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变电运维培训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我们所在培训基地是110kV亲贤变电站,由变电运维五班负责。该运维班成立于2001年2月20日,隶属国网太原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室。在110kV亲贤变电站设立基地站,负责管辖9座变电站,3座220kV变电站:长风变电站、滨河变电站、康宁变电站;6座110kV变电站:亲贤变电站、丽华苑变电站、南屯变电站、恒大变电站、南畔变电站、嘉节变电站,主要负责无人值班站的巡视检查、日常维护、倒闸操作及事故处理等工作,担负着太原市中南部地区的供电任务。变电运维五班是太原供电公司变电运行专业成立的第一个操作队,采取三值一运转值班方式。变电运维五班自成立以来,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一代代亲贤人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努力营造"良好人员发展环境、良好安全生产环境、良好工作生产环境、良好新年文化环境、良好班组发展环境",不断提高无人值班变电站管理水平,先后荣获全国能源化学系统和山西省电力公司"工人先锋号"以及太原市安全生产标兵班组等荣誉称号。
这些荣誉的取得都离不开全体班组成员认真、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该工区的例行工作有:1)统计两票执行情况,整理上月各种切换卡、维护卡、出车记录卡;2)基地全站卫生清扫;3)核心小组例会;4)采集受控站电量底码;5)全月电量核算上报;6)本月各种记录闭环检查;7)进行本班组月度总结和工作考评,召开民主生活会;8)所辖分站例行巡视;9)对班组成员的培训:运行分析、反事故演习,技术讲座、政治学习、现场拷问、技术问答、事故预想、季度考试等。
师傅跟我们讲,任何工作都要把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变电运行专业始终坚持"安全高于一切"的工作理念。作为新进员工,进入工区的首要工作就是学习安全规程,其中包括了高压设备工作的基本要求,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带电作业,发电机,同期调相机和高压电动机的检修、维护工作以及在低压配电装置和低压导线上的工作,二次系统上的工作等。现场作业的任何步骤都能有规程可依托,做到标准化作业,保障人员、设备及电网的安全,确保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两票三制"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和依据。要充分认识执行"两票三制"的重要性,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严厉的违章考核、严细的作业标准来约束自身行为,通过严格考核,遏制违章行为,"以零违章"确保"零事故".
滨河变电站是智能化程度较高的一个站,但是他本身却没有起到智能化程度高的作用,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积极提升自我素质,积极参加公司培训。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篇2
一、变电运维专业培训管理方法探讨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传统变电运维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通常一些先修工作是在运行人员发现问题之后,进行上报,然后将所含问题的变电设备移交给维修人员,这种变电运行与变电维修分离的管理模式延误了检修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由于现场运行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够广泛,在现场巡视之后,并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维修人员需要二次巡视,这就造成工作的重叠、企业人力资源成本进一步提高,这些现象将严重制约着电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为此加强变电运维专业培训管理方法的改革是必然形势。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将变电运行与变电维修一体化,促进变电运维人员专业素养的提高,所有与检修工作有关的日常巡视与设备检修都由运维人员完成,这种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减少工作失误,促进企业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变电运维专业培训管理方法现状分析
(一)变电运维安全风险
变电运维的安全风险来自多方面,一方面一些外部环境经常会增加变电运维工作的危险系度,譬如恶劣的天气与自然灾害。另一方面体现在主观个体上,变电运维是个涉及专业非常广的工作领域,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实践操作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就目前国内的教育模式而言,我国在电力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些缺陷,并未做到人才的全方位发展,一致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出现对检测设备不熟悉、操作票填写不及时、唱票意识不强的现象。为此企业要在发展的同事加强人才的培养,让工作人员能够在恶劣天气与自然灾害面前及时做好季节性安全防范,面对工作失误方面要加强工作人员细节方面的培训。
(二) 、复合型人才的缺乏
通过对各大电力企业的变电运维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我们会发现众多电力企业在检修部门内存在员工学历较低、综合运用能力较弱的现象。在实践操作中,变电运行人员需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储备,熟悉各种电力设备的操作程序以及简单的应急处理,同时,变电检修人员也需要较强的专业性知识。目前变电运维人员虽然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但是并不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难题,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不断提上日程。
(三) 、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
面前我国在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工作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工作内容重叠,各部门职责不明确,且一系列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归根结底其原因在于公司内部缺乏严明的规章制度、缺乏内部监管。为此企业要不断加强部门职责的明确,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管体系。
三、变电运维专业培训管理方法探讨
(一)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要紧扣时代主题、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做到与时俱进。目前,社会各界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量不同,而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取决于社会环境或者人才市场对人们的知识、能力范围及其结构的判断与界定。变电运维方面人才的培养需要员工能够做到专业知识水平高、实际操作能力强。为此在人才招聘前期做好人才的审核,只有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考试后才能持证上岗。而且在工作期间,上级领导做好决策,让变电运行与变电维修人员进行轮岗,不断加强系统内部各部门的交流争取做到一岗多能、一专多能,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变电站设备的运维水平,促进变电站的安全平稳运行。
(二) 、内部管理体系的完善
现如今变电运维一体化已经成为电力企业的必然趋势,但是运行与检修工作的同步运行需要不断加强部门内部的监理工作,努力做到责任到人,对于一些高风险部门和环节相对集中,管理考核和督察的范围应向关键环节和办事流程转变,应更加注重于预防,强化事前监督,强化风险预警。
(三) 、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
拥有较高的实践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立足的基础。目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工作岗位的有关人才培养中也不例外,领导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实践能力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摒弃过去对实践能力从属关系的认识,逐渐强化教学的实践环节。
除此之外,实行奖励机制,对于某一阶段的工作成绩进行公示,并给与优秀班组以实质性奖励,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各部门的积极性。
四、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电力企业在“三集五大”改革之后,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仍面临巨大的挑战,譬如变电运维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缺乏严密的管理体系等,为了更好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加强电力系统变电运维改革势在必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加强人员的动手能力培训,加强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激励制度,提高工作效率。相信在相关研究者与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电力系统的变电运维工作将取得巨大进展。
参考文献
[1] 汪永辉.提高变电运维人员工程验收质量的策略[J].科技传播.2014年.
篇3
1造成安全教育培训成效低的具体原因
1.1由于工作性质和倒班方式的特殊性,使得变电站运维人员的安全教育常常是流于形式的
由于变电站有着点多面广的特点,同时又多在偏僻的郊外分布,所以,要让运维人员值班都采用24h多值轮倒的方式进行值班,是很难将其集中起来进行培训活动的。另外,由于运维人员都要上夜班,整个人都已经十分疲乏,因此,运维人员的休息时间往往是比较集中的,因此,一旦在运维人员下班之后,他们都不愿意再被集中起来参加培训活动。而管理人员也不想将运维人员的休息时间过多地占用,因此,变电站的值班员其安全教育常常是自学的形式。虽然管理人员会想办法去安排时间让运维人员参加培训活动,并采取分期培训以及分批集中培训的方式,但是由于变电站的设备和运行方式是各不相同的,致使培训效果不够理想。
1.2安全教育活动缺少长期且系统的工作规划
在供电企业的实际管理工作中,虽然管理者和变电站运维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必要性都有充分的认识,但是,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其缺乏长期且系统的教育培训计划,使得培训活动理想并不理想。加上培训工作的阶段性和短期性等特点,使得工作方式过于盲目,进而将培训工作的落实始终处于零散的状态。伴随着生产工作中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运维人员总是束手无策,顾了首就忽略了尾,因此,在这方面就会常常出现培训活动刚刚起步而教育培训的侧重点又发生了偏移。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希望通过一次培训就将职工的安全工作能力得到大幅度的增强,但现实情况是,成年人的思想观念都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因此,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将其改变的。
1.3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过于形式主义
一些企业由于长期受到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不断侵蚀和影响,使其在工作上逐渐出现了形式主义的作风,也正是在这样的不良风气下,变电站运维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变电站所开展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其所取得的效果不够理想,自然也使得安全管理的负面作用不断增强。
1.4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与生产实践相脱节
对于安全教育培训来说,要想获得更好的效果,就应该对所学的知识及时加以应用,同时,将其用到该用的地方。但是,在我国目前而有很多的企业,在其培训工作的主要内容上形式上仍然采用的是书面式的培训方式。而这种培训方式早已变得苍白无力,同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没有多大作用。最终使得教育培训的内容相脱节于生产实践。另外,运维人员对这样的教育培训形式也会感到特别枯燥和乏味,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得不到更好的教育警示作用[1]。
2如何有效地解决安全教育培训低效的现状
2.1制定出更加符合变电站运维人员的安全教育方式
由于变电站运维人员的工作性质和倒班方式不同于其它行业,因此,要想有效地提高安全教育培训的作用,首先要寻找适合变电站运维人员的培训形式。可以将传统意义上的集中式培训方式,有效地转变成由培训讲师走进变电站的培训方式,而对每个变电站的运维人员采取集中式的培训方式,有利于对各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加以结合后再进行备课,这样所设计的安全教育的内容也就更加地贴近实际情况,同时,运维人员也会更容易接受。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对先进的网络技术的有效利用,不断加强对所有变电站的运维人员的培训力度,既不影响运维人员的正常休息时间,同时,又能对所有人员开展培训活动[2]。
2.2制定出更加长期和系统的培训计划
随着我国不断完善和发展电力工业管理工作以来,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而就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广泛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而言,变电站管理部门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更加适合自己的、系统有效的培训计划。这个培训计划不但要有总体目标,同时还又要有阶段性的目标。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将各阶段的培训工作与总体目标有机结合。
2.3逐步建立健全安全教育考核约束机制
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与其它工作一样,需要建立健全一套严格的考核约束制度。而在建立和执行制度时,一定要做到从严从细以及贯彻始终。同时,还要注重过程及注重实效。一旦发现存在形式主义,就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批评教育,让其尽快纠正错误。
2.4不断加大在更新教育内容与更新传播手段上的投入力度
(1)要尽量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不但要让安全教育工作顺利有效的进行得到保障,同时还要极大地调动广大变电站运维人员参与培训活动的热情与兴趣。所以,要实现培训方式的灵活多样化,注重培训形式的多变与新颖。(2)对现代科技手段加以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要对各种计算机事故预想与处理仿真系统加以积极的开发和应用,通过逼真的形式,使得对运维人员的安全教育效果得以加强,同时将职工防范事故以及处理事故的能力有效地提高。
2.5逐渐建立健全教育反馈作用机制
在对变电站运维人员进行过集中式的培训活动之后,其所取得的作用和效果也往往是不相同的。要想让教育反馈作用机制得以建立健全,就是要让职工对教育活动的具体效果以及巩固以往教学的成果加以及时的反馈。对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错误与偏差加以及时的纠正。另外,还要根据反馈的具体信息修补和完善整体教育计划。就不同的教育培训对象应该采取不同的教育主题以及培训形式。进而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3]。
3结束语
总之,对于变电站的工作来说,要想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关键是要加强对运维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的力度。也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企业内部培训以及开发活动,运维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进而有效地保障安全生产以及各项工作计划的顺利实施和进行。
参考文献
[1]陈多.变电站值班员安全教育培训低效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1,21:62.
篇4
我国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一直以来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专业,并各自拥有自己的一系列安全生产与培训教育制度体系。国家电网公司通过“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着力推进运维一体化新的生产组织模式。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大检修”体系建设的思路,将电网生产中变电运行、变电检修专业分工的工作方式转变为运维一体化模式,运维一体化的主要工作内容和难点就是实现变电运行和检修专业“双向融合”,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变电运维一体化过渡阶段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通过分析培养运维一体化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的思路、目标与原则,研究运维一体化培训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提出快速适应新机制对人才需求的培训纲要,并总结操作实践过程的重要经验,在实践中首次提出了以培养“跨专业综合性人才”为目标的“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为变电运维一体化培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 培训体系实施方案
2.1 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的目标
通过跨专业学习提高班组成员能力,提升运维一体化培训效果,以达到培养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的目标。
以变电运行及检修人员为培养对象,强化运维、检修人员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技能操作培训,改变运行、检修专业人员的传统工作模式,通过跨专业融入式培训模式,培养具有运行和维护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推进“大检修”的落地,为“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提供坚强的跨专业综合性人力资源和智力保障。
2.2 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的制度保障
在具体做法上,通过组织各运行人员对移交业务逐项进行业务技能考核和资格考试,同时将考核情况列入运维人员晋升和岗位级别薪金上调的主要依据。实现对运维人员的考核评价由感性评价到理性考核的转变,对于考核优秀的运行人员给予有效的激励,促使达到培养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的效果。
2.3 跨专业综合性人才培养平台
搭建以运行和检修岗位人员互相借调、互相参与班组具体工作为依托的人才培养平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更加注重人的价值观念的软管理作用。电力企业多为国有独资企业,具有人才流动性不强的特点,不利于员工才能的发挥,需要搭建一个人才发挥才能的平台,以利于基层班组技术人员价值的体现。
针对运维一体化跨专业综合性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人员交流,让运行人员参与检修工作,又让检修人员指导运行人员开展检修工作,同时学习运行知识;定期培训、定期考试、定期总结,形成“培训有组织、效果有反馈”的机制,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有了平台、有了载体,不再流于形式。
2.4 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实践的文化氛围
优秀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和凝聚功能,是顺境中的剂,是逆境中的粘合剂。先进的培训理念是跨专业综合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和灵魂,也是运维一体化培训最重要的部分。开展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的实践,首先要树立与培养“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相适应的“培训是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理念,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和不断创新的理念。先进的培训理念不能仅靠行政命令推行,而是要通过引导的方式使员工意识到不断自我超越,生命才更有意义。先进培训理念的深入人心,使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在和谐的氛围中实现个人特点最大化,转化为统一目标下的团体智慧。
3 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实践的主要做法
目前,临沂分部下辖变电运维一、二班两个运维班组,变电检修班一个检修班组,其中变电运维二班在日照市,结合实际情况,分部根据人员年龄结构特点,首次调整30岁以下运维人员到变电检修班学习,并调整3名变电检修人员到变电运维班指导维护类检修工作,同时学习运行知识,作为第一批培训人员。在第一批培训结束后,开展第二批次培训,以调整中青年员工为主。根据培训情况,再开展第三批次培训,以调整工作多年的老师傅为主,做到培训无死角、覆盖全员,加快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进程,同时力争培养出一批检修业务“一精多通”(本专业业务精湛,并掌握其它专业的基本技能)、运维业务相辅相成(具备开展变电维护类检修工作能力,并熟练掌握原运行工作,做到相互促进)的综合性人才。
4 培训效果
“深度融入式”培训是临沂分部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出的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培训模式,为公司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并在其它供电公司得到推广应用。通过开展培训,有力推进了运维一体化工作进程。
4.1 加快了运维人员对业务技能的掌握
运维人员直接参与检修工作,而不是在开展工作时请检修人员作指导,真正能接触到检修业务的核心内容,避免了课堂上讲得轰轰烈烈,现场干工作一筹莫展的现象发生。运维人员在实践中学习,并得到锻炼,切实提高运维班人员的变电维护类检修业务水平。
4.2 促进了变电运维、变电检修专业间的融合
运维人员学习变电维护类检修业务并积极投身到检修班组的建设当中,承担检修班组一系列资料整理方面的工作,切实地了解到检修班组的工作模式,加深了对业务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同时,运维人员的加入,也给检修班组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检修人员的学习,运维、检修人员相互学习对方工作上的优点、亮点,共同提高,真正实现了“跨专业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4.3 储备了“运检一体化”体系下的复合型人才
到站工作的检修人员不但对驻站人员开展培训,还要学习变电运行的知识并参与相关工作,使得检修人员更系统地掌握了运行知识,为大检修模式下运检一体化的实施做好了人才储备。
5 结束语
变电运维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专业,需要大量技术水平高、专业知识面广的人员,“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的实践有效促进了运维和检修两大专业的融合、互助,在运维和检修班组涌现出一批“跨专业综合性人才”,这些具有前瞻性、开创性、引领力和影响力的员工又有力地推动了运维一体化培训的蓬勃发展,“深度融入式”培训体系必将成为新形势下电网企业培养人才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6-0036-02
萧山供电局运行工区共有运行人员160名,担负着萧山区境内76座变电站的运行值班任务,其中220kV变电站10座。2003年以来,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新增变电所38座,新进员工90余名,年轻职工占工区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萧山运行工区步入了变电站数量和运行人员数量快速增长的阶段,经历了变电站的快速增长与人员技能水平提高不同步的阵痛。
面对这个现实,2003年以来,该工区就紧紧抓住员工培训这个“牛鼻子”,向培训要人才、要安全、要和谐,多措并举鼓励员工走岗位成才之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着力打造一支适应电网迅猛发展的专业变电值班员队伍。笔者对该工区培训经验的探索进行了总结。
一、制度先行,规范管理提高水平
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一直是运行工区管理上坚持的原则。为了改变多年来培训工作杂乱的局面,实现生产培训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经济和文明,萧山局运行工区及时修订并完善工区《变电运行工区技术培训管理标准》,设立1名副主任主抓培训工作。建立了工区、班组、师徒三级培训网络,不断规范变电运行技术培训工作。
二、把握源头,狠抓新工人岗前培训
大量大学生的进入为运行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也给工区的培训管理出了一个难题。大学生理论知识丰富、学历水平高,接受新事物的时间短,岗前培训还有没有必要?面对这一问题,工区领导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虽然学历高,但是针对变电运行工作仍感陌生,工作的规范性、严肃性不强,岗前培训必不可少,而且入厂的前三年是员工成才的关键。为使分配到运行工区的新员工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掌握电力生产基本规章制度和变电运行值班员必须掌握的生产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运行工区每年都会针对新员工进行为期半年的岗前培训。培训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基本制度学习。新值班人员必须学习安全规程、值班员岗位职责、变电所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调度运行规程和变电所日常业务应用,在考试合格后才能参加下一阶段的跟班学习。
第二阶段是跟班学习。新值班人员分配至变电所进行跟班学习,由班组长选派师傅,签订师徒合同和制订分期、分阶段的培训计划,学习有关设备的构造、原理、性能,本岗位有关系统、运行方式、现场规程制度、职责等。在师傅指导下做些简单辅助工作,但不准操作设备、顶岗或进行运行业务联系。跟班学习期间,按阶段进行考问。学习期满,必须进行全面考试。考试合格,才能转入试行值班学习。如考试不合格,再进行培训,时间不少于一个月,经补考仍不合格,则进行待岗处理。
第三阶段是试行值班学习。新值班人员在试行值班学习期间,允许在有经验的值班人员指导和监护下,逐步参加实际操作,并进一步加强操作技能、安全技能和事故应变能力的学习。试行值班期间,班组加强对其实际能力考查。学习期满,须通过独立值班考试,履行审批手续取得上岗资格后方可独立值班。
通过这几个阶段的培训,使新员工初步掌握了生产知识和技能,增添了他们走上工作岗位的信心,体会到了归属感,以更快适应变电运行值班员岗位。除此之外,工区领导还站在发展的高度,为新员工制定“三年成才计划”。在培训中发现人才,并重点关注和鼓励,通过这一方式,不少新进的大学生在各种竞赛、竞岗中脱颖而出,走上了值长、技术员等重要岗位。
三、持之以恒,基础培训不放松
从工区和班组两个层面狠抓培训工作,工区组织大型培训活动,班组组织技术讲课。工区技术组根据计划,每月深入班组,对其技术培训工作进行指导。班组坚持每月进行一次运行分析、每月进行一次脱离典票的手工开操作票测试、每月每人进行一次技术问答;220kV操作站和变电所每月进行一次反事故演习,每月每值进行一次事故预想;110kV操作班每季进行一次反事故演习,每季每人进行一次事故预想。制订了各级岗位人员的现场考问内容,加大考问力度,认真指导班组的技术培训,努力夯实班组基础培训工作。
四、重点突出,专题培训结硕果
为使培训工作重点突出,多年来工区围绕安全生产工作的不足及管理薄弱环节,专题研究部署、精心准备。制定了年度培训主题,推出培训主题年活动,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下年的工作确定目标。工区确立2008年为“技术培训管理年”,2009年为“人才培养年”,2010年为“管理创新年”。专题培训年活动意义丰富、指导思想鲜明、部署详细周密,既有总体要求又有工作重点及开展活动的具体安排。通过一系列专题活动的开展,使工区的技术规范化水平,班组长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造就了一批拉得出、顶得上的运行储备人才队伍。
五、百花齐放,丰富内容创新载体
随着电网企业的快速发展和电力新技术得到不断应用,对变电运行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变电运行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运行人员的培训主要以电校短期脱产培训、工区专题培训和班组日常培训为主。这些培训应试性突出,缺乏持续性、应对性和针对性。培训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同时由于电力企业对短期培训抱有过高的期望,希望通过培训能解决面临的许多问题,于是,培训中普遍存在内容庞杂、目标过大、人员过杂的现象,从而难以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针对这一状况,工区与运行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从多方面了解职工的培训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创新培训形式,使员工培训方式丰富多彩。
1.开展青工“技术沙龙活动”
针对新工人理论知识丰富而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相对缺乏的特点,由工区组织,团支部负责实施,在2006年7月起开展每月2次的“技术沙龙”活动,对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采取由局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区技术专家讲解,新工人提出问题再答疑的互动方式。工区每年专门召开会议,对当年的“技术沙龙”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并确定下一年的活动思路和方案。工区组织开展的技术沙龙活动,作为一种新的培训方式,受到了上级部门的重视,市局团委进行了专题报道。在总结往年经验的基础上,2009年开展了技术沙龙提高班,由数名已有几年工作经验的新大学生成立课题小组,并设主讲人,对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听课人提出问题、答疑,最后专家点评的新方式,起到了有效的互动作用。
2.制作多媒体培训教材
变电所数量的增多和设备种类、操作方法的日益复杂为培训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增加培训的直观性和有效性,减少现场培训的安全风险,提高变电运行的标准化作业程度。2008年开始工区申报了变电运行多媒体培训教材的科技项目,针对不同类型的设备制作了标准化倒闸操作录像,丰富了培训载体,让新进人员和转岗人员能够迅速掌握新设备的操作方法与程序。
3.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针对不同的员工,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老工人理论基础普遍缺乏,知识结构日益老化,积极向上的动力日趋减少,且接受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也较弱,但仍担任正值等重要岗位;新工人虽然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不缺少向上的动力,但实际技能较差,工作经验缺乏。因此,在加强新工人培训的同时,积极考虑对老工人的业务水平的提高,针对两种人员的情况和特点,制订不同的培训要求和计划,以提高运行人员的整体素质。组织职工开展技术比武、技术沙龙、名师带高徒、技术培训等各项技能活动,掀起学知识、比技能的学习。完善工区培训制度,建立学业务、比技术的常态机制。
4.开展“师傅带徒弟活动”
工区选拔了一批责任心强,业务技术过硬的骨干员工对业务素质相对薄弱的年轻人结对帮扶、签订师徒合同。同时工区确定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具体措施,对师徒同步考核,师傅肩上多了一份责任,徒弟心里有了压力,师傅能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工作经验传授给所带的徒弟,并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教育和引导徒弟做人做事。培训期满进行测试合格的,将给予师傅物质奖励,对不合格的,则不予奖励。“师傅带徒弟”活动开展以来,多名大学生在各自师傅的精心教导和自觉努力下,逐渐成长起来,成为各自岗位上的骨干力量。
5.“走出去,请进来”,创新培训方法
工区领导把培训作为员工最大的福利,尽力争取每一个培训机会,选拔优秀人才参加培训;利用新建变电站和设备更换的良好契机,请设备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现场培训;聘请浙西技校老师在工区内部进行专题培训。培训出人才,目前该工区已拥有高级技师2名,技师12名。
篇6
由于实践应用效果良好,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被逐渐推广,有效提升了变电运维的实际效果,增了电力系统的综合稳定性、运行安全性。可以说,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是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是电力企业应对强大的电力系统维护压力的必然选择。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与设备的革新,在未来,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还将会给国家级供电工作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1、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应用前提
变电运维一体化在增强了整个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同时,也需要有良好的前提条件对运维一体化起到保障作用。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基本原则,是对电力系统运行和检修工作进行重新整合和统筹管理,使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修工作形成一个整体,获得最佳的工作效率和运行、检修效果。从实践经验来看,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应用前提涵盖三点主要内容。①要有专业的人才支撑,变电运维一体化需要涉及到电力系统的多个工作、管理部门,在各项工作高度整合、综合统筹的情况下,对开展一线电力系统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业务要求,只有具备充分的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素质的人员,才能真正胜任,人员技术不达标,将对变电运维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甚至引发安全问题。②在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下,一线的变电运维工作人员面临的安全问题更多,相关的安全部门一方面要做好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必须将安全保障工作落实到位,尤其对于带电的机械设备,务必要做好隔离和防护,严格确保工作安全。③严格划定工作人员个人责任范围,相对较高的工作安全风险以及工作误差导致的问题隐患都需要用明确个人责任的方式来进行改善,在保持工作人员较高的工作热情的同时,责任心也非常重要,高质量完成工作内容,将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2、变电运维一体化的保障措施
2.1明确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工作机制、执行标准、管理方式
为实现良好的变电运维一体化效果,需要所有的工作人员团结协作、彼此配合,而良好的机制体制,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必备策略。因此,要明确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工作机制、执行标准、管理方式等,让参与变电运维一体化的人员,包括管理层、安全部门、一线工作人员,都可以明确知道自己的工作职责、业务范围、惩罚方法等。目前,变电运维工作已有相应的操作标准和工作流程,但仍然需要在此基础上继续提升可行性,不断完善。在变电运维一体化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机制、工作标准的制定,必须严肃、认真、细致,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以明确的、具有权威的规则给予工作人员充分的引导、指导,保证每个岗位上的电力工作者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任务。
2.2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责任意识
变电运维一体化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电力系统管理模式,在很多地方仍然需要工作人员不断学习、不断磨合,而每一个工作人员基本的业务素质和责任意识,将会影响到整体的变电运维效果。因此,需要通过科学的培训、考核,让每一个参与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工作技能,有效理解工作范围,合理处理突发事件,严格控制安全隐患,从而提升每一个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此外,要对工作人员尤其是一线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进行正确引导,让其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严肃性与重要性,认识到一旦自身工作失误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以此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获得最佳的工作效果。
2.3积极开展变电运维一体化的课题研究
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实践永远需要科学的理论进行正确引导。在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过程中,为了不断提升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应用效果,改进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的漏洞,就需要积极开展与变电运维一体化相关的课题研究,以理论研究结果促进实践效果提升。在这一过程中,电力企业应当积极从外部借力,和各电力高校、研究机构开展课题研究合作,提供研究素材与资料,互利共赢,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并应用到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改进和创新中。
2.4加强变电运维一体化安全管理
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前提是安全,应该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在进行变电管理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以此保证电网生产、巡检和维护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进而实现变电运行的规范化、标准化运行,可按“先易后难,逐步融合”的原则,分步实施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专业的“双向渗透”。同时,还应该创建科学的管理制度,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变电运维管理工作,保证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安全、有序的进行。
2.5强化人员培训
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工作人员素质水平的要求相对较高,应该强化人员培训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应该根据变电运维管理工作的实际状况,制定人员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深度和广度,提高变电运维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技能水平,例如蓄电池带载测试、交直流回路检查、蓄电池充电放电、主变呼吸器更换等;其二,制定合理的培训周期,通常以一个月为周期;其三,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让变电运维管理人员在培训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学习,并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通过相互沟通和学习,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和素质水平。
结语
与传统的变电运行和变电检修工作方式相比,变电运维一体化无疑是更高一级的、经过创新和发展的电力系统工作开展方式。相关的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应当正确认识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应用意义,掌握科学的变电运维一体化开展策略,切实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篇7
1.1 变电值班人员学历偏低,大量骨干人才调至其他部门
“三集五大”改革后,变电运维结构性缺员、人员老龄化问题严重。随着“运维一体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变电运维今年需熟练掌握27项检修内容,而业务能力较强的25名技术骨干已调入大运行监控班、省检等单位,且无补充人员,变电值班人员年龄普遍偏大,远方运维站平均年龄已达53岁,业务技能强且可承担培训工作的有15人,基本可胜任的有31人,不能胜任的有6人。由于运维人员基础素质普遍偏低,传、帮、带的造血能力差,新鲜优质血液严重不足,无法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现有人员结构老化,技术严重断层,将成为制约安全生产的隐患。运维一体化的开展对值班人员的素质要求大大提高,而运维人员基础素质普遍偏低,新鲜优质血液严重不足,无法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制约变电运维工作的发展。
1.2 新设备投运前期培训缺失
新投运设备验收时间短,无法按照标准化验收规范进行。不够重视验收发现的不影响送电的问题,没有实现零缺陷移交。新设备投运前的工期紧,厂家对运维人员的前期培训工作缺失,而运维人员的自学能力有限,造成运维人员对设备性能等方面的了解不透彻全面,易在操作及事故处理等方面造成隐患。
1.3 新增加检修业务不熟悉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开展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公司变电站无人值班建设情况,根据业务复杂程度、安全风险、人员技能水平,按照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工作。运维人员对新增加的检修工作流程不熟悉,缺乏维护性检修相应培训,易在今后开展工作中造成安全隐患。
2 现阶段运维培训管理方法
变电运维专业要根据开封供电公司人员培训工作的整体要求,结合2013年省公司“三联赛”具体要求,坚持以运维站职工教育培训体系“三级教育网”为保障,坚持以职工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机制为动力,坚持以开展“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为抓手,坚持以科技进步、改进培训考试方式、开发运用职工培训考试、模拟演练实作系统为手段,扎实开展职工培训,实现职工业务素质、实作技能动态合格达标,实现职工“学的会、记得住、忘不了”的基本目标。
2.1 科学领导,责任到人
工区要建立完善的培训领导小组,专业领导要亲自挂帅,对运维人员的培训要有专人负责。对于运维人员应改加强正确地领导,以运维站为一个学习小组,对站长和值班长的培训工作更要积极进行,实行站长和值班长问责制度,加强对运维站人员的整体培训。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实现安全生产,不是单单依靠某一个运行人员就能保证的,是需要依靠一个站,一个班的整体组织都协调起来工作才能达到的在培训中注重站长、值班长的培训主要还是为了能让他们发挥出带头作用,领导组员积极做好运行工作。
2.2 加强人员动手能力培训
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突出全能培训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培养。为此,工区一方面要让被培训的人员参与现场设备的操作,参与检修人员对变电运维今后开展的检修作业,以实践操作来促进基础理论知识的记忆,经常进行模拟操作训练,熟悉后再参与现场设备的操作,强化运维人员的操作技能,变电运行与维护实现高度的专业融合,装备配置到位,满足开展运维业务的需要,实现全部84项维护性检修业务纳入运维一体化范围;从事维护性检修和运行操作的人员应进行相应培训,具备开展运维一体化远期目标的相应能力,满足开展运维一体化工作的需要。
2.3 学会识图,提高现场判别能力
运维人员提高自己的识图能力将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很大的方面,具备了识图技巧后就能够根据图纸对变电站故障做出准确地判断。在培训过程中应该加强值班员在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图纸等知识的学习。在进行二次回路图纸培训时难度不宜过大,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培训初期可将“送电线路保护控制展开图”作为题材,对图中的开关分合闸保护动作、重合闸动作、信号的依次展开。这样才能让运维人员理解其中的内涵。
2.4 集中教学,优势互补
考虑到电力企业的职员人数较多,进行单对单的培训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需要采取集中教学的方式进行培训,其优势在于不仅能够让员工接受权威科学、高水平专业培训外,还能保证知识的系统、连贯、专业。最为重要的一点是,集中培训能够为受训人员创造一个交流沟通的空间,让彼此都能吸取各自的优点之处,在今后的生产工作中就能提高自己的运维水平,实现安全生产。
2.5 加强交流,适应改革
要不断加强与兄弟部门、系统内运维专业的交流,总结适应现阶段及运维专业今后发展的好的技术手段及方法,实现互帮、互助,提高变电站设备运维水平,保障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篇8
要想满足变电运维的技术管理,就应该做到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的要求,和时代一起进步,用科学的方法加强对变电运维的技术管理。同时还应该对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严格规范,每个员工都应该清晰的了解到自己的岗位职责,每个岗位责任都应该切身地落实到员工身上。
1 提高变电运维的安全管理水平
1.1 对变电运维制度管理进行规范
要想提高变电运维的安全管理水平,就应该对变电运维制度管理进行规范,要清晰了解组织的相关结构,明确一个阶段中要完成的目标,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保证变电运维的任务都落到实处,避免出现责任相互推脱的现象。在对变电运维制度管理进行规范时就应该实施岗位责任制,每个员工都应该清晰的了解到自己的岗位职责,每个岗位责任都应该切身地落实到员工身上;对变电运维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进行细化,从而防止出现变电运维设备无端端坏掉;对员工每日的工作量进行量化,一定要做到变电运维设备房间闲人勿进,只有工作人员才能够与变电运维设备相接触,而非工作人员是不能和设备接触的,即使非工作人员由于特殊情况必须与设备接触的话,那应该事先办好相关的手续;同时还要保证变电运维仪器不会用在其他地方,也不能随便借给其他人,更加不能把仪器随便放置,变电运维的相关制度要要法律依据,同时企业的运行也要有制度可依循。
1.2 对运维人员责任心培训进行加强
要想有效控制变电运维事故发生的概率就应该加强相关人员的责任心,所以企业应该着重培养员工的责任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要想提高变电运维人员的业务素质,就应该使员工能够清晰的了解到变电运维的主要特点,员工应该知道变电运维的相关原理,熟知变电运维中的一些规律,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1.3 对运维人员的业务素质进行提高
要想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就应该在年终的时候对员工培训的结果进行总结,把员工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在下一次培训的时候就应该着重培训,并结合员工自身的情况进行有目的性的培训;倒闸操作应该着重培训,力求每一位员工都能够规范地进行这一操作。
1.4 对设备管理进行加强
变电运维工作主要就是加强工作人员对机器设备的管理来降低变电运维设备产生故障的概率。在对变电运维设备进行管理到的时候,应该注意做好对变电运维设备日常巡视的工作,公司应该制定相关的变电运维设备日常巡视标准,提高巡视人员的工作质量,尤其是在倒闸操作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再三检查设备的情况,保证其是正常工作状态。对有缺陷的设备要继续追踪检查;在阴雨天气中要加强对设备的巡视,防止出现变电运维设备出现故障单没有及时检查出来的情况。在对变电运维设备进行管理到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在企业中建立比较健全的变电运维设备定期检查的相关制度,而且要确保制度要有可行性。除此之外,在对变电运维设备进行管理到的时候,还应该注意机器设备当前的运行状况,机器检修的结论、进行机器检修的负责人以及机器检修的日期等一系列信息都做好相关记录。
2 加强对变电运维的安全技术管理
2.1 对规章制度进行严格规范
要想加强对变电运维的安全技术管理,就应该对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严格规范。在严格的规章制度中,每个岗位都应该是明确的,每位员工都能明确自己的责任,对所有员工的责任和权力都应该进行合理分配,既要确定变电运维设备的安全运行,又要全面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除此之外,变电运维的相关制度即便再怎么严格,假如企业高层缺乏有效管理的意识以及企业中的员工缺乏责任心的话,这些规章制度都是没什么意义的,所以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2.2 建立变电运维的健全监督考核机制
要想加强对变电运维的安全技术管理,还应该建立变电运维的健全监督考核机制,从而避免变电运维出现问题的时候,与之相关的责任没办法落实的情况出现。要想建立变电运维的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就必须把那些把只是形式上的或者是那些容易制定的但执行比较困难的安全责任都在实处落定,要保证所制定的健全监督考核机制有比较详细的计划,在制定之前要有比较充足的准备,要有比较到位的人员进行实施监督和考核,同时还应该进行严格验收,进行复查时也要仔细。监督考核小组应该单独成立,不能和施工部门混为一谈,监督小组应该进行垂直管理,从而避免因为监督小组中的工作人员因人情或面子问题而出现监督制度执行困难以及监督人员由于人情问题而难处理的情况。除此之外,还应该将施工人员的绩效与变电运维安全结合在一起,对施工人员施工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和检查。
2.3 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要想加强对变电运维的安全技术管理,还应该建立变电运维的管理信息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多数行业都逐步实现了信息化,同时信息化还符合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号召,是我国一项非常重要的决策,所以在电力运维中也应该逐步实现信息化。电力公司在进行电力运维管理的时候,应该符合时代的要求,和时代一起进步,用科学的方法逐步实现变电运维管理的信息化。技术研发部门在建立变电运维管理信息系统的时候,在使用先进到的信息技术的同时还应该注意结合变电运维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发现变电运维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把变电运维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题及时解决掉,并针对变电运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关的决策依据,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使得施工人员都能快速的吸收信息化的相关知识。在对变电运维实际操作的时候,电力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准确预测到变电运维设备可能发生的事故,还可以运用信息化有效监测到变电运维事故的风险程度,从而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减少人员的伤亡。
2.4 提高相关的技术管理
要想加强对变电运维的安全技术管理,还应该提高变电运维的技术管理。变电运维的技术管理在变电运维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变电运维的技术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变电运维过程中各种特殊事故的发生。要想提高变电运维的技术管理,就应该从开始到结束都对变电运维进行绝缘监察,进行绝缘监察来进行变电运维设备的实时监控有两种十分有效的手段,一种是超声检测,另一种是色谱分析,对于一些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变电运维设备来说,提高技术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结束语
要想提高变电运维的安全管理水平,就应该对变电运维制度管理进行规范,要清晰了解组织的相关结构,明确一个阶段中要完成的目标,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保证变电运维的任务都落到实处,避免出现责任相互推脱的现象。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相关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业务素质。要想加强对变电运维的安全技术管理,就应该对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严格规范,还应该建立变电运维的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建立变电运维的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提高变电运维的技术管理。
参考文献
篇9
变电设备的运行维护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部分,也是电力企业保证正常供电的重要环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力用户对于供电企业的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变电设备运行维护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强。因此,加强变电设备运维工作,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是十分有必要的。
1、强化变电设备运维工作的意义
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做好变电设备运维工作,才能保障变电站电力资源的正常供应,有效保障电站的电力输送质量,提高变电运维安全性,防范变电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电力资源正常输送,满足电力行业发展建设要求,满足电力企业的经济建设。变电设备运维工作水平的提高,决定整个变电运维安全状况,加强变电设备运维工作,有助于强化变电运维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变电运维工作人员主动性。同时,在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中,还可以加强工作人员的巡视与检查,能够有效紧密把握变电设备的状态,及时消除变电设备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变电运维工作的安全能力。
2、变电设备运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变电设备监测系统不准确。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发现,现有的变电设备的监测水平不高,经常会出现误报和漏报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变电设备维护工作,也造成极大的人力物力的浪费。现有的系统经常会因为监控器的一些问题出现误报,而且监控器处在强电磁波环境,很容易出现干扰等情况。以现在的情况来看现行的监测系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2 对变电设备的维修不足。在电力建设中,电力企业为节约成本,在选择变电设备过程中,并没有严格的要求其质量和性能,在变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隐患。而且,长期使用中的变电设备,工作过人员都没有对其进行维修处理,导致设备零件老化、损坏。在变电运维设备维修工作中,无法确保变电设备稳定运行,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变电设备运维工作效果无法提高。
2.3 变电设备运维工作存在安全隐患。在电力系统变电设备运维中,设备运维操作人员操作行为缺乏规范性,操作人员日常工作中,操作难度大幅度大,专业能力没有严格的要求,忽视综合素质培养,存在不规范行为,使变电设备运维的安全性下降。
2.4 设备操作不规范。在有些变电站维护工作中,维护作业的操作规范一般都是一个人的操作习惯和方便程度作为导向的。在维护时只要做到维护工作的目的就可以,不在乎操作的规范流程。这种不规范的操作方式很容易带来设备的损毁,并不规范操作行为在一定的积累之后就会造成明显的设备事故,也给维护人员带来了一定的人身安全的危险。
2.5 变电运维工作激励措施不完善。变电运维工作激励措施不全挫伤了部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养成了一些不良工作习惯,造成工作滞后,能干活的永远就那么几个。反正自己不会干别人能干就让他干,我俩工资都照拿,没多大区别。干多干少一个样,反正事情有人干。干好干坏一个样,反正就是混日子。技术力量强的与技术力量差的没多大区别。
2.6 变电设备维护技术落后。维护设备对于维护工作来说是很重要的,现在的变电设备运行维护对于设备的要求很好,有些变电设备需要专用的维护设备,而且新式设备也有助于保护维护人员的生命安全。有些地区的变电维护人员作业时还需要进行攀爬,设备问题已经开始制约正常的维护工作。
2.7 变电运维人员技术力量参差不齐。变电运维站人员构成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经验主义、理论水平不高等现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管理机构也就缺乏执行力度。运维站中有转岗人员、即将离职人员、新进厂人员,运维站没有技术培训员,只能由技术力量强的员工兼职,所以导致运维站的培训工作难度很大,培训方法单一。部分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还不足以应对运维操作站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导致问题滞留,影响了安全、稳定生产,带来了安全风险。
2.8 对特殊情况的应对不足。环境的变化和用电量的增加是现在的变电设备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尤其高温、低温、大风、冰雹等极限天气的出现,增加了变电设备正常维护的难度和任务量。此时,很多变电站没有相应的应对计划和经验。以低温为例,南方在过去几年中出现几次冻雨的情况,这样的极限天气直接导致当地出现断电、变电设备损坏等问题,此特殊情况也是变电维护工作所面临的难题。
3、变电设备运维工作的主要内容
3.1 认真做好变电设备故障的排除。维护主要工作是排除故障,保障运行安全。①跳闸故障也十分常见,跳闸现象发生后,首先要对线路进行检查,确保不存在明显短路的情况下再对开关进行检查,开关检查过程中要考虑不同类型开关的性能参数,没问题后再进行送电。②变电设备在运行时通常采用中性点接地模式,如果接地不良,在不均衡的负载状况下,故障点会产生较大电流,如果电流值过大,可能将接地导线熔断,对家用电器会造成不良影响。在巡检过程中要对接地点进行细致的检查,确保接地良好。③负载端的短路和接地现象比较常见,此时变电设备中流通的电流也比较大,发热严重,容易引起绕组变形,一般选择在低压部分和高压部分都装设断路器,低压部分安装空气断路器,高压部分安装跌落式断路器。保险丝的选择规格也要进行计算,保证变电设备在负载短路时可以断开。
3.2 对变电设备进行验电及装设接地线。在设备停止运转断电的情况下,变电设备装设接地之前,应该对其变电设备进行验电,通过这种检测方式来判断变电设备是否带电,从而有效的预防带电装设接地线等事故的发生。变电设备安装接地线的有效目的是为了防止检修人员在进行设备检修的时候,因为突然来电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感应电压对变电设备检修人员造成人身伤害。接地线的安装应该装在有利于感应电压外泄的位置,安装接地线的时候不能只有一个人在现场,应该至少两个人在现场同时进行安拆工作,并且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在进行接地安装和拆除的时候,还要注意安装和拆除的顺序,先安装什么,先拆除什么,一定要有着清楚的了解,安装的时候先装设接地端,拆除的时候先拆除导体端。在安放接地线时,可以适当摆放些标识牌,这样可以避免在维护时设备突然送电,标识牌一般放置在隔离刀闸和上级变电站出线端。
4、加强变电设备运维工作的对策
4.1 强化维护设备的更新。变电设备运行维护工作的设备有必要进行一定的更新,配备更加专业的维护设备,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增加一些人身保护方面的救生设备。在设备更新中一定要配备的是高精尖变电设备的配套维护系统,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转。
4.2 强化运维人员培训。增加变电运维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率;同时加强变电运维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强员工技术培训,使变电运维人员熟练掌握设备维修、保养能力;加强变电设备运维工作中工作人员素质,促进工作人员对工作过可以保持积极向上的热情,做好变电设备运维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拓展员工视野,激发职工学规程、用规程、保安全的积极性,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把提升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人员的安全生产防范处置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放到重要位置,结合典型事故案例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生产知识的培训,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
4.3 加大变电设备技术革新力度。在设备运维工作中,面对更高性能的要求,加强设备检测,进行反事故改造、技术改造,定时开展设备检测,针对变电设备红外热像精密检测、带电维护、保护差流检查、通道检查、压板检查等工作,全面掌握设备状况,发现设备不足并给与改进,应用先进的设备维修用具,使用安全的设备维修用具,保证电压等级合格,采取先进的设备维修工作方法,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保障变电设备安全运行。
4.4 做好应急预案工作。对于特殊情况的应对有必要建立长效的维护方案,在可能发生特殊情况前就做好相应的维护准备。比如,抗击寒冷天气需要做的控温保护,防止变电设备因为温差而造成一定的损坏等预防措施。
4.5 完善运维监管制度。在变电设备运维工作中,应该完善变电设备运维工作中的现场跟踪职责,督促工作人员应该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细化、深化监督机制,树立起变电设备运维工作责任意识,强化变电运维监督机制。加强现场标准化作业的流程控制,及时完善和修订各种作业指导书,以适应新的运维模式的变化。加强现场标准化作业的流程控制,修订各种作业指导书,以适应新的运维模式的变化。以标准化建设为载体,做到每一个岗位都有标准化要求,每一项任务都有标准化流程,提高制度和标准约束力,推动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层层传递、任务层层落实。
4.6 加强危险点管理机制。在变电设备运维工作过程中,进行危险点预防中,要有效控制危险点,应对变电站倒闸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性评价,制定及加强风险控制措施;应用对各节点的风险管控来解决现场问题,制定出行针对所有可能危险点有效的控制措施,并通过制定制度,对风险进行分级管理控制危险;根据现代安全理论,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通过闭式循环对危险点控制,监测现场执行情况,有效控制变电设备运维误操作的发生。紧抓变电运维中的危险点,针对变电站倒闸操作及设备运维,设计周密计划,积极配合检修,有效的预防和消除危险点,提升电网安全。
4.7 调整及改造监测系统。监测系统的确有一些运行上的弊端,但是其本身还是很有效果的,所以可以对现在的监测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监测系统的警报准确率或者可以建立与现行系统不同的监测系统互为补充,提升监测的有效性。
4.8 强化运维管理制度。在变电设备运维工作中,强化管理制度,健全变电设备运维制度,可以根据变电设备运维工作部门要求,进行设备定期检查、清扫以及维修工作,以保证变电设备运维的各项性能达标,达到延长变电设备的使用周期,有效提高变电设备运维的综合运行能效。健全变电设备运维制度和章程,约束强化各部门人员的责任意识,贯彻执行维修工作,时刻监测变电运维设备状况。建立变电设备运维缺陷记录,详细描述变电设备运维缺陷内容,报告变电设备运维现场状况,把变电运维中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
5、结束语
变电设备运行维护工作是确保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基础工作,也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在实际运行维护工作中,变电设备运行维护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更加关注设备的细节和隐患,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找出薄弱环节,开发更多维护技术,建立更多更全面的维护方案,加强科学合理的变电运维监督,有效维修变电运维工作中的危险点,从而使变电站电气设备能够持续正常的运行。
参考文献
[1] 柳迎春.浅谈变电运维的安全管理及故障排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2] 王西超.谈如何加强变电站运行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篇10
运维一体化仿真培训系统根据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所辖电网的生产实际与设备现状,将变电运维仿真培训功能、输电运检仿真培训功能、配电运维仿真培训功能以及设备检修仿真培训功能进行一体化设计,并与数字化电网生产管理系统、三维GIS系统有机结合,实现电网生产运行、维护、管理的全过程、全范围、全场景的仿真培训,满足“大检修”体系下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运维检修人员的技能与技术培训需求。主要功能、适用范围及对象如表1所示。
1.变电运维仿真培训功能在“大检修”体系下,变电运维人员不仅承担了原变电运行业务,还要负责变电设备的带电测试、维护检修等工作。因此,该子系统除了能够实现传统变电站仿真系统所具有的一二次设备建模仿真、倒闸操作、运行巡检、事故及异常处理等功能外,还增加了设备的C、D类检修、常规试验、安全工器具使用等仿真培训功能。新增仿真培训功能很好地适应了变电运维人员工作模式的转变,使培训更加具有针对性。变电运行及变电运维三维仿真场景如图3所示。
2.输电运检仿真培训功能该子系统对典型500kV、220kV、110kV输电线路、输电电缆等进行仿真建模,对铁塔、导线、金具、绝缘子等各种输电设备、线路场景、地理环境以及检测工具设备等进行全范围详细仿真,形成了交互式虚拟场景系统,可以形象地反映出输电设备的正常、异常及事故状态。输电线路运行人员、检修人员、带电作业人员以及输电电缆作业人员可以在相应的仿真工作场景中进行标准化作业训练,提高受训人员操作技能。输电运检三维仿真场景如图4所示。
3.配电运维仿真培训功能该子系统以10kV及以下城市配电网、配电线路、配电站、配电电缆为对象进行1∶1建模仿真。其中配电站仿真包括各类典型配电站仿真(如开关站、环网站、箱式变电站等)以及各种可操作的一二次设备的仿真(如变电所内断路器、闸刀、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等)。配电线路仿真包括典型架空线路、电缆线路的仿真以及杆上变压器、闸刀、跌落保险、避雷器等一次设备的仿真。利用配电运维仿真功能可以对受训人员进行配电线路运行巡视、配电检修、配电带电作业、配电电缆作业等全过程动态仿真培训。配电运维三维仿真场景如图5所示。
4.专业检修仿真培训功能该子系统以500kV、220kV、110kV、35kV、10kV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典型设备、辅助设备以及仪器仪表等设备为仿真对象,对其整体结构和内部结构进行详细仿真。以专业检修(A/B级)和高压试验岗位技能为基础,以实际生产中标准化工作流程为依据,对各项检修以及高压试验工作进行全场景、全过程和全范围仿真模拟。可以实现专业检修和高压试验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工作原理、工作流程及工艺标准等内容的仿真培训。专业检修三维仿真场景如图6所示。
5.系统主要特点运维一体化仿真培训系统在设计与功能实现上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系统设计理念先进。运维一体化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着眼于“大检修”体系建设,改变了传统变电站仿真系统功能相对单一的设计,增加了变电运维、输电运检、配电运维、专业检修的仿真设计,使系统在培训功能及适用性上具有领先水平。系统大量运用3D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先进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素材进行集成,加之对作业流程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场景的仿真,使系统具有更加丰富的表现力。良好的交互性、可操作性以及沉浸式、体验式的培训方式可以进一步强化受训人员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培训效果。(2)培训功能针对性强。相较于其他传统的仿真系统,运维一体化仿真系统在培训功能的设置上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根据“大检修”体系下运维检修人员的工作特点和岗位技能要求而设计的变电运维、输电运检、配电运维、专业检修四类仿真培训功能,使系统更加适应电力生产发展的新形势,更好地满足运维检修人员技术与技能培训的需要。同时系统采用单元制培训内容管理模式,可以根据学员自身的专业和岗位情况,提供定制的培训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培训效率。(3)培训模式新颖灵活。传统的培训模式忽视了成年人学习的固有规律,没有把理论与实际生产生动形象的结合起来,从而导致最后的培训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运维一体化仿真系统采用过关、对抗、自助餐式培训模式,学员可以自行选择培训内容,并以完成任务的方式,进入三维再现的实际生产场景中,进行相应的操作,然后系统根据各个知识点对学员操作内容进行考核。这种培训模式可以加深学员对理论及正确操作的理解认识,从而达到最佳的培训效果。
三、仿真系统的培训应用
1.运维检修人员培训运维检修队伍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保证“大检修”体系建设顺利实施的关键。运维一体化仿真培训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对一线运维检修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业以及事故分析处理等培训,使其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熟悉设备情况及业务流程,掌握正常工况、异常工况和事故状态下的操作与处理方法。贴近生产实际的培训内容以及有针对性的培训功能设置有助于全面提高运维检修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
2.竞赛比武与技能鉴定运维一体化仿真系统具有一整套智能考核评价体系以及覆盖全面、内容丰富的理论和操作题库,可以对学员进行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和事故处理等方面的考核,并且全面科学地记录学员答题和操作的内容、过程、步骤等,准确、及时、科学、公正地给出评判结果。完善的考核管理与评估管理体系使该系统完全满足对运维检修人员进行考核的要求,适用于开展运维检修人员技能竞赛比武及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
3.其他人员的培训随着“大运行”体系建设以及无人值班变电站比例的不断提高,监控人员在变电站值班的机会将越来越少。变电站值班经验不足导致部分监控人员对站内设备具体情况不甚了解。因此,在变电站内一二次设备的特性及运行特点、继电保护原理、故障及异常信号产生和上传原理等内容上,监控人员是存在培训需求的。运维一体化仿真系统能够实现变电站一二设备的精细仿真,形象地反映设备的正常、异常、事故状态及其动作过程,恰好满足监控人员对该部分专业知识提升的需要,可以作为监控人员业务培训的有效补充,提高其技术水平与工作能力。同时系统还可用于新上岗人员的岗前培训,使其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并掌握日常工作的内容、流程及基本技能。
四、仿真系统的教学应用
运维一体化仿真系统是开展培训的有效载体和良好平台,同时先进的系统设计及完善丰富的培训功能也对培训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既有深厚理论功底,又对仿真技术有所研究的培训师队伍,是运维一体化仿真系统培训功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培训效果能否实现最大化的关键。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管理培训中心调动内部师资力量进行仿真技术的学习、研究,并成立创新工作室,打造一支由老中青相结合,跨部门、跨专业的高绩效团队,全程参与运维一体化仿真系统的开发、建设、使用及维护。在创新工作室的平台上,通过激励机制引导培训师在仿真技术研究、仿真课程开发、仿真课件制作、仿真教材编写等方面下功夫,拓展了仿真系统的思路,丰富了仿真培训内容,高效能地发挥了仿真系统的作用,提升了培训效果,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
篇11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保障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发展的坚实基础。因此,电力系统能否可靠供电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电力系统非常庞大,要想实现其安全可靠运行,则必须要做好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其中就包括变电环节。因此,确保变电环节的正常运转,变电设备的维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科学的运行维护技术,方能保障运行设备的正常。
2、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缺陷分析
当前,为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变电运行设备长期在高负荷状态下运转,如不及时有效地进行维护及检修则极易发生电网事故,给变电运行带来隐患。可是,目前在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的应用上,还存在众多的不足之处,使得变电设备故障频发。以下对变电设备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供相关维护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2.1 运行设备投运年限长
在变电运维中,由于投运时间较长,设备外部结构的零部件极易出现老化、生锈现象,机构箱、压力表二次接线盒、二次电缆敷管处的进出口两端有受潮、进水痕迹,设备外部的器身不清洁、表面油漆划线严重老化、脱落。这些现象极易导致充油充气设备发生漏油漏气、二次接线腐蚀严重、监控异常信号频发及设备绝缘性能降低等问题的出现,给变电运维工作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2.2 缺乏对外部环境、设备变更等变化的风险管控
变电设备所处的环境,例如近海、酸雨多、地震频发、雾霾时间长等,均能对设备的运维模式及使用寿命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新设备的投运优化了电网结构,但却影响了同区域电网其它设备的运维模式。而涉及上述的运维模式的更新及落实,如不因地制宜或不及时,将会加剧设备的老化速度及出现故障的概率。
2.3 运维人员的技能素质偏低
设备的可靠稳定运行,离不开运维人员技能经验、责任意识的支撑。但是当设备的运行条件出现变化时,而运维人员又无与之对应的技能经验水平,来以组织有效地风险管控措施,将会导致变电设备的不安全运行,影响社会的正常供电。据可靠调查,近年来变电运维中坚力量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整体技能素质无法跟上设备更新的步伐,这种现象的出现就是影响变电设备可靠运行的重要因素。
2.4 维护所使用的工器具无法满足运维要求
运维人员工作的顺利开展,需高精度、高清晰度、高可靠性的装置来辅助,如巡视测温仪、局部放电检测仪、望眼镜等。如果单靠肉眼、气味、声响等表面现象来判断设备是否运行良好,极易忽略设备故障点的发展趋势、也难以准确判断设备内部故障,及故障的严重程度。若等设备故障恶化后才发现,将导致电网系统极大的不稳定性,导致工作开展的被动性及影响了用户的正常用电。
3、提高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的措施
由上述分析可知,变电运行设备故障主要由设备老化、人员技能素质及运维条件变化等原因造成。若在运维工作中,降低故障发生率,保障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则需针对上述症结采取控制措施。由此即可提高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技术。
3.1 及时消除设备老化带来的安全隐患
变电维护工作应有计划地对投运年限久远的设备、出现故障的同类设备及投运至今未操作过的设备等进行分类统计,从而整理出需重点关注的运行设备。结合日常维护检修工作的开展,制定有效措施对上述设备进行维护,防止设备老化出现受潮进水、绝缘降低等现象,从而有效地遏制故障的形成与发展,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供电可靠性。维护的措施有:二次线槽内注入泡沫填缝剂、填入红泥,并在出入口处用结构胶密封;机构箱底部排气网用密封胶封堵;更换生锈螺丝或抱箍;设备顶部清洁维护;设备外壳除锈上漆;转动部位涂二硫化钼提高转动灵敏性;充气设备外露气管加装槽钢保护外套;充油设备连接部位用密封胶封堵等。
3.2 运维工作应做好变化管理,实施风险预控
变电管理部门应根据设备运维管理工作和风险控制要求,制定适合的设备运维策略,并以此为依据落实本单位设备的运维工作计划。变电站的日常巡维、专业巡视工作应与设备管控级别联动,动态巡维工作应与电网运行方式、保供电任务、设备运行状态、外部因素(如气象、环境因素)等联动,做到及时调整设备运维策略,以此来做好重点设备运维工作,强化措施执行的闭环管控。
3.3 做好变电运行培训工作,打造优秀的运行团队
变电运行工作是正常供电的保障,运维人员日夜守护着变电设备,保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做好运维人员的培训工作,打造优秀的运行团队必然是供电部门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变电部门应结合工作实际,优化改进基层培训模式,建立起“金字塔”型的教育培训网络,部门每月初制定出专题培训计划,定期组织班站长进行专题培训,由班站长组织开展逐层培训。同时,可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及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突出其工作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精神。
3.4 配备高精密度辅助装置,促使运维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
运维工作中,如果检查工作不到位,未能及时监测到设备的异常变化,将导致设备故障的恶性发展。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变电运行设备故障的日常监测,及时发现变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变电运行设备故障的监测技术也应得到提高,因此可在变电运行设备监测中使用高精密度、高清晰度、高可靠性的辅助装置,对变电运行中出现的故障能及时发现并制定应对措施,提高变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4、结束语
总之,变电运行工作是电力系统重要的环节之一,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能否正常运转。在当前对供电可靠性要求不断严格的前提下,必须要做好变电运行工作。而由于变电运行工作状态受运行设备的影响较大,因此,做好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及检修尤为必要。有关人员一定要积极研究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存在的缺陷,积极探求改进措施,提高维护技术水平,有效地保障电力运行设备的健康,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变电运行工作。
参考文献
篇12
1 变电运维一体工作实施存在的问题
1.1 变电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具有差异性
由于变电设备的运行和其维护之间存在较大不同,因此,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不但要具备一定的变电运行工作综合知识,同时还得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此外,不同的变电电压等级高度,针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存在一定差别。一般电压等级越高,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具备更高的运行指示和维护技能[1]。另外,变电运维一提工作的实施,还需要较高专业素质的变电设备运行及维护人员。这一系列的高要求和高标准,致使运维工作人员的培训存在较大难度和较长的培训时间,从而也就造成很多变电运维人员很难对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到有效掌握。
1.2 变电运维一体让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劳动风险增加
相对于传统的变电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而言,变电运维一体工作不但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接手变电设备的运行工作,同时还需要定期对变电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从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劳动风险。此外,在加上当下很多电力企业的激励机制都存在严重不足和缺陷,进而也就促使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有效实施遭受到了很大影响。
2 变电运维一体工作的实践方法和改善措施
2.1 变电运维一体工作的实践方案
首先要对相关运维人员的工作职责、内容界定以及发展方向进行确定,促使在合并运行和检修职责后,相关员工的思想能够尽可能不受到影响。其次,要将相应的变电检修的变更许可和质量监控制度给及时制定出来。在以往传统工作模式下,在检修设备之前,都需要交由运行人员的确认和认可;而检修完设备后,则需要交由运行人员进行相应的检验和审核。这种工作模式能够让工作人员更加清楚自身的职责,对现场管理和安全监督工作非常有利。但是在对运维一体工作模式进行实施之后,一人多职的现象很有可以出现,例如:相关人员不但要进行工作票签发、同时还是许可人,促使工作的监督力度将以往而言降低了很多,很多制度和体系也都只是一个框架,过于形式而无实际效用。虽然当下我国国家电网已经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完善,但其依旧还是不够全面,因此,在实施运维一体工作时,应该对人员职责进行明确界定,同时还要讲相关人员的工作流程体系和标准及时制定出来。
2.2 变电运维一体工作实施的改善方案
首先,以安全作业为基础。电力企业应该讲安全第一的生产意识给树立起来,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安全得到保障的基础上才能开展运维工作,有效结合起变电运维的生产管控和风险防控。借助于实施和开展教育培训、技能和管理加强等方法,将具有规范性的生产和管理模式给建立起来,并对其进行不断完善[2]。通过对现场管理方法、专人负责制度以及排班制度的有效实施,并妥善协调好变电运行工作和维护工作,从而致使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够更加规范,让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能够始终具备安全性,进而推动变电站的安全、经济生产。其次,要对变电运维一体化的管控力度进行不断加强。在对变电运维一体工作进行实施的时候,应该将其生产和组织方法和传统生产和组织方法进行相对比,全面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异,同时还应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变电站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协调能力等进行详细检测,从而促使变电运维一体工作的具体职责、培训工作的要点等工作得以明确。此外,还应该严格按照“先简后难、先低后高”的标准,最大程度的降低运维工作的安全风险。然后再结合当下的运维工作形式,对操作对象进行转化。最后,要将相关规则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全面落实到位[3]。在对运行维护一体化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中,必须全面落实相关人员的思想工作。传统的工作模式下,运行和检修属于两个独立的专业,都具有较大的劳动强度和较长的工作时间,而当实施运维一体工作时,运维人员就需要承受更大的工作压力,从而难免会有一部分人出现抵触心理。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对员工的思想情绪做到及时掌握和了解,并对其进行开导,可以借助于一些方法,如开讨论会等,促使员工思想能够和企业相一致。同时还要将相关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员工激励制度体系给及时建立出来,并对其进行不断完善促使安全责任能够全力落实,员工工作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从而促进电气企业的发展。
3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当下社会的不断发展,电网公司对社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强,而变电运行作为国家电网中的重要部门之一,在开展变电运维一体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始终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为实施基础,在人身安全、设备及电网安全得到保障的基础下,让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的提升得以有效实现,同时让企业的用电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篇13
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可有效节约人力资源,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升经济效益。同时,无人值守模式积极推进了运维一体化,真正实现减人增效。据了解,按照国网公司关于加快推进变电站无人值守工作的统一部署,到2013年底,国网公司系统各电压等级交流变电站需全部具备无人值守条件。
下面就以某电力公司为例,介绍变电站无人值守改造和运维一体化推进的经验,提出初步建设性建议,供各电网运行公司参考。
2.变电站无人值守及运维一体化回顾
国家电网公司为解决电网快速发展和运行人员紧缺的矛盾,要求在部分地区率先开展变电站无人值守试点工作。某电力公司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于90年代就着手开展11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无人值守工作,2000年全面启动了220千伏变电站无人值守工作,2005年全面实现了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的无人值守。2007年,明确了500千伏变电站集中监控及无人值守建设目标。2008年底,该下属检修公司500千伏集中监控中心与第一个新建500千伏无人值守变电站投入运行,该500千伏变电站按集中监控管理模式一步到位。
同时,该电力公司逐步对已投运500千伏变电站开展无人值守改造。2011年底,该公司500千伏变电站无人值守改造工程圆满完成,并全部通过了各相关部门联合组织的验收,从而实现该公司17座500千伏变电站无人值守率100%。
该公司年自2010年起着手谋划变电运维一体化推进工作,本着试点先行、不立不破、先立后破的原则,在下属检修公司等试点推进。2011年,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大检修”体系建设要求,该公司全面推进检修专业化和运维一体化,截至2012年末,已基本实现运维一体化近期目标。其中下属检修公司500千伏变电运维一体化业务达项目标总数的85.7%,同时深化拓展了部分设备A、B类检修以及专业性较强的故障异常处理等二次设备检修工作。主要做法有:
2.1 加强组织保障,为运维一体化工作保驾护航
一是加强运维一体化工作的统一组织领导,运检部、安质部、人力资源部紧密协同、分工协作,加强对运维一体化工作的检查、指导和考评,及时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开展提供全方位支撑。二是健全、完善公司二级运维单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运维岗位人才激励机制,切实提高运维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强化变电运维一体化装备的调整与配置,修订、完善运维班组仪器、设备配置标准,确保运维业务正常开展。
2.2 强化培训,着力培养“运检双能”人才队伍
该下属检修公司自接管500千伏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以来,在公司指导下,超前谋划、提前启动,大力实施“检修转运行”岗位培训系统工程,先后开展五批次近百人的“运检双能、一专多能”技能培训,并实施公司新进人员运行、检修轮岗实习培训。该检修公司运行人员中,一半以上为检修转岗人员,为运维一体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012年,随着运维一体化工作的深度推进,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关于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该检修公司组织编制了《运维一体化技能培训教材》、《运维人员能力规范》、《运维人员成长规划》,作为运维工技能培训、鉴定和职业规划的指导性文本。截至2012年末,该检修公司共160名运维人员通过了“运检双能”技能鉴定。
2.3 加强标准建设,健全完善运维一体化工作体系
该公司深入开展制度建设、流程再造工作,按“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原则,深度融合运行和检修专业,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与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标准,在公司指导下,该检修公司新编26个管理制度、20个岗位职责、26个标准作业流程,涵盖了设备C、D类检修和日常维护、应急抢修、设备巡视等运维一体典型工作流程及TA开路、保护装置告警、SF6气压降低、直流接地等典型缺陷处理流程和典型工作票。标准体系突出个人专业融合,强调工作时界面清晰、监督到位;确保作业现场流程不乱、工序不减、监护不断、验收不松;落实“双专业”设备主人制。
2.4 强化风险管控,确保运维一体化工作安全
该公司严格按照《关于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指导意见》要求稳步推进运维一体化工作,针对现场安全管控、倒闸操作、工作票管理、标准化作业等业务开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开展分析,认真梳理完善,确保安全生产局面稳定,确保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可持续开展。按照公司统一部署,各单位运维业务的开展由运检部、安质部共同审定并阶段性实施的维护性检修项目,现场运维人员在确定的作业项目范围内开展工作。并在推进过程中严格执行风险分析和控制管理,杜绝因运维一体化而对安全生产局面造成影响。
2.5 建立激励机制,确保运维一体化工作可持续开展
为推动运维人员快速岗位成才,该公司检修公司率先建立了有效的激励保障机制,设立1至6级运维工,对4级(检修正手、运行正值)及以上运维工提升1至2个岗级,同时优化绩效考核,将员工薪酬工资总额70%纳入绩效分配范围,对倒闸操作、C/D类检修项目单独进行绩效核算,拉开分配差距。
2.6 创建“运维一体化创新工作室”,加强专业引领
为有效推进运维一体化工作,2011年该检修公司创建了“运维一体化创新工作室”,工作室由公司运检部主任担任组长,以变电运维专业为依托,整合检修、运行专业资源,组建运维专家团队,定期举办“运维一体化工作推进会”、“运维一体化工作评估会”等专题会议,全面进行管理诊断、效能评估、督促执行、指导纠偏。
3.成效
3.1 人力资源更优
该公司在变电站无人值守及运维一体化工作推进过程中,经历了有人值班、少人值守、无人值守和运维一体几种运维管理模式的变迁,人力资源优势凸显,参照国网公司定员标准,以500千伏中型变电站为例,实施无人值守及运维一体化管理后,一个500千伏中型变电站运行和检修人员折算仅8.5人,劳动效率较有人值班站提高62%,较少人值守站提高53.7%,较无人值守站提高43.2%,对照国网公司500千伏变电站运行和检修定员标准,劳动效率提高39.4%。
3.2 应急处置响应更快
变电站实施运维一体和无人值守运维管理模式后,在倒闸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场运维人员在第一时间就能进行判断处理,确保倒闸操作的连续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应急处理的速度,现场设备缺陷处置时间由以往的平均3小时以上提高到现在的45分钟,时效提高近89%。
3.3 运维质量更高
实施“运维一体化”管理后,由于专业化巡视持续开展及运维人员对设备的分析、处理能力的提升,变电站设备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在2012年下半年,该检修公司管辖的17座500变电站中,有10座实现“无缺陷变电站”目标(即截止12月之前所有遗留缺陷处理闭环,12月无新增缺陷),维护水平迈上新台阶。
3.4 日常管理更精
结合“运维一体化”开展的每周专业化巡视、每月设备问题专题分析,深入落实设备“运行检修”双主人制度,运维一体化班组开展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更加彻底,设备状态评价工作更为全面、准确、及时,为变电站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奠定了基础。
4.总结
4.1 转变观念、主动适应
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是解决电网快速发展与人才结构性缺员矛盾的必要手段和提高效益效率的最佳途径,运维一体化是大检修体系建设的内涵要求。只有坚定信心,摒弃传统的运行、检修观念,主动思考,积极适应新模式,才能有效推进无人值守、运维一体工作顺利开展。
4.2 组织保障、机制激励
一是加强无人值守和运维一体化工作的统一组织领导,有序安排地加大人、财、物投入,统筹协调推进工作;二是组织对机构、人员、设备、设施等现状进行调研,做好对比分析,为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提供依据;三是健全、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运检双能人才激励机制,切实提高人员积极性。
4.3 不立不破、制度先行
该公司深入开展制度修编、流程再造工作,按“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原则,深度剖析无人值守、运维一体工作特点、深度融合变电运行和检修专业,不断探索,建立起一整套与无人值守、运维一体工作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工作标准和流程,确保各项工作开展有据可查、有据可依。
4.4 立足培训,人才强基
培养运检双能人才是实现运维一体的难点和关键点。以能力扩展、专业融合为主线,大力实施人才培养“三步走”战略,实现了运维能力由“单一班组”向“个人一体”的本质转变。
一是分段实施,稳步推进。二是双向换岗,专业均衡。坚持“少量多批、轮岗轮训”。三是交叉互学,结对帮扶。开展班组岗位能手、技术骨干结对帮扶,实施培训效果连带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