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渔业养殖问题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渔业养殖问题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渔业养殖问题

篇1

一.生态渔业的发展

生态渔业,就是利用水库优越的产地环境、优质的水、生产优质的水产品。要求按绿色水产品或有机水产品的标准进行生产。以水库优美的、无污染的库周环境及优良的水质,主打健康的优质的水库鱼类品牌来提升水库渔业的效益。如山东省潍坊市峡山水库是该省最大内陆水库,是一座饮用水源的水库,2010年水库所生产的鱼类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后,该库鱼价近乎天价被抢一空,鱼肉质嫩滑、味道鲜美、很少有泥腥味,鱼鳞鲜亮、发青,被人们所认可,水库渔业取得较好的效益。千岛湖是获得有机认证的鱼产品,鱼的美味、鱼的效益更是闻名全国。因此水库的自然环境条件最优越,如果加以自然环境的保护,控制污染源,定能产出优质的健康的绿色水产品和有机水产品,以鱼的质量、色的品牌来提高水库渔业的效益。也就是走生态渔业之路。必须要对影响水库水质的污染源进行控制,严格水资源的管理,严禁“三废”污染源进入水库。对已经富营养化的水体,要利用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改善,确保水库的水质符合绿色水产品或有机水产品的养殖标准。注重产地环境的保护,注重库区生态林的建设,利用良好的环境生产优质鱼类,以鱼的品牌来提高水库渔业的效益。要求按无公害水产品或绿色水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加强投入品的监管,严格按标准化进行操作,切实把好鱼种的进购质量安全关,严禁投施任何肥料或渔药。作好养殖全过程的记载,建立好生产操作规程,严把水库养殖的水质检测关,以及鱼的质量安全检测。提高养殖过程的技术操作,确保鱼的皮毛,鱼的体质、鱼的规格达到优质的无公害水产品标准或者绿色水产品的标准,积极挖掘水库优质鱼的不同水库的水产品地理标志,完善水产品的商品注册,提高水库优质鱼的知名度。这样才能达到安全、优质、高效的生态渔业之路。目前走生态渔业之路成功的例子很多,如清江鱼、丹江白鱼、千岛湖鳙鱼、峡山鱼等等。

关键点:优质的水库环境,优良的水质,标准化的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的水产品质量。

控制技术:

1、要达到无公害或绿色、有机水产品的产地环境要求,水质养殖标准的要求。

2、要制定好优质的水产品标准化生产操作技术规程。

3、要建立好质量追溯保证体系,加强对水产品养殖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

二.技术渔业的发展

结合市场、结合水库渔业快速发展的成熟操作技术,在走生态渔业之路情况下,提高水库渔业的效益。一是利用现在成熟的水库养殖技术,在不投饵不施肥确保环境优良的情况下,生产无公害优质水产品,或绿色水产品、有机水产晶的前提下,如何充分利用水库的资源,投足投放好鱼种,产出质优量多的成鱼二是如何结合市场的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的成熟操作技术及时向市场提供质量保证的优质鱼类。

关键点:

如何建立适合该库的养殖结构和养殖模式,如何完成起捕的问题.如何利用水产养殖来调控好水库的水质,保护好水库水质环境的问题。

控制技术:

1、养殖模式的确立,生产计划的制定,鱼种投放规格、投放比例以及投放量的确定。

2、成热的捕捞技术能达到与市场相适应的与水库水体空间相对应的捕捞计划及其实现。

3、要达到以养殖来保护水库水体环境的目的。

三.特色渔业的发展

篇2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担高,人们对于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渔业产品越来越被广大公众所接受。尤其是一些渔业的“无公害绿色食品”,人们对它们的青睐度也越来越高。

一、淡水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1、养殖品种混乱

因为大部分的渔户缺少系统的市场调查,致使他们对于市场的供求关系等问题,认识不足,从而造成养殖品种混乱的情况严重。另外,在大部分的北方淡水养殖区,多以传统的养殖品种为主体,这些养殖品种的数量多这样在价格上就降低。同时,在选择养殖口品种时,单纯只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很少考虑当地的自然情况与资金、设备、销路等供应因素,盲目的投资的后果严重。

2、淡水养殖饲料的配合

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渔户对于饲料配比的认识严重不足,认为只要最贵的,国外产的饲料就是最好的饲料,对饲料的成分、配比,不同淡水养殖品种所需营养的需求不同等因素,都没有很好多考虑在内;另外,由于饲料的生产厂家多品牌质量乱,饲料市场的管理力度不够,也是影响北方淡水养殖业发展滞后的因素。而且,还有些质量确实很好的饲料,但是其价格却不是大部分渔户所能接受的,致使北方淡水养殖的饲料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3、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疾病

在养殖业中,暴发性疾病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它严重影响着养殖业的发展,尤其是北方淡水养殖业中的淡水养殖鱼类的暴发性疾病。这类型的暴发性疾病的发生时间短、蔓延范围广、治疗较难,而且很多种鱼类对于这类型暴发性疾病一旦爆发,则会迅速蔓延,而且延长、这类疾病的抗药性增强,危害性会更大。

二、促进淡水养殖业发展的对策

1、市场供需关系

淡水养殖市场地需求量还不是很多,所以在进行淡水养殖业促进发展计划时,就要对淡水养殖市场进行调查。相关工作人员对市场进行调查,研究消费市场对淡水养殖产品的需求情况,进而指导渔户进行养殖规模、种类等条件的变更,进而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另外,还可以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情况,合理地对淡水养殖产品进行精加工,以提高淡水养殖产品的价值,进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2.学习新型养殖技术

在淡水养殖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鱼类的暴发性疾病问题。所以相关渔户应该将防病放在养殖的首要位置,另外在发展暴发性鱼类疾病时,要沉着、冷静,迅速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尽量减少损失。所以,地区相关部门要积极组织淡水养殖渔户,进行新型养殖技术的学习,学会区分各种不同鱼类疾病的主要特征,进而对症下药;通过有意识地记录、研究,找到暴发性鱼类疾病爆发的规律,以进行及时的防范措施。另外,还要注意对淡水养殖的饲料的选取技巧的学习,针对不同的鱼类,选择不同的饲料,提高饲料质量,学习饲料成分的合理配置,满足鱼类营养需求;学习养殖的日常管理技术;适量减少单位放养的数量,以期在最佳的放养范围内,使利益最大化。

3.无公害绿色渔业产品的开发

篇3

1.2体育课程的目标体系

新课标体系是以体育的功能来确定学习领域的,将体育课程的目标按领域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5个相互关联的部分。后根据各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将中小学阶段分为6级水平,大学阶段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这是从低到高、由易到难、层次分明又相互衔接的体育课程体系。其中,健康主线包括了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集中体现了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主体;运动主线包括了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集中体现了体育课程的必要载体作用。培养学生运动参与的自觉性: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时效性: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获得野外活动基本技能。增强学生身体健康的明显性: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实现学生心理健康的针对性:了解体育运动队心理健康的作用;正确理解体育运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学会通过体育运动等方法调控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达到社会适应能力的迁移性: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1.3体育课程的结构

较传统的体育课程,现在体育课程的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功能的变化注定结构也要随之变化,打破了原来只把体育课程局限在体育教学的模式,结构进一步扩大,包括4大方面。1)体育课教学,由室内课教学和室外课教学组成,以室外为主。是以身体和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项特殊活动。在活动中除要教给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外,同时还要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种体育娱乐活动能力。2)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身体活动,相对于体育课来说,其形式更多、自由性更强。3)课余训练竞赛,是对学生中运动尖子、运动特长生的培养,并参加一定的竞技比赛,以提高学校的整体运动水平和为学校争取荣誉。同时,借此推动和影响学校体育进一步开展和提高学校的文化氛围。4)社区体育活动,组织师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一些社区类开展的体育活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扩大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效果和影响等。

2新课标与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要求

2.1课程的实施促进教师观念转变

新课改的内容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动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体育教师应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教育者”乃至“教育家”,而不是竞技体育的“教练员”。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教练员所具备的主要是竞技体育的知识,他们更看重体育技能的掌握;教育者或教育家所具备的则是多学科的交叉知识,既有出色的专业知识,又具备多能的本领,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1)目的不同。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进学生的健康,就是要达到三育中“育体”的功能;竞技体育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运动训练提高训练者的竞技能力和水平。2)适应性的不同。学校体育是以运动项目为手段,选择适合学生锻炼的项目,运动项目是可以替代的,要以学生的爱好与习惯为依据;竞技体育是以运动项目为标准,选择适合运动项目的人,一般是每个运动项目对运动员都有不同的标准。3)采取的方法不同。学校体育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一般采用体验教学法、感受教学法、情感教学法等,以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育教育,使学生在快乐中达到健身健心的目的;竞技体育则采用“三从一大”、超量恢复等训练原则,使受训者在高强度的训练中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达到提高运动技能的目的。4)评价机制不同。学校体育以激励与发展作为评价的机制,承认差异性,强调学生体育素质增进的程度;竞技体育以运动员技术技能水准为依据,以比赛名次和成绩作为衡量的标准。以身体素质的提高作为学校体育目标的落脚点,把学校体育“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真正贯彻到体育教学中,以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2课程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升

新课标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化要求更高。1)灵活的教学内容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能对这些知识灵活运用、熟练把握。2)体育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仅将动作技术讲解清楚,还能做出规范的动作示范。3)体育教师要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2.3课程的深入促进体育课程资源开发

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课程有相对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考核标准,这种封闭式的指令性模式,导致了体育课程的制定者与实施者相互割裂。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程的实施者和执行者,所做的就是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成为忠实地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教书匠”,没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无需开发课程资源,只要按部就班就行了。《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权力和义务进行重新定位,教师应全方位和主动的介入到课程建设中去,包括对课程的研究、开发、设计和实施等一系列创新活动。由于新课标不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充分选择和开发的空间,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本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出有助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课程资源。体育教师应把自己定位在体育课程建设的“参与者”与“执行者”,而不是单纯的体育课程的“实施者”与“操作者”。

2.4课程的变化促进教学设计优化

新课标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过程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将教学环境视为“培育”而不是“冶炼”。所谓“冶炼”,即简单的向学生灌输体育的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按照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而提倡的“培育”方法是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出多样化的教学内容,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发挥聪明才智,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体育课程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具有丰富多彩的、百花齐放的课堂教学程序与情景,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并能对学习效果作出多样化的评价。

2.5课程的推进促进教师组织能力和监控能力的强化

教育工作有特殊的规律和严密的科学性,教师的劳动是一项复杂而有创造性的劳动。体育课教学大部分是在室外进行,更要突出组织技巧和监控时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创造新法。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创设一种和谐、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注重学生主体意识培养、主体能力发展和主体人格塑造,尤其关注学生的个性、潜能、兴趣能否得到充分施展。当然,在体育课堂中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不能离开老师的指导和管理。教师要用自己的慧眼、聪耳、匠心去关爱、帮助、引导每一个学生,使其都能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和体能发展。强调自主并不意味着采用完全“放羊式”的教学,那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方法。我们提倡的是科学的、有序的“放羊式”教学,是指在体育教师科学的管理下将“羊儿”放的越来越强壮。

3通过新课标实现体育师资的专业化发展

3.1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与标准

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就是教师按照工作岗位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训练,获得学科专业知识与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事教育素质,取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则是体育教师群体专业化不断深化的方向。体育教师专业化是指体育教师个体在从事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和理论研究中,在专业学习方法、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精神等方面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教师职业能力及素养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又是体育教师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精神指向。为此,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是在专业文化、专业精神的引领下,通过有效途径,将体育与健康理念、方法、知识、技能融入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使其专业始终向着理想目标发展。

3.2塑造永恒价值的基础素养

教育工作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是一种人与人全面接触、相互作用的劳动。这种作用表现在教师要根据特定的教育目标和品行模式,教育与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以及良好的行为准则。要发挥这一作用,教师就应自觉地塑造自身的高尚人格,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另外,在心态方面能保持平衡,遇事不走极端,办事不偏激,善于合作,合理宣泄和排除消极情绪,用平和、理智方式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克服心理异常,完善健康心理和人格魅力,真正成为人格完善、知识广博、和谐发展的体育教育人才。

3.3塑造高效价值的科研创新素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对教师角色描述中指出: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绝非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性格素质,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意识,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是一种主动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教师专业化是当今教学改革和研究的重大主题之一,也是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课题。新课标的贯彻实施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主要是因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不够充分。作为一名当代的教育工作者,仅具有教学能力而无科学研究素质和创新精神是不称职的。教师只有在科学研究中不断探索和学习,才能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新知识、新动态、新进展,也才能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体育师资的培养往往有重技术轻理论,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素质的倾向,形成“先天不足”。通过新课标的贯彻实施,要大力促进体育教师的再学习、再提高,不仅四肢发达,也要头脑复杂,克服那种重武轻文、文理失衡和知识营养失调的现状,使自己的专业更专,多能更通。

4体育师资职业素养的构成要素

从体育师资的教育实践和培养实践分析,其职业素养结构应该由四个大的方面组成,即人格结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和身心结构。人格结构包括道德情操、创新人格;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技能知识和专业知识;智能结构包括智力、创造力、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完善能力;身心结构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每一能力结构涉及到一些内涵因素。

5体育师资职业素养的养习

5.1构建教师成长的良好氛围

成长的氛围包括学习氛围、生活氛围和工作氛围等。学习的主要场所在校园,知识的学习来源于学校教育,同时校园文化对于体育类人才在陶冶情操、磨练意志、文化修养和自我塑造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其成长和发展的直接环境。在世界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的主要场所同样还是校园,可以说学校是育人乃至人才成长的摇篮。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富有特色的校园人文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工作环境、人性化的生活环境,和蔼可亲民主公平的核心领导等,都能够对促进人才成长起到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的各级各类学校如果都能够重视校园的硬件和软件建设,重视符合教育规律、育人宗旨的管理,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也有利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5.2大力倡导针对性培养的发展模式

教师专业发展应从职前适应期、职后磨合期和职中发展期各个阶段给予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充分利用和发挥学科带头人及教学名师的作用,使进修提高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唤醒教师上进的主动性,制定一些政策和措施,鼓励教师发展与成长,促使教师能不断地自我学习,不断提升教学技能。在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要关注不同地区、不同年段、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教龄以及课程实施不同水平教师对培训要求的差异。

5.3为教师创造良好发展空间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主要是借鉴发达国家的体育课程模式为框架的新课改要求实现整个基础教育体育教师的角色转换,即由体育教学大纲的“实施者”或“执行者”转为课程的“开发者”或“设计者”。教师角色的转型是个摸索、实验、调整的过程。因此,学校对保护教师的改革热情和积极性非常重要,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才能真正实现课改的成功。学校要努力为教师创造宽松的发展空间,给予一定政策、机制方面的保障,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和思想负担,使教师更轻松、更积极地投身到新课改的实验、推广中去。

5.4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新课标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由于地区不同、学校条件不同、学生基础不同、师资力量不同、执行情况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效果不同等因素

存在,各自都有其独特的地方,应多加强交流合作,相互借鉴。从学校层面上说,一方面在校内给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在校内教研组内交流的同时,可成立专家、研究员、教师共同参与的“研究体”,并形成网络,使每个教师都有相对固定的咨询员,或掌握与一些教育专家、学者联系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咨询与会诊,充分发挥有效地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校外进行合作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有效地推动新课标的贯彻执行。

篇4

我国高职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发展学生的身体活动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工作。随着就业形势逐渐严峻,社会竞争也越激烈,现代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企业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专业的职业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求大学生要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就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解决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学校就要重视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这个过程是长期、缓慢的,不能一蹴而就。学校要在重视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德育和智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将体育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让学生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了解和实践“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高职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参加比赛,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竞争的残酷,磨炼意志,胜不骄败不馁,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情绪的能力。团体运动项目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集体意识,学会团结互助,互相协作,协调学生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1)明确教学目标,更新教育观念

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首先就要明确教学目标,更新教育观念。要根据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来改革体育教学,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结合专业设置和职业特点,积极开展职业性体育教程,为未来的职业岗位需求服务,以合格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为职业生涯做好准备,真正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要在思想上引起重视,认识到培养和提高职业素养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落实到实践中,要提高体育教学中职业素养培养的比重。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企业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必须要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2)将体育教学与职业素养培养结合起来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盲目效仿普通高校,要将体育教学与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职业发展结合起来,加强学生职业工作和体育教学共同性方面的发展。在实践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有意识的将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结合起来,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在运动的过程中培养了自身的职业素养。在保证学生提高体育实践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让学生更好的将体育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以后职业生涯的影响力,和对职业素养培养和提高的重要意义,从而做到积极参加,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只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更加符合现代企业的要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更快的适应工作生活。

(3)改革教学模式,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

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就要将体育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结合起来,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职业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所以,体育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各运动项目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赛,让学生在输赢中学会如何面对成败得失,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另外,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提前感知职业环境,了解自身的不足,便于后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职场环境的适应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增加一些合作项目的小游戏,让不同专业特点和身体素质的学生一组进行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4)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保证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领路者。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体育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学习,加强对职业素养的认识和了解,采用丰富多彩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同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环境。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

(5)让学生树立职业素养教育的观念

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对职业素养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要让学生清楚自己的职业理想,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有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和监督的作用,最重要的还在于学生自己。如果学生能够自发的将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与教学、生活结合起来,那就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体育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学生还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从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后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篇5

二是很多高职院校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很多院校愿意将大量经费投入到能迅速看到效果的校园扩建、实训设备采购等硬件建设中去,对于需要持续建设和经营的校园文化,则能省则省,不给予足够的重视,相应的建设经费就没有任何的保证,无法构建一个体现高职教育特质的文化环境。

三是高校扩招、后勤社会化之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凸显的新问题与新情况。高职院校的招生一度占据全国高招的半壁江山,然而,学生人数增加了,其来源也越来越广,整体素质则明显下降。我们知道,学生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与建设者,其素质降低,必然也导致校园文化水准的降低。此外,一些高职院校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学分制、弹性学制、远程教学、自考助学、半工半读等新手段大量涌现,如何继续巩固和发展校园文化,使其发挥正确导向、凝聚学校精神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且棘手的问题。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这三个突出问题,如果我们仔细加以审视,就不难发现,其根源在于对高职教育“职业性”特质的漠视,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忽视。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重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校企文化”合力,从学校职业素养养成环境的建设、学生责任意识的提升、企业制度文化的导入三个方面发力,营造展现高职院校教育特质的校园文化。值得注意的是,强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并非这两种文化的简单叠加或者替代,而是从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立场出发,建设“源于企业文化,高于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实现高职教育的育人目标。

1. 实训基地“企业化”,塑造职业素养养成环境

高职院校非常注重的实训基地建设,是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阵地。在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上,要按照“企业化”的标准建设和管理,塑造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环境。“企业化”的标准建设和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训基地按照企业“企业车间”标准建设,并在实训基地张贴企业安全标语、企业生产操作流程、企业安全操作规程等。二是学生在实训基地实训时一定要“员工化”,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管理,实训期间,要求学生着实训服装,佩戴胸牌,依照企业工作流程和程序进行实训。通过这种环境的塑造,实现实训基地与工厂在环境上的“无缝对接”,让学生在实训基地实训时,就能按企业标准接受管理,毕业时实现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

2. 导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责任意识

从一定意义上讲,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是有区别的。校园文化是一种程序文化,讲求计划、讲求秩序,企业也讲计划,但是市场的变化很快,企业更强调速度,更强调灵活。与之对应的,是企业文化所强调的责任感。在企业环境里,责任是非常清晰,非常明确的,一项任务,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但需要你承担下来,你就不能回避。企业的这种责任意识,内化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这些核心价值观,基本囊括了我们所熟知的职业与责任要求,如实事求是、团结协作、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爱岗敬业、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等等。这些素养仅仅通过专业学习是无法形成的。高职院校应坚持职业的价值导向,聘请知名的行业企业专家定期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或者在专业课程中有选择地把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介绍、展示给学生,塑造职业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校园里就能受到优秀企业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培育学生贴近行业企业要求的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责任意识。

篇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8-0071-02

一、中职与职业本培养衔接是大势所趋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指出,全国近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丁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在培养模式上,职业本科院校将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比重将从现有的55%提高到70%-80%。目前国家已经“渗透”本科教育的职业化要求,强调职业教育体系,明确勾勒出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而且对学术型和职业技能型本科的高等院校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为职业本科院校的发展战略和办学定位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依据。

辽宁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并具体提出了要开展职业本科取向的教育试点,促进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沟通与衔接,搭建职业人才成长“立交桥”。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该省已经把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纳入到职业教育体系之中,并明确要改革办学趋同化、办学特色不鲜明、脱离行业企业实际的办学现状,突出职业取向的理念,把职业技能培养放在首位,为该省高校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职业型本科院校定位准确与否,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关系到职业本科院校办学的成败。

二、中职与职业本科培养的衔接对策

(一)培养目标的衔接

培养人才是高校首要职能,按社会需求和技术应用能力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这种人才不仅应用性强,技术与技能性强,而且职业针对性强。

中职本人才培养衔接的关键是培养日标的衔接,培养H标衔接需要中职、高等学校共同制定合理的人A培养方案,这是实现两个阶段课程有效衔接的第一步。q1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中职不能跟普通中职一样,本科也不能跟普教本科一样。此外,还应该体现层次上的差别,中职注重的是一技之长,核心是培养实用、技能、操作型的人才;而本科教育的培养日标则是高层次、应用型、管理型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也就是直接培养岗位需要的高级技师、工程师之类专业型的人才。以沈阳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为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在职业教育中的目标定位如下:工程管理类中职教育培养面向区域建筑领域,能施工、懂设计、会预算,适应从事施工一线需要的施工员、造价员(预算员)、质检员、安全员、档案员、监理员等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工程管理应用型本科生教育主要培养中层工程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以培养工程建设领域的技术管理类人才为核心。这类人才需要熟悉工程建设领域的施工技术,较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土木工程技术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协调管理能力和一定的战略决策能力。

中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中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实践技能主要体现在能够熟悉建筑企业施工流程,这类人员主要从事具体的建筑施工实务。

(二)教学计划的衔接

专业教学计划是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文件,是指导和管理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保证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有效途径。中职与高职本科单独编制专业教学计划,有利于保持人才培养的特色。正确处理中职与职业本科教育之间的衔接关系,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中职本科教学计划打破传统的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拓展专业知识学习,注重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内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操作性的专业技能的培养,着眼于学生今后能够较快地适应其职业岗位,并具备自主创业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沈阳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制订才培养方案时,在辽宁省内建设类院校中职人才培养调研、实训课程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制订的中职本人才培养方案,在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时从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毕业生能从事的工作及就业范围、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实践教学安排等方面做好中职与职业本科教育之间的衔接工作。

(三)课程的衔接

做好中职课程与职业本科课程的有机联系与整合,有利于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并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但在实际调研中发现中职本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衔接存在如下问题。

1.中职学校若不重视文化课的开设,会导致中职文化课程基础薄弱;而若特别强调职业技术教育,会使得中职与本科专业课程重复。一是文化课程基础薄弱。公共基础课程课如数学,是工程管理专业的基础课,它直接影响着后续课程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的学习,在培养模式中,存在如下问题,大多数中职学生的数学、英语等文化基础课程比较薄弱,对职业本科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很难适应,导致对职业本科阶段专业理论课程无法深入展开,并影响学历的继续提升。二是专业课程重复问题。中职与职业本科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重复过多,尤其时候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程,造成学习时间和师资上的浪费。对于形式相同的专业基础课程,不能简单地将其撤消。课程内容上可以有重叠,但在深度上应该有所区别。例如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职和高等教育两个阶段都要开设,但是,课程形式不同,培养目标也不一样,中职阶段课程开设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基本的施工流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思想,而本科阶段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全过程项目管理和项目策划的能力。

2.中职课程与职业本科课程的有机衔接。中职学校要重视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确保专业街接,课程设置要坚持“宽基础、重实践”的总体原则。“宽基础”是强调为高等教育服务,让学生有后劲;“重实践”则是强调职业技术教育应区别十普通教育。该校在中职本人才培养具体实践过程中采用模块化的课程设置。通过调研发现,升入该校工程管理中职本的学生中,工民建占60%,工程造价占15%,因此,在制订工程管理中职本人才培养方案时,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在校的专业学习情况,设置工程造价和工程施工两个方向模块课程。在职业本科的专业基础核心课、专业技能课、实习实训等环节安排中,在做好与中职教学内容的衔接的同时进行了深化与提升。比如,在公共基础课阶段增加了经济学、会计基础、统计学、工程力学等课程等。专业技能核心课程和专业技能课模块在中职、职业本科阶段的具体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应有较大的区别,为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应根据两个阶段培养目标的不同要求进行专业课程设置。顶岗实习是中职、职业本科阶段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中高职的顶岗实习内容与侧重点应有所不同,职业本科阶段顶岗实习是对中职阶段顶岗实习的拓展和提升,应注重实习内容的安排。

(四)教育模式的衔接

无论是中职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模式上都应突出实践性的职业教育特色,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双证书培养、就业与行业企业的密切联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共同特点,开展多种教育模式,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如该校工程管理专业中职本科推行“教、学、做、考”的一体化人教学模式,按照“校企合作”进行专业建设,通过课堂进工地和实训室、实训室进企业、模拟现场进学校、实训基地共建、双师共建、学训同步等方式充分实施工学结合,实现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的教学过程,将职业技能培养融入到操作性实验一应用性实训一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中,实现学习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使中职教育与高职本科教育模式有机衔接。

(五)师资队伍的衔接

篇7

1人文素质的内涵

对于“人文素质”一词,学术界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界定。《面向新世纪――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一书对“人文素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释:“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

人文素质从结构上看,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如语言学、文学艺术、历史学、心理学、经济、法律、哲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二是能力,如分析归纳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审美能力等。三是方法,如能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上认识世界、了解社会。四是道德理性,如健全的心智,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批判继承,对目标和理想的追求,同时还有正确的文化观念等。

对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培养,具体地说,就是要求学生至少达到以下目标:

(1)具有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对古今中外重大历史事件有基本的了解和正确的评价,能以史为鉴,以客观、冷静的态度认识现实,对待未来。

(2)具有较强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不但要有选择、吸收和消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而且对各种问题有独立的见解,并能正确、准确地进行表达。

(3)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对中外经典的文学、音乐和美术等作品有所了解,懂得欣赏,不断提高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

2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冲击,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体育专业高考指挥棒的导向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较低,长期以来改进不大。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历史文化常识。对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史实、爱国人物的英雄事迹以及本专业的发展史等,许多学生重视不够,了解不多,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是许多学生的口头表达、书面写作以及艺术欣赏水平较低。学生很少接受文学、艺术等传统人文学科的培养与熏陶,大多数学生的演讲、辩论和撰写能力差,对戏曲、国画、书法、民乐等民族传统文化不感兴趣。

三是有些学生缺乏助人为乐、乐于奉献和集体主义精神,盲目追求个人利益。如参与写材料、出墙报、当裁判等公益性活动与老师讨价还价;考高分、当干部、做好事具有目的性、功利性;平时表现不够积极,评优评奖时明争暗斗,为此甚至出现矛盾、纠纷。

四是组织纪律和法制观念淡薄。有的学生在理论课上经常迟到、旷课,多门课程不及格。许多学生有吸烟、酗酒等习惯,有的甚至参与赌博、传销等活动。

五是一些学生缺乏艰苦奋斗的作风。有的学生追求高消费,吃喝讲排场,穿着讲品牌;有的还常进营业性歌厅、舞厅等娱乐场合。

六是基本修养欠缺。有的学生衣着邋遢,正式场合身着拖鞋、背心,不注意仪容仪表;有的学生言谈粗俗,举止不雅,待人接物缺乏基本的礼貌;有的遇事不够冷静,容易冲动,遇到矛盾易发生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

3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问题产生的原因

3.1体育专业生源的影响

相对于其他大学生而言,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较低,这与体育专业的生源状况有密切关系。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招生录取与其他专业有所不同,录取分数由专业课和文化课两部分组成,但多偏重于专业课分数。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来源情况来看,大致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部分考生在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体育成绩较好;或者某一体育专项(如田径或球类等)较为突出,对体育感兴趣。这部分学生,由于大量的时间用于体育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了文化知识的学习,导致专业技能、科学文化知识发展不平衡、不全面。

二是部分考生各科成绩平平,在体育方面并无突出特长和爱好,只是身体素质较好。这部分考生报考其它专业被录取的希望不大,于是将目标转向了相对容易考上的体育专业。他们在高考前集中突击训练,勉强通过了专业考试,进入了高校体育专业学习。

综上所述,大部分体育专业学生升入大学时,文化课不突出,没有较为系统、扎实的知识基础,人文素质“先天”不足。

3.2传统“运动技术中心论”对高校体育专业教学的影响

长期以来,受传统的“运动技术中心论”思想的影响,在高校体育专业教学中,运动技术一直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运动技术学时长期保持较大的比重。教师十分重视运动技术的传授,学生也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运动技术学科的学习以及长期的课外运动训练和竞赛等。同时,大多数体育专业学生喜欢上术科,对理论课、人文社会学课程缺乏热情,甚至抱有厌学、逃避情绪。这使得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社会学科的学习不扎实,学习的氛围和效果不够理想。

4提高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对策

4.1树立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

人文素质中的各部分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这要求我们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树立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曾指出:“中国高校教育改革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切实搞好人文教育的根本就是转变教育观念,转变过去那种纯专业知识传授的观念,加强人文教育。”多年来,体育专业教学过多地受到生物学教育观的影响,过分注重专业技术的传授,忽视对体育运动多元价值的开发。在这种思想主导下,学生习惯于用运动成绩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用运动技能展现自己的实力与水平。在体育专业教学中,要用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发展观取代单一的生物学观念,一方面要加强专业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要实施通才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要把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密切融合,以体育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对学生进行身体、心智和精神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专业突出、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人。

4.2提高体育专业学生入学考试文化素质的要求

体育专业大学生培养的质量与生源的质量密切相关。和普通大学生相比,体育专业大学生入学考试既要参加文化考试,又要参加体育专业考试。但现行招生制度显然重视体育技能而忽视文化知识,这种导向难以引起体育考生对文化课学习的重视。要对高校体育招生制度进行改革,特别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录取新生的过程中,应提高对考生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的要求,切实从入口上保证体育专业学生的基本人文素质。

4.3深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课程是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中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和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课程设置是否科学、类型是否多样、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

(1)增加人文学科课程在学科中的比重。国内外的一些著名高校为了强化体育院校学生的人文教育,首先增加了人文学科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确立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如美国印地安纳大学体育健康和娱乐学院设置专门的口头表达和书面演讲课程,许多专业还要求选修其它的人文课程,如“比较文学、传播与文化、美非研究”等;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体育学部开设了逻辑学、外国文学和伦理学等25门课程;复旦大学、西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成立了通识教育专门机构,意在加强本科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和单纯的“知识视域”;华中科技大学重视人文科学教育,在确定以文、史、哲、法等学科基础类课程为核心的30余门主干课的基础上,还为学生列出了100本经典著作人文选修课,全方位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国内外高校特别是体育院校都力图通过设立和实施新型的人文教育课程,使学生具备积极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修养。

(2)充分挖掘体育专业教学的人文内涵。体育作为人类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体育教育专业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如有些专业课程,如体育概论、体育史、体育心理学等本身就属于人文学科,在教学中要注意开发其人文教育因素。有些实践课程,就技术、规则而言并无人文知识,但只要积极发掘该学科的文化内涵,也可以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如竞技体操、艺术体操等运动项目,与音乐、舞蹈有着密切关系,艺术性较强,在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表现美、欣赏美等艺术审美能力;集体性项目比赛时要求队员紧密团结,相互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奉献精神;再如足球教学,不但要讲解技术、战术,还要传授李惠堂、容志行、贝利等球星的奋斗精神和高尚品质,使学生不但受到专业教育,还能得到精神熏陶。

4.4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具有良好的育人功能。学校经常组织高格调、高水平、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可以举办以下校园文化活动:

(1)充分发挥体育专业优势,多举办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等项目的全校性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自信,加强与音乐、舞蹈等其他专业学生的交流,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2)在体育专业学生中成立各类兴趣小组或文化社团,如演讲协会、辩论协会、书画协会、摄影协会、学术论坛等,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诸如朗诵、演讲、辩论、征文比赛以及艺术展示、知识竞赛、主持人大赛等活动,营造一种积极、活跃的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综合能力。

(3)在体育专业学生中举行课外读书活动。每学年开始,可聘请文学专业的老师给学生开出阅读书目,让学生制订课外读书计划并予以实施。年底要求学生写出“读书心得”,并评选出读书优秀个人,给予适当奖励。其目的在于引导和激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切实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4)在体育专业学生中开展创刊办报活动。在体育专业学生中选拔具有文学特长与兴趣的学生,举办综合性或专业性的刊物、报纸,面向全体体育专业学生征稿,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文笔,开拓学生的思维。

4.5提高体育专业教师的素质

《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使命。”这就是说,这一神圣职责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崇高的人文精神。因此,教师的自身素质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大学教师必须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加强文化修养,提高审美情趣。针对体育专业教师而言,不仅要掌握精湛的专业技能,熟知体育专业知识,尤其要加强在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等领域的学习,以便在专业实践课教学中提高理论水平,扩大学科视野,激发学生兴趣,做到专业技能学习和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结语

努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探索的热点课题,也是我国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体育教育专业人才不仅要专业素质过硬,同时也要政治思想合格,人文素质优良,才能够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思考,努力实践,不断探索符合体育专业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培养手段,就能造就一大批符合时展需要的高素质体育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覃少菊.对高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22(2):10-11.

[2]刘少英,白晋湘,龙佩林,等.如何加强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3(1):71-73.

[3]谢小龙.加强高师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J].体育学刊,1999(3):96-97.

[4]张智.加强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1):119-121.

[5]黄成双.高师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7):961-963.

篇8

教育部制定并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教学理念。这是一个非常有针对性的命题。教育在不断地反思与改革中,逐渐回归了本真,找到了自己的理想。

当今社会,是一个善变的社会。社会学家们分析说,GDP高速增长时期,也就是社会转型时期,此时社会公众的心态普遍呈现一种稳定性,“变”成了惟一的话题。“谁动了我的奶酪?”如此深刻,又如此形象。一时间,人们纷纷觉悟:“动”则思变,变则通。于是,人人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急于求成,浮躁冒进成了这个时代的流行病。这种社会风尚自然不可能不折射到语文教学上。在升学与未来职业、经济地位直接挂钩的时代,分数与升学率成为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重要的有时甚至是惟一的评价依据。而语文教学便成为应付考试的一种工具。课堂上尽是归纳、概括,让学生记录主题思想、写作方法、结构特点。“阅读,是一项高尚的心智锻炼”这句名言,谁也不去理会了。语文课成了一种“快餐”式教学。学生若是无法消化吸收,就搞题海战术,假期补课。一时间,学生的考分也许有所提高。但是这种教学,教师只是利用自己的威严逼学生呆呆听讲,死记硬背。杜威先生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称它为“静听教育”。课堂没有活力、没有朝气。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也可谓教得严,教得勤,教得苦,大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然而这种又笨又苦的教学,不仅磨损、消耗了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和创造性,更重要的是磨损、消耗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原有的语文素质。这种功利主义的语文课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煎熬,一种折磨,如同服苦役。我们不一定同意卢梭“返归自然”的教育观,但卢梭有一句话,我们必须记得:当教育追求实利,残害学生身心时,“学校便成为心灵屠宰场。”

其次,急功近利的语文教学还制造了实际意义上的教学泡沫。其一是因为以考分为惟一目标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毫无意义的。不少教师反映,一些考分优异的学生在升入高一级学校以后,暴露出一系列的语文知识、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缺口,套用一句时下流行的话,也就是缺乏“可持续发展”性。所以这种考分的提高,并不是教学水平的提高,而是一种泡沫。其二,功利主义使教学改革停留于形式。为了体现教学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只是分几个小组,表面上问问答答,形式上“议论议论”,看起来热闹,而实际上少有学生的真正意义上的心灵参与。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多媒体进了课堂,但大屏幕上展示的不是课文,就是简答题、填空题、选择题,繁荣是虚假的繁荣。

教育、教学是不能太讲究功利、太计较实利的。“教育,必要的乌托邦”。(联合国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语文是科学,也是艺术。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传播文化。培养文化人,应该是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新课标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意味着语文教学本真的回归:呵护人。“素养”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经常修习涵养。这就是说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在于人的精神世界,是要把语文内化到人的身心与品质之中去,成为一种素质修养,影响整个人生;并且,语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一个质变的过程。一位学者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比作美酒的酿制,是非常形象、妥贴的。语文素养的这些特点就要求教师少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多一些教学浪漫和职业理想。转贴于

首先,要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为,有兴趣才有求知欲望,才有才气和灵性。要使学生对语文课产生一种愉悦感,教师自然不好再任意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喋喋不休地唠叨。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当然不能靠说相声、搞滑稽表演来取悦学生,而是要靠教师对语文的真正学识和情趣。语文教师不仅要学得多,而且要学得通,学得透,要有自己的见解,又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才能深入浅出,化繁琐为简约。切忌成为教材参考书的宣读者。曾听过一位特级教师讲授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他没有从头至尾逐段分析,而是先请学生抓住关键词“祸不单行”、“惨淡”、“狼籍”等复述当年作者的家庭境遇,然后请学生找出详写父亲背影的一部分,齐读、自读后,大屏幕展示改写的文章(省却了“黑”、“布”等字)体会表现力的不同……整堂课显得轻灵通透,学生自然不会感到累赘、枯燥,而是觉得趣味盎然。我们的教材有不少文质兼美的好诗文。语文教师要兼有学者与诗人的气质,引导学生去长期地接受优质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篇9

二、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培优”一方面是指让原来的优等生保持优秀或更进一步,另一方面是指从中等生中再培养一些优等生。“转差”就是要使后进生成为中等生甚至优等生。

中等生中有一部分是有可能成为优生的。针对这一部分学生要想尽办法让其提高成绩。第一,找机会告诉他,你完全可以成为优生,只是你之前的老师没发现,一定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第二,课堂上尽量照顾,让他们有表现的机会,多体验成功的乐趣。第三,研究他们的试卷、学习状态,帮助学生找出薄弱点,让这些学生跑起来。如果一时间没有足够精力照顾那么多个中等生,还可以分批引导,有计划引导。

三、精心备课,注意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备课不外乎研究大纲、研究单元教材、研究课例、研究学生这几个方面。作为毕业班的语文教师,一定从整体上把握整个小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哪些语文知识,培养哪些语文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要达到怎样的要求;本单元要求掌握哪些知识与,培养哪些能力,训练重点是什么;每一课又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在复习时,还要注重分析研究学生的状况,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题备课。

还要注意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做题的一些技巧,如解释词语的方法、修改病句的方法、分段的方法、归纳段意的方法、把握主题的方法等等。

四、找准薄弱环节,重点突破

阅读部分是重点,也是难点,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应该认真归纳一下阅读题中可能出现的题型并进行研究,找到做阅读题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训练。我要求学生在做阅读题时,必须把短文读三遍,即做题之前读一遍,了解文章大意;做题时读第二遍,准确分析,找到答案;做完阅读题目后再读第三遍,认真检查错漏。此外,交给学生分段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提炼中心的方法等。

作文也是一个难点,并且在试卷中占的分数比例很大,所以做好这部分复习非常重要。我觉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看看。

(一)了解作文的多种形式

主要指的是作文训练的命题形式,包括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等,应该知道学生熟悉每一类作文的写作要领,使学生能灵活运用。

(二)熟读课标,把握作文教学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再研究一下我们的教材,我们不难发现里面绝大多数课例都是以训练学生写纪实性作文为主,同时兼顾了想象作文和常见应用文的训练。所以我们作文复习的重点应放在常见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之上,同时要兼顾若干应用文的训练如书信,读后感等。

(三)引领“发现”,积累习作丰富的素材

1.积累生活素材

2.积累阅读素材

指在整个小学毕业班语文复习过程中,都要坚持让学生天天阅读,大量阅读,同时定期围绕某一个“主题”,开展“主题阅读”,丰富和提高自己的语文积累、情感认知,使学生在做相关主题作文时,能产生相关联想,相关迁移,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表达更加充分。

五、注重知识的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在复习作文的过程中,还应注意知识之间的互融性,即把作文同基础知识、阅读等联系起来,使之互相渗透,融为一体。一般情况下,以复习课文段落的阅读为载体,把基础知识和写作的复习融入其中,三者兼顾,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发掘课文中可能含有的训练因素,使复习“牵一发而动全身”,以阅读为核心,融“双基”于一体,这样才能大大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

六、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优化作业设计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角色的特点之一就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平时的每一节课都要注重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作业的设计上要有针对性、有弹性,做到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实践性作业并重。多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多布置发现方法和规律的作业,多布置提高学生能力、拓展学生视野的作业,杜绝重复性作业、惩罚性作业。

七、建立与家庭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篇10

近年来,农业部门和环保部门也高度重视养殖业污染防治,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养殖业污染防治示范工程。通过建设沼气池,使畜禽粪便资源化,实现了“畜-沼-农”循环发展。但规模以下的大部分养殖场存在管理上的缺失,特别是几十至一百头左右的小型养殖户,几乎在各部门的监管之外,这部分养殖户点多面广,没有污染治理设施或是处理能力不足,靠自家土地面积又无法消纳,畜禽养殖粪便、污水大多未经效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仅少数作为农业生产有机肥利用,且多沿袭传统堆肥方式,畜禽粪便堆放于居所四周、既严重污染环境,又影响村容村貌。

2畜禽养殖业污染产生的原因

2.1选址不当部分养殖场

由于未经畜牧、环保部分参与建设地点的选定,大多数养殖场从方便着想,将养殖场建于村边、路旁、取水方便的地方,与附近居民未保持一定的距离,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也容易污染附近的溪沟、河流等地表水,甚至影响了周围群众的饮用水,由此引起的群众纠纷不断。

2.2污染防治设施严重缺失

规模以下的大部分养殖场,特别是几十至一百头左右的小型养殖户,投资小,加上市场行情不稳定性,无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污染防治方面,养殖场产生的粪便和污水基本未经处理流入田里当肥料,或排入附近沟渠河道,造成附近水体富营养化,部分渗入地下,使地下水受到污染。

2.3无足量的粪污消纳面积

由于部分养殖场建设初期未考虑种养结合的问题,周围无大片的蔬菜基地或者果园用于消化利用畜禽粪便,造成畜禽粪便随意堆积在圈舍周围或道路旁边,造成环境污染问题。

2.4监管难度大

规模以下的养殖场点多面广,在建设初期未办理过任何审批手续,大多未纳入环境监管的范围,且受市场因素影响,随时建设和关停情况普遍,加上政府基层管理人员少,管理能力严重不足,造成了对这类养殖场监管难度大。

3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对策

3.1制定区域养殖业发展规划和污染防治规划

由政府统筹,根据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和消纳面积,科学制定养殖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养殖场,根据消纳面积确定养殖规模,便于养殖粪污的综合利用。

3.2注重养殖场的选址

首先要高度重视养殖建设的选址工作,养殖场应避开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城市和城镇居民区能以及政府划定的禁养区,在禁养区域附近建设的,应建在其禁养区域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且养殖场界与禁养区域边界的距离不得小于500m。

3.3加强对畜禽养殖业的业务指导,做好养殖场内部布局

养殖场应生产区、生活区隔离,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和畜禽尸体焚烧设施应设在养殖场的生产区,且位于生活区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

3.4加强养殖场污水和粪便处理

养殖场应实行干湿分离,采取干法清粪工艺,采取有效措施将粪及时清出,不能与尿、污水混合排出,并将产生的粪渣及时运至贮存或处理场所,实现日产日清。粪便贮存应设备专门的贮存设施,并远离各类功能的地表水体400m以上,贮存设施应有“三防”措施,即防渗漏、防雨淋、防扬散措施,特别要防止粪便污染地下水。加强养殖场污水处理。养殖场建设应首先考虑种养结合的原则,污水经沼气池处理后尽量用于农用肥料,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

3.5加强饲养过程的管理养殖场场区、畜禽舍、器械的消毒

应采用环境友好型消毒剂和消毒措施,尽量采用紫外、臭氧、双氧水等方法,防止产生氯代有机物或其他的二次污染。

3.6妥善处置病死尸体

病死畜禽尸体不能随意丢弃,也不能出售或用作饲料再利用,应建设焚烧炉进行焚烧,焚烧炉烟气应采取有效的净化措施,防止烟尘、恶臭等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污染。

篇11

1 文秘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实践的必要性

秘书岗位主要负责接待、档案、文书拟写与处理、组织会议、办公室日常事务处理、信息、协调等方面的工作,工作繁重而琐碎,这就要求秘书岗位人员必须具有内外兼具、稳重踏实、灵活变通、善解人意等性格特点和良好的观察、表达、记忆、社交和沟通、思考、综合、分析、应变、协调、计划、调度和管理能力,并在面对枯燥、挑战性的工作时一直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理[3]。但结合以往的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实习单位及相关企业指导老师的反馈可以发现,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基本满足秘书岗位的需要,但职业素养状况并不理想。例如,在工作中举止不够得体、不善于为领导主动服务、秘书角色意识不够明确、承受挫折能力不够强、专业技能较低、知识迁移能力差、焦虑嫉妒等心理情绪不善排解、压力不会合理释放等。导致文秘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出现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在文秘专业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并未针对文秘专业职业素养养成形成独立、系统的课程,更未形成符合文秘职业素质养成需要的教学方式和教学体系,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职业素质养成和职业技能培养相脱离,严重削弱了文秘专业职业素养养成的效果。由此可见,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开展文秘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要提升学生的岗位竞争力,提升就业率,尤其是高端就业率的提高就必须认识到提升文秘专业职业素质的培养效果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实践措施。

2 文秘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实践的路径

(一)明晰两个基本要求:专业工作室、“五载体”

1.专业工作室

学生实训难、实训基地难以建立,是文秘专业开展实训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难题。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为对学校、教师、学生提供更好地教学服务,积极建立文秘工作室,在文秘工作室中具有高仿真的任务训练资源和环境,并对工作室的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进行模拟,对运行过程进行仿真,使学生可以在参与工作室“工作”的过程中,对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产生更加系统的认识,实现行为导向[1]。可见工作室平台是连接校园教学和企业工作的“纽带”,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具体工作实践。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为例,就专门建立了文化传媒工作室和佳诚秘书事务所,不仅对外承接工作业务,并且建立各项制度以学生为主体完成各项业务,在学生实操不断的同时夯实了学生职业能力,并且实现与社会的全面接触。

2.“五载体”

何谓“五载体”,即把学生在日常行为、学习、工作室工作、专业比赛、专题讲座活动五方面有机结合,通过学生在各方面的职业素质评价,共同反应文秘学生的专业职业素养,为有针对性地提升提供参考的运行机制。在“五载体”中任何一方面都不可或缺,否则会造成培养机会和资源的浪费,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文秘专业职业素质方面存在缺陷,主要是教师对“五载体”联动的认识不健全,师资培训环节仍存在缺陷[2]。所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在加大师资针对性培训的基础上,与学工办、教科办等联合做实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学习的考核,由专业主导做实工作室任务、专业比赛和专题讲座活动,这五项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考核中10分用于学生课业考核,实现了量化的考核夯实职业素养养成实践工作。

(二)充分利用职业素养培养的机会

以专业工作室和“五载体”联动为基础的文秘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实践,必须对可达到培养效果或辅助素质培养的机会进行充分的利用,笔者认为需要通过两个角度同时进行:一方面努力实现专业职业素质养成的内容向学生生活、活动、专业课程学习、实训学习、自我管理的全范围渗透,并针对学生在各环节的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3]。例如在组织文秘实训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结合学生在状态和表现方面存在的不足和优势,进行针对性的总结和概括,使学生认识到职业素质对文秘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逐渐贯穿学生在校学习、活动的全过程,这要求教师、后勤、教学管理人员等教职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为培养文秘学生职业素养创造条件并提供服务[4]。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入体现职业素质在文秘工作中重要性的相关案例;后勤人员在为学生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以身作则,为学生提供榜样等。可见文秘专业职业素质养成并不单纯是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师生的职责,也不局限于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对现有资源和培养机会进行最大程度的挖掘和应用。

(三)结合专业课程教学与考核养成实践

1.养成实践的内容框定

职业素养养成实践提升的效果,更关键在于基于职业能力提升来推动。因而必须结合专业课程教学与考核来推进。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将养成目标、内容等纳入文秘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设定合理的学分,并开展系统性的培养教学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塑造文秘工作氛围,如将工作室内的学习、训练活动视为“工作”;明确学生在工作室中的职责范围和权限;定期针对学生在工作室“工作”的状况、日常学习和行为规范、技能比赛成绩、专题讲座参与情况等可以体现学生文秘职业素质的方面,按照正规企业文秘考核标准进行工作业绩考核等。其中,针对学生工作业绩的考核标准,直接关系到教师在培养学生文秘专业职业素质过程中的主要方向和重点,所以明确各方面考核的重点是保证“五载体”联动实现效果的重要途径。

2.养成实践的评价标准设置

笔者认为“五载体”任务评价可设标准如下:一是日常行为规范方面,不仅要遵循高职学生共性的行为规范,而且要结合具有文秘专业学生特征的规范,如穿着、仪态、化妆、谈吐等;二是学习规范方面,针对课程书面作业设定适用的标准,使文书拟定和处理能力的提升有据可依,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针对礼仪训练、组织会务等方面也建立可以体现学生职业素养的衡量标准,使学生在学习、练习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的实践表现,自主衡量自身在秘书职业素质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进而达到提升学生文秘职业素质的效果[6];三是工作室I绩方面,由于工作室对企业的运营、管理、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模拟,学生在仿真的企业环境下,进行文秘“工作”,在整个过程中可以更加真实、直观地表现出其文秘职业素养,所以此项作为评价的重点。笔者认为,在评价的过程中,应主要针对文秘学生在接待、档案、文书拟写与处理、组织会议、办公室日常事务处理、信息、协调等“工作”中的表现建立针对性的衡量标准,例如,针对文秘接待工作的接待准备、接待过程、接待计划与接待实施各阶段进行评价,如明确接待准备阶段的标准以接待工作环境、物质、心理等方面的准备情况为主;并进一步细化标准,如接待工作环境准备中以清洁、明亮、温馨、整齐为标准等。四是技能比赛方面,要针对学生在比赛中参加的具体项目进行职业素养评价,如电子公文、文字速录、档案整理、书法、秘书口才等,技能比赛方面的评价可以为学生职业素养阶段性的检验和优化提供参考;五是专题讲座方面,为保证高职院校邀请的企业老板、高级秘书、行业专家等进校园做讲座,可以真正的达到言传身教,对学生专项职业素养教育的教学效果,教师应针对学生参与专题讲座的次数、反应以及后期整理和应用能力进行评价。

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切实把握各载体的评价标准,才能真正达到“五载体”联动的效果。将评价结果和学科的学分挂钩,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考核标准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秘书专业职业素质养成效果。综上所述,在采用工作室和“五载体”模式以专业课程的形式开展秘书职业素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开展,一种是通过启发式、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现场操作、活动组织、小组合作等教学、网络自主学习、秘书实务训练、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灵活的结合应用,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开展,并在校内外资源联合应用的基础上,将教学过程从课堂逐步引进工作室,甚至企业。另一种是将量化和质化的考核标准相结合,通过“学生自评―工作室副主任主持他评―全体专业教师审核―学院认定相应学分”的程序,使学生在参与学习和实训的过程中,认识到考核评价的重要性,进而对自身职业素养进行不断的优化,两种形式缺一不可,需要相互支持共同实现提升学生秘书职业素养的作用。

3 文秘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实践的保障条件

采用工作室和“五载体”模式以专业课程的形式开展教学,主要以工作室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和对学生参与“五载体”联动过程的全面评价两种形式实现,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学工部门支持日常行为规范考核的建立和落实以及工作室的正常运行,这要求高职院校在运行的过程中,对专业工作室建设和“五载体”的工作落实给予高度关注。笔者认为:一是高职院校应通过秘书专业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设计,强调工作室平台和“五载体”联动在秘书专业职业素养养成方面的重要性,使校内各方面工作人员有意识地为工作室平台运行和“五载体”联动实现创造条件;二是学校应明确负责工作室平台正常运营的部门以及运行情况的监督机制,以此保证在工作室使用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需要以及存在的问题得到不断的完善和修复,发挥工作室的预期作用,在此过程中,高校应定期予以一定的资金支持,建立工作台运行规范等;三是学校应针对秘书专业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秘书职业素质养成设定统一、规范又存在差异性的标准,并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结合学生的发展和社会对秘书人才素质能力要求的变化进行不断的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养成实践的过程中,着眼点应放在文秘岗位的主要任务以及文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方面,而不是一味地强调专业工作室和“五载体”,否则会造成教学过程形式化,同样达不到实践探索的预期目的。

4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实践对学生就业机会,尤其是高端就业的实现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结合学生职业规划,积极应对当前文秘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完善和优化,整合现有相关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这是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教学水平和理念提升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彭斐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技工院校秘书实务课程中探索与思考[A].中国职协2015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中册)[C].2015:9.

[2]聂昭丹.职教师资秘书学专业培养标准研究[D].云南大学,2015.

[3]丁宁.论《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J].秘书之友,2008,05:20-22.

篇12

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2010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其基本理念中着重指出幼儿教师应“师德为先,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这些政策内容都着重强调了幼儿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性。高等职业学校存在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厌学、辍学率高,以及缺乏责任心、集体意识淡薄、耐挫折力差等诸多问题。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德行培养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德行培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相关课程设置比例小。

调查发现,在学前教育专业高职学生培养方面,比较关注的是幼儿教师教学技能方面的培养内容,比如:钢琴、舞蹈、美术等课程。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少之又少,基本没有专门的德行培养课程,仅在一些教育学类的课程中有所提及。而学生也普遍认为专业学习重点主要在教学技能方面,对一些有关职业道德内容的课程学习兴趣不高。

(二)教育方式重说教。

目前,在德行培养方面通常采用说教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进行道德知识教育。有学者曾指出我国的道德教育是一种无“人”的教育,不关注道德价值的发展,以道德说教为主,与人的实际生活相脱离,是一种机械性的道德知识灌溉。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无法使其产生认同感,只能机械地接受灌输,并没有真正起到教育作用。有学生这样表达自己对此类知识学习的态度,“这种课就是考试前背背题,考试能及格就行,考完也就忘了”,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观点十分普遍。

(三)缺乏切实、有效的教育评价标准。

在学生德行培养考核评价方面,仍旧以传统的考试形式为主,仅有一些一般性的总体目标要求,缺乏具体、专业的评价体系,以及切实可行的操作标准,在教学中很难衡量所培养的学生是否达到专业所要求的德行标准。而仅通过纸笔考试的形式,也很难客观地、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素质水平。

二、原因分析

(一)社会和家庭因素。

当下,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道德滑坡问题。社会中滋生的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腐朽思想,严重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甚至有些学生认为教师职业能够获取一些利益,存在一切向“钱”看的错误定位。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职业定位存在着一定的偏颇,社会地位不高,大多数人认为幼儿教师就是纯粹“看孩子”的工作,认为幼儿教师只要能唱会跳、活泼开朗就可以了。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幼儿教师时,也更多地关注教师的外貌及专业技能水平。

家庭中,一些家长对孩子溺爱、娇惯,也使一些学生养成了好逸恶劳、自私自利的坏习惯。一些家长不够重视对子女的德行教育,认为学校教育就足够了,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二)学生缺乏职业认同感。

幼儿教师专业认同是幼儿教师对自己身为幼儿教师所具有的意义的整体看法。专业认同能使学生产生对专业价值的认同,继而产生接纳本专业的意识态度与思想行为。如果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那么就会认识到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的重要。

幼儿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前教育的成败,幼儿的发展状况如何,在人的一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学生会对自己的未来职业产生荣誉感,在学习和生活及今后的工作中充满动力。反之,则没有这种效果的产生。调查发现有些高职学生并非出自对幼师职业的热爱而选择这个专业,只是因为家长觉得幼师的工作比较稳定,而本人却不喜欢。对在校学习的课程也不感兴趣,纯粹地混日子、混文凭。相当一部分幼教专业的学生对于幼儿园职业道德义务认识不清,部分高职生职业道德意识不强。

三、加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德行培养的对策

(一)重视职业道德课程的设置。

在课程设置中应加大德育课程比例,开设专门的职业道德课程,使学生了解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的内涵、基本内容及原则。不仅重视教师专业技能的教学,还要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职业定位,树立起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在其他学科教学中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师德渗透,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学习氛围。不仅要加强理论课程的设置,还要注重教育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以及多种教育形式的结合,例如通过讲座、媒体网络宣传等媒介开展教育。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前培养,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德育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是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关键要素。在师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态度影响甚至决定着道德教育的效果。而有些德育授课教师专业不对口,缺少对幼教工作的职业道德认知,教学缺乏针对性,无法适应幼教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新发展要求。幼教专业技能教师很少在教学中关注职业道德教育,即使有所关注,也缺乏系统专业的知识基础,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改进教育方法,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

实践证明,教师一味采用“灌输”的方式,不考虑接受者的情绪体验和心理状态,师生之间很容易产生严重的沟通障碍。德育应适当放弃和调整灌输式,提倡疏导式,把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入课堂,让学生切实参与师德培育过程,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确认,真切地感到课程内容的价值性。在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其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之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职业转换,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实践形式主要包括课程实验实习、跟班实习、专业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等。在实践中锻炼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思想素质的进步和提高。学生在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需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提高自身对幼师实际工作的认识。

(四)注重学生的职业认同培养。

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对其职业及内化的职业角色的积极的认知、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体,它是教师个体的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积极态度,属于教师积极职业心理的研究领域。职业认同水平是从业个体身心健康状况和职业角色发展的基础。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是做好教师职业的心理基础,是教师情感最持久的原动力。

教师应抓住师范生职业认同培养,抓住培养关键期,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给予其最及时和正确的引导。例如可邀请优秀的幼儿教师来校进行讲座,利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与其进行交流,借助榜样的作用促进学生对教师职业产生认同,树立起职业信念。

(五)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

幼儿教育工作要求从业者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德行素养。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应当建立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并重的能力和素质的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制度具有指导、规范和激励作用,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教师准入标准,严把幼儿园教师入口关,进而推进学校人才培养标准提升。

参考文献:

[1]杨达.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1(12).

篇13

近些年,关于“大学生就业人数多”、“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大学生就业难度大”等围绕就业难的话题愈来愈引起了社会的重视,从中我们可以探知到:目前我国每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很大,有较严重的过剩现象;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普遍较低。且后者是内因,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所在。故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已成为整个社会高度关注一个问题。

一、素质、职业素质

(一)素质

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是指生理学和心理学上的概念,指体能素质,也可以指心理素质。广义的素质是指先天具有和后天习得的特点和品质的总和,既包括体能等先天的特点,也包括政治、思想、道德、人生观、审美观等后天的品质。

(二)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先天自然条件(如身体状况,性格向性等)。

二、大学生职业素质的现状研究及原因分析

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自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始加大招生规模,毕业生数量呈跳跃式增长,如2010年全国应届毕业大学生人数为631万人,2011年全国应届毕业大学生人数为660万人,可见应届毕业生呈现逐年大幅增长的趋势。且近些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增加幅度并不明显,这就直接导致了当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的现象。而直接导致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职业素质的低下,以下将围绕三个方面对职业素质的要素进行研究分析。

(一)职业目标定位不科学。

职业目标能够很好的反映了一个人的职业理想,它是确定个人在职业活动行为活动的风向标。综合分析当前大学生的职业目标,具有以下特征:职业目标期望值偏高,功利性偏强;职业目标设定存在盲目性,自我认知不足;职业目标设定忽视社会需求;对自主创业存在偏见,创业热情不足。

(二)职业心理素质较差。

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着其全面发展的实现。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此外,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成才有很多大的关系。

(三)对职业道德认知水平较低。

职业道德的内容与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在当前这个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许多大学生受拜金主义影响,缺乏敬业意识和奉献精神,职业道德水平低下。很多企业宁愿要高品质即使专业知识成绩差的人也不愿要专业知识优秀而人品低劣的人。因为专业知识欠缺一些可以通过企业各种培训、深造机会弥补,但低劣的人品却是无法弥补的。

三、培养和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措施

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不仅仅靠自身就能完成的,其需要社会的积极支持帮助和引导。高校作为一个培养人才和社会接班人的重要文化根据地,更需要其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落实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的目标。

(一)首先改革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扩大对职业素质类课程的设置比重高校要以发展职业素质和专业知识并重的综合课程思路为指导思路,要把职业素质教育纳入到专业培养计划和实践性教学当中,且随着社会经济和时代的发展,是当代的扩大职业素质教育的比重,创造良好的实践教育环境,配备优秀的教师队伍。

(二)构建校企合作办学的教学理念,加强大学生对职业素质的学习和认知力度。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引导企业文化进课堂,构建校企合作办学的职业素质教育观念,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认知是创新职业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措施。

以高校扶持为支撑,大学生也应该更加积极的面对职场挑战和突破内心的恐惧,积极的调动自身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充分实现大学生素质提升的目的。作为一名大学生,就要积极做到以下几点:

1、有意识的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兴趣。人的素质能在日常的生活习性中得以展现和流露,习惯也是个人素质的真实写照。大学生应该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兼职和见习等是锻炼职业素质的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锻炼专业素质的良好实践机会,大学生要把握好机会,不要怕丢面子,端正心态,积极应对挑战。

2、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职业素质。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好每个假期做社会实践,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科技活动等,培养和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水平。不管是否和本专业相关,大学生都要把握机遇和勇敢面对挑战,不要有心理抵触和胆怯。

3、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要求以及提升,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等。大学生要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向先进榜样学习,严格规范自身职业道德和加强职业修养。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周济.贯彻中央精神扎实做好就业工作[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02.

[2]陈志和.试论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健康长寿的最有效的手段[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2005.

[3]郑传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4.

[4]教育部.面向21实际教育振兴行动计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