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生态环境保护典型案例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服务部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强《胜利油田HSE管理体系手册》的宣贯落实,早先也已制定了《**施工现场绿色提升方案》、《**施工绿色工作标准》等相关制度规定,明确了以生产运行中心牵头各班站责任落实,形成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目标体系,将生产经营中对生态环境保护进行全程管控和闭环管理,确保依法合规和风险受控。
加强培训教育,服务部建立常态化生态环境普法教育机制。系统梳理《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固废法》《水污染防治法》《刑法》(修正案)《“两高”司法解释》等法律和有关典型案例,组织开展以“知敬畏、守底线、促合规”为主题的全员生态环境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全体员工依法合规和遵章守纪意识。
二、全员参与,做好生态环境的排查整治工作。
服务部具体由QHSE领导小组牵头,生产运行中心督查各班站逐项对照水污染防治、废气污染防治、固废污染防治、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建设项目环保管理、环境应急管理七大类排查内容,采用逐一清单化排查方式,制定形成排查任务清单,做到每项排查任务都要定人、定责、定时,确保排查工作“全覆盖、无死角”。
三、区部联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顺利进行
服务部与桩西采油厂各管理区工作上紧密衔接,在生产作业环节上互相配合,安全环保措施得当,各类生活、废旧垃圾归位收集,杜绝现场跑滴漏现象,共同推进生态环境工作。
四、服务部下一步工作计划
1、进一步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鼓励全体员工及时发现问题,上报问题。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环境安全隐患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治,健全环境应急预案制度。
2、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服务部全体员工的生态环保意识,同时,做到直接作业环节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宣传服务并举,强化安全环保主体责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服务部长远发展规划中,做到自主、自觉、自律、未雨绸缪,生产经营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篇2
1.纳入“七五”普法规划,持续推进环保宣传进程。
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纳入“七五”规划,通过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确保在“七五”普法期间,全县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知晓率、覆盖率得到有效提升。
2.抓牢“法律七进”载体,有声有色开展环保宣传。
一是制定工作方案。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结合县“法律七进”的工作实际,制定了《县以“法律七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工作方案》,将环境保护法律宣传工作在“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单位、进寺庙”中进行细化,促使环境保护工作在“法律七进”中有抓手,有内容。
二是更新专题宣传栏。将位于人流量集中的人民路一段(县人民医院对面)宣传栏内容更新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列举群众身边常见的噪音污染、烧烤油烟、污水排放、乱扔垃圾、焚烧秸秆纸钱、使用塑料袋等环境污染行为,倡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吸引了广大群众驻足观看,同时各基层司法所也将乡镇法制宣传栏更新为环境保护相关内容,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是开展环境保护主题宣传活动。在“三月法制宣传月”、“6.5”世界环境日等时间节点,通过开展法律咨询、发放宣传资料、举行法治讲座等各种形式,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知识。2017年,结合“6.5环境保护日”等宣传节点,全县累计开展环保集中宣传30次,发放环保宣传资料3.5万余份。
(三)全面实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一是探索建立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衔接机制,定期通报环境违法案件受理、调查的线索及移送环境犯罪案件的办理情况,研究制定预防和查处环境违反犯罪的工作目标和措施等。目前,召开联席会议3次,通报曝光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典型案例11件51人。二是分17个片区实施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一级网格由环保成员单位分片监管,主要监管重点源、风险污染源单位5个;二级网格由乡(镇)监管,主要监管辖区内各类企业;三级网格以村(社区)为单位设立网格监管员,主要负责村(社区)环境管理的日常巡查,发现环境隐患问题及时上报。目前,开展日常巡查34次,上报环境隐患线索3条。三是发挥人民调解优势,及时化解环保纠纷。及时将《市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涉及环境污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通知》(雅调办〔2017〕11号)下发至各基层司法所,把环境保护作为近期调解重点领域开展排查化解。2017第三季度全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涉及环境保护方面的矛盾纠纷9件,调解成功9件,调解成功率100%。
篇3
1.政府主导。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属于典型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健全的机构体系为澳大利亚政府主导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奠定了基础。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早设立政府环保部门的国家之一。早在1970年,维多利亚州就成立了环境保护局。目前,澳大利亚在联邦政府(Commonwealth Government)、州政府(State Government)、地方政府(Local Government)三个层次都设有专门的环保机构。联邦政府设有环境与遗产部。州一级的环保机构较为复杂。以维多利亚州为例,政府设立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厅,下设环境保护局、自然资源局和生态再循环局。
充足的人力和资金投入为澳大利亚政府主导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了条件。澳大利亚联邦环境与遗产部有500名工作人员,各州环境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在1000人以上。近年来,澳大利亚每年的环境保护投资都超过85亿美元,约占GDP的1.6%。维多利亚州环保局每年的经费预算为3200万美元,其中大部分来源于州政府拨款,一部分来源于排污收费。
统管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发展规划和实际运行是澳大利亚政府主导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具体表现。澳大利亚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主要通过协商和合作方式来实现国家环境发展规划,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则主要采取直接干预方式使州环境规划得以实施。各级政府都直接主导相应层次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实际运行,绝大部分环保工作由政府直接参与完成。
因地制宜,分区管理,是澳大利亚政府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做法。根据资源生态环境特征,澳大利亚把国土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因区施策。维多利亚州把全州分为4个区域,州环保局在每个区域都设立一个办事处。昆士兰州把全州划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3个地区,州环保局内设的地区办公室常年在各自的地区办公。
2.依法治理。澳大利亚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立法和执法工作。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早出台环境保护法律的国家之一。早在1970年,维多利亚州就制定和颁布了“环境保护法”(Environment Protection Act 1970)。目前,澳大利亚已经建立起了十分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在联邦层次,环境保护立法已有50多个,有综合立法,如“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持法”;也有专项立法,如“大堡礁海洋公园法”;还有20多个行政法规,如“清洁空气法规”、“辐射控制法规”等。在州层次,各州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法律法规都多达百余个。
澳大利亚环保法律法规的条款很细,可操作性很强。维多利亚州的“环保收费法规”,条款多达百余条,从收费的种类、标准、单位、计算公式到最大排污允许量、交费流程、费用减免等,都规定得十分详细。仅垃圾填埋就按照废物种类和数量列出了16个层次的收费水平,每个层次收取若干个“费单位”。“费单位”的个数,由垃圾填埋成本确定。每个“费单位”的具体金额,由当年物价水平确定。这样的规定,可操作性很强,避免了执法的随意性,减少了执法过程中的摩擦。
澳大利亚环保执法十分严格,体现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在澳大利亚,不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机构,只要违反了环保法律法规,都要受到严肃查处。在着名的大堡礁绿岛公园,游客不许带走任何自然物体(包括贝壳),违者处以高额罚款。在昆士兰州北部地区,有俩人曾因砍伐20多棵树而被判十多年徒刑。在维多利亚州,环保局每年都要向法院起诉40—50起损害环境的案件。今年澳大利亚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一些地方终年滴雨未下,许多城市都出台了严厉的节水措施,在时间上严格限制洗车、浇草坪等耗水性活动,任何人违反,都要受到处罚。
为了确保环保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澳大利亚各州都组建了“环保警察”(SEPP)。环保警察隶属环保局领导,是环保局的一个内设机构。环保警察的人数不少,维多利亚州就有120名,占环保局总人数的1/3,该州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多数具有当环保警察的经历。环保警察身着统一制服,佩带鲜明臂章,专司环境执法工作,具有很大权威。
3.综合协调。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环保工作的综合协调,一方面协调有关部门的行动,另一方面协调社会公众的行动。
协调环保有关部门的行动,是澳大利亚政府综合协调环保工作的基本层次。在澳大利亚,三级政府都有好几个部门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事务,为了避免推诿,减少摩擦,各级政府通过法律和跨部门机构来协调。在维多利亚州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厅,由厅长办公室对下属的环保局、自然资源局和生态再循环局进行协调。
协调公众的环境行为,是澳大利亚政府综合协调环保工作的重要方面。在公众场合尤其是旅游胜地,导游都要向游客介绍政府的环保规定,提醒游客严格执行,做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除了杂物,什么都不带走”。在着名的企鹅岛,政府规定在观看企鹅归巢时,不许大声喧哗、使用闪光灯照相,数以千计的游客在持续两、三小时的观看中,无人违反规定。
把环保事业融入发展之中,是澳大利亚政府综合协调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功经验。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是湿地建设。澳大利亚把湿地建设与水源净化结合起来,与候鸟繁栖地的培育结合起来,与房地产开发结合起来。墨尔本市水利部门与房地产开发商在该市远郊的一个地方联合建造人工湿地,使当地的环境显着改善,房地产价格上升了10倍,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4.全民参与。发动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澳大利亚政府推进环保事业的基本做法之一。
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通过宣传教育示范的方式,引导国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堪培拉“无垃圾城市”计划的推进,就是建立在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的基础上的。它的目标,是在2010年不再填埋垃圾,实现全部垃圾的回收和利用。在计划实施的每一个阶段,政府有关机构都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和讲座等形式,告诉居民应该如何做。环保部门还开办了“无垃圾城市”计划教育中心,为居民免费提供垃圾回收再利用的知识和技术,引导广大居民自觉参加到这项计划中来。
鼓励企业参与环保产业的开发,是澳大利亚政府发动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成功做法。澳大利亚政府对从事环保事业的企业在税收、设施等方面给以优惠,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环保产业。堪培拉市有70—80家企业从事垃圾收集、分类和填埋工作,每年创造1000多万美元的产值。政府还与商业企业合作,推出了“生态商业”计划,鼓励商业企业减少水、电、汽等资源的使用。
澳大利亚政府还十分注重公民对环境法律制定的参与,激励公民关心环境,为全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广阔空间。澳大利亚有关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采取全民参与的方式,面向社会招标,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竞标,由中标者负责起草,法律法规草案散发广大公民,广泛征求意见。这样做,既提高了公民对环保事业的参与度,拉近了公民与法律和政府的距离,增强了公民遵法守法的自觉性,又保证了法律法规条款的完善和对现实生活的贴近。
广大居民具有很强的生态环境意识,以实际行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居民自觉参与植树、清理垃圾、拯救动物等活动。居民房屋前后的花园和草坪,都按政府有关部门的统一规划和要求,由居民负责栽植和管护。全民的广泛参与,真正实现了国民环境行为与政府环境导向的统一。
二、澳大利亚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基本职能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所承担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职能不尽相同,既明确分工,又密切协作。
l、联邦政府的职能。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生态环境建设职能主要定位在国家利益层次。
联邦政府承担的生态环保职能包括:国际环保公约谈判及签定,国内环保法规制定,外海水域管理,跨州环保事务协调,少数重要生态区域的直接管理,重要环保科学技术的研究及推广,与州政府在环保方面的联合行动等。为了完成上述职能,联邦政府设立了环境与遗产部,内设11个司局,即战略发展司、政策协调司、许可及立法司、环境质量司、科学监测司、海洋及水利司、南极司、国家公园司、自然遗产司、人文遗产司、气象局;另外,还设有一些其他专门机构,如大堡礁海洋公园事务办公室、全国温室办公室、全国海洋办公室、悉尼港事务办公室等。
2、州政府的职能。各州政府承担着政府主要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职责。
历史上,澳大利亚各州总督直接向英国女皇负责,各州的独立性很强。澳大利亚建国之初,环境问题尚未显现,国家宪法中未能提及联邦政府的环保责任,环保主要是州政府的职责。
州政府的生态环保职能十分宽泛,主要包括:环保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环境标准的制定和监督执行,环保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大气、水、土壤、近海的环境监测和管理,生态植被的保护和建设,野生动物和自然人文遗产的保护,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资源及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企业环境许可证的发放和监督,污染综合治理,环保执法,环保宣传和环保教育,与联邦政府的联合行动等。
3、地方政府的职能。澳大利亚的地方政府,是指州政府之下的基层政府。
按照澳大利亚宪法,地方政府的权力是由州政府赋予的,因而地方政府的环保行为要受州政府的指导和干预,要在州政府的环保计划框架内进行。
地方政府所承担的生态环境建设职能较少,主要是:垃圾清理和管理,噪音等影响环境因素的控制,住户发展对环境影响的控制,社区环境摩擦的协调,在州政府发展计划框架下制定和执行社区环保规划等。
4、政府之间的合作。由于各州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为了更好地履行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职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以及州政府与州政府之间展开了密切合作。
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合作的一个积极成果,是1992年达成的“澳大利亚(联邦和州)政府间环境协议”。该协议明确提出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将以合作和协商的原则处理面临的环境问题,规定了各级政府在制定环境政策和法规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并对具体的环境议题制定了一系列协作行动计划。根据该协议,澳大利亚成立了由联邦环境与遗产部部长任主席、各州总理代表(负责资源或环境的各州部长)为成员的“国家环境保护理事会”。该理事会可以审议和通过全国性的环境标准,理事会成员2/3多数表决通过的文件或决议将自动成为各州的法规予以实施。
州政府之间的合作形式更加灵活,合作内容也更加宽泛。有以法律为基础的正式合作,也有资源或环境部门之间交流经验、交换意见、共享信息、共同开发环保技术等方面的非正式合作。
政府之间的有效合作,既强化了各自承担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职能,又增强了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行动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在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了合力,确保了政府生态环保职能的顺利履行和生态环保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几点建议
澳大利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做法,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党的十六大报告已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任务非常艰巨。我们一定要增强环境忧患意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确立环境优先的发展理念。澳大利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做得好,一条重要经验是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坚持环境优先的发展理念。在着名旅游城市凯恩斯,一发展商申请在风景区建造7.5公里长的空中索道,市政府要求其不得毁坏热带雨林,发展商不得不用直升飞机运送建筑材料,修建索道支架。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往往成为一对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点是牢固确立环境优先的现展理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增长,都不能以眼前发展去损害长远利益,更不能用局部发展去损害全局利益,决不能走“先开发、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篇4
1.1退化及沙化
草原退化主要表现在植被的覆盖度降低、优质牧草比例下降。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大部分草原牧草都为可食性牧草,产草量高,牧草优质。为牲畜的繁衍和栖息提供的优异的环境,为草食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近几年,草原过度的超载放牧,致使草原发生了退化,草原产草量的大幅下降,优质牧草比例逐年降低,畜牧业发展受到巨大影响。草原的退化也使狼毒、醉马草、棘豆等有毒有害的植物大量生长,有害生物虫害与鼠害泛滥成灾。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以上情况导致了我国草原逐渐退化、沙化、盐碱化,甚至出现了沙丘以及带状沙群的情况。
1.2自然与人为影响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对草原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无节制无计划的乱垦乱挖行为造成草原的面积不断缩减,现存的草原也不同程度地遭受到破坏。例如,阿坝州红原县月亮湾大草原慕名前来打卡的人越来越多,旅游人数激增,草原人为破坏日益严重。如果不加以限制和保护,长此以往,大草原就会逐渐沙化和消失,土地沙化会到过度吸收阳光造成地表温度升高,导致降雨量降低甚至是干旱的恶性循环后果,会直接和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2现阶段草原生态保护建设面临的问题
2.1建设内容单一
现阶段,在进行保护建设过程中,所需要建设的内容安排相对单一,并且不具有系统性,导致相关部门无法从整体上进行草原建设工程的协调,不利于保护建设工作的开展。在进行草原建设的过程中,工作内容需要扩大覆盖面,其中包括对草场的大面积补播改良、封育围栏、治虫灭鼠、优质饲料基地的建设减轻草原压力、对草原进行实时的生态监测等诸多方面。
2.2草原保护和牧民收入的矛盾
一直以来,进行草原保护建设工作很多时候都会影响到牧民的经济收入,即使有着新的相关政策,也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个矛盾。为此,需要在保护建设工作中重视牧民的收入因素,在保障牧民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开展工作。
2.3控制牲畜数量和科学合理放牧
一些牧民为了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不断添加牲畜的养殖数量,一旦超出草原的承载力就会导致草原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同时,要科学布局,划区轮牧、根据放牧时间合理计算载畜量,科学合理利用草场,使草场对畜牧业发展利益最大化。
3草原生态治理修复策略
3.1大力宣传草原生态建设
在草原生态治理修复工作过程中,各级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应与当地政府宣传部门进行及时沟通,加强对生态草原的保护与建设的相关宣传,让当地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举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等相关宣传讲座、发放有关草原生态建设的宣传单,并充分利用现阶段被人们广泛应用的信息技术,如电视、广播、互联网以及手机中的公众号等宣传形式,有效提升当地广大人民的草原生态保护意识。与此同时,宣传部门应当及时为人民群众普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人民群众对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视性以及约束性,针对一些恶意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人,应及时按照相关法律进行惩处,保证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实效性,实现草原生态环境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3.2构建科学合理的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战略
从草原生态环境的实际出发,现阶段的草原生态保护工作与当地的畜牧业发展,已经逐渐凸显出了两者相互矛盾的局面。由于畜牧业在日常发展中,一些牲畜饲养人员需要将家畜赶到草原上进食,对草原破坏力度较大,甚至草原中一些牧草在幼苗期间就被牛羊啃食掉,最终导致草原面积逐年萎缩,造成草原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因此,现阶段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迫切解决的是畜牧业良性发展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引导群众秉着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理念去发展畜牧业,并且根据畜牧业的发展现状,为其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方可有效保护草原的生态环境。
3.3完善草原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不断重视,现阶段有关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相关法律已经逐渐被制定出来。但在其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法律漏洞,导致一些不法分子钻法律空子来进行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活动。如现阶段的草原法在执行过程中,对违法的人民群众的惩罚手段与力度相对较轻,受到了当地人民的忽视,进而造成了一些法律条例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流于表面的现象。因此,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针对在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进展中出现的问题,按照草原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格执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优化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规划工作。对于草原的占用、征用情况,应当进行一系列的严格审批,尽量降低草原面积被征用的频率与数量。使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日常开展中能够有法可依、依法治人,确保草原生态面积不被破坏。
3.4加强相关部门执法力度
草原生态面积的减少以及被破坏的主要因素是人们自身的生态保护意识太低,且部分群众个体在其自身的思想中以利己主义为生活理念。因此,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及时加强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能力,加强对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查处力度。在实际执法环节中,相关部门应当根据涉事案件的个性化差异,及时调整与完善现阶段的有关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对一些比较典型的草原违法案例,应通过各大信息传播终端传播给广大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更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该种违法乱纪行为对当地草原生态环境的巨大危害。最后,相关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应为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执法形象,并且要求执法人员一定要深刻掌握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其自身的执法能力。确保执法人员能够在执法过程中坚守文明、公正的执法原则。
3.5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
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中,相关部门应当创建相应的生态保护补贴或奖励相关政策。需要重点保护的地域中,如水资源保护区、草原生态重点保护区等,应当禁止开垦、放牧、滥采、滥挖等,对周边的生活人员按照相应政策发放一定的生活补贴。对于一些可辅助畜牧业发展的草原,相关人员应当根据草原生态环境现状、草原覆盖面积以及现阶段可承载的牲畜数量进行合理规划与控制,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草原生态建设体系。与此同时,应积极引导当地畜牧领域中的广大人民应当在草原上进行划区轮牧,为草原区域面积的草地恢复争取时间,从而形成长期有效的草原建设机制。
篇5
2015年以来,河南省南召县检察院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立足生态大县实际,探索建立“互联网+生态检察”工作模式,推进互联网技术与检察工作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服务和保障生态环境建设水平。
一是借力移动互联媒体,畅通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宣传举报渠道。其一,拓展宣传方式,提高群众生态保护意识。近年来,该院树立“深山也有高科技,小院也要创一流”的理念,充分运用互联网新技术,针对服务和保障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群众环保意识淡薄、举报渠道不畅、危害生态环境资源犯罪多发等问题,在该官方网站、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上,专门增设了“生态环境保护”专栏,开辟了“环保法律法规”、“典型案例”、“举报信箱”、“互动交流”等栏目,宣传环保法律知识、公开生态环境案件办理情况、网上接受破坏环境资源类犯罪举报,普及环境保护法律知识,提升群众环保意识,为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其二,加强检民互动,畅通群众举报生态违法渠道。今年1月,该院创新工作方式,主动开设“生态检察”微信公众号,及时接受群众以“随手拍”的形式举报生态环境违法犯罪及监管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安排专门人员负责信息、线索收集、分流处置,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查处,限期反馈结果。
二是运用信息查询分析,加大危害生态环境资源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其一,运用“两法衔接”平台,形成打击危害生态环境资源犯罪合力。加强“两法衔接”平台建设,先后与国土、财政、环保、水利、林业等20个部门建立专线直连查询机制,与公安、法院等4个部门建立信息查询绿色通道,与发改委、银行等8个部门建立信息拷贝协作机制,实现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共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其二,通过侦查信息化引导侦查,提高查办生态环境领域职务犯罪案件质量。该院借力上级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和自身侦查信息平台,从案件线索发现、主体信息查询、通讯信息分析、财产信息搜集、本人行踪确定等方面,提升信息化技术在查办案件中的作用。
三是建设网上监控平台,提升生态环境领域职务犯罪预防监督效果。其一,建立财政专项资金预防监控平台。该院与县财政局合作研发“南召县财政专项资金预防监控系统”,连接县财政局及县乡40余家财政管理系统,抓住入口、出口两个关键环节,对公益林补助金、退耕还林补助金以及育林基金、森林植被恢复费、绿化费、排污费9种生态环境专项资金,从类别、总额、立项、审批、拨付、预决算、审计等情况,进行同步跟踪监控,提升预防监督精准度,有效遏制财政专项资金职务犯罪多发态势。其二,建立行政许可检察监督平台。该院研发专门系统,与生态环境职能部门行政许可数据库远程对接,对采矿许可证、林木采伐许可证、占用林地许可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等办理和审批进行同步监督,避免不作为、乱作为,变生态环境犯罪由事后打击到事前监督。
篇6
1 引言
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尤其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笔者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以晋城市城乡结合部为例,研究其生态建设的实施成效并提出政策建议。
为解决资源型城市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晋城市提了“建设绿色晋城,打造生态城市”的口号,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尝试。晋城市立足于城市长远目标,选择两区四片的组团式空间结构,城市各组团之间以快速交通相联系,以生态绿地相隔离,逐步形成以白马寺山系为生态绿心,以东部及西部连续山脉为生态绿肺,以水系山谷为生态廊道,以城市公园、城市出入口及山体为生态斑块的“绿心镶嵌、绿肺傍依、多廊道和多斑块延伸渗透”的生态格局。晋城的城乡结合部由于山地特征的影响,不仅是城市各组团之间的纽带,也是重要的城市景观背景,制约着城市的整体生态格局。其中白马寺山生态绿心、吴王山生态绿肺和丹河生态廊道是位于城乡结合部中生态建设的典型代表,他们展现出了显著的实施成效。
2 晋城市城乡结合部的实施成效
2.1 生态休闲为主的建设――白马寺山生态区(生态绿心)
2.1.1规划背景
白马寺山生态区位于晋城市主干道泽州路的最北端,是晋城市主城区北部重要的景观背景。在2005年晋城市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后,提出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战略方针,将晋城市的城市绿心――白马寺山作为生态区来建设。
2.1.2主要问题及解决方向
经过对白马寺的实地调研与分析后,得出其面临的问题与解决的方向:
区域重新定位――从区域尺度上重新定位白马寺山生态区,协调区域共同发展和环境保护。
功能区划调整――解决原有森林公园功能区划单一和生态休闲需求的矛盾,完善功能区划。
城市规划衔接――解决和城市功能相衔接的问题,提高可达性[1]。
2.1.3规划实施成效
白马寺生态绿心的规划很好的解决了白马寺山面临的问题,指导了白马寺的生态建设,自规划编制完成以后,晋城市积极的按照规划理念合理的利用土地,进行休闲设施与景观建设,并完善配套设施,已经初步形成一定的规模。
通过生态结构体系规划,完善了功能区划。>850M为生态保育区,远离市区,受到人为干扰最轻,主要以生态恢复为主,种植了大量的植被,没有建设任何供休闲使用的设施。800M与850M之间为缓冲区,由于人工设施减少,以农田、果园和村庄为点缀,主要供游人观赏。800M以下为绿色休闲产业区,用于绿色产业开发、休闲活动的布置,如白马寺山脚下的休闲广场,面积达6000平方米,打拳、跳舞、放风筝的市民越来越多,登山步道上每天爬山健身的人络绎不绝。
在与城市衔接方面,白马寺生态区与城市对接的地方和周边道路均有便捷的联系通道,从城市各区域均可方便进入,并将停车场和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置在,满足城市居民进入生态区的需求,提高了可达性。
2012年,白马寺山生态区在“国际花园城市”竞赛活动中,获自然类单项金奖,有力的证明了白马寺生态区的实施成效。荣誉的获得使晋城这座年轻的、煤田上的花园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对提高晋城的对外开放形象和促进招商引资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2 生态修复为主的建设――吴王山生态区(生态绿肺)
2.2.1规划背景
吴王山位于晋城市主干道凤台西街最西端,是主城区西部重要的景观背景。多年来因煤矿长期大规模的机械化开采,造成了山体塌陷、生态植被破坏等多类地质灾害。煤矿停产后,坑口被填埋,附近居民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随处堆放,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垃圾山”,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不仅如此,随着豪德商贸物流、庞大汽贸等重点项目的落地,吴王山的环境与现有的发展格局已经不相适应,环境治理工程迫在眉睫。
2.2.2现状存在主要问题
经过对吴王山的实地调研与分析,得出吴王山现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生态系统稳定性差
2.如何维护城市乡土景观
3.开放空间如何形成系统格局[2]
2.2.3规划实施成效
吴王山经过这几年的生态建设,基本上完成了既关注绿色生态建设,也十分注重吴王山历史文化的开发,同时开放空间也形成了一定的体系。比如在植被修复上,以丰富山体植被为目的,栽植油松、国槐、玉兰、银杏等大规格风景苗木60余种、6万余株,对“垃圾山”实现了生态修复,生态系统稳定性得到了提升;在开放空间建设方面,规划中的提到的环形“玉带”基本已经建成,宽6米、全长3100多米,贯穿整个森林公园,沿途还建有多条登山步道,可以通往所有“景点”。
2.3 生态旅游为主的建设――丹河生态旅游带(生态绿廊)
2.3.1规划背景
近年来,随着晋城市煤化工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无组织排放,晋城人民的母亲河――丹河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化学需氧量、氨氮超标几倍到十几倍,直接威胁到城市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安全。2003年,晋城境内丹河、沁河11个监测断面中,有9个断面不达标,随着城市的扩张和经济的发展,丹河水环境不容乐观,严重影响着全市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安全。
2.3.2重点问题――三重关系和一个矛盾
“文景”关系:历史中的丹河,即历史人文背景、以及地域文化等与丹河生态景观资源存在及发展的关系;
“城景”关系:城市中的丹河,即未来城市与丹河生态旅游带的互动关系;
“水景”关系:流域中的丹河,即丹河水系与其周边景观资源之间的关系。
一个基本矛盾,就是丹河旅游开发活动与景观生态资源保护之间相互制衡的关系[3]。
2.3.3规划实施成效
丹河的生态建设尊重了规划,丹河湿地公园建成后,很好的解决了上述提到的重点问题。比如“文景”关系,基本形成了东焦河水库、珏山景区、青莲寺至陵沁线一级公路桥十多公里的旅游带,既形成了城市与丹河生态旅游带的互动关系,也形成丹河水系与其周边景观资源之间和谐发展的关系。
在生态成就方面,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水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经过几年的建设,丹河生态旅游带重点工程――丹河人工湿地工程已发挥效益,一期工程于2009年通水运行,初步形成日净化污水3万吨的能力。整个工程建成后年可削减化学需氧量2044吨、氨氮540吨,丹河水质将得到明显改善,可由劣V类水质达到Ⅳ类水质标准,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郭壁饮用水源地得到重点保护,东焦河水库蓄水发电,珏山景区和龙门景区将更好的发挥效益。2010年8月5日,山西省环保厅组织邀请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环保资深专家组成专家组,对丹河人工湿地工程(一期)运行以来的综合效益进行了科学评价,一致认为丹河人工湿地工程工艺合理,具有良好的环境、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保障城市水源地安全、改善区域环境和促进旅游业发展、实现晋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北方地区人工湿地建设、运行与管理具有较好的示范作。
3 晋城市城乡结合部生态建设的政策建议
白马寺生态绿心、吴王山生态绿肺、丹河生态绿廊以及从今年开始的中心城市环城生态圈建设都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成效。但是,晋城市城乡结合部生态建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现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3.1加强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尤其应当利用新媒体技术。
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原著居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素质较差、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等原因,在他们眼里往往没有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他们很少会将生态环境保护与自身联系起来[4]。生态环境教育可以培养和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这方面现阶段在晋城市相对欠缺。正因为这方面的欠缺,城乡结合部居民既不会制止相关的生态环境破坏行为,也不会对自己破坏生态环境感到心里愧疚。
晋城市在接下来城乡结合部的生态建设中如何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开展“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性村庄”活动,成为示范性村庄可以享有一定的资金与政策补助,通过这样的奖励性措施,促进生态氛围的形成,从而推动城乡结合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第二,定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让教育走进社区、走进村庄、走进学校,争取做到每月一学习,根据不同的受教育人群采取不同的宣传形式,并定期在社区、村庄与学校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竞答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深入人心。
第三,通过最近流行的新媒体(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触摸媒体等)技术,利用其网络群体不断扩大以及网络媒体覆盖面广、便于接受的优势,充分发挥其特点,调动起居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3.2 成立并扶持环保NGO非政府组织,鼓励并奖励环保产业的发展
应大力培育城乡结合部民间环境NGO,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使其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并监督政府和其他环境行为主体的职能,促进环境控制与监督,这也是优化城乡结合部环境控制的重要措施[5]。在晋城城乡结合部的生态建设中缺少第三方组织的中介作用,首先,晋城市政府应当放宽生态环境保护组织的注册于登记条件,明确NGO的合法性。其次,NGO作为中介作用应该提供相应的服务:向政府反映城乡结合部生态建设的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向公众普及生态建设的知识;对一些城乡结合部的企业是否采取环保行为起到监督作用。
建议晋城市出台相应政策,对积极推广环保产业的带头人进行表彰及奖励,对效果好的环保产业进行推广,对有巨大发展空间的环保产业给予政策扶持以及资金扶持。
3.3 建立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协同模式。
政府、当地居民、NGO以及企业构成了城乡结合部生态建设的利益主体,应建立多元主体之间相互监督及考核机制。如果政府做出损坏其他利益主体的决策,其他利益主体有权提出建议;如果企业和当地居民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政府应对其进行惩戒,事态严重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建议根据不同的利益主体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3.4 建立公交优先的交通体系
上文中提到,因生态区周边公共交通系统不发达,公众乘坐公交不方便,在生态区经常出现拥堵以及停车难的问题。生态区周边的交通应该向减少拥堵与污染的方向发展,基于晋城市生态区周边的交通现状,应建立公交优先的交通体系。利用公共交通方便公众出行、降低路段交通压力、快速地分散局部人流等优势,构建城乡结合部便捷、安全、准点、快速的公交体系,优化现阶段的公交线路,尽量较少换乘次数,为公众打造一个舒适高效的出行方式。
4 结束语
本文以白马寺生态绿心、吴王山生态绿肺以及丹河生态绿廊为例,从实施成效以及政策建议两个方面分析了晋城市城乡结合部的生态建设,以期为相关部门在城乡结合部生态建设上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晋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晋城市白马寺山生态区总体规划[R],2008
[2] 晋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晋城市城市西部吴王山生态区总体规划[R],2012
篇7
生态学;生态县;生态环境体系;构建
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是生态县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生态县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支撑与保障,是促进生态县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环境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自《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生态县经济建设成就显著,但环境建设却经常被忽视,生态环境体系尚未构建,资源浪费与污染现象并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明确理论依据,不断探索。
一、研究综述
目前已有的国内文献中尚没有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题研究,针对该问题的论述大多集中在生态县建设措施、规划编制、路径探索等总体研究中或通过典型案例形式呈现出来,综述如下:部分学者认为,生态县环境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责、划定功能示范区以及选择合理的建设模式等;部分学者提出应当重视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使其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部分学者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优先进行重要环境工程项目,通过重要工程项目带动整体建设;部分学者认为应当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开发清洁能源来推动生态县环境建设;部分学者提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认为应统筹规划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并以此作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突破口;其他学者也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改善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状况,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国外研究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分析了生态县(市)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1990年著名的“城市生态组织”阐述了生态城市环境建设的十项原则;1997年,澳大利亚政府提出生态城市发展规划,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设计了框架;与此同时,生态城市国际会议也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计划书,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开辟了新思路;其他研究也都集中在重新利用、循环回收、能源保护、能力修复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县(市)环境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国内外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方面的研究大都结合现实问题展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这些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1)缺少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理论依据的研究,或相关理论探讨不深入、不全面,不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因此难以把握生态县环境建设问题的实质;(2)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门研究,即没有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和细化,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不具体、不详细、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3)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研究,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单个问题解决的层面,欠缺系统性、整体性、规范性的阐述和论证。本文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并以“生态学”理论为视角专门研究生态县环境建设,同时将环境建设置于整个生态县建设中统筹规划与设计,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根本在于建设制度的创新;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将水环境建设、大气环境建设、固体废物处置、噪声污染防治结合起来,突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性、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生态学”与生态县建设
关于“生态学”,高兹、莱易斯和福斯特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生态危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虽表面可解释为人与自然相处的不和谐,在理念、方式与行动上存在缺陷,但实质原因则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偏差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制度的偏差。因此,“生态学”理论要求我们不仅要从技术层面分析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要从制度和人际关系角度来不断改革所有不完善之处,从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学”理论不仅认为社会制度创新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而且其最值得深思之处在于提出了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他们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批判资本主义生态环境危机,阐述社会主义建立的必要性。“生态学”理论在为社会主义增加新内容的同时,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通过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顺利实现。生态县(含县级市)是在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县级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园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最终目标。基于“生态学”的生态县建设,就是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在县域范围内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可持续的关系,即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县建设制度,加快生态县建设进程,实现生态县建设目标。“生态学”与生态县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必须以“生态学”为指导,使之成为我国生态县建设的理论支撑,构建全新的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从而为生态县建设提供有益路径。反过来,生态县建设实践也极大地丰富了“生态学”的内涵,为“生态学”理论提供了新的实践源泉。
三、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及其分类
根据《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规定,生态县建设指标分为经济发展指标、环境保护指标和社会进步指标。其中,涉及生态县环境保护的指标共有21项,可分为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是县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合理利用县域水资源环境、防治水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县域水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与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与工业用水重复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化肥施用强度及农村灌溉达标率等内容。大气污染防治指标是县域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整治县域重要污染点源、实施总量控制和开发新能源的条件和依据,主要包括县域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及秸秆综合利用率等内容。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是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推动县域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与高效回收利用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及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率等内容。噪声防控指标是县域防控噪声污染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县域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减少噪声污染危害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县域噪声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隔音或消音处理等内容。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指标共同构成了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的主要内容。以“生态学”为导向,强调对以上指标的分解和落实,强调制度形成与完善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度保障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有效推进,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才能不断满足生态县建设的要求,加快生态县建设的进程,推动生态县建设的创新,实现生态县建设的目标。
四、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路径
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应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县域水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开展河道整治与雨污分流整治,加快县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域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快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科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保障城乡饮水安全;深化小流域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贯彻实施国家水法律法规,加强县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健全水价机制,实行鼓励节约用水的水价制度;推广高效农业灌溉节水技术;加强节水型工业管理,形成节水型经济结构;加快县域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实施污水资源化。建设人工湿地,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县域湿地系统,逐步修复县域水生态系统;实施以削减水污染负荷、提高水体水质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县域污水再生利用工程。(二)县域大气污染防治体系构建。加强对县域内各种炉窑的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监管,对未实现达标排污的企业限期治理;根据国家总量控制要求,实行县域排污总量控制;加强民用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开展县域生态环境建设,防治建筑、拆迁、市政、运输、堆放和地面的扬尘污染;及时清扫路面,防治道路扬尘污染;加强城郊结合部扬尘污染防治,防止通过空气输送对城区的污染。开发经济、清洁、可再生新能源,积极探索再生能源的利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发展替代能源;提高优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优化县域能源结构;积极推广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发展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能源环保技术。(三)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体系构建。推行县域生活垃圾袋装化,实行收集、贮存、运输和无害化处置监管;逐步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建设密闭式的垃圾压缩式转运站,减少垃圾收集环节和在城区停留时间,避免二次污染。建设县域可再生废旧物资回收系统,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高废物综合利用率;建立县域物资和废物交换中心,促进物资交换和副产品与废物的处置。建立县域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体系和运行机制;构建县域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市场化运作模式;城区生活垃圾处置以焚烧为主,结合卫生填埋以及综合处理等多种处置技术;非城区以卫生填埋为主,焚烧、综合处理为辅。(四)县域噪声防控体系构建。禁止县域街道、广场、公园内组织的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量过大、严重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音响器材;对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营业性场所,居民区内有噪声排放的单位或个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采用技术先进的设备,降低声源强度;调整县域工业布局,使高噪声设备尽可能远离噪声敏感区;对高噪声设备进行隔音或消音处理,减少工业噪声外泄对环境的污染。禁止县域内高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在夜间和午休时间使用;合理调配建筑工地砖瓦灰沙石等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时间。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智刚.城市辖区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中若干问题探讨[J].干旱环境监测,1999.13.2.
[2]麻朝晖.论欠发达地区生态示范区建设中补偿机制建设[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3.3.
篇8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教学班级为高二(X)、高二(X)、高二(X)和高二(X),班级人数都是55人左右,其中高二(X)、(X)班为理科班,每周两个课时,高二(X)、(X)班为文科班,每周四个课时。上学期已经进行了文理科分班,文科班进行了地理期末考试,两个班级基础差异较大,各自存在的问题也有所不同,高二(X)班为“好”班,培优补差需要加强,高二(X)班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和基础能力训练。四个班级在这学期都要面临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文科班和理科班都要强化训练。而且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四个班级全员通过学业水平考试,(X)班和(X)班扬长避短,为高考冲刺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
本期教材以区域为主,包括了区域“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个章节的内容。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本期教材以区域为主,包括了区域“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个章节的内容。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事件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去观察、体验、判定和推理的能力。文科班级需要完成对《环境保护》和《旅游地理》的学习、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事件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去观察、体验、判定和推理的能力。文科班级需要完成对《环境保护》和《旅游地理》的学习
四、教学措施
中学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直观性和辨证思维能力的广泛运用上,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充分培养对地图的认识,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第二,根据教材特点选用一些带有乡土性质的案例,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尽可能在课堂上实现。另外,做好后进生的会考辅导工作。
五、教学进度
教 学 内 容
课时
教学过程
备注
授课
复习
考核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3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3
章末检测
2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3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3
月考
3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3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
3
章末检测
2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3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3
月考
3
第一章 现代旅游及作用
2
第二章 旅游资源
2
第三章 旅游景观及欣赏
2
第四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3
第五章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2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3
月考
3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2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3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2
篇9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众的环境意识明显增强,环境问题已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作为基层环境保护部门如何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要课题,只有不断探索环保工作的新路子,才能适应当前严峻的环保形式。
帮助引导企业提高环保意识
企业环保意识淡薄是构成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制止偷排、漏排这样的环境违法行为,首先使企业主真正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意识到环境保护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才能有效防止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
引导企业增强环保意识,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一是编制法规宣传册。将与企业密切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编印成册,发送到各个企业,使企业明确认识到自己的法律责任。二是举办知识竞赛。举办环保法律法规知识竞赛,以竞赛的方式提高企业学习环保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三是打造信息沟通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建立论坛或QQ群等,并以此为平台加强与企业沟通。四是利用案例教育警示。挖掘整理国内外治污正反典型案例,正面教育,传授经验,反面警示,以儆效尤。
加强环保队伍自身能力建设
对于基层环保部门来说,队伍不够庞大,任务却很繁重,必须通过加强队伍建设来顶住重重压力做好环保工作。
一是要强化政治和业务学习。要学习政治理论更要学习业务知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通过多种形式组织环保工作人员学习各项环境法律和业务知识,逐步提高环保队伍日常业务能力和处理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二是要强化考核激励机制。积极推行领导干部和科室岗位目标责任制,将干部的考核、选拔与日常工作表现及工作成绩紧密结合。三是要强化监督制约机制。以制度来规范环保工作人员的行为。四是要强化工作效能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项具体业务的办事流程,靠严格的办事流程来推动环保业务工作效率的提高。
截源截流把好环保审批验收关
环保审批和验收关系着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常说开源节流,可对于环境保护工作而言,则要更多地讲究截源截流,只有在源头上把好审批验收关,才不至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停地充当救火队的角色。
把好项目环保审批验收关重点要严把七个关口:一是严把分类关。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确定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不降低评价等级;二是严把分级关。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把关,对不属本级审批的项目,按要求呈报,决不越权审批;三是严把政策关。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四是严把选址关。对每一个项目都要亲临现场进行勘查,查看是否符合防护距离、功能区划和区域发展规划等,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一律不予审批;五是严把工艺关。对污染重、能耗高、水耗大的粗放型经营项目和环保投资无保证、治污工艺不成熟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或呈报,积极引导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新工艺;六是严把标准和总量关。对不符合总量控制标准或达不到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一律不予审批;七是严把监督验收关。注重新、改、扩建项目全过程环境监理和竣工验收,坚持投产时治污设施不健全不验收、不符合环评要求的不验收、污染物排放不达标不验收、存在环境污染隐患的不验收的原则,确保新上项目能够稳定达标运行。
充分发挥环境监察的监管作用
审批验收把的只是源头关,企业投产之后守法情况的监管才是环保工作的重头戏,这就要靠环境监察部门的执法监督来实现。只有充分发挥环境监察部门的执法效能,严格执法,对环境违法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切实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才能有效的维护环保部门的威信,做好新形势下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要充分发挥环境监察的监管作用除了加强业务学习和交流培训、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以壮大监察队伍力量外,最重要的是要创新工作机制,提高环境监察工作效能。一是责任分工要创新,在细化分解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根据人员特点合理分配工作岗位,同时建立完善岗位责任制度,做到人人有任务、人人负责人、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干。二是执法方法要创新,将白天巡查和晚上抽查相结合、日常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工作日检查与节假日检查相结合、专项执法行动检查与日常监察执法相结合。三是执法形式要创新,将单一的执法模式转变为形式多样的执法模式,如本级和上级联动检查、辖区之间交叉检查、与环保内部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检查、与外部相关部门横向联合检查等。四是处罚手段要创新,把单一的行政处罚手段转变为综合制裁手段,在用好用足现有环保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采取挂牌督办、限批、限贷、一票否决、媒体曝光、向公众道歉等多元制裁手段,同时对恶劣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移交公安机关。五是监管机制要创新,探索建立环境监管的长效机制,对环境污染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大对重点企业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强化整改监督建立整改后督察机制,防止违法排污现象反复,巩固执法成果。
充分发挥环境监测技术支撑作用
环境监测是环境执法监督和污染纠纷仲裁的技术基础和法定依据,必须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的技术支撑作用才能做到合理规划、正确决策、公正仲裁、有据执法。
充分发挥环境监测技术支撑作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监测设备。积极开展监测能力达标建设,在积极争取财政部门资金支持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奖励和援助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在综合评估经济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基础上,根据监测工作的实际需要,有组织有计划的配备更新监测设备,以满足日益升级的监测工作要求。二是注重监测队伍培养。要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保持监测队伍的相对稳定,为监测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成长环境,并通过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监测业务培训,提高监测队伍的整体作战能力。三是完善监测制度。要进一步规范环境监测流程,控制环境监测质量,切实落实和完善责任措施,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考核和奖罚机制,将内部的质量控制同外部的监督机制相结合,来确保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都符合规范,使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中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
篇10
(二)强化新闻
篇11
在我国荒山地、荒坡地、荒草地、荒碱地和荒沙丘六大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滩涂资源经济价值最合理、投资最可行,开发潜力巨大[1]。但滩涂生态系统是一个复合系统,复杂性较高,尤其在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仍存在环境保护与开发相博弈的态势。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在滩涂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找寻一个平衡点是必要的。
1 各地滩涂的开发现状
1.1 滩涂开发成果
截至2002年,浙江省舟山市围垦造田327处,围垦面积12 332.8 hm2,使64个小岛(礁)与大岛相连,扩大了海岛陆域面积[2]。1949—2001年,上海市共圈围滩涂8.73万hm2,使上海市陆域面积扩大了14%[3]。截至2003年,厦门市围垦滩涂21处,围垦面积达5 900 hm2[4]。1951—2008年江苏省累计匡围滩涂207个垦区,总面积达27.50万hm2,增加耕地5.70万hm2。截至2005年底,东台市共围垦滩涂1.37万hm2,形成耕地1.00万hm2,水产养殖0.30万hm2。2011年12月,迄今为止国家海洋局批准的一次性用海面积全国最大的匡围项目,也是全省第一个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审批的滩涂项目条子泥匡围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这标志着“国家级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工程全面启动,东台市历史性地走在了江苏沿海发展的前沿。按照江苏省总体规划,到2020年全省计划围垦18.00万hm2,其中东台市占6.67万hm2。东台市将对这些滩涂实行综合开发利用,推进港口建设,培植特色产业,致力打造集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于一体的国家级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为实现“全省争先、苏中领先、苏北率先”提供强劲支撑。
1.2 滩涂开发存在的问题
各地滩涂开发普遍存在开发利用效率不高,多以传统的种植、养殖业为主,利用方向单一;缺乏总体规划,管理不够规范;政府投入资金匮乏,民间资本引进力度不强;重开发轻环境保护现象仍然存在。当前,东台市沿海滩涂土地资源是全省最多的,但滩涂开发的层次、速度和滩涂经济增长较为滞后,与南通市以及友邻县(市)比,还有很大差距,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一个“凹槽”[5]。
2 滩涂开发与保护对策
2.1 以设置专门机构为特色,开发与科研同步
滩涂的开发需要结合各自特点走差别化发展之路,其保护也更应遵循地域属性,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为此,东台市滩涂设立专门科研机构,将中科院南京分院东台市滩涂研究院设立于此,走开发与科研同步之路。针对东台市滩涂的特点重点开展滩涂围垦工程、新垦滩涂快速治理与培育、滩涂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和引进,促进滩涂的科学开发利用,服务地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
2.2 以市场化运作为导向,开发与保护同步
大力倡导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打破垄断,提高效率,鼓励将政府的公益目标与企业的利益结合起来,对那些不符合滩涂环境保护定位要求的经营业务,逐步引导,使其规范;对高污染、高耗能或未通过环评检测的项目坚决予以取缔;积极引进低消耗、高产能、绿色环保型项目,走政府扶持、企业进入、全民参与、市场运作、公平竞争的“以滩养滩,以滩治滩”良性发展模式,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同步发展。
2.3 以高起点规划为基础,保护与发展同步
根据区域滩涂资源及环境现状,并结合区位特点,借鉴其他地方成功案例,积极与水务、农业、国土、财政等相关部门协作,高起点编制符合区域滩涂开发与环境保护需要的长中短期规划,规划要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以此为基础,进行高起点发展。如东台市正大力开展以“全省争先、苏中领先、苏北率先”为目标,开展“综合开发利用,推进港口建设,培植特色产业,致力打造集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于一体的国家级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
2.4 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保障,保护环境促发展
随着各地滩涂开发力度的加大,局部地区污染物的量难免出现增加,污染物的种类和成分将变得复杂。因此,必须建立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预警预报和防御体系,坚持可持续发展,要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及人员能力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监管,确保环境安全,在环境保护中促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繁荣。
3 参考文献
[1] 何书金,王仰麟,罗明,等.中国典型地区沿海滩涂资源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李晓武.浅谈舟山市滩涂资源开发与海岛经济发展[J].水利经济,2003,21(4):12-13.
篇12
本期,我们带大家走近内蒙古科左后旗生态摄影协会,走近这支爱鸟护鸟的队伍,与协会的名誉主席包秀奇和主席单宏宇面对面交流。以下为采访摘录。
Q 旅游纵览:您好!包主席。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在我国还是放眼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各种环境保护队伍也像雨后春笋般涌现。您最初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组建内蒙古科左后旗生态摄影协会呢?又是何时与鸟类生态摄影结下不解之缘的?
A 包秀奇(生态摄影协会名誉主席):我的行政职务是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文化馆的馆长,开展文化艺术创作,繁荣群众文化生活是我份内的工作。同时我又是个多年的摄影艺术爱好者,和许多摄影艺术爱好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热爱摄影艺术,题材取向广泛,绝大多数人喜欢生态摄影,在我们地区以野生鸟类为题材的首位摄影人就产生在科左后旗,我当然也被吸引进来。2011年在我的策划下举办了《科左后旗首届野生鸟类摄影展》,6名作者的50余幅野生鸟类作品深深地震撼了观众的心灵,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得到了当地领导的赞扬和野生动植物保护部门的鼎力支持。许多摄影爱好者纷纷购置设备,加入到了拍鸟的行列中来。队伍壮大了,我想就需要有个交流、展示的平台。为了提高大家的拍摄水平,繁荣摄影艺术的创作,规范拍摄野生动植物的道德行为,辐射生态摄影的影响力,为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出力、献策,这是我们成立生态摄影协会的初衷。
Q 旅游纵览:您好!单主席,在一般人看来,摄影和生态环境保护可能是两件事,但是您和您的摄影团队却被誉为“野生动物保护使者”,那么作为生态摄影人在拍摄过程中应该怎么做,或者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A 单宏宇(生态摄影协会主席):我们是生态摄影协会,大自然的迤逦风光,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野生动植物的灵光丽影都是我们的镜头所向。当然,野生鸟类摄影更是我们生态摄影的一个重要题材。我们主张拍鸟人首先应该是爱鸟人、护鸟人,应该是良好生态环境的守护者。在拍摄创作过程中要尊重你的“模特”,做到不伤害、不惊扰、不追逐,不进行影响鸟类正常行为的诱拍,不进行影响鸟类孵化、育雏的拍摄,做到隐蔽接近或守候,拍出鸟类的自然行为、动作、姿态、场面、故事。还有,不破坏鸟类栖息、繁殖的环境,不在拍摄现场制造垃圾,污染环境,一是把野餐垃圾就地掩埋,二是带回家来处理。这些行为规范在我们生态摄影协会的章程里专门设有《野生鸟类摄影道德准则》《野生植物摄影道德准则》和《野生动物摄影道德准则》。
Q 旅游纵览:内蒙古科左后旗生态摄影协会一路走来,在爱鸟、护鸟、拍鸟的过程中有没有发人深思或者让人欣慰的故事,能不能和我们的读者分享一二?
A 单宏宇:我们生态摄影协会的朋友们,除自己遵守生态摄影的道德准则外,还在各种场合宣传爱鸟、护鸟的重要意义,并在拍鸟过程中还做了大量的保护、救助野生鸟类工作。凡遇到偷猎者下的铁夹子、撒布的毒饵都加以清除;对发现的偷猎者进行规劝、教育,和他们交朋友,有的偷猎者已成为我们拍鸟、护鸟的“信息员”。几年来我们从偷猎者的铁夹子里救出来鸟类有天鹅、鸿雁、赤麻鸭、麦鸡、银鸥、大杓等数十只。2011年,我们有个影友在拍摄时发现一只灰头绿啄木鸟幼雏从树洞里掉了下来,在地上扑棱,树洞很高无法送回去。考虑当地环境里有黄鼬和雕枭的存在,有可能会成为他们的口中食,便带回家中,买来面包虫等食物精心喂养。半个月后雏鸟有了飞行能力,他约了几个影友将它带回原地,见到了已经初飞的幼鸟群后将其放飞,看着它渐渐地融入兄弟姐妹中,看到了它敢于与伯劳鸟抗衡的场面才高兴地离开,我本身就是亲历者。
Q 旅游纵览:有幸见过一组你们的野生鸟类摄影作品,从摄影的角度讲,静态的鸟可能好拍一些,拍摄动态的鸟随机性和难度可能就比较大了,不知是怎样把握的呢?
A 单宏宇:这可有点不好说,首先我们的野生鸟类的摄影水平并不是很高,可以说参差不齐。野生鸟类摄影所涉及到的领域太多,比如,个人对相机使用的技术、技巧掌握、熟练程度,个人的审美取向和追求,拍摄的动机和最终目的,相机、镜头等设备的选择,天时地利的机遇和现场光线的运用,片子的后期调整等都会影响鸟类摄影作品最终形成。我们还在摸索、学习当中。
Q 旅游纵览:都说“良禽择木而栖”没有好的自然环境,鸟儿们也就“无枝可依”,那就内蒙古生态环境及气候的特殊性而言,您在拍鸟过程中有什么感受呢?哪些问题或矛盾是亟待解决的?
A 包秀奇:内蒙古地域辽阔,横向跨度很大,生态和气候类型纷繁复杂。就我们科尔沁域内的生态系统来说也是多样性的,有山地草原、坨甸草原、丘陵草原、平原草原、黄土沟谷草原。大自然给我们留下的山林、建国以来的绿化造林的成果,加上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湿地保护的初见成效,为林鸟的迁徙、繁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来草原繁殖的、迁徙路过的林鸟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多。草原上的湖泊和季节性湿地为长途迁徙的水禽、水鸟提供了落脚地和补充能量的食物,就我们的观察,从数量和品种上看比前几年有所增加。
篇13
Key word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ecological security;review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134-01
1 多源数据管理(同化、融合、共享)与数据库构建技术
1.1 国际:多源数据管理和数据库构建技术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逐渐成熟。在对多源数据管理上,数据获取对象复合化、数据类型复杂化、处理方式的集成化是其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在数据库构建技术上,向上与地方、国家和国际标准接轨,技术标准紧随其发展趋势;向下突出自身特点,充分考虑操作对象的实际发展需求。
1.2 国内:以数字地球科学为指导,加强3S技术、环境模拟技术和计算机编程手段的应用,突出GIS技术的多源数据特性,通过与不同领域技术的结合,发展了包括“一种土壤水分监测的数据同化方法”、“一种多源环境生态信息数据同化方法”、“机载多角度多源数据的实时采集装置及方法”、“多源数据采集系统”、“基于规则和可信度的多源数据融合系统”、“一种分布式可同步的多源数据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人口时空动态出行特征建模方法”、“一种动态数据库构建方法”等多项专利技术。
1.3 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近几年才提出生态安全屏障的概念,在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上,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虽然已有一些针对特定技术和领域的研究,例如“谢通门县铜金矿带遥感图像蚀变信息提取及多源数据融合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基于多源数据集成的松嫩平原土地资源空间数据仓的设计”、“多源多时相数据空间分析及其在墨脱地区的应用”、“基于多源数据的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估算研究”、“基于多源数据的三峡库区乐天溪流域林地植被覆盖动态监测”等,但是缺乏对整个地圈—生物圈——大气圈的综合研究,一些技术与模式在区域尺度上的适应性和推广性还有待检验。
1.4 未来发展重点:注重由海洋、大气预测的研究向对陆地多源数据处理和预测的发展,由气候预测向生态预测发展;注重在考虑环境发展的同时,加强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视,由单一的环境数据预测向环境与人口生产力结合发展;注重由理论和技术探讨向案例研究发展,关注理论和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注重数据库平台的建设,由文件数据库方案向纯关系数据库方案发展。
2 生态安全评估模型与模拟技术
2.1 国际:在生态环境评价上,结合人类活动,注重在建设生态城市、生态旅游、生态农业中应用,评价指标选取多以综合性为原则,强调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指标的获取;在生态模拟技术上,加强对水资源问题的研究,突出人类活动对整个生态系的物质循环、能量交换、信息传递等的影响,也强调模拟数据的综合性。
2.2 国内:在生态环境评估模型上,注重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发展了城市景观生态安全及评价模式、基于模糊理论的城市生态系统评估模型、基于数据挖掘的城市生态系统评估模型等;加强经济社会生态评估模型技术的研发,发展了基于生态效益理念的企业环境绩效动态评估模型、企业商业生态系统健壮性评估模型、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发展能力动态评估模型等;在生态系统模拟技术上,加强对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和人工模拟湖泊等的研究,发展了水环境生态修复模拟技术,注重生态模拟技术在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评价方案中的应用。
2.3 存在的问题:多以纯理论研究为主,虽然涉及的研究领域较广泛,但是缺乏针对典型地区的研究,缺乏区域和全国尺度上的宏观把握与布局,技术应用效果不明显;生态系统综合评估技术研发起步较晚;针对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模型和生态模拟技术的研究不足,实际应用案例几乎空白。
2.4 未来发展重点:注重模型参数向综合化发展,由自然因素向自然—人文综合因素发展;注重在评估经济效益的同时,加强对生态效益的评估;注重生态模拟技术试验工作,加强生态系模型的自动化控制和分析测试手段研究。
3 生态安全决策支持系统研发与应用
3.1 国际:国外在生态决策支持系统上研发和应用起步比较早,技术相对成熟,涉及植物保护、林业、灌溉、农业、环境等各个方面。在决策支持系统应用范围上,研究逐渐趋于综合化,注重生态环境问题的集中治理;在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发技术上,多集成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视化技术等,加强相关辅助技术的支持作用。
3.2 国内:在生态决策支持系统上研发和应用上,结合空间技术,注重发展以GIS为核心的“3S”一体化的资源管理与监测体系;强调对动态数据的动态管理和决策支持,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网络;加强对特定地域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发,例如金沙江流域生态保护与建设决策支持系统、基于GIS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以贵州省大方县桶井村为例等。
3.3 存在的问题:我国在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上起步比较晚,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研究专家系统,80年代初研究农业专家系统,而专门用于生态决策方面系统的90年代才出现,例如“国家环境质量DSS”、“城市环境实用DSS”。另外,由于基础薄弱、信息共享困难、信息资源不足,导致我国的生态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多数停留于理论、探索和专家咨询阶段,且多数成果尚不完善,真正能够实现在生产中实用,通用性强,达到商业化的软件尚不多。
3.4 未来发展重点:注重由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向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群决策支持系统和网络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注重对环境的决策支持,结合计算机、人工智能、数据采集与管理、远程通讯技术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包括水质、水质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支持系统;注重对水资源的决策支持和系统集成技术,集成如数据管理与处理技术、模型求解与集成技术、AI中的问题求解与搜索技术、计算技术、仿真技术、决策分析技术、图形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等,为决策者创造集成式决策支持环境。
参考文献:
[1]安晓亚等.面向地理空间数据更新的数据同化[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2010,(2):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