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云计算技术专业培训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在实际的数字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充分的利用云计算当中的软件服务、平台服务、基础服务等技术有效的增加图书馆的馆藏。通过云计算系统来对大量的图书馆数据及网络数据进行整理归类,然后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储存于图书馆的网络系统当中,更利于图书馆进行统一的管理。云图书馆的出现最大限度的打破了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的提升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云计算可以通过互联网络来完成一系列的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操作,并为读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传统图书馆服务当中增加硬件设施和终端设备维修的费用。另外,云图书馆可以利用互联网络对员工进行统一的培训,这种排序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在参与工作的同时利用空余时间来完成相关的培训。这有效地减少了工作人员参与培训的时间,有效地降低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减少了图书馆工作人员培训的成本,更全面地提升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素质得到有效提升,才能更好地向读者提供更加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
2.优化整合图书馆信息资源
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使用云计算进行管理,不仅能够快速高效地将所有的信息资源云储存,同时还能够对互联网络中的异构、多元、离散的信息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规范的、海量的、有序的云图书馆系统。这样不仅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图书馆信息资源查阅,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孤岛对图书馆管理造成的不利影响。整合后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可以通过统一的平台进行云搜索,用户进入云数口之后,就可以体验一站式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并及时地获得各种更新信息。当然,图书馆还可以利用云端有效的整合互联网络上的相关知识,不断拓展图书馆的知识储备量和知识领域,以便为读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图书馆内部和外部信息资讯。此外,各个不同的图书馆可以构建起信息共享空间,从而形成全面庞大的云图书馆信息资源库。只要用户获得相应的权限,就可以查阅其他图书馆的资源。如此一来,图书馆之间的馆际界限被打破,云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也更有保障。
二、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措施
1.加大云图书工作人员的培养力度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由图书管理员对图书馆中的所有书籍和文献进行统一的归类管理,然后由面对面的借阅或者咨询方式为读者提供相关的图书馆服务。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需要耗?M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图书馆的管理,同时降低了读者借阅资料的效率。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使用云计算全面的创建数字图书馆,不仅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同时还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加快速、便捷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因此,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必须及时地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全面提升自身云计算水平,积极的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来创新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加良好的一站式服务体验。当然,图书馆还可以定期地举办云计算数字图书馆的宣传活动,为年纪稍长的图书馆管理人员普及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此外,加强对云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全面提升云图书馆的总体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
2.利用网络构建图书馆学习平台
篇2
引言
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在信息素养研究报告中提出:“信息素养就是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有能力去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要信息的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2003年的的著名的“布拉格宣言:走向信息素养社会”(The Prague Declaration“Towards an information literate society”)提出,如何使人们从Internet时代的信息和通信资源及技术中受益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并宣布“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
作为一项全面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信息素养对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在当代信息化社会中,学会学习本身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学会既有知识,因此学习方法教育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近几年迅速发展的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提出了“把所有的计算应用和信息资源都用互联网连接起来,提供随时的访问、分享”的理念,云计算技术和资源共享的思想为其在信息化教育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据美国新媒体联盟与EDUCAUSE学习计划联合发表的2009年《地平线报告》(Horizon Report)分析预测,云计算将在未来1-2年左右成为学校的主流技术,它将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利用云平台,实现教学、管理和信息交流等功能,将是未来教育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因此,利用云计算技术,建立面向师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云服务”将是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存在问题
目前,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主要围绕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分辨及利用等能力和信息道德教育等展开。在内容方面,包括图书馆利用指导,文献检索技巧和数据库利用培训,网络搜索工具和资源使用介绍,文献获取方法介绍,文献利用指导以及软件工具使用指导等,总体涵盖比较丰富。模式有新生始业教育、文检课、学科专题培训和公共专题培训等,用于满足不同用户多层次的需求。在方式上,大部分采用面对面授课方式,也有部分学校推出了在线教学方式。总体而言,经过多年的积累发展,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对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起到了较大作用。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用户行为习惯的改变,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逐渐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
1.受时空等客观条件制约,用户覆盖率低
目前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以面对面的文检课和讲座为主,这种将师生集中起来的传统培训方式客观上受到场地、时间等因素的制约,每次容纳的听众数量十分有限,也缺乏迎合学生个体需求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受众面。相较于高校庞大的用户群体而言,现行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只覆盖了一小部分师生。
2.人力资源的限制,阻碍了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图书馆的迅速发展对高校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之而来的,对教育提供者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提供方——高校图书馆中这类高素质人才的储备却十分有限,特别一些小馆情况更为严峻。这种人力资源上的限制一方面导致了高校无力在广度上进一步扩大信息素养教育的覆盖范围;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从事培训的人员因工作量过于集中而无力在相关领域进行更多的知识学习和技能提高,从而阻碍了信息素养教育工作在深度上的发展。
3.形式陈旧单一,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网络和信息化环境下,用户的使用习惯也逐渐改变,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形式越来越不能吸引当代学生群体的主动参与。虽然也有高校推出了在线教学模式,但大多是将课件“堆放”在网页上,被动地等待读者前来选择;课件形式也多为PPT或课堂录像等较传统的形式,通常需要学习者投入较长时间进行持续的学习,用户体验差,缺乏吸引力,在实时性和交互性方面也不强,与当代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使用习惯尚有差距。
4.技术条件有限,难以为新形式课件和服务平台提供保障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素养教育对各类新形式多媒体课件有了更多需求,但目前高校从事信息素养教育的大多数工作人员在课件制作、网络化传播和服务方面还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障碍;另一方面,发展信息素养教育服务平台所需要的大量信息化及软硬件技术装备也是目前高校较欠缺的。这种技术条件上的不足形成了高校在发展新形式信息素养教育服务方面的先天缺陷。因此,目前总体上国内高校中真正推出在线服务方式的还十分有限,且普遍技术含量不高。
二、云计算应用于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势
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基础服务共享架构方法,它不但丰富了信息素养教育资源的生产模式,也大大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分享内容和互相沟通的方式,近年来引起了教育界和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其具备的便捷、共享、通用等特点,为解决信息素养教育所面临的种种困难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1.资源在云端,共享变得更容易,用户覆盖率得以提高
云计算提供的云存储服务,使信息素养教育者可以将课件直接存放于云端,学习者只需通过某种符合标准的终端工具(如浏览器、手机、平板电脑等)接入系统即可实现对课件的访问,共享变得更容易。“云存储”所具备的无限扩展性、随时访问及网络化覆盖的特点,消除了使用者在存储空间、访问时间地点等方面的种种限制,大大方便师生的同时也提高了信息素养教育的覆盖率。
2.便于实现资源整合和人员联合,解决人力资源的限制
云计算不仅提供超强的运算能力,还将分布在不同领域的存储设备集中成一个虚拟的资源地,以“按需索取”的方式提供给网络读者。因此,借助“云计算”模式,信息素养教育还可以通过在多个高校问建立资源共享平台,达到教学资源和人员的共享与联合。这不仅可以平衡各校资源、减少重复建设,更可以通过共建共享,解决高校在专业人才和资金方面的困难,从而提高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整体水平。
3.利于形成多样化的信息素养教育,迎合当代大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云计算是一个高效综合的服务平台,其蕴含的无限可能性使服务的多样化变得简单而易得。高校可充分利用“云”中提供的各种服务形成适应大学生群体使用习惯和体验的、多层次多类型的、个性化的信息素养教育形式和内容,以便每个使用者都能从中得到他们真正想要的,从而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4.降低软硬件成本和技术门槛,提高服务整体技术水平
云计算告别了传统以个人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模式,从而大大降低了原本个体生产过程的技术和软硬件投入。对信息素养教育而言,它不仅降低了建立相关平台需要的软硬件成本和技术要求,减少了进行平台维护、运作需要的技术人员投入,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作信息化课件需要具备的知识与技术门槛,从而在整体上提升服务的技术水平。
三、建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云服务”平台
借助云计算的种种优势,高校可以逐步建立起一个覆盖一定范围的,可供用户随时使用的,提供包括多媒体课程、在线咨询、网络知识库、用户互助交流等功能在内的综合性立体式信息素养教育“云服务”平台,以为师生提供覆盖更为广泛、使用更为便捷、内容更为多样化个性化的高质量信息素养教育服务。通过平台,学习者可随时方便地利用多种手段访问云中的海量信息资源,并通过自助式、在线式或互助式等方式进行信息素养的学习;知识提供方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方便地将各种形式的知识分享到平台,从而在云端形成一个用户可参与互动的、一站式多功能信息素养教育和服务基地。
1.信息素养教育“云服务”平台的功能模块
信息素养教育“云服务”平台是基于云计算技术建立的信息素养培训基地,它包含了现有信息素养教育的各种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借助新技术从形式到内容上都进行了极大地丰富,形成一个立体化全方位的综合平台,其构成包括课程学习、在线课堂、实时交流、知识问答及测试几个模块。
(1)课程中心
借助云存储空间的覆盖面广和共享方便的特点,“云服务”平台首先是一个包含各类课程课件的资源集散地,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访问这些资源进行自主式学习,也可通过留言方式对资源的配置提出要求。各参与高校的图书馆员或加入的院系学科专家则可以将制作的信息素养课程课件放到平台上。课件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如视频、音频、PPT甚至手稿讲义等。这些课件在平台上被按类型、内容、学科或提供单位等分类标签,方便使用者通过搜索或浏览等方式进行选择学习。针对图书馆员或者院系学科专家,平台在云端集成常用课件制作手段(如视频、音频制作工具等),以降低课件提供者的技术负担,从而丰富平台课件类型;针对读者,在云端集成多种应用方便其通过各种方式(如电脑、手机、PAD等)访问平台资源进行学习,并可通过留言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
(2)在线课堂
“云服务”平台集成的在线课堂功能,集成了在线教学需要的软硬件环境,提供传统信息素养教育中面对面授课方式类似的教学方式。例如:授课人可通过集成在云端的在线课堂申请一次在线课程,同时进行资源的配置(设定授课时间、时长、人数以及课程信息等),并利用平台发出相关通知(包含时间、网址、课程信息等)给服务对象,他还可以通过对用户登录进行控制来实现对对象面的控制。完成后,到设定时间授课人只需登录平台就可打开云端的课堂,即时传输和接收音频、视频信息。对授课对象,他也只需按照接收到的通知进行登录操作就可加入到课堂进行听课和发言。这种方式一方面扩大了课程对象的覆盖面,同时课程本身也不再受到时问空间的限制,教师的自由度大大增加了;另一方面,授课对象也可以足不出户就实现跟教师进行直接交流,方便程度也提高了。此外,课堂过程还可实现即时录制,用户可以选择是否放到云端作为学习资源供后续使用。
(3)交流平台
“云服务”平台还可提供即时交流服务,用户可在这里组成讨论小组,进行问题讨论、课程答疑等活动。平台在云端集成支持文字、语音或视频的即时讨论工具,用户只需申请账号并组成讨论组,就可实现共享话题进行讨论甚至开会等活动。
(4)网络知识库
为了达到最大范围的知识共享,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在信息素养教育“云服务”平台上还集成了类似于“维基百科”的开放式网络知识库。用户可以提问,也可以回答问题,从而充分发挥用户之间的互助作用。同时,平台专业人员(图书馆员、教师等)将定时访问知识库,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回答和整理,对其中正确的回答可以进行认证,并将精品问答整理成经典知识库供用户参考。
(5)自测平台
信息素养教育“云服务”平台还是一个学习者自测或自我练习的平台,以帮助其加深印象,提高掌握程度,也可用作相关信息素养课程的网络考核平台。由相关培训或者课程的教师设置一些练习题在平台上,学生学完某个系列的课程后可选择相应习题进行自测和学习巩固,题库同时提供参考答案,供学生有困难的时候参考以达到加深印象,帮助掌握的目的。同时,相关教师留下联系方式供学生有问题时及时联系辅导。对于有些需要考核的课程,平台也在云端集成考试系统,教师只需将题库上传至平台并选择考试模式,然后设定考核用户范围即可实现在线考试的功能。
2.信息素养教育“云服务”平台构架
信息素养教育“云服务”平台将采用分层式的构架体系,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和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可伸缩性以及可维护性。系统构架分为四层:访问层、应用层、资源层和基础层(如图1所示)。
(1)基础层:是系统的硬件设各层,主要包括云存储,云Web服务器等组件,主要责任是能够把资源层和应用层无缝的部署和融合到其他部门或者机构提供的云服务中去。
(2)资源层:用来保存和管理应用层所需要的各项核心资源,主要功能包括资源的创建和维护,审查等。资源层相当于系统的数据层,最终的用户不会直接使用资源层,而是通过应用层来访问资源层。但平台工作人员需要直接使用资源层对资源进行个性维护和管理。
(3)应用层:承载着“云服务”的具体实现功能。应用层提供各种应用和功能供用户使用,实现平台的各项创新。
(4)访问层:访问层首先以Web的形式提供普通的电脑能够访问的界面,进一步支持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以及PDA等其他的各种手持终端。
3.信息素养教育“云服务”平台的服务模式
(1)自主式课程学习
“云服务”平台的课程中心放置了信息素养教育相关主题的系列课程课件。用户登录平台后,可通过按课程主题浏览的方式进行循序渐进的系统学习,完成后进行自测来掌握相关内容。
(2)信息素养网络知识库
用户在日常工作学习中,碰到信息素养相关的具体问题时,可登录平台通过检索方式获得与知识点相关的教程进行学习或得到网络知识库条目获得解答。对于没有找到的内容,则也可通过平台的方式,寻求平台服务人员的辅导和网友帮助。
(3)在线课堂
在线常规讲座:图书馆员可通过云服务平台定期举行信息素养教育相关的在线讲座,也可通过同步转播的方式将图书馆的每周常规讲座搬到网络,从而扩大讲座的受益面,也使有兴趣的读者参与变得更加方便。
在线文检课:教师通过向云服务平台申请课堂的方式,将传统文检课通过云服务平台来实现。教师和学生在平台上可实时交流,并可将作业和考试通过自测平台和回收。对于分组讨论的作业,学生还可通过交流平台自建讨论组讨论,也可邀请教师加入进行指导。通过授课时的登录情况教师可监测出勤率等。
预约讲座:用户有信息素养方面的培训需求,但通过检索发现平台没有相关资源,可通过给平台管理员留言的方式提出培训讲座需求。管理员整理阅读读者留言后,组织实施相关讲座并通过平台。
4.信息素养教育“云服务”平台的人员支撑
要实现信息素养教育云服务平台强大的服务功能,必须有强大的人员保障作为支持。这些支持人员包括:
(1)技术支持团队:主要担任平台的建设、维护、升级等。虽然信息素养云服务平台会通过购买等方式尽量采用成熟的云计算技术,但仍会需要一些特色服务和应用的开发,因此仍然需要一支技术支持团队。
(2)专业培训和咨询人员:主要担任平台课件制作、在线授课和知识咨询等。这部分人员主要由图书馆资深的信息素养服务馆员组成。除此之外,也可将学校各学科中具有这方面知识经验的师生并入,借助网络的便利邀请他们加入来分享他们的知识,可成为平台专业人员中的重要补充。此外,为了解决图书馆总体人员上的短缺,还可通过区域合作资源共享的方式实现区域人员的联合服务以充实人员配置。
(3)网络互助力量:通过平台提供的互助回答功能,在平台专业人员无暇顾及的时候,平台上用户之间的互助成为解决问题的又一条途径。
篇3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10.109
[中图分类号]G2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0-0-02
档案管理是每一个企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能更好地满足企事业单位持续发展的需求。在信息化背景下,通过将“互联网+”运用到档案事业中,有利于使档案记录方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有利于促进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更新,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
1 “互联网+”对档案事业的影响
“互联网+”背景下,档案事业发展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1.1 档案载体和记录方式呈现多样化
“互联网+”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纸质载体和文档文字档案记录方式,使档案载体和记录方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微缩摄影技术及光盘等存储技术,使载体实现磁性与光学相结合,而记录方式也转变成数字化。
1.2 出现了新的档案管理手段
“互联网+”的运用,使档案管理手段也不断革新,自动管理库房、超文本技术等管理手段已被很好地运用到档案信息的传递与存储中。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及物联网技术等都能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分类、整合及检索分析,自动过滤重复的信息,从而使人们得到有效的信息,减少了人力投入,节约了管理成本。
1.3 创新了档案管理模式
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档案建档,整合、审查、编辑档案信息资源,形成档案、利用档案。而“互联网+”的运用,使管理模式逐渐实现自动化和一体化,信息整理、审查、分析、归档及档案管理实现一体化。在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处于任何位置的人们都有机会获取存储于不同地方的档案信息。此外,联机文献信息检索终端的设立,使档案信息资源不断丰富,由单一化向多行业、多领域方向发展,阅读的人群也由单一的群体转向全社会大众。相关档案工作者要注意多角度、多方式地宣传档案资源信息,使展示给大众的信息资源能满足大众的需求,从而使档案馆能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1.4 完善档案信息资源
1.4.1 为丰富档案信息资源提供可能
将“互联网+”技术,也就是大数据技术运用到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中,能为丰富档案信息资源提供可能性,者主要体现在信息资源的数量和内容上。在数量方面,运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及物联网技术能有效收集、分析现实中存在的所有信息,弥补了传统档案对事件或事物信息记载不完整的缺陷,并且使得存在于档案馆外的档案以各种形式被档案馆收藏,实现了档案信息的长久保存,增加了档案信息资源数量。在内容方面,“互联网+”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使一些重要时事的具体情况及后续报导、评价等信息皆被记录其中,保证了信息的完整性,丰富了档案信息资源内容,弥补了传统的只收集政府和企业信息的缺陷,使得信息资源实现多元化。
1.4.2 促进档案资源整合与共享
“互联网+”将各行各业联系在一起,促进各行业的合作,使各行业的信息得以共享,大数据、云计算及互联网技术又使得信息资源传递速度加快,促进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在“互联网+”以前,因技术限制,在各馆之间不能有效地进行全方位、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而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则解决了这一问题,各馆之间能互联互通,实现信息资源交流与共享,极大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1.4.3 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效率
互联网为档案信息资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查询、共享平台,“互联网+”的运用,使用户能从巨大的数据中快速查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提高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1.4.4 拓宽信息资源的宣传形式
“互联网+”的特点是对各行各界进行融合。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可以利用这一点,将档案信息资源制作成相关视频,改变传统的文档文字或纸质载体的宣传方式,在激发人们兴趣的同r,加强对档案资料的宣传。
1.4.5 给信息资源安全带来挑战
“互联网+”的运用,使信息资源在有效建设中,可能存在重要私密信息泄漏的风险,也有可能因为权限设置问题,使读者对普通的信息没有阅读查看权。
2 “互联网+”背景下加强档案管理的方法
2.1 加强宣传,实现档案管理的网络化思维
“互联网+”既为档案管理提供了机遇,也为其带来了巨大挑战。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档案管理的需求,只有充满互联网思维的档案管理,才能实现现代化档案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升。对此,首先,应加强档案管理网络化的宣传工作,使每一位档案管理人员牢固树立档案管理网络化理念,促使其增强档案网络化管理意识,从而为“互联网+”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建立公共档案网络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这不仅能促使公众了解档案的概念,认识档案管理的作用,而且能强化档案管理网络化的意识,提升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
2.2 构建档案网络平台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用档案管理软件,是推进“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的基础。由此,首先,应加强对各种档案管理软件的研究与开发,并出台统一的软件开发标准,通过开发不同级别的档案管理软件,以更好地满足不同需求下的档案管理工作,促进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和专业化。其次,在确保档案管理安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构建开放性的档案资源网络平台,为用户提供上传和下载档案资源的路径,从而实现对全国档案资源的整理和归纳,也能够进一步的促进档案资源的网络共享。
2.3 培养高素质的档案管理网络化人才
在新的发展时期,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就是实现网络化,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档案资源共享,还能够减轻档案管理的负担,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在档案管理实现网络化的同时,也需要配备相应的网络化人才,才能够满足档案管理的要求。对此,首先,可以通过招聘的方式,快速获取一批高素质的、熟悉档案管理软件的人才,以为实现档案管理网络化提供基础条件。其次,加强对现有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的更新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促使其在档案管理模式不断演化的过程中,仍旧能够满足档案管理的需求,从而为档案管理实现网络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最后,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培训,档案资料分为很多种,有可以公开分享的资料,也有必须加密的资料,如果加密资料外泄,势必会对社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对此,应当强化档案管理人员大道德素质培训,提高其道德素养,做好加密档案资料的良好管理,以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 结 语
虽然“互联网+”处于发展阶段,但是它对于档案事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是对于信息记录方式和载体的更新,以及对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的革新,还是对于档案信息资源方面的建设。在“互联网+”接下来的发展中,档案事业要及时抓住契机,及时的与时俱进,促进自身发展,从而促进档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以为档案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协舟,王露露.“互联网+”时代对档案工作的挑战[J].档案学研究,2016(6).
篇4
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云计算产业发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把促进云计算研发和示范应用作为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任务。2010年10月,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印发了《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确定首先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5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中国电信、移动、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和IT龙头企业大举向云计算转型。预计未来几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过80%,到“十二五”末,产值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主要以政府、电信、教育、医疗、金融、石油石化、电力等行业为应用重点。
“十二五”是呼和浩特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市政府把云计算作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力推进,引导组建云计算 “国家队”并大力发展其产业,这些产业无疑将成为首府甚至全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届时,建成的云计算产业将同时推动自治区信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引入及发展,对全国网络通信环境的改善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六大优势助推产业发展
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那顺孟和介绍说,根据云计算产业的特点,云计算中心最适合建立在能源丰富、电力充足、气候寒冷、靠近市场的地区。而呼和浩特是一座产业配套完善、服务环境优化、特色突出的城市,这些优势的存在有效助推了云计算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呼和浩特发展云计算产业存在六大优势:
一是地缘交通优势明显。呼和浩特地处环渤海经济圈腹地,是沟通西北各省区与内地的陆路通道和连接中国内地与蒙古国、俄罗斯及东欧各国的桥梁。
二是经济基础扎实。呼和浩特目前已经构筑了以乳业为核心的现代农牧业体系,以非资源型产业为特征的新型工业体系,以生产业、生活业和新兴服务业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等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综合实力已经步入西部11个省会城市的前列,经济增长速度连续7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
三是要素供应充足。呼和浩特水、电资源充沛。而且,呼和浩特作为自治区的信息中心,目前拥有相对完善的信息网络、计算、存储和安全基础设施,包括四星级和三星级数据中心,城域网出口宽带超过320G。
四是科研实力较强。呼和浩特集中了自治区绝大部分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各类专业科技人员10万余人,能够满足各类企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目前首府已经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等区内外多所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关系。
五是政策支持有力。呼和浩特是全国37个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生产业发展将享有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优先支持。2011年6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呼和浩特加快发展云计算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整体具备了电力充足、电价低廉、土地宽泛、企业运营成本低的巨大政策优势。
六是投资环境优化。近年来,首府着力打造 “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环境,不断优化产业园区软硬件环境。2011年以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数据中心、中国电信集团IDC数据中心、中国联通西北基地等云计算项目先后落户呼和浩特,三大建设项目共计划投资396亿元,为呼和浩特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造中国西北最具国际竞争力数据中心
“云计算就相当于现实生活中的物流园区的仓库,对企业提供的各类数据进行存储、计算、交换。在现实生活中,物流园区内进行交易的是实体物质,但是在云计算中心进行流通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数据或信息流。所以,云计算的用武之地是国内的大中型企业。比如,一个企业通过网络传输过来一个数据包,我们会根据企业需求对数据包进行梳理、计算,重新整理一个企业需要的数据包给它传输回去。或者,将这些重新整理的数据包传输给国外对应的企业。由我们这些专业人员对数据进行存储、计算、交换更安全、更便捷。”布日古乐说道。呼和浩特市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我区云计算产业链,打造中国西北最具国际竞争力的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产业基地,对促进自治区及西北地区信息产业的迅速及可持续发展,推动全区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来自天津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的建筑工人吕学军告诉记者,和林县盛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从2012年4月开始建设,于2013年6月竣工投入使用。据他介绍,云计算项目采用云计算的方式建设。云计算属于高科技信息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将始终贯穿于前期建设和后期运营,并且致力于使用清洁能源,完全符合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云计算将提供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存储,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为人们使用网络提供了无限多的可能。这将极大地改善自治区的通信环境,从而推动我区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转型调整。
据了解,该项目的建设,将极大地拉动地区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了降低接入成本,提高接入速度,所有互联网的内容服务商,必将在云计算中心内或环中心周围建设相关的生产服务配套设施,这些互联网信息服务商的入驻将拉动地区整体信息产业的发展。另外,呼和浩特市电力资源丰富,太阳能、风能发电条件均非常良好,火力发电更是规模巨大。按照每机架5KW能源消耗测算,云计算中心每1万机架的能源总功耗需求约为5万KW,可以就地利用呼和浩特市丰富的电力资源,降低电力输送成本,降低能源消耗。
云计算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地区影响力。该项目中心将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立足于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同时也将带动新一轮信息产业的大投资、大发展。内蒙古将走在信息产业和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对整个地区持续稳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不可估量。
四个重点工程编织产业结构
篇5
[中图分类号] D669;TP39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6- 0083- 02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11―2015年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其中着重强调要推动社区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工程,鼓励建立覆盖区(市)或更大范围的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推动各地设置统一的社区服务电话号码,逐步建立社区老年人、残疾人呼叫保障系统,推进社区信息亭等公益性信息服务设施建设。“和谐海陵”城乡统筹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是国家工信部城乡统筹信息化试点,国家发改委信息化示范工程,通过几年的建设,完成了包括“智慧政务”、“智慧商务”、“智慧养老”“智慧e亭”等示范应用。基于城乡统筹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的智慧社区已粗具规模。
1 智慧社区的建设现状
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传感网等网络通信技术对住宅楼宇、家居、医疗、社区服务等进行智能化的构建,从而形成基于大规模信息智能处理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社区。智慧社区的提出,是以智能、人文、服务为理念,通过整合街道管理和服务运行的关键信息,探索社会管理、社区服务、惠民兴业的发展新途径,以打造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文化、运行社会化、手段信息化、工作规范化、技术现代化的现代街道工作运行新模式。
1.1 国内智慧社区建设情况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变革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发达城市纷纷把“智慧城市”的建设作为加强城市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基本构成单位,是集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居民自治和互助服务于一体的新技术的应用。北京西城区建设了一站式服务系统、十千惠民系统、全品牌数字家园、数字空竹博物馆、智能停车诱导等为代表的“智慧社区”应用项目;上海闸北建设了包括医疗卫生、文化教育、高效政务、社区生活、平安社区、电子商务在内的六大类“智慧社区”应用;广州天河区以智慧家居、智慧医疗为代表打造“智慧社区”,这些示范应用的建成实现了社区基础工作智能化,社区公共服务的智能化,既加强了基层社会稳定,提高了社区自治能力,又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智慧城市”的建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2 国内智慧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智慧社区”是在“智慧城市”的构建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化提出的,但“智慧城市”构建的提出时间非常短,所以作为智慧城市组成的基本单元,智慧社区的构建领域零散、应用水平也不高,没有形成“面”上的整体推动态势,从而导致没有有效的商业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 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普遍适用性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机制尚未建立;从行业到企业,各自都有自己的标准,相互间的兼容性差,导致各地政府各自为战,不仅模式多样,而且进展明显不平衡,不仅城市与城市之间存在鸿沟,即使同一个城市的社区之间,发展也很不平衡。② 多头管理、重复建设,导致成本过高。智慧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参与。由于体制原因, 长期以来部门间条块分割严重, 一些部门专业性强, 权力相对集中, 条线管理也非常明显, 对于智慧社区建设而言, 要进行条块整合时就显得困难重重。目前的情况是,很多职能部门均在社区开展相关管理工作,同一批居民的基本情况, 在不同部门建立的系统中多次出现, 而且数据采集的方法和标准差异很大, 这样既造成了重复建设, 也严重增加了社区的工作负担和降低了数据的准确性。③ 社区信息建设人才匮乏。目前, 虽然大部分街道干部都已接受过计算机知识培训,但由于从事社区信息管理的人员大都年龄老化,知识程度不高,计算机基础知识严重匮乏。④ 缺乏合适的商业模式。由于智慧社区提出的时间较短,有效的商业模式仍是整个产业链的参与者需要探索的问题。
2 “和谐海陵”城乡统筹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根据泰州市海陵区的实际情况,“和谐海陵”城乡统筹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工程的目标是:充分运用3G、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以数据交换与共享为基础,以面向决策支持、面向公众服务为核心构建智慧社区。
2.1 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
如图1所示是城乡统筹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系统的分层逻辑模型,整个逻辑结构由中间核心层、支持与管理体系、实施模式3部分构成。
2.1.1 信息服务平台系统的核心部分
自下而上划分为:基础网络层、数据平台层、公共服务与管理信息平台应用层、接入展现层。
(1) 基础网络层。包括基础网络、系统安全、其他基础设施,是整个“和谐海陵”城乡统筹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系统的基础工程。
(2) 数据平台层。数据平台层由基础数据层与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组成,它包括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库、宏观经济信息库,以及所有委办局各自的政务及应用数据库。
(3) 接入展现层。包括“中国泰州市海陵区”门户网站和智慧社区网站群,以及各应用对象的前端处理界面,是联系政府与政府、政府与公众、政府与企业及其他用户的直接纽带。
(4) 应用层。包含智慧社区的各类应用系统,这些系统不仅仅是基层政府工作电子化,而是代表社区居民,借助政府信息系统,构建起联通政府、企业、社区居民,以社区为单位的公共服务平台。是汇聚居民信息的基础,是联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桥梁,是社区、居民反映诉求、消除矛盾、参与治理的通道。
2.1.2 支持与管理部分
“和谐海陵”城乡统筹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支持与管理部分包括:公共服务与管理信息平台标准与管理体系、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公共服务与管理信息平台服务管理体系、维护服务与技术支持体系。
2.1.3 实施部分
“和谐海陵”城乡统筹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施模式部分包括投融资及运营模式和项目实施监理模式,其中投融资及运营模式是项目实施的核心。城乡统筹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系统的建设充分体现市场化原则,以政府资金为先导,大力拓宽投融资渠道,谁投资谁受益其中包括政府投资、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运营、企业投资运营等多种形式。
2.2 平台构建的智慧社区应用情况
城乡统筹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整合、共享信息资源为主,开发智慧政务、智慧商务、智慧教育、智慧养老、智慧e亭等应用,成立了泰州市便民信息亭服务公司和援通呼叫服务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到2011年基本建成覆盖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的三级便民服务与管理系统,形成上下贯通横向联接的电子化服务网络系统,让城乡居民享受到信息化建设带来的便利。其中智慧政务突出管理创新,开发、定制具有城乡社区各种管理职能的系统软件,形成覆盖社区和行政村的三级管理体系,使城乡社区管理工作更加科学、高效;对涉及全区基层的党建、治安防范、社会公益、社保就业、民政优抚、人口计生、医疗卫生等事务进行整合,实现办事项目申请、受理、办理、回复的一网处理;智慧养老突出关注民生,借助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同时老人身在家中只需轻按呼叫器上的功能按钮,就能享受急救、医疗咨询、家政、心理抚慰等10余项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呼叫中心有用户11 400户,成功救助了400多名突发疾病的老人,受理修理电器、家政服务、日常购物等生活帮助4万多人次;智慧e亭突出服务创新,运用云计算技术,在全市建设了100个自助终端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缴纳通讯 、燃气、水、电、罚款费用,信用卡还款业务,票务预订等服务。除此之外终端还可以通过信息屏物价信息、物业信息、便民信息及其他公共信息,社区居民能够了解到政府资讯、时事新闻、天气预报、生活指数、物业通知、打折消息等即时更新的实用信息。3个月试运行已累计缴纳水、电、燃气费7 000多笔,总金额达782 684.16元,浏览人数达6万多人次。
3 智慧社区建设体会
(1) 尽快建立统一的智慧社区模式。制定好标准,包括数据标准、服务标准、技术标准以及行业对接标准;形成信息共享的机制,制定好信息交换的内容、信息交换的流程和信息安全规则;制定业务协同的流程和制度。只有统一标准,才能对资源进行合理化的利用,实现整合。
(2) 实施统一规划,社区功能不断扩大,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没有统一的信息化规划,根本不可能完成其任务。智慧社区的建设需有统一的规划,将各部门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建立高效强大的智慧社区系统。
(3) 建立由政府牵头,企业、专业投资机构共同参与投资、构建和运营的“大服务信息化平台”只有多方参与才能使得今后的运营管理更有生命力。
(4) 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培训。可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培训,短期培训、个别培训、专业培训、网络操作、维护、软件应用等培训。
4 结 语
篇6
创新是民族持续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得以长存的核心力量,更是政党永葆生机的致命点。为此,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我国已经充分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更加注重自主创新,而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是人才。随着互联网技术持续发展,我国信息产业正处于非常发展中,需要更多创新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但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模式单一化,学生创造能力较低,不符合新时期社会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软件人才缺乏,人才结构不合理,不利于我国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为此,在“互联网+”视阈下,高校全方位分析社会市场发展的具体情况,通过不同途径,构建创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互联网时代下所需的创新型人才。
1“互联网+”概述
1.1“互联网+”概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全方位分析各种主客观影响因素,制定了合理化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在实施该行动计划的过程中,优化利用互联网各种功能,使其和现代企业管理方法有机融合,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为创新人才发展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就“互联网+”来说,是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核心形式之一,是互联网新形态、新业态的典型代表。它是新时代下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的核心产物,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做与,是互联网形态不断演变,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全新形态。它是互联网思维在实践中,产生的重要研究成果,折射出社会某时期已有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是推动经济形态动态变化的核心力量,也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不断促进社会经济深入改革,使其处于健康发展中。总的来说,“互联网+”是指互联网行业、传统行业的相互融合,即优化利用各种先进的互联网数据信息,以网络平台为跳板,促使互联网行业巧妙地融合到传统行业中,为构建全新的发展形态做好铺垫。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融合并不是互联网行业、传统行业的有机结合。
1.2“互联网+”特点
就“互联网+”而言,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体现在不同的方面。一是:创新驱动。就传统互联网来说,其资源驱动增长方式为粗放型,需要综合分析各种主客观影响因素,采取可行的措施化创新形式,不断促进创新驱动的持续发展。而这正好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特征之一,需要通过不同途径进一步创新互联网思维,迅速转变互联网传统思维,加快互联网改革的步伐,充分发挥创新的作用。二是:跨界融合。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指互联网行业的跨界、变革乃至开放,可以重新塑造、融合互联网的相关内容。在知识经济时代下,要用于大胆尝试互联网跨界,这样才能不断为互联网事业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加快是它创新的步伐,能够更快地实现融合,实现群体的智能化,不断拓宽产业化发展道路。三是:尊重人才,开放生态。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性力量能够不断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加快科学技术前行的脚步,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可以客观地呈现出某一特定阶段中社会生产力的具体变化。在互联网时代下,需要尊重人性,客观地呈现出人们实践经验成果,注重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此外,生态、开放也是“互联网+”的显著特点。在推进“互联网+”全过程中,需要多角度、多层次摒弃传统运行模式,创新是互联网具有的多样化功能,充分展现互联网在创业方面带来的可观价值。四是:重塑结构,连接一切。在科技日益发展的浪潮中,信息革命乃至全球化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在互联网作用下,原有的社会形态已被打破,经济结构以及文化结构方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这一系列变化也推动着互联网事业的健康发展。就“互联网+”来说,连接是其核心目标,在实践过程中,连接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特点,而互联网这种连接性是具有某种价值的。
2“互联网+”视阈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1“互联网+”视阈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持续发展,计算机专业受到严重的影响,尤其是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第一、影响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在“互联网+”日益发展浪潮中,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断显现。各高校需要重新全面而客观地了解新时期社会市场动态变化,结合自身发展情况,计算机专业特点,重新制定高素质人才培养方案,加以优化调整,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把“互联网+”概念、理论知识等巧妙地融合到计算机专业全新的人才培养结构体系中,培养出更多社会市场需要的高素质计算机人才,顺应新时期社会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二、影响师资队伍。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已被提出全新的要求,必须与时俱进,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随时关注社会市场动态变化,巧妙地把新知识、观点等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同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高校要定期对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进行系统化地培训,对其进行再教育学习,不断完善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有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第三、对计算机专业人才教学模式的影响。在“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必须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较强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具备扎实的信息技术知识等。针对这种情况,高校也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优化计算机专业人才教学模式,巧妙地把“互联网+”相关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融入到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在课堂教学中,局傲世也要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注重不同学科的整合,培养学生多方面技能。
2.2“互联网+”视阈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2.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就“互联网+”来说,其行动计划主要体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比如,大数据、云计算,和生产业、现代制造业的融合创新。高校在培养计算机创新型专业人才的道路上,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引导学生计算机等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对他们展开实践教学,注重他们实践技能、知识创新能力的提高,把培养高水平的综合型专业人才作为核心目标,培养一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应用乃至开发的高级创新型技术人才,满足“互联网+”时代在计算机专业人才方面的客观要求。
2.2.2健全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
就计算机专业来说,需要将“互联网+”相关理论知识巧妙地融合到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还要根据计算机课程特点,适当加入一些关于大数据、物联网等理论知识,要积极引导学生全方位了解“互联网+”。而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要把计算机专业的一些前沿技术、未来发展方向放在核心位置,巧妙地“互联网+”融入到其他专业中,逐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2.2.1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
在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过程中,要注重不同学科之间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领会,不断拓展学生视野,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体系,能够在跨学科中灵活运用计算机理论知识。以大数据为例,需要把大数据一系列理论知识融入到计算机基础知识中,比如,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基础,通过不同途径帮助学生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大数据技术,不断激发他们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积极、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2.2.2.2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优化调整计算机专业课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引导学生掌握物联网、大数据等相关理论知识、专业化技能,能够客观地了解新时期计算机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发展趋势,逐渐提高学生解决计算机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实践能力,能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效解决相关的实践问题,促进其全面发展。以大数据为例,可以设置这样一些专业课程,比如,分布式数据处理、数据挖掘、分布式数据库HBase。
2.3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还要构建合理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创新能力做好铺垫,急需要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工程设计等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而在这方面,实践教学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是培养创新型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关键所在。在课程实验教学方面,要以计算机课程为基点,结合实验课特点,制定可行的实验教学大纲等,明确每门实验课程的任务,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优化调整理论课程构建体系。在设置实验的时候,要把重心放在设计型实验、综合创新型实验上,合理安排计算机综合课程实践课时,采用“实验、培训”相结合的方法,为培养学生系统开发的初步素养做好铺垫,还要引导学生熟练操作相关的软件,比如,3Dmax、Solidworks,促使他们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工程实践教学方面,需要优化利用项目实践方法,在毕业的上半学期,专业教师要明确项目内容,制定可行的实践目标,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各方面情况,专业方向模块,选择对应的模拟题目,合理划分小组,对他们进行集中训练。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以相关的项目设计流程榈枷颍完成对应的实践内容,培养学生的开发实践素养。在毕业实习方面,可以借助校企合作模式,构建对应的计算机就业实习培训基地,每学期定期安排计算机专业学生到知名的软件企业、信息相关部门去实习,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中锻炼自己,为毕业后更好地融入到社会这个大集体中埋下伏笔。学校可以结合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和他们合作,在毕业实习期间,聘请一些专业的企业工程师到学校来,开设专业培训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结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培养创新型计算机人才至关重要,这是时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对社会市场发展规律的遵循。而在培养创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道路上,高校扮演着重要角色,担负着重大的使命,需要以社会市场为导向,全方位分析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心理特征等,结合计算机专业课程特点,优化调整计算机专业已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过程中,要全方位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调整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注重不同学科的协调以及共同发展,注重与知名企业的合作,培养出更多创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弥补人才空缺,促进不同行业、领域的持续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教育教学事业的持续发展,使其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道路。
参考文献:
篇7
现代金融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培养出适应金融发展新趋势、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金融人才。金融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一门学科,学科教育离开了实践教学就如同纸上谈兵。基于金融行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金融C构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岗位给高校学生大规模实习实训,即使是在岗实习的大学生,多数情况下也无法接触到核心金融业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目前高校的金融人才输出与企业的金融人才需求匹配度不高的现象。在这种形势下,建设一套完整的可以模拟金融业经营的实际运行环境的实验教学体系具有显著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普通高校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课程数量偏少,内容和形式单一
整体来看,普通高校的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是重点针对金融行业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领域开设实验课程 。[1]从课程设置上来看,无法涉及金融行业的其他业务领域,如互联网金融、金融租赁、期权投资等方面,不能适应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无法体现学科的交叉和前沿。
从实验内容来看,大多数实验课程的内容主要针对柜台式业务的基本操作,如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实训,类似于金融机构的岗前培训,停留于浅层次的柜台操作内容,缺乏深层次的对金融业务运作的内核知识和原理的覆盖。此外,金融业务是立体、动态的,它与其他业务也会有交叉和渗透,比如财务会计、税务等,而目前的教学内容缺乏统筹安排,无法顾及这些方面。
从实验教学形式来看,目前普通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实验教学,通常是通过在实验室的电脑上批量安装一些金融业务模拟操作系统,以学生操作软件的形式开展。这种形式显得机械化和流程化,缺乏对金融学理论的深刻理解和认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实验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
目前普通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还处于基于课程设置、行业各领域实训“各自为政”的局面,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和创造性。实验教学的虚拟性和仿真性还不够,不能模拟金融机构运营的现实运行环境,不能在一个有社会经济主体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实境体系中,模拟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此外,实验教学体系的层次以验证型实验为主,应用型和设计型实验非常少。
(三)实验教学软硬件条件受限
普通高校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的软硬件条件受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师资方面。目前高校金融学专业任课教师普遍具备高学历和高理论素质,但却缺乏金融业实战经历,实践经验不足,“双师型”教师少之又少。二是实验室设备和环境方面。目前高校金融学专业实验室大多是计算机房的形式,随着学生规模的壮大,实验室工作负荷较高,且实验室布局紧凑,缺乏能提供小组研讨式学习和实境模拟的环境和设备。三是教材教参方面。目前普通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实验教材不多,高质量的尤其少,配套的实验教学参考书和指导书更是少见。
二、普通高校金融学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金融学专业模拟仿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应依据 “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业务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路线,基于层次架构而设计。
第一层,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巩固金融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数理经济基础和经济学基础。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中,经济数量分析实验教学应注重模拟分析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将统计数据、数量分析方法和软件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西方经济学沙盘实训能突出沙盘式实验教学的优良特性,以西方经济学理论为指导,通过情景模拟、筹码推演和角色扮演模拟宏、微观经济运营环境,让学生在集实战性、操作性、体验式于一体的实训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企业、政府、消费者的经济行为和相互关系,深刻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原理。
第二层,专业技能实验。专业技能实验旨在于培养学生的金融业从业专业技能,包括商业银行的对公与对私业务、保险业务、国际结算业务、信托与租赁业务以及股票、期货、外汇等金融投资技能。这一层次的实验教学通常在仿真模拟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信托与租赁业操作环境的基础上,将行业规范、基础理论、操作流程和实务以模块化、主体化的实验项目串接组织,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加强和巩固专业知识并且能灵活运用于专业领域,以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第三层,专业综合实验。当前金融业务综合化、整体化的过程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不断地交叉和渗透。[2]专业综合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金融机构后台管理能力和综合业务能力,包括金融机构授信业务、风控业务、营销管理和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沙盘实训通过构建仿真环境实现情景模拟和岗位设置,让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协同工作中体验现实银行之间的竞争与经营,把握银行业在不断变化的宏观经济环境中的经营之道。金融工程实验依托专业分析软件,通过专题实验和项目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在金融衍生品设计、金融数据处理、金融建模和金融风险管理方面的综合业务能力。信贷业务及风险管理实训通过模拟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票据处理业务和信贷风险评估等业务流程及规范,让学生在信贷员、信贷科长等角色扮演过程中,掌握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和信用风险管理的知识和能力。金融营销管理实训旨在于让学生掌握作为银行客户经理、保险经纪人和证券经纪人等金融行业营销人员应具备的市场调研、客户评价、产品和服务组合设计、客户关系维护与管理等基本营销能力,加深他们对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和金融营销策划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投资(财务分析)实训旨在于帮助学生掌握项目投资的评估方法和决策指标的运用,能应用项目投资决策的基本财务指标进行项目可行性评价,加深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和投资决策能力。
第四层,跨专业创新实验。跨专业创新实验主要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经济管理交叉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创业模拟实训通过对真实创业环境的逼真模拟,让学生模拟真实企业的创立过程,完成创业计划书,办理工商税务登记注册和创立企业的运营管理决策,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激发创新意识。跨专业综合仿真实训是支持高校经管类专业开展校内跨专业C合实验教学的实训项目,可全方位模拟现代真实商业社会环境下,现代制造业、流通业及现代服务业(含金融业)的模拟经营及管理,可让学生体验虚拟商业社会环境下多类社会组织协同工作的方式,训练他们在现代商业社会环境中从事经营管理工作所需具备的综合执行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在协同工作中的全局意识和综合职业素养。
以上四个层次的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培养目标、实验课程和内容设置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突出虚拟仿真式实验教学,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促进学生积极探索,激发创新意识和能力,并弥补金融业现场实习条件的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三、普通高校金融学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条件的构建
(一)依托现代技术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
为了实现高校金融学专业高质量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有必要综合应用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以及网络通信等技术建立一个统一、高效、灵活的金融实验教学共享平台,对实验室资源进行最大程度的整合。将云计算技术运用于实验室建设有助于优化实验教学环境,节省实验室的建设与维护成本。金融虚拟仿真实验室的云架构设计应从硬件设备层、软件平台层、基础应用层和多端接入层四个维度,有所侧重、分步实施搭建。
(二)培养高水平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队伍
培养高水平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队伍,一方面可以从金融机构聘请工作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来担任实验教师,将他们从业过程中积累的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和风险意识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可将学校的实验教师送到金融机构去实习,加大“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力度。高校应定期将实验教师派送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进行专业培训,了解金融前沿理论和实验技术。
(三)建设高质量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
高校金融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应建立和完善资源共享的长效机制,以形成和促进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共享为核心。要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性投入力度,发挥教育部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的多元主体作用[3],实行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金融业从业人员以及技术开发人员相结合,共同开发、协同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
[ 参 考 文 献 ]
篇8
(一)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因素
1.企业内部管理层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认识
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和决策层拥有企业的大部分权力,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决议有更多的投票权。当他们真正认同全新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理念时,信息化建设才能顺利地推行并获得企业整体的支持,也才能够得到来自于企业财务、技术、人力、物力等的大力度支持。而决策层对于信息化的认知充分则可更好地规划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提高管理质量。美国康奈尔大学的Bradford S.Bell 和 Sae-Won Lee 教授在他们的著作《The impact of e-HR on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in HRM》中写到,“信息技术是重要推动力,它促使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从关注事务到关注如何成为企业战略业务伙伴。”
2.信息化过程中的工作方法、步骤、范畴的规划
管理信息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操之过急容易使得信息化的效果差强人意。而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也不宜放大,否则将加大信息化开发的困难及实施的难度。此外,信息化的建设步骤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超前或者落后于现实情况必将引发信息化建设的失败。
3.业务流程、管理流程的梳理与改进
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意味着管理模式的变革,信息化的采用必将导致企业业务流程的改变及管理流程的梳理。信息化不能成为人工的替代品。
4. 企业工作人员信息化意识的启蒙
不同的企业经营、工作环境、文化理念、办公自动化水平的不同也决定了不同企业间员工的素质不同。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一方服务人员便是企业工作人员,员工不懂使用信息化系统的方法,再好的系统也只是充当摆设,发挥不了相应的作用。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困境
1.企业管理人员的理念缺失
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制约,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依然是管理者在主导,缺乏基层人员的参与,其管理价值无法展现。
管理技术的进步对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大的挑战。管理者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技术能力及战略性的思维,还需要拥有将应用信息化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结合的能力。据统计,中国的HR人员在运用软件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方面认为挑战的达到41%,而在国外的平均水平是24%。在缺乏高层管理者的支持方面,中国为35%,全球的平均数字是12%。
2.技术环境
在一些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工作过程中,出现了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与企业原有的业务、财务信息系统水平及基础的硬件环境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产生了不必要的管理成本。也正由于企业内部各系统间无法实现良好对接,不同的信息服务平台各自独立运行,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无法实现合作与共享,使得企业整体信息化一直保持失衡状态,阻碍了人资管理信息化的顺利进行。
3. 资金投入有限未能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尽管人资管理信息化的建成与运行是能够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而建设中要求投入大量的资金,包括购买信息化软件的费用、维护系统的支出等,而企业并不愿意将巨额的资金投资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4.信息化系统的安全等级低,风险大
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便是信息安全。尽管人资管理信息化促使企业管理便利,它的信息安全问题令许多企业头疼不已。企业内大多文件、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在管理层与员工间传送,易引发信息被窃取、不经意间泄露等情况。而且企业的信息化经验不足,建设过程是慢慢摸索的过程,信息安全系统尚不完善,面临较大的风险。
5.信息化软件及供应商选择失误
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软件厂商更多的是将精力放在对国外产品和技术的模仿和超越上,而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最重要的经营战略体现,即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项目大多数是在实施产品,而不是在实施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围绕用户业务流程的经营战略。[1]企业往往重视的是强化企业人才战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人才梯队建设”、“领导力发展中心”、“构建企业人才库”等众多以人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而一些HER软件依然停留在解决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问题上,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匹配不平衡。
企业在选择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时,若不考虑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而相信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供应商天花乱坠的演示和近乎信口开河的承诺,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会造成企业投资的失败,甚至影响到相关人员在企业中的职业生涯规划。[2]
二、超越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困境
(一)谨慎选择或开发符合企业实情的管理软件
我国的人力管理信息化起步迟,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软件开发能力低、认识有限是许多企业存在的通病。因此,企业大都还不具备独自开发管理软件的能力,此情况下,企业需考量自身的实际情况,慎重选择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在市场上仔细识别各种软件的功能和加强与软件开发商的沟通,以打造满足自身需求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二)加强企业内部人员的培训以适应信息化系统的运行
要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可以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需重视管理人员对其掌握的水平。而一项新理念的推行与管理工具的普及需通过培训令使用人员接受新理念和掌握使用的方法。受到传统工作环境的限制,企业人员的办公自动化水平仍较低,不具备信息化的专业知识,很难适应突然转变的管理模式。为了摆脱这种现状,许多企业重视提高自身员工的办公自动化水平,除了聘请来自于外部的专业培训服务机构或成立专门的信息管理部门来负责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还拟定各种政策鼓励员工利用闲余时间参与信息化课程培训或先行培养重点员工以带其他员工。
(三)加强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
数据、隐私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是信息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主要隐患是来自于广域网络的数据传输。目前常用的解决措施是采用加密传输的SSL(安全套接口协议)技术、防火墙技术、VPN(虚拟专用网)技术等。[3]而用户管理始终是保证信息安全性的基础。此外,建立规范的数据库管理机制、设置系统的操作权限、Portal技术、及时备份等也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手段。
(四)坚持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长期规划与科学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企业制定合适的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内外部环境,分析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研究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从而制定科学的信息化战略,优化管理流程,服务于企业的整体战略。[4]同时,企业需要加强对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实践的调研,汲取管理经验。
(五)合理安排预算保证资金支持,拟定各阶段的资金使用计划,拓展资金来源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必须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做支撑,为此,企业需要拟定好信息化的详细计划,规划好各个阶段的资金需求及来源,做好专项基金预算,避免信息化建设因资金问题停滞不前。同时企业应当做好自身评估,认清自身的经济实力,避免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盲目超前。
参考文献:
[1]《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信息化在中国企业的应用现状分析及对》[EB/OL]. http://studa. net/renliziyuan/10
篇9
1、信息披露的结果和财务造假的行为将可以被预测
可以预见,在大数据时代,大量数据包括政府数据公开程度的提升以及各种大数据收集、挖掘、处理技术的不断开发和运用,将使对财务信息披露结果的预测和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造假的预测成为可能。企业财务数据的获取对企业主观披露的依赖正在逐步降低,企业采购、销售、纳税、投融资、业务搜索等活动均可通过一些非保密的网络记录、相关企业和部门信息渠道进行大数据采集,用以判别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预见财务披露结果。新一代财务系统的开发将使报表查询更加智能,企业主管部门、证监会、税务局等监管机构及其他财务信息使用者将便利地取得更为真实和详尽的企业财务数据,惯用的财务造假手段将无处遁形。
2、数据正在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
Facebook 根据会计准则计算出的账面价值(约63亿美元)与包含其数据库数据价值的市场估值(1040亿美元)之间产生的近20倍的巨大差距,使Facebook 2012年上市开盘当天,出现股价反常大幅下跌。这就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在信息类产业高度发达的今天,IT技术已经颠覆很多传统企业的制造过程和营销过程,大数据已经不再是辅助工具,而成为了企业的核心资产,其比重甚至大过传统的企业资产。在这种现实状况下,仍使用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财务报告模式来进行企业资产核定是否合理?数据究竟能否作为公司潜在无形资产进行确认?如能,又怎么确认?数据资产会发生减值吗?减值又如何衡量和确认?
3、财务预算、投资管理、财务成本控制等各项财务管理的内容和方式面临革新
在大数据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和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了,企业必须通过更加高效的财务流程,利用大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更好地配置资源,使企业获得更快速安全的效益增长。2013年5月,IBM公司推出了最新“IBM TM1企业智慧解决方案”,显示财务管理革新的步伐已在加速展开,财务预算、投资管理、财务成本控制等各项财务管理内容必将出现不小的变化。
财务预算使决策目标具体化、系统化和定量化,有助于财务目标的顺利实现,其在现代财务管理活动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很多企业没有编制预算,部分编制了预算的企业也因为各部门的不重视、不配合或者配合不力导致预算管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大数据信息搜集和处理技术的运用,将有助于促进企业对预算功用的认识,推进企业各部门、各机构、上下游企业的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使预算管理的编制、控制、分析过程的精确度得到极大提升,并能克服ERP系统事前控制缺失的缺陷,使未来企业预算管理更加高效、准确,实现真正的全面预算和滚动预算。
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传统靠投资驱动、规模扩张的发展方式亟待转变。这就需要企业更加注重投资效率和经济效益,建立并完善科学的决策评价体系。“IBM TM1”已经推出了帮助企业分析投资总额、结构、项目价值贡献、资金平衡的投资决策解决方案,这必将引发新一轮投资管理改革。
如今互联网消费已成为消费变革不可逆的趋势,它使企业产品的价格、质量、服务、销量等信息易于取得和比较,行业数据趋于透明,必将导致企业利润空间狭窄、拓展困难,因此大力加强成本控制、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和技术,成为事关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任务。运用大数据进行财务成本控制将显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必然趋势。比如在航空发动机领域,若能节省1%的燃料,未来15年就可以为客户节省300亿美元成本。但同时,大数据软硬件的配备、人员的配置、信息费用也将给企业增加新的成本负担。
4、财会机构“大财务”化,财务人员两极分化
(1)财会机构和职能。财务部门将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类整理和分析,挖掘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指导企业运营,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更多变量的实时动态和更具战略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的管理建议,改善组织运营、增加企业价值,这将使财会部门的职能重心由传统的核算、资金管理提升至数据整合和分析、资源配置、战略决策、企业业绩及风险评估等层面。“在未来5至10年内,财务部门可能出现从服务部门到关键业务服务部门的质变,它将处于战略决策的核心位置。”在进行数据搜集整合分析的过程中,财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合作和互动也将日益频繁,财务机构将渐渐突破原有的独立机构形式,向“大财务”形式发展。
(2)财会岗位和人员。大数据会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的自动化水平以及与各业务口的数据对接,会计核算将实现由半手工状态向全自动化转型,负责繁杂、重复、简单的基础性数据收集录入与固定模式的核算工作的会计岗位数量将极大减少,同时将产生负责计算机、数据库和财务系统维护、业务口对接、模板开发、新业务衔接等工作的新岗位。CFO的职能已经从财务管理延伸到提升企业整体绩效,企业需要CFO构建并利用高效的财务流程对企业的现金流、收购兼并、资源配置、风险管控等进行管理,利用大数据等分析工具获得深度洞察,将资源更好配置在增长领域。CFO的岗位需要更高的信息、技术整合运用能力来进行财务管理、风险管控、价值创造。因此,未来的财务人员将出现两极分化,中高级财务人员越来越向“通才”发展。
二、财务领域应对对策建议
1、提高数据管理能力,改善信息披露质量
面对大数据采集、挖掘和分析的快速发展所形成的财务信息透明化、可预见性程度的快速增加,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搭建统一、顺畅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发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完成各业务口的数据对接、交互以及数据分析相关软硬件设施和人员的配置,充分搜集和利用企业自身的各项数据、充分借鉴和利用企业外部数据,实实在在提高企业数据管理能力。在此基础上,企业一方面要把好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关和数据质量关,努力提升财务工作效率与质量,尽量避免由于财务工作差错和失误造成信息披露失真;另一方面,充分收集各类券商、分析机构和分析软件对企业数据的分析模式、范围、程度等信息,预测在不同信息披露方案下,各外部机构的解读和分析对企业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而趋利避害,改善自身信息披露的技巧。
2、制定数据价值计量规范,扫清数据资产确认障碍
基于市场估价的结果,数据价值在企业资产价值中占比越来越高,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来进行数据估值,这使得企业账面价值已经不能反映公司的实际资产状况和真正价值。越来越多的实例表明,虽然估值很困难,但市场和投资者在交易中仍能通过一些方法对数据资产进行估价,这形成了拥有数据或能够轻松收集数据的公司股价高涨而普通公司市值缩水的股市实况。如果找到数据估值方法并且关于数据入账的相关制度规范和法律责任问题得到解决,那么数据价值成为一个新的资产类别显示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将指日可待。
那么如何给数据估值呢?笔者认为,从财务专业角度上来讲,如果要使数据价值体现在账面上,其价值衡量标准及衡量方法必须以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综合目前数据估值的初步探索成果,依据会计准则制定范式,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基于数据的价值是潜在的、无实物形态的,故而其估算不能像实物资产一样采用简单的加计汇总而得,其性质在一定程度上类似无形资产,应以类似无形资产的界定方法给予定义。
(2)数据的价值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数据本身的价值,二是数据可利用价值。从数据的分析挖掘角度来说,数据本身价值不会减值,而数据的利用价值一方面可能因不同的利用目的和利用技术发生不同程度的增值,另一方面又可能随着新数据的加快出现而发生快速减值。随着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利用价值更加变幻莫测,新产生的数据可能一无所用,年代久远的数据也可能被发现有更好的用途。与现今已经有着比较可靠的评估方法和程序且价值相对稳定的无形资产相较,数据利用价值的变化不确定性更高,因此它并不完全符合无形资产后续计量规定,应作为一项单独的资产类别即数据资产来进行确认和核算。
(3)数据价值的初始计量,亦应分两部分进行:数据本身的价值,是其形成过程中的采集、审核、整理、储存等人工和物力成本,这部分价值核算简单易行;数据可利用价值是目前数据估值的难点,数据可发掘出的价值大小取决于利用期望、利用程度、采用技术等,很大程度上受市场估测影响。方法上视实际情况不同可以比照无形资产市场法或收益法进行估值,手段上可设立具有专业综合评估能力的数据估值公司,结合信息技术、财务、金融等领域及市场定价建立有效估值模型,对数据进行估值,或者成立专业培训机构,与各级人事考试中心联合,进行数据估值会计师的培训、考核、认证和输送。
(4)按照相关法律和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资产必须具有所有权并能够合法地转让,而目前数据的取得和使用缺乏相关的法律规制,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所以企业为了规避风险,不论是持有、授权、转让还是购买、利用数据,都会产生法律相关的保护、咨询、认证等费用以及伴随的税费,实施数据估值时需要确定这方面的成本规范。
3、改造财务管理模式和技术,构建高效的财务机构、财务系统和财务流程
企业应尽快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构建起高效的财务机构、财务系统和财务流程,尽快完成对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和技术的改造,提升在投资分析、预算编制、经营管理、监督约束以及企业决策等各个方面的数据、制度、技术支持力度。
(1)实行财务标准化管理,进行ERP改造,优化财务信息系统,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同时搭建企业统一基础数据平台,利用遥感、射频、扫描等技术和设备实现业务数据实时和几近零误差的录入,将格式不统一的各类数据高度集成,实现各业务口信息与财务信息的实时对接和无障碍交互,支撑财务系统从传统核算型向决策支持型顺利转型。
(2)购买或开发数据智能搜集整合软件,建立高度契合企业管理需要的数据库。
(3)如果自行进行数据的开发利用,可选择购买数据处理挖掘和分析工具,如IBM Intelligent Miner、SAS Enterprise Miner、SPSS Clementine等。
(4)在企业内部系统之外,对投资有关的大量交流数据进行采集,运用云计算等技术,形成投资方案的“案例库”,结合公开的企业和政府相关信息,更加精准地协助企业制定最优投资方案,提高投资管理水平。
(5)建立适应决策型财务管理模式的统一财务制度、政策,制定企业数据隐私、财务数据安全等数据保护措施。
4、调整财务机构设置及财务人员能力素质标准
企业须尽快搭建统一信息平台,实施财务标准化,将财会部门向企业战略核心位置推进。财务机构的设置也应随之调整,从目前常见的组织架构:财务总监(CFO)―财务经理―财务主管―各财务核算岗和出纳岗,转变为:首席财务信息官(CFIO)―财务信息经理―业务信息主管―基础数据岗、出纳岗。与此对应,根据财会岗位两极分化的趋势,采用“上多下少(数量)、上高下低(素质)”的配置模式规划相应财务岗位,制定岗位人员数量需求和能力素质要求。同时,由于大数据时代的数据质量纷繁芜杂,为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减少信息披露风险,企业可设置数据审计师岗位。另外,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和推进会计服务社会化,也可成为企业财务部门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提升核心职能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英):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2] 冯一凡:IBM:大数据,大财务[J].新理财,2013(7).
[3] 崔念宁:航空公司财务管理大数据应用体系构建[J].中国民用航空,2013(11).
篇10
公务员不再列入未来上海热门职业
未来心理咨询可能会像医院那样普及
用“上海”命名的名词(如上海价格、上海指数),通常可以代表中国与世界对话
“00后”意外登场,意味着“90后”之后的一代人将会提出新的社会管理问题
对应未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上海各高校学科结构需要提前作出相应调整
一个有品位大都市一定要有自己的大思想家、大艺术家、大学问家
本次调查一共发放了60份专家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回收问卷51份,回收率为85%。
专家的研究领域分布有经济、金融、航运方面的专家,还包括法律、文化、哲学、科技、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领域的专家。专家的年龄层次跨越老中青三代,比例分别为25%、35%、40%,其中上海与外地专家比例为70%、30%。
本次调查要求专家给出简要的预测理由。
未来十年上海“十大热门生意”
51份回收问卷中,共入选的“生意”有110个,按照重合比例排行,从高到低排前十位的分别是:
1、休闲(都市旅游、邮轮、游艇制造、郊区休闲、都市娱乐等)
51选45,比例为88%。
入选理由:生活富裕了,人们将更重生活品质;更快的都市节奏需要更多的压力释放;涉外旅游(邮轮经济)利用地利(地理优势)、人和(本地需求)抢占高端旅游业;迪斯尼效应等。
2、保健(陪护、托老、美容等)
51选38,比例为74.5%。
入选理由:随着上海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陪护服务需求将扩大;老龄化社会,忙碌的子女们花钱“买”孝心;越来越多专职太太的最爱,子女们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等。
3、教育培训(财经教育、与金融与航运相关的高层培训、涉外培训、各类专业人才培训等)
51选33,比例为64.7%。
入选理由: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知识充电变得更为紧迫;中国和上海还缺乏与国际金融中心相称的财经(金融)教育实力;“两个中心”建设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等。
4、金融保险(金融和经济分析、航运金融、企业债券、海运保险与再保险等)
51选31,比例为60.8%。
入选理由:对中国经济走势,特别是长三角经济走势的发言权应该在上海;航运金融是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的结合点;中国的直接融资比重太低,公司债比重太低等。
5、创意(工业设计、服装设计、时尚创意、动漫产业等)
51选30,比例为58.8%。
入选理由:具有人才优势持的上海有理由占据高端市场;来自长三角制造业升级的庞大需求加上上海的人才优势;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年轻人以及投资人等。
6、信息与咨询(财经媒体、信息咨询、管理咨询、民间智库、商业调查等)
51选29,比例为56.9%。
入选理由:(上海是新闻传播重要阵地;财经媒体和出版一定是跟着经济前沿走的,但财经媒体和出版物的专业程度和视野需要大大提高;企业管理精细化需要更多地借用管理咨询、民间智库等“外脑”;顾客消费信息将成为最宝贵的资源等。
7、物流(国际物流业、城际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港口业、船舶管理等)
51选21, 比例为41%。
入选理由:上海具有区位优势和物流业的先动优势;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城际物流将大幅度增加; 港口产业是航运中心的核心产业之一,需要大量人才和资本;大量资本进入航运,但需要专业的管理公司进行经营管理等。
8、会展
51选20,比例为39.2%。
入选理由:搭建展示平台;国际大都市的信息交流通过会展实现;世博会是个新推动力等。
9、 能源环保(新能源研发、新能源开发、节能环保新技术转化等)
51选19,比例为37.2%。
入选理由:上海及长三角环境容量倒逼;随着石化能源的日渐枯竭,新能源研发与制造业发展空间广阔;上海占据国内环保产业高端以及国际环保产业转移第一节点等。
10、信息产业(IT业、通信产业、电子流通,以及网店等)
51选15,比例为29.4%。
入选理由:上海是太平洋光纤传输的端口,有可能达到成为中国第一个信息无障碍通信城市;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流行,IT业未来市场仍然广泛;标准化产品、个性化产品或创意产品都可以网购;日益增多的城市宅男宅女生活所依等。
其他的“生意”还有:航空配套产业;专业翻译;航运中介(连接贸易和航运的“桥梁”,与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建设关联);工厂化农业(高产、低能耗、安全);车辆出租与停车场等。
未来十年上海“十大热门职业”
51份回收问卷中,共入选的“职业”有106个,按照重合比例排行,从高到低排前十位的分别是:
1、分析师(金融分析师、保险精算师、证券分析师、经济分析师、行业分析师、数据分析师等)
51选48,比例为94.1%。
入选理由:政府、企业与行业组织都需要更细致的数据分析;对世界经济、中国经济、长三角经济走势,上海的话语权增加。
2、律师(涉外律师、各专业与行业律师,尤其是与金融、航运业务相关的法律人才等)
51选36,比例为70.6%。
入选理由:社会法律化推动,各行各业都需要自己对口的律师提供专业的服务;律师要成为行业专家,实施专业化服务。
3、心理咨询师
51选38,比例为74.5%。
入选理由:以前不被当作健康问题的,会被当作问题;都市压力越来越大,“认为自己有病”的人越来越多,未来心理咨询可能会像医院那样普及;随着城市中产增加,将出现一揽子管理个人健康的个人健康顾问。
4、企业管理顾问(包括私人理财顾问)
51选33,比例为64.7%。
入选理由:随着企业规范化管理的需求日增,管理咨询顾问职业将越来越得到重视;随着私人财富日增,专业的理财规划顾问前景可观括税务、保险以及其他资产(支出)管理。
5、健康管理专家(个人健康顾问、专业保健师等)
51选30,比例为58.8%。
入选理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护理方面的需求将日益增加,虽然上海人均寿命已经更高,但人们仍然会愿意花钱延长生命,健康护理方面的需求会增加很多,而一些高端的人才会更愿意有自己专业的保健师。
6、家政服务(一般意义上的家政服务,以及老人看护、小孩看护、病人看护等)
51选27,比例为52.9%。
入选理由:忙于工作的现代人越来越没有时间照顾家庭,老人、小孩和病人的照顾和看护,都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未来上海在这方面可能会引入外援。
7、专业培训师(金融、航运、证券等在内的各种培训师)
51选24,比例为47.1%。
入选理由:越来越细致的分工需要越来越多专门的人才,哪一个行业成为热点,对其专业的培训业就成为了热点。
8、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等)
51选16,比例为31.4%。
入选理由:教育是一直备受重视的,而且将越来越受重视,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收入的增多等都使得教师成为一个受重视和欢迎的职业。
9、传媒人士
51选10,比例为19.6%。
入选理由:中国是一个大国,但是中国的传媒业在世界上至今还没有什么声音,这是个巨大的市场,在未来可以预料应该有一个发展。
10、规划师(行业规划、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等)
51选6,比例为11.8%。
入选理由: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现在的时代男女都怕入错行,都怕走错路。一个城市的建设,杂乱无章绝对是大忌,那么规划就成为趋势。
其他的“热门职业”还有:会计师(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大公司都需要会计人员);经纪人(需要的事情越来越多); 职业经理人(从目前的趋势看来,未来这个行业还是很热);外语翻译(上海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而且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们会需要很多专门的翻译人才);宠物医生(生活富裕带来的职业)等。
有趣的是,对目前热门的“公务员”,只有一位专家提到。
未来十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十大关键词”
51份回收问卷中,共入选的“关键词”有120个,按照重合比例排行,从高到低排前十位的分别是:
1、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经济中心,以及会展中心等)
51选48,比例为94.1%。
入选理由:未来十年上海就是奔着“中心”去的。
2、长三角同城化
51选43,比例为84.3%。
入选理由:交通便捷了,世界变小了,一天之内可以办事并来回一次,将越来越成为现实。
3、上海(上海价格、上海指数、上海节奏、上海寿命等)
51选37,比例为72.5%。
入选理由:用上海命名的名词,往往带有特殊的含义――通常它可以代表中国与世界对话。
4、开放
51选32,比例为62.7%。
入选理由:不只是说对外开放,是说全方位的思想解放,各种人都找到自由发展的空间。这是决定未来上海长远发展的软实力。
5、文化(文化竞争力、文化输出、文化窗口等)
51选30,比例为58.8%。
入选理由:软实力。不管是商业文化、民族文化、企业文化,还是什么其他的文化,有文化底蕴的东西才持久才更有魅力。
6、交通(交通拥堵、轨道交通改造等)
51选27,比例为52.9%。
入选理由:城市人口增长了,人车矛盾更突出;现有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前瞻性不足等
7、教育
51选24,比例为47.1%。
入选理由:无需多说。
8、航运金融
51选17,比例为33.3%。
入选理由:建设国际金融、航运中心是上海的目标,金融航运会迎来好日子。
9、融合
51选7,比例为13.7%。
国际大都市,多元文化在此交相辉映;上海要更多地包容外地人、外国人。
10、“00后”
51选6,比例为11.8%。
入选理由:“90后”之后的一代人,将会提出新的社会管理问题。
其他的“关键词”还有:服务(从被服务者的角度来思考服务,要求政府职能发生转变);亚健康状态(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自己有病,但又查不出来);老龄化(人口自然变化);民营经济(上海一直以来太依赖政府推动的发展模式,未来民营经济必然长大)等。
未来十年上海“十大”难题
51份回收问卷中,共入选的“关键词”有120个,按照重合比例排行,从高到低排前十位的分别是:
1、教育改革滞后(高端人才匮乏等)
51选47,比例为92.2%。
入选理由: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培养人才的教育当然是重头戏;高端人才匮乏,尤其是金融、航运从业人员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将制约上海弹跳空间;人才需引进与培养并重;对应未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上海高校学科结构需要提前作出相应调整规划。
2、体制障碍(包括政府改革滞后、制度建设滞后、政府干预强化、机构能力匮乏等)
51选45,比例为88.2%。
入选理由:进入“大脑越来越重要”的时代之后,政府越来越难了解经济发展需要什么;未来中国的改革、发展都与政府自身改革息息相关,当然也与上海“两个中心” 建设有关;金融机构、航运服务机构自身能力建设不足。
3、法规缺失(知识产权保护难度加大、“国际官司”大幅增加等)
51选42,比例为82.4%。
入选理由:要产业升级,要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将更加突出;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需要有更加完善的法规,与外国打交道也要有适合的法规,这些都需要健全。
4、盲目排外(思想排外、地方保护、文化包容性有待强化等)
51选38,比例为74.5%。
入选理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建设国际大都市,需要怀。
5、信息不畅(包括信息获取成本高、信息集成障碍大、信息流通人为阻隔等)
51选33,比例为64.7%。
入选理由:体制机制障碍以及利益协调不力,增大全社会信息获取成本与信息集成难度;舆论管制与信息垃圾泛滥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适应“两个中心”建设的信息化升级速度跟不上现实需求;航运资源过度分散,信息难以共享。
6、经济壁垒(包括对外贸易壁垒、行业进入壁垒等)
51选29,比例为56.9%。
入选理由:目前还有很多行业是垄断的,民营经济进不去;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需要逐渐破除贸易壁垒。
7、公共管理(包括公共管理能力不足、行政管理绩效不佳、公共产品供给滞后、社会组织发育不良等)
51选27,比例为52.9%。
入选理由:更高的人口密度,更复杂的人口结构,将对城市公共管理提出更大挑战;未来发展需要社会自己去解决一些自己的事,政府包办的结果是吃力不讨好。
8、 产业空心化
51选20,比例为39.2%。
入选理由:产业转型与升级的结构与速度不匹配;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滞后等。
9、缺乏大企业家
51选16,比例为31.4%。
入选理由:国际性都市皆有国际性大企业家;上海有大企业,但没有大企业家。
10、以人为本(包括尊重人的价值、尊重创造性等)
篇11
一是建立了完善的组织保障体系。南京市成立了卫生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了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各区县、直属单位也明确了分管领导、分管科室,并制定了南京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是正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于南京市卫生局。下设4个科室(办公室、规划科、运行科和12320管理科),编制13人。其工作职能主要是:负责全市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指导,负责全市卫生(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及维护,负责与国家、省及有关部门的信息联通和交换,为全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提供通信保障,负责江苏省暨南京市12320卫生咨询服务中心的建设与发展,为全体市民提供医疗卫生信息服务。
二是在平台建设与专业系统应用方面,南京市与各区县卫生局、各级医疗卫生单位间实现了网络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交换平台已经部分启用,HIS、LIS、RIS、PACS等系统在医院广泛应用。公共卫生方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及疫情分析系统、计免管理系统、社区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监管系统、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干部保健管理系统等都已投入使用。此外,南京市卫生电子政务也已全面启动。
三是建成了南京卫生12320网,改版了南京市卫生局网站,开发了全省12320应急指挥数据汇集系统,开通了全市统一的预约挂号服务平台。目前,南京卫生12320网主要有三个功能:网上预约挂号服务、检验检查结果查询以及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查询,18家三级医院接入了网站信息服务平台;同时,开通了12320专家热线和网上在线咨询服务。
四是启动了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计划,并与南京工业大学合作,计划用三年时间,对各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人员进行菜单式的专业培训。
五是组织开展了一些学术交流活动,如:区域平台建设相关技术论证、云计算技术讨论、区域PACS建设技术交流、存储与安全学术研讨等,并举办了国家级、省级卫生信息化继续教育项目。
下一阶段三大重点
2010年南京市卫生信息化的工作重点主要有三个:一是推进卫生信息标准化建设,推行医疗一卡通;二是建立数据中心和共享交换平台;三是落实国家“十一五”重大课题的研究,建立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1.推进卫生信息标准化建设
以全市为区域研究单位,推进南京市区域卫生信息化标准的研究与应用;统一接口、统一业务流程、统一数据定义与编码、统一数据交换与共享标准;建立项目审批制度和检查评估制度,推行各类硬件、软件准入制;以区县为单位,统一HIS、LIS等信息系统及信息管理平台;以南京市民卡为载体,推行医疗一卡通,2011年底覆盖全市医疗卫生机构。
2.建立数据中心和共享交换平台
建立全市卫生信息化数据中心,构建统一交换平台,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医院信息系统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医疗保险(新农合)、办公自动化、通信、应急指挥、监控、身份识别、户籍管理等共享,并进行数据归档、海量数据处理、数据挖掘等,实现全市医疗区域协同,真正做到同城互认、双向转诊、远程医疗。
3.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目前,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已经建立300多万份。但是从国家的标准来看,能够接入到南京区域共享交换平台的,能够面向老百姓开放的还非常少。怎么样把“死档”变成“活档”并实现“多档合一”,这是我们下一步重点要做的事情。计划在未来两年,完成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撑项目“区域卫生信息化应用与示范”的开发应用,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并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实现个人全程健康服务。
落实“十一五”重大课题
2009年,我们以南京医科大学为首联合申报的课题获得了科技部的立项,项目名称为“区域医疗卫生综合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示范”,这是“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计划支撑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建设目标是基于互操作性开放标准的大型城市医疗卫生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
该课题主要有六项研究内容,分别是:区域医疗卫生综合信息系统总体架构的研究与设计、区域医疗卫生信息与服务标准化的研究、区域医疗卫生海量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构建、区域医疗卫生应用服务的构建、区域医疗卫生综合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应用示范。
项目涉及三大关键技术。一是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的标准化建设。构建统一的区域卫生信息资源标准与规范,为区域内各种卫生信息系统间的信息交互、整合与共享提供规范保证,促进卫生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应用。二是区域医疗卫生海量信息处理。卫生信息资源信息量大、标准不一、分布异构、访问效率低。要采用合理的存储模式,以提高管理与访问效率,支持大规模用户并发访问;探索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分类、检索与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开放集成和内容共享,提供高效的信息处理服务。三是居民健康信息的安全与隐私保护。建立区域居民健康数据分类及使用模型,设计对健康信息的访问授权、关键隐私信息的加密处理、用户隐私信息的自管理等数据安全机制,实现居民健康信息的安全与隐私保护。
此项目被分解为四个课题:一是基于现代医疗服务模式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基础架构研究,由南京医科大学承担;二是区域医疗卫生信息与服务标准化研究,由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承担;三是区域医疗卫生海量信息处理、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关键技术研究,由东南大学承担;四是区域医疗卫生综合信息系统的集成和应用示范,江苏捷士达高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承担。
目前已完成了对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分析,基本确定了试点区县及医疗机构,完成了区域平台建设相关技术论证,并建立了南京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共享交换平台技术模型。2011年将在试点单位启动区域医疗卫生综合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并在区域医疗协同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
需要思考的问题
1.各级卫生信息中心如何科学设置,职能如何确定?在推动区域卫生信息化的能力建设方面如何加强?
2.区域卫生信息化与医疗卫生机构属地化管理如何有效结合?如何有效利用行政的措施来保障全市卫生信息化一体化建设?
3.区域电子病历、电子认证如何解决?我们的观点是,市级不需要建RA(Registration Authority,数字证书注册)中心,可以建一个省RA中心或者省市共建。
4.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建设与服务外包如何协调解决?政府部门为了省钱可能采用服务外包的方式,但如何保障医疗卫生信息数据的安全?南京市将建立一个独立的卫生信息数据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