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篇1

文化作为一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在,一种正确的企业文化不是可有可无,因为企业文化具有影响人们思维和行动的四大功能。

一是导向功能。导向功能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对企业个体成员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他们面向未来,以整体和社会利益为重,以企业发展为重;以及对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企业树立大局观念,为国家多做贡献。

二是约束功能。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是企业文化对每个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的作用。企业文化的约束,不是强制性的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这种软约束产生于企业中,弥漫在企业文化氛围里,形成一个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三是凝聚功能。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当一种价值观被该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后,它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把全体员工团结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文化实际上是全体员工共同创造的群体意识。

四是激励功能。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是指企业文化具有使企业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向上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它对人的激励不是一种外在的推动,而是一种内在的引导,它不是被动消极地 满足人们对实现自身价值的心理需求,而是通过企业文化的塑造,在企业群体中产生一种责 任感和使命感,使每个企业成员从内心深处,自觉地产生为企业走向成功而努力拼搏。

企业文化认识的偏差

然而在企业文化的实践中,人们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还有差距,即使有专门的机构,但企业经营者不介入、不重视,因而没有把企业文化纳入企业发展的整体战略中,企业经营理念、宗旨和目标等内容体现在企业文化上还远远不够,在深入人心、并成为人们自觉践行的标准上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是缺乏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是企业的灵魂,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对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一些企业片面理解企业文化建设,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追求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对员工重义务而轻权利,抑制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缺乏核心价值观的企业在提品和服务时,不能很好地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容易为周围的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化,没有企业制度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无法壮大自己。

二是企业文化建设滞后于企业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大部分企业的机制已经转换,已经成功地转变为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成为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公司。但是,相应的文化建设远远没有跟上来,仍然拘泥于原有的模式,致使不能发挥对企业推动力的作用。

三是重短期利益,轻长远考虑,缺乏战略意识。由于企业文化需要从上向下推动,因此受领导者个人意志的影响往往很大。过去由于缺乏长远考虑。企业领导者任期有限,在职工对企业监督机制不完善的前提下,出于个人工作成绩的需要,也会采用偏重于短期利益的企业文化,最终导致企业长远发展前景有限,是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

企业文化必须五个结合

培育企业文化首先必须确立建设的目标与内容。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振兴企业、培养人才、维护稳定。内容主要是要解决在企业内部如何对待管理者和员工,对生产工作环境、人文观念以及对社会责任的考虑;对企业未来的发展 与定位的考虑;对企业思想建设、道德建设、制度建设的考虑等等。塑造企业文化要注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定位”准确,才能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模式。塑造企业文化要考虑行业特征、企业特质,做到因地制宜。一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同企业改革发展相结合。建设面向社会市场的企业文化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不能将企业文化建设仅仅看作企业的短期营销策略,或者肤浅地理解为群众性的文艺活动。在市场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企业文化理念必须体现出企业改革发展实践,既要有远见性又要有现实可行性。脱离企业实际的文化建设,无疑于是缘木求鱼或南辕北辙。

二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于社会主流文化相结合。建设面向市场的企业文化,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南,突破自我封闭的“体内循环”的文化局限,与社会主流文化大环境紧密结合共同发展。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既从优良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又善于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前提下勇于创新,同时要善于借鉴国外优秀企业文化的成功经验,创造出符合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为推动企业发展提供文化软实力。

篇2

事物,我们对它应该不陌生。中国早在五、六十年代,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就根据当时国情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营理念。如鞍钢宪法、大庆铁人精神等,当时虽未冠之企业文化的冠冕,但是,实际上发挥着企业文化的价值功能和整合功能。说明企业文化不是现今才有的,也不是外国人独有的专利。

企业文化何以理解?它的大忌又是什么?略加关注,就会发现,有许多企业注重的是“面子工程”,片面理解企业文化内涵,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把企业文化作为一件漂亮外衣披在企业身上。诸如把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统一服装、统一标志等视为企业文化,其实是对企业文化的一种狭隘的理解。我们经常在有关报刊上看到,说某个企业开展了影评、剧评、书评,成立了阅览室、文化室,组织了郊游,进行了文艺、体育比赛活动等等,以显示企业文化搞得好,很富有特色,其实这样的理解是很不全面的。我认为,企业开展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它的全部内容,更不是它的唯一内容,它只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外在表现。因为通过谈、拉、说、唱等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可以陶冶职工的情操,培养职工的集体主义精神,用文化活动颂扬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些有益于企业文化建设,但这不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有的企业家认为,在展厅里摆放几本企业文化词典,办公桌上放上一本企业经典手册,在办公室张贴文化海报、走道里摆放文化框、单位里悬挂一些“催人奋进”的口号,甚至花巨资请广告公司做形象设计,认为这就是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做成“面子工程”,一种供来客观赏的美丽花瓶。把企业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本末倒置,甚至不知道本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什么,在凭空高唱企业文化。

英雄人物的伟大壮举,劳动模范的奋斗精神,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等对员工的思想意识、敬业精神有榜样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员工,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但是,它不是企业文化全部。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等固然重要,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机制、策略之中,并协同作用。它不能也无法单独替代企业文化之功能。

篇3

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或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管理模式和行为方式,它的主要核心是价值观,具有性惯性和持续性。企业文化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作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组织或企业所有成员共有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组织或企业的经济目的,组织或企业的经济目的在根上决定着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1.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载体

媒体只对优秀的企业文化进行传播,在传播中企业的服务和产品质量被广而告之,这样企业就会获得更多的社会好感。优秀的企业文化在彰显自身责任感的同时,还将企业优良的经营状态和优秀的管理风格展示给社会,其社会地位自然会节节攀升,其外部形象得到很好的塑造。另一方面,企业文化能促进企业内部外部信息的交流和反馈,对塑造企业的内部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

所谓管理就是通过一系列环节(比如领导、激励、组织、计划等)来对信息、财力、物力以及人力进行协调,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现代管理理论将管理的对象划分为五个方面:实践、信息、物、财、人。这里的人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人是每一个管理环节的主体人及其行为构成的管理过程的核心。现代企业管理正朝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种全新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理论应运而生,并理所当然的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3.企业文化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企业必须集中力量搞好文化建设,把商业操作和富有人性化的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和奋斗目标,融入每个员工的血液成为其精神动力和支柱,激发其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热情。从本质上来说,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就是企业内部动力机制的建立过程,这个过程一旦建立,广大员工即会自觉的把个人目标建立在企业目标的基础之上。作为一个现代企业,如果没有统一的目标,必将被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所淘汰,根本谈不上生存和发展。传统的企业管理方法是通过各种各样政策的制定来对员工进行引导,以达到实现企业预定目标的目的,而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在企业文化影响下,员工的共同价值观逐渐形成,由此而产生的竞争力将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企业文化的作用绝不限于企业内部,它作为一种亚文化的载体对社会文化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4.企业文化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助推剂

工作占了人一生中相当一部分时间,工作单位的优劣对人的社会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来说,在企业内,员工的社会化指的是其能否与企业文化齐头并进。一旦进入企业,员工无论是在价值观念、行为准则还是待人接物方法,个人行为都不能与企业文化相悖,只有这样才能有用的接管人群,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真正融入企业这个大家庭。从企业角度来看,成员的社会化有效的延续了企业积极文化,这是因为人不仅是劳动的主体还是文化的载体,没有一个企业希望自己的员工成为与企业要求不相符的人。一个成功的现代企业,必然是浓郁企业文化的营造着,这种企业文化并将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使之彼此协作,拧成一股绳,形成推动企业和谐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提高企业文化的有效途径

1.充分发挥企业领导的作用

企业领导既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缔造者,同时也企业的文化的管理者,他们对企业精神、经营则学价值观等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因此他们理应承担起企业更多的责任。企业文化体系的形成离不开领导者的加工、归纳和总结。没有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卓越领导才能,企业文化建设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企业领导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力量源泉,他们对企业文化的管理是立体的、全方位的,他们的作用就是促进企业预期的文化,通过亲身垂范,带动整个企业的上行下效。

2.逐步提高贯彻和宣传企业文化的力度

企业应建立相应的激励和考核机制,促进员工学习企业文化的积极性,从而深入了解企业文化的内容,主动承担起企业的责任和使命,并在了解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透彻理解相关行为准则的要求。对于企业文化的内容,企业的宣传部门应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有效的、口径统一的宣传,员工可以把自己的理解结合起来有效分享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可以通过对员工的培训,采用组织例会和集体讨论等形式进行讨论,以达到在全体员工中传播和共享企业文化的目的。企业管理层要把本企业的设计情况紧密结合起来,广泛贯彻和落实企业文化的理念。同时需要拟定一定的文化工作要求,越详细越好,统一、有效的实施企业管理和文化管理。

3.强化企业文化的示范作用

企业可以把员工分组,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价值观的教育,进行关键行为的示范,从而提高企业文化的示范功能。

4.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如前所示,企业文化形成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文化将出现与时展不协调的元素,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及时摒弃企业文化中过时的东西,增加与时展相符的元素,不断完善企业文化,从而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的大幅度提高。

四、结束语

企业的文化建设应和企业的发展方向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有效而合理的提升企业文化的示范能力、参与能力和影响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管理效益的提高,从而大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黄永辉 于 辉 单位: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

参考文献

篇4

文化是一套隐含的价值体系,标准化的操作程序,潜移默化的行为方式。作为职工本身,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对文化具有自主喜好的选择性。所以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职工应该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动参与者和积极的创造者,企业文化作为职工共享的信念和期望的模式,它的培育过程要让全体职工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将代表多数人观点的人作为典范和执行者,加强交流沟通,积极鼓励职工参与并反馈情况。

篇5

一、企业文化建设相关内容简介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经营条件下通过长期不断的经营实践所形成的、被全体职工认可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对企业职工的价值观、行为和职业道德都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根据当前企业文化的发展和研究,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是企业的价值观念,是指企业对某一个事件、观点和行为进行正确判断的重要依据,正确、科学、统一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第二是企业的生产环境,包括企业在社会上的形象、口碑、企业性质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等,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产生直接影响。第三是企业的核心人物,也称作英雄人物,作为一个鲜明的榜样形象对全体员工起到模范、指导作用。第四是企业的文化网络,包括企业的文化形成、企业文化传播和企业文化信息反馈等,通过企业文化网络能够了解到员工的真实态度和愿景,进而不断修正企业文化。最后是企业的文化礼仪,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如年会、职工聚会、舞会等将企业文化的某些内容进行具象化表达,加强与职工之间的联系,深入企业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的影响力,在寓教于乐中促使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提升。

二、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探究

(一)企业文化能够充分传播和展示企业形象

科学、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在传递的过程中一并将企业的产品、服务等优势展示出来,加上媒体对企业文化的宣传能够进一步的提升企业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塑造良好的口碑。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既能够将企业的责任感、价值观展示在世人面前,也能够将企业的优秀管理制度宣传出去,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促使企业管理理念的完善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途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必须结合市场变化规律和市场实际对企业文化进行不断的更新,将企业文化充分的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促使企业管理理念的不断提高。另外,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还能够有效统一内部员工的思想和价值观,促进内部的和谐统一。

(三)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促使企业员工行为规范化

企业文化描述的愿景和发展目标能够向企业员工展示企业的发展目的、追求的信念以及自己在社会中的重要职责,促使员工充分了解企业对员工行为和能力的期望和要求,进而使得员工能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更加科学的融入到企业发展过程中。

(四)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

首先,企业文化能够对员工的情感、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新的职工入职时,由于每一个员工的生活背景、生活经历是不同的,所持有的价值观和信念也是不同的,随着企业文化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相关工作的陆续开展,企业员工能够将自身的价值观、接人待物的方式调整到与企业文化内涵相一致的步调,达到相对和谐统一。其次,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企业员工之间的和谐统一能够促使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的呈弧线,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

(五)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提高企业发展的竞争力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首先,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不仅能够规范企业管理、完善企业管理制度,而且能够促使企业管理更加人性化、鲜明化,能够体现企业发展的特点。其次,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也是对员工进行社会化再教育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员工的职业感、价值观和信念、职业生涯规划等等都会受到影响,朝着企业的愿景和共同发展目标不断演化。

三、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企业面临的环境也会越来越复杂,企业文化建设能够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力获得一席之地,对企业管理水平和质量产生积极影响。本文分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探究了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永青.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商贸, 2014(31):49-50.

篇6

万科的企业宗旨是:①对客户,意味着了解你的生活,创造—个展现自我的理想空间。②对投资者,意味着了解你的期望,回报—份令人满意的理想收益。③对员工,意味着了解你的追求,提供—个成就自我的理想昂平台。④对社会,意味着了解时代需要,树立—个现代企业的理想形象。

万科给自己的定位是:做中国地产的领跑者,要对内平等,对外开放,致力于建设“阳光照亮的体制”,万科把人才视为资本,倡导“健康丰盛的人生”。

万科又是怎样重视人才的呢?他们把能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的人视为公司最宝贵的资源,尊重员工的选择权利,在发展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在人格上人人平等,为优秀的人才创造一个和谐,富有激情的环境。什么叫做“健康丰富的人生”呢?就是不仅仅把工作当做谋生的手段,在工作之外他们鼓励员工追求身心的健康,追求家庭的和睦,追求个人生活内容的极大丰富。2012年1月7日,来自厦门、福州、深圳、天津等地共100名万科员工、家属和业主参加了2012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其中万科员工及家属55人、万科业主45人。“阳光照亮的体制”就是把“规范,诚信,进取”当做经营之道。他们还鼓励各种形式的沟通,提倡信息共享,但对黑箱操作。

综上所述,这些都可以归纳为万科的企业文化。

何谓企业文化?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吧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应。包含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它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有直接推动作用,反之则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失败的企业也不是没有文化,而正是其企业文化建设的失败导致了其企业的失败。

在日本,曾有过这样的感人之幕:一位头发花自的老人在经过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停车场时,看到一辆丰田汽车车尾处沾满了飞溅的淤泥,他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洁白手帕,主动把污垢清洁掉,车主很奇怪问其原因,他说:“我不希望在街道上看到这么脏的丰田车!”,后来才知道他是已退休十年的丰田工人…丰田人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造就了风靡世界的丰田汽车。

由此总可以总结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一个优秀的企业就要创造一个全体员工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和使命感;一个促使员工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一个确保企业经营;一个能够积极推动组织变革和发展的企业文化。他指明企业发展方向,把企业员工引导到企业所确切的企业目标上来。特别是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更是这样,这种文化影响到企业的决策,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管理体系,企业财务分析手段和企业管理领导艺术等。

②企业文化具有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先进企业文化对企业有着提升和推动作用。优良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事业有一支优良团队,依靠团队集体协同作战精神完成公司的工作目标。

③企业文化对企业具有体现凝聚力的作用

一个被企业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就像一面旗帜,让员工自觉簇拥在周围,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跟入,同时对企业合作伙伴和消费者产生吸引力。文化的本质便是对人们的无形制约与规范。一个好的企业所形成的企业文化能够给员工一种y司属感,同时也能够发挥员工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当企业管理上升与文化层次,亦即当企业的管理形成为一种对员工潜在的规范和管辖,对员工的行为形成一种无形的制约,此时,管理的实际投入不是大幅减少,管理成本不是大幅降低了吗?另一方面若是企业员工的行为指向为自我目标与企业目标的共同体,那么员工便能够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进行高度自律的自我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价值,而这些价值也正是企业价值的一部分。

④具备优良的企业文化,自然就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扩大知名度

篇7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动力离不开企业的贡献,企业的合理化运营帮助我国经济迅速腾飞,我国的市场开放程度步步加快,从地区经济发展建设到城市合理规划建设,都一步步的遵循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每一个标准,细节都在向着国际化路线靠近,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初试是为了我国企业发展有一个新的起点,在历史发展的契机中寻找一个中国腾飞的垫板,企业文化的建设寓意着对企业内部无形文化的构建,企业中的文化构建可以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内部组织的凝聚力,帮助企业增强活力,增强工作效率。

但是,我国目前发展企业文化遇到了很多问题,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仍然需要面对很多问题和障碍,因为国际化案例的先进操作经验不能全盘照搬到我国国内的企业,所以需要针对国内特殊情况做特殊分析,利用优势解决好目前企业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加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力。

二、我国企业文化发展的概况分析

我国企业发展有句话:“一流企业做文化,二流企业做营销,三流企业做产品。”这句话充分证明了我国企业面临的尴尬境地,我国企业在与国外企业竞争时缺少的是对文化的把握和学习。目前阶段,在我国很多企业中,员工具体掌握不了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怎么搭建企业文化平台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所以对企业内部的企业文化大多只是书写在纸张上的文字和标语,大多只是口号当前的形式主义,员工到最后也没明白什么是文化的核心。我国目前一些企业家主张企业的生存是第一位的,只要能生存下去,什么都不顾虑,不管什么企业文化不文化,就关心企业赚不赚钱,能不能盈利,能不能继续运作,这才是重要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企业的存在最终目的其实是回报社会,更重要的是在企业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在社会之中担当一种责任,以一个姿态帮助社会人寻找到自己的归属,以一种义务在社会中强调一种组织存在的意义。张瑞敏提到海尔由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上百亿元的国际化大型企业集团的成就时提到:“海尔几十年的成就,首先不在于有形的东西,而恰恰在于无形的东西。这种无形的东西就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没个人心中的坚持,每个人愿意遵守的原则,愿意承担的责任。”海尔人在自己厂子里砸冰箱的一瞬间,就让全体员工明白了诚信与质量的重要性,而且,那种文化精神就在几十年间一直传承在海尔内部,这种传承变为了社会的一个亮点,对社会的担当成为了一种责任,这种海尔人的义务自然地变成了社会的一个角色,诚信和质量就是海尔的企业文化,每个人心中都铭刻着这句话,这个信念。

三、我国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1.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企业文化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企业增强市场中的竞争力,以其核心精神和价值观念帮助企业中的员工增强自我优越感,帮助企业向前发展,成为社会中具有竞争力的组织和整体。发展企业文化的内部助推作用是增强内部员工的凝聚力,以团结和协调的配合帮助企业全面发展,并且在市场中具有新的活力。

2.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

中国企业是为了企业文化而构建企业制度,让企业内部员工去遵守与执行这种文化,过于被动和死板,国外的企业是为了企业制度而构建一种企业文化,从员工本身自然生成一种内在价值观,让员工去遵守和执行这种制度,通过文化帮助了制度的建立健全,以新的动力帮助企业获取了新的生机,在竞争中通过自我的文化基础所展现的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得以存活并且变得更好。

3.企业文化可以提升员工“战斗力”与企业整体实力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实也是一种无形的执行力,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一种默契,一种配合,一种共鸣。它可以帮助员工在企业内部中的实力增强。首先,针对不同部门的人员可以增强其自身的办公效率和岗位素质,加强人员的“战斗力”,其次,在整体上企业的效率和企业的实力也会相应的增加,通过不断的提升,帮助企业完善各种制度,企业可以增加市场中的竞争力,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1.企业内部员工管理涣散,没有集体意识

我国企业发展和建设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应对策略,现阶段我国内部管理问题严重,主要表现为企业内部员工的管理比较薄弱,导致内部员工的集体意识不高,降低了工作积极性,组织内部没有集体价值观的主要弊端就是会使企业内部管理出现涣散,人力不能综合化往一个方向发展,组织的人力不能往一个目标去努力,即便去努力大家之间的配合和默契也是很低。集体意识的概念在组织内部还没有形成,对大多数员工来讲内部文化建设如同一纸空文,只有简单的看和说,并没有确定下来去执行和遵守,大家内心中并不是和谐的建设文化,而是被动的接受文化限制,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

2.组织协调性差,制度缺乏约束力,没有共同价值观

我国参与世界市场竞争以来与国外发达国家企业相比,在内部缺乏协调性,没有相应的协调部门去执行该任务,也没有针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合理制度,大多制度只是建设性的空话、套话,并不一定适用于自身企业的发展,而且很多条款都是套用自国外企业的制度条款,对自身企业发展不一定有利。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对制度和文化的区分还是很模糊,不能清楚的认清制度是限制人还是文化限制人,也不明白文化是由内部组织升华出来,而制度是由上级制定约束下级的。而且,企业文化建设中没有事先将组织内的集体价值观进行区分和归类,没有集体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就开始了文化建设,导致后期文化建设根本没有立足点,无法开展。

五、我国企业发展的途径分析

1.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贯彻党政思想

我国企业应该加强内部基层的党建工作,利用党政思想来改造基层人员的价值观和思想,辅导个人发展,以增强自身能力和基本素质为核心,培养基层的党政思想,利用我党的核心价值观念影响每一个员工的工作态度,增加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端正工作态度,改进工作办法,提高效率,降低差错率。通过贯彻党政思想可以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源动力,利用有利优势改变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从基本层次了解组织内部的文化建设方向,从内部做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形成一种无形的集体价值观念,以这种集体意识为主建设一种企业文化。

2.以组织领导建设为核心,加强员工素质培训

在优秀的组织中,最重要的是组织的领导,没有好的领导层就不能带出好的团队,我国企业在改革中就要充分运用领导的才能与正确的价值观念,以正确的发展方向作为指引,带领组织向前发展。组织需要领导的带头作用,一样需要每一位基层员工的配合,针对目前发展态势来观察,企业内部很多员工都需要增强自身能力以保证符合时展要求,满足新环境下的人才要求,帮助企业健康成长,向着国际化标准靠近,打造人员文化的共享平台,让每位员工可以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加强企业人员的“战斗力”。

3.企业文化要以诚信为主,构建无形化的协调平台

我国企业内部需要更多的是协调化发展,面临众多企业建设中的问题,单独依靠文化建设的整体作用很难达到企业壮大发展的效果,必须更多的依靠无形的文化资产来增强企业内部实力,比如我们应该加强员工个人和组织的诚信,以诚信作为基础教育每一个员工的基本工作素质之一就是诚信,加强诚信文化的建设,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企业内部各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协调发展是有助于企业矛盾解决的,加强内部协调与统一可以帮助每一个人寻找到自己的归属,帮助企业建立起自我的一种精神文化,以精神为依托建立起企业的文化基础,让共有价值观念成为企业综合化发展的助推器。

六、结束语

面临新格局的发展,我国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寻找一条适合我们的路线,企业文化其实就是共有价值观念,是一种集体的思想意识形态,帮助企业成长的精神动力和源泉。了解和发挥企业文化的优点与长处就可以帮助企业稳定和谐发展,对企业文化的掌握不到位只能导致我国企业的衰退和没落,为了和国际化标准靠拢,满足未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需求,选择企业文化建设是未来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之中。我国要将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到底,帮助我国企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窦海燕.刍议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财经界.2010.14

篇8

关键词 :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问题

科学合理的经营运行机制是企业发展所必须的,但同时企业在发展同时还需要一种精神能够进行员工行为的激励和约束,充分调动企业员工自身的潜力,而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是整个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通过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提升企业员工归属感和积极性非常重要。

1 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对目前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具有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这三大功能,充分认识企业文化的功能,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凝聚功能:由于企业发展中,以集体主义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极大的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凝聚力,促进了企业上下团结一致,共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激励功能:企业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激励功能就是在全企业范围内建立了一种健康、积极、奋进的竞争文化,促进企业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激烈竞争,从而更广泛地调动企业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和独创性,从而促进企业创新和调动了企业发展的活力。

约束功能:对企业管理中的各种规章制度和企业发展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而言,企业通过用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约束企业员工在工作中的规范,从而协调企业各项工作的发展,进而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活动,同时,还能促使企业员工将企业的发展当做自身利益的一部分。

辐射功能:企业文化通过广泛的文化传播功能,以自身的企业发展价值观、精神文化和形象影响到其他企业乃至整个发展区域,促使整个经济发展环节对自身的经营发展进行调整,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和行业发展朝着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发展,这就是企业文化的辐射作用,对于个人、企业、行业、社会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 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2.1 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文化建设不够重视

受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部分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建设还不够重视,更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没有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使得企业缺乏一个好的思想作指导,企业员工在没有企业文化指导下便不能对企业形成良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样就很容造成企业人才的流失和企业员工流动的频繁,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2 企业文化的宣传和培训形式化严重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直接影响企业发展。但目前我国企业在进行文化宣传和培训上还是采用传统的方式,使得企业文化都停留于表面,很多员工都错误的认为企业文化只是员工入职的一种形式而己。这样就使得企业员工不能更好的了解企业文化,更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考核和检测机制。同时企业文化的培训者的素质高低不同,很多企业文化培训者自身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都不足,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更没有实现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往往采用的都是将企业文化进行机械的宣读,这样很难起到良好的作用。

2.3 企业文化理想化严重,群众基础不稳定

能够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都是从企业员工那里总结而来的,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实现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双赢,才是更加优秀的企业文化。但目前我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少数领导杜撰出来的口号式的宣传语,这些宣传语都是基于企业管理者利益形成的。这样的企业文化更是很难让企业员工接受和认同,更不能让企业员工产生对于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样企业员工更是不能主动贡献自身的力量,长期下去不利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3 新形势下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3.1 企业文化须得到企业全员的认可

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和提升企业员工工作的动力,推动企业工作的有效开展。由于我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还不够。因此,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就需要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可,培养企业员工形成统一的理念。所以,企业文化只有获得企业全员的认同,再通过强化企业文化的培训方式,这样才能提升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了解,让企业员工能够真正的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中来,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3.2 实现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的结合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单独的建设,更不是离开制度管理下的建设,实现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结合才能更好的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的开展。由于企业文化自身的特别,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与企业制度有很大的不同,企业文化在进行企业员工意识的培养和行为的规范上比企业制度更加有效。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企业制度的不足。因此,完善企业文化管理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推动企业生产效率具有巨大作用。此外,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形象的树立也有巨大的作用,更能够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管理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3.3 企业文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

在企业发展的内部构成中,每位员工都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只有通过全体员工共同的不懈努力,才能促进企业的生产发展,创造企业发展的辉煌。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从企业发展大局出发,坚持以人为本,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他们无穷的创造力,才能为企业创造发展奇迹。而随着新互联网在社会各个层面的广泛应用,不仅使得当今社会沟通方式发生前所未有的颠覆,也使得企业员工,尤其是青年员工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动员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因此,新形势下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就应该考虑到员工的发展特点,突破传统文化建设中的时空限制,建立起多元文化发展机制,用高速的互联网手段传播企业的文化和精神。

4 总结

企业文化能够反映一个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内在品质,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如果没有健康、优秀、强势的文化,一个企业很难稳步成长和持续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企业带来了发展的重大机遇,同时也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这把双刃剑,企业要充分利用现今的发展机遇,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与管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适应力。

篇9

1.2企业文化的吸引功能

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通过传播会对员工有很大的吸引力,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行业,企业的客户或者是供应商,乃至终端消费者,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吸引,另外优秀的企业文化还有稳定人心的作用,这在合作伙伴企业中更为适用。在同样的环境下,谁都愿意去一个文化更好的企业去工作,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吸引力的集中体现。

1.3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

良好的企业文化会使得企业的制度会按照规章制度去合理实施,就好比企业是一个良好指挥官,让企业的所有员工遵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做事,齐心为企业创造价值,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这种导向功能能够给员工提供最佳的奋斗方向,让员工自觉去遵守,不知不觉的让企业的愿景和个人的期望慢慢融合在一起,能够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

1.4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

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它的员工会在企业成长过程中不断的收到激励,企业内部会形成一个积极的工作氛围,员工也会觉得在这里工作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谁都不愿意在一个整天在勾心斗角,处处防人的环境里面工作,员工身心得不到放松,久而久之会产生极其严重的负面心理。所以说企业文化氛围能够给员工一种精神方面的激励,能够积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1.5企业文化的约束性

良好的企业文化会对企业全体员工有一个规范作用,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文化也伴随着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时候员工会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因为自己是企业的一员,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公司的形象。这种文化会让员工明白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通过规范约束后员工会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责任感。

2如何建设适合企业发展特色的企业文化

2.1通过宣传使得企业文化达成共识

如今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的传播最开始的阶段就是宣传,才逐步的被众人所知,然后经过一个接受的阶段。企业为了推广自己,难免会通过一定的渠道来通过广告的形式来展示自己,让自己的产品逐步的被市场接受。而文化也有相似之处,在企业内部文化传播就是要通过宣传,组织培训,逐步让每个员工都能感知到。另外企业还需要在实践中总结好的宣传方式来让员工积极的接受这些文化内涵。燕京啤酒赤峰公司在建设企业文化方面,就是通过一系列总结、宣传、贯彻,而深入每名员工心中。燕京啤酒(赤峰)公司树立了“以情做人、以诚做事、以信经商”的经营理念;把“以全优的质量取信于民、以独特的风味取悦于民、以诚挚的态度服务于民”的质量宗旨落到实处。发扬“尽心尽力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敢打硬仗的拼搏精神,顾全大局的奉献精神,为企业分忧的主人翁精神”的企业精神。对不同层次的员工提出不现的要求,高层管理者的要求是:班子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风险同担;对干部的要求是:主动不被动,补台不拆台,用权不越权,服从不盲从;对员工们的要求是“人进厂,心到岗,老老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

2.2领导带头作出示范

企业文化的构建需要企业高层管理的高度重视,文化是企业的领导来推广的一种传播企业精神的素材,领导要做好带头兵的作用,给企业其他员工做好榜样,然后再向企业员工灌输企业价值观等内容,如果领导都做不到,又怎能要求员工做到履行企业文化呢。(本文来自于《商业文化》杂志。《商业文化》杂志简介详见。)

2.3规范管理制度

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保证企业的制度能够切实的实施,这种制度文化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集中表现,当企业规模逐步的扩大,企业员工就更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促进企业更快发展。

篇10

一、执行文化概念

(一)执行文化定义。企业执行文化,即企业执行力,是一套通过确定目标、拟定企划、采取行动的方式来实现企业目标的系统流程,简单地说就是指企业组织完成任务的能力。一个企业实质上就是一个执行团队,其本质就是执行。对企业来说,管理制度是肉体,企业文化是灵魂,执行则是把灵魂和肉体结合起来。

(二)对执行文化的理解。执行文化是连结目标与结果之间最重要的一环,是一个能否实现预定目标的关键所在。在目标―执行―结果这一企业基本流程中,执行是所有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着企业目标不断奔忙、不断努力完成任务的那个过程。因此,员工的整体行为质量,决定了企业执行的强弱。

(三)对执行文化的认识偏差。执行,就是指把企划目标细化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然后督促每个环节的落实。这只是执行过程中的组织策划过程,是执行中最先进行的那部分。但它只强调制度的刚性,却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灵活处理的灵活性;执行,就是指把企划目标宣传贯彻落实。执行,就是指把每件事办好办实。要落实企划目标,企划要先行、宣传贯彻要紧跟,然后才是认认真真地去办好每件事情。只有办好每件小事,执行过程才会连续,才会一步一步去接近目标。

二、执行文化的重要意义及现状

任何企业的成功都必然是执行的成功,失败也必然是执行的失败。

(一)执行文化的重要意义。确定了企业目标,设计出了好的企划方案,只是企业基本流程走完了第一步。更多的更为直接的事务是靠企业员工来操作的。许多建筑企业并不缺资金、技术,甚至也不缺市场和思路,但“业绩不佳”者仍占有相当比例。为何?有句话说的好:“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用来形容企业也恰如其分,好的企业各有各的“招”、各有各的“好”,不好的企业却无一例外地与执行力弱或执行不到位密切相关。如东北一家国企破产,被日本财团收购。出人意料的是,收购后什么都没有变。制度没变,人没变,机器设备也没变。唯一的要求就是把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结果不到一年,企业扭亏为盈。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说得好:一个企业的成功,30%靠策略,40%要靠执行,执行力就是竞争力。

(二)执行文化的现状。执行文化的现状主要表现在:第一,人员素质不高。对于大多数国有建筑企业,人多不足为怪,但奇怪的是,人越多办事却越难。大多国企员工都有“企业是国家的企业,干得再多、再干好,也不多拿一分钱!”等毛病,习惯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到执行最关键的基层,员工就拖拖拉拉,一旦认真起来,却又呆头呆脑。甚至还存在着少数高谈阔论的思想家、牢骚满腹的改革倡导者,不但自己执行力欠缺,还影响他人执行力的正常发挥,从而大大削弱企业的执行能力。第二,管理重情讲义。一些国企虽然一再强调要按章办事、照章行事,但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常常重情讲义,赏罚不明,使原先制定的计划、实施方案、时间表、赏罚制度一一“流产”。第三,职责定位不准。一件事情,牵连几个管理部门,谁来牵头,谁来协同管理,其结果可能会造成谁都来管,也可能是谁都不管,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企业内部协调、开会、解决人事问题、处理各种管理纷争上。第四,信息沟通不畅。一些基层领导既不定期向上级汇报工作,也不善于同本单位其他领导班子交流思想。有的不学习新文件新规定,凭经验办事,一检查发现问题,一问却三不知,既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也耽误了自己,影响了他人。

三、执行文化制约因素

企业战略管理能否成功,重在执行,制约企业执行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战略搞好企划是执行力的“航灯”。企业好比航行的战舰,战略好比引航的灯塔。战略就是方向、时机和难度,是某项工作的行动总纲,在整个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起统领作用。如不少企业都制定了《五年规划》、《人才发展战略》等等。

(二)健全规章制度是执行力的“保镖”。没有规矩,难成方圆。企业只有健全完善了企业的规章制度,各项工作才有操作的依据和执行的标准,才能激发员工的潜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优良的执行文化。

(三)干部员工素质是执行力的“核心”。干部员工在执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念、态度、能力、应变等素质,决定了企业执行力的强弱。第一,思想观念。一个企业干部员工对企业文化认知度越高,对方法和目标质疑越深,对组织能力评估得越准,倡导“志同道合”的执行文化就会越好。第二,态度。思想观念决定行为和态度。如果思想观念达不成一致,就会立即表现在工作态度上,不配合,不主动,拖拖拉拉,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难以形成合力。第三,能力。领导以身作则,亲力亲为,就会成为带动全局的发动机。第四,应变。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处事的方式和方法,以达到办成每件事情的目的,集中反映了行动者处理复杂问题的灵活性和机动性,直接关系到问题处理的结果和效果。

(四)流程再造与固化是执行力的“向导”。虽然不少国企实行了改革,但职能管理机构重叠、中间层次多、人员臃肿的毛病并没有根除。流程再造是针对某项任务的完成,打破部门、职能、行业界限,组建新的机构,调配新的人员,实行团队扁平化管理。目前,项目管理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大力培育优良执行文化

大力培育优良的执行文化,就是培育出把“执行”作为所有行为的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的管理团队,营造出注重实际,明确目标,简洁高效,监督有力,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执行文化,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贴传单、挂标语、做报告等形式,开展“洗脑”活动。作为施工企业,只能立足经营生产实际,才能逐步形成服从服务于经营生产的优良的执行文化。

(一)着眼长远,制定战略。企业战略是指对企业全局性、前瞻性、基本性等重大问题的筹划和指导,具有整体性、长远性和谋略性,在企业经营生产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在制定企业战略时,要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不停步、不移位,把握好大局至上、科学论证、求实重效、抓大放小等原则,制定好科技人才举、管理创新兴企、依法守纪治企、诚信优质创誉等战略,使企业健康、协调、和谐发展。在紧急情况下,决策层能够在恰当的时机做出决定,管理层也能够迅速理解、认同并指挥实施这些决定。而且还能够将企业的发展控制在自己选择的方向和速度的范围之内,使企业随时保持正确的航向。

(二)坚持制度,不断创新。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经营管理、合同管理、预算管理、施工管理、测量管理、分包管理、机械设备管理、安全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近30多个方面,制定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管理办法。制度是否实用,办法是否合理,唯一的检验方法,就是看经营生产是否取得了实效。

(三)以人为本,提升素质。在日益激烈的企业竞争环境中,优秀人才倾向于向优秀企业集中,而优秀企业依靠优秀的企业文化吸引优秀人才。随着新一轮交通建设大会战的到来,建筑企业又面临新的更快的发展机遇,面对规模迅速扩张、企业迅猛发展的态势,人力资源短缺问题十分突出。企业既高度重视内部复合型人才、重点人才、核心人才的教育、培训、和选拔,也要重视从外部提前引进战略性人才、管理型人才、技术型人才进行储备。尤其重要的是,要进一步转变选人用人的观念和方式,从被动接收向主动培训转变,从应急向储备转变,从强调忠诚度向协作共事转变,从合同制向共创型转变,从专业技能向综合素质转变,真正体现“四个”留人,真正做到“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人才,能力的发挥在于才尽其用”,使价值理念逐步得到落实和体现。

篇11

1企业文化对于提高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企业文化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才能不断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求,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提高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企业文化创新有助于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对于现代的企业来讲,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是公司员工的信仰,强大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加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充分挖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为公司未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企业文化的创新有助于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企业文化中的道德力量,能够以一种更加柔性、更加人性化的手段规范员工的行为,促进良好企业风气的形成,进行企业的文化创新,传统依靠硬性规定规范员工的管理模式,将会逐渐被柔性化管理所代替;第二,目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企业的各个方面,技术、人才和管理是比较重要的几个因素,企业文化的创新来源于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以及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提高,类似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需求与企业文化创新需求是一致的,所以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企业管理模式的创造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12企业文化创新有助于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的形成

企业的创新主要依靠两个方面的动力,第一,在企业的管理中,通过将企业的创新写入企业相关的规章制度中,或者是依靠物质奖励、绩效奖励等手段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第二,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企业管理的创新推动力,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员工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比较深远的。一般对于企业来讲,通过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上的共同创新,才能使得企业管理方面创新能力的生成。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帮助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13企业文化创新有助于企业之间创新合作局面的产生

目前,由于我国企业的规模和经营范围都在不断地扩大,企业间相互合作的事情比较常见。企业间的合作模式也在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着,企业文化是企业间合作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的创新有助于企业间创新合作局面的产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企业的文化创新能够使得企业充分认识到企业间合作的重要性,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很难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在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创新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第二,企业文化的创新能够使得不同企业之间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共性,例如:相同的文化发展策略、相同的价值观能够拉近企业之间的距离,巩固企业间合作的纽带,对于开创新的企业合作局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14企业文化的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管理的竞争力

对于现代化的企业来讲,企业的管理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所以,要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需要依靠企业管理的创新,提高企业管理的竞争力就需要企业文化的创新,这是因为:第一,企业文化的创新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这一理念对于企业的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目前,在企业管理中如果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就能够体现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理念,可以提高企业管理的竞争力;第二,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企业文化的创新可以说是企业管理的创新,创新作为一个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发展方向,自然能够提高企业管理的竞争力。

2企业文化创新的重要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企业管理来讲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能力,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必须要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众所周知,企业文化的创新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其创新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必须要按照一定的进度执行,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为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21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推动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但是在企业的发展之中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还有待提高,所以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过程中,必须要树立对企业文化的正确认识,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物质与文化同等重要,在企业的激励机制中,一些企业往往只是利用物质化的激励手段,但是随着以人为本概念的提出,人们开始认识到自己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所以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物质和精神必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第二,正确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其形成的过程中需要企业各方面的配合,在进行企业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内涵,才能选择以合适的方式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

22与企业自身的发展相适应

企业文化的创新最终目的还是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不断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对于市场需求的适应程度,所以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需要与企业自身的发展相适应,与市场对企业的要求相适应,为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保持企业文化的先进性,众所周知,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时期的产物,有着特定的文化背景,所以要进行企业的文化创新,就需要让文化保持一定的先进性,不同时期的文化代表不同时期的企业发展;第二,确保文化的适应性,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经过长期的发展沉淀下来的财富,有着企业自身的特点,同时企业文化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必须保持适应,否则企业文化有可能会阻碍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文化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征形成,如果企业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偏离了企业发展的道路,应该给予及时的修正。

23将企业文化融合在企业的管理之中

对于现代化的企业来讲,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附属品,而且是企业对外形象的重要展示内容,同时企业文化以一种更加柔和的手段,帮助企业的管理并创新企业的管理模式,因此,我们在企业文化的创新过程中,需要将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的管理之中,为此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起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体系,例如:与企业中的文化组织结构相互合作,通过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更加庞大的、覆盖范围更加广阔的企业管理体系;第二,不断补充和完善以企业文化为主导的企业管理制度,将原本生硬的、古板的管理模式打破,用企业文化建立一种新型的、更加柔和的企业管理模式,让企业管理更加深入人心,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起到约束员工行为的作用;第三,建立企业文化沟通系统,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高效的企业管理体系,需要同时建立企业文化沟通系统,例如:员工意见反馈渠道、员工例会、文化宣传措施等。

24克服企业文化创新遇到的困难

由于我国企业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了现在在企业文化的创新过程中遇到比较多的困难,这些困难阻碍了企业文化的传播与创新,我们必须要克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提高企业领导自身的素质,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企业领导是企业的决策者、是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引者,企业领导者自身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层次高低,所以要创新企业文化,就需要提高企业领导者自身的素质;第二,企业文化创新中强调企业道德和价值观,企业的道德是职业道德素质和员工行为规范的概括,它通过自身的渗透力参与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对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同时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更加高尚、崇高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周秀红中国国有企业文化创新探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篇12

责权利的有效结合是经济活动的内在原则。只有在责权利有效结合的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主体才能既有积极性,又能自我约束。否则,只有责任而没有权利和利益,就使经济主体缺乏活力;而只有权利和利益而没有责任,经济主体就没有约束,会损害其它经济主体的利益。正是因为这样,责权利的有效结合不仅在管理制度中要体现出来,而且还要作为价值观念,即管理性企业文化体现出来。企业管理性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就是人们在观念上的责权利相结合。

任何一个企业都有一定的组织机构,组织机构是企业管理性企业文化的载体。企业的组织机构是否适应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需要,不仅反映出不同的管理性企业文化,还直接影响企业管理的成效。那么,组织机构究竟要解决什么核心问题呢?现代管理制度认为,组织机构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责权利三者的匹配问题。企业只有做到责权利的对等匹配,企业才能高效地运行。而且,这种责权利的对等,必须体现在企业的每一个工作岗位和每一道工序上,并且作为价值观念支配每一个人。

2.生产要素功能最大化发挥和生产要素功能最小化消耗的有效结合

企业的效率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管理是否最大化地发挥了生产要素的功能,以及是否最小化地消耗了生产要素的功能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尽量增加产品并减少成本,只是其前提不同。生产要素功能的最大化发挥和生产要素功能的最小化消耗之间对比后的差异,就是度量企业效益的重要指标。企业是否能充分利用生产要素和最小消耗生产要素,不仅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问题,也是管理性企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增加产品减少成本,是每个企业都知道的道理,但是真正在每个员工中树立这一意识,并把这一原则落实到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却并不那么容易。这一点上日本企业做得比较成功。他们从美国进口设备,用同样的设备往往可以生产出超过美国的产品。日本的产品,往往以性能优越、价格便宜而著称。这主要是由于日本企业的员工,尤其是现场生产人员增加产量和节约成本的意识非常强烈,经常开动脑筋对生产设施加以改进的缘故。

3.企业风险与企业风险自然人化的有效结合

任何企业的经营,都要面临许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构成了企业的风险,其中以市场风险最为重要。那么,企业需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降低风险呢?这是企业管理中经常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管理性企业文化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管理性企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风险价值的约束和激励。

现代管理理论指出,要降低企业的风险,首先要避免企业出现经营决策失误,然后最好的方式就是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能力。通过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力,变企业被动地抵御风险为主动地抗击风险,这样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才会得到显著的提高。而要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能力,最好的办法是将企业风险自然量化到企业每一个员工身上,使每个人都感到企业风险就是自己的风险,随时受到风险的约束和激励。

将企业风险自然人化,就是使每个员工都感到风险的压力,而且这种风险意识深入到每个人的脑海中,作为风险意识而长期存在。将企业风险与员工个人风险内在地结合在一起,其结果必然使人们产生巨大的压力和动力,为了规避自身风险而努力工作。每个人都化解了自己的风险,那么,企业风险也就最大化地被化解了。

4.管理制度与人本主义的有效结合

不同国家的企业,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在管理性企业文化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差异。比如,英美国家的企业比较强"理性"管理,注重规章制度、管理组织结构、契约、个人奋斗、竞争等作用,而东亚的企业则更强调"人性"的管理,如强调人际关系、资历、群体意识、忠诚、合作等的作用。也就是说,在是以理性为本、还是以情感为本,以物为本、还是以人为本的问题上,英美企业管理和东亚企业管理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企业管理模式。那么,对于以管理制度为本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究竟哪一个更适合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呢?这是企业选择管理模式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更是管理性企业文化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国企业的实践表明,只有将管理制度与人本主义有效地结合起来,企业才能获得成功。这是因为:第一,企业的管理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制度。企业的管理制度是企业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在生产管理实践活动中制订的各项规定和条例,包括企业的人事制度、作业管理制度、财务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等,显然,企业的管理制度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它作为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能使员工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地进行,同时又成为维护职工共同利益的一种强制性手段。因此,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所必需的,是一种强有力的保证。第二,企业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离开了人的企业是不可能存在的,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也是管理的主要对象。因此,要管理好企业,首先要把人管理好,即以人为本。在企业内部,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如何看待企业员工的权利和需要的问题。只有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让其充分发挥好应有的权利,并较好地满足职工不同层次的需要,企业管理才能把人管好。由以上两个方面看出,管理制度和以人为本对于企业来讲都是重要的,不可偏废,只有将管理制度与人本主以有效地结合起来,企业才能获得成功。

5.员工自我约束和外在制度约束的有效结合

如上所述,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如何管理好人不是企业管理人员的一部分工作,而是全部的工作。那么如何才能管理好人,是采取强迫式的管理、还是放任自流的管理呢?这是企业管理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麦格雷戈提出的X-Y理论,很大程度上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指导。X-Y理论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即X理论和Y理论。X理论认为,多数人天生懒惰,尽一切可能逃避工作;多数人没有抱负,宁愿被领导、怕负责任,视个人安全高于一切;对多数人必须采取强迫命令。Y理论的看法则相反,认为:一般人并不天生厌恶工作;多数人愿意对工作负责,并有相当程度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控制和惩罚不是使人实现企业目标的唯一方法,还可以通过满足员工的不同层次的需要,使个人和组织的目标融合一致。

按照上述X-Y理论,可以看出,对于满足X理论的人来说,显然管理制度多一些、细一些、严一些更好,他们只有在较强的外在制度约束下,才能工作得更好。对于满足Y理论的人来说,情况则恰好相反,他们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外在管理制度过多、过严反倒束缚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那么,在实际工作中究竟是X理论还是Y理论更贴近企业管理的现状呢?对此,我国企业的管理实践表明,几乎没有一个企业是单纯地符合X理论,或单纯地符合Y理论,人们的表现往往居于X理论和Y理论之间。因此,在企业的管理中,应强调员工自我约束与外在制度约束的有效结合。

体制性企业文化内容

1.自我主体性与忠诚观念的有效结合

在企业中,忠诚观念是必要的。企业作为一个人的群体,它的各项任务和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企业中的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奉献。如果企业凝聚力很低,职工对企业漠不关心,甚至连队伍都不稳定,就很难期望有较高的效率。但是,对企业仅有忠诚是不够的。在我国的企业中,在从建国初期直至90年代以前的很长时期之内,职工和企业的关系都是相当稳定的,职工从进入厂门的那一刻起,他的生老病死以至子女等几乎所有的问题都由企业包了下来,而职工也把企业视为自己的终身依靠。这种体制在其初期一度是有效的,但后来弊端就显了出来,除去体制本身的因素不谈,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看,与该体制在思想上扼杀了职工的自我主体性不无关系。

我们以往总是把职工视作企业的"螺丝钉",安在哪里就在哪里发挥作用,而毫不考虑职工个人的感受。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价值,人的个性开始张扬,开始追求自身的满足和自我目标的实现。不尊重职工的自我主体性,就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甚至职工对企业的忠诚也会遭到损害,优秀员工会跳槽或从事第二职业,对于本职不能尽心尽力。

必须将职工的自我主体性与忠诚观念统一起来。这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企业仅仅是职工业务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并没有权利去干涉和包办职工的一切,必须尊重职工的人格、信仰、观念等;二是不能将职工仅仅看作生产要素和管理对象,必须充分尊重他们自己的意愿,关心他们的发展和提高。培育人才是关心人的根本。对于职工来说,爱本职是爱企业的前提,热爱本职,职工才能达到对企业的忠诚,实现自我主体性与忠诚观念的统一。在自我主体性与忠诚观念相一致的情况下,职工的聪明才智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企业的效率也会得到不断的提高。我们经常羡慕日本企业的职工肯为企业着想,不断提出生产经营的各种合理化建议,其实这正是其自我主体性与忠诚观念有效结合的结果。

2.自我独创能力与协作性团队精神的有效结合

社会化生产的最本质特征是分工协作,企业进行的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将之切割成多个部分,这些小的部分可能由个人独立来完成,也可能由人的较小群体合作来完成,部分与部分之间也要协作和配合。因此,各司其责、独当一面的能力与相互协作、共同努力的团队精神在企业中都是需要的,二者从来没有偏废过。但是,不同类型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侧重。

人们通常把典型的美国企业称为"A模式",而把典型的日本企业称作"J模式"。A模式强调专业化,每个员工仅负责一门业务,完成上级下达的可衡量的指标和任务即可,其它方面的的业务与己无关;个人对自己的工作负完全的责任,因此需要他们发挥个人能力,独创性地解决生产中的问题。J模式强调协调与合作,在日本没有一个单独的个人对某件特殊事情担负责任,而是一组雇员对一组任务负有共同责任,几乎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去共同完成。

我们国家的企业在借鉴这些先进经验的时候不能照搬,因为不同的模式都是与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状态相对应的,在我国搞A模式说不定会搞成山头主义,搞 J模式则可能造成责任推诿,人人负责而又无人负责。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威廉.大内提出的"Z理论"是值得我们借鉴的。Z理论之"Z"(Zygote,合子,受精卵)就是主张将日本和美国的成功经验相互融合,它试图通过培养员工之间的信任、微妙性和亲密性来促进每个人的努力彼此协调起来产生最高的效率。

3.利益最大化目标与艰苦创业精神的有效结合

我们的传统观念在这一点上是有误解的,认为两者是排斥的,讲利益最大化就不能讲艰苦创业精神,讲艰苦创业精神就不能讲利益最大化,或者认为讲利益最大化是资本主义企业的特征,讲艰苦创业精神是社会主义企业的特征,这些理解都是不正确的,必然给实践带来消极的影响。

从广义上讲,人都是理性的,总是按照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行事。他来到企业工作,首先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他向企业奉献出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首先是为了从企业获得回报,取得个人最大化的物质利益。但是,人是一种复杂的动物,除了物质利益的需要,还有精神享受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在满足了基本生理需要之后,其它层次的需要就开始变得突出起来,甚至可以起到支配作用。因此,承认人的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并不排斥艰苦创业的精神,员工在企业困难的时候,仍然可能同心同德,与企业共渡难关。

那么,如何把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与艰苦创业的精神结合起来呢?一方面,应当给企业的职工以足够的物质利益,如果职工在企业劳动所得的回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基本需要,就缺乏全身心为企业工作的基本条件,人才流失、回扣受贿现象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国有企业为什么留不住人?就是因为这里的待遇太低了,一个优秀人才的所得还不及社会平均的收入水平,当然不会安心。另一方面,营造一个温馨和睦,团结奋斗的环境,使人尽其才,人尽其用,让每个人都感觉他只有在这里才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最大化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哪怕在这里物质待遇稍差一点也在所不惜。这样,就把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同艰苦创业的企业精神有效地结合起来了。

4.机会均等与企业等级观念的有效结合

在企业中,完全的地位平等是不可能的,清洁工总是不可能与企业老总同时发号施令,无论在组织上还是实际运营中,上级和下级的区别都是随处可见的。因此,在企业中淡化和回避等级观念是不可取的。重要的是使每个职工自觉自愿地接受企业中的等级,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实行机会均等的原则。

这实际上涉及到选拔人才的原则的问题。企业中的岗位,对每一个人机会都应当是等同的,其最终归属,应当取决于员工的个人意愿、业务素质、领导能力等,如果它从某一个小圈子里直接任命,而排斥了多数人参与竞争的机会,那么?quot;合法性"就会在心理上遭受多数人的质疑。如果多数人对业已形成的企业等级不能认同或存在抵触情绪,企业经营任务的上行下达就不能顺利进行,效率自然也不会高。许多优秀的经营人才不愿到带有明显家族色彩的企业中去工作,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美国的玛丽.凯化妆品公司在用人上遵循这样的原则:只要企业内部有合适的人选,就不到外界去求才。当公司的某个职位出现空缺时,该部门主管便将之报给人事部门,人事部门将该职位的要求条件及相关事项张贴于各办公室的布告栏上,凡是对自己原来工作不满意而对新职位感兴趣的员工,都可以提出申请,然后由人事部门对之进行面试考察和择优录取。这样做的好处是员工对于企业的等级能够认同,而且知道晋升的大门永远是向自己敞开的,因而工作起来就会加倍努力。

5.提高效率与追求公平的有效结合

企业中的公平包括横向(人际之间)的公平和纵向(个人的不同时期之间)的公平,但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横向的公平,它的涵义是每个员工获得的报酬与其投入的比值相等。同样的投入产生同样的报酬,不同的投入也应当产生不同的报酬,才能称得上是实现了企业的公平。需要澄清的一点是,公平决不等同于平均主义,过去我们的企业?quot;左"的思想的指导下,推行平均主义的政策,从厂长到普通职工,从工程师到勤杂人员,工资都相差无几。这实际上是一种不讲公平的表现,因为每个人获得的报酬与他的投入的比值不相等。由于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所以员工普遍缺乏积极性,生产效率很低。

由此可见,企业公平对员工有激励作用,有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但这也不是绝对的。首先,讲公平本身需要成本,由于老板与经理,经理与员工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考察每个人的努力程度十分困难,要付出时间和精力,从而降低企业的效率。其次,公平带有主观性,依赖于当事者个人的感受,因此绝对的公平从来都是不存在的,企业中更是如此。如果每个员工都纠缠于自己公平是否实现,相互攀比,就会产生内耗,影响企业的效率。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欧美的一些企业采取单独的和秘密的给职工发奖的形式,使每个员工无法同其他人作比较,从而产生一种主观上的公平感。

因此,企业必须把提高效率和追求公平有效地结合起来。必须做到赏勤罚懒,实现总体的公平,才能维持职工较高的积极性,产生更高的效率。同时,也应当对职工的公平心理加以引导,营造一种以奉献为荣的气氛,化不平感为自豪感。

 

管理性企业文化的内容相关文章:

1.企业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企业文化的内容

2.企业文化管理的具体内容

3.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有哪些

篇13

电力企业文化是电力企业文明建设的综合反映。当代的企业管理是文化型的管理,通过“文化力”来协调、引导和约束人的行为,以弥补企业制度管理的不足,促进企业技术、经济、精神、物质的深刻变化,达到人和物的同步发展。电力企业应当借助当代企业管理新思想来推动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形成全员参加,同步运转、协调发展的格局,不断增强企业职工的创建意识,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文化环境,以促进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2、企业文化的意义

企业文化是在现代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基础上逐步产生的一种以现代科学管理为基础的新型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管理方式,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新趋势是企业经过长期孕育和提炼升华的占主导地位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可和遵循的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经营方式的总和。

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是一种外在标志,目的是使消费者能够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认同自我,同时通过企业文化加强内部凝聚力,增强企业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供电企业带有公用事业性质;因此,要慎重分析内外因素,提炼核心价值观,围绕中心任务,结合供电企业管理实践,借鉴国内外关于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建设和发展具有供电特色的企业文化。既要重视团结协作、以客户为中心、平等对待员工、激励与创新等目标的实施和发展,又要注意意识导向、制度约束、凝聚作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影响。

3、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即价值观。建立一个科学的、能够让员工认同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国内许多成功的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利用企业文化这一载体,有效地引人竞争机制,优化人力资源,释放人的潜能,给企业注人生机和活力,全面推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随着社会进步和企业竞争的加剧,经济生活中的物质生产日益呈现出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态势,经济与文化的融和已成为经济发展必由之路。就供电企业而言,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将不再成为垄断产业,未来发展目标是突破部门与地区界线,打破条块分割,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重组,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越来越多的供电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深刻认识到开展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实现企业快速发展,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有效形式和载体,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创一流企业和创建文明行业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

3.1提高供电企业管理水平

纵观企业管理发展的历史,企业管理依次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三个阶段。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它包含了经营管理、人性管理、激励管理、情感管理、团队管理等一系列内容。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特别整中小企业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凭借管理者的个人经验或前辈、同行的成功经验管理企业。一部分规模较大的企业,主要是支柱产业骨干型企业,已进入科学管理阶段,以规章制度、工作标准、劳动定额、岗位职责、专业分工管理企业。极少数现代一流企业进人文化管理阶段,围绕企业价值这一核心,确定企业精神、经营观念、发展战略、奋斗目标,培养职业道德,规范企业行为,建立企业作风,营造企业环境,突出了企业文化的主导作用。供电企业正处在从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型的过渡期,建设企业文化,将加快转型速度,缩短过渡时间,尽快步人文化管理阶段,达到提升企业管理层次的目的。

3.2促进供电企业的改革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实施,改革将向纵深发展,彻底摆脱计划经济影响,全面进入市场,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成了当务之急和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企业化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确立科学的企业目标,塑造崭新的企业形象,培育优秀的企业精神,建立现代的经营理念,设计鲜明的企业标志,塑造优良的企业环境,充分发挥文化的粘合功能、功能、激发功能,从而使企业能迅速地进人市场、占领市场、巩固市场,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使企业的职工群体拥有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奋斗目标。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促进企业改革,保证改革任务的顺利完成。

3.3推动供电企业的创一流工作

创建一流供电企业,是供电职工追求的目标,已为之奋斗了数年,而创一流需要一流的设备、一流的职工队伍、一流的管理,这都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企业文化管理又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所以创一流供电企业的物质支撑、精神激励、制度保障,都蕴含在企业文化建设之中,能有效地推动创一流工作。另外,创一流供电企业靠的是职工的努力,而企业文化建设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两者异曲同工、一脉相承。将其结合起来,可使企业中所有人朝着创一流目标和方向努力。

4、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

4.1提高职工队伍的总体素质,

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提高全体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职工素质的高低决定企业文化建设的起点。只有当职工的总体素质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革开放的客观需要、企业生产经营的总体水平相适应时,建设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精神才有可能。因此,通过加强学习、深化教育、集中培训、注重实践、强化锻炼,使职工成为“四有”人才,供电企业文化建设才有牢固基础,这也是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4.2明确供电企业的发展目标,是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

企业没有目标或发展目标不明确,职工就看不到企业的光明前途,极容易出现短期行为和思想上的波动,因而不利于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利于企业凝聚力的形成,进而影响企业精神的培育。另外,确定企业的发展目标必须符合全体职工的心愿,代表他们的共同利益,要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企业目标变成职工共同追求的目标。只有这样职工才能清晰地看到企业的光明前途,增强信心,充分发挥自己在实现企业目标中的作用,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为振兴企业献计献策,从而形成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念。把“创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经营管理现代化的国际一流的电力经营企业”作为供电企业的最终目标。

4.3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是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没有一个良好的企业环境,职工就难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为此,一是搞好企业的生活环境,满足职工衣、食、住、行、休、养、生、息的需要,二是满足职工接受教育、开展活动、学习提高的需要。三是满足职工人格得到尊重和个性得到发展的需要。只有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才能使职工真正树立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思想,树立“企业是我家,兴旺靠大家”的观念,形成企业职工的共同价值取向,创建优秀的供电企业文化。

4.4发挥供电企业领导的表率作用,是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体制要求

企业领导的思想品格影响企业的风气及企业文化的形成,企业领导的生活方式影响企业职工的行为方式的建立,企业领导的个性态度对职工健康人格的形式也有影响。总之,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企业领导强有力的指挥和鞭策。企业领导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威信高、律已严格、待人真诚、大公无私、廉洁奉公、任劳任怨、办事公道,就会产生感召力,形成企业上下一致的意志和共识,全面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

45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