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学生教育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学生教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学生教育

篇1

首先,晓之以理,以德服人。通过开展系列化的教育活动,逐步深化青少年的感恩意识。学校可借用我国的传统典籍,古文新用,将《弟子规》纳入学生的必选课,熏陶学生的感恩意识;还可以通过办板报的方法,在校园的橱窗、展板、班级板报宣传栏里,有计划的制作感恩方面的教育内容。社会则可以利用媒体宣传报道感恩方面的新闻、公益影片,加大《感恩中国》这类电视节目宣传与报道的力度,在全社会形成知恩图报的优良氛围。其次,动之以情,注重身教。亲子之情不应该是家长单边的给予付出,还要有孩子的反哺回馈。家庭感恩教育是亲子的双向互爱,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能够明白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体谅父母谋生的艰辛。身教胜于言传,父母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子女,因此在孩子的情感教育上,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孝敬父母,真诚待人,心存感恩,让自己的良好品行无意间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学会感动,学会感恩,学会爱与被爱,使他们的心更善良、情更真挚。然后,实践活动,重在行动。知恩报恩,不仅要用心,更需要践行!把感恩教育融进社会实践,学校可以依托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学生社团等组织,开展多种志愿活动,使学生走进敬老院、孤儿院,走到留守儿童们中间,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感恩品质。学校还可以在每年重阳节这天,布置家庭亲情作业,学生身体力行的为父母做顿饭、打扫房间、收拾碗筷等,内容不限,形式多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性情得到陶冶,心灵受到撞击,并用文字记录下父母的感动瞬间,以及自己的行动过程和心灵感触,让行动与心灵交互碰撞,使行为内化于心。最后,持之以恒,塑造良品。知恩报恩不是一次行为,需要坚持不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感恩美德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项艰巨工程,感恩教育要想取得实效,也应反复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家长以身作则的同时对孩子的思想、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学校教育为发展,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注重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各年级的德育都要把感恩教育作为其中一个系列,长期开展。社会环境为导向,社会要传递正能量,将知恩图报作为社会主旋律进行大力宣传。

篇2

本课题的调查研究,以求真务实的精神,采用问卷、座谈、个案访谈等方法,深入农村,实地调查县教育局的领导及有关科室的工作人员、乡(镇)政府的领导、中学校长、教师、在校学生、辍学学生以及辍学生家长,尽其所能地把握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真实情况和相关数据,通过分析,解读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真实原因,探讨解决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对策。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把握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提高人们对控辍迫切性的熟悉及控辍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数字

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比较严重,个别县或学校辍学现象触目惊心,令人堪忧。吉林省A县1999级初中学生辍学率最低的学校其辍学率为6.88%,辍学率最高的学校其辍学率高达71.93%;B县2000级初中学生平均辍学率为48.5%。黑龙江省某县1999年入学的四年制初中学生总辍学率为67.86%,其中辍学率最低的学校其辍学率为34.7%,辍学率最高的学校其辍学率为80.85%。抽样调查河北省某地区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状,辍学率最低的学校其辍学率为2.97%,辍学率最高的学校其辍学率为60.87%。随机抽取河南省某县三个乡镇1999年入学的初中学生,辍学率最低的为34.62%,最高的为64.31%,平均为42.68%。随机抽取宁夏回族自治区某县三所学校,辍学率最低的为7.6%,最高的为50%。某旗1999级初中学生总辍学率为22.921%。(本文数据均参见《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出版,2003年版)

此外,农村初中还有为数不少的隐性辍学学生。这些学生中有的由于家长反对其离开学校等原因,而留在学校,但不追求完成学业,也不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任务,而是只等着拿个毕业证。

这里显示的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状况,虽然只是我国部分县的部分学校的情况,但是其他许多农村学校,同这些学校处在同一环境中,有着大致相同的背景,这些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而应引起有关方面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分析

我们对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的调查和分析显示,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社会、经济、教育、家庭、文化等各个方面,导致初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一)厌学

调查显示,厌学是导致农村学生辍学的最主要的直接原因。农村初中辍学生中,多数对学习产生一种厌恶的心理,由厌学走向辍学。学生之所以厌学,是“应试教育”给他们带来的极大压力,非凡是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几乎构成一种威胁。

“应试教育”对农村影响比较突出,在调查中,73%的教师认为农村学校仍以升学为主,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升学率。学校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惟一指标也是升学率,多数县把各乡镇的中考升学率放在首位。追求升学率的后果之一就是学生压力加重。调查的辍学生中,多数认为自己学习负担很重或比较重。学习压力经常压得学生没有自由的喘息时间,除了晚作业外,很多学校都增加了午作业。对辍学生调查显示,由于考试压力而辍学的占89%,对在校生调查“学生辍学原因”时,认为考试压力大和学习太累失去了信心的,分别为89%和82%。

学困生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三重“歧视”,对老师和同学的态度、行为异常敏感,不仅易受伤害,而且极度自卑,在家中还会经常受到恨铁不成钢但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的家长的伤害。对一个幼小的心灵来说,还有什么比离开学校更好的逃避方法呢?考试经常排名次,班主任评语措辞又很严厉,家长看到成绩后表现出失望和不满,致使学生压力过大,逐渐产生厌学情绪,最后没办法干脆放弃学业。

初中学生厌学的另一个原因是对学习没有爱好。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学习的科目一下子增加到至少7科,学生无法快速的接受如此之多的学习任务。学生说,一科还没有学明白,其他学科的内容就又上来了,似乎有学不完的内容在等着自己,时间长了对学习的爱好逐渐减少,越来越觉得学习是—种负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最困难的科目是英语、代数、几何。调查发现,新的课程改革没有解决好农村中小学教育衔接问题,例如,新的课程改革要求的初中英语是在小学学两年英语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很多地区几乎所有的村级小学和部分中心校的学生没有英语基础,升入初中后不能适应,学习很吃力。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代数和几何分开进行的,许多学生不适应,认为代数和几何很难学。另外,农村师资质量不高,教师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学生的爱好逐渐减少的原因之一。

农村学校课程与农村儿童生活经验相疏远,偏重书本知识,忽视实践和技能操作,普通教育的内容与职业教育内容未能沟通与相互渗透,引不起学生学习爱好和积极性。另外,据在内蒙某旗对在校生的问卷调查反映,有74%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不好,唯书本、满堂灌、题海战术,这也是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爱好而厌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观念落后、错位

在农村,农民的观念并没有也不会随着农村的发展而同步改变。落后、错位的观念依然支配着他们的教育行为。长期落后、贫困的农村环境以及不平等的城乡待遇,作为父辈的农民,受尽了一辈子的煎熬,他们认为下一代改变这种命运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好好读书,考上大学,脱离农村,这是多数农民教子读书的价值观,也是多数农村孩子的价值追求。但应试教育给农村孩子带来的伤害比希望大得多。农村教育质量差,升学的机会远远不能和城市相比,每年能上大学的寥寥无几。农民普遍认为,中学学的东西农村用不上,假如“考不上学,还上这个学有什么用”,“能看个报、写个信就行了”,“什么时候种地都是种地,早种比晚种强”。

高等学校扩招之初,农民对改变子女命运、跳出“农门”又有了一线希望,但随着高等学校的发展和人事制度的改革,这种希望又一次破灭。高等学校扩招后,毕业生大量增加,现有的就业市场,容纳不了这么大的就业人群,加之大学毕业生不包分配,实行双向选择,有相当数量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或找不到理想工作,散落在社会无所事事,非凡是家在农村的一些大学毕业生,家长无权无钱,找不到“后门”,只好赋闲在家。以前初中毕业后,如能考上中师、中专,也能分配,找到工作,现在连大专毕业生找工作都困难,何况中师、中专呢!因此,许多家长产生了供子女读书不划算的想法。农民认为,“既然上学学习已经不能改变子女的命运,何必再去读书”,还不如早点干活挣钱贴补家用。可以说,农民的这种观念,对初中学生辍学影响非常大,但也有不少农民,由于子女学习好,跳出农门的希望很大,就是举债供子女读书也是愿意的。

农民重男轻女思想仍比较严重,并有广泛的影响力。在男女孩间,男孩优先,女孩次之,认为女孩早晚都要嫁出去,是人家的人,供其读书无用,导致辍学学生中女童多于男童。

在这种环境下,有的农村地区“读书无用”、“文盲无害”的错误思想比较流行,致使某些家长不积极或拒送子女上学读书。对在校生问卷调查中显示,赞同“读书无用论”观点的占75%;对辍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68%的辍学生认为“读书无用”对它的影响很大和比较大;教师问卷中有62%的人认为现在“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很盛行。

从调查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观念的弊障是农村初中生辍学的最重要的因素。

另外,长期以来,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很少,农村文化处于贫困化状态。文化的贫困,强化了农村的落后观念,催化着与农村建设相错位观念的滋生,也造成了不少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同时反过来,这种情况又会造成农村更加贫困的文化,进而又“催化”着新的初中辍学学生。这种循环还在恶性地进行着。

(三)农村教育缺失

农村学校教育还远没有离开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更没有成为教育的实际行为。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是一句空话。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仍然以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好坏的惟一尺度,作为奖惩学校和教师的基本依据。访谈时学生告诉我们,为了追求合格率和升学率,很多学校让教师动员学习不好的学生退学,有一些学生就是因为老师认为他们学习成绩不好,学校为了保证合格率和升学率而被劝退的。

农村学校教师整体素质偏低,时有伤害学生的行为发生。近些年农村教师学历有所提高,但是,教师的实际学识水平、能力和思想素质与其学历并不完全相当,这是相当普遍的一种现象。同时也有不少农村学校教师学历并不高,内蒙某旗有40%的初中教师取得大专学历,取得本科学历的教师只有8—9%,从专业技术职称看,初中拥有中高级职称的只占本旗教职工总数的32%,而城镇拥有中高级职称的占教职工总数的70%,农村初中初级职称占55%,城镇初级职称占28%。长期以来,农村送出去的本科生回不来,专科生分配回来的少,许多专任教师只能通过成人或自学考试取得合格学历。几乎有一半的教师所教学科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尤其是英语和信息技术课异常薄弱,大都是“半路出家”,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多学生反映他们学校的教学质量不高,学习氛围差、教师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态度不好,学生普遍希望教师对待学生要平等、关心,不要讽刺、说难听的话,并且“不要为一点小事而惩罚学生”。在教师问卷中,有72%的教师认为“学校中存在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调查发现,非人性化治理导致教师对工作失去热情和创造力。被调查的教师说:“治理太苛刻了,我们的工资有30%预先扣着……迟到、请假都要扣工资,而早来、晚归、加班却不加工资”;“我们的周末、假期被各种各样的考试、继续教育挤满,不管有没有用,不管有没有效,反正就要考你”;“学校要求教案必须按统一的格式写满四页,写得不满不合格,格式稍与规定有出入就不合格”。机械的评价方式,很难为教师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创造好的环境,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对工作的态度认真负责,但其付出与效果却不成比例。非人性化的治理和评价,使老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关心带有很大的功利性。在对教师进行调查时,对“若有可能,你是否愿意调离教师工作岗位?”一题的回答,某地区被调查教师中竟有82%回答很愿意和愿意,只有6%的人愿意坚持留在自己岗位上。有一位教师说,“我们天天盼,盼快点到五十,到五十岁就能退休了”。治理上的弄虚作假也让教师无可奈何,调查时老师告诉我们:“上边一检查我们就变,现在我们讲课都是‘两张皮’,有人来听课一套讲法,实际上对学生又是一套讲法”;“学生练习册说是不让买,实际照买,做题时发给学生,做完就收上来……”。教师既要不停地变换“两张皮”,又要面对过于严格、规范的治理,同时还要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和培训,他们到底还有多少时间、精力和真心去面对学生?

(四)经济困难

我国农村经济无论从相对的角度,还是从绝对的角度说都是落后的。虽然有的地方比较富裕,但就农村的整体来说,多数农村经济落后,农民生活水平低。

农民家庭主要经济来源靠种地得到的收入,由于土地有限,而且多数靠传统方法耕作,收入更有限。据在内蒙、吉林调查,2002年很多农民家庭年收入在2000元左右,而同年供一个初中生读一年初中的费用是400多元。在内蒙,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家庭年收入在1000元以下,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约占辍学人数的71%。困难的家庭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父母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好,常年患病,家中没有劳动力;另一类是家庭耕地少导致收入少,供孩子上学有困难。尽管学校对贫困的学生有一定的补助和减免措施,但是学校的资助能力有限,而家庭困难的学生比例较大,有的学校需要补助的困难学生占学生总数的60%多,学校对学生的补助很多是轮流的,今年给这一部分学生补助,明年给另一部分学生补助,没有能力把所有应该补助的学生一补到底,有相当一部分接受过补助的学生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有的学生家里年年靠借钱交书费、杂费,今年借,明年还,一些初中学生不想让家庭再负债而走上辍学之路。

广大农村多子女的家庭不在少数,非凡是少数民族地区,不少家庭子女都比较多,在相同经济收入的情况下,生活相对比较困难,负担多子女上学读书几乎不可能。据调查,在内蒙、宁夏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辍学生多是多子女家庭中的成员。辍学生中,家庭兄弟姐妹在三人以上的占80%左右。在内蒙,我们走访的一个辍学生,家中有6口人,除父母外有三个女孩,一个男孩,家里一贫如洗,仅有6床破旧的棉被,一个破饭桌,一个14英寸的黑白电视,母女衣衫褴褛。在农村,靠种地维持生活并供一个孩子读书就已不轻松,多生、超生,导致家庭贫困加重,也是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农村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农民家庭经济基础薄弱,经不住突发事件的冲击。正常年景可以维持生计,一旦遇上天灾人祸,家庭温饱问题难以维持,更没钱供孩子读书。有一部分学生就是因为家庭出现变故而被迫辍学。

三、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对策探讨

(一)落实“三农”政策,强化教育扶贫力度

“三农”政策是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基本国策,只有认真落实这一政策,才能加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促进农业发展,才能全面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实现农村小康。同时,落实“三农”政策,也是解决农村教育和控制农村学生辍学的最根本措施。从教育这个角度说,落实“三农”政策,就是要强化教育扶贫力度,要像开发西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一样,既要有声势,又要有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包括:高等师范院校要招收农村定向生,学校可以减免部分或全部学费,或者地方政府补助部分或全部学费,毕业后回到农村中学从教;也可以像组织西部支援者那样,组织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数年,数年后给与某些的优惠政策;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有条件的农村中学教师带薪到高等师范院校脱产进修;建立城市中学教师到农村中学任教数年的制度,并作为考核、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各高等学校和有条件的城市中学,要从图书、微机、实验仪器等方面支援农村中学建设,使其物尽其用。各级政府要积极吸收社会教育捐助,建立困难学生资助基金,做到严格治理,专款专用等等。

(二)依法治教,加强政府责任

政府要依法行政,按照《教育法》规定,依法保证义务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要对近几年来财政教育拨款增长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分析,按照法条衡量,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措施,把“三个增长”落到实处。要研究制定教育经费定期报告制度和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等有关制度,监督和保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同时,要依照《教育法》规定,改革教育经费治理体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努力争取做到事权与财权统一,教育经费单独列项。

要依法保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对各种违反国家规定,侵犯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权的行为,随意改变教学计划、削减思想品德课、体育课的行为,非法印制复习资料、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行为,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传播、贩卖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印刷品和音像制品的行为等等,进行重点监督和查处。

要依法保证农村教师待遇的落实。要依照教育法律的有关规定,积极制定和建立正常的教师工资增长机制和教师工资水平监控制度,完善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制度。对于拖欠教师工资的违法典型,认真追究责任。

依法规范义务教育收费行为。按照教育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收费审批制度、收费公开制度、收费使用治理制度、收费监督检查和违纪处罚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明确收费程序和办法,规范收费行为,严禁学校擅自扩大收费项目,尤其对实行“一费制”的地区,严禁提高收费标准,并努力做到向社会公开,使收费行为走上规范化轨道。

依法防止初中学生辍学,实行乡镇政府目标责任制,将控辍任务落实到乡、村一级,依法健全和完善辍学生报告制度。县、乡镇和学校建立具体的学籍档案,各中学定期向乡镇和县报告辍学情况。一经发现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立即查明原因,查明后由当地政府和学校针对具体问题帮助解决,动员学生复学。

对实施义务教育漠不关心、不作为的政府及其官员,进行教育和依法查处。

(三)加快农村中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弘扬素质教育理念,坚持素质教育方向。农村基础教育是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使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教育。农村教育要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首先要大力宣传素质教育理念,不仅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各学校负责人要知道,教师要知道,而且所有的学生,包括辍学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知道,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深入人心;其次,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领导的决策,必须始终坚持素质教育的原则和方向,各种教育改革举措必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革除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侵袭和干扰;第三,素质教育不能只挂在口头上,必须落在实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个学校,都要狠抓落实,一抓到底。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思想和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解决学生辍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就目前农村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第一,提高农村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和能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自觉地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个性差异,自觉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第二,实施教师网联计划,快速提高现有农村教师专业素质。教育部袁贵仁副部长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预备高质量专业化的教师》一文中,提出实施“区域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建设计划,为广大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终身学习提供服务的思路。按照教师教育改革总体思路和“教育部关于实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指导意见”以及2002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意见》精神,积极整合县级教师培训、教研、电教等相关部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上挂高等学校,下连中小学校的新型县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成为农村教师接受现代远程教育的工作站和教学点,为教师研修学习提供必要的服务与支持。充分借助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打破时空阻隔,大规模开展高水平的教师培训,使不同地区的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大幅度提高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第三,培养农村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能力,使每一个教师都能根据学科特点,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创造性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改革农村课程设置。从增强农村初中课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以及学生就业需要出发,对农村初中课程进行调整、改革:第一,增加选修课。当前农村初中课程,选修课所占比例太低,需要随着年级的提升而逐步增加,而且实用性的技术课程,职业性选修课程应占相当的分量;第二,增强普教内容与职业教育内容的相互渗透性。普教和职业教育内容的相互渗透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在农村,要把普通文化课程的教学与学生未来职业联系起来,与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结合起来,要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实践的能力;第三,要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学习爱好,开发学生智力;第四,结合当地实际,有选择地把“绿色证书”课程内容纳入到农村初中课程之中,农村初中毕业生实行“双证制”;第五,农村学校增加劳动课,增加职业技术课,从而使学生能在心理和技能上适应就业的要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改善农村学校治理。首先,改变治理观念,实行人性化治理。农村教育需要有现代素质的治理人才,能理解、尊重教师,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开放而有效的治理为老师注入活力和热情,激发他们的工作聪明;同时也会打破沉闷的学校生活,让学生离教师、离课堂更近,而不是辍学。其次,改变教育评价体制。以成绩、排名为基础的传统评价方式既害学生又害教师。还有什么比排名次更能打击、伤害大多数学生?还有什么比以考试分数为评定标准更能误导教师的教育方向?发展性的教育评价不仅会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具吸引力的学习氛围,也同时引领教师不断地追求真知、提高能力并勇于参与到教育变革的实践中来。第三,提倡严厉老实的治理风尚。治理态度、方法、风气都会直接影响教育部门的风尚也直接影响教师的职业态度和素养。老实的精神面貌是现代的楼房和设备所换不到的。不老实、不务实,再大的财力投入也改变不了教育力量的苍白。在教育治理上,要实事求是,果断摒弃弄虚作假等腐败的行为,这是养成教师和学生诚信的基本条件。

(四)建立大区域农村教育治理体制,发挥大区域的治理优势

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治理体制的建立,是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推进,但这一推进的重点是以“三个确保”(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为主要内容。从体制改革的立意来看,“三个确保”仅仅是从稳定角度出发的考虑,然而这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采取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完全实现农村的义务教育。从农村教育发展的角度考虑,应该建立以地(市)为主的农村教育治理体制,并逐步过渡到建立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主的教育治理体制。这一治理体制能对教育提供较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提供较大的科学化、人性化的治理空间,有利于在全地区范围内合理调配和使用教育资源,有利于发挥优质学校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示范作用,有利于加强对薄弱校的支持力度,也有利于各类学校教育的整合和协调发展。推动区域教育符合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时更易筹集社会资金支援教育,建立贫困学生资助基金制度等。

教育大区域治理,要建立相应的区域性教育评价制度。区域性教育评价,必须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内容,其评价的原则和方法等必须以素质教育为理念,通过评价引导社会和人们转变观念,冲破应试教育的束缚,矫正农村教育培养目标错位,使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区域教育评价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是学校教育的指挥棒和驱动器。评价要制度化,增强实效性,不能为评价而评价,敷衍了事,走过场,而是真正成为区域教育行政部门落实素质教育,治理和指导农村学校办学,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升华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篇3

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习惯的培养。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当学生站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增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

其次,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我一直坚持的观点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学生的机会,哪怕是很小的事,只要不符合规律,我都提前抑制,不让滋生。同时,我要求学生都做文明小学生,见到老师,同学主动打招呼问好,课间不打闹,不推搡,不搂抱,教室内不大声喧哗等。

二、及时做好学生的评价工作

我充分利用星级评比台,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好的加星,并大力表扬,不好的,违纪的减星,并单独对他谈话,让犯错的学生知道错误的原因,从而打心眼里佩服老师,决心改正错误。同时,我每周都把学生得星情况记录下来,五颗星为合格,超过五颗星为优秀,不足五颗星者,我找其谈话,让他知道自己本周为什么不合格。这样,学生追赶有目标,改错有方向,学习有动力。如果下周有进步者,我将授予其特殊称号“老师的好帮手”,并让他帮老师为全班同学授星。这样,学生都对星很重视,都争取一切机会为自己加星,班级管理工作得心应手。

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三、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每天早上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各位教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

篇4

关于学生工作模式的问题。

现在学生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呢?学校设有班主任和宿管员,分别负责班级工作和宿舍工作,但班主任和宿管员的工作比较脱节,这样存在一些严峻的弊端。其次,一般宿管员素质较差,只能起一个看守作用,不能起育人的作用。宿舍治理工作没做好,这样就浪费了一次对学生进行教导的极好机会。

班主任要负责班级工作,也要重视宿舍工作,班级工作与宿舍工作两手抓。教室是主课堂,寝室是第二课堂。宿舍工作与班级工作不可分,宿舍工作应当是班级工作的自然延伸部分。宿舍工作是分散的,班级工作是集中的,既分散又集中,集中教导与分散教导相结合。班级工作分散到每一个宿舍,宿舍工作又集中到每一个班级。班主任不重视宿舍工作,宿舍工作难做好,而宿舍工作没做好,也影响班级工作。班主任也是宿管老师,即班级工作与宿舍工作一套班子,这样将班级工作和宿舍工作高度统一起来了,可以极大提高教导效率,从而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班主任也是宿管老师,把班级工作和宿舍工作统一起来,这是学生工作的最佳模式。

我一直探索学生工作模式的问题,我们不能照搬国外高校的治理模式,即要符合国内高校的实际情况。

我国高校和美国高校学生工作的最大区别是:“美国高校从事学生事务治理的工作人员都要具有硕士学位,中层治理职位必须拥有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我国高校有的班主任素质较高,但也有很多“完全不懂专业、不懂教导规律的人”,而宿管员多数是大字不识几个的老头子、老太太,一般认为年轻的有才能的做宿管工作不适合。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素质低,学生工作是一个薄弱环节。宿舍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学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宿舍,各种事故也集中发生在宿舍。我认为,要把班级工作和宿舍工作统一起来,即班级工作与宿舍工作要统筹兼顾。班主任是学生治理的第一责任人,要确立班主任在学生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思想教导,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用什么样的思想教导学生,即培养什么样的思想品质。思想教导采用什么样的教导方式呢?传统教导方式是说教式,就是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要怎么做,不要怎么做。思想教导要采用谈话式,平等交流、形成共识,民主和谐、统一思想。如何开展思想教导活动呢?应当精心策划、设计、制作,象制作谈话类电视节目一样,班主任要有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心理教导是基础的基础。心理是现实的反映,心理问题是现实问题的反映,要保持心理教导与生活教导相结合,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的原则。老师要常常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这样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中的各种心理问题。

爱心教导,要提倡爱心育人,教导的本质是育人,爱心是育人之本。青少年是正在成长中的人,他们需要关爱,关爱有利于健康品质的形成。爱是温暖的阳光,让孩子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导,第一是要培养老实的心理品质,即心理品质第一是要老实;思想政治教导,根本地是要培养为人民的思想品质;德育,在于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老实是真,为人民是善,高尚的道德是美,即真诚善行美德,真是基本点,善是根本点,美是至高点,所以,心理健康教导是基本点,思想政治教导是根本点,德育是至高点。

现代教导根本地是一种主体性教导。

主体性教导包括主体性教学和主体性治理两个主要方面,主体性教学,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性治理,即学生是治理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提倡自主学习;学生是治理的主体,要提倡自主治理。

如何做好学生治理工作呢?

一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治理能力,发挥学生的治理作用。

二严管只能治标,育人才能治本。学生治理工作必须保持以教导为主的原则,即要树立治理育人的理念。

三青少年是正在成长中的人,要害是在学生的心目中要有一个有威信的人。有威信,才有影响力。

四学生工作队伍不稳定,是学生工作的大忌。

如何做好学生治理工作呢?

一要保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治理观。什么是以人为本呢?在于满足人的需要,维护人的权利。什么是科学治理观呢?学生是治理的主体,提倡自主治理等等。

二要重视心理教导和文化建造。如何做好心理健康教导工作呢?要保持以正面教导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要积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如何搞好文化建造呢?文化建造要有建造性,就是要弘扬先进文化,要全面构建人文精神体系。

要治理好学生,归根到底是要教导好学生。

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素质,才能真正做好学生工作。

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做好学生工作的根本点。

只有做好人本身的工作,才能有效地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

把素质教导理论用于学生工作实践中;

把素质教导思想贯穿于学生工作实践中。

思想教导是学生工作的灵魂;

文化建造是学生工作的载体。

治理也是育人,育人也是治理。

保持以人为本,维护学生权利。

全面育人、科学育人、爱心育人、治理育人、环境育人,是育人的基本要求;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存,是学习的基本要求。

学生工作要抓好“三率”:白天到课率、晚上回寝率、考试合格率。到课率和回寝率是学生工作的两个硬指标,考试合格率是评价学生学习的一般标准。“三率”是学生工作的基本要求。

学生工作要做到“三好两无”:品行好、纪律好、学风好,无严峻违纪事件、无厌学辍学现象。“三好两无”是学生工作的基本目标。

我们的工作应当一切为了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加强他们的主体性,这是做好学生工作的根本方法。

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做好学生工作的要害,但又必须认识到:学生毕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完善,即学生的主体性不强,所以并不能完全依赖于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说,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又要严格要求学生。

我一直反对开除学生,即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我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对每一个学生都布满信心。开除学生,意味着教导本身的失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落伍的学生,只有落伍的教导。

宏观教导和微观教导是学校教导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只重视宏观方面,而忽视微观方面,即只搞全校性的活动,而不重视班级工作和宿舍工作,这样学生工作还是做不好。比如说,“涉外”有学生近二万五千人,体育馆约有五千多个座位,即举办一次大型文体活动仍有约五分之四的学生挡在了门外。“涉外”有寝室约三千二、三百间,寝室文化艺术节约有二、三百间寝室参加,即仍有约三千多间寝室置于事外,可见,全校性活动的影响是很有限的。宏观教导是主导,微观教导是主体,学校要开展一些全校性的活动,但主要地在于详细做好每一个班级和每一个寝室的工作。宏观教导和微观教导相结合,才能真正育好人。

十一

现代教导与传统教导的对立,根本地是主体性教导与机械性教导的对立。

主体性教学与机械性教学相对,机械性教学,学生是被动的受体;主体性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主体性治理与机械性治理相对,机械性治理,学生是治理的对象;主体性治理,学生是治理的主体。

十二

教导工作包括教学教务工作和学生治理工作两个主要部分,即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学生工作又包括班级工作和宿舍工作两大块。

什么是学生工作?怎样做好学生工作?这是学生工作的两个基本问题。

关于学生工作的问题,第一是要树立正确的学生工作观。学生工作观有两种:传统学生工作观和现代学生工作观。什么是传统学生工作观呢?传统学生治理是机械治理,即为治理而治理。学生是治理的对象,即学生是机械性对象。什么是现代学生工作观呢?现代学生治理提倡治理育人,治理也是育人。学生是治理的主体,要发挥学生的治理作用。第二是要采用科学的治理方式,传统学生治理是强制治理,学生要绝对听从。现代学生治理提倡自主治理、学生自治等等。

十三

学生工作主要是学生治理,学生工作观的核心是学生治理观。学生治理观有两种:传统学生治理观和现代学生治理观。

传统学生治理是机械性治理,即学生是治理的对象;现代学生治理是主体性治理,即学生是治理的主体。

传统学生治理是教师治理学生,教师治理事务,即单一治理;现代学生治理是学生治理学生,学生治理事务,即民主治理。传统学生治理是强制治理,学生必须绝对听从;现代学生治理是自主治理,自己作主,自己治理自己,即自我治理和学生自治。自主治理与强制治理相对,民主治理与单一治理相对,自主治理、民主治理,这就是现代学生治理观。

主体性治理学生是治理的主体,自主是基本点,民主是根本点。现代学生治理的基本内涵是:自主治理、民主治理。自主治理是基本点,民主治理是根本点。

十四

素质教导是一种现代教导思想,素质教导思想是现代教导的灵魂。

什么是素质教导?即素质教导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一全面发展;二主动发展。素质教导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在于全面育人、科学育人。

如何做好学生工作呢?把素质教导思想贯穿于学生工作实践中,这是现代学生工作的根本特征。现代学生工作,一要树立治理育人的理念,二要提倡科学治理。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治理育人是育人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导工作要按教导规律办事,即科学育人;学生治理工作也要遵循治理规律,即科学治理。治理也是育人,育人,一要面向全体学生;二要全面培养素质。科学治理,一是自主治理;二是民主治理。

总之,只有树立现代教导思想,才能做好现代学生工作,现代教导思想是现代学生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只有把素质教导思想贯穿于学生工作实践中,才能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十五

关于学生工作的问题,第一要提出“现代学生工作”的概念,研究现代学生工作理论,指导现代学生工作实践。

现代学生工作的基本内涵是:治理育人,科学治理。

传统学生治理是机械治理,即为治理而治理,治理者只起一个看守作用。

现代学生治理提倡治理育人,治理也是育人,治理者应当起全面育人的作用。如何育人?一要系统地进行思想教导和文化建造;二要精心设计、制作,象制作谈话类节目一样。

传统学生治理是强制治理、强迫听从。

现代学生治理要树立科学治理观。科学育人,根本地是要按教导规律办事,核心是要按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办事。按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办事,这就是主体性教导,所以,科学性体现于主体性教导中。同样,科学治理,就是要遵循治理规律,按治理规律办事。学生是治理的主体,自己作主,发扬民主,这体现了治理的科学性。

科学育人,科学性体现于主体性教导中;

科学治理,科学性体现于主体性治理中。

现代学生治理是一种主体性治理,主体性治理,一是自主治理,二是民主治理。自主治理,包括自我治理和学生自治。自主治理是基本要求,民主治理是根本要求。

学生工作改革,根本地说,是要由传统学生工作向现代学生工作转变。

由传统学生工作向现代学生工作转变,首先是要转变学生工作思想,要害是要把工作重心从严格管制转移到思想教导,心理教导和文化建造上来。只有由传统学生工作向现代学生工作转变,才能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学生干部如何开展工作呢?学生干部并不是去管学生的,也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思想教导、心理教导和文化建造上来。学生干部工作方式的转变,取决于整个学生工作思想的转变,即要树立现代学生工作思想。

现代学生工作和传统学生工作是根本不同的,但现在学生工作者始终不能实现这一根本性转变。

篇5

世界因为有爱才变得美丽,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充满人性的教育是人类需要的。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正如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的话一样:“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然而心中有爱并不一定就能很好的去爱学生,心中有爱但是不懂如何去爱,则爱教育爱学生就如同空中楼阁。我认为要做到爱学生从教师特点看是传道授业解惑对学生成才的爱,培养人对学生教育成长的爱,师长对学生身心的关爱。

一、在教育事业中教师要心中有爱

教师心中有“爱”便会千方百计教好学生,做好教育工作。教师心中的“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精神动力。一个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了无私的爱心,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才能千方百计教好学生,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以学生忧而忧,以学生乐而乐。也正是这颗爱心促使教师心甘情愿地去做那些有益学生的各种繁杂琐碎的工作,兴趣盎然地去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满腔热情地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育,潜心钻研和努力创造教育教学方法和艺术,有更大的信心去教育好学生。教师心中无“爱”便会无心做那些有益学生的各种繁杂琐碎的工作,必然影响到教育。

有位非常受欢迎、教学工作非常好的年轻英语教师谈的她的成长过程使感触很深。她说自己刚参加工作时也学别人每节课英语分小组比赛,每次都是画苹果加减分,几次课后一学生说怎么又是苹果啊!她当时很失落,因为她认为学生就是她最重要的人,学生不开心她也很难受,说到学生就是她最重要的人时她情绪都是有些偏执激动的。怀着这种对学生的热爱的情感下她尽力去想不同的评分方式,去创新,苹果加减分改成香蕉、豌豆荚、赛龙舟抢粽子等等,每次都是自己先在笔记本上设计好加分形式,练好多遍简笔画再实行到课上,一个厚厚的本子上已经积累了一本创意绘本。她告诉我们:“你们不要小看自己,你们可以想出很多创意,你们是可以快速画出来的。”她每次接到一个班,她的首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喜欢她的课,为此她付出很多,每次想很多不同的花样进行上课小组比赛、作业、背诵、听写等一系列积分比赛,如:结合军棋中集印章升级从士兵升到司令、结合学生爱玩的QQ农场游戏集印章换取写上水量的小贴纸来浇种花看谁是浇花小能手等等充满创意,非常有趣的比赛。学生上课、完成学习任务就像玩游戏,轻松愉快。正是这种对学生的爱促使她拥有那么多创意,做到我们觉得不可思议的事,使她的学生爱她,爱上课,爱上学。她还谈到有次出门她遇到一位学生家长,学生家长很激动的说你是某某老师吧,你是我孩子最好的老师,她的那种自豪感溢于言表。从这位老师所表达出的这种对学生的爱对教育的爱中我感受到了她的幸福感。我深受感动,她让我深刻的感受到爱学生对我们教师带来的意义。

二、教师如何爱学生

高乐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明确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爱孩子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要求。故如何去爱学生成为我们恒久的追求。下面我从以下几点说说我认为的教师如何去爱学生。

1.传道授业解惑-作为老师爱学生表现在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让自己的课生动有趣,让学生能感受到学习知识并不难,让学生都能学到东西。我们需要苦练教师基本功,研究教学教法。对教学负责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2.教育成长-作为老师爱学生表现在提高学生的素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负责。

a教育学生养成学习习惯:爱看书,写好字。卫生习惯:爱干净。纪律:遵纪守法。从小培养成的这些习惯将让孩子终身受益。

b.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让学生懂得爱,学会爱,学会付出。一个具有爱心的人,他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对人生充满信心。从爱的过程中认识到人的生命的意义,使其人格更加完善,精神更为崇高。

3.师长-作为老师爱学生表现在关爱学生身心。作为师长,我们是长辈要爱护下一辈。

a.爱护学生的健康。健康高于一切。没有一个强健的身体,一切无从谈起。

b.关爱学生心理是保持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关爱学生心理就是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我们与学生人格是平等的。学生是容易犯错的,需要教育的,要允许犯错,多表扬,少批评。每个孩子都有优点,等着你去发现。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例如我们班上有个小女孩儿,她胖嘟嘟,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开学第一天她迟到了,我严厉的眼神向她望去,本想她应该表现出犯错时的害羞和顺从,没想到她抖着腿一脸不屑的望着我,我一下子认识了她,心里暗想:她肯定是个不好对付的家伙,果不其然,每次课上她都会打瞌睡,我心目中已经把她列到坏学生一列,然而有一天在路上遇到她和班上其他同学,她一看到我马上拿出自己手里吃的酸梅说,老师吃酸梅,其他同学没有做声。她懂得分享,从这个角度看她也很不错的。很多老师也有同样的经验平时班上上课最不爱听讲,成绩最差的,很多时候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他们很积极很乐于帮助他人,从这些角度出发他们还是非常长不错的,值得其他同学学习的。真真爱学生,应该能从学生角度去想,当学生犯错时不是批评而是先问原因再,记得有次一位同学没戴红领巾,问情缘由原来是自己为了怕姐姐受到批评给姐姐戴了,有次学生迟到是因为送生病弟弟去医院才迟到,如果这些本应当受到表扬的同学却在老师不由分说情况下受到批评了,学生会受尽委屈造成心理压力。而当学生感受到被肯定、被重视、被关注、被接纳时他们会感到温暖、快乐、振奋和上进。

总之,让我们怀着一颗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认真教育,热爱学生。

篇6

镜头三:

河南省许昌县椹涧乡一中学发生一起初中生晚自习下课后因拥挤跌倒,继而相互踩踏导致5名学生死亡,数十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的重大恶性事故。

看到听到这些现象,我总会不由自主的想:学生伤害离我们有多远?安全隐患时刻在我们身边。

“安全第一”,这是大家的共识,一切漠视生命的态度和做法都是极端错误的,学校教育把安全放在头等位置也是必要的。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全国中小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达1.6万之多,平均每天就要有40名中小学生死于非命。

春天是个播种的季节,孕育着希望的开端,预示着未来的收获。青少年正值人生的春天,对中小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无疑如同在生命中播下了平安的种子。俗话说,春种一粒籽,秋收万颗粮。要切实提高全民的安全素质,抓好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抓好学生的安全教育,重要的是开展好班级安全教育。班级安全教育要从小事做起,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从而做到润物细无声。

首先,晓之以理,从小事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当班主任已有六个年头,总有这样的体会:现在的学生难教。是的,现在的学生接触的事物并不比成人少,并易受社会习气的影响,导致学校教育常常在社会不良气氛中显得苍白无力。如何抵制这些消极影响呢?必须注重从学生的日常小事入手,润物细无声,在小事中挖掘安全教育的材料。

1)从听到的小事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我们在日常生活、教育过程中总会听到这样那样的事儿,其中不少是进行安全教育的好材料,如果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学生会很容易接受教育。如:教师组织学生平时注意收集广播、电视、生活中听到的安全事故,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对学生收集的材料和体会,教师进行必要的点评,并张贴宣传,以提高安全警示教育。如前面镜头二的例子,收集学生在体会中写到:我也曾经有爬上电杆拿风筝的想法,今天我听到了这件事,回想当时的想法是多么的可怕。

2)从看到的小事进行安全防范教育。

眼睛是我们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径,生活中看到的许多小事同样是很好的安全教育材料。安全隐患不可根除,也时时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做的就是防范于未然。镜头一的情况就经常在我们学校、影剧院、集会时出现,严重的发展为镜头三。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镜头一,我在班队活动课上让学生讨论:假如有同学不小心把这位女同学踩去了,后果会怎样?假如那时是全校集会(人多5倍),这位女同学会怎样?假如你当时就在这位女同学的身边,你会怎样做?假如你是这位女同学,你会怎么办?学生通过充分的讨论后积极发言,认识到位,提高了类似安全事故发生的防范意识。

组织学生寻找发生在身边的安全事故及藏于身边的安全隐患,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编成小报张贴于班级或学校的公告栏,让学生得到警示教育,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我们通过学生身边的小事唤醒了学生对安全事故的重视与防范。

其次,动之以情,在小事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有研究表明,体验是学生发展能力、形成技能的最好途径。教师只是一味地反复叮嘱或是训斥,而没有真正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那么学生是无法形成良好的技能的。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也要从小事入手,在小事中让学生体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及自我保护的过程,从而形成技能。

1)在小事中利用各种机会去丰富学生的自我保护体验。

“有同学在削铅笔时不小心把手割去,捏着伤口,哭着,跑进教师办公室请求教师的帮助;有同学上体育课,不小心脚上擦破了皮,哭着……”各种各样的大小问题全部找老师,学生已没有自己处理的意识。针对这一点,我班召开了班会,倡议大家自己能解决的小伤小问题自己解决。同时在班中准备了一些伤口消毒药水及一些包扎伤口用的物品,教学生尝试包扎一些轻微的小伤口。从此,班中学生在校园中发生的一些小意外,能自行简单的处理,并在处理时同学们互相帮助、相互协作,共同体验了自救、互救的过程,感受了自救、互救体验。

2)在小事中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使之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沉着对付突发事件,这是安全教育的目的,也可说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在创设的情境中,通过体验让学生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是一种捷径,能取到事半功倍之效。一日,我发现一位学生违反班规,带了一盒火柴到学校里玩。我就利用这一次机会创设了教室里着火的情境(烧报纸,制造浓烟),这时大家慌了,纷纷利用已学的火灾逃生方法逃生。事后,我进行了说明,肯定了利用逃生知识逃生的同学,批评了玩火柴的同学。在这件小事中,学生体验了火场的紧张场面,提高了火场逃生能力,惩罚了违反纪律的学生,真是一举多得。

篇7

一、形成生存能力低下的成因

1.家庭方面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且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接触时间最多,父母言行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的观念直接传递给自己孩子,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对孩子能力培养认识跑偏,众多家长都把注意力放在孩子学习上,他们认为学习是孩子的主要任务,做别的事情是浪费时间,他们认为只要学习好,考上大学就有了一切,从而忽略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

当今社会流行一句话:“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能干的父母出于爱子之心,恨不得为孩子做好一切事情,更是时刻呵护孩子。由于父母包办一切,以至于剥夺了孩子自我实践机会,压抑了孩子自主发展精神。其次,家长对孩子过于关爱、过度保护,让孩子产生过于依赖思想,从小到大,家长处处帮助安排,让孩子缺少锻炼的机会,使孩子生存能力低下。

2.学校方面

迫于升学压力,教师被无形的大石压得喘不过气来,哪有时间来发展学生能力,虽然老师们也觉得应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曾试着尝试过,但面对学校里老师之间激烈竞争,家长对学校的要求,社会对学校的要求,以及学校为维持自己在家长心目中地位,老师们只能放弃对学生生存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一心扑在学生的学习上。

再者,现在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疼爱有加,哪怕是一点点伤害发生在孩子身上,家长就会觉得受不了,到学校找老师讨说法。教师对学生教育缺乏科学规范,所以老师怕出事、不敢管,注意安全过了头,时刻以防万一,严重束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教育。

二、生存能力低下的后果

当今社会,早已废除了教育“分配”的制度,这就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只会啃书、满腹经纶而是遇到实际问题束手无策的大学生,而是能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做出判断,合理做出选择的灵活性人才,能力低下者最终被社会淘汰。

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对失败的承受力,是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但现在的很多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只能接受成功,不能接受失败,一旦失败便会情绪低落,一蹶不振,他们会选择离家出走等消极做法逃避现实。有的学生迫于压力而失眠,有的因成绩不理想而选择离家出走,有的因为没有信心而选择了自杀,可见学生生存能力所面临的困境。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面对严酷的现状,我们应该有冷静的思考,我们的社会、家长,学校、老师又该做些什么呢?

1.家长,不要当“鸡妈妈”

老母鸡抚育小鸡,从小鸡出壳那天起,就努力把小鸡保护在自己的双翼下,小鸡跑到哪里,老母鸡跟到哪里,为他们遮风挡雨,为他们免受外界侵害而英勇好斗。我们的周围,有多少这样标准的“鸡妈妈”呀!试问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孩子能长大吗?

我们应当教育孩子“不靠天,不靠地,凡事靠自己”的思想,要使自己在未来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中站稳,就必须具备自立能力。从小培养孩子自立意识,放手让孩子独自去做、去想、去尝试、去体验,这样他才会逐渐独立,并自信地迎接未来的风雨和挑战。如果你真的爱你的孩子,就应该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

2.班主任,做个培养学生“生存能力”的有心人

篇8

对学生进行批评,应采取什么方式效果才好?选择合适的批评方式,应视课内和课外两种情况而定,在此主要阐述课内批评方式的选择。对于课堂上的偶发事件,不少教师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暂停讲课,点名道姓或较含蓄地以某些少数有的同学等提醒告诫,要求改正。笔者不赞成这种处理方式,原因:一是伤害了学生的自尊青春期的学生,把面子看得很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被教师批评,当堂或当天的情绪会有波动,势必会影响他的学习;二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损课堂教学气氛;三是中断了教学进程,浪费了多数学生宝贵的时间。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批评,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其一,走到身边以告诫。课堂上,当发现某个角落或某个位置出现违纪现象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走到这部分学生的周围并稍做停留,往往会收到较好效果。

其二,眼神对视以提醒。上课期间做小动作的学生,他们的注意力并不在书本上,而是在教师身上,目的是看看教师发现自己没有,教师就是要善于抓住这一瞬间,示以警示的目光。通常情况下,学生会迅速收敛,改正自己的行为。

其三,声调变化以调控。在学生听课精力不集中时,教师可以改变日常的授课声音,适当变化,能让走神的学生将注意力转到听课上来。语调的变化,既能增加教学的生动性,还能活跃课堂气氛。

其四,借助内容以发挥。有时,可以巧借书上的内容,作旁引发挥,让没有专心听讲的学生听其话外之音,以调整自己的行为。教师在授课中,也可以临时添加一些教学活动,让不专心的学生起来完成。例如:演算一道题目、朗读一段课文、回答一个问题、默写一段文字,等等,在纠正其回答或演算的过程中,批评指正的目的也达到了。

二、注意不提旧账

对于犯错的学生,教师应该做到针对此次所犯的错误进行讲解,认真帮助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不要提及这个学生以往有过什么缺点,犯过什么错误。虽然教师的本意是让这个学生认识到自己多次违反了纪律,这次一定要改正,但被批评的学生不会因为教师的苦口婆心而对教师感激万分,甚至还会产生逆反情绪。

三、注意指明方向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指出学生做得不对的地方,要给学生找出改正缺点的方法,指明以后努力的方向。班主任对有过失的学生进行批评,犹如医生给病人看病,不仅要确诊病情,给病人讲清病因,还要开出治病的处方,这样才能使病人相信醫生,愿意配合医生工作,把病治好。

例如,有个学生理科成绩较好,但文科成绩欠佳,尤其是对作文更是感到头痛;个性强,爱管闲事,得理不饶人,大家都对他敬而远之。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充分运用补偿心理法,在批评该生存在的问题时,向他提出了两项要求:一是坚持写周记,必须每周末上交检查;二是控制闲话、闲事、闲思。这样持续了一个学期,该生果然进步很大,不但作文能力提高较快,而且还改变了过去的很多缺点。坚持写周记,有利于学生记住自己做过的事、见过的人、用过的物,记住自己得到的经验与教训;有利于改变自己,劝勉自己,这种发自内心的劝说鼓励同来自外界的劝说鼓励相比,作用更大;有利于磨练人的意志,恰如其分地分析自己,进而有效地更新、完善自我。

四、注意创设氛围

成功的批评,必须具有使被批评者宜于接受的氛围。这种氛围的创设,不仅能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而且能消除被批评学生的戒备心理。批评教育学生,不能操之过急,不能仓促行事,更不能随意武断地下结论。找到犯错的学生,先请他自己如实陈述事实,这样便于班主任了解情况;然后引导学生自己找出做得不妥之处,寻找自己不对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过程;最后问学生你希望老师怎么处理,让违纪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违纪情况进行恰当的教育,一方面指出他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把他近段时间做得好的方面全面地指出来并加以鼓励。这样,教师的批评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五、注意选择地点

心理学上说,自尊是每个学生最基本、最显著的表现。作为班主任,对犯有过错的学生,最好私下进行个别指正。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许多班主任都喜欢选择在办公室进行,笔者认为这个地点值得研究。对学生而言,办公室对他们存在着一定的精神压力,教师不能忽略学生怕进办公室这种心理现象。再加上如果班主任的批评是当着其他学生或教师的面,哪怕批评的方式很温和、态度很诚恳、动机很高尚,都可能会引起学生的不悦甚至抵触,即使他们当场不作辩解,心里也认为丢了面子,这样最后的教育效果往往不够理想。

篇9

关键词:爱心;创新教育;教育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238-01

光阴似箭,不知不觉干了多年的班主任了,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我每天带着为人师表的精神徜徉于学生中间。望着一张张童稚的脸,听着一句句真诚的话语,感受着心与心碰撞时的那份快乐,我觉得仿佛走进了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刻。看着孩子们一拨一拨在涓涓细流的浇灌下健康成长,我由衷感受到为人师表的幸福,感受到真诚无价的甜蜜。

我班有一个学生非常内向,成绩不是很理想,对于老师的提问常常不能回答。在课堂上他不敢举手,但又怕同学们说他笨,往往举了手却回答不出问题,他为此感到压抑和自卑,弄得忧郁孤独,不敢和同学们交往。我及时了解了他的这一状况,找他谈了谈,并和他秘密约定:“以后回答问题,要是你不能回答就举右手;能回答你就高高地举起你的左手,怎么样?”他刚开始也是犹豫不决,后来我慢慢儿开导,在上课是尽量把简单题目留给他,慢慢地他举起左手的时候越来越多,学习也赶了上来。我的爱心教育又有了收获,我感到莫大的欣慰。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对学生的爱是随时随地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话、一次鼓励、一次规劝、一次经济帮助,这些都是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我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这种爱必须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的献给所有的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含在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融的情谊。

我曾教过一个学生,最初分到我班的时候,学滞后于其他同学,而且对学习一点不感兴趣。我就慢慢儿了解,终于知道这是个不幸的孩子,他的母亲患有严重的精神病,他的父亲又因车祸失去了劳动能力,一家人的生活完全靠亲戚、邻居的周济,他也因此而受到同龄人的歧视。就是这种不幸的遭遇使他幼小的心灵承受着难言的重创,自卑心理也越来越严重。他生活在封闭的自我世界里,不与同学交往,不和老师交流,在学习上更是不想上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逃学更是常事。面对这种情况,我决定要用爱心教育来慢慢儿感化他,我要用爱心来治疗他心灵的创伤。平日里,我尽量多找他,通过一点一滴的小事让他感受到我的用心。刚开始他像觉察到我的别有用心,竟然开始躲我,不想见我。我就主动到他家里找他,他看到我去很慌张,怕我笑他,我及时对他说明:老师是想帮你的,你要相信我啊!面对我的真诚,我的爱心,他那颗自卑的心终于敞开了。他哭着对我说:老师啊,已经很久没人这样对我了,我害怕这个世界!就是这一句话让我震动了,才多大的孩子啊,竟有如此的感受。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让我下定决心,我要用我的爱心让他重新认识到这个世界的美好,让他回到同学们当中来。我深切的感受到:只要我以一颗真诚的爱心对待他,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后来这个学生振作起来了,学习也进步了。看到这个在阳光下振作起来的少年,我又怎能不眷恋我正在营造的这片“风景‘呢?

篇10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使自己成为可爱可敬的教师

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观察能力,聆听能力和端庄可亲的教态,精心专研教材和考纲,认真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了解所教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反思教学,不断学习使自己成为值得学生尊敬和爱戴的老师。

二、及时鼓励学生,使学生生活在关爱之中

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老师的及时鼓励和表扬是很重要的,尤其对于那些学习成绩较好和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就更重要了。有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中等并不十分优秀,但就因为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或动作,就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有了学好的信心,所以奋起直追,使自己从中等生很快闯入班级前十名甚至前三名的位置。其实这就是教师和家长必须记住的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鼓励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关爱,那么教师该如何鼓励学生呢?对学生的暗示,赞赏无论如何都要比批评要好得多,课堂上学生的小进步,都应该给以表扬.激励是在具体与细微中升华的.鼓励不能言之无物,学生并没有努力,教师就大张旗鼓的鼓励:你怎样怎样,这样的表扬就失去了意义,而当学生因为努力而获得了一定的成绩时,就要及时给以肯定.当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答案正确时,就可以说:”好,不错。”等鼓励的话语。

三、关爱后进生更重要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不能只看到学生的缺点,要将他们的优点放大,让学困生也生活在关爱之中。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后进生一般在各方面都比较差,缺点和毛病比较多,听到的经常是批评,遇到的是不信任和冷?漠的眼光。那么做为教师如何帮助他们呢?如何帮助他们呢?如何关爱他们?我认为教师更需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用爱的春雨起滋润他们的心田。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要注意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

后进生一般都有比较严重的自卑情绪,与老师和同学在思想感情上、在课堂上都有较大的距离。老师必须在生活中热情的关心和耐心帮助他们,讲课要尽量让他们听懂,并在适合的时候提出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鼓励他们回答,并及时加以表扬,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中克服畏难情绪,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如:我班上有一个同学叫于淇,心情低落,老是不和老师|、交流,总是一个人躲在一个角落里,或者一个人独来独往,我得知这种情况后,原来是父亲的病非常得严重,给了他很大的打击,而她的母亲也是走路很困难,我了解这种情况后,主动与他交谈,讲一些父母辛苦的事,从父母的苦中,体会出父母送你来学校很不容?易。让他更有信心的做好每件事。

(二)、多开展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后进生学习、生活在集体环境里,他们必须融进班级体之中,同班集体一起前进。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既是后进生矫正不良道德品质的熔炉,又是后进生实现转化、走向进步的摇篮。我相信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碰到的困难,都会变得越来越有自信。让学生充分的相信自己是很棒的,充分的肯定自己的能力,展现自我的能力,做一个成功的而又快乐的自我。

(三)、寻找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赏识后进生的优点。

再好的学生都有缺点,再差的学生也有缺点,在班级多开展一些活动,以便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给学生展现自己的闪光点,还可以受到别人的尊重。如:我班上有一个同学叫陶宪民,他的成绩特别的差,考试从来没有及格过,不过举行班里的活动,他都参加,而且表现的很不错,我记得在举行趣味运动会上,其它同学表现的不是那么好,可他跑的很快,还为班级夺得了三个第一名,通过这次活动我表扬了他,并且对他交谈,跟他说你这方面表现的很好,那么其它方面老师相信会很棒的,必须对自己有信心,老师相信你是很有潜力的!老师必须知道每一个同学的优点和缺点,要寻找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在那里,多赏识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在班级中快乐的成长。

(四)、关心帮助后进生,就要与家长密切配合。

篇11

爱心是开启学困生心灵的钥匙。任何一个班级总会出现学困生,只不过班与班之间学困生的水平有所不同而已。显然,教学质量的优劣,关键在于学困生。

我班有一个典型的学困生。因为父母离异,缺少家庭的关爱,在校学习成绩不好,而且不服班干部管理,甚至顶撞老师。吸烟、打架样样都干。平时看到谁不顺眼,轻则张口就骂,重则拳脚相加。上课吹口哨,扰乱课堂秩序,下课纠集一伙“哥们儿'寻衅滋事。同学们敢怒而不敢言。任课老师们说他是一匹害群之马。

对于这名学困生,我从没有放弃,没有严惩。首先采取了与他交朋友和他多接触,进行了心与心的沟通,一起参加他喜欢的活动,有时间主动叫他打乒乓球,使他从不愿意接近我逐渐变为愿意亲近我。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我与他一起散步。交谈中,他终于向我道出了他“野”的缘由。原来由于父母离异,他认为自己是一个被父母抛弃的孩子,他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抹不掉的被遗弃的自卑感。于是,从父母离异开始,他就厌学,进而逃学,上课捣乱。老师批评他,责骂他,他当耳边风;到他家告状,更使他对学校、老师怀恨在心。每当见到别的孩子跟父母在一起快乐的情景时,他就心生妒嫉,进而产生仇恨。症结找到后,我就抓住时机,给他讲历史名人的成长过程和英雄事迹,我还抓住他爱好体育活动、爱看课外书籍、对某些事敢于直抒己见的优点,引导他把自己的才干贡献出来,为班集体服务。在我的动员下,学生们选他当了副班长,负责纪律工作。我时常把一些与他的身世相同或类似的成功名人的事例讲给他听,使他从中得到安慰,受到鼓舞,慢慢地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认识。为了使他在学习上尽快赶上来,我帮他制定了补习计划,他一有进步我就及时表扬。在我循循善诱的教育和耐心诚恳的感化下,他不仅学习刻苦努力,而且对班级纪律工作也尽心尽力,昔日的学困生转化成了优秀班干部,可见爱的教育是何等的重要。

篇12

大学生是社会的后备人才,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如何,都会对祖国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帮助大学生培养起良好的现代公民意识,理解素质的深刻内涵,真正认识到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所应有的权利和所应承担的责任,从而自觉地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行动,这是大学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目标。因此,关于大学生的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这关系到祖国以后发展的路径。

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大学生正处在由未成年向成年的过度阶段,精力旺盛,情感日益丰富。心理上辨证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正在发展和提高,独立性显著增强。但由于仍是学生涉世不深,阅历浅薄,世界观不成熟,虽富有理想,但又有一定的盲目性。虽情感丰富,但波动性较大,虽成为社会独立的消费群体,但经济上尚未独立。所以要从各个方面对其加以正确引导:

1、文化素质

文化教育是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十几年一直在做的事情,然而我们的文化知识大多是为“应试”而学习的。大学经过了小学初中高中,而在经过高考的洗礼过后,很多同学都会懈怠下来,对生活盲目,此时培养一种正确的爱好必不可少。其实大千世界,除了课本上的知识,还有许许多多可以怡情怡性的东西等待我们去学习与体验。其无关应试与学历,旨在追求一种心灵上的愉悦,旨在寻找一门可以为我们一生所用一生所爱的课程,使我们在今后漫长的人生旅行中有所依凭有所消遣有所疏解,而非无所事事,浑浑噩噩。

学问是要学习的,学习却也是应经过探索实践的。没有实践只有理论,就像一张空头支票永远无法找到与体现它的价值。那不是真正的学问,也不是真正做学问的人应有的素质。贝多芬的月光曲闻名于世,如果他只是在纸上谱写,而没有在钢琴上的锲而不舍的演绎与修改,哪里能得来这绕梁余音;齐白石的虾跃然于纸,如果他只是在脑中空想虾的形态画法,而没有挥洒于宣纸之上,想必永远也得不到这传世名作。纸上得来终觉浅,纸上的是别人的,探索实践过的才是自己的。只有将别人的东西化为己有、为己所用,才是能使自己真正的富有,不论是我们的专业课,还是其他的一些知识,道理都是相似的。

2、 身体素质

老百姓有句俗语,没嘛别没钱,有嘛别有病。虽然话糙但理不糙。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青年强,则国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从一定程度上也将体现着一代人的身体素质,关系着国家建设的未来,所以身体素质的培养极为重要。中国是体育大国,却不被称之为体育强国,正是因为体育锻炼在我国的普及率太低。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如果我们在大学四年的生活中能够找到一两种感兴趣的运动方式,既可以得到身体的舒展,同时也可以获得精神的愉悦与满足,那也必定是我们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不熬夜,少食垃圾食品等,也将使青年有一个良好的体魄。

3、 心理素质

健康的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铸就的,豁然开朗的世界观也不是弹指间就能获取的,是需要对她不间断的浇水施肥给予阳光。保持一颗积极的生活态度,怀揣感恩,学会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对人对己正确客观的评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管控好自己的情绪,找到合理的宣泄途径,不时可与两三好友促膝长谈,这都是健康的心理所需要的素质。大学生已是成年人了,要培养起独立的人格,有处变不惊的适应能力,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意志力,才能避免在茫然混沌苦恼时丧失自我,使自己的那棵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

篇13

到了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没多久,一切就紧锣密鼓地敲响了。第一件事便是换上颇具风范的迷彩服。在进行简短的开营式后,教官带领各连来到教室,开始了在那的第一堂课----寝室卫生和打扫。教官跟大家讲了如何放拖鞋、叠被子、枕头和被子该如何摆放等,也提出了要求和不达标的处罚制度。听起来很容易,然而真正实行起来的时候就有许多人遇到了麻烦。晚饭休息过后,则进行楼宇逃生训练及听民防讲座。

第二天的行程也大致如此,上午学习的第二节课便是止血包扎操作。下午学习了防毒面具使用及交通安全手势。晚上则听了食品安全的讲座,还进行了野外生存拉练。不得不说,一天的课程令我们受益匪浅,开拓眼界。

第三天,学习了心肺复苏按压,心肺复苏按压在危险时刻是十分有用的。晚上,在消防知识讲座结束后。全体师生举办了文艺汇演,这可谓是整个生命教育活动中最精彩的部分了。每个节目都是十分的精彩,而每个节目都有我们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与喝彩声。

在基地的最后一天,同学们进行了各类项目的比赛,都是之前三天中大家所学习的知识。最后离开的时候,大家都显得十分不舍,经过了四天的训练,似乎站军姿,匍匐前进,蹲姿,深蹲,对于大家来说已经不再算什么了,大家心中有的只是这四天中欢快的点点滴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