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影视文学创作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影视文学创作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影视文学创作

篇1

(二)网络文学的大众“共鸣”

文学创作曾被视作一项神圣的工作,作家也被认为是时代精神的引领者。但是,在商业化和网络文学的冲击下,文学创作成了普罗大众的事情,作家的传统地位也受到了质疑和颠覆。现今,越来越少的人愿意花大量时间阅读文学名著,更多的人宁愿把有限的时间花在阅读无太多实质性内容的“畅销书”上。近年来,网络文学越来越受到群众的追捧,有的作品更获得了出版商的赏识。信息技术的进步赋予了网络文学便利性,让人们随时随地可以搜索并阅读,而且网络文学传播范围广泛,因而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对其有了认识,在无形中加大了其知名度。网络文学多由社会基础阶层创作,其思想普遍与时下大众的思想相符合,给人们带来了娱乐和享受,让人们产生了共鸣,使他们于压力过大的生活中找到了快乐和安慰。因此,网络文学的受欢迎不无道理。而网络文学的受热捧现象引起了当代导演的关注。由于网络文学本身已经拥有一定的话题性和知名度,若将其进行改编,其影视作品可以保证有一定的观众基础,而且喜爱该作品的读者必定会对该作品是否适合影视化进行讨论,在一定程度上为影视剧做了免费宣传。此实为一举两得之策。

(三)名利双收的“诱惑”

传统的作者在作品中主要是抒发自我主张,弘扬时代精神,赞美高尚情操,不计较作品是否能带来经济收益。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巨大的经济诱惑,一些作家的创作观念开始发生转变,作家王安忆曾说,“电影是非常糟糕的东西,电影给我们造成了最浅薄的印象,很多名著被拍成了电影,使我们对这些名著的印象被电影留下来的印象所替代,而电影告诉我们的通常是一个最通俗、最平庸的故事”。虽然王安忆所言甚是,但面对文坛的喧嚣,少有作家能不被诱惑只执著于真正的文学创作,坚持下来的少部分作家甚至被一些人以怜悯的目光看待。文学作家的稿酬与电视剧编剧的稿酬相差甚大,对大部分作家来说,电视剧创作的经济收入诱惑巨大。同时,影视化作品如果获得成功,不但可给作者带来收益,而且对提高该作者的声誉也有很大帮助。面对名利的驱使,当作品有被改编为影视剧的机会时,作者很难拒绝这样的诱惑。

二、文学作品影视化对当代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

现在是一个以影视文化为主导的文化消费时代,是文化正发生巨大变迁的时代。自有了文学作品通过影视媒介实现了其价值,并获得成功的例子后,影视文化与文学创作就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文学作品到影视作品的转变,文学作品影视化无疑会给当代文学创作带来巨大的影响。

(一)促进文学的创新与拓展

在影像的影响下,很多作家也把电影的表现手法融入到文学创作中,如闪回、蒙太奇。张承志在《北方的河》这一作品中,现在与过去交替变换,利用蒙太奇的手法深深地吸引了读者的目光,让读者紧跟着小说中人物的脚步,并随其意识流动,把自己带入角色中,身临其境,同时增加了读者对作品的了解和阅读的趣味性。因此,将文学语言与影视手法融合,不但丰富了文学创作的表现方式,而且也促进了文学本身的创新。虽然,影视的兴起对文学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文学创作并不会就此退出历史的舞台。文学作品影视化不过是将文学作品以另一种方式展现于人们眼前,让其大众化,为大众所接受。因此,影视永远不可能替代文学创作,影视业绝不会是文学的坟墓。相反,因为要与新媒介进行竞争,为了让文学的生存空间有所拓展,当代文学作家必定会不停地提升自我,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从而使文学在文化舞台上更加地发光发亮。

(二)引发了作家观念的转变

电影理论家张骏祥曾言,“电影就是文学———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大部分的影视导演获取灵感除了通过体验生活外,还会适当地阅读当代文学。文学有其独特的叙事观点、描述手法及艺术韵味,如果将文学的独特之处在影视作品中加以运用,不但可使影视作品的思想深度和广度有所增加,而且也会增添其魅力和内涵。因此,影视导演渴望能收获更多的受欢迎、能引起话题并适于改编的文学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家的创作倾向,使其作品倾向影视化。同时,当代文学的入市,让作家的灵魂被巨大的商业利润所侵蚀。文学作品影视化后,如果其电视剧或电影受到大家的热捧,会连带让其原著大受欢迎,同时也会增加该作者的知名度。此现象的出现,更让大量作家有意识地朝影视剧这一领域进发。文学能借助影视获得成功的事实让一些希望能在文化领域上大展拳脚、获得更多财富的作家开始改变其创作观念和写作策略,在创作的时候有意识地迎合影视作品。在这个书籍讲求销量、电视剧讲求收视率、电影讲求票房的年代,出版书籍获得的微量稿费与版税不能满足大部分作家的正常生活需求。对这部分作家而言,影视所带来的丰厚经济收益及其巨大的影响力深深地诱惑着他们,驱使他们将作品商业化、市场化,这也导致某些作家放弃了应该坚守的原则,创作动机不再单纯。

(三)导致文学严肃性消解并向大众化发展

在大量文学作品被影视化的当下,导演对可以影视化的文学作品的选择极度不严谨,对其真实性、逻辑性也不过多研究,致使不符合历史、逻辑的影视作品面世。将一些无法还原历史的作品影视化,使其他作家以此为榜样,认为作品只要能娱乐大众,受到群众认同即可,其他不重要。另外,传统文学的主要功能是“载道”和“启蒙”,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由独立的都市大众在文学消费者中占相当份额后,文学的功能中心开始发生了转变。都市大众之所以阅读作品,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增长见闻、充实自我,而是希望能满足其心理与欲望。如时下所流行的小白文、雷文、玛丽苏文等不被主流所认同的网络文学,虽然其作品可能会出现立意不清、言辞稚嫩、架构混乱等问题,但由于其大大娱乐了读者,虽然可读性不强,但仍有不少人乐意去阅读和追捧。现今,这种低层次文学作品不但为文化层次偏低的群众所需要,甚至也吸引了文化层次较高的人士。因此,“载道”“启蒙”不再为文学创作者所关注,文学创作的娱乐性与消遣性被无限放大,其严谨性也被大幅度削弱,最终导致了文学严肃性的丢失,消解了其哲学意味。

大众文化是一种世俗文化,其基本原则是能满足大众基本消费需求,主要是通过迎合、娱乐和取悦大众来实现其价值追求。影视作为一种最有效的文化传播手段,可把最大数量的群众纳入其传播范围中。而文学作品的阅读则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文化水平,因而其受众范围有限。在讲求节奏快、效率高的当下,大众更喜爱利用简单直接的方式体验文化———观看影视作品。因为影视剧可将文学作品中的场景、人物及其心理活动的变化形象具体化,不需要人们再去费力地想象和思索,能让人通过视觉与听觉双重享受,轻松而直接地完成审美体验。自影视传媒成了文学产生传播机制之一后,纯文学期刊逐渐为大众所忽视,而通俗的文学读物则开始走进大众视野,并成了大众的新宠。在商业化、市场化文学传播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文学作品影视化对当代文学创作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篇2

本文以《手机》为例,试说明商业营销模式下刘震云小说呈现的影视化倾向从而论证作家文学创作观嬗变的过程。

一、刘震云小说的大众化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文化热”正在被“经济热”所取代,在经济和社会都已转型和日益高涨的消费主义面前,曾经以新写实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的刘震云经过调整,向大众化认可的世俗化方向转变。就是说,此时刘震云的文学以不再以文学本身为目的,尤其是不再执着于文学的艺术性而是泛化为一种大众文化形态。

文学消费的核心问题是读者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讲,文学经典主要是大众读者制造出来的,而且,在文学生产与消费的现实关系中,在图书市场上,读者不仅是文学作品的欣赏者,更重要的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者,正如埃斯卡皮所言:“从商品角度着眼,唯一真正的读者是书籍购买者。所以文学作品必须能够满足大众读者的消费需求,深受大众读者欢迎,才能在市场上具有消费价值,从而实现自己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

“市场经济催生了市民社会的形成,大众市民成为文学艺术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这一经济体制带来的文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化,使得大众市民的文学艺术消费需求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手机》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描写的内容为主人公严守一婚外情之后与三个女人的四角关系。这样的选材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大众关注现实问题的心理,满足不同读者多方面各个层次广泛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消遣式的当下即时消费文化所驱使的。

二、小说写作模式的转变

(一)影像化的小说创作

小说《手机》的问世不同于以往刘震云的写作模式。它是一种“逆向发展”的模式,即先有剧本后有小说。对此有人质疑他的小说是否借了电影的光,对此刘震云回答说,“我对影视的介入,只是作品的介入,只是同意让我看得上的导演改编我的作品。我不会给电影打工,但我同意让电影给我打工”其实此时刘震云的作品已经有意识的运用了影视剧本的创作手法。

随着“视觉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话语跟思维方式的转变,对小说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文学不得不对自身进行创新。我们看到,一些作家的传统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他们开始根据发展变化下读者的思维方式,根据当下读者的思想、心理、感情、行为的表现而进行文学创作。原来传统的思维模式发生嬗变,小说的话语系统得以重构。于是,出现了小说运用电影场景描述的表现手法,一种再现与表现、时间与空间为一体的新的思维模式。

在我国,学界普遍认同文学的“影像化”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小说被影视艺术改编;二、小说创作中对影视手法的借鉴,即影像化的小说叙事。本文谈到的“影像化”侧重于后者。首先,文学“影像化”表现在文学手法的革新与借鉴。蒙太奇作为电影的基本镜头语言,己被广泛地运用到文学文本的生产之中。

文本中有大量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此时的创作刘震云经常把不同年代的事情组合在一起,把山西和北京的故事同时叙述。小说第一章中出现了几组有重要时间、事件的场景:

“1968年冬至那天,老牛和老严从二百里外的长治煤矿卖葱回来。”

“严守一他娘死得早,1960年被饿死了。”

“1989年春天,严守一他爹得了脑血栓。”

“半瘫的老严西向坐,严守一北向座,不知怎的,说起老牛,1968年共同卖葱,因为分账翻了脸。”

“1969年,镇上装了第一部摇把电话,老牛便去镇上邮政所看电话。”

“l996年,严守一成了电视台清谈节目《有一说一》的主持人。”

上面的文本用了几个个具有代表性的年份、事件组合在一起,年代与空间跨度很大,先后顺序很混乱,都是片段化的时间场景组织小说情节,可以看出这点是运用了蒙太奇的剪辑手法。将具有对比意义的场景段落放在一起,产生相互强调、相互冲突的作用,借此来表达作者的潜在寓意或是强调某些情绪、内容。这种对比描法的大量运用直接使得《手机》这部小说呈现对比式结构。

小说的三个章节也是借鉴蒙太奇的场面切换技巧将平行发展的三条线索“1969吕桂花给丈夫牛三斤打电话、2000年在手机普及的外部环境下严守一与三个女人的感情纠葛、1920年严朱氏因为“捎口信”的误会与严守一爷爷订婚事”三个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故事。

对比式蒙太奇把三组具有明显对立意义的故事组合在一起,深刻地揭示出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一切深刻的内在联系。捎口信、电话、手机都是信息传递的手段,作品使用蒙太奇的手法把它们拉入到同一场景之中,通过对比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初期、中期和晚期的时代变迁。

(二)碎片化的写作模式

“碎片化”,本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碎它也常常用之于对电影和文学的叙事中,与传统小说和电影叙事的线性逻辑、总体结构的完整单一、情节相对协调闭合相悖的是,“碎片化”叙事更多体现了非情节叙事、组合式叙述、开放式结局等特点。纵观刘震云2000年以后的创作,受影视创作技法的影响,在其小说故事情节构思时中不自觉地融入了“碎片化”叙述策略,加上刘震云特有的语言幽默,让这种结合了后现代艺术手法的小说显得更加独特。

组合的情节叙述。小说的故事构思分为多个叙事段落,在不同的段落空间里分述不同的人物活动轨迹,后在某一章节将这些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此种“碎片化”叙述和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密切相关,刘震云敏锐地观察到人们在当今社会被分为不同类别、不同群体,由此他也将关注点放在多元化社会格局下个体的生存状态。

可以说“碎片化”叙述策略体现了一定的文学价值,如突破了创作的时空限制,作者可自由的在各个平行叙述线索中穿作者本意是体现一种反讽和荒谬的思想,过于传统的描述方式不足以表达,而采用“碎片化”的故事构思,就可以达到这种颠覆式的写作目的。

三、今后文学的展望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文学不可避免地打上商品化的烙印。文学作品被看作是一种商品,它必然地要遵循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生产――流通――消费。因此文学要想进入流通领域走进读者视野,就必须借助一定的传播手段,而在现代社会中,连接文学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就是大众传媒。

日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大众更乐于接受直观快速具有娱乐精神的视觉艺术。因为观看影像本身就比阅读有更直观的感性特征,也更贴合大众的消费习惯。

面对影视的强势和文学的式微,不少作家面临文学生存的压力和商业社会消费文化的冲击。积极投身于影视的怀抱,他们的创作与影视联系密切。作品已经改编形成影视剧后非常符合大众的审美理想与观赏趣味,受到热烈反响。作家本人也获得巨大的社会名望与经济利益。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作家对此持保留意见他们认为“文学是最高的艺术形式”在他们看来参与影视改编会削弱作品的思想内涵、消解文学本质,文学的影视化是“文学的末路”。

其实刘震云不同于上述两种作家。他是在坚持原有的传统写作心态下,紧跟历史发展的步伐,与时代接轨,试图以影视做媒介,达到向最为广泛的大众传输文学理想的目的,从而促成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写作与现代媒介的真正合适的“联姻”。

面对已经变化了审美消费需求的大众,艺术家们应该通过“适俗”的态度去适应大众、满足大众的需求,而不是“拒绝”大众、孤芳自赏。其实,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文化选择和文学艺术的选择,因此也就会有这种“选择”所带来的某种文学艺术的范式和类型的演变。

当然,文学切忌无原则地迎合大众的低级趣味,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能提高文学表达的有效性,也能起到文艺对大众进行正确引导、积极提升的价值意义。

注释:

于国鹏.独家专访刘震云:我小会给电影打工[D].大众同报,2004.

高姿英.论世纪之交文学影像化叙事潮[D],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见中国期刊网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库,2004.

参考文献:

[1]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2]王晓明.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与文学分析[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3]董天策.消费时代与中国传媒文化的擅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篇3

    一、丰富的细节

    细节决定故事的成败,故事决定小说、影视作品的成败。“魔鬼在细节”——“20世纪世界四位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的密斯·凡·德罗,在被要求用一句最概括的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就说了这五个字。”[1]

    概念化、观念性强、缺乏有生活质感的生动丰富的细节一直是中国电影、电视剧中一个比较明显的欠缺。观念大于叙事的缺陷是每个创作者应正视的问题。

    “细节就是这些小事、小动作、小感觉,而作家、艺术家最需要的就是那些带有本质性、根本性的细节。”“什么是带有本质性的细节?就是说通过这些细节可以‘见微知着’。”[2]

    胡辛善于捕捉生活中真实的生动细节,譬如小说《四个四十岁的女人》中,链接四个小故事的细节,是她们小时候经常玩的“扣子轮轮转”的把戏,叶芸顺手从衣服上扯下一粒快脱线的有机玻璃扣,往上一抛,正面的讲幸福之事,反面的讲不幸之事。这么一个细节,将少年与中年、幸与不幸、故事与故事缝织得自然流畅,亲切可信,真是有意味的视听元素。此前,“当她(钱叶芸)从卖冰棍老太婆手中接过冰棍和十余张皱巴巴的一分钱纸币时,一直腰,瞅见了五步外用大蒲扇挡住斜阳的柳青,她竟忘情地把冰棍和纸币全往空中狠命抛去”[3]。这个小细节,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动感,把钱叶芸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后,柳青讲述完她的故事后,“泣不成声,她取下了眼镜,又撩起衣角擦拭镜片,用手背揩了揩满脸的泪水”——这真是地道的老俵嫂动作,岁月改变人,昔日的城市女儿全然乡土化了,生活的简陋、朴素、不讲究,让人敬重,却也有抹不去的酸楚。

    小说《这里有泉水》中,树云在青年老师余多和萧乐乐的怂恿下,一块下到鹅湖游泳,但她竟然在长衣长裤外穿上露胳膊大腿的游泳衣,真是名副其实的奇装怪服!这个细节很生动深刻,是改革开放之初,墨守成规的中年女性想变要变但又缩手缩脚的具象化的表征。还有钟如冰等人在校门口张贴的“对照入校”:“男同学不准留长发,女同学不准披头发;男同学不准花衬衫,女同学不准男人裤;男同学不准戴怪帽,女同学不准线外套;男女都不准高跟鞋,男女都不准喇叭裤。”[4]造成校门口一派混乱,这细节也很搞笑,但的确是曾经的真实一幕!改编成电视剧,这些细节一一照单全收。

    《蔷薇雨》里的细节比比皆是,仅以小男人辜述之的谨小慎微、一钱如命为例,如他约阿玮出来走走,在田埂上坐下,自行车就摆在身旁,他还是不放心地上了锁!他家中有间暗无天日的小书房,外锁内锁还要加抽屉锁,真是一个套子里的人,借助细节表现得惟妙惟肖。

    电视连续剧《聚沙》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张一弛见秋月儿的菜太差,出于同情,他买了三份菜,坐到秋月儿对面,将四喜丸子推到秋月儿的面前,秋月儿一惊,随即愤然立起,端着饭碗离去,而尴尬的张一弛一脸茫然后,狼狈地狠狠将丸子一口吞下!这一细节很真实很生活化。它突显了两人的性格,张一弛不坏,但他大大咧咧,这种怜悯是居高临下的,令对方不能接受。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秋月儿自尊得有点过敏的个性,人穷志不穷,致使其做出这种过激反应。换了有钱的沈佳琪或涂芃芃,人家肯定笑纳,不吃白不吃!

    “细节没有嵌在情节的链条上,没有编织在情节的网上,细节则无法把它的能量充分发挥出来,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打个比方,细节好像一片片树叶。树叶只有长在树上才有生命力,否则,树叶离开树枝,落到地上,它很快就会枯死。”[2]

    如若在假定性的故事框架中融入了大量鲜活的细节,那么,虚构的故事便得以成立,而且充满了真实感和美感。

    二、象喻

    “象喻”是中国古代诗学提出的一种诗性阐释方式。它最根本的特点是借助一些生动具体、含蓄隽永的自然美的意象或意境来喻示解释对象的内在风神和整体韵味。胡辛虽非诗人,但诗情澎湃,我从其作品感受到情意与形象的、内心与外物之间的关系。以下略举几例:

    奶山:《我的奶娘》中高高耸立的奶山和“我的奶娘”的奶,既有视听意味更有象征意蕴。“我的奶娘”去世后,依照习俗,“我”帮她拭身:

    “触目惊心的是——奶!我童年梦中莲蓬般香甜的奶疏疏地爬着细细的青色血管,流淌着白色乳汁的奶呵!消逝了!消逝了……只留下荒凉的、干瘪的、迷蒙的、收割后的秋的原野!平坦的胸,粗糙的、皱巴巴的皮上缀着片片褐色的寿斑,爬着蚯蚓似的僵硬的青筋,只有那紫黑色的,骄傲地耸立着,还证明着昔日的青春!乳汁干涸了,慷慨地滋润了多少生命!”[5]

    法国女权主义者西苏曾言:“写你自己,必须让人们听到你的身体。只有到那时,潜意识的巨大源泉才会喷涌。”[6]“妇女却从未真正脱离‘母亲’的身份(我指的是在她的角色作用之外:不是作为称呼而是作为品格和才能之源的母亲),在她的内心深处至少总有一点那善良母亲的乳汁。她是用白色的墨汁写作的。”[7]奶,是神圣、奉献之象喻。

    墨汁、本白土布:“在《蔷薇雨》中塑造的刚结婚就守寡的老祖母形象是贞洁文化观的符号,她用一方一方本白织布和‘一钵浓墨微臭的金不换墨汁’作为家训的工具,训诫女儿、孙女儿、曾孙女儿要保持清白女儿身,威严阴森,悲凉凄苍。”[8]墨汁、本白土布在小说文本和电视剧文本中频频出现。被墨染污了的本白土布与老祖母幽灵般的身影构成一幅极具象征意义的画面。传统的、女德观念早已溶入中国女性的集体无意识当中。老祖母那苍老的声音已深深地刻在徐家姐妹的心上,无论她们如何试着去忘却,但它总是顽固地于她们有意无意之间浮上心头。这是独具女性慧眼的文化反思,渗透了女性的自身体验和深切的形而上的认识。

    井:“三眼井有三只眼。三眼井井台由一色绿蓝色青石板铺就,井台为硬线条的口子,三眼井独立各不相通,构成方正拘谨的品字,就显出庄严与悲怆。”[8]井,一直是文学艺术倾心的物象。陆文夫有《井》,电影有《老井》,电视剧有《辘轳·女人和井》,井与市井,究其源,“立市必四方,若造井之制,故曰市井。”“古本文转自lunwen.1KEJIAN.com者相聚汲水,有物便卖,因成市,故云市井。”井就像是当今新闻会会场,女人在这里得到观照和监管!《蔷薇雨》赘引中有:“女人要有三只眼,两只眼看世上,一只眼看住心。”是有象征意义的。

    蔷薇雨:小说文本引了莎士比亚言:女人如蔷薇,转眼就凋零。又引朗费罗诗句:有些雨一定要滴进每个人的人生里。没有雨,大地化作一片荒漠;没有悲伤,人类的心会变得寂寞、无情而傲慢。“蔷薇雨”的寓意和象征蕴含其间。蔷薇,象征女人,雨,寓指人生的痛苦。

    电视剧《蔷薇雨》以图像语言表达,片头和剧中屡屡出现的空镜头是雨中的三眼井和井旁围墙上的蔷薇,无论昼夜。真是有意味的元素。

    沙崖:《聚沙》片头并屡屡出现于片中的空镜头是赣江畔的厚田沙漠,与北国的沙漠不同,江南空气湿润,又在河边,所以,枯水季节就是耸立于江畔的沙崖,仿佛是从“散沙”到“聚沙”的象征。当然,狂风起,散沙便轻舞飞扬,各是各了。

    在叙事作品中,如果一个隐喻在文本中反复出现,它就构成了象征。

    三、书卷气与市井俗语

篇4

一、苏轼与禅宗

苏轼在少年时就开始接触佛教,他在《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纂盘为寿》诗里写道:“君少与我师黄坟,旁资老聃释迦文。”这说明他从少年时就开始接触佛教,阅读佛经。苏轼家乡附近的成都、乐山、峨眉山,都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唐宋时期的四川,佛教已很发达。北宋971年,太祖遣高品内侍张从信往益州(今成都)雕刻《大藏经》,至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木刻官版《大藏经》,即《开宝藏》(亦称“蜀藏”)。另外,家庭的影响也使苏轼很早就接触佛教。苏轼的母亲程氏是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是虔诚的佛教信徒。父亲苏洵也喜与僧人交往,结交蜀地出身的名僧云门宗圆通居纳和宝月大师惟简。亲友中也多佛教信徒,因此苏轼从小便对佛教耳濡目染,又多与僧人交游,自称“少时本欲逃窜山林,父兄不许,迫以婚宦,故沽没至今。”[1]P1820不过,苏轼真正了解佛法,喜读佛书,是在凤翔签判任上受王彭启发而开始的。“嘉祐末,予从事岐下。而太原王君讳彭,字大年,监府诸军。居相邻,日相从也。……予始未知佛法,君为言大略,皆推见至隐以自证耳,使人不疑,予之喜佛书,盖自君发之。”[2]P1965在任杭州通判时,他经常听海月大师惠辩宣讲佛理,“百忧冰解,形神俱泰”(《海月辩公真赞》),并和禅僧大量交往,以至“吴越名僧与吾者十九”(《东坡志林》)。

元丰二年(1079)六月,44岁的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在狱中饱受折磨,几致丧命,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能签书公事,这对于政治上满怀抱负的他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乌台诗案”成为其人生的转折点。在黄州的五年,他更加用心习禅,“日往安国寺,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始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3]P391事实上,他是想用禅宗思想作为身处逆境中的精神支柱,解脱被贬的内心痛苦,可见此时,禅宗已对其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元丰八年(1085),苏轼得以回朝,任中书舍人。元祐二年(1087),官至翰林学士。因与旧党意见不一,又和洛党分歧日重,自感无法在京师安身,被迫请求外任,再次通判杭州。绍圣年间,新党再度执政,宋哲宗清除“元祐党人”,苏轼在政治上再度受到打击,屡遭贬谪,最后授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后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三年后又由惠州流放到儋州。

晚年一贬又贬的坎坷仕途经历,使他的思想更趋近于禅宗。在惠州时,他在《和庐山圆通慎长老》诗中说:“大士何曾有生死,小儒底处觅穷通。偶留一吷千山上,散作人间万窍风。”诗中表现出的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是深受禅宗思想影响的。被贬海南时,禅宗思想仍是其重要的精神支柱。

二、禅宗对苏轼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对其思想主题的影响

苏轼出身寒门,生活接近下层人民。又因其人生经历的曲折,使他对下层普通百姓的生活非常关心。他诗歌的很大一部分是描写普通农民的贫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但禅宗的苦空观,使他很多作品在描写苦难的同时又带有深沉的忧患意识。如元丰二年(1095)在惠州所作的《荔枝叹》:“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永元荔支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另外,禅宗对苏轼作品思想主题的影响,是通过对其人生观的影响来实现的。禅宗对苏轼人生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生如梦、随缘自适、乐天知命这三个方面。而相应的,他的许多作品中也体现了这样的思想主题。如“过眼荣枯电与风,久长那得似花红。上人宴坐观空阁,观色观空色即空。”(《吉祥寺僧求阁名》),“回头自笑风波地,闭眼聊观梦幻身。”(《次韵王延老退居见寄》),“再入都门万事空,闲看清洛漾东风。当年帷幄几人在,回首觚稜一梦中”(《送杜介归扬州》),“旧游空在人何处,二十三年真一梦”(《送陈睦知潭州》),等等。

(二)对其创作观念的影响

禅宗标榜“不立文字”,并不是说对语言文字排斥,而是说文学创作不能受文字的束缚,“随手拈来,都成妙谛”。苏轼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在创作中开阔思路,勇于创新。他的文章大气磅礴,读来使人荡气回肠,他的诗“以议论为诗”,他的词突破了以往“诗庄词媚”的传统,拓展了词的表现范围,由专写男女恋情、羁旅愁思扩展到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的随缘自适,又有“羁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蝶恋花》的凄凉愁思;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念奴娇》)的豪放旷达,又有“十年生死两茫茫,无处话凄凉”(《江城子》)的缠绵婉约。

不仅在内容上,在形式上苏轼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主要表现在词体方面的创新。第一,隐括词。隐括词指隐括前人诗文入词,苏轼的隐括词能做到不离原作而又能抒发自己的感情,而且又能做到符合词体音律和谐的要求。如改写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为《哨遍·为米折腰》,又以韩愈诗《听颍师弹琴》写成了著名的《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使其成为隐括词的代表作。第二,回文词。回文词其实只是士大夫的一种文字游戏,但是苏轼所作的回文词,却体现了他很高的文学造诣。如《菩萨蛮》:“火云凝汗挥珠颗,颗珠挥汗凝云火。琼暖碧纱轻,轻纱碧暖琼。晕腮嫌枕印,印枕嫌腮晕。闲照晚妆残,残妆晚照闲。”第三,集句词。集古人诗句成词,除了向人展示自己渊博的知识外,怕也有文字游戏的成分。苏轼词中有《南乡子》三首,是集前人诗句而作。如第二首:“怅望送春怀(杜牧《惜春》),渐老逢春能几回(杜甫《绝句漫兴九首》),花满楚城愁远别(许浑《竹林寺别友人》),何况清丝急管催(刘禹锡《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吟忘断乡台(李商隐《晋昌晚归马上赠》),万里归心独上来(许浑《冬日登越王台怀归》),景物登临闲始见(杜牧《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

(三)对其艺术风格方面的影响

首先,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苏轼形成了清新自然、平淡朴实、幽深清远的艺术风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于元丰二年(1079)的端午节在湖州所作。“肩典任所适,遇利机流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前四句“焚香引幽,酌茗开筵”,如实描写了诗人在寺中游览的经过。下面接着又描写湖州五月的景色:细雨蒙蒙,时下时止,寺院的小窗,清幽妍丽。透过寺院的小窗望去,四面围山,如同身处盆中,草木茂盛。忽然登上塔的最高层,眼界突然开阔,包罗大千世界。“眼界穷大千”与“盆山不见日”互相对比,微雨、小窗、盆山、草木,清新自然,深沉可喜。“大千”、“卞峰”、“震泽”,旷荡所便。正因为“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这种顺应机遇的思想影响,所以诗人才能“归来论所历,耿耿清不眠”,才能同“未寝道人”深夜在“孤灯”下谈禅。整首诗清新、自然,质朴。

其次,苏轼以禅入诗,以禅入词,创作出富有禅机理趣的诗词。我们熟知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诗告诉我们一种禅理:人只有处在物外,才能真正看清此事物。这和禅宗提倡“不受理障所蔽”是同一个道理。又如《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从表面上看是说西湖不管晴天雨天,淡妆还是浓抹都是美的。但他要表达的意思是外物呈现给我们的感受是和我们的内心相一致的这样一种情趣,而这种情趣同禅宗的“发慧之后一切皆如、物物、时时皆具佛理的境界”如出一辙。

元丰七年,苏轼自黄州量移汝州,途经泗洲,浴于雍熙塔下,所作的两首《如梦令》,可以说是以禅入词的代表: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自净方能净彼。我自汗流呀气。寄语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戏。但洗,但洗,俯为人间一切。

据传说雍熙塔下藏有释迦真身,因此在词中,苏轼就将“心净无垢”的禅理巧妙地借用于词中,抒发自己不受世俗污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内心感受。

三、结语

信奉佛教的家庭环境,一生与禅僧频繁交往,使苏轼在潜移默化中向佛参禅。而坎坷的仕途经历,人生遭际,以及他独有的文人才子的丰富的情思、秉性,最终使他选择了禅宗理论作为自己人生的精神支柱。他对禅宗的信仰,并不仅仅停留在表层,而是表现在对人生、对宇宙的深刻体察与反省中。也正是由于禅宗理论的影响,才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呈现他独有的风格。

参考文献:

[1]与王庠五首·其一[A].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60) [M].北京:中华书局,1986.

篇5

从2014 年末至今,通过改编文学作品推出的精品大剧大片不断,如去年10月27 日开播的《红高粱》,还有2014 年压轴公映的《智取威虎山》。2015 年初,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在多个电视频道热播,该剧改编自著名当代作家路遥的同名作品,由于其题材年代的特殊性和演员的表演特点,惹来不少争议。

一、文学作品为影视创作提供肥沃土壤

影视市场呼唤好剧本,原创剧本有限,文学改编一直是剧本的一大来源。电影、电视剧史上很多优秀作品都是由文学名著或畅销作品改编的。80 年代,我国拍摄的经典电视剧作品《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均出自明清章回小说“四大名著”,涉及神魔、历史演义、家族史诗几个题材类型。近几年,很多作家也当编剧,对自己的小说亲自操刀,比如刘震云根据自己的文学作品改编出的《一九四二》;也有的作家售出改编权,比如莫言的《红高粱》。

从理论视角深入分析当前影视创作领域的文学改编情况,改编就是通过技术处理将艺术作品由一种媒介转换为另一种媒介。影视改编,首先是以影视艺术特有的视听思维、视听表达的眼光审视各类作品,判断其故事内核(或框架)是否适合影视媒介来表达;然后将作品仅仅看作素材,打成碎片,并按照影视思维、视听表达的规律,重新组合,使之成为一部故事完整、结构统一的作品。

高质量的文学作品是电视剧再创作的基础,也是影视创作的重要题材来源。近期上映的《狼图腾》是改编自同名的畅销小说,票房相当可观。两年前刘震云和冯小刚的《一九四二》虽说票房不理想,但仍然被认为它是一部有担当、有情怀、有品位的作品。张艺谋的电影《红高粱》改编自莫言的红高粱系列小说,已经是电视史上的经典。

通过文学作品的改编,不断激活影视创意,给电视剧市场带来新鲜活力。成功的影视改编很大程度上是靠剧本、演员和制作水准等多重因素。影视剧是集体协作的结晶,首先一部影视剧要有出色的编剧加上出色的制作团队,否则即使剧本再好,也无法把最好的效果呈现给观众。一般来说,失败的案例一定是在某个环节出了问题。

二、网络文学成为影视创作的抢手资源

2000 年以来,一批文字爱好者聚集在网络开放的平台上,不断将自己的作品在网络上。榕树下、盛大文学等文学网站,正是网络们的聚集之地。随着盈利模式的日渐明朗,文学网站签约了一批网络,将其作品进行出版,并走向影视改编的道路。正是网络文学的火热,才催生网络文学改编热,而点击率排行榜上的热门作品更是成为抢手货。前两年热播的《甄嬛传》就是改编自网络作家流潋紫的小说作品。

什么样的作品更适合改编?观众和读者最有发言权。网络时代,点击率才是最有说服力的。网络文学具有即时和随时更新的特点,因此就有可能随时根据观众的反馈调整和改进作品,这就使它能准确地把握观众的审美趣味和时代的脉搏,从而减少电视剧策划和投资的风险,更好地满足观众的审美需要,进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两年,许多影视制作机构对网络文学作品的“改编权”形成抢购。优秀网络文学作品更成为网络自制剧剧本创作的重要来源。视频网站爱奇艺早在去年就大规模投资原创剧本,这与其大量发展自制剧的战略有密切联系。爱奇艺早前为自制剧铺路架桥,与盛大文学展开合作,又不惜花重金挖来某知名文学网站的主编,开发网络文学资源,并进一步操刀影视改编。今年其将上线30 部网络自制剧,其中包括《心理罪》《鬼吹灯》等都是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作品。

对于市场大量利用网络文学作品加以影视改编的状况,应有慎重的考虑,网络文学有其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特点,很多网络文学都是连载,有时也会根据读者的意见做调整,甚至会完全针对读者的快速阅读需要选择题材,有不少好作品,但是大多数的作品很快餐,追逐热点而题材雷同。好的作品会流传,也许十年二十年,才有可能对网络文学的价值做出相对公正的评判。故事性强的作品更适合改编。有相当一部分网络小说对描写人物状态,人物心理都很有一手,但影视剧通常要看故事,所以故事性不强的作品并不适合改编。

网络自制剧是目前很多影视人创业或是练手的地方,也有不少有勇于尝试并具有开拓精神的年轻编剧参与。网剧更看重创新,更愿意针对网民点播习惯制作一些完全不同于电视上播出的影视节目。目前网剧的制作,通常都会根据网络点播的规律,制作短小精悍的影视剧,这和传统影视节目有很大不同。网络自制剧本的大量需求会吸引一些更愿意尝试新事物的编剧。在国内缺乏编剧培养机制的状况下,网络自制剧的大量产出和不断进化,或给年轻编剧更多的成长机会。网剧会越来越成熟,这种成熟不光是有很多好点子,还有更高的制作能力。

三、“忠实于原著”与“改编”的关系

一直以来,对文学作品进行影视改编的效果,业界褒贬不一。“忠实于原著”往往成为评判的标尺。从理论上,改编作品是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艺术作品,一旦完成,就不是原著的副产品或附属物,而是另一部完全独立的作品,除了其中的故事或内容来自原著之外,与原著没有直接关系。通常我们说影视改编应该“忠实于原著”,其实“忠实于原著”标准也可以很宽泛的。

按照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先生的解读,“忠实于原著”主要包含两重意义:一是忠实于影视艺术的审美规律,二是忠实于改编者自身的审美优势和个性。只要充分体现原著的主题思想、故事原貌,保持原著的创作特色和艺术风格,同时依据改编者对原著的审美理解进行艺术重构,都应该算是忠实于原著。

关于“忠实于原著”问题,应该防止两种极端:一是拘泥于原著,丧失电视剧创作者的自主性和审美个性,一味照搬原著。比如,根据钱钟书先生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围城》以旁白的形式保留了原小说中的生动段落,这一做法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而最近刚刚播出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大量使用旁白,却遭到观众的诟病。可见,所谓“忠实于原著”的关键是忠实于原著的创作特色和艺术风格。另一个极端是随意改编作品的人物设定和故事结构,许多改编的电视剧已经远远超越了改编的底线,属于对文学原著艺术资源的“毁灭性开发”。

四、文学作品影视开发的“泛滥”与“不足”

文学作品是影视剧创作的一把钥匙,这把钥匙要开对了门才是一条光明大道。影视剧制作机构需要合理开发文学资源,准确把握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利用好故事做精品,而不是简单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进行“快餐式”开发。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进行多次影视改编,充分发挥新的拍摄技术和手法,比如80 年代推出的老版《三国演义》《水浒传》,在最近两年又推出新版本,不同版本的优劣比较自由观众评说,推陈出现的文化发展路径值得肯定。

然而,文学世界浩如烟海,影视剧制作方倾向于优先选择有卖点的获奖作品,比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莫言的作品,还有经典影视剧翻拍也是具有市场吸引力的。金庸的武侠作品《神雕侠侣》自1960年到现在,在一共拍摄了6 个版本的电影和9 个版本的电视剧,其翻拍的周期越来越短。与此相对应的,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品无人问津,可以说我国文学资源的开发仍不够充分。

去年,韩国买走了国内知名作家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电影改编权,今年1 月该影片已经在韩国上映。国外影视市场重视故事、重视编剧的惯有传统,使其在文学资源的开发上做得较为成熟,值得国内借鉴。然而,中国的文学最好由了解它的人来改编,否则会失去原来的味道。《功夫熊猫》及美国版《大闹天宫》在中国观众观看后直呼不像。李安作为华人导演把张爱玲的《色戒》完全放在中国、由中国演员来拍,使作品还没有失去它的味道。

五、文学改编与影视创作的合理化路径

综上所述,一方面,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另一方面,改编和再创作过程中与原著产生的或多或少的差距,又会引起讨论的波澜。认清文学改编与影视创作的关系显得至关重要,同时,在实践操作层面也有一些要规避的问题。

第一,在允许编剧再创作的同时,掌握改编度,保护文学作品中人物、故事情节中的完整性。剧本与原小说完全不同,造成了与目前大多数影视作品的重复和趋同。第二,我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了保护作品精神权利。影视作品不仅是版权产品,还是文化产品,具有传播文化和促进文化交流的功能。从文化功能角度分析,应该确立保护文学作品精神权利的基本规则,即公序良俗规则。

第三,在剧本完成的基础上,按照影视艺术的规律,进行视听表达的生动呈现。节奏、结构、情调、冲突等方面都是改编的重要部分。在这些复杂文学成分处理成剧本之后,拍摄手法、声画音效都需要导演和剧组其他成员通力合作。

第四,要避免粗制滥造。在影视作品花巨资请大牌明星的恶性循环之下,影视拍摄费用的比例分配一直不合理。费用向编剧和制作团队倾斜,向后期精良剪辑倾斜,对保证作品的整体质量是必要的。

第五,筛选、购入优秀文学作品资源,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影视创作提供力量。未来在我国影视市场培育上升期,抢占优秀的文学资源意味着拥有不错的故事,加之具备编剧和制作实力,是打磨出精品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①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②李缅伊,《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电视剧问题剖析》[J].《文教资料》,2011(3):85-88

③张颖,《文学作品影视开发中的泛滥与不足》[J].《中国广播影视》,2015(4):57-59

篇6

汉武帝歌诗创作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特点上都显示出许多有价值的特点,在中国诗歌史上应该具有特殊的地位,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诗人主体意识的变化

歌诗创作的主体是人,歌诗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一切具体内容必须通过人的主体意识才能得以表现。汉武帝歌诗创作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这一诗歌观念渗透到了当时文人的诗歌创作中。

汉武帝时期乐府文人创作的《郊祀歌》,如《灵芝歌》,由盼望帝国强盛转入了期盼个体生命延长,其抒情方式是渐次转向个人内心的。

乐府文人在汉武帝时期重视搜集、整理感叹生命短暂、思考生命存在及其价值的作品,展现了西汉诗歌由外向的抒发集体情感向内向的抒发个人情感的转变。如《战城南》“朝行出攻,暮不夜归”体现了对毁灭生命的战争的深沉思考;乌孙公主《悲愁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抒写了被迫远嫁异国的不幸遭遇和内心悲痛。善窥圣意的李延年还对产生于汉高祖时期的《薤露》 《蒿里》两首挽歌进行改编。由这些作品的搜集整理不难发现,受汉武帝的影响,西汉诗歌已经从一味地歌功颂德、抒发集体情感逐步转向抒写个人真情、思考生命。这种看似转向颓唐的文学风尚变化,实际上体现了西汉人个体生命意识的逐渐觉醒,为魏晋及以后时代人们生命意识的普遍觉醒开了先河,出现诸如阮籍、陶渊明、李白这样的伟大诗人。

二、题材的扩展

《楚辞・远游》开启了诗歌的游仙主题,秦始皇曾使博士作《仙真人诗》,之后直至汉武帝元狩五年,鲜有此类诗歌出现。由于汉武帝喜好并创作具有升仙意趣的作品,游仙主题再度进入诗人视域,不仅促进了当时诗歌游仙主题的形成,而且使游仙诗成为两汉乐府诗的重要体类之一。

今存作于汉武帝时期的乐府文人《郊祀歌》中,部分作品表现了升仙内容。如 《天门》 :“专精厉意逝九阂,纷云六幕浮大海。”按如淳注:“阂亦陔也。……陔,重也。谓九天之上也。”此后的汉乐府诗,如《铙歌十八曲》中的《上陵》、杂曲歌辞中的《艳歌》 相和歌辞中的《长歌行》 《董逃行》等,都写到了神仙世界,众多期盼彼岸世界、渴望升仙延寿的诗歌充分说明,汉武帝之后,游仙主题已成为汉乐府诗的重要体类之一。萧涤非先生《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中就东汉民间乐府单列一类“幻想之类”,盖指诸言游仙之作,收录《长歌行》 《王子乔》 《步出夏门行》 《善哉行》等文章 。

三、艺术语言形式

鲁迅在讨论汉武帝时期的文学盛况时曾说:“这一时期,诗之新制,亦复蔚起。《骚》《雅》遗声之外,遂有杂言,是为‘乐府’。”汉武帝在继承楚歌体的同时对于杂言体予以尝试,正如刘勰所云:“暨武帝崇礼,始立乐府,总赵代之音,撮齐楚之气,延年以曼声协律,朱马以骚体制歌,桂华杂曲,丽而不经,赤雁群篇,靡而非典。”汉武帝立乐府的文化政策,直接引导了乐府诗“以曼声协律”“靡而非典”的艺术形式创新,同时汉武帝的创作实践也是促成此因素的动因。除武帝《李夫人歌》外,《上之回》采取的亦是三、四、五、七言相杂,以三字句为主,句式参差错落,诗意随句式变化起伏变化,写出了汉武帝在位后期威服四海、昂扬自信的气势。这类歌诗,自然通脱,较之诗骚体式,全然新气象。在武帝创作实践的引导下,创作于汉武帝时期的歌诗中,杂言体诗占了相当部分。除《郊祀歌》和《鼓吹铙歌》中收录这个时期的杂言体诗外,李延年《歌》 ,东方朔《据地歌》 《嗟伯夷》等,皆属杂言体歌诗。这些众多的杂言体诗,有力说明这种影响的巨大。杂言体诗的出现及广泛运用,就是后人所称道的所谓乐府体,所谓汉魏古风,对后世影响是重大的,自曹氏父子大量创作乐府诗起,乐府诗成为后世一种常用的形式体裁。到唐代,乐府诗的概念和外延不断扩大,由两汉时期可以配乐歌唱的歌诗发展为唐代不入乐的新题和拟作。

综上所述,汉武帝歌诗创作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反映了一代帝王独特的精神面貌,同时,从时代与历史的角度讲,也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在艺术上,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他以自身的创作展现了汉代诗人主体意识的变化,对于题材的开拓以及对于诗歌语言艺术形式的探索,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篇7

关键词:视觉文化素养;学生美术;创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J802文献标识码:A

Influence of Visual Culture Quality upon Students' Fine Arts Creation Ability

LI Juan

一、视觉文化素养影响美术创作中题材提炼

视觉文化素养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眼睛到心灵的一种体验,是通过对现实生活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看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教学中,笔者收集了大量的作品,并适时分析相关的图式,以帮助学生提高视觉素养;与此同时,运用动态网页等技术整理出多种资源,为学生提供虚拟的学习空间。通过大量的欣赏和分析,学生们悟到了视觉素养与创作之间的关联。

视觉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去抽取客观事物中的本质,是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明白了这个道理,学生们从一开始对美术鉴赏课的厌烦态度转变为积极地参与,同时也激发了他们自主探索的行为。随着视觉素养地提高,他们还会发现优秀的作品突出的不是技巧,往往是那种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境界或具有典型性的形象。正如色彩学家伊顿说过:“缺乏视觉准确性的象征主义只是一种贫乏的形式主义,缺乏象征真实的视觉印象将只能是平凡的。”

实践证明,只有在美术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才不至于使他们在创作中半途而废,或出现了大量过度夸张、机械复制、哗众取宠以至无厘头的视觉产品。只有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在观看者大脑中才能生成有意义的意象,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提高作品的创作水平。

二、视觉文化素养影响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解读

之所以将美术接受与批评拿出来谈一谈,是因为美术接受与美术批评实际上就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视觉文化素养的高低是以“看”得更好为追求目标的,就是充分的挖掘“视觉”功能,包括审美感知、审美创造、审美判断、审美愉悦、自觉思维等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意义的构建。在直接影响学生接受与批评能力的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创造意识。

1、美术作品欣赏时,理智的记忆和思考总是伴随着视觉。在视觉文化中我们把作品看成是符号,这些符号的内涵的深浅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最终意义。例如一杯水在我们看来司空见惯,但是当我们把这杯水的背景色设计为一望无际的沙漠,那这杯水就立刻变得更加有意义,可以说是见仁见智,这种构思使这杯水所能代表的意义层次顷刻间得以提升。

2、美术创作中高度的形象概括能力令人叹为观止。艺术作品越具体,他展示出的特征也就越多,观看者也就越不容易明确究竟他的哪一种特征是最主要的,因此也就越不容易形成有意义的意象。往往会导致视觉形象意义的衰退和简化。如果作品本质性的东西突出就能够引导观者集中注意于视觉式样之最关键部位,易于把其它无关紧要的部位舍弃,在大脑中呈现一种美好的意象。例如现代派大师的作品通常以这种“质”作为题材来表现作品所代表的艺术典型。像毕加索的《公牛》,文备的《长河落日圆》等这种视觉意象不同于具体事物,因为其中不仅已经包含了思维主体对对象的理解和抽象,而且已经包含了思维主体的心理意象和思维意象,是一种代表事物之本质或代表着某种内在的情感表现的图式。画家捕捉到了有意味的形式,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表征出对象最突出和最本质的结构特点,最终把握住了事物的整体及其所蕴含的意义。

3、再来看作品的表现形式。在美术作品中的点线和色彩、形体之间的组合关系,以及与此相应的各种表现手法本身都包含着意义,这种意义既在抽象作品中表现出来,也隐含在写实性作品的形式结构和表现手法中。比如说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这幅作品,作者为了表达对死亡的绝望和求生的希望之间的冲突,采用了非稳定的三角形构图方式,把死亡安排在三角形的底部,触目惊心的场面突出了死亡存在的现实性和残酷性,同时把对求生的希望安排在三角形的顶端,让其成为视觉中心。这样从绝望到希望之间在作品中仿佛经历了一种时间的、也是心理的转换过程,从而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创意和这幅画所蕴含的意义。

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从更多的文学语言,绘画理论,美术精品中吸取营养,使学生不仅能够欣赏海派的雅俗共赏,还要能品味冷抽象中的那种情调。俗话说眼高才能手高,当学生的视觉文化素养提高时,对艺术作品理解的过程必然会引起学生对已储备知识的迁移,在产生共鸣的同时,也必然会构建出自己的想法,实际上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欣赏能力的提高,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能够突破目力的限制,在洞察客观世界外在形态的同时能否获得很多大于外在的东西,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解读美术作品时,除了欣赏作品美丽的外表,还要诱导学生去领悟作品的内涵,从而使学生获得创造灵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审美境界得以升华。

三、视觉文化素养影响学生的情感体验

篇8

作文在英语试卷中只占20%,但得分差异却很大,历年得满分30分只有几个,低的有2、3分,甚至0分,且平均分往往在12到14分之间。原因是使用中文式的英语句子、简单句,要么信息遗漏。英语写作是高中英语学习的重要部分,是训练学生语言的手段、评价语言学习的方法。尽管教师精心批阅,甚至面批,但教师命题、学生写到教师批改、还给学生的方法已经落伍了。授之鱼不如授之渔,教师应从英语写作教学法入手,渗透互助合作学习策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二、互助合作学习的依据

现代教学思想体现互助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受到广大师生好评。方法新颖,且有自身优点:1.适用范围广,不受学生英语水平限制;2.方式灵活,包括自主学习和师生探究;3.目标多样,既锻炼个体能力,还要求师生合作。

交际语言教学理论认为,写是书面语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主张在交互活动中培养学生写作技能,提倡“交互式”和“社会结构式”写作训练,强调写作不仅是个人行为。因此不宜让学生单独完成写作,而应让学生两人、数人一组或师生间合作完成。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的学习能力,应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使其通过观察、体验、探究、交流和合作,发挥个体潜能,形成有效学习策略,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互助合作学习的实际运用

1.教师审题,学生构思

教师给出主题或任务,告知要求。将学生分成2人或4人一组,确定组长兼书记员,学生互助合作讨论、构思,研究写作框架,即写什么、从哪几个方面写,引导成员发散性思维并记录。如学完Module 5 Unit 1 Great Scientists后,让学生以“我最崇拜的科学家”为题,进行练习。通过讨论,框架为三段:1.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及原因;2.他的一生及贡献;3.作为学生该做什么。

又如:讨论如何确保假期安全后,框架为:①安全的重要性;②单独在家、体育锻炼及交通安全注意事项;③预祝一个快乐的假期。

组长及成员应各施其责,相互监督、信任,发挥集体的力量、智慧,丰富写作内容。明晰框架后,从互助合作过渡到独立创作。

2.自我完善,互助提升

写作前要求学生将框架扩写成中文,再转换成英文初稿。初稿完成后,进行第一次修改,内容为信息点(information points)、语法结构(grammar structure)、句子衔接(sentence connection)、标点(punctuation)、拼写(spelling)等。要求自行解决基本的语法和拼写错误。然后同伴互查(peer correction),内容为选词用字(diction)和书写(handwriting)。既要找亮点,又要查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若有争论,请教师帮助。对于普遍错误,应当堂点评,并引导学生正确表达。

3.汇集良策,完善文章

根据不足和意见,对文章进行第二次加工,形成更佳作品。

两个阶段后,学生发挥了个人能力和团队力量,在自我思考、同学讨论和请教老师中,更换角色,展示才华。

4.利用点评,提升能力、优化作品

修复后的作品已具有相当的可读性,既节约了批阅时间,教师也能从内容(content)、选词用字(diction)、句子流畅性(sentence fluency)、篇章组织(organization)及地道性表达(Englishness of expression)等维度来欣赏作品并给出有一定价值的意见,如:Well done! Excellent! You’d better say…或You need to improve…等。

批阅时,教师选择出优秀小组,公开表扬,让他们享受成功和快乐,明白个人目标是集体目标的基础,激发竞争意识和合作欲望。

批阅、评价后,及时反馈信息,学生整理需修正、提升的地方。也可让学生交换欣赏、张贴优秀作品或展示在PPT上,一起欣赏。学生自我反思,强化自信,提高互学欲望。

语言是一种交互的经历,教师应重视小组作用。交互性语言教学倡导班级集体写作、小组集体写作、个人写作和社会实践性写作四种方式,小组集体写作是班级集体写作到个人写作的过渡。如何突破英语写作教学 “瓶颈”?我们应回答:高中英语教学是否应从重阅读到读写并重?什么是真正的写作?如何丰富写作任务?写作是否应 “忠于”课本?如何进行单元整体写作训练?小组互助合作教学的可行性?听说读时如何落实写作?

总之,要解决中学英语写作教学难,应把写作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通过小组合作、丰富情境,让“听、说、读”与“写”结合,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实现新课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篇9

论文 关键词:林徽因 中西精神资源 影响

论文摘要:林徽因学贯中西,她深受西方浪漫主义、象征主义、 现代 主义、人文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同时

“在现代

同时.在创作带有西方 现代 感的诗歌时,林徽因还是无意识地把古典文学的传统因子融人了创作中。

篇10

按照传播学的视阈,新媒体大致可以归为如下形态:1.网络新媒体。因互联网发展而诞生的网络媒体是新媒体的形态之一,网络报纸、网络杂志、网络游戏、网络动画、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网络社区、网络出版、电子图书、博客等,构成了丰富而博大的网络媒体形态。2.手机新媒体。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联姻,随着卫星、数字、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担任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产生了手机短信、手机报纸、手机杂志、手机出版、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游戏、手机动漫等,手机已经成为传播与交往等重要的新媒体。3.电视新媒体。在数字、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数字电视,电视成为了多功能的电子平台,收视者可以点播影视剧、查看股票、医疗、行车等信息。由宽带有线电视网为依靠的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是电视新媒体的一种,它融汇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技术,向客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它利用计算机或机顶盒+电视完成接收视频点播节目、视频广播及网上冲浪等功能。4.其他新媒体。在现代媒体的发展中,出现了其他诸多的新媒体形态,诸如车载移动电视、楼宇电视、车站电视、灯箱广告等,在公交车、地铁、出租车上的移动电视在播放新闻的同时,有诸多关于商品信息、演出信息、旅游信息等。高档写字楼、高档小区大楼常常装有楼宇电视,在播放商品广告的同时,也传播着某些信息。

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已形成了其某些新的特征:1.信息的开放性。新媒体构成了现代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只要有相关的网络设备,人们都可以从新媒体获得信息,也可以利用新媒体传播信息,传统媒体严格的审核制度对于诸多新媒体没有了制约力。2.传播的便捷性。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新媒体可以十分便捷地将任何地方的任何信息瞬间传遍全球,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新媒体获得信息,可以在事件发生的同时获得相关信息。3.传受的互动性。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不同,新媒体具有传播的互动性,人们在接受相关信息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新媒体进行表达,在新媒体IPTV运用时,人们可以主动点播节目,形成了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互动。

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某些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某些观念。新媒体不仅影响了现代社会的文学创作,也影响了当下社会的文学阅读。

二、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发生了十分重要的变化,这种变化与新媒体传播文学的形态与方式有关,文学不再仅仅是刊登在报刊、杂志、书籍上的文学读物,新媒体大大拓展了文学发表的空间与传播的方式,网络新媒体、手机新媒体、电视新媒体等,都成为文学的载体与传播的渠道,新媒体信息的开放性、传播的便捷性、传受的互动性对于当代文学创作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1.拓展了文学领域。与传统媒介相比较,新媒体时代的文学虽然受到商业化的左右,但是新媒体大大拓展了文学发表的空间。“据关部门统计,我国文学网民高达2.27亿人,其中约有2千万属上网写作人群,经文学网站注册的高达200万人。”②新语丝、天涯、博库、盛大等诸多文学网站的出现,造就了一个文学狂欢的时代,文学创作的方式似乎更加自由了,文学创作甚至变异为文学生产,《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不够时间好好来爱你》、《和空姐同居的日子》等网络作品为人们所关注,不少网络文学作品走红后,既受到出版社的关注,有的甚至改编为影视剧,网络作家鹊起的声誉和丰厚的报酬,使网络写家层出不穷,盛大文学网号称有123万个作者,这些作者以每天1万至3万字的速度写作。由点击率创造出的网络稿酬的神话,令一些以往轻视网络创作的作家们也艳羡不已,有的甚至也将创作的初稿挂上了文学网站,有的还上了网络文学排行榜。在网络文学的不断发展中,文学创作的类型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就小说创作领域就有奇幻小说、玄幻小说、穿越小说、灵异小说、网游小说、修真小说等,文学的天地越来越宽了。

2.改变了文学观念。与传统的文学观念不同,以往的“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已经被淡忘了,文学不再仅仅是劝善惩恶道德说教的工具,由网络、手机、电视等作为传播媒介的文学,更突出了娱乐性、消遣性,在现代消费观念的影响下,作为商品的文学其消费性更加突出,网络文学、电子出版、数字出版等对于纸面文学的冲击,使得诸多出版社调整方向,使得诸多书店濒临困境。在新媒体时代的读图语境中,文学与影视、戏剧、游戏、动漫结缘成为一种倾向,关注读者、关注市场、关注消费成为新媒体时代文学创作的一种动向,忽略经典性、重视大众化成为文学创作的趋势。在文学突出了娱乐与消费的语境中,某部文学作品的走红便引来了文学跟风,姜戎的《狼图腾》畅销后,出现了《狼的目光》、《狼的诱惑》、《狼的故乡》、《狼性失禁》、《狼的征途》、《狼的狩猎》、《狼的使命》、《狼的梦想》等作品。在电视剧《金婚》走红后,出现了诸多以结婚为题的电视剧:《结婚十年》、《我们结婚吧》、《我要结婚》、《裸婚时代》、《先结婚后恋爱》、《带着孩子结婚》、《为爱结婚》、《想结婚的女人》、《结婚进行时》、《中国式结婚》、《婚姻背后》。

3.转换了创作方式。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手机、电视新媒体等的出现一定程度影响了作家的创作,甚至渐渐使一些作家转换了创作方式,这并非仅仅是作家由用笔写作转换到用电脑写作、手机微博写作,更重要的是某种创作方式发生了转换。网络写作的互动已经形成了与传统文学创作的不同方式,读者影响着写家的写作思路,写家接受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写家与读者共同参与作品的创作。“网络文学的生产方式、生产规模与生产效益对主流文坛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而它的价值观念、操作方案、产业化模式等等也开始向整个文学界蔓延。”③在读图时代,影视剧的巨大市场与高酬劳的影响,传统作家向影视业转换或向影视剧献媚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学创作的方式,在小说创作时就将小说剧本化(注重场景、对话的描写,忽略心理、情绪的描绘),出现了小说创作剧本化的倾向。在某些影视作品走俏市场后,又从剧本改换为小说,出现了一些剧本小说。倘若说网络文学让写家有了自由宣泄大肆铺叙的可能的话,那么手机小说、微博的出现,让们努力以简练的话语表达丰富的内涵、撰写有意思的故事,在其不断传播的过程中,具有了不断被改写被丰富的可能。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出现了某些新的倾向,文学领域的拓展、文学观念的改变、创作方式的转换等,呈现出某种两难处境:一方面文学创作变得越来越自由、越来越容易、越来越轻松,一方面文学创作变得越来越随意、越来越粗俗、越来越浅薄,文学创作向文学生产转换,文学接受向文学消费转换,在由网络文学将文学推向一个狂欢的时代,文学的经典性被日益弱化了、淡化了。

三、新媒体时代的文学阅读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发生了某些变化,新媒体时代的文学阅读也有了重要的变化,新媒体信息的开放性、传播的便捷性、传受的互动性,让读者的阅读具有了新的特点。

阅读浅泛化,成为新媒体时代阅读的特点之一。网络文学、电子报刊、电子图书、手机文学,让读者的阅读更为自由与随意,地铁里、码头上、公交车里、办公室里,只要有电脑、手机、电子书就可以阅读,翻阅浏览式的阅读,一目十行跳跃性的阅读,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浅尝辄止的阅读,成为新媒体时代阅读的一种现象,便捷、快速浅尝辄止的阅读,成为当下社会浅阅读的基本特征。由于这种阅读方式,形成了大量浏览而缺乏深入的泛阅读,甚至只浏览标题而不细读文本的现象,不在大量文本前驻足,而在吸引眼球的段落词句上留步。

阅读的图像化,成为新媒体时代阅读的特点之二。数字电视、动漫图书、移动电视、DVD影视、3D电影、彩信等,让现代人的阅读图像化了,人们对于古典文学名著的阅读常常凭借影视作品,而非通过名著的文学文本,在读图时代往往又出现了插图本文学作品的出版与流行,甚至也出版了一些图说中国古典哲学名著系列丛书,在让一些深奥的古典哲学图像化的同时,却也将一些深邃的思想简单化了。有人指出:“现代科技照相技术,电影技术、电视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先后打开了通向读图时代的大路,消费文化的勃兴则使人越来越习惯在视觉中接触世界。久而久之,人的思维变得懒惰。”④追求读图的形象与轻松,追求读图的视觉,形成新媒体时代阅读的一种倾向,过于沉溺于读图中往往会弱化了人们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阅读的游戏化,成为新媒体时代阅读的特点之三。在某些小说创作中,明显可以看到电子游戏的痕迹,那种天马行空的奇思幻想,那些打斗杀戮的场面,那些除暴扶弱的行为,都与电子游戏十分相似。在文学阅读过程中,与传统的文学阅读接受教益不同,新媒体时代的阅读呈现出游戏化特点,追求愉悦、寻觅刺激、求得已成为阅读的某种目的,以至于在某些作品的阅读过程中,跳跃式的浏览式阅读已经成为一种阅读的习惯,并非按部就班顺序阅读,而是在跳跃式浏览中选取有刺激的场景与情节,无论是宣泄,还是阴谋算计,无论是偷窥盯梢,还是杀戮火拼,读者们往往在这些夺人眼球的地方滞留,形成了阅读游戏化的片断性、零碎化,成为新媒体时代阅读的一种现象。手机小说的阅读更是如此,那些有色彩的手机小说,往往与性和政治相关,通过手机的一再转发,引起哈哈一笑,在游戏状态中完成了小说的阅读。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阅读,固然与媒体的发展技术的发达有关,也与大众文化的流行有联系,新媒体时代文学阅读的浅泛化、图像化、游戏化,成为了大众文化流行的一种症候。

四、新媒体时代文学发展的前瞻

新媒体信息的开放性、传播的便捷性、传受的互动性改变了文学创作与文学阅读的境况,网络文学的发展导致了文坛传统纸媒文学、商业性大众文学和网络文学三分天下的境况⑤,甚至有人提出网络文学已占“文学的半壁江山”之说⑥,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在整体结构上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在文学领域的拓展、文学观念的改变、创作方式的转换中,可以说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更为自由更加繁盛的时代,多元化、丰富性成为新媒体时代文学创作的表征,文学观念的改变使文学卸下了以往一些强加给文学的重负,回到文学原初的娱乐消遣自我表达之途,创作方式的转换使文学与读者更加靠近了,在作者与读者、创作与市场的互动中,读者已经置于作为文学接受者消费者的上帝的地位,网络文学与纸面文学的互动与影响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文学创作必定随之发生变化,在文学日趋大众化普泛化中,在文学日趋商品化消费性中,文学繁荣的表象下却存在着某种隐忧。

新媒体时代文学阅读的浅泛化、图像化、游戏化,让文学阅读进入了一个更为自主更加自由的时代,在作家被脱下的启蒙者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华丽外套后,读者不再接受启蒙者登高一呼的启蒙,也不再聆听灵魂工程师的絮絮叨叨的说教,读者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读物和阅读的方式,将娱乐休闲置于首位的阅读抉择决定了阅读方式的改变,作为文学商品消费者的读者可以对于作家作品颐指气使的评说,甚至参与或影响某些作品的创作过程,文学接受的寓教于乐被强化了突显了,读者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于文学创作的过程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中,这种影响将越来越大。

在新媒体时代文学的发展与变化,也具有某些值得警戒之处。在文学商品化大众化的语境中,文学创作的自由随意,使作家与写家缺乏精品意识,缺乏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粗制滥造粗俗低劣的作品层出不穷,快餐式的作品充斥这市场与网站,“‘’前17 年,我国发表的长篇小说总共是200 部左右,但几年前的一次网络征文大赛中,一天内就收到长篇小说147 部”⑦。虽然文学创作回到了娱乐消遣的原初状态,应该追求寓教于乐的文学创作境界,在注重文学的商品性市场化的同时,必须注重文学创作的精神内涵,在注重文学创作的世俗化生活化的同时,必须强调文学创作的典雅化经典性。在尊重读者的意愿和意见的同时,作家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不完全为市场所左右,不绝对尾随读者的见解,尤其注重文学创作的个性化,反对文学创作的复制性和拷贝式的生产,将创作具有文学内涵和艺术品位的精品力作作为作家创作的责任。

在新媒体时代文学阅读的自由化自主化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否定文学阅读的浅泛化、图像化、游戏化,但是应该强调文学阅读的深阅读精阅读,倡导阅读中外文学经典名著,倡导对于某些文学作品进行细致的、有深度的阅读,让文学名著中的人文内涵艺术光辉得到光大和传承。在阅读的图像化过程中,我们也反对一味阅读图像而忘却了文字阅读,这将抑制文学阅读的想象能力和批判色彩,倡导在图像阅读过程中的文字阅读。在阅读的游戏化过程中,应该提倡具有理性色彩的学理性阅读,对于某些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评说,在快餐式文学作品泛滥的同时,注重对于严肃的雅文学的阅读,在多元化的阅读中影响文学的创作与发展。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文学阅读都发生了某些变化,传统的、精英文学的创作仍然在坚守,纸面文学与网络文学创作的互动也说明了文学界发生的变化,网络文学作品进入茅盾文学奖的候选作品中,也说明了网络文学创作也能够产生精品力作。文学是人们生活中的娱乐消遣,文学也是人们消费中的文化商品,文学更是人们生命中的精神寄托,文学是发展的、是多元的、是变动的,希望我们的文坛为人类留下更多的经典名作。

注释:

①廖祥忠 :《何为新媒体?》,《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

②欧阳友权:《2011年新媒体文学创作概观》,《光明日报》2012年1月31日。

③⑥赵勇:《文学生产与消费活动的转型之旅:新世纪文学十年抽样分析》,《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④李浩:《图像时代,谁还在阅读文学经典?》,《北京日报》2006年8月1日。

⑤白烨:《新世纪文学的新格局与新课题》,《文艺争鸣》2006年第4期。

篇11

在人们流连于电影电视和小说剧本之间时,我们应该关注的已经不仅仅是影视作品与原著的关系,而是潜藏在其背后的影视传播与文学传播的关系。

一、影视改编与文学作品的紧密结合

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向来都有着“联姻”的关系。细数中外电影史,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影片数不胜数。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雨果的《悲惨世界》,狄更斯的《雾都孤儿》以及中国的四大名著等等经典作品都被多次的搬上大银幕,时至今日还是世界电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灵感来源。

号称当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四大名导”,他们的重要影片几乎都来自对当代文学作品的改编:张艺谋的《红高粱》改编于莫言作品《红高粱》;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改编于李碧华作品《霸王别姬》;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改编于王朔作品《动物凶猛》;冯小刚的《甲方乙方》改编于王朔作品《顽主》……这些影片莫不是以小说为底本而进行改编创作的。电视剧方面,《还珠格格》、《金粉世家》等还有改编自金庸小说的一系列武侠影视作品更是人尽皆知。

二、影视传播与文学传播的巧妙融合

(一)影视传播是对文学传播的推动

1、有利于经典文学通俗化

很多文学作品可能并不是那么易懂也没有那么大众化,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后的它们获得了一个创新发展的契机,能够被更多人接受。美国学者林达・赛格统计得出,85%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是文学改编作品,如《西线无战事》、《乱世佳人》、《辛德勒的名单》、《教父》等。从纸媒或网媒到屏幕,文学作品影像化,能赋予作品文字不具有的直观感染力。由于电影电视的广泛传播,使得这些文学名著以一个更具象化的方式向我们呈现出来,进一步扩大了它们的影响。

2、带动了相关作品的热销

有的文学作品可能在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前并不为人熟知,如果影视作品获得成功,会相应地带动对原著的关注和原著的热销。如果是本来就有读者基础的文学作品,会更加推动其文学传播。

当代知名作家几乎都有作品被改变成影视剧的经历。《手机》的作者刘震云就曾在采访中指出,中国当代最优秀的作家几乎都有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因此而名利双收。刘震云自己的小说《手机》《温故1942》和《我叫刘跃进》被冯小刚和马俪文搬上大银幕后,都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惊人的销量。

3、促进了网络文学、草根作家的生长

在近年来被改编的文学作品中,网络文学作品占据了绝对的数量。网络文学参与人群广,社会影响大,已经成为当代文坛发展得最快、成长性最强的新兴文学版块。

2000年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登上大银幕,算是网络文学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先例。虽然首次的尝鲜并没有获得理想的结果,但也算是为网络文学和影视作品开启了一个新的领域。从《蓝宇》到《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再到《搜索》,我们可以看到,网络文学的改编之路越走越好。

《花千骨》首播即取得网播量破两亿的成绩,创造了电视剧首播单日网播量的最高纪录。截止7月24日,花千骨网播总量已破100亿,成绩惊人。如此庞大的观看人群和热门程度都足以说明改编剧的市场之庞大。网络文学作品的改编将文化价值转变为了商业价值,这样不仅为网络文学创作带来大量利润,还吸引了更多的草根作家进行网络文学创作。

(二)文学传播是对影视传播的支撑

1、文学作品是影视传播的创作源泉

如今,影视飞速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文学“能够(而且首先能够)为真正的银幕创作提供丰富多样的题材和形式:神话和传奇、主题、情境、题材、风格、美学观念,尤其是语言风格、人物心理和读者心理等方面的宝贵经验”。

现在的影视作品可以说是站在文学肩上文学作品解决了电视电影的题材荒,给影视剧的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拓展了影视剧的题材,丰富了影视剧的内容。

2、文学读者是影视传播的潜在受众

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之所以如此火爆,能够取得7.26亿票房的好成绩,除了因为导演和演员所吸引来的关注,也有很大一批电影票房支持者是原著的忠实读者。作为原著的读者,早已对电影的上映产生一种期待,不管电影的口碑是好是坏,都会带着好奇的心理去观看。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也是利用文学作品的人气效应来获得影视剧市场效应的一个典型例子,改编这样已有庞大读者群的文学作品,收视和票房都会有保障。

三、影视传播和文学传播之间存在的问题

(一)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具有本质上的差异性

文学作品的内涵寓意往往是从文字符号转换为影音符号后的影视作品很难完整地表达出来的。影视作品同文学作品比,其表现抽象事物的能力也有待提高,在揭示更为复杂、深刻的主题方面也往往显露出捉襟见肘的窘态。

还有,由于受影视作品时长的限制和其他方面的需要,它可能只能挑取文学作品中的某一个方面来进行表达阐述,不能宏观地表现出原著原本想要表达的东西。《亮剑》已算得上一部口碑比较好的改编而成的电视剧,但还是有很多人认为电视剧不如小说,焦点就是电视剧没有完整地表达出小说的精髓,人物命运不完整。

(二)过度商业化导致文学性的缺位

过度商业化这一点在现在改编蔚然成风的网络文学上体现得特别明显。

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是目前中国网络文学产业规模化发展中的一个环链和一种扩大再生产策略。仅2011年,盛大文学共售出

版权作品651部,之后几年的数量和售价直线上升。发展到现在,盛大文学的估值已达到50亿。如此巨大的资本诱惑,已经使盛大等网络学公司有组织地策划一种新型网络文学生产项目,即专门针对影视剧改编的网络文学生产。

据统计,截止2014年,网络文学的读者已达2.93亿人、注册200多万人、市场年收入40多亿元。网络们在创作时就考虑着如何迎合影视主题,什么样的剧情场景比较好拍摄出来。但是,这种专门的有意识的创作不仅背离了文学创作的本衷,做不到对文学的有效传播,而且大量存在的同质化内容、粗制滥造的成品会对传统作家和文学本身造成极大的伤害。

以“唐家三少”为笔名的网络张威,是网络顶级人气名家,连载过《狂神》、《善良的死神》、《惟我独仙》等多部高点击率作品。在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时,他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写作定位:“像我们现在写的玄幻小说,不存在任何文学性,没有任何文学价值。只是让大家在一天工作之后,看一下放松自己。我只是要娱乐大家。我很清楚自己的定位。”

更有甚者,一些影视作品为赢得收视率和广告收入,往往对原作进行恶搞式改编,哗众取宠,偏离了文学精神和文学主道。像一部经典名著《西游记》被拍了很多遍,但有的版本已经改得完全跟原著没有太大关系了,穿插着各种现代人物的设定和各种莫名的剧情设置,实在是不知所云。

四、影视传播与文学传播的发展路向

文学形式与影视技术相结合,早已经是有目共睹的文化现实。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是一种维系文学更好地生存与发展,避免读者流失的一个有效措施,同时也是影视剧向文学汲取营养和新鲜元素的一个有力途径。

文学改编的影视纵然存在很多缺陷和软肋,如文学改编成影视的限制、影视剧的商品化等等,这需要文学创作者们保持文学的独立性和艺术价值,影视创作者们摆脱趋利心态,择取优秀的文学作品以恰当的原则对其再创作,进行大胆且不失偏颇的创新,这样才能达到二者资源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LINDA S.The Art of Adaptation:Turing Fact and Fiction into Film [M]. 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mpany,Inc,1992

[3]尚丹.网络文学改编:新旧媒介的交锋与融合[J].名作欣赏,2012(20)

[4]艾・菲兹利埃.文学和电影的关系[J].世界电影,1984(2)

[5]易观网.中国网络文学产业年度研究报告2014

[6]程绮瑾.“他们用网络炒作,我们用网络写作”[N].南方周末,20051117

[7]何孟霞.试论文学创作与影视传播艺术品格的差异[J].电影文学,2010(03)

[8]刘立山.交融与断裂:试论电影对文学的改编[J].电影评介,2011(15)

[9]姚常龄.网络文学改编电视剧研究[D].山西大学,2013

[10]康莉霞.影视作品与原著差异的分析与思考[J].作家,2010(02)

篇12

从历史的追溯来看,文学作品与影视之间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曾有人做过细致的统计,自有电影以来,大约70%以上的中外故事片都改编自文学名著(主要是小说)。可以说,文学作品是影视创作的重要源泉,影视艺术的长足进步都受益于文学艺术。从我们熟悉的中国影视剧现状来看,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影视事业发展迅猛。文学作品的身影不断出现于荧屏上。从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的一再翻拍,从红色经典到名家名作等现代文学作品的改编,再到当代作家作品不断被搬上影视屏幕,可以列出一长串名单:《日出》《雷雨》《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敌后武工队》《家》《子夜》《倾城之恋》《四世同堂》《金粉世家》《啼笑姻缘》《亮剑》《大雪无痕》《乔家大院》,等等,琼瑶的言情小说、金庸的武侠著作大多都被改编为电视剧。近几年收视率高的电视剧几乎无一不是来自于改编。不仅如此,小说改编为电影的数量也很庞大。80年代的《芙蓉镇》《黄土地》《红高粱》等优秀电影作品都是改编自文学作品,我国第五代导演蜚声世界影坛的影片几乎都是来自于对文学原著的改编。这可以当代作品的改编状况为例,如王朔的《顽主》《轮回》《大喘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永失我爱》,根据《动物凶猛》改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改成了《大红灯笼高高挂》,还有《红粉》和《米》也相继改编成电影;张平的作品《抉择》改编成电影《生死抉择》后,创造了国产影片票房的佳绩。

可见,影视一直就与文学作品携手共进。当代很多作家与电影、电视结下不解之缘。如琼瑶、王朔、海岩、池莉、王海翎等。说到底,影视作品以文学作品为底本可以事半功倍,而以知名度高的经典著作和畅销书为改编对象,更可以吸引观众注意。作为作家本人来说,作品改编后的经济效益要远远高于稿酬,文学创作一般以字数计稿酬,千字一二百元钱,而电视剧名家稿酬一集多达上万元;另外,随着影视作品的流行,作家的知名度可以得到大大提升。

因此,从改编作品的数量看,文学作品的影视化生存已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既然如此,就有必要在理论上澄清如下问题:如何看待文学的这种跨媒体传播?两者究竟是天敌还是盟友?文学与影视之间既有差异又有关联,从抽象的符号载体到生动的图像艺术的转变对文学来说到底是利是弊?文学与影视如何实现良性互动?

尽管文学与影视有着密切关联,但两者在诸多方面有着不同。

其一,传播符号不同――形象的间接性与直接性。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它的载体是抽象的语言符号。语言与其他艺术所使用的材料相比,最为自由和灵活,它能直接表现现实和想象中的事物;而且它能够深刻细腻地传达思想情感,表现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与影视作品直接的、感性的画面不同。形象的间接性能够给读者的想象留下了广阔的心理空间,而在图像中,一切都直接、生动。不识字的观众也可以欣赏剧情,画面的视觉吸引比起阅读来更直接、更轻松。这使得许多读者直接放弃阅读转而看影视剧。“如今文学似乎进入了一个‘看图’时代,文学与影、视、网络的合一使之在很大程度上从传统的语言艺术变成‘图像艺术’:电视剧是将小说变成了图像,诗TV、散文TV是将诗文变成了图像,MTV是将歌曲变成了图像。”③

其二,创作过程不同――标准化与个性化。这体现在文学创作与影视制作过程的不同。影视文艺的编导与制作强调标准化和模式化,这与传统文学强调的独立性、个人性、自主性完全不同。影视传媒是与商业和娱乐紧密相连的艺术样式和工业生产形式,影视剧是一个多行当、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性艺术,从市场可行性方案到剧本的创作与修改,再到主创人员的确定包括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录像、美工、服装、道具,等等,加上前期拍摄到后期制作、发行销售等各个环节。而文学创作相对来说简单得多,在作家创作个性、情感、想象、直觉等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创作出独创性的文本。可见,不同于电影的标准化、工业化、模式化,文学创作更是偏向于个人化。

其三,创作目的不同――商业性与文学性。正因为影视剧制作是工业化产品,它更多地遵循商业原则,一切以市场效益为判断标准,简单地说就是要追求收视率,追求票房。任何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的制作离不开大量的资金,姑且不论大片动辄上亿的大投入,就是一般制作的电影成本也是上百万、上千万之多,有投入就要考虑产出。而在纯文学创作中更多地注重作家独特的人生体验与语言表达,是一种非功利性的精神活动。

正因为如此两者有着诸多差异,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它们有不同的艺术发展规律。当文学文本转换为影视文本时,由于节奏、载体、性质的不同,两者会产生一系列的转换,这就涉及转换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改编。在以往文学的影像改编中,通常遵循的是忠实于原著的准则,在作品主题内涵、人物形象等方面,严格依照原著进行改编。“在这种转换中,文学原著的美学风格和精神内涵,通常是整体性地被移植到影像作品之中,虽然原著中的情节、人物有不同程度的删减和改变,但主体部分、审美内质并未发生变化,甚至许多局部和细节的改动,是为了更好地强化、提升和拓展原著的审美内质和精神内涵。”④比如以《围城》《三国演义》为代表的改编实践,将原著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纳入通俗化的表现形态之中,其经典魅力在新的媒介形态中得到了延续和拓展。

而随着消费文化的盛行,影视产业商业化的色彩愈益影响到文学作品的改编过程。当前的文学改编大多已不再遵循忠实于原著的原则。为了追求收视率和票房,情节结构被随心所欲地调整;为了迎合观众的趣味,人物形象被随意颠覆或解构,哗众取宠之作比比皆是。除此之外,某些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艺术作品由于影视的标准化、模式化而损害了原著深刻的审美意蕴 。为了追求收视率和娱乐性,将文学娱乐化、庸俗化地进行“改编”,尤其对一些经典作品的改编简直就是歪曲和亵渎。这种所谓的“改编”只是打着幌子,丝毫不尊重文学原著的内容与主题。对文学文本的肆意改编,一味地以大众审美趣味为核心进行影视文本的创作,无疑会损害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反之,这种肆意改编也会影响影视剧的口碑。总之,从文学抽象的语言符号转换为影视直观生动的图像符号,不能无视文学作品本身,而应在尊重作品的基础上根据影视艺术的特征加以改编。

文学作品的影视化生存对作品本身而言意味着什么?是影视传媒对文学的压迫和挤压,还是文学借助影视传媒的延伸和拓展?不同学者给出不同的回答。国内有学者提出:“在这场美学革命中,电影以其逼真性对于艺术的规则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在资本经济的协同作用下,作为艺术场域的后来居上者,它迫使文学走向边缘。在此语境压力下,文学家能够选择的策略是或者俯首称臣,沦为电影文学脚本的文学师,或者以电影的叙事逻辑为模仿对象,企图接受电影的招安,或者以种种语言或叙事企图冲出重围,却不幸跌入无人喝彩的寂寞沙场。……文学的黄昏已然来临。”⑤这样的看法其实仅代表现实中的一种倾向:文学成为电视、电影的附庸。客观来看,影视传媒确实对文学形成冲击,读者的数量锐减,文学期刊的发行一蹶不振。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影视传媒的发展给文学文本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文学的生命力在新传媒中得到延伸。现实中因影视剧的播放而带动读者阅读的状况也时有发生。而对影视剧来说,其发展从一开始便与文学密不可分,将文学作品搬上荧幕,丰富了影视的审美价值。

因此,文学与影视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矛盾,两者之间应该实现良性互动。一方面,影视因尊重文学而获得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另一方面,文学应该广泛吸取影视的有益手段与技巧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文学的表达,文学也因有了影视的传播而产生更深远的影响。两者应该在和谐互动中寻求共存共荣。需要注意的是,文学应避免沦落为影视的附庸;影视不应以牺牲文学价值为代价而片面追求收视率和票房,应尊重文学作品,两者的结盟才能相得益彰。可见,小说与影视的结合应保持各自的相对独立才能互相补充。

总之,文学和影视有着不同的艺术规律和表达方式,它们的最终产品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美学种类,彼此之间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敌对关系。影视有其优势,文字亦有其特点,文学和影视、文字与图像将会永远并存,共同充实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注释:

① 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② [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 ,李伟、郭东编译,重庆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38页。

③ 姚文放:《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传统》,《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篇13

大学里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并不是冷门专业。

戏剧影视文学是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专业,本专业主要为电影电视、互联网络及其他相关媒体、部门培养编剧人才及策划、评估、宣传人才。本专业培养具备戏剧、戏曲和影视文学基本理论及剧本创作能力,能在剧院或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等部门从事文学创作、编辑和理论研究工作,以及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喜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首要学习中文类基本知识,奠定文学基础。主要学习的基本理论,熟悉我国的文艺、政策,系统地掌握戏剧、戏曲影视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创作技能,有较强的观察、理解、概括生活的能力,有较强的剧本创作能力,及较强的文艺编导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