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新课程改革提倡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探究知识,在探究中掌握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讲,最迫切的还在于实现教育理念的现代化。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应该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1 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也是这个道理。这也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产生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可以用具有启发性的图画、漫画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1.2 在课堂教学中,鼓励质疑,想方设法让他们活起来,动起来。古语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采取三段式教学法,即"预习提疑——讲解答疑——去疑存真"。
(1)"预习提疑"就是让学生自己预习一个框的内容,并在自学过程中做一点读书笔记,初步搞清楚教材中概念、原理及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告诉教师框中哪些地方懂了,教师可以不讲或少讲,哪些地方难懂,建议教师多讲。
(2)"讲解答疑"就是教师课前记下学生的疑难问题,属于一般性问题,教师则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分析,鼓励他们自己解决。
(3)"去疑存真"就是教师选择学生中难度大、富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再一次自由讨论,发表意见,最后教师归纳。课后由学生写出相应的论文,有破有立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新知识,树立新观念。
总之, 让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用自己目光去发现问题,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行为。鼓励质疑,让平日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堂变成了师生互动、交流知识的场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去开拓、去思考,改变传统教学中"知识来源于教师的讲授,学生被动地听、记"的状况,才能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只有转变思想观念,政治课才能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才能保证新课程改革的成功,才能真正纠正目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才能培养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2.思想政治课必须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精神得以充分地发挥。即教师要对学生的思想和态度做出具体指导,对学习方法做出具体指导,使学习的质量、效率得以提高。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教师应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
要善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在课堂中,教师要力求营造出使学生愉快、兴奋、参与、投入的氛围,其中主要是在不同的教学形式下,如讨论、辩论、小品表演、社会调查等活动中,让学生普遍参与,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体味书本知识的科学分量和智慧的甘露,改变智力的惰性状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众所周知,相同的教学内容,常常会引发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结合课改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因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已创立了许多被证明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好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认真消化、吸收。比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特别重视学生这个主体,想方设法让他们活起来,动起来。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讲解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特别是就当今社会发生的大事要事、国际新闻、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应用电子白板等先进的教具进行整合,以图文并貌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不仅接受所学知识,而且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谈自己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当众提出来,然后发动同学们一起"会诊",从课本中寻找"药方"。运用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品质的有关知识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许多烦恼的问题。诸如人际关系、考试焦虑、心理障碍等。用法律常识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纠纷。这样做既能能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又能为学生人生指明正确的航向。
在教学中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政治课教学中应坚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个别教育。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和才能并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把群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通过群体教育个人,群体能给人以智慧和力量,给人以温暖和信心,使集体成员间互相激励,促进个人的进步。
在教学中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作为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传统的政治课教学认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事实上这是远远不够的。严格来说,学生除了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懂得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按照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随时注意自我约束和自我不良行为的矫正。依法规范自已的言行,懂得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去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新的教学方法还有许多。诸如:讨论式教学法、"学导式"电化教学法、直观感知教学法、参观法、实际训练法、探究的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的推广和应用,给思想政治课教学一定会带来了新的生机,注入了新的活力。当然,对于别人创立的任何好的教学方法,都不可盲目地照抄照搬,还必须从本校的教学条件、学生实际出发。对此,《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综合选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中学生一般是相对固定地生活在某一地域内的,城市、农村都是如此,对于自己生长的环境自然有一种亲情,也更想去了解它、认识它。乡土教育内容的引入正是迎合了学生的这一需要。选择家乡的先进人物对学生进行教育,最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他们更感到这些人物可亲、可信、可敬,这些人物的事迹对他们的教育作用也最大。因此,教学中有目的地注入乡土气息,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
篇2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长时间以来,高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思想政治课“枯燥无味”,大部分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状况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尽可能地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的具体做法是:
1.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把思想政治课教学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以生活中的实际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这样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通过组织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形势下,讨论教学法已被广泛地使用,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启发,培养合作精神,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以小组形式让他们把讨论的思想整合,形成自己的观点。
3.通过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理念强调开放性与实践性的教学,我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与创造性。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科学的教学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捕捉到学生在课堂上的种种反应,并根据其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兴奋又紧张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达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目的。由此可见,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根据自己所教教材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是教学的关键所在。我的具体做法是:
1.转变观念,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
在教学中,我充分相信、尊重学生,树立学生是教学的能动参与者的意识,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
2.改变教学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我克服了传统教法的束缚,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善于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活动中,我注意培养学生“学做”结合的方法,在实践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4.关注社会时事
现在的学生课下聊天是津津乐道,可是上政治课时却无精打采。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运用生动事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选择青少年关心的国家大事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要想使学生在一节课上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以及高度的注意力,是不容易做到的。因此,需要政治教师从学生的思维能力入手,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因不受时空条件的限制,能够把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教学手段不但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欣赏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抽象复杂,如果只靠教师讲解,学生很难掌握。多媒体的运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结合教学实际,采用图文并茂的画面,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我的具体做法是:
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多媒体教学的使用,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根据教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体会、总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试听”教学的巨大作用。
2.分散重点、难点内容
因为高中政治课内容抽象、理论性较强,在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手段分散教材中的重难点,增强学生的直观性。
高中学生学好思想政治课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结合政治课的特点与学生实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实现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实与发展。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要积极转变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使自己的教学模式更加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培养21世纪的有用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3
Huang Guoyun
【Abstract】The article vividly explained through the concrete instance inducts the new class the importance, analyzed comprehensive has selected “Opens Peru of the Old castle” this story inducts the new class the reason, elaborated the story implication philosophy truth in detail, had pointed out inducted the new class with this story the activation classroom function, in addition enumerated the high school thought political lesson to induct the new class the way and the method, simultaneously elaborated inducted the new class material to being selected the request.
【Keywords】The interesting storyInducts the new classGood resultsActivation classroom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本好的小说,加上一个扣人心弦的序言,我们就会手不释卷。一部好的电视剧,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序幕,我们就会目不离屏。同样,一堂课好的开端,如果能引人入胜,自然会把学生的全部精力引到我们的授课中,使学生积极参加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整个课堂的效率。上课之前,要使学生从下课的兴奋状态中转到上课的气氛中,新课的导入非常重要。那么,这堂课该如何导入呢?我是用故事样导入的:
1.揭开古堡之秘
在印度的塔尔沙漠,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古堡。近百年来,这古堡里不断发生商人和马队遇难事件。凶手是谁呢?法医验尸,竟找不到任何伤痕,无奈,只好禁止在此地住宿。著名探险家乔治无视警告,夜宿古堡,亦遭不幸。人们“谈堡色变”,百思不得其解,警方也束手无策。于是贴出一万卢比重金招贤。几年以后,来了一位叫彼特利克的乞丐老人,声称能破此案。他买了一个大铁箱,一只猴子,一张渔网。在乔治遇难的大厅里,他给猴子注射了,放到张开的渔网内,自己钻进大铁箱里,手里紧握网纲。午夜,一团黑影从堡顶飞下,扑向猴子,一声惨叫,令人毛骨悚然。彼特利克却不慌不忙地收紧了渔网,说:“凶手在此。”网内竟是一种奇怪的红蝙蝠。原来,它长着像钢针一样的嘴,扎入人脑,专吸脑汁,致人死地。一个“乞丐”怎么如此神通广大?原来这个彼特利克是剑桥大学生物学教授汤恩•维尔特。他观察研究古堡红蝙蝠已有20多年的历史。难怪他胸有成竹,一举揭开古堡百年之迷。
这个故事把学生“望师兴叹”的冷场面转变为愉快活跃的场面,一下了把学生从下课的兴奋状态转到上课的气氛中,学生全神贯注,积极参与,整个课堂活跃自序。
2.这个故事蕴涵的哲学道理
师: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看,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生:这个故事体现了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具体体现在:
2.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一,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人们面对各种客观事物,先认识什么后认识什么,不是人任意规定的,它只能由实践的需求来决定。实践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人们就关注什么问题,它也就成了认识的对象。第二,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们只有在实践中同客观事物反复作用,变革客观对象,使对象的各种特性暴露出来,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深入到事物内部,认识其本质和规律。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
2.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地发展着。这是因为:第一,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在实践过程中,矛盾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需要解决的新课题不断涌现,这就推动人们去探索、去研究。人们的认识能力归根到底也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实践水平越高,人类的认识能力就越强。因而,人们也能够在新的实践水平上总结新经验,回答新课题,获得新知识,产生新科学,使人类认识不断发展。第二,实践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人靠感觉器官直接触外界事物的范围很有限,思维器官的能力也有一定的限度,因而要不断地认识世界就需要新的工具和技术手段。任何改造客观事物的工具,同时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工具。
2.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人们研究自然科学是为了改造自然,研究社会科学是为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而不实行,则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
2.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认识正确与否,靠人的主观认识本身无法证明,认识的对象也不会“自言其明”,只能把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由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因为只有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3. 选用这个故事的原因:切题、理论联系实际
导入新课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门学问,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思维潜能,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需要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需要很好的应变能力和丰富经验。
之所以这堂课我用这个故事导入,是因为这个故事有趣、新颖,故事性强,引人入胜,更因为这个神秘故事的材料切题,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哲学道理,那么这个故事又如何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呢?是这样的,这堂课的知识点是: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其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再次,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最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而这个故事,恰恰体现了上述知识点,所以我选用这个故事导入新课,既让课堂充满欢快的笑声,又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开启学生的思维,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这个故事所起的作用
这个故事,不仅可以激活课堂教学,而且能够在神奇有趣的故事中把学生带到具体的学习情景中,变“厌学”为“乐学”,整个课堂在愉悦中进行,同时点燃同学们的智慧火花,开启学生的思维,推动学生探求知识,探索问题的能力,把学生的精力引到整个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不仅如此,教师还能够通过这个神秘的故事,所体现出来的知识点,启发、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引出新课的知识点,既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又让学生水到渠成地掌握了知识点,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导向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收到很好的效果。
5.导入新课的其他途径和方法
5.1用音乐开场。音乐是美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若把音乐引进,用来导入新课,对于创造心情舒畅的环境,完成教学任务有较大的帮助。例如《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可用那英的《雾里看花》来引入,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这一课可用韦唯的《爱的奉献》导入等等,这样不仅可以做到激活课堂教学,而且能够在优美的旋律中把学生带到具体的学习情景中,变“厌学”为“乐学”,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5.2用传说、典故、名人名言等开始。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传说、典故、名人名言等开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理论的抽象程度,起到“剂”的作用。例如,用毛驴驮盐和棉花两次过河的传说导入《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用我国历史上四大美人的缺陷导入《矛盾是普通存在的》。
5.3用时事开场。我们都知道政治本身的特点离不开时事,一般情况下,学生对风云变幻、纷繁复杂的世界情有独钟,利用这一情趣,做好引导工作,既开拓学生的视野,又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5.4用现实生活的实例开场。现实生活是学生直接生活的空间,与学生距离最近。因而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由现实生活的实例导入,学生会更爱听更容易接受。
5.5用幽默、诙谐、恰当的比喻开场。在导入新课的这一环节中,一段或一句幽默诙谐的话,一个恰当的比喻,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迅速进入角色,避免学生只是“望师兴叹”的冷场面,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完成学习任务。
6.选材要新颖、切题、联系实际
导入新课的材料,要新颖、切题、理论联系实际。首先,教师要占有十分丰富的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那么,如何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的感性材料呢?教师在生活实践中,要注意博览、收集相关的材料,忠实地记录各种数据、各种资料,并做好分类整理,除此之外,还要对材料进行选择,提炼、加工、制作,为了能使材料新颖、切题、合乎新课的知识点,使用时,教师需要对材料进行分析,进行筛选,进行鉴别,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最后选择生动、有趣、切题的合乎实际的材料。这样的材料,一旦用于导入新课。便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也会收到事半动倍的效果。
思想政治课的导入,或开场的方法,可以是各种各样的,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人而异,因课制宜,当然不管怎么样,万变不离其宗,新课导入或开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45分钟的课堂效率,也只有注意了这一环节,课堂效率才有提高的可能,才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
篇4
一、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概述
人本主义教育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认为学习者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潜能。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具体体现为“以学生为中心”和“非指导性”教学两方面。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强调自主学习。能对行为起到重要影响的唯一学习是自我发现、自我挖掘的学习。[1]鉴于传统教育学生不参与对教学目标、教学课程以及学习方式的选择的现实,罗杰斯认为传统的教育模式抹杀了学生选择的自由,教育不能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性因材施教。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能够成为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重视有意义的学习。罗杰斯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是学生个人能够参与的学习,学习内容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 通过运用一定的方法对课程目标、内容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学生知道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有意义的学习。
(二)“非指导性”教学
“非指导性”教学强调教学指导的间接性、非命令性,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性的学习。教师的职能是提供学习资源,创造良好学习氛围。罗杰斯指出,“非指导性”教育强调个人尊严、个人选择以及责任的意义和创造的乐趣,它是建立在民主和个人权利的哲学。
“非指导性”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还重视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培养,教师要在教学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需要拥有真情实感,对学生要珍视、接受、信任并且理解和认同。教师营造出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学会适应和改变,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全面发展。
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现状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理论和现实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出现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度不高的现象。通过随机对河南农业大学三百名大学生调查,60%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太感兴趣,仅有35.8%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感兴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度不高的现状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没有贴近学生的心理思想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方式以及手段都制约着学生的接受程度。 转贴于
教育是一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边活动,教育者要激发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使其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的影响。[2]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主动适应学生的要求,创新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三、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启发意义
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论和“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一种新的改革理念,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不断完善与科学发展。
(一)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感
罗杰斯认为课程目标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认知需要,另外还要重视其人格特征、情感、态度等因素。只有多角度培养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情感,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尊重受教育者的独立性与主体性,激发受教育者内在的学习积极性。[3]要结合大学生的自身特点,设计符合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高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尊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心体验,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让大学生切身体会到思想政治理论的价值与魅力,真正喜欢上思想政治理论课。
(二)重视教学资源,实现教育教学方式多样化
罗杰斯把教学看作课程实施的关键,教师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但要开发课程的物质资源,而且还要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高校要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方法,重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在原有教师讲授法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环节。要大力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重视教材、图书馆、专家学者等各种物质和人力资源的作用,真正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4.043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4—0091—02
收稿日期:2014—11—10
作者简介:谢艳霜(1982— ),女,广东番禺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教育大众化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多样性,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性、灵活性、创新性的特点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独特性。在各高职院校纷纷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大潮下,作为高职院校公共必修课之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该紧跟高职教育改革的步伐,同步进行切实可行的探索与创新,以开辟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一、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可以归纳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即培养目标的问题;二是“怎样培养人”,即培养方式和手段的问题。《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高职教育应该培养拥有“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所谓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专业能力是指掌握知识和技能,属于基本生存能力;方法能力是指学会学习和工作;社会能力是指学会共处和做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属于基本发展能力,是关键能力,因为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或者当职业发生变更的时候,这种能力依然存在,从而能重新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实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职教育的总方针,人才培养模式更是整个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下,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承担着培养学生“社会能力”的重要任务,即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品德素质,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共处,从而得以在社会上长期发展。众所周知,培养人的品格比培养人的技术更难,人的品格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曲折性,加之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归根结底还是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拟定“知识与能力共发展”的教学目标
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应该兼顾“知识”与“能力”的平衡发展。过分强调理论知识,会使课程偏向高深难懂;过分强调实践能力,既不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也容易导致喧宾夺主、哗众取宠。因而,科学地分配“知识”与“能力”在教学目标中的分量、准确定位课程教学目标至关重要。
作为一门课程,其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框架是必须要传授给学生的,不能因为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就直接将其忽略掉,教师要力求通过各种方式将理论讲透,使学生形成最基本的理论框架。在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之后,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要在基本社会情感和价值判断方面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更要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和处理人生抉择和成长问题,让静态的道德知识化作动态的道德能力。最后,要结合高职教育培养优秀职业劳动人才的目标,将知识和能力内化为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岗位胜任力,即社会能力。
(二)要整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
教师要在教学中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笔者所在的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也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把教材各章节的内容划分为不同的专题,以专题为单位组织教学。每一个专题会配备一个实践项目,教师在新专题开讲之前会预先给学生布置任务,理论讲授完毕后会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项目成果,并制定相关的评选制度,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最后由教师结合理论知识进行点评,课后会要求每位学生对展示的成果作进一步完善,形成文字性材料。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无疑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刻板和局限性,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使学生能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之中。
总体来说,教学内容要做到“三个贴近”,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推进,通过问题、案例讲道理,通过任务项目作驱动,以演讲、辩论、情景剧等方式,让学生感悟理论的魅力;通过参加各种社会服务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都是建立在专题式的理论教学基础之上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和升华理论,让教学不仅有理论框架,而且组织形式丰富多样,让学生在“学中做”,也在“做中学”。
(三)要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
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对此,笔者认为课程评价要实现“三个转化”:第一,从注重考核学习结果向注重考核学习过程转化;第二,从重视考查理论知识向重视考查素质与能力转化;第三,从单一的考查形式向灵活多样的考查形式转化。具体的做法就是取消以期末考试作为唯一评价的考核方式,将平时考核、作业成绩、任务完成情况以及自我评价和师生评价等多种考核方式按照一定的比例纳入到课程考核当中,通过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的各项表现来综合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的最大优点就在于: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另一方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人的思想观念不可能一下子改变,更不可能只通过一张试卷体现出来,所以,对学生的考核必须“跟随”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体现学生的思想转变。
笔者认为,在平时成绩的考核中应该把“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师生的相互评价”纳入其中。让学生参与自我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律,通过比照评价标准,学会遵守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互相评价是为了发挥同学之间的监督作用,也可以使学生了解自身行为会对他人造成的影响。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育人手段。
高职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也将继续,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与时俱进地进行课程改革和创新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方向。
[
参考文献]
[1]赵丽生.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研究[J].山西高教研究,2002(4).
[2]徐挺,张碧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再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3(7).
篇6
(二)教学管理不足。目前,部分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还是零打碎敲,没有规范地纳入教学计划。缺乏针对思政课实践育人的具体安排和要求,思政课教师无法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国家教育部相关文件早就对实践教学的学分设定、课时分配等进行规定。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却流于形式,甚至有些高校规定的思政课实践课时常无法保证。
(三)实践经费不足。经费投入不足以及由此导致的保障不力,现已成为困扰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有效开展的突出问题。无论是组织学生进行读书报告、专家讲座等校内实践,还是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校外实践,都需稳定经费支持。部分高校受发展资金的限制,没有形成专项经费。即使按照教育部的规定,设立了专门的实践教学课时,也不能保证实践育人长效进行。
(四)教师能力不足。现代教学理论强调,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目前,很多思政课教学还是教师的“一言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有的教师本身阅历浅,参与实践少,更缺乏实践教学的经验,实践教学指导能力不足。其实,实践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比理论教学更高。它要求教师用大量精力去掌握学生思想状况,去观察社会,将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精心设计,才能给学生恰当的实践指导,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实践育人有效实施的对策
(一)更新育人理念,自上而下加强重视,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领导机制。实践观点是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要培养学用一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必须去除“重理论,轻实践”的落后理念,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成立思政课实践育人指导机构,由主管校领导担任机构负责人,主抓落实思政课实践育人工作,并责成相关职能部门配合思政课教学部门,设定完善的实践育人工作规范,以保证其有效开展。
篇7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能够有效地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社会活动能力,培养大学生的求真务实精神。通过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有利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交流能力、组织能力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认识社会,了解世界,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环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需要有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指引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觉悟状况直接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所以说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所决定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不光让大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我国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而且要让大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真真切切地理解体会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对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使得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1.缺乏对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正确认识,对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投入不足。我国的高校正处于一个发展阶段,高校教学对于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缺乏一个系统的认识,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缺乏一个正确认识,从而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缺乏相应的投入。高校教学中只是片面注重高校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教学,而没有注重理论实践教学对于高校大学生能力和思想培养的意义。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中只是做一种形式,没有深刻的理解实践教学对于整个高校教学体系和大学生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在高校教学中对于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从而使得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中的投入不足,缺乏相应的投入来支持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使得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不能够顺利的开展。
2.缺乏专业的实践教学教师,教学活动缺乏规范性。因为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实践专业老师需要专业的实践经历,只有老师具有专业的实践经历才能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工作,但是由于思想政治课老师自身的能力不足,使得实践教学的目的难以实现。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中的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实践教学部分,同时还明确了实践教学的各种教学方式,但是在具体的实施实践教学的时候没有特定的教学大纲进行规范,在进行实践教学的时候没有一个统一的内容、目标、方式和要求,使得实践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随意性增大。由于没有相应的标准使得实践教学活动没有能够达到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目标,其结果只能使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3.缺乏科学的实践教学指导,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课教学,对实践教学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涉及到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各个环节和因素的顺利进行和保障是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一个良好手段,但是由于对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从而使得整个实践教学缺乏科学的指导,让实践教学的具体工作落实不到位,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让整个实践活动和实践教学不能全面的开展,对于整个实践教学缺乏有效的指导,对于整个实践活动缺乏相应的具体实施措施,从而使得整个实践教学的意义很难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实现。目前许多高校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过于陈旧,不够完善、科学,忽视过程性评价,强调结果性评价。考核依据主要是查看学生是否参加实践活动,检验学生实践报告质量,对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的具体表现没有足够重视,从而导致学生不够重视实践教学课,只专注于文字资料的收集整理,忽视实践课的参与过程,甚至于对实践活动敷衍行事,实践报告抄袭了事,更有甚者是不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成绩反而比参与者的好。
篇8
那么,在我们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实践意义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一、增强了思想政治课的生动性,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因此是一门颇具理论性和抽象性的学科。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一旦缺乏情感的倾注,只是一味地学习理论知识,势必会让学生对其感到枯燥、乏味、无聊,吸引力缺失,也就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导致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失败。而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直接反映在他们对这门学科的情感上,而情感又是在设定的场景中产生。课堂中,教师声情并茂的讲授,生动形象的比喻;课后,通过与学生和睦友善的交谈,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等等,都能调动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总之,教师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情感,一方面给中学思想政治课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增强了这门课程的生动性;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浓浓的学习兴趣。
二、增强了思想政治课的目的性,从而提高了学生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来讲,集中的教学活动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品质,而这同时也是我们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教学目标。
我们说情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当学生听闻社会上那些正义之(士)事,敬佩之情就会油然而生;而当学生听闻社会上那些不雅之(士)事,肯定就会产生厌恶的情绪,面对这样两种对立的情境,作为一名合格的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当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利用情感教育的两面性,利用学生已有的判断能力,引导他们认识何为善、恶、美、丑,分析为何好的事物值得敬佩,而不好的事物应遭到鄙弃。在这种情感因素的引导下,学生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古人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只有以情感为载体,通过情感无声的润泽,思想政治课教学才能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去,内化为学生的认知和行为。情感教育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通过教师教学活动的情感实践锻炼,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认识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三、增强了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以往在“应试教育”下,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只集中在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输送”,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生活感到索然无味。情感教育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样一种境况。现今,素质教育及新课改提倡新的理念。素质教育要求政治教师改变“教师才是知识唯一权威者及实施者”的腐朽观念,注重发掘学生的智慧与潜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情感参与的能力。再加上新课改强调学生“一体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共同发展。这都有利于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的落实,从而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情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情感达到顶峰时,思维活动也处于最活跃的形态,在这种情形下,学生能超常发挥,提出很多新颖的、颇有创意的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政治课教师通过情感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倾注,将课堂回归到学生自我情感的参与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高效地达到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及情感发展任务的完美结合,最终实现思想政治课“知”“情”的统一。
情感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驱动力,在政治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情感教育也不仅仅只是教学方法一说,它更多地能让学生体验到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魅力与精华所在。总之,政治教师通过采用各种方式,再结合思想政治课自身的特点,将情感教育紧密地渗透到思想政治课的具体教学中,以实现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潜移默化的作用。
篇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社会主义不仅重视专门人才的培养,也注重对一些实践性人才的培养,职业技术院校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了,但是职业院校的学生相对于普通院校的学生,不但学生的构成比较复杂,而且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也相对较低。为了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思想教育课的内容,教师需要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整合教学方法,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让学生掌握好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和其他课程的内容有很大的区别,一般来说,思想政治课主要是向学生传递一些党的基本思想和正确的人生态度及正确的世界观应该是如何确立的,而专业课主要是学习一些专业知识。很多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一些理论的学习,这就导致学生对这门科目的学习兴趣不高。实际上,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针对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其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如果一开始没掌握好的话就会对未来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够引导学生去学习。
一 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障碍
1.职业院校依然坚持传统的教学观念,照本宣科式教学
相对于普通学校,我国的职业院校的起步较晚,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来适应职业院校的教学。如果要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就不能只是简单地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消化书本的内容,一般来说,学生的心智还是不健全的,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理解学习的内容,要让思想政治课成为大学生心灵的鸡汤,就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职业院校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误导,很多时候都是采取单一的教学法,教师没有将书本上的知识和时代的需求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观念相对地降低了思想政治课的效用。教学是一门很高深的艺术,我们不能够让所有的课程内容的学习都按照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去教学,而是需要根据实际的需求对教学方法进行一些改革,只有经过不断探索和修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够在教学中遵循所有的教学原则。只有教师的教学方法运用得妥当,才能够让教学的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
2.职业院校的教师整体教学水平不高,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首先,职业技术院校主要是培养一些技术性的人才,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应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并富有创新精神。在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中,学校要教会学生在职业社会中的生存技能,所以在选择教师的时候过分注重技术上的选择,在选择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时候没有对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提出过多的要求,这就导致了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水平不高。还有就是思想政治课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教师都没有把这门课程理解透彻是不能够将这门课程讲解给学生的,学生也无法接受到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课。
其次,许多职业院校甚至为了节约成本,思想政治课让学校的行政人员来兼职上课,不聘请专门教授思想政治课的老师来任教。学校的行政人员不是思想政治专业毕业的,没有良好的学科背景做依托不能够对思想政治有准确的认识,很多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兼职老师没有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就会出现课件准备不充分,导致课堂教学不能够发挥其最大的效用,这就间接地影响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最后,由于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投入较少,就会导致一个教师担任很多个班的思想教育课。这就会导致教师的教学任务越来越繁重,他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时事政治,就不能够将书本的知识和现实的教学结合起来开展思想政治的教学。由于教学任务的繁重就会导致教师出现职业怠倦,就不能花时间去钻研教学,也就不能在科研教学上面投入相应的学习时间和精力,任务的繁重会打消教学和科研的热情,教师就不能够让自身的知识得到提升,这就会导致教书几年可能还是停步不前。众所周知,当代社会是快速发展的时代,所有东西更新换代都很快,为了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必须要在自我发展上投入一定的精力,只有让师生能够达到互动交流,教学的实效性才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
3.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不高,觉得它对未来作用不大
相关的调查表明,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虽然不反对在学校开设思想政治课,但很多学生却提出学习思想政治课的作用不大,很多人都不喜欢上思想政治课,更让学生反感的是思想政治课还通过闭卷的形式对学生的思想进行考查,这就更加打击了学生学习思想教育的积极性,很多学生就会将思想政治课误认为只要考试之前背一背就能够应付考试。这就不能够加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动力,一开始就不能够给思想政治课明确一个很重要的地位。职业院校学生的功利性是比较强的。学生误以为进入职业院校的主要目的就是进行一些职业训练,为未来的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思想教育课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不能够发挥实际的效用,这就会让很多学生错误地理解职业院校的思想教育课不能够给他们带来足够的利益。其实思想政治课的最大效用就是帮助所有的学生建立一个健全的心态和人生观去应对复杂的社会,当面对各种复杂的信息的时候,能够拥有一个分辨的标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需要每个公民都拥有明确的思想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的思想不产生偏差。
二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水平,完善职业院校的教育机制
经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职业技术院校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让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的水平提升是当前职业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场所,职业院校不能够忽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而要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到一个高度。只有将职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够培养适合时展的人才。总的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首先,教学中引入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众所周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如果加入了创新教育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教学现状的。传统的思想政治课 还不能够让学生将枯燥的教学内容消化掉,也不能够引导学生对这些课程产生兴趣。为了让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变得比较有吸引力,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引入一些创新机制。只有创新且与创新教育结合起来,才会改变现状。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只有学生掌握一定思想理论,才能够为思想政治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鼓励学生质疑教学中学习的内容,只有学生通过思考提出的问题,才能够表明学生在学习中进行了大量的思考,只有学生把困惑说出来,教师才能够就一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才能够让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有了问题教师才能够将学生的问题结合起来和学生共同探讨。教师在进行思想教育课的时候不需要过于强调书本的一些知识,可以关注一下时事政治。较之以前的学生,当代学生比较关心国家大事,也喜欢在业余的时候一起讨论一些政治问题。这时如果教师将学生关心的时事资料和评论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去就会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就能够体会到老师所讲的内容不是空洞且缺乏实际效用的知识。学生只有建立起这样的认识,才能够自主地参与到教师的授课的过程中去。
教师还不能经常采用一些官方语言去对思想政治课进行讲解。我们需要将知识转换成鲁迅式的白话文形式,让每个人都能够直白地明白它的意思。用生活化的语言或者是选用学生感兴趣、符合时代特色的语言说出来地理论知识能够让学生对这些理论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学习政治理论课程产生一定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欲的先导,有了兴趣,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只有学生主动地学习才能够加快整个认知过程。人们能够在感性认识阶段迅速对知识有一个深刻的印象,接下来才能够有目的地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使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其次,需建立一支高水平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高水平的教师能够让学生的整体水平得到很大的发展。
篇10
Key words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探索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找到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1.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的最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接班人,其核心是完善学生的人格。中职思想政治课在学校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思想教育功能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实效性。所谓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是指政治教师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使用一定的媒介和方法,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他们在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收到的实际的效果。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是社会环境、教师、学生、教学媒介、教学测试方法等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政治教师只有思想政治课实效性有清楚的认识,才能增强时代感,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对于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增强思想政治课实效性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2.影响提高政治课实效性的因素
学生的心理状态就是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状态。学生是思想政治课学习的主体,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历、认知基础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这些都是影响思想政治课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为政治课教师,只有认清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动因有多大,兴趣有多少,对思想政治课所传授的理论观点的认同程度有多强,才能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从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便提高政治课的时效性。这说明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增强实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
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国内环境和国际大环境给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了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社会上的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和社会丑恶现象影响着职业院校学生的价值取向,国际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青年一代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传授的理论产生模糊、怀疑、动摇甚至抵触情绪,极大地影响着政治课的实效性。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增强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能力。同时,还要认真开展时事政治教育,让学生人清楚当前社会环境,在国际大背景下把握政治方向。
3.提高思想政治课实效-眭的途径
3.1学生是政治课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良好心理状态是主体之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转变教育观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改变‘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探究、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创造学习政治课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更高的兴趣,从而增强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3.2确立新的师生观和教学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人际关系,改变以往传统的师生关系,这不仅是教师教书育人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策略。同时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把思想政治课成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阵地,最大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培养学生的的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
篇11
构建性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学习者要将正式的知识与自己日常的直觉经验联系起来。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都是从他们的环境、家庭和社会中,直接地现成地吸取经验,从而获得大部分的教育,学生的生活经历成了教育的起点,学生的生活成了教育的背景,学生的生活本身和学生的经验是我们实施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原动力”。
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在具体知识的呈现中充分做到“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鲜活的题材中。一方面,教师要借助学生所熟悉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事例、材料,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理论,建构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例举实际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所学的理论、观点。
二、正视生活,提升认识
当代中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敢于怀疑和否定,但他们的是非辨别能力不强,有些学生的思想认识较偏激;同时,当代中学生所获得的信息量和获取信息的途径都比过去多,他们所看到、听到的一些社会现实问题,尤其是一些社会消极面的东西,有时比老师还多,有些事情可能就发生在他们的身边。现实生活中这些消极的东西给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尽管如此,政治课的教学不仅不能回避这些现实问题,而且还要引导学生正视现实,明辨是非,扬善抑恶。在教学中,如果仅仅靠一些简单的理论说教,而不是通过真实的具体实例的分析,不但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从感情上真正接受,反而使学生感到“政治书上写的是一套,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又是另一套,不可信。”
为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面对现实,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正视生活,选用学生身边的实例,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而不是人云亦云,从思辨中感悟真諦,提升认识。用事实去教育学生,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周围的世界,分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通过教学中的生生交流、师生沟通,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敢说、愿说真话、实话,主体性得到了充分体现,也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更具针对性,让学生在事实面前感悟真理,达到共识,提高认识,真正帮助学生解开思想上的疙瘩,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提高其可信度。
三、回归生活,运用知识
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不仅仅应该掌握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应能够对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具有合理的认识和判断,对自然问题、社会事件和人生问题具有自己的见解,成为有主见的人。同时,正如同志所指出的,“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可见,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观点去解释现实问题;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观点去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现思想政治课的价值与魅力。
为此,教师要将政治课堂引向生活,教学要回归生活,在适当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观察、收集素材,在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寻找教育的源泉。同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确立观察、探究的课题。一方面,学生在亲历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具体的生活实际,更深刻地认识实际问题,而且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着“学有所用”的快乐;另一方面,学生不仅能在“做中学”,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在实践活动中,学会了与人交往、合作,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并且产生了良好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增强了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总之,中学思想政治课要转变“课堂等于教室,学习资源仅仅限于书本”的观念,要随时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为学生所关注的话题,把沸腾的、变幻的生活及时纳入课程和课堂中,将问题引伸到课外,把教学空间拓展到自然界、社会生活领域中,在教学中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为此,广大政治教师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多关心生活,多从自己的周围世界寻找事例、材料,并善于收集和积累素材,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为课堂教学服务,让生活在课堂中再现,让课堂在生活中生动,使思想政治课真正成为开放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生学习的乐园。
参考文献:
篇12
第三,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滞后,致使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难以真正实现。内容陈旧、方法简单、目标过高等。只有构建思想政治课的理论体系,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才能真正得以实现,舍此别无它途。
面对社会的负效应,尽管有许多复杂的社会因素,但是思想政治课教师所担负的责任也不可推卸,要较好地解决当前社会的负效应给思想政治课带来的影响,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身要有正确的认识。坚定对所教理论的信仰,并通过教师的语言、体态、手势等手段和情感点拨、心理暗示、激励引导等多种形式,结合课程内容,构成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
篇13
一、高职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方法现状
党的十召开以来,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加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充分进行课堂改革、教材创新,创新教学模式,但是课堂教学的改革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学校领导的主导作用
在高职院校,学校领导掌握着教学资源,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也承担着课堂教学改革的重任。但是,一些高职院校的领导将基础建设、学科建设和招生工作、学生的岗位就业看作硬指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空泛,与就业岗位联系不大,与用人单位的需求联系不大,学校领导很少关注思想政治课。在思想政治课的授课过程中,学校领导很少去课堂关注教学方法的改革,很少与授课教师讨论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思想教育工作非常薄弱,学校的教学改革有限,使得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薄弱,学校领导优化主导作用被削弱。
2.缺少授课教师的主渠道作用
在高职院校中,教师是思想政治课的直接倡导者和实施者,他们也是高职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优化与创新的重要实践者。很多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偏重于理论的灌输和考试习题的讲解,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对思想政治教学核心内容的讲解,通过授课教师开展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优化和创新成为一纸空谈。此外,高职专业课授课教师对思想政治课没有充分的认识,他们只关注专业课的教学,这就使思想政治课缺乏其他学科的有力支援,专业课教师在实际工作和课堂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中缺少思想教育,学生品行教育严重缺失。
3.缺少课堂教学体系的创新转化
高职院校的教学体制、学生生源和就业途径与传统高校有很大的区别,这也造成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非常显著的特殊性。一方面,繁重的专业课程和沉重的就业压力直接挤占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陈旧的教学材料和落后的教学观念都制约着高职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优化与创新。高职思想政治课有着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它需要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紧跟教学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变化,加强课堂教学体系的创新转化。因此,课堂教学体系的创新转化是上好思想政治课的必要要求。我国当前高职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改革的侧重点是课堂教学体系的创新转化,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不能保证教学材料的规范性、理论性,也不能实现教学手段的整合与丰富,课堂教学停留在教材体系层面,课堂教学体系的创新转化陷入停滞状态。
二、高职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
在高职思想政治课堂,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必须充分加强基础准备工作,优化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方法改革的创新力度,为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提供更多的支持。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思想政治课的软环境建设
高职思想政治课想要占据高职院校教育的最高点和主阵地,就必须加强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改善。首先,学校要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策支持,高职院校的领导必须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课对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学校要成立完善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领导小组,各个部门通力合作,积极改善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待遇,深入学习和领会国家思想政治领域的文件和政策。其次,建立健全学校的管理制度,好的管理需要必要的制度约束,思想政治课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成果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通力合作,充分建立学生自我学习的管理体制,统一实施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实现思想政治课与其他专业课程的互补和完善。
2.加强思想政治课的硬环境建设
在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优化与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离不开完善的教学设备、良好的课外环境,这需要学校加强思想政治课的硬环境建设。首先,学校需要尽快更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设备,不断加大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经费投入,保证教学手段不断推陈出新,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与教师交流,提高教学环节的技术含量,给教师配备必要的多媒体、电脑、音响、录音笔和话筒等,通过教学设备优化教学手段。其次,加强思想政治课的课外环境建设,学校应该投入经费,为思想政治课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加大学校的教学氛围、交流环境和学习环境建设,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心灵家园,为思想政治课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实训提供必要的场所。
3.提高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其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联系,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系统化和针对性。首先,加强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联系,必须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真正放大思想政治课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吸引力,这样才能将思想价值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充分的融合,倡导学生运用思想政治课的知识和技能解答生活中的困惑,关注社会热点,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自觉地学习课堂教学内容,做到理论联系实践,教育贴合现实。其次,提高课堂教学的系统化和针对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倡导者和发起者,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和检验者,教师应该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认真体验和真诚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组织决策、协调互动的能力,通过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小结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我国高职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主力军,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了改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弊端,要从多个角度、层次进行优化与创新,真正让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功效,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要充分认识课堂教学的现状,改善思想政治课的软件、硬件环境,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