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对经济危机的看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对经济危机的看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对经济危机的看法

篇1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标志事件是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的破产,这是一场灾难性的比地震更严重的经济海啸。中国民众最直接的就是物价的上涨触目惊心,经济危机前各行繁荣昌盛,各业都在挣钱,却看不到赔钱的行业。几乎一夜之间,不但谁存货谁雪崩,经济泡沫破灭后,经济动荡的形势越来越严重,没有人敢存货,南方省市房价神话被破灭。贷款买房者断供者数以万计,房产剧烈缩水使跳楼者剧增。比照美国政府的降息等救济市场的政策,中国照葫芦化瓢的救治经济政策收效甚微,无异于盐水解渴。美国雷曼公司宣布破产全面爆发大幅度、大范围的金融灾害,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史上屈指可数的金融危机危害如此之大,令人瞠目结舌,中国也不可避免地随着全球的经济泥牛入海陷入困境,干啥都陪钱,各行业由极度繁荣走向惨不忍睹的一月凋零的经济大崩溃的局面。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及金融衍生

次贷是相对于优质抵押贷款的一种以房地产为抵押的按揭贷款。美国的次贷危机是私有资本追求利益和美国人对资本投机的双重结果。金融是经济的晴雨表,金融充分利用了为民谋利的表象和人的“经济晴天”的理想心理,制造了房市乃至各行业虚假繁荣的表象。

据美国官方称,2003年次级放贷占到美国整体房贷市场的7%-8%。为次级贷款市场提供贷款的放贷机构有的是独立的公司,有的是以提供优惠贷款的金融公司的附属公司。一些大的金融机构也为次级市场的放贷公司提供贷款支持。受利益的驱动,新进入的金融公司抓住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这一时机,为了多放贷款,纷纷降低了贷款的标准。对美国经济的持续看好和对美国房价不断上涨的信心掩盖了次贷市场的风险。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是与其不断创新的金融产品分不开的,没有这些创新的金融产品,或许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不会如此巨大。对资本未来利润的提前兑现是这些金融创新产品产生的基础,同时让投资公司规避了美国对信贷杠杆的限制。美国的金融杠杆在20倍-30倍,但在次贷市场上的杠杆作用却达到了300倍,最后导致美国金融市场的混乱。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及金融危机在世界的传递的突出经济现象有:资本升值的欲望、美国的经济刺激与金融创新、美元的国际储备、国际支付与调控。美元的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着世界的经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世界经济的恐慌。

金融危机在经济环境中的引爆点

金融危机已经成为引发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危机边缘的金融现状是目前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平衡,比如江浙一带和内地的落差就很大。中国在许多经济领域中积累了一些可能带来金融危机的因素,在这些经济领域中存在着一个或几个首先成为危机引爆点的可能。

下文就分析其中八个比较敏感的引爆点:

(一)国企产权改革及衍生问题

国企改革看似与金融危机相距较远,但实际上政府颁布的每项政策都会在金融系统内传递政策效应。由于国企产权改革产生诸多问题和系列衍生问题已经到了积重难返而又不得不改革的地步。有迹象表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国企管理部门颁布的政策将出现数量增多力度加大的趋势,这种情况有可能出现错误的政策,再通过系统内的链条传导,引发金融系统的债务危机。这是金融危机诱发的一个高风险领域。

(二)国有商业银行呆坏账问题

一个不容回避的现状是,银行系统与证券市场的关系直到今天都没有完全理顺,银行坏账明降实增。因此,在坏账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搞商业银行对外开放,一旦外资银行分流我国的储蓄存款,这些国有银行不再拥有稀释不良资产的手段,坏账危机将会全面爆发,就会出现金融危机。

(三)股市、券商坏账问题

中国股市的主要问题是“股权分置”结构性缺陷问题,是由此引发的“非流通股与流通股产权关系不清”、“流通股极度缺乏投资价值”和“大股东利用股权分置结构性圈钱”的问题。所以在外部环境变数加大的情况下,股市中的金融坏帐将可能进一步扩大,则可能由股市系统传导出金融危机来。

(四)保险业系统风险问题

保险行业自身存在的风险问题,可能会在金融危机中诱发更坏的危机链条传导现象。外界学者认为,分红险等产品中投资功能和保障功能的比重失调、趸缴与期缴保费比重失调以及产品期限超短期化倾向等现象,值得警惕。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业务结构将可能导致在未来若干年后保险给付大幅增加,但其难以持续的增长却产生未来的现金流严重不足的流动性危机,甚至会严重危及公司的财务稳定性。

(五)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在现有体制中,地方政府一般向上一级政府负责,所以潜意识也会认为欠债也是为了国家欠债,但中央政府实际上并没有这样的财政预算。目前这种矛盾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仍然在积累中,而且正处于逐级向上汇集的状态,一旦中央政府在政治体制中做出一定的行政改革,则肯定会触及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很可能会演变出一波债务危机。

(六)房地产波动增大银行坏账

从近期的市场表现看,房地产市场已经处于高波动市场高风险阶段,房地产市场价格与政府政策的激烈碰撞,房地产风险问题都会向银行蔓延,向上游产业蔓延。如果未来的政策出现失误,那么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将很可能是引发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风险策源地。

(七)出资、出品型经济危机

中国经济增长中很大一部分主要由投资促成连带推动世界范围内各种原材料需求大幅度增长。当世界原材料价格节节攀升的时候,中国产品仍然以超低价格作为竞争手段,形成“高价买入、低价售出”的反常模式,这等于是在大幅度补贴其它国家的经济。显然,这些“劫贫济富”的形式严重损害中国利益的模式,也不可能长久。

另外,中国经济很大一部分由外贸出品的支撑。每年引进500多亿美元,支撑中国投资领域的半壁河山;高度依赖外贸,外贸依存度高达60%(而同一时期、美国、日本、印度、德国等国的外贸依存度为14%至20%);高度倚赖外债,中国外债猛增;如今,又高度依赖能源资源进口,这一切,使中国经济日益受制于人,危及中国经济独立自主。

(八)人民币汇率问题

人民币汇率如果进行幅度较大的调整,则极可能造成国内经济领域诸多危机因素的平衡被打破,许多经济领域的缺陷环节要作出必要性调整,从而极可能触发一系列的危机,造成在整个系统内的金融动荡。所以人民币汇率变动是一个很大的危机诱导因素。

金融危机的诊断及事后补救措施

经济危害的补救措施,最重要的是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补救只能是亡羊补牢式的,效果要差一些。物质极大丰富的人类社会,发展经济的目的在于追求财富的最大化和维持经济的良性循环。若利用好货币的无限生产能力,是完全可以使经济平稳运行的。但是要看到要使货币不贬值,那要有雄厚的物质来支持。

国家对经济的垄断需要更新换代。国家的垄断要改变过去类似于私有资本的垄断那样的全面控制,改变方向为国家垄断不是完全为了追求财富,而是追求全面发展的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国家用货币及行政手段对经济的调控。国家参与市场的手段是国家不直接参与市场的生产、经营、销售,这些交给企业来做,而面临经济发展困难如泡沫式的剧烈的经济危机时,国家才运用垄断经济和调控经济的非常手段。国家对金融市场的参与要理性,金融市场因其特殊性,国家不能完全控制,只作为金融市场的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对金融产品的操作,形成供求变化来引导金融市场的投资者。只要是商品得到消耗,经济危机将难以出现。国家是最大的消费者,特殊政策要起特殊作用。

理智分析与客观理解“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促发展”的内涵延展是摆脱危机困境的必由之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对中国短期的宏观经济数据会产生正面的影响,但无法改变中国经济的畸形发展模式。决定有效需求的因素有三个:现在有多少钱;预期以后能挣多少钱;钱的流动性偏好。所谓流动性偏好,就是说人倾向于以什么样的形式持有资产,是流动性强的现金、存款,还是流动性差的固定资产。

扩大内需的四种办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一是全民覆盖,二是改革社会保险支付制度,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社会保险补贴。政府负责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扩大保障型住房的覆盖范围。降低房价,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可以通过住房保障体系解决,降低房价包括但不限于开发商降价,改革土地财政、降息和税费减免也是降低房价的办法。降低教育费用。

提高人民收入可以从三方面实施:第一就是提高人民的劳动收入;第二是扩大人民收入来源渠道,比如财产性收入;第三是减少个人所得税。

十条扩大内需的政策。第一条,“加快建设保障型安居工程”,据说要花9000亿,根本上刺激内需的作用有限。第二条,“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对内需主要是短期刺激,主要作用还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方面。第三条,“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对内需明显是短期刺激。第四条,“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它其中包括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可能会缓解看病难的问题,但看病贵的问题可能还是需要医疗和药品定价体制的彻底改革;第五条,“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从内需方面来说,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和防护林,还是短期刺激,当然从环境保护方面来说是有必要的。第六条,“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这个跟刺激内需好像关系更不直接了。第七条,“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这个对内需的刺激还是短期的。第八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对农民,提高粮食收购价;对城市居民,提高低保和养老金标准。第九条,“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可以让企业在技术改造上投资更多,对内需的刺激也比较长效。第十条,“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就是鼓励银行贷款出去,这和上半年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限制贷款形成鲜明对比。

结论

总之,虚拟货币的推出与流通只是认识经济危机的次贷诱因的一种好的建议,它的目的是良性引导中国金融走上经济发展的正确轨道。而具体问题具体安排,深刻挖掘行业潜力,对症下药,因行施策才是根本。经济危机的复杂性不一言以蔽之,而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促发展只是目前的行之有效的策略,至于能否减轻金融危机的恶劣影响,使中国经济走上良性循环道路,那只能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对美国次按危机的再反思,网文

2.自曾晖.养虎为患的美国次级债.省略/

3.策略研究报告:金融危机牵动商品市场.新浪财经/期货

篇2

一、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各个时期产生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更为重要的是,金融危机至今还在继续。此时,要对这场金融危机做出全面的寻根究源还不是时候。就我国而言,在经济寒潮何时消退中存在多种看法,其中有两种代表性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我国经济2008年底就触底,2009年第三季度就能走出低谷看到曙光;另一种看法则认为,这次经济寒潮2009年才能见底,2010年才能有起色。应当说,这两种看法都有各自的道理。

二、经济危机导致的现实危机

我国2008年国家的GDP和财政收入增幅都比上一年下降,导致下滑。2008年A股的市值减少了20多万亿元,创证券市场开张侣年以来的记录。毕业大学生就业难,企业的业绩下滑。我国房地产的价格时有上涨过快的情况,很多低收入家庭买不起房子,盼望房价能越低越好。物价在涨,老百姓手里的钱天天在贬值。

三、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影响

经济危机的到来,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但是只要树立信心,团结一致,采取合理的方法积极应对,就会化险为夷,找到更好的经营出路,逆势获得增长。就目前的情况针对如何搞好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提出了相关看法。

1、加强以现金为的管理方式

经济学专家郎咸平曾经对中国的企业提出忠告:一个伟大的企业家不是能够赚多少钱,而是能够在萧条的时候利于不败之地。因此他们随时随地保存大量的现金,随时随地拥有最低的负债,这是他们和别人不同的地方。现金是企业的血液循环系统,加强现金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基本要求,即使是盈利企业,如果管理不好现金流,也可能面临倒闭。同时,在方法上,要重视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分析和应用,把现金流量表放在首位。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需求,尽可能要求对方采用现金的方式进行交易。现金匹配而是要注意收益与风险,如何做好匹配,宏观经济行业环境、国家货币政策、公司财务状况等都是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因此,在预期融资困难时,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就必须储备尽可能多的现金,以保全企业的生存。

2、更新与提高财务管理观念和意识

经济危机中,市场是没有长胜的将军,没有永远营利的企业,企业经营者应该调整心态,对没有利润的产品,制定现实目标,能够保本经营、维持生存就是最好的营利。在经营过程中,若产品存在市场经营萎缩,长期亏损,那就应该生产其他市场需求的产品,寻找新的出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财观念。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牢固地树立信息化理财观念,现代市场经济的一切经济活动都需要快、准、全的信息。

3、财务稳健是根本的应对之道

企业的危机,首先反映的是财务危机;财务危机的核心是资金运行的危机,资金断了,企业就难以维持了。在财务危机中,企业为了避免资金链断裂,就要贱卖资产,以筹集现金。财务的职责是要把握好有限资金的平衡和使用;尤其是在困难时期更要细心、谨慎地为企业理好财,把困难情况预计得充分些,做最坏的打算,以确保企业能顺利渡过难关。稳健的财务政策就需要企业做好几件事。一是是紧缩对下游的授信垫底资金,原先300万元的提货额度现在可能变成了100万元;二加强内部管理,挖掘潜力,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省下来的钱就是利润;三是缩短应收账款账期、大力清收应收账款,加速资金回流;四是及时清理库存,将积压过期物资尽快变现。

4、在企业内部开源节流

在企业内部开源节流,但不能节省创造收益的支出。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企业的所有工作产生的都是成本,只有营销产生收益。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营销产生的收益,其他的成本越大,企业的利润就越低。在应对经济危机的时候,一方面是缩减开支,但是更多的应该考虑怎样进一步拓展有利的销售市场。采用以货易货方式,以货易货是企业将自身生产的产品与其他企业产品进行直接交换,换回应用现金购买的原料及设备等,从而达到减少资金流出的目的。

5、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

今年以来,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的核心点之一就是减轻企业的经营成本负担。一方面,企业将获得低成本的金融信贷支持。经济处于萧条时期时,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降低利率是刺激生产和消费的途径之一,企业应该利用好银行贷款,降低成本筹集的资金用在资金周转“短、平、快”的项目上,实现资金收益最大;另一方面,从2009年1月1日起,实行生产型的增值税,企业要充分利用好税收带来的益处,在经济低迷时期进行生产线的技术改造,对适销对路的产品生产进行经营扩张,购置相应的设备,为企业下一轮的生产做好充分准备。

困难与曲折没有什么可怕,只要树立信心,团结一致,采取合理的方法积极应对,就会化险为夷,找到更好的经营出路,逆势获得增长。历史车轮总是向前的,金融危机这个怪物,必将为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所代替。

参考文献

[1]段亚林.论大股东股权滥用及案例[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1.

[2]张鸣.应将会计诚信写入《会计法》[J].会计之友,2004,8.

篇3

一、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突破以及核心理论

20世纪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瞩目的经济危机,在这一经济危机下,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显的无能为力。其中新古典经济学中有关自由市场可以调节经济危机的论调更是得到了彻底的破产。在这种情况下,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问世。在这本书中,他抛弃了新古典经济学所认为的自动调节理论,采用了全新的总量分析法。他通过对国民经济活动的分析,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凯恩斯对于传统经济做出了突破性的观点,这一突破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传统经济学尤其是以萨伊为代表的学派奉先“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定律,他们认为经济危机并不真实存在,只会出现局部的经济失衡。而凯恩斯明确否认了这一观点,他认为现实世界中确实存在因为生产过剩而造成的经济危机。第二,传统经济学认为自由市场是万能的,任何经济问题都可以通过自由市场机制进行调节。而凯恩斯在其经济理论中明确否认了这种看法。他反对自由放任,主张进行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在具体的政策主张上,凯恩斯提出扩大政策的财政支出,通过提高预算、发行公债、来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而在货币政策方面,凯恩斯对货币数量理论进行了革新,提出了全新的货币理论第三,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来源于有效需求不足。他从就业、生产的根本性因素进行考察,创立了被称为凯恩斯三大基本心理规律的有效需求原理、资本边际效率、流动性偏好三个基本规律。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试图从外部寻找经济危机的方法。

二、凯恩斯理论的核心

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首先是就业理论,而就业理论的基础或者核心则是有效需求。有效需求一般理解为均衡状态时的需求。这里的均衡状态指商品的需求和供给相同或者在需求―供给图中表现为两条曲线相交叉之值。需要提醒的是,有效需求的对象并非指单个行业甚至企业,而是整个社会。一般来说,需求决定了就业量;需求不足由就业所造成。另外,从就业、收入、消费这三者的关系来看,存在着这样的规律。消费和就业的增加会带动收入的增加;反过来,收入增加也会引致消费的增加。进一步的分析,凯恩斯提出了针对有效需求的三个心理定律。这三个定律无疑是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中的关键。它们从资本效率、消费倾向、流动性这三个角度阐述了影响有效需求的因素。这对于传统经济学无疑是很大的发展。这三个心理定律的解释了无疑是全方面、多角度、多层次。以流动性偏好定律来说,它引出了货币量和利息,并解释清楚了它们和消费的关系。因而它也成为了凯恩斯有关有效需求的三个定律中的核心。凯恩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他的理论。

传统经济学认为,社会中的就业量不需要人为干预,会自动达到平衡。这一看法的基础是就业量会随着工资率的变动而变动。但是凯恩斯并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工资的变动会影响总需求,减薪虽然对企业产生有利影响。但货币工资率整体降低会影响总需求,从而使按比例减少。因此,从长远来看,更大的生产和就业能保持只有当增加总需求,因此,与减薪换取利益的做法是不好的政策。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价格在分析需求和变化,增加货币数量之间的价格水平的总变化之间的复杂关系是首先降低利率。由于利率降低,利润率将提高,因此企业投资扩大和增加投资物业及在国民收入随之增加的需求,同时也由于增加国民收入,通过乘数效应,对消费品的需求将增加。需求增加,刺激生产,供应也将增加。虽然增加的需求使价格上涨,但供应量将降低价格扩大。当需求和供给达到均衡价格,而不增加货币相同的比例。凯恩斯主义价格理论还包括:缺乏时,当劳动力供给,不应该增加货币量,否则会导致真正的通胀。当非自愿失业普遍存在,如果不增加货币量,降低利率,刺激有效需求,将形成失业的压力,阻碍产量增加。由于资本主义社会里往往是失业,因此,增加的货币量来刺激有效需求,从而提高价格,这成为凯恩斯达到“充分就业”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挑战

(一)理论假设遭到了挑战

凯恩斯理论首先遭到的挑战是其理论的假设前提。众所周知,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模型的重要假设前提是工资和价格表现为刚性。新古典学派认为凯恩斯并没有对这一假设前提进行很好的解释。即凯恩斯所认为的工资刚性和价格刚性导致市场机制无法自动调节实业的原因。新古典学派的观点中经济社会不存在非自愿失业这一现象。同时新古典学派认为凯恩斯理论的前提假设忽略了两大假设。首先是经济人在市场活动中会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其次就是理性预期。它是有效利用在长期平均经济变量的前提下,所有的信息说最准确的,但符合利用经济理论,模型的预期。而凯恩斯理论中理性预期的缺失造成了其模型中个人行为的不一致。

(二)政策作用遭到了挑战

凯恩斯理论产生的背景是在应对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因此其提出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对于经济危机的分析是很正确。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和利用货币政策的方式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从长期来看,凯恩斯的政策并没有发挥出应用的作用。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凯恩斯理论只是应对短期经济问题才有效。事实上,对于经济危机的问题早在19世纪的时候,马克思就进行了精辟的分析。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生产的社会相互冲突。因此提高人民的普遍收入、进而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是解决经济危机的关键所在。

(三)政策的传导机制遭遇到了挑战

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发挥作用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其一是货币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即流通性偏好的途径;其二为利率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即投资利率弹性的途径;财政政策主要通过乘数效应来达到目的。这一政策传导机制是凯恩斯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正如卢卡斯所指出,凯恩斯没有考虑到政府决策中的私人依赖性。事实上,私人的经济决策会发生变化。这样凯恩斯经济学对于政策的效果就产生了高估,政府的政策不一定会达到其所要设定的宏观调控目的。

四、凯恩斯主义经济的发展

(一)新古典综合派的发展

篇4

一、投资品的定义

投资品是指购买后不需要追加新的使用价值,也不需要附加新价值,即可择机出售获利(也可能亏损)的商品。

投资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纯投资品。这类投资品没有使用功能,只有投资功能,如:股票(或股权)、期货、金融衍生产品等。本文把纯投资品之外的商品称为“使用品”。二是复合投资品。这类投资品既有使用功能,也有投资功能,如房地产、金银首饰、收藏品、普洱茶等。

投资品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上述定义属于狭义的投资品,广义的投资品既包括狭义的投资品,也包括生产资料。本文只研究狭义投资品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概念的含混和交叉,另一方面是狭义投资品对经济危机具有诱发和加剧作用。

与广义和狭义投资品相对应,“投资”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所指的投资是与狭义投资品相对应的狭义投资。

另外,如果把本文定义的“投资品”用另一概念“投机品”替代,对本文的论证和结论没有影响。按照习惯,“投机”一般代表负面作用,“投资”一般代表正面作用。但是,投资与投机没有明显的界线,本文后面会证明投资的负面作用也很强。实践中,利益相关者经常以“我们是在进行投资,而不是投机”来逃避责任,政府也经常以“鼓励投资而不是鼓励投机”来逃避责任。为了堵住他们逃避责任的借口,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投资的负面作用也很强,本文没有使用“投机品”概念,而是使用“投资品”概念。

二、有关经济危机成因与诱因的文献述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得出的结论是: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过剩,生产过剩是由于群众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群众购买力不足的原因是资本收入与劳动收入的两极分化。马克思也指出,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使商品买与卖分离提供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形成了蕴含危机的债务链条[1]。这可理解为,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是马克思当年经济危机的内在诱因。

凯恩斯也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形成经济危机的关键环节,但对其提出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与马克思的看法截然不同。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原因有三个:消费倾向、资本未来收益预期、对货币的灵活偏好[2]。这都属于心理因素。凯恩斯的最大贡献并不在于经济危机成因的分析,而在于提出了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摆脱危机的论点,该论点被多数国家所采用。

20世纪70年代初,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建立了货币经济周期理论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否认政府政策对经济危机的有效性,反对政府干预,这在相当程度上动摇了凯恩斯的经济危机理论。但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自身也有重大缺陷[3]。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并进一步引发全球经济危机后,人们对房地产危机的成因及其对经济危机的诱发作用也有很多研究。吴宣恭认为次贷危机引发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用扩大信贷的方式缓解生产过剩与需求不足的矛盾[4]。李石凯认为根本原因是储蓄率过低[5](有人认为是超前消费、消费率过高,与此类似)。也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次贷引发金融与经济危机的原因包括金融创新过度、金融全球化、金融监管不力、流动性过剩、低估金融风险等[6]。

马克思得出的经济危机本质和成因对当代经济危机仍然适用。当然,经济形态和经济体制复杂化、多样化,也使当代经济危机与马克思当年的古典经济危机有所不同。在当代经济中,金融危机对经济危机诱发作用更明显、更强烈、更普遍,房地产对金融危机的诱发作用更明显、更强烈、更普遍。

三、投资品无均衡价格定律及其推论

经济学基本原理表明,一般商品(称为使用品)的供给曲线单调递减、需求曲线单调递增,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单一的均衡价格P0。

投资品的供给与需求曲线在有些阶段与使用品相似,因为在投资品市场,“逢低买入、逢高减仓”是重要的买卖依据之一。但也有一些阶段与使用品相反,因为“买涨不买跌”、“追涨杀跌”也是投资品买卖的依据之一。在这种买卖依据作用的阶段,当投资品价格上涨时,买入意愿更加强烈,卖出意愿减弱,即对投资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当投资品价格下跌时,买入意愿减弱,卖出意愿增强,即对投资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投资品在这一阶段的供给与需求曲线变化方向与使用品的供给与需求曲线正好相反。投资品供给与需求曲线的阶段性反向变化使投资品价格既有可能在偏高的价格暂时均衡,也有可能在偏低的价格暂时均衡,还有可能在中间段形成暂时均衡。可以说,投资品没有均衡价格或者说有多个暂时均衡价格P0,P1,P2等(见图1)。这一规律称为“投资品无均衡价格定律”。

图1 投资品的供给与需求曲线

投资品无均衡价格定律是一个普遍规律,既可以从理论上逻辑演绎推理得出,也可以从大量实践中归纳推理得出。根据这一定律,结合经济活动,可以得出四个推论:

推论一:不论是纯投资品还是复合投资品,价格都会在多个暂时均衡价格之间往返运动,这使投资品价格必然会出现“涨过头、跌过头”。换言之,投资品价格“涨过头、跌过头”是投资品的基本特性之一,也是正常的、合理的。

推论二:投资品价格在向“涨过头”演变过程中,获得盈利的投资者数量增加、盈利总量增加,形成“财富效应”,这不仅会鼓舞投资者购买更多的投资品(促使“涨过头”的最终实现),而且也会鼓舞投资者购买或消费更多的非投资品。这意味着投资品价格“涨过头”必然会间接诱发非投资品需求的过度膨胀,诱发非投资品行业的“过热”。

推论三:复合投资品向“涨过头”演变的过程,本身就是使用品(因为复合投资品也是使用品)需求过度膨胀的过程,这必然会直接诱发上游产业需求的“过热”。例如,房地产价格向“涨过头”演变中,需求不断增加,直接诱发建材、钢铁等产业的“过热”。

推论四:推论二、推论三都表明,投资品向“涨过头”演变过程会诱发多行业经济“过热”,同理,投资品价格向“跌过头”的演变,会诱发多行业经济“过冷”,而经济形势由“过热”向“过冷”过渡的过程就是经济危机。可见,投资品对经济危机具有诱发作用。如果投资品的规模和范围如果非常小,对经济危机的诱发作用并不明显,但是,当投资品规模和范围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明显诱发经济危机,并加剧经济危机程度。

从现实中的产业危机来看,无论是金融危机、房地产危机,还是网络股泡沫、普洱茶过度投机,共同的内在诱因都是投资品价格“涨过头、跌过头”特性。

在当代经济中,由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危机的次数最多、规模最大,这是因为金融业中的纯投资品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另外,房地产之所以成为引发当代金融危机的最重要诱因,这是因为房地产现已成为交易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复合投资品,而且房地产是金融机构最欢迎的抵押品,因而成为复合投资品中与金融业结合程度最高的品种。

四、投资品双重性、投资者双重性及其后果

投资品对社会经济体系的作用

具有双重性,即正面和负面两种作用。正面作用也称为良或天使属性,负面作用也称为恶或魔鬼属性。投资品的双重性可以通俗地称为投资品“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以典型的投资品股票为例,它具有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交易成本、发现均衡价格等多种良,但也同时具有助长赌博和不劳而获、诱使市场操纵和财务报表作假、加剧贫富分化、泡沫破灭后诱发经济危机等恶。 投资者在买卖投资品时也具有双重性,即有时是理性的,有时是非理性的。这似乎违背经济学“理性人”基本假设,实际上没有违背经济学基本假设,而是经济学中普遍存在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共生现象。投资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特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投资品的供需曲线有些阶段与使用品相似,有些阶段与使用品相反;二是经济主体(人)在买卖使用品时符合理性人假设,但在买卖投资品时,有时是理性的,有时是非理性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买卖使用品时是理性的,但在买卖投资品时则是理性与非理性都会出现。

投资者与投资品结合形成了投资活动,形成了投资品行业。投资品双重性与投资者双重性的结合不仅没有减少投资品的负面作用,反而使投资活动的负面作用强化。以股票为例,投资品双重性与投资者双重性的结合会出现4种结果(见图2)。其中第一种结果正面的,其余三种全是负面结果,第四种结果负面作用最强烈。从这四种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得出来,投资活动的负面作用比正面作用在种类上和程度上都更强,这可通俗地称为投资活动“少半是天使,多半是魔鬼”。

者 理

性 第二种结果

1.追涨杀跌,导致涨过头或跌过头

2.实业经营太辛苦,转向资本运作和炒股

3.合法操纵股票价格 第一种结果

1.优化资源配置

2.减少交易成本

3.发现均衡价格,促进价格实现均衡

性 第四种结果

1.像赌场的赌博,助长不劳而获的心理和行为

2.诱使非法操纵和报表作假

3.加剧贫富分化

4.泡沫破灭诱发经济危机 第三种结果

1.亏钱骂政府、企业或股评,赚钱则归功于自己

2.放弃原来职业,专职炒股

3.鞭打快牛(企业),为了上市扩张过快,留下隐患

恶 良

投资品

图2 投资品双重性与投资者双重性的结合

五、投资品的规模膨胀与范围渗透

篇5

如果从2007年底美国发生“次级贷款”危机算起,被称为世界性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至今已近两年了,现在还再探讨这个题目,似乎有炒冷饭之嫌,但在笔者看来,理由有:

理由之一:有人说,金融危机使我们失去了很多,但不应失去思考;它摧毁了我们许多,但不应摧毁价值。还有人说金融危机百年一遇,但要充分认识到它给我们上了生动而又深刻的一课,是年轻人锻炼成长的好机会。它给我们多了一种经历、一种见识、一种历练、一种本事。不论从哪个角度,都必须通过思考,认真总结经验,不能轻易地放弃金融危机给人类思考的价值。

理由之二:人们经常说形势决定任务。当前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对世界经济寒潮何时消退的形势做出科学的判断,以便确定当前任务。

就我国而言,在经济寒潮何时消退中存在多种意见,其中有两种代表性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经济2008年底就触底,2009年第三季度就能走出低谷看到曙光;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次经济寒潮2009年才能见底,2010年才能有起色。应当说,这两种意见都有各自的道理。

主张2009年下半年就能见到曙光的理由,媒体已有许多的披露,这里从略。下面主要讲主张201 0年才能有起色的理由。

信息时代,世界虽大也只不过是个地球村,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这里先关注世界多数经济专家的看法。他们认为,这场经济危机目前仍见不到底,也很难预测什么时候能见底。因为政府救市方案只能缓解,而不能根治;实体经济深层次矛盾依然在激化,经济调整还将进一步展开。有的专家还预言会出现第二波金融危机。拿超级大国——美国的经济来说,经济危机还在继续,其经济仍然在恶化,失业在增加,消费率(占GDP的比重)从70%降到60%等。这是因为,美国生产要素已缺乏增长动力,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能够填平金融海啸造成的巨大窟窿,更不知如何维持美元稳固的世界地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因预测到这次金融危机而得奖)日前表示:到2011年世界经济将真正进入萧条期,人们将看到零利息、通货膨胀和无复苏景象,这种情况还将延续很长时间。前不久,新加坡宣布一年期存款利率是百万分之一,也就是一百万存款的利息是1元。这不是零利息又是什么?

我国的状况又是如何呢?由于这次金融危机是通过美元和五花八门衍生金融工具向世界各国扩散,并渗透到世界各国经济中。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基本面及发展优势和潜力,也要看到我国所面对的外部严峻环境和自身的困难。而对于后者。主要有四点判断:

第一。经济增速继续下滑。2009年一季度GDP同比只增长61%;全国财政收入1.46万亿元,同比下降8.3%。用电量和运输量一般是研究宏观经济走势的风向标,而一季度用电量还在下降,说明经济产出仍是下降趋势。有人具体指出,2009年我国经济可能出现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同时减速的险情。先说投资。投资增长的原因,是经济增速的拉动。现在经济下滑,投资自然就没有积极性。再说消费,这几年主要是靠汽车、房地产拉动,而这两个产业又是靠消费信贷刺激起来的,然而百姓的消费力已经被透支了。

第二,以城市化提高消费率并不理想。三十年城市化人口要有9亿,而现在只有4亿多。而今又有1000多万的农民工返乡,农村的消费很难拉动,目前又很难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类似于家电下乡这样的策略并不理想。东部不想买,西部又买不起。有的还说,家电是因为不能出口,才转销到农村的,而价格优惠13%,只等于出口的退税而已。

第三,央行认为,房地产目前仍有回调的危险。商品房开工面积还在下降。其调整时间约需要3年,仍要引起——系列行业的调整。

第四,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全球化产业的分工,中国经济的增长对对外贸易的高依存度,短期内难以逆转。如我国与美国的年贸易额高达3000多亿美元。而我国出口却在下降,2009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降24.9%。我国经济面临美欧经济衰退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巨大考验。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已到尽头的说法并不可靠,现在仅是进入止稳状态。因此,如何从认识危机产生原因和怎样科学认识危机的问题出发,进而总结经验、丰富知识、提振信心、沉着应对、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共克时艰这些问题,今天仍然严肃地摆在面前,需要我们做出响亮的回答。

因此,今天来探讨这个题目并没有过时,更不是炒冷饭,仍然具有理论与现实的针对性。

基于此,根据有关文献及笔者学习的体会,这里先讲金融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即根源;再讲当前人们对金融危机的几种认识;接着讨论一下怎样科学与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最后,根据上述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形势,谈一谈金融危机给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一、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至今,有些人仍然感到这场危机来得莫名其妙。在谈原因之前,先通俗地说一下什么是经济危机。

一个国家的经济,由过热到停滞,再走向衰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发生经济危机。从其表面现象来说,就是你所生产的东西,有钱的人不需要,而需要的人又买不起;或者说,大家需要的东西无人生产,不需要的东西却还在大量制造。严重而又全面的经济危机,是以下述7种现象为其主要特征的:一是经济严重泡沫化(商品价格严重脱离价值);二是经济结构失衡,生产相对过剩;三是银行严重亏损,有的倒闭;四是很多企业破产,大量员工失业;五是发生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六是经济下滑;七是经济秩序混乱。当人类被动地接受惩罚后,又会回到价值规律上来,使经济得以恢复。但以后又会再出现经济危机,使经济呈现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因此,经济危机既有始,也会有终,所以称其为经济发展的周期性。

那么,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应当说,各个时期产生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更为重要的是,金融危机至今还在继续。此时,要对这场金融危机做出全面的寻根究源还不是时候。下面根据有关资料,讲五个主要原因。

篇6

由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引发的次贷危机迅速席卷全球,不仅造成美国本土经济的急剧衰退,也已演化成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为了挽救这个低迷的局面,各国纷纷出台了各种拯救经济危机的政策和措施。在商业信用崩溃的时候,号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大规模地运用国家信用,把那些濒临破产的企业国有化。而与之对比的是,一直以来颇被资本主义国家所病诟的高度国家集权控制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其经济的基本面仍然健康,这与狼狈应战的西方国家形成鲜明对比。于是,在经济学领域再次引发了对自由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的一系列的争议。虽然这个问题在市场经济刚建立的时候就开始讨论,但在当前新经济情况下,对市场和政府的职能的再次论证具有时代的意义。

2 市场的无效性

这场来自华尔街的金融风暴让人们对市场的有效性和自由经济的看法发生了重大的改变,重新认识政府作用的呼声此起彼伏。此次金融危机也标志着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强调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破灭。新自由经济理论主要推广三大理论:第一,自由是效率的前提,所有的规则制度的限制会阻碍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二,私有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第三,市场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的方式,反对政府干预 。但这次的金融危机,让人们看到:(1)无限制的自由给予了金融投机商与信用机构可操作的机会;(2)虽然市场通过人性的自利行为可以达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但是,在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商业信用、民间信用、银行信用、国际信用等失去可信赖的基础,这个时候的自利就意味着必须牺牲集体或国家的利益,如果每个人在经济危机的时刻只顾及自己的利益那必然导致危机的进一步恶化;(3)如果这个时候依旧提倡由市场来配置资源,那只会导致危机进一步扩散和对经济体的破坏。马克思在著名的《资本论》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部论著中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进行了精彩的论述。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危机的根源,还深刻地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个矛盾是无法调节,而且危机的规模和破坏性将一次比一次更加扩大和加深。大范围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市场是处于无效的状态,它对资源的配置已经不起作用,甚至会提供虚假或扭曲的信息。这时必须依靠政府出面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制止混乱的扩大,政府在危机时刻的稳定作用和暂时性的“国有化”措施能对经济起到一个良好的作用。美国巨额的救市计划,以及对实体经济的优惠政策,都表明当市场无效时候,政府这个无形的手正在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

3 政府职能的双重性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的职能与作用也备受关注,新的经济环境对政府的职能提出新的要求。正常的政府的职能可以归结为主要的两点:管理和服务。管理是管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使得整个国家各个机构能够安全有序的运作。而服务是为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提高公众的福利而工作。周春明在2003年就提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最基本职能是为企业和公民、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有效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制度保障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他们的公共需要。”[1]为社会提供有效的管理并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这是一个政府最基本的两项职能。围绕着这次经济危机,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各种应对方案,许多人看到政府的职能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这里笔者对政府的职能进行了重新的定位,政府职能具有双重性:正常性和应急性。正常性是指在国家内部环境或者国际环境正常安全的时候,政府履行正常的对国家的管理和服务;而应急性,指的是在国家处于特殊状况下(比如战争、自然灾难、经济危机等)一个政府为了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对政治经济所采取短期的特殊的措施。

与当前的经济危机结合起来,这场经济危机可以归结为主要的两点:市场无效和政府不力。在这场危机中,金融经济缺乏政府的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过度自由导致了投机的泛滥,使得金融经济严重脱离了实体经济,经济泡沫急剧膨胀,进而导致市场无效,使得整个社会的经济处于无序的状态。从应对市场无效性而言,西方政府的职能具有双重的性质,先从应急的管理角度看,把银行国有化,或者出巨资救助实体经济。虽然这些行为是违反了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的原则,但政府这些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阻止经济的进一步恶化,加大应急管理的力度,形成危机状态下特殊的市场秩序[2]。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国家都意识到金融监管的不力,也意识到国际金融组织的规定和各国的经济制度的规定存在着矛盾,于是许多国家呼吁改善和完善国际金融监管组织和规则,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虽然这些应急的措施是偏离政府的规范作用的,但在当前的情况下,如果希望通过市场的自发调整来解决这个矛盾,无疑是艰难的。因为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时候,公民信心的建立是市场无法给予的,而这个时候只有政府的这个最高的信用能够稳定社会,这种短期应急的措施只是为了更好地执行政府的长期的正常职能。世界银行总结各个国家的改革经营,得出结论:“现代政府的首要职责是做好基础性工作,具体包括:建立法律基础;保持非扭曲性的政策环境,包括宏观经济的稳定;投资于基本的社会服务与基础设施;保护承受力差的阶层;保护环境等。”[1]

政府面对危机时候的各项救市措施虽然干预了市场的运作,但实质上是为了宏观经济的稳定,保护社会经济中的薄弱环节,这亦是具有正常性质:为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创造和谐的内外部环境。 但同时,政府也应该界定这种应急状态的时间和范围,当经济恢复常态的时候,应该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做好正常的管理,提高管理的有效性,维持市场的正常职能。政府的职能具有双重的性质,政府在危机时刻所采取的稳定措施和暂时的“国有化措施”只是一个短暂的状态,是应急性的体现,当经济恢复常态和具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的时候,资本主义政府会非常果断地把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让位给市场,这是政府职能正常性的体现。政府的作用是做好管理和公共服务事业,而不是成为一个盈利的机构。政府通过向企业征收税收,可以获得稳定的安全的收入,如果政府参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那必然增加政府的负担,同时,也增加政府的风险。这次资本主义政府所采取的措施也不是现在才有,在以前应对经济危机的时候,西方的政府同样会采取这样的方式,把已经处于崩溃或者濒临破产的但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企业收购回来;当经济恢复正常,而企业能够独立经营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把这个企业卖出去。政府的职能所具有的双重性,在每次经济危机或者社会危机或重大的自然灾难发生的时候,都能够得到最好的体现。

市场不是万能的,它有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和矛盾,必须通过这种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来修正和恢复自身的机能[3]。但是,也应该看到市场经济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进步。从这场经济危机中,我们要讨论的不是自由市场经济是否已经走向末路。而是,我们要思考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职能边界,必须要避免极端的思想。经过改革开放30年,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取得一定的进步,政府,企业,个人和市场的关系也在走向一个逐步规范的过程。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大国来说,要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顺利过渡,政府的职能要从侧重于行政管理向侧重于公共服务转变。但强调政府职能的转变,并不是否定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的双重性,在市场失灵的时候,或政府缺位的领域,强化政府的应急性,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但同时也应注重政府职能的正常性,从实体经济的竞争中退出来,不参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使政府真正从社会资源的分配者变为监督者,从社会经济活动的划桨者变为掌舵者” [1]。

4 结论

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很难取得一个普遍认可的标准来划分市场和政府的边界,只要一个政府,一个社会所采用的政策是以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都是值得认可的[3]。中国的金融行业和实体经济能够在这次危机中经受住考验,得益于中国的金融管制,但同时也源于中国的金融行业还处于发展阶段,以资产证券化为核心的市场化进程还不够充分,所以也成功逃避了这次衍生金融工具的泛滥的危机。然而不管如何,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的任务是回过头来审视一下我国自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政府职能的变更和不断完善,认真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努力。

篇7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使经济危机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的盲目性决定了微观经济主体行为选择的自主性与分散化,导致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微观运行的冲突与矛盾;生产的无限扩大与以广大雇佣工人为主体的社会有效需求的相对萎缩,一旦生产普遍超过了工人的有效需求,经济危机就有了爆发的可能。因此-经济危机的本质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存在上述三个矛盾,也存在投资过度和信用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因此,经济危机在我国仍然有可能性与现实性。2008年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在当前经济危机中,更要慎重把握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尽可能减少经济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损伤程度。

2当前经济危机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经济领域的对话与合作更加频繁,各个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合作逐渐增强,贸易摩擦也逐渐升级。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已经跨越美国本土和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以极快的速度对全球各个经济体都产生着日趋严重的影响和破坏。

2006年春季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显现,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全面爆发。一年多来,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恶化,并进一步蔓延到实体经济,世界经济的衰退程度不断超出世界银行和IMF的预期。中国杜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李向阳认为。2008年发达国家经济已经陷入衰退,全球经济增长率大幅放慢;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说,2009年全球经济仍是充满变数和动荡的一年,整体形势甚至可能要比2008年更为严峻。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还没见底的征兆。美欧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破产还在持续增加,而且银行资产大幅度缩水。已注资200亿美元的花旗银行,目前市值缩水到1/10。另一方面,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迅速扩散。去年下半年以来通用汽车为代表的汽车业的亏损、破产和萧条还在持续蔓延,随着越来越大的市场风险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相互传染,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迅速抬头。一种“去全球化”的逆潮在世界各大主要经济体间浮现出来。欧渊由于原有的经济体制问题,近年来GDP的低增长,可能成为全球经济衰退中最危险的一环。2009年欧洲央行预测,2009年欧元区国家的GDP增长率将为-1%;经合组织预测如果算上所有欧洲国家,实际GDP的负增长可能达2到3个百分点。日本内阁府2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GDP在去年第四季度下滑的幅度(12.7%)超过了美国和欧元区,其出口支柱产业电子、家电和汽车受到次贷危机的严重打击。新兴经济体国家,金融危机造成外资撤退,股市缩水。本币大幅度贬值(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韩国货币均大幅贬值,幅度分别为24.8%、20.1%、8.7%、38.7%和31.3%);亚洲地区出现社会冲突和政治动荡,即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所说的“西衰东乱”。当前世界市场萎缩,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趋大,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外部需求造成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对东部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造成很大影响,GDP“保八”的目标比较艰巨,就业难度加大。

综上所述,本次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各国纷纷出台各项政策以减弱对本国经济的冲击,甚至不惜采用贸易保护主义;对以西方主流经济学作为理论指导的西方资本主义体系运行来说,经济大幅度波动和严重的经济危机成为不可避免的噩梦。《资本论》关于经济危机的分析又在西方社会引发了对马克思及其著作的狂热追捧,那么从理论角度来看,本次经济危机究竟是哪些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3当前经济危机的原因分析

经济学阐述的经济危机在当代表现出更深刻的现实性。对经济的破坏是整个世界经济史上空前的。三大矛盾依旧存在,各个经济体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内部的问题也更加复杂,如果我们在实际经济运行和理论研究中不考虑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情况,经济危机也必将在我国发生。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经济危机做一个详细深刻的理论分析。3.1不同理论体系指导下产生的经济实践不同

以西方主流经济学作为经济运行理论指导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经济人”假设的前提下,把人与人的关系物化为人与物的关系,即企业家对劳动这种要素的管理关系,通过各种制度和措施加强劳动利用率,不断追求利润的增加和财富的增值,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对作为要素的劳动力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尤其是在收入分配方面,在产品的分配方面,过度追求效率,忽视了公平,仅靠政府推行各种福利政策和提供一些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公平问题。社会财富分配不公产生的后果就是社会两极分化严重,供求严重脱节,物质产品的不断增加即社会供给的增加与社会有效消费需求的不足并行;而美国对于由于收入低下而无力还贷者赋予较低的信用等级,导致这些人贷款困难,无力扩大生产-盈利困难,还款困难,形成一定程度的恶性循环。因此,与其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信用度低下的人们不还银行贷款导致银行破产,更深刻的原因应该是由于收入低下导致无力还贷,而政府又为了房地产市场、汽车市场等的繁荣发展,而将无抵押贷款贷给收人低的无力还款者,最终必将导致银行破产,整个金融体系的主要链条断裂,从而波及实体经济,引起经济危机爆发。

按照唯物史观,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一种集体的交互行为,而不是某个孤立个人的行为。经济活动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前者是人们从对自然的交往中获得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活动,即生产活动;后者是从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活动,称为交易活动。

我国经济实践在改革开放后,GDP取得了年均9.7%的增长率,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57:1增大到3.28:1,东西地区收入差距2006年扩大到3.25倍。对于如何解决公平与效率问题,传统看法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通过二次分配解决初次分配没有解决的问题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不能在一次分配中达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而寄希望于二次分配,很可能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如果在一次分配中达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而把二次分配作为补充手段,解决初次分配可能会遗留的一点问题,则有可能很好地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在目前出口严重萎缩、投资疲软的情况下,要实现今年GDP增长“保八”的目标。必须依赖于扩大国内需求,而我国由于社会公平问题长期存在且日渐严重,政府从民生工程人手,把投资重点放在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上,这给我国实体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拉动内需的刺激政策逐渐发挥出作用。

3.2虚拟经济所占比重过大,经济泡沫成分过多

虚拟经济指经济活动中,以虚拟资产为对象,通过对虚拟资产的经营,以谋取利润和报酬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包括对虚拟资产的买卖、中介、咨询等。其中虚拟资产就是市场经济中所有没有价值却有价格、其价格在本质上是某种收入的资本化的资产。虚拟经济可以吸纳大量的货币资金,从房地产炒作到股票市场,从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到收藏品市场-从各种债券的买卖差价到外汇市场,总之,在可以反复交易的各类资产市场之间流动,并随时从虚拟经济中流出或流入。虚拟经济是和实体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活动模式,在实体经济的运行中起到资金配置、对货币资金冲击实体经济的缓冲器的作用。但虚拟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使经济体系的不稳定性增加,个人可以以炒作房地产、股票等虚拟资产增加货币财富,但一个社会不能仅仅依靠虚拟经济的发展来支撑整个经济体系。

而美国经济的“去工业化”问题,即美国“实体经济”的衰落则日渐严重。第一,战后美国GDP占世界GDP的一半左右,而到2004年以后该比重已经低于30%了。第二,从战后到现在,美国GDP的内部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如果用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和交通运输业表示美国的实体经济(依托于实实在在物质生产和服务的产业),用金融、保险服务业和房地产服务业表示美国的虚拟经济(依托于房地产、股票和债券等金融资产炒作的产业),美国实体经济创造的GDP占其全部GDP的比例从1950年的61.78%,下降到2007年的33.99%,且实体经济中最具代表性的制造业,1950年占总GDP的27%,2007年则只占11.7%;而其虚拟经济创造的GDP占全部GDP的比例则从1950年的11.37%上升到2007年的20.67%。美国战后的三大支柱产业,汽车、钢铁和建筑业往日的辉煌已不再,代之而起的支柱产业是金融服务业和房地产服务业。第三,上述美国官方提供的制造业统计数字仍然过高,对制造业依赖金融资产创造和炒作产生的GDP还要大打折扣。

美国的“虚拟性”在不断加深。美国债券(其中就包括次贷)、股票、外汇、期货、金融衍生品市场、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房地产市场成为美国人创造货币财富的机器。根据国际清算银行保守估计,2006年底美国境内的股票、债券、外汇、大宗商品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值约为400万亿美元,为2006年美国GDP的36倍左右。而其他国家最多只有十几倍,如日本是16倍左右、中国是10倍左右(2006年中国虚拟经济发展报告),充分说明美国经济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泡沫性。

虚拟经济的不断扩张使美国人趋之若鹜,放弃传统制造业去经营金融业,放弃产品和技术设计去专供金融产品创新的复杂设计。美国特殊的经济运行方式使得美国人在国内将几乎所有能够资本化的收人流都纳入了其创造货币收入的洪流,一旦虚拟经济泡沫破灭,社会各个阶层资产大幅度缩水,必然影响到实体经济的信心。

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刘骏民说,“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匹配良好时,虚拟经济将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广泛的融资渠道,转移市场运作的风险,从而有效保障实体经济的发展。然而,当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时,就会产生泡沫经济或者金融危机。”因此,我国既要积极利用虚拟经济发展对实体经济的保障作用,又要坚持适度发展的原则。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引发过多的泡沫经济。

3.3西方经济分析过于模式化,对实际经济运行缺乏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近年来,大量经济学者采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将各种经济问题都试图用经济模型来做以解释,经济学研究逐渐数学化。虽然经济学研究领域很多有争议的问题经过严格的数学模型的论证得以解决,但对于实际经济运行的理论指导作用却越来越小。理论指导最应该发挥的作用是对实际的指导,理论必须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认其正确与否,并且理论有客观的时间、条件限制,不同条件下的经济理论不能直接拿来指导实践。对于经济学家可能只是理论研究的失败,对实际经济运行则意味着一个社会错失发展良机,人们遭受巨大经济损失。采用西方主流经济理论进行激进式改革的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惨痛教训即是最好的佐证。

篇8

C: 国家从单一经济向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培养所需人才?如何确定适合自己国家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要求?

篇9

怎么能说坏经济会使人变好呢?

经济萧条是不是使人的身心变得更健康了?金融危机肯定会使人的身心受到很大的打击,很多国家最近自杀的,或者得抑郁症的,或者需要心理医生的人大幅度地上升。人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悲观的情绪会很严重。如果说金融危机期间会不会使人的心境变得更平和,我的结论肯定是相反的,不会!人们在经济繁荣、稳定增长的期间,才会感觉到更加愉快。这是心理学上很普遍的现象。因为人们本身就不喜欢危机,不喜欢萧条。你喜欢失业吗?喜欢你的财富大幅度地缩水吗?我想没有一个人喜欢。怎么能说坏经济会使人变好呢?中国大量的失业现象,几千万人的失业,会影响多少人,他们的心情能好吗?

我自己就是做企业的,金融危机一来,所有的企业家都变得更忙了。因为这个时候他们的市值在下降,他们的利润率在下降。他们会花更多的时候来扭转这个局面。他怎么可能会更闲适呢?他要面对很多困境,他随时要面临企业出问题,他要裁员,他随时要面对劳资纠纷。人做负面的事情的时候,心境肯定是比较差的。你跟人谈招人进来与跟人谈今天要解雇你,心情能一样吗?

没有任何经济证据可以证明,人们在经济萧条期会更关心环境,你能举一个证据说哪个国家在经济危机期间环境变得更好吗?

关于经济危机的思考

每次金融危机之后,人们都会反思,为什么会出现金融危机,我们过去对财富的看法是不是很妥当?从这个意义来说,金融危机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这跟人的心境是没有什么关系的。这种反思是非常痛苦的。

现在老百姓也在反思。但这个反思是不是一定会促成人们更关心环境,我找不到任何的经验数据来证明。人们可能对财富的看法更全面,对环保的意识更强,对人与自然的和谐更重视,会去反思和思考,这个我同意。这是经济危机的正面意义。

但人们无法避免经济危机。

作为一个学者,我一直在思考,人类有没有可能避免这类的金融危机的发生,或者说人类的经济体系是不是有什么内在缺陷,使金融危机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

我认为金融危机的产生,是人类经济体系的根本制度安排出现了大问题。什么银行监管机构不严谨,什么衍生金融工具泛滥,什么高杠杆经营,等等,都是次要的原因,根本的原因是人类过度追求金钱的生活方式及其创造财富的方式不当。这是过去两三百年形成的,以前人类连利润是什么都不知道。现在每个国家都在比GDP,企业在比市值,个人比身家。生活原来的意义,很多都丢失掉了。

利润膜拜的怪象

攀比出现在各个领域:不是你做得不好,而是别人做得比你更好;不是你没有钱,而是别人比你的钱更多;不是你不够出名,而是别人比你更出名;不是你的权力不够大,而是别人比你的权力更大;不是你居住的房子不够好,而是别人住的比你更好;不是你开的车不够好,而是别人的车比你更好。

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几乎都在绞尽脑汁,思量着如何跑得更快。为了确保利润或市值每年、每季、每月持续增长,公司必须永不停息地开发新技术、制造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描述新故事,乃至制造假收入、假利润、假报表;银行为了给不断累积的资产创造更高的收益,就必须永无休止地进行金融产品创新、不断延长金融衍生链条、不断扩张信用总量:个人为了财富身家的快速增长,必须不断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创业、兼并、收购热潮,不断发明各种能够让财富指数化增长的金融套利工具或欺诈手段。

篇10

2009年,中国传媒所面对的将是淘汰式的竞争。一些媒体在竞争中将会越来越被动,处于生存的边缘甚至出局。这些可能出局的媒体,有的是在经营上出现了重大失误,有的原本就处在边缘化的境地当中,大多都属于经营不善的媒体。这类媒体在经济环境良好的时候,由于企业广告的投放每年都会增加,所以也随之增长,当企业压缩广告投放、精打细算的时候,首先减少甚至停止的就是在这类媒体的广告。可以说,这一惨烈的竞争环境是中国当代传媒业发展的过程中所从未经历过的。

困境:影响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内因

虽然经济危机对2009年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但这种影响只是阶段性的,所带来的只是阵痛,而不会破坏和阻碍传媒业的整体发展进程。

影响中国媒体发展的根本因素,实际上一直是两个方面。

结构性问题:中国媒体的结构性问题主要是行政化的结构与市场化的竞争之间的矛盾问题。媒体的数量和格局是按照行政需要设置的,比如四级办电视,形成了全世界最多的电视频道。这样的格局,应该由政府行政拨款,但目前的情况是,媒体身处行政化的格局之中,却要进行市场化的竞争。这种竞争很难是良性的,缺乏市场退出机制,没有优胜劣汰。加上许多政策限制,如限制跨区域跨媒体经营,以及由此导致的各级媒体管理者和经营者的观念上的束缚,形成了中国媒体发展的“透明的天花板”。长期以来,媒体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在经营层面的创新实现的,以及中国市场的发展拉动增长的。而目前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同类媒体竞争趋于同质化。经营层面的创新已经招数用尽,原有框架内的媒体的发展动力逐渐耗尽。尤其对传统媒体来说,行政结构与市场竞争之间的矛盾已经白热化,越来越成为媒体发展的瓶颈。

转型期问题:互联网成为主流媒体,这一根本性的变化是2008年撼动媒体格局基础的一件大事。2008年7月,根据CNNIC的统计,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网民最多的国家,互联网的渗透率已经达到19%。而且互联网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有10%的中国人认为生活中离不开互联网。2009年1月,中国的互联网网民已达到3亿,渗透率达到接近25%。目前,互联网正迅速地向农村扩散,向更多的人群扩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传播形态已经成为传播中的主角,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传统媒体面临转型的严重压力。传播格局会因互联网的冲击发生彻底改变,媒体的经营模式也会随之调整。中国的传媒产业如何适应新的数字传播环境,探讨媒体经营和传媒产业模式,是时代对中国的传媒业提出的巨大挑战。

同结构性问题和转型期问题相比,经济危机只是产生暂时影响的阶段性问题。结构性问题和转型期问题是影响和制约未来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根本因素,经济危机只是激化现有矛盾的外因。

经济危机:打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胶着状态的契机

在中国传媒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积重难返的问题,阻碍了传媒产业的升级和转型。经济危机使得这些问题尖锐化,明朗化,这个非常的时期反而有助于原有矛盾的加速解决。在这个意义上,经济危机对中国传媒产业的未来发展是破局的开始。

结构性问题与转型期问题已困扰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多年,虽然越来越多的媒体和产业界人士已经认识到这些问题,并不断推动这两大问题的解决,但步履维艰。由于体制、机制、政策、观念等影响,近年来中国传媒业的发展一直处于一种胶着状态,缺乏大力度的根本性的突破。而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解决,中国的传媒业在未来的发展将会遇到越来越大的障碍,在全球传媒产业的竞争中将处于劣势。

目前的经济危机使得中国传媒业现有的矛盾激化,可以说,这是用破局打破胶着状态的绝好机会。

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一些弱势媒体将会处于经营艰难甚至破产的状态。尤其是地市级的媒体首当其冲。2008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一直在探讨并推动报刊市场退出机制的建立,经济危机对弱势媒体的冲击,将使得这一进程加速。另一方面,当很多媒体经营困难的时候,更为媒体之间的整合提供契机。通过市场化的整合,淡化中国媒体行政化的结构,是解决中国传媒业结构性问题的最佳途径。在经济环境良好的时候,即使弱势的媒体,要生存下来也还是较为容易的。当经济环境恶化的时候,一些边缘化的媒体迫于生存的压力,会更有主动性接受强势媒体的整合。

破局中国传媒业的结构性问题,最关键的是纵向的整合,尤其是上一层级的媒体对地市级媒体的整合。这类整合虽然已有先例,比如2005年开始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对地市级电视媒体的整合尝试,以及2008年辽沈晚报整合铁岭日报后改为“辽沈晚报铁岭版”,但难度极大,进展缓慢。当经济危机加剧了地市级媒体的经营困境时,这类纵向整合的难度会有所降低。当然,跨区域、跨媒体的整合也会由于经济危机而加速。普遍的经营困难,会促使更多的媒体经营者思考如何通过整合形成合力,共同应对日益残酷的竞争环境。

无论是纵向整合,还是跨区域、跨媒体的整合,主导者都是强势媒体。在整合的过程中,马太效应凸显。而通过整合,中国的传媒业期待已久的超级媒体有可能诞生,从而推动中国的传媒业产业不断升级。

策略:数字化转型帮助中国传媒业构建现代传播体系

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传播环境。经济危机对这些新媒体的发展虽然也会带来冲击,但有助于去除泡沫化,推动新媒体由资本驱动向营销驱动转型,使得新媒体的发展更加务实,对经营模式的探索更加深入。2009年初3G牌照的发放,又会成为中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的新的动力。2008年手机上网用户(半年内用手机上过网)达1.176亿人,增幅133%。PC互联网网民从2000万发展到1亿,整整用了6年多的时间,而移动互联网,仅两年就实现了从2000万到1亿的突破。2009年,互联网用户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互联网营销模式的更加成熟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会使得新媒体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由于互联网营销传播的价格较为低廉,形式丰富,加上效果更加明显,2009年,企业对互联网等新媒体营销传播也会更加重视。许多专家预测,2009年,互联网营销传播的营业额增长速度最悲观为10%,最乐观为30%。如果说,经济危机使得中国的传媒产业遭遇严冬,严冬中最温暖的地方将是互联网等新媒体。

面对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挑战,传统的大众媒体已经越来越感觉到压力。如何适应数字化的传播环境进行转型,是传统媒体的时代课题。数字化转型,并不是简单地建一个网站,而是要真正适应互联网的传播规律,把自己的价值最大化。传统媒体所建立的许多媒体网站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甚至成为媒体的负担。经济危机所带来的经营压力将会使很多传统媒体改变对数字化转型的简单的看法,放弃原来的思路,更深刻地思考在这个更复杂的环境中如何发展。其中一些强势的传统媒体对有价值的互联网媒体的并购整合将是一个新的趋势。

篇11

记者:全球经济受到美国经济危机的拖累走进低谷,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在不断显现。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您如何预测中国报业2009年的发展?

吴海民:2009年的中国报业会急剧萎缩。这种萎缩表现在各个层面:

首先是报纸发行总量的急剧萎缩。2009年全国报纸发行总量难逃迅速下降的厄运。事实上,发行量下降在2008年下半年就已经显现出来:由于涨价,都市报从0.5元到1元,从此不少读者开始远离报纸,一般报纸发行量缩减20%-30%。北京有几千家报亭、报摊,前几年日均售报在200份左右,甚至270份。2009年报摊日均零售报纸的总量将下降到100份左右。

第二,版面的萎缩。过去我们崇尚过厚报,各大报纸纷纷扩版、分叠,越来越厚,有过“厚报时代”一说,北京都市报的日均版面在60-80版之间。由于2008年纸价的飞涨,厚报时代宣告结束。减版、缩版成为一时的无奈。2009年纸价虽会回落,但不可能恢复到之前的价格水平。宏观经济不景气,报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版面的控制会更为谨慎。报纸的信息量随之减少。

第三,广告的萎缩。广告的减少更令业内人士担忧。一般估计,各企业的广告投入计划会削减20%左右,乐观预计10%左右,总体削减已成定局。报业广告收入会由此受到巨大影响,报社利润水平大大降低,亏损面持续扩大,负债率不断上升。

第四,报纸的社会活动、品牌推广活动将会萎缩。报社财务计划中的品牌推广、社会活动资金将遭遇大幅削减。举办活动、推广品牌需要资金,这方面的压缩,将给社会造成一种印象:报业的活力在减弱、张力不足,报业的影响力日益式微。

第五,报业的业务扩张将放慢脚步。前些年有些经营不错的报社,在做好主营业务的同时,创办、收购子刊、子报,或者向其他媒体进军。这是报业自身转型的战略安排,是一种好的态势。特别是资本运作的报纸,都有相关扩张计划。2009年的外部形势、财务状况吃紧,会使扩张的脚步放慢,甚至停滞。

选择:

报业大并购时代来临

记者:在您看来,报业在2009年必然会经历比较大的起伏,面对挑战的同时报业是否蕴含着机会?

吴海民:在危机的形势下,报业、读者都在进行着新的选择,报纸发行市场将出现一次重新洗牌,读者订报时突然发现,长期订阅的报纸没有了生命力,就会选择更为强势的报纸。有些报纸虽然不错,但是碍于经济困顿,发行工作做的不好,读者很难买到,最终也会被读者抛弃。发行市场上会出现重新筛选的过程,这个过程会给那些真正的、有持续发展潜力的报纸以机会。

几十万、上百万读者选择报纸表面上是看不见的,但实际上每天都在发生。它不是一个集体行为,是一个个人行为、渐变的过程。没有人号召,但是每位读者都在衡量、检验着报纸,哪些报纸值得我去阅读。在读者自觉的、自然的、渐变的筛选行为中,有些报纸自然就被淘汰了。这种渐变过程,决定了读者的心理更为牢固,一旦改变了某种观念,对某个报纸形成一定的看法,就很难发生改变。这种共识的力量巨大,最后市场就稳定下来,读者迅速抛弃其他报纸,一家独大的态势出现,一城一报的现象浮出水面,赢家通吃的规律就发生了作用。这种过程是渐变的,在没有外来因素的情况下,需要极其漫长的时间。事实上,这种洗牌一直都在进行,不过,在今后的几年中会更加严峻。

记者:您的意思是机会是给最强势的报纸准备的,一个整合市场、扩大市场份额,赢家通吃、最后形成一家独大格局的机会来了。

吴海民:可以这样说。广告投放也会越来越集中在几家强势媒体的手中。广告投放总量在缩小,个别报纸的市场份额却在扩大,转移的过程使许多报纸中断了生存的血脉,最后淘汰出局,与此相反,强势媒体通过扩大自身市场份额,增加了收入。不仅报业广告如此,事实上整个传媒业也一样,广告会向强势媒体集中。前几年的广告泡沫在2009年将会破灭。广告泡沫比如:楼宇广告、户外广告、电视贴片广告、视频网站等在经济危机下会迅速破灭。2009年的广告商寻找的是最可靠的媒体。在这时,传统的优秀报纸倒成了可靠的投放对象。

除此之外,这是在给报纸自身管理带来一个调整的机会。中国报业这20年风风火火,都处于一种扩张的态势,瞻前而不顾后。经济危机的突然来临,使整个报业开始冷静下来,审视自己,审视未来。如果在这个时候能把体制上的问题解决好,也未必不是件好事。市场态势严峻,要求我们在管理上要更精细,各类支出要更科学,人力资源要进行调整,减低管理费用,合理调配财物等等,这些调整都是必要的。

这个时候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好时机,是一个低成本扩张的机会。大并购的时代来临了。过去的报纸各自为战,各自隶属一个行政母体,没有形成全国性的、统一的大市场。另一方面,媒体要价过高,也是一个制约因素。现在有些报纸的要价能力大减――这时正是产业大调整的有利时机,跨行业扩张的门槛已经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而下降。

变局:

报业下行趋势不可逆转

记者:您在2005年提出“报业冬天”论的时候,没有经济危机,更多的是从媒介产业的变局角度进行阐述的。增加了经济危机这个层面之后,您觉得两者中哪个因素对报业的影响更大?

吴海民:大家目前最担忧、最重视的是经济危机对报业的影响。实际上更值得大家关注的,还是媒体的变局。经济危机会有反弹、转好的机会,是暂时的,熬一熬就挺过来了,不怕。但是媒体结构、生态、各类媒体力量对比的变化却颇让人担忧,报业下行的趋势不可逆转,报业自身的竞争优势、报业的活力、生命力在哪里,这是值得思考和关注的。

记者:那面对这种注定的变局,媒体应该怎么办?

吴海民:这是战略选择的问题:是坚守,还是放弃?什么时候该坚守,什么时候该放弃?什么人有资格坚守,谁想坚守都没有资格,只能放弃?这种判断需要结合整个媒介走势的判断和对报纸自身发展的判断。许多报纸应该放弃:这种放弃是明智的,因为看不到希望。不要寄希望于市场反弹后的恢复,事实上,许多报纸已经没有这样的机会。

记者:在报业竞争中有领跑者、追随者和挑战者,具体到这三者又该采取怎样的策略呢?

篇12

这些耀眼的光环与颇具传奇的个人色彩,都让保罗・克鲁格曼的中国之行在一开始就广受国人关注。

富迪抢得头彩

在最初的保罗・克鲁格曼来华行程中,只有北京和上海,并没有安排广州之行。富迪公司高层在得知保罗来华的消息后,敏锐f察觉到这是一次难得的商机,“如果能邀请到保罗・克鲁格曼这样的世界经济预言大师来为公司的发展把脉,将极大地提高公司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影响力。”可问题的关键是,与富迪公司高层有着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他们都明白能邀请到保罗这个“香饽饽”对于自己公司意义重大。一场关于保罗的争夺战就此展开,参与的企业中不乏中国移动、蒙牛、伊利等知名企业。虽然富迪公司在直销业界已是知名企业且具有很强劲的实力,但与这些传统老牌企业相比,在实力和影响力等多方面都有不小差距。不过富迪公司没有因为有这些大牌企业参与而退缩,公司高层连夜展开部署,通过一系列颇具想象力的运作,并充分利用直销企业在经济危机时刻的惊人表现为谈判内容之一,最终成功促成保罗・克鲁格曼的广州之行。

除富迪外,保罗・克鲁格曼的广州之行还有中国移动、蒙牛乳业、广汽丰田、星河湾地产、颐和集团等赞助商,但富迪毫无疑问博得了头彩。在5月13日的富迪广州之行安排中,一大早,保罗・克鲁格曼专程来到月朗国际和富迪健康科技在广州的办公区参观调研;上午,保罗・克鲁格曼来到中山大学礼堂参加以“富迪非凡成功”为主题的个人演讲会;下午,保罗・克鲁格曼继续在中山大学小礼堂进行“中国奇迹与广州创新”对话会,美国富佑集团董事长陈怀德以广东创新经济代表的身份获邀与其他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一起同台对话。

这样的安排使富迪健康科技展示了不同凡响的运作能力,为2009年的中国直销业创下一个奇迹。

克鲁格曼对话中国

一到广州,保罗・克鲁格曼的全程接待都由月朗和富迪公司负责,月朗国际全球总裁钱港基和富迪长成系统全球总裁骆超几乎是全程陪同,也因此有机会与保罗・克鲁格曼进行了关于经济危机与直销机遇方面的充分交流。

为了迎接这位世界顶级经济学家,富迪的工作人员作了大量精心的准备,从入住酒店的安排到办公区的布置,每一个细节他们都考虑周全。中国式的用心显然也赢得了克鲁格曼的“欢心”,保罗对富迪公司的安排表示由衷的感谢。5月13日早上,演讲会开始之前,在月朗国际董事长暨美国富佑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怀德、月朗国际上市公司董事局主席胡静、月朗国际全球执行总裁钱港基、月朗国际及富迪科技首席咨询顾问骆超等人的陪同下,保罗・克鲁格曼参观了月朗和富迪在广州江湾商业中心的办公区。保罗的出现让在场的工作人员与经销商兴奋不已,而保罗丝毫没有“大牌”的架子,签名、合影都欣然接受。

当然,作为经济学专家,克鲁格曼最感兴趣的还是月朗和富迪的产品、模式以及全球发展。在富迪公司会议室举行的一个小型欢迎会上,当陈怀德说到月朗成立不到两年时间就已经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分公司,全球销售业绩突破8亿美金的时候,保罗惊讶地说:“是吗?非常震撼!”当得知富迪公司的产品获得了欧盟CE认证、美国FDA认证以及多个国家专利认证,并在70多个国家销售火爆的时候,克鲁格曼连声发出“不错”的赞叹。

参观完富迪公司后,保罗赶往中山大学,出席在那里举行的系列演讲活动。

上午,保罗・克鲁格曼来到中山大学梁锯堂参加以“富迪非凡成功”为主题的演讲会,能够容纳1000多人的大礼堂挤满了富迪公司的销售精英和广州中山大学的学生。除了作为主办嘉宾的陈怀德、钱港基和骆超之外,大会还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王则轲、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梅新育博士等作为嘉宾出席,共同探讨全球经济危机与直销机遇的话题。

在演讲开始之前,王则轲教授给了克鲁格曼很高的评价,“他不但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还是一位有良知并富有鲜明色彩的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没有将自己束缚在象牙塔内做学问,他经常深入民众了解情况,并经常在《纽约时报》的专栏里为普通民众呼吁,抨击政府的经济措施,是一位受人尊敬又特立独行的学者。”

而骆超则代表主办方向在场观众简要介绍了富迪公司的历史,以及在当前金融风暴下,富迪公司不但没受影响反而加快发展的状况,“到现在,我总共服务了30多家企业,在我服务过的企业中,还没有哪一家企业能像富迪这样创造如此多的奇迹。”随后,骆超还对富迪几年来在慈善方面的贡献做了介绍。

在嘉宾致辞结束后,观众们期待已久的保罗・克鲁格曼登场,他一走进会场便迎来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轰动的场面绝对不亚于大牌明星的演唱会。

保罗・克鲁格曼演讲结束后,在月朗国际全球执行总裁钱港基的亲自主持下,论坛的对话环节在克鲁格曼、陈怀德以及与会的张立群、梅新育等嘉宾中展开,一场关于世界和中国经济危机中企业何去何从的趋势性讨论犹如一次“华

山论剑”,让在场人员倍感精彩和鼓舞。

上午的演讲和辩论让保罗・克鲁格曼意犹未尽。下午,由广东电视台和广东出版集团主办的“对话克鲁格曼・中国奇迹与广州创新”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中文系小礼堂进行。央视知名英文主播芮成钢作为现场主持嘉宾将整个对话分为两组进行。一组是克鲁格曼对话中国经济学家,另一组为克鲁格曼对话以陈怀德为代表的广东当地优势企业家,大家就经济危机下的广东产业突破等话题进行了充分的沟通,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体中的作用将愈加明显。

克鲁格曼眼中的世界经济危机

“今天我讲了很多比较悲观的东西。因为现在经济面临危机,但随着未来经济的日益复苏,我们可能20年后就记不得这场金融危机了,我们会看到世界更加地富有,更重要的是我们会看到发展中国家正在沿着正确的道路,让自己变得更加富裕。我非常期待看到中国巨大的成功,我想我们也能够在未来几年里度过这场难关,这样中国将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未来。”

――保罗・克鲁格曼

警惕可能到来的“大萧条”

克鲁格曼在演讲中首先谈到了此次经济危机与之前经济危机的相似与不同,“我十分清楚这次的经济危机有多么严重,这一次的经济危机与80年代的经济危机不同,这次危机覆盖了全球大多数国家,是自二战以来首次全球经济萎缩。国际贸易链缩小,当前的全球贸易同比去年下降了10%到2070,某些国家的贸易额甚至下降了30%到40%。”

“很多人认为这次危机与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情况很接近,我还不能完全肯定这一论断,但现在的局势与‘大萧条’的第一年非常相像。”克鲁格曼认为现在的情况甚至比“大萧条”时期更加糟糕,不过并不是没有机会挽救,“真正意义上的‘大萧条’是在1929年金融系统崩溃之后的第三年开始的,现在我们可以避免最糟糕的情况。”

克鲁格曼从地理经济学方面阐述了此次危机的历程,“美国的次贷危机是导火索,过度借贷与住房泡沫导致了次贷危机的产生,随后蔓延到欧洲,东欧地区的形势十分严峻。那些鼓吹消费的人为什么不去东欧、拉脱维亚看看。”拉脱维亚与东欧诸国在转向市场经济后,在西方的指导下,不顾自身国家的实际状况一味照搬美国的经济模式,依靠借贷和投资,国家的GDP近年来呈高速增长,然而祸根也就此埋下。

“曾经的繁荣让我们认为上世纪的‘大萧条’不会出现,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银行越来越安全。银行、对冲基金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越来越不受节制与监管。”克鲁格曼预计将有很多银行在这场危机中消失,以前的金融体系将不复存在。

走出危机需要全球参与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如何采取措施使经济危机尽早结束,2009年第一季度结束后,不少学者曾发表看法,认为全球经济已经开始复苏,现在的经济趋势呈现“U”型或者“V”型。克鲁格曼却担忧地说:“我觉得我们此次所面临的经济危机并非是“U”或者“V”型的发展趋势,因为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确实已经触底,但并没有任何反弹的迹象,这很可能是一个“L”型的处境,全球经济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办法复苏。”

对于前景,克鲁格曼表示了谨慎的乐观,“衰退的步伐和程度在慢慢放缓,中国第一季度的数据显示出了复苏的迹象,但我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个现象,因为我不太相信官方提供的数据。就算中国的经济在复苏,对于全局的影响依旧有限,因为中国的经济只占世界经济总量的很小一部分。”针对一些人提出的中美牵头走出危机的说法,保罗反驳道:“要走出此次经济危机仅靠一两个国家带头是完全不现实的。相反,需要的是全球所有的大国,乃至每一个国家共同努力。”

中国成为最大经济体需20年

谈到中国经济第一季度有复苏迹象时,克鲁格曼也谈了很多关于中国经济的看法:“我认为中国要变成世界最大的经济体需要20年时间。”

同时,克鲁格曼表示并不确定中国是否能在五年内超过日本,但这一天肯定会到来。

另外克鲁格曼还对中国的将来提出了建议,假设我们度过了难关,我们未来会如何?中国目前是一个廉价的劳动力出口国,现在的生产价值链往上攀升,劳动力密集型的一些行业已经从中国转向越南,哪怕中国采取这样一些转型的措施,根据美国劳动力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制造业的工人收入水平只是美国制造业工人的4%。中国完全可以学习30年前韩国的做法,通过从事更加高精尖端的制造业,而不是通过简单的劳动密集型来生产,来实现自然发展,只有技术越来越复杂,不断发展,才会往价值链的上端走。

中国怎样才能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到生产资本密集型产业?克鲁格曼认为,中国必须更依靠提高内需,而不是出口。

同时,克鲁格曼提醒,中国发展步伐如果太快是肯定不合适的:“要有基础设施,要有好的电信通讯,要有足够的能力才能够在技术杠杆上向上爬,如果速度太快的话是不好的。”

美中关系与贸易保护主义

不少经济学家提及各国恢复经济时,总会谈到该国是否应该通过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来维护自身利益,而在美国国内也有不少人呼吁政府采取保护措施来维护本国利益。当谈及这一观点时,克鲁格曼直截了当地表示,贸易保护主义不会在美国流行,相信也不会在主流国家实行,那样做只能让金融危机越演越烈,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克鲁格曼认为,从贸易政策来讲,各个国家都做的不错,包括中美在内的世界级大国,“目前的贸易保护主义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我认为我们不太可能回到老旧的保护主义。当然受政治影响,不少大国标榜买自己制造的产品来‘自救’,但这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口号,并未真正意义上的实施。因为很多政府部门的官员意识到了避免保护主义的重要性,一旦我们回到老路上,我们将耗费3代人的时间来重建自由贸易体系。”

当然,如果现在世界经济继续低迷下去,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边世界经济持续衰退,甚至连续几年世界各国的失业率达到较高百分比的话,那么届时将面临的情况就是贸易保护主义会愈演愈烈,“我也不确信这个情况到底会不会发生,我还是比较担心世界经济的未来和前景,因为很难看到现在这个威胁到底什么时候会终结。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会抬头,会给我们沿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关于经济危机中机遇与挑战的“华山论剑”

在克鲁格曼的广州行之中,他和很多来自中国的经济学家及企业家进行了直接对话,其中不乏精彩的思想碰撞。

张立群VS保罗・克鲁格曼

张立群首先以一组经济数据阐述了中国近几年的经济变化,这些都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点由外贸开始向内需转变。针对保罗在演讲中提到的中美间的巨额顺差,张立群表示这是一个复杂的

过程,人民币的低利率、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美国方面的出口限制等都是造成巨额顺差的原因,“我相信未来会发生变化,巨额顺差将会减小。”随后张立群询问保罗对中美贸易未来前景的看法。

与大多数西方学者一样,在顺差问题上,保罗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是问题的关键,“无论你们今后采取什么样的改变,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是否采取了一个巨大的货币输出政策来扶持出口。我认为中美贸易关系在未来还会保持紧密联系,尽管有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但双方都明白我们不能重拾保护主义,那样只会让情况更加糟糕。”

钱港基VS保罗・克鲁格曼

围绕着保罗提出的中国的货币输出政策,钱港基对保罗的这一说法感到疑惑,“为什么中国是货币输出国,而日本不是?”钱港基还请保罗解释“经济危机可能还将持续五年”这一说法的原因何在。

对于钱港基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保罗避重就轻地谈到,“三年前美国是中国货币政策的净受益人,你们赚取外汇,我们享受大量廉价商品,这对大家都好,但这不正常。过度消费和巨额盈余带来的失衡,最终将对两国产生伤害。日本与中国不同,日本有着庞大的本土市场,其出口所占比重远比中国要小。”

关于危机可能持续五年的原因,保罗解释道:“就算我们已经度过最艰难的时期,但我们还有一个滞涨期,度过这个时期大概需要五年的时间。”

钟伟VS保罗・克鲁格曼

克鲁格曼遇到的第二个对手就是与他同为知名经济学家的钟伟,作为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的主任教授,钟伟对克鲁格曼的书籍和研究显然比其他领域的人士更为深入。

一登台钟伟就以克鲁格曼曾发表的言论进行提问,按照其曾发表的言论,中国按照现在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跟ARE的经济体很不一样,因为中国规模很大,如何让中国继续保持出口增长的模式,会不会也陷入到产品不能成功升级转型的困境当中。

克鲁格曼显然没有意料到钟伟会就自己的言论进行提问,在思索片刻后,他谈到如果世界的经济复苏,还是有很大的一个增长前提和余地,但这个过程,全球化进程和纵向分工,中国也在不断提高价值链的位置,这个不可能说不分工,但是也会有一些矛盾、一些问题和一些摩擦,最后克鲁格曼笑到,“到底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突破现在这种陷阱和困境呢?答案是我不知道。”

随后钟伟对克鲁格曼所阐述的全球经济可能会有另一个失去的十年,跟当年的日本一样,从美国的角度看,美国经济大概什么时候能够摆脱零以下的增长进行追问,克鲁格曼坦言自己研究还没有任何的结果,这让人觉得看不到未来,很可能金融危机会延续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陈怀德VS保罗・克鲁格曼

作为在金融危机中成功避难的企业,陈怀德所率领的富迪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让业内人士所瞩目,作为直销行业的唯一代表,陈怀德也在会议中担任压轴嘉宾向克鲁格曼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贸易保护主义是否会抬头?对富迪公司的全球发展战略是否会有阻碍?并询问货币结算对企业海外业务有哪些影响。

保罗首先对陈怀德通过“另辟蹊径”来成功上岸的做法和思路十分赞赏,并感叹在金融海啸中,富迪能够在如此严峻的经济环境下取得如此快速地发展,让他有点意外。

克鲁格曼笑言其实现在并没有一个重大的保护主义运动,甚至美国坚持的是一个反保护主义的政策。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货币结算对企业海外业务的影响还不算大,可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做选择。保罗表示美国欢迎像月朗这样的公司去发展,请陈怀德放心,美国的经济环境没有问题。更期望月朗能以这种思维模式带动更多的行业,共同恢复经济建设。

克鲁格曼+富迪=双赢

保罗・克鲁格曼演讲会结束了,作为第一次来到中国的他,可谓不虚此行。除了与中国经济学家、企业家都有交流以外,不菲的出场费也让他赚了个盆满钵满。毫无疑问,克鲁格曼肯定是中国之行的赢家,而中国学术界的精英们也借此机会与顶尖的经济大师接触,并向保罗以及世界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他们也是赢家。

诺贝尔经济学家来访,谈当下的经济危机,这样的焦点事件可以吸引许多人的眼球,参与活动报道,并组织讨论的各大媒体也借机提高了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他们也是赢家。

可以说保罗・克鲁格曼此次广州之行的活动是一次多方共赢的完美结局,然而最大的赢家还是富迪公司。虽然此次活动让富迪公司花费不少,不过借着保罗、业界专家以及各大媒体的东风,富迪公司此次可谓出尽了风头,而且回过头仔细一算帐,会发现富迪的收益绝对远远超过投入。

第一,超值的广告放送。最年轻的诺贝尔经济家、世界经济预言大师、经济危机与中国,单凭这些字眼就足以让各大媒体的对保罗・克鲁格曼此次来访趋之若鹜,多家电视台、平而媒体、网络媒体都采取了全程跟踪报道。作为拥有讨论专场的富迪,自然跟随着对保罗的报道,在这一期间频频亮相于各大媒体,且多在黄金时间。如果单纯在这么多家媒体上投放广告,那么这笔资金无异于天文数字。

第二,品牌价值得到明显提升。直销企业品牌能被普通大众知晓的十分稀少,大多数人提到直销也只能联想到安利、雅芳。凭借保罗来访,富迪将被更多普通人所了解。更重要的是,如此重大又有影响力的活动通常是由具有雄厚实力的知名企业承办,富迪能拿下此次会议,无形中会让所有看过了解到此次会议的人产生一种认同感,即这是一家具有雄厚实力的大企业,这种潜意识里的认同将极大的提升富迪的品牌价值。

篇13

因此,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思维导图的应用,经常在历史人物的介绍与历史事件的分析中,插入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们以“拼图”的方式,开展复述与讨论活动。如在《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这课的教学中,我就在课前做好了教学预设,花了大量的心思为学生设计了导学案,在学案中,我以“感受危机一一探究危机一一应对危机”为思维主线,通过“知识清单一一巩固练习”这些辅助材料,开展小组探究活动,实现先学预热,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课前,我将导学案分发给各个小组,利用多媒体课件,提出先学任务,鼓励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时问内开展先学活动。在思维导图的指引卜,大部分学生能把握好探究的大方向,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个抽象的社会问题展开积极探究,有效地消除了学生们的畏难情绪,开启了他们的思维空问。

二、巧设探究任务,走进历史情境

高中生正处于情感丰富、满腔热血的青春年华,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抓住情感这条线,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历史素养,鼓励他们走进历史,了解历史。在我的课堂里,我常将情境与任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如问题情境、生活话题、小辩题等,设计探究任务并鼓励学生们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自主探究,让他们在“做”的过程中,以历史的情怀看待问题,以历史的角度角军决问题。

在本课“探究危机”的活动设计中,我创设了一个探究任务:阅读材料,结合书本第2, 3自然段的内容,从生产与销售的角度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在这个任务活动中,我并小直接将材料以文字形式依次呈现,要求学生阅读、思考、讨论。而是将静比的材料内容,以“微采访”的动态形式展示出来。在课前,我通过录制视频,变身记者,呈现材料,并向同学们提出问题,以抛砖引玉的方式,将问题转移给学生。这样的活动形式,实际上换汤小换药,依然是根据材料展开探究活动,但是效果截然小同,学生们小仅乐于接受,而且积极性很高,有效地扩大了活动的覆盖面,可谓事半功倍。在这样的学习氛围卜,学生们乐于想、乐于做,这小就是良好素养的形成吗?

三、连接影视作品,再现历史情节

历史离我们毕竟太过遥远,对学生,甚至是对我们这些年长的为师者,它也是陌生而抽象的。正因如此,以历史为题材或背景的影视作品,成为我们了解那个年代的有力途径。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小妨将静比的书本与动态的影视作品结合起来,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作为切入的媒介,达到生活与历史的平衡,引发学生们的热烈讨论。同时,借助节选影视作品,再现历史情节,鼓励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走进情境,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