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地方高校进行综合改革的着力点
篇2
一、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取向内涵
立德思想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就提出树立德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从思想道德方面强调高尚的道德修养。道德建设包括师德建设和学生道德建设两个方面,树人主要针对受教育者,也就是培养人才的问题。同时,德育是大中小教育体系中的核心要义,是教育的“先手棋”,在整体教育体系中起到“一票否决”的作用,德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的一生发展。随着高校种种不道德案件的出现,比如马加爵、复旦投毒等,高校道德教育进一步引起重视和强化〔1〕。成绩不是衡量人才的标准,高等学校不应该只用成绩来衡量人才,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高校作为高等知识分子深化学习的场所,是青年学生步入社会的“培养基”,是国家后继有人的重要场域。高校的发展目标需要同时兼顾品德高尚的学生,以及学术型人才。记十分重视培养德育工作,多次呼吁把德育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因此,高校只有牢牢树立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才能时刻抓住教育的根本要义〔2〕。新时代的高校,必须明确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一个是我们办什么样的大学,应该如何办这样的大学;另一个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为谁培养〔3〕。高校只有原原本本的按照教育部长陈宝生同志所提出的“四个回归”具体要求一一落实落靠,回归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原点,回归教育的本质要求,改变“失去灵魂的卓越”的状态,才能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得以持续健康发展。党和国家把树立人格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
二、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教育中面临的困境
(一)高校认识的片面性
就目前现状来讲,仍有不少高校存在重视智育、忽视德育的教育误区,德育工作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认为德育工作就是需要辅导员、班主任、思政课教师平日关注一下即可。教书与育人没有实现统一,认为科研人员、行政人员、专业教师做好自己的科研任务攻关、行政事务忙碌、专业知识教授就可以,没有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更没有营造“大思政”育人环境,没有把握德育教育的连续性、系统性、全员性的育人特征,从而德育工作无法见到实效〔4〕。同时,教育工作者以灌输为主,没有结合实际学生特点,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同时,仍严重存在重视智育、轻视德育,重视理科、轻视文科的现象,这是没有深刻理解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及重要使命的主要表现。
(二)新媒体时代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的普遍应用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全面铺开,人们已然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让新时代高校学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思想和行为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价值多元、文化多样、形式多变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然而,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西方的一些不良价值取向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各种不良网络文化大行其道,多元信息鱼龙混杂让学生难以辨别善恶,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导致学生的不良道德行为,对道德教育机构的建立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三)家庭不良氛围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着“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他都不重要”的不良思维模式,这样一来,本应贯穿于始终的道德教育就被无形中摧残。还有一些家庭教育出现了一些严重的教育偏差,如不守信用、功利主义等。在这种长期的家庭教育理念下,学生不免对学校德育工作产生质疑和抵触,从而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德育进程。家庭教育中缺少的道德教育有时是对孩子产生一生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如不能为孩子树立榜样及正确的教导,将制约着孩子道德教育的延展。
(四)学生自我教育意识薄弱
由于家庭的过分溺爱,容易使孩子出现过于依赖、团队意识不足的心理特点。一些独生子女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即使在学校也依赖父母。在学习上也会受到影响,缺乏判断力、主动性、不善思考等。这些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为他人着想的意识和团队意识〔6〕。进入新环境中,如果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被老师和同学认可,容易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的问题,也会产生较大的挫败感。信息时代的到来,让学生们更加喜欢接受新的事物,然而,由于不良思潮、不良风气、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以及自身心理的不够成熟,导致自身缺乏敏锐的洞察力、科学的判断力,道德标准被削弱,三观也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腐蚀。有的学生缺乏自律、道德规范、自我教育意识不足,他们的言行也缺乏约束,难以说外在的社会规范,正确地内化为一种道德行为。
三、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机制
(一)发挥课程、实践和文化育人的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课程,对于学生的三观教育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立德树人的关键一环,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作用,实现全过程的道德教育,将德育融入到通识课、专业课、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中〔7〕。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根据学生的特点,比如活动能力强,喜欢新事物,思想活跃等,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充分利用新媒体和信息技术,探索多种教育教学方法。理论的学习相对枯燥,高等学校应注重实践教育,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理论学习是在封闭的环境下使学生接受、认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高校搭建德育实践平台,可以实现理论的迁移,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比如开展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体验,进而形成和发展道德素质。良好的校园文化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的作用,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实现文化育人。高校可以定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将立德树人融入到校园活动中,弘扬正能量。
(二)培养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教育者是实现教育效果的“关键先生”,是立德树人的主体。高素质的育人团队将会全面提升教育水平,一个学校的“大思政”格局的实现程度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发展水平,全员教育是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开端。教育者首先要做到为人师表,有真知识、真本领、真功夫,同时应是一个热爱教育的人,与时俱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9〕。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应保持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不断完善自我,树立良好形象。教师应培养自我关怀和责任感,提高教育育人意识,树立道德修养作为重要的教育事业,以实现学生的未来。
(三)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
立德树人需要以情感作为联络的纽带,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阅历,容易受外部世界信息的影响,对外部世界好奇的同时,也带有压力。教育的最有效方式不是一味灌输,而是润物细无声的嵌入,道德教育同样如此,需要教育者引导学生由传统被动式教育转为自我主动意识,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行为。教育的核心是学生,教师身份的存在也在于学生,所谓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有教无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才,激励每一名学生的不断前进〔10〕。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们只有心中时刻想着学生,为学生的未来谋划,主动和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才有可能进一步引导学生自我觉醒、自我成长、自我内化,进而实现德育效果。
(四)大力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
加强党史国情教育和感恩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独立,防止他们成为西方道德价值观的“附庸”。高度重视培育选树学生先进典型,激励广大学生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增强自觉奉行的能力,养成日常践行的习惯,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加强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深入推动学雷锋活动经常化、常态化,鼓励学生为善不辍,集小善成大德。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引导他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敢于抓住机遇,适应时展,自觉把实现个人梦想和投身伟大中国梦紧密结合,恪尽职守地担负起新时期赋予的历史重任,不断增强为祖国奉献青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重点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有序实施“易班”推广行动计划和中国大学生网上领导工程,建设思想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等网络大学生互动示范社区和综合主题教育网站。提高学生在网络中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建立实名注册制度和校园网使用溯源制度,形成及时有效的监管机制。加强网上信息研判,及时掌握师生思想动态,及时删除不良信息,维护积极正确舆论导向,始终掌握维稳工作主动权。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大队伍培训和保障支持力度,培养一支过硬的网络宣传思想工作干部队伍,唱响网上正面声音,引领积极的舆论导向。
(六)构建立德树人的有效机制
校党委统一领导,班级管理、师生管理、院系管理为一体,党政共管,充分高校各个学院、部门、教职工等的作用,使高校上下共同营造立德树人的教育环境。加强大学、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合作。学校需要与家长保持联系,与家庭和学校互动,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充分发挥舆论、社会文化和社会实践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公德。高校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同时突出家庭教育的导向作用,发挥社会实践、社会舆论、社会文化等的作用,形成长效联动机制。构建校企文化交流平台,拓展学生的实践范围,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总之,立德树人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发展,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任重道远。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的大工程,需要长期探索和实践,高校要围绕立德树人,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孙晓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J〕.池州学院学报,2017,31(03):1-5.
〔2〕杜玉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笔谈)———发展素质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J〕.中国高教研究,2018,(02):7-7.
〔3〕靳诺.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中心工作〔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06):5-11.
〔4〕周良发,朱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述论〔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8,(03):1-10.
〔5〕张立顺.体育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和机制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05):197-199.
〔6〕殷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与工作机制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7,(08):48-49.
〔7〕王祎黎.高校生态德育的内涵审思、发展取向及实践向度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4):43-45.
〔8〕邓永霞.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内涵、发展及实现〔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7,(4):57-61.
篇3
大学生是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是重要的人才资源,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我国的未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2012年,党的十报告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基础上再次强调了教育的根本任务,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新形势新阶段,扎扎实实推进各项育人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必须面对和完成好的根本任务。
一、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管理育人”内涵的再辨析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发生着深刻变化,早已走出“象牙塔”的高等教育,功能不断扩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渐有被科学研究等功能遮蔽之倾向,高等教育日益沦为“科技教育”,对教师的评价也愈来愈“科学化”、“数量化”。认真讲课、受学生欢迎爱戴的教师评不上副教授,讲课不行而科研成果、论文“数量达标”的人评上教授的“怪现象”比比皆是,世俗化、功利化、浮躁化、行政化的阴影笼罩昔日神圣学府,严重侵害了学生的利益和大学的尊严。十报告提出的“立德树人”是对高等教育根本任务的正本清源,也为新形势下管理育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指明了方向。尽管目前学界对高职院校“管理育人”的表述不一,但基本认识较为一致,可归纳为:管理育人是高职院校管理部门及其人员把育人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通过校务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等活动,借助于制度、教师、环境、榜样等对管理对象的政治素质与思想道德品质产生影响,使之趋向于学校既定德育目标的过程。管理育人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主体主要是高职院校管理部门及其人员。
管理育人是范围广泛的系统工程。管理育人作为“三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与教书育人对学生德育产生的直接作用、服务育人的有限作用不同的是,高职院校管理育人具有间接性、全方位性、渗透性的特点。管理育人主要是通过制度、人、环境对学生产生间接影响,直接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管理只是冰山一角,“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的思想行为表现、管理导向以及管理成果的物化形态都会对人构成德育影响”。管理范围不仅是全体学生,也包括管理人员自身、教师和校内其他职工,不仅针对作为个体的人,而且涉及党、团组织、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各个部门和方面。因此,管理育人的范围更广,作用功能的平衡性要求更强,对引导和推动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不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管理育人工作的着力点应放在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各项管理工作相融合上,坚持分层管理、分类指导。由于目前高职院校管理实施校院两级管理,高职院校管理育人工作一般相应地分为校―院―系/学科部三层管理,即学校党政管理部门―学院党政管理部门―系/学科部管理人员三层管理。第一层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的统筹、组织、协调,第二层负责院级任务的分解、布置、实施,第三层按照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并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实际工作中,第三层的管理育人压力很大,“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因此,应积极扩大第三层的管理育人力量。有些高职院校已经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如行政人员兼任辅导员/班主任,新入职的教师要先做学生辅导员。
二、高职院校加强“管理育人”的有效途径
1.积极建立育人为本的管理文化。管理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可以于无形中影响人、涵养人,管理文化主要通过管理制度和管理者体现。在管理过程中,体现了一定管理文化的管理者,其素质、形象、做法会影响大学生,承载了管理文化内涵的管理制度等载体,会约束和引导学生的行为举止。高职院校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教学、科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管理工作的各个育人环节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增强管理者的育人意识,积极营造育人为本的管理文化氛围,切实提高管理工作的育人效能。首先,完善管理育人机制。通过成立诸如大学生素质教育领导小组的议事协调机构,整合育人资源,不断完善管理育人的规范机制和激励机制。其次,制定相关管理育人制度。规章制度既是大学生和教职员工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高职院校管理育人的依据。高职院校要重视制度建设的基础作用,在健全与学生直接有关的学生行为、学籍、奖惩等管理制度基础上,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职工管理育人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具体育人职责和要求,并与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相挂钩,进一步增强管理育人的科学化程度。最后,营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氛围。充分发挥制度、人、环境的管理育人作用,积极调动教职员工和学生参与管理育人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制度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评议权;不断树立管理育人榜样,引导广大管理人员和学生主动参与育人活动;从有利于育人的角度设计、管理校园环境,营造怡情蕴智的绿色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生态环境。
2.提升管理人员的育人素质能力。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尽管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不教书也不做学生工作,但学生仍称其为“师”。在高职院校育人的整体工程中,专业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虽然承担的任务不同,但目标应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务院关于>的实施意见》指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发扬敬业奉献精神,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管理人员和教师一样,在管理中,要弘扬“爱岗敬业、奉献育人、务实求真、协同奋进”的师德规范,不断提升育人素质,深入了解学生,做好管理服务育人工作。①加强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德”是涵盖了诚信、仁义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范畴,是中国伦理的核心概念。《周易・系辞》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德”乃为师之魂,立学之魂,育人之魂。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高等学校,应加强教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和素养、人文精神的塑造,引导管理人员热爱教育事业,敬业爱岗;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注意仪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作风;树立终身学习观,不断提升知识能力。管理人员也应转变观念,一切从育人出发,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积极创新管理工作方式,注意“为人师表”,带头遵章守纪,树立良好榜样,提升管理育人水平。②提高培训力度和入职条件。由于高职院校中从事管理的人员素质、水平不一,有些年纪较大的管理人员只接受过专科教育,自己的能力水平有限,对现在的大学生不了解,且长期做行政工作,按经验办事,不能适应高职院校管理育人的要求,高职院校对他们应多渠道、多方法进行管理知识培训;对那些学历较高但没有教育学背景或学生工作经验的行政管理人员,要通过岗前和岗位培训,不断鼓励他们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提高育人能力。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对行政人员的引入采取了提高门槛的做法,很少再直接安排那些不合要求的“引进人才”家属到学校行政岗位工作,对于行政人员的入职标准也提升到至少本科毕业,一些“985”的高职院校,新招聘的学生工作辅导员均要求博士研究生毕业。
3.搭建多样化的管理育人平台。常言说,学到的知识是可以忘掉的,但培养的品性却不可能被忘掉。高职院校的管理育人工作应注重利用管理的间接性、渗透性特点,搭建各种平台,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如,管理者可通过设立师生沟通的网上信箱、BBS论坛、微博等方式答疑解惑,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也可适时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讲座以及师生联谊活动,拉近管理者与学生的现实距离;探索建立让学生参与管理的有效机制,在各种涉及学生利益的制度出台前,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制度的讨论中。此外,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高职院校可鼓励更多的管理人员利用专业特长,在业余时间指导学生的各种社团及集体活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德里克・博克在《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中提出:在这样一个人们对社会道德行为标准表示普遍关注和不满的时代里,我们的教育机构更应义不容辞地运用他们的特殊的地位来鼓励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社会道德问题,加强他们的道德推理能力。高职院校应根据国家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需求,使管理工作回归其育人本质,成为“育人的管理”,动员和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行动起来,在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和发挥各项管理工作的育人作用,并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形成良性互动,发挥整体育人功效,不断完善全员育人的实践格局,为高素质人才的成长提供优质的养成环境。
篇4
1.1 学校定位决定了应用型本科教育必然是技术应用型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大致呈现金字塔型结构:顶端是少数研究型大学,中间是普通本科院校,底部是高职高专学校。位于普通本科院校底层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根本任务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行业和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否实现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反映了学校根本任务是否实现,决定了学校的存亡兴衰。
1.2 动力驱动机制决定了应用本科必然是技术应用型教育
高等教育的发展,受行政、学术和市场三种力量的影响。行政和学术动力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高质量的就业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与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的力量和发展的空间,市场力量使得应用型本科院校比其他任何类型的高校都要更加关注市场、关注行业、关注就业。
1.3 学校的根本任务决定了应用本科必然是技术应用型教育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面向就业需求,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密切与行业、企业和有关部门的联系,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就业、创业和创新基地,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创业教育,推动就业观念的转变,才能确保学校根本任务的实现。
2 技术应用型教育的模式创新――“职场教育”模式
“职场教育”模式是实现技术应用型教育的理想模式,是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合理定位相一致的全新的教育理念。“职场教育”建立了一种把学校教育作为职业生涯起点的全新的教育模式。学生身处学校,即是置身职场,四年的职场专业培养和训练,理应成为受行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既有别于传统本科院校、又有别于高职高专教育,主要表现在:
(1)培养目标不同。应用型本科:工程应用、技术应用,培养专业服务骨干;传统本科:基础理论研究、科技研发,培养高级人才;高职高专:工程、技术、专业服务,培养操作人才;
(2)培养规格不同。应用型本科:本科为主,少量研究生;传统本科:本科、研究生并重;高职高专:专科;
(3)培养口径不同。应用型本科: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强调专业基础和行业准入;传统本科:以学科专业为导向,强调通识教育和广泛适应性;高职高专:以岗位就业为导向,理论强调够用为度、技能达到上岗要求;
(4)培养人才类型不同。应用型本科:应用型人才,强调应用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传统本科:研究型人才,强调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高职高专:操作型人才,强调技术操作;
(5)培养方案不同。应用型本科:以行业从业资格为参照系,强调行业职业能力;传统本科:以学科体系为标准,强调学科的完整性;高职高专:以岗位技能为标准,强调岗位操作技能;
3“职场教育”模式的建立
“职场教育”是实现技术应用型教育的理想选择。“职场教育”模式下,学校不仅重视学生就业率这一就业的“量”的指标,而且,重视学生在行业内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就业“质”指标。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成为人才培养质量的衡量标准,实现学生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既体现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质量,也是“职场教育”最直接的目标。
3.1 首先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要体现“三个符合度”,即:学校目标与行业需求相符合;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相符合;培养目标与培养质量相符合。最低目标:在本行业顺利就业;最高目标:以顺利就业为平台和依托,经过几年的实践和锻炼,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所在行业关键性的工程应用、技术应用和专业服务骨干,成为在所在行业有影响的、从事本行业应用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行业获得较高的薪酬。
3.2 建立建立仿真的教育教学环境
学生进入大学即是职业生涯的开始,把大学教育作为学生职业生涯的起步。外部环境:协调和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开展产学合作教育,营造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职业习惯和职业技能培养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软环境――校园文化、大学精神、教学氛围,硬环境――教学实验实训基地、实验室、教学设施、设备等。
3.3 合理设置培养方案
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或专业方向,确定符合行业从业资格要求的培养目标,合理设定人才规格、口径,确定培养模式。通过专业建设,教学基本建设,实践环节建设,资格认证建设,创新能力建设,教学改革建设等方面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使其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符合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的特色和竞争力。
3.4 建立“双符合”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实施“职场教育”模式的关键,也是目前的薄弱环节。目前关键是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符合教育部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结构刚性要求(学历、职称),提高学历层次,改善职称结构;二是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对教师职业技能的要求,在队伍建设中,要认真考虑双师结构,重视职业技能水平。
篇5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发展机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启动实施,为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可靠基础。展望未来10年,高级人才培养规模进入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
一、明确任务,狠抓根本
1.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
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探究,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肩负的原初使命。中国高等教育办学的历史经验,也一再证明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人才培养的质量成为树立高校威望,确立高校地位,推动高校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是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基本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主动为社会、行业服务,积极为区域经济做贡献,助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校长的弗兰克・罗德斯在预测未来高等教育发展前景时明确指出:“成功的大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为基础、以教育为中心、以研究为推动力的大学。”近几年国际高等教育界发生重要变革,例如欧洲推动的博罗尼亚进程,美国着力倡导的学生目标拓展,澳大利亚“墨尔本模式”变革等,都是围绕如何更好地培养人才展开的。
2. “以人为本”着眼于实施人才发展战略规划
“以人为本”确立高校新时期的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定位;“以人为本”体现高校能够将各方面的办学优势优先运用于人才培养,并转化为人才培养的质量优势;“以人为本”贯穿高校新时期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以完善的政策和制度支持教育创新,保障激励教育创新;“以人为本”要体现在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建设上,为大学生在目标下成长和多样化发展提供沃土。
3. 目标引领奠定人才成长基础
何谓“目标”《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即奋斗目标。”辨别不了初始目标,给不少学子填报高考志愿带来很大盲目性;明确不了发展目标,不少学生一进入高校,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干什么,能干成什么。用人单位来校选拔,毕业生也不能具体地回答自己究竟能干什么,能胜任什么工作。大学生只有在工作岗位上干上二三年,才开始领悟到自己能干成什么。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围绕人才培养为大学生成长成才设定好目标,使政治目标、专业目标、生活目标等相互结合,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高校当前的迫切需要是以育人为根本、以目标为引导、以创新管理教育为突破,以深化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保证,以强化大学生思想教育为抓手,以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为标准,确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
二、创新机制,夯实基础
1. 转变培养理念,做好顶层设计
在培养目标上,将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树立全面人才质量观,更多更好地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突出培养大学生科学批判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启迪大学生们实现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设计。在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上,不仅要培养高素质的公民,而且要实现规格定位从传统单一性向多元化的转变,更多培养大批精英人才和创新人才。不仅要满足行业、企业发展需要,还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国际化和全球化的需要。在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上,实现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大学生为本的转变。在人才培养特色上,实现单一趋同性向突出特色优势的多样性、综合性转变。开拓开放办学,培养大学生真正成为“行业认可、企业欢迎、家长满意、社会放心”的有用之才、优良之才。培养广大教师以开放进取的精神、兼容并蓄的胸襟、面向国际化的视野和“革故鼎新”的创造性思维。
2. 推进教学改革,实现制度创新
在创新制度方面由强调约束性制度到强化引导性制度转化,实现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渠道。管理重心下移,充分调动二级部门(院系)和大学生的积极性。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完善大学生绩效考核标准,逐步构建以多样化的选择,多元创新为特征,以“标准化”为核心机制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1)创新课程设计。主要解决大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以及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基于培养目标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学科基础、课程体系框架、达到岗位需求;基于工作过程,明确核心能力,按照认知规律,构建学科教学体系;基于工作岗位,明确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做一体化”。(2)推进学科建设。充分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社会要求和企事业、行业要求进行改革,紧密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三个基本问题,以工学结合为基本理念,以校企合作为基本途径,解决好专业面向、目标、规格、师资、条件、课程、方法、手段等基本问题。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估系统。统筹兼顾、科学管理、以人为本、素质为魂,使大学生“富有成效地学习”“学习后富有成效”。(3)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大学生学会思考。科学思维训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逆向思维、多向思维,以批判鉴别、科学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大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点;形成敢想敢干、汲取知识、应用知识的习惯。跨学科选修课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多角度视野开放。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努力增强大学生与工农的认同感。积极引导大学生广泛参加社会调研,了解国情、市情、区情,在实践中出真知,在实践中长才干。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大学生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挖掘每个大学生的优势潜能,鼓励大学生根据自己身心特点、发展专长、灵活安排好学习计划,并注重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3. 着重管理过程,强化实训实练
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也是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思路。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大学生的目标多元化,社会和家长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日益多样化。大学生不再仅仅局限于能上大学、能上好大学就满足了,还希望享受到一流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使大学生在浓厚的学术氛围里享受学习的乐趣,营造自己的理想、设计自己美好的未来。(1)调整心态、转变管理理念。关注大学生成长,帮助大学生成才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特别是多元化文化对高校的影响,也出现“师不必强于弟子”的现象。大学思想特行独立、接受新事物快、网络传播之迅捷,使我们教育工作者增强了紧迫感。因此,要尊重和理解大学生,依据马斯洛需求理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个递进的层次,积极加以引导、助推实效,只有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2)完善和修订大学生管理制度。在教育部大学生管理相关政策的指导下,高校要在认真总结自身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积极调整修订相关制度。一是现有制度与管理实际相抵触的应当改;二是制约阻碍大学生发展的部分应当改;三是体现“以人为本”不足部分应当改。如过去学生手册中,强调“开除学生”的最高级别处分,可改为“可开除学生”最高级别处分。(3)建立“导师制”,优化育人环境。推行学分制,建立健全以大学生自主选课制为基础的管理制度,激发了大学生学习兴趣。弹性学制充分体现了以大学生为本,注重共性和个性需求差异,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个性化。以导师助学的方法,其核心是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尊重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和兴趣发展,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导师要增强责任心、使命感,引导大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自立自信自强、乐观进取。高校要努力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学习环境、活动环境、工作环境,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建立多样化的大学生实习基地和自我训练管理中心。
三、加强改进,助推发展
1. 强化职业生涯设计,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
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提出“做中学”,重庆邮电大学开辟了“四年一贯制体验计划”,有的高校倡导大学生写“个人创业日记”,不少高校纷纷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改革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要求是“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与工农“同吃、同住、同劳动”,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的理想和热情。美国企业家协会会长吉尔默认为:“大学请给我这样的人:会独立思考的人;不相信显而易见事情的人;怀疑已有做法的人;对未来有明晰想法的人;有胆量和想象力的人;能正视自己创造潜能的人;懂得创造原理,有能力开发新装置,新技术的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曾说:“兴趣比天才还重要。”要努力解决当前大学生缺乏相关职业知识的问题,激发大学生创业兴趣,克服大学生职业选择上的盲目性。积极引导大学生择世所需、择己所长、择我所爱、择人所利;积极倡导大学生投入各种创业大赛。高校要建立健全专门组织机构,来系统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体系,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科学化发展。
2. 强化思想教育引导,优化网络信息平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高校工作重中之重。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好网络工具,善于对网络文化传播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了解大学生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与认知,掌握大学生当前情绪状态和潜在的心理因素;善于纠正大学生片面、错误、扭曲的思想观点,帮助他们理性思考,回归社会和现实,脚踏实地,勤奋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高校按照社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适时进行专业调整,积极发展社会急需的新兴、高新技术学科,积极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专业化。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对大学生直接对话交流,并积极开展网上咨询服务,指导和帮助大学生未来理想的实现。
3. 强化知识管理,促进组织管理创新
高校是培养人的场所,同时又是知识产生、发展、汇集、创造的源地,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的任务,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知识支持的重要职责,是推动知识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知识管理创新,是指在教育目标的指引下,为大学生提供充分的知识服务。掌握知识管理理论,应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充分掌握利用高校内部及外部知识,有效发挥师生员工的知识潜能。提高大学生个体与学校整体的知识学习、知识积累、知识创新的能力,创造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利体制、机制与途径,增强知识服务的功能,从而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创新带动了组织变革、推动高校整体更高、更优发展,提高高校办学质量与效益,使高校人才辈出、薪火相传。
“大江潮涌,百舸争流。”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制定和实施为我们高校转变人才培养方式,加快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只要我们牢牢把握这个大方向,明确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殚精竭虑,奋力拼搏,就能为中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谭松华,夏鲁惠.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J].时事报告,2010(01).
[2]山红红.立足优势科学定位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9(07).
篇6
“学做人”要求教育主客体学会做人。一般而言,我们只重视塑造学生的人格和灵魂。实际上,教育者同样要接受“学做人”的再教育。因为正人先正己,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情。教育者首先应是榜样、表率,然后受教育者才会信服,才会接受教育。否则,所谓的“学做人”就只能是自欺欺人。
落实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首先是落实“学做人”,然后是落实“学知识”,二者都落实到位,才是完全育人,才是完成任务。在高等教育的众多任务中,育人既是根本任务,又是第一任务。而“学做人”是高等教育“第一任务”中的“第一任务”,这也是它的本质所在。
高等教育的“学做人”是塑造人的人格和灵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的也是塑造人的人格和灵魂。实际上,高等教育的第一任务“学做人”主要是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完成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高等教育第一任务“学做人”的主要途径和关键手段。
一、高等教育第一任务的本质
1.第一任务的本质是回归生命的本质。
人接受教育学习技艺、知识、更新观念,其目的是个人技艺能力的提高、个人得到发展,最终服务家庭、社会和国家。当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已达到教育体制的最顶端,个人的教育何去何从?这个时候深化教育的本质认识很重要。教育本身和受教育本身,只是通过提高个人能力和知识传承这个手段,实现个人为家庭、社会、国家作出更大贡献的目标,但这不应成为最终目的。因为生命的本质决定了最终目的应该是自身修养的提高和人生境界的提升。
所以说,人接受教育学习技艺、传承知识,是教育的一个过程,仅仅是生命的一个阶段。当教育达到一定程度后,用什么维持和保障个人的操守,即接受道德的规范和法律的约束?那就应该是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本质与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所有的教育最终要回归生命的本质,所有的教育都应为生命的本质服务。
2.第一任务是社会秩序的基础和保证。
一个国家的稳定繁荣,离不开综合实力的增强。一个社会的稳定,离不开社会细胞家庭的稳定,一个家庭的幸福安康离不开家风、家规,家庭成员的道德水准和经济基础。
社会秩序建立在国家与家庭的基础上。国家强大、家庭幸福、个人安康是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前提条件。良好的社会秩序凝练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凝聚成强大的家庭、民族与国家的自豪感、向心力与合力。
在家庭、社会、国家这个大群体中,人是构成这个大群体的基本个体和基础要素。个人的素质和思想水平会影响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个人的素质和思想水平就会直接决定家庭与社会的风气。所以,家庭也好,社会秩序也好,归根结底,还是要重视和培养社会个体的素质和思想。
大学生是社会个体中比较特殊和重要的存在。因为他们要接受高等教育,并且完成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在进入社会之前,要接受国家的意志,社会的要求,道德的规范,法律的约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这个社会化过程和高等教育塑造人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高等教育的对象是社会成员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中的个体是知识分子,能够在影响社会、改造社会、发展社会的过程中,发挥重要而巨大的作用。所以,高等教育对这个群体本身的教育和群体中的个人的塑造显得非常突出。
高校教育要求教育主客体“学做人”,积极塑造师生的人格和灵魂,遵守社会道德和规范,维护社会秩序,需要经历由道德―法律―法律和道德并重―道德的这样一个过程。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高度的道德自觉,道德自觉的形成需要规范强制约束后养成习惯。道德和法律是塑造人的两种要求,是规范社会秩序的两驾马车。当道德的约束力不能很好地显化作用的时候,法律就要规范社会行为和秩序。当社会成员形成道德自觉,法律在规范社会行为和秩序中的作用反而不明显了。所以,在一定时期,仅仅强调道德是不够的。同样的,在社会转型期,完成高等教育第一任务“学做人”,仅仅强调思想道德的约束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法治教育,用法律的硬性规定约束行为,养成符合社会秩序的行为习惯,久而久之,道德自觉形成,就会内化成大学生的道德信念。这个过程会有阵痛,但是会带给我们一个思想道德高尚的合格人才,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稳定的社会,一个强大的国家。
3.第一任务是意识形态的要求。
第一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从国家层面对个人提出的要求,也可以理解为国家对个人实施教育的目的。国家实施教育,培养合格人才,必然要求个人接受国家的意志,服从国家的意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识形态的教育和要求。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做到的,否则,国家意志无以体现,国家利益无从保证。
因此,个人接受教育,不仅包含接受知识和文化,而且包含接受国家意志,二者不可偏废。但在现实中,实现二者的统一,往往存在意识形态教育和文化教育的融合不够的问题。也就导致我们的教育虽然是知识文化学习多,意识形态教育也多,但是受教育者国家意识不强,国家意志体现不够。更有甚者是道德缺失,法律欠缺,最终累积成诸多的社会问题。
由此可见,完成高等教育“第一任务”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最需要审视的就是我们的意识形态教育。意识形态源于国家政治,融于社会生活,但高于社会生活。也就是说意识形态不是脱离生活的存在,而是在生活中孕育,在生活中体现。因此,意识形态教育要和生活教育结合起来,纯粹的理论教育和观念灌输,这仅是一种知识的教育,知识教育有可能得到个人情感的认同,从而形成个人的意志,乃至上升成一种社会责任和国家意志。事实上,仅仅进行知识教育而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多。可见,意识形态融于生活的教育有待加强,效果有待优化。
二、落实第一任务的主要途径和关键手段
1.落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研究和实践。
当前,高等教育落实“第一任务”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个主要途径。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理论化、理想化、圣人化的特质,出现了远离人的主体性发展需要的倾向,主要表现为研究方式理论化,教育内容空洞,实践教学活动理想化,实践教学活动单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精神没有完全走进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立德树人收效甚微,坚定理想信念任重道远。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立德树人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塑造人的灵魂和人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立德树人、塑造人格开展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一种深层次人格发展的教育。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教育者以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为媒介,对受教育者进行长期的培养、教育、熏陶、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回归、融合于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并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起来,完善隐性教育模式和手段,落实隐性教育的要求和任务。
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主要讲的是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在网络时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应以生活为中心,在坚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研究与实践。事实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最关键的还是要坚定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信念,让信息受众者内心信服虚拟信息,自觉树立信心、信念,坚定践行信念。高校要通过不断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建立和完善合理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机制,形成有效的机制合力,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2.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是对教育主客体灵魂的教育。一所高校,符合校情校史、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校园精神的体现和折射。它是一种文化积淀,能深入人的血液,影响一代又一代人。校园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所学校自身的文化传统、优良校风的凝练、传承、展示、发扬的过程。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有捷径,不可能一蹴而就。
深层次的思考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因此,学校需要什么文化,学生需要什么文化,尤其是活动文化,高校应慎重思考和选择。活动文化的内容应是既系统化又有侧重点,由点切入,点面结合。点就是通过活动,给学生一个思考的引子,面就是给学生更大更多的空间思考。评价活动文化的成败,仅仅看活动当时是否轰动而论,很肤浅。开展文化活动,目的不是为了吸引眼球,捞取上位资本,而是活动育人。育人的过程,应是润物细无声。如果单纯说只有轰动才是成功,那么轰动就是一种功利、短视,无益于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应力戒。
高校应高度自觉地坚持大学文化信念和坚守大学文化品位,自觉担当起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责任。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放置到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中考虑。因为高校校园文化要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要求,体现时代文化的精神特质,紧跟文化发展趋势,反映社会主义文化的主题与精神。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表现为个体与群体,个体文化与群体文化之间的接触、交流、碰撞与升华。但归根结底,是通过个体交往的行为文化实现。因此,校园文化实现对社会文化的引领作用,首要的是培养具有先进文化的个体,加强先进校园文化的建设,最终实现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创新发展。
篇7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辅导员立德树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高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辅导员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质提供了契机,既查找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也更加端正了辅导员的工作作风。在工作思路上,辅导员立德树人要不断加强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在工作方法上,辅导员要不断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和生活习惯,既要从大的方面关爱每位学生,也需从小处着手对学生进行分类管理,从而成为当代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知心人和领路人。
三 高校辅导员立德树人的实现途径
首先,高校辅导员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先强化自身品德,再以身作则,在方方面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用良好的师德去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忠诚的职业选择的学生,使学生在大学阶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日后走向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其次,辅导员要定期深入学生宿舍和学生课堂,了解学生最新生活动态和课业学习完成情况。学生寝室不仅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对学生开展日常行为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辅导员要转变工作思路和方法,定期进入学生寝室,近距离地接触学生,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加大服务和学生日常管理的力度。同时,辅导员还要经常深入学生课堂,掌握学生上课的出勤情况、课堂秩序、听课状态等一些基本情况,并及时做好登记,针对听课情况定期进行总结分析,发现查找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实实在在配合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抓好学风建设。
再次,辅导员要定期找学生谈话,充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内心世界。谈心包括小范围、小群体的集体谈话和单独一名同学个别谈话。单独谈话一般比较深入,是与学生充分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重要途径。谈话前,辅导员要通过已有资料对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同学关系、交友情况、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等进行全面了解分析,做到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心中有数,谈话方向明确。谈心时要灵活选择谈话时机和谈话方式,讲求谈话中的艺术,尊重学生隐私,不走形式,及时发现学生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尽早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生活等实际问题,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最后,辅导员要成为连接学校、学生、家庭的纽带,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家访,是教师深入学生家庭与家长进行沟通的一种有效工作方式。家访作为高校辅导员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新形式,把工作空间延伸到学生家庭,拓展新的教育实践活动空间。通过家访,辅导员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以及在家的思想状况、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等,同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引导家长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与家长共同探讨促进学生未来发展的教育措施、方法和手段,征求家长对学校及高等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成为连接校园和家庭的纽带,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四 结束语
篇8
0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章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刚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七章第十九条中表述“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人才”。《教育法》及《纲要》明确指出了高等学校应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并紧紧围绕该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对于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来说,这一规定也是十分符合实际情况的,对于教学型高校来说,教学活动虽然十分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就以教学为中心;对于科研型的高校来说,科研活动对于学校虽然是十分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就以科研为中心。高校工作中心只有一个,就是人才培养工作。
1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大学的价值,就体现在为社会培养了多少有用人才。无论何种类型的大学,其教学工作、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实践决不能偏离“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纲要》的总体战略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国家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教育要以育人为本,育人为本就要德育为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高校要以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心”。
2高校中对人才培养工作认识的偏差
传统的高校教育理念,主要是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着教师转,一切工作围绕教学转。高等学校过去一直被人们看作传授知识的殿堂,高等学校大多以教学为中心,这同时也是以教学为本传统观念具体体现。同时,以教学为中心势必越来越强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导致过分强调传授知识的重要性,教改积极性不高,即使被动的参与教改也会忽视学生的感受等状况,要真正把学生满意不满意作为最高标准。传统的以教学为本的观念,抑制了学生的个人能动性。把学生作为被灌输、被教育、被管理的对象,学生的个性被同化,创造性的思维被扼杀。目前,高校干部和教师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仍不明晰,广泛存在人才培养意识不强的情况,人才培养在学校整个系统中的地位没有得到强化等问题仍然很突出。
3切实落实人才培养工作在高校的中心地位
3.1 是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办好学校教育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学生为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真正确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有人这样比喻:高校如同一个大食堂,学生是吃菜的,教师是炒菜的,干部是端盘子的,服务人员是搞卫生的。学生是学校真正的服务对象,所有人员,所有工作都应围绕学生转。“三服务”育人理念旨在理顺干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关心教师、爱护学生的良好氛围。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质量的优秀人才,必须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并真正落到实处。高校所有工作都要为培养人才服务,把“三育人”作为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根本途径,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工作都要围绕学生展开,这样才能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达到与人才培养的衔接。
3.2 理顺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和学生的关系
3.2.1 管理队伍要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以服务的心态做好管理工作管理干部要深入教学一线,倾听教师呼声,及时解决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问题。将“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就是责任”落实在日常具体工作中,要关注学生的焦点问题,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最大程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让学生感知到学校的服务,感觉到学校的尊重,感受到学校的人文关怀。
3.2.2 教师要为学生服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懂得关爱学生,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敬业精神,良好的道德风范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适应社会、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适应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主动参与教学改革,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在教改过程中要凸显学生主体的理念,要以促进学生成才为前提,要以学生的认可度为衡量标准。
3.3 不断创新校内管理体制机制
3.3.1 精简机构,提高管理服务效能高校工作机制的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创新高校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机制。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走向大众化,高校体制机制的改革更加迫切。高校规模的扩大,使得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大学功能的扩展。近年来,许多高校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实践。建立起了为学生、为教师、为学术服务的运行机制,如,深化内部管理改革,精简机构设置,压缩管理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强化工作绩效,实施精细化和柔性化管理等等。
3.3.2 政策倾斜,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学校要在资金投入、职称评聘、教学资源配置、职工福利待遇等方面,向教学一线倾斜。健全科学规范的考核机制,要将教师日常考核同教学质量挂钩,完善学生评价教师机制,把学生满意不满意作为最高标准,引导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将为教师服务的质量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突出以服务对象为考核主体,增强干部考核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在行政工作的评价机制中要将“教师是否得实惠”作为衡量政策、制度优劣和工作好坏的主要标准。
3.3.3 管理重心下移,发挥教授和教师群体的治学作用学校办学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方针,构建管理的扁平化的体制,尽快实现管理重心下移,真正实现教授治学,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教学组织机构的作用,进一步健全议事规则。
3.4 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加强作风建设体制机制建设是“硬”管理,作风建设则是“软”管理。要把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三服务”育人理念,内化为师生员工的作风,成为学校精神的重要体现,积淀为学校的特色文化。
3.4.1 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学校各级干部要树立“师生问题无小事”的观念,要明确“关心师生利益问题,就是关心学校发展”。要经常深入学生之中,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道德养成,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关怀学生身心成长。要高度重视贫困生、学困生的帮助和指导,促进学生全面成才。
3.4.2 立德树人,言传身教鼓励教师带着爱心去工作,学会欣赏学生,悦纳学生,倾听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当中,努力培育高质量人才。引导教师自觉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人,以广博的知识培育人,以高尚的情操熏陶人。
3.4.3 主动策划,服务为先职能部门、教辅单位要主动深入基层,了解师生的需求,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策划方案,将教学、教育、管理、后勤融为一体,从“一切为了学生”工作角度出发,真正做到“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努力建设服务型机关。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工作主线,为教师提供优质服务,为学生提高优良的成才环境。
篇9
一、广西振兴高等教育的背景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培育繁荣先进文化、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对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国家战略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全面实施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运营,未来十年将是广西加快实施“富民强桂”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广西高等教育稳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与东盟国家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增多,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从2005年至2009年五年间,广西高等院校由58所发展到75所,在校生人数从48.6万人增加到69.2万人,增长42.4%。其中,研究生在校生从1.1万人发展到1.9万人,增长74.8%;普通本科在校生从14.5万人发展到23.9万人,增长65.1%;高职(专科)在校生从19.4万人发展到29万人,增长49.6%。2009年广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7%,比2005年的15%增加了2个百分点。[2]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权利,为提高各族人民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广西高等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面临着较多的突出问题。如,同质化倾向明显,未能彰显教育特色;高等教育规模有限,布局结构不合理;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学研结合比较薄弱;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人才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冲突;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拔尖创新人才短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广西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振兴高等教育的策略,把全力振兴高等教育作为今后十年广西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并将高等教育振兴工程纳入未来十年十项教育发展重点工程之一。
二、广西振兴高等教育的目标及主要任务
针对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广西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全力振兴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这一政策目标将对广西高等教育教育发展起到指引作用。这个政策目标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到2012年高等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第二步,到2015年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大幅度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8%;第三步,到2020年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
围绕振兴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广西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任务:
第一,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高等教育要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除了要以育人为本之外,很重要的就是要注意内涵的发展。内涵式发展的三个主要方面即质量、结构、特色。因此,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推动高等学校办出特色就成为广西今后十年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随着广西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千亿元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国际合作日益加深的需要,扩大规模,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广西作为拥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的壮族自治区,其高等教育的最大特色就在于民族教育。因此,积极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民族教育,支持民族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加强特色优势学科建设,发挥民族院校在促进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区域合作发展意义重大。
第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我国要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高等教育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从“世界工厂”向创新型国家的转变就需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就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水平,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于教育,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处于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肩负着重大的使命。
篇10
一、以学生为本,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要求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高等学校中出现了注重学生消费者的办学思想,强调“学生消费者第一”,这其实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过渡,从1999年开始高等学校连续几年扩大招生,高等教育已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从而引发了各校尤其是地方高校之间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来源、培养质量等方面的激烈竞争,并为各高校引入了以需求为导向的市场理念,以效益为先的管理理念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践已在广度和深度两个层次上展开,这一历史性的变革正使原有的教育理念经受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1]持续的扩招带来在校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各高校在学生工作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表现在:在校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导致学生工作量的激增;生源素质的多层次性导致学风建设难度的加大;学生缴费上学,导致学生和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期望值提高;竞争加剧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增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要做好为“学生消费者”服务的工作,做好培养人的工作,要求高校学生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二、“以学生为本”与高校“人的工作”规范
江苏工业学院近年来制订、推行的“人的工作”规范,首先明确了学生与学校的关系,即学生作为消费者进入学校,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买方,学校则成为卖方;其次,它更加关注学生的权利,即学生应具有获取知识、选择专业、选择教师和安全保障等权利;再次,它提出了学校改革的目的在于不断完善自身的培养模式,教育方法应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的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发挥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和信任学生。
坚持以学生为本,推行“人的工作”规范,就是要明确学生工作的目标就是要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营造氛围。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作为高校基础工作的学生工作,它的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问题,就是确立更佳的目标、创造更好的条件、采取更好的措施、开辟更好的途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
三、贯彻“人的工作”规范,做好高校学生工作
在高校学生中贯彻“人的工作”规范,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和欣赏学生
尊重和欣赏你的学生,是以学生为本,贯彻“人的工作”规范的前提条件。每个学生都渴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和欣赏。学会尊重和欣赏学生是对学生进行的感情投资。所谓“人的工作”规范就是严格管理和感情投资的结合。尊重和欣赏学生,可以从最简单的方法开始做起。不要吝惜你的语言,如果你真诚地赞美每个学生,那么这就足以促使学生们更加友好交往和努力学习。因为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称赞,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
2.倡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以学生为本,贯彻“人的工作”规范,要从教育、管理为主的工作格局转变到在加强教育、管理的同时,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格局上来。“教是为了不教”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教育的最佳方式和最终目的。想让学生总是充满,让学生学会“三自”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学生的自我教育环节,不应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教学环节学生的自我教育,包括自习、复习、实践等环节,能体现出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利用学生会、学生社团作为学生“三自”教育的阵地,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
3.重视学风建设
以学生为本,贯彻“人的工作”规范,应具体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满足学生成长过程的基本需求。学生的根本任务、成长和发展的重点是学习,尤其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学生为本,推行“人的工作”规范要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就是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风建设是创造这种环境的重要内容,抓学风建设是学生工作体现以学生为本,推行“人的工作”规范的切入点和着眼点,以此来防止把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等其它工作割裂开来的现象,切实有效地服从和服务于学校的中心工作。所以,一些学校将教务处和学生处合署,对学风的建设,学生的培养更为有利。
4.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
以学生为本,贯彻“人的工作”规范,就是要着力推进全员育人局面的形成。高校学生工作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而是与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管理工作、后勤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工作中都包含着学生工作,都有育人的任务,要继续强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调动全校教职员工的育人积极性。所以,应从学校能否继续生存、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以学生为本,推行“人的工作”规范的重要性,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
参考文献
篇11
关于管理的定义,在理论界至今仍未得到公认和统一。长期以来,许多中外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管理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但一般可以认为,管理就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达到预定的管理目标,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和方法,对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等资源进行有意识、有目的协调活动的总称。从这一定义可知,管理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标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要求管理者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式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高校管理工作的实质
高校管理工作是随着高校这种高等教育的专门机构产生以后所出现的一种管理活动,它随着高校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而日趋丰富。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不同,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特别的教育阶段,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的传递、传播和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职责,因此,其管理工作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主要内容也更为丰富。但是,必须明确的是,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其管理工作必须以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为核心,服从、服务于这一根本任务。
从国外有关高等院校的任务问题的认识来看,目前形成了以传授知识与发展文化科学知识,提高人的能力为主的学术本位说;以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本位说;以及以个人发展为目标,满足个体身心发展需要的个人本位说等三类主要的观点。在我国,一般认为高等院校的任务主要有三个,即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推进科学技术发展、服务社会发展需要等,其中,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最首要和最核心的任务,是不同层次的高校共同的办学目标。这也意味着,通过培养专门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智力支持,是高等学校最根本的任务,也是高等学校的各项功能中最基本的功能。由此也决定了,高等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都贯穿着育人这一核心内容,其实质就是要通过计划、组织、引导、协调等管理手段,使学校的各类资源在优化配置的过程中服务于学校人才的培养,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以人为本: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十七大报告则进一步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对人的主体作用的一种尊重和肯定,它既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目的地位,又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既回答了为了谁的问题,又回答了依靠谁的问题。同时,它又是一种价值取向,其核心在于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并特别强调要关注人们之间作为人的共同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因此,以人为本就是要求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的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以人为本的思想落实到高校管理工作中,就是要求高校的管理工作充分体现“人本”思想,始终强调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确立学生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心及全面的素质,尤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鲜明的个性,创造一种具有良好和谐、积极向上氛围的管理模式,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正如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曾经指出的:“教育是直面人、通过人和为了人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事业,人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过程的对象,所以,这是通过教书育人的活动”。也就是说,人既是教育的中心,又是教育的目的;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2005年3月,教育部修改颁布的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则进一步明确指出“高等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突出强调了高校教育的学生本位观,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目的。
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贯彻到各项管理工作当中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体的差异性,帮助每个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通过不断满足学生各方面的正当需要来引导学生把个人的成才目标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在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的过程中,努力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这就要求高校管理工作者彻底转变观念,改变过去把学生管理工作看成“管理学生”的错误认识,改变以往的家长式、保姆式、裁判式的传统管理模式,改变过于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的做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精神,把单纯的管住学生转变为引导和服务学生,通过疏导、启发、自我教育等方式,增强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也就是说,高校的管理工作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围绕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创造各种可能创造的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内在成才动力,由高校的外在强制性管理逐步向大学生的内在自我管理转变。学生的自我管理就是指大学生自己在学校管理者的主导作用下,根据教育培养的要求,并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在高校管理工作中,这种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方法以及它在学生成才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高校管理不可替代的,也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的一种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小鲁. 教育作为人的生存方式[M].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2.
[2]陈静,陈婕.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 文教资料,2010(29):175-177.
[3]刘景昱. 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创新[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9(1):
83-84.
篇12
1人格的塑造是德育内在的要求
德育,作为教育的一个方面,其任务是与教育的任务相关的。教育的根本任务并不是要使受教育者接受一些现成的知识、掌握一些现成的技能,而是要把他们培养成道德高尚、身心健康、具有丰富知识和广泛才能、具有开拓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个人。这个任务,也就是人格的塑造。当前,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也就是人格教育。要完成这个任务,德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人格的诸多方面中,不论是政治人格的建构,还是道德人格的塑造,或是法律人格的确立,或是心理人格的完善,都不是智育或是体育所能直接承担的,它们必须由德育来承担。至于智能人格的培养,虽然与智育有着直接的关系,但要进行辩证法教育,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而这也是德育的任务。可以说,智育、体育和美育在人格塑造中的作用,只有通过德育的整合过程,才能实际地发挥出来。
因此,德育只有抓住人格的塑造这个关键,才能统摄教育对象的人格内容的整体性,使德育与教育的其他方面相互协调;才能把握教育对象的人格特征的个体性,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效果;才能挖掘教育对象的人格内涵的深刻性,使教育深入人心。
2人格的塑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学校德育是一项历史性的活动,必须与历史的发展相适应。德育工作必须适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把塑造先进、高尚、自主、科学、健康的人格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而且,人格的塑造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一种个人自主的经济,它要求人们确立自主意识、独立意识,改变消极依赖社会、群体或他人的思想观念,勇敢地维护自己的权利,自主地决定自己的行动。
同时,市场经济又是高度社会化的经济,必然要求人们之间加强合作,扩大交往,确立一种合作意识、互利意识。而且,我们建立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它以公有制为基础,以共同富裕为目标,这就更加要求人们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塑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那种既具有自主意识、独立意识,又具有合作意识、互利意识,并且具有高度的集体主义观念的新型人格,这正是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
3人格的塑造是社会现实的呼唤
学校德育从根本上说是为了适应现实的需要,德育必须倾听现实的呼唤。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科学技术的发展、交往关系的扩大,出现了一系列全球性的问题。市场经济的建立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它的自发性、求利性和竞争性也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在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市场运作尚不规范的情况下,出现了一些不择手段、以邻为壑、损人利己、拜金主义、贪图享受、等不良现象。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发展生产力,提高人的生活水平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当人们把科学技术看成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手段,把一切事物、现象都用科学技术的方法来加以分析、判断、推理控制、占有时,人本身也就成了机器的零件,失去了人生内容的丰富性和人生体验的深刻性。交往关系的扩大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但是当人们对于自己的行为后果还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的时候,交往关系越扩大,带来的不良后果就可能越严重,核战威胁、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等,都是明证,要解决上述各种问题.既需要对社会进行改造,也需要对人进行改造。当前,在世界范围内改革教育的呼声十分高涨,而改革教育的主要方向就是要确立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价值观念和人格理想。因此,德育作为直接进行人格教育的活动,更要把塑造新型的人格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
4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作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这“相互接触”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人格对学生的人格形成无疑具有深刻的影响。这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以及任何奖惩制度都无法代替的。青年学生正处于增知识、立德志、塑人格的重要时期,其情感、意志、行为都具有不稳定性,教师的榜样形象会成为他们最直观的模仿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观察着、思考着和效仿着。教师的工作作风、学习态度、待人接物、言谈举止等都会给学生以影响。
由此可见,教师高尚的人格,自觉的良好行为,可以为学主所效仿;教师必须言行、表里如一。这样学生才能敬其师,信其道,并将教育要求内化为主观需要。在现实主活中,我们更多的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师,他们废寝忘食、兢兢业业地工作.他们以其实际行动,以其高尚的人格力量深深打动着学生的心,他们可以随时随地以热情洋溢、乐观无畏的进取精神,好学多思、审时度势的思想作风。正直诚实、任劳任怨的高尚品质影响着学生。学生从教师自身的人格特征中寻找可以参考的准则,教师的人格特征就成为学生人格形成的参照物。
因此,教师不仅仅用自己的学识教人,而且用自己的品格教人;不仅通过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用自己的灵魂去“传授”品格。只有人格高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学生。所以,教师的人格素质并不只是教师个人的人格修养问题。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手段、教育因素和教育力量。教师高尚的人格对学生不是一种暂时的教育因素,它像种子一样撒播在学生心田,将来会绽出灿烂和美好。作为教师,必须时时记住,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塑造学生。
综上所述,笔者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塑造好学生的人格,不仅如此,还要结合校情、课情和生情的实际,才能适应新形势教育的要求,才能无愧于自己的职业,才能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现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