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科研诚信问题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科研诚信问题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科研诚信问题

篇1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其中对诚信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千百年来,诚信一直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各行业的诚信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科研活动的特殊性,其诚信问题更需要引起重视。

什么是科研诚信?“科研诚信也可称为科学诚信或学术诚信,指科研工作者要实事求是、不欺骗、不弄虚作假,还要恪守科学价值准则、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4]科学研究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反应现实世界客观规律的伟大事业,要求实事求是不能存在半点虚假。因此诚信显得格外重要,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石,更是科学研究的生命。

目前,我国政府对科研相当的重视,对科研的资金是大幅度的投入,使中国现在的科技发展处于欣欣向荣的趋势。但是,在这样繁荣进步的景象背后,有一些科研工作者为得到成果不择手段,科研诚信问题开始浮现,学术不端和欺诈行为频发。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1)学术氛围浮躁,研究目的不纯。现在一些科研工作者在投入科研时往往有强烈的个人功利的色彩,并不是为追求真理解决具体问题,而是被某一些利益所诱惑。从而在选题方面缺乏新意、反复研究已出成果的题目,只是单纯为了自己功利的目的。为了选题能够立项或发表,就出现了“送礼走后门”等不正当的学术手段;2)重数量不看质量,虚假夸大科研成果。现在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评价机制与论文、项目的数量挂钩。使研究者为了发表文章的数量,就出现了一稿多投、截取发表等一些投机取巧的手段。或者夸大研究的重要性,申报项目时过度包装,对研究结果不完全的报道,这些做法都严重扰乱了学术环境;3)科研态度不端正。一些科研工作者没有严谨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反而急功近利、信口开河。对待科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积极解决,反而得过且过,认为责不罚众;4)缺少批评性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目的是为科研人员搭建批评、合作、交流的平台,使科学观点、思想得到沟通和发展。现实中开展的学术会大部分过于形式化,缺少批评的声音,没有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术交流的作用并没有真正的展现出来。

“科学之所以称之为科学,是因为它容不得半点虚伪和造假,它是完完全全建筑在诚信基础上的一种事业,而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自然也应该以诚信为本。”[5]爱因斯坦曾说:“大多数人说,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错了,是人格。”我国著名科学家华罗庚教授曾讲过:“科学之道诫之以空,诫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以实为终。”纵观科学的发展史,科学家们都是秉承着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伟大的贡献。这种的科学精神既是科学发展的源泉也是发展的动力,它更像一盏明灯照指引着科学发展的方向。

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已经启动,科技的发展势必是国际竞争中胜负成败的关键所在,这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占据未来发展制高点。科研诚信正是科学的根基,科研诚信影响着科技创新,没有科技创新科学事业就无法前行。加强我国的科研诚信建设迫在眉睫。

如何加强科研诚信的建设?1)高校要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学校的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科研诚信建设,要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科研诚信对于提升大学科研的综合实力和大学前景发展的重要性。比如,在大学里开设关于“科研伦理”方面的选修课,通过大量的教育来告诉学生科研精神以及从事科研工作者必备的职业道德。从学生的作业开始监督,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的道德培养是保证科研诚信的有力途径。学校里的诚信教育至关重要,是为学生踏入社会从事科研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道德基础。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的大学定会培养出大量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奉献一份力量。

2)建立科研诚信制度、重视科研文化建设。

科研诚信的建设离不开科研文化的制约。科研文化观念对科研责任的认知有着深刻的影响,而科研责任决定着工作者能否将科研诚信的行为准则在科研活动中实现。在高校或研究所等机构,各个部门要对科研诚信建设工作给予重视,建立全方位工作体系,使有关职能部门互相协调,一起进展这项工作。首先,要对政策进行调研和考察,然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根据情况制定合理的科研政策。大学要以优秀的科研诚信理念为指导,成立专门针对学术道德管理的这样的工作部门,通过各个部门的沟通协商,制定出相关管理办法,全面化的构建科研活动诚信制度。以科研诚信制度为基准,全面建设科研文化。

3)推进科研诚信法治化建设。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仅仅建立管理机构,或依靠科技界和科学家本身的自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科研诚信问题。”[6]从根本上解决科研诚信问题还需要法律手段的支持,仅仅依靠自律和诚信规范是治标不治本的。我国科技基本法《科学技术进步法》中针对科研诚信建设以及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处罚都略显单薄,应把科研诚信立法作为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完善科技基本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法律的权威和强制力不仅对科研工作者有约束作用,也使科技工作者对科研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科研不端行为的依法严格处理,对科研工作者也会起到一个警示作用。有法律作为科研诚信建设的保障,从源头是杜绝科研失信行为的发生,为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保驾护航。

4)改进重视数量的评价机制。

目前,我国的一些科研机构对科研工作者的学术评价、职称评定和业务考评等,是通过的数量以及发表刊物的等级来评定。这种评价机制导致科研环境浮躁、功利化。论文的数量变成了科研工作者追逐和关注的焦点,忽略了科研的真正目的。要改进这种以量化为主的评价体系,给科研工作者一个公平积极的科研氛围。应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健全具有权威性的会议和专家以及同行的认可机制。同时也为优秀的年轻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施展才能的平台。

5)科研需要允许失败的环境。目前,科研成果的成败关系着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等,这就为投机取巧的不端行为埋下种子。科学研究的本身决定了科研的过程是充满艰辛和阻碍的,成功是来之不易的。实验一千多次,或许只有一次成功。科研工作者的正经受着自身的精神压力以及外界给予的压力。正是这种特殊的工作性质,更需要科研工作者脚踏实地的追寻成功。我们要允许科研的失败,给予科研工作者鼓励和支持。科研需要的是一种不惧怕失败、承担风险的气魄,严谨务实、实事求是的态度,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精神。

6)发挥社会舆论的督导力量。道德规范之所以具有约束力,很大程度上归于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应该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对不诚信不道德、恶劣不端的学术行为,要及时在媒体上曝光,将其案例最大化的透明让公众知晓。社会舆论会给予及时的警告,并施加强大的社会压力,可以及时的制止或者将损害降到最小化,也对科研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媒体对科技工作者科研状况的监督,可以对一些大型的新的科研项目进行追踪报道,不仅可以对科研工作者的行为准则进行约束,也为群众了解科学工作架起了桥梁。现在互联网消息传递的速度之快之广,大众自己可以通过网络等传媒手段对科技工作者的科学工作状况及时的进行反映、评价和监督。在对不端的科研行为报道的同时,也应该宣传优秀科研工作者的事迹。还科研一个积极向上、洁净的氛围。

科学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的今天,科研工作者对社会责任也越来越重。诚信对科研活动尤其重要,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刘辉.科研诚信问题研究[J].吉林大学,2001(5).

[2]曹南燕.大学科研中的诚信问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3]张晓安.试论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科研文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6).

篇2

 

一、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现状

 

(一)在实际准备教学过程中,往往被忽视的就是课堂提问的设计,一堂成功的课需要科学合理的提问,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一直沿用的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同学们在下面听的这样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对于学生的自主性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依然是一种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方式。有的老师在讲课过程中虽然有课堂提问的环节,但是课堂提问并没有达到应有效果,老师对于问题的设计过于简单草率,虽然进行了课堂提问,但是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二)受时间限制,为了完成预先计划好的教学任务,部分高中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提问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没有充分考虑到所有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欲望。有的高中数学老师在课堂提问的时候,觉得提问的题目有些难度,就不管那些学习一般的同学,在提问的时候只问那些数学学习比较好的同学。这样做不仅不能达到课堂提问的目的,反而会给那些学习一般的同学带来一定的挫败感,让他们觉得即使自己能够解答出难题老师也不会关注他们,从而降低他们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不利于班级数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部分高中数学老师在课堂提问的环节中,所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困难,没有充分考虑同学们的需求和理解能力,从而不能有效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数学老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没有结合实际情况,想当然地进行问题设置,结果导致提问效果不太理想。比如,老师在进行二次函数的讲解时,要充分了解同学们对初中所学的二次函数掌握到何种地步,应该结合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进行问题设置,不能过于困难,让同学们一筹莫展;也不能过于简单,让同学们一听便得出答案,这样往往会让学生产生学习倦怠感。

 

二、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方案

 

(一)对课堂提问予以足够重视。在以往的数学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下,老师只顾自己讲解,拼命灌输知识,从而忽视同学们学习的自主性。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老师应该对课堂提问给予足够重视。因为课堂提问不仅可以检验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是师生互动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课堂提问,老师可以明白同学们的知识漏洞在哪里,从而可以填补这个漏洞,强化同学们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但是,老师一定要正视课堂提问的作用,凡事都要适可而止,不能一味地为了丰富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整节课过多地用一些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的思维走。这样做不仅没有达到新课标对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规定,而且会阻碍同学们个性的发挥,没有实现有效的提问和沟通。所以,老师在准备教学过程的时候一定要精心设计每个问题,在提问过程中应该把握合适的度,充分利用提问与同学们进行知识的沟通。

 

(二)老师在提出问题以后,应该给同学们一定的时间独立思考问题,不要刚提问完问题就急着提示同学们应该用何种方法解答。老师在提问过程中,应该留给同学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如果时间差不多了以后,同学们还是对于解答这个问题有困难,老师再给予适当提示,引导同学们进行解答,不要将整个步骤都一股脑地抛给同学们,这样做不能达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同时,在同学们解答问题进行计算演算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在班里进行巡视,查看同学们的解答情况,这样能够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有更进一步的把握。

 

(三)老师在提问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不能专门针对那些学习比较好的同学提问问题,而忽视那些学习一般的同学,更应该欢迎错误的答案产生,人都是在错误中成长而不是模仿。老师的课堂提问应该是面向所有学生的,要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思维和思考能力对问题进行解答,要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如果老师只看到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提问的问题只有那些数学学习比较好的同学才能解答出来,而那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看到这些问题望而却步,一筹莫展,这样就不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如果高中数学老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只挑那些学习好的同学进行提问,而那些数学能力较强的人能够解答出老师提问的问题,从而给那些数学能力一般的人带来挫折感,让他们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严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因为他们分辨不出来是自己的知识没有掌握牢固从而解决不了老师提出的问题,还是因为老师提的问题太难而自己无法解决。这样做只会打击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能达到课堂提问的理想效果。所以,真正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问题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篇3

所以,贯彻新课程标准,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式学习,首先就要锻炼我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为此,我们必须了解如何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

第一,科学探究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比如初中语文《怀疑与学问》一文,对我国神话小说论述中,提出必须有怀疑的精神,也就是有提出问题的前提。古书上举“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例子,使人确信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定可靠。提出问题很有必要寻根究底,给人具体的借鉴,给人以很大启发。又如:清代大学问家戴震读书善于提出问题以至后来成为著名大学问家。我国历史档案馆中,有一些历史资料,由于年代久远,受潮受压,这些资料就黏在一起,变成像砖一样的硬块,成为“档案砖”,无法参阅,人们就采取了一些老办法,如蒸汽蒸,开水泡等,非常艰难。怎么办呢,北京大学档案系一位老师根据存在多年的问题,又提出问题,终于研究出了用生物酶配置的一种专用液体,用笔涂在这些“生物砖”上,很快就比较完整地把资料一页一页地揭开,并获得国家专利。

通过这些事例,我们知道各种类型的创新,确实都是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始的。为什么创新一定要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始,而不是从观察试验调查开始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作为一个具有社会性的人,他们进行的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人们面临的问题,产生人们通过观察、试验、调查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需要,实际上是由人们所发现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决定的。其次是因为由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得的经验知识,并不能直接过渡到理论知识,其中需要经过发现问题这个环节,就是由于问题在创新中或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新课程的科学探究教学中,教师就要特别注意提出问题这个环节。

第二,提出问题的主要方法。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除了要懂得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强化师生问题意识外,最重要的环节是熟练掌握提出问题的各种方法,以下介绍几种提出问题的主要方法。

一、通过寻找例外的反常情况而提出问题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千万不要以为眼前的事物就一定是我们平常所认识的那样,比如农谚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乌鸦一般黑”等,这只是通常情况。我们要敢于大胆地设想反常情况,寻找例外和反常,促进人们对习惯思维或者平常的经验进一步思考,从而促进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如“从来如此便对么?”,这是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一句精彩话语,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借主人公“狂人”之口向社会发出了震耳之声,从而准确犀利地指出了“愚昧盲从”这种严重阻碍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思想问题。通过寻找例外和反常情况而提出问题的方式,在我们常规的教学中随处可见,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辩论的题目,鼓励学生用反例证明。如:“人多是不是一定力量大”、“钱是不是万恶之源”等问题。以便使学生获得科学发展的先进思想和文化成就。

二、通过寻找对经验事实的理论解释而提出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天天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物或现象,这些事物或现象就是我们所经验到的事实。对于这些经验事实,我们不满足于知道有或没有,我们还希望能够追问一个“为什么”。以便能够对经验事实做出一个说明,这种说明就是对经验事实的理论解释。为了得到这个理论解释,我们就要经常提出许多的问题。如:为什么语文教学要保证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什么进入21世纪的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恶化、道德沦丧、精神颓废等等。

三、通过寻找理论知识内部的不一致而提出问题

篇4

一、PBL的定义与特征

(一)PBL的定义

PBL最初由Barrows提出,他对PBL的描述为:“PBL既是一种课程,又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课程,它包括精心的选择与设计问题并要求学习者进行批判性思考,熟练解决问题,获得自主学习策略与团队协作技能;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习者要具备使用系统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以及处理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的本领。”[1]分析这一定义我们可以归纳出:首先,它是一种通过问题解决来达到学习目的的方式,Barrows强调以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中心组织课程教学,异于传统教学方式;其次,他强调锻炼学习者自主学习策略与小组学习的技能。

(二)PBL的特征

1.PBL始于问题

以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并作为学习的驱动力:以问题为基础组织教学,问题是教学的起点,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进一步的学习。这些问题并不是对技能的检测,而是辅助技能的发展。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基于问题学习的最终目的。

问题是基于真实情境的、劣构的:PBL将学习所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学习的主客体所共同营造的具体情境中。这种问题情境为使学生今后的迁移性学习获得实际成效而准备了三种条件:一是学生先前学习并建构的知识被激活;二是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能获得许多应用知识的机会;三是学生当前新知识建构的背景与他们以后实际运用知识的背景会非常接近。与此同时,问题又是劣构的,这意味着问题不只是一个答案或者一种解决方法、途径,且随着对问题理解的进一步加深,问题的解决方法可能也会随之改变。学习者正是在体验这些劣构性问题的解决过程之中获得能力的提升。

2.PBL注重学习者的主体性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不再单纯是由教师讲授知识,而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时刻处于主动地位,而且被赋予越来越多的责任[2](responsibility),他们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独立性变得越来越强。基于问题的学习塑造了独立的学习者,使他们具备了终身学习的能力。

3.PBL是一个多向互动的过程

基于问题学习的互动观是建立在对现有教学互动观反思的基础上的,是对现代教学互动观的一种发展。基于问题学习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从现代教育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教学中的互动方式大致呈现为四种类型:一是单向型,视教学为教师把信息传递给学生的过程,教师是信息发出者,学生是信息接受者;二是双向型,视教学为师生之间相互作用获得信息的过程,强调双边互动,及时反馈;三是多向型,视教学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多边互动,共同掌握知识;四是成员型,视教学为师生平等参与和互动的过程,强调教师作为小组中的普通一员与其他成员共同活动,不再充当惟一的信息源。在基于问题学习中,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是一种信息互动,其间必然涉及上述四种信息互动过程和模式,缺一不可,而且基于问题学习把互动的中心更多地聚焦在了生生之间的活动的拓展上。

4.PBL支持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

1956年Bloom在《教育目标分类》一书中提出,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可以分为6个层次,即了解、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对知识的了解、理解和应用属于基本认知能力,包括了解定义、记忆事实、解决给定问题,而分析、综合和评价属于高级认知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与决策能力甚至创新思维相联系。

在PBL中,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发展能力,在认知水平上属于分析、综合、评价的层次,它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属于高级认知能力的锻炼。

二、PBL与其他教学方式的比较

(一)PBL与传统讲授式教学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过程获取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师凭借既定步骤的教学活动直接教授学生学习一些预设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处于权威地位,学生仅是被动的接受者,未能真正地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简言之,传统教学采用的是一种“由外向内”的灌输。

而基于问题学习则是学生在老师的协助下,亲自探索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围绕解决焦点而主动探究。教师通过引导、建议等方法,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等高层次思维能力。简言之,基于问题学习采用的是一种“由内向外”的探究。

我们利用表1将PBL与传统讲授式教学作一比较[3]。

表1PBL与传统讲授式教学比较

(二)PBL与基于项目学习

基于问题学习和基于项目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所描述的都是一定的教学方法。他们各自定义的范围和概念都有很大相似之处,都可以缩写为PBL,人们很容易把这两个概念混淆起来,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两者的异同进行适当的阐述。

基于项目学习的典型特征就是,学习是以开发最终作品或“手工作品”为出发点的。基于问题学习始于问题,通过该问题的研究能够提升学习者面对实际情境中相关问题的解决能力。通常,问题是一种“劣构性”问题,并且是对复杂的现实情境的一种概括和提炼。

就实施过程来讲,基于问题学习和基于项目学习采用两种不同模式:[4]

1.基于项目学习采用的是生成模式

它首先要求学习者明确创造的目的和最终产品的形式,而这种产品可能是有形的物质形态,也可能是一种无形的精神产品,比如恢复一种惯性的秩序或创造一种新秩序,形成一种新理论或突破一种传统认识,从而使社会生活更便利;然后要求学习者为学习流程制定计划,针对该项目学生开展的相应探究活动,通过在探究的过程中解决项目中所出现的问题,完成作品的制作,最后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反思和评价。

2.基于问题学习采用的是探究模式

首先,学生基于问题,将先前所学知识与问题联系起来。其次,在“母题”的基础上产生一些次级问题或附加性的问题,学生弄清楚哪些是他们还不懂的问题,还需要获得哪些信息来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学生做好获取信息的计划,并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最终解决问题。虽然基于问题学习依赖于问题的驱动,但是它更注重于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旨在帮助学生清晰地界定问题,形成假设并解决问题。

实际上,基于项目学习和基于问题学习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在实际学习活动中,通常会将这两种方法互补地结合起来使用。两者的联系就是问题是项目组织的核心,一方面项目是从一个清楚的、特定的问题或许多问题开始的,另一方面在基于项目学习中学生被要求具备问题解答的技能以完成他们的项目。

(三)PBL与基于案例学习

基于案例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起源于德国的“范例教学”流派,瓦根舍因极力倡导这种教与学的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每个案例都同时反映学科的整体与学习者的整体。案例教学是开放性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案例的讲解,使学习者能够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通过特殊了解一般,从而达到加强学习的迁移效应。

1.两者的共同之处

两者均运用基于事实、问题为中心的材料。在PBL中,这些材料被作为问题来描述,而在案例法中,它们被当作案例来对待。两者都强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问题的框定能力和问题的解决能力。

2.两者的不同之处

(1)两者在内容表达上不同。在PBL中先有问题后开展学习。而如果内容在案例法中出现,则是理论或者概念性的资料呈现在先,学生被期望将这些概念应用于已选定的案例,因为这样便于用先前引入的概念性材料来分析问题。

(2)学生评价的性质不同

PBL评价是为学习服务的,而且集中在学生在其未来专业角色中将要面临的方方面面的表现上。他们实际上是在一种逼真的(或人为创设)情境下实施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体验与他们所偏爱的行动方针相关联的结果。而在案例法中,学生一般要准备一份有关如何应付情境的书面陈述、分析与推理。他们通常不会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付诸行动,也不会体验到与实践方案相关联的结果,教师也只是评价学生的分析和解决方案而已。

两种教学方法的异同可利用表2进行区分:

表2PBL与基于案例学习比较

三、PBL的教育价值

从上述对PBL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它给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的发展创设了宽松的环境。在一定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主动探究、相互协作,最终达到知识获得、能力提高的目的。通过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各教学要素发生了变化,如图1。

我们在以上图形中列出了教学过程中的三个主体要素,从以上对教学要素的描述中,我们看到,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来说,在PBL中已经实现了三个本质的转变。

(一)教材――问题

实现了以教材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学习到以问题为中心的主动探究式学习的转变。

传统讲授式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开展一般是以教材为中心,在教师的详细讲解下,学生严格按照教材章节目的内容编排循序渐进地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优点之一就是学习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强,但是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学生只能进行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而基于问题学习以问题为起点,学生以问题解决为内驱力,积极开展探究式学习。

(二)学生――问题解决者

实现了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者到主动的问题解决者的转变。

在PBL中,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学生真正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自己主动地搜集信息或实验操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学习者由传统讲授式教学中被动学习的学生转变成为一个真正的问题解决者。

(三)教师――指导者

实现了教师由教学的控制地位到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地位的转变。

传统讲授式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动的地位,是教学的权威,孜孜不倦地为学生传播知识。而在基于问题学习中,教师已从课堂讲授转变到从多方面支持学习者的探究,包括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指导学习者学习的内容和方向等,因此对教师的称谓自然也逐渐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学习指导者。

注释:

①马红亮,杨冬.网络环境下PBL的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2,(3):17-21.

②Cordeiro&Campbell,1995;Gallagher,Sher,Stepien&Workman,1995;West&Watson,1996.

③Katz&Chard.fed.cuhk.edu.hk/~asp/Essay/ProjectLearn/,1985.

④刘景福.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2.5.

参考文献:

[1]马红亮,杨冬.网络环境下PBL的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2,(3):17-21.

[2]Cordeiro&Campbell,1995;Gallagher,Sher,Stepien&Workman,1995;West&Watson,1996.

[3]Katz&Chard.fed.cuhk.edu.hk/~asp/Essay/

ProjectLearn/,1985.

篇5

1、认真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新课程改变过去“教教材”的做法,强调“用教材教”,教材不是圣旨,只是教学的线索。要创造性使用教材,使教材为教学服务。在这种前提下,教师对教材的研究与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的根本是创设学生乐学的教学氛围,为此,语文教师就必须根据自身的感悟认真挖掘教材的感动因素。而教材的感动因素往往源于文本的关键处,它是文本与师生生活最密切的触及点。只要教师紧紧扣住这一触及点切入教学,感动便会如约而至。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触及点就在儿童喜欢玩乐的天性上。因为喜玩,所以百草园有无限的乐趣;因为好乐,所以三味书屋的教学才枯燥无味。有了这点契合,对把握整篇文章就有了体验的基础,就能以此生发出更加开放性的理解,而不会回到过去“结论式”的展现。

2、精心设计课前导语,使师生共同体验情感的交融。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都懂得课前激情导入的作用。好的导语紧紧扣住教材的感动因素,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剂,是一种以文本为根基的有益的洗濯和陶冶,是奠定课堂教学氛围的心理因素。激情导入,教师调动了自身的情感,同时也引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无疑为成功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充分了解学生内心,调动学生情感投入。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对生活的不同的感受,他们的体验是最朴实的。在生活的体验中,他们也有情感的积淀。善于调动学生的体验及情感的积淀进行教学就能构建文本与师生真诚的对话,就能采掘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就能建设开放的富有活动的语文课程体系。这样,语文的课堂教学就与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了。在用文本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只要语文教师能对此有一个充分的认识,那么在感动于学生朴实的体验和纯真的情感释放时,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也就诞生了。

4、认真进行课后反思,体会自己的情感变化。教师的教学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成熟的。那么,教师如果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感,就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在课后的反思中,教师往往有两种情感的体验,一是成功的愉悦和享受,一是失败的懊丧和遗憾。当回想起课堂精彩的片段或尴尬与遗憾时,我们无不为自己的表现与学生的言行感动。这种感动将引领教师更深入体验教学的甘苦,也将使教师自身不断地走向成熟。

二、构建师生情感互动的课堂教学

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要知、情、意相结合。事实上,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和学生群体的积极互动是使课堂活动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必要条件。反过来,组织恰当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尝试,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不仅可以得到教师的指导,还能同桌互相讨论、互相启发,这就容易形成文本与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实现课堂上多通道的信息传递;学生在具体语文情境中的课堂活动,容易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认识,能使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学习乐趣,树立起学习信心。

在构建有序的互动教学流程中,学生的感动主要是:从教师的引领中得到感动;在文本阅读中寻找感动;在交流与沟通中体验感动;在反复训练中学习感动;学会用语言表达感动。

当教师的感动与学生的感动产生契合时,就有了师生的同感。而利用同感就可开启对方的心灵,唤起其行为动机。这样,过去那种呆板单调的课堂就可以得到彻底改变。师生就可在“共享”中“共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三、关注学生情感的变化,培养朴实真诚的情感

篇6

2003 年 4 月, 教育部推出了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高中各科《课程标准》。2004年 9 月,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 4 省(自治区)高一新生开始使用课改教材,2004年高考自主命题省市(自治区)扩大到11个。这些教育事件标志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高考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历史贡献与积弊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受到众多关注。语文学科因为母语属性,高考作文命题一直是每年社会热议的话题,如何使这一“社会话题”既反映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同时又有利于新的历史时期中学教育和人才选拔,高考作文的题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高考作文的题型设计值得教师们认真研究和探讨。

一、题型类别及变化趋势:三类题型,此消彼长

从作文命题的形式特点来划分,2004年以来,高考作文题型由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命题作文以及半命题作文等三大类组成。在这一时期,当初一统天下的话题作文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新材料作文逐渐进入高考的命题范围并受到青睐,经过改造后的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重新受到重视并占据高考作文命题的重要位置。以2004~2009年为例,三大题型此消彼长(如图1):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话题作文强势不再,呈急剧下降趋势,由2004年的14道(占当年全国作文题目数14/15,下同),一直递减到2009年的2道(2/18);材料作故鼎新,稳定递增,从2004年的0道(0/15)上升到2009年的8道(8/18);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重振雄风,在融入话题作文的积极要素后重新成为了作文命题的重要形式,其中半命题作文在2009年出现了2道(2/18)。

二、题型结构:兼容创新,互补发展

1.传统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弊端主要有:主题先行,强调审题是体现作文区分度的首要命题要素;过分强调文体特征,忽视了写作者的兴趣和特长;许多缩写、扩写、改写、读后感类的作文题容易使写作变成或阅读或文字的机械操作,写作中的“我”因命题原因无形中被抽离,文章变成了背景材料的“副产品”,如1978年~1982年等年份的作文题,是这类作文题的典型;加上题型之外的因素,如命题内容以政治性、社会性的外部观照为主。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长期束缚了学生的写作空间,迫切要求高考作文命题(以及作文教学、作文评价)突破旧有的命题思路,顺应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和作文命题的内部规律,寻求新的命题形式;而新的命题形式的出发点就是要使写作成为“写作”,即遵循写作的基本规律,还学生写作的自由,并且还要想方设法唤醒、激发和触动写作者个体的内在情感和经验,力求使之“以我手写我心”。

话题作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以上文2004年作文题为例,作文主题为:是要相信自己,还是要听取别人意见?首先以名言材料入题,触发学生的感性经验,接着以引导语点出这个写作“话题”。运用矛盾律激发学生走向理性思考,而这种思考又是自由思考,因为没有设置立意影响和文体限制等,这就大大解放了学生的“心”和“手”,在命题环节上赋予并激励了学生思考、选择、表达的自主性,尊重并拓展了同题写作的多样性,维护了写作的自觉性和考试的公平性。话题作文的结构一般包括:材料、引导语、话题、“三自”原则以及少量的基本考试写作要求,如文章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不准套作、抄袭,文体上诗歌体裁有时被限止。

因此,话题作文与传统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题型结构可以列表对比如下:

2.新材料作文有鲜明的特点。

一方面,与话题作文相比,它继承了话题作文开放性的诸多要素,遵循“三自”原则(自选角度、自定题目、自选文体),但不同的是,没有在引导语中直接引出一个话题给出,而是需要考生读懂材料,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视角,自定题目写作。值得关注的是,引导语使用了“选准角度”的字眼,很明显,其意在规避话题作文开放度过大带来的两大弊端:材料相对于话题可有可无;话题所涉面过于宽泛容易导致套作、宿构和抄袭现象的泛滥。由此避免了感性材料对生活经验的唤醒、触发功能失效和作文考试的失范。

篇7

随着新课程在实验区的实施,我们欣喜地看到,实验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现,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正在成为可能。然而,新课程的实施对实验区的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新课程空间自由度大与教师创造性实施能力小的矛盾,将成为制约新课程实验的一个瓶颈。 新课程的理念一经推出,广受教师认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力图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把握学生每一个发展的契机。令教师苦恼的是,在实际的课堂上又往往深受教案的束缚,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围绕传递知识的框框转,不能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发掘教材内外蕴涵的深层次的功能,就事论事。因此,教师如何在课程自由度比较大的空间,充分地展开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启蒙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 二、新课程课时内容安排的灵活性与传统课时时间固定性的矛盾,已开始困扰教师的具体实践。 在新课程实验的具体实践中,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课上到最兴奋的时候,师生互动热烈,学生生动活泼、情绪高涨,下课铃却响了,课无法结束,但又不得不结束,很“痛苦”;而有的课,不到20分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可又没到下课时间。这种课时内容安排的灵活性与传统课时时间固定性的矛盾经常出现。这除了编写教材时须考虑课时与内容安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外,也对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挑战:学校可否实行长短课时结合?因此,学校管理部门只有在人财物各层面和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需要。可以想像,从“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一种没有统一上下课时间,没有铃声的学校可能会在实验区出现。 三、新课程注重方法的多样性与教学中个别学生掌握不扎实之间存在矛盾,能否解决这个矛盾成为新课程实验成败的关键要素。 新课程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而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惟一而有开放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发现,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掌握了较多的方法,但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讲,很可能一种方法也没有掌握。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之先进是毋庸置疑的。但对后一类学生来讲,可否让其只掌握某一种较易的方法呢?可否给这些学生安排一些单独的辅导呢?我们认为,大面积、大规模的加班加点补课是绝对违背素质教育本意的,但个别的辅导应该大力提倡,这也是个别化教育教学的一种体现。 四、新课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学校评价方式滞后之间存在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将成为新课程实验的核心环节。 新课程实验给实验区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新变化,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教师们领悟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内容,大胆地创造性地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努力上好每一堂课。但也不可否认,教师还是心存疑虑:新课程的实施,学生从课堂上的表现来看确实发展得很好,但考试成绩不好怎么办?如果考试,怎么考?考什么?像老教材老教法那么考,势必穿新鞋走老路。如果不考试或者改变了常规的评价方式,家长会怎么看?社会上对此又如何认识?教师心中没底,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层面的同志也在努力探索。应该承认,新课程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学校对学生评价方式滞后的矛盾是新课程改革实验中不容回避的核心问题。 五、新教材编排体例的变化与教师教学习惯的矛盾,呼唤教材编写专家与一线教师的沟通。 教师普遍认为,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充满了时代气息。但教师对新教材编排体例的变化也有一些困惑,如一年级语文,让学生先识“红”字,再识“工”字,似乎不是由易到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再如一年级数学,应用题中较多的字学生不认识,似乎语文教材与数学教材的编写人员沟通不够,这种现象在不同出版社之间尤为突出。教材编写专家有什么特别的意图?教材能不能更多地使用图表和图像?能不能在数学教材中也用拼音呢?这迫切呼唤教材编写专家与一线教师的迅速沟通。 六、新教材内容的开放性和教材配套资源不足的矛盾,呼唤教材编写部门和一线教师共同努力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程实验中,教师普遍认同新教材内容的综合性、现代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以音乐课程为例,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渗透了舞蹈、戏剧、诗歌、散文、绘画等多种艺术成分。然而,教师要上好这样的课,除了必须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和专业技能外,还必须有大量配套的教参、教具、学具和音像资料等,最好还要有与之相应的社区教育资源。这些资源的短缺已成为普遍现象,语文、数学学科在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这迫切呼唤教材编写部门与一线教师共同努力开发好课程资源,尤其是学校和一线教师要在教学资源和资料的寻找、开发、制作、使用等方面要狠下功夫,这就要加强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实验,不断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课程资源和资料的开发制作过程中必将体现出无限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有可能形成独特的、富有个性的教学资源和资料体系,这才能体现出新课程实验的真正价值。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我们也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问题。发现问题本身也是新课程实验的任务,但解决问题更是我们的责任。当我们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意味着我们的工作又朝着新的目标迈进了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

1.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定位。

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作为实践类课程,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位于服务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主干课程,促进学生将理论课的知识巩固和应用到会计信息化实验中。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创新,一方面要解决会计信息实验课程不够完善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实际动手、实际操作,促进学生不断体验和感悟的知识建构过程。因此,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应根据会计专业理论课的开设情况进行定位,而不是过分强调计算机技术的讲授,否则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当然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的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这些需要在大学通识课程和前设课程中予以解决,给学生打下较好的计算机基础。

2.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设计。

以会计信息系统核心课程为基础,构建覆盖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会计信息化、审计信息化的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模块,按照操作类、管控类、设计类设计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从而形成全方位、多模块的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支撑平台,增加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比重,使学生从事实验课程的学时达到了总课时的30%以上。会计信息化实验课课程体系按照“分流培养、分类成才”教学理念,以“会计信息系统”为核心课程,按照操作类、管控类、设计类设计开发具有操作性、实用性和前沿性的会计信息化相关课程。除会计信息系统作为核心基础课以外,建立操作类课程群、管控类课程群和设计类课程群。操作类课程群包括ERP财务会计实验、企业合并报表实验、审计软件综合实训等;管控类课程群包括企业集团财务管控实训、预算会计软件综合实训、全面预算信息化实训、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实训等;设计类课程群包括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财务软件设计理论与方法、Excel财务软件开发技术和XBRL财务报告语言等。

3.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建设。

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需要根据学生的素质和接受情况,分批逐步建设,而不能一蹴而就,并要根据实际教学效果不断进行探索和调整。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应坚持“系统性、综合性”的特点,建设实验教材、实验案例和实验软件。系统性是指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由企业会计理论知识体系、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综合性是要突破会计知识体系的界限,将企业管理、会计、财务等知识进行整合设计。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1)进行创新型课程的探索,从教学角度以体验式教学提升学生解决实际会计与财务管理问题的能力;(2)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加深和巩固会计理论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3)通过整理和收集最新的案例、经验和知识,形成以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视频、实验指导多媒体软件、其他实验资料等为一体的实验教材建设;(4)通过体验式教学搭建仿真教学平台,通过仿真企业环境、财务管控流程、会计核算流程、软件开发流程,在实战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的拓展与创新

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体系需要通过教学管理与控制,将教学与竞赛相结合,拓展会计信息化实验课程的第二课堂,创新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管理和控制。

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步骤主要包括实验资料的前期准备、教学软件的调试和准备、实验分组与管理、实验报告与反馈等四个步骤。(1)实验资料的前期准备。实验资料是指以实验教材为基础,由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视频、实验指导多媒体软件、实验案例等相关资料组成。实验资料的准备充分与否,对于学生是否能按照教学目标开展实验至关重要。实验指导书中应尽量减少操作步骤的描述,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教师的引导,自主思考实验步骤、方法和路径,不要简单地按照既定的操作步骤完成实验。(2)教学软件调试与准备。在实验教学之前,实验教师需要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教学软件调试与准备,并最好在教师自己的电脑上也装一套教学软件。对于在教学过程中碰到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备份后还原到自己的电脑上进行调试和检查。(3)实验分组与管理。实验教学最好采取分组的方式进行,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后首先在自己的小组内讨论解决,然后再与实验教师进行讨论。对于简单、重复的问题可较快解决,较难和复杂的问题与实验教师讨论解决,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实验教师的教学效率。为了避免出现“搭便车”或者拷贝其他学生实验结果的问题,不同的实验要通过小组内轮换角色完成,同时可以通过账套号控制、账套主管控制以及关键界面截图控制等方法进行管理。(4)实验报告与反馈。实验报告是考评学生实验过程和成果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数据和实验报告两部分。实验数据是学生在实验软件中的数据备份。实验报告由实验目的、内容、步骤、结果和总结等构成。对于实验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实验教师应及时逐一跟学生进行反馈和沟通,不仅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实验的错误,而且通过与学生的讨论发现实验设计中的问题。

2.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创新和尝试。

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思考和创新,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可能的原因,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是什么。对于学生提出的新想法和新思路,要和学生一起设计和实践,并可以作为实验思路的补充。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策划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执行。充分体现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干中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体系。

3.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与竞赛相结合。

通过组织并参加不同层次的会计信息化大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2014年由中央财经大学举办首届北京市大学生ERP管理会计应用大赛,北方工业大学会计专业大三学生组成参赛小组,取得总分第四名和三等奖的好成绩。将教学与竞赛相结合,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将竞赛作为会计信息化实验的第二课堂。在模拟中培养学生会计专业素质,在竞争中锻炼学生分析同行对手、应对市场变换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会计理论和会计信息化知识应用于经济管理实践中,真实地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篇9

让学生体会实际问题转化为几何概型的方法,并会用几何概型计算公式求解,同时感受数学模型的思想。如此创设认知冲突问题情境,使得学生思维波澜起伏,激起思维的浪花,就连差生也容易想进来,学进去,从中尝到乐趣,在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构建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

二、问题情境的适时性原则

所创设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一般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设计问题有一定难度但趋向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现区”,促使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因此,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而富有成效。

问题情境的设计,是创造性开发使用教材。教师要敏锐地抓住教学过程中,学生呈现出的知识疑点、难点,着力引导学生经历问题的“数学化”过程,使学生参与和感受“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主体学习的意识,提高学习效率,让教学中的“情境”与“课堂”和谐共鸣。

三、问题情境的科学性原则

所创设问题情境内容要科学,有针对性,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相应的数学知识点为依托,不可随意编造或东拼西凑,表述要科学,结构要合理,由易到难。

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进而转化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问题情境的有效性原则

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相吻合;要有效率,教学效果与教学投入有较高的比值;要有效益,教学目标与个人的教学需求相吻合。

纵观目前课堂教学,部分教师片面理解课程的问题情境,虽然每一堂课都设计了情境,但相当多情境信息量多且杂,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教学主题,出现情境虚化、泛化现象,成为学生难以理解的“人造景观”。

五、问题情境创设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紧扣课题,不要故弄玄虚,离题太远,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要直接有利于当时所研究的课题的解决,既要考虑教学内容,又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注意向学生提示设问的角度和方法。

2.要启发引导,保持思维的持续性。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因势利导、步步释疑,切不可不顾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状态,超前引路。

3.要不断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要提出带有导向性、难度适宜、启发性的问题。其实,问题并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是关键性的问题,是否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篇10

1.1 课前预习。

对于初中遗漏的知识采用印发材料供学生阅读。如:显微镜的部件、作用和使用方法、临时装片的制作。课前可印发初中有关显微镜和临时装片制作的材料供学生阅读,以便缩短课堂对显微镜部件、作用和使用过程、临时装片制作过程的讲解时间,这样课堂既可腾出更多时间供学生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以比较细胞的异同点和探讨交流。

对于新的实验、探究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把实验操作过程的步骤顺序以表格图解或画简图流程表示出来。如“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在预习过程中,请学生以表格图解的形式设计出实验步骤顺序。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设计了如下三种表格(如表一、表二、表三):

一个探究实验课题,学生可设计出多种多样的实验步骤顺序。不同步骤顺序,得到的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就可能不同。但每个实验都有其最合理、最科学的实验步骤顺序。针对以上表一、表二、表三的三种实验步骤顺序,组织学生讨论:哪种方式合理科学、哪种方式不合理,预测实验现象,然后组织学生分组实验。这种教学活动学生兴趣很高,自主探究意识很强。因此,在课堂实验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设计思路,营造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探究,去发现科学的真谛。这种教学活动的安排,在“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可充分利用。

实验步骤顺序的表格化或简图化使实验步骤清晰、明朗,能够很好指导课堂实验操作,有利于实验课堂效率的提高,对于当堂完成实验内容有重要的作用。

1.2 做好实验的预试工作。

预试是教师在实验课前根据实验的器材药品进行的预备实验。通过预试,确定用哪种材料、哪种方法的效果最好;哪种实验进程是最佳的方案;哪些操作观察比较困难,必须注意加以指导。通过预试,教师能够更好地控制实验课堂的节奏,保证实验内容当堂完成,以提高实验课的质和量。

1.3 采用分段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

为保证课堂实验内容的完成和控制住课堂的秩序,课堂实验教学可采用分段实验的方式。把一个实验分成几个段落,教师先讲解或示范第一段落的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组织学生操作实验或观察。第一段落实验完成后,教师再讲解或示范第二段落的实验,再组织学生操作实验或观察,直到最后一个段落的实验结束。如“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可以分成两个段落:①临时装片的制作;②显微镜的操作观察。每一个段落还可细化出若干个小的段落。如显微镜的操作过程,又可以分为安放、对光、放装片、调焦、观察等几个小段落。这种实验教学方式,在教师的统一控制引导下,可以有序地进行,可以很好地完成实验的教学内容。

1.4 分组实验。

《必修1》模块教材的实验、探究大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对于当堂完成实验或探究内容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如果每个学生均单独操作实验或探究,有的实验、探究就不可能当堂完成。如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可以把探究内容先分为两大组: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每一组再分成若干个小组。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每一不同的温度作为一个小组。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也是如此。实验课、探究课除关注过程外,还应重视对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表达和交流。若实验课只重过程,不重视结果的表达和交流,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难以提高。分组实验除保证当堂完成实验、探究内容外,还有助于落实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

篇11

新课程下数学活动要求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精心编制习题,可避免低水平的重复,使学生拓宽学习领域。也可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及学好数学的信心。基于数学习题课的重要性,下面就本人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和体会,浅谈一下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习题课的类型和目标,以及在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一、习题课的类型和目标

数学习题课按教学的情境与目标的不同,大致可分成下述三类:

第一类习题课是在新概念、新规律建立时,为准确认识新知识的内涵、条件、范围及基本运用方法而设的习题课,这种习题课不一定单独进行,往往是与讲授新课结合在一起,可称为形成性习题课。

第二类习题课是一个单元结束时,针对本单元的学习过程,针对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错误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设的带有提高性质的习题课,可称为小结性习题课。

第三类习题课是学完数学知识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知识,或是对数学思维的形成及对今后的学习有着重大影响而难度又较大的知识后,为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及减轻学习困难、提高某些能力与方法的运用水平而设置的习题课,可称为专题习题课。

二、习题课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一)、习题选择要有针对性

习题课不同于新授课,它是以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类型,故要达到高的训练目标,教师在选择习题时,要针对教学目标,针对知识点,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可少做甚至不做,但普遍有缺陷的常犯错误的地方不但要多做而且要反复做。例如,学生初学绝对值,对绝对值概念的理解有困难,可设计如下一组习题帮助学生理解绝对值的概念。

1、绝对值等于6的正数是­­­­­­­­­­­­­­­­­­­­­_____,绝对值等于6的负数是______,绝对值等于4的数是_____。

2、绝对值等于它的本身的数是_____,绝对值大于它的本身的数是_____。

3、绝对值小于3.5的整数是_____,绝对值小于5而大于2的整数是_____。

(二)、习题选择要有典型性

数学就是要研究客观规律,而运用数学知识于实际,因其内在联系也常常会反映出一定的规律,教学中一定要善于揭示规律,教给学生以“规律”,数学题千千万万,习题的选择要克服贪多、贪全,有时看看题目哪个也不错,都想让学生做一做,这样不分析、不归类地搞“题海战术”,其结果是题量大了,学生疲于奔命,所得无几,既增加了学习负担又降低了学习效率,能力也得不到培养,所以习题的选择一定要典型,不但要注意到知识点的覆盖面,还要让学生能通过训练掌握规律,达到“以一当十”的目的。

(三)、习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

同一个班级学生的基础知识、智力水平和学习方法都存在一定差异,在习题课教学中,对于习题的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分层处理,既要创设舞台让优等生表演,发展其个性,又要重视给学困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否则,将使一大批学生受到“冷落”,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题目安排可从易到难,形成梯度,虽然起点低,但最后要求较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学困生不至于“陪坐”,优等生也能“吃得饱”,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例如,在讲平方差公式时可设计A、B、C三组习题:

A组:(1)(x+2)(x-2)(2)(1+3a)(1-3a)

(3)(x+5y)(x-5y)(4)(y+3z)(y-3z)

B组:(1)(-a+b)(-a-b)(1)(-m+3n)(m+3n)

C组:(1)16(a-b)²-9(a+b)²(2)(a-b+c)(a+b-c)

这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其中基本要求一致。A组为基础题,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B组题为发展性练习,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C组题为综合性练习,检查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程度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进行一题多变,达到举一反三

在平时的习题教学中,如果我们灵活地改变题目的条件或结论,巧妙地把一个题目化成一组要求不同或难度不断变化的题组,不仅可以使学生易于掌握应用之要领,也可使学生能从前一个较简单问题的解答中领悟到解决后一个较复杂问题的途径。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根据下列条件,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已知抛物线经过(1,3),(-1,4),(0,4)三点;

2、已知抛物线经过顶点(2,4),且过原点;

3、已知抛物线经过(6,0)点,且x=4时,有最小值8;

4、把抛物线y=2x²-4x-5向左又向上各平移3个单位;

5、已知y=ax²+bx+c,当x=1和x=2时都有y=5,且y的最大值是14;

(思考方法、解略)

上例是不断改变条件来逐步加深研讨问题的。还有一些题目也可以通过不断改变结论来加以研讨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解题做到举一反三。

(五)、教学的方式要多样化

习题课教学知识密度大、题型多,学生容易疲劳,如果,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化,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样容易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克服这一现象,在教学中一定要体现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双向活动,将讲、练、思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疑点启发、重点讲授、难点讨论”的方式,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激发学生全方位参与问题的解决,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出风趣感人的语言、整洁规范的板书、科学严谨的推理、生动活泼的教法、激情洋溢的教态,就会创造一个美好的学习氛,激起学生愉快的学习情趣,形成一个和谐而热烈的信息交流环境,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疲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篇12

一、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作用

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是指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及其内容,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而让学生及时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有效提问在课堂提问中主要有以下功能:

1.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课堂有效提问可以提供培养学生形成自己观点的机会,并通过提问的桥梁作用进行交流,提高课堂气氛。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观点和思维有一定的了解,还可以让老师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进而以此为基础再来辅助学生学习。

2.发展学生思维

思维过程就是指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且总是在问题情境中产生,问题能带动思维。而有效提问就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达到发展高水平思维的目的。

3.引导学生深刻地获得新知识和调控学生的学习状态

课堂有效提问通过提问的方式把所要讲的知识设置在提问当中,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更生动、更深入、更广阔地为学生提供分析、推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深刻地了解新知识的规律,进而掌握。另外这种提问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动地位,还可以反馈学生学习的信息,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教师调控学生学习状态提供依据和方向。

二、如何实现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新课程有新的理念、内涵,其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创造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这种理念要想在课堂教学上成功,如何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提问就是关键所在。可采取以下方式来实现课堂有效提问。

1.目的性提问

目的性提问是有效提问的基础,教师要依据课堂重点、难点知识设计问题,要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实现新知识的迁移,切忌不可盲目地即兴提问。

2.启发式提问

顾名思义有“启”,才有“发”,教师要擅长启迪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启发式提问还可以引导学生来思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使学生顿悟。教学中要注意不可“启”后不露,同样也不可以“启”太多,要“启”到点上。

3.设计矛盾问题,进行探究式提问

探究能力是学生要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不仅能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经过多年的教学,笔者认为设计相互矛盾的问题来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种矛盾问题的探究式提问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4.适当地延伸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设计延伸问题,主要是将课本上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改造,让学生突破固定思维,来实现换位思考,以培养其创新能力。例在化学实验当中,对一气体收集装置(如下图)进行讨论时,一般来讲,学生会掌握“长进短出”这一基本原则。

教师可以对此进行以下提问:

(1)如果用这个装置来收集氯气,该从长端进还是短端进?

(2)如果是用来收集氢气,又该从哪端进?

(3)如果用此装置来充当洗气装置,气体应当从哪端进?

(4)如果用作防倒吸的安全瓶,又应如何连接?

从这四个问题来看,后3个问题就是第1个问题的延伸,学生就会自主地进行换位思考,这样就会增加了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理念要求。

三、课堂教学有效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1.提出问题时应注意什么

课前老师一定要准备好材料,提问时的语言要尽量简明,说话也适当地放慢语速和强调重点内容,设计的提问内容应当注重引导学生的认知积极性。

2.提出问题后应注意什么

学生思考需要时间,因此教师在提问之后,教师不要怕拖延课堂时间而急于寻找答案,而且在找学生回答问题时,不可限定学生来回答,要避免其他学生产生与提问无关的心态,要鼓励并调动其他学生来回答问题,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这样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还应当注意在学生回答完提问后,教师一定要及时地对学生所答进行评价,对回答正确的学生要予以充分肯定,而对于回答不完整或不正确的学生要热情地辅助,纠正他们的错误思维,再鼓励其进步,切忌不可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篇13

吴积军老师讲到,校本研修是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重要途径:

1、工作学习化—通过工作经历获得成长与进步。

2、学习工作化—把学习视作每天一项必要的工作。

3、生活学习化——生活就是成长、生活就是进步、生活需要学习、生活的质量靠学习、向生活学习、在生活中学习。

4、学习生活化——学习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学习可以改变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学习可以促进更好地生活、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