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启发式教学方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篮球课;启发式教学;实际运用;教学质量;分析
一、关于启发式篮球教学
(一)什么是启发式篮球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课堂教学任务,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出发,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灵活性为目的,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启发诱导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篮球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启发式教学具有较高的教学灵活性,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创造一个适合启发式思考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主动发现篮球技巧方面的问题,在教师的点拨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答案,培养学生主动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篮球课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主体,教师采取的普遍是知识灌输式教育,教师做为主导方向学生传授篮球技巧,而学生对篮球技巧的掌握程度取决于自身的篮球技能和理解能力。启发式教学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学生作为篮球教学中的主体要将自己对篮球的理解运用到实际练习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启发式篮球教学的类型
1.情感启发式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学生个人情感支配作用较强,当学生对篮球课程具有较强的兴趣时会表现得比较兴奋、积极,当学生对篮球课程兴趣不高时情绪容易低沉消极,学习能力下降,情感启发式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从情感上接纳篮球课程,避免学生的抵触情绪影响训练结果和教学进度。因此,教师不能仅依靠单纯的讲解,而应适当增加动作示范从情感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讲解基础传球规则时,可以先对知识点进行大致的讲解,让学生先了解传球的规则和动作技巧,接着从传球的力道和方向等方面进行示范性讲解,通过教师的亲身示范让学生对传球动作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初步讲解之后针对一些有难度的动作和技巧,需要教师真对其中的难点和要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教师可以依靠视频动作分解,用慢镜头将视频动作进行分解,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掌握其中的要点。除了视频讲解以外,可以适当进行案例分析,比如拿一些犯规动作或者专业球员的精彩比赛视频进行参观学习。从专业球员的动作中进行深入分析讲解,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动作技巧,并将这些技巧运用到实际练习中提高自身的篮球技能。由于每个学生在个人学习能力、篮球技能等方面存在差异,对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内容有不同的理解,针对领悟力不高的学生,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理解进行指导和陪练。
2.团队激励式教学。篮球是一项讲宄团队配合的运动项目,每个学生既是独立的个体也是团队中的一份子,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篮球技能、运动天赋等,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团队,每个团队要有篮球水平较强的学生作为学习榜样,不同团队之间用相互比较学习的方式刺激教学,通过团队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实战中掌握篮球技巧。团队激励式教学考验的不仅是学生的个人能力,还有团队协作能力和配合力,通过激烈的比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教师从学生的比赛过程中可以看出每个学生的不足并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学生也能从实战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其他学生的长处,在公平竞争和积极参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篮球技能。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动作练习,并将学生的训练过程拍成视频作为后期学习参考资料,从学生的实际训练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篮球技能和动作要点的掌握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对篮球训练会产生一定的疑问,此时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收集学生在训练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指导,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能力的差异,可以组织一对一辅导的形式或者两人一组作为陪同练习,让学生能够相互指导、相互学习。
二、启发式教学法在篮球课中的运用实例
本次研宄随机抽选了某高校两个篮球普修班作为实验对象,其中一个班级作为启发式教学实验对象,另一个班级作为对照班,在实验之前先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身体素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身高、体重、投篮姿势、命中率、用力控制等,要保证两个班级的篮球水平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以确保实验的有效性和公正性。实验之前除了调查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篮球技能之外,还需要调查学生的兴趣习惯和对篮球的学习态度,实验中对实验班级采用了情感启发式教学、团队激励式教学和视频讲解、动作分解训练等教学方式,教师改变了原本单一死板的教学方式,在实验班内为激励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创造了一个轻松的环境。在实验班内,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动态的,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地调整,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实验证明采用启发式教学的班级和对照班的学生相比较,实验班的学生在教学之后具有更强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在试验之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的身体机能和篮球技术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两个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启发式教学实验班的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强,在篮球动作技巧、投篮命中率、团队配合能力和学习兴趣方面的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班的学生,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启发式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启发式教学在篮球课中的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三、启发式教学在篮球课应用中的优点
启发式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篮球课的兴趣,课堂中教师通过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拉进师生关系,并及时发现学生在篮球学习中的问题给予适当的指导。启发式教学对教师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从学生的训练情况和比赛情况中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让学生从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思考问题。启发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学习目标,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和其他学生之间的差异,对篮球水平较高的学生而言,可以将学习重点放在自身能力突破上,发现自己篮球能力上的不足,有重点地提高自身水平。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而言,可以树立一个学习榜样,将重点放在基础巩固和能力突破上。教师要善于创造一个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的思维保持在集中、灵敏的状态,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作者:耿恩虎 单位:河北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文炬.启发式教学法在初一体育篮球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考试周刊,2015,(13).
[2]祝朝选.如何提高普通体育课中篮球课的教学质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3).
篇2
一、认真研究教材,正确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有的教师把启发式教学单纯地理解为采用提问的方式灌输知识给学生,而学生只是机械地回答教师的提问,不发挥自己的能力去理解所学的知识。这主要是教师忽视了教材的钻研、寻找教学的突破口这个重要环节。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要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要求外,还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将教学任务转化成若干知识点,并辅之以恰当、多样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单纯地想几个问题来提醒学生注意。例如散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的教学,要侧重其特点和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和教学,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而在议论文的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中学生好动、爱争辩的特点,设计一些争论性的问题,在议论中把握文章的要求,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讨论逐渐深入,最终形成了对文章的理解。在教学《失街亭》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街亭失守是马稷之过吗?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课堂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另外,教师还可采取情景教育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想象,设想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自己能做些什么,会有什么样的感情,然后说出来或写出来,再与课文相对照,体会文章的特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通过学生揣摩课文以后,教师提出一些相应的问题,使学生顺利地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难点、重点问题。
二、精心构思,设计恰当问题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因其教学思想在不断变化、丰富,启发式教学也是如此。如:提问―回答是启发式教学的常用方法。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体、班级、年龄,设置恰当的问题和提问的方式。设计的问题应是具有提示性、隐蔽性、可创造性,而答案也不需要统一。所谓提示性,是教师的提问要切合教材的要求,具有可感、直观的特点;问题的隐蔽性,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得出答案;问题的答案要具有可创造性,能启迪创造思维,使学生能跳出教材,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发现新的视点。
三、开拓思路,辅助多种教学手段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给学生设计和提出问题,还应辅之以多样而有效的教学手段。如在教《阿Q正传》时,教师可让学生观看电影《阿Q正传》;上《〈呐喊〉自序》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在因特网上查阅鲁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上《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时,让学生编演其中的一些片断。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起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启发式教学的过程是逐渐深入的,有如剥笋般将文章的内涵、事物蕴含的道理呈现在学生面前。它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的学习方法。掌握了这种从现象剖析本质的方法,就能举一反三,实现有效自学,尤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自读篇目,这是学生运用启发式学习方法进行自学的“实验田”。
当前语文课教法改革的重点应是,合理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以及在语言方面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这里以举例性质提出几点意见供参考。
l.不要机械地搬用教学参考资料讲课,而应从班级学生学习语言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应当让学生着重学些什么,怎样才容易学,怎样才学得有兴趣,怎样才学了有用,以及怎样在语言训练中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2.增强信息观念,不作脱离语言文字的架空分析,不重复介绍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不向学生提出不费思索就能回答的问题,不把语文课教成毫无信息价值或者“炒冷饭”的“泡沫课”。
3.教学生朗读,不要一律采用“吃大锅饭式”的齐读方式,而应当多作指名朗读,让其他学生仔细听,并提出意见。这样能使读与听说相结合,也便于教师指导。
4.鼓励学生对课文和教师讲解的内容质疑或者提出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作不同的理解和解答。应该把这些看作学生能独立思考和发表个人见解的可喜现象,也是课堂教学能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
篇3
一、通过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学习任何新事物的基础都是要对其产生兴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和其它学科比起来更具有抽象性,这就增加了生物课程学习和教学的难度,因此,教师在进行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抽象性的知识通过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学科的魅力。例如在学习《植物的激素调节》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我们平常见到的植物种子发芽以后,为什么根总是向下生长,而芽总是向上生长呢,有没有学生见过根是向上生长的呢,我们在播种的时候都是随机的,并没有固定种子的方向,是什么导致种子萌发出的根和芽生长的方向都是一致的呢,同学们可以自由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可能有些学生知道植物的根具有向下、向地生长,芽具有向上、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时教师可以做进一步引导,植物为什么具有这些特性呢,是什么在控制植物的生长呢,引导学生进入今天学习的课程植物的生长是靠植物体的激素进行调节控制的,教师通过这些问题顺利将学生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充满了兴趣。
二、通过教学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由于生物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就可以对生物的一些原理和规律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多进行一些具体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启发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操作《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在材料的提取中,要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当学生在进行操作时,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产生思考,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学生在操作的时候就会以此为目的进行探索,培养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借助现代教育设备提高启发式教学的效率
高中生物有很多的知识点由于抽象导致学生很难理解,以致于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而多媒体凭借其生动形象的画面能够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的看清楚,从而缩短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教授《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时,由于内容抽象,微观,采用传统的教授不能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因此教师通过多媒体动画的方式展示不同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就能掌握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之间的异同点,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的特点有哪些,进而引发思考,构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能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提高学生课堂听课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启发式教学中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不仅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还改善了课堂教学成效,教师应该以生为本,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提高启发式教学的有效运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探索,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引发对生物原理和规律的思考,从而深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实践,创新启发式教学的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徐燕 单位: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篇4
0引言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中两大基本问题,特别是假设检验问题,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1-2]。本文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原理的同时树立主动思维与统计思想。
1介绍预备知识
在讲解假设检验问题之前,首先通过实例介绍小概率事件原理,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避免因直接给出抽象复杂的理论给学生带来困惑。
乘坐火车时,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乘坐,很少考虑安全问题,因为火车事故发生的概率非常小,而且在我们一次乘车中,这个小概率事件基本上不发生的。这个实例体现了人们根据长期经验所坚信的一个原则,即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基本上是不发生的,我们把这一规律称为小概率原理。
2通过实例分析问题
结合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例:某工厂生产的一种螺钉,合格螺钉标准长度是32.5毫米,根据以往生产的螺钉实际情况,可以认为其长度X~(μ,σ2),σ=0.5现从该厂生产的一批产品中抽取6件,得尺寸数据如下:
32.56, 29.66, 31.64, 30.00, 31.87, 31.03
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现在我们是质检员,那么我们能否认为这批产品是合格的呢?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现在这批螺钉长度的全体组成了问题的总体,产品合格的标准是长度为32.5mm,也就是判断总体均值μ=3.25 vs μ≠3.25,显然,这是对参数μ的检验的问题,即参数的假设检验。
为了检验哪种说法正确,首先要提出两个相互对立的假设:
原假设H0:μ=μ0=3.25,备择假设H1:μ≠μ0,问题转化为检验假设H0是否成立。
怎样来判断是否接受这一假设呢?由于要检验的假设涉及总体均值μ,所以首先想到的是能否借助样本均值这个统计量来进行判断?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们知道样本均值是总体均值的无偏估计,也就是样本均值的观察值的大小应该集中在总体均值μ的附近,可以容许有误差,但误差不能过大,因此,如果H0是正确的,那么偏差■-μ■应该很小,如果结果与假设相符,接受H0,当偏差■-μ■过分大时,我们就怀疑H0的正确性而拒绝H0,这样判断的依据正是小概率原理。
假定H0是正确的,■-μ■应该很小,■-μ■?叟c,很难遇到这种情形,是小概率事件,经过一次抽样,若小概率事件发生了,可以根据“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基本上是不发生的”为理由,怀疑H0的正确性,而作出拒绝H0的决定,反之,如果小概率事件没有发生,就没有理由拒绝H0,从而接受H0。■-μ■的大小可以用来检验原假设是否成立,较小较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大于多少算较大,小于多少算较小,我们应该找到一个合理的数量界限c,当■-μ■<c时,接受H0,而■-μ■?叟c,拒绝H0。如果能求出c,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接下来问题的关键就是怎样确定c呢?即然■-μ■?叟c是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小,我们将它发生的概率控制在一个较小的数α内,即■-μ■?叟c?燮α,为了确定c,即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概率的最大值,令等式右端取等号,■-μ■?叟c=α,又由于当H0正确时,U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应用转化的思想,将一般分布转化为特殊分布,对于给定的α,由标准正态分布分位点定义,得c''=uα/2,只要我们将统计量U的观察值与c''=uα/2相比较,当U<uα/2,则称■与μ■差异是不显著的,接受H0,而当U?叟uα/2时,就拒绝H0。当U的取值落在两侧阴影区域,拒绝H0,所以称它为拒绝域ω=(-∞,-uα/2)∪(uα/2,+∞),最后做出判断,以上就是我们做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3两类错误
假设检验的过程带有反证法的意味,提出原假设,在原假设正确的条件下,经过抽样,如果导致小概率事件发生,拒绝原假设,这种反证法我们称为概率的反证法,让学生体会它与高数的反证法有何区别。小概率事件也有可能发生,并非绝对不发生,当原假设正确时,如果小概率事件发生了,我们错误地拒绝原假设,这样便产生了错误的判断,称为第一类错误,又称弃真,犯这类错误的概率就等于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概率,同时还有可能犯一类错误,第二类错误,也称取伪.当原假设不成立时,检验中小概率事件没发生,我们会接受原假设,这样也产生了错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在进行假设检验时,不论得到什么结论都可能犯错误,当然犯两类错误的概率越小越好,但这是不可能的,当样本容量固定,犯两类错误的概率是相互制约的。减小犯一类错误的概率,那么犯另一类错误的概率就会增大,如果要同时减小,只有增大样本容量,而在实践中,往往做不到。
因此,在做假设检验时,我们在这样的一个原则下进行,“在控制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不超过指定值α的条件下,尽量使犯第二类错误β小”,即取等号时,这一原则是由英国的统计学家奈曼-皮尔逊提出的,我们将按这种法则做出的检验称为“显著性检验”,α称为显著性水平或检验水平,这样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同时也掌握了假设检验的相关理论。
4结束语
本文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并结合案例教学的方式,不仅向学生介绍了基本原理和方法,还重点阐述了问题背后的统计思想.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统计思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篇5
1.2引导性:
在启发式教学方法中,并不是教师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师不进行指导。教师对学生在分析和探究的过程中要扮演一个引路人的角色,达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让学生的解题思路不会往错误的方向发展。学生在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下,能学习到什么程度,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积极性如何,学生思考的依据是什么等,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1.3问题性:
问题是启发式教学开展的关键因素,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学的引导都是以问题为基础条件。启发的问题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恰当的启发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有帮助。如果启发问题的难度较大,没有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经验,会模糊学生思考的焦点,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导致问题一直没有一个结果。反之启发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用怎么去花费时间想就能知道问题的答案,会让让自主学习过程成为一种形式上的学习,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一直不能提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有效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2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的有效策略
2.1建立民族的师生关系和宽松的课堂气氛:
受长期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影响,学生的书面作业和教师的课堂提问,都设定了相关的参考答案,这些参考答案通过教师的改变就成为了标准的答案,教师经常对于与自己答案一致的学生予以支持,而对于与自己答案不一致的学生持完全否定的态度。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恐惧,在课堂上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难点也不敢想教师提出,在这种课堂的氛围下,不适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首先需要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其次结合班级的文化,最后给予每个学生表达观点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结合学生的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设置启发式问题:
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是在学生已掌握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设置启发式问题,学生通过对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思考、分析和探究。例如教师在讲述“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一文中,设置启发式问题先要从学生的基础生物知识水平出发。学生在初中生物学习中对于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的知识与概念都有一个基础的了解。在本文中出现的分子结构模型图、核苷酸分子的结构和组成学生是之前没有见过,更没有学习过。但学生在生活中听过DNA的亲子鉴定和指纹,所以教师在设置启发式问题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对于新知识可以联系到相关的知识和自己身边的相似经验。
2.3通过实验手段加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在工作生物教学中实验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得以提高。在实验中,教师应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还能为高中生物教学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师在讲述植物细胞结构一文中,可以通过实验手段完成教学,在让学生了解实验方法和各种实验器材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制作植物玻片,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要确定植物玻片的细胞与课本中的是否一致。
篇6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入启发式教学的原因。一直以来,我国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一直采用的是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对生物课程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事实上,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所能够涉及的知识范围非常广泛,教育者只有在结合教材学习内容的基础之上应用一些恰当的教学手段,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一方面能够将枯燥的生物理论知识与趣味性较强的生活实践课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展现出生物课堂的趣味性和丰富性,让学生可以更主动地参与到生物课程学习中。
(三)启发式教学法的优势和劣势。在引入启发式教学法的高中生物课堂中,教育者所能够起到的作用就如同是茫茫大海中灯塔一般重要,通过教育者的正确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积极性会被全面激发出来,并且在熟练掌握课程基础的前提下更主动地思考由生物课程所带来的人生感悟;但启发式教学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弊端,学生在此种学习状态下会变得愈发依赖老师,如果及时不加以改正就会容易产生惰性思维,继而逐渐失去主动思考的能力和意愿。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应用探究
(一)由于高中生物课程知识复杂抽象,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使生物课堂更为枯燥乏味,所以只有将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培养起来,才能真正有益于生物的学习。而培养学生对课堂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知识,也是有益于学生的学习的。如果想要学生对学习生物产生热情,首先我们要借用一些事物来形象地对一些专业名词和其复杂的生物变化进行讲解,这样能够便于学生理解知?R,并且能够牢记这些知识。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人体的神经系统的构成的时候,由于现在的教学条件比较好,教师可以播放视频和幻灯片等,呈现出更为具体’形象的生物知识。与教师单纯的讲解不同,大部分的学生会更喜欢多媒体教学,因为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无限的想象,还能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启发式教学发挥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其次,师生间要多进行情感交流,这样才会有好的课堂秩序,才有师生间的相互了解与尊重,才会有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最后,课下交流也要发挥作用,因为它能帮助老师对学生课堂的学习情况及时地了解,这样教师便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也会让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深刻。
篇7
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上好体育课,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去深入研究教学方法。目前很多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仍普遍采用注入式的而缺乏启发式教学方法,这在不同程序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在教学中如何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而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将获得哪些效果?本文运用运动生理学知识、体育心理学原理,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就启发式教学进行探讨。
1 启发式教学是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启发式教学方法是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各种有效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方式。启发式教学要求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它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能动作用相结合的统一体。采用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仅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传授知识,而且要特别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注入式又称“填鸭式”,它是以教师的主观想象为依据,把学生置于被动状态之下,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他们的思维没有被激发起来。这种方法是与实际脱离的,它压抑了学生的主动创造精神,窒息了学生聪明才智的发展。从两者对比中,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注入式不看教学对象,不理教学效果而是一味照本宣科,而启发式则按对象的实际情况去制订施教方针和教学计划;注入式的教学效果是看教师教了多少,启发式的教学效果则是看学生学到了多少,提高了多少;注入式的观点强调的是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让学生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即让学生在学习和接受过程中所运用的思维方式为被动思维,启发式则认为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主动性,只要善于调动他们,就能使他们原有储存的知识活化,增长才干;注入式以机械的讲授为主,启发式重视教学规律、教学方法、教学基础,贯彻少而精原则,让学生有时间自己多想多练;注入式认为学生只需像听圣经那样深信不疑,但学而不问,实行抱着走的教法,而启发式则要求活跃学风,发扬民主,在提问、讨论和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自学能力。综述对比,认为启发式教学法是在充分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较为民主而科学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教学中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实现理论与实践、抽象与具体、感知与理解的统一,达到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知识技能、基础良好的自学兴趣习惯,进而成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的人才。
2 启发式教学可采用的基本手段
一堂体育课效果的好坏,不完全取决于教材本身,而往往取决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目的。这些是决定体育教学效果的内部基础――学习者心理状态。唯物论指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通过实践的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弄清其本质和特点,找出客观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实践与理论相统一,这是认识论的基本思想。根据这一心理基础和认识过程原理,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时,必须设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有关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听觉和肌肉的本体感觉来感知动作要领、用力程度和方法等,经过反复实践和思维建立完整准确的技术概念,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思维能力。启发式教学进行的效果如何,基本上可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的程度和自学能力的强弱来衡量。但是启发式教学须按不同的实际性去灵活处理,没有机械模式可循。基于此观点,本文提出一些基本手段,将从学生的看、听、想、练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2.1 看
让学生通过对教师的仪表态度和动作示范、直观教具的使用及场地器材的布置等实地观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1)教师的仪表。教师是体育课的组织者、指导者,他的穿着、仪表、态度,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必须注意仪表整洁、姿态端正、举止大方,对工作严肃认真、公正,耐心热情、平易近人,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建立起亲密的伙伴型师生关系。
(2)教师的动作。示范是最生动的直观方式,它能使学生通过视觉感知动作的正确形象在大脑中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提高示范质量,做到示范正确熟练,轻松优美,使学生看了教师的动作示范后有一种美的感受,从而产生欣赏、羡慕、向往和跃跃欲试的强烈愿望。
(3)直观教具的利用。当示范不能充分显示动作结构、过程、关键与细节时,如动作过程快、结构复杂、动作在空中不能停留或放慢速度等,这就需要借助于动作技术挂图、模型、录像、幻灯等间接直观方式,使学生通过视觉感知动作的正确形象。
(4)场地器材的布置。在课前采取措施,把上课的场地器材准备好,如跑道的起、终点,跨栏跑的起跨点、栏间步点等课前标画好。
2.2 听
听是启发式教学中直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1)口令。口令能直接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教学效果。口令喊得好能使学生精神饱满,情绪振奋,动作迅速,整齐而有力;口令喊得不好,不仅收不到上述效果,还会使教学纪律涣散,无精打采。因此,教师发令时要精神饱满,声音洪亮,预令吐字要清晰而稍悠长;使学生能及时知道教师的口令意图。
(2)讲解。讲解是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说明本课教学的内容与目的、任务、所学动作名称、作用、要领和做法,指导学生掌握动作技能、技术、战术的方法。讲解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通过思维建立正确的形象概念,同时还能起启发教育的积极作用。讲解要符合学生接受和理解程度,目的要明确,态度要认真,不夸张,不庸俗,用词要确切、精练,口齿清楚,语言肯定,表达生动活泼,要使学生能听懂。如果讲解语言重复、冗长、枯燥无味,只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3)提出信号。在学生练习时,教师为了使学生能适时作出正确反应和正确动作,除可用手或旗来指示方向外,还可用口发出信号,提示学生的练习。
2.3 想
在体育教学中,要按照人的思维规律,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动脑筋,积极思维,边练边想,迅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提高教学质量。
(1)提问。老师在讲解时可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并检查学生对讲解的理解程序和存在的问题。提问要准确、具体、适时,目的性明确并符合学生的理解程度。
(2)正误对比学生的错误动作。可由教师或学生作正误动作的表演进行对比,以启发学生建立正误动作的差别,了解产生错误的原因和改正方法,然后再进行练习,以使学生强化正确动作的形象。
(3)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利用学生已知科学知识,联系专项运动理论,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和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的道理。学生知道了这个所以然,并且通过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能更好地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4)课堂评价。教师在体育课结束时做一个生动简明、重点突出的课堂讲评,指出本课的教学优缺点,肯定成绩,表扬先进,明确下次课要改进的方向是非常必要的。
2.4 练
体育教学中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练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体育教学强调精讲多练、练要适合于每个学生的身体特点和训练程度,要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区别对待、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练什么、怎么练?初学阶段可结合完整技术多做模仿练习、分解练习,基本技术练习到巩固提高阶段、重点在于反复进行完整技术练习。同时,把身体素质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技术较难的动作应按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的原则安排教学。练习的方法主要有:
(1)重复法。即在相对稳定条件下,根据完成动作的基本要求,反复地练习同一动作。运用时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阶段及其任务要求、对象和项目特点来确定每次练习和重复次数、练习时间和具体要求。
(2)变换法。即在变化的条件下进行练习。如变换练习的场地环境,用越野跑来练习中长跑,变换练习的条件,器械的高低度、轻重量和动作的难度、速度、强度等进行练习。
(3)测验比赛法。在教学中组织各种形式的测验和教学比赛,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积极性。其中对有些比较枯燥的练习,如单足跳、双杠双臂屈伸等,由于动作单调,学生练习时往往不够认真,如用竞赛法组织,就能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4)辅导诱导性练习。在教学中培养采用的一些辅导练习、诱导性练习,目的就是提高专项身体素质和启发学生领会动作要领。
(5)保护和帮助。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安全措施。除了教师正确熟练地运用保护和帮助的方法,应要求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去做好保护帮助,以保证安全,解除同学的害怕思想和依赖心理,以期增强学习信心,完成任务。
(6)课内、课外结合。体育教学仅靠每周两节课,没有课外体育活动的配合是难以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因此,教师必须加强督促辅导,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外体育活动。
篇8
初中阶段学生会接触到生物知识,基于此,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过渡较为平缓。高中生物教学应当依据新的大纲要求,调整教学方法和途径,积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入手研究合适的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因此,广大生物教师应积极研究启发式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一、提高学生兴趣,引导独立思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过去的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师更多地注重书本知识的直接讲解,通常是把知识内容板书在黑板上。同时为了赶进度,教师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较难顾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学生普遍失去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影响对生物知识的掌握。启发式教学遵循新课标精神,要求高中生物课堂分清教学活动的主次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知识的理解和观点把握。积极调动学生的生物学习积极性,是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能够对生物知识和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是学生学会的表现。高中生物知识点琐碎复杂,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过分注重将每个知识点进行透彻讲解,忽略了给学生时间让其独立思考,结果出现学生“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题,但老师一讲解就能恍然大悟”的现象。有些教师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学生本身对知识点掌握不够熟练,殊不知,是教师教学方法不当。这时,注重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教学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中“呼吸作用”时,生物教师应让学生自主思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只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琢磨,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有关“呼吸作用”的知识点。启发式教学的运用,能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二、运用生动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
生物毕竟是一门理科类的科目,难免会有一些专业术语让人难以理解。如果生物教师一直使用呆板、沉闷、机械的语言为学生讲解,那么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会大大降低,不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高中生物课程时间紧,知识点繁多而琐碎。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生物知识,生物教师应运用启发式教学。生物教师要结合自身和学生的特点,将不易理解的生物知识,用生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生物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编一些生物知识口诀,以方便学生记忆。例如,苏教版高中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中,有一节是“细胞的增值”,讲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内容。在授课过程中,生物教师就可以编成口诀,如“两消两现一散乱(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丝牵点排赤道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点裂丝牵向两极(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变成姐妹染色单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两消两现新壁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新的细胞壁出现)”。这样一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就能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这些口诀的点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激发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三、构建实物模型,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生物关于概念性和规律性的知识点较为烦琐,知识点或者生物实验较为抽象。如果仅仅以生物教师口头教学的方法为主,那么学生很难理解、掌握生物新知识。高中生物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水平的飞速发展,生物教学要注重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启发式教学效率。例如,教授必修一“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中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性模型时,生物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动手制作生物膜模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磷脂双分子层”,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膜的结构,更加了解糖蛋白和蛋白质分子在生物膜上的分布。在学习必修二DNA分子的结构时,学生很难想象沃森和克里克创建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这时,生物教师可以利用曲别针、泡沫塑料、纸片、牙签、橡皮泥等常用物品,动手制作DNA双螺旋结构。这样,就能让学生透彻理解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提高生物课程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生物课程作为高中理科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对高考成绩的提升意义较大。高中生物教学是一项繁重的任务,注重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使其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高中生物教师的新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教育改革的需求,要注重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引入启发式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兴趣、引导独立思考,运用生动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构建实物模型、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邹小红.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理科考试研究,2014(15).
篇9
一、教学现状
当前,在生物教学的阶段中,开展课堂教学时老师往往都是按照自己的教学进行教学,将那些认为是对的教学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本身的接受知识能力没有全面顾及,从而导致了教学结果不能达到预设的标准。同时,又因为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授课阶段不重视生物实验的安排,而且安排的课时很少,在加上学校相关的实验设备缺少,这对于发展启发式教学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二、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准则
1.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原则。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课堂教学模式都是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开展教学,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则在下面接受老师的灌输,这样的教学形式对于学生的主动性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启发式教学,需要让老师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需要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从而能够在一定的基础上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
2.让学生能够学会使用举一反三的原则。因为生物学科的教学知识点与我们日常生活特别特近,因此,在教学阶段中需要特别重视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栽培,将生活和课堂教学紧密的结合到一起。
3.培养学习兴趣。对于高中阶段学生而言,其学习兴趣一旦培养成功,那么他们的学习效果会有很多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在教学活动中他们也能够积极的参与其中,对于学习会更加直觉自主。高中阶段生物学科涉及的知识非常繁杂同时又相对抽象,想要将这些知识点完全的理解透彻,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单单依靠背诵记忆概念是无法将生物知识学好的,只有在理解其概念的基础上将相关的生物知识进行透彻的理解才能够有很大的学习成效。由于高中学所具备的知识有限,因此对于教学内容中较为抽象的知识点无法准确的理解、所以,需要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将抽象的知识,采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帮助学生们理解其包含的内容。
三、高启发式教学举措分析
1.有效的采用直观手段以及实验进行教学。对于生物课程而言,其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其是一个将生命规律和生命迹象进行主要任务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其是具备超强的实验性,以一定的程度分析,生物课程是一门综合实验性的学科。因此,在平时的教学阶段中,对于实验实施老师需要加以重视,要将生物的实验的功能全面发挥,确保学生能够在实验中将自身对生物的认知能力提高,老师可以安排学生们自己进行实验操作,从而在实验过程中提出研究结论,同时让学生针对结论展开讨论,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专业知识。
2.运用形象的语言深化生物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教学阶段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时,应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教学活动。但是实际的启发式的教学阶段中,往往老师的语言都是比较呆板单调的,这样对于启发式教学方式不仅没有帮助,同时还会浇灭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兴趣。因此,在采用启发式教学进行教学活动的阶段中,老师应该采用生动、有趣、形象的语言进行知识的讲解,将课堂创建成一个具备活跃气氛的环境,从而在一定的范围内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例如;在进行生物呼吸作用中的有氧呼吸知识点的环节中,老师可以形象的将生物有氧呼吸比喻成人类的呼吸,通过这样形象易懂的比喻,能够让学生加深对生物有氧呼吸的理解,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起到了推动型的作用。
3.采用科学的教学设备、提升启发式教学的效率。老师们都知道,在高中生物阶段的概念性和规律性是较多的,并且它的知识点也是极为抽象。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口头上阐述不能将其内在知识全面的表达出来,这样就形成了教学率的低下,让学生们没有真正的了解知识的含义。对于生物教学而言,其同样需要与时俱进,需要采用现代教学设备进行教学活动,从而能够提高启发式教学效率。比如;在进行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图片的形式,将人体神经细胞制作成PPT演示模式,运用微视频或是相关投影设备播放给学生观看。通过使用图片的直观性,能够在一定的基础上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人体神经系统,同时鼓励学生充分的进行想象力的扩展,有效的将学生的思考能力增强,从而确保启发式教学能够正确的应用,提升教学效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教学阶段中,要想将生物教学效率和质量进行提升,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就需要有效的将启发式教学进行研究,将启发式教学有效的、合理的应用到高中生物阶段中,从而能够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从而为学生往后的学习打下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10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8.053
启发式教学法融合了各种教学理念,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教学手段,它主张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帮助。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建立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配合教师的适时点拨,为其进行科学的引导,这样学生就能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目前,启发式教学法已经被运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广大教师对启发式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为我国高中生物教学发展提供借鉴。
一、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
(一)学生自主性原则
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知识灌输法,完全没有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接受,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应用启发式教学法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利用教材中的有趣知识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对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适当鼓励,以此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教师必须学会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拓展,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以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充当课堂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无趣。因此,应用启发式教学法时,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讲授“嫁接”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讨论嫁接之后为什么会变异。这样学生就能在讨论时交换想法,完善自身的知识缺陷,拓展思维深度。在得到教师的认可后,学生便会增强自信心,从而产生更多的学习动力,真正成为课堂主体。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的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基础,所以教师应与学生和谐相处,将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不断吸取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成榭翁玫闹鹘恰T谑导实慕萄е校教师应注重联系实际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撷取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见微知著,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生物知识。例如,在学习现代植物生理学第三章中的《植物的光合作用》时,教师将“人类需要摄取食物维持身体运作”引入生物教学内容中,让学生思考植物时如何摄取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的。此外,由于高中生物以生命活动规律为研究主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实验室或者多媒体展开教学,向学生展示形象直观的生物运动轨迹,以此帮助学生增进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启发式教学法的作用,让学生自愿进行自主学习。
(二)创设问题情境
设计的问题是否科学合理,是决定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所以提前设计问题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所在。教师在预设问题时应注意两个问题:其一是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和教材特点设计问题;其二是以学生的认知基础为依据,要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只有结合这两个要点创设问题情境,才能实现内在启发与外在启发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准确住把握生物知识的本质。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生活情景巧妙引入知识点。例如,在讲解“酶”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入:为什么临近中午就会感觉到饿呢,食物是怎么被消化的?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就公布正确的答案,其实是胰蛋白酶和胆盐综合作用促进消化的。然后继续追问:为什么馒头越嚼越甜?待学生回答后引入酶的介绍,这是因为人体唾液中有淀粉酶,随着馒头在口腔中的时间越长,淀粉酶的效力就会越强,淀粉酶分解成低分子糖的数量也会增多,所以会越来越甜。当学生对酶有一定了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操作实验去证实酶能够促进消化。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的亲身体验创设问题情境,如在课堂上让学生品尝瓜子,然后问学生品尝后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说感觉舌头有点麻,嘴唇很干。然后教师就可以顺势说这就是“细胞失水”的现象。利用真实情景创设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拓展原有的认知结构,而且能够让学生将生活经历融入生物学习中,实现知识和经验的自然衔接,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内在逻辑和外在知识的完美结合。
(三)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提高课堂效果的重要途径,而发散思维需要得到教师的帮助。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生物教材增加实践操作活动。例如,在讲授“内环境稳态”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教材进行操作,也可让其与同学积极探讨实验操作细节,结束后让学生提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询问他们最后是怎么解决的,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实验达到提高创造性思维的目的。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连续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比如,在讲授“多倍体育种”时,教师可以抛出这样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秋水仙素为什么能够让染色体加倍?无籽西瓜是通过哪几种植株的父本和母本形成的?然后学生就会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在无形中就会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探究学习能力,学生也能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究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而探索出的结果又可以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动力,从而帮助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结合教材创设问题情境以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方式,有助于充分发挥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中的作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和进步。
篇11
2.设置问题进行启发。在教学中不断提出问题,造成悬念,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完《世界人口》一节后,可设置一组问题:①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②亚洲哪些部位人口密度大?为什么?③你是怎样看待人口稠密问题的?④近年世界人口流动有哪些方式?⑤劳动力人口是怎样流动的?为什么?⑥劳动力人口这种流动有什么意义?⑦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向发达国家流动会产生哪些影响?这些问题,环环相扣,循序渐进,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稳定、持久的学习兴趣。
又如在教学《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设置两个问题:①你知道家中屋顶上太阳能热水器在一年中四个不同季节的最佳角度和最佳朝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②如你家在某小区一楼,冬季能得到几小时光照? 设计商品房时的最佳间距应是多少?要正确回答上述问题,学生首先要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变化规律以及计算公式;其次要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算出当地的最小正午太阳高度;最后分析居民区的采光性是否最佳。这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知识运用得灵活。
3.精选练习进行启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启发式教学的根本要求。教师在设计典型例题时,应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根据地质构造图(图略),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判断A、B、C、D四地分别属于哪种地质构造。(巩固知识)②C、D两处属于什么地貌?为什么?(知识引申)③泰山的成因与图中哪处一致?(引发联想)④假如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C地还是D地?为什么?(拓展知识、综合分析)。这样的练习,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有效地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重组,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
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常常涉及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如河流的治理原则、措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措施,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确定,工业区经济综合整治措施(如以东北老工业区为例)等。解答这些“措施类”的问题,可启发学生从“原因”入手,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针对性措施。在高考题中,往往是先设问原因,再设问措施;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的考查,在解答该类试题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领悟出: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应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一般应该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尽量全面,而且要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尤其要启发学生学会从方法上加以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思路:①在不特殊指明的情况下,回答意义影响类问题时,应当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②在回答某些条件分析类问题时,注意应答出有利条件以及不利条件。③答地理综合题,应注意回答有序性,学会采用分点作答,注意回答的逻辑性,弄清各点作答的先后顺序,不自相矛盾。
二、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要求
篇12
在体育课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活动能力,选择适宜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发展学生体能,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体育课中常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一)直观性启发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运用直观性语言,完整与分解动作示范、挂图、巧置场地器材、多媒体教学手段等直观性启发,图文并茂,化静为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开拓思维,更好地达到教的效果。例如,学习弯道跑,我们可利用篮球场地中心圆及三分线,让学生体会弯道跑的技术动作,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然后再进行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再通过弯道进行巩固练习,加深印象,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动作。
(二)提问式启发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巧设问题的情景,打开学生思维的门户,主动地探索问题,获取知识、技能、达到启智导学的目的。例如,学习幼儿广播体操《世界真美好》,那么我们可以先问学生大公鸡怎么叫,大象怎么伸伸鼻子、仰仰头,小企鹅怎么能飞得高、飞得远等,怎么用动作描述呢,大家可做一下,然后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把歌谣和动作组合起来,培养学生动脑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疑启发
设疑启发是教师设置悬念,提出一些疑难问题,给学生造成一种期待的心理,用悬念设想事后如何演变,以造成学生对问题的学习有一种“追下去”的悬念,达到对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目的。如接力跑教学,第一步,通过先设疑,短距离鸡毛信传递,不讲先练,让学生发现问题。第二步通过培训邮递员,分析问题,讨论总结怎样才能传的更快、更流畅,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第三步,通过邮递员执行任务的设置,引入距离鸡毛信传递,让学生发现利用正确的传接棒技术比刚刚快了很多,但同时又发现只是单单掌握传接棒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接力跑还有其他技术配合,这样就为下一节课提出问题,做了很好的铺垫。第四步,通过“画出敌人真面目”这一往返接力场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技术动作,同时娱乐身心。
(四)比喻启发
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或现象做比喻,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启发思维、想象,从而进一步地掌握动作。例如,用“鞭打”来比喻投掷标枪的出手动作;用“弯弓搭箭”“离弦之箭”来比喻短跑的起跑教学过程;排球垫球技术可用“插、夹、提”来形象地描述动作要领;用“蹬、转、送(出手)来描述投掷铅球动作;这样三言两语的恰当比喻,不仅生动、形象、简练、易懂、而且学生喜欢听,容易口传心记,加深对动作的理解,使之更容易地掌握技术动作。
(五)暗示启发
运用暗示启发,让学生自己去领悟教师的意图,自己完成动作,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如在做广播操、徒手操等动作时,教师除口令指挥外,可用手势指挥,引导方向、点头示意等激发学生完成动作。又如,在学习动作过程中,教师发现个别学生的错误动作时,不必直接批评,可以做一个正确的动作,提醒学生,从而自觉地更改动作。
二、启发式教学方法应贯穿在课的各个环节当中
(一)使准备活动的内容具有启发性
准备活动除了使身体发热和防止运动损伤外,还应为基本部分教学打基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足球教学课上,把“球操”作为准备活动的一项内容而进行活动,不仅充分地达到热身的目的,更为足球教学的开展做了铺垫。
(二)使教学手段、组织教法等具有启发性
在体育课教学设计中,技术要求、组织、教学及肌肉感觉等都应贯彻启发式的内容,使学生在课上、课中、课下整个练习过程中都应循循善诱,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技术概念的理解,达到掌握运用动作、愉悦身心的目的。
(三)使整理活动具有启发性
让学生了解整理活动的意义和要求之后,就可以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启发之下让他们自己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方法。如音乐放松,想象放松等,使身心基本恢复到运动前状态。
三、结论
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自主地实践,品尝成功的喜悦,体会创新的甘甜,这样给体育教学也增添了色彩,同时也达到了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目的。
篇13
如此说来我们可以赋予启发式教学新的内涵:所谓启发式,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思考,也就是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学生在学习时,对某些问题弄不懂,经老师一加点拨,就豁然贯通。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启发式教学法。在课堂上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我个人有以下观点:
一、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是前提。
讲课是为了给学生“解疑”。“疑”是深入研究知识的起点,有“疑”,才有“思”;“思”而不解,才有“问”,有“究”;有“问”有“究”,才有所“得”。有“疑”才意味着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学生有“疑”,实质上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那么,何时启发激疑,引起学生思考呢·首先应是创设问题情境,创设的问题要遵循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原则,也就是既要考虑现有的水平,也要考虑可能的发展水平。着力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例如在讲人教版必修5第三单元的一个词,desert
T: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is word”desert”·
S: It is noun ,it means “沙漠,荒原”。
T:Yes .,good. Is that all· Others·
S:I guess it can be verb ,
T:How about Chinese meaning·
S: sorry ,er..
T : It does not matter .I give you a sentence ,then ,you guess it .
She was deserted by her husband .
S:抛弃,丢弃。
T:Excellent !
不要急于说出答案,相信学生的能力,不断地启发,让学生自己独立的解决问题。对于,desert 的形容词词性,可以视情况而定,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单一的罗列这个词的所有的用法,给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让讨论,如果是以前学过的,检验彼此还记得多少,这就检验了现有的水平如果是从未涉及的,让学生观察,推测看看,它与我们曾学过哪个单词意思相近,用法相不相同,这就考虑到了可能发展的水平。我认为在关键的时候,关键的地方进行启发激疑和揭示讲析。只有在关键时刻给学生画龙点睛的讲解分析,才能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之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在教学中,如果学生“学无所疑”或不敢“疑”又怎么办呢·千万别在一两次的尝试中受挫,就放弃,剥夺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在此情况下,教师首先就要教学生有“疑”,善于“激疑”。利用学生新旧知识水平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矛盾,认识矛盾,打开思路想问题。在一次公开课,我听一位生物老师的课,他的“激疑”对我很有启发。他讲《微生物》一章时,教材里原有个结论“细菌都是有毒的。”这个结论显然是不够科学的,但学生并没有质疑。于是这位老师就启发道:“大家都吃过腐乳,腐乳上的斑毛是什么·”学生说:“也是一种细菌。”教师又问:“为什么吃了这种细菌不会害肚子呢·”这一问,激起了学生的思考,从而深入探讨了酵母菌的知识,纠正了课本上不恰当的结论。可见,善于“激疑”犹如吹拂阵阵春风,“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打破学生脑海中的平静,使之波涛迭起,就能学有所得。
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是关键
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在于兴趣。一个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高超,就在于他能善于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接受新的知识。因此,“寓庄于谐”、“寓教育于游戏”,就成为使课堂教学情趣横生,学得生动活泼的好方法。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不能自发的产生,也不是通过空洞口号,简单的说教所能做到的。而是需要老师进行启发、教育和培养,把这种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工作中。比如在我们的英语课堂里,遇到有意思的词汇,又很难用语言表达,这时学生们也正昏昏欲睡,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表演出来,使学生在每学一项新知识之前,都处于迫切求知,跃跃欲试的精神状态,具有用自己的全部精力与老师一道攻克知识堡垒的思想准备。
三.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是重要条件
要充分相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及时给予公正的评价,并且在很多时候都在评价的最后给以鼓励,但同时也应该知道,赞美要“有节有度”而且“理由充分”,高中生的的思想已经相对很成熟了,“睁着眼睛说瞎话”会让他们很反感。其次,我们应该学会爱学生,这也是促进民主课堂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教师给予学生的爱更多的应该是精神上的温暖,即使问题回答错了,原因是上课溜号,都应该用肯定的言辞,鼓励的眼神,让孩子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激发学生对教师的尊敬,更愿意学好这门学科。
启发式教学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在英语教学中,还仍然有很多的需要探索的东西,我会在平时教学中认真进行启发式教学,自身不断的尝试和实践,使启发式教学在英语课堂上得以充分的运用。
不断总结。
【参考文献】
姜惠莉“谈我国古代启发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