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校档案管理培训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校档案管理培训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校档案管理培训

篇1

一、教育干部培训电子档案的特点

教育干部培训电子档案既有电子档案的共同特点,也有别于其他电子档案的特性。

1.共性

依赖性。电子档案的形成、存储、转移、输出等均须借助计算机、照相机、录像机等设备才能够完成,一旦离开计算机等设备,电子档案就无从谈起。电子档案依赖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数字编码、硬件、软件、技术设备更新和安全加密等。

数字性。电子档案是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产物,其信息形态是数字化的。人们在计算机上看到的由文字、图形等构成的电子文件形态只不过是电子文件的某种输出形式,电子档案均是以数字编码的形式存在,所有的操作处理实质上都是数字信号的相互转化。

共享性。电子档案容易复制,便于传播,发达的网络技术平台能够实现电子档案资源的共享。

2.个性

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电子档案产生之初,由于培训工作任务的突击性和时间安排的局限性,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培训,同一时期可以有不同类别的培训,基本上不按照学期或者学年规划,具有任意性,电子档案的形成时间出现延迟,从形成时间上来看具有分散性、不连续性和不稳定性;二是由于受载体寿命、保存环境、管理手段和方法等因素的影响,电子档案容易遭到损坏,从而影响到电子档案的安全。

多样性。主要存在于电子档案的归档整理过程中,是由教育干部培训类型的多样性和电子档案载体形式的多样性决定的,具体体现在档案类型和档案形式上。根据培训形式,可分为常规集中培训、现场培训、各种专题培训、异地办班培训、网络培训、远程培训等;根据培训学习方式,可分为学分制、脱产、半脱产等;根据培训目的,可分为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研修培训等;根据档案形式,可分为文件、培训方案、领导讲话、规章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讲义、科研课题、教学质量评估等。培训的内容广泛,种类繁多,目标不一,对象参差有别,直接造成电子培训档案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给立卷归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系统性。主要体现在电子培训档案归档和检索的过程中。从办班开始到结束,每期培训都有一系列有序的组织实施过程,如确定办班意向、上报领导审批、制定培训方案、组织报名注册、组织课堂教学、资料录入、证书审批、证书发放等。在归档时需要广泛收集各个环节中的相关资料,经过精心的整理、组卷、编目,成为一套完整的培训档案,方便今后检索查询。

二、教育干部培训电子档案的分类

培训档案主要分为学员培训档案、培训班管理档案和培训知识储备档案三个大类。

1.学员培训档案

学员培训档案是培训管理部门为受训者建立的体现受训者在一定时期内参加培训项目的记录性文件。档案的主要内容涉及个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职务、职称、单位、参加培训的名称、培训日期、培训学时、培训机构、授课人、培训结果、培训费用等。

2.培训班管理档案

培训班管理档案是培训管理人员在培训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一些过程性文件档案,包括培训计划、培训项目建议书、培训项目评估报告,培训中心及外聘培训师资档案、培训证书打印发放和继续教育档案、培训业务定点联系机构档案等。

3.培训知识储备档案

培训知识储备档案是由培训管理部门负责积累和不断完善的、在培训过程中形成的知识数据档案,主要包括以专业类别划分的自行设计和开发的培训课程、各种介质形态的培训书籍和讲义、培训实况影像记录光盘,另外还包括以发生时间为分段的同一培训课程的版本修订、知识补充与变更情况档案等。

三、建立教育干部培训电子档案的必要性

电子文件归档、电子档案保存及开发利用是培训档案管理要面对的新课题。由于电子档案的信息内容是数字化, 文档处理需要一体化;电子档案保存是技术化,开发利用形式又是多样化,造成电子档案的管理与纸质档案的管理有着明显的区别,形成了电子档案管理的特殊性。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档案管理工作普遍存在重保存轻利用的现象。无论是纸质档案还是电子档案,档案保存的目的都是利用,存而不用只会失去档案的价值,造成档案的浪费。时代在发展,教育干部培训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为适应校长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培训,必须建立培训电子档案。

四、教育干部培训电子档案管理措施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培训档案管理的电子化和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子化和信息化管理能够充分提高培训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效率,实现相关信息和数据共享,从而节约人力物力给培训档案管理工作注入新的活力。电子档案存储信息量大,便于归档整理和编目,有利于信息整合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共享能够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培训对象足不出户就能够接受培训,方便各类人员的检索查阅,使教育干部培训工作更加人性化、公开化和方便化。

1.收集整理归档

培训档案内容很多,从培训班前期准备时就应着手资料的采集、整理、加工、归档和档案的电子化。自培训班筹办之日起就开始建立培训班档案和学员档案,培训班的档案包含培训班通知,培训班学员报名表,培训班实施方案,培训班教学讲义、提纲,培训班教材、课件、参考资料,培训班音像资料,培训班照片,领导讲话,学员名册,考勤表,研讨交流论文,研讨交流会议记录,考试试卷及成绩,教学效果测评表,培训班教学意见、建议表,教学质量评估资料,培训班总结,宣传报道等内容。

学员档案包含学员培训情况登记卡,个人信息,培训班名称及培训时间,培训科目、课时及考核成绩,考勤情况,班主任鉴定,培训机构意见,人事部门意见,学员考试成绩、参训学员花名册等。以班次为单位建档,凡属培训班档案的基本内容均逐项录入电子档案。

每期培训结束后,都要及时做好培训电子培训系统的电子报送工作,将培训的办班计划、课程表、校长培训审核表、学员成绩等报送河南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审批,待审批合格加盖省教育厅公章后及时做好计算机证书的打印及发放留档工作。

2.载体的管理

培训档案的载体主要是只读光盘、一次性可写光盘、可擦写光盘、磁带等。禁用软磁盘作为归档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载体。归档后的培训电子文件需要集中存放,制成归档数据集,拷贝至耐久性的载体上,至少一式三份,一份封存保管,一份供查阅使用,另一份异地保存,对于加密电子文件,则应解密后再完成上述工作。存储培训电子文件的载体或包装盒上应贴有标签,标签上标明编号、名称、密级、保管期限等;归档的载体应作防写处理,不得擦、划、触摸记录涂层,存放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环境中,要远离强磁场,与有害气体隔离。

3.制度上如何规范

培训电子档案从形成、归档到开发利用,中间经过许多环节,培训的电子文件类型包括文本文件、图形文件、多媒体文件,还有学员成绩数据库、学籍管理数据库等。将如此复杂、数量众多的电子文件收集归档,必须有规范的制度约束,因此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归档工作有章可循。可根据《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和《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结合各类培训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电子文件归档细则》《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等文件,以加强对电子文件的全程管理。

4.人员的培训管理

《全国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促进优质培训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培训,努力探索干部培训管理的新模式和新途径。

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现代化的成果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应用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业务素质要求。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转变观念,主动适应档案信息化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档案管理和计算机业务水平。

培训中心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加大档案人员业务培训力度,注重加强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心理教育及职业引导,爱岗敬业,勇于探索。加强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相关知识培训,充分利用高校和社会上广泛的教学资源,结合工作实际以多种形式按需施训,使档案管理人员能不断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

5.建立与其他高校培训机构的联系

此外,培训部门要注意加强沟通,建立与其他高校培训机构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高校培训部门要主动走出去,加强沟通,建立与其他高校培训机构的横向联合,打破各个高校培训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实现培训档案一体化管理,通过建立局域网、培训档案数据管理中心、网站等,利用网络开展在线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总之,面对教育干部培训电子档案管理的现状,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教育干部培训电子档案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探索干部培训档案管理的新模式和新途径,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朱燕.“十一五”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新视点[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12).

[2]隋春玲,刘晖,罗发奋.“十一五”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应凸显网络优势[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11).

[3]王伟平.试论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J].科技档案,2004,(3).

[4]白莉,张莉英.论学校电子档案的管理[J].黑龙江史志,2010,(3).

[5]屈秀红.成人教育培训档案的特点与管理[J].云南档案,2008,(5).

篇2

一、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难点

1.高校档案管理手段极其落后

当前,大部分高校在进行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时,都是采取人工方式。所谓人工方式,就是指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将所要记录的高校信息以手工的方式将其录入高校档案,并对该高校档案以手工的方式进行汇总整编,这种档案录入以及汇整方式,不仅使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工作难度加大,延长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而且还会使档案管理人员无法分出精力来进行编研以及科学开发。同时,这种手工的档案管理方式也给档案查找者带来不便。一方面档案查找者在查找自己所需的高校档案时也相应地必须要采取手工方式,这种查找方式一方面会增大档案检索者的检索时间,增大检索能力,降低检索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档案检索者是手工查阅,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校档案的磨损。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办学条件的改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高校中得到广泛利用。其中,很多高校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入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很多高校都为本校的档案馆配置了相应地计算机设备并购入了档案管理软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但是从其管理效果的实现来看,有待进一步完善。

2.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受传统档案管理思想的影响,高校领导者往往不能正确认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因而,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存在一些问题。高校领导普遍认为高效的主要任务就是办好学、搞好科研、培育优秀人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只是个形式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忽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高校领导认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只是个形式问题,因此,只是在形式上设置档案馆管理人员这个职位,并且通常职位数很少,造成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手紧缺。部分学校部门认为录入档案是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与自身无关,因此,在档案材料的提交方面通常会存在滞后现象,导致高校档案管理人员不能够及时将档案资料录入档案,从而造成归档延误。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待遇比较低、升迁机会不大,由此,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不能够认识到本工作的重要性。

3.高校档案的利用率比较低

高校档案馆是对高校档案进行收集以及管理的地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档案存在的意义在于,它能够为高校以后的教学活动、科研活动提供较好的理论基础,能够真实地展现高校的历史面貌。但是在现实中,高校档案的利用率却比较低,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作用。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以及管理观念不能够与时俱进,仍固守传统的档案管理思想,不能够正确处理好高校档案管理的开放性与保密性之间的关系。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手段不能够与时俱进,仍然固守以前传统的手工录入汇编方式,一方面会给档案查找者带来不便,档案查找者在查找自己所需的高校档案时也相应地必须要采取手工方式,这种查找方式会增大档案检索者的检索时间,增大检索能力,降低检索效率。档案检索的复杂性使一些档案利用者不愿意进行档案检索,从而极大地降低了高校档案管理的利用效率,不能够充分发挥高校档案管理的作用。

4.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是当前高效档案管理工作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受过专业的档案管理培训,专业能力比较差,专业素质比较低;

第二,高校档案管理人员不能熟练的操作计算机设备以及档案管理系统,大部分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只能采取手工的方式进行档案的录入以及汇编。

二、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对对策

1.加强对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第一,要注重培养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政治意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要求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严守高校档案的秘密,不得随便告诉于人。为了保证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各高校必须要加强对相关管理人员的政治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第二,要注重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当前,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受过专业的档案管理培训,专业能力比较差,专业素质比较低,不能很好地胜任目前的管理工作,因此,各高校要定期对其进行专业培训,组织相关管理人员积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第三,要注重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当前高校档案管理人员不能熟练的操作计算机设备以及档案管理系统,大部分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只能采取手工的方式进行档案的录入以及汇编。高校领导必须组织高校管理人员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以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加强宣传,重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

由于受传统档案管理思想的影响,高校领导者往往不能正确认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因而,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存在一些问题。高校普遍认为高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办好学、搞好科研、培育优秀人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只是个形式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忽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加强宣传,重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一方面,高校领导应该转变观念,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建设中一项基础工作,必须要重视高校档案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增强师生的档案形成意识。部分学校部门认为录入档案是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与自身无关,因此,在档案材料的提交方面通常会存在滞后现象,导致高校档案管理人员不能够及时将档案资料录入档案,从而造成归档延误。在现实中,要通过报纸、广播等形式传播档案形成的重要性,增强师生的档案形成意识。

结 语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做得好,就能够为高校以后的教学活动、科研活动提供较好的理论基础,能够真实地展现高校的历史面貌。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建设中一项基础工作,必须要重视高校档案的管理工作。

篇3

1.2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低、不专业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门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思想政治、工作作风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当前西部地方院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大多为兼职或非专职人员担任,有许多为领导或教职工家属。这些人员素质低,没有经受过专门的人事档案管理培训,甚至对国家档案日常管理八项制度都不清楚,仅仅将其作为一个工作岗位“混日子、领工资”,加之年龄偏大职称偏低,接受新事物能力低,其专业能力、从业态度、思想品德、工作作风等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需要,急需更换或提升专业素质。

1.3经费投入不足,场地不标准不健全

由于受办学经费限制,目前西部地方高校办学经费普遍不足,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的投入更是少得可怜,没有专项经费,缺少专门的档案管理场地,大多是普通办公室改装而成,面积不标准不规范,“三室”没分开,“三防”不到位;档案保管的安全性无法保证。必备的档案管理材料都配置不足,档案管理员很少有出去学习进修的机会。

1.4人事档案内容收集利用率低

高校人事档案涉及教职工的年度考核、工资与劳动关系、学历、履历、各类鉴定、培训和评定岗位技术、党团政审、奖励、职务任免等材料。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西部地方院校人事档案收集的材料主要是一些个人基本信息,内容很简单,对于更详实材料尤其是新近职务职称岗位变更、获奖等很难及时收集,不能反映个人全面信息和最新动态。另外,西部地方院校领导认为,个人的档案材料要严格保密,教职工个人信息只容许上级领导和组织部门使用,其他人不能调阅,即使本人也不能随便阅览。导致人事档案的利用率低,没有真正发挥出档案的作用和效益。

1.5档案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化建设落伍

目前西部地方院校人事档案管理手段模式仍以人工收集整理上架为主,以纸张为主要信息记录载体,分类、编目、检索主要靠手工完成,档案材料归档整理速度缓慢,环节繁杂,效率低下;管理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处于初步起步阶段,无法实现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无法实现档案的网络化接收、传递和共享,导致目前西部地方院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处于被动辅助地位。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

2解决对策

2.1西部高校领导应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人事档案具有凭证、参考和服务作用,可为高校快速发展起到保驾护航作用。是高校领导选人用人、举贤荐能、绩效考核和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档案管理与利用能充分反映高校综合管理水平与办学实力。因此,西部地方高校领导首先在思想认识上要意识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为保证人事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应出台文件对各单位人事档案收集提交提出明确具体要求,将人事档案工作作为单位年度考核硬性指标。划拨足够的档案管理经费;按照国家要求每千人配备一名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定期选送档案管理人员出外学习进修;为档案管理人员职称职务晋升提供便利;提供合适的办公场地和标准档案管理库房;同时定期调查了解档案管理工作,及时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从而更好地发挥高校人事档案工作应有的职能。

2.2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西部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对于已在岗的人员依据其意愿,要么进修培训,要么调离岗位;对于新近人员必须严格要求,必须是档案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通过公开招聘、理论技能考核,上岗面试等环节择优录用,同时对其思想政治、工作态度、待人接物等方面严格要求,以保证进人用人的专业性、高质量。平时工作中还要不断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和定期考核,使档案管理人员成为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精湛、信息化技能强的复合型专业人员。

2.3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建设标准档案用房

加大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经费投入力度。学校领导应充分意识到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应每年为人事档案管理划拨专门的使用经费,配足配全管理设备材料;按照国家人事档案管理标准建设专门的“三室”(库房、办公室、阅览室),规范的档案管理场地、库房,多渠道筹措资金尽快落实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

2.4提高人事档案收集利用率

通过领导负责、下发文件、建立基层档案管理组织、定期召开档案管理工作会等途径,强化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检查督促基层教职工能够按照高校人事档案十大类(个人自传、专业、考核、履历、错误、证明、奖励、工资、党团和其他类)全面及时上交;同时,人事档案除了个别材料需要保密外,大部分内容尤其是个人业务档案是可以公开的,如教职工基本信息、职务职称、年龄、专业、党政关系等,这些信息公开后,可为有关单位了解当事人基本情况提供便利,更大范围发挥人事档案材料作用;同时也降低了档案管理部门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篇4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会直接影响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尤其是在高校教育体质不断改革,教育范围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档案管理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这样才能够与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相适应,更好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服务。

一、现阶段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虽然多年来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力度一直在强化,档案管理质量也有所提高,但是由于档案管理内容多,工作强度大,因此其中依旧有很多问题,改进档案管理对策迫在眉睫,下面针对目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今昔几点分析:

1.缺乏高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

虽然档案管理工作对于高校的发展十分重要,但是依旧有很多学校领导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在n案管理人才的培养上也十分乏力。缺少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档案管理很难规范进行。从档案学特点来说,档案管理是一项系统化、专业性的工作,它对于管理人员与教师的要求很高。由于学校内部人才流动性大,管理人员与教师专业性很难得到保障,很多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直接上岗,根本认识不知道档案管理的工作要点,对先进的管理技术不熟悉,进而影响了档案管理的规范性,比如在搜集、归档以及装订等环节上工作不严谨,常常出现归类错误等问题。

2.信息化技术应用程度不高

在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全面普及档案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当前档案管理事业的主要趋势,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也实现了操作上的标准化、自动化,为规范化管理通过了良好的条件。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力度不够,不是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就是虽然引入了信息技术,但却没有与学校发展实际相结合,导致信息技术优势无法发挥,信息化程度不高。

3.欠缺现代化的办公设备

档案数字化管理依赖于计算机设备以及大量的计算机软件,否则管理将无法进行下去。现阶段虽然很多高校建立了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也开始强调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管理却欠缺规范,个别高校计算机设备极少,信息化办公无法全面落实。档案调取以及阅读十分不变,虽然引入了数字化管理理念,但是却没有将数字化硬件与软件设备购置完全,导致数字化档案管理效果不明显,档案资源的作用发挥不出来。

4.档案检索效率相对较低

现代数字化档案管理中计算机检索是作为关键的环节,它取代了传统手工检索的方式,极大的提升了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但是目前很多学校在档案检索方面的技术并不完善,检索效率低,从而加大制约了数字化档案管理的进程,降低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二、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改进对策

在分析了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后,下面针对具体的改进对策进行具体分析:

1.完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环境

为了能够确保档案管理各项工作可以顺利进行,学校内部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且要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校当前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完善管理策略,在原有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补充。以提升学校档案管理水平,提升档案管理地位为目的。档案管理者必须要严格遵循规范制度,其他部门的管理人员与教师应该积极配合档案管理工作,一同为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努力。

2.从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来提供管理水平

档案规范化建设与档案人力资源队伍的建设不可分割,必须要具备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档案管理规范化才能得以实现。所以说高校领导者以及管理人员应该将档案管理人才培养纳入学校战略发展部署,积极开展实践性、专业性强的档案管理培训活动,全面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以及职业道德,使其能够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得的重要性以及自身的责任,进而在未来的管理中能够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促进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

3.增加经费投入,提升档案资源开发水平

高校应该从当前的发展形势出发,客观认识到当前档案管理的关键,而档案资源开发需要大量的经费,因此高校应该建立档案管理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依靠地方政府以及其他机构的提供资金,资金来源讲究多源化,政府财政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所面临的财政支出越来越多,高校应该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帮助政府减轻负担。另外,学校还必须要强化信息化建设力度,并且通过完善档案管理机制,强化档案管理人员建设力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档档案管理力度和作用,为学校教育工作提供更多的资料和依据。3.2建立健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各

4.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应根据有关档案法规和本校、系的实际情况,制定和调整档案的各项管理制度。使教学档案管理全而实行“三纳入”“四保证”,即纳入高校管理制度之中;纳入各级管理人员岗位责任,作为考核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纳入单位考核、奖惩制度之中;做到领导有保证,工作人员有保证,工作时间有保证,经费开支有保证。使档案原始材料在有序的过程中得以积累,从根本上保障档案工作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建立起由分管领导、部门专兼职档案员等为主要成员的档案管理网络,并由上而下建立起严密的层层监督机制,明确岗位责任制和检查评比制度。

结束语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目前高校档案管理的情况来看,管理制度不完善,信息化程度低,档案管理者素质不高的问题非常普遍,这必然会制约档案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会无法满足高校教育教学的各项要求,因此本文针对高校档案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的管理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篇5

1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学生档案信息不够完善,从档案的管理内容看主要表现在,社会活动和学习成绩,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显现的比较少。管理模式比较落后;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管理专业技能的有待提高,管理档案工作标准和规范化不够专业;制度方面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等问题。这些给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了不变,也给学生的信息传递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1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技能人才的缺失

根据时代的发展科技进步高校要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就要有管理学生档案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当代我国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大多数工作人员没有专业的学生档案管理培训。一般来说,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年龄相对较大,对现代科技信息接受能力相对较弱,且对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他们对学生档案工作不够重视,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和潮流,从而制约着高校学生档案管理面向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

1.2档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国档案管理法,相对指定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制度,很多高校的管理制度只是模糊界定了部分内容,没有明确指出操作的具体实践方案及管理办法,没有明确管理职责,没有做到让管理员有依有据的操作,从而给管理档案工作造成了很多的漏洞,同时也是制度的不完善造成工作人员对学生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失去了一定的管理意义。

1.3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相对落后

科技信息发展水平不断的提高,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也能迅速发展运用到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当中去。然而高校工作人员的意识不到,导致了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仍然使用老旧的管理方法管理,显然是工作强度越来越大,工作效率越来越低,相应的影响了整体的发展作用,促使其他利用档案的有关部门和院校,不能共同的发展,影响了充分共享的效果,制约了学生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

1.4缺乏当代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思想意识

当代高校领导与学生档案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对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和态度都不是十分的重视,经过实践和工作中可以看出他们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处于可有可无的,没有实际的价值,在缺乏学生管理意识情况下,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来结合现代科技信息管理的模式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很难实现的,这样就营销了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促使了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人员领导和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意识上的错误,缺乏积极主动创新的精神。

2面对当代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的决策

2.1建立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系统

建立标准化,科学的管理高校学生档案系统,实现当代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信息化。利用现代科技信息和发达的计算机技术,利用网络应用技术和软件开发人才建立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系统。按照当代现代信息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建立系统。如:归档内容,安全维护,数据信息的采集,学生在校期间的各个环节,有需要记录档案的都需要纳入系统当中去。其目的是规范档案管理人员的操作性强,办事效率高,更重要的是做好了与教学工作和学生相关工作部门的信息化系统对接。汇总学生信息,实现学生自愿信息共享,有利于更高效率的工作和利用信息。这样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效率才能够符合当代社会的需求。

另外还要加强高校档案管理系统安全问题,建设强有力支撑的防火墙措施,避免信息的遗漏和丢失。

2.2当代高校档案管理人才需要培养

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可以提高档案管理质量,也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加大对学校各个部门的衔接工作。因此高校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培训专业技能知识也要培训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问题是十分必要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技能要跟上当代信息发展的需求。培训当代科技信息内容,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档案管理专业技能,学生信息分析和信息处理能力等方面,综合不定期的培训逐步符合当代档案管理的需求,主动认识和学习到档案管理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内容,让其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2.3当代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意识需要提高

有了健全的机制和管理办法,不是摆设而是要运用到实际当中去,潜移默化的过程进行提高档案管理意识,从领导层面到基层工作人员加大力度,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有了学生信息,根据学生信息了解学生,也有利于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不是单纯的管理档案,要根据档案信息开展学生的素质教育,等各方面培养,还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打破常规的管理意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校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问题与对策;项目编号:52WT1517;项目负责人:陈亚敏;负责人所在系别:固有资产管理处。

作者简介:陈亚敏(1988-),女,河南郑州人,天津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识,促使高效率的管理,科技信息化管理,智能化管理,让其档案管理也在教学和实践当中发挥作用。所以提高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还是十分重要的一项艰巨任务。

3当代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创新研究

3.1加强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

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准确把握学生管理档案的问题所在,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解决处理。加强学生档案信息类别,改变陈旧的归档方式,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充分显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档案个性化,能够反映出学生的能力和心理变化的内容等。

3.2实时跟上时代步伐面对现代化模式

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需求人才也在一直发生着变化,以往的档案管理工作和服务范围满足不了现代教学和以后工作的需要,现在档案管理只是被动的提供信息服务,对趋势的转变和现代化模式认识不够充分,对社会的需求不能发挥重要职能,所以要及时的转变管理模式围绕人才目标和培养就业进行档案管理,适应当代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模式。

3.3制定高校档案管理规范制度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配合规范的当代管理系统,提升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按照管理制度,从建档到归档,都要按照系统和管理规范制度来操作,保证学生档案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促使档案管理有依有据,有制度可循,规范的制度需要配合高素质人员进行严格的操作和管理,加强管理员和领导层的培训和队伍建设。掌握和熟悉规章制度及当代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系统。

总之,当代高校的学生档案管理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部分,能够对学生在校情况做最为完整的记录,要能够充分保证档案信息的收集以及归档等各个环节的管理科学性。只有从多方面加强对学生档案的管理,才能有助于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所以高校的档案管理具有一定价值。在高校学生档案里记录着学生的个人履历和思想品德及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社会关系;家庭组成;备考信息等其他档案资料,这些档案信息客观的反映在校大学生的方方面面,以便走向社会,可以作为考核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罗金燕.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发展[J].文学教育,2013,(2):58.

篇6

一.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

高校人事档案是记录教职员工个人经历、思想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等内容的原始文件材料,是教学、科研、职称评定以及考核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主要包括人事档案管理和人事文书资料管理,其主要内容有:

1.保管好人事档案,为高校人事工作积累档案史料。

2.接收、核对、整理人事档案材料,办理人事档案查阅、借阅和转递,为人事工作和学校建设服务。

3.做好人事档案的统计和数据分析工作,为人事工作提供信息服务。

4.做好人事档案的安全、保密、保护工作,确保人事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5.调查研究人事档案工作情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做好人事档案的业务建设。

6.应用人事档案现代化管理技术,不断促进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

随着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

1.加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推动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高校的人事档案是学校内部各项改革的重要依据,关乎着学校的发展与建设,因此,加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充分利用好人事档案资料,对高校发掘人力资源、强化管理机制、实施科学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加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实现社会信息交流与共享的体现。高校的人事档案中储存了许多人才资源的信息,包括学术研究进展与学术成果创造的信息。及时地提供正确有效的信息,帮助人们获取相关的档案资料,会促进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3.加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保护国家文化财富,积累信息资源,具有现实和历史意义。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积累和丰富档案信息资源,不仅有利于当代的人才管理工作,也有利于文化资源保护,有利于加大社会记忆。

三.当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现状

1.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意识认识不足 缺乏相关的管理体系和制度,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所建立起的人事档案管理网络,它的运行效果目前不很理想,目前学校部分人员对人事档案的知识了解不够,对人事档案是信息的认识程度不够,高校人事档案工作者对人事档案管理的责任心不强。并且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也不够,没能充分认识到人事档案是是社会的财富,好好的管理它和保护它是每个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者应具有的职责和义务。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需要有一个专门的管理制度。但是,在有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上,存在制度、职责相对不健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建档管理体系和制度,一些相关的制度和检查考核措施等也都有待于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

2.管理方式落后,不适应工作需要。

当前有的高校人事档案的分类、编排、整理、装订,以及查阅还是手工操作,耗费时间和人力;检索处于原始手工方法,查找十分不便;办公室、阅档室和库房三室合一,对档案库房的安全埋下隐患;人事档案的物质载体不断受到自然的、人为的损害等,都应尽快改进。

3.教职工的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绪多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人才流动日益频繁,由于存在一些不合理、不规范的流动,造成人才流动与档案转递不同步,造成“人档分离”。有些教职工档案无法及时转过来,有些教职工已经流动,档案仍在学校人事部门,这给人事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难题。另外有的教职工个人档案意识薄弱,使一些不按要求处理和完成人事档案材料的现象常有发生,造成人事档案材料的缺漏、不完善、不规范等问题。

4.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我们虽然有了一支稳定而发展的档案干部队伍,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对档案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学校熟悉档案内容,进行档案信息深层次研究和开发的专业人才匮乏。

5.高校经费投入不足,现代化管理滞后。

由于在一些地方,受财力、物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学校对人事档案管理经费投入较少,现代化管理手段还没有引进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人事档案的信息利用停留在最直接、最简单的程度,缺乏深度的开发和利用。同时,档案目录仍为人工抄写,字体多样,用笔不统一;档案材料无统一的印制格式,表格大小不一,有的材料左右不留间隙,给归档装订造成困难。

四.改进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高校人事档案事业要实现科学发展,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进行新的思考和定位,不断在发展变化中寻求和确立人事档案工作与时俱进的路径和办法。笔者认为要做好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需做到以下:

1加强领导,把人事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同志说过:“档案工作是各项事业的一个重要基础,这个基础不牢固,将来我们要负责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单位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人事档案是高校各项活动的真实记录和经验积累,也是学校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凭证和依据。因此,高校各级领导要用历史的观点看待档案事业,重视和支持档案工作,把人事档案工作列入学校单位工作的议事日程,平时要加强学校领导经常督促检查,及时解决人事档案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尤其要解决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编制、库房设置、设备添置、经费落实等等困难问题。

2.学校的人事材料收集要及时准确

人事档案记录着一个人的学历、资历等原始材料和历史证件,因此防止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档脱节”现象发生,并加强移交归档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做到不积压、不丢失、准确无误。并根据高校特点,利用年终、学期末进行个人及部门总结的机会,多渠道、多层次有针对性地重点收集,严把入口关,同时加强档案材料的鉴别,避免重复、空洞、虚假的材料入档,从而维护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加强高校人事档案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高校要通过借鉴和利用当代管理学中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形成行之有效的档案科学管理理论。高校要加强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要不断将现代先进的技术设备、技术手段和技术成果引入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实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专业化、自动化。同时,通过制定和贯彻各种标准、规范,使技术应用和分工协作有统一的科学准则和依据,保证各项档案工作能够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且在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取得最佳的效益。在信息时代,信息的共享与网络的沟通更依赖于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如各种档案数据的交换、档案信息的传递、档案资源的共享、网络平台的链接等,都需要通过建立一系列的标准、规范来实现,必须通过制定和建立各类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标准,形成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标准体系,确保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各项工作的有效实现。

4.注重培训学习,提高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为提高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其实际工作能力,在日常工作中,还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如定期参加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培训班、组织档案工作研讨活动等,鼓励其钻研业务,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提高政治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和对做好档案工作的认识。注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一专多能”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管理人员对摄像、摄影、计算机操作等数码科技知识的培训学习,以更好地完成图片、影像等电子档案的整理和保存工作。

5.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档案出入的保密性

为了确保高校人事档案更好地为学校组织、人事工作服务,针对高校特点,要建章立制,加强管理,堵塞漏洞,按章办事,形成一整套查阅、传递、材料收集、清理、整理、定时归档的制度体系,使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收集内容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一个人德、才、能、绩等诸方面内容,对不认真执行制度,或私自涂改材料;或个人携带档案;或不经领导审批便私自查阅档案者应进行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使高校人事档案管理走上制度化轨道。

五.结束语

总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我们要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的资源优势,就必须适应高校的发展,对当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重视和解决,要重视日常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注重从基础做起,细化管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档案管理的水平,为高校单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一、高校档案管理中电子档案的应用问题

(一)相关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国高等教育的振兴,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在近年来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但是却由于管理水平低下等原因,从而使得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下,这也就使得他们难以做好相关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虽然不少高校都招聘有专门的电子档案管理人员,但是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通比较低,而且很多还不是科班毕业。由于没有接受过专门且全面的电子档案管理培训,因此在档案管理中无法及时对相关材料进行收录和整理,进而也无法使得电子档案在高校档案管理中得到有效的应用,而这样只会加大后期相关资料管理和查询的难度。

(二)电子档案应用方面的资金欠缺。我们身处在21世纪互联网时代,学校档案室作为重要的信息聚散地,在将电子档案应用到高校档案管理中的时候也遇到了诸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技术资金的投入上。在资金投入上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很多高校都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了整体硬件设施的建设上,比如教学楼、食堂、宿舍等公共设施等建设方面,以致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应用于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另一方面则是个别高校在资金投入和使用上存在盲目性,虽然相关部门划拨了一部分资金用于电子档案中,但是部分负责人却不能根据实际需要统筹安排资金,盲目购置各类数字化资源与设备,这无疑也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虽然电子档案应用使得整个高校的档案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资金投入不够等因素的影响,依旧对其发展产生了诸多的阻碍。

二、加强电子档案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一)提高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随着电子档案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逐渐加强,同时也就对相关的电子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尤其是作为高校档案管理的主要负责人,为了确保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他们必须在日常的工作中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一是要具备专业的电子档案相关管理知识。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不仅要深入钻研专业知识,还要在工作实践中掌握各种管理技能和技巧,尤其要牢牢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进而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工作的能力。二是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由于高校电子档案中录入的都是一些重要的内部资源,如果电子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坚定的意志和较高的政治素养,就可能导致信息的外漏,并做出一些损害学校利益的事情。因此高校在招聘相关现职档案管理人员的时候,除了对他们的基本能力进行考察以外,还要考察他们的政治素养。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校以及师生的利益不会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二)加大对电子档案应用资金的投入力度。随着电子档案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趋势逐渐有所加强,在信息化技术的时代,加大技术资金的投入力度则显得尤为必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如何才能通过资金的投入促进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主要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作为高校,一定要加大对对现代化设备的购置资金投入。比如利用计算机进行检索则更加便捷;通过微缩技术、扫描技术等则能对档案资料进行有效的保护。也只有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才能有效提高电子档案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率,从而有效克服以往档案工作的人工操作的落后性。由此可见,添置现代化的设备显得尤为必要,同时也能使整个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走向更加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总而言之,作为高校,在对电子档案应用进行资金配置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性和科学性。

三、结语

虽然高校档案管理室只是存储相关资料的一个地方,但是只要对这些资料加以合理利用,则能展现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尤其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人们对于高校电子档案的应用重视性也逐渐有所加大,相应的也意味着相关工作人员肩负更大的使命和责任。总之,借用电子档案的应用来保障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确保每一位师生的利益不受侵犯。

【参考文献】

篇8

虽然不少高校都招聘有专门的电子档案管理人员,但是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通比较低,而且很多还不是科班毕业。由于没有接受过专门且全面的电子档案管理培训,因此在档案管理中无法及时对相关材料进行收录和整理,进而也无法使得电子档案在高校档案管理中得到有效的应用,而这样只会加大后期相关资料管理和查询的难度。

(二)电子档案应用方面的资金欠缺。我们身处在21世纪互联网时代,学校档案室作为重要的信息聚散地,在将电子档案应用到高校档案管理中的时候也遇到了诸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技术资金的投入上。

在资金投入上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很多高校都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了整体硬件设施的建设上,比如教学楼、食堂、宿舍等公共设施等建设方面,以致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应用于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另一方面则是个别高校在资金投入和使用上存在盲目性,虽然相关部门划拨了一部分资金用于电子档案中,但是部分负责人却不能根据实际需要统筹安排资金,盲目购置各类数字化资源与设备,这无疑也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虽然电子档案应用使得整个高校的档案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资金投入不够等因素的影响,依旧对其发展产生了诸多的阻碍。

二、加强电子档案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一)提高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随着电子档案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逐渐加强,同时也就对相关的电子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尤其是作为高校档案管理的主要负责人,为了确保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他们必须在日常的工作中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一是要具备专业的电子档案相关管理知识。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不仅要深入钻研专业知识,还要在工作实践中掌握各种管理技能和技巧,尤其要牢牢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进而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工作的能力。

二是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由于高校电子档案中录入的都是一些重要的内部资源,如果电子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坚定的意志和较高的政治素养,就可能导致信息的外漏,并做出一些损害学校利益的事情。因此高校在招聘相关现职档案管理人员的时候,除了对他们的基本能力进行考察以外,还要考察他们的政治素养。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校以及师生的利益不会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二)加大对电子档案应用资金的投入力度。随着电子档案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趋势逐渐有所加强,在信息化技术的时代,加大技术资金的投入力度则显得尤为必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如何才能通过资金的投入促进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主要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作为高校,一定要加大对对现代化设备的购置资金投入。比如利用计算机?M行检索则更加便捷;通过微缩技术、扫描技术等则能对档案资料进行有效的保护。也只有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才能有效提高电子档案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率,从而有效克服以往档案工作的人工操作的落后性。由此可见,添置现代化的设备显得尤为必要,同时也能使整个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走向更加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篇9

一、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

高校档案管理人员都属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有着传统的观念,服务意识不强,常常以档案属于保密文件不向师生提供信息,导致档案信息开放度不够。

(二)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低

由于档案工作缺乏创造性,缺乏向上发展的空间,所做工作也容易被领导忽视,所以导致人才的管理培养制度不健全,缺乏高素质人才。由于社会发展迅猛,很多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不能跟上新时期,新发展的步伐,造成自身素质不高、文化程度低、知识储备不够、缺乏新事物认识等客观现实,使得高校在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很难顺利推进。

(三)缺乏新的理念

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对档案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的管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纸质手工模式,已经向着现代数字信息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些高校缺乏创新,面对着行业的发展,故步自封,守着事业单位的金饭碗,啃着传统吃老本,观念和管理模式都不更新。

(四)管理机制不健全

档案管理建设是管理单位人才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有力保证。当前,有越来越多的年轻职工加入到事业单位中来,他们拥有对新事物的独特看法,拥有新知识、新观念,对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大有益处。但是,当前的高校档案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传统的管理方式使得新员工怨声载道,而单位却不加以改进,造成新员工对部门产生不好的印象。

二、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服务意识

高质量的档案服务是档案管理的本质目的,当前社会人员流动加快,各个行业的发展迅猛,档案管理人员也要顺应时展潮流,改变传统的被动式的管理模式,实现专业化的服务管理,将用户需求当做自己工作的最高目标,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着眼于未来,为信息需求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

(二)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档案管理质量与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密切相关,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培养,首先要明确责任权限,提高责任意识。档案管理人员的水平关系着档案管理整体的水平,提高管理人员水平首先要明确责任权限,只有明确自己的职责与管理范围才能加强管理,建立完善的高校档案管理体系;提高责任意识,管理人员要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创新管理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以便完善档案信息管理体系;其次,增强安全意识,提高管理能力。高校应该针对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责任意识淡薄等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档案管理培训,除了将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全面性、实用性的指导教育之外,还要加强部门工作的考核,使其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

(三)转变方式,创新管理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到来,学校也应该转变工作模式,加强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第一,转变观念,提高服务意识,转变行政管理的老传统,加强以服务为目的的新观念。深入基层单位,加强日常工作的沟通,主动提供相关业务指导,完善自身的服务能力;第二,完善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加强计算机为主导的现代化信息平台建设,促进行业管理从纸质化向数字化发展。(四)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机制要提高认识,将档案工作的制度规范研究放到重要的位置,科学合理的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引入优秀的档案管理工作人才,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得以高效开展。另外,要加大人员、资金的投入,引进先进设备管理,利用档案的数字信息化完善档案的管理,从而将档案管理工作做好,服务好职工。

作者:徐盈 单位: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篇10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C-

0185-02

信息网络不断融入高校档案服务管理工作中,逐渐使档案管理和档案资源进入信息网络的高速公路。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围绕信息网络在高校档案规范化管理中对档案的收集、管理、利用工作所起的作用展开分析,以供同仁交流探讨。

一、利用信息网络科学地收集和管理档案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网络化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是一个涉面广、要求高、投入多、难度大的系统工程。档案资源记录了高校发展的历史轨迹,同时又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因此档案资源的重要价值和历史意义毋庸置疑,如何让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和服务手段跟上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步伐,便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信息网络可以创新管理、培训的模式。高等院校是知识传承、学术研究、科技发展的前沿和领军,在获得信息和传播知识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的建设为高校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应用平台。在计算机时代到来的初期,档案管理工作引入了计算机技术,但只是应用于档案目录的分类管理和打印工作,仅局限于单机处理或局域网内部的目录检索和存储,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化管理,这种低科技含量的管理模式导致档案管理系统错误率较高,数据库较混乱,缺乏对数字化档案的应用,查询提取也不太方便。同时,兼职档案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工作的布置也沿用原始的工作方法,既不科学也不人性化。人员变动大、专业性差造成档案管理的混乱和工作效率的低下。同时,笔者所在学校有新老校区之分,各校区距离远、路程长,对各二级学院、系的兼职档案员的培训和工作指导也消耗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近几年来,四川音乐学院不断从工作中探寻和摸索,建立起一套网络管理的新模式,采用广为应用的网络信息通信方式,利用各种信息网络的平台,以档案馆为核心,将各部门、院、系兼职档案员作为基本“单位”,运用信息网络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向各个“单位”发出“指令”,确保档案馆对各兼职档案员有效的“指挥”和“控制”,通过网络完成工作布置、培训、协助等档案管理工作。四川音乐学院着重从最基础的管理工作抓起,档案资料收集的源头主要在兼职档案员,各部门院系的兼职档案员手里都掌握本部门的办公、行政、教学、艺术等文件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是这些文件的草拟、或者经手人,管好他们,就等于掌握了档案收集的第一步。于是四川音乐学院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并拟定了制度,将各部门书记和兼职档案员作为第一责任人,将责任具体落实到人头,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机构、统一制度。

同时,四川音乐学院还利用校内的OA办公系统通知等文件,将任务落到实处,提高兼职档案员的紧迫感,加强他们的责任意识;通过网络即时通信工具建立信息员联络群,并利用电子邮件、手机、座机等通信方式,直接与兼职档案员联系沟通,文件、管理培训、远程控制等,让档案管理模式有效地利用信息网络这种快捷的平台,把档案管理工作从低效率的基础管理模式逐步引入信息化、网络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二)档案收集可以通过快捷、高效的信息网络实现。为了发挥档案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加大高校档案馆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四川音乐学院及时更新设备,大力投入,完善软硬件,为档案管理提供良好的软件平台。如利用档案网络化管理软件,让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由各部门兼职档案员通过网络来完成。对本部门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录入工作,既提高了各兼职档案员的业务素质,也加强了其管理工作的责任心。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档案系统管理员单独为各部门院系建立用户账户,为各部门兼职档案员各自授权,使各部门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各兼职档案员用指定的用户名和密码通过网络登陆的管理系统操作平台,在管理员的授权范围内进行录入、编辑、上传、下载、打印等规范操作。档案系统管理员则实时对各部门的录入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并有权限进行修改等操作,实时控制和管理档案的录入操作,在录入归档的过程中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最后,通过对移交到馆的档案资料进行再次核对检查,提高了归档的实效性、准确性,降低了错误的几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利用信息网络数字化科技存储档案。档案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包含了计算机辅助管理和文件电子化管理的概念。对传统档案可以采用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方式进行,改变传统保护档案的模式,利用网络媒体、数字存储、扫描等技术,将原始的纸质文件、胶片、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等落后介质上的信息资料转换成微机可识别和处理的数字信息格式,存储到微机的存储器中,如利用扫描仪将各种照片档案或纸质档案数字化输入计算机管理软件,这样更有利于保护档案的原载体,同时实现本机或网络的快速检索,通过信息网络远程共享档案资源数字信息,提高档案资料的利用率,让更多的档案用户能通过网络直接利用档案资源。对新兴的电子档案则可运用更多新的技术手段、新的管理模式,将数字签名、数字印章等技术运用到电子档案管理中。档案资源的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综合了各种新兴的数字技术手段,使高校档案馆提前做好建立数字化档案馆的基础工作,硬件平台的飞速发展预示着未来建立数字化虚拟档案馆已经不再遥远,信息网络化成为高校档案工作必然的发展方向。

二、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科学地利用档案

高校档案馆通过信息网络这个开放的平台,将存储于本馆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档案资源数据库有计划地开放开发,让全国甚至全球的任何一个计算机终端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和共享这些数据库资源,这对于利用和开发档案资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也有利于分散于各地的高校档案馆利用网络加强档案资源的交流,通过信息网络的共享交换数据,取长补短,增进认识,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为国家节约资金,使档案管理工作进入良性循环之中。

(一)在信息网络新技术条件下查阅档案。要加快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就要努力做好档案的保管和利用工作,更科学地发挥档案的功能。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利用信息网路这个强有力的平台实现了各类网上信息的共享和利用,只要能联入互联网,经过授权的用户,都可以提交查阅申请,在查阅授权范围内可查阅各类文件、图片、视频等电子化的档案文件,同时档案管理者通过网络开展档案的展示,让用户较为集中系统地获得信息和线索,这种新技术条件下的查阅利用方式,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硬件海量资源存储的能力,运用信息网络的强大检索功能实现方便、快捷高效的查询。

例如,四川音乐学院采用形式多样的借阅、查阅方式,通过档案管理系统查询、电话查询、网络通信工具查询、扫描传送文件内容等服务方式进行借阅、查阅;通过网络通信工具或电话查档的部门,经过档案馆使用网络视频或手机、座机电话等进行安全确认之后,将电子文件或扫描件通过网络通信工具传送给对方兼职档案员,之后上门完善查阅手续等,提高了办事效率,增加了档案的利用效果。

采用创新科学技术,在信息网络中利用档案管理系统的检索、查阅、借阅功能,对档案管理系统中的各类电子文档资源进行快速的题目检索、全文检索或者模糊检索。通过多种有效形式进行档案资源的检索、借阅、查阅管理,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下档案资源数字化的价值。让档案管理工作实现资源数字化,管理信息化,传输网络化,服务多样化,资源共享化,为基础查询提供最方便、最快捷的途径,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查询方式。

(二)利用网络新技术开发利用档案资源。档案资源的共享化即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依靠信息网络技术做好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工作。档案资源的网络信息化既能维护原档案资源的真实性,又为档案资料信息的存储和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档案资源的网络信息化即以网络信息技术为运用基础,以档案规范化管理为主导,以实现档案资源共享为目的,利用数字化的手段和网络化的技术方式,将零散的档案资源进行转换、存储、整合、共享,为高校教、学、研、管和决策工作提供丰富优质的信息服务,大力推动高校档案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进程。档案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数字化档案馆,利用档案资料数字信息数据库,以及档案资料信息管理系统和良好的网络平台与硬件支持,即可实现数字化档案馆管理平台;数字化档案馆在高校档案网络化信息化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既能提高高校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又能加大高校档案资源的共享力度,利用档案资源网络化的远程传输能力,实现档案资源为社会服务的功能。档案资源的开发要在确保部分保密档案的安全以及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四川音乐学院也逐步加大对档案资源开放开发的力度,并逐步通过档案信息网络平台系统向全社会开放,真正做到信息资源共享,为档案史料学科的编研工作提供大量丰富、有价值、快捷的信息资源,将档案资料的价值最大化。

综上,档案管理工作进入网络化、信息化是必然的发展方向,高校档案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为档案管理信息网络的创建提供了基础,应加大力度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制定科学有效的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利用好信息网络,拓展服务领域,不断完善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科学地做好档案收集和保管,科学地进行利用和;研究用户需求,做到有目的的服务,扩大信息网络对档案工作的影响,使档案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篇11

一、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关于普通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可从国家明确规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中看出端倪。《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高校应当将档案管理工作作为高校基础管理工作,并应当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纳入高校管理整体体系之中[1]。高校档案管理主要包括高校教学档案资料、学生个人信息档案资料以及科研档案资料、党政工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从某种程度上是高校教育、科研管理的缩影,对于高校的发展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档案管理对于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教书、育人是高校存在的最根本目的,也是高校对于社会的最重要的价值所在。高校的教学档案主要包括高校在教育过程中所积累形成的文字材料、图文、影像视频等用于教学的资料。这些教学资料往往是集高校所有教师的知识、文化和教育方法等之大成,是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们劳动成果、学习成果的积累,这些资料基本能够反映教育的发展的历史变迁和当时的思想动态以及最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等。高校教学档案资料对于今后的教学不仅仅是可供研究的宝贵资料,更是可供其它教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鉴的宝贵资料。同时高校教研部门通过研究高校教学档案,能够适时评估当前高校的教学质量,为推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档案管理对于提升高校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开展科研活动是高校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高校档案管理对于科研档案的管理是提升高校科研水平的重要手段。高校的科研档案记录了高校在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实验数据、实验方法、科研成果、科研目的、科研经费等关键要素。通过科研档案的记录,能够充分反映高校教研工作的水平,能够全方位检查高校科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高校科研水平,获得更好的科研成果。

(三)高校档案管理是高校进行学生管理的重要手段。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档案资料,主要记录了高校学生的个人资料、学习成绩、身体状况、家庭背景等重要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一般会伴随学生终身。高校学生档案资料对于高校管理学生有重要作用[2]。通常高校学生都多大数千甚至上万人,学生的整体状况,包括学习状况、身体状况、家庭背景状况都是高校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原始材料,通过对学生档案的管理、分类,对于学生的家庭状况了解,可以按需为学生申请特困奖学金;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状况,给学生分发奖学金;通过了解学生的特长与爱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特长;通过对于学生档案的掌握,为学生未来的升学、就业提供帮助。这些都是高校档案对于高校学生管理的意义。

(四)高校档案管理对于高校党政工作开展的意义。党政工作也是高校的生存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之一。党政资料作为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的人事管理和各个教育、组织、科研、院系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党政工作档案主要记录高校教职人员的人事档案资料,高校党员档案资料,高校政务资料等。高校党政工作档案对于高校教职工队伍的管理,对于高校教职工、高校党团组织、党团活动的开展以及高校整体政治生态具有现实意义。高校党政工作是保证高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高校党政档案管理则为高校党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记录了党政工作开展状况。通过党政档案管理,提高了高校行政机构改革,高校院系设置与调整,高校教职工绩效考核,高校人事调动管理等提供参考与评定依据,有利于高校党政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档案管理伴随着高校的发展不断进步,然而由于当前高校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校师生力量暴增以及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专业化程度不断加强,高校档案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与高校当前发展速度不相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与现今的高校的高速发展不匹配,高校的教学规模和高校的管理模式日新月异,但高校的档案管理还停留在手工阶段。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还没有在高校管理者心目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高校的管理过程中片面重视高校对于教育、科研的作用,但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教育、科研以及校园管理的积极作用,根据发达国家著名大学的管理经验,高校档案管理对于学校积累教学方法、分层管理学生、积累科研经验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高校档案管理手段滞后。信息化的发展使档案管理全面进入了信息时代,然而我国多数高校的档案管理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一些高校的档案管理还停留在手工阶段,多数高校没有较为先进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来对高校档案进行科学化的管理。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较低,管理模式和档案建设、分类、检索等手段落后,导致档案利用率低,不能充分发挥档案在高校学生教育培养,科研过程控制以及重要资料的保存,教学过程的优化和记录等中的作用。同时高校对于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滞后,使档案管理相关人员难以适应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没有形成,一些形成了初步的档案管理系统,但档案管理系统与高校校园网络共建信息平台中往往不能与共享信息和通讯。此外高校档案管理信息更新缓慢,利用率不高也是我国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高校档案管理模式创新的路径

(一)构建高校高效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高校先进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是提高高校档案科学化管理的必要手段,在当前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面对高校的教职工规模不断扩大的现实,高校的科研、教学、学生信息档案等档案信息越来越复杂,海量档案信息利用传统手工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构建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体系是高校档案管理模式创新的必经之路。构建高校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首要任务是调研档案管理和档案应用过程中的实际需要,统一高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和联网协议标准,确保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能够在高校校园网、高校数据接口、数据库来源等统一协议,确保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能够实现校园网、互联网、教育网等信息在有权限范围内共享,实现信息资源共同管理。其次,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应当全面整合高校档案中的教育、科研、党政、教职工人事档案等方面全面信息整合与档案资料数据统一采集,建议统一数据库,并及时更新数据库,避免重复数据库建设。再次,在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重视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安全性。信息化的最大弱点就是安全性,安全性在网络体系中可能会造成致命的缺陷。高校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通过加强系统操作应用权限,通过数据加密保护以及信息认证和信息传输加密以及网络签名等方式加强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体系的构建。

(二)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地位。档案管理对于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以及高校基于高校档案管理在提升高校教学水平、提升高校科研水平、提高高校进行学生管理水平、提高高校党政工作开展效率上的重要作用,高校档案管理水平是体现高校学术研究水平和科研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高校管理者和政府相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提高高校档案管理在高校整体管理中的地位,通过整合高校信息化档案管理资源,合理规划高校档案管理的未来出路,通过不断加大对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投资,构建科学现代化的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国家对于档案管理建设制定和出台了相关标准,在高校档案管理体系的建设中应当按照相关标准提高高校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水平。同时应当加大高校档案管理相关人员的培训、培养力度,专业人员,通过档案管理理论和实际管理培训,提高档案管理队伍的人员素养,提升高校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

(三)创新高校档案管理的实际应用。高校档案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为高校日常教研活动和开展校园文体活动提供帮助。创新高校档案管理模式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提高档案对高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切实帮助。提高高校档案管理的实际应用首要任务是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应当与高校各个院系和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做好信息联动,深层次研究和总结高校档案信息中的对科研、教学和人事管理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其次应当强化高校档案信息的检索、开发和利用。高校信息档案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各个部门、院系、科研小组的实际情况,建立快捷方便的高校档案的检索体系,使使用者能够在权限范围内方便地检索相关资料,从而提高高校档案的利用和实际应用, 使档案管理起到为科研、教学和校园管理服务的作用。

(四)创新高校档案管理人才培养机制。高校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提升离不开专业的档案管理团队和管理人员。创新高校档案管理模式必须培养专业素养强、思想道德素养高的高校档案管理团队。应当根据高校档案管理的岗位职责需要,优化档案管理团队,明确各个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人员素质条件。其次应当通过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规范档案管理人员的作业标准和工作绩效,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准确率和积极主动性,通过激励制度保证档案管理工作及时、标准、规范。再次,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工作和再学习制度保证档案管理人员持续进步、提高,及时学习最新、最前沿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知识,开展多样化的技能比武、演练和档案管理技术研讨会等活动保证档案管理知识、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四、结语

总之,高校档案能够为高校学术研究及应用提供最有价值的资料,同时对于高校文化建设和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与传承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必须正视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创新高校档案管理模式,提高高校档案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篇12

截至今年12月28日,科室今年共计接收档案13832份,调出档案3142份,其中接收高校毕业生档案10690份,较去年增长9%;接收代管经开区、南湖风景区流动人员档案2280份。库存档案总数量已达份;今年受理初、中级职称评审231人次,代办正常、提前退休129人次;

二、亮点工作

1、档案数字化工作

今年3月份,中心总支会议决定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中心主任徐波同志带领科室负责人多次赴长沙省人才市场对接此项工作,并制定了分三步走的具体步骤:一是对科室办公区域和档案库房进行提质改造,将科室原有的三间办公室打通合并,建成接待区、前台办理区和档案数字化工作间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档案业务办理大厅;二是斥巨资购置先进的数字化扫描及相关设备,聘请3名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劳务派遣人员进行操作,建立起档案数字化工作流水线;三是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成立了中心分管领导为组长,科长为副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的“岳阳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档案数字化领导小组”。计划用2年时间对库存近7万份档案进行全省统一标准的数字化分类、整理和建档工作,现目前已进行数字化的档案达3000份。

2、引进人才落户工作

根据 文件要求,为全市引进的人才提供便捷的落户办理,中心与岳阳楼公安分局人口与出入境管理大队积极衔接建立“岳阳市人力资源市场集体户口”,对凡来岳务工的人才,在将个人档案放在科室托管的基础上,持科室开出《岳阳市流动人才落户通知单》到就近派出所直接办理集体户籍,可与本市市民享受同等的各项待遇和优惠政策。从9月份实施以来,中心目前已为3名来岳务工人员成功办理集体户籍。

3、专人转递档案服务

今年11月份,中心总支决定派出两名工作人员专人转递一份特殊档案至上海市金山区流动人才发展中心金山中心。因某些客观因素该人员档案不能走普通邮政机要通道,时间紧任务急,中心两名工作人员冒着疫情的威胁,牺牲周末休息时间,在短短3天时间内奔波千里,解决了当事人的燃眉之急,让漂泊在异乡的岳阳籍流动人员感受到了组织的关怀。

4、开启代管机构档案服务

今年6月份,我中心与经开区、南湖风景区人社局签订人事档案代管合作协议,将辖区内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所有解除劳动关系的流动人员档案转至我们代管,弥补了区直部门的档案库存容量不足的难题,也让我中心库房的空余容量得到了有效利用,

三、存在问题

中心档案工作目前虽已趋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档案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合理开发利用档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1、档案规范化管理不够。由于对档案管理宣传力度不够,档案管理培训方面缺乏,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部一直以来没有专业的档案保管员,所掌握的档案管理知识不够,致使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连续性,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不高。

2、档案现代化管理不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当前我中心档案管理现代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充分发挥档案室的信息功能,更方便快捷的服务于大众,还需做出艰苦的努力。

3、档案系统化管理不稳。目前部档案托管由新老两个系统管理,新系统已经全面实施了全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线上对接工作,但老系统由于特殊原因,一直都没有进行系统维护更新,虽然现在大部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已转录新系统管理,但尚有三千余份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在老系统中管理,一旦出现系统故障,将会对工作带来极度不便。

四、意见及建议

1、加强档案保管方面的培训力度,使工作人员能严格按照档案接收、鉴定、整理、保管、利用程序实施管理的同时,既能做好对档案的保管、保卫和保密工作,也能做好档案防火、防盗、防虫咬、防霉变等预防工作。

篇13

社保管理工作作为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做此工作的职工能掌握一些较为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但是就目前来看,大都是一些具有管理学及其他相近学科背景的人员担当着高校社保管理职工,对于社保管理工作一般都是不甚了解,都是在摸索中上岗。并且其中的很多职工在上岗之前并没有接受一些关于社保管理工作的上岗培训。同时也因为职工所学专业与社保无关,从而使他们分心于所学专业的巩固与一些评审考试,导致社保管理工作只是存在于表面形式上而影响了社保管理工作的效率。在新时代,人们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保管理工作更要求每一位职工都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以及服务意识,努力服务好每一位高校教职工,从而共同推动着高校教育的发展。

1.2 社保管理的数据准确度不高

在高科技发展的新时代,由于电脑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管理手段的应用使得各种数据的管理更加的系统与便捷。但是存在一些高校社保管理工作人员对于计算机网络的管理手段并不是很熟练以及未得到一些专业系统的数据管理培训,使其在社保数据管理中容易出现失误,反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同时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扩大,参保的教职工人数也是不断增大的,可想而知,高校社保管理的数据也会更为繁多,这并不是仅仅依靠单纯的人力计算就能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其对新时代办公软件的不熟练,在导致工作效率低的同时还不能保证参保人员信息及所获补助费用的准确度,从而给高校社保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

1.3 社保管理档案不规整

在从事社保工作的工程中,对于直接形成的有意义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的保存则被称为高校社保档案资料。但是在一些高校社保管理工作中,因为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意识的不强烈,经常因为各种理由而忘记记录关于社保工作的各种活动,并且对于社保档案的管理也是马马虎虎,并不能对各种资料有较好的整理与统计,这也充分反映了高校社保管理工作中并未形成良好的系统的运行制度。

2 新时期对社保管理工作的需求

2.1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好服务工作,提高高校社保管理工作的水平,使高校社保管理工作更具有政策性、统一性,提高其工作效率。规范高校社保管理工作的业务工作流程,正确的处理社保政策与教职工的合理需求。保证社保信息的准确化,公正化,透明化,敢于接受全校教职工的监督。

2.2 积极运用高科技的管理手段,采用高技术、高效率的现代数据管理方式,保证高效社保管理工作的正确度,并积极提高工作效率。

2.3 顺应新时代对工作人员的要求,积极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培育有道德、有责任心、有能力的好员工。

3 完善高校社保管理的策略

3.1 建立团结有素质的高校社保管理团队

为了适应新时代高校社保管理发展的趋势,需要积极培育好有素质、工作能力强的社保管理工作人员。高校的管理高层首先应该充分意识到社保工作人员对于社保管理的重要性,积极选拔一些具有社保管理工作经验,自身素质高,道德水平高,能吃苦耐劳,不徇私情的工作人员。

3.2 提高社保数据准确度以及加强信息化管理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各高校可结合自身的需求建立相应的高校社保管理信息系统,做到统一管理社保信息,同时能通过一些快速生成的图标做到快速查询人员社保信息,从而保证社保数据信息的准确度以及查询的便捷性。

3.3 规范社保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