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营销资金预算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营销资金预算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营销资金预算

篇1

预算外资金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目前,关于预算外资金的研究已经非常多,但笔者发现,在现有的研究中,我们谈得最多的就是预算外管理,而在实践中,强化预算外管理,乃至归并预算外,甚至直截了当的取消预算外的条例层出不穷。但笔者发现,我们给了预算外一系列先验性的假设,在这些假设、批评的基础上,我们产生了这样的结论,预算外必须管住,管死,乃至消灭。但是事实上,笔者发现,我们给预算外的这些先验性的假设并不成立。那么,我们就产生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什么要管理,仅仅因为他游离于中央的直接管理范围吗?我们管理最终究竟是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的?难道仅仅是为管理而管理,为控制而控制么?笔者认为,对于预算外资金,我们不能为管理而管理,而应该回归预算外资金的本质。

无论是预算外资金还是预算内资金,事实上都是一种财政性资金。财政性资金归根到底,其目的就在于管理国家,建设国家,放在今天,第一目的就是经济发展。因此,研究预算外资金管理应当回归其经济效应上来。由此,本文将从预算外资金的经济效应的角度,尝试解答我们为何而管理预算外资金的问题。

二、预算外资金现状

1.预算外资金是否迅速膨胀

对预算外资金,相关研究的第一个指责,也是其他批评的基础就是规模巨大且迅速膨胀。有研究认为“20世纪80年代的分权化改革以前,预算外收入在我国财政收入中只占一个较小的比例,他还远远不足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1994年的分税制不但无法缓和预算外收入的增长,反而使他如发酵般地膨胀起来”事实上,笔者发现,在现有的研究中,或将预算外迅速膨胀直接作为一个既定的结论应用,或选择性的使用数据,例如比较1952年的7.8%(预算外资金占当年国家预算收入比重)1960年的20.6%,1987年的31%,1985年的83.3%,1992年的97.7%即认为认为预算外资金是处于迅速膨胀中的,然而,如果我们继续比较下去,却发现近十几年并非如此。诚然,全国预算外收入2005年的5544.16亿比之1986年的1737.31亿,增长了3倍有余,但我们同时不能忽略了整个财政收入的增长。从全国预算外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上看,近十几年有以下的发展趋势:

很明显,我们发现,在1992年以前,正如前述有关研究所述,预算外资金急剧膨胀,在1992年达到了高峰,甚至超过了财政收入。但1992年以后,预算外收入比重持续下降。由于1993年―1995年,1996年,1997年起预算外收支包括的范围分别有了调整,我们单看具有可比性的1997年起的一段,可以看到,近十年全国预算外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平稳、持续下降,从1997年的32.67%到2005年的17.52%下降了近一半。

由此可见,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预算外收入并没有“如发酵般地膨胀起来”,相反,我们看到的是持续平稳的下降,在近几年更控制在了20%以下的水平。

2.预算外资金是否影响经济发展

对预算外资金迅速膨胀的批评只是一个基础,我们进一步将预算外资金放到经济发展的范畴内。关于预算外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普遍的观点是:鉴于政府预算外非税收入在调节和使用方向上与预算内资金严重脱节,大大削弱了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对经济增长负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然而,在这里,笔者发现了一个先验的假设:预算内资金对经济发展有正面作用,与预算内资金不同步的必然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于是,下文我们用一个实证研究来看预算内资金与预算外资金对经济增长究竟有何影响。

关于现实中预算外资金对经济的影响,已经有学者做了实证研究。他们通过构造一个VAR模型,从支出的角度探求了政府预算外非税收入、政府购买、政府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以及经济总量(GDP)对上述变量发生单位变化的脉冲响应。我们主要来看三个变量:经济总量(GDP)、预算外支出(YWZ)、以预算内资金为变量的政府基建支出(TR)。

实验表明:“GDP对YWZ的一个脉冲响应为正,经过三个时期影响减弱,这说明预算外非税支出的一个单位变化对GDP有正冲击,TR的单位变化对GDP没有明显大的冲击。”“从对GDP增长率的解释能力来看,YWZ和TR分别解释了GDP增长率的3.3%和1.5%。预算外非税支出对经济的解释能力虽然不大,但从长期讲其对GDP增长的解释能力大于其他预算内公共支出。”

由此可见,前述现有研究的先验性假设是不存在的。预算外资金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效应,而且这一效应会持续几个时期。同时,我们还看到,在拉动经济方面,预算外资金甚至比预算内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由于预算内收入主要是税收,而大部分税收会对市场价格体系造成扭曲,从而产生税收负担损失,相反,预算外资金主要是收费,并不需要以效率为代价来换取收入。

综上所述,对预算外资金增长趋势的错误判断导致了对预算外资金问题的严重性和对控制的必要性的过分夸大;而对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经济效应的错误评判导致了一味的取消、归并预算外。理论和实践的误差正源于我们没有想明白一个问题――为何而管理?事实上,预算外资金并非如脱缰野马般完全不可控的,而同时,预算外资金有较预算内资金更强的正经济效应。因此,预算外资金需要管理,但需要的不是无目的的,一味的管住、管死的管理。而当前无目的的,为管理而管理的思想却恰恰使我们看不到这点。

三、经济效应视角下如何管好预算外资金

一方面,我们看到预算外资金比之预算内资金,对经济有更大的正效应,取消预算外在当前并不可行,相反,正确引导预算外将有利与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分税制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无目的的、为管理而管理的管理不但损害了经济的增长和稳定,更把地方政府推向了制度外。由此可见,管理预算外资金不是无目的的,不是为管理而管理的,管理预算外资金是为了发挥其对经济的正效应。要发挥预算外资金对经济的正效应,预算外管理说能做而且应该做的就是引导预算外资金的正确使用。

从上图我们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两个问题。

首先,行政性的收支包括行政事业费支出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都占据了预算外收支的绝大部分,行政事业费支出比重与基本建设支出比重这两个支出项目比重的对比更显著的反映了这一问题。行政事业费支出比重从低于基本建设支出比重的32.68%一路攀升到超过70%的73.75%,增长了一倍有余。而相反基本建设支出从38.83%一路下挫到6.61%,并长期保持在7%以下,下降了6倍。

其次,我们改发现,近十年,行政事业性收费占预算外收入比重一直在70%的高位徘徊,没有大的变动。行政性收支膨胀的主要是支出部分从2004年起,行政事业费支出甚至超过了行政事业性收入,而且,我们还必须考虑隐性的行政事业费支出问题。在实际中,转嫁行政事业费支出的现象时有发生。

我们知道,政府的财政支出从某种角度来划分,可以划分为生产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前者是旨在促进经济的支出,后知也就是所谓的“吃饭财政”,是消费性的,维持政府运转的支出。从上文所述我们发现,代表生产性支出的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大幅下降,而下降的部分恰恰转移到代表消费性支出的行政事业费支出。预算外资金已经成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发展支出投资融资中的一个重要资金来源。大部分预算外资金被转移到消费领域,不仅仅降低了预算外资金对经济的影响力,减弱了预算外资金对经济的正效应,而且也为寻租创造了空间,使社会团体和个人非理性消费扩大。可见要管好预算外,就必须引导预算外资金的使用重归生产性支出,因此,我们要解决的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减少消费性的行政管理费支出,第二个是引导预算外资金生产性支出正确使用。

首先,预算外支出中行政事业费支出不仅比重迅速膨胀,而且压缩困难。其原因源于两方面,其一是机构重叠、政事不分,导致了财政不得不担负着巨大的队伍的支出,如此,行政事业费支出当然压缩不下来。当前,在政府机构设置上,自上而下层层设置,搞所谓的上下对口,造成了大量的非必需的机构、部门,精简机构势在必行;在政事分离上,当前,历史遗留下了相当多的与政府挂钩的事业单位,事实上,这些事业单位的相当大一部分并非无法离开财政支撑,甚至理应离开财政支撑,对这部分事业单位应当将他们与财政之间的锁链斩断,让他们参与到市场的竞争中。其二是行政事业费开支的范围和标准上。对于这一问题,普遍的观点是认为行政管理费支出也要作“零基预算”,要对过去的“基数法”进行改革,推行“零基预算”法。但在我国的实践中,“零基预算”也存在不少问题、有研究表明某省的零基预算主要运用于专项经费,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事实上是在零基预算的过程之外决定的。而即使在实行零基预算的项目上,也存在重重阻碍。据凯顿和瓦尔达沃夫斯基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实际上是无法做真正意义的预算的,存在的只是“重复预算”。可见,简单的引进“零基预算”难免“水土不服”,创新一种规范行政事业费开支范围和标准的方法成了当务之急。

其二是如何引导预算外资金中生产性支出的正确使用,切实发挥预算外资金的积极的经济效应。减少消费性的行政事业费支出,让预算外资金重归生产性支出并不就此结束,相反,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当前,预算外资金的管理过于追求短期利益,事实上,不仅仅是预算外,我们的整个财政都存在短期倾向的问题,年度预算本身就是一个短期的目标,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同样如此。在近期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常听到这样一个词――“绩效预算”。绩效预算的核心理念是根据项目的预期绩效来分配预算资金。绩效预算主要针对的是预算内,但我们在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中,也应当引入这种绩效的观念。我们不能仅仅看某个方向投入了多少资金,更要看这些投入产生了多少产出,同时,我们要克服短期化的倾向,不仅仅要有单个项目的绩效管理,更要建立起短期、中期、长期的绩效系统。

四、结语

当前,我国的财政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块:预算内、预算外、制度外。预算外资金作为一个极具中国特殊的财政概念,如何管理,我们没有任何的来自西方的经验可以借鉴。正因为如此,我们对预算外的管理更应当慎之又慎。一句简单的取消预算外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他带来的只能是管理外、强化管理、新的管理外、再强化管理……陷入这样的怪圈,我们也就只能看到一个疲于奔赴的消防队长的形象了。无目的的纯粹管理解决不了问题,那么,我们就应当冷静下来,回归到管理问题的最开始――为何而管理。无论是预算内、预算外还是制度外,作为财政性资金,其目的都在于管理国家,促进经济,因而,预算外的管理也应始终围绕经济这一中心,对预算外的管理不是无目的的,不是为了管理而管理的,对预算外的管理最终要回到发挥预算外的积极经济效应上来。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年鉴》编辑部

[2]马元燕:分税制改革后省级预算外收入膨胀的原因分析. 公共管理学报,2005/2

[3]《财政支出政策研究》.北京:财经出版社,1999

[4]蒋永志王小利:经济增长中预算外非税支出的长期效应分析. 预测,2005/6

篇2

1茶企营销管理所面临的挑战从财务管理视角出发,可以将茶企营销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1因资金筹措所面临的挑战

在我国当前实体经济发展环境下,中小茶企普遍面临着资金瓶颈。在寻求外源性资金供给所遇门槛日益高的情形下,借助内源性资本积累则成为了必然选择。因此,面对企业稀缺的资金资源,针对营销活动而筹措资金则面临着总量和结构的挑战。从经济学观点出发,营销活动并不为企业创造价值,而是在流通领域实现价值。因此,如何控制预算资金额度则成为了两难问题。

1.2因资金配置所面临的挑战

正如上文所指出的,在线上线下同时开展营销活动时,如何合理的将预算资金配置在各自领域则面临的挑战。面对线下营销,中小茶企需要依托中间渠道商的市场资源,以及需要大力拓展终端零售卖场的场地资源。所有这些,都需要从客户关系管理和市场资源购买中入手,从而这就构成了资金配置的内在要求。线上营销则需要在网页制作、寻求与物流供应商合作等方面,对资金提出要求。

1.3因资金回笼所面临的挑战

由于存在着买方市场垄断现象,使得中小茶企面对中间渠道商时往往处于市场弱势地位。其中就表现为,中间渠道商可能通过延期支付货款,而实现自身资金效益的最大化。甚至部分渠道商和卖场拒不履行合约支付条款,从而使茶企营销陷入到存在着大量“应收账款”的尴尬境地。

2财务管理应对挑战的机制分析

基于以上所归纳出的挑战,财务管理应对挑战的机制可分析如下:

2.1统筹茶企预算资金的使用

在财务管理视角下,茶企现有资金存量需要划分为三大板块,其中一部分则是生产基金。从使用途径上来区分,生产基金在空间维度下需要分别配置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而在时间维度上则要保证生产基金更能够获得有序周转态势。为此,财务管理则能够从营销目标和营销现实需要出发,首先从空间维度上保障营销经费的拨付。然而,在时间维度上通过资金调剂,来确保企业资金周转能够顺利展开。从中不难看出,财务管理从价值层面实则践行起了整体发展观。

2.2管控预算资金的配置节奏

这里则主要指向了将预算资金配置在线上和线下营销之中,而为了确保预算硬约束的实施,以及保障营销活动的正常开展,财务管理在这里则起到了管控预算资金配置节奏的任务。之所以能够做到管控预算资金配置节奏,一方面根源于茶企财务管理的制度使然,使得在财务制度下约束了营销部门惯常的冲动性使用资金的偏好。另一方面,借助滚动计划法的职能优势,减低了因营销中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资金耗散问题。

2.3调整企业资金存量的结构

茶企如今的市场地位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变,而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则需要长期保持下去。因此,面对资金回笼问题,财务管理则通过调整企业资金存量的结构来给予破解,即将福利基金、积累基金在一定时间内,纳入到生产基金中来。通过调整资金结构,来保证茶企在原材采购、生产的前后继承上不受大的影响。

3财务管理助力茶企营销管理的途径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财务管理助力茶企营销管理的途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3.1打破茶企财务部门的职能壁垒

中小茶企受到自身组织架构职能化壁垒的影响,使得财务部门与营销部门之间只是单纯以资金往来来建立联系。这样一来,财务部门就难以准确获知支撑营销项目的可能预算资金额度。为了避免因此而出现的预算失误,茶企管理层应在企业顶层设计上,拓展财务部门的职能范畴,使之涵盖对营销活动的跟踪管理,以及参与到营销项目的立项与实施中来。打破职能壁垒的关键,仍在于调动起财务部门人员的营销参与感,所以这里需要配合激励和考核措施。

3.2引入ERP系统增强资金的统筹

营销活动处于茶企经营管理的流通环节,由此就使得流通性风险以概率分布而干扰企业整体的资金配置。为了增强对流通性资金使用风险的管控,更在于优化企业资金使用管理,有条件的茶企应考虑引入ERP系统来增强资金的统筹绩效。ERP作为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其以实物形态的资产配置而反映为内在的资金流通,所以能够帮助财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有限理性”问题。在具体的应用中,还需要通过加强对营销资源的监管来管控经费的使用。

3.3滚动计划法破解营销不确定性

针对营销活动的特点,茶企财务管理在资金预算中应赋予一定的弹性。当前困扰茶企经营管理的便是产品销售问题,所以通过在弹性约束下来推动营销活动的开展,将有助于提升产品价值实现的能力。为此,财务部门应在滚动计划法的内在要求下,以近期营销局面作为起点,对未来时间单元的营销经费使用进行预算,进而遵循挤牙膏似的预算资金配置形态,进而就能较好的化解资金在流通领域所面临的各类风险。

3.4存量资金利用下调剂资金周转

面对营销中的货款回笼率问题,茶企在强化合同管理的同时,还需要通过主动调整资金存量结构,来改善发展基金的周转态势。为此,财务部门可以将积累基金作为调剂的对象,通过在一定时间内进行预支来改善原料采购、生产环节的资金需求,并在货款回笼之后将已用的积累基金从流通领域取出。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从本文的论述中可知,在推动企业营销管理工作时,需要强化资金预算管理。

4小结

本文认为,发挥企业财务部门在财务管理中助力茶企营销管理的职能,则成为当前营销管理的关键事项。具体而言,财务管理助力营销管理的措施可围绕着:打破茶企财务部门的职能壁垒、引入ERP系统增强资金的统筹、滚动计划法破解营销不确定性、存量资金利用下调剂资金周转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参考文献

[1]李春燕.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若干实务性问题探讨[J].时代经贸,2010(22):34-36.

[2]邓平.公司预算编制的博弈分析[J].财会月刊:理论版(下),2008(5):26-29.

[3]屈琳.公司预算编制准确性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3):39-41.

篇3

1问题的提出

1.1目标市场定位问题

尽管目前基于“互联网+”的销售模式方兴未艾,但从消费茶叶的消费者结构来看,其中的70%的销量仍然集中在40岁以上的人群。这就表明,茶企在产品销售中应着力开发线下市场。由此,这里就存在着目标市场定位问题。作为一种快消品,针对茶叶的销售国内一般采取“茶企—零售商—终端消费者”的一级渠道结构,进而目标市场的定位也就聚焦在选择具体区域市场,以及在该区域市场中寻找适合的零售商。无论是区域市场的选择还是零售商的寻找,都将消耗茶企的营销项目资金,并在渠道维护上也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

1.2资金预算管理问题

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下,针对上述营销活动必然遵循着:项目资金概算、资金使用监管、资金效益评价等工作内容。而作为第一步的项目资金概算,则成为了一个难题。与茶叶原料采购、生产领域的项目资金概算不同,销售领域的资金概算因其事项的开放性特征,导致了概算的准确性大打折扣。这里的开放性表现在,区域市场选择的空间开放性和中间商寻找的目标开放性,开放性意味着不确定性、风险性程度的增大,同时也使得财务部门对资金监管的时效性面临极大的挑战。不难理解,财务管理所面临的挑战本质上受到了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决定。

1.3产出/投入绩效问题

前面已经指出,茶叶市场结构属于垄断竞争类型,这就意味着在中间渠道的维护上存在着现实的必要性,而这种必要性就需要得到专项资金的支持。因此,这里还存在着“产出/投入”的绩效评价问题,即对于资金投入所带来的实际收益存在着评价上的困境,而这就使得全面预算管理难以做到目标与结果之间的契合状态。

2茶企财务管理的现状反思

针对以上所提出的三个方面的问题,这里针对茶企财务管理的现状做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反思。

2.1对财务管理重心的现状反思

反观诸多作者在探讨营销领域的财务管理问题时,并没有建立起具有指向性的破解问题的思路,而是将营销作为一种活动范畴来进行整体性的财务管理问题破解。对此,笔者是不赞同的。营销过程中所发生的常规费用这里不再累述,而是围绕着“茶企—中间商—终端消费者”这一渠道架构,梳理出:配送成本、货损成本,以及因退货而产生的逆向物流成本等。可见,这里财务管理的重心应放置在对物流成本的管控上。

2.2对财务管理手段的现状反思

根据笔者的调研发现,目前诸多茶企在财务管理中都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章程和制度安排,但不少财务管理手段仍无法适应项目制管理的需要。如,财务管理的传统做法为,根据经验和调研数据给出项目预算资金数量,但在配置这些资金时却以“申请—审核—下拨”的流程来实施。从中可以归纳出三个方面的弊端:(1)这种三段式的资金配置流程与市场营销的动态特征不相适应,并且也增大了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接洽的交易成本。(2)受到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干扰,财务部门在针对资金申请的审核时,并无法充分了解和把握其背后的真实意图。

2.3对财务管理组织的现状反思

随着茶企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变得日益复杂,使得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与之不相适应。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基于职能化管理组织架构,从而具有人员和知识系统的封闭性问题。人员的封闭性导致了预算管理难以达到跟踪管理的要求,知识系统的封闭性则导致了项目资金概算难以实现精细化的要求。因此,打破现有的财务管理组织架构,并替代于多元主体参与下的预算管理模式则是当务之急。众所周知,全面预算管理所追求的全过程管理、全员参与下的管理目标,与多元主体参与下的预算管理模式相契合。2.4对财务管理绩效的现状反思业内预测,2016年全国茶企的发展环境仍不容乐观。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诸多小微茶企也将孕育而生,这样就直接增大了茶叶市场的竞争程度。因此,茶企需要完善对资金投入绩效的考察工作,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策略,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产品销售中的核心环节上来。但从现状所反馈的信息来看,似乎这项工作做得还很不够。

3实施路径

根据以上所述,优化茶企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路径可从以下5个方面来构建。

3.1厘清财务管理的重心

面向茶叶市场营销领域的财务管理工作,仍然需要遵循“先核心、再”的工作思路。建立在稳定的销售渠道上的茶叶营销工作,财务管理的重心应放在对供应链系统中的成本控制,以及增强资金投入的利益回报上来。而对于供应链系统的成本控制,则涵盖了营销人员进行市场推广的资金消耗。但在这里需要注意一点的便是,我们不应建立起具有平均色彩的资金配置和管控体系,而应实施以整体最优原则为导向的成本控制机制。

3.2建立财务评价的指标

建立针对产品销售的财务评价指标,在当前仍然被传统的财务评价机制所替代。实践表明,目前茶企的财务评价指标无法满足供应链系统的绩效评价要求,这甚至是会计学界和业界所公认的事实。那么从可操作性的角度出发,可以将许多技术性的评价转换为对项目团队资金使用绩效的评价。具体而言,茶企管理层可下放资金配置权限,在合约的基础上增大营销项目组的资金配置权限,这样一来,不仅能将财务评价指标具体到营销成果的评价中去,也能较好地对“产出/投入”进行评价。

3.3降低财务管理的成本

这里的成本应理解为“交易成本”,前面已经指出,茶企在实施市场营销活动时需要面对许多不确定性事件,甚至某些风险问题。那么若仍是按照三段式来进行财务管理,这将牵制住营销团队的工作开展进程。为此,在管理层向营销团队下放资金配置权限的同时,还应在合约上规定营销团队的工作目标和绩效考核办法,在此基础上将项目资金额定并交由团队负责人配置。最后,在确认满足合约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将结余资金作为绩效奖金的形式分配给团队成员。

3.4健全财务管理的组织

本文所关注的是茶叶销售中的财务管理问题,因此,在健全财务管理的组织架构时,应将营销人员纳入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来。这里营销人员所扮演的角色便是起草营销方案,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步骤和规划。然后,财务人员再根据这些方案、实施步骤和规划完成项目资金概算,这样就能避免财务人员“闭门造车”所存在着资金概算不准确,无法与市场营销需求相适应的问题。另外,在这个组织中不同岗位的人员也应进行业务交流,从而获得知识外溢的效果。

3.5强化财务绩效的评价

强化财务绩效的评价主要反映在,应增强对“产出/投入”效果的评价。在茶叶市场营销环节,“产出/投入”可以用销售网点的增加量、销售网点的茶叶销售量、货款的回笼率等指标来进行评价。综上所述,以上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尽管本文聚焦于市场营销领域来讨论茶企财务管理问题,但文中的解题思路仍然适应于采购和生产领域。但无论在哪种领域,建立起资金配置的管控措施,以及提升资金配置的收益都应是财务管理所需关注的核心问题。

4问题的拓展

最后,还应在会计学视角下来认识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关系可知,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实则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资金,而成本管理的对象则是企业资产,一个是价值层面的企业资本、一个是实物层面的企业资本,因此,单就同属企业资本这一点来看二者是存在共性的。再者,财务管理强调事前和事中控制,而成本控制则着眼于事后控制。可见,二者之间又存在着互补性。另外,需要明确财务管理的职能,不能因此而放弃传统成本控制模式。因现代茶叶生产的专业化和精细化特征使然,为了提升资金预算的精确性,需要建立包括财务部门、采购部门、生产部门在内的多方合作机制。由于多方都以自身的利益诉求为出发点,通过协商和综合将能增强预算的稳健性。这样一来,资金预算对成本控制所创建的约束条件才具有可操作性。在规避新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研发和生产风险上,应根据大数据分析来确立资金预算的弹性系数。

5小结

本文通过对茶企财务管理的现状进行反思,解决财务管理问题可以从:厘清财务管理的重心、建立财务评价的指标、降低财务管理的成本、健全财务管理的组织、强化财务绩效的评价等5个方面来展开。

作者:夏连虎 单位: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春燕.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若干实务性问题探讨[J].时代经贸,2010(22):115.

[2]邓平,余珍,姜钱元.集团公司预算编制的博弈分析[J].财会月刊:理论版(下),2008(5):42-44.

篇4

一、企业营销绩效的评估

现在许多企业的营销部门缺乏对营销活动的成效的评价,大量的活动处于“软约束”状态。自然在具体工作中存在一些误区,例如,企业没有制定科学的预算计划,缺乏相应的依据,预算拿到手之后也没有跟踪记录,就是典型的“拿着钱不放,放了不管”;盲目追求市场热点,而孤注一掷地抬高生产成本;在定价机制上也没有系统的流程,根据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随意变动价格,甚至采取最简单的成本加毛利定价机制,这种做法不可取,不是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变低,就是使企业无钱可赚;铺货渠道错综复杂,虽然越铺越大,但越铺越乱,看似业务繁忙,实际上欠缺经济考虑,并没有赚到更多的钱;广告投放缺乏理性分析,动不动就是让利销售,效果差、费用高,甚至有的时候企业进退两难。

事实上,如果企业营销绩效的跟踪和评估做得紧、做得快的话,营销部门的行为将被置于“硬约束”状态下,上面的问题将得到很大改善。营销效绩的评估重点包括:评估每个营销活动与利润有关的目标,是否足够精确、实际而且可衡;以投资利润率衡量广告、促销、公关、市场调研的成败;全面评估营销计划是否达成预定的财务目标;针对每个未达成目标的计划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为企业所有的产品、品牌资产做适当评估等等。在这些评估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系统将担当重要的角色。

二、财务支持的三个方面

1.预算和预警控制方面

财务部门有必要协助营销部门建立一套基于弹性绩效标准下的预算、预警控制体系。营销部门编制的营销预算,应在财务部门的协同下根据对市场的分析,按产品、业务人员、客户、销售区域等事项进行编制;通过实行集中控制产品售价,及时了解并控制各种售价调整对盈余、预算额的影响;此外,还要定期(每月、每周、每日)将部门实绩与标准绩效进行比较,及时发现差距,提出改进建议。

2.标准成本方面

设计和建立一套健全的标准成本制度对企业是非常必要的。制度的建立应有利于真实地反映出企业产品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情况,以及时提供给营销管理人员进行参考。结合标准成本,财务部门还要注意及时提供营销控制所必需的财务报表和相应的财务分析,取消影响效率并且无用的一些会计记录。根据标准成本来提供核定产品售价、成本等要素所需的资料,可以使得营销措施(尤其是产品定价方面)在各阶段对公司盈亏的影响清晰明了。此外,收支平衡点的确定、销量的增减、促销费用的增减对利润的影响都能够很容易被确定下来,从而避免了凭借经验判断和简单估算带来的营销决策失误。这种条件下的营销决策将是很有保证的。

3.会计核算与视务分析方面

我们要把会计看成一种工具,一种能够为企业经营管理增效的工具。会计的工作,诸如记录、报表等必须遵循真实性、准确性的原则,而且简单易看,能够让管理者轻松看懂、读懂。特别应该注意的是,由于目前的会计手段还无法对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计量,但这并不是借口,我们还要努力去完成,去探索,只有这样,会计工作才会得到发展。学会考虑和评价企业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差距,诸如品牌声誉、顾客满意度、渠道关系、竞争者与合作者关系、网络等等这些无形资产的价值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三、通信企业加强自身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和不断进步,通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个通信企业为了加强自身竞争力应当不仅应当在管理上树立创新意识,而且通信行业财务人员也必须注重给企业的决策提供真实的财务数据,方便管理人员及时作出正确决策。通信企业加强自身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落实资金预算执行,树立全面预算理念

首先,管理层必须树立起资金预算的全局意识,各地市分公司管理层应当要求相关部门按季度细化省级分公司下达的年度资金预算,落实各内部职能部门资金预算指标。其次,强化资金预算执行过程,各职能部门应当各司其职,全面落实资金预算管理指标,同时又不能顽固不化,对于一些不违背公司总体运营目标的细节问题,可以授予各职能部门一定的处理空间,但要经过合理的审批。再次,务实资金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制度,在实施具体营业活动时,各职能部门应当加强事中控制力度,有效监督预算执行情况,共同防范超出资金预算支出的大额支出。最后,通信企业应当定期召开会议,考核预算执行情况,并分析资金预算执行差异,超出差异产生原因,进而调整资金预算支出结构,从而提高资金预算执行的效率。

2.加强通信企业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首先,通信企业应当对不同地区的分公司设置相同的会计制度,从而方便总公司对分公司会计进行统一管理,提高合并报表的编制效率。其次,通信企业应当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分公司财务负责人定期讲解基本法规、财经制度,让新老员工认识到财经法规制度的严厉和不可违犯性;通过学习财务制度规范及管理流程,明确违法规范的处理情况,提醒财务人员绷紧财经弦不触犯财经高线。最后,主管会计应当组织财务人员学习营收管理办法和营收考核办法,对平时操作过程中容易出错的细节进行讨论,提高营业人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同时教给营业人员一些基本的办公软件运用和基本税务知识。

3.加强财务系统运行和维护,保障财务系统网络安全

各个分公司应当严格落实系统相关账号、口令的管理,保障财务系统信息安全。首先应当设立严格的审批流程,规范账号开通、修改、删除等工作,建立详细的账面台账。其次,应当实行账号实名制管理,保证账号登陆和操作行为的可追溯性。最后,应当明确第三方账号的使用单位、负责人,严格限定第三方账号的使用范围、使用环境、使用时间,使用人员。

4.建立成本控制及分析机制

通信行业营业网点众多,其中的各项费用、设施投入较多,这无疑增加了通信企业成本,减少企业利润,成本管理对通信企业至关重要。首先,通信企业应当确定项目责任制,切实将责任分配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个人,防止个人侵占企业资产的情况。其次,通信企业应当建立成本分析模型,通过对各项支出的成本分析找出不合理之处,并加以修正。最后,通信行业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对为节约成本做出贡献者给予奖励,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篇5

(二)国内、国外目前状况供应量

(三)目前国内、国外市场缺口大小

(四)同类产品种类及性能价格比较

(五)销售预测

(六)机会与劣势分析

(七)优势与劣势分析

(八)细分市场与顾客分析

第三章营销战略

(一)计划概要

(二)目标市场营销形势

(三)营销目标

(四)市场目标

(五)产品定位与价格

(六)服务定位

(七)分销渠道

(八)营销费用预算

(九)控制

第四章拟建规模及品种

(一)CA水刺无纺布

(二)CA纺织布

(三)CA针织布

第五章产品进入市场许可说明

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

(一)原材料供应

(二)辅助材料

(三)包装

第七章厂址方案

第八章工艺与设备论证

(一)工艺论证

(二)设备方案论证

第九章全厂布置方案

(一)厂区平面图

(二)内外运输设计

第十章环境保护

第十一章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职员培训

(一)按照公司法

(二)劳动定员

(三)职员培训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一)本项目建设的基本要求及总体安排

(二)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十三章投资预算和资金筹措

(一)项目总投资预算

1、固定资产投资预算

2、流动资金预算

3、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

第十四章成本预算

(一)各项成本预算表

(二)单位产品成本预算表

篇6

1.1市场营销和财务管理的差异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企业管理必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财务管理主要是价值管理,其关注的焦点必然是资金及资金使用效率。这种职能决定了财务管理是原则性和规范性最强的企业行为,但有时会因为过于保守而失去市场机会。而市场营销是一种从市场需要出发,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看成是不断满足顾客需要的过程,努力发现顾客的需要并通过各种方式满足。这就要求营销管理形式灵活多样,以保持敏锐的市场意识和先进的营销手段,但这种作风有时会增大企业的风险。两者存在的差异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预算管理方面。财务上要求达成固定的预算费用,按既定计划进行支出,而营销方面则要求预算具有灵活性,根据实际需要开支.

②在销售环节上。财务部门对定价着眼于成本补偿,倾向于单一的交易条件,以便于结算;营销方面则在定价和交易条件上着眼于促销和开拓市场,交易条件多变,适应不同情况需要。

③在信用管理方面。财务部门追求低风险,收款程序严格,要求了解和掌握用户的商业信誉,对已经发生信用问题的客户应及时进行清缴,而营销方面则要求风险适当为宜,收款程序灵活,对客户作最低限度的信用限制即可。

④在存货管理方面。为防止由于缺货及交货不及时对公司信誉和形象的不良影响,不能及时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营销部门往往主张较高的库存水平,而财务部门则考虑库存成本及存货跌价损失问题,要求存货保持较低水平。

⑤在开拓市场方面。财务部门要求稳定,营销部门则认为财务部门控制资金过紧,拒绝把资金投入到对市场的开发中,把所有的营销经费都当作一种浪费,而不是当作一种投资,财务人员过分保守,不敢冒风险,给企业造成很多的机会损失;财务则人员抱怨广告费用、佣金支出过多,影响公司收益水平,营销人员则嫌太少。

⑥在财务核算方面。会计人员往往抱怨营销部门不能及时报送营业报告,不喜欢营销人员与客户做成的特殊交易,因为这些少见的业务需要特殊的甚至较为繁琐的会计手续;营销人员则认为会计政策规定太多太死板,不能及时满足客户和市场需要。

1.2 产生差异的具体原因分析

产生上述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①各自的目标不一致,缺乏战略导向。

②部门化倾向严重,缺乏有效沟通。

③考核政策不科学。

通过对财务和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存在矛盾的分析,我们基本认清了当前财务管理模式的利弊,根据这些分析我们应建立起一套基于市场的财务管理模式。

2、买方市场条件下财务管理模式的设计

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要与特定的环境相适应,要建立基于市场的财务管理模式就必须转变财务管理观念、重新定位财务管理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协调财务与市场的职能,实现财务与市场的对接。

2.1 建立买方市场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模式的指导思想

在企业管理中心论上,既有财务管理中心论,又有市场营销中心论。由于两个部门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企业必须正确评价两者关系,妥善协调两者的摩擦和冲突,使有效的财务管理与卓越的市场营销形成良性循环。针对上述原因,指导思想设想如下:

①以公司整体战略为导向,从公司整体战略出发,正确看待和评价财务与营销的相互关系。

②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机制。

③建立清晰、高效的会计核算系统。

④建立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管理体系,包括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两大方面。

⑤在建立预算管理体系的前提下,建立全过程成本管理体系。

⑥完善公司内部考核机制。

2.2形成买方市场条件下的财务管理组织体系

在上面思想原则指导下,建立基于市场的财务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是:在企业财务部门设立五个中心。其中会计中心负责具体的会计核算工作和各项会计基础工作,以满足企业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和对外披露、接受监管的需求,也为企业的内部财务监督奠定基础;资金管理中心负责企业资金的投放、使用情况的监督及资金使用效果的评估,以保证企业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营业结算中心负责企业营业资金的核算、监督、稽核等工作;业务支撑中心负责数据开掘利用和对营销部门的业务支撑;综合管理中心负责企业的计划考核、决策支持及其他工作。

①营业结算中心的第一项职能是组织清理、监督核查营业资金的回笼,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资金风险。

营业结算中心的第二项职能是稽核和监督。解决了营业回款问题后,还要对营业结算资金的准确性和发出商品的安全性进行稽核和监督,在这方面触角要延伸到基层组织。

营业结算中心的第三项职能是做为营业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桥梁,其稽核后的数据直接作为会计中心进行核算的依据,一方面可以减少会计中心核算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财务部门对营销部门的依赖。

营业结算中心的第四项职能是及时发现营业具体环节当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为营业部门改善经营决策、提高营销政策的可操作性提供依据。

②业务支撑中心的第一项职能是对已经形成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类。业务支撑中心的第二项职能是协助市场营销部门和其他业务部门进行市场分析和业务分析。业务支撑中心的第三项职能是与营销部门和其他业务部门沟通协调提出意见和建议。可以事先做到对即将出台的政策和行为做好分析预测和财务核算方面的协调、支撑工作。

③资金管理中心的第一项职能是资金投放。资金管理中心第二项职能是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任何一个管理模式没有监督都是不完整的。资金管理中心第三项职能是资金使用效果的评估。财务工作以效益为先,市场营销和各项业务活动的终极目的也是通过增收而达到增效的目的。

④综合管理中心的第一项职能是计划职能。计划的任务就是要深入研究指标的制定依据,并根据上年度情况考虑下年度的发展要求进行分解。

综合管理中心的第二项职能是预算管理职能。实际上这项职能与第一项职能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综合管理中心在制定经过充分考证的年度计划的基础上执行公司的预算管理职能,以保证公司既定计划的实现。

综合管理中心的第三项职能是决策支持。在计划管理、预算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数据和的整理分析,及时反映生产经营的状况,并对市场和经营情况做出适当的预测,为各项决策提供详实和充分的数据支持。

综合管理中心的第四项职能是计划考核职能。计划、预算的合理性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条件,为了完成计划和预算目标必须辅之以相应的考核手段。

⑤会计核算中心主要职能是按会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记录、核算、编制会计报告、与税务审计部门沟通协调,满足对内核算监督和对外进行披露财务信息的需要等。

3、买方市场条件下财务管理模式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篇7

管理会计不是一门纯粹的管理技术,而是一种管理机制,这种管理机制就是目标管理责任制。它以责任制为核心,以预算、控制、考核为主线,以核算为基础,构成管理会计的全部内容。

(一)管理会计的事前管理是以预算编制为重心。管理讲究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也是从这三方面着手的。事前管理内容包括预测、决策和预算三部分,但管理会计是以预算为重心。在企业管理中,一切预测活动是为决策分析服务的,决策分析的结果就是确定下一步行动目标。为了保证决策确定的目标得以实现,必须通过编制总预算将确定的目标具体化,并通过量化形式将经营目标落实于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形成总预算统驭下的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产品预算、分客户预算、分货币预算等,为经营管理的过程控制提供标准,为经营管理的事后评价和考核提供依据。

(二)管理会计的事中管理是以预算执行中的差异分析与控制为重点。管理会计事中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预算执行情况在年度内进行监控,以期企业的经营运转按照预算量化的目标推进。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产品预算、分客户预算、分货币预算确定后,必须按照管理的频率将各类预算进一步分解为月度预算或旬度预算,配之以分级核算、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按月或按旬反映实际经营管理结果。

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产品预算、分客户预算、分货币预算一般情况下是按月监控的,预算数与实际核算出来的结果之间会有差异,而差异又有有益差异与有害差异之分。对差异进行分析,确定是有益差异还是有害差异,进而制定调控措施,干预和调控有害差异向有益差异转化,保证企业的经营朝着预算确定的方向运行,这就是管理会计事中管理的基本内涵。

(三)管理会计的事后管理是以业绩考核为要点。管理会计事后管理的内容就是对企业一年来执行预算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完成或未完成预算目标的主客观原因,评价业绩,确定考核的奖惩方案,并与薪酬挂钩。

(四)管理会计是以责任制为核心。无论是分级预算管理、分部门预算管理,还是分客户预算管理、分产品预算管理,其核心都是责任的落实与管理。分级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各级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分部门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分客户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客户经理(个人、组、处),分产品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每种产品的经营管理者(小组、处室、部门)等等。管理会计以责任管理为核心,通过责任主体的落实,确定每一责任体的预算管理目标,并通过对责任体预算执行情况的如实核算,实施预算控制,最后对责任体的业绩进行以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为基础的考核。

综上可见,预算是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是企业控制管理的标准,是企业评价与考核业绩好坏的尺度。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责任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流程再造的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管理机制,而不是一项管理技术。

二、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产品管理、分客户管理和分货币管理

推行管理会计应以引入一项管理机制为认识上的先导。同样,推行管理会计下的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是这一管理机制下的具体应用。无论是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还是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管理的循环框架均由确定责任主体、制定预算、核算、差异分析与实时调控、分析评价与考核五部分组成。但是不同类别的管理,其内容是有别的,现简要探讨如下:

(一)分级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按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的不同级次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管理级次确定责任主体、按管理级次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级次的经营管理目标,按级次进行核算,按级次进行预算控制,按级次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级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每一级次机构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级次机构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二)分部门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在同一级次的机构内部,对各经营和管理的所有部门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部门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部门确定责任主体、按部门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部门的经营或管理目标、按部门进行核算、按部门进行预算控制、按部门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部门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部门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部门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部门员工的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三)分产品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经营管理的金融产品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产品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营销每种产品的人群确定责任主体、按责任主体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种产品的经营管理目标、按产品进行核算、按产品进行预算控制、按产品进行分析并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产品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每一产品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产品经营管理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产品经营管理相关人员群组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为分析评价每一产品盈利能力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多年来,商业银行一直在进行分产品管理的探索,但尚未有实质性的进展,难点很多,其中许多概念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例如,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商业银行“产品”概念,把工商企业的产品概念、产品成本概念、成本核算方法和产品管理方法,如何借鉴到商业银行等等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将“存款”、“贷款”、“结算”定义为金融产品,这种观念对不对,需要研究。我个人认为,“存款”、“贷款”、“结算”不具备产品的基本特征。

(四)分客户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的重点客户进行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客户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客户经理确定责任主体,按重点客户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重点客户的经营管理目标,按重点客户进行核算,按重点客户进行预算控制,按重点客户进行分析并对客户经理(个人、科组或处室)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客户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对重点客户的营销及客户对银行贡献率的大小与该客户经营管理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客户经营管理相关人员群组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为分析、评价和进一步开发重点客户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五)分货币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经营管理的货币币种进行的预算管理工作。分货币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银行经营管理的币种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币种的经营目标、按币种进行核算、按币种进行预算控制、按币种进行分析并进行经营决策的管理体制。分货币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分析评价每一经营货币的盈利能力,二是为进行由于货币之间的不匹配所带来的缺口损益和缺口风险进行管理和提供数据。

(六)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它们是相互关联的。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的起点是预算目标的确定,而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客户预算、分产品预算、分货币预算是银行总预算下按照不同管理要求进行的分预算,是总预算的分解预算。二是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客户预算、分产品预算、分货币预算与总预算之间,以及各种预算之间是互动的,任一预算项下的项目金额变动,都会影响总预算和其他分预算金额的变动。三是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之间及其与综合管理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映衬的,综合管理是以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为基础的,而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又与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为依托,另一方面各种管理的目标是一个,就是完成总预算确定的经营管理目标。

另一方面,它们又是有差别的管理,侧重点不同。前文已经论述,各种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确定的分解目标有差别,管理的方法不同,责任确定的主体不同,核算计量的方法也是有差别的。

三、还应研究分渠道管理问题

该渠道是指银行经营产品的营销渠道(Channels),又称分销渠道。前面我们谈的是分部门的管理、分产品的管理、分客户的管理、分货币的管理。但银行营销产品、服务客户都是通过各种营销渠道完成的,营销渠道的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设置了专门的部门管理营销渠道,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营销渠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客户进行面对面营销服务的渠道,叫做有人机构网点;另一类是非面对面营销服务的渠道,包括ATM机营销渠道、电话银行(CallCenter)营销渠道、手机银行(Wap)营销渠道、网上银行营销渠道等。传统的银行营销渠道是通过单一营销渠道棗有人机构网点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竞争的需要,银行的营销渠道多样化,客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但是,商业银行建造每一种营销渠道是要投入巨额资金的,而建造每一种营销渠道的目的是增强银行整体盈利能力。因此,必须建立并进行以责任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营销渠道管理。首先要确定每一种营销渠道的责任主体;其次要建立分渠道的预算管理体系,包括分渠道的预算编制体系、核算体系、控制与分析体系;最后要建立分渠道的评价与考核体系。同理,分渠道管理与综合管理、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之间是既相互关联又有管理差别的关系。

四、会计核算从一维核算发展到多维核算

按照会计科目进行核算,是人们对会计核算特征的常规认识,当计算机广泛应用于会计工作时,一些人对会计科目产生怀疑,进而又对会计核算产生怀疑,认为进入计算机时代,会计科目没了,会计核算也不存在了。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进入计算机时代,会计科目并没有消失,会计核算依然存在,会计核算已从一维发展到多维,核算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会计科目的实质,就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分类。会计是对经营活动的观念总结和过程控制,而观念的总结和过程的控制是以对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分类为基础的。在以手工核算为主的落后时代,会计核算仅采取一种分类标准,即经济内容。所以说,传统的会计科目定义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按照经济内容的分类,而对企业经营活动按照其他标准的分类反映,由于核算手段跟不上,则通过统计来完成。但是,会计科目并不仅仅限于按经济内容标准来分类,随着核算手段的现代化,可实现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

(二)计算机时代,会计科目可以实现多重分类。随着电算化的应用与完善,核算已跳出一维空间,会计核算的分类标准已不再局限于按经济内容分类,它已扩展到按部门分类、按产品分类、按客户分类、按货币分类、按区域分类、按行业分类、按期限分类、按风险分类。人们对会计科目的认识也不能停留在按照经济内容分类的标准上,要与时俱进。同时,会计核算也不再局限于按照经济内容分类标准进行的财务会计核算,它已发展到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的事后反映,发展到对企业经营活动按照管理需要设定的各种分类标准进行的事后反映。只要管理需要,我们可以实现同源数据下的按经济内容分类的财务会计核算、按部门分类的分部门会计核算、按产品分类的分产品会计核算、按客户分类的分客户会计核算、按货币分类的分货币会计核算、按区域分类的分区域会计核算、按行业分类的分行业会计核算、按期限分类的分期限会计核算、按风险分类的分风险会计核算,等等。从这一意义上讲,将会计划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已失去了实践意义,将会计分类为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更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当今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技术条件上,都已实现会计科目从一维分类到多维分类的飞跃、会计核算从一维核算到多维核算的飞跃,这一飞跃值得理论界及时总结,更值得实务界抢抓战机。

五、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的意义仅仅是为推行管理会计提供基础

在商业银行应用管理会计的实务中有一项重要的逻辑关系,即管理会计是一种管理机制,它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控制、考核为主线,以核算为基础,构成管理会计的全部内容。在这一管理体制的内在逻辑中,核算仅仅是基础,核算为管理体制服务,在确定了预算模式、控制方式和考核内容后,才能确立核算体系,确保核算体系为管理体制服务。这一逻辑顺序不能倒过来,不能在没有建立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预算模式、控制方式、考核和分析体系的情况下,先行建立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的核算体系,这样违反了管理会计的基本规律,这样做投入大,收益小。

这里还需指出,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不是管理会计,它们是推行管理会计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属于事后核算的范畴,不能把建立与推行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简单化为管理会计在银行的应用。这种观念上的偏差和处理上的简单化,不仅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实务上是有害的。

六、内部资金价格在管理会计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商业银行在推行管理会计时,会遇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即内部资金价格问题,也可以称为内部资金转移价格问题。内部资金价格有两个范畴,一是在一个法人内部的资金转移价格,二是在一个企业集团内部的资金转移价格。这里讨论的是前者。

(一)内部资金价格的重要作用

1.内部资金价格是定价的依据。如信贷部门发放贷款,其定价不得低于从“内部资金市场”取得资金的价格;又如存款部门吸收存款的价格,不得高于“卖”到“内部资金市场”的价格。

2.内部资金价格是衡量内部机构业绩的“跷跷板”。如内部资金定价高,存款部门的业绩会受益,但贷款部门的业绩会受损;相反,如内部资金定价低,存款部门的业绩会受损,但贷款部门的业绩会受益。

3.内部资金价格是实施银行经营战略的工具。内部资金价格同样具有杠杆作用,用以引导资金的流向,是银行贯彻经营战略的工具之一。

4.内部资金价格是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手段。例如存款部门将存款“卖”到“内部资金市场”时存在资产与负债之间利率缺口、期限缺口问题;又如信贷部门从“内部资金市场”买入资金发放贷款,也存在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利率不匹配、期限不匹配等问题。这些内部资金交易的过程既可以进行量化缺口风险的工作,也可以进行缺口风险的转移和控制工作。

上述四点列举了内部资金价格的作用,然而内部资金价格发挥其作用则是通过两种途径:一是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也叫做“内部资金池”;二是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

(二)内部资金定价方法

在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内部资金的定价有成本法、市价法两类,其表现形式又有低进高出、平进平出和高进低出三种交易方式:

1.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的低进高出定价,是指资金供给部门和资金剩余部门以低于基准价格强行将资金“卖”给内部资金池,资金使用部门从内部资金池“买”资金用款时是以高于基准价格交易的。这种定价交易方式将部分利润强行留在内部资金池,侵占了资金供应部门和资金使用部门的部分业绩,容易挫伤各部门的积极性。

2.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的平进平出定价,是指资金供给部门和资金剩余部门以基准价格将资金“卖”给内部资金池,资金使用部门从内部资金池“买”资金用款时也是以同样的基准价格定价交易的。这种定价交易方式不存在内部资金池截留利润问题,但这种单一价格定价的合理性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

3.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的高进低出定价,是指资金供给部门和资金剩余部门以高于基准价格强行将资金“卖”给内部资金池,资金使用部门从内部资金池“买”资金用款时是以低于基准价格定价交易的。这种定价交易方式是通过内部资金池向内部各经营管理部门让利,内部资金池每年都有“政策性”亏损,是一种扩张型战略取向的定价交易选择。

在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下,内部资金的定价都是通过内部各经营管理单位(部门)与内部资金市场实际交易完成的,内部资金价格随着期限、风险、外部市场价格、经营战略等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内部资金市场的交易品种不仅包括实有资金的交易品种,而且包括衍生金融交易品种。

(三)内部资金定价的步骤和原则

内部资金价格在推广、应用管理会计工作中的作用是广泛和重要的,然而定价的方式和实现的形式也是多样和复杂的。我认为,要解决内部资金价格问题,首先,要确定是选择“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还是选择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涉及到组织架构和机构设置问题,涉及到管理体制的方方面面,而且常常被忽视。应该说,上述两种交易形式各有优缺点,银行要结合经营战略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不仅能够实现内部资金价格在应用管理会计方面的功能,而且能够实现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缺口风险量化和缺口风险转移的功能,而“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则无法实现这些功能。

其次,在确定的交易方式下研究内部资金定价问题。概括起来,内部资金定价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定价要有依据。要么以成本为依据,要么以市场为依据,要么以经营管理战略为依据,不能靠拍脑袋定价。

2.定价政策要有相对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随意调整。

3.定价政策要透明。因为定价政策关系到各责任主体的利益,关系到各责任主体的经营管理决策。

4.定价要公平。尽量避免因价格的不公平导致一些责任主体享有政策上的收益,而另一些责任主体被迫担负政策上的损失,从而挫伤各责任主体的积极性。

七、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能否建立是推行管理会计的关键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成本信息对于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分营销渠道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包括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分营销渠道成本核算体系,同下),建立在成本核算体系基础之上的预算管理体系就不可能搭建起来。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就无法对部门的、产品的、客户的、货币的、营销渠道的效益进行分析和研判。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就无法从部门、产品、客户、货币和营销渠道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科学有效的决策。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更谈不上控制与绩效考核工作了。

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非常重要,是推行管理会计时不能忽略的一个环节。

(一)商业银行的成本概念

对于成本,人们并不陌生。一般认为成本就是费用,就是业务费用加人事费用,控制成本就是控制业务费用和人事费用。而成本的概念更是五花八门,有认为是利息支出和手续费支出,也有认为再加上折旧,还有认为是全部支出,等等。上述认识都是错误的,错误的认识会影响科学管理机制的应用效果。

实际上,费用与成本是两个并行的概念,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费用是资产的耗费,它与一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成本则是按一定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将费用对象化到部门上时就是部门成本;将费用对象化到产品上时就是产品成本;将费用对象化到客户上时就是客户成本;将费用对象化到货币上时就是货币成本;将费用对象化到营销渠道上时就是营销渠道成本。谈成本,一定要有对象化的目标,不能泛泛而论,商业银行在研究、分析和推行成本核算、成本管理工作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要与管理体制相适应,是会计工作的一项法则,不能违背。只有在确定了分部门管理体制之后,才能着手搭建分部门成本核算体系。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分渠道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也是这个道理。

(二)要认真、严肃地借鉴工商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较之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工商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发展比较成熟。商业银行在建设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时,需要认真地学习、借鉴工商企业的做法。在借鉴工商企业成本核算体系方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1.完全成本与变动成本问题。

会计上有完全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分,完全成本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成本概念,是指生产经营产品或提供服务所消耗人财物的全部费用;变动成本则是指生产经营产品或提供服务所消耗人财物的部分费用,是指在相关范围内随生产、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量进行正相关变动的费用;在相关范围内不随生产、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叫固定成本。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为:完全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管理会计提出变动成本的概念,意义在于经营管理决策需要边际利润(价格-变动成本)的分析与管理。同样,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也不能缺少边际利润的管理理念。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设计、搭建成本核算体系时,要考虑经营管理的需要,一方面要建立完全成本核算体系,这是基础;另一方面要考虑在完全成本核算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变动成本核算体系。

2.直接费用、间接费用与期间费用问题。

对于工商企业的成本计算规则来说,企业直接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其他直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或劳务的成本;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需要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将这些费用分摊到各项产品和劳务的成本中;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为销售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销售费用,不参与产品和劳务的成本计算,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作为商业银行,成本的核算是否要依循工商企业的做法,将费用首先划分成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然后再对其中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进行成本的计算?我认为,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要借鉴工商企业的做法,但不能盲从,否则银行的成本核算体系的建设会走向“死胡同”。我认为:

(1)期间费用的划分不适合商业银行。这是因为工商企业经营的是有形产品,其经营产品的资金流和物资流常常是脱节的,而工商企业的收入确认往往与物流挂钩。为了贯彻稳健性原则,会计上把与生产经营产品的物流关联度不太紧密的企业管理费、财务费、销售费,作为期间费用直接列入损益,不再进行成本核算。也就是说,对于一家运转着的工业或商业企业,不管它是否生产了产品,也不管它是否销售出去了产品,对于维持正常运转所必须开支的企业管理费、财务费、销售费,全额列入当期损益表中,避免出现企业产品大量积压,而已消耗的资金也大量挂在库存产品中,随物流的静止而停放资产负债表的库存商品项下,造成虚盈实亏的问题。但商业银行经营的是货币,属于服务行业,不存在经营产品的物流问题,商业银行的收入确认不与物流挂钩,因此期间费用的划分不适用商业银行。

(2)通过会计分录的账务处理来直接核算成本的设想是行不通的。直接费用直接计入成本对象,间接费用通过合理的分配比例分配计入成本对象,这是建立成本核算体系要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在商业银行进行成本核算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是否可以通过设计一套账务处理体系,在通过记录经营事项的借贷会计分录的同时,便可核算出部门成本、产品成本、客户成本等?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道理很简单,直接费用可以通过会计分录的账务处理在配加部门码、产品码、客户码、货币码的情况下,将费用直接归集到成本对象项下,但间接费用不可能通过会计分录完成成本归集的过程,因为间接费用需要按照一定的分配比例在不同的成本对象之间进行分摊,而且分摊的结果也不可能再通过会计分录将间接费用记录在各成本对象项下,而是通过成本计算的系统方法、通过编制成本计算表、通过编制部门损益表、产品损益表、客户损益表等工作来完成。

(3)建议的工作方向。对于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将费用划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三类是无意义的,仅划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即可,并且按照“直接费用直接计入成本对象,间接费用通过合理的分配比例分配计入成本对象”的原则,建立成本核算体系。在此基础上,将费用划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来计算部门、产品、客户等对象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也是有意义的。

3.成本计算方法的应用问题。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种。品种法是以某一种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批法是以某一批产品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步法是以产品的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成本的计算是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手段,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管理情况,选择适合本企业特点的成本计算方法。

对于商业银行,如何根据银行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自身的管理要求,借鉴工商企业的成本计算方法,建立银行的成本计算与核算体系,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在设计商业银行成本计算与核算体系时有两个问题需要着重考虑:一是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在商业银行的适用性。每种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这些产生于工商企业成本计算方法的应用特点和适用范围能否结合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特点和管理要求引用到分部门成本核算、分产品成本核算、分客户成本核算、分货币成本核算、分营销渠道成本核算中?我认为是可以的,但必须具体结合每种管理体制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加以确定。二是每一种管理体制下(指分部门管理、分产品管理、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分营销渠道管理),都有自身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都对应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商业银行在建立成本核算体系工作中,不能仅将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为其内部各种管理体制下成本计算的惟一方法。在分部门管理体制下,其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决定了它所对应的成本计算方法。同理,分产品、分客户、分营销渠道的管理体制都对应各自的成本计算方法。即使在一种管理体制下,由于金融产品经营特点的不同和管理要求的差别,也可能对应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八、推行管理会计不能违背的几条原则

(一)主体框架不可拆分原则

如上所述,管理会计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管理机制,其应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以责任制为核心,以预算、控制、考核为主线,以核算为基础,构成管理会计的主体框架。在此框架内,责任主体的落实、全面预算的确定、核算反映、差异分析与适时的控制、绩效的考核,一环扣一环,环与环之间存在着极强的内在逻辑关系,不可拆分,不可倒置,不可“缺斤少两”,否则,将破坏管理会计作为一项科学管理机制的功效。

(二)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管理会计是以责任制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的责任随着责任主体的确定而落实到各个经营管理的责任中心。在分部门管理体制下,是以企业内部各部门为责任中心;在分产品管理体制下,是以企业内部各产品营销的部门、处室、科组或团队为责任中心;在分客户管理体制下,是以企业内部各客户经理、客户营销服务处室或客户营销团队为责任中心等。这些责任中心在充分享有经营决策权的同时,承担与其经营管理决策权相适应的经济责任,并且配套与其承担责任相对等的利益机制。责权利结合是运用管理会计必须遵守的原则,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略。

(三)责任认定的可控性原则

由于各责任中心的业绩与其责任主体相关人员的利益是直接挂钩的,因此对其业绩的考核评价必须遵循可控性原则。这是因为一个责任中心若不能控制其可实现的收入或控制其可发生的费用,也就无法合理地反映其真正的业绩,从而也就无法合理地评价与考核其业绩。一般情况下,银行发生的收入和费用,总体上来看都是可控的,但对于每个责任中心来说,并不都是可控的,管理会计要求将这些收入和费用,通过“直接收入与费用直接确认,间接收入与费用分配确认”方式,分解到各可给予其控制的责任中心。为此在设计和运行分部门管理体制、分产品管理体制、分客户管理体制和分营销渠道管理体制时,须考虑如下内容:

1.责任中心责任预算的编制与确定,要注意可控性原则。

2.配合各管理体制设计的核算体系,收入的核算和费用的核算要注意可控性原则。

3.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运行必须注意可控性原则,各责任中心不可能对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采取调控措施。

4.对责任中心的分析、评价和考核,一定要贯彻可控性原则,否则,考核的结果就不合理、不公正,会挫伤各责任人的积极性。对于因不可控因素所影响的责任中心业绩,考核时一定要予以扣除,只有可控的收入或费用,才是责任中心真正的业绩。

(四)区分责任中心与责任中心责任人业绩的原则

管理会计以责任主体落实为起点,以业绩考核为落脚点,而且在进行业绩考核时,必须区分责任中心与责任中心责任人的业绩。不能简单将责任中心的业绩与责任中心责任人的业绩划等号。举一个例子,一个能力较强的零售业务经理花费同等的努力,在北京分行零售业务部门创造的利润与在青海分行零售业务部门创造的利润是不一样的,或者说在创造同等的利润情况下,所付出的努力是不一样的。道理很简单,因为所处的区域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业绩考核时,一定要区分责任中心的业绩和责任中心责任人的业绩,这对于一个分支机构遍布全国或全球的商业银行而言,尤为重要。不能对处于不同区域环境、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同性质的责任中心(如所有一级分行的公司业务部门),实施同一指标值下的利益挂钩考核。在区分责任中心业绩与责任中心责任人业绩方面,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同等能力的人在付出同等努力后,应该取得同等的利益。

(五)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相分离原则

从会计学科分类上,管理会计的实质是“过程的控制”,它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生产经营过程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考评。核算会计的实质是“观念的总结”,它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事后反映,如实、完整、及时地反映生产经营的结果和财务状况。然而在会计的管理循环中,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是管理循环中相互连接的链条,不可分割。但从内部控制角度考虑,两者必须分离,因为管理会计工作涉及到经济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按照《会计法》要求,会计核算必须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经办和财物保管分离,并相互制约。否则,就会出现内控失衡问题,就会导致其他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因此,落实内部控制要求,将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分离,是推行管理会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分离的另一个好处是,强化专业化管理。管理会计专司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将责任的落实工作、预算的编审与分解工作、差异分析与控制工作、业绩考核和分析工作抓细抓实抓精;核算会计专司事后的反映工作,不仅仅要做好综合核算工作,更要按照分部门管理、分产品管理、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和分营销渠道管理的要求,组织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和分营销渠道核算工作,做到每种专项核算既要如实、客观,又要及时、完整,充分发挥核算工作应有的基础管理功能。否则,会计工作就会顾前不顾后,或者顾后不顾前,管理控制工作抓不上去,核算工作也无精力抓实、抓细、抓到位。

(六)效益原则

应用与推广管理会计工作要遵循效益原则。这里的效益包含两个内容:

1.推行管理会计的目的是促进效益的提高。不是为推行管理会计而推行管理会计,也不是仅仅为加强内部管理而推行管理会计,应该是为了促进业务发展提高效益而推行管理会计,为了通过加强管理提高盈利水平而推广管理会计。

2.机制的选择要有成本与效益的分析。管理会计是一种管理机制,机制不是万能的,每一种机制都有它的优缺点、适用环境和适用条件,而且一种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是有成本的。因此推行管理会计之前要进行可行性研究,要研究新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所要花费的成本,要研究新机制的应用会给企业带来的有形效益和无形效益,要进行成本与效益的分析。如果效益大于成本,则可行;如果成本大于效益,需要三思而抉择。

篇8

管理会计不是一门纯粹的管理技术,而是一种管理机制,这种管理机制就是目标管理责任制。它以责任制为核心,以预算、控制、考核为主线,以核算为基础,构成管理会计的全部内容。

(一)管理会计的事前管理是以预算编制为重心。管理讲究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也是从这三方面着手的。事前管理内容包括预测、决策和预算三部分,但管理会计是以预算为重心。在企业管理中,一切预测活动是为决策分析服务的,决策分析的结果就是确定下一步行动目标。为了保证决策确定的目标得以实现,必须通过编制总预算将确定的目标具体化,并通过量化形式将经营目标落实于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形成总预算统驭下的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产品预算、分客户预算、分货币预算等,为经营管理的过程控制提供标准,为经营管理的事后评价和考核提供依据。

(二)管理会计的事中管理是以预算执行中的差异分析与控制为重点。管理会计事中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预算执行情况在年度内进行监控,以期企业的经营运转按照预算量化的目标推进。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产品预算、分客户预算、分货币预算确定后,必须按照管理的频率将各类预算进一步分解为月度预算或旬度预算,配之以分级核算、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按月或按旬反映实际经营管理结果。

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产品预算、分客户预算、分货币预算一般情况下是按月监控的,预算数与实际核算出来的结果之间会有差异,而差异又有有益差异与有害差异之分。对差异进行分析,确定是有益差异还是有害差异,进而制定调控措施,干预和调控有害差异向有益差异转化,保证企业的经营朝着预算确定的方向运行,这就是管理会计事中管理的基本内涵。

(三)管理会计的事后管理是以业绩考核为要点。管理会计事后管理的内容就是对企业一年来执行预算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完成或未完成预算目标的主客观原因,评价业绩,确定考核的奖惩方案,并与薪酬挂钩。

(四)管理会计是以责任制为核心。无论是分级预算管理、分部门预算管理,还是分客户预算管理、分产品预算管理,其核心都是责任的落实与管理。分级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各级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分部门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分客户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客户经理(个人、组、处),分产品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每种产品的经营管理者(小组、处室、部门)等等。管理会计以责任管理为核心,通过责任主体的落实,确定每一责任体的预算管理目标,并通过对责任体预算执行情况的如实核算,实施预算控制,最后对责任体的业绩进行以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为基础的考核。

综上可见,预算是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是企业控制管理的标准,是企业评价与考核业绩好坏的尺度。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责任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流程再造的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管理机制,而不是一项管理技术。

二、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产品管理、分客户管理和分货币管理

推行管理会计应以引入一项管理机制为认识上的先导。同样,推行管理会计下的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是这一管理机制下的具体应用。无论是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还是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管理的循环框架均由确定责任主体、制定预算、核算、差异分析与实时调控、分析评价与考核五部分组成。但是不同类别的管理,其内容是有别的,现简要探讨如下:

(一)分级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按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的不同级次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管理级次确定责任主体、按管理级次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级次的经营管理目标,按级次进行核算,按级次进行预算控制,按级次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级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每一级次机构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级次机构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二)分部门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在同一级次的机构内部,对各经营和管理的所有部门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部门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部门确定责任主体、按部门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部门的经营或管理目标、按部门进行核算、按部门进行预算控制、按部门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部门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部门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部门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部门员工的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三)分产品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经营管理的金融产品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产品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营销每种产品的人群确定责任主体、按责任主体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种产品的经营管理目标、按产品进行核算、按产品进行预算控制、按产品进行分析并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产品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每一产品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产品经营管理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产品经营管理相关人员群组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为分析评价每一产品盈利能力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多年来,商业银行一直在进行分产品管理的探索,但尚未有实质性的进展,难点很多,其中许多概念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例如,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商业银行“产品”概念,把工商企业的产品概念、产品成本概念、成本核算方法和产品管理方法,如何借鉴到商业银行等等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将“存款”、“贷款”、“结算”定义为金融产品,这种观念对不对,需要研究。我个人认为,“存款”、“贷款”、“结算”不具备产品的基本特征。

(四)分客户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的重点客户进行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客户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客户经理确定责任主体,按重点客户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重点客户的经营管理目标,按重点客户进行核算,按重点客户进行预算控制,按重点客户进行分析并对客户经理(个人、科组或处室)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客户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对重点客户的营销及客户对银行贡献率的大小与该客户经营管理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客户经营管理相关人员群组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为分析、评价和进一步开发重点客户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五)分货币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经营管理的货币币种进行的预算管理工作。分货币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银行经营管理的币种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币种的经营目标、按币种进行核算、按币种进行预算控制、按币种进行分析并进行经营决策的管理体制。分货币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分析评价每一经营货币的盈利能力,二是为进行由于货币之间的不匹配所带来的缺口损益和缺口风险进行管理和提供数据。

(六)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它们是相互关联的。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的起点是预算目标的确定,而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客户预算、分产品预算、分货币预算是银行总预算下按照不同管理要求进行的分预算,是总预算的分解预算。二是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客户预算、分产品预算、分货币预算与总预算之间,以及各种预算之间是互动的,任一预算项下的项目金额变动,都会影响总预算和其他分预算金额的变动。三是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之间及其与综合管理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映衬的,综合管理是以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为基础的,而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又与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为依托,另一方面各种管理的目标是一个,就是完成总预算确定的经营管理目标。

另一方面,它们又是有差别的管理,侧重点不同。前文已经论述,各种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确定的分解目标有差别,管理的方法不同,责任确定的主体不同,核算计量的方法也是有差别的。

三、还应研究分渠道管理问题

该渠道是指银行经营产品的营销渠道(Channels),又称分销渠道。前面我们谈的是分部门的管理、分产品的管理、分客户的管理、分货币的管理。但银行营销产品、服务客户都是通过各种营销渠道完成的,营销渠道的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设置了专门的部门管理营销渠道,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营销渠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客户进行面对面营销服务的渠道,叫做有人机构网点;另一类是非面对面营销服务的渠道,包括ATM机营销渠道、电话银行(CallCenter)营销渠道、手机银行(Wap)营销渠道、网上银行营销渠道等。传统的银行营销渠道是通过单一营销渠道棗有人机构网点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竞争的需要,银行的营销渠道多样化,客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但是,商业银行建造每一种营销渠道是要投入巨额资金的,而建造每一种营销渠道的目的是增强银行整体盈利能力。因此,必须建立并进行以责任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营销渠道管理。首先要确定每一种营销渠道的责任主体;其次要建立分渠道的预算管理体系,包括分渠道的预算编制体系、核算体系、控制与分析体系;最后要建立分渠道的评价与考核体系。同理,分渠道管理与综合管理、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之间是既相互关联又有管理差别的关系。

四、会计核算从一维核算发展到多维核算

按照会计科目进行核算,是人们对会计核算特征的常规认识,当计算机广泛应用于会计工作时,一些人对会计科目产生怀疑,进而又对会计核算产生怀疑,认为进入计算机时代,会计科目没了,会计核算也不存在了。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进入计算机时代,会计科目并没有消失,会计核算依然存在,会计核算已从一维发展到多维,核算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会计科目的实质,就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分类。会计是对经营活动的观念总结和过程控制,而观念的总结和过程的控制是以对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分类为基础的。在以手工核算为主的落后时代,会计核算仅采取一种分类标准,即经济内容。所以说,传统的会计科目定义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按照经济内容的分类,而对企业经营活动按照其他标准的分类反映,由于核算手段跟不上,则通过统计来完成。但是,会计科目并不仅仅限于按经济内容标准来分类,随着核算手段的现代化,可实现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

(二)计算机时代,会计科目可以实现多重分类。随着电算化的应用与完善,核算已跳出一维空间,会计核算的分类标准已不再局限于按经济内容分类,它已扩展到按部门分类、按产品分类、按客户分类、按货币分类、按区域分类、按行业分类、按期限分类、按风险分类。人们对会计科目的认识也不能停留在按照经济内容分类的标准上,要与时俱进。同时,会计核算也不再局限于按照经济内容分类标准进行的财务会计核算,它已发展到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的事后反映,发展到对企业经营活动按照管理需要设定的各种分类标准进行的事后反映。只要管理需要,我们可以实现同源数据下的按经济内容分类的财务会计核算、按部门分类的分部门会计核算、按产品分类的分产品会计核算、按客户分类的分客户会计核算、按货币分类的分货币会计核算、按区域分类的分区域会计核算、按行业分类的分行业会计核算、按期限分类的分期限会计核算、按风险分类的分风险会计核算,等等。从这一意义上讲,将会计划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已失去了实践意义,将会计分类为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更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当今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技术条件上,都已实现会计科目从一维分类到多维分类的飞跃、会计核算从一维核算到多维核算的飞跃,这一飞跃值得理论界及时总结,更值得实务界抢抓战机。

五、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的意义仅仅是为推行管理会计提供基础

在商业银行应用管理会计的实务中有一项重要的逻辑关系,即管理会计是一种管理机制,它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控制、考核为主线,以核算为基础,构成管理会计的全部内容。在这一管理体制的内在逻辑中,核算仅仅是基础,核算为管理体制服务,在确定了预算模式、控制方式和考核内容后,才能确立核算体系,确保核算体系为管理体制服务。这一逻辑顺序不能倒过来,不能在没有建立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预算模式、控制方式、考核和分析体系的情况下,先行建立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的核算体系,这样违反了管理会计的基本规律,这样做投入大,收益小。

这里还需指出,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不是管理会计,它们是推行管理会计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属于事后核算的范畴,不能把建立与推行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简单化为管理会计在银行的应用。这种观念上的偏差和处理上的简单化,不仅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实务上是有害的。

六、内部资金价格在管理会计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商业银行在推行管理

会计时,会遇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即内部资金价格问题,也可以称为内部资金转移价格问题。内部资金价格有两个范畴,一是在一个法人内部的资金转移价格,二是在一个企业集团内部的资金转移价格。这里讨论的是前者。

(一)内部资金价格的重要作用

1.内部资金价格是定价的依据。如信贷部门发放贷款,其定价不得低于从“内部资金市场”取得资金的价格;又如存款部门吸收存款的价格,不得高于“卖”到“内部资金市场”的价格。

2.内部资金价格是衡量内部机构业绩的“跷跷板”。如内部资金定价高,存款部门的业绩会受益,但贷款部门的业绩会受损;相反,如内部资金定价低,存款部门的业绩会受损,但贷款部门的业绩会受益。

3.内部资金价格是实施银行经营战略的工具。内部资金价格同样具有杠杆作用,用以引导资金的流向,是银行贯彻经营战略的工具之一。

4.内部资金价格是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手段。例如存款部门将存款“卖”到“内部资金市场”时存在资产与负债之间利率缺口、期限缺口问题;又如信贷部门从“内部资金市场”买入资金发放贷款,也存在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利率不匹配、期限不匹配等问题。这些内部资金交易的过程既可以进行量化缺口风险的工作,也可以进行缺口风险的转移和控制工作。

上述四点列举了内部资金价格的作用,然而内部资金价格发挥其作用则是通过两种途径:一是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也叫做“内部资金池”;二是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

(二)内部资金定价方法

在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内部资金的定价有成本法、市价法两类,其表现形式又有低进高出、平进平出和高进低出三种交易方式:

1.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的低进高出定价,是指资金供给部门和资金剩余部门以低于基准价格强行将资金“卖”给内部资金池,资金使用部门从内部资金池“买”资金用款时是以高于基准价格交易的。这种定价交易方式将部分利润强行留在内部资金池,侵占了资金供应部门和资金使用部门的部分业绩,容易挫伤各部门的积极性。

2.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的平进平出定价,是指资金供给部门和资金剩余部门以基准价格将资金“卖”给内部资金池,资金使用部门从内部资金池“买”资金用款时也是以同样的基准价格定价交易的。这种定价交易方式不存在内部资金池截留利润问题,但这种单一价格定价的合理性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

3.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的高进低出定价,是指资金供给部门和资金剩余部门以高于基准价格强行将资金“卖”给内部资金池,资金使用部门从内部资金池“买”资金用款时是以低于基准价格定价交易的。这种定价交易方式是通过内部资金池向内部各经营管理部门让利,内部资金池每年都有“政策性”亏损,是一种扩张型战略取向的定价交易选择。

在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下,内部资金的定价都是通过内部各经营管理单位(部门)与内部资金市场实际交易完成的,内部资金价格随着期限、风险、外部市场价格、经营战略等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内部资金市场的交易品种不仅包括实有资金的交易品种,而且包括衍生金融交易品种。(三)内部资金定价的步骤和原则

内部资金价格在推广、应用管理会计工作中的作用是广泛和重要的,然而定价的方式和实现的形式也是多样和复杂的。我认为,要解决内部资金价格问题,首先,要确定是选择“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还是选择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涉及到组织架构和机构设置问题,涉及到管理体制的方方面面,而且常常被忽视。应该说,上述两种交易形式各有优缺点,银行要结合经营战略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不仅能够实现内部资金价格在应用管理会计方面的功能,而且能够实现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缺口风险量化和缺口风险转移的功能,而“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则无法实现这些功能。

其次,在确定的交易方式下研究内部资金定价问题。概括起来,内部资金定价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定价要有依据。要么以成本为依据,要么以市场为依据,要么以经营管理战略为依据,不能靠拍脑袋定价。

2.定价政策要有相对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随意调整。

3.定价政策要透明。因为定价政策关系到各责任主体的利益,关系到各责任主体的经营管理决策。

4.定价要公平。尽量避免因价格的不公平导致一些责任主体享有政策上的收益,而另一些责任主体被迫担负政策上的损失,从而挫伤各责任主体的积极性。

七、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能否建立是推行管理会计的关键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成本信息对于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分营销渠道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包括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分营销渠道成本核算体系,同下),建立在成本核算体系基础之上的预算管理体系就不可能搭建起来。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就无法对部门的、产品的、客户的、货币的、营销渠道的效益进行分析和研判。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就无法从部门、产品、客户、货币和营销渠道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科学有效的决策。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更谈不上控制与绩效考核工作了。

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非常重要,是推行管理会计时不能忽略的一个环节。

(一)商业银行的成本概念

对于成本,人们并不陌生。一般认为成本就是费用,就是业务费用加人事费用,控制成本就是控制业务费用和人事费用。而成本的概念更是五花八门,有认为是利息支出和手续费支出,也有认为再加上折旧,还有认为是全部支出,等等。上述认识都是错误的,错误的认识会影响科学管理机制的应用效果。

实际上,费用与成本是两个并行的概念,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费用是资产的耗费,它与一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成本则是按一定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将费用对象化到部门上时就是部门成本;将费用对象化到产品上时就是产品成本;将费用对象化到客户上时就是客户成本;将费用对象化到货币上时就是货币成本;将费用对象化到营销渠道上时就是营销渠道成本。谈成本,一定要有对象化的目标,不能泛泛而论,商业银行在研究、分析和推行成本核算、成本管理工作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要与管理体制相适应,是会计工作的一项法则,不能违背。只有在确定了分部门管理体制之后,才能着手搭建分部门成本核算体系。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分渠道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也是这个道理。

(二)要认真、严肃地借鉴工商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较之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工商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发展比较成熟。商业银行在建设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时,需要认真地学习、借鉴工商企业的做法。在借鉴工商企业成本核算体系方面谈谈我个

人的一些思考:

1.完全成本与变动成本问题。

会计上有完全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分,完全成本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成本概念,是指生产经营产品或提供服务所消耗人财物的全部费用;变动成本则是指生产经营产品或提供服务所消耗人财物的部分费用,是指在相关范围内随生产、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量进行正相关变动的费用;在相关范围内不随生产、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叫固定成本。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为:完全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管理会计提出变动成本的概念,意义在于经营管理决策需要边际利润(价格-变动成本)的分析与管理。同样,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也不能缺少边际利润的管理理念。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设计、搭建成本核算体系时,要考虑经营管理的需要,一方面要建立完全成本核算体系,这是基础;另一方面要考虑在完全成本核算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变动成本核算体系。

2.直接费用、间接费用与期间费用问题。

对于工商企业的成本计算规则来说,企业直接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其他直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或劳务的成本;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需要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将这些费用分摊到各项产品和劳务的成本中;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为销售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销售费用,不参与产品和劳务的成本计算,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作为商业银行,成本的核算是否要依循工商企业的做法,将费用首先划分成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然后再对其中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进行成本的计算?我认为,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要借鉴工商企业的做法,但不能盲从,否则银行的成本核算体系的建设会走向“死胡同”。我认为:

(1)期间费用的划分不适合商业银行。这是因为工商企业经营的是有形产品,其经营产品的资金流和物资流常常是脱节的,而工商企业的收入确认往往与物流挂钩。为了贯彻稳健性原则,会计上把与生产经营产品的物流关联度不太紧密的企业管理费、财务费、销售费,作为期间费用直接列入损益,不再进行成本核算。也就是说,对于一家运转着的工业或商业企业,不管它是否生产了产品,也不管它是否销售出去了产品,对于维持正常运转所必须开支的企业管理费、财务费、销售费,全额列入当期损益表中,避免出现企业产品大量积压,而已消耗的资金也大量挂在库存产品中,随物流的静止而停放资产负债表的库存商品项下,造成虚盈实亏的问题。但商业银行经营的是货币,属于服务行业,不存在经营产品的物流问题,商业银行的收入确认不与物流挂钩,因此期间费用的划分不适用商业银行。

(2)通过会计分录的账务处理来直接核算成本的设想是行不通的。直接费用直接计入成本对象,间接费用通过合理的分配比例分配计入成本对象,这是建立成本核算体系要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在商业银行进行成本核算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是否可以通过设计一套账务处理体系,在通过记录经营事项的借贷会计分录的同时,便可核算出部门成本、产品成本、客户成本等?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道理很简单,直接费用可以通过会计分录的账务处理在配加部门码、产品码、客户码、货币码的情况下,将费用直接归集到成本对象项下,但间接费用不可能通过会计分录完成成本归集的过程,因为间接费用需要按照一定的分配比例在不同的成本对象之间进行分摊,而且分摊的结果也不可能再通过会计分录将间接费用记录在各成本对象项下,而是通过成本计算的系统方法、通过编制成本计算表、通过编制部门损益表、产品损益表、客户损益表等工作来完成。

(3)建议的工作方向。对于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将费用划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三类是无意义的,仅划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即可,并且按照“直接费用直接计入成本对象,间接费用通过合理的分配比例分配计入成本对象”的原则,建立成本核算体系。在此基础上,将费用划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来计算部门、产品、客户等对象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也是有意义的。

3.成本计算方法的应用问题。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种。品种法是以某一种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批法是以某一批产品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步法是以产品的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成本的计算是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手段,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管理情况,选择适合本企业特点的成本计算方法。

对于商业银行,如何根据银行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自身的管理要求,借鉴工商企业的成本计算方法,建立银行的成本计算与核算体系,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在设计商业银行成本计算与核算体系时有两个问题需要着重考虑:一是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在商业银行的适用性。每种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这些产生于工商企业成本计算方法的应用特点和适用范围能否结合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特点和管理要求引用到分部门成本核算、分产品成本核算、分客户成本核算、分货币成本核算、分营销渠道成本核算中?我认为是可以的,但必须具体结合每种管理体制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加以确定。二是每一种管理体制下(指分部门管理、分产品管理、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分营销渠道管理),都有自身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都对应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商业银行在建立成本核算体系工作中,不能仅将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为其内部各种管理体制下成本计算的惟一方法。在分部门管理体制下,其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决定了它所对应的成本计算方法。同理,分产品、分客户、分营销渠道的管理体制都对应各自的成本计算方法。即使在一种管理体制下,由于金融产品经营特点的不同和管理要求的差别,也可能对应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八、推行管理会计不能违背的几条原则

(一)主体框架不可拆分原则

如上所述,管理会计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管理机制,其应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以责任制为核心,以预算、控制、考核为主线,以核算为基础,构成管理会计的主体框架。在此框架内,责任主体的落实、全面预算的确定、核算反映、差异分析与适时的控制、绩效的考核,一环扣一环,环与环之间存在着极强的内在逻辑关系,不可拆分,不可倒置,不可“缺斤少两”,否则,将破坏管理会计作为一项科学管理机制的功效。

(二)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管理会计是以责任制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的责任随着责任主体的确定而落实到各个经营管理的责任中心。在分部门管理体制下,是以企业内部各部门为责任中心;在分产品管理体制下,是以企业内部各产品营销的部门、处室、科组或团队为责任中心;在分客户管理体制下,是以企业内部各客户经理、客户营销服务处室或客户营销团队为责任中心等。这些责任中心在充分享有经营决策权的同时,承担与其经营管理决策权相适应的经济责任,并且配套与其承担责任相对等的利益机制。责权利结合是

运用管理会计必须遵守的原则,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略。

(三)责任认定的可控性原则

由于各责任中心的业绩与其责任主体相关人员的利益是直接挂钩的,因此对其业绩的考核评价必须遵循可控性原则。这是因为一个责任中心若不能控制其可实现的收入或控制其可发生的费用,也就无法合理地反映其真正的业绩,从而也就无法合理地评价与考核其业绩。一般情况下,银行发生的收入和费用,总体上来看都是可控的,但对于每个责任中心来说,并不都是可控的,管理会计要求将这些收入和费用,通过“直接收入与费用直接确认,间接收入与费用分配确认”方式,分解到各可给予其控制的责任中心。为此在设计和运行分部门管理体制、分产品管理体制、分客户管理体制和分营销渠道管理体制时,须考虑如下内容:

1.责任中心责任预算的编制与确定,要注意可控性原则。

2.配合各管理体制设计的核算体系,收入的核算和费用的核算要注意可控性原则。

3.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运行必须注意可控性原则,各责任中心不可能对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采取调控措施。

4.对责任中心的分析、评价和考核,一定要贯彻可控性原则,否则,考核的结果就不合理、不公正,会挫伤各责任人的积极性。对于因不可控因素所影响的责任中心业绩,考核时一定要予以扣除,只有可控的收入或费用,才是责任中心真正的业绩。

(四)区分责任中心与责任中心责任人业绩的原则

管理会计以责任主体落实为起点,以业绩考核为落脚点,而且在进行业绩考核时,必须区分责任中心与责任中心责任人的业绩。不能简单将责任中心的业绩与责任中心责任人的业绩划等号。举一个例子,一个能力较强的零售业务经理花费同等的努力,在北京分行零售业务部门创造的利润与在青海分行零售业务部门创造的利润是不一样的,或者说在创造同等的利润情况下,所付出的努力是不一样的。道理很简单,因为所处的区域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业绩考核时,一定要区分责任中心的业绩和责任中心责任人的业绩,这对于一个分支机构遍布全国或全球的商业银行而言,尤为重要。不能对处于不同区域环境、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同性质的责任中心(如所有一级分行的公司业务部门),实施同一指标值下的利益挂钩考核。在区分责任中心业绩与责任中心责任人业绩方面,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同等能力的人在付出同等努力后,应该取得同等的利益。

(五)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相分离原则

从会计学科分类上,管理会计的实质是“过程的控制”,它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生产经营过程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考评。核算会计的实质是“观念的总结”,它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事后反映,如实、完整、及时地反映生产经营的结果和财务状况。然而在会计的管理循环中,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是管理循环中相互连接的链条,不可分割。但从内部控制角度考虑,两者必须分离,因为管理会计工作涉及到经济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按照《会计法》要求,会计核算必须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经办和财物保管分离,并相互制约。否则,就会出现内控失衡问题,就会导致其他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因此,落实内部控制要求,将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分离,是推行管理会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分离的另一个好处是,强化专业化管理。管理会计专司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将责任的落实工作、预算的编审与分解工作、差异分析与控制工作、业绩考核和分析工作抓细抓实抓精;核算会计专司事后的反映工作,不仅仅要做好综合核算工作,更要按照分部门管理、分产品管理、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和分营销渠道管理的要求,组织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和分营销渠道核算工作,做到每种专项核算既要如实、客观,又要及时、完整,充分发挥核算工作应有的基础管理功能。否则,会计工作就会顾前不顾后,或者顾后不顾前,管理控制工作抓不上去,核算工作也无精力抓实、抓细、抓到位。

(六)效益原则

应用与推广管理会计工作要遵循效益原则。这里的效益包含两个内容:

1.推行管理会计的目的是促进效益的提高。不是为推行管理会计而推行管理会计,也不是仅仅为加强内部管理而推行管理会计,应该是为了促进业务发展提高效益而推行管理会计,为了通过加强管理提高盈利水平而推广管理会计。

2.机制的选择要有成本与效益的分析。管理会计是一种管理机制,机制不是万能的,每一种机制都有它的优缺点、适用环境和适用条件,而且一种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是有成本的。因此推行管理会计之前要进行可行性研究,要研究新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所要花费的成本,要研究新机制的应用会给企业带来的有形效益和无形效益,要进行成本与效益的分析。如果效益大于成本,则可行;如果成本大于效益,需要三思而抉择。

篇9

管理会计不是一门纯粹的管理技术,而是一种管理机制,这种管理机制就是目标管理责任制。它以责任制为核心,以预算、控制、考核为主线,以核算为基础,构成管理会计的全部内容。

(一)管理会计的事前管理是以预算编制为重心。管理讲究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也是从这三方面着手的。事前管理内容包括预测、决策和预算三部分,但管理会计是以预算为重心。在企业管理中,一切预测活动是为决策分析服务的,决策分析的结果就是确定下一步行动目标。为了保证决策确定的目标得以实现,必须通过编制总预算将确定的目标具体化,并通过量化形式将经营目标落实于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形成总预算统驭下的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产品预算、分客户预算、分货币预算等,为经营管理的过程控制提供标准,为经营管理的事后评价和考核提供依据。

(二)管理会计的事中管理是以预算执行中的差异分析与控制为重点。管理会计事中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预算执行情况在年度内进行监控,以期企业的经营运转按照预算量化的目标推进。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产品预算、分客户预算、分货币预算确定后,必须按照管理的频率将各类预算进一步分解为月度预算或旬度预算,配之以分级核算、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按月或按旬反映实际经营管理结果。

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产品预算、分客户预算、分货币预算一般情况下是按月监控的,预算数与实际核算出来的结果之间会有差异,而差异又有有益差异与有害差异之分。对差异进行分析,确定是有益差异还是有害差异,进而制定调控措施,干预和调控有害差异向有益差异转化,保证企业的经营朝着预算确定的方向运行,这就是管理会计事中管理的基本内涵。

(三)管理会计的事后管理是以业绩考核为要点。管理会计事后管理的内容就是对企业一年来执行预算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完成或未完成预算目标的主客观原因,评价业绩,确定考核的奖惩方案,并与薪酬挂钩。

(四)管理会计是以责任制为核心。无论是分级预算管理、分部门预算管理,还是分客户预算管理、分产品预算管理,其核心都是责任的落实与管理。分级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各级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分部门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分客户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客户经理(个人、组、处),分产品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每种产品的经营管理者(小组、处室、部门)等等。管理会计以责任管理为核心,通过责任主体的落实,确定每一责任体的预算管理目标,并通过对责任体预算执行情况的如实核算,实施预算控制,最后对责任体的业绩进行以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为基础的考核。

综上可见,预算是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是企业控制管理的标准,是企业评价与考核业绩好坏的尺度。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责任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流程再造的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管理机制,而不是一项管理技术。

二、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产品管理、分客户管理和分货币管理

推行管理会计应以引入一项管理机制为认识上的先导。同样,推行管理会计下的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是这一管理机制下的具体应用。无论是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还是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管理的循环框架均由确定责任主体、制定预算、核算、差异分析与实时调控、分析评价与考核五部分组成。但是不同类别的管理,其内容是有别的,现简要探讨如下:

(一)分级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按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的不同级次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管理级次确定责任主体、按管理级次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级次的经营管理目标,按级次进行核算,按级次进行预算控制,按级次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级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每一级次机构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级次机构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二)分部门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在同一级次的机构内部,对各经营和管理的所有部门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部门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部门确定责任主体、按部门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部门的经营或管理目标、按部门进行核算、按部门进行预算控制、按部门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部门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部门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部门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部门员工的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三)分产品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经营管理的金融产品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产品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营销每种产品的人群确定责任主体、按责任主体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种产品的经营管理目标、按产品进行核算、按产品进行预算控制、按产品进行分析并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产品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每一产品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产品经营管理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产品经营管理相关人员群组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为分析评价每一产品盈利能力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多年来,商业银行一直在进行分产品管理的探索,但尚未有实质性的进展,难点很多,其中许多概念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例如,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商业银行“产品”概念,把工商企业的产品概念、产品成本概念、成本核算方法和产品管理方法,如何借鉴到商业银行等等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将“存款”、“贷款”、“结算”定义为金融产品,这种观念对不对,需要研究。我个人认为,“存款”、“贷款”、“结算”不具备产品的基本特征。

(四)分客户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的重点客户进行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客户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客户经理确定责任主体,按重点客户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重点客户的经营管理目标,按重点客户进行核算,按重点客户进行预算控制,按重点客户进行分析并对客户经理(个人、科组或处室)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客户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对重点客户的营销及客户对银行贡献率的大小与该客户经营管理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客户经营管理相关人员群组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为分析、评价和进一步开发重点客户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五)分货币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经营管理的货币币种进行的预算管理工作。分货币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银行经营管理的币种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币种的经营目标、按币种进行核算、按币种进行预算控制、按币种进行分析并进行经营决策的管理体制。分货币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分析评价每一经营货币的盈利能力,二是为进行由于货币之间的不匹配所带来的缺口损益和缺口风险进行管理和提供数据。

(六)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它们是相互关联的。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的起点是预算目标的确定,而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客户预算、分产品预算、分货币预算是银行总预算下按照不同管理要求进行的分预算,是总预算的分解预算。二是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客户预算、分产品预算、分货币预算与总预算之间,以及各种预算之间是互动的,任一预算项下的项目金额变动,都会影响总预算和其他分预算金额的变动。三是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之间及其与综合管理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映衬的,综合管理是以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为基础的,而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又与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为依托,另一方面各种管理的目标是一个,就是完成总预算确定的经营管理目标。

另一方面,它们又是有差别的管理,侧重点不同。前文已经论述,各种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确定的分解目标有差别,管理的方法不同,责任确定的主体不同,核算计量的方法也是有差别的。

三、还应研究分渠道管理问题

该渠道是指银行经营产品的营销渠道(Channels),又称分销渠道。前面我们谈的是分部门的管理、分产品的管理、分客户的管理、分货币的管理。但银行营销产品、服务客户都是通过各种营销渠道完成的,营销渠道的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设置了专门的部门管理营销渠道,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营销渠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客户进行面对面营销服务的渠道,叫做有人机构网点;另一类是非面对面营销服务的渠道,包括ATM机营销渠道、电话银行(CallCenter)营销渠道、手机银行(Wap)营销渠道、网上银行营销渠道等。传统的银行营销渠道是通过单一营销渠道棗有人机构网点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竞争的需要,银行的营销渠道多样化,客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但是,商业银行建造每一种营销渠道是要投入巨额资金的,而建造每一种营销渠道的目的是增强银行整体盈利能力。因此,必须建立并进行以责任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营销渠道管理。首先要确定每一种营销渠道的责任主体;其次要建立分渠道的预算管理体系,包括分渠道的预算编制体系、核算体系、控制与分析体系;最后要建立分渠道的评价与考核体系。同理,分渠道管理与综合管理、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之间是既相互关联又有管理差别的关系。

四、会计核算从一维核算发展到多维核算

按照会计科目进行核算,是人们对会计核算特征的常规认识,当计算机广泛应用于会计工作时,一些人对会计科目产生怀疑,进而又对会计核算产生怀疑,认为进入计算机时代,会计科目没了,会计核算也不存在了。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进入计算机时代,会计科目并没有消失,会计核算依然存在,会计核算已从一维发展到多维,核算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会计科目的实质,就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分类。会计是对经营活动的观念总结和过程控制,而观念的总结和过程的控制是以对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分类为基础的。在以手工核算为主的落后时代,会计核算仅采取一种分类标准,即经济内容。所以说,传统的会计科目定义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按照经济内容的分类,而对企业经营活动按照其他标准的分类反映,由于核算手段跟不上,则通过统计来完成。但是,会计科目并不仅仅限于按经济内容标准来分类,随着核算手段的现代化,可实现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

(二)计算机时代,会计科目可以实现多重分类。随着电算化的应用与完善,核算已跳出一维空间,会计核算的分类标准已不再局限于按经济内容分类,它已扩展到按部门分类、按产品分类、按客户分类、按货币分类、按区域分类、按行业分类、按期限分类、按风险分类。人们对会计科目的认识也不能停留在按照经济内容分类的标准上,要与时俱进。同时,会计核算也不再局限于按照经济内容分类标准进行的财务会计核算,它已发展到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的事后反映,发展到对企业经营活动按照管理需要设定的各种分类标准进行的事后反映。只要管理需要,我们可以实现同源数据下的按经济内容分类的财务会计核算、按部门分类的分部门会计核算、按产品分类的分产品会计核算、按客户分类的分客户会计核算、按货币分类的分货币会计核算、按区域分类的分区域会计核算、按行业分类的分行业会计核算、按期限分类的分期限会计核算、按风险分类的分风险会计核算,等等。从这一意义上讲,将会计划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已失去了实践意义,将会计分类为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更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当今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技术条件上,都已实现会计科目从一维分类到多维分类的飞跃、会计核算从一维核算到多维核算的飞跃,这一飞跃值得理论界及时总结,更值得实务界抢抓战机。

五、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的意义仅仅是为推行管理会计提供基础

在商业银行应用管理会计的实务中有一项重要的逻辑关系,即管理会计是一种管理机制,它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控制、考核为主线,以核算为基础,构成管理会计的全部内容。在这一管理体制的内在逻辑中,核算仅仅是基础,核算为管理体制服务,在确定了预算模式、控制方式和考核内容后,才能确立核算体系,确保核算体系为管理体制服务。这一逻辑顺序不能倒过来,不能在没有建立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预算模式、控制方式、考核和分析体系的情况下,先行建立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的核算体系,这样违反了管理会计的基本规律,这样做投入大,收益小。

这里还需指出,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不是管理会计,它们是推行管理会计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属于事后核算的范畴,不能把建立与推行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简单化为管理会计在银行的应用。这种观念上的偏差和处理上的简单化,不仅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实务上是有害的。

六、内部资金价格在管理会计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商业银行在推行管理会计时,会遇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即内部资金价格问题,也可以称为内部资金转移价格问题。内部资金价格有两个范畴,一是在一个法人内部的资金转移价格,二是在一个企业集团内部的资金转移价格。这里讨论的是前者。

(一)内部资金价格的重要作用

1.内部资金价格是定价的依据。如信贷部门发放贷款,其定价不得低于从“内部资金市场”取得资金的价格;又如存款部门吸收存款的价格,不得高于“卖”到“内部资金市场”的价格。

2.内部资金价格是衡量内部机构业绩的“跷跷板”。如内部资金定价高,存款部门的业绩会受益,但贷款部门的业绩会受损;相反,如内部资金定价低,存款部门的业绩会受损,但贷款部门的业绩会受益。

3.内部资金价格是实施银行经营战略的工具。内部资金价格同样具有杠杆作用,用以引导资金的流向,是银行贯彻经营战略的工具之一。

4.内部资金价格是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手段。例如存款部门将存款“卖”到“内部资金市场”时存在资产与负债之间利率缺口、期限缺口问题;又如信贷部门从“内部资金市场”买入资金发放贷款,也存在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利率不匹配、期限不匹配等问题。这些内部资金交易的过程既可以进行量化缺口风险的工作,也可以进行缺口风险的转移和控制工作。

上述四点列举了内部资金价格的作用,然而内部资金价格发挥其作用则是通过两种途径:一是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也叫做“内部资金池”;二是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

(二)内部资金定价方法

在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内部资金的定价有成本法、市价法两类,其表现形式又有低进高出、平进平出和高进低出三种交易方式:

1.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的低进高出定价,是指资金供给部门和资金剩余部门以低于基准价格强行将资金“卖”给内部资金池,资金使用部门从内部资金池“买”资金用款时是以高于基准价格交易的。这种定价交易方式将部分利润强行留在内部资金池,侵占了资金供应部门和资金使用部门的部分业绩,容易挫伤各部门的积极性。

2.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的平进平出定价,是指资金供给部门和资金剩余部门以基准价格将资金“卖”给内部资金池,资金使用部门从内部资金池“买”资金用款时也是以同样的基准价格定价交易的。这种定价交易方式不存在内部资金池截留利润问题,但这种单一价格定价的合理性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

3.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的高进低出定价,是指资金供给部门和资金剩余部门以高于基准价格强行将资金“卖”给内部资金池,资金使用部门从内部资金池“买”资金用款时是以低于基准价格定价交易的。这种定价交易方式是通过内部资金池向内部各经营管理部门让利,内部资金池每年都有“政策性”亏损,是一种扩张型战略取向的定价交易选择。

在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下,内部资金的定价都是通过内部各经营管理单位(部门)与内部资金市场实际交易完成的,内部资金价格随着期限、风险、外部市场价格、经营战略等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内部资金市场的交易品种不仅包括实有资金的交易品种,而且包括衍生金融交易品种。(三)内部资金定价的步骤和原则

内部资金价格在推广、应用管理会计工作中的作用是广泛和重要的,然而定价的方式和实现的形式也是多样和复杂的。我认为,要解决内部资金价格问题,首先,要确定是选择“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还是选择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涉及到组织架构和机构设置问题,涉及到管理体制的方方面面,而且常常被忽视。应该说,上述两种交易形式各有优缺点,银行要结合经营战略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不仅能够实现内部资金价格在应用管理会计方面的功能,而且能够实现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缺口风险量化和缺口风险转移的功能,而“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则无法实现这些功能。

其次,在确定的交易方式下研究内部资金定价问题。概括起来,内部资金定价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定价要有依据。要么以成本为依据,要么以市场为依据,要么以经营管理战略为依据,不能靠拍脑袋定价。

2.定价政策要有相对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随意调整。

3.定价政策要透明。因为定价政策关系到各责任主体的利益,关系到各责任主体的经营管理决策。

4.定价要公平。尽量避免因价格的不公平导致一些责任主体享有政策上的收益,而另一些责任主体被迫担负政策上的损失,从而挫伤各责任主体的积极性。

七、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能否建立是推行管理会计的关键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成本信息对于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分营销渠道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包括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分营销渠道成本核算体系,同下),建立在成本核算体系基础之上的预算管理体系就不可能搭建起来。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就无法对部门的、产品的、客户的、货币的、营销渠道的效益进行分析和研判。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就无法从部门、产品、客户、货币和营销渠道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科学有效的决策。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更谈不上控制与绩效考核工作了。

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非常重要,是推行管理会计时不能忽略的一个环节。

(一)商业银行的成本概念

对于成本,人们并不陌生。一般认为成本就是费用,就是业务费用加人事费用,控制成本就是控制业务费用和人事费用。而成本的概念更是五花八门,有认为是利息支出和手续费支出,也有认为再加上折旧,还有认为是全部支出,等等。上述认识都是错误的,错误的认识会影响科学管理机制的应用效果。

实际上,费用与成本是两个并行的概念,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费用是资产的耗费,它与一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成本则是按一定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将费用对象化到部门上时就是部门成本;将费用对象化到产品上时就是产品成本;将费用对象化到客户上时就是客户成本;将费用对象化到货币上时就是货币成本;将费用对象化到营销渠道上时就是营销渠道成本。谈成本,一定要有对象化的目标,不能泛泛而论,商业银行在研究、分析和推行成本核算、成本管理工作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要与管理体制相适应,是会计工作的一项法则,不能违背。只有在确定了分部门管理体制之后,才能着手搭建分部门成本核算体系。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分渠道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也是这个道理。

(二)要认真、严肃地借鉴工商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较之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工商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发展比较成熟。商业银行在建设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时,需要认真地学习、借鉴工商企业的做法。在借鉴工商企业成本核算体系方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1.完全成本与变动成本问题。

会计上有完全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分,完全成本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成本概念,是指生产经营产品或提供服务所消耗人财物的全部费用;变动成本则是指生产经营产品或提供服务所消耗人财物的部分费用,是指在相关范围内随生产、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量进行正相关变动的费用;在相关范围内不随生产、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叫固定成本。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为:完全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管理会计提出变动成本的概念,意义在于经营管理决策需要边际利润(价格-变动成本)的分析与管理。同样,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也不能缺少边际利润的管理理念。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设计、搭建成本核算体系时,要考虑经营管理的需要,一方面要建立完全成本核算体系,这是基础;另一方面要考虑在完全成本核算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变动成本核算体系。

2.直接费用、间接费用与期间费用问题。

对于工商企业的成本计算规则来说,企业直接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其他直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或劳务的成本;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需要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将这些费用分摊到各项产品和劳务的成本中;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为销售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销售费用,不参与产品和劳务的成本计算,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作为商业银行,成本的核算是否要依循工商企业的做法,将费用首先划分成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然后再对其中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进行成本的计算?我认为,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要借鉴工商企业的做法,但不能盲从,否则银行的成本核算体系的建设会走向“死胡同”。我认为:

(1)期间费用的划分不适合商业银行。这是因为工商企业经营的是有形产品,其经营产品的资金流和物资流常常是脱节的,而工商企业的收入确认往往与物流挂钩。为了贯彻稳健性原则,会计上把与生产经营产品的物流关联度不太紧密的企业管理费、财务费、销售费,作为期间费用直接列入损益,不再进行成本核算。也就是说,对于一家运转着的工业或商业企业,不管它是否生产了产品,也不管它是否销售出去了产品,对于维持正常运转所必须开支的企业管理费、财务费、销售费,全额列入当期损益表中,避免出现企业产品大量积压,而已消耗的资金也大量挂在库存产品中,随物流的静止而停放资产负债表的库存商品项下,造成虚盈实亏的问题。但商业银行经营的是货币,属于服务行业,不存在经营产品的物流问题,商业银行的收入确认不与物流挂钩,因此期间费用的划分不适用商业银行。

(2)通过会计分录的账务处理来直接核算成本的设想是行不通的。直接费用直接计入成本对象,间接费用通过合理的分配比例分配计入成本对象,这是建立成本核算体系要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在商业银行进行成本核算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是否可以通过设计一套账务处理体系,在通过记录经营事项的借贷会计分录的同时,便可核算出部门成本、产品成本、客户成本等?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道理很简单,直接费用可以通过会计分录的账务处理在配加部门码、产品码、客户码、货币码的情况下,将费用直接归集到成本对象项下,但间接费用不可能通过会计分录完成成本归集的过程,因为间接费用需要按照一定的分配比例在不同的成本对象之间进行分摊,而且分摊的结果也不可能再通过会计分录将间接费用记录在各成本对象项下,而是通过成本计算的系统方法、通过编制成本计算表、通过编制部门损益表、产品损益表、客户损益表等工作来完成。

(3)建议的工作方向。对于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将费用划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三类是无意义的,仅划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即可,并且按照“直接费用直接计入成本对象,间接费用通过合理的分配比例分配计入成本对象”的原则,建立成本核算体系。在此基础上,将费用划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来计算部门、产品、客户等对象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也是有意义的。

3.成本计算方法的应用问题。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种。品种法是以某一种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批法是以某一批产品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步法是以产品的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成本的计算是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手段,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管理情况,选择适合本企业特点的成本计算方法。

对于商业银行,如何根据银行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自身的管理要求,借鉴工商企业的成本计算方法,建立银行的成本计算与核算体系,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在设计商业银行成本计算与核算体系时有两个问题需要着重考虑:一是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在商业银行的适用性。每种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这些产生于工商企业成本计算方法的应用特点和适用范围能否结合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特点和管理要求引用到分部门成本核算、分产品成本核算、分客户成本核算、分货币成本核算、分营销渠道成本核算中?我认为是可以的,但必须具体结合每种管理体制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加以确定。二是每一种管理体制下(指分部门管理、分产品管理、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分营销渠道管理),都有自身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都对应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商业银行在建立成本核算体系工作中,不能仅将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为其内部各种管理体制下成本计算的惟一方法。在分部门管理体制下,其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决定了它所对应的成本计算方法。同理,分产品、分客户、分营销渠道的管理体制都对应各自的成本计算方法。即使在一种管理体制下,由于金融产品经营特点的不同和管理要求的差别,也可能对应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八、推行管理会计不能违背的几条原则

(一)主体框架不可拆分原则

如上所述,管理会计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管理机制,其应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以责任制为核心,以预算、控制、考核为主线,以核算为基础,构成管理会计的主体框架。在此框架内,责任主体的落实、全面预算的确定、核算反映、差异分析与适时的控制、绩效的考核,一环扣一环,环与环之间存在着极强的内在逻辑关系,不可拆分,不可倒置,不可“缺斤少两”,否则,将破坏管理会计作为一项科学管理机制的功效。

(二)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管理会计是以责任制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的责任随着责任主体的确定而落实到各个经营管理的责任中心。在分部门管理体制下,是以企业内部各部门为责任中心;在分产品管理体制下,是以企业内部各产品营销的部门、处室、科组或团队为责任中心;在分客户管理体制下,是以企业内部各客户经理、客户营销服务处室或客户营销团队为责任中心等。这些责任中心在充分享有经营决策权的同时,承担与其经营管理决策权相适应的经济责任,并且配套与其承担责任相对等的利益机制。责权利结合是运用管理会计必须遵守的原则,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略。

(三)责任认定的可控性原则

由于各责任中心的业绩与其责任主体相关人员的利益是直接挂钩的,因此对其业绩的考核评价必须遵循可控性原则。这是因为一个责任中心若不能控制其可实现的收入或控制其可发生的费用,也就无法合理地反映其真正的业绩,从而也就无法合理地评价与考核其业绩。一般情况下,银行发生的收入和费用,总体上来看都是可控的,但对于每个责任中心来说,并不都是可控的,管理会计要求将这些收入和费用,通过“直接收入与费用直接确认,间接收入与费用分配确认”方式,分解到各可给予其控制的责任中心。为此在设计和运行分部门管理体制、分产品管理体制、分客户管理体制和分营销渠道管理体制时,须考虑如下内容:

1.责任中心责任预算的编制与确定,要注意可控性原则。

2.配合各管理体制设计的核算体系,收入的核算和费用的核算要注意可控性原则。

3.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运行必须注意可控性原则,各责任中心不可能对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采取调控措施。

4.对责任中心的分析、评价和考核,一定要贯彻可控性原则,否则,考核的结果就不合理、不公正,会挫伤各责任人的积极性。对于因不可控因素所影响的责任中心业绩,考核时一定要予以扣除,只有可控的收入或费用,才是责任中心真正的业绩。

(四)区分责任中心与责任中心责任人业绩的原则

管理会计以责任主体落实为起点,以业绩考核为落脚点,而且在进行业绩考核时,必须区分责任中心与责任中心责任人的业绩。不能简单将责任中心的业绩与责任中心责任人的业绩划等号。举一个例子,一个能力较强的零售业务经理花费同等的努力,在北京分行零售业务部门创造的利润与在青海分行零售业务部门创造的利润是不一样的,或者说在创造同等的利润情况下,所付出的努力是不一样的。道理很简单,因为所处的区域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业绩考核时,一定要区分责任中心的业绩和责任中心责任人的业绩,这对于一个分支机构遍布全国或全球的商业银行而言,尤为重要。不能对处于不同区域环境、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同性质的责任中心(如所有一级分行的公司业务部门),实施同一指标值下的利益挂钩考核。在区分责任中心业绩与责任中心责任人业绩方面,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同等能力的人在付出同等努力后,应该取得同等的利益。

(五)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相分离原则

从会计学科分类上,管理会计的实质是“过程的控制”,它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生产经营过程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考评。核算会计的实质是“观念的总结”,它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事后反映,如实、完整、及时地反映生产经营的结果和财务状况。然而在会计的管理循环中,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是管理循环中相互连接的链条,不可分割。但从内部控制角度考虑,两者必须分离,因为管理会计工作涉及到经济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按照《会计法》要求,会计核算必须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经办和财物保管分离,并相互制约。否则,就会出现内控失衡问题,就会导致其他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因此,落实内部控制要求,将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分离,是推行管理会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分离的另一个好处是,强化专业化管理。管理会计专司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将责任的落实工作、预算的编审与分解工作、差异分析与控制工作、业绩考核和分析工作抓细抓实抓精;核算会计专司事后的反映工作,不仅仅要做好综合核算工作,更要按照分部门管理、分产品管理、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和分营销渠道管理的要求,组织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和分营销渠道核算工作,做到每种专项核算既要如实、客观,又要及时、完整,充分发挥核算工作应有的基础管理功能。否则,会计工作就会顾前不顾后,或者顾后不顾前,管理控制工作抓不上去,核算工作也无精力抓实、抓细、抓到位。

(六)效益原则

应用与推广管理会计工作要遵循效益原则。这里的效益包含两个内容:

1.推行管理会计的目的是促进效益的提高。不是为推行管理会计而推行管理会计,也不是仅仅为加强内部管理而推行管理会计,应该是为了促进业务发展提高效益而推行管理会计,为了通过加强管理提高盈利水平而推广管理会计。

2.机制的选择要有成本与效益的分析。管理会计是一种管理机制,机制不是万能的,每一种机制都有它的优缺点、适用环境和适用条件,而且一种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是有成本的。因此推行管理会计之前要进行可行性研究,要研究新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所要花费的成本,要研究新机制的应用会给企业带来的有形效益和无形效益,要进行成本与效益的分析。如果效益大于成本,则可行;如果成本大于效益,需要三思而抉择。

篇10

一、专业管理的目标

1.专业管理的理念或策略

随着财务集约化管理的逐步推进,财务集约化将不断向规范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将规范化放在财务集约化工作的首位,深入拓展财务集约化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广泛提高资金利用率和资金运转的整体效益,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理念,为实现“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2.专业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资金集中及安全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全面的资金集约化管理体系,以资金实时归集为基石,以现金流量预算为抓手,以资金集中支付管理为重点,进一步降低资金沉淀量,大力提高资金管理效益和效率,为电网建设、生产经营提供强劲动力和保障,为企业健康稳步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支撑。防范资金风险,整合资金资源,规范账户管理,通过账户集中管理与资金归集有效提升资金效率。加快电费回收,确保电费资金“颗粒归仓”;全盘考虑,统筹兼顾,精打细算,有效使用资金;合理调剂、规范使用农网专项资金,节约财务费用支出,最终实现以资金安全为核心、资金效率为目标的资金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管理,防范支付风险,整合资金资源,实施集中管理,创新管理模式,提高资金效率,平衡资金收支,保障公司发展。

二、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1.银行账户管理

按照集团公司资金集约化管理要求,以集团公司账户开立规则为标准,扎实开展了账户清理工作,电费账户“一行一户”,撤销了供电所过渡账户,将银行账户总额控制在集团公司规定范围内,根据集团账户体系搭建工作要求,将在农行开设的经费账户挂接为集团公司的二级账户,与中电财账户联动,其他电费账户也按要求完成了账户授权工作,实现了资金及银行账户的有效控制。严格按集团要求开展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规范银行账户的使用,电费账户只用于收取上缴市公司电费资金,剩余资金全部转到经费账户,由经费账户办理日常开支、支付工程款、材料款等各类支付业务。经费、电费账户各负其责,确保资金流转清晰安全。通过银行账户清理撤销工作优化精简了资金账户结构,资金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提高了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率,资金集中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2.坚持现金流量月度预算管理,合理掌控资金流向

将预算分解、过程控制、分析评价等关键业务从财务后台推向业务前台,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督管理职能,确保资金收支能控、可控、在控。严格按照预算管理要求,将所有对外支出纳入年度及月度预算,做到“无预算、不支付,预算内、严审批”,即无预算不得对外支付,预算内资金支付严格按规定权限进行审批办理。定期对现金支出情况进行分析,提高资金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和执行的准确性。

3.强化资金集约化管理,控制资金存量、提升资金的管理效率和效益

结合省公司核定下达的资金安全备付额度,合理有效地控制存量资金,充分利用月度现金预算的管理成效,科学预测每月的资金收支额度,控制现金流收支存量,并与各资金使用部门特别是生产、营销、基建等业务部门做好沟通协作,提前做好电费预测及工程项目支付申请,对各项大额支出项目严格按照现金预算执行。除正常购售电预算及融资业务外,做好其他大额支出项目的备案,如财政资本金的归还、物资集中付款、工程合同的结算等。根据物资招投标批次及到货时间,由物流中心提前预计付款进度,确定物料集中付款的月份与金额;生产部门结合施工进度和合同约定,提供工程结算计划;财务部综合考虑其他支出项目,超前进行收支平衡,合理安排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确保既不影响正常经营业务的开展,同时避免造成资金大量闲置。

4.通过融资结构调整、优化资金配置,资金的保障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在对外融资的基础继续强化银企合作,利用融资渠道的拓展和竞争机制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积极性;把握资金流动规律,结合公司各月份的资金积累及经营预测情况,合理确定还贷款时间及额度,在确保资金顺畅周转的前提下,融资成本显著减少。通过合理安排融资计划、调整融资结构,并通过控制资金存量减少沉淀资金占用,使资金周转更加灵活高效。

5.强化资金安全管理,牢固树立风险意识,杜绝各类资金安全隐患发生

资金安全是财务管理的第一要务,企业经营中要始终把资金安全管理理念贯彻于各项经营管理工作之中,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隐患预判能力,加强对重点领域的过程管控,切实消除各项资金安全风险点。

三、专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篇11

但如果将费用打到办事处的对公账户,则涉及建账问题,在目前我国立法水平和行政执法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办事处建账的风险较大。即使办事处可以建账,营销费用管理也存在较大问题。区域经理独揽大权,远离总部可以使办事处成为其私人的赚钱机构,区域会计基本只是做账工具和摆设。在部分企业.驻外办事处会计甚至只是由区域经理招聘和管理,结果大量的区域经理的亲属、朋友被安置在这些岗位,地区会计的职能只有五条件服务而没有丝毫的监督。

其实营销管理者并不怕花钱,但却担心费用不能真正到位,从而未能产生应有的未来销量和市场培育。或者即便费用可以到位,但由于花公司的钱,不花白不花.无视投入产出和市场基础而盲目投入。如此种种,吃亏的永远是企业,而区域经理则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办法克扣一些费用据为已有,从而保证虽然销售任务完不成,但个人收入不会少!

营销费用管理的核心问题

营销费用管理的核心要素实际上就是费用预算管理及投入产出比例管理,即首先强调营销费用开支的计划性管理,而后追踪投入产出指标,两者结合,即可达到相对理想的营销费用管理目标。特别是在那些存在暗箱操作或灰色地带的产品销售行业,费用使用的结果导向考核成为惟一可行的营销费用管理方式。

首先,是费用的预算管理问题。费用的预算管理可以按部门、按人员、按费用项目、按时间间隔、按定额、按预计结果等方式分级进行,费用的预算必须与各部、各地办、个人的工作计划相结合。因此,费用预算的执行率必须成为考核指标之一,高执行率得高分.说明其工作计划执行得好,而工作计划执行进展顺利,其工作目标的达成率也会相应提高。另一方面,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也有利于企业财务部的资金预算趋向准确,有利于企业的现金流管理,从而保证了企业的良性运营。

其次,是投入产出比例的管理问题。费用预算并不能拍脑袋,必须在既定的或者组合的投入产出指标控制下制订预算,要与其销售额紧密结合。”羊毛出在羊身上”,费用来源于已完成的销售回款几乎是任何企业既定的政策。因此,营销人员;降会斟酌预算费用项目和额度,因为在销售额和费用比例既定的前提下,蛋糕只有一块,扩大蛋糕成为每个营销人员的原始动力。在预算费用项目时就已经将绝对值和相对值控制在投入产出比例下,而后提高预算费用项目执行力度,应该是企业营销费用管理的基本思路。

营销费用的投入产出比例的确定需考量的内容较多,一般来说.以本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品生命周期所处的阶段、同类产品的营销费用政策等作为参考的基本因素,同时将营销费用中的固定费用开支、变动费用开支进行测算,作为辅助考量因素.在企业内部采取大统一、小差异的投入产出比例策略。即在实现全国统一的投入产出比的前提下,可额外提高或降低比例给一些新开发市场、需扶持市场、销量饱和的成熟市场等,有增有降,总量不突破投入产出比例。虽然企业、产品、行业千差万别,但一般投入产出比例应该在可实现销售额的20%一50%,太高的投入产出比将使企业没有利润,而太低则表明企业产品进入衰退期或者非企业核心产品。

营销费用管理的一般方法

任何一个企业驻外机构都存在一些基本费用。比如 租赁费、水电费、办公费、个人通讯费、个人市内交通费、办事处通讯费等与销售业绩基本无关的费用,这些费用的开支可以采取限额管理的方式。这些费用在拨付时与业绩无关,一般在一个考核阶段综合计入该区域投入产出比指标考核,以免地区不切合实际地申请额度,增加费用。

还有一部分属于与销售业绩相关的费用。比如 交际费、推广会费、商业分销会费、商业折让、销售员销售奖励金等.这些费用宜采取比例管理的方式。即按比例申请,按预算实际内容拨付,采取定向费用管理。

最后一类费用则是应采取专项管理的费用。比如新市场开拓费、产品招投标费,重点客户年终答谢费等.这类费用的管理应采取专项定人跟进管理,责任到人,以免出现费用浪费或费用使用效果大面积失败。这些费用在申请时与业绩无关,一般在一个考核年度综合计入该区域投入产出比指标考核.以免地区不切合实际地申请,骗取费用。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宜采取以上分类方法,即固定费用、基本费用、专项费用三类,综合投入产出考核,分别预算,并设定相应的分级审批流程和审批权限。针对这些内容,可由企业营销管理人员与财务部销售核算人员一起编制预算计划和投入产出比指标,从而与企业现金流、利润计划结合,形成一个企业内部双赢的销售计划。

营销费用的网络化管理方案

网络化管理营销费用的设计思路从财务角度来说,就是最大限度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将企业总部与地区的资金流向形成可控的、完整循环的系统。企业职能部门通过一系列既定规则及网络工具,将每笔费用资金流向控制在最低使用风险的基础上,充分解决费用到位难的问题,并通过网络手段实现各业务流程的全程管理,简化管理层次,提高各部人员工作效率。

整个设计思路就是围绕现金流量,在预算、审批、借支、使用、核销、账目、汇兑等环节实现全流程网络数据化,并可根据需要即时提供各类资金及相关数据图表分析.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提供第一手精确的数据资料。

具体设计要求如下

1系统与目前财务使用的财务软件系统、销售数据管理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可以实现记账凭证的自动生成。

2系统可以与SQL、ORACLESAP等ERP实现无缝对接。

3系统可以与工行等企业网上银行实现无缝对接,实现网上付款、即时对账、银行票据打印等功能。

4系统实现地区银行及现金系统总部垂直管理.所有费用资金实现网上审批。

系统实施模块及数据接口如下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整个流程非常完整,基本实现上述4点设计要求,费用的基础是销售计划及实际回款数据,而后据此预算及计算投入产出。得出预算计划后.在资金计划系统具体实施预算,根据一系列规则及程序,支付和核报营销费用.完成循环。

这套设计系统可以使每个营销人员根据系统授权,在全球任意一个可以上网的地方,以自己的名字登陆网页,并可浏览自己权限内可以看到的公司新闻、各项政策、个人费用借支额度及核报进度、自己专项费用核销的期限警告、个人投入产出比指标等,也可随时在线申请费用或离线申请费用上传,查询个人费用及借支审批进度等。

对于各级营销管理者或职能部门,则可从其中获得即时的营销及财务数据,甚至可以临时轧账,获取即时企业利润及投入产出数据.方便各级管理者在决策或外访时,随时获取第一手访问地区的销售及财务指标数据,从而可以针对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由于区域销售及财务的即时数据公开透明,所以也威慑区域经理不敢胡作非为。

网上银行的接口也使地区营销费用的管理从事后进到事先、事中及事后管理,总部将费用拨付地区后,地区再将费用分配到个人时.必须获得网上银行的再授权方可,并且系统应该自动可以提示该借款申请人的背景数据资料,以便高层决策和判断.这是事前管理。即便费用款从区域办事处账户拨到营销个人账户后,系统也有追踪功能.从借支额度、借支时间间隔、费用可使用时间、必须核销时间间隔进行追踪,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条例,这是事中的管理。而事后管理就是对费用使用效果的分析评估和总结,以预算执行度及投入产出比为考核指标工具,奖惩分明。

篇12

(一)市场营销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必要手段,而企业生存又要以有良好的财务管理为基础来支撑。(二)企业存续期间,只有良好有序的财务管理行为才能让企业有足够的资金链条和实物链条,才能保证企业各种市场营销手段得以执行,也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三)通过科学的财务管理行为,可避免盲目的、财税风险较大的市场营销行为,使企业利益最大化得以保证。

二、做好市场营销环节的财务管理工作

(一)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

组织机构、职责分工、业务流程、信息传递反馈流程等各项制度应制定完善,尤其应注重市场营销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责分工应便于两部门的沟通交流,在兼顾各自部门使命的同时,更应加强互相协作的要求及为便于对方部门的工作而对本部门的工作质量的要求,如财务管理部门应对市场营销手段的财务风险、税务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建议,而市场营销部门应对财务管理行为制约销售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建立健全两部门例会制度等。只有这样,两部门才能在即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又协同和完善对方部门的工作。

(二)企业领导层的重视

任何一项制度的顺利实施,都要有管理层足够的重视才能大力推进并得以常态化执行,各管理层人员不应片面重视销售工作而忽视财务管理工作,也不能一味强调财务管理工作制约销售行为的发展。管理层人员应站在企业利益最大化的高度,以企业战略目标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辩证地利用好两部门的信息资源,使两部门协同发展,为企业决策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财务分析

1.针对不同营销方案的比选,财务风险及税务风险分析,参与决定市场营销方案的优化和决策。2.对待执行的营销方案做较全面的销售预算,为企业购买、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提供决策建议,销售预算的编制必须科学、合理。既要关注销售预测,还要避免过高风险。 财务人员在编制销售预算时要考虑多个因素,现阶段销售预算可包括以下方面:销售净额预算、销售成本预算、销售毛利预算、营业费用预算、应收账款回收预算、存货预算等。3.依据所记录的实际销售数据,进行预算与实际的差异分析,找出偏差的原因,采取措施纠偏,或者通过改变销售预算来对营销进行有效管理。

总之,财务分析贯穿于整个销售行为,要不断的记录、分析、改进,纠偏,这样才能指导市场营销行为,使企业在前进中不断扬长避短,丰富营销经验。

(四)销售过程的财务管理

1.财务核算:针对销售业务首先应建立清晰的业务流程,只有这样,才能据以制定票据传递流程,实物传递流程、货币回收流程和财务核算流程。销售过程的财务核算应适应销售行为,并对销售行为加以规范和监督,最终达到服务于销售,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

2.库存管理:首先,伴随着销售过程的财务核算,应定期进行产品账面财务信息与库存实际信息的核对盘点工作,以做到账实相符,使财务信息能真实地反映实际销售情况及库存情况。其次,要按时对库存状况做库存分析,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依据。财务人员的工作主要是: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前提下,使库存量经常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掌握库存量动态、适时、适量提出订货,避免超储或缺货;减少库存空间占用,降低库存总费用;控制库存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等。

3.费用控制:采购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的岗位应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应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享,确保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并随着单位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修订不断完善,以始终保证内部会计控制的适应力和活力。财务人员要严格遵守内部控制制度,从经费来源和使用的源头上进行监督把控,对采购成本及营销费用的控制,应遵循授权、批准、经办、核算分离的原则,杜绝越权行事的现象。如遇大额支付,应执行领导集体会签制。

采购成本的控制可采用集中采购、联合采购、招标采购等方法,并尽量通过相关合同条款达到延后付款或降低先付货款的比例,较多采用对方提供的商业信用等方法来达到控制总成本的目的。

营销费用的直接管理者应该是销售部门的管理者,但是他只是负责按预算计划执行,包括其中机动部分的执行,财务管理部门应将营销费用按类别、作用、可确定的项目(包括经常性项目)进行细分,留有机动余地,并与业绩挂钩。预算总体以及其中的大项目应当由总经理审批,财务管理部门对费用作总体审核后备案,作为拨付资金或报销依据。公司的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对业绩与营销费用的配比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和营销投入的效益性进行检查分析,以提高营销费用使用的效益。

(五)风险控制

1.客户信用:在新客户关系确立之前,企业首先要对产品进行市场调研,然后才能针对市场需求建立相应的客户关系,进而搞好销售风险控制。市场调研的目的主要是寻找产品需求量大、综合风险因素较小的客户。这时,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应该是尽可能的记录并分析客户的相关财务信息,以确定对方的信用,从而为是否确立长期客户关系提供决策依据。

2.应收账款管理:企业在市场中经营发展,必然会发生应收账款。销售企业要做的是尽量减少应收账款的发生和坏账损失的出现。此时财务人员要做的工作有:充分利用客户信用档案,积极分析、科学确定赊销对象;分类别、赊销期等及时登记发出商品电子台账,对到期的赊销合同及时通知相关销售人员提醒客户,对逾期未收回的款项,及时提出坏账申请报告,对已确认的坏账损失,做出相应账务处理等。

篇13

一、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预算管理作为落实企业战略目标和联结战略执行的工具,随着烟草工业企业联合重组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的不断推进,卷烟工业企业规模扩大和管理幅度的加大,在对于提高工业企业战略目标管理能力和战略执行力方面,预算管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预算管理的突出作用就是将企业的目标量化至具体的作业环节,通过分析作业环节的价值链因素,统筹业务环节工作计划与相关财务资源的匹配,从而合理的配置资源,有效支持工作计划的完成。预算管理不仅仅体现在事中对成本费用的控制,而且体现了对事前的目标分析、计划制定,投入与产出的配比,事后的预算执行分析、业务的改进等。企业领导及营销中心各级领导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将预算管理摆在突出位置,强调预算的严肃性、科学性和指导性。通过自上而下的推动,让全体人员心中有经营的意识,尤其是营销一线人员,从思想和行为上改变大手大脚花钱,只论业绩,不讲投入的习惯,在做好市场推广、品牌维护、品牌宣传的同时节约费用,减轻企业的成本费用负担。

二、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的保障

合理的预算组织体系是实施预算管理的前提,也是有效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保障。营销中心应建立完善预算组织体系,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具体、流程清晰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首先,营销中心应结合本身的组织架构,在所属各部门、销区建立相匹配的预算组织,各科室、销区作为业务活动的基层执行单元,同时负责预算管理各项活动的执行,预算组织与机构组织的高度一致、有机结合,保障了预算的全面覆盖,全面管控、全面参与。其次,在营销中心总部层级成立预算委员会,成员包括企业分管营销工作的副总、中心领导、中心预算办公室负责人。预算委员会负责在企业战略规划的指导下,将营销中心的目标逐层级分解,督促各业务部门制定关键营销作业计划,同时将资源合理、有效地配置到各业务部门,并且通过对各业务部门预算执行的全过程的监控、协调、考核等管理,有力促进企业营销目标的达成。再次,设立营销中心的预算办公室,由营销中心综合管理部负责人牵头,负责协调预算编制、审核、执行、控制、监督考核过程中与各部门、销区的协调沟通,贯彻落实企业预算办和中心预算委员会的战略目标、年度销售目标等。

三、预算管理流程与业务活动的衔接

预算管理的主要环节包括预算的申报、审核、预算的下达执行、预算的分析反馈、预算评价等,在预算管理过程中,注重预算与业务活动的有效衔接,保障预算与业务的顺畅运行。

(一)预算申报真实反映营销业务的实际需求

围绕企业总体的战略目标、年度销售目标,营销中心要在对现有目标卷烟市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市场上存在的业务增长点,市场需求与目标销量上的差异,不同市场上的营销策略和工作重点等,制定各销区具体的工作目标与作业计划,根据作业计划,提报相应的资源需求预算。

(二)预算下达充分考虑业务活动的执行与市场的不确定性

预算经批准后,营销中心分解下达各销区的销售任务,在相关成本费用预算的分解下达上,由于全国各卷烟市场的差异性较大,各市场面临的目标任务不同,营销中心在中心总部预留一定比率的成本费用预算,用于市场情况与预测情况发生变化时进行预算的调配。各销区的成本费用预算分解则参考该区域目标销售量的规模、同比增加量、市场成熟度等因素进行预算配置。在核心市场、重点市场、主要市场、一般市场上分别资源投入,使各级市场营销人员体会到营销资源与目标任务的紧密关系,最大限度发挥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预算执行与业务活动执行的一致性

预算要严格执行“未列入预算不能支出”原则,同样“列入预算也不是可以随意支出”,各销区营销人员开展营销业务活动时,根据工作计划及其预算,结合市场情况,制定相应的营销方案,经营销中心评审同意后组织营销活动,活动结束后完成验收及结算工作。在活动执行过程中,预算管理办公室进行抽查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规范,提高营销活动的资金使用效益。

(四)预算的调整保持一定灵活性,及时满足市场需求

为及时应对市场变化,保障快速有效的市场反映能力,预算的调整分为营销中心二次预算分配和追加预算两种方式。二次预算分配指将营销中心预留预算再次分配到目标市场,保障资源有效支撑营销活动,追加预算指营销中心范围内不能调剂时,按企业规定的要求申请追加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