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老年人口腔健康宣教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 对象与方法
选择我院牙周科初诊患者40例,年龄60~75岁,平均63.4岁,其中女20例,男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女10例,男10例,试验组平均年龄62.5岁,对照组平均年龄64.3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显著性 (P>0.05)。选入标准:(1)轻中度牙周病患者;(2)试验前3个月未服用抗生素;(3)无全身性疾病;(4)能够按时复诊。
患者初诊检查牙周状况,然后结合口腔卫生宣教,内容包括每日3次刷牙,每次刷牙5min及正确的刷牙方法。要求对照组初诊后1周复诊进行龈下洁治,初诊后1个月、6个月复诊检查牙周病变恢复情况。试验组每周复诊一次,复诊时强调口腔卫生宣教,并进行口腔卫生检查,根据牙周检查结果提出相应的、个体化的牙周维护建议,但是不做治疗;对照组只是初诊进行口腔卫生宣教。两组分别于初诊时、初诊后1周、初诊后1个月和半年时由牙周病专业同一医师检查牙周状况。牙龈指数(GI)和菌斑指数(PLI)检测标准见《现代口腔内科学》[1]。用SPSS 11.0软件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口腔宣教内容:(1)一般人可能认为洁牙不好的误区;(2)正确认识洁牙及洁牙后的疼痛酸胀不适;(3)洁牙在牙周治疗的地位及作用;(4)口腔卫生的维护在牙周治疗中的意义及如何保持口腔卫生;(5)正确使用牙线及牙间隙刷。
转贴于
2 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PLI和GI在初诊时、1周后复诊时差异较小,差异无显著性(P>0.05);1个月后,6个月后复诊时两组间差异较大,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牙周治疗效果的取得,是术者和患者共同合作的结果,一般在治疗已得到效果之后,临床上的患者就诊时常伴有刷牙出血及口腔有明显异味,有些患者自身护理的意识开始淡薄,菌斑控制也放松了,大大增加了疾病复发的机会。同时老年患者常伴有牙龈的退缩,洁牙的过程中、洁牙后常有牙的酸胀疼痛不适,有的甚至需要行根管治疗。文献报道[1],国人的牙周病发病率极高。由此可见患者本身对牙周病不重视,如果术者和患者能继续保持联系,共同加强维护牙周组织的健康,就能获得长久的疗效。因此本文探讨了强化口腔卫生宣教对老年牙周病患者口腔卫生的影响。
篇2
采用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浦东新区上钢社区的3个居委,每个居委各随机抽取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100人,共计300人,进行第一次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并采用随机数字表及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50人。实验组中男72人,女78人,平均年龄(61.4±3.4)岁;对照组中男74人,女76人,平均年龄(61.7±2.9)岁。所有对象均为具有常住户籍的人口,且神志清楚,有个人独立行为能力。两组对象的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口腔健康检查 按照WHO《口腔健康检查方法》[2] 和《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的有关要求进行干预前、后的检查,内容包括冠龋的龋齿(D)、因龋补牙(F)、根龋、牙龈出血、牙结石、牙周袋等情况。
1.2.2 干预措施
实验组:集中进行6次口腔健康教育和3次口腔健康检查,热线电话及个性指导则按需提供。干预的具体内容为:① 每3个月开展1次个性化的口腔健康教育,形式有集体讲座、互相讨论、交流及个别解答等。内容有龋病、牙周病等口腔常见病的病因、症状及预防方法;牙缺失修复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如何正确刷牙;口腔健康与合理饮食;牙齿敏感、食物嵌塞等现象的原因及处理等。② 开通爱牙热线,接受个别交流、专项指导。③ 制定口腔保健计划,督促实施并根据实际口腔健康情况适时进行调整、修正。④ 每半年进行1次口腔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并实施牙周洁治、龋齿预防性充填、帮助制定义齿修复方案等。干预2年后进行效果评价。
对照组:不进行专门口腔保健指导、口腔健康检查及健康教育,患者自行门诊,常规治疗。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共有293名对象完成2年干预,其中实验组失访1人,对照组失访6人。
2.1 干预前、后龋齿患病情况比较
3 讨论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老年人的龋齿数比10年前增加了16.00%。上钢社区作为老龄化社区,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口的比例为63.50%,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对于已经步入老年行列的老年人及即将步入老年行列的中年人来说,如何在社区口腔卫生工作者的指导下,加强口腔预防,有效维护口腔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调查显示,上钢社区中老年人的口腔冠龋患龋率为64.00%,龋均为2.21,低于上海市73.73%和3.38的总体水平[3],也低于全国75.2%和3.8的水平[4]。患龋率及龋均均无性别差异, F的比例为20.40%,而同样指标河南为6.84%,海南为14.19%[5-6],上海市为16.07%,说明上钢社区中老年人的龋齿充填情况要好于上海市及部分省份。根面龋患龋率为21.67%,这与河南、海南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但比全国57%的根龋患龋率低。牙龈出血、牙石、牙周袋(≥4mm)及牙周附着丧失的检出率分别是80.67%、91.33%、55.33%及42.00%,略高于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牙周健康率(13.67%)和上海市平均水平(14.59%)相当。
全程式口腔干预是指以社区为载体,社区口腔医生为主体,联合社区预防保健人员及居委卫生专管干部,充分发挥社区全程、便捷、有效、可及的特点,为社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式的口腔保健指导及服务,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早期预防,让居民养成定期复查的习惯,以提高居民的口腔卫生知识及健康水平。本研究通过对实验组不同性别中老年人的口腔健康全程干预,其冠龋患龋率及牙周健康指标均比对照组有了明显改善,因龋补牙的比例达54.65%,较干预前的20.40%及干预后对照组的23.20%均有显著提高,说明全程干预对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口腔就诊行为,提高口腔健康水平具有良好的作用。同时,本调查发现,干预过程尚不能很好地降低居民的龋齿发病率,这可能与干预时间有限,短时间内还不足以有效防止龋齿发生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通过全程式的口腔干预,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早期预防,实现全程口腔健康管理,是社区口腔卫生工作的未来且长期任务[7],也是职责所在。社区口腔卫生工作者的工作侧重点要有别于口腔专科医院,要以口腔预防保健为抓手,设计一套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能使大家接受和可操作性强的健康教育模式,借鉴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让每一位社区口腔卫生工作者都成为居民的 “家庭口腔医生”,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更能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指导计划,定期的口腔宣教及口腔检查。社区口腔医生要坚持医防并重,预防为主,注重全程干预,为实现社区居民的口腔健康做出应有的努力。
4 参考文献
王庆武, 李晓瑜. 口腔健康教育及必要措施干预对老年人口腔保健KAP的影响[J]. 延安大学学报, 2011, 9(3): 59-6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Oral Health Surveys: Basic Methods[R]. Geneva: WHO,1997.
李国强, 曹新明. 上海中老年人龋齿等三大口腔疾病状况浅析[C]. 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暨第四届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2008:71-72
胡德渝. 我国口腔健康、疾病趋势及发展方向[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09, 2(9): 513-516.
王薇,杨汴生,何健,等. 65~74岁老年人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 实用预防医学, 2006, 13(3): 607-609.
篇3
1.口腔健康教育的内容:
包括坚决破除“人老掉牙”旧观念,树立起“牙龄可与年龄同在”的新观念。龋病和牙周病是威胁老年人口腔健康的主要病患,众所周知,菌斑是导致龋病和牙周病的直接原因[7],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有助于去除菌斑,可有效地保障老年人的口腔健康[8]。了解并掌握龋病、牙周病的症状及其预防的方法,保持口腔的卫生,形成饭后漱口和刷牙的良好习惯,最重要的是饭后刷牙,睡前不再进食,掌握刷牙的正确方法及牙刷、牙膏的选择;摒弃不正确的刷牙的方法,避免不正确的刷牙的方法导致的牙体损伤,宜选用老年型保健牙刷以及含氟牙膏;了解牙齿敏感症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了解牙线、牙签的使用方法;坚持合理饮食;戒烟戒酒,细嚼慢咽,多吃蔬菜类食品,少吃糖类,老人可以多喝茶,因为茶叶中含有微量元素如氟、锡和锶等以及多酚类物质,它们可以有效地抑制老年人口腔内的变型链球菌的致龋作用。当发觉口腔有肿瘤或病变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使老年人了解到缺牙后及时作义齿,知道义齿修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义齿如有不适,应及时到医院重做或修改;应鼓励老人每一年至少做1次口腔专业检查,如果发现了口腔的疾病,就应到正规医院进行专业检查和治疗。那些生活不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可以对他们的陪护人员进行口腔健康知识的教育和指导,比如按时利用生理盐水浸泡的棉球清洁口腔及牙齿,可以保持较好的口腔卫生,并且预防龋齿、牙周病和黏膜病。
2.口腔健康教育的方式:包括课堂教育或文字资料及多媒体的形式。
(1)课堂教育。课堂教育是一门高超的语言艺术,是一种较快的知识传播方式。它要求宣教者有较高的知识素质,“欲给人一勺,先要有一桶”,具有丰富知识才能解疑释惑,说理深刻,进行有说服力的知识灌输。同时宣教者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力求做到:语言准确恰当,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效;宣教者要有娴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基本功,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力求将口腔保健知识正确,有效地传递给老年人。(2)文字资料。制作健康教育文字资料时,应注意科学性、实用性、时效性、可读性、趣味性等,同时内容不宜过多,重要的内容应放在前面,使用简单通俗的词语,避免医学术语,医学术语经常会导致老人无法接受或错误理解晦涩的医学专业知识,结果其依从性会下降,不能达到健康教育的最初目的。尤其是医学的英文缩写,如果不能找到其他的中文词汇代替,就必须解释它的含义,尽量使用短句和短段落,一句话表达一个主要意思。重点内容可用条目的形式列出,便于读者记忆。同时可辅以图片。(3)多媒体。多媒体利用动画演示、图片和文字解说,集合了教、视、听、学于一体,使得医学专业知识由枯燥变生动。利用多媒体的形式来进行健康教育,这是帮助老人促进健康的良好形式。而且由于老人大多健忘,可以把健康教育的内容制作成光盘,或者上传到网络上,共享健康教育的资源,并可利用其向老人多次进行健康的教育,将老人对口腔的卫生知识的需求从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索取,这可保证健康教育的持续性。多媒体保证了健康教育内容、时间、效果的落实,同时可化解人力资源缺乏的矛盾,减轻进行健康教育人员的负担。利用多媒体进行口腔健康的教育,能使老人真正了解口腔保健的知识,可以与老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又可增强老人自我口腔保健的能力和意识,对老人口腔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老年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因此需要本科生掌握以上知识,加强老人的口腔保健,可提高老人生活质量,维持老人正常生理的功能,并且老人所在社区也可针对老人的空闲时间和比较大众的问题,及时开展口腔健康的教育活动,去除旧的错的观念,提高老人自己的口腔保健意识,按时进行口腔健康专业检查,立争达到早发现,早治疗。最终建立家庭健康干预,加强社区管理,建立巡医队,鼓励社会资金创办养老机构,建立一个口腔科完整、多方位、贯穿生命历程的多层次的保障体系,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国慧,郑衍亮,徐霞.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认知行为及影响因素[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5):450-2.
[2]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
[3]秦立芳,李济功,吴血林,王军荣.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对口腔常见疾病发病率的影响[J].口腔医学,2013,33(8):546-7.
[4]RowanSD,DiBurroM,WestbrookS,etal.PrevalenceofHPVassociatedoropharyngealcanceramongsouthTexans[J].TexDentJ,2014,131(5):376-381.
[5]傅兆红.口腔健康教育及必要措施干预对老年人口腔保健KAP的影响[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2015,2(2):25-6.
[6]杨宁,胡明,王曦晞,汪小彤,刘卫红.多龋和无龋者唾液变形链球菌及菌斑指数的检测[J].口腔医学,2013,33(6):392-4.
篇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寿命的普遍延长,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群, 大多数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压列缺损或缺失,因此口腔修复成为老年人经常面对的医疗手段[1-2]。在口腔的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全口修复的患者修复失败的情况。对此,我们对2008年6月-2009年6月需进行全口义齿修复治疗患者, 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 取得患者理解和配合, 使全口义齿修复的成功率得到提高。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需进行全口义齿修复无牙颌老年患者120例, 男68 例, 女52例, 中位年龄68岁。将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1.2 治疗方法 对对照组60例患者进行常规的全口义齿修复, 不进行任何宣教。治疗组60例患者在修复前后全口义齿修复的同时,均在全口义齿修复前、后向患者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宣传。具体方法如下:
1.2.1 修复前 对治疗组老年患者进行常规口腔检查, 详细介绍了全口义齿的相关特点、固位原理、日常的正确使用方法、 以及无牙颌的危害及镶复义齿的必要性, 使患者对义齿的不适应及初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1.2.2 初戴 对义齿进行调磨, 检查边缘封闭区、平衡颌以及两侧颌力。再次强调全口义齿特点, 教患者利用口周肌肉肌力协助固位, 利用唇颊舌肌与义齿间建立适应关系, 学会利用唇颊舌肌控制义齿。
1.2.3 复诊 经初戴后, 部分患者可能会感觉不适而复诊, 在临床处理的同时, 与患者交流,鼓励其坚持配戴,最后总能达到一个很好的修复效果。
1.3 评价标准 优: 固位稳定良好, 患者能够很快适应, 咀嚼功能良好, 基本无异物感, 不影响发音。良: 固位稳定良好, 患者适应较慢,咀嚼功能良好,明显有异物感。一般: 固位稳定良好,但义齿时取时戴,很难适应。差:基本不戴,丢弃不用。
2 结果 见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 P
3 讨论
目前我国老年人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有占到相当高的比率,不同程度的影响了老年人的咀嚼,消化,语言,表情等功能。口腔修复对于老年人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在以往的工作中,只重视医生的设计合理,精确的制作对于义齿修复的重要性, 而忽视对患者口腔修复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在临床上,广大老年患者因缺乏配戴义齿的相关知识,对义齿修复的效果期望过高,认为应该像真牙的效果一样。会出现实际效果与期望值相差甚远的情况, 因患者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从而造成患者对义齿修复形成心理上的排斥,造成修复失败[3-5]。
在口腔修复的临床工作中,要加强医患沟通增进医患感情及信任度,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义齿修复成功的重要因素。医生在日常的工作中,应通过语言,表情,态度行为等体现出对患者的关心、体贴和爱护, 给患者以鼓励,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我们在工作过程中, 还要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义齿设计要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及生物学原理,同时要考虑老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身体健康状况,收入,消费观念,对于老年患者,普通材料修复是其首选。在口腔修复的同时,还要做好老年人的心理辅导。做好宣教工作,让老年人了解口腔疾病的危害,了解义齿的结构,作用和维护。耐心向老年患者解释口腔修复后的预期效果以及可能带来的不适感。使其对义齿的异物感及初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从本研究的结果看,通过对老年人的口腔修复知识的宣教,显著的提高了其口腔修复的优良率。因此,加强对老年人口腔修复相关知识的宣教,对于其口腔修复的成功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华凤. 武汉市 785 例老年人缺牙及修复情况分析[J].口腔医学纵横,2000.16:179.
[2] 刘洪臣。老年口腔医学进展[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3,1(1):4.
[3] 徐君伍.现代口腔修复学[M]. 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45.
篇5
1.1 调查对象。共调查260名部队离退休老干部及家属,其中男性115人,占44.2%,女性145人,占55.8%,年龄56岁~82岁之间。调查性别与年龄情况(表1)。
1.2 调查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71年出版的《口腔健康调查的基本方法》手册为标准,采用一人一表制,将问诊与口腔结果填表相结合,选用标准口腔器械,对被调查的口腔粘膜、牙体、牙周及缺牙情况按照龋病,牙周病,楔形缺损、磨损及牙列缺失进行检查询问,做详细记录,进行统计[1]。
2 结果
调查对象各年龄组患病情况(表2)。
260名离退休干部及家属中,患龋总计为194人占74.6%,牙周病129人占49.6%,楔形缺损151人占58.1%,牙列缺失69人占26.5%。
3 讨论
3.1 龋病。本组调查龋病的发病率为74.6%。发病率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口腔自洁能力较差,牙龈逐渐萎缩,导致食物嵌塞,牙颈部及牙根外露,龋坏以根面龋和环形龋多见。
3.2 牙周病。本组调查中牙周病发病率为49.6%。在老年人中多见牙周炎、牙龈炎、牙龈萎缩、牙齿松动及牙根暴露。造成以上原因主要是:①由于老年人多脏器的退形性变。②慢性病的长期困扰使得抵抗力下降。③牙结石的长期刺激没有及时清洁,应加强老年牙周病患者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宣教,定期洁牙,注重平时的口腔机能训练,如:叩齿、牙龈按摩、鼓漱、运舌等,以减少牙周病的发病率[2]。
3.3楔形缺损、磨损。楔形缺损磨损多见于前磨牙,严重时可诱发牙髓炎,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的牙龈多已萎缩,牙颈部牙骨质暴露,加上长期不正确的刷牙方式,造成损害。
3.4 牙列缺失。随着年龄的增加,缺牙数及牙列缺失者明显增多。牙列缺失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口腔保健知识,龋病及牙周病患病率较高,没有及时治疗,再加上老年人行动不方便而放弃治疗,延误了治疗时机,这说明老年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全社会及其子女们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医务工作者应进一步加强对老年人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使得他们能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参考文献
篇6
1 前言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基础代谢逐渐降低,器官功能也逐渐减退,口腔疾病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相关研究表明,现在的大部分老年人都在承受着各种牙齿疾病的困扰,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因此,为了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做好老年口腔修复显得至关重要[1]。
2 我国老年人口腔健康问题现状分析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社保医保不健全、老年人口素质较低,并且已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口超过10%。几乎每个老年人都存在口腔健康问题。其中牙体结构的破坏,特别是牙列的残缺给了很多老年人带来了正常生活的不便。步入老年之后,年纪越大,导致牙结构出现破损的情况也越加重,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因此需要对牙体进行修复。但由于大部分老年人从小缺乏较好的口腔知识,平时口腔护理做的不到位,所以年老时各种口腔问题都不约而至,但在进行口腔治疗时又不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导致牙齿问题没得到很好的治疗,造成我国老年人牙齿修复率低于外国老年人牙齿修复率的现象。可见,我国老年人的牙齿修复状况不容乐观。
3 造成我国老年人口腔健康问题的因素
3.1 生理因素:老年人各组织器官随着年龄增长发生较为明显的退行性变化[2]。
3.1.1 随着年龄增长,牙釉质的釉板组织会出现裂痕,同时其裂痕间隙内的水分丧失,最终会导致牙齿的裂开。与此同时,牙釉质的颜色会改变,且渗透性降低。
3.1.2 牙本质的变化。牙本质在老年时期容易变成硬化牙本质,且牙体脆性系数变大。同时,随着牙体的髓腔空间变小,会造成拔牙的难度增大,使根管治疗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3.1.3 牙周组织的变化。老年后,牙周组织的细胞活性降低,会出现牙周组织的萎缩的现象。同时,牙周膜腔变窄,血管的形态出现异常。有些甚至出现牙的颈部及根部的分叉,造成压根暴露在外面,使牙体出现松动。
3.1.4 颞下颌关节的改变 颞下颌关节盘及髁状突关节区的各种纤维在老年时会出现分布紊乱的现象,如成纤维细胞变少而胶原纤维明显增多。导致皮质骨的吸收增大,从而改变关节的正常面的结构。
3.1.5 口腔粘膜的变化 代谢功能的衰退容易导致老年人口腔粘膜组织的变化。如:黏膜细胞萎缩。而黏膜组织脱水会降低组织张力和弹性,引起黏膜组织逐渐变薄及缺乏水分。同时,血管分布的降低,会导致损伤的组织修复时间长,从而引起其他的口腔相关疾病的发生。
3.2 行为习惯因素
3.2.1 龋病多好发于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平时口腔卫生及护理较差及机体营养不良等的人群,而龋病中发生率最高要数根面龋和颈部龋。
3.2.2 牙周病大多是由老年人的平时口腔卫生观念较差、饮食时食物嵌塞、及伤及牙周组织的创伤等因素引起。
3.2.3 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抽烟较多、过度饮酒、习惯进食较烫的食物等,会导致老年人的口腔黏膜出现白斑。当然,牙颌组织的改变及口腔修复物本身的不良作用等也可导致白斑的发生。
3.3 社会环境因素
我国薄弱的经济基础,导致很多老年人尽管知道自己存在很严重的口腔疾病却无法承担昂贵的治疗费用,从而导致生活质量日趋下降;老年人口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加之口腔卫生宣教不普及,使得很多老年人口腔保健知识相对短缺,自我保健意识缺乏,从而导致个人口腔卫生较差;某些人由于心理因素的影响、或由于对当前医疗水平的不信任等原因而不愿及早进行口腔修复治疗,从而导致了我国老年人整体上口腔疾病发病率较高。
4 老年人口腔修复治疗临床观察经验总结
4.1 老年人口腔修复的类型和特点
4.1.1 固定修复 活动修复是以前较常用的修复类型。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如今口腔修复多以固定修复为主。固定修复能有效利用残根残冠,增强口腔的咀嚼功能。
4.1.2 活动义齿 固定义齿能用于一部人老年人,当牙齿缺失量较多时,活动性修复是主要修复方法。在进行活动性修复设计时,应从修复对老年人所带来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考虑。如:复杂义齿的设计要使用弹性较好的钢丝卡环,同时,也可使用联合卡及延伸卡,以成分利用口腔内剩余牙齿支持其稳定的作用。在设计活动义齿时要保持连续性的思维模式,即为方便以后的义齿修复维护,应在设计时多设计便于以后使用的备用卡环。
4.1.3 种植义齿 种植义齿被誉为人类的第三付牙齿,近年来,由于各种牙齿材料及修复技术的不断更新,使种植义齿得以广泛运用于口腔、颌面部及耳鼻喉等的器官问题的修复治疗。以前种植义齿在老年人的口腔修复中一直受到限制,但是近年来,种植义齿的口腔修复方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接受,并取得了很好效果。
从修复的目的进行分类,口腔修复又可以分为美学修复、功能性修复和治疗性修复。其中,功能修复的内容为牙体、牙列方面的修复以及缺损颌面部的修复;而治疗性修复册则对牙周病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矫正治疗。
4.2 老年人口腔修复特点
作为医务人员,在对老年人进行口腔治疗时,应针对老年人不同的口腔特点,采用适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适应水平的修复方案,使该方案遵循生理学和生物学的原则。并做好对老年人口腔修复前及修复后的的相关健康教育,使其重视口腔卫生,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
4.3 老年人口腔修复治疗方案的制订
口腔医生在制定老年人口腔修复方案时,要做好对病人的全方位检查。即在对老年人进行口腔检查时,除了常规检查外,还要对老年人牙齿的其他情况做全面检查,如:老年人旧义齿使用的基本情况、口腔余留牙的健康状况、牙槽嵴的变化情况、牙周组织及黏膜组织的损伤状况、上下牙槽嵴间跟颌间的位置是否正常以及相关的口腔肌肉的使用情况等。在充分了解病人的口腔疾病状况的前提下,才能制定出合理的修复方案。制定好修复方案后,要做出适合老年人不同口腔特点的修复设计,还需要从其全身的健康情况及经济条件等方面考虑,采用与这些方面相对应的修复设计。其中最常使用的修复是固定义齿修复及种植义齿修复。当然,修复也要因人而异,如病人牙齿缺失较多、牙间隙过大,就应该考虑可摘义齿联合修复或可摘局部义齿等。同时,口腔医生应结合老年人口腔修复前牙齿检查、详细的病史及生活习惯的询问等方面的情况,尽可能多地了解病人的与口腔疾病相关的行为习惯,结合老人现阶段生理、心理状态因地制宜为每一位老人制订口腔修复方案。同样,根据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全口义齿修复、人造冠修复、固定义齿修复、种植义齿修复等不同修复类型确定具体修复方案。此外,老年人随着年纪的增长,其生理各方面的功能都在不断地下降,机体免疫力降低,使口腔疾病的发病率也越高。所以,口腔医生在进行口腔疾病的诊疗和修复时,除了要具备口腔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其他的相关临床及营养等各方面的知识及技能。这样,才能在对病人进行专业的口腔检查的同时,充分结合病人的全身状况,作出全面的口腔诊治及教育病人做好口腔的防治工作。最后,考虑到老年患者在经济及心理上的条件限制,应对其加强相关的宣传教育及适当的心理辅导,以达到有效治疗病人的目的。
4.4 修复过程
由于老年人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某个特殊阶段,其渴望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人文的关怀。医生及护士应让其充分知情同意,并能够在和谐的气氛中顺利接受治疗。许多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和愉悦的心情是可是治疗很多种疾病的,因此,让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医生信任,对医疗环境满意,对医疗技术满意就显得尤为重要。
4.5 老年人口腔修复效果的维护
为保证口腔修复治疗的效果,应对进行口腔修复的老年人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和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培养其正确的口腔护理意识,并及时发生口腔问题,积极配合口腔牙齿的修复治疗[4]。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都得到了不断提高,步入老年行列的人也不断地增加。他们的健康问题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系数的主要因素。而口腔卫生问题是老年人健康问题中的一大问题,对此,我们要给老年人在口腔的修复上提供帮助和支持,研究出适合不同类型的口腔修复的方法。在宣传上,要采用广播、电视、报纸及及宣传册等形式对其进行相关的宣传教育,培养其树立正确的口腔卫生观念,帮助其建立合理的口腔护理行为,以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在医疗方面,为其制订个性化治疗和修复方案;经济上采取某些优惠措施,以保证某些存在经济困难的老年人能够及时获得口腔修复治疗。这些方面的努力,将有效改善我国老年人的口腔修复状况。
参考文献
[1]苏凤丽,娄清玲.常见老年口腔修复问题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学,2007,6(9):112.
篇7
老年人最易患的口腔疾病是龋齿后遗症和牙周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髓腔开始变窄,增加了牙髓内血循环的压力,加上老年人免疫功能本身降低,更易导致牙髓坏死,使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丧失主要营养来源而变脆易折裂;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感染,使病情蔓延。此外,牙体组织随着增龄性变化主要是咬合磨损,牙齿颜色逐步变暗,牙釉质较弱易碎,髓腔和根管小而细,牙髓质不断新生,使牙龈组织萎缩、变薄,牙周膜变宽、牙槽骨生理性弹性降低、牙龈萎缩、牙骨质暴露,至龋菌的侵犯极易导致根面龋的发生和牙龈炎牙周炎的发生,加之老年人在各种疾病的某些阶段常常会出现免疫和内分泌失调,造成机体内环境的改变,从而导致口腔疾患的发生。
2口腔护理的作用与常用方法
2.1 口腔护理的作用
口腔是食物进入消化道的重要通道,又是部分消化液分泌的场所,更是微生物寄居和滋生的最佳环境。正常人每毫升普通漱口水中可以找到1~50万个微生物[2]。老年人由于唾液分泌量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减弱,极易导致口腔内微生物乘机在潮湿温暖的口腔内迅速繁殖。而口腔护理具有局部清洁及去除口腔内细菌的作用,同时口腔护理对发生在口腔局部的口腔炎、口腔溃疡、齿龈炎、牙周病等具有预防及治疗作用,此外口腔护理还能对老人产生良好的心理影响,增强自信心,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2.2 常用的口腔护理的方法
(1)牙膏清洁口腔法:单纯为清洁口腔、预防感染可首选牙膏口腔护理法。有资料表明,80.91%的重症病人口腔为酸性环境,较适宜真菌的生长。而牙膏为碱性,牙膏水的pH>7.0,故有抑制白色念珠菌的作用。起成分中丁香酚和丁香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孢菌等多种常用细菌均有抑制作用[3]。(2)机械性擦洗法:新的口腔护理观认为口腔护理应该以清除牙菌斑为主要目的。有研究显示,单纯的含漱只能暂时减少口腔内游离状态的细菌数量,对清除定居在牙面上的牙菌斑无效,机械性擦洗可以有效去除牙菌斑[4]。
3老年人口腔卫生的健康指导
3.1 加强健康教育
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人们行为的改变。针对社区老年人对口腔护理知识缺乏深入了解的现状,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印刷资料、图片,将口腔卫生的保健要点,预防方式以及等做成一分健康教育资料,在社区内进行分发。还可通过板报或宣传栏,向社区老年人介绍保健牙刷、含氟牙膏和牙线、牙签的应用以及口腔自检自查方法,以便于社区老人记忆,并对照自己出现的问题选择合适的保健方法,从而满足社区老年人对口腔疾病保健知识的需求。口腔卫生的护理重在老人的自理,因此,加强口腔卫生的健康教育,使老人了解口腔卫生护理的必要性十分重要。
3.2 注重正确指导
在健康教育中,要注重对老人实施口腔护理的方法的正确指导。例如:在选择牙刷时,一是要考虑口腔内的实际状况;二是要考虑方便老人的使用,在老人牙齿有较多残缺的情况下,要考虑牙刷品种的选择,植毛部大的牙刷比植毛部小的牙刷更好用,刷牙效更好。刷牙时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1)牙刷的刷毛与齿面应呈直角,正好接触牙齿,应注意较好地使用牙刷刷毛的前顶端;(2)刷牙时使用牙刷的力度要适当,应轻刷;(3)牙刷放于齿面上前后拉动的幅度勿过大,移动幅度以5mm~l0mm为宜,相当于1~2颗牙齿的距离。对于有牙周病的老人,应指导选用刷毛较细的牙刷,因为细的刷毛容易进入牙齿与齿龈结合部位的齿周袋内,能有效除去作为牙周病原因的牙垢。
3.3 保持口腔清洁
经常保持口腔卫生,控制牙菌斑。嘱老年人要坚持每天早晚用温水刷牙,一日三餐后用清水漱口,漱口时要借用水的冲力尽量将牙缝中的失误残渣清除掉,同时做闭口鼓腮漱口动作,并将舌头左右转动,这样能使唾液分泌增多,使牙面、牙缝和口腔黏膜受到一定的冲洗和刺激,使口腔自洁,牙齿健康。有条件的老人还可以选择茶水漱口,让茶水在口腔内冲刷牙齿及舌两侧,这样可以清除牙垢,提高口腔轮匝肌和口腔黏膜的生理功能,增强牙齿的抗酸防腐能力。
3.4 养成良好习惯
老年人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刷牙与漱口要有科学规律,避免烟酒并尽量少吃有刺激性食物,加强饮食营养调整。如有牙病及时就医,平时要坚持叩齿运动和按摩牙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牙周组织功能和抵抗力,定时去医院进行检查,这样可延缓口腔老龄化,使牙龄与寿命大 致相等,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化前珍.老年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2.
篇8
关键词: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老年牙病患者
我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到口腔科就诊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了解他们的口腔健康信念、行为及对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既能为社区牙病防治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又能使临床医生采取有针对性的牙病防治措施。笔者于2004年8月~2005年2月对来我科就诊的350名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取2004年8月~2005年2月来襄樊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就诊的老年患者共350名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和调查内容
本次口腔健康问卷调查基本采用"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问卷调查"内容,单选题和多选题相结合,被调查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自行答卷,文盲者则由调查者以询问的方式代填。调查内容包括4个方面:基本状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口腔保健知识(包括最好的口腔保健措施是什么、烟酒有害口腔健康吗、正确的刷牙方法是什么、洁牙的目的及次数等)、口腔保健态度(包括是否希望每年作口腔普查、是否有定期洁牙愿望、是否认为牙病重要并能及时就医等)、口腔保健行为(包括是否刷牙两次/日、是否2~3月更换牙刷、是否采用竖刷法、是否饭后刷牙等)。
13 统计处理
用Excel 2000进行资料输入,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接受调查的共有350名,其中男性180人(占51.4%),女性170人(占48.6%)。65~69岁为201人(占57.4%);70~74岁为82人(占23.4%);75~79岁为56人(占16.0%);80岁以上为11人(占3.2%)。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为105人(占30.0%),初中108人(占30.9%),高中75人(占21.4%),大专以上62人(占17.7%)。职业分布:离退休人员245人(占70.0%),干部教师、公司职员、服务人员、工人和个体经营者共98人(占28.0%),其他7人(占2.0%)。
22 口腔保健知识
调查对象中,"最好的口腔保健措施是什么"的知晓率为50.9%,"烟酒有害口腔健康吗"的正确回答率为61.4%,"正确的刷牙方法是什么" 知晓率为20.6%,"洁牙的目的及次数"答对率为48.3%。知晓率与受教育程度有密切关系,随着文化程度增高,4项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均随之提高(P<0.05),见表1。表1 文化程度与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略)
23 口腔保健态度
调查对象中,希望每年作口腔普查者为64.9%,有定期洁牙愿望者为45.4%,认为牙病重要并能及时就医者为86.0%。分析不同文化层次人群的口腔保健态度可见,随着文化程度增高,口腔保健态度增强,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口腔保健态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2。表2文化程度与口腔保健态度(略)
23 口腔保健行为
调查的对象中,每日两次刷牙率(41.1%)相对较高,竖刷率(22.6%)、饭后刷牙率(28.3%)、2~3月更换牙刷率(21.4%)均较低。随着文化程度增高,这4项健康行为的比率也增高(P<0.05),见表3。表3 文化程度与口腔健康行为文化程度(略)
3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襄樊市老年牙病患者对口腔健康有关知识的综合知晓率较低,很多人知道刷牙是最好的口腔保健方法,也认识到烟酒对口腔健康有危害,但不清楚正确的刷牙方法,不了解牙结石及其正确处理方法。多数襄樊市老年牙病患者对口腔保健有积极态度,认为牙病需要治疗,但却忽视口腔健康的维护,每年愿意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者只占45.4%,这些结果与相关调查是一致的[1]。刷牙是最基本的口腔保健行为,正确刷牙可有效去除菌斑,借助牙刷按摩作用,增进牙龈组织血液循环和上皮组织角化,增强牙周组织的防御能力,是保持口腔健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横刷会导致牙体缺损、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牙槽骨吸收等[3,4]。由于不知道正确的刷牙方法,只有22.6%的人采用竖刷、28.3%的人是饭后刷牙、21.4%的人2~3月更换一次牙刷。
牙病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把口腔保健落实到社区,提高老年人对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建立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十分重要。本调查虽然以就医的老年牙病患者为调查对象,但是其结果对于估计襄樊市老年人口的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是可靠的,本调查的结果应高于整体实际结果。据此,可以说襄樊市老年人口腔保健仍处于启蒙状态,多数人未建立健康行为,说明口腔保健需求量大,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口腔保健服务体系,深入社区设立口腔健康教育点,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密切结合牙病防治,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调查中发现个体文化程度是影响口腔知识知晓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文化程度低者接受的知识较少,其口腔保健知识也少,口腔保健行为也差,此与有关调查结果一致[3]。但是,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意识却很高,说明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自身的健康也重视起来。鉴于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对新知识的接受较慢,教育内容和方式要贴近这一人群,并且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内容力求通俗,并辅以形象化教育,使他们喜闻乐见,逐渐充实老年人口腔保健知识,增强参与意识,从而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
参考文献
1 邓耀羚,严玉洁,等. 上海市闵行区1650名城镇居民口腔健康知识与行为调查分析. 口腔医学,2003,23(2):107~108.
篇9
从我院进行口腔科体检的15个单位中,以年龄≥60岁为统计对象,年龄60~91岁,共890人,在口腔体检中均发现不同的问题,有的人口腔积累问题多,同时检查出3~4种疾病。其中有楔形缺损、牙周病、龋齿、牙齿重度磨损、牙隐裂、残冠、残根、牙列缺损、牙列缺失、不良修复体等,这些在老年人口腔检查中较常发现,而且偶有单发。做口腔检查的老人也伴有全身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肝炎、免疫系统疾病、贫血、骨质疏松、过敏体质等,他们可有一种也可有两种或多种。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种逐渐增多,病情复杂多变。因老年病的特殊性,以下逐一讨论老年人口腔疾病的病变特点,预防方法,治疗措施。
讨 论
老年人口腔疾病的病变特点:许多老年人对疾病的预防意识不强,病情轻微没有明显症状时,不在乎,不去就医,致使病情复杂化。老年人口腔组织均存在增龄变化,如牙髓腔体积减小,根管变细,牙槽脊因拔牙时间或脱落时间不一,局部萎缩与增殖出现高低不平[1]。口腔黏膜变化,唾液腺变化,腺泡萎缩唾液量少,口干。老年人口中有许多磨耗过重的牙齿等。由于不恰当的刷牙方法,横刷牙法。或牙颈部的应力疲劳,或过喜欢食用酸性食物而产生楔状缺损。龋齿不及时治疗,导致形成残冠,再继续龋坏至底穿,或残根龈下3~4mm,根尖周严重病变,可惜的不得不拔除。单颗牙拔除后不及时修复,引起牙间隙增大,对牙伸长,两侧牙向缺隙侧倾斜。一部分老人因重度牙周炎,牙齿提前松动脱落。或龋齿未治,导致拔除等原因致使口中出现牙列缺损。有的老人口中有修复体,但由于修复时间过长,修复设计方法不当,致使口中修复体不舒服,需重新修复。
根据病变特点,采取不同的预防方法:宣教口腔预防保健知识,提高全民对牙齿的健康保健意识。教患者养成饭后刷牙漱口的习惯,至少早晚各1次,每次3分钟,刷牙要到位,要刷干净,牙的内面,外面,咬合面均要刷干净,间隙过大的可用间隙刷。教会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不要横向刷牙,减少楔缺的发生。如发现牙齿有龋洞,应及时修补,龋坏较大达髓腔的,应及时做根管治疗。没有保留价值的残根残冠应尽早拔出。缺失牙应在拔牙后3~6个月,牙槽脊吸收基本稳定时修复。不可直接用牙齿起瓶盖或咬核桃等硬物,以防产生牙隐裂、劈裂。对有重度磨损的牙,嘱患者改变咀嚼硬物习惯,也少食过凉过热的食物减少对牙髓的刺激。每半年洁牙一次,维护牙周健康,预防牙周病。定期检查,定期维护,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根据老年人口腔病变特点,治疗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患牙齿疾病的老人,身体也许患有其他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肝炎、过敏等。这就需要临床医生在问诊时,要注意全面细致,只有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和患牙的诊断结合,才能制定很好的治疗计划,在治牙的同时也要注重患者的安全。老年人在拔牙或做小手术局麻时,应慎用加肾上腺素,首选2%利多卡因,其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一般无不良影响。术前检查要详细,必要时请心内科医生会诊,在心电监护下拔牙。拔牙前应设法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找些话题分散患者注意力,拔牙时动作要轻柔稳重,不要使用暴力。有些老人常因牙齿松动,牙龈出血来就诊,检查时常发现牙龈红肿,龈上大量牙石牙垢,探牙周袋时有附着丧失,龈下大量牙石。此时应采取的治疗方法为清除局部刺激因素即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长期控制菌斑,全身或局部用药,在刮治后可适当地用药物处理袋壁,如复方碘液有较强的消炎,收敛作用。使用时应隔离唾液,注意避免烧伤邻近的黏膜[3]。老年人在做根管治疗时,髓腔情况也与年轻人不同,由于髓腔增龄性变化,髓腔变小根管变细,这样临床医生开髓时掌握解剖形态,避免钻穿髓室底。牙隐裂,首先对因治疗,消除创伤性,调磨过陡的牙尖。在做根管治疗时防止劈裂,应大量调磨牙尖斜面,永久充填体易选复合树脂,并及时全冠保护[1]。老年人口中一般都有缺失牙,需要修复治疗。根据缺牙间隙、牙周膜面积、牙槽脊条件、牙周状况,选择不同的修复种类,修复设计。应用可摘义齿,固定义齿,固定-活动联合修复,全口义齿,种植义齿。老年可摘局部义齿设计应尽可能利用基牙,并辅以黏膜支持。基托设计要尽可能简单,设计下返卡环,圈形卡环,连续卡环,有利于余留牙的稳固及摘戴方便。告知患者初戴时,口内会暂时有异物感、不适,暂进软食或小块食物,如有疼痛及时复诊修改[4]。固定义齿设计必须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由于固定修复磨切牙体组织,操作复杂,费时,医生应注意患者的系统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及耐受力[4]。修复前缺牙区伤口必须完全愈合,牙槽脊吸收基本稳定。老年固定修复时基牙健康要求很高,修复前注意治疗基牙牙体,牙周炎症,修复后注意保持局部清洁。特别强调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巩固修复后的效果。老年全口义齿要有良好的边缘封闭,良好的固位。对牙槽脊萎缩严重者,可行唇颊沟成形术,增加固位。新义齿的制作,需多参照旧义齿有意义的元素,基托外形及人工牙排列位置与旧义齿接近。种植修复以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其能改善咀嚼功能,改善美观,增加舒适度,增加固位。但对糖尿病,骨质疏松,高血压,心脏病,放疗后的老年患者应引起注意。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及人们对生活及饮食习惯的变化,老年人的牙病日益增多,病情复杂,为使口腔疾患得到正确处理,口腔医生应更好的努力,把老年人的牙病预防、治疗、康复作为义不容辞的义务。
参考文献
1 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
篇10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普及,更多的人越来越关注牙齿的存在与健康。以往老年人在牙齿发生龋坏及根尖炎时,往往选择拔除。而现在更多的老年人则愿意保留牙齿,以行使更好的咀嚼功能。目前,随着口腔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老年人牙体牙髓治疗的成功率与年轻人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但是,由于老年人在心理状况、身体条件、牙齿组织的改变等各方面,和年轻人又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临床治疗上应更加细致和谨慎。
1 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
老年牙病是一种常见且广泛的老年口腔疾病,能引起复杂的心理变化, 给牙病的诊治增加了难度,为此, 需针对其心理特征作好护理,配合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征 [1]。据笔者多年的临床体会,分析老年牙病患者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理生理特点:
1.1 许多老年牙病患者认为年纪大了, 牙齿松动了,拔掉是正常现象。 有的老年牙病患者则把牙齿看得特别重要, 该拔掉的牙齿,也不愿拔掉。
1.2 由于口腔保健及预防措施相应落后于发达国家, 很多陈旧观念逐步形成, 许多患者认为年纪大了, 牙齿有洞, 不是大问题, 等痛得无法忍受了再去就医。这样往往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1.3有的老年牙病患者性格较固执, 多疑。就诊时易产生紧张、恐惧、烦躁等心态, 情绪变化很大。因此对医生产生不信任感。
1.4 有的老年牙病患者对牙病治疗的期望值有差异。由于我国老年人多年来旧观念的积累, 对牙齿的修复要求不高, 对牙齿的治疗也远远落后于现代口腔技术的发展, 相反有些老年牙病患者认为现在科学发达了, 什么样的先进技术都能用在自己身上, 而误认为医生不给他治疗。
1.5 由于老年人全身器官随增龄性相应地产生衰老的改变其生理功能及适应性减退。有的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 所以直接影响口腔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而他们确认为复诊次数过多, 是医生的技术问题, 因而又不信任医生。
针对以上特点,我们应体谅他们在诊治中某些不配合或配合不好的情况, 避免争执和冲突,对急诊老年患者要多给予安慰, 解除他们对治疗的顾虑,在治疗中需结合药物辅助治疗的老年患者应注意药物剂量和耐药性,对再次来诊的老年患者, 给予鼓励, 使之密切配合, 防止失约, 使其获得自我护理的知识。
2了解老年患者的全身状况
在门诊就诊的老年患者中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其中尤以心脑血管疾病居多。在接诊时应详细询问病史及目前的身体状况,以免在临床治疗中突发意外,造成不必要的医患纠纷[2]。
3临床治疗中应注意的事项
3.1 无痛技术
因为大多数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时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在操作时除了动作要轻巧以外,还要保持无痛或者是让疼痛降到最低限度,消除疼痛带来的紧张和恐惧,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猝发。
3.2 老年人的身体耐受情况
老年人由于患有某些慢性全身性疾病,身体条件相对较差,不能耐受长时间的操作,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尽量缩短治疗时间。治疗中不仅要求使用的器械如车针、刮匙等应尽可能锐利,而且医生的诊断和操作技术均应准确和娴熟,并且配合四手操作法,快速完成治疗。
3.3 髓腔的增龄性变化
随年龄的增长,一方面继发性牙本质不断沉积,髓腔逐渐变小,髓室顶底之间的距离缩短,因此操作时一定要注意随时检查开髓的方向及深度。另一方面牙髓组织的神经和血管数目减少,纤维成分增多,牙髓的敏感性降低,修复能力减弱,而且容易发生牙髓钙化,造成髓腔和根管的闭塞,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3]。
3.4 老年龋病的发生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牙周组织逐渐向根方退缩,食物嵌塞加剧,致使邻面龋及根面龋多发。由于发生部位较隐蔽,在临床检查时应用探针逐个仔细探查是否有龋洞存在,并应与正常的牙颈部缩窄相鉴别。
3.5 根管治疗的特点
老年人根管细小,甚至闭塞不通,在预备根管时一定要遵循根管治疗的原则,先用小号的扩大针探测根管的走向及通畅与否,在扩锉遇有阻力时,勿强行用力,以免器械折断在根管内,给后续治疗带来不利。对于细小弯曲不易扩通的根管也可采用塑化术。
4宣传口腔卫生
在对老年牙病治疗的同时,应向他们普及口腔卫生知识,教给他们正确的刷牙方法,以及假牙的正确使用方法及保养方法,告知老年患者通过叩齿、按摩牙龈促进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抗病能力。对于口腔内的残根残冠要尽量保留,这样可以避免牙槽嵴过度萎缩,使义齿有良好的固位。对一些患严重疾病的老年人,如老年痴呆症,半身不遂等,应由家庭成员或医务人员定期进行特殊的口腔护理、刷牙、洁牙、剔牙等 [4]。因此定期对老年人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 讨论
老年牙病患者对口腔健康有关知识综合知晓率较低,不清楚正确的刷牙方法, 不了解牙结石及其正确处理方法[5]。老年牙病患者对口腔保健有积极态度, 认为牙病需要治疗, 但却忽视口腔健康的维护, 每年愿意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者只占45. 4% [6]。牙病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 把口腔保健落实到社区, 提高老年人对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 建立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 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十分重要[7]。鉴于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 对新知识的接受较慢,教育内容和方式要贴近这一人群, 并且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 内容力求通俗, 并辅以形象化教育,使他们喜闻乐见, 逐渐充实老年人口腔保健知识, 增强参与意识, 从而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8]。
参考文献
[1]王瑞萍.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内科门诊,老年牙病防治的护理[J].牙体牙周病学杂志,1995,9,5,3.
[2]何光明,刘德润.老年牙病的杜会防治[J].老年医学杂志,1998,3.
[3] 霍雅霞,老年牙病的心理分析与健康教育的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09,17,4.
[4] 邓德菊, 杨军成.老年牙病413 例患者分析[J].四川医学,2008,11,29,11.
[5] 罗伟民,王秀荣,龚蕾,等.350 名老年牙病患者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J].Journal ofM athemat icalM edicine Vo l. 19,NO. 2,2006.
篇11
Aninvestigation on situation of oral health in 616 bank staffs
WANG Bao-hong1,ZHAO Zhen-huai1,LI Xian-rong2
(1.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The Secon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04,Shaan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 of oral health in 616 bank staffs.Methods The situation of dental caries,missing teeth,wedge-shaped defects,gingivitis and periodontal disease were examined.ResultsThe prevalence and severity were found to increase with age.inadequate attention to the oral health and worsere oral hygiene may be the main factors that cause the lost of oral health.ConclusionIt is important to examine oral disease.Oral common disease should be prevented and cured.
Key words:bank staffs;surveys;oral disease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各学科都加强了对老年医学的关注与研究,我国于2003年成立了老年口腔医学,以研究老年口腔疾病的防治特点。但是与世界水平相比,我国老年人口的口腔健康状况较差,无论是龋齿发病率、牙周病患病率,失牙数都较高。众所周知,龋齿、牙周病都属慢性流行性疾病,因此,了解中年人甚至是青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并据此做出早期的预防治疗措施,对老年牙病的预防、治疗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笔者对前来查体的616例西安市中国银行职员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调查对象:来我院体检的西安市中国银行616例(男293例,女323例)职员,男女之比为0.91,年龄25~70岁。
1.2调查方法:采取常规口腔视、探、叩、问诊检查,统计龋齿情况、楔状缺损情况、失牙状况、修复状况及牙龈炎及牙周炎的发病情况。检查由一个医师完成,调查指标根据我国龋病、牙周病调查标准[1-2],以确保检查结果可靠。
2调查结果(见表1~5)
2.1龋齿:患龋率=总患龋人数/同期人口;龋均=总患龋牙数/受检人数;平均数(患者龋均)=患龋牙数/患龋人数。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在青年人中,患龋率还是相当高的,几乎有1/2的人患有龋齿,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龋率及人均患龋的数量都在增加。另外,有龋而未治疗的人数也是相当可观,在25~34岁组中,42%的龋齿未得到治疗,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比例在逐渐下降,到45~54岁组达到最小,但是55岁以上的老年组中,因龋未治疗的比例达到最高。
2.2楔状缺损情况:从表2中可以看出,受检人群中,人均楔状缺损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且楔状缺损的患者中人均楔状缺损的数量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2.3缺牙状况:在此次调查中,年轻人缺牙百分比为19.4%,且随着年龄增长,缺牙的百分比有增高的趋势,缺牙的数量也随之增高,但与此同时,缺牙的修复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在低年龄组,大部分的缺牙需要进行修复。
2.4义齿状况:在此次调查中,活动义齿修复仍是目前义齿修复的主流,精密附着体与种植义齿在45~54岁组中有较高的使用率。
2.5牙龈、牙周状况:从表5中可以看出,受检人群中,牙龈炎的发病率高达43.2%,男性牙龈炎及牙周炎的发病率均高于女性,而且牙周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递增。
3讨论
本次调查对象为银行职员,这一群体文化水平及收入均较高,对自身的健康有较高的关注度,他们基本能做到每天刷牙。但是口腔卫生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且口腔卫生状况随年龄增大而恶化,与许多口腔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3.1龋齿情况:在我国龋病的发病率因民族、地区、性别和年龄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一般平均为50%[1]。本组调查龋病的发生率高达53.9%,与文献报道[1]的基本相符。在这些龋患中,未治疗的龋患占到42%,接近1/2。世界卫生组织将龋齿排在心血管和癌症之后,列为全世界需要防治的第3位疾病,看来是很有必要的。
在年龄分组中,年轻人龋坏未治疗的比例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治龋患的百分比逐渐下降,说明越是青年人,越不注意口腔健康。产生此情况的原因可能为,在龋生成的早期,并未引起功能丧失,或者功能丧失的程度不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功能丧失的加重,增强了人们就医的意愿,但是口腔疾病的特点是早期治疗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因此,应该采取措施加强人们的就医意识,养成定期口腔检查、口腔疾病早期治疗的习惯。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进程,投入到老年群体的医疗费用会占到很大比例,尤其是口腔疾病的治疗。保护好今天的中青年人的口腔健康,可以减轻老年社会的负担,这对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老年期是龋病好发的第3个高峰期[2]。本研究结果表明:55岁以上的老年人龋病的患病率为66%,是龋病高发期。可能是因为老年人唾液的分泌减少,牙龈退缩使牙颈部暴露于口腔环境中而易发龋病,尤其是根面龋的发生明显增多。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老年人生理变化因素外,其中一部分龋坏是活动义齿修复引起的,所以对老年人龋齿的预防还应着眼于修复后的口腔卫生教育,同时提高修复质量,尤其是活动义齿的质量。
3.2 楔状缺损:牙体楔状缺损是与年龄、机械摩擦、化学侵蚀和应力疲劳等多因素有关的疾病[3]。楔形缺损多见于前磨牙,严重时可诱发牙髓炎。本次调查显示楔形缺损的发生率及缺损的数量随年龄增大而增加,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的牙龈多已萎缩,牙颈部牙骨质暴露,也就是说牙颈部应力薄弱区暴露,再加上长期酸蚀及硬毛牙刷横刷造成。横刷式刷牙对牙齿是一种不良机械刺激,危害性很大,极易导致楔状缺损,故有人称楔形缺损为刷牙缺损[4]。随着老年人口腔余留牙数目的减少,楔形缺损的牙数也逐渐减少,但楔形缺损的发生率几乎达百分之百。
3.3缺齿及义齿修复状况:缺齿是影响老年人口腔健康的最突出因素。在检查中笔者发现老年人缺牙人数、缺牙数、人均缺牙数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缺齿使老年人咀嚼受限,影响消化功能,从而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而且从义齿修复情况来看,缺牙的修复率不足50%,这与我国第2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符[5]。
部分老年人缺牙后未能及时修复,修复体中活动义齿居多,并可见许多不良修复体。由此提醒我们,在加大老年患者的医疗费用投入同时,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使固定义齿、精密附着体、种植义齿的应用得到普及,让患者的修复体更舒适、耐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3.4牙龈炎及牙周病:调查结果显示:受检人群中,牙龈炎的发病率高达43.2%,而且男性牙龈炎及牙周炎的发病率均高于女性。这可能与女性更注意口腔卫生有关,而且男性吸烟者人数较女性多,吸烟可减弱牙龈的防御功能,使牙龈炎与牙周病更易发生;同时发现,牙周疾病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重,这可能与增龄性改变、全身情况改变以及局部因素有关[6]。
牙龈炎的始动因子是细菌,牙石是牙龈炎的主要刺激物,而牙石是以口腔内的细菌、食物残渣所形成的菌斑为母体,形成牙垢,接着唾液中的钙盐沉积而成。所以,牙石是钙化了的菌斑。因此应积极尽早治疗青年人的牙龈炎,提倡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及定期洁牙的口腔卫生习惯,减少食物残渣的滞留,尽可能减少菌斑、软垢的形成。
牙周病是老年人所易患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是老年人牙齿缺失的重要原因。牙周炎的发生发展主要是微生物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老年人由于机体的增龄性变化,牙周组织的免疫功能降低,更易受致病菌的侵袭。并且笔者此次的调查发现,老年缺牙患者口腔卫生普遍较差。虽然大多数人每天至少刷牙一次,但清洁效果不好,且没有定期洁治的习惯。因此对老年患者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及牙周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4结论
常见的口腔疾病(龋病、牙周病、楔状缺损、牙缺失等)在老年人中的患病率较高,使老年人咀嚼功能受限,给全身健康带来一定影响。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患者也随之增加,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更好地加强老年人口腔保健,我们应加强老年前期的口腔保健与牙病防治,积极高效治疗老年期的口腔疾病,延缓口腔衰老,增进全身健康,使老年人都能安享晚年。
[参考文献]
[1]岳松龄.口腔内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70-73.
[2]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82-591.
[3]文 星,乔现若,任战平,等.836名退休职工牙齿楔状缺损调查及病因分析[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5,5(2):73-75.
[4]Bergstom J,Eliasson S.Cervial abrasion to relation to toothbrushing and periodontal Health [J].Scand J Pent Res,1998,96:495.
篇12
1.1 紧张恐惧:在口腔诊疗过程中, 由于大多数老年患者对口腔保健基础知识的缺乏以及对口腔诊疗过程中可能产生疼痛等不适感觉的恐惧, 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感;加之老年人多数同时伴有其他系统的疾病,例如心脑血管方面的,所以他们还害怕在治疗口腔的同时引发其他的疾病。
1.2 烦躁易激怒:老年患者容易情绪不稳定, 遇到小事易激怒, 往往由于沟通不畅而引发争执;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患者往往更加容易敏感、猜疑, 孤独感十分明显, 希望被照顾和关心的情感也更加强烈。因此, 更希望医生详细向其描述病情以及接下来的诊疗计划。如果诊疗时间过长,会加剧他们的烦躁情绪。
1.3 反应迟钝复述不清:老年患者由于思维逻辑能力的衰退, 加上听力减退,动作反应迟缓等各方面因素,造成反复叙述, 对医生诊疗方案理解不足, 易造成诊疗过程的不配合, 甚至产生医患纠纷;
1.4 固执及不信任感较强:老年社会经验丰富,易对事物采取怀疑的态度,坚持己见,尤其是面对年资较轻的医师时,不信任感会增强。
2 方法和对策
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减轻老年患者就诊的心理负担。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认真研究老年患者的医疗服务需要, 不断转变服务观念, 拓展医疗服务领域,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首先,要主动、积极地与老年患者沟通。口腔医生应认真倾听老年患者的描述并耐心与他们沟通, 详细向他们讲解诊治过程和预后效果。有些老年患者的顾虑心理严重, 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采用姑息治疗的方法, 缓解. 其心理压力, 减轻其心理负担。
第二,综合考虑, 合理制订诊疗计划。由于老年患者前来就诊时, 口腔内一般都有较多患牙,而且有可能多种口腔疾患并存, 这样就要求口腔医生综合考虑, 制定诊疗计划。对老年患者而言, 尽量保留牙齿有其重要的意义, 因此, 在为老年患者进行口腔诊疗的过程中, 更需要认真细微, 全面系统。尤其是针对拔牙病例, 要综合考虑,为以后的修复治疗效果的最优化打下基础。医师做到全面系统的检查, 根据病人就诊时间特点、经济条件及其他个性因素, 科学合理地帮助病人制定诊疗方案。治疗前, 应向老年患者详细说明治疗的目的及利害关系, 治疗的过程以及可能的复诊次数, 减轻其心理负担, 消除其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老年患者中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的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因此, 在对老年人的口腔诊疗过程中, 必须具有整体观。在制定治疗计划中, 必须将老年患者的整体情况考虑在内, 以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篇13
成都武侯区浆洗街社区内有著名的锦里一条街和藏饰品一条街,生活有大量和四川西部藏区老人,浆洗街社区医院暨省交通厅公路局医院口腔科对500例藏区老人拔牙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来省交通厅公路局医院口腔科拔牙的老年患者500例,拔除患牙620颗。其中男性280例,占56%;女性220例,占44%。患者年龄55-80岁,平均68岁。平均每人拔牙1.20颗。其中主诉健康者420例,患高血压病50例,冠心病20例,糖尿病10例。有人陪同来诊者380例。
1.2 方法
根据本社区藏族来诊患者的特点,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判断其心理特点,对拔牙患者实施心理辅导和卫生宣教,局麻术、拔牙术和术后护理医嘱相结合的方法。
1.2.1 病情了解 由于来就诊的大部分患者是子女陪同,因语言不通,牙齿松动,牙痛来就诊,加上老年人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下降,医患沟通会比一般的患者更困难,医生要熟悉语言环境,要耐心仔细地听取他们对病情的陈述,如果我们提问他们没有听懂,要换一种说法,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对病情的解释和设计方案可辅以画图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对有心理紧张的患者要进行心理疏导,对他们担心的问题认真解释,完全理解放忪后方可开始。医生的言语和表情对患者有很大的影响,镇静、自信的医生特别能够得到患者的信任,患者自然就能放松。要求所有患者早餐后来诊,避免空腹,治疗前告之病人“您有什么不舒服要及时告诉我们”。
1.2.2 术前质量控制 对来诊的所有患者仔细进行检查,有急性炎症的先行抗感染治疗, 待感染控制后再行拔牙;对有高血压病的患者一般将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以下;冠心病患者要在病情稳定期,要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为麻醉和拔牙时一旦出现心绞痛发作时备用;糖尿病患者要将空腹血糖控制在8.8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mol/L以下,必要时请内科医师会诊,使用胰岛素降血糖, 手术后用抗生素三天,一般用阿莫西林二片一日三次口服。长期服用如阿司匹林、复方丹参滴丸和银杏叶片等抗凝血和活血化瘀药物的患者应在术前术后各停药三天,以免术中出血过多和术后并发出血。
1.2.3 麻药选择和注意事项,常规用麻药为不加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前牙使用浸润麻醉,后牙传导阻止麻醉。特别松动的牙用丁卡因浸润麻醉。
1.2.4 术中和术后注意事项,术区用1%碘酊消毒,拔牙术后有出血倾向患者,用明胶海绵填塞牙槽窝,牙龈撕裂伴有出血的要缝合,患者留观20分钟,医嘱拔牙注意事项。
2 结果
500例患者共拔除患牙620颗。平均每人拔牙1.2颗。所有患牙全部顺利完成了拔牙手术,拔牙创口I期愈合。拔牙术前有心理紧张的患者,经耐心解释,卫生宣教大部分消除了紧张情绪,6例局麻后头晕,经放平椅位,松解衣领休息后10分钟后缓解。5例拔牙后创口有渗血患者,使用了明胶海绵止血,二例麻药注射区血肿形成;休息二周后恢复正常.
2.1 拔牙原因共归纳为3类 牙周病.龋病(包括残根、残冠)、无功能牙拔除龋病和牙周病是两大主要拔牙原因。其中因牙周病拔牙占拔牙总数的61.3%,因龋病拔牙占拔牙总数的30%。因安牙要拔除无功能牙8.7%.
2.2 牙周病与龋病的牙位分布,牙周病占拔牙前三位的是:下颌中切牙172颗,侧切110颗,两侧下颌第一磨牙 98颗,各占总拔牙数 27.7%,17.7%和15.8%。龋病以下颌第一二磨牙拔牙比较高,共拔除210颗,占拔牙总数的33.9% ;无功能牙主要是第三磨牙。共拔除30颗.
3 讨论
3.1 拔牙原因及特点 本社区藏族老年患者男女在拔牙原因构成比比较,男性因牙周病拔牙高于女性,而女性因龋病拔牙高于男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男性自我口腔卫生保健做得不如女性及吸烟人数远大于女性,而吸烟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女性怀孕期钙转移及更年期后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造成的缺钙,使牙齿更容易龋坏有关;在拔除的620颗患牙中,因牙周病拔除者380颗,占拔牙总数的61.3%,排第一位。因龋病拔牙210颗,占拔牙总数的33.9%,排第二位。与参考文献资料不同,这可能与所调查的人群不同有关,拔牙最少的是无功能牙,只有30颗。总体看本研究中每个拔牙原因百分比均比较高,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因正畸拔牙和外伤拔牙均为0,而诊断规范与本研究具有可比性的老年人的拔牙原因的文献资料不多, 有资料显示:拔牙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腔门诊中的60.82%,应引起口腔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仔细研究老年人的拔牙原因,做好预防工作,以确保老年人存有足够牙齿行使咀嚼功能。
3.2 拔牙牙位 牙周病的拔牙以上下颌切牙和第一二磨牙拔牙比较多。而尖牙和双尖牙拔牙则较少,其规律与一般的统计资料一致.下颌拔牙高于上颌,下颌占60.44%,上颌占39.56%。这可能因为下颔多为单根牙,根细小,并且下颌舌侧的菌斑在刷牙时因有舌的阻挡不易清除干净,牙石堆积较多致使牙周病变严重,牙齿松动,最终导致牙齿法保留而被拔除。龋病拔牙以双侧下颌第一磨牙拔牙最多,可能与其在口腔中最早萌出及受的咀嚼力最大有关。其次是两侧上颌第二磨牙。可能与其位置偏后,根管多,治疗比较困难,根管治疗成功率较低有关。两侧下颔第三磨牙和两侧上颌第三磨牙排第三位,可能与此牙在口腔最后区刷牙时不易刷到,且此牙多有阻生与第二磨牙形成间隙易存留食物造成龋坏,常无对颌牙没有自洁作用有关,无功能牙主要是第三磨牙。
3.3 心理特点与注意事项 一般人均恐惧害怕拔牙,藏族老年拔牙患者因其社会经历,文化素养,民族生活风俗习惯的不同,以及患者自身身体状况和理解力的下降,增加了沟通的难度造成他们比一般人更加害怕拔牙。而老年人拔牙的危险因素主要就是精神紧张,拔牙时间过长,麻醉效果差引起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所以,医务人员认真做好术前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患者确实做好了心理准备再拔牙,而不要勉强患者,以避免拔牙意外和医患纠纷的发生。注射麻药选用2%的利多卡因。且宜慢不宜快,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询问病人有无不适,保证有效麻醉,无痛拔牙,拔牙时宜轻、稳、快,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凿、敲的办法。每一次拔牙后都要详细告知拔牙注意事项,即使一周前刚拔过牙也要告知,因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很容易忘记。将印好的拔牙术后注意事项单交给病人仔细阅读并带回家。对需要抗感染治疗的患者 ,需要同时开药,
4 结论
成都浆洗街社区藏族老年拔牙患者拔牙需要更多的心理辅导和卫生宣教,完善的局麻和熟练的拔牙技术是藏族老年患者安全拔牙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李厚康.1121例拔牙原因分析[J].口腔医学,1991,ll(4):199-200.
[2] 郑杰,胡祥文,尤欣等.影响老龄患者拔牙安全性的多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6,4(2):96-98.
[3] 张震康,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4.
[4] 王中和,哈其,刘德等.影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拔牙危险性多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4,13(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