的乡董。”现有的英文译本是:“Accordingly,having adopted this attitudes of ‘watching the stump and waiting for a hare,’he continued with his councillorship.”习语“守株待兔”是一个来自《韩非子》的古代寓言的缩写,译者把它直译成英语后,另加注释:From the story of a peasant who,seeing a hare run headlong against a tree-stump and break its neck,abandoned his plough and waited by the stump in the hope that another hare would do the same thing.这个注释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读者不会因此而感到多费周折;相反地,它却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使译文增色不少。

4.结语

习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它是民族形式和各种修辞手法的集中体现,因此习语的处理在翻译中有它的头等重要性。文化与语言关系密切,在翻译习语尤其是含动物喻体的习语时,要注意习语背后的文化背景。译者在掌握好双语(Bilinguialism)的同时,更要重视双文化(Biculture)的积累。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再结合相应的翻译方法才能翻译出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桂延芳.汉英成语例解词典[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2]贾德江.英汉语对比研究与翻译[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包慧南.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4]李延林,郭勇.英语文化翻译学教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篇9

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际。

一、语言知识与语用知识并举,了解西方文化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向较注重教学的内容和语言能力,即培养学生能造出一些意义正确、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的技能。但是学生没掌握语用知识,不知道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具体环境中用英语进行准确的跨文化交际[1]。“不懂得语言的运用规则,语法规则将变得毫无用处”(Hymes1972)。如“Why don't you open the door?”是一句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但它含有强硬的命令口气,就不适合对长辈或初交的人说这句话,可用“Why not open the door?”来表达。又如,当夸奖别人的菜做得好时不能说“I didn’t expect you could make such delicious food!”(没想到你能做一手好菜!),通常可说“What a delicious food!”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往往比较宽容,而违反说话规则会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Walfson,1989)[2]。这里的说话规则是所在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必须存在的一种默契,一种双方交际时都遵循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s)”[3]。为使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能准确运用所学语言,必须语言知识与语用知识并举,才能真正了解西方文化,而高职学生就是欠缺文化背景知识。如《大学英语精读III》Unit 4 “Lady Hermits Who Are Down But Not Out ”的课文标题“Down But Not Out”学生很难理解。笔者先介绍美国拳击术语“down and out”,意思是拳击手被对方击倒后淘汰出局。再结合课文对“女隐士”特点的分析理解,把标题译为“潦而不倒”学生才恍然大悟。可见,不了解西方文化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就很难理解它在特定场合中引申出的社会意义。同是这篇课文中“…if she chooses your doorway as her place to sleep in the night, it is as normally hard to turn her away as it is a lost dog.”这句话令人费解。狗在西方视为人类忠实的朋友,所以赶走一只丧家之犬属不道德行为。又如:“Why I Teach”一文中,很多学生不理解“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这里的creation和clay涉及到《圣经》典故:上帝用地上的尘土clay造人,并赋予人以生命力。作者在这句话中用clay隐喻没有知识的人,用breathe比喻“获得知识,开始成长”。这个典故把教师育人和上帝造人作了类比,使我们领会到教师育人与上帝造人同样伟大[4]。学生明白这些文化及隐含意义后,终于茅塞顿开。

二、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谨防“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最早是由世界著名文化人类学家Kalvero Oberg在1960年首先提出的。初到国外的人往往由于不熟悉对方社会交往的信号或符号经常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反应,这种现象在跨文化学中称“文化休克”[5]。学生如果不把握中西方文化差异,用汉语的思维去理解、判断英语的语境,极易产生“文化休克”。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而文化差异就是思维方式的本质差异。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具有女性阴柔偏向,西方思维方式具有男性阳刚偏向。中国人偏人文,西方人重自然;中国人重悟性,西方人偏理性;中国人好静、内向、守旧,西方人好动、外向、开放;中国人求同、求稳,西方人求异、求变。我们在教学中有必要把日常生活交往中英汉文化的主要差异以及语言表达方式进行归纳、比较和总结,这将有助于学生逐步区别语言的文化内涵,培养跨文化意识,增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

1.赞美之词

中国文化对赞美之语总是比较崇尚谦虚原则,“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和“I like your beautiful watch”之类的应答都要用“Thank you”,因为这些赞美之词仅仅表示友好或是引起谈话的手段。

2.提供帮助

中国人对于别人的帮助往往采用“接受+感谢”的方式,在西方人们崇尚自立,会以“谢绝+解释”作回答。如回答“Would you like some coffee?”这样的kind offer,通常用“No, thank you”或“Yes, I’d love to, but not now”之类的婉转回答。

3.文化禁忌

西方人一般都能容忍非本族语的人的语言错误,但对文化错误却会耿耿于怀,特别是文化禁忌。笔者把英语国家人士初次交谈的“禁忌”归纳成W-A-R-M四个字母,其中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替religion,M代表marriage,同样引出“七不问”:不问年龄、体重、收入、、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和“吃了吗”。

4.交际势能――把握交际讯号的强弱

西方人最常用最安全的话题是谈论天气,如“It’s really a cold tonight, isn’t it? Yes, it is.”这样的对话很容易使双方转入其他话题,并且能缩短会话距离,避免交际障碍。假如你碰巧遇到一家老外吃饭,主人客气地邀请你一起吃,“Would you like to have dinner with us? ”如果你真的没吃,最好不要客气,否则挨饿的就是你自己了。

三、创设交际语境,培养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

现代英语教学非常重视语境,建构主义理论也提倡语境化教学(Situated instruction)。因此教师要尽力为高职学生提供真实的或模拟的交际情景,力求创设学生能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氛围,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如《综合英语II》Unit 7 “Listening and Activities”听说部分,为使学生了解并熟练掌握“祝愿”和“问候”的日常交际用语,我设置如下情景作为导入:We all know there will be “A Job Hunting” in our campus tomorrow. Are you interested in the investigation on job hunting? How do you greet the interviewers? And how do you respond to their reply?学生积极动脑,很快列举出许多学过“祝愿”和“问候”或“代问候”及其应答的表达。听力结束教师趁热打铁适当补充,引导大家归纳总结。接着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自编对话进行操练,做到学以致用,运用自如。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不断应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如利用多媒体、幻灯、音像或互联网等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使学生在教师、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更多的文化信息,从而提高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使课堂教学真正交际化。在《BEC》“Interview”这一项目设计课上,我先组织学生看一段有关招工的录像,然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What do you want to do after you graduate from the university? What questions are likely to be asked in a job interview? What would you ask if you were the interviewer?接着我用PPT设计了几种模拟招聘的具体场景,让学生申请做家教、商店促销员、收银员和导游,然后在课堂上表演。师生们从语音语调、内容设计、体态表情、语言得体和合作创新等方面进行互评。大家积极参与,表现了空前的兴趣和竞争力,体现了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更可喜的是那些平时在课上不愿开口说英语的学生在大家的鼓励和配合下,增强了信心,消除了紧张情绪,获得了很好的锻炼机会。运用多种电教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课堂变成了社会的缩影,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在与他人和环境的互动中勇于开口,乐于开口,在模拟情境中建构新的语言能力,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四、渗透中西文化,培养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包括语言交际能力和非语言交际能力(Non-verbal communication)。非语言交际行为是指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行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语言至多只占整个交际过程的35%,而其余的社交信息都是依靠非语言交际传递的(Birdwhistell,1970:50)。因此非语言行为就成了跨文化交际成功与否的关键。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空间观,因而导致不同的会话距离。在英国,礼貌的听者会认真地注视讲话者并不时眨一眨眼表示对对方所谈之事感兴趣,美国人则希望听者频频点头或发出哦、嗯之类的声音表示对所讲内容感兴趣。中国人则通常会眼看着对方保持安静。有位颇为出色的中国学生到一家英国公司接受最后的面试。敲门进入办公室后,学生坐下并顺手把放在经理面前的一张椅子向前拉了一下。面试后,该生自我感觉良好最终却遭拒绝,是因为英国经理事先将椅子放在他认为合适的交谈距离位置,而中国学生无意间向前一拉,将距离调整到他认为舒适的位置,可能使经理感到不适,最终导致被拒绝录取。

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吕叔湘1977)[6]。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进行中英非语言交际对照教学,如中国人用拱手和鞠躬表示感谢,英语文化的人用亲吻和拥抱表示感谢;美国人习惯用手指胸膛表示“我”,而中国人手指鼻子表示“我”的动作,在美国人看来是滑稽可笑的;美国人用手拍成年人的头表示同情、鼓励对方,中国人则认为这是有意侮辱对方;中国人气愤至极会跺脚,美国人在急不可待时才跺脚;英文化的人喜欢佩戴猫头鹰图像的徽章,因为在英文化中猫头鹰是智慧的象征,而在中国人看来猫头鹰是邪恶的化身,俗话说猫头鹰进宅无事不来,预示着凶多吉少。中国人在给人指方向时,习惯于用食指指点。在英语文化中,这是既不雅观、又不尊重别人的手势;用手下意识地摸一下鼻子,在中国人看来既无什么含义,也无伤大雅。美国人却将这一动作视为隐匿不好的想法或谎言的手势,或者表示不同意或拒绝对方的看法。

参考文献:

[1]蒋永远.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1).

[2]柏音.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0,(2):73-79.

[3]张卫红,张凯.外语教学中语用知识的应用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3):329-331.

[4]尹锡荣.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教学[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2,(6):85-87.

[5]董松涛.文化休克与英语教学[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29-31.

[6]董良峰.外语教学中加强大学生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6):111-113.

Cultiva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in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HANG Li-juan

篇10

1 标志的概述

1.1 标志

标志的作用相当广泛,不仅是对不同事物和不同特性的指代,同时也是某一项指令的概念化和具体化,是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除此之外,标志还能够表达出某种特定的情感、精神和行为,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指示和参考。这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对个体还是对群体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文字符号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当中,在文化和信息的传播方面发挥着无法取代的作用,这也是文字符号在标志设计中得到高度重视的主要原因。

1.2 文字符号标志

文字符号标志被设计成多种形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到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小到个人印章、签名等等,都是文字符号标志的表现形式,例如,交通指示路标、警示灯、安全出口、商标、广告等标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尤其是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到来,文字符号标志更是承担起沟通世界的重任,逐渐消除了不同国家在语言沟通上的障碍,设计出很多国际化的语言文字符号标志,架起了东西方语言文字符号在标志设计中的桥梁,使语言文字符号标志设计也呈现出一种文化多元化的趋势,经常出现多种文字符号组合的标志设计。虽然不同文化造就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字标记设计的形式,但是东西方国家在文化底蕴上的差异已经难以阻挡文字符号标志设计共通化的趋势和潮流。

2 东西方语言文字符号标志设计的艺术差异

2.1 表现形式方面的差异

各国文字自产生以来,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变,在表现形式上都日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表现形式,这种多元化在标志设计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是西方国家在文字标志设计中采取的主要表现形式,而对于我国而言,文字符号标志不仅能够采用西方国家的形式,同时还能够更多的应用汉字来进行表现。汉字标志设计的应用与否,是东西方文字标志设计中的主要差异,也是东方文字标志设计中所具有的独特形式。

我国的文字自产生,由最初的甲骨文,到金文、大篆、小篆、隶书,再到楷书,在书写形式上可谓是变化多样,发展到当今社会更是产生了多种艺术字体,这就为我国文字标志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字体形式种类。由此可见,我国的文字符号标志设计同西方国家相比较,在表现形式上更加灵活多变,同时也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2.2 表意性方面的差异

表意性是文字符号标志的设计核心与主要目标,这是东西方国家进行文字符号标志设计的共同理念,表达出事物的表象与内在特征和联系,或者是表达某种文化、象征、个性、情感与指令,是东西方语言文字符号标志设计的核心理念与标准。西方国家对文字符号标志的表意性要求是直观、简练、符号性强,而对语义传达的标准较低。在一个文字符号标志设计当中,除却作为核心的字母之外,纹饰、图形等元素通常被作为装饰性内容,为了衬托字母的表达效果,并起到美化的作用,同字母所表达的内涵之间几乎没有必然的关联。

然而,我国的文字符号标志设计同西方国家相比较而言,在表意性上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张力,在单纯的展现某一特定事物概念与性质的同时,总要寻求其他有效的方式,同时将这一特定事物的象征性意义,及其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展现出来,并以此来激发人们建立起多维度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联结,从这种被物化的文字符号标志设计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情感传达。简单来说,中国的文字符号标志设计并不满足于单纯的传递表象信息,而更加注重内在象征和意义的传达。这也是在表意性方面较之西方的文字符号标志设计更加深层次之处。

东西方文字符号标志设计之所以产生了表意性方面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中西方国家的语言文字形式差异性,两种不同的文字体系必然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汉字相较于西方文字本身就更加注重文字的表意性,加之在文化体系方面的不同,必然又会产生表意性方面的差异。

2.3 形态特性方面的差异

汉字是我国几千年来社会发展的文化瑰宝,其形态特征不仅是中华民族先进思想的体现,同时也是对优秀民族精神和文化形式的折射。东西方语言文字符号的差异不仅仅局限于形态特征的外在表现上,同时更是在内在涵义层次上的不同。这种差异性体现在语言文字符号的标志设计中,主要以形态特性方面的差异为主。

首先,在结构方面的不同,使东西方文字符号的形态产生了差异。西方语言符号是以字母为主,在形态上入眼较为直观,大写字母较为规则、简洁,而小写字母凸显相似和圆润,在进行文字符号标志设计时能够将大小写字母进行多种形态的变化,赋予强烈的感官色彩。但是,由于文化特性的差异,西方文字符号标志设计主张直观的表达标志的指示性作用,对内在涵义和情感的表达要求较低。而汉字在形态上的主要特点是较为规则、复杂、端正、对称,并且变化多样,甚至可以将汉字本身就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这是将汉字作为标志设计的一种先天优势。在进行文字符号标志设计时,不仅可以将汉字本身来作为标志物,通过在字体上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效果,同时也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设计方式,将文字自身带有的引申含义、对事物特征和形象的表达、象征性的情感和民族情节通过设计来展现出来,使人们在获得文字符号标志表象信息的同时,还能够领会更深层次的内在含义。显而易见,在文字符号形态上的不同,造成了东西方文字符号标志设计在表达层次上的差异。

其次,在文字特性方面的差异,使东西方文字符号标志设计在视觉感官上产生了不同。西方文字符号在书写方式和结构上同汉字有着天壤之别,这是产生不同视觉感官的主要原因,英文字母在标志设计中较为直观和简练,入眼即能够获得标志中意图传达的信息,是一种直观的视觉感官效果。而汉字结构较为严谨,形态上又变化多端,可直观、可变幻,加以色彩和字体的调整设计,能够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感官,在获得标志信息的同时,还能够拥有视觉上的刺激和享受。

2.4 着力点方面的差异

西方国家在进行文字符号标志设计中,主要将字母作为设计的着力点,尤其是很多欧美国家,通常以带有趣味性的字母设计,或者是以字母的重复来作为着力点,注重对字母本身和外在的创新,并以此来提升文字符号标志设计的艺术张力。甚至是在以图形和纹饰等作为主要元素的标志设计当中也会增加字母来进行组合完善,并将此作为标志设计的最高境界。

同西方国家相比较,我国的文字符号标志设计着力点主要集中在汉字设计上,这不仅仅因为汉字是我国最古老的信息传播载体,同时也是因为汉字在表现形态上的多样化。汉字始终被作为我国文字符号标志设计中的灵魂,而阿拉伯数字和拼音字母等元素只起到辅的作用。这是东西方语言文字符号标志设计中着力点方面的主要差异。

3 东西方语言文字符号标志设计的趋势

文字符号标志设计,事实上可以看作是对文化、思维和艺术进行融铸的过程,既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又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文化全球化的到来,使文字符号标志设计也呈现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为东西方语言文字符号标志设计创造了融铸的桥梁和平台,将东西方文化兼容并蓄,衍生出更加新型的文化。

东西方语言文字符号标志设计的共通,不仅是国际化交流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文字符号标志设计跨文化发展的要求。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强,对文字符号标志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要体现出直观的表达意向,另一方面又要体现出深层次的内涵,成为一种共通性的语言表达形式,以满足各国对信息的掌握和认同。这就使文字符号标志设计逐渐呈现出东西方文字符号相结合的文字符号标志设计方式。例如汉字与英文字母的组合、汉字与阿拉伯数字的组合、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的组合等等,并且加以图形来进行修饰、烘托和升华,使文字符号标志设计成为了一种国际化的语言。

汉字作为一种形象和内涵丰富的文化传播载体,不论从何种角度看来都具有重要的功能和底蕴,但是在世界范围内的语言海洋中也只是沧海一粟,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字结构形态和功用,并且文字符号标志设计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在世界文字符号的整体中选取文字元素进行标志设计,能够创造出不同主题、不同素材和不同效果的文字符号标志设计,这不仅丰富了文字符号标志设计的形式,同时也能够获得国际上的认知与认同,减少世界各国、各文化之间沟通的障碍,加快世界联系的步伐。由此可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文字符号标志设计也应该彰显新的设计方式和设计理念,应该符合国际化的发展潮流和趋势。

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文字符号标志设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其发挥出的指示性和表达性作用也是难以取代的,东西方国家虽然在文字符号标志设计的表现形式、着力点和表意性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是从整体看来,对文字符号进行标志设计的目的都是殊途同归的,并且东西方文字符号标志设计也呈现出国际化与多元化的表现形式,逐渐融合,使文字符号标志设计日益成为一种共通性的文化形式。

参考文献

[1]钟擎国.汉字在标志设计中的艺术呈现――兼与西方文字符号标志设计比较[J].装饰,2009,11(10):111-115.

[2]吴志军.东巴视觉艺术符号的特征分析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2008,11(28):109-118.

[3]王志成,张霞儿.论汉字艺术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15):78-82.

[4]张效伟.中国传统吉祥图形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规律研究[J].江南大学,2010,11(12):298-301.

[5]杨文.传统符号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3):90-93.

篇11

作者简介郑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郑州450100

CNN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able NewsNetwork)的英文缩写。CNN国际新闻网为全球最先进的新闻组织,总部设在美国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每天24小时进行全球直播新闻报道。本文根据最近3年来CNN的新闻报道,来分析CNN新闻报道的文体特征,从文体学的角度来对其特点加以分析,以加速我们对新闻报道文体更深刻的理解,进而有助于我们对全球重要新闻信息的高效掌握、了解和利用。

一、新闻报道文体特征的中西差异

(一)中西新闻报道文体特征的形成背景

西方新闻报道文体特征在新闻诞生初期并未形成。“英国报纸的新闻写作基本上沿用当时流行的散文笔法,把叙事、抒情、议论混合在一起,讲究辞藻,文笔优美。”“美国报纸文体受英国文学影响,内容上有闻必录,形式上采用短篇小说表现手法,行文则沿用英国报纸早期的直写方式,也即按事物的发展顺序直写下去。”西方新闻报道文体特征的形成期,一般认为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由于受到当时通讯技术条件的制约,逐渐形成了著名的倒金字塔新闻文体结构。这也让西方新闻文体一分为二,形成了消息与特写两种文体形式,其中新闻报道文体特征基本采用“倒金字塔式”。

一个事件往往由多个事实组成,记者在为一则新闻谋篇布局时,常以重要性为主要依据,把最重要的信息或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放在正文的第一自然段,构成导语。略为次要的信息依次放在导语之后,对事件的细节逐一予以补充,而最次要的信息则置于正文的最后。从所报道的信息重要性递减这一特征来看,这样安排的正文构架恰似一个倒放的金字塔,故被称作“倒金字塔式”(TheInverted Pyria s1e)。“倒金字塔式”的正文结构也有其不足之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倒金字塔式”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新闻信息的重要性依次递减,段落之间的连贯性较差,且难以制造“悬念”;二是这种语篇结构常给人以啰嗦和乏味之感。

相比较,中国的新闻报道在早期多采用散文化的笔法,重论理,轻信息传播。大约在后,新闻文体渐趋成熟,中国的新闻文体一分为多,形成了消息、通讯、评论等各类文体形式。新闻报道与文学彻底分离,以传播信息为新闻报道的主要任务,新闻文体也被逐渐固定为消息、通讯和评论。本文界定的新闻报道为消息,其基本结构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要素,背景和结语有时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以省略。消息的特征是报道内容相对概括,时效性强,文学性弱,主要采用金字塔式结构,有导语和背景,表达手法多用叙述和描写。弱点是报道不够详细、全面,篇幅较短,文学性差,描述不够充分,结构也比较单一,一般不采用时空式或逻辑式结构,流畅性不足。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新闻报道文体特征也在不断探索、变迁,目前已经进入到相对成熟的阶段。

(二)中西新闻报道文体特征的主要差异

西方的新闻报道一般分为两类:消息(Straightnews,直译为直写新闻)和特写(Feature)。中国的新闻报道主要指消息。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在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前,新闻与特写的区别远比今天界限更分明。当时,新闻是指有关犯罪、政治或灾难的严肃报道;而特写则指除此以外的其他所有报道,其中主要指用来娱乐或取悦读者的人情味报道。来自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压力,模糊了这一区别,报纸编辑慢慢认识到用于硬新闻的特写形式可以提供电视新闻无法提供的信息。”尽管存在中西新闻报道文体特征融合的趋势,但差异还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审美的理解不同:

第一,西方新闻报道追求悬念的冲突,而中国新闻报道突出完美的和谐。西方文化的基

石是人类中心论,东方文化的基石是万物有灵论,文化的根本性差异,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审美观,深刻地影响了作为观念形态的新闻作品。“我们注意到,面对悲剧,西方记者注重极其仔细地描摹事实,强调行动,轰轰烈烈的行动,这行动带着冲动的强度和力感,也带着感情浓烈的渲泄以及宣泄后的毁灭感。而中国文化氛围下的中国记者,则习惯于‘哀而不伤’,他们暴露人的生存困境,也有‘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强烈的询问和怀疑,但最终又去弥合这种询问和怀疑,习惯于以超然的、了悟一切的、历史的态度看待痛苦,信奉痛苦终将过去,一切不过是一个过程的信条。因而,总是以一种默察的态度,超然地凭高俯视情感与意识的挣扎。”

第二,西方新闻报道追求人的情感表达,而中国的新闻报道突出“理”的显现。把新闻

人物写成凡人还是圣人,突出人的情感表达还是突出“理”——为某种原则或者模式服务,促成了中西方新闻作品的根本差异。西方主导文化强调的是“酒神精神”,崇尚个人、感性、、享乐。西方思想史是西方人追求人的本体性、自由性的历史。而中国主导传统意识是儒家思想,是社会本位伦思想,以社会的伦理、政治标准为核心,压制个人、自我、情感等的空间,用社会理性道德来制约个人的情感欲望。这种审美价值反映到新闻作品中,便产生了不同风格的新闻报道。

通过对CNN新闻报道的分析,从总体上看,CNN新闻报道体现了上述文体特征的中西差异,可以认为,CNN新闻报道是西方新闻报道的代表之一。

篇12

一、跨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国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这些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在许多方面甚至相互冲突。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维方式的差异

不同的民族文化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即所谓的思维差异。商务谈判过程就是谈判人员的思维运动过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感性的,因此在谈判过程中,中国人往往强调经验。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理性的,他们强调的则是事实。中国传统思维习惯于从事物的总体出发,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和整体功能。而西方传统思维更侧重个体思维模式,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和求异性。中国人注重曲线思维,习惯于从侧面说明问题,尽量避免直接点出信息中心。而西方人注重直线思维,在表达思想时习惯开门见山。

2.价值观与时间观念的差异

在不同的文化中,价值观念会有很大的差异。了解某个社会中流行的价值观念对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中国人一直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和熏陶,因此“利他”观念在中国源远流长。而西方人往往信奉个人主义,“利己”观念在西方文化中已经成为一种集体意识。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时间观念。比如对美国人来说,他们有极强的时间意识,人们的整个生活完全受制于严格、精确的时间安排。而中国人的时间观念较弱。

3.伦理与法制观念的差异

中国文化习惯于回避从法律上考虑问题,而是注重于从伦理道德上考虑问题。中国人重视官吏、人情,法制观念淡薄,习惯于依靠当官的进行“后台”交易,习惯于通过舆论来发挥道德规范的作用。

西方伦理学认为,必须使法律成为国家道德观念的具体体现,不实行法治就不可能满足理想国家的道德要求。因而他们对于纠纷的处置,惯用法律的手段,而不是靠良心和道德的作用。

二、跨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1.谈判目标

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导致双方谈判目标的不同。“和为贵”的价值观念使中国人把创造和谐的气氛作为谈判的重要手段,在谈判过程中,追求永久的友谊和长久性的合作,尽量避免摩檫。对他们来说,谈判的过程就是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谈判的目标更多的是为建立和发展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同时,中国人对于谈判的结果是否能为自己脸上争光看得十分重要。

西方人则认为谈判的最终目标是签定合同实现经济利益。他们在谈判中目标明确,如果要在利益和友谊之间做出选择,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利益。他们更注重于实际价值的实现和眼前的交易,而不是长期的合作关系。

2.谈判方式

中国的重综合与西方的重分析的不同思维方式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表现为采取不同的谈判方式。中方谈判人员在谈判时,一般注重“先谈原则,后谈细节”。西方恰恰相反,他们比较注重“先谈细节,避免讨论原则”。中国谈判人员倾向于采取横向谈判,即把谈判要涉及的问题横向铺开,也就是把几个议题同时讨论,同时取得进展。而西方谈判人员倾向于采取纵向谈判,即明确谈判所涉及的问题后,逐个把条款谈完,一个条款不彻底解决,就不谈第二个。

3.谈判风格

谈判风格是谈判者在谈判活动中所表现的主要气度和作风,谈判风格体现在谈判者谈判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控制谈判进程的方法、手段上。由于受曲线思维模式的影响,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为了保全双方的面子、群体的面子或别人的面子,中方的谈判者更愿意采取非对立和非直接冲突的态度,因而比较讲究语言表达策略,经常使用暧昧和间接的语言。

直线性的思维模式注重客观性和精确性,因此西方的谈判者语言表达直接,尽量以简单、明了和坦率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和好辩性。

三、应对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的策略

商务谈判中冲突和矛盾时时存在,要提高谈判的成功率,相关人员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1.谈判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与国外商务人员谈判之前,一定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当事国的习俗与文化,以避免不知道某些特殊讲究而使对方不快,甚至于影响商务谈判的进程与结果。要充分了解谈判对手的情况,包括其他利益方的国家和文化情况。

2.树立跨文化宽容意识,学会换位思考

谈判人员要在谈判中尊重对方的思维模式。跨文化的行为并不意味着简单地去适应对方,关键是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即换位思考。跨国商务谈判中,经济利益是第一位的,不要对对方的文化准则妄加评论,这样很容易引发尖锐矛盾。

3.克服沟通障碍

为了顺利实现谈判目标,谈判人员要尽量以简单、明了和坦率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不要摸棱两可、含糊其词。要最大程度地缩小双方在语言方面的未知区域。一般商务英语谈判要求使用翻译,作为翻译不仅要熟练运用两种语言,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同时,对谈判国家的文化要有深厚的了解。

总之,国际商务谈判会受到诸多文化因素的影响,深入研究跨文化因素对国际商务谈判有重要意义。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地认识文化的差异性,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充分尊重谈判对手,就能够克服这些文化障碍,使谈判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篇13

1 语言和文化的定义

首先有必要弄清楚究竟什么是语言以及什么是文化.语言是人类发明和设计的一种利用音响符号有序组织和结构的模型。这种组织和联结规律就是符号的编码。在本质上,所谓符号就是一组具有象征性的模拟化板块。符号所模拟的对象构成符号的示意、意义或内涵。若干符号的联结使符号成为有组织即有序的结构。信息和文字都是一种有组织的符号结构。联结符号的秩序或规则就是语言的语法。

人类社会中存在着成千上万种语言(包括各种地方语言),哪里有人,哪里就有语言。英语语言不过是人类所拥有的众多语言中使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语言而已。

文化的定义很多,许多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都下过定义,曾作过统计:自1871 — — 1951 年80 年里,关于文化的定义有164 条之多,人类学的鼻祖泰勒是现代第一个界定文化的学者,他认为:文化是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一分子所习得的任何才能与习惯,是人类为使自己适应其环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的总成绩.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 文化中有些较为抽象的内容,诸如价值观和信仰等较难为外语学习者理解,因此,在跨文化交流时较易产生困难。

2 语言学习与文化的关系

首先,我们要科学认识语言的本质,语言教学的原理,把握其中的客观规律,在语言的教学中工作才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1)语言的本质。语言的本质是一个社会事件发生后,在一个社会文化体系内被定位,相应的信息,通过一个语言符号体系,被传递的过程。一个社会事件发生后,先要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得到定位,才能产生一定的信息。然后语言符号体系才能被使用,显示其定位,产生的信息才能被传递。语言符号体系所传递的信息能否被接受,取决于接受方是否处在同一个社会文化体系中。即使信息传达发生阻碍,也可以通过其语言符号与其他语言符号在社会文化体系包含的信息相对排除阻碍。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体系中,同一社会事件有不同的定位,有不同的语言符号被使用,不同的信息被产生,传达和被接受。社会文化体系是核心,语言符号体系的使用,及信息的产生,传递和接受都由其所决定。

(2)语言学习的原理。基于前面的语言观,语言学习的目标可以分解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叁个方面——社会文化体系,语言符号体系,信息的产生传递和接受 能力,语言学习的过程从总体上看,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活动,逐渐认识了解社会文化体系,了解使用一定的语言符号体系,逐步学会接收,产生,传达信息。从一个文化体系的自身而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而言,文化是语言的内核。语言就象一个西瓜,文化是瓜瓤,语言符号是瓜皮。语言中,不管是语言符号还是符号排列的规则,都是散钱,思想文化体系才是真正的绳子,把语言的两个体系融为一体。对于语言学习,与其说,九分语言(符号),一分(社会)文化,不如说,九分文化,一分语言。语言学习脱离了文化,就象吃西瓜不吃瓜瓤,光啃西瓜皮。外语学习的过程,是认识了解另外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体系后,学习掌握通过另一个语言符号体系,产生,传达,接受信息的全新过程。

3 英语语言教学中实施文化教育的意义

语言不可分割地与文化相关联,因此,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实施英语文化教育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知识了解得越多,对于他们的英语学习的促进就越大。相反,如果缺乏文化知识就会对英语学习和理解造成障碍。

许多英语典故涉及的人物和事件来自英国文学宝库,尤其是莎士比亚的作品。讲英语的人每天都在引用出自莎士比亚作品的典故,但往往是不自觉的。尽管莎士比亚的戏剧写于300 多年以前,但是他的剧本中的许多台词流传至今。有些话已经成了日常英语口语的一部分。例如:forgive and forget(不念旧恶,不记仇),that's all Greek to me(我对此一窍不通)all'swell that ends well(结果好就一切都好),all is not gold that glitters(发亮的东西不一定是金子- 好看的东西不一定都有用), discretion is the better part of valour)小心即大勇;考虑周到胜过勇敢-- 此语常作为胆怯者解嘲的借口)等。

莎士比亚戏剧和以后英美文学中的许多其他的人物或名称也已家喻户晓: a Shylock (夏洛克),指贪婪、残忍、追求钱财、不择手段的守财权- 这是另一个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a Sherlock Holmes (歇洛克·福尔摩斯),指有非凡才能的侦探或敏锐精明的人,这种人善于通过仔细观察、科学分析和逻辑推理, 进行追捕或解决疑难问题- 歇洛克·福尔摩斯是阿瑟·柯南道尔著名侦探。

所以如果没有丰富的西方文化做后盾的话,我们如何推动中国的英语的语言教学。我们又怎么可以忽略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4 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与举例

语言和文化之间相互紧密依存,语言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理解。因此,对于英语教学者来说,具体地审视一下中西方文化间差异的主要表现不但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有益的。在这里举几个例子说明下:

4.1 隐私方面的冲突(Privacy)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礼貌,但在西方人眼里则认为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4.2 时间观方面的冲突(Time)

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它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 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4.3 客套语方面的冲突(Formula)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 “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 h a n 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4.4 餐饮习俗方面的冲突(Customs)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

5 结论

当前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重外语技能、轻文化教育的问题,作为外语教师,不但要教授学生语言知识,培养学生文化意识,还要在教学中渗透其它内容。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公民道德、理想信念、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与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加大英语教学的覆盖面,让学生了解到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要融入世界,但不要融化,中国人要更多的了解世界,也要让更多的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只有这种文化的双向交流,才能让中国的文化发扬光大,而不是作为弱势文化被遗忘。让学生懂得我们学习外国的知识和文化,是为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来丰富和完善自身文化和素养,从而更好的发展自己。

Learning a language is learning a culture.(学习语言就是学习文化)。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较高的文化意识是学好英语的关键。中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意识的渗透,是帮助学生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了解文化,才会真正学好语言,用好语言。

参考文献

[1] 何新.泛演化逻辑引论.

[2] 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3] 杜威. 民主主义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 华厚坤.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6):153-154.

[5] 吴锋针. 中西习俗文化“冲突”. 绥化师专学报,2003(1):90-92.

[6] 戴伟栋.简明语言学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