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临床医学的学习方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临床医学的学习方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临床医学的学习方法

篇1

临床上有许多疾病就是以生物化学名词来命名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贴近临床医学,可以达到顾名思义,望文生义的作用,达到易学、好记、会用的效果,如胆红素代谢障碍可联系高胆红素血症(黄疸);脂代谢障碍可联系高脂血症;笨丙酮酸代谢障碍可联系笨丙酮酸尿症。给单调的分子结构式与反应式赋予生命力,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2 “抛砖引玉”法

在讲授物质代谢章时,根据代谢的某些与疾病密切相关的环节,以抛砖引玉的方式启发学生理解其相应的临床意义,如三羧酸循环中酮体产生过多可导致酮尿症,尿酸产生过多引起的痛风病(尿酸沉积),血糖代谢障碍可导致糖尿病。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改变学生死记硬背,事倍功半的陋习。

3 “触类旁通”法

分子生物学章节中有大量叙述PCR(多聚酶链反应)原理和操作等内容,而临床检验工作中已开展了不少检测项目,解决了病因学诊断问题,其学习内容横跨了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分子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实验诊断学等5个临床前期学科,如果在讲授本章中适当引入相关内容,学生就会感到PCR不单是实验方法,更是诊断手段,仅仅是针对不同目标基因设计的引物不同而已,能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4 “画龙点睛”法

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到人类基因测试的完成,使得疾病的诊断谱进入了突飞猛进的分子时代,我国首次发现的神经性耳聋基因为世界嘱目,因此在授课中,阐述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中,例举一些基因诊断的意义可以极大提升学习本章的目的性和趣味性,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5 “顺水推舟”法

在讲解心脏和肝脏酶的章节时,在理解酶对物质代谢的必要性的同时,指出某些特定酶还是疾病的重要标志,如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 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升高提示心肌细胞或肝细胞受损,在临床诊断疾病中有重要意义,使得学生在记忆转氨酶的特点、性质、功能时联想到心脏病、肝脏病的诊断是出之于生物化学的酶学基础,顺水推舟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临床推理的思维方法。

6 “顺理成章”法

脂代谢是比较难学的一章,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理论的提出使得学习脂代谢更加重要,将脂类-脂蛋白-脂蛋白受体-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作为一条逻辑链联接起来,正如WHO(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的预防冠心病从儿童抓起,教师可以顺理成章地诠释从少年时的高血脂逐渐导致冠心病的全过程。

7 “顺藤摸瓜”法

在临床工作中,内分泌紊乱的诊断往往是根据“果”而后寻找“因”, 因此在讲解激素章中,可以采用顺藤摸瓜方法,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之“果”来理解甲状腺素T3、T4、反T3的结构、功能与调节的意义。

8 “辨证论治”法

临床上常见的巨幼红细胞贫血的特点是“巨与幼”,“巨”表示由于叶酸和(或)B12缺乏引起的红细胞DNA合成障碍核分裂阻滞,细胞变大但不成熟谓之为“幼”,在“维生素与辅酶”章中,就以此为例阐述叶酸和B12的生物学作用,并启发学生联系缺铁性贫血是由于血卟啉的合成障碍,镰刀状红细胞贫血是由于基因的缺陷等。用追根寻源方法可以理解生物化学对整体的治疗、协调与平衡所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爱儒.生物化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

[2] 江 渝.病案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评价[J].西北医学教育,2001,9(2):86.

篇2

Key words: Preventive medicine; Practice; Experiences;Clinical

一、做好实习前的准备

1.思想方面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见习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树立搞好见习的信心。见习中遇到困难是不可避免的,如见习的内容、见习的环境、与带教医生关系的处理、医患矛盾等等。因此,树立必胜的信心是能否在见习中取得较好成绩的关键;充分估计见习中的困难,并作好应对措施是能否顺利通过见习的前提。

2.医学知识方面 在校所有的知识都是为了成为一名合格医生所必备的。与医学知识密不可分的临床医疗制度是医院正常运转的法规、是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保障,而这些临床医疗制度的课程学校又没有开设。因此,建议见习生在见习前有必要重温与临床密切相关的科目和基础知识,尽快了解和熟悉所到科室有关医疗制度。

二、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

对于预防医学生,临床见习的地位改放在何处,这个问题总是干扰着同学们。要解决要这个问题,首先要意识到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关系,要意识到二者的紧密的联系,任何预防医学的发展都是在临床疾病的基础上,不了解临床知识也就无法进行预防医学的研究,所以要以预防医学的整体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

三、实习过程中提问的学问

许多见习生在临床上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向教员提出,其实提问还需学问。有的教员不愿意回答学员提出的诸如“某某疾病的临床症状、体征有哪些?”之类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在教科书中已经写得十分清楚,因此应尽量少问这类问题,即便要问,最好这样提问:“书里对某某疾病的症状、体征、X线表现写了很多,我有点抓不住重点,您能给我讲讲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吗?”其他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有许多,其中有一个能让教员给你传授更多的知识,暂且叫它“迂回提问法”。所谓“迂回提问法”就是,不是直接向教员提问,而是通过暴露自己的不足或错误,让教员来给你补充纠正。例如,对于某种疾病的发病机理,你不太清楚,说出你自己的认识,“某某疾病的发病机理是不是…,从而导致…”,如果你分析得正确,教员自然会首肯,如果你的分析不全面,教员就会给予补充,如果你的分析错了,教员肯定会给予纠正,这样教员也会乐意回答你通过思考提出的问题,而且你也可以了解自己的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做好“四勤”及“小本子”的妙用

篇3

(1)初级阶段:变理论学习为操作技能培养,初步掌握一般性疾病的诊疗技能。临床医学是以经验总结为主的学科。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的发展,这一学科被赋予了很多新的内容。但是从总体而言并没有改变它的基本属性。临床实践证明,对于一般性疾病,采用以问诊和体格检查为主的诊断方法,往往已经可以得出正确诊断。而对于少见的疑难病例,常需要用到特殊检查和深入的理论知识予以分析研究。中职医学生的培养目标既是对一般性疾病诊疗的实用型人材,所以掌握一般疾病的诊疗技能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2)中级阶段:指进一步进入大专阶段学习,在这个阶段里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和临床经验,也懂得要对少见病疑难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精确治疗,需要加深医学基础科目学习的道理。

(3)高级阶段:指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学习方法基本接近于传统模式。中职学生在校期间基本属于第一阶段教育。初学者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目睹医生护士处理病情的实际操作步骤和方法。所以教师应多带学生去医院见习,把复杂的理论知识融合到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之中。比如我们在给病人看病的时候是如何和病人交谈的,如何采集病史资料,如何分析病情作出诊断,如何组织和书写各种病案资料。

篇4

从医学角度讲,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属于基因遗传病。继发性高血压是继发于肾,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高血压, 多为暂时的,在原发的疾病治疗好了以后,高血压就会慢慢消失。

1、临床诊断和分级

目前研究建议高血压的定义为: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现血压虽未达上述水平,亦应诊为高血压。我国基本采用了 WHO与国际高血压学会的标准。根据血压水平,WHO和国际高血压学会把高血压又分为1、2、3级。按中医理论也分为轻、中、重型高血压。

2、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有效途径

关于高血压防治,JNC-Ⅵ的新观点强调:(1)进一步认识到高血压不仅仅是血压升高,而是全身多脏器病变;(2)提出高血压患者危险度的分期和分段法,即1、2、3期以此决定治疗方法,而不是仅根据过去靶器官损害分期法进行治疗;(3)高血压的危害不仅取决于血压的高低,还与是否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如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密切相关;(4)治疗应更注重个体化;(5)任何年龄(即使老年人)降压均有益,若能适应,血压应尽可能低一些;(6)按高血压患者危险度分组决定治疗方法改善生活方式。

2.1、非药物治疗措施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是指改善生活方式,内容包括:戒烟;限盐(每日摄盐量小于6g);限酒;坚持有氧代谢运动;多食含钾的食物,如水果和蔬菜;超重的患者应减肥。

2.2、西医联合用药治疗

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多数学者认为,单一用药对治疗高血压的有效率低,一般加大剂量可以提高降压疗效,但同时不良反应也加重了。因此,大多数患者应采用联合用药来提高疗效,使之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及较少副作用。

2.3、中医治疗途径

①辨证治疗:辨证施治是中医诊疗的特色与优势,也是其获取疗效的关键。高血压的中医治疗也不例外。高血压可根据肝阴虚之主线,分为肝肾虚夹瘀,阴虚及阳夹痰两证型,前者以六味地黄丸,后者以天麻丸为主方辨证施治。对于无证可辨者,可根据饮食、失眠、便秘等情况辨证用药;也可根据患者的体质状况如偏阴,性格特征如急躁,个人嗜好如饮酒。以及气候变化,遗传倾向的不同辨证用药。

②辨病治疗:辨病治疗也是中医诊疗的核心内容,同辨证一样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临床上不容忽视。对高血压病而言,首先要区分开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然后采取相应的方法。对于原发性高血压也应在辨清寒热虚实证型的基础上选择具有降压作用的药物,如热证高血压选用夏枯草(偏寒),寒证高血压用杜仲(偏温)可增强药物的降压效果。

③对因治疗:在了解疾病的病理机制, 发展过程及药物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选择针对某一病因,或某一病理阶段,或以抗西药副作用的中药治疗即是对因治疗。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如中药在调节脂类代谢以及控制或减轻血压对脏器的损害等方面,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对症治疗:每位高血压患者会有各自不同的症状,或头晕头痛,或便秘耳鸣,或兼而有之。可参照辨证辨病结果针对性地选择药物治疗。对于合并有其它系统疾病,特别是老年患者,西药处理有时会因病情复杂,药物间禁忌而受到种种限制。此时,中药不仅能克服上述弊端而且能发挥其整体治疗的优势,如葛根既降压又治耳鸣;便秘可用决明子,莱菔子或防风通圣丸。

⑤综合治疗:加强饮食管理低盐低脂,改善心理卫生健康保 ( 持乐观豁达心情)以及合理的体育锻炼均是非常有益的。另外,中药浴足,耳穴贴压,药物枕及针灸理疗等应用对于治疗高血压也是切实可行的。不仅可减少用药,而且可多方面调动机体的潜能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中西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选择

3.1、择善用药根据中西药物的不同作用特点及作用途径,

择其善者而用之。由于西药降压迅速,故急性期或收缩压超过180mmHg,或出现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时应立即选择西药降压。但西药作用途径单一,功效相对专一,长期大量应用必然会出现许多副作用。因此,相对稳定期或血压不太高时尽可能选择中药治疗。

3.2、联合用药

由于中药的成分及作用途径多种多样,因此对于改善机体功能状态,逆转结构异常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西医学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诸多因素参与,如内皮细胞损伤,血脂紊乱,微量元素缺乏以及氧自由基过剩等。西药只能针对上述某一病因进行治疗,而中药可以发挥其调节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从这一角度上讲,中西医联合应用,特别是在远期疗效方面效果会更突出。

【结论】中医中药虽然在单纯降压方面效果不明显,但是从长期疗效上看,可以弥补西药在上述方面的不足。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前景广阔,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探索与发掘。不仅从理论上,而且从临床实践上寻找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都是至关重要的,寻找高血压治疗上的盲区, 尽可能全方位多侧面的发挥,扩展中医治疗的优势与范围,才能从根本上达到中西医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张宇清,刘国;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摘要);中华内科杂志;2000(2l)

篇5

【关键词】 循证医学 临床思维方法 中西医结合 教学改革

临床诊断思维,是医生运用已有的医学理论和经验对于疾病的认识过程。采用的思维方法是哲学的认识论运用于临床上的典型实例,思维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对疾病诊断的正确性,必将影响临床疗效。因此,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是医学生实践技能要求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环节,也是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1]。我们在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开设的《临床基本诊疗技能》选修课中非常重视学生临床思维方法的培养,同时结合现代方法学引入循证医学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循证医学是指在各种医疗行为和决策时都必须遵循最新的科学证据。被誉为“21世纪临床医学新思维”,也必将是指导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思维方法。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理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著名的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 Sackert将EBM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的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2]。其核心思想是要求任何医疗措施的确定,即医生处理患者、专家制定治疗措施、政府制定医疗卫生政策等,都应根据现有客观的、最可靠的科学依据进行。EBM已被当今医学界公认为对指导临床实践、制定计划、解释结果和临床决策具有极其重要价值的方法学。在医学教育研究中引入循证思想,也是近年来国外医学教育研究较热门的课题。

1 加强循证医学思维和方法培养的必要性

1.1 循证医学是发展中医药学,提高临床疗效的需要中医药学的特色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临床疗效是其优势,更是中医药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临床疗效虽确切,但对现代科学研究方法重视不够,往往对临床疗效不能进行科学、客观、系统的评价,严重束缚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体现在辨病与辨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治标与治本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西药与中药结合,最终目的就是把提高疗效作为最高的原则。中西医结合虽不是唯一途径,但是一个很重要的传承发展传统医药途径。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在校生,肩负着提高中医药疗效、促进中医药实现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任,完成这些工作的前提是掌握大量的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他们同时也面临着有限时间和无限知识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中引进全新的方法学——循证医学的理念,促进中医药与世界接轨。只有把中医药大量宝贵的临床经验变成具有确切科学依据的有效疗法,只有依靠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 )将中医专家宝贵的临床经验进行严格验证,才能转化为最佳的客观证据,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临床决策的失误。

近三十年来,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量报道使临床医生面临着时间有限和众多文献的矛盾,如何进行文献评价,从良莠不齐的文献中选择精华则是EBM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国家从“六五”至“十五”期间资助一大批中医学课题,一些成果相继问世,如“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风病证候学、治疗学研究,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等项课题的临床研究部分都是多中心的RCT,所报道的文献质量较高。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使学生掌握检索、评价文献方法,如果将这些成果评价后应用于临床实践势必会提高他们的临床决策能力,从而提高疗效。另外中华中医药学会各分会为规范临床治疗编写的相应领域指南,其中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参考符合EBM原则的多中心RCT结论,这就需要一大批掌握EBM知识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

1.2 循证医学是评价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改革的依据 循证医学不但给临床医生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使疾病的诊治更准确、更有效、更安全,而且也有利于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中引入并实施循证医学,可促使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医学实践,激发内在兴趣,避免了填鸭式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旧模式。在传统的经验医学教育中,大课讲授、小组讨论、床旁带教见习等各种方法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老师按照教学大纲和自己的临床经验对学生讲授,考试也是强调理论知识,学期结束时以分数高低评价教学效果,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当中,更没有寻找证据和实践的机会。近年针对以往医学教育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各种医学模拟技术、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等新兴教学手段和评估方法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医学教学实践。以实践为导向,变灌输式教学为共同探索。把EBM理念引入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中,教会学生如何去收集证据、检索文献、评估和利用证据,培养学生一种全新的医学思维方式,训练诊断与防治疾病的临床思维,使他们在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乃至今后从医过程中主动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进行临床实践;教会学生自我更新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方法和技巧;教会学生如何寻找最佳证据融入临床判断中,才能做出最佳决策和提高疾病的诊疗水平。因此,循证医学一方面有利于临床教育创新;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促进多学科的交叉结合,如计算机、英语与中西医结合。这些全新的改革效果评价同样需要采用循证医学方法。

1.3 循证医学知识尚未普及目前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循证医学方面几乎还是空白,大多数医学生在学习阶段尚未接触循证医学, 临床医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现状不尽如人意,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课题的设计方案缺乏经过大规模RCT 验证。尤其是临床教师对循证医学也不甚了解,更谈不上主动培养学生实践循证医学的能力,这是当今教学中必须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3,4]。

2 循证医学融入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的教学设计

2.1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掌握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循证医学的原则、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为将来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2.2 教学方式根据华西医学中心李幼平教授等[5]提出对新入校的医学生应尽早开设循证医学课程,介绍循证医学理念与原理,我们在中西医结合专业二、三年级学生中开设了《临床基本诊疗技能》选修课,在介绍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时适时引入循证医学理念。计划用3个学时讲授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采用案例式、问题式教学法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循证医学方法收集资料、评价证据。并且提出问题由学生课下通过运用计算机检索工具收集资料,最后安排一次讨论课,内容是如何利用EBM的思维来解决临床问题。

2.3 教学内容首先介绍循证医学理念与原则,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经验医学缺陷与循证医学优势,把握住循证医学的精髓,避免陷入误区。这是循证医学理念在学生思想中的启蒙阶段,也是应教会临床前期医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最后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按照循证医学实施的具体步骤即:提出问题——收集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后效评估进行循证医学实践。例如选定一个专题“冠心病与血脂”进行检索尝试。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集体组织讨论,每组选出一名同学作重点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通过检索实习后得出结论:①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②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必备条件。③冠心病防治中降低LDL-C已确定为首要目标。④应用药物升高HDL-C以达到降低冠心病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结果不一致,尚需扩大规模进行临床观察。⑤他汀类药物是目前降低LDL-C最强效的药物。⑥他汀类药物长期应用可损伤肝脏和肾脏。由此提出思考问题 “如何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调节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危险事件发生”。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 拓宽了思路,提高了兴趣,又锻炼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了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模式,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策略,循证医学研究的方法也具有双重性,其理论尚在不断完善,很多研究仍在探索中[6]。但可以肯定的是,循证医学与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融合的思路对于提高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研究水平,尤其是研究的设计水平将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这种研究的结果也必将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正确决策提供更加可靠和有说服力的依据。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将循证医学的思维和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推动现代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符合新世纪人才需要“知识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综合医学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马春虎,温海青,纪正春.当前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5,22(4):362.

[2]王家良.循证医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Welsby PD. Evidence-based medicine, guidelines, personality types, relatives and absolutes[J]. J Eval Clin Pract 2002,8:163.

篇6

一、融入医学人文的临床实践教学方法

1.基本内容

传统的临床实践教学主要以教学任务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缺少对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的教育。然而融入医学人文的临床实践教学要摆脱传统教学的影响,要在教学的每一个阶段,老师与学生能够开展良好的医患沟通,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其目的是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同时,临床老师在备课阶段应该在教案中多增加一些关于患者的心理、经济状况以及家庭情况等方面的因素。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亲自示范,对学生进行讲解应该注意的地方,然后由学生演示,要多给予学生积极肯定的鼓励,不严厉批评学生的错误动作,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动作要进行及时的纠正。除此之外,老师在示范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信息以及隐私,始终有关怀的言行。当教学结束时候,老师和学生应该共同向患者致谢。

2.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倾听者,这样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发展。融入医学人文的临床实践教学方法应该基于保证患者安全以及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通过适宜患者的诊疗和服务工作,由学生、患者以及老师三者共同参与下的临床实践教学。这个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特征:首先,老师的教案中更多的融入了心理以及社会因素,教案的准备更加的完整,使医生除了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之外,对患者的社会因素以及心理因素也有一定的了解。其次,使患者有知情权并征得其同意。改革之后的教学会选择一些比较典型而且稳定的患者作为教学案例,并且在进行临床实践教学之前,老师和学生需要维护患者的知情权,并且获得患者的同意和配合。第三,改革后的教学全过程保持良好的医患交流。传统的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老师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讲解,很少与患者进行交流,这样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并不理想。所以改革后的教学应该保证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总能够体验医生的工作环境并能够学习到与患者沟通的技巧。而且良好的医患交流,有利于教学治疗的提高。第四,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过程的人文关怀。传统的临床实践的教学过程中,缺少对患者的关怀,忽视患者的感受。但是临床实践教学改革要求老师和学生在教学开始时先向患者问好,同时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以及慰问,时刻考虑患者的感受,防止对患者慰问的缺少而造成患者心理负担的不良现象的发生,而且在教学实践结束之后,还应该对患者表示谢意。第五,加强对教师人文素质的要求。传统的临床实践教学中对老师的监督力度不高,而且老师的人文素养并不高,所以,导致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改革后的临床实践教学提高对老师人文素养的要求,这样才能够给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

二、融入医学人文的临床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的成效

1.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

经过融入医学人文的临床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之后,整个临床的实践教学过程都体现了对患者的关怀和慰问。临床老师在上课之前的备课环节也适当的增加了患者的心理以及社会方面的因素,除此之外,老师和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时刻注意患者的感受,对患者进行关心和慰问,教学的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增加了与患者交流的机会,而且患者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也提高了学生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技巧。真正实现了老师、学生以及患者良好配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临床实践教学的质量以及教学效果。

2.有利于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

融入医学人文的临床实践教学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与患者沟通的技能,保证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做好与患者的共同工作,融入医学人文的临床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医生工作的环境,而且能够使其认识到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的重要性。所以,老师在上课之前安排患者提问,首先由学生作答,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或者是点评,这样由患者提问,老师引导,学生作答的三者互动的环节,能够有效的促进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还能够提高学生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能力。

3.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融入医学人文的临床实践教学能够提高学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兴趣以及爱好。老师在上课之前,将教学的主要内容告知于学生,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搜集相关的信息,并提出一些问题,提前做好上课的准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的演示,学生会主动的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且还会主动的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4.有利于提高老师的人文素养

传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并没有重视老师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没有重视对老师人文素养的监督,所以导致老师人文素养欠缺,没有给学生树立榜样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但是融入医学人文的临床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之后,加强了对临床实践老师人文素养的要求,对老师进行人文素养的评价,主要从教室风范、医生形象异性医德修养等方面进行评价。对老师评价工作的进行,促进老师人文素质的提高与改正。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融入医学人文的临床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有利于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老师的人文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篇7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一种新型的标记免疫分析技术,是继放射免疫、酶免疫、荧光免疫分析等分析方法之后的新一代标记免疫分析技术,是将免疫测定与化学发光相结合的新型技术。整个过程均在全封闭的反应体系中进行,且能够全自动操作,仪器具有反应迅速,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等优点,总的来说包括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与化学发光两部分过程[1]。甲胎蛋白(AFP)是原是胚胎的肝细胞,婴儿两个月便逐渐消失,但近些年发现AFP在部分成人体内出现,并发现它是原发性肝癌最灵敏,也是最特异的肿瘤标志物。为了进一步考察该仪器对AFP生物检测限和AFP功能灵敏度的测量,我院参照IUPAC(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的规定评价方案,现将60例临床送检血清标本的临床资料进行报道如下:

1材料与实验方法

1.1应用材料与仪器检测样选用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的60例临床送检血清标本。

仪器采用美国Bayer Centaur 24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并配套相关检测试液(包括标记的抗原抗体、含磁性的固相颗粒、稀释液、AFP清洗液、发光试剂等),均采用拜耳公司提供的试剂。放射免疫法采用上海产的γ计数仪(SN-682 型),并配套运用 AFP 试剂盒(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所研制)。

1.2方法检测时运用AFP稀释液作为空白样品,取一新鲜的血清作为试样,做重复性实验,记录每次检测的浓度值和光强度值。核实两者的精密度、灵敏度与检出限等,数据处理采用线性回归处理。

1.3统计学方法根据SPSS13.0软件对提供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量资料为t检验,对所有统计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χ±s)的形式表示,运用软件进行处理(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作为统计学的评定标准具有统计学的差异。

2结果

2.1线性试验以AFP稀释液作为空白试剂,再根据要求将标准溶液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溶液,放射免疫法取5ppb、10ppb、50ppb、200ppb、400ppb为标准浓度测定标准曲线,化学发光免疫法取5ppb、10ppb、50ppb、200ppb、400ppb、800ppb为标准浓度测定标准曲线,结果两组数据均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2.2重复性试验取一新鲜的血清作为试样,两种方法均进样10次,查看两者的重复性差别,两组仪器均能满足RSD

2.3相关性试验采用2.2中的方法用上述两种检测法对受检血清标本进行适当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P>0.05),且相关系数r=0.995,回归方程为y=-1.059+0.921x,两组方法所得数据的相关性良好。

2.4回收率试验取混合血清后,再加不同浓度的标准定值血清,用两组方法分别对其进行平均回归率实验,实验得出,放射免疫法的回收率为91.2-108.1%,化学发光免疫法的回收率为92.0-107.8%。化学发光免疫法略优于放射免疫法。

2.5检出限以每次做的空白RLUs为基值,以该空白的RLUs值的3倍作为样品中具有的AFP量,或称本法的检测低限。分别对两种方法进行检出限测量,得出化学发光免疫法的检出限为0.95ppb,放射免疫法的检出限为5ppb。化学免疫法在检出限上明显优于放射免疫法[2]。

2.6精密度试验取三个梯度浓度(分为低、中、高三个梯度)的试剂分别进行精密度实验,并运用两种方法进行整理对比,见表1。

3讨论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析技术,既具有运用发光检测时的高度敏感性,也同时具有免疫分析时的高度特异性。其原理为将激发态分子回到基态时所释放而产生的发光现象,再运用化学发光系统来为抗原抗体的结合反应做指示系统,从而进行定量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浓度方法,是一种直接的运用发光剂标记抗体的免疫分析方法。由于运用丫啶酯发光剂的优点可以很好的减少非特异性干扰,反应较为简单且迅速,反应灵敏度高,据有关资料显示,该发光剂也很稳定(有效期可长达1年以上)。

放射免疫法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分析方法,其原理是放射性标记的抗原和非标记抗原全部同时与限量的特异性抗体进行竞争性可逆的结合反应,反应的灵敏度较低,标记物的有效期也较短(一般只有1个月左右)。从工作人员角度来说,也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从以上的结论可以看出,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且相关性较好。但从检出限、灵敏度、精密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化学发光免疫法就明显优于放射免疫法,而且其试剂稳定性高、毒性小,对环境无过大污染,方便、易操作且安全。

本实验采用的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可以很好地对血清标本进行很好地采样,处理和检测,基本上能够达到样品随到随测,检测迅速,很快可以得到检测结果,大大缩短了检测所用的时间,能满足临床上的检验需求[3]。从上述数据可以确认,该方法的检测结果均可以达到临床运用水平,又基于其高度特异性、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篇8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odified Buzhong Yiqi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re-eclampsia recurrence patients with spleen asthenia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Methods: 245 pregnant women with a history of pre-eclamps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67 case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lus Buzhong Yiqi Decoction, group B (67 case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lus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group C (66 cases), treated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and group D (45 cases), treated only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The epilepsy recurrence rate, the incidence of gestational weeks, the average gestational age of premature birth and the average weight of premature children of each group were compared and their TC, TG, HDL and HDL were detected. Results: The pre-eclampsia recurrence rate: group D>group A and group C>group B. The comparison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group A and group C>group D. The comparison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C (P>0.05). The average gestational age in preterm labor group B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in group A, C and D. The levels of TC, TG and LDL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A and C (P0.05). Conclusion: Modified Buzhong Yiqi Decoction plus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sodium has the best clinical effect o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re-eclampsia recurrence patients.

【Key words】preeclampsia recurrence, spleen asthenia and blood stasis typ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modified Buzhong Yiqi Decoction,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sodium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常见的类型,是妊娠期妇女特有的疾病,在中国其发病率约9.4%~10.4%[1]。常可引起多器官和系统受损,严重威胁母儿健康,是目前世界范内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既往有过子痫前期病史的孕妇再次妊娠复发率高达86% ~88%[2]。且发病孕周提前、病情进展快,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几率明显增加。自1997年国内开始应用低分子肝素防治PE至今,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妊娠结局,但至今复发率及不良妊娠结局仍居高不下,因此寻求新的防治方法改善母婴妊娠结局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本病属于中医“子肿”、“子晕”、“子痫”范畴,早在《傅青主女科》《诸病源候论》等古籍中就有对本病诊治的记载。《傅青主女科》女科下卷(四十):妊娠有至五个月,肢体倦怠,饮食无味,先两足肿,渐至遍身头面具肿,是脾气虚乎?……总以健脾为大纲,方选加减补中益气汤。本人通过不断探索、总结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结合近几十年来中西医界对本病的认识,发现加减补中益气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钠防治PE复发临床疗效好,现报道如下以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1月―2015年11月于我院及百色市中医院诊治的既往有子痫前期病史1次的孕妇245例,将入选患者按照随机分为4组:A组67例;B 组67例;C 组66例;D组45例。 四组患者均为单胎,年龄、孕次、体重指数、病程、高血压家族史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1.2 西医、中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终止妊娠指征参照教科书[3]。子痫前期诊断标准:轻度:①是指妊娠20周后出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伴蛋白尿≥0.3 g/24h或伴随机尿蛋白≥(+);重度:出现下述任一项情况:①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②尿蛋白≥5.0 g/24h或伴随机尿蛋白≥(+++);③持续的头痛或视觉障碍或其他脑神经症状;⑷持续上腹部疼痛,肝包膜下血肿或肝脏破裂症状;⑤肝脏功能异常:肝酶AST或ALT水平升高;⑥肾脏功能异常:少尿(24小时尿量

1.3 纳入标准 既往有子痫前期病史1次,符合西医、中医诊断标准,年龄20-45岁,妊娠12周,有生育要求,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排除对本次观察药物有明确过敏史及过敏体质的孕妇;肝肾功能检查提示异常孕妇;有出血性疾病及出血倾向的孕妇;合并颅内压高压症状及明显头痛的孕妇;血液系统疾病的病史;随访不可靠的孕妇。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A组治疗措施:加减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20 g,人参15 g,柴胡15 g,甘草6 g,当归10 g,白术10 g,茯苓15 g,升麻10 g,陈皮10 g,杜仲10 g,菟丝子10 g,丹参15 g,川芎5 g,1000 mL水浸泡20 min,砂锅小火水煎沸腾30 min后服,日1付,上午(9:00-10:00)、下午(16:00-17:00)各一次,所有中药均由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C组治疗措施者:低分子肝素钠(速碧凝,1 mL:5000 lu/支,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用法:60 U/kg.d,皮下注射,1 次/d;需要终止妊娠者,术前 24 h 停用低分子肝素钠,紧急剖宫产为停用低分子肝素钠8 h 后;所有孕妇均自妊娠12周开始上述治疗直至终止妊娠,如出现子痫前期的表现,4组均按照教科书规范治疗[3]。应用肝素钠者每周定期监测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或试管法凝血时间,出现异常停药,做相应处理。D组空白组,不用中药+低分子肝素钠治疗。

2.2 治疗组 B组治疗措施:上述中药+低分子肝素钠,用法同前。

3 观察指标

子痫前期复发率、发病孕周、早产平均孕周、早产儿平均体重;治疗后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

4 结果

2.1 四组子痫复发率、发病孕周、早产平均孕周及早产儿平均体重比校:子痫前期复发率:D组>A组和C组>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早产儿体重比较:B组>A组和C组>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早产平均孕周B组比A组、C组、D组明显延长(P

2.2 四组脂代谢比较 TC、Tg,LDL治疗期升高值:D组>A组和C组>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DL治疗期升高值:B组>A组和C组>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5 讨论

PE的发病,尤其是复发PE,除了与妊娠相关之外,最有可能存在母体基础状况、基础体重及体重变化、代谢综合征、遗传等妊娠之外机体持续存在的影响因素。研究提示,血浆中高水平Tg,LDL及低水平HDL是诱发子痫前期的重要因素[5]。目前认为子痫前期的发生是凝血与纤溶系统失衡、血小板激活和血管壁(包括内皮细胞)损伤共同作用的结果[6]。孕妇血液呈病理性高凝状态并存在明显微循环障碍。临床表现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主。对于高危人群防治措施1.改善母体基础状况:适当锻炼,合理饮食,控制体重2.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作为目前医学界公认防治PE常规用药,具有抑制凝血活酶形成、阻止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降低凝血酶活性,抑制纤维蛋白形成并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等多种功能,仅针对部分病理环节进行干预,因此临床疗效受到很大影响。目前西医尚缺乏能针对病因病理及临床症状系统防治的安全可靠药物,常需要几种药联合应用,副作用多,胎儿的安全性受到影响,往往不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这可能就是防治PE是世界难题的原因之一。

祖国医学认为“子肿”、“子晕”、“子痫”三者在病机上有联系,病症可逐渐演变,故作为一类疾病进行论述[4]。《诸病源侯论》:“胎间水气,子满体肿者,此由脾胃虚弱,脏腑之间有停水,而挟以妊娠故也。”从观近几十年中西医界对本病的认识,李智芬[7]认为本病发生多因脾虚不运,水湿不化所致;王淑雯、张洁雅认为,血瘀可致本病发生并产生恶性循环[8-9]。通过多年临床观察亦发现本病脾虚血瘀型患者占绝大多数。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停滞,泛溢肌肤,发为“子肿”;脾虚生化乏源,营血亏虚,加之孕后阴血下聚养胎,阴血愈虚,脑窍失养发为“子晕;脾气虚而多痰湿,风痰相煽,或血虚,血不荣筋,肝风内动,进而发为“子痫”。而孕后胎体渐长,阻滞气机,升降失司,清阳不升,脑窍失养;或气郁痰滞,蕴而化火,痰火交织,上蒙清窍,亦加速加重“子肿”、“子晕”、“子痫”发生。《寿世保元》提出:“盖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因此气虚则血行无力,血行不畅,必滞而成淤;加之脾虚水湿内阻,孕后胎气郁闭,障碍气血运行,滞留日久而成瘀血。因此脾虚血淤是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治疗予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方选加减补中益气汤加味。加减补中益气汤出自女科下卷(四十),本方是李杲中的补中益气汤剂量加减而来。方中重用黄芪为君药健脾益气,辅以四君子汤以助其功,陈皮理气燥湿化痰,柴胡调畅气机,升麻助黄芪升提下限之气,当归活血养血,加用丹参、川芎加强活血化瘀功效,治病与安胎并举加用杜仲、菟丝子固肾安胎,诸药合用,共凑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之功,这与西医改善母体基础状况、抗凝治疗是相应的。现代药理研究黄芪可以降低血粘度,防止血小板聚积,改善体内脂质代谢紊乱,对血压有双向调节的作用、血糖有双向调节的作用[10-12]。丹参、川芎具有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调节微循环的作用,丹参可通过作用多种凝血因子而起到抗凝、促纤溶,降低血小板黏附及聚集的功能,川芎还具有解痉、镇静作用[13-14]。人参、白术、杜仲、菟丝子、茯苓、升麻均有降低蛋白尿、降血压的作用;人参、陈皮、当归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杜仲、人参、当归降胆固醇[15-16]。由上述可见加减补中益气汤对子痫前期复发病因病理及临床症状等各个环节均能进行有效防治。

通过上述临床观察显示,有子痫前期病史的孕妇应早期进行防治,而其措施中加减补中益气汤防治脾虚血瘀型子痫前期复发的临床疗效肯定,与单用低分子肝素相似,但是纯中药治疗方法简单,无明显副作用,临床依从性好;而二者联合防治PE复发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药及低分子肝素钠组,有望成为将来防治子痫前期复发的常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刘玲艳,张学勤.血红素加氧酶1 与子痫前期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5,42(1):65-68.

[2]Rosser ML,Katz NT.Preeclampsia:an obstetrician’s persp[J].Adv Chronic Kidney Dis,2013,20(3):287-296.

[3]乐杰.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4-71.

[4]_颂平.中医妇科学[M].第 1 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61-166.

[5]张如星.妊娠期脂代谢与妊娠结局相关性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5):3920-3922.

[6]熊薇,周容.子痫前期抗凝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循证评价.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9):662-664.

[7]李智芬,王芝敏.加味五等散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例209例[J].陕西中医,1993,12(2):534-534.

[8]王淑雯,姚天一,胡云霞.祖国医学对妊娠中毒症病因病机的探讨[M].天津医药,1986,14(3):168-169.

[9]张雅洁,潘明.活血化瘀为主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初步探讨[J].中医杂志,1984,25(5):38-39.

[10]刘宁,商辉,蔡志疆,等.硫酸镁和黄芪注射液预防妊娠晚期体重异常增加发生子痛前期的MP监测.新疆中医药,2007,25(4):29-31.

[11]江燕.黄芪药理作用及在方剂配伍方面的应用.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226-226.

[12]陈国英.黄芪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北方药学,2013,10(10):53-54.

[13]张荣华.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量肝素治疗48 例早发型子痫前期的疗效评价.2013,22(14):15-16.

[14]裴艳霞.川芎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中医中药.2011,9(34):197-199.

篇9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4.09.002

文章编号:1672-1349(2014)09-1035-02

原发性低血压在我国发病率为4%,多发于女性,该类型女性大多形体消瘦,并可有家族遗传倾向[1]。发病机制并不明确,仅以肱动脉收缩压低于90 mmHg、舒张压低于60 mmHg为特征且伴有倦怠乏力、精神萎靡、心悸头晕、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甚或晕厥等临床症状,多以劳累为诱因,舌质淡或淡红,舌体胖边缘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数,完全符合中医气阴两虚、元气不足,阴液亏耗的辨证[2]。现代医学对原发性低血压的治疗到目前为止无理想药物。运用益气升清胶囊治疗原发性低血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诊断标准 参照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标准。于静息状态下非同日测三次血压,收缩压<90 mmHg或(和)舒张压<60 mmHg。同时排除直立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继发性低血压和低血压兼有肝、肾、肺、心、脑和内分泌等其他脏器系统严重病变者。

1.1.2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2年3月来120例原发性低血压患者入组。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男13例,女47例;年龄18岁~52岁,平均32岁;病史1年~5年。对照组男15例,女45例; 年龄19岁~50岁,平均30岁;病史2年~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益气升清胶囊(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制剂室提供),一次

4粒,每日3次,三餐饭后服。对照组:益气升清胶囊模拟剂胶囊(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制剂室提供),一次4粒,每日3次,三餐饭后服。两组药物治疗均以15 d为一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 血压,每个疗程给予测量血压,由同一人、同一台水银柱袖带血压计测量血压,并予以记录。中医证候,每个疗程记录一次症状变化情况,痊愈、有效、有效、无效按0分、1分、2分、3分计分[3]。安全性评价指标:血、尿、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心电图。

1.4 疗效标准 ①血压疗效[4],痊愈: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恢复正常,≥90/60 mmHg;显效:收缩压或舒张压平均升高(10~20)mmHg;有效:收缩压或舒张压平均升高(5~10)mmHg;无效:收缩压与舒张压平均升高小于5 mmHg。②中医证候疗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积分减少率≥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积分减少率≥70%,<95%。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积分减少率≥30%,<7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积分减少率<3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x±s) mmHg

2.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

2.3 治疗组治疗前后伴随症状(见表3) 治疗组治疗后各伴随症状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1)。益气升清胶囊在改善原发性低血压临床症状方面有明显效果。

表3 治疗组伴随症状治疗前后比较(x±s)分

2.4 安全性评价 两组治疗前后监测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血液流变学、心电图等均无异常。

3 讨 论

原发性低血压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中枢神经细胞张力障碍有关,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血管舒缩中枢的抑制过程加强,血管收缩与舒张动态平衡发生障碍,血管舒张占优势,最终导致动脉血压降低。此外,内分泌功能失调以及遗传、气候、地理环境、风俗习惯、职业等也都参与到了低血压的发生[5]。现代医学对低血压的治疗,到目前为止没有理想的药物,对于临床症状严重者,可酌情给予小剂量激素,一般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治疗反应逐渐增加剂量。必要时可辅以咖啡因、麻黄碱(15 mg~30 mg,1次/天~3次/天)和盐酸士的宁肌内注射,以对症治疗。低血压病因复杂,症状无特异性,但低血压往往与人群的全因死亡率、心脑血管病、抑郁症[6]及痴呆[7]等疾患密切相关,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不可低估,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8]。

原发性低血压归属于祖国医学“眩晕”“心悸”“虚劳”范畴。中医认为气、血、阴阳之间在生理上存在着密切联系,在病理上多相互影响。在低血压病理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常可形成阴阳津血互损、气陷不升以及血脉瘀阻等证。故治疗以补气治其本,滋阴、养血、温阳、升气清阳、行血通脉以治其标。强调抓实质,以补气为主;气损及阴,重视滋养阴血;气损及阳,兼以温阳;久病气陷,应升举少阳、阳明之气,助太阴以升陷;久病入络,应配以活血通脉。益气升清胶囊的君药为:西洋参、黄芪益气养阴。臣药:麦冬、五味子、生地黄补血滋阴。佐药:桂枝、枳实、柴胡、仙鹤草理气升阳举陷,引药上行。使药:炙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如此,清阳得升,浊阴以降,阴阳调和,同时配以滋阴、壮阳、补气、生血等功效,诸症消失,血压得以升提。同时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西洋参和黄芪能增加心脏的输出量,提高人体代谢机能,同时能增加神经细胞活力,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甘草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保水蓄钠,增加有效循环血量。本研究证明益气升清胶囊对原发性低血压有明显效果,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未发现毒副反 应。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206.

[2] 毛静远,王恒河.原发性低血压病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分型[J].中医药学刊,2003,21(2):173-175;180.

[3] 高钦颖,冯泽海,袁云岗,等.升压胶囊治疗低血压21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10):623.

[4]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29.

[5] 吴锡桂,黄广勇,赵建功,等.中国人群低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高血压杂志,2001,9:11-13.

.British J Psychiatry,2000,176:464-467.

.

篇10

Key words:Problem-based-learning;Lecture-based-learning;Cardiology

心血管内科是专业知识繁多,专科性强的临床科室,如何在教学中把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联系起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方式和临床实践是重要的课题。以传统授课为基础(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的单向教学方法,是目前我国医学教学中的主要模式。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目前国际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本研究比较两种教学方法在中西医结合心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实际效果,以更好的提高中西医结合心内科的临床教学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实习的128名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在心血管内科的实习期均为6w。其中男生76人,女生52人。年龄23~25岁,平均23.7岁。将128名实习医师随机分为PBL组和LBL组,PBL组63人,LBL教学组65人。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1.2.1.1 PBL教学法 教师在授课前将典型的临床资料、教学目标及问题交给同学,要求学生在课前查阅有关资料和相关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1.2.1.2 LBL教学法 以传统教学为基础的教学法,并以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以课堂为中心,教师讲,学生记,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记忆及模仿,解决实际临床中的问题。

1.2.2教学效果评价

1.2.2.1专业考试 实习结束时进行闭卷出科考试,百分制,考试时间为1h。

1.2.2.2问卷调查 以匿名方式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以一般、满意、不满意为3个等级,以百分比计算。

1.2.3统计学方法 用SPSSl3.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均数。当P

2 结果

2.1考试结果 比较的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PBL组分数显著好于LBL组(P

2.2问卷调查 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结果比较,实验组对教学度达81.25%,而对照组仅有40.96%,差别显著(P

3 讨论

本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PBL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的能力、学习的主动性以及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明显高于LBL 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重在知识讲授,学生被动接受并记忆;而在PBL 教学法中,学生作为主导者,教师起引导作用,由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医学知识,学生由被动的记忆知识变为主动的应用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开发学生的新能力[3]。心血管内科发展迅速且与多学科联系紧密,而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更是难中指南,不但要求掌握西医基本知识,还要将中医辨证结合其中,加之中医辨证较为抽象,难以理解,更加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故对带教教师要求更高。所以担任PBL教学的教师要具有丰富的临床知识,在授课前制订好详细的教学计划,认真规划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解决真实性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主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它已在发达国家医学临床教学工作中得到广泛认可并被普遍采用[4]。

总之, PBL 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显著比LBL 教学法好, PBL 教学法符合现代医学教育发展方向, 有利于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McParland M,Noble LM,Livingston G.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undergraduate psychiatry[J].Med Educ,2004,38(8):859-867.

篇11

一、临床医学的概述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各专业学科的总称,在疾病的科学发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在此基础上确定诊断,通过治疗和预防的手段,实现消除疾病、减轻病人痛苦,促进人体健康的目的。

与其它的应用学科相比,临床医学的显著特征是其研究对象的未知因素有很多,不只是局限于对已知理论的应用上,同时还需要依据经验在实践中进行“摸索实践”。回顾医学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医学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往往是由临床医学提出来的,一切疾病及其规律在活体上的表现即“临床相”,都是依靠临床医学来确认的。在临床医学的实践性很强,在进行“摸索实践”中,能够切实体会并感受到基础理论的不足。

二、临床医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1.转变观念,变教学为导学。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重视自身的教不重视学生的学、重视学生的统一不重视学生的个性、重视管教学生不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现代临床医学教学中要积极转变观念,把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放在中心位置。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主动性是由教师引导出来的。在临床医学的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适时地引导和点拨。同时也要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变教学为导学,培养学生对临床医学的认知活动中的自主学习能力。

2.解放学生,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工作的本质就是一种交往、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两个主体之间通过交流和互动实现共同发展。在临床医学的教学中,教师不要成为牵线木偶,更不能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充分解放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出民主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氛围,通过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的营造,能够深化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内容的理解与应用。因此,解放学生,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能力。

3.激发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才能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临床医学直接接触病人和疾病,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临床医学的课堂上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医学知识。教师可以从学生将来要走向的岗位,根据其所面临的角色设置实践性较强的叙述方式和试验情节,让学生明确方面,带着目的主动去学习。结合生活实践,设置合理的情境,有助于内化和深化学生对医学知识的应用,在实践中也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4.指导学法,让学生主动学习。达尔文曾经说“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临床医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也决定了在其教学中要着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去投入到对知识的探索中去。古人也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知识内容的传授很重要,但是让学生切实掌握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对教师赐予学生的最要好的装备。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为学生提供了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有了这把“金钥匙”,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挖掘知识的宝库,从而有助于实现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5.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培养临床医学自学能力。临床医学的教学中可以充分结合学科重点的内容开展丰富多样的临床医学课外活动,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自学是自主学习而不是自由学习,并且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才能凸显出效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览有关临床医学的报纸和书籍,或者建议同学利用网络查阅自己感兴趣的医学知识内容,以此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医学知识,从而延伸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在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临床医学教学中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既是医学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12

专业态度是从事专业学习的前提,良好的专业态度对于专业知识具有促进作用,在对医学专业态度的研究中,对于中医、护理等研究的较多,但是对临床研究的比较少,这主要是临床医学学生不稳定性突出,并且调换专业的学生多。对于临床医学的报考,很多人都是听从父母或者他人的建议,是自己本意的人比较少,在加上最近几年,我国医患之间的事故较多,这就对学生对临床医学的态度有一定的看法。

2 专业认知

专业认知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内涵,高校根据社会经济需求和本校资源环境确定培养人才培养目标,这一目标最终通过课程体系来实现。课程的体系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专业思想的稳固。但是很多学生尤其是刚入学的学生,对于课程体系的目标不了解,很多对所学的知识很茫然,就谈不上专业认知。

3专业行为

篇13

一翻转课堂模式的内涵

翻转教育模式首次提出是在2007年,是萨尔曼•可汗提出的。顾名思义,翻转课堂这一模式是将传统的课堂模式进行了一个顺序的置换。传统的教育教学往往是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放置在课堂上由老师来进行教学,把问题的深入讨论和交流放置在课余时间。翻转课堂这一模式正好相反。需要学生提前对内容进行学习,然后运用课堂时间来进行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问题的深入探索和疑问的解决。

二临床医学教学现有问题

第一,知识的理解和遗忘的问题。在理论化知识的运用中大部分老师和学生都会出现一个毛病。这一问题不单单出现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还广泛性地出现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这个问题就是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不足和遗忘。教师在课堂上往往运用PPT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大量快速的灌入,其采用的方式和讲述的内容往往沿用之前的内容。这样让学习没有了趣味同时也让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出现了问题。然后在考试之前老师画重点,学生进行大量的记忆和背诵。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往往是学生对知识囫囵吞枣没有什么理解。通过考试之后学生对考前紧急背诵的知识又会有一个快速的遗忘。学生在学习后得到的是一些浅显的知识点和对内容零碎、片面的记忆。这样的结果给后续临床实践造成许多麻烦也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第二,师生间的沟通问题。为了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医科学生的学习内容是繁复而零碎的。而老师在工作中也有着研究任务。大量的学生在课后是难以与老师进行深入交流的。面对这样的情况,低年级的学生通常会向其学长学姐请教。但是这样指导的深度和广度都是有限的,学长学姐对问题的看法由于其个人能力的程度其实是有限的。而对问题探索和解答的程度对学生又是非常重要的。于是提高老师和学生的交流程度和数量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做既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学习到更加广泛和深入的知识,还可以帮助老师做出及时的反馈,以便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第三,实践能力的欠缺。由于医疗环节对医生的严格要求导致了具有医生和老师双重身份的带实习生的老师无法将临床操作中的动手机会给予学生。这样的结果导致了整个实习期实习生对一些基础的实践操作没有经验。在整个实习期过去之后依然只能够进行一些非常基础的工作。连基本的操作都不能够独立完成,主刀的目标就更加遥远了。翻转课堂的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这样的情况翻转课堂强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对实践的探索和讨论,这样的方式对学生临床操作的实践能力和其专业内涵都是有明显的提高的。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的探索

第一,理论学习的教学升级。翻转课堂所提倡的是学生提前对上课所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优先学习,然后在课上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疑惑的解答。但是在理论学习中老师是不能够缺失的,在比较有限的时间内让老师进行理论教学就是很有必要的。对此希望老师通过录制视频来进行教学活动。老师凭借多年的经验制作高质量且吸引学生眼球的PPT,然后播放,时间尽量不超过20分钟,并且视频的讲述要尽可能详细而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课前进行理论的学习,保证了理论学习的高效率,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也达到了理论学习的升级。第二,以学生为主体的构建式学习方法。构建式的学习方法作为翻转课堂模式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为翻转式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这个学习方式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只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提供帮助的人,起一个引导、指导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主要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个人能力的展现、使用及团队之间对知识的辩论探索和思考。学生实际上是知识的主动学习者和个人知识体系的构建者。运用这样的方式学生成为知识传播的主动参与者与传播者,其对知识的探索讨论更加具有主动性,促使探究与讨论更加的深入,学生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内容。第三,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在翻转课堂的学习中,团体之间的讨论和思辨是不可以缺少的。面对这样的情况学生会坚持自己的看法而与同学讨论辩驳,由此产生答案。这样的方式帮助了逻辑思维的产生发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思考也会变得更为深入和深刻。在妇产科临床医学的教学中,翻转课堂这一方法是个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加强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探索精神,保证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深度,保证了妇产科临床医生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尹战海,程青青,李志强.基于翻转课堂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