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知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科技创新的知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科技创新的知识

篇1

一、科技创新是新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从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总趋势来看,高新技术代表了经济发展的方向,国际经济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知识与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科技创新已成为实施科技兴企战略的基础内容。

1.科技创新代表了全球经济发展的方向。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日趋紧密结合,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乃至思想和行为方式,以科技的发展带动经济的繁荣和企业的振兴正在成为国家和企业发展战略的轴心。

2.科技创新是企业创建国际化大公司的必然要求。国际大企业大多在使用先进科技和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上具有优势。随着科技进步及其在生产上应用的加快,今后的世界商战将更加直接地表现在先进科技的开发和应用上,体现在科技创新的力度和实效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积极引进国外企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进体制、科技和管理创新,获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同一些世界著名企业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中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不足是主要表现。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型企业,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企之路,在科技创新上有大作为,要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使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

3.科技创新是企业自身发展的根本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增加经济增长点的主要手段。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对于企业来说,能否把新的科技成果与生产经营实践紧密结合,结合的速度和质量如何,也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市场经济将一改过去那种资源、资本总量和增量决定模式,更加强调创新的作用,在这样的形势下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但是,为什么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科学技术能够得到迅速发展以及大规模应用,而在另一些国家和地区则不能?在同一国家里,为什么一些企业科技创新如火如荼并成果显著,而在另一些企业里则不能?这促使我们思考一个更深层次的因素,即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

二、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紧密联系

1.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关系。1912年,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Aschumter)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将“创新”概念引入经济学。他的概括揭示了创新所包含的两种类型:科技创新和制度(组织)创新。对于这两者的关系,经济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阿里斯坚持“技术决定论”。他认为,制度对科技创新只有阻碍作用,资本主义制度对科技创新不具有任何积极的作用。而拉坦认为,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虽然互相影响,但一方不能决定另一方,二者是互不决定的,即主张“互不决定论”。美国新史学派代表人物道格拉斯・C・诺思认为,是制度创新决定科技创新,即“制度决定论”。他指出,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科技创新不过是制度创新的结果或者说派生物。正是由于制度的创新,才有了科技的创新、教育的发展和资本的积累,从而才会有经济的增长。

实际上,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是一个交互决定的动态演进过程。动态的科技进步是制度得以变革的首要力量,制度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得以变迁;而创新后的制度又反过来给科技进步以决定性的推动,促使其飞速向前发展。

2.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制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首先,为经济主体实现科技创新提供有效激励,使经济主体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与收益相联系。其次,为科技创新提供约束,为经济主体在科技创新中实现合作创造条件。再次,通过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抑制“经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提供稳定的预期等而降低交易费用,促进技术进步。最后,可以协调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减少由于不协调而带来的成本费用,使科学技术产业化,并促进经济发展。

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当现存的制度成为科技创新的阻碍或不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时,制度创新便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了。良好的制度安排通过减少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外部性,降低创新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和减弱不确定性来增加创新者的预期收益,鼓励创新活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来,制度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已经远远超过了生产力中内在的自发力量的推动。

例如专利制度,它能保护发明人对新成果在一定时期内的排他独占权,持续地激发人们进行发明创造的热情。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研究认为,如果没有专利保护,60%的药品不能被研究出来,65%不能被利用;化学发明有38%不会被研究出来,有30%不会被利用。可以这样说,没有制度的保护和支持,就没有今天如此高的科技水平。

目前,由于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要求我国必须走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必须进行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而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第九届北京科博会“2006中国经济高峰会”上指出,国际经验和中国已有的经验表明,仅仅有科技创新而没有体制、组织和政策的创新,科技创新很难推进,甚至是寸步难行。

三、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几个途径

1.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首先,要建立一个符合中国特色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机制。这里,明确政府和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关系十分重要。要区分政府和企业的职责与分工,政府应引导企业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并完善宏观科技创新体系的激励机制的建设,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的外部环境。在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的同时,还要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从而保证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其次,处理好国家科研机构与大学、企业之间的关系。第一,在科研上,国家科研机构必须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开展定向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而大学更适宜于从事自由的科学前沿探索 ,促进以学科深入为主的科学发展。第二,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企业是技术创新投入与行为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在技术创新领域不发挥作用。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应与社会生产要素紧密结合,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和需求为导向,走社会化之路,实现规模产业化。

最后,应该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以促进科技创新的良好发展。二是完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与引领作用,发挥大学的基础作用和生力军作用,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和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其中关键的是要鼓励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中介服务系统。三是政府应给予政策引导、服务与支持,形成全社会崇尚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2.建立并不断完善创新型企业科研机构管理模式。在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同时,还应加大力度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科研机构管理机制,并根据实际中的具体发展状况不断将其同步完善。第一,应加大对基础研究和重大战略高技术研究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对提高国家竞争力有直接影响的重大项目,加大支持由科学家自由选题的探索性研究;第二,建立起与原始性创新相适应的评价制度。鼓励具有原始性创新、风险大的研究项目,高度关注创新性强的小项目、边缘项目以及学科交叉项目,邀请国外专家参加重大、重点项目的全程评估,减少和简化评估程序,完善评估活动的监督体系等等;第三,建立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激励机制。鼓励技术开发更多地在市场中实现其价值和取得相应的回报;第四,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大力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对有思考能力和独立创新精神的人物和青年人才积极给予支持,加大力度引进在国际科学前沿作出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的顶尖人才。

3.重视企业技术中心的制度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的技术中心与研究院,是开展自主创新的主要实施者,因此要高度重视企业技术中心与研究院的建设发展水平。技术中心的定位不应局限在为满足当前市场需求的技术供给,而是面向企业3年~5年,甚至更长远的技术创新,从而支持企业的发展从满足市场的需求到创造新的市场需求的转化。技术潮流和科学进展的预见、开展技术集成和融合、研制新兴技术,甚至部分基础研究,应该是企业技术中心的新任务。

同时,企业还要充分认识到自主创新是一个充满试错的过程,为了加快这一进程,企业必须动态地确认自己的领先供应商及领先顾客,并永不间断地与之建立战略性的、真诚的信任和合作关系,加强交流与合作。一个富有成效的创新型企业,除了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占尽优势外,也要拥有极强的社会资本,这包括建立与各类科研、教学部门,产业界,政府以及非营利性组织广泛而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任冬梅:关于增强国有大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 山西焦煤科技,2004年第7期

[2]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篇2

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对知识产权保护开始较早、保护力度较大的国家,科技创新的能力及科技发展的水平都比较高。经过较长时间的科技发展,发达国家的公众普遍形成了对知识产权进行尊重和保护的意识。发达国家成熟的经验和做法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可以看到,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

(一)科技创新推动知识产权制度的丰富和完善

首先,科技创新是知识产权的源泉和动力。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产生、存续及不断丰富和发展都是伴随着科技创新而进行的。科技创新是将智力成果转化成商品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产权贯穿其中,从这个角度看,科技创新不仅是智力成果的创造活动,也是知识产权的创造活动。其次,科技创新不断丰富了知识产权的内容。科技创新是一个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传统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而形成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制度为了实现对科技创新的保护,必然也会不断丰富、完善,不断拓宽其保护范围。再次,科技创新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的发展。科技创新是一项无国界限制的活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技创新也逐步呈现全球化的发展,与此同时,知识产权贸易突破了国界限制,出现了许多地区性和世界性的知识产权条约,知识产权呈现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二)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创新、为科技创新创造公平环境

一个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实质上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及综合国力在法律领域的集中体现。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可以激励和促进科技创新。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避免在专利领域对相关创新成果的模仿和抄袭,可以使专利人因为技术上的垄断而获得丰厚的报酬,可以激励科技创新的主体继续开展各种创新活动,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知识产权制度中专利权权利利益的实现以其使用为前提,这就促使科技成果转化成商业技术,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促进相关领域的经济发展,造福公众。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可以形成对智力成果的全面保护,形成一个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知识产权制度的存在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法律上的保护,使拥有知识产权的主体实现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通过对各种侵权行为的制裁,为创新者权益的维护提供了基础,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规制和环境。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来说,知识产权制度实现了对高校技术创新的保护,不断激励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三、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

(一)完善知识产权的立法、执法及司法

当前我国知识产权法律规范仍不够完善,具有滞后性,为了全面实现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首先应该完善立法。知识产权法律应该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以适应时展的需求,满足科技创新的需要,通过颁布新法、修改旧法,使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更完善。在立法方面,不仅要考虑现实情况,更要具有前瞻性,既要吸纳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更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其次,应该完善知识产权的执法及司法活动,使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落到实处。对科技创新的成果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登记并公布,对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严厉打击。

(二)建立健全大学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高校应该建立健全大学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机构,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管理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专门机构来进行,从知识产权申请、审查、鉴定、评估到登记注册的全过程,都要实现高校与专利成果管理部门的衔接,同时要妥善处理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纠纷和争议,实现对科技创新人才权益的维护。该机构还应实时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进行知识产权指导,自觉维护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合法权益。高校还应广泛利用网络这一平台,通过知识产权网站的建立,形成高校内的知识产权库;通过与社会上专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及专业律师事务所的合作,获得来自社会上的专业帮助。

(三)加强高校知识产权普及工作、构建良好的知识产权氛围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加强对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普及迫在眉睫。与西方发达国家贯穿教育过程的知识产权教育相比,我国大学生的知识产权知识十分匮乏。在进行科技创新的同时,将知识产权纳入到高校教育体系中去,使学生意识到必须将自己的智力成果转化成知识产权才能避免权益遭受侵害,使学生自觉地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成果。首先,可以在高校开设知识产权相关课程,通过选修课的方式,丰富理科学生的法律知识,使学生往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其次,可以在高校开展知识产权专项主题讲座,通过法学专家、知识产权专家专业知识的传达,使学生形成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意识;再次,可以在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保护活动,通过学生的广泛参与,使知识产权知识的普及更深入、更全面。

篇3

我国专利法规定的保护对象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的专利。

(1)发明专利:发明是对特定技术问题的新的解决方案,包括产品发明、方法发听和改进发明(对已有产品、方法的改进万案)。

①产品发明:是指人们通过智力劳动创造出来的各种成品或产品。另外,物质发明,即用一定的方法所取得的两种或以上元素的新化合物的发明,从科学意义上讲,也是一种产品发明。

②方法发明。方法发明是指为制造产品或者解决某个技术课题而创造的操作方法、工艺流程。

③改进发明。改进发明是指人们对己有的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提出实质性革新的技术方案,是在保护原有的独特性条件下改善己知产品的性能,得到新颖性。

(2)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用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由此可见,实用新型首先必须是一种产品,在何方法(不论是否新颖实用)都不属于实用新型的范围;其次是这科产品必须具有一定的立体形状、构造或者是两者的结合。如液态产品、气态产品、糊状产品、粉末产品等不能作为实用新型申请专利。再次,这种技术方案能够在工业上实用,对于一些不能在产业活动中生产使用的发明创造,不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保护。

(3)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他们的组合所作出的反映美感的并适用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受《专利法》保护的外观设计首先必须是独立的产品。如果只是产品不可独立存在的某个一部分,就不能作为外观设计申请专利。

专利法保护的主体是发明人或设计人。我国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有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之分。对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归发明或设计人。职务发明创造则是以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对于职务发明创造,申请并获得专利的权利属于单位,但专利权的所有或持有单位应当对发明人或设计人给予奖励。

2.国内外科技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世界上最早建立专利制度的国家是威尼斯共和国,15世纪,地处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共和国,商品审查和商品交换比较发达,科技创新活动非常活跃,出现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为了维护发明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威尼斯共和国在1474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最接近现代专利制度的法律物理学家伽利略发明的“扬水灌溉机械”在1594年获得了专利权,保护期20年。

在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也同样表明,知识产权制度是在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形成的。1978年后我国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空前活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深入人心,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我国科技创新主体开始走向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形成科技创新的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技术创新资源,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开始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相对应,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驶入了快车道,《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计算机保护条例》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都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2001年我国加入WTO,根据世贸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的要求,对我国相关知识产权法律进行了修改、完善,实现了与国际规则的对接,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同时,陆续加入了有关国际组织和公约,保护其他公约成员国的合法权益,加强了世界各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交往与合作。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设,在初级阶段就显示了面向世界、面向国际保护水平的高起点,并在执法方面也是积极主动、严肃公正的,形成了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体系。

3.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制度的互动关系

3.1科技创新的发展促使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和完善

由于科技创新具有可传播性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也就要求知识产权制度给予相应的协调和保护。由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相关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产生,如《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专利合作条约》等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知识产权制度得以不断的完善,目前,已有170多个国家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3.2科技创新是知识产权的源泉

科技创新是始于技术设想、终于商业上成功应用的过程。这一创新过程围绕着技术、工艺、设备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展开,通过参与这一过程的诸项函数的多次重新组合,使某项知识和技术成果转化为商品,并获得市场化的经济利益。

3.3科技创新拓宽了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当代科技革命蓬勃发展,新发现、新发明层出不穷,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已经将专利保护范围几乎扩展到一切领域。

4.实施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推进科技创新

4.1知识产权检索、检验制度

专利文献数量巨大、内容广博,据统计,90%-95%的最新技术资料首先反映在专利文献上,查阅专利文献可以缩短可以时间约60%,节省40%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因此知识产权检索和检验制度是贯穿于单位的整个知识产权管理贯穿。在科研项目构思、立项、实施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进行全面的检索和检验,以防盲目开发,重复研究,也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在项目立项前,可通过专利文献系统,详细了解本专业技术领域的最新技术情报,可以开阔设计人员的视野,提高研究与开发的效率;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也要密切跟踪国内外专利动态,保持研究的先进性;项目实施时利用专利文献对技术与经济进行预测,了解把握新技术的分布状态、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制定技术竞争对策和科研对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更要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分享社会给予的丰厚回报的同时,利用知识产权信息资源,研究和跟踪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进行新一轮的创新。

4.2知识产权激励制度

篇4

二、科技金融的创新

(一)进一步厘清科技金融工作思路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仅体现在资金链不稳定上,还与其自身的运营水平、风险抵押能力密切相关,较低运营水平和风险抵抗能力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意向,降低企业融资的可能性。所以说,我们应厘清科技金融的工作思路,跳出金融工作的低级、低效形式,除了要在资金上给予科技型中小企业必要的帮助外,还应坚持市场导向,鼓励企业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风险抵抗能力,从优化整体运营模式的方式来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对金融服务体系进行优化,确保其多样性、多层次,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要,注重金融目标的选定,加强对企业的引导,鼓励政府资金、民间资金参与到社会化融资中。要创新科技企业、信贷融资产品服务以及对接模式,努力打造优势互补、创新组合、善于突破、勇于实践的科技金融工作机制,助推我省经济转型升级。

苏州高新区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是苏州高新区首家融资性担保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是苏高新创投集团的控股子公司。作为国有担保机构,2014年公司科技型企业在保余额达到7亿元,在保客户70家,科技担保业务占比接近总额的30%,涉及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医疗器械等多个新兴产业与行业,为促进区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进一步丰富了融资服务体系的层级。

(二)明确金融支持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

鉴于我国目前经济尚处转型发展时期,财力有限,金融市场不够发达,科技发展的发展要明确,要多支持国家或地方重点科技项目,多支持市场转化率高的科技项目,多支持关系国计民生的科技项目,重点支持合芜蚌改革试验区加快创新研发和产业化进程;积极支持海内外科技人才兴办企业创业,培育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领先、高成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并推动其不断发展壮大。比如,设立专项的科技银行,科技银行作为一种特殊的商业银行,服务对象是不能取得一般商业银行贷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这类企业缺失有形资产抵押物,导致业务风险性相对较高。从国内外经验来看,要保证银行的可持续经营,还需要银行进一步探索。比如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特征创新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特别是针对初创型企业、小企业的资产结构特点,开展股权、知识产权、订单合同、库存等资产的银行信贷业务,充分整合多种金融实体优势资源,实现银行资金与保险、创业风险投资、信托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集成创新。像金华银行科技支行推出“存货质押”这类新产品就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三)构建多层次股权融资服务体系

以政府引导基金为重点,吸收民间资本,构建多层次股权融资服务体系,注重对科技新企业的金融服务,创造多样的金融与科技融合方式。整合省级科技创新财政性投资资金,组建省高新产业投资基金,并逐步扩大规模。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区)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强对基金的管理,形成以市或县为单位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发挥省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通过注入政府资本来提升投资者信息,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创业风险投资领域。组建混合所有制专项基金,发挥引导基金的引导放大作用,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和风险补助等方式,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鼓励创业风险投资,必要的情况下可进行财政倾斜,加大对处于种子期和初创期的科技企业的投资力度,引导民间资金转化为产业资本。

比如,2015年3月辽宁(本溪)为做大做强本溪集群生物医药企业,辽宁省科技厅与本溪市政府联合设立本溪生物医药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由本溪市政府成立的本溪市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中心负责管理。该基金重点用于参股以社会资金为主的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公司,同时积极引入域外资本参与设立创投基金,重点解决本溪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渠道少、融资额度低等相关问题,加快形成上下联动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体系。

(四)构建多层次债权融资服务体系

以政策性担保贷款为核心,扩展贷款的渠道,简化中间的审批流程,构建多层次债权融资服务体系,为科技型型中小企业的贷款开通绿色通道。设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建立担保风险池资金,建立健全促进科技创新信用增进机制。探索财政贴息扶持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与国有商业银行开展“统借统还”的贷款业务,与普通的大型盛业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与小额贷款公司开展小额的信用贷款,以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融资需要的科技型企业的需求[3]。出台符合企业科技创新发展需要的信贷管理制度,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简化信贷审批手续和流程,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企业信用评级和信用评分制度。

(五)构建多层次上市融资服务体系

篇5

按照世界银行标准,中国人均国国民总收入已达到4 000多美元,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3 000美元关口后,都会存在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像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马来西亚等,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至今这些国家仍然挣扎在人均GDP 3 000美元~5 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并且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

一、日本以“科技立国”战略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国际上公认的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其中日本人均国民总收入在1972年接近3 000美元,到1984年突破1万美元。韩国1987年超过3 000美元,1995年达到了11 469美元。从中等收入国家跨入高收入国家,日本花了大约十二年时间,韩国只用了八年。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经验,一是转变增长方式: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日本实现轻工业重工业第三产业的转换升级,完成由“贸易立国”到“技术立国”再到“文化立国”的战略转变;二是实施“科技立国”战略:培育自主创新能力,20世纪90年代,日本在技术模仿的基础上重视自主技术创新和开拓性研究,提出“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专门制定法律促进“创新中心”,大力培育高新产业,从而迅速实现科学技术的赶超;三是实施收入倍增计划: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吸取欧美收入分配和福利制度经验,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收入均衡和社会福利体系。

日本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表明,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的必然选择。日本从轻工业重工业第三产业的转换升级,从以“模仿”为主的“贸易立国”到自主创新“科技立国”的战略转换,靠的是科技创新理念和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这是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最值得借鉴的经验。

二、科技创新是中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关键

目前中国已出现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贫富分化、腐败多发等“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主要特征。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必须以日本“科技立国”的成功经验为鉴,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科技创新发展上来,研发自己的科技创新产品和核心技术,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才能真正走向强国之路。

1.产品研发创新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关键。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今天的中国已享有“世界工厂”美誉,中国制造的产品凭借价廉物美优势在世界每个角落几乎随处可见,“中国制造”已行销全球。然而,建立在廉价劳动力、资源消耗、土地占用和优惠政策等优势之上的“中国制造”,不但出口产品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一直处于低端位置,而且日益面临国际贸易磨擦、能源原料短缺、环境恶化及民工荒等诸多压力。近两年出现的“用工荒”和珠三角、长三角等实体企业纷纷停工倒闭现象说明,中国“以模仿为主”的产品制造业正举步维艰,“中国制造”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

如果中国企业总是不能掌握核心技术,没有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我们拿什么来支撑经济的持续发展?由此可见,新时期产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产业升级。

科技创新通常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包括研究开发创新、产品设计创新、工艺创新、制造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开拓创新等环节。各行业产业链通常都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加工制造、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环节。据统计,在工业制成品中,中国已有超过130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实际上,由于中国产品研发和创新设计能力低,缺乏竞争力,产业链里最有价值的环节被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所垄断,“中国制造”得到的只不过是国际产业链分工里利润最薄的一环。以iPhone为例,其核心是产品设计和渠道物流,生产一台iPhone手机,美国苹果公司可以拿到360美元,日本、韩国以及台湾地区和美国部分厂商可以拿到187美元,而我们中国大陆只拿到6.54美元!再如像汽车这样的工业制成品,通常包括结构件、功能件及系统集成控制件三部分,前两部分中国通过中外合资、合作业务运转模式早已实现中国制造,唯独系统集成控制件部分,也就是工业制成品核心部分即技术和知识含量较高部分,凸显中国创造力的不足。中国制造企业要想获得此项能力,需要进行人才、知识、技能的长期积累,才有可能实现工业制成品关键部件的自主创新,实现在新产品链分配上从低端走向高端,使新产品价值最大化。

2.制造技术创新是提高“中国制造”生产率的关键。中国制造业的主要优势是利用了劳动力成本优势和牺牲了大量可再生资源。制造业产品产业链大部分属于加工企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效率问题实际上是很大的问题。为此,我们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低、生产效率高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制造业科技创新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改进生产技术和提高产品质量,最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富士康是典型的制造企业代表,工厂工人总数高达150万人,在经历“聘用童工”、“跳楼事件”和“停工大骚乱”等事件后,面对劳动力短缺、用工成本上涨、工人不满单调工作等问题,富士康选择用机器人手臂取代工人的现代制造技术创新战略,专门成立“自动化机器人产品处”负责机器人手臂研发工作,规划到2014年研发生产100万台机器人手臂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未来五至十年将推出首批全自动化工厂。富士康自主研发的制造技术创新可提高工厂的劳动生产率和培育基于人力资本的新优势。

由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变可有效培育基于人力资本的新优势,包括“亚洲四小龙”在内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始重新认识到制造业的价值,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大力促进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发展,增加了中国向价值链高端提升的难度。为此,中国必须尽快大力加强制造技术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瞄准国内外前沿技术进行高起点规划,大力推进核心制造能力建设,使中国制造水平和能力得到质的提升,从而增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三、中国科技创新需要相关政策扶持与企业资金投入

为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中国近年来相继出台了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一是制定国家科技长远发展规划;二是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自主开发和再创新,高度重视原始性创新和集成创新;三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四是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等。

中国在创新研发领域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如2009年中国研发总经费为5 802.1亿元,是2000年的6.5倍,年平均增长23%。然而,中国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仅占6.5%,研发经费支出仅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0.61%,2012年中国五百强企业仅有5家企业的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平均研发强度为仅1.33%,有76家企业研发投入出现负增长。相比之下,国外企业平均研发强度在20世纪80年代就达到3%以上,跨国公司多在5%以上。

数据表明,中国科技研发投入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比重小,科技创新理念和科技创新人才匮乏是中国科技创新遭遇的瓶颈。中国企业创新能力要大幅度提升,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才可以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创新型人才不论是在新产品研发、新行业崛起、新管理理念上都将会主导社会经济发展的走向。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更是与创新教育息息相关。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他即将离世前曾说过:“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才是很大的问题。”中国大学生创造力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中国能否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为此,各级各类学校应加大创新教育的发展力度,切实把创新创业教育做为各类学校的必修课来推行,尤其是从小学到大学一贯制的创新教育。

四、结束语

中国要想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研发和拥有自主品牌的科技创新产品和核心技术,进行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的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是必然的战略选择。科技创新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事实证明,中国现行的应试教育阻碍了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应该向美国和日本学习,改革应试教育模式,在中小学教育中全面融入创新教育,才能有效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走上富国强国之路。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人均国民总收入的概念及世界银行国别收入分组标准[EB/OL].2009-09-11.

篇6

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主力军与核心力量,是各学科、各领域的领军人才,集中地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组织的科学技术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大力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这就要求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必须能够培养出一定数量、具有足够竞争素质和科研能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其对全面实现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有着重要意义。为了促进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建立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体制,基于我国目前的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与教学模式,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成果,本文提出了“基于科技创新体制下的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该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对如何培养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进行了深刻思考

一、培养模式提出背景

通过对国内多所高水平高校本科阶段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及开展创新实验活动的研究与分析,发现高校普遍采用大类招生培养、大规模通识教育、个性化教学计划、小班教育教学、本科生导师制等培养模式,与国外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甚有差距。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经普遍采用了整合高等教育资源、打通教育体制的“博洛尼亚进程”,实现了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一体化,其中包括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管理与评价体系,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促使各大高校注重教育教学质量等内容。资料表明,国外发达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为树立以人为中心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主流教育观,在培养目标上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学方法、调整授课内容、突出创新精神。

我国的教育学家和学术人员也在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分析了教学型高等学校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提出培养大学生的竞争素质和科研能力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开展:(1)要逐步更新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加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2)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1]思维,建立科技创新的自信心;(3)拓宽教师教学的途径和思路,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4)构建合理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教学计划;(5)加大实验课程的比例,增开一些新的实践项目,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试验基地或实践工厂;(6)大力营造科技创新教育气氛和环境,使校园逐渐形成“创新风”。例如北京大学为了探求中国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培养的新模式,创建了“元培学院”,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育改革计划;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及“明德书院”,进一步探索人文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浙江大学成立了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卓越人才为目标的“竺可桢学院”等。

可见,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在科技创新体制下构建本科阶段的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更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竞争素质与创新意识,有助于实践性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培养模式主要内容

1.科技创新项目的模块化设计。基于模块化设计理念,将科技创新项目根据难易程度模块化分解为若干个模块,并经过量化处理后给予各模块对应的分值,学生自由选择模块任务及对应的分值,并根据执行情况获得相应分数,难度适当、分解合理的科技创新项目模块能够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那份喜悦,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竞争素质、增强攻关信心,促进课堂基础教学,同时也可以作为后期拔尖创新型人才选拔的评价依据。

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兴趣和特点选择与之相关的科技创新项目及相应的模块,在各科技创新项目进程中根据学生对各自模块的适应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调整,充分发挥不同类型、不同专业学生的优势与潜能,实现有针对性的分类式培养模式。对于基础知识相对较好的大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有难度和集成度的科技创新项目,充分发挥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大一、大二年级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主要以讨论或验证型的科技创新项目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课堂理论教学是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基础保证,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又能促进课堂理论教学的进一步学习和完善,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如果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环节不能紧密结合,将导致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研究制定与课程学习内容相关、进度同步的小型科技创新项目,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即刻应用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践,做到融会贯通,就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体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带着实践中发现的具体问题来听课与思考,学生的注意力将从实践应用过程中重新返回至课堂理论教学中,真正意义上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学习。

3.课堂教学与企业培训相融合。课堂教学注重基础知识和方法原理的讲解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企业培训注重学员对职业技能的掌握与理解,培养学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若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对于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可谓大有帮助。在传统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学生主要关注基础理论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因此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课堂教学上,导致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实验时间、实验项目受到限制,即使学生拥有一个很独特的创新想法,也不具备将自己构想变成现实的技能,而企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有助于将“书本知识”变成现实,通过相关的技能培训,可以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得到成长,深化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学习。因此,研究制定课堂教学与企业培训良好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于塑造“科学+工程”型大学生拔尖创新型人才意义重大。

三、培养模式的管理评价体系

1.学生负责制与岗位轮换制相结合。依据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将参加科技创新项目人员分成若干小组实施分组管理,每组选出一位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指导教师可以适当地放权,让学生全面组织管理自己的项目,实行学生负责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调动学生的竞争素质和责任感。定期的岗位轮换制让学生自主上岗,充分利用多学科多领域及交叉学科的优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交流意识、培养团队精神,有利于培养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有一定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尝试不同角色的扮演,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提升价值,还有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

2.拔尖创新型人才类型的评价。在对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能力培训过程中,注重对表现突出的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并将拔尖创新型人才分为若干级别,表彰和奖励表现卓越的学生。对于理论型、应用型、管理型、复合型等不同类型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实施有针对性的分类式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树立学生的信心,并对相关人才表现出的特质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系统的拔尖创新型人才的识别与培养体系,以便为有效地挖掘优质人才资源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琳,杨大方,刘翠,许溪沙.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130-131.

[2]沈锋,刘名宇,綦佳.论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6):106-107.

[3]张静.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略论[J].天中学刊,2013,28(4):136-138.

[4]仲秀凤,丁燕,王思勤,赵晓.关于大学生参与创新科研的调研[J].文教资料,2014,(6):132-133.

[5]庄军,邓宏兵,蔡靖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性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8(5):11-13.

篇7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a)-0000-00

1 高职科技园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的意义

我国已逐步形成了经济优势互补,功能定位清晰的区域发展格局。对于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无论从教育资源、技能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来讲,都是功不可没的。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科技园顺应时代需求应运而出。其对技能人才培养、创业孵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成为新时期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推手。也是高职院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产学研合作的示范基地、师生创业的实践基地、培养创新创业的战略性平台。如何面向市场,建立政府、高校、企业等各种力量参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科技园是当下应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2 高职科技园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的体现

目前,高职科技园创新模式发展,面临系列问题:怎样融合政府、高校、行业、企业、资金等关系,理顺运行方式,创新科技园的管理机制均处于探索之中。

2.1 科技园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平台

通过高职院校和政府、企业合作,创建人才培养、企业孵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三位一体的高职科技园。在科技园建设过程中引进知名企业进驻,形成“校中厂”的办学模式。充分的贴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结合高职院校的课程内容设计和职业规划标准发挥企业优势,共同培养学生实际岗位的操作能力,打造高技能型人才。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标准不断提高。(1)高职科技园充分利用入园企业了解到市场行业的生产行情,加强对学生培养方式的共同规划设计,基于联培共育的嵌入式培养模式,最大限度发挥校企资源共享优势,实现人才培养的职业化。(2)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充分依靠科技园内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心对学生进行工学交替的实践性教学。一般情况下,科技园内部的研究中心都拥有实际生产环境的工作场所,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定期进入科技园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选出比较优秀的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创新性项目研究过程中来,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环节的有机融合,达到零试用期人才培养目标。(3)高职科技园运营过程中,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聘请学校教师参与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研发攻关,促进教师的科研源泉。也为学院人才培养和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坚强的人力资源保障;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端技能人才,形成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机制。

2.2 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助推器

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是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期。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高职院校科技园模式的创新建设规划,聚合创新资源,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促进官、产、学、研、金的有效融合,实现政、企、校多方共赢局面,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

高职院校科技园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充分的利用好现有的教育资源,将自身拥有的师资力量、土地资源和实验仪器设备进行合理的规划使用,并和园区内部的企业进行联合,以技术改造为突破口,通过在高职科技园开展实践研究,解决企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在后续的研发过程中,充分的重视到技术市场化的推广,将技术创新及其创新成果产业化,拉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

2.3 打造人才的汇聚地,促区域发展

科技园的灵魂是高科技人才,只有充分调动高科技人员参与园区的建设,才能使其发展充满活力。充分的利用各级政府和高职院校的政策优势,以支持学生、教师或科研人员灵活多样的方式到大学科技园中创业。同时,不断吸纳优秀科技人才、创业人才进驻园区,重视人才、激励人才、培养人才,创造让人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和合理流动的机制和环境。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园的综合竞争力。

在进行高职院科技园模式的创新过程中,要充分的注重科技园内部企业的联合,建立校企联合培训机构,在整个区域范围内进行人才招聘和培养,不仅仅面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还要对区域内的所有人民群众提供技能培训服务,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地人才支撑,加速实现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企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转型。

2.4 高职科技园创新体制,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温室”

在进行高职院校科技园模式的创新研究过程中,要充分的意识到科技园的管理体制创新是推动高职院校科技园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在高职科技园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推进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不断适应科技园健康发展的优惠政策,在高职科技园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的战略竞争机制,促进高职院校科技园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在进行高职院校的科技园创新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创新的系统性,制定高职院校科技园管理运行机制、人才引进管理机制、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等,为入园企业发展提供保障。(1)充分的利用好高职科技园的科技优势,将高新科技项目在科技园内部进行孵化,及时的将高职院校科技园中的技术成果转化成为实际的生产力.(2)高职科技园利用综合服务平台,为中小型企业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3)高职科技园可以充分的发挥出高职院校的师资、科研、实验室、图书馆等资源,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源动力。

3 高职科技园模式的创新发展对策

通过近几年高职科技园实践发展,已取得不错的成绩,在新形势下更应抓住历史机遇、创新发展。果断采取措施:(1)紧抓各项政策机遇,发展园区内涵建设;(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障高职科技园长期稳定发展;(3)创新机制,实现特色发展;(4)深入前沿科技,自主创新发展。高职科技产业园这个世界经济浪潮中涌现出的新生事物,必将有力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为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8

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了45%,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都在75%以上,德国、法国、英国等甚至达到90%,以色列也达到了90%以上,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据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科技成果6000多个,但转化率不足5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80%以上。科研成果与农业需求的脱节,造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滞后。现在,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生物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于农业科研生产领域,但是对于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我国目前还只是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2.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科技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农业科研的投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用于农业科研的投资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以上,而我国仅为0.17%~0.27%。说明国家在财政上对农业发展重视不够。特别是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强度增长缓慢,总量不足。近几年,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力度有所加大,但由于现有科技经费归不同部门掌握,条块分割严重,配置比例不合理,难以集成使用;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档次不高,浪费严重;重点实验室开发度低,难以共享。由于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

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农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流失严重。目前,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3万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3;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仅占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人才流失严重,2003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减少人员4806人,是新增人员的1.7倍,除了离退休人员外,人才流失占较大比例。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才有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就有1名。缺乏农业科技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导致高新技术研究乏力;缺乏市场意识强、管理水平高、开拓能力大的开发型人才,导致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滞后。

4.农业科技体制不完善

我国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宏观管理条块分割、组织布局分散、研发层次重叠、管理效率底下、学科设置陈旧、专业单一、跨专业综合性的项目较少、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僵化落后,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转型的现实需要。农业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科研方向应当反映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研与经济发展未能紧密结合,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节状况比较严重。这反映了在农产品短缺时期建立的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形势和需要。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随着种植业发展不断步入新时期、新阶段,对种植技术的依存越来越紧密,同时对技术进步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一是高产。高产、超高产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应用将成为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热点、焦点和重点。二是优质。提高产品质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全程保优技术的研究应用是优质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三是轻简。轻型手工操作、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操作等轻简化技术将越来越成熟,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四是精准。农作物播种育苗、田间肥水管理、化学调控、有害生物防治等技术操作力求精细准确,实现程序化、标准化。五是集成。学科之间、项目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融合,交互运用,逐步形成配套完善的集成技术体系。六是立体。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条件,实行间作套种,特别是种养结合型立体优化模式研究应用,成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七是环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加大,“三品”农业(无公害、绿色、有机)发展加快,要求无害化、绿色、环保技术不断丰富和完善。

1.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尽快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到1%,力争到2010年左右达到1.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左右达到2%,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

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环境,通过体制改革深化和政策引导,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农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把政府资金投向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重大项目。

2.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当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创新体系,主要任务是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因此,要坚持以人才使用为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科技推广为纽带,以服务“三农”为最终目的。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分为国家和区域两级体系,通过协调两级体系的关系,形成层次分明、结构优化、分工明确、有机衔接的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原始创新为重点,着重解决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国家体系的层次性,以技术创新为主体,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为重点,着重解决区域性、地方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就是要增强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农业重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强化优势农产品及其产业发展的科技转化应用能力。在创新模式的选择上,应确立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

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需要聚集和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农业科技前沿、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战略科学家、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创新骨干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精干高效的科技创新核心团队;二是实施人才目标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竞争协作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单位和团队的整体绩效;三是要实施人才结构管理,建立合理的首席专家和高层次人才梯队结构,稳定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四是实施人才增量管理,建立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和开发型的人才流动机制,增加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总量,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4.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篇9

篇10

关键词 :城市种植技术 创新课程 开发研究

我校已在部分高一、高二年级开设了“城市种植技术创新”课程,成立了校开心农场。开设该课时,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轮流值日,管理班级的植物和试验室,要求绝大部分学生在家或学校完成一株花、一棵菜的种植。在学习该课过程中,学生除获得知识、实践、情感外,还启发了思维,进行了发明创造。目前,该课还处于研发实验阶段,设备、材料、场地等还有待全面完善。

一、课程开发背景

在可耕土地资源有限的地球上,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是所有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很多国家早在20世纪初就在发展城市农业,如美国城市农场“楼顶农场”“后院农庄”运动等。

2011年,我有幸去日本访学,看到有些学校每个班级都划分了一块5平方米左右的种植园,学生可自由种植蔬菜,收获的蔬菜、水果可用于家政烹饪课原料。当前,国内部分中小学由于理念的缺失、种植条件的限制,只有很少的学校在劳动技术课或生物兴趣小组里开展了种植活动,如连云港市实验学校,每个班级的教室里都有十几盆花是由学生自己种植管理的;南京市铜山中心小学有百树园、百花园、百草园,每个教室、办公室都有花;南京市凤凰街小学在校园和教室种植了300多盆吊兰,创造了一个吊兰的世界;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全校学生在劳动与技术课上一起到“六园”上课,这六园是指农作物园、蔬菜园、百花园、果树园、葡萄园、小动物园,令学生兴奋的莫过于亲手劳动,从播种到除草到收获,全程参与,感受快乐。

目前,国内外城市农场的发展现状,不论是对市民,还是对学生而言,基本上都是在种植层面的,对学生至多也就是一般的实践活动层面的教育。

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越来越大,可耕土地越来越少,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正在用全球7%的耕地供养全球22%的人口;农业生产正在承受着越来越沉重的压力;毒豆芽、毒青菜、毒黄瓜事件不断出现,扰乱了人们的生理、心理健康;老年化社会问题日趋严重,创新型国家建设迫在眉睫。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式,立足通用技术课程,走构建以种植为载体的技术创新课程,激发学生热爱农业,敢于创新的品质,从而让技术课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学起来、做起来。

二、课程开发理念

“城市种植技术创新”课是以教育改革为导向,以通用技术课程的技术与设计思想方法为主线,以城市花卉、蔬菜种植为载体的课内外相结合的课程。学生用技术与设计的理念进行创新学习,培养终身发展的能力。

城市种植技术的场地可以是屋顶、阳台、露台、庭院、室内、室外等。种植技术创新的研究是指种植容器、种植设备、种植方法、种植品种的创新。城市种植技术创新课程,从种植层面来讲,是指花卉、蔬菜的种植,是现实版的城市开心农场;从教育理念来讲,是以种植为载体的技术创新课程,通过种植,学生不仅能学到书本上难以学到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爱自然、爱科学、爱技术、爱创造的品质;结合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选修模块“现代农业”中的“种植农业”,解决了城市普通高中目前无法开设农业种植课的难题。该课程有利于学生科学技术素养的生成,可使生物、通用技术、科技创新(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知识,通过统一的教学载体——种植技术,实现有机的结合,帮助学生高效学习;能够让学生收获一些绿色蔬菜、绿色空间的知识,改善居室环境,增进家庭亲子关系,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通过该课程的建设还有利于改造学校环境,创造绿色的学习环境和办公环境,为建设低碳环保型社会做出贡献。

三、课程实施过程

高一年级新生入学开始,每周1课时,用于宣传创新种植的意义,讲授核心基础知识,确定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布置每人至少完成1棵花卉、1棵蔬菜的种植。高一第一学期结束前每人或2~3人的团队,都必须确定一个研究项目,高二第二学期结束前(小高考后)完成课题研究报告。高二年级学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穿插“城市种植技术创新”课讲结构、试验、管理、控制、系统等知识。

(一)确定种植项目

高一第一节课就提出要求:本学期每位学生都必须完成:(1)1棵花卉、1棵蔬菜的种植。(2)文字记录种植过程,包括播种、苗移植、养护管理等。(3)照片留存种植过程,必须是学生亲自操作的,学期结束前每位学生每个品种交3张照片和一份种植试验研究报告。经批改后选择4~6人进行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前后,每人或2~3人组成的团队确定一个综合实践研究项目,可以是“城市种植技术创新”,也可以是其他的项目、课题,第二学期期末交流与评价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重点是交流技术创新过程和研究报告的写作。这个过程遵循了“发现问题明确问题设计方案研究过程解决问题研究报告或作品交流与评价”的一般设计过程。

课题的类型一般没有限制,可以是一个研究问题、一种改进工艺、一项活动策划,也可以是一个产品设计、一件作品制作、一项调查等。在“创新种植技术研究”这一主题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1)与背景材料相联系的内容,如城市花卉、蔬菜的特征,与人们日常生活、文化、城市环境建设的关系。(2)在个人的学习、生活中寻找感兴趣的内容,如花卉和蔬菜的栽培、插花、盆景制作、家庭美化、校园绿化、草坪养护、家庭种植、小区绿地规划设计、城市绿地景观设计、作物栽培试验、植物标本制作、食品选购、食品保鲜等。(3)社会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绿色食品、植物资源保护等。(4)科学前沿内容,如太空育种、基因工程、生态农业等。

(二)选择种植容器

常规种植容器(花盆)通常是放在室内地上或桌子上,因其占用空间大、效率低、不美观、易损坏、不便浇水和清扫等弊端,所以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而设计立体结构的种植容器,则可以有效解决在有限的空间中无法高密度种植的问题。

1.废旧物品再利用。

直接利用废旧容器或稍加改造,成为独特的种植容器。如下图所示是利用废轮胎代替花盆、泡沫塑料箱直接用作种植容器,或者是用色拉油壶等容器制作成可上下种植的容器,简便易行,价格便宜,特别适用于楼顶平台的绿化。

2.种植容器创新。

用木板、塑料板、塑料管等材料,设计制作相应形状和结构的种植容器。如下图所示,立式悬挂种植柱,主要用于教室立柱两侧和前后墙角悬挂;卧式悬挂种植槽,主要用于教室前后黑板两侧悬挂;卧式可移动种植槽,主要用于教室后侧地面放置,便于移到走廊养护;管道或槽式种植结构,用pvc塑料管制成的卧式、立式悬挂种植容器,可置于教室前后及两侧相应位置,进行大空间绿化。

(三)进行种植试验

技术试验是在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在通用技术教学中通常只用1节课教学技术试验及其方法,而我却用4节课强化技术试验及其方法的重要性,体现了通用技术重实践、重创造的教育思想。

1.区域移植试验研究。

区域移植试验法是在相互具有差异的事物之间,将某些共同相关的因素从一物移植到另一物进行试验。课上,有学生问:“火龙果、芒果、木瓜等热带水果,在我们这儿能成活并开花结果吗?”我认为,学生能够想出热带植物区域种植试验研究很有创意,于是便让学生试验,至于能否开花结果、能不能吃等问题可另当别论,因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技术创新。

2.种植方法试验研究。

对试验对象进行条件优化或条件组合。塑料大棚种植就是把品种选育、温度、湿度、施肥、阳光、浇灌等蔬菜生长条件进行优化组合的一种技术试验成果。通过试验,预测被试对象状态的变化及产生的后果。例如,用色拉油壶改造成的双向种植容器种出了双头吊兰、双头蔬菜;有一位学生采用优化试验法和预测试验法创造了红薯的新种植方法——多层结薯,得到了江苏省农科院红薯专家的高度评价。

(四)撰写种植报告

在试验前必须对试验过程进行周密设计和安排,科学地进行试验,客观地做好原始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试验研究报告的写作一般包括试验目的、试验准备、试验步骤、试验记录、试验总结等。

1.查新报告。

在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和方案的最初设计阶段,首先要作出查新报告。作出查新报告的关键是根据研究项目的创新点设定

关键词 ,根据

关键词 搜索相关内容,分析对比得出结论,完成发明报告或论文。

2.研究报告。

无论是发明创造还是科学研究项目都需要完成研究报告,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技术研究,还要让学生学会“科技论文”写作。

篇11

二、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的重要性

1.时展的需求。21世纪是知识经济、市场经济、信息产业、科学技术等方面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但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大量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所以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也明确强调:“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增加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要让大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或自主确定选题开展研究等多种形式,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因为科技素质是创新型人才的灵魂,为此,各高等院校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实施培养措施时,把培养大学生的科技素质放到相当重要的位置。当今世界已把大学生科技素质高低,作为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2.教育创新的需求。科研不仅是自身知识增长的过程,更是激发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科研活动能以其独特的抽象思维方式,将从事研究的人员带入一个崇高的境界,以此净化头脑,锤炼意志,进而使研究者思维更活跃,灵感更敏捷,意志更坚强。通过科研才能使知识得到升华,使知识转化为力量,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对大学生进行科技素质教育,就是培养他们的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认识和科学精神,使他们在掌握必备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增强探索科学未知和参与科技研究的兴趣,养成不畏艰难、勇于钻研的拼搏精神。通过科技素质的培养,才能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进而提高创新能力,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3.市场经济的需求。大学毕业后只有少数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继续深造,绝大多数学生走向社会,进入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参与竞争,而竞争的规则就是――优胜劣汰。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在市场的挑战中,将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和很大的发展空间,他们很快就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他们进入社会后,经过一定的实践锻炼,将会更加充分地发挥他们的创新才能,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为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的措施

1.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高等教育的主导是教师,提高大学生科技素质的关键首先是教师。教师的科研素质是指教师从事科研工作必需的知识储备、学术品质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总和,是一种本质上的自我创新能力。高校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基础文化知识和专业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并能不断吸取国外的先进教育思想和方法,及时了解当前科技发展趋势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给学生传输科研思想,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技素质。

篇12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转方式、调结构”阶段,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遭遇了发展瓶颈。与此同时,我国的科技创新企业随着技术进步而蓬勃兴起,其独特的经营方式和高速的成长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我国现今的公司治理,多以传统产业为出发点,没有考虑中小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的特殊需求。2014年9 月19 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纽交所成功上市,其合伙人制度则在一定程度上为同类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治理开辟了新的契机。本文从当前科技创新企业的治理入手,分析了阿里巴巴集团的合伙人制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此制度对于我国科技创新企业治理的借鉴意义。

一、我国科技创新企业的治理背景

科技创新企业一般拥有某种或某些核心技术,是具备极强技术创新能力的技术精英与具备极强管理能力的管理精英的结合体。科技创新企业通常有如下特征:首先,独特的技术是大多数科技创新企业崛起和发展的支柱;其次,科技创新企业对专有人才的依赖性非常强烈,吸引、留住人才是其持续发展的关键;另外,科技创新企业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企业群体,其成长是一个较长且充满风险的过程;最后,科技创新企业主要为中小型企业。科技创新企业自身的这些特征使之与传统产业,在其受人力资本因素的影响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而这正是科技创新企业治理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传统的公司理论认为,公司是由物质资本的所有者组织起来的联合体。在股东的资本和管理者、生产者的劳动这两个生产要素中,为公司提供物质资本的股东对企业拥有绝对的所有权,而提供技术或劳动力的管理者或生产者只是服务于股东资本的雇佣者。然而,在当今知识经济的形势下,人力资本已经成为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生产要素,科技创新企业的核心价值被掌握在人力资本所有者手里。而且,随着分工也越来越细,科技创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高度专业化,生产者和经营者对专有知识与专有信息的独占性与日俱增,与物质资本所有者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也变得愈发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公司治理显然已经无法适应人力资本要素在科技创新企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人力资本依赖程度极高的科技创新企业在发展中,需要在传统公司治理模式之外,开辟新的治理实践与创新,以至于在协调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权利关系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在企业长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制度

自1999 年以来,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便一直坚持合伙人精神,并于2010 年7 月正式确立了合伙人制度,并取名“湖畔合伙人”。阿里巴巴集团的合伙人制度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1.成为合伙人的条件:为人正直、性格好;必须在阿里巴巴服务满5年;必须持有公司股份,且有限售要求;对公司发展有积极贡献,以及认同公司文化,品质和行动与公司的使命、远景和价值观保持一致;由在任合伙人向合伙人委员会提名推荐,并由合伙人委员会审核同意其参加选举;在一人一票的基础上,有超过75%的合伙人投票同意其加入(合伙人的选举和罢免无需经过股东大会审议或通过)。

2.合伙人委员会及其职权:合伙人委员会有5 名合伙人构成,每届任期三年,可连任。每三年选举一次委员会委员。主要负责审核新合伙人的提名并安排其选举事宜;推荐并提名董事人选;将薪酬委员会分配给合伙人的年度现金红利分配给非执行职务的合伙人。

3.合伙人的相关权利:合伙人拥有提名董事的权利;合伙人提名的董事占董事会人数一半以上,因任何原因董事会成员中由合伙人提名或任命的董事不足半数时,合伙人有权任命额外的董事以确保其半数以上董事控制权;如果股东不同意选举合伙人提名的董事的,合伙人可以任命新的临时董事,直至下一年度股东大会;如果董事因任何原因离职,合伙人有权任命临时董事以填补空缺,直至下一年度股东大会。

4.关于合伙人的退出和免职:当停止在阿里巴巴集团或其关联公司的工作时,合伙人将退出合伙人关系,但是马云和蔡崇信将保持合伙人资格直至他们自己选择退出合伙人关系或被免除合伙人资格;如果过半数合伙人投票同意,任何合伙人都将被免除合伙人资格;当马云和蔡崇信停止在阿里巴巴集团的工作后,即使仍拥有合伙人身份,也不能获得年度红利基金的分红。

5.合伙人红利基金的分配:每年向包括公司合伙人在内的公司管理层发放红利基金,基金金额为公司税前营业利润的一部分。合伙人对公司业务的贡献以及对公司使命、远景和价值观的促进将决定其分配到的红利。

此外,阿里巴巴还列出了一些限制条款,以确保其合伙人制度实施的稳定性。

可见,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中的“合伙人”并不是通常法律意义上的“合伙人”,此制度主要意义在于董事提名权:它不是按照股东持股比例来提名董事,而是由管理层选择确定的“合伙人”来提名董事,即“合伙人”拥有大部分董事提名权。以马云为代表的阿里巴巴创始人的持股数量已随着公司的持续融资及上市而被逐步稀释。然而,通过设计合伙人制度,这些创始人则控制了董事提名权,进而控制了董事会。在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公司治理模式下,控制了董事会即意味着控制了整个公司。同时,通过合伙人制度设计,非合伙人的大股东对董事会的控制权实际已被架空。

三、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对我国科技创新企业治理的借鉴意义

(一)科技创新企业可以改变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创始人和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权“股东至上”是传统的公司治理所持有的原则,它强调了物质资本在企业中的核心作用。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企业普遍以保障物质资本所有者的利益为目的,而设计对管理者的激励约束机制。然而,在科技创新企业里,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资本,发挥着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这意味着传统的公司治理不适应于科技创新企业。

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设立一层特殊权力机构对抗其他股东的权利,以保证其创始人和管理层掌握公司的控制权。这符合科技创新企业中人力资本对控制权进行要求的特征,不但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本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而且有利于传承企业的理念和文化,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与此类似的科技创新企业应该借鉴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的精神,由创业团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其控制权,做到在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有效结合的基础上,突出人力资本的作用,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二)监管部门可以考虑在科技创新市场引入双重股权结构以鼓励相关企业发展,并且通过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以消除双重股权结构的弊端

按照我国资本市场目前的法律法规,除因股权分置改革形成的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差异之外,对于一般的上市公司股票均实行同股同权制度。同股同权的刚性原则会造成公司股权结构的僵化,与之相比,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则更注重科技创新企业治理中的特殊性,更利于公司发展,值得同类公司借鉴。

科技创新企业处于成长阶段,需要具有高能力和高效率的管理层,带领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然而,为了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科技创新企业往往会在资本市场进行筹资,从而同股同权制度的要求会稀释企业创始人和管理层的控制权,降低甚至完全剔除其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驾驭。因此,适当在科技创新企业引入双重股权结构,一方面可以让企业创始人和管理层不至于因担心失去控制权放弃在资本市场融资,而错失企业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即使融资之后,原创团队仍然掌握了企业相当部分的控制权,有利于延续企业的经营理念,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然而,合伙人所体现的双重股权制度对公司治理也有着消极影响。最主要的缺陷则是企业创始人和管理层通过超级投票权而掌握了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由于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会有管理者独断专行滥用控制权进而危害股东权利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公司法已有如派生诉讼制度、独立审计制度、独立董事制度等来遏制这类风险,减少控制权集中的成本。另外,很多国家还有一些特殊的规定,例如分类表决制度、对发行无投票权股份占总股份的比例进行限制等,这些规定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控制权滥用的风险。因此,针对双重股权制度对公司治理的风险影响,应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投资者保护法律法规,以完善信息披露、集团诉讼等制度,在强调人力资本的同时,保护好广大投资者的权利。

参考文献:

[1]李勇.宋丽萍:为中小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灵活化公司治理[N].经济网,2014-03-12.

篇13

 

科技服务体系是科技服务主体及其所依存的服务环境的总和,主要包括从事科技服务行业的各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如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及网络平台、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技术交易机构、专利机构、创业投融资服务机构以及相关的法律事务所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整合科技服务资源,为政府、高校、研发机构以及企业提供信息交流、技术咨询、科技投融资等中介服务,从而提高知识和技术转移的速度,减少创新、创业成本和风险,为科技的发展提供环境保障,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社会化进程[1]。

 

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已经超过了其他生产力因素,技术含量的高低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所在。2015年国务院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改革思路,以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释放促进生产力水平再上新台阶。科技服务体系作为连接科技和经济的纽带已经成为共识,但如何建立一个与创新需求相适应的科技服务体系,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激发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力,正在成为未来科技服务行业的重要课题。

 

另一方面,随着智能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应用,加速推进了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同时也颠覆了传统的科技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智能化的科技服务时代,因此建立一个与创新需求相适应的、智能化的科技服务体系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1 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局域物联网

 

科技资源是指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组织、管理、信息等软、硬件要素的总称,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国家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保障与物质支撑,主要包括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实验数据、科研成果和科技人才等等。科技服务离不开科技资源,只有对科技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整合,才能提供高效优质的科技服务。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的科技资源总量较大,质量也很高,但实际应用的效果却不理想,总体利用率不高,闲置和重复引进、购置现象非常普遍。另外,各级政府和管理单位对科技资源的管理体制比较落后,信息公开透明度不高,导致各项管理制度、奖惩措施缺乏科学、公正的依据,难以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因此,对现有科技资源进行整合,摸清家底,对各种科技资源进行统一分类,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在此过程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也显得十分必要。如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科技服务领域,它可以通过运用现代通信技术把科研仪器、科技文献、科技人才和创新成果等各类科技资源通过新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形成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化和智能化的管理控制网络,从而大大提高科技资源信息的透明度和管理效率,减少或避免无谓的损失,使有限的科技资源在局部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该项工作是建立智能科技服务体系的基础,鉴于其庞大的工作量和复杂的体制壁垒,不应急于在较大范围和较高层面建立统一的物联网络,可根据实际需求在某一区域(如科研机构相对集中的科技园区)或某一行业(如某产业园区)率先建立局域的物联网络,使用户随时掌握本地区、本行业的最新科技资源信息,并且科技服务机构能在第一时间为用户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以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为例,当用户需要使用某一型号的大型仪器设备进行检测或实验时,可通过计算机、手机等互联通讯设备登录该地区的大型仪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查看仪器所在单位、使用状态、收费等情况,同时可在线进行相关的技术咨询,甚至在线进行检测或实验。

 

2 以共享为核心实现各局域网互联互通

 

智能局域物联网的建立,为下一阶段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实践的土壤。但使现有科技资源充分发挥出其潜在效能,以实现科技投资价值的最大化,唯一的途径就是共享。共享如同一条纽带,将各类科技资源链接起来,在原有的局域物联网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全局性的科技资源库,这个资源库将面向未来市场的创新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化的科技支撑和服务。

 

这种资源的链接,不是简单的数据积累和叠加,而是要通过在更大范围内的资源整合,使各类科技资源在整合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实现“1+1>2”的目的。这个过程类似于布鲁克斯对情报作用的基本描述,即:K[S]+ΔI=K[S+ΔS]。

 

式中K[S]为原有的知识结构,K[S+ΔS]为吸收情报以后的知识结构,ΔI为增加的情报。这个方程式说明新的知识结构形成是由于吸收情报的结果[2]。科技资源的利用也是如此,在整合与共享过程中,各类科技资源相互作用,将会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3 结合创新需求建立综合性智能化服务平台

 

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创新主体服务的,这是新的科技服务体系区别于传统服务体系的根本标志,即不以服务者能够提供的服务为主要内容,而是以被服务者的需求为主要内容,因此创新主体的需求将是未来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国家未来的发展战略和要求,创新应围绕市场需求展开,创新的主体也应逐渐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向高新技术企业转移。由此可见,未来的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服务对象应该是能够迎合市场需求、具有创新意识的高新技术企业。

 

而现代高新技术企业对于科技服务体系的需求,也已经从过去的单一性的、无逻辑关系的个体性需求,逐渐上升为全面的、综合性的、能为企业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整体性需求,例如从最开始的项目策划,到可行性分析,到资金的筹集,到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等等,所有的内容都能在一个服务平台上完成。这种需求通常是具有很强的个性特点,一般不具备可复制性,基本都属于“私人定制”式的服务。因此,现代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一定要打破传统条块分割式的服务模式,彻底改变批量式服务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服务理念,一定要建立一个基于创新主体需求的、能够为其量身定做的综合平台。

 

此时,已经实现互联互通的各个科技资源局域网络将发挥超出想象的功效。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逐步成熟与应用,将彻底打破地域和行业的限制,各种信息和数据的汇总不仅可以满足创新主体的现实需求,同时在信息和数据交换的过程中还会激发出更多的创新火花,产生更多的创新项目和解决方案,这种服务不仅高效,而且更专业。这就是未来的智能化科技服务平台应具备的基本特点,即开放式、个性化、高效率、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