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物理二力平衡教学反思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授课时间
6月18日
教学目标
1、依据生活经验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概念,会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2、经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归纳、总结出结论;3、会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分析及准备
重点:1、平衡状态;2、平衡状态的条件;3、二力平衡条件及推导;4、二力平衡条件应用。难点:1、平衡状态的条件的说明;2、二力平衡条件的推导。
本节课是力和运动关系的延伸及应用,应该是初中力学的一个核心环节,学好本节课可以加强对前面知识的理解,同时为以后的受力分析奠定基础。
引导学生分析出“物体受到力还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原因是讲好本节课的关键,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
教学方法及媒体运用
探究教学及实验教学,实验器材由学生准备
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
内容预设
情景预设
效果预设
1、讲解中,举例时仅探讨了静止情况,而未谈到匀速直线运动情况,需改正。
2、验证二力平衡条件实验,学生设计基本分两种情况:(1)课本20页图8.2-2,但没有定滑轮;实验时受摩擦力影响大,经分析拿出课本方案更合理,但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2)设计成杠杆平衡条件的验证,尽管不合理,但要肯定学生的设计,对实验的设计分析需另案处理,不宜在本节课展开。
一、 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
二、 平衡状态的条件:F合=0
三、 二力平衡:
(1) 定义: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
(2) 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作业:1、总结本节课知识;2、动手动脑学物理。
1、提问: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2、提问: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内容在实际当中会不会存在?
3、提问:实际当中有无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并举例
4、讨论:物体受到了力为什么还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引导:物体之所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因为受到了平衡力作用的缘故。
6、讲解:平衡状态
7、提问:物体怎样才能处于平衡状态?
8、例证:平衡状态条件: F合=0
10、提问:二力平衡条件?
11、实验:验证二力平衡条件(学生分组实验,按自己设计验证二力平衡条件)
12、提问:二力平衡条件有什么应用?
13、延伸:受力分析基本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进行受力分析;(3)确定物体运动状态;(4)列方程求解
1、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2、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3、使学生理解平衡状态及其原因。
4、使学生初步理解平衡状态的条件。
5、在平衡状态的基础上理解二力平衡,使问题得到简化,再提出二力平衡条件,水到渠成。
6、使学生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7、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分析实验的能力。
7、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8、拓展学生视野,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板书设计
二力平衡
一、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
二、平衡状态的条件:F合=0
三、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
(2)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篇2
常规文档式或表格式的教学设计方法沿用多年,从文本上说并没有大问题。然而,由于缺乏清晰的知识递进关系,更多笔墨耗在内容的罗列上,缺乏活动的安排及其明确的意图,导致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思考不足,有的甚至是随便抄写一通,很难说得上课堂实施的构建和预演,课堂实施自然不理想。同时,就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学内容而言,老师、尤其是有多年教学经历的老师并不会有太多内容上的费解和空乏,抄写或誊写一遍教案意义不大。老师们欠缺的是根据学生情况如何组织、实施教学内容的思考。这应该成为老师们花时间、花功夫去认真对待的问题,也必然成为备课的核心关注。所以,采用线性化教学设计方法,让老师根据学生状况把精力放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实施上,把功夫花在活动的安排和取舍上,把思考放在设计的意图上,其意义远大于教学内容的简单罗列。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可能条理清晰,效率优良。
2 线性化教学设计方法的基本模型
如图1所示,线性化教学设计模型灵感来源于工作推进图和竹子形象,本身依从简单易用原则。纵轴为时间推进轴,像竹竿,有节点,节点为核心知识,连贯并有层级递进关系。纵轴从上至下,时间上可以考虑一节完整的课堂,也可以是一节内容需要两节以上的课堂。该轴不一定是直线,可以根据横轴的内容改变节点在横轴上的位置。横轴被纵轴分为左右两部分,像两片竹叶。左部分为内容活动轴,围绕节点的内容是什么,需要提出哪些核心问题,需要使用哪些核心方法,要安排哪些活动(如:实验、讨论、提问、交流、练习)来达成核心素养的获得?右部分为设计意图,围绕节点设计的目的是什么,达到什么程度?模型图把一节课的内容安置在一张A4幅面上,也可以利用横格备课本。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距离应根据书写内容的多少调整,无需等距。线性化教学设计是教师思考的结果,是思考结果的线性化呈现,本身并不需要技术含量,可电脑设计,也可在灵感来时一纸一笔画出,既简单易用,又有利于老师“成竹在胸”,实实在在地指导教师的课堂。
3 线性化教学设计方法应用实例
教学内容为人教版(2012)初中物理第八章第二节《二力平衡》[2],线性化教学设计实例如图2所示。
3.1 核心知识线性化
通过线性化教学设计,教师不只是完成了平衡态、平衡力、二力平衡、二力平衡条件、二力平衡应用等知识内容的简单罗列,而是需要把核心知识线性化以找出它们之间的层次、递进和逻辑关系: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引出平衡态,明确平衡态和平衡力的对应关系,理解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理解两个力满足二力平衡条件就一定是平衡力,平衡力之下物体处于平衡态,反之平衡态下物体一定受平衡力,如果只有两个力,这两个力一定满足二力平衡条件,这样就完成了核心知识之间的链接和闭环。
3.2 核心知识为节点
接下来,以核心知识为节点,需要安排怎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意图是什么,目的为何?教师都要有预先的思考。回顾牛顿第一定律,明确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处于平衡态,通过实例了解平衡态下的物体不受外力的情?r并不多,那么平衡态受到的力有什么特点呢?于是自然引出平衡力,通过实例分析平衡力至少两个以上,其中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力,二力之间有怎样的关系?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和归纳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同体、等大、反向、同线。到此迎来了知识混淆点,学生较难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因此思考通过分析静止于桌面的书“压力、支持力、重力”的关系,让学生找到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关键。在二力平衡应用节点,安排以下3个问题:
(1)分析静置桌面的书其压力和重力的关系,找到此种情形下压力等于重力,为以后学习压强作铺垫;
(2)压在墙上的物体摩擦力和重力的关系,只要物体一直静止,处于平衡态,则摩擦力和重力为平衡力,静摩擦力的大小不会随压力的改变而改变;
(3)利用学生经历过的电梯问题适当增加难度,透过分析两个力平衡和不平衡时它们的大小关系,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粗略涉及超重、失重,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原来有超重、失重的感觉是这样的原因。
篇3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注重学生感情体验,提供给学生思考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情境中提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方案同时引导学生自主理解知识点。教学中创设的情境需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并且尽可能的真实,教师应该多方位考虑让学生灵活运用学习资料,让情境更加吸引学生注意更有益于知识构建。如在教授二力平衡时,可以找到一大块表面光滑的有机玻璃,让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同时站上去,各勾住弹簧的两端进行拔河比赛,观察弹簧上的读数相同。这样能够生动有趣地让学生学习到二力平衡。
2.开放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物理教学要求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使得学生终生受益,学科学习中获得解决一般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开放式教学模式满足这一要求,并能实现创新教育。开放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为学生拓宽创新思维的空间;开放型学习提供创新环境,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意识,逐渐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放型教学拓宽教学内容,摆脱陈旧模式,使教育面向多学科、生活开放,使学生能够处理生活中实际问题。如“光的描述”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播放光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LED灯、七彩灯等,让学生了解光波,然后采用一个手电筒和带有小孔的纸板演示光波传输通过纸板的过程,让带有小孔的纸板固定,老师拿着打开的手电筒照射纸板,让学生通过观察光通过纸板后出现光斑的现象提出疑问,最后教师总结建立正确光波的概念,并自然地引出本课堂需要讲解的主要内容。
3.类比策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物理学习策略是物理学习方法及对学习的控制的有机统一。类比策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形成总结、反思学习的习惯,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观,并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点的理解等。类比策略是根据两个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逻辑推理总结的方法。类比策略的一般过程是确定研究对象及寻找类比对象;对研究对象和类比对象进行比较;根据研究对象的已经信息,对与类比相似的关系进行整理;把类比对象已知的知识点类推到研究对象上。如教授并联电路特性时,就可采用类比策略,找到类比对象串联电路特性,如下表2所示,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点。
篇4
这样一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完成预先设计的复习任务,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并能对学生的解题技巧和方法作一定的点拨和指导,这样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应试能力.所以从很大程度上分析,这节还是很成功的,但是再仔细从我们的物理复习的目的和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去分析,我们学生的主体性又体现的如何?我们每个学生是否在课堂中都能得到发展,还是只在教师划定的一条目标线,跳过去就算完成教学目标呢?或者是老师给学生画了一个圈,每个学生能在这个圈中自由活动,就是高效呢?
在中考一轮复习中,我们教师如何使用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直接决定着课堂的效率.我们的复习不能单纯的为高中选拔高分“人才”服务,我们的复习要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在温故原有知识的前提下,充分提升对原有知识的认识,以便能更灵活、更熟练地运用原有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最好能把这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转化为解决一切问题的能力,这对我们物理教师的主导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导”学生所想.我们教师的导并不能单凭教师的经验和“想当然”来导,你教师觉得重要的问题并不一定是学生所需要克服的问题,或者是学生所存在的必要问题;也许你认为很简单的问题,学生却不思其解.所以,我们物理课堂上的“导”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在本环节中真正想获知什么?这就要我们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可以从检测课前预习作业完成的质量,到学生整体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再从学生个体对重点、难点的掌握情况等方面,方法如:从学生原有基础中去获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去了解学生自我感觉困惑的地方,也可以从和学生交流中了解,方法是多样化的,但是目的是明确的.根据了解我的学生情况来决定我们的导,就拿《力与运动》这一课的复习来讲,我们上面的这位老师这样的“导”比较适合于基础较好的学生群体,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我们这样的引导,只会使学生越“导”越糊涂.因为题目中考查的知识点,如二力平衡的条件,他们根本不理解什么是二力平衡,什么样的两个力就是二力平衡,它们满足什么条件等,那又如何从题目中归纳出知识点,并要突破难点和重点呢?
其次,“导”学生所长.“长”是长进,提升之意,也就是我们教师引导的东西能真正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我们的导必须让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以及解决物理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提升.如,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在复习过程中,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反思的能力十分重要,在导的过程中我们要采用多种导入方式来促进学生的能力的提升.如《力与运动》中,我们可以仅板书“运动状态不变”和“运动状态不变”,左右剩下空间的留给学生来板书形成知识框架,在这个环节中,我们的导是短暂的,却能给学生把关键区分开来,这样留给学生的是自己的思维和分析,对于基础不一的学生,我们留给学生的分析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是独立思考,也可以是分组合作,也可以是全班举手回答补充.方式的多样化是由授课班级的整体情况决定的.但最终的目的是明确的,即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升学生的能力.
篇5
3.巧用短语、口诀,便于学生记忆。在教学中、灵活的运用一些短语、口诀来概括概念规律等,便于学生记忆。如:学习“平面镜成像”时,将平面镜成像特点概括为“等大、等距、对称、反向、虚线”;讲“凸透镜成像”时把成像原理概括为“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学习“二力的平衡”时,把二力平衡的条件概括为“同体,等值,共线,反向”学习电流表、电压表时,把读数规则概括为“头看量程后看盘,大格小格算一算”等等。
篇6
以苏教版八年级第九章《力与运动》一课为列,在课前笔者将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预习导学部分一一罗列出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上传。
【学习目标】 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知道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知道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建立力和运动的基本关系。难点:认识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建立力和运动的基本关系。
【预习导学】
1.力的三要素分别是什么?三要素完全相同的力,其作用效果如何?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3.认真观察教材图9-7中的三幅图后,完成下列问题。
=1×103(kg/m3)=ρ水,所以得出松手后实心球会悬浮于水中。
但实际上,这道题还可以用比较法求解,即实心球完全浸没于水中,那么V排=V球,所受浮力为:
F浮=ρ水gV球=1×103kg/m3×10N/kg×0.0005m3=5N
F浮=G=5N,所以松手后实心球处于悬浮状态。
在物理习题练习中,一题多解可以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与思路,在遇到新的问题时能顺利挖掘出物理量间关系和物理规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也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指导学生做学习笔记
篇7
2探究性教学视角下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几个心得
第一,观察实验,探究科学定理
任何一个科学定理都是科学家们通过反复实验观察得出的,学习者,不妨重走科学家走过的道路,在新课前,教师先不要直接将定理公布给学生,而是先为学生做一些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进行积极思考,再展开相互之间的讨论,来总结其中的科学道理。例如:
在学习“惯性定律”时,教师在没有将惯性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前,可以先做一个小小的实验,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猜测实验结果。教师可以将一摞象棋放在桌子上,然后用一只尺子打掉最上面的象棋,让学生猜测这个象棋最终会落在哪里,学生根据平常的生活经验各抒己见,猜测实验的结果;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可以列举生活中实例,例如:用手旋转陀螺,手松开一段时间后,陀螺依然在转动;在平时做公交车的时候,当司机刹车时,乘客的身体向前倾倒――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来探究其中的科学道理,学生自主学习得出结论。
第二,设立情境,提出问题,做实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平时比较常见的例子,例如:挂在墙上的物体为何处于静止状态;为什么飘舞在平衡木上的芭蕾演员能够保持平衡;为什么自动扶梯上的人们能够平稳上升;天空中的飞机怎样才能平稳飞翔?通过这些生活常见的例子,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关于共点受力平衡方面的思考,向学生提出问题:在什么条件下能够确保物体受力的平衡?提出问题以后,先不要用实验去检验,也不要立即说出对应的结论,而是要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大胆想象问题的答案,例如:以飞机的飞行的全过程为例,分析飞机在哪一个阶段是平衡的阶段,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在曾经学过的知识的基础上,经过思考总结得出:
首先,飞机起飞时,做加速运动,此时,v≠0,此时飞机受力处于非平衡状态;其次,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做匀速运动,v≠0,此时飞机受力处于平衡状态;再次,飞机从空中降落时,做减速运动,此时v≠0,飞机受力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最后,飞机降落在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v=0,此时飞机受平衡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篇8
1.心理原因和舆论宣传的误导
不少学生由于中考的艰苦拼搏,终于考上了高中,所以想歇一歇,喘口气,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因此在中考成绩的喜悦中成绩不知不觉地落了下来,导致从高一的一开始基础就没能打好;另一些学生则相反,由于中考成绩不理想,不能从痛苦的心境中摆脱出来,不能积极地投入新的学习中去。还有不少学生从入学就开始为自己明年高二的选科做打算,对于那些不选考物理的学生一开始就放弃了物理学习。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物理成绩的两极分化必然加大。舆论宣传的偏差也是原因之一,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常会灌输物理难学的思想给高一新生,很多学生因此形成了一个心理障碍。
2.学习习惯不佳,学习物理不得法
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习惯。高中课堂一般在课本知识讲述的过程中进行深挖和拓展,因此课堂属于高速度、容量大,学生一面听一面还要做好笔记,由于一些学生不能有效、合理地进行注意力的分配,另外一些学生仍靠初中那种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缺乏对高中物理概念、公式、规律推导过程、适用范围和条件理解的重视,没有养成做完题后反思、总结、归纳的习惯,不能举一反三。
3.物理教师在教学要求上过高,在教学观念上陈旧
因材施教,这是每一位教师都明白的道理。但在高考压力下,应试教育依然影响着我们的教学,再者现在高中教学基本上都实行了小循环,大部分高一教师都来自刚毕业的年级,教师难免会提高教学要求,增加难度,从高一开始为高考备战。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主要是通过引导和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探究学习。同时,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绝不是单一的。广泛地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是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的原因之一。
4.初、高中物理教材的衔接梯度过大
高中物理研究问题复杂,如初中只讲二力平衡,高中讲多力平衡;初中只讲匀速运动,高中讲变速运动、曲线运动等。初中教材主要以定性描述为主,而高中则以定量计算为主。另外,数学知识不能同步衔接,如初中只讲标量,只有代数运算,而高中一开始就引入了矢量运算(如力的合成与分解、速度、加速度、位移等的合成与分解),但高一数学还没学习这些内容。高中物理每节的信息含量多,容量大,篇幅较长,语言叙述较为严谨、简练,叙述方式抽象、概括、理论性较强。描述方式较多:有文字法、公式法、图像法,它们互相补充,互相完善。
二、两极分化的纠治对策
1.作为高一新生应怎样提高物理成绩、减小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初中物理研究的问题相对独立,高中物理则有一个知识体系。第一学期的第一章讲述运动的描述,为运动学做准备。第二章从运动学的角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第三章是力的基本知识,第四章是牛顿运动定律,则从力学的角度进一步阐述运动状态改变(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大家可以看出前三章是为第四章内容打基础的。
学习程序一般是:预习、听课、做笔记、及时复习、看例题、做练习、疑难问题做标记,查阅资料找解答方法,或适当时候问别人。深入理解概念规律,加强习题练习,掌握各个知识点。无论大小测试,不要过分关注当前分数,而应该进行及时的纠正。另外,学生自己要注意系统总结。每学完一个模块,要把分散在各章的知识点连成线、铺成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想活跃。
2.作为教师应怎样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减小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同一个要求,同一种教法,必将打击学困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结果必然是两极分化严重。所以,教师要在目标的确定、新知的探求、练习设计中要分层设计、区别对待,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最大的收益。
可以提高小组合作,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它体现了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小组合作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把高中与初中教材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
篇9
一、创设情境,多引导学生表达和思考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这似乎已经成了教师的天职。不可否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确是学生的“师傅”,可为学生“答疑解惑”,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就是“我讲你听”,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忽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多是被动接受。接受式的学生虽然利于学生掌握理论性的知识,但却不利于学生理解应用。因此,在物理课堂中,教师还得转变观念和角色,多创造机会,在自由、民主的课堂气氛中创设情境,以情境而引导学生去表达,以问题而启发学生去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
在物理课堂中,不能依然抱着“以师独尊”的思想,而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以丰富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创造机会让学生去表达和思考,这样才能激活物理课堂。如在《摩擦力》的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导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此时可能有的学生会想到冬天结冰后车轮上锁链防滑、鞋子上有轮印,接着引导用手掌和桌面接触,在“不用力”、“用较小力”“用较大力”的情况下向前滑动,追问“你感到摩擦力是一个什么样的力?作用在哪?作用方向如何?”由此而启发学生思考,在实验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己的话来归纳什么是摩擦力,从而引出新的探究主题。在物理教学中,除了上述情境外,还可借助实验、动画等而创设情境,以情境启发学生表达和思考,从而引入新的探究问题。
二、合作探究,多引导学生分享和交流
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合作中讨论、交流“教”并不等同于“讲”,“教”更多指的是教学中的组织和引导,启发和点拨。要在物理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让学生能真正参与物理探究活动中,主动通过探究而获得物理知识的构建。要做到这一点,教学中就需以活动、问题而引导学生展开合作,从被动地“听”、“记”、“背”转变为主动的提问、质疑、交流和讨论。如实验教学中,实验的目的是什么,遵循什么样的原理,要选择哪些器材,如何安排实验步骤,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在实验中观察,然后归纳总结,学生的体验会更丰富。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通过问题而引导学生展开活动,通过活动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尤为重要的。先展示一个空烧杯,启发学生思考会不会对桌面产生压强,接着往烧杯中加入水后,问水对烧杯底和杯壁会不会产生压强?为什么?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追问“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启发学生用塑料袋装水来验证水对容器底部有压强,然后引导学生实验,继续追问“如果塑料袋内装的是其它液体呢?”学生继续实验,以问题“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而启发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得到“液体对容器底部和容器侧壁都有压强”的结论。如此,学生在操作中获得知识的构建,摒弃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课堂效率更高。
三、关注差异,多引导学生反思和归纳
在物理教学中,以“境”激趣,以“问”促思,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去经历物理知识的构建过程,当学生构建起一定的物理知识后,应用就尤为重要。在物理课堂中加强针对练习,用练习方式来帮助学生巩固,让学生从知识向技能过渡,这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但课堂练习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且能让学生在练习中反思,归纳所学生知识,做到举一反三。
在练习中,一是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很多学生在解答物理问题时,只会解题而不会反思,尤其是在出现错误时,不会反思错误的原因,对此,在练习中要引导学生学会纠错。如练习问题为: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A.100N;B.200N;C.0N;D.400N。在该题的解答中,因弹簧称受到的相反方向的两个力,运算时只能是相减而不能相加,故而不可能为400N;题干中明确指出“各用”,故而不可能为“100N”;弹簧称使用时处于静止,一定受到一对平衡力,也就能知道这两个力大小是相等的方向是相反的,在纠错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而进行判断。其次,要注重引导学生根据练习而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如用到了哪些知识点、哪些公式、哪些概念,哪些知识点容易混淆,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等,都可通过例题而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
“教”为“学”而存在,评价教师“教得好不好”,还得看学生“学得好不好”。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以“境”激趣,以“问”导思,以“练”促学,把物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喜欢物理,能自主参与到物理探究活动中,主动思考、主动提问,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合作,理解并掌握物理知识,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如此,物理课堂才会变得更加精彩,学生也才能在这样的物理课堂中学有所获,学以致用,获得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0080-01
本文所说的“潜力生”,指的是目前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初中学生物理成绩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学生不喜欢上物理课。本文探讨如何让后进生喜欢上初中物理课。
一、让学生体验物理学习的乐趣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形式,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中物理教材上专门设置了“想想做做”和“动手动脑学物理”这些栏目,让学生开展课内外的实践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做实验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之外,还能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的学习兴趣。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他们才能深切感受到物理学习的快乐有趣,从而能引发他们学习物理的欲望。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创造条件,把一些演示实验改成学生随堂实验;同时可以要求学生做一些课外小实验,让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自选器材,自拟实验步骤,自己设计数据记录表格等,独立完成实验的各个环节。如要求初二学生自己尝试制作小孔照相机、水瓶琴等;初三学生自己学习制作指南针、水果电池、电动机等。实践表明,那些平时物理检测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也和其他学生一样,对完成这些任务很感兴趣,做得很认真,在实验过程中同样可以获得很强的成就感。
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
初一学生刚上初中时一下子接触很多新的学习科目,物理是其中一科。如果学生对物理学习认识不足,就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在短暂的学习之后,没能获得预期的成绩,就容易对物理学习失去信心。所以教师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在备课中做好“备学生”的环节,为学生搭建攀登知识高峰的阶梯,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主动性。
对于潜力生来说,要使他们树立起学习信心首先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课堂上,不要向潜力生提问太深太难的问题,不要使他们难堪;相反,有时要有意地向他们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并且及时对他们说一些鼓励的话语。对他们的作业、试卷要特别认真地批改,写上中肯的意见和带有鼓励性的批语。测验、考试之后,不在全班公布成绩,不进行成绩排名,只要求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鼓励他们不怕挫折、努力前进;对于取得进步和暂时落后的学生,都要给予积极的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三、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识
潜力生不喜欢物理课,往往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物理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没有认识到物理知识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及现代科学技术中,发挥很大的作用。教师备课时若能充分挖掘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将一些和学习内容有关,学生又能理解的趣题、趣事引入课堂,就能让学生大大提高对物理学科的认识,从而能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如教学“连通器”时,给学生讲2003年全国人民抗击“非典”的故事,分析香港“SARS病毒”大面积传播的原因之一是当地很多家庭不喜欢使用地漏排除地面上的污水,造成与卫生间地漏相连的U型存水弯头内没有足够的水,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教学“密度与物体温度的关系”时,和学生一起分析为什么冷风空调应装在离地面较高的地方,而北方用的暖气则需装在离地面较低的地方。
篇11
二、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提高学生物理成绩的关键
教学中,发现每一批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学了后面的知识,前面的知识基本忘了;复习完前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又忘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通过摸索发现一个比较有用的办法,就是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把前后知识点联系在一起,让学生都能经常重复学习。例如,在课堂上讲下面一道练习题。
把重为5N,体积为0.6dm3的物块投入到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漂浮,浮力是6N
B.物体悬浮,浮力为5N
C.物体漂浮,浮力是5N
D.物体沉底,浮力是6N。
篇12
2.层次性原则
认知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课前的自主学习也是如此,必须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在没有学习新知识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解决多、难的问题是不现实的,同时学生间客观存在着个体差异,导学案内容设计必须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需求,随着解决问题难度的逐层增加,学生能够体验到探究获知的乐趣,在成就动机的驱使下,物理学习兴趣会愈发浓郁.案例分析:苏科版九年级下“电功率”课前导学这节课从学习目标上看,要学生知道电功率的物理意义是消耗电能快慢,熟悉电功率的单位是瓦,理解并应用电功率的公式,会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电功率问题又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尤其是电器铭牌上就有“额定功率”这一栏,为此笔者在课前导学环节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
问题1:怎样比较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
问题2:观察家庭电路中的电(能)表,在只开一只灯泡时,观察电能表转动情况如何?取下灯泡读一读灯泡铭牌上的额定功率是多少?接着同时打开两只灯泡,再次观察电能表转动的快慢情况怎样?想一想为什么转的快慢不一样了.设计意图:课前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功率”出发引导学生自主理解“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引导学生课前自主观察、体验电能表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额定功率的关系,猜想探究电功率与用电器中电流的关系(或与用电器电压的关系),生成探究欲望.
二、勤于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的灵动性
学而不思则罔,教而不思也罔,教学反思关系到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反思教学模式,有序促成高效
教学实践表明,有序的课堂让学生容易找到归属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主动性更容易被调动,每节物理知识内容都应该是有序的,在课堂设计时应该思考这节内容应该采用怎样的结构?选择怎样的模式?上完课后应该反思运用了该模式后学生课堂的主体参与度如何?积极性如何?通过对教学模式的反思,在思考中优化,切实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被充分调动,上物理课成为了一种享受,何愁物理教学效果不高呢?
2.反思教学内容,细节深化理解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时间有限,教给学生多少知识内容,如何教这些内容,都必须认真的反思,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内,每分每秒都很金贵,教学前后都必须结合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反思、筛选,思考如下几个问题.(1)哪些知识学生可以自主学习获得?(2)哪些内容需要教师的讲授,学生才能理解?(3)哪些内容只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就能有效获知?反思后实践,实践后在与最初的设计相对比再反思,反复改进和优化我们的教学,让每一个教学的细节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案例分析“浮力的方向”教学“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通常情况下通过实验让学生看到浮力的方向的,不过又大多因为实验缺乏对比性,导致学生认识上出现了“竖直”与“垂直”相混淆的现象.笔者通过反思,创新演示方法,用了两组相同的器材:大烧杯、乒乓球、水、黑线、小铁片,先将两个烧杯都平放在讲台上,结果都如图1(未垫板)所示,可以清晰看到两个烧杯中的绳子是平行的竖直方向.接着将一个烧杯底垫上楔形木板,两者再对比起来看,还是平行的,与水平面垂直,通过对比性实验,再通过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加深了学生对“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概念的理解.
除了教师要勤于反思我们的“教”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平时的课堂信息量都比较大,一个初中生即使上课认真听讲,其习得的知识也是短暂性记忆,要想内化为学生的能力,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特别是知识点多、抽象,学生下课如果不及时进行反思,课堂上留下的对知识模糊的印象很容易淡忘.此时,应该引导学生从课堂的学习中跳出来,反思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每一个细节,反思自己和伙伴们的所得和所想,及时的反思让课堂所学知识及其过程清晰地再现,有效固化了知识,同时物理知识和方法上具有连通性,长期坚持课后及时反思,让学习滚动式前进,消除重要知识遗忘的不良现象,使学生的知识网络化.
篇13
读新课标后不禁反思:物理本是从生活中来,为何还要创设情景?为什么不让学生直接走进生活做一做,发现问题?于是,在“杠杆”的教学中,采取了如下方法:将组内6个学生平均分成两组,方法不限,将木板上的十枚图钉取出,比较哪组快?学生在拔图钉的过程中,发现使用直尺、笔、圆规等学习用品撬动图钉比用手直接拔图钉省力、省时间。学生“做”得争分夺秒,互相交流,在“做”中思考,发现了问题,此时,教师提出:“为什么借助直尺、笔等能省力呢?它们使用时有什么共性?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工具?”带着这样的疑问,学生很积极地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去。
二、从“做”中探究问题,获得知识
(一)学生实验,“做”要贯穿始终
学生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实验的成功与失败关系到结论能否得出,学生对知识点是否有信服度。
1.会设计实验
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容易一手包办,让学生“照方抓药”,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师可以教会学生设计的方法,让学生自行设计。例如,在探究某一研究对象的影响因素这类问题时,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在设计实验的时候就要围绕这一思想进行。
2.会“做”实验
设计好实验后,学生热情高涨,可以依照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做实验了。但在实验的过程中,容易忽视细节造成实验的偏差。如,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求将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法拉动水平放置的物体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学生在操作时难以做到使木块匀速直线运动,对实验的结果难免有些影响。
3.会分析实验收集到的证据
实验操作过程获得的数据需进行处理才能得出实验结论。例如,要得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例的关系,要思考怎样的数据关系才是正比例关系。因此,在教学时,通过画图像的方法和求比值的方法从数学的角度能论证物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成正比例。有理有据地“做”给学生看,让学生明白一个结论的得出必须要尊重客观数据,严谨处理实验信息。
从“做”中教实验,教会学生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某个实验及实验过程,而是实验的设计方法和思想,符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同时,“做”中进行学生实验,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严谨的态度与精神。
(二)演示实验,“做”到互相配合
演示实验时,尽可能让学生当老师的助手,尽可能让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尽可能让学生获得实验的第一手资料,尽可能让学生对实验进行思考和交流。
例如,《苏科版八年级下物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教学中,让师生配合,将实验进行改进:先让学生把小卡片处于平衡状态,猜想应该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再通过反证法验证。这样,由教师的“做”变为学生的“做”,通过信息快递,理解小卡片此时只受两个力,且容易得出需要满足的条件。结合陶行知的“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的教育思想,当用反证法验证“共线”这一条件时,学生演示有一定的困难,于是教师演示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在教师引导下,指明学生画出此时的旋转后小卡片的受力情况,经过与原来小卡片的受力情况对比,学生很快发现,要使小卡片平衡必须满足“共线”。
(三)小实验,“做”中情感升华
物理来源于生活,可以利用日常用品进行物理实验,感受科学的真实性,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如,自制天平、测力计,能感慨人类的聪明才智;鸡蛋的浮沉,能感觉到物理的神奇;自制电动机,能体会到知识的力量……
学生手脑并用,从“做”中获得了知识,实现了教学的三维目标,不再是“死读书”“读死书”。同时,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充满着乐趣,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三、从“做”中解决问题,应用知识
新课标要求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将其应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一)会用物理知识来解决问题
如,密度的知识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分析土豆的出粉率,家庭电路的知识安全用电、分析电路故障等。
(二)会用各种测量工具的使用
如,刻度尺测量长度、量筒测量体积、秒表测量时间、天平测量质量等。
(三)会对实验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