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新机制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社会治理新机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社会治理新机制

篇1

一、社会治理政策创新的困境

20世纪末期兴起的治理理论,为社会运行和发展打开新的视角,引起学者对社会治理的探究。西方国家的社会治理政策主要解决社会冲突、民主失灵、市场无效和危机风险等问题,而我国的社会治理政策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现象而灵活调整和变迁的,需要政府主导、各阶层广泛参与,在此基础上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主要按照管理―治理―善治的轨迹演变和创新。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不断创新,主要是基于以下背景[1]。

(一)社会矛盾引发的治理成本增加

社会的深入发展引发各种类型的矛盾,矛盾的集中和频发成为社会治理成本增加的诱因,尽管我国采取多种手段治理社会矛盾,但仍然是有增无减,反而愈演愈烈,如城市拆迁、贫富差距、劳资矛盾、分配失衡、雾霾危害和等,矛盾的出现必然阻碍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和谐的隐患,政府为了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有必然会采取有效对策予以解决和处理,拆迁补贴、利益调节、处罚没收、局部微调等方法的运用,并没有实质性地解决这些社会矛盾,反而增加了治理成本,激化了社会矛盾。

(二)社会组织畸形发育造成社会力量弱小

社会治理应该打破政府一家独大,鼓励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但在长期政府主导的体制下,社组织发展受限,往往没有发挥出更多的力量治理社会问题,他们表达自身意愿的渠道狭窄,权力范围较小,都没有能够有效参与到社会治理活动中来,政府也没有根据社会组织的特点进行合理定位,“强政府、弱社会”的格局依然没有打破,由此造成社会力量弱小,无法独立承担社会责任,其自身的功能和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三)社会认同危机使社会缺乏共识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竞争性经济形态,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使个体、组织等认同出现危机,其本身的利益诉求和表达没有真实有效的发挥出来。多数个体和组织都隐藏自身的能力和要求,社会认同必然出现危机,加之社会组织和个体的信仰、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冲突和差异,引发了更多的社会思潮,给社会的和谐带来束缚,使社会缺乏共识,多样化的社会理念引起认同的危机,也不利于经济、文化等内容的整合[2]。

(四)社会阶层分化导致更多的社会失范

由于阶层利益、结构、地位等方面的分化日益明显,社会行为的表现也多种多样,不同阶层的个体和组织的生活方式、生产水平、收入比例和价值导向都不同,根据收入、权力、成分、文化等又区分为更细的社会阶层,阶层固化逐渐让位于阶层流动,社会风险、危机和冲突更加多样,社会失范现象比过去更多,出现假冒伪劣、投机取巧、偷税漏税、坑蒙拐骗、腐败交易、诚信危机、道德缺失等不良的社会失范现象,必然给社会的安全稳定带来严重影响。

二、社会治理政策创新的对策

为有效解决社会治理政策创新的困境,就要从政策上实现社会治理的创新。

(一)通过机制构建降低社会治理成本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健全社会治理机制,以法治化和现代化推进社会治理的良性秩序,找到化解社会矛盾的基点。通过建立有效的理性问责机制、信息公开机制、矛盾预防机制、风险评估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等,保障公众权益,调节公众矛盾,真正建立行政和司法调节的联动体系,降低社会治理成本。当前,我国不断强调和凸显依法治国的重要性,针对社会矛盾强调通过法治方式来化解,解决社会各阶层的违法和不作为现象,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处理社会治理问题,尽可能发挥各阶层、组织的力量,凸显法律法规、章程公约的积极作用,体现社会治理的法治化理念[3]。

(二)赋予社会组织更多的治理权力

推进政社分开,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明确社会组织的地位并赋予其合理合法的权力,激发社会活力,壮大社会力量,这也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要避免政策的中断,就要在政策中明确社会组织的治理范围、领域、环节和权力配置的长效性,为推进治理现代化提供信息平台,畅通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交流环节,增强政策的平衡,尽可能设置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良性沟通渠道,发挥更多社会组织的监督和控制职能,稳定社会运行方式,加快社会民主进程,提高社会公众对社会事务的管理和参与水平[4]。

(三)重构社会认同体系

通过扩大政策机制,重构社会认同体系;通过政策的宣传教育及沟通,强化思想意识体系,完善公众利益诉求表达,沟通政府与公众的对话,实现不同阶层、群体和组织利益的平衡,凝聚社会共识;通过优秀文化成果和传统思想引导,实现观念整合,针对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突出重点、树立典型,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主流意识引导社会文化思潮,提高社会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列主义为作为政策平衡的主流思想,扩展政策宣传的渠道,使这种主流思想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实质性弘扬。发挥政策的鼓励性和煽动性,在公众价值观念和行为多元化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社会公众的观念、思想和行为,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5]。

(四)合理搭建阶层平台减少失范行为

通过政策构建政府牵头、社会组织和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治理结构,发挥各阶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要构建道德、体制和法律三位一体的管控体系。道德和体制要通过政策的教育、引导和共识,以社会道德规范为核心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调节社会公众的观念和行为,确立适应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范和标准,使之成为社会治理的自觉道德精神。科学的治理体制强调政府的核心地位并转变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在明确法治政府、透明政府、分权政府、服务政府作用的同时,赋予社会较大的自,由社会公众自发组成不同类型的管控组织,对失范行为和现象实施有针对性的控制,将社会失范控制在有效范围内,从而保持社会和谐。法律的管控则要构建适应社会治理的法治体系,按照法律程序推进依法治国,凸显法治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6]。

三、社会治理政策创新的经济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社会治理政策创新是与市场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经济发展决定社会治理的水平和政策的调整,社会管理与计划经济及计划向市场转轨的经济形态有关,而社会治理又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直接相关,未来社会的高度和谐化必然要求社会治理政策以善治为导向来具体实施。

根据社会治理政策的演进,未来的创新必然与经济发展水平相符,才能解决现实经济形态下的社会问题,而社会问题的出现和矛盾的爆发都是社会运行到一定程度,经济决定下的产物,而社会治理政策的设计也要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突出重点,符合社会实际情况,才能便于执行,发挥社会治理政策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社会治理政策创新符合经济发展水平

过去的计划经济束缚下,我国社会治理工作相对简单,没有多样化的社会矛盾和分歧,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市场经济本身的竞争性、盲目性等使社会各阶层以经济利益为驱使和导向,社会各行各业都以经济水平和地位为衡量标准,此时的社会治理政策主要强调管理社会,保持社会的高度统一,而21世纪后,我国强调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以建立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为向推动社会的发展,经济快速发展出现了更多的社会问题,社会、政治和文化的进程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必然出现利益分化、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也出现发展经济而牺牲环境的雾霾现象,更出现强拆、高速建设等符合经济发展水平的现象,充分说明了社会治理政策的不断创新要符合经济发展的水平。

(二)经济引导下的社会治理政策更有利于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程度和水平而出现的。在经济引导下,各阶层、各组织都要按照经济发展方向和重心明确自身的利益诉求,按照经济地位参与社会治理过程。政府要为维护经济利益而不断扩大社会治理主体的范围,营造更加灵活的治理环境,从而满足各阶层的利益,提升社会治理的水平。在经济利益的引导下,各社会治理主体要求在政策的创新中摒弃治理环境中的不当措施和方式,调动和激发社会治理主体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使其能够以经济为导向,按照社会运行规律和市场经济水平开展相关的治理工作,将社会治理的积极要素调动起来服务于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领域和范围,构建符合经济水平的新机制

(三)明确社会治理标准的基础上构建相应的经济指标

社会治理标准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拟定,主要从公共服务、养老保障、卫生医疗、公共交通、公共住房、就业创业、环境保护等众多方面设定相应的标准,各地区、各单位和部门还要考虑经济实力和水平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的标准,在此基础上,还要有效构建科学的经济指标,经济指标要与社会治理标准相协调,要清晰明确、具体可行、便于操作,使之更能符合社会治理的发展要求,成为激励和约束社会治理主体的主要依据,对各社会治理主体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这样的经济指标才能与社会治理标准相得益彰,推动社会治理的有序发展和渐进创新。

总之,从经济学视角解析社会治理政策的创新,就要从经济发展水平入手,衡量相应的社会治理标准,推动社会良性运行,以政策作为主要引导力量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才能缓解社会矛盾,实现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目标。

参考文献:

[1]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4-5.

[2] 吴晓燕,关庆华.从管理到治理:基层社会网格化管理的挑战与变革[J].理论探讨,2016,(2):147-152.

[3] 赵涟漪.我国政府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社会科学,2014,(9):26-28.

篇2

0引言

近年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发展较快,增加新内容、运用新方法、取得新实效。但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多种文化思潮的涌入也在不断改变着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方式、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关注并探讨社会思潮的影响以及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里我们通过对利益诉求的社会背景的分析来讨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可行性与具体措施。

1利益诉求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思想特点诠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出现了集体性的利益诉求现象。所谓集体性利益诉求主要是指社会中主要集体、群体同时出现了较大范围、较大规模的利益追求,这种利益追求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影响着个人的价值追求,从而改变着社会的引导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集体性利益诉求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普遍性的利益导向。当前社会中,存在着潜在的或明确的利益诉求导向。国家、各地区将经济建设与发展作为评价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准,潜在地影响着社会诸多利益群体,各社会群体将利益追求进一步明确与放大,从而产生了集体性利益诉求。第二,普遍性的利益评价。在社会评价领域中,集体性利益诉求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社会评价标准。马克思.韦伯所提倡“三位一体”的社会评价机制(名誉、权力、声望)逐渐被利益所替代,利益成了评价集体成就大小和个人能力强弱的标志。第三,普遍性利益追求。主要是指当前社会中各个群体以及个人出现了普遍性的利益追求现象。这种现象通过人们的思想指导着人们的行为,成为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人们以获得利益为动机和目的的行为持续增长,甚至被认为是提高安全感的必要条件。

集体性利益诉求现象破坏了原有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平衡,对社会的整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难度。甚至传递和影响到了思想领域,对人们的实践起着指导作用。

利益诉求社会背景对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群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学生也在此列。利益诉求使得大学生思想表现出全新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思想前卫,喜好新生事物。当代大学生年龄在18 到22 岁,大多为“90后”, 他们处于青春焕发、朝气蓬勃的人生时期与阶段,有着对新事物较强的接受能力,喜欢追求新潮与时尚。与其出生与社会变革较快的环境相适应,他们普遍表现出思想前卫的特点,喜欢用前卫的思想来思考和看待问题。

第二,个性凸显,喜欢以利为准。当代大学生个性突出、性格张扬,对自己认定的事物充满自信,较少考虑他人及社会的评价。此外,基于对新事物强烈的接受能力,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及评价标准大都具有利益导向倾向,更倾向于以经济的标准来衡量人生的成就和未来的生活。

第三,追求实际,喜学实用课程。在学习方面,当代大学生也表现出追求实际的倾向。他们喜欢学习实用性的课程,尤其是对就业等具有实际用途的课程,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第四,反对说教,喜用新式话语。当代大学生在语言的接受与使用方面也表现出实用的特点。他们反对说教,喜欢运用新潮的语言来对自己的认知进行表达。

总的来说,利益诉求的社会背景使得当代大学生表现出具有时代特征的特点,使得他们在看待社会时以利益和实际为标准。

2利益诉求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研判

利益诉求的社会背景以及大学生表现出的新特点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话语等提出了挑战,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促使我们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考量研判。具体来讲,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表现为教学与实践有脱节之嫌、学用有脱节之势和话语有脱节之处。

2.1 教学与实践有脱节之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集中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稍显不足。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种高高在上,失去时代性、亲合力、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说教。”[1]使得教学与实践具有脱节之处。这种脱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机会较少。利益诉求的社会背景必然要求增加实践的机会,通过社会实践来深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具有的思想素质、法制观念和道德修养。总体来讲,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较少,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很难真正深入了解和理解社会现象与问题的原因所在。实践的缺乏导致了教学与实践的脱节。另一方面,现实中遇到问题很少运用的科学方法进行分析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大量实践提炼出了许多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但在实际生活学习当中,大多数大学生缺乏运用这些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大多是在利益驱动下行事。从而消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实践的作用。导致了教学与实践的脱节。

2.2 学用有脱节之势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大都注重思想教育,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环节,从而使学用具有脱节之势。没有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第一,学习只是为了考试,为考而学。利益诉求的社会背景致使大学生在学习时追求实际。对于许多科目的学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谈不上运用的问题。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就处于此列。从而造成了“为学而学”的现象,导致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用脱节。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书本内容在某些方面与社会现象有脱节之处,某些书本上的知识很难在社会实践中找到原型。使得大学生根本不愿意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方法来分析现实。

2.3 话语有脱节之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使用相对于追求实际、追求新潮的大学生来说显得较为死板,忽视了大学生对新型语言的需求,从而造成了话语的脱节。第一,语言的运用说教语气过浓。语言的表述对人们有着较强的吸引作用,好的、符合时代气息的语言和语气对于大学生更是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的语言说教语气较浓,造成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产生偏差,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说教,没有实际用处。第二,语言表述缺乏新意。在语言表述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大都缺乏新意,使得语言的表述过于死板,与“90”后喜好的语言有脱节之处,造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缺乏吸引力的现实状况。

3利益诉求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明辨

利益诉求的社会背景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适时作出调整和改变以迎合和应对这种状况。具体来说,要构建构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机制,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用结合的机制和构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话语沟通机制。

3.1 构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机制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度重视实践对人们行为指导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面对利益诉求的背景,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着力构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机制,切实增强实践教学的分量,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第一,加大投入,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大学生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宝贵资源,是国家的未来。大学生能否客观地认识和了解国家的发展现状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影响和制约国家未来发展的瓶颈。因此,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注重实践,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要加大投入,使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实践的行列,为将来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奠定基础。第二,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设置,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形成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的局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中,要增加实践教学的分量,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设置,保证实践的有效性和质量。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实践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摒弃不良的社会思潮与风气的影响。

3.2 构建大学生学用结合的机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面对利益诉求的背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构建学用结合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方法在实践中运用的力度,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第一、内容设置要加强与现实社会联系。指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的设置方面应更加关注现实,将现实社会中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设置到教学内容当中,并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社会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融入现实的做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达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目的。第二、教学方法要注重联系实际。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要改进教学方法,摒弃灌输,融入现实,增强联系实际方法的使用,增强理论教学的信度,通过培养兴趣、深入思考和解决办法的思路引导和增强大学生对理论的运用,做到学以致用,从而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用结合的局面。

3.3 构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话语沟通机制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语言的使用和推广为了更好的交流。面对新的社会背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构建话语沟通机制,在语言的使用和表述方面要下功夫。

在语言沟通机制创新方面要尽量剔除说教话语。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要避免运用说教性质较强的言语,尽量运用新式话语,以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

总的来说,利益诉求的社会背景不断影响着社会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有着深刻的影响,消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因此应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的研究,更加充分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可靠接班人的作用。

篇3

1.1环境建设能够引领和助推新农村建设环境建设不仅仅是村容整洁,与其它方面也是紧密相连,从“生产发展”的角度来讲,人居环境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安居才能乐业,才能创业,才能创造就业岗位和吸引劳动力。从“生活富裕”上来看,村庄的人居环境是富裕的要素之一,环境改善了,农民才能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真实的富裕。从“乡风文明”来说,环境建设作为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从农民看得见、摸得着,让农民得实惠的地方抓起,能够促进文明乡风的形成。环境建设也使农民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民主管理意识和当家作主的能力,从而强化了农村管理民主。

1.2具备了较好的环境建设基础连续五年的“安居工程”和“新居工程”,基本消灭了农村危草房;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村水泥路“村村通”;延续多年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成效明显,绿化、美化、亮化、围墙一体化等初具规模,卫生保洁机制初步建立,改水、改厕、沼气等工程有序推进;通过“扶贫助困奔小康”、“捐资助学”等活动的开展,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在此基础上,通过努力进一步提升环境建设层次,工作难度相对较小,见效比较快,易于增强干部群众的信心。

1.3农民有改变农村面貌的强烈愿望通化县近几年在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农村发展相对滞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想使通化县城乡和谐发展,不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不改变农村面貌,就不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改变原有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适时开展环境建设,也是顺应民意的一项重要举措。

1.4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通过环境建设,努力打造特色村、生态村、民俗村、旅游村,创建舒适、靓丽、宜居的环境,能够吸引人才,吸引投资者,提高乡村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招商引资的有效开展。

2.在推进中不断完善标准和内容,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

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我们分别制定了达标村、先进村和标兵村的建设标准。要求达标村做到所有自然屯净化、绿化、美化达标,卫生清理到位、有碍观瞻的堆积物清理到位、绿化到位、美化到位、畜禽圈养到位,集体经济有项目、产业发展有典型、农民收入有增长、农民培训有成效。要求先进村做到道路硬化、边沟围墙一体化、村屯道路绿化美化、环境净化、路灯亮化、庭院硬化,有科技文化活动室、标准化卫生计生室、消防队伍及设施、休闲健身场所、便民超市、清洁能源设施,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要求标兵村建设在达到先进村标准的基础上,再增加便民浴池,集体年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收入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的10%。这样,使全县的新农村建设奔有目标、干有抓手、比有尺子、奖有依据。在具体推进的过程中,我们突出了以下几个重点。

2.1变污点为亮点为改掉传统生活陋习,提升村民的文明卫生意识,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大力清除“三小五堆”,大力整治乱排污水粪便等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和农民生活的不文明现象,先后清理空心房、柴草垛6246处,清除垃圾点2889处,445处卫生死角经绿化都变成新的风景点。新建文体广场126个,完成泥草房改造1088户,改厕4611座,建沼气池3252个。治理小流域砌筑浆砌石7.6万延长米,砌筑永久性边沟17.2万延长米。以前的敞牛圈、垃圾堆、柴草垛,变成了绿化带和小花园;过去的臭水泡子和臭水沟,变成了小公园和景观带;过去的河滩地和荒草地,变成了运动场和篮球场。

2.2变家园为花园在清障治污的基础上,对村屯和庭院进行绿化、美化、硬化,极力打造花园式村居。在绿化美化上,实行“有空就栽树,露土就栽花”。全县投入1400多万元购置苗木,栽种垂榆、桦树、快杨、红皮云杉等124.9万株,在278.6公里公路两侧栽植红皮云杉大苗,村屯路边美化52.6万平方米。在庭院改造上,拆除破杖子、旧篱笆,修建一体化围墙42万延长米,硬化庭院7940户,改厨2178户,安装路灯1270盏。经过强力提升改造,我县农村正逐渐成为城里人观光度假与避暑休闲的新去处。

2.3变陋村为乐区以前的农村有“三难”,就医难、入学难、购物难,“打瓶酱油要去八里地”。为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先后修建村部70个,新建文化活动室66个,便民浴池63个,便民超市157个;计生卫生室28个,幼儿园48个,安装自来水41处,改变了农村的传统生活方式,使农民有学习的地方、有看病的地方、有娱乐的地方、有买放心食品的地方、有托管孩子的地方、有洗澡的地方,无论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都能接近或达到城里人的标准。

2.4变穷乡为富壤农村环境的变化,带来思路的变化,为乡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打破了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模式,赚钱增收的门路正在拓宽。仅2008年,全县各乡镇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280个,到位资金20亿元,同比增长32%;乡镇财政收入实现20151万元,同比增长24%。农民人均收入也实现了稳步增长,2008年达到4998元,比上年增长17.9%。

经过努力,全县15个乡镇所辖的160个村全部达到了“绿化、净化、美化”的标准,目前已有44个村达到了先进村标准,32个村达到了标兵村标准。

3.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机制和办法,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

农村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人文地理条件、工作基础的不平衡和所涉及内容的多样性,决定着建设工作必须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对此,我们坚持抓规划、抓示范、抓投入、抓机制、抓帮扶、抓管理,推动新农村建设。

3.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我们始终强调规划的高起点、高标准,既注重规划的长远性和前瞻性,又充分考虑规划实施的可行性和特色性。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注重突出小城镇规划。坚持把农村和城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考虑,按照功能互补、基础共享、适度超前、布局合理的原则进行编制;注重突出特色村规划。在山水和人文优势上做文章,突出一村一品,在强调基础环境改善的同时,更加关注农村经济发展。在推进过程中,各乡镇根据各自财政实力、村屯现状和农民承受能力,实事求是地做出长期规划和近期计划,做到了文明村镇建设统筹兼顾,科学合理,群众认同,实现了规划在先、建设在后,整治一处、规范一处,建设一处、达标一处,保证了建设效果。在指导和建设过程中,不一味地追求大拆大建,围绕一村一品,坚持“花小钱、办大事、干实事”的原则,力求特色,建成了赶马河村、大都岭村、老岭村、爱国村、新开村等具有一定品位和特色的新农村。

3.2政府主导、强化责任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各包一片,副县级以上领导各包保一个乡镇和一个重点推进村,乡镇领导干部每人包保一个村,县直副局级以上干部都承担出生地或成长地所在村的包保任务,而且每月给三天假回村帮助开展工作。在全县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包保抓、帮扶部门定点抓、镇村主动抓的良好工作局面。

3.3农民主体、齐抓共建我们在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宣传和引导,使农民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等不来,靠不来,要不来,只能靠双手建出来。能不花钱的事就动员农民自己干,能自己做的事就鼓励农民干,实行建设项目农民确定,农民参与,农民管理,少花钱、办大事,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县委、县政府还针对建设工作投入大,而村级经济又比较薄弱的实际,采取了向上争一点、县乡投一点、社会筹一点、集体出一点、农民拿一点的筹资方式,在两年的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中,全县共投入资金23594万元。结合感恩教育活动的开展,我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向农民感恩的平台和机会,组织引导和动员全县所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机关工作人员、企业家及在外的能人回乡帮扶新农村建设,共筹集款物2492万元。同时,把所有涉农项目资金集中使用,加大县、乡两级配套力度,共解决建设资金7318万元,加上村级投入的6674万元和农民自筹的7110万元,保证了各项工程的顺利实施。

篇4

看待社会治安问题,必须运用系统观点,从多方面、多层次,深入剖析社会现象,寻根究底探寻社会冲突的根源性问题。而不能仅仅从某一独立现象判定诱发原因,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肤浅手段,试图掩盖社会的不和谐声音,间接为大规模社会冲突埋下隐患。运用系统观点,结合科学发展观理念,进一步创新社会治安和社区管理机制,实现最大限度降低社会冲突的风险。社会、政府和公民层面需通过密切沟通、配合、齐抓共管,增强互信,从宏观政策、微控手段和文化、道德等层面提出可行的方针和措施,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权利。

一、提高老年保障及社会保障水平

经过30多年的“人口红利”带来的好处,建立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伴随着中国步入老龄人社会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制约中国社会稳定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正逐渐突显。如:就业问题,医疗、养老问题,生活成本问题和教育问题等。这些都是事关公民生存与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也是最容易诱发社会动荡、公民反馈最激烈的问题。

老年一代处于不安状态,年轻一代的冲动性格及对前路光明、迷惘的隐现,中年主力一代缺乏正视社会现象及问题的勇气,这都是社会摇摆及幸福感下降的客观原因。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不合理,未能处理好社会保障制度实施之前及之后的衔接问题,最直接的是55—60岁之间人员的安置及保障问题。难看清未来,难被社会接受正是这班“开山牛”的最大问题,缺乏认同感、缺乏安全感。生儿育女为养老的传统观念,在中国社会仍处于主流。这对于现今的社会保障制度来说,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即使现在的社会保险号称覆盖城乡二元结构,各种养老保险异军突起,参保人员持续高涨,仍无法掩盖社会保障明显不足的现象。间接导致人们传统观念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正面冲突,甚至越轨的行为。社会保障不足,居民普遍感受到生活质量的下降,生活成本暴涨,社会防线脆弱,道德底线容易失守,安全隐患时有发生,居民生活犹如坐“过山车”。大呼过瘾的同时也直呼吃不消。生活压力、心理压力、生理压力等直接导致了公民畸形心理的发展。社会人员通过过激行为发泄内心烦躁,种种抢劫、、自杀等现象层出不穷,很大程度影响了社会稳定,也导致社区管理职能严重缺失。

因此,解决、提高社会保障力度,提高老年生活保障,大力投入公共管理服务,推进民生工程,控制CPI指数,提高医疗保障,提高工资水平等措施将直接作用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大力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帮助外来人员子女接受均等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水平及将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家庭的幼儿、学前、中小学、高等教育纳入计划生育政策的优惠和政策倾斜序列来,让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享受到相关政策的福利待遇,不要让老实人吃亏。通过系列宣传和普法教育,树立人们遵纪守法的正确价值观,从而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和社区管理工作,为和谐幸福社会建设创造条件。

二、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道德水平,进一步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归属感

由于地域文化差异、生活习惯不同、身份认同形态差别、价值观不同、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外来务工人员与当地居民很容易发生意识形态的冲突,很容易演变为现实冲突。由于缺乏统一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以及合理的调节机制,这样的小打小闹很容易产生意识形态怨恨的沉积,逐步演化为地域和人群的利益冲突,为社会治安和社区管理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不利于不同地域人群的融合。

为破除以上因素对治安的影响,一是应从意识形态和道德层面,针对本地和外来人群开展宣传,集合共同价值观、融合各自的生活习惯。对各地文化习俗及事项制作成小册子分发到居民手中,通过小册子初步建立理性认识,增加不同人群的互信和认同度。二是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基于对社会贡献度、个人未来发展规划、家庭实际状态等情况,逐步合理解决不均等接受教育问题。通过推进外来人员子女和本地居民子女之间共同接受教育,慢慢使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当地社会,增长认同度,增强归属感。实现突破区域和地域的文化风俗界限,建立一体化的社会联防机制,构建和谐幸福社会。

三、通过有效社区管理,点、线、面结合,建立社会治安联动平台

社会治安联防是一个全面覆盖式的联动机制。政府应加大公共服务投入,以社区为小区域,建立社区管理中心。以各小区域为点建立垂直型和辐射型的联动平台,层层向外推,最终形成各辐射网的道德、文化、利益等的结合点。同时形成完备的反馈机制、监视机制、执法机制和司法机制,实现真正的有效社区管理。把各风险分散到社会各层面进行消化、缓和,最终将问题解决于风险共a担、利益同享的社会网络之中。从更高层面考虑社会治安联防,还应该合理考虑小作坊式工商、个体企业、团体对社区安全的影响,建立无形的威慑力量,形成无形的防盗、防抢、防骗的“三防”机制。以“防”代“打”,把风险降低到预防层面,实现全面参与的新型社会联防。

通过有效社区服务,结合户籍管理和暂住证管理,形成详细的社区居民登记制度,形成各社区居民资料与公安相关部门同步更新的网络信息平台,构建治安联防机制,降低社会风险发生的机率。

四、发挥退休老人、闲赋人员的作用,发挥退役人员的使命感,参与社会治安、社区管理工作

篇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ocus of control and so cial support on positive psychology. Methods 284 college studen ts were tested by I-E, SSRS, GHQ-20. Results ①College students o f different locals of control ha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social support and theutilization of support; ②Thev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college students'mental health psychological control and social support; ③Social support and psy chological control were significant to predict the increase of mental health (P

【Key words】 Undergraduates; Iocus of control; Social support; Posi tive psychology

大学生是一个广泛而引人关注的群体。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不仅与其内在的本体因素有关 ,同时还受许多外在诱发因素的调节和影响。

当一个人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能否向外界主动地寻求帮助,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及 对所建立的支持系统的利用都反映了其应对问题的归因,心理控制源和社会支持是相互作用 共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的。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对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的相互关 系的研究显得不甚深入,本文将运用实证的方法对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 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发展研究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研究大 学生的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对其积极心理的影响,必将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与心理和谐的全面提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聊城市某大学本科一、二、三年级学生为研究被试 ,每个年

级随机选取文理专业各一个班,共发放调查问卷302份,收回有效问卷284份,有效 率94%。其中男生115人(40%),女生169人(60%);文科生178人(63%),理科学生106人 (37%);大一82人(29%),大二102人(36%),大三100人(35%)。

1.2 工具

1.2.1 一般健康问卷GHQ-20 由李虹、梅锦荣修订而成,包括3个维度:自我肯定、忧郁和 焦虑,共20道题目,要求被试用“是”或“否”指出近几周的感觉。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 数为0.743。在本研究中,我们把忧郁和焦虑的总分之和作为消极心理的得分,把自我肯定 总分减去消极心理得分之差作为被试积极心理的得分。

1.2.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1]由肖水源修订,10个条目共测量3个维度:客观支 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对量表进行了局部修改:将第三个条 目中的“邻居”改为“舍友”;第四个条目中的“同事”改为“同学”;第五个条目中的“ 夫妻”改为“恋人”,同时删去“儿女”一栏;第六、七条目中的“配偶”改为“恋人”, “同事”改为“同学”,“工作单位”改为“学校” ;第十条目中的“工会”删除。该量 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1.2.3 心理控制源量表(I-E量表)[2]包括23个项目和6个插入题,每个项目均 为一组内控性陈述和外控性陈述,要求被试必须从中选择一个。对外控性选择计分,得分范 围在0(极端内控)到23(极端外控)之间。

1.3 方法 采用SPSS13.0 统计软件对研究所得原始数据进行录入、整理,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有 :描述统计、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路径分析等。

2 结 果

2.1 大学生的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描述统计结果 见表1。

2.2 大学生的心理控制源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表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心理控制源(外控性)与社会支持的各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

2.3 大学生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见表4。

表3结果显示,不同控制倾向大学生所得到的社会支持(包括主观和客观) 及对支持的利用度 都有明显的差异(P

2.3 大学生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有显著的相关。社会支持中除主 观支持与自我肯定不存在显著相关外,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与GHQ-20各 因子间都存在显著相关。心理控制源(外控性)与GHQ-20各因子间都存在着显著的相关,与 自我肯定、积极心理存在着显著负相关,与忧郁、焦虑、消极心理存在显著正相关。

2.4 心理控制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回归分析 见表5。

大学生积极心理对心理

表5控制感、社会支持的多元回 归分析

标准回归系数 tP心理控制源总分-0.293 -5.17

以GHQ-20的积极心理为因变量,以心理控制源总分和社会支持各因子得分为自变量,采 用逐步回归法进行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5)表明,进入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只有心理控 制源总分和社会支持总分,其联合解释的积极心理变异量为15.2%。标准化多元回归方程为 :积极心理=-0.293×心理控制源总分+0.196×社会支持总分(F=25.23,P< 0.001)

2.5 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影响大学生积极心理的路径分析 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我们建立了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影响大学生 积极心理的路径图(见附图)。

由附图可以看出,心理控制源和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积极心理都有直接影响作用。心理控制 源对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影响,既有直接作用,又通过影响社会支持水平而间接影响大学生的 积极心理。

3 讨 论

3.1 大学生的心理控制源和社会支持关系密切 本研究发现,内控型大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支持的利用度上得分 高于外控型大学生,即内控性越高,获得的社会支持越明显,外控性越高获得社会支持越少 。这是因为,与外控型学生相比,内控型学生较不相信机遇和运气, 不怨天尤人, 表现出良 好的处事心态,容易获得同辈和长辈的好感、赞许。

3.2 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存在重要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心理控制感与自我肯定、积极心理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忧郁、焦 虑等消极心理因素呈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外控性归因的大学生因对自身的控制感低,自 我肯定等积极心理成分较少,进而影响到个体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而内控性归因的大学生 ,在生活、学习中遭遇挫折时,习惯从自身寻找原因,并能调整自己的认知方式以适应情境 的需要,其自我肯定等积极心理成分较多,总体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要好。回归分析和路径分 析的结果表明,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影响,既有直接作用,又有通过社会支持产 生的间接作用。

3.3 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作为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能对人们心理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 影响 社会支持的多少是产生心理冲突和心理危机的重要来源,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相互 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纽带,他们必然要从社会或他人获得支持和帮助来解决自己面临的矛盾或 困境,如果获得的帮助或支持越多,他们的矛盾或困境就越容易应付,心理就会朝着良性的 、健康的方向发展,获得社会支持的程度越高,积极心理水平越高,获得的社会支持的程度 越低,积极心理水平越低[3]。

当代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较浅,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困难 或挫折时,容易出现心理波动和心理危机,需要获得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地的支 持或帮助才能解决这些危机,从而达到身心健康。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 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并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网络,并力所能及地为别 人提供社会支持;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归因方式评价生活中出现的各类消极生活事 件,以积极的态度和方式寻求社会支持来解决问题,从而降低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促进自身 健全人格的养成与心理和谐的全面提升。

4 参考文献

[1,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30-131,330-332

[3]曾九江,叶金辉.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对特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江西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16-18

[4]张雯,齐光辉,郑日昌.师范大学生社会支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中国心理卫 生杂志,2001,15(2),81-82,87

[5]杨莉.心理控制源与师范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 学版),2001,18 (1),58-61

[6]刘春梅,刘刚.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发展特点的研究.教育探索,2007,5,9 -10

篇6

1 概述

社会组织一般是指非政府、以公益事业为首要追求目标而不是利润最大化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发达也标志着一个文明的进步,是当今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组织数量的空前增长和投身公益的人的大幅增加,社会对社会组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如今我国的社会组织还处在一个初期发展阶段,社会组织的内部管理水平欠缺,并普遍缺乏公信力,这直接影响了我国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各类企业身上借鉴方法,因为从根本上说运营一家社会组织和一家公司除了终极目标不同外,其内部架构和运营模式还是大同小异的。当今各大企业几乎无一例外都采用ERP对企业各大模块进行整合、实现全面信息化,进而提高企业整体运行效率。而这样一套系统同样可以运用到社会组织中来解决其内部的管理问题,但对于不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的社会组织来说,引进ERP系统无疑将耗费一笔其无法承受的巨资,所以我们只有寻求其他解决途径。好在如今网络上有像ODOO这样的开源软件,其本身是免费并且公开下载的,ODOO的研发初衷就是为了提供商业ERP的开源替代品,任何人都可以对ODOO进行自由使用并修改。这对于社会组织来说是再适合不过了,只要有相关的技术人员,就可以借用ODOO根据社会组织自身特性为其量身打造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

2 社会组织现状

2.1 社会组织面临的问题

社会组织,在我国是指相对于政党、政府等传统组织形态之外的各类民间性的社会组织。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社会组织在信息化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最重要的是,由于社会组织的特殊性、信息的不透明将会直接导致善心人士对于捐助事宜无法建立信心,进而导致社会组织的日常事宜很难进行。在调研和相关采访中,总结出如下三种问题:第一,社会组织的财务信息透明度很难得到提高。社会组织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往往无法保证及时更新;第二,在较大型活动中,志愿者的管理会出现混乱情况。社会组织的志愿者人数较多,地域分布较广。常用的Excel已逐渐无法满足社会组织在志愿者管理上的需求。志愿者的管理一旦出现混乱,将会直接导致大众对该社会组织的专业度产生怀疑;第三,项目管理方面常出现不及时性。往往一项事宜在即,却出现各方面都没有准备到位的情况。

2.2 社会组织现有的需求

通过对社会组织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如下三个方面的需求:第一,提高募捐等财务信息透明度。对社会组织来说,募捐款项和物资信息的彻底公开是提升其公信力的有效方式;第二,合理管理志愿者的信息。志愿者从侧面反映出项目的专业化程度。有秩序的活动流程无疑会美化大众对社会组织的印象;第三,将项目管理进行流程化,有效率、专业地做好每一个项目,及时地更新项目动态。

2.3 牵手上海现状及问题

牵手上海是一个在上海成立于2004年的社会组织,并于2010年在上海正式注册为非盈利社会组织。牵手上海目前的公益项目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教育项目、儿童健康项目、老年关怀项目。牵手上海现已建设自己的官方中英网站,各类基本信息几乎都能体现。存在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其内部的管理上。

牵手上海内部的管理基本上都是采用Excel来完成的,这对实现信息同步化带来诸多不便。在项目管理中,使用Excel进行管理就十分繁琐且容易造成混乱;在捐赠管理上未实现信息公开化,并且缺乏信息公开透明化的意识;在财务管理上,由于是采用Excel管理,历年的财务数据难以整合并服务于新项目;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包括志愿者的管理及培训以及数据的更新都非常的耗时耗力。

为了解决牵手上海社会组织以上的问题,我们选取了ODOO(前OpenERP)对其进行信息化的初步尝试,以帮助牵手上海内部管理上可以快速便捷的实现信息录入、数据实时更新和分享,从而实现全面信息化,进而有效整合并利用组织的资源、整体的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

3 ODOO

3.1 ERP软件

3.1.1 ERP介绍。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又称为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共享与利用的系统。

3.1.2 开源ERP。随着时代的发展,ERP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企业基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在IT方面有持续投入,但是以上这些投入需要极其高昂的费用支撑,这使得诸如社会组织这类的组织机构无法进行实施。开源ERP软件ODOO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免费且开放,源代码的完全公开和网络上详尽的安装使用信息,都使其更加适合社会组织的属性。除此以外,ODOO的操作界面友好、可操作性强,对非IT人员来说一般只需稍作培训便可上手操作,所以ODOO对员工的时间成本及社会组织的资金成本要求不会苛刻。

3.2 ERP实施

3.2.1 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选择适合社会组织的ERP产品。由于社会组织性质的特殊性,不是所有ERP产品都可以直接适用于社会组织。选择合适的ERP的产品,必要的前提是对组织的需求理解深刻。选择合适的ERP产品更有利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员工更易上手。因为ERP产品的每一项功能都和实际工作流程是吻合的,这对于员工合理的使用ERP产品都是非常有利的。

第二,确保能正确实施ERP的IT人员。有了合适的优秀的ERP产品并不是成功实施ERP的终极一步,帮助社会组织对ERP产品进行实施的IT人员也影响着最终实施的成败。好的实施顾问需有相关的实施经验。虽然书本中也有实施ERP的所有流程和相关的所有的知识点,但是书本里教的毕竟只是基本的知识,在现实世界中,在实施过程中的可能性很有可能是书本中无法预料到的。优秀的有经验的实施顾问在面对全新的不同领域公司的问题时,以往的经验会提供灵感,想出合适的解决策略或者能够更快地找到相关案例中的解决策略作为参考,这对于首次想要将ERP系统运用到社会组织中,也可以提高实施的成功率。

3.2.2 具体实施:

第一,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模块主要包括任务、计划和技术支持等。这几块分别细分为记录每个任务的时间表线,使用集成的协作记事本任务,允许任务委派;管理任务的估计时间,记录工作活动的任务;追踪问题和错误,提供时间表支撑项目的问题管理。将每一次社会组织举办的项目中的每一个流程都单独处理,除了确保每个流程的合理性之外,更容易发现细节问题,为项目的成功实施增加了一份把握。

第二,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模块在社会组织中是除了项目管理外最重要的模块。社会组织每年都会收到来自社会各方的捐助款项,除了社会组织内部的日常开销外,如何对各款项合理的分配使用,并保证财务透明,这一重责则通过财务管理模块进行管理。

第三,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主要包括人才管理、附加特性、考勤跟踪、合同列表等。这几项分别细分为管理招聘流程,组织员工定期评估;管理假期、请假和分配请求,管理员工的费用;管理计工单,允许管理人员核准工时单,出勤率;记录每个员工的合同,管理工资单。该模块可以应用到志愿者管理模块上,已在社会组织登记的长期志愿者和针对每一场活动的临时志愿者的详细信息都可以在这个模块中详细记录,并且可以通过软件定期给志愿者近期活动动态。

第四,社交通讯模块。社交通讯模块主要包括微会议、及时分享、文件共享等。微会议模块可提供一个线上人员沟通交流的平台,一些小型远程会议可通过此模块完成;及时分享即每个内部成员可及时上传志愿者活动的最新进展和活动总结,或者分享活动中有趣的故事和自己的感想,分享形式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形式不限;文件共享即内部成员之间可通过此模块共享文件。

3.2.3 实施后续跟进:

第一,对员工进行ERP培训。ERP作为新技术,高品质的培训活动才是ERP实施成功的最后一步。尤其是软件型产品,成功地安装调试好并上线远不是评价其是否成功的所有因素。若操作者不能正确地操作好ERP系统,那就只会是前功尽弃。故而对员工开展ERP的相关培训可以帮助员工认识ERP产品,并且帮助员工学习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使用ERP产品完成自己的工作相当重要。在培训中,培训师有必要告诉员工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在未来的工作中即使遇到问题,员工也可以自己解决或是寻求专业帮助。

第二,持续改进ERP。社会在不断进步,社会组织也在不停成长。在不停变动的氛围中,要保持对ERP系统的实时更新,以吻合现实的发展步伐。顺应时展,及时调整自身,ERP系统的实施才算是真正的成功了。

参考文献

[1] 陈启申.ERP从企业内部集成起步[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 李欣.ERP项目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3).

[3] 彭雁虹.ERP实施与业务流程重组[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1,(6).

篇7

检察工作的人民性,要求我们始终关注群众利益诉求,努力畅通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把群众利益诉求作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重点。有效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能够引导群众通过法定的、理性的渠道有序表达自己的意愿,是检察机关化解社会矛盾的先决条件。

(一)群众利益诉求征询制度

检察机关应当坚持主动开门纳谏,高度关注各类群体不同的司法需求,积极拓展人民群众参与检察工作的方式与途径。比如倡导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倾听民意制度。听取群众利益诉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改进工作。建立重大司法决策事项征询群众意见制度。对于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和社会热点问题,向社会公众进行通报或公示,确保重大司法决策事项符合群众要求,符合检察工作规律。探索检察机关与社区街道信息互动制度。在社区街道设立社情民意联系点,聘请社区内德高望重、有影响力的居民担任社情民意联络员,虚心听取群众的诉求;构建检察机关与媒体沟通协调制度。通过坐客网络嘉宾聊天室、网上庭审直播、网上在线解答等形式,与网民直接交流,广泛听取社情民意。

(二)涉检工作制度

涉检是案件当事人直接表达诉求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保障案件质量和效率,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具有积极作用。

对此,需要完善检察长接待制度。通过直面群众,倾听群众对检察工作的建议,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登记备案,明确承办部门和办理期限,加强跟踪督办。探索公开听证质询制度。对于涉及重大、疑难案件的矛盾纠纷,特别是上访人无理取闹、缠访缠诉的案件,由检察机关组织,采取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社会各界人士和当事人及其近亲属参加公开的听证和质询,依靠社会力量和群众舆论做好化解矛盾工作;并辅以心理咨询辅助接访制度。由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干警先行接待来访人,明确来访人心理状况和具体事由,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安抚其情绪。必要时,还可邀请经验丰富的心理专家介入,为心理咨询疏导提供专业支持和帮助。

(三)检务公开制度

深化检务公开,增强检察工作透明度,关键是要与社会公众建立起一种互动的反馈机制,使公众不止是被动地“知情”,还能使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及时得到回应。所以,检察院应坚持检务制度。以检务公报、检务新闻发言人制度、检察开放日、人事任免公开等方式,主动向公众传播有关检察机关的组织、职权、工作方法和程序、有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内容。并建立检务提供制度。在法律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向公众提供检察相关事务的行为,当依法有权获取检务公开的公众提出获取信息的请求时,检察机关应及时予以回复,实现单向的宣告式检务公开向双向的互动型的检务公开转变。还需探索向检务公开监督员报告制度。从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及其他服务对象中,聘请检务公开监督员,自觉接受他们的监督,定期向他们通报工作情况,邀请他们视察检务公开工作,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此外,应构建检务公开备案制度。在各级检察机关执行检务公开过程中,向各级人大常委会备案,以利于各级人大常委会对检察机关推行检务公开制度的监督。基于信息互动的必要性,还应形成检务资源共享及滚动发展制度。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有义务及时回复其他检察机关及部门为履行职能而提出的检务资源采集申请,提供申请部门需要的情况。

(四)社会矛盾评估预警制度

检察机关在执法办案过程中,排查收集各种社会矛盾隐患信息,通过对信息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和评估以后,对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的因素进行归纳、论证,作出预测、警示,并采取相应的消除和防范措施。

做好评估预警,有利于从源头上将可能导致社会冲突、危及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这个角度出发,检察院需完善评估预警组织制度。制定《社会矛盾评估预警制度实施方案》[1],明确预警责任,成立社会矛盾评估预警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协调解决评估预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各部门确定一名评估预警工作联络员,负责及时收集、报送本部门预警信息,构建全院联动的社会矛盾评估预警格局。并要坚持社会矛盾分析排查制度。通过不定期排查矛盾、接待来信来访等多种渠道,对不稳定因素信息进行广泛的收集整理,提前开展工作,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另需探索社会矛盾分级制度。在最有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的不立案、不批准逮捕、不、撤案、不予赔偿等环节,加强与案件当事人的沟通。根据了解和掌握群众利益诉求的轻重缓急,将社会矛盾评估案件划分为特别重大等级、重大等级和一般等级来进行预警。

(五)涉检舆情信息汇集分析制度

当前,媒体、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表达民情、畅通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渠道。作为行使法律监督职能的检察机关,无可争辩地成为舆情矛盾相对集中的部位,涉检舆情[2]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检察机关应把舆情作为倾听群众诉求的重要渠道,努力使涉检舆情成为促进科学决策、改进检察工作的助推力量。

具体可从三方面入手:建立涉检舆情采集制度。延伸舆情信息感知触角,扩大舆情信息采集范围。在社区街道的派驻检察室设立舆情信息采集点,着重关注群众反映的原始“情报”。强化涉检舆情分析甄别制度。组建涉检舆情评阅人员队伍,加强分析研判涉检舆情动向,从中发现具有倾向性、苗头性、社会性的舆情信息,为领导参谋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完善涉检舆情报送制度。实行定期上报与有事随报相结合,重点对意识形态领域、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信息报送。运用内部网络、舆情信息简报等多种载体,宣传群众关心的各项政策法规,及时反馈、报告舆情信息调处情况。

(二)矛盾化解回访制度

对矛盾当事人建立档案,记录矛盾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处理结果等。在矛盾化解后的一段时间内,检察机关承办人要及时安排回访,了解其思想状况、生活现状、对矛盾的化解是否满意等,妥善处理遗留的其他问题,直到矛盾得到彻底解决。回访时发现当事人思想有所波动、行为有所反弹的,要通过做思想工作、心理辅导等方式,稳定当事人情绪,从源头上遏止当事人缠访闹访的苗头。回访之后应做好回访记录,将回访情况详细记录并收入矛盾当事人档案。

(三)涉检舆情应对制度

篇8

        1  术前护理

        由于肠造口者术后身体的外观有较大改变,对其本人精神打击很大,术前常会有抵触、恐惧、绝望、疑虑、紧张、焦虑或抑郁等心理。因此,术前访视并给造口者进行心理辅导是必要的。

        1.1定位  直肠癌手术肠造口多选择左下腹脐与薷前上棘莲线处中外1/3交界处。最近国内也有主张在脐孔处造口。但应注意一下位置:造口位置应使病人自己能看到,便于护理,同时不能影响病人工作;避开凹陷,爱带线处;远离切口和肿瘤漫润区。

        1.2心理护理  肠造口虽是治疗措施,但患者接受困难,更有患者因拒绝肠造口而延误直肠癌的治疗。这需要医护人员采取合适的方式,给予耐心地解释及教育工作,肠造口手术只是将排泄系统出口由原处移至腹部,对消化功能无影响。肠造口术后只要学会正确护理,完全可以从事正常学习工作、社会交际等,安排相同患者交流经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  术后护理 

        2.1心理护理  术后医护人员和家属在心理上要给予造口者支持、关心和安慰,同时鼓励造口者尽早学会肠造口护理方法,促进其心理康复,提高其重返社会的信心;而在造口者学习造口护理的动机方面,有的专家则更倾向于当造口者有主动学习愿望与兴趣时才教其本人学习,可保持造口者的心理平衡,使其对恢复原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2.2造口病人心理过程

        2.2.1震惊  病人在听到自己即将做造口时,常感到震惊、不知所措。做造口后,拒绝看造瘘口,很难接受它的存在。护士对这一阶段的病人应做好解释工作,以高于亲人的方式来关心病人。对病人表示同情和安慰,使病人逐步接受现2.3造口病人常发生的心理问题

        2.3.1自卑、孤独  由于造口有时会出现异味,病人会感到自己肮脏,担心别人嫌弃,不愿意参加业余活动,把自己看成是残废人。应鼓励病人多参加联谊活动,互相谈自我护理经验。帮助病人选择合适自己的造瘘袋,最大限度减少异味,减轻病人心理压力。

        2.3.2心理性性功能障碍  造口病人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关于性生活能否正常进行。医务人员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给予回答,告知病人术后几个月可以恢复性生活。如果病人因自卑和知识缺乏而产生性生活障碍,应通过心理治疗与护理,给予关心与指导,同时,对配偶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得到配偶的理解、关怀和鼓励。

        3  肠造口病人的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属、亲朋好友、医务人员、志愿者、社区服务机构等。医护人员不应该忽视病人社会关系支持系统的作用,应向病人积极了解支持系统的成员,适时做知识宣教工作,使病人、家属共同参与康复计划的实施。学会对病人提供有效的支持,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家属应积极鼓励病人参与社交活动,根据康复程度,共同制定活动计划,调理饮食结构,使病人尽早康复。只有适应社会,病人的心理压力才会消除。

        总之,肠造口病人的护理要根据个体差异因人而异,造口病人心理上不要有过重的负担,只要做到膳食搭配合理,营养均衡,使身体营养充分,精力充沛,就能提高生活质量,及早回归社会,和常人一样生活、工作、社交。

参 考 文 献

[1]马治邦.肛肠疾病问答.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11:210—211.实。挖掘病人自我照顾的潜力。通过知识宣教和指导,协助病人通过自理来满足生理需要,从生理需要来解释造口的必要性。同时,建立生活自信心,使病人通过自行操作改变生活品质的层次,驱除自卑等负性心理。

篇9

随着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中国已逐步形成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和其他制度为基本内容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目前,中国内地社会保障制度的体系框架仍在进一步构建之中,逐渐形成一种有别于西方“福利国家”,又有别于传统社会保障的“和谐社会保障”模式。

一般从社会保障的概念中,我们会发现社会保障具有“社会安全网”和“社会稳定器”的双重功能,并且社会保障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是一种“资本”性的投入;社会保障在刺激消费的同时也蕴含着人力资本本身所具有的消费性,这也能体现出在变革和指导组织的过程中,薪酬体系提升了整体的竞争力与活力;社会保障的再分配性质与人力资本的分配性密不可分,同时通过薪酬的激励作用在对社会资本进行再分配的过程中,能够更有效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社会保障的视角下,我们不难发现薪酬激励机制的身影。

1 社会保障视角下的薪酬激励机制

在英国,社会福利被定义为“是为了保障全体国民的物质的、精神的社会最低生活水准而由政府和民间提供的各项社会服务的总和”而中国的社会福利则是专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社会化的福利设施和有关福利津贴,以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服务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的一种社会政策。中国的社会福利隶属于社会保障的范畴,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应介于广义福利概念与狭义社会保障概念之间,是一种鼓励社会成员积极向上的保障和激励机制以国家(通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通过从事福利事业的社会团体)为责任主体的社会福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成员在生活服务、保健、教育等方面的福利需求,这既是社会成员在生活质量、身体素质与文化素质等方面发展权的体现,也是社会成员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之一。

社会保障通过国家和社会为责任主体的承担,这种使社会成员感到满意的因素往往能够体现出双因素的激励理论,影响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的行为和动机的因素主要有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通过这种薪酬的激励机制往往会产生良好的保障需求。

同样,在社会保障中通过对收入的补偿、支出补偿以及互助互济,使受到创伤的社会机体和个人机体得以恢复,并重新投入运行。这个方面,在薪酬的相关影响因素中,报酬的分配合理性、公平性对职工的积极性的影响是巨大的。人力资本的流动性在社会保障的改革中成为了重点考虑的因素,其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社会保障的统筹层次,以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在薪酬激励机制中,有效地激发职工的工作动机需要处理好满足需要的期望值的关系,人力资本的私人性和社会性,从社会保障的筹资主体来看,宏观层面既有国家的投入,微观层面亦有企业和个人的投入,因而社会保障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具有私人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薪酬的激励作用就会在人力资本的有效利用上产生良性的作用。

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社会保障作为一种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安排,它具有数量上“普惠性”的特征,然而学术界目前很少有人关注社会保障对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促进人力资本形成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对薪酬激励机制所带来的启示。其实,就象一国人口的数量和质量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一样,社会保障不仅可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而且还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从而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

概括说来,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可归结为两个方而:一是社会保障的各类项目,特别是新型社会保障体系下的各项保障措施对人力资本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且能够为薪酬激励机制的完善提供有力支持;二是社会保障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关乎“人”的正式的制度安排,除了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功能外,其在某种程度上也进一步拓宽了人力资本的各种属性有关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本(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形成的关联度和影响度,是需要进一步进行定量研究的问题而深入透彻的阐释人力资本的各种属性,无疑可以为我们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本提供理论基础。这样,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会兼顾组织目标和个人需要,重视经济效益和心理效应。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而薪酬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需要对其认真对待。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是吸引、培养企业所需人才的关键,同时激励员工不断学习,朝着企业所需要的技能方向发展,从而保持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保障视角下的薪酬设计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薪酬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以往薪酬模式不同,与社会保障价值相适应的薪酬有着不同的优点,即企业发展以人为本,将人真正视为企业的珍贵资源,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让员工充分发挥的自主能动性,发挥自己特有的潜能,使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紧密相连。

【参考文献】

[1]李珍.社会保障理论[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篇10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形式下,经济增长是经济结构(核心是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增长的实质性内容是结构高一档次的优化,经济增长是结构升级的一种表现。

1.1需求结构变化快,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知识经济是以高科技知识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不仅使增长高质量,人均收入水平也稳定快速提高,从而导致了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消费方式、消费结构的变更。需求结构的变化通过市场这个中介环节影响生产和供给。对生产的直接作用就是资源配置结构发生变化,在总产值来源的产业分布上知识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密集的服务业的份额相对上升,农业和传统制造业的份额相对下降。可见,需求结构的快速变化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1.2科技发展迅速,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基石。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研究与开发、在职培训的投资不断增加。由于教育的发展,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而且提高了全体劳动者的素质,因而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应用具有可靠的人力资源保证。由于研究和开发活动积极活跃,经费也充足,使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科技进步速度加快,而技术进步是影响产业结构的首要因素,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正相关,科技进步越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就越快。

1.3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知识经济,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于经济一体化,使国际间的经济联系很紧密。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加快各类要素、商品在国际间的速度,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在国外消费示范作用的冲击和带动下,必然引起国内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企业的生产、技术结构的变化,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一国对于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发生变化时,不仅推动了本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而且由于国际贸易活跃,引起其他国家出口导向型企业的生产的变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2知识经济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2.1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新技术发展迅猛,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可能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新技术产业不仅起先导作用,而且将成为第一支柱。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其高附加值有力地支撑着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决定着知识的生产、传播及应用的能力和效率。知识的生产是无穷无尽的,非消耗的,通过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投入,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无可非议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第一支柱产业,从而改变了工业经济时代下经济发展从萧条、复苏、繁荣到衰退的周期性,使经济可持续增长成为可能2.2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成为主体资源,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知识经济时代下"资源"这个概念的内涵被大大地扩展了,工业经济时代,资源原来是指自然资源,随后扩大到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等。在知识经济时代下,资源已经成为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得以进行和开展的外在条件的总称,可分为信息资源与实物资源两大类。经济活动是永远离不开实物资源的,但信息资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实物资源,信息和知识不仅成为辅助资源,而且成为主导资源,甚至在一定情况下成为主体资源。信息和知识不仅用它来辅助与支配物质生产,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资源,进行独特的生产,形成独特的产业即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经济资源,遵循效益递增规律,即在提高资源效率方面投资越多,获取的边际效益越多。知识资源与物质资源相比,具有四个特征:①非消耗性。知识可经无数次使用而自身并不减少,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增值,可以被用来创造新知识,知识越用越多,使用的成本越来越低。②共享性。知识较少受时空的局限,可为公众共享并可反复使用和同时使用而价值不被削弱,与其它生产要素结合可大幅度提高劳动力和资本的使用效率。③非稀缺性。物质资源是稀缺的,尤其对不可再生资源来说,它们只能绝对地减少,而知识则可以在使用中产生知识,人类可以无穷尽地创造知识。④易操作性。知识更易于传播和处理等等。

3经济增长推动了技术进步,加快了知识经济的发展

篇11

二,社会人口的结构性变化,促使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变革创新。

社会人口的结构性变化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城市流动人口的急剧膨胀。伴随劳动人事、流通体制、社会保障、户籍等制度的改革,前所未有的自由活动空间在我国社会出现。城乡之间,原来附着于农田的农民大量流入城市,出现一波波全国规模的民工潮;单位之间,职员的流动已日渐频繁,大量国企职员流入外企私企,大量内陆人才流入沿海城市。这些城市流动人口的剧增,给城市基层管理与社会治安带来了极大压力,城市原有社会系统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既定平衡被打破,以行政隶属关系与行政命令建立起的传统基层管理体制也受到严峻的挑战,原有社会治理模式在应对新情况与新问题时的捉襟见肘和无能为力也暴露无疑,这些都逼迫着对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进行变革和创新。二是人口的迅速老龄化。我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1.6亿,且每年还以近800万的速度递增。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尤其是失能老人和高龄老人年均百万的增长速度,使全社会在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凸显,养老问题已日趋严峻。因此这种形势也要求新的治理模式能在社区范围内为老年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完善文体娱乐、医疗保健以及公共安全等多项服务,以便满足人们安度晚年的需要。

三,单位制的瓦解,客观上要求街居或社区发挥更多的社会整合功能。

在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打破了原来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基层社会的管理模式在经历了一段单位制管理后,也逐渐朝街居制和社区制发展,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由国家依靠行政指令计划配置的局面一去不返,职工的生活也不再由单位来全面控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更带来国有企业和政府事业单位的全面改革。国有企业开始学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努力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政府事业单位则改革管理体制,提高工作效率,一步步开始推行政企分开、政社分开和事社分离。因此,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使得单位制的运行基础不复存在,也同时产生了更多、更新的社会问题,让原本依靠单位制进行控制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出现了社会控制的真空。而伴随单位制的弱化,这些从企业、单位剥离出的社会职能以及政府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迫切需要由新的城市社会管理机构来承接。而无论是基层社会管理问题,还是下岗失业问题,抑或是社会信任问题,又都与街道、社区密切相关,所以需要街居和城市社区来发挥作用。

四,街居制的职能超载和职权局限,迫使在更广泛的社区范围内构建治理模式。

篇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好收成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进行了科学分析,提出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的重大战略思想和发展命题。因此,促使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提升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消费水平,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改善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以及实现农村和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心。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推行低碳模式,一方面确保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另一方面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旧发展模式,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

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

低碳经济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出现的新概念,是在《京都议定书》受挫的情形下,由英国政府于2003年在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首次提出的。之后,低碳经济在国际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被政界和学术界广泛地探讨和研究,低碳经济被誉为继两次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和生物技术革命后的第五次世界革命浪潮。

“低碳经济”的概念从内涵上说,包括低碳生产、低碳流通、低碳分配和低碳消费四个环节,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政策创新及制度设计,提高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立低碳的能源系统和产业结构,实现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低碳化(李胜、陈晓春,2009)。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因此,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郑志勇、王林、王德芳,2010)。

新农村低碳机制的内容

(一)发展机制

1.大力推进低碳农村社区建设。在造房子建新村时,应注重建设低碳绿色的住房,在充分考虑居民健康、人与人和谐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节能技术和节能材料。低碳绿色建筑应尽可能地采用适用技术和降低能源消耗的构造。农村社区的建立要科学规划,例如沼气池的规模、位置要科学、合理的确定,也应注重商品房建设的结构,预留各层太阳能的搁置空间等等。如山东寿光市积极推广使用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设备和能源利用技术,大力推进生态低碳社区建设。主要措施包括使用太阳能光热建筑设计一体化技术,既能为住户供热水又能供暖;公寓楼建筑墙体采用外墙保温建筑节能环保材料,室内照明应用新型节能灯具;使用地源热泵技术,利用浅层地能供热制冷,无环境污染,维护费用低,节省空间;使用水源热泵技术,以中水为载体,借助热泵系统,将提取到的热量用于冬季采暖,整个过程不消耗水量,不排放废气、不产生粉尘(王娟,2010)。

此外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还要将先进的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知识、村镇建设法律法规及农村节能墙改技术介绍给广大农民朋友,为新村建设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农村住宅向经济、安全、舒适、适用、节能方向发展,建设节约、低碳新型农村社区,探索适合各地实际情况的城镇化新途径,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粗放型、掠夺性的农业生产与增长方式,已成为耗竭资源与能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重要源头。而高效生态农业既吸收了传统农业的精华,又吸取了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生态技术和新方法,如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和废弃物的再循环率等,通过现代管理协调农业生产与环境、能源利用的关系,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在农业发展中,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农业工作,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以市场为导向,突出传统农业提升、特色农业优化两个重点,强化科技服务,大力发展设施栽培、立体种养、休闲旅游等模式的高效生态农业。

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就要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要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必须按照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理论,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导,更加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提升产业层次,努力实现农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在统筹规划产业的同时,应根据各村的实际,有重点地发展1-2种优势产业(王环、仪坤秀,2010)。

3.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农村能源关系到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大力推广沼气、太阳能、生物质能为主的新型能源,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村能源结构的优化,农村环境的美化,促进新农村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在巨大的能源与环境压力下,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将成为制约中国能源问题的瓶颈,加速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大力推进节能工作都是重要的战略选择。在适宜地区农村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普及户用沼气,支持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这就需要从财政预算中设立新能源推广开发利用专项资金,提高农村能源建设资金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比例;从科技、农业、环保、卫生等部门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整合起来,作为农村新型能源开发利用专项资金。

(二)政府保障机制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已正式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要实现这一承诺, 政府必须有十分明确的保障机制。目前,在我国的上海、深圳、天津、保定等城市已经开始了低碳实验区的建设, 但是目前对于广大农村的低碳可持续发展还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 应通过出台相关政策,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或者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的编制,制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将相关的发展策略完善化、制度化, 以期从宏观政策层面上对低碳型新农村建设提供正确的导向支持(唐兰、鲁长亮,2010)。

为了确保战略实现,还必须制定切实可行、有可操作性的新农村低碳机制战略措施,如人、财、物力及法规保障措施,把农业低碳经济建设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之中;还应设立检查监督机构,把农业低碳经济推进情况列入各级政府及主要负责人的政绩考核之中。

2.以政府为主导,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和保障低碳经济健康发展。所谓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包括三个意思:一是补缺,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尚缺的法律法规,必须制定补上,建立比较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如江苏等省已制定地方性法规,为农作物秸秆立法;二是完善,已经有法律法规,尚须进行修改、补充和提高;三是认真贯彻执行,依法办事,依法追究,把低碳经济建设纳入法治轨道(李友华,2010)。

此外还要坚持以宣传为指导,提升全民“低碳”意识。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结合实施新农村建设、农村清洁工程、农村沼气建设等重点工程,积极通过有线电视网、报纸、印发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发动低碳农业、低碳城镇、低碳生活和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发展低碳农业深入千家万户,形成思想上的共识、行动上的合力。同时,以机制为抓手,强化激励保障,整合现有财政专项资金,对低碳农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和科技、产业化项目,采取引导、激励、奖励或贴息等方式给予重点支持。

3.整合资源,加强服务。建议按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建立多方投入的资金筹措机制,包括争取上级支持,继续实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从财政预算中设立新能源推广开发利用专项资金,提高农村能源建设资金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比例;从科技、农业、环保、卫生等部门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整合起来,作为农村新型能源开发利用专项资金;并建议各单位对口支援的联系村,帮扶农户推广沼气池、太阳能、生物质气化炉等新能源项目。建立健全农村新型能源服务网络,加强能源设施管理。建设和完善乡镇级能源技术服务站,对农户进行建管一条龙服务,通过推行物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试点,增强服务功能,保障新型能源设备设施发挥长期效益(谢小波,2007)。

(三)建立广泛的参与机制

1.加强农村居民的低碳意识,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我国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农村一直是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典范,但是随着农村地区物质生活的丰富,大家都认为“好”的生活必须通过占有更多物质、通过消费来体现。因此,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应该是发展低碳经济,创建低碳社会的重中之重。

2.完善农民参与环境保护的体制。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众和民间组织的积极参与,所以,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引导公众和民间组织参与到低碳经济的建设中来,发挥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环境参与制度相关立法中,应当明确规定农民参与的原则,且对参与的程序、内容等作详细规定。拓宽农民参与环境保护的途径,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通过环境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环境法律意识和环境法律素质,逐渐增强其环境守法与环境维权意识,推进公众依法参与环境管理公共事务(魏群,2010)。

3.企业参与机制。发展规模经营,就是要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能力,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中心的区域产业。要发展规模经营,推进产业化进程,就必须要做强龙头,提升合作组织。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多元化发展流通渠道。鼓励各种经济成分从事农产品加工,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初加工和再加工产业,从而使整个产业链形成一个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群体。

4.大力发展农村低碳产业园区。低碳产业园区是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建立的,强调经济、环境与社会功能的共生发展。我国农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与产业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矛盾,其综合利用率较低,能源结构单一,资源的使用也有着一定浪费和不足,废气、废渣、废水等污染物排放总量相对较高,农村工业园区内空气质量差。建设农村低碳产业园区,将加强企业采取的资源使用减量化、资源再循环与回收利用、废物的再资源化等措施能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通过地理毗邻的企业集群发展,相互利用废弃物,使物质与能源再资源化,可达到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胜,陈晓春.低碳经济:内涵体系与政策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9

2.郑志勇,王林,王德芳.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首都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16)

3.王娟.寿光市大力推进低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E].山东泰山网,2010-09-16

4.王环,仪坤秀.低碳型新农村建设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10(18)

5.唐兰,鲁长亮.低碳型新农村建设策略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0(3)

6.李友华.基于政府主导的低碳经济发展策略[J].行政论坛,2010(4)

7.谢小波.推广新型能源,加快我市新农村建设步伐[E].shaoshan.省略/zxzxx/ShowArticle.asp?ArticleID=5745

篇13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河北省老龄化和谐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2457203D-4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