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地理学科教学方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地理学科教学方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地理学科教学方法

篇1

过去我们强调教师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现在还应加上一条:备素质教育。即使有些学生因成绩不好,最后未能接受高层次教育,我们也应该使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能具备比较好的自身素质,使他们一旦走入社会,就能成为一个遵纪守法、自食其力、有一定文化知识、有一定承受能力的普通公民,这应该是素质教育应达到的下限标准。这也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本质上讲,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正是为了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准确地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同时,素质教育既体现一种教育思想,又表现为一种实践模式。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决不是否定个体的差异,恰恰相反,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统一,要注重因材施教,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因学生、因教材配以适当的教学方法,才有可能使素质教育的思想得以贯穿下去,教学目的得以实现。

一、地理课堂教学方法实施现状

自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结合自身的教育发展状况对如何发展素质教育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做了许多积极的尝试。但是研究传统的教学方法多,而研究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少;研究个人的教学经验多,而进行教学科学实验的少;分散的零星的专题研究多,系统的全面的理论研究少。运用传统教学法,教师的学问要传授给学生;学生需要的知识也只是教师自认为要传授学生知识的较少部分,这当中是授受关系。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老师讲,学生记,教师抄笔记,学生记笔记,教师考笔记,学生答笔记,把学生的头脑当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像灌水瓶一样向学生灌注,像北京的填鸭一样,形成地理教学八股。在传统教学中虽不断有新的教学方法出现,什么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谈话教学法等,但都没有脱离教师提出问题、设疑、并通过讲述解决问题的模式,最终与素质教育的初衷,效果相差甚远。

二、适合地理课堂推行素质教育的几种方法

素质教育效率的大小,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方法是否得当。方法对头,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

(一)巧施情感教育注重引导方法

国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情商大于智商。高尚的情感具有巨大的诱发力和无形的钳制力,它能牵动人的情丝,拨动心弦,产生出一种感化人心的奇妙力量。有道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只有注重情感教育,讲究方式方法,才能使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亲密无间。为此,教师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心交心,诚心待人。其次是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水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们探索知识和从事某种活动的精神力量。笔者在给学生讲课时,先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边看书边思考,再在黑板上画上相关的图形,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了,他们都踊跃发言。能力高超的教师,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先导,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取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当学生对你坚信无疑时,你的主导地位也就确立了起来。

比如利用现代媒体教学法培养学生地理兴趣,而非流于形式,现代教育媒体主要包括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激光视盘等。具有视听性、再现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它主要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传递信息,可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并用,使知识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也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计算机教学,可根据教学需要将要表现的对象由小变大、化远为近,可使反应过程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可将事物的本质要素突出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例如我将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软件装上计算机,然后模拟两亿年前直到现在的大陆漂移过程,再演示板块运动过程,这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媒体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利用设疑推进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所谓设疑推进法就是将某章节设计成若干个循序渐进的问题,这样可促进学生看书、思考。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加以解决,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早日养成自己学习掌握知识的习惯和本领,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可采用多变灵活的启发诱导方法。这样做比教师单纯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积极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培养学生地理的创造能力

让学生动手操作比教师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会遇到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这会促进其思考、探索,在不断失败中求得成功。经常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可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提高,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甚至会迸发出创造发明的火花。比如教师跟学生讲解地轴、两极、经纬度、经纬网等有关知识点时,有些学生弄不清楚。经试验,改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办法,让学生在课后自做一个小地球仪。经过动手操作,学生不仅比较顺利地掌握了有关的知识点,还向教师提出了不少在制作地球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多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培养创造性人才很有帮助。

(四)结合地理教学实际可用野外观察法

以往地理教学只重视书本知识,不重视实践能力,理论脱离实际。素质教育提倡在实际中运用。重视和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因此,到野外观察是学习地理所必须的,也是搞好地理课堂教学所必须的。

例如,讲到陆地地形时,我就组织学生考察本地地形的种类和特征;讲到环境保护时,我就组织学生到废品回收站和垃圾处理站参观,然后要求学生回校写考察报告;讲到岩石时,可带领学生到野外采集各种石头带回教室由教师逐一讲解等。让学生走出校门,有利于学生了解自然、了解社会,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老师引导的学生自我表现法

其目的是让学生免除机械记忆、重复练习之痛苦,以自我表现的形式,一方面消化、深化知识,并内化成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凸现主体、张扬个性、加强合作,养成活泼自信的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这就需要在“动”字上下功夫,要力求做到身动、心动、人动。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可以采用或模拟表演,对抗辩论,或演讲朗诵,或趣味游戏等形式鼓励学生动。学生在动中学、在学中动,在动中战胜自我,发展自我,在动中发现不足,弥补不足。

三、地理课堂实施素质教育教学方法运用的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虽多,但并不是都适合地理教学的每一章节,所以不管运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应与实际教学内容相结合,这就需要教师找到教学方法与各章节的结合点。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基于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深入钻研、灵活处理教材。基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教给学生求知的工具和手段,就是符合教育的目的。这就要改变过去在应试教育中以考试为目标形成的教学习惯和方法,努力探讨和实现教学过程中要素关系的转变。把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课堂转变为教师为学生指导和活动组织的课堂。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转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索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把知识内容设计成一个个联系或可以启发学生感性认识的趣味性的知识点,让学生得以主动发现和认识。

教育的过程应是灵活地传授课本知识,而不是为完成限定的教材而教学。教学活动重视学习地理知识能力的培养和对地理知识兴趣、情操的培养,让学生获得比较充裕的时间运用地理学习工具学习,特别是读图填图训练、发言讨论。让学生有学和做的充裕时间,在一定的宽松条件下学习。

也许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讲述的内容减少了,但学生更多地获得了对地理知识兴趣的培养和地理求知能力的培养,更有益于他们今后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和学新.教学策略的概念、结构及其运用[J].教育研究,2000,(12).

篇2

众所周知,着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提出的一个新课题,也是多年来都没有度过的瓶颈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社会上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这种种问题都表明,高中的基础教育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式,亟待改革。

对于高中地理学科而言,这是一个理论性很强,同时需要学生拥有广阔的视野和卓越的实践能力的专业,这就需要基础教育上的双重侧重,不能只注重理论,也不能只注重实践。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重中之重。

2.教学的相关概念和当前现状

2.1涉及到的相关概念

2.1.1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的一个概念,是近年来政府和教育部门提倡的,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水平、能力、身体和心理等各个方面的素质,来为培养多方面人才打下基础的教学方针和教学模式[1]。

2.1.2新课标

新课标是指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而采取的教学标准,是整个教学活动赖以展开的最根本的标准,也是在政府和教育部门各方面专家齐心协力地努力下制定出来的,代表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总要求和总方向[2]。新课标不仅包括宏观上的教育方针,覆盖各个阶段的教育工作的执行,同时也包括微观上的每一学期、每一周甚至是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2.1.3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的方法,是在学习西方以及总结我国长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指在课堂上,老师布置课题,同学分工合作查找资料,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老师一定程度上的指导,而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3]。这种教学方法真正地实现了教与学的紧密结合,老师摆脱了过去一味“灌学”的现象,学生也在真正意义上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了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为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地理学科教育的现状

过去在传统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学校只重视基础理论的教育,课程设置古板而缺少变化,致使学生经过专业的培养却根本没有掌握实际的能力,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所学习的东西却根本没收到成效,最终由于缺乏必要的地理学素质而与地理无缘。

所以,针对以上问题,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尝试探索案例教学的新模式,致力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然而现阶段,我国的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工作中,案例教学的方法并没有实现全方位的利用,也根本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

一方面,上到领导下到老师,案例教学的方法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应用上也不成熟,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理论脱离实际、课堂陷入混乱的弊端。

另一方面,学生长期接受传统的教育理念,不适应素质教育政策下开展的新课标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的采用,反而使得学生不能抓住重点、全面地掌握地理知识,同时由于合作学习能力的缺失,也使得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做了很多无用功,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却没有获得应有的成果。

3.建议措施

探索出一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推进高中基础教育发展的新途径,建立合乎素质教育政策下新课标教学的新体系,真正将案例教学这一先进的方法应用到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中去,以促进素质教育政策的开展,是摆在政府、学校和学生面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3.1对于政府来说

首先,在政策上,坚持素质教育的理论不动摇,坚持理论建设和实践建设相结合的总方针不动摇,鼓励高中在大的方向不变的基础上寻求个性发展,同时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使学校地理教学呈现与现阶段教学不同的风貌。其次,在资金上,加大政府对学校的资金投入,为学校发展案例教学提供资金保证。

3.2对于高中自身来说

3.2.1加强实践工作

地理学科可以根据新课标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运用案例教学法构建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而能力培养可以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3.2.2加强学校教师队伍的再教育

教师要自觉地摆脱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学习素质教育理念下新课标的各项要求,增加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扩充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这种学与教的过程中,教师的素质水平自然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3对于学生自身来说

学生必须自觉接受素质教育的理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根据高中地理新课标的课程要求,自觉地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的操作结合起来,利用网络、图书馆等现有的一切资源,锻炼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不但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卓越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成为新时代社会上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而努力。

4.结语

综观全文所述,发展素质教育是新世纪以来提出的新课题,也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随着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政策战略性调整,对于高中地理学科的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目前来说,高中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方法的使用还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是,在政府、学校以及学生的参与和努力下,这种僵局终会被打破,理论建设和实践建设终会寻找到融合的途径,达成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资料】

[1]焦莉.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2008,(06):2-4

[2]李端蓉.基于高中地理课程理念的案例教学研究[D].2006,(08):2

[3]侯建成.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误区与价值建设取向[J].地理教学.2013,(01):40

篇3

二、掌握知识规律和知识系统化的阶段

在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后 , 大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巳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记忆,但主要还是靠机械性记忆 , 容易遗忘 , 难以让学生牢固地树立完整严格的知识科学体系。学生感觉到地理知识难学,要死记硬背,复习效率不高。所以这一阶段的学习,应突出原理的复习 , 掌握知识结构,形成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将繁杂的地理现象,原理等内容,加以归纳,总结形成一条线,以较少的提纲式的理解记忆代替机械性记忆。在教学方法上,可将课本章节打乱,按知识系统分成专题复习。将有关章节中的内容归纳成带普遍性的有规律的知识,突出异点。如按照知识系统可分成地图知识、地球知识、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等专题复习,每个专题又分为若干个专题,散射到各知识点,形成一个明隙的知识网络。如生物圈和自然带的专题,其知识结构体系归纳为:

概念、范围、核心部分

生物与地理环境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物系统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特点

生态系统中所物质循环

概念、标志

生态平衡 特点

认识自然规律 , 保护生态环境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分异

陆地的主要自然带

地带性

非地带性

地带性因素

非地带笥因素

这样既便于学生记忆又便于系统复习。通过用文字较少的提纲式来记忆、理解、归纳大量的地理现象,原理,提高记忆效率,也有利于把初、高中所学的地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评价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各种地图,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地图多是卒学科的一个特点,也是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力的高低主要在读图题上体现。地理试题中,图的考核内容逐年增多,比重增大。所以,地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地图教学。在教学和复习中,要教会学生读图、用图,以提高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培养学生利用地图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地图的种类很多,诸如课本中出现的地形图、政区图,各种地理事物 ( 物产、城市、降水等 ) 分布图、示意图,各种等值线图、柱状图、曲线图等。如何在平时的教学及复习中使学生学会读图、 填图、用图呢 ?据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主要是通过两方面进行。 一是文图转换,实际上是填图。将前面两个阶段所记忆的地理事物名称埂到相应类型的地图上去,反复练习,使学生从中树立牢固的准确的空问概念。二是图转文,实际上是读图分析回答问题这在高考或会考中的试题中普遍出现的。根据题千的要求,从图中诸多的信息中提取有用的信息,用准确、简练的文字表述出来。这样的练习要多次反复,始终贯穿在教学和复习中,在复习中还必须坚持图文、图表的结合,使学生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由于地图的图幅小,信息容量大,表现又具直观性,如果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就可以减少许多死记硬背的文字记忆,提高学习和复习效率。

篇4

首先,通过课堂结构的调整让学生自觉地开始预习。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是一节课先是新课导入,然后是知识讲解,接下来是练习布置,最后学生课外练习。如果将课堂结构进行调整,第一部分是课前预习交流展示,第二部分是预习交流基础上的重点难点的探究活动的学习,第三部分当场检测并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这样一来,回家作业的内容变成了预习活动,原来的回家作业全部或部分移至课上当堂完成,调整之后的预习环节就成了回家作业。

其次,学生如何进行预习。由于大部分学生不会预习,如果没有明确的预习任务,学生的预习活动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导学案中预习任务,是预习环节的重要保证,也是学生预习活动的主要依据。学生在完成预习案的一项项活动中完成了预习任务。导学案一般包括“学习目标”、“课前预习活动”、“课堂探究活动”“当场检测”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二、高效地设计导学案中的预习内容是提高预习质量的重要关键

预习内容的质量是保障预习效果的关键。学生完成预习活动的时间多少为适宜?课前预习内容的难度大一些还是简单一些?预习活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教材的整体框架还是对重点难点有一定的思考?预习活动的形式有哪些?这些问题都需要老师们在实践中加以研究,加以完善。

1、预习活动的形式多样化

大部分预习内容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独立完成的,时间在15-30分钟左右。预习内容往往需要学生阅读教材等学习资料,完成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思考。教师在预习活动设计方面,往往形式较为单一,思维训练程度和层次不高。如形式上以填空、画圈、简单习题等为主;思维训练上以知识再现、记忆和简单分析为主,学生思维强度不够。由于绝大部分的预习活动以填空等练习题的形式来呈现,学生往往只是将教材上的答案简单地抄写下来或做一些简单的归纳,缺乏深度的思考,预习活动的效果没有真正体现。

2.预习活动的内容梯度化

除了预习活动的形式多样化外,更重要的是预习活动的内容梯度化。也就是为了更好地突破重点和难点,老师设计系列有梯度的预习活动。学生在完成预习活动一的基础上去完成活动二,在完成活动二的基础上完成活动三。从难度上区分。可以将相对简单的活动一、活动二放在预习活动完成。此外,活动一的学习成果是活动二的起点,活动二的学习成果是活动三的起点。不同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产生的学习线索也是不同的。在完成系列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认知起点和现状更加清晰,进而调整课堂教学。

3.预习成果的问题暴露化

预习活动在最后部分设置“学习疑问”这一环节,也就是通过学生的预习,将不懂、不会、有疑问的地方记录下来,作为课堂交流讨论的重点。如果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学材完成课前预习的过程中,能真正明白教材学材想告诉他什么,他看懂了多少,哪些需要老师讲解,哪些需要老师拓展,这样预习的效果就会大大增强。但是这一环节常常是形同虚设,不少学生更在意的是学生有没有完成课前预习活动,预习活动完成的准确率等。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在学生没有养成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还要暴露问题。

三、课堂中交流和展示是保障学习效果的突破口

学生完成了预习活动后,如何组织学生进行预习交流展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呢?虽然老师实现会全部批阅或部分批阅预习案,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但是如果没有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预习活动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我们通常会不自觉地将预习活动中的问题提出来,由老师讲解一下,或请某一位同学来分析;有时也会请同学轮流报答案,遇到有争议或有难度的地方,就一起来分析。但是这样就往往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

预习交流展示可以通过小组的形式,将本组预习过程中各自不同的想法记录下来。其中有些困惑可以通过小组内部交流,小组成员就能解决;有些环节可以通过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如还有疑问,而这小组难以完全解决的内容就是课堂交流,教师主讲的重点、难点。学生进行问题汇总后,教师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快速的筛选,选择与本课内容相关、有意义的问题进行探究合作、讨论交流。

篇5

自克鲁格曼(Krugman,1991 a)将空间概念引入迪克希特一斯蒂格利茨(Dixit et al,1977)的垄断竞争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完成了新经济地理学(NewEconomic Geography)的开山之作,提出“核心一边缘”(core-periphery)模型以来,关于空间的经济研究得以进入主流经济学的视野,并随着藤田等(Fujita et al.,1999)、鲍德温等(Baldwin et al.,2003)对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新经济地理学终于建立了自己的研究范式,并导致学科的快速发展。

但是,围绕新经济地理学的一系列争论和讨论却始终未曾停止过,这些争论包括: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式、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以及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分野、空间区位问题为何一直未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畴等(顾朝林等,2002;朱华友等,2003;刘安国等,2005)。本文主要围绕几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以推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交流、传播、研究和应用。

一、从经济地理学到新经济地理学:兼与地理学科比较

新经济地理学,学术界亦称空间经济学(Spatial Economics)或地理经济学(Geographical Economics),就其学科的本质特征而言,它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尽管对于“空间”这一研究对象,经济学有着与地理学同样的目标和学术兴趣,但是它们在学术规范、学科范式、理论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却远远大于共同点。为此,有必要探讨这两个学科对同一对象――“空间”进行研究时的差别。

经济学虽然在社会科学诸学科中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但它本身仍然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它研究的是社会经济中消费者、厂商、市场以及政府等主体的经济行为,仅仅由于其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学科范式较为接近于自然科学,使它看上去更像一门“科学”。经济学建立了一套本学科的学术规范:需求、供给、价格、市场均衡等,围绕这些概念,经济学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科范式。

而地理学则是另外一门几乎完全不同的学科,它是一个将“地理”因素作为特定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尽管地理学也将经济行为的地理特征作为研究对象,但经济行为的地理特征在地理学科中是被当作“自然现象”来加以处理和研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地理学研究的经济行为与地貌、海洋等自然现象并无不同之处。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是实证主义的,但在传统的经济地理学领域,这种实证主义更准确地说是经验主义的,它主要依赖观察到的经济行为的地理现象加以研究和分析,研究方法则直接来源于空间科学和区域地理学。

当经济学关注空间现象时,它与地理学的差别更为明显。经济学研究空间现象,更多关注的是与空间现象相联系的消费者、厂商等市场主体的行为在空间上的表现。尽管早期的古典区位理论更多从市场主体的外生因素(变量)分析空间经济现象,而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经济地理学则从市场主体的内生因素(变量)来分析空间经济现象,并为此建立了严谨而复杂的数学模型来加以表述,以便这些研究成果更加符合经济学的理论规范。

至此,有必要探讨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名称。前已述及,新经济地理学本质上属于经济学科,也有的学者主张称之为“地理经济学”,正如布鲁克曼等(Brakman et al.,2001)所说,“我们宁愿选择地理经济学这个术语而不选择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原因,是该学科力图把更多的地理因素引入经济学,而不是把更多的经济因素引入地理学。”“我们不使用新经济地理学这个术语,不仅是因为‘新’这个标签经过一段时间就会不可避免地过时,而且还因为这个术语本身有其固有的缺陷――此术语暗示该理论是由经济地理学而来。但这不是事实,实际上,地理经济学牢固地根植于国际经济学、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无疑这一评说是中肯的,但地理经济学这一名称仍然存在缺陷。因为经济学视野中的“地理”因素与地理学中的地理因素有着完全不同的内涵。在经济学中,地理,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空间,而且是没有区域特征的空间,用于经济分析中,仅仅是一个没有任何内容和特征的位置(区位)而已。因此,经济学更感兴趣的是中性的空间,当空间不具备中性特征时,还必须煞费苦心地加以技术处理,如布雷克曼等假设的“等距圆”、藤田等提出的“跑道经济”等,以便空间更好地作为一个纯粹的因素进入理论模型。而地理学视野中的地理因素则更多等同于“区域”的概念,这是整个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地理学区别于相关学科的标志性特征。因此,地理学中的地理因素,或者说是区域因素,总是被关注的核心,而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地形、地貌、交通、生产、城市、人口等,这些内容总是被当作预先给定的外生条件而存在,地理学研究这些内容的分布规律,揭示这些分布规律背后的机制。

因此,我们说,尽管新经济地理学这一术语最为人们所熟知,但它却是最不能反映学科特征的一个术语。因为,它听起来更像地理学而不是经济学。如果考虑到地理学大家庭中还有一个与之完全不同的、传统的“经济地理学”,甚至经济地理学在70年代经历过一次革命,同样诞生了极具地理学科特色的“新经济地理学”,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就更加容易引起学科术语上的混乱了。而对于地理经济学这一术语,虽然比起新经济地理学具有明显的优点,但同样存在不足。因为其中的“地理”容易被人们误认为是地理学中的内容丰富的、外生给定的“区域”。因此,关于新经济地理学这一学科的较为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在本学科同样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空间经济学”,正像藤田等表述的那样。作为别称,新经济地理学无疑拥有更高的知名度,因为由克鲁格曼最早提出,从而被人们广为知晓,但笔者认为,这一术语在使用时,最好标明“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

二、从区位理论到新经济地理学:兼与城市与区域经济学比较

新经济地理学作为经济学关于空间、区位等长期研究的成果,有其深厚的理论渊源。从发展历史看,经济学长期以来也有着关注空间区位的传统,从经济学的先驱到近代经济学的大师,无不对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区位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区域、空间、区位等概念却一直被排斥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之外,只有德国的经济学研究一直坚持不懈地探讨区位的经济含义,长期从事这一主题研究的先驱包括了杜能(Thunen,1 826)、韦伯(We

ber,1909)、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1933)、廖什(Losch,1940),以及德国传统区位理论在全球广为传播后,一批欧美经济学家为此也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其中贡献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区域经济学大师艾萨德(Isard,1956)。

所有这些理论构成了经济学中称之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在经济学教科书中经常被称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学的古典理论和新古典理论,显然他们是建立在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之内、受到古典经济学理论假设的约束、使用了古典经济学的一系列学科范式和分析工具。这些学科范式包含了一系列的假设条件: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等。而这些假设条件和新古典分析框架形成的城市和区域经济学理论模型不可避免地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外生模型,即通过预先给定的外部条件来研究区位和空间现象,在这些给定外生变量的条件下,研究消费者和厂商的行为和决策。这一理论传统一直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虽然期间众多才华横溢的学者,诸如艾萨德(Isard,1956)、阿朗索(Alonso,1964)、米尔斯(Mills,1967)、亨德森(Henderson,1974)等为此做出了不懈地努力,但这一学科的学术水准一直未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在经济学大家庭中的边缘地位也未能得到彻底改变。

改变这一状况的是经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革命:在产业组织研究领域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消费决策和厂商定价提出完整的分析工具,由迪克西特和斯蒂格里兹提出的不完全竞争模型清楚而简洁地表达了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模型。该模型的优点是容易应用,以至于将该模型用于分析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产生了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作为与贸易理论关联的空间和区位理论,应用该模型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产生的“核心一边缘”模型以及由此扩展的城市经济模型、国际生产模型、经济增长模型以及政策研究等,构成了空间经济学完整、规范的标准体系,从而建立起空间经济学的学科范式。此后,围绕这些模型和理论的深入研究和细化成为空间经济学乃至整个经济学界相当活跃的学术活动。

与传统的新古典区位理论相比,空间经济学注入了现代经济学的活力,具备了现代经济学的特点和条件: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等,形成的理论模型也具有内生特性,即不完全依赖外生变量的给定,通过内生经济变量的变化,有效解释空间经济现象的演变,这是空间经济学与传统新古典区位理论的最大区别,也是关于空间、区位的经济学研究最新的理论进步。

三、从边缘学科到主流经济学:兼论经济学方法论

从古典区位理论到新经济地理学,无疑是一次理论上的飞跃,同时也使得关于区域、空间、区位的经济分析从此步入主流经济学的圣地,并且成为当代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异常活跃的领域。但围绕古典区位理论长期未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止,以至于众多学者感到疑惑的是,区位作为现实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为什么经济学却长期视而不见呢?

对于这个问题的疑惑可以从经济学方法论中找到答案。前已述及,经济学的本质特征是社会科学,更准确地说,经济学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的一门学科。因此,凡是能用“经济人”的行为来解释的经济现象,对于经济学来说就是合适的研究对象,除此之外,经济学不感兴趣。从这个逻辑出发,区位经济现象并不是一开始就能用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经济学语言来描述和分析的。

篇6

一、课堂教学是关键

课堂是中职地理教学的主阵地,要使地理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就需要教师从发挥专业优势、培养学生兴趣等方面努力。

1.结合专业教学

中职生有自己的专业,教师在上课时把专业知识巧妙地和地理教学结合起来,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针对美术专业的学生,把漫画与授课内容结合起来,恰当地运用到教学中去,可使抽象的地理概念形象化、直观化。在讲完“森林资源的利用”这一问题时,展示漫画《小鸟的悲哀》:在一片只见得着树桩的土地上,小鸟哀求砍伐者“请把我也带走吧”。结合漫画,提出问题:谈谈你的看法,今后应如何预防这类问题的发生。学生积极回答、归纳,总结出“随意破坏地球的生态环境,终会招来无情的报复”这样的结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达到对本课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也可让同学根据课文内容画出漫画,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音乐专业和地理学关系也非常密切,教师应加强音乐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讲我国的区域地理,教师可向学生介绍:我国自然环境多样,民族众多,分布广泛,生活在不同环境区域的各族人民,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和舞蹈。

(3)物流专业,涉及运输方式的选择,原料、产品分布,也与地理密不可分。

把专业知识与地理知识有机地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从中体验到学有所用的乐趣,自然就越来越用心地学地理和专业知识。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的培养,对中职生尤为重要,有了兴趣,中职生才能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

(1)良好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每学期第一节的绪论课,精心设计好每节课的课堂导语,让兴趣的种子播撒在教学的起点。

(2)巧用诗歌谚语。这可以使课堂教学满堂生辉。教师信手拈来“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让学生在佩服老师的同时,喜欢上地理。

(3)幽默教学。中职生的课堂最忌沉闷,教师要不时穿插幽默笑话,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

3.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

中职生大部分比较懒,不善于思考,如果教学中能用不同的启发式教学,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启迪学生思考,开动脑筋,这样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又发展智力和能力。启发式教学有多种,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

对比启发式。在讲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时,我用列表形式比较自转和公转在方向、周期、角速度、线速度、地理意义等方面的特征,先向学生讲解自转的一系列特征,然后启发学生阅读教科书,完成公转相应的内容,并在讨论质疑的基础上逐步深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直观启发式。人的认识过程,是建立在感知的基础上,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的过程。中职生抽象思维能力差,要培养这种能力,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方法和手段的直观性。如讲等高线地形图时,学生不知等高线怎么来的,无法将等高线地形图与实际地形结合起来,我拿一座模型山的教具给学生看,引导学生看模型教具的等高线,并告诉学生等高线是按一定等高距在水平方向上画的,等高线投影到图中,形成等高线地形图。平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实物、模型等教具,借助电视、电脑课件等,突出形象化教学。

设疑启发式。如果我们依照教材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思考,循序渐进,层层设疑,学生较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讲西欧乳畜业的形成时,我设计以下问题:①西欧是何气候类型?②该气候类型是什么特征?③光照强吗?④是适合谷物还是牧草生长?⑤该地区经济发达吗?人口多吗?通过教师的层层启发,学生掌握了该部分内容。

4.因材施教,大胆调整教材内容

依据中职生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调整;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拓展广度。

专业不同,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旅游专业的重点选择名胜古迹及形成的地理原因;计算机专业的重点选择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涉农专业重点掌握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了解我国各农业区的优势、生态环境问题、人们对各区域的综合整治。

对重点内容要精讲细析,时间要保证;对于难点采用化难为易的方法,把难点分解为若干较易理解的问题,各个击破;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教材适当补充新知识,比如宇宙开发、信息高速公路等,使学生能够摸到时代的脉搏,具有广阔的视野。

5.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中职生文化课成绩差,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学能力差,他们的知识仅来源于老师课堂讲解,甚至还要打折扣,如果我们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就能掌握到更多的知识。课前可以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阅读文章、设计题目,让学生预习;课堂上可以将章节内容设计成若干个循序渐进的问题,让学生去翻阅课本,通过学生讨论、师生问答的方式,掌握课本知识;课后可以布置一些难度有所提升的题目,让学生去查找资料、思考总结。经过多次这样的练习,学生的自学能力会逐步形成,同时也培养了其独立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与能力。

二、缩短师生距离,加强师生融合

真挚的师生情感,有利于教学过程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课堂上,教师良好的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反之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提问的难易度要接近学生的水平,对他们的微小进步、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表扬。课后,教师多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一些基础知识、发展、就业等,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增强亲和力。学生有进步,及时反馈,形成良性循环。教师用自己的魅力感化学生,学生就会比以前更加关注地理的学习。中职生的自尊意识极强,面对他们的错误,教师不要谩骂,而应和他们沟通、了解,告诉他们不良习惯可能产生的后果,劝说他们改变。

三、对学生要有正确合理的评价

(1)增加单元考试比重。以往评价以期中、期末考的成绩为准,这种考核方法不能准确反映成绩。可以增加单元考试次数,并把考试成绩按比例累计到期中、期末总成绩。

(2)引入“增值评价”的概念,增强学生学习信念。“增值评价”即以学生原水平为基础,将每次评价与原水平进行比较,只要成绩较原水平有提高,就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分。这种以“成长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明确,只要努力,成功的大门始终为其打开。

篇7

二、问题类情境教学方法

大多数农村中学生对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如果地理教师能够很好地利用农村中学生的这种特点,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针对教材知识点提出引导性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其思考,时刻集中注意力,有效地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农村中学生寻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研究精神。

三、展示类情境教学方法

板书、板图和板画的设计与绘画能力是地理教师教学的基本功。良好的地理教学活动不仅需要地理教师言辞丰富,而且需要教师具备这良好的“三板”技能。再有,中学地理教材中涉及很多地图、漫画等图片,这些内容都是针对地理教材知识设计的,有助于农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把握,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还有,为了更好地进行地理教学活动,农村地理教师也可以通过报纸、网络、杂志等媒体搜集资料,并在地理课堂上进行展示,以丰富地理教材知识,激发农村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展示或者要求学生收集与教材知识相关的实物。这种方法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零距离接触实物,真实地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

四、活动类情境教学方法

学生的知识获得不仅要靠教师的灌输,还需要在生活经验中获取。在合作与交流中,学生能汲取知识,展示能力,取得进步。相比传统的坐在教室里听地理教师讲课,学生更愿意自己“动”起来,在活动中完成地理知识的学习。

篇8

二、地理课堂互动机制的运用

互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方法有很多种,这里只列举典型的趣味实验机制、竞赛机制。如领着学生做实验会提高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如用实验模拟温室郊应中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的这个环节。具体做法:两个盆,其中一个盛有土壤,另一个空着,将两支温度计放入盆中然后用塑料膜盖住玻璃盆。过一段时间,观察温度计,发现有土壤的盆中气温高于无土壤的盆中气温。

青少年具有易动、争强好胜的特点,这促使他们乐于抢先回答问题。在教学中,将竞赛形式巧妙地引进课堂教学中,适时利用竞赛促使学生快速思考,抢先回答,寓教于乐。竞赛的具体做法如下:全班学生分组,教师命题,各组代表抢答或分组必答,依据答题情况得分,在黑板上公布。

三、地理教学语言的运用

地理学是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可现实的地理教材中有关的地理原理、空间分布、地理成因等知识却比较抽象枯燥,给学生留下枯燥乏味的印象。如果教师认真备课积累,就不难发现,许多诗词谚语歌谣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如果在地理课堂中穿插一些诗词谚语,诗化地理课堂,就可以使地理知识形象生动,既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效果不言而喻。如:反映地球运动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送瘟神》)反映了地球自转周期约为一天,且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即八万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反映了月相有周期性的变化;谚语“大二小三儿,月亮露边儿”和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说明了农历每月初三的月相为峨嵋月。反映天气、气候的:四川盆地是我国太阳辐射最贫乏区,因此有“蜀犬吠日”的成语。因为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反映了因海拔高度不同引起水热状况变化而导致自然景观存在垂直分布的规律。民谣“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绘的是我国的横断山区的自然景观,是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的形象写照。

四、地理“三板”的运用

“三板”体现了教师的基本功和素质水平,是地理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教师最基本的能力就是简单精练的板书呈现和挥笔即来的板图、板画能力,因为读图能力、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一起构成地理学科能力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板书的作用,是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

好的板书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做到生动鲜明,重点突出,具有目的性。板书的内容要突出,布局要合理,具有计划性。板书要确切、精当,具有启发性。板书形式要灵活、多样,具有趣味性。板书要字迹工整,绘画规范,具有示范性。教师板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绘图、语言表述习惯。

地理图像,作为直观教学的重要形式,最能体现地理教学直观性的特点。由于教学挂图及地图册等大多是综合性的地图,包括的地理事物复杂而且范围广。学生在这样的综合地图上寻找某一地理事物的难度较大。“板图”则可以用最简单的笔法,把教学中需要表述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从复杂的原图中“提炼”出来,使所要表达的内容一目了然。所以“板图”和其他各类地图相比较,具有具体、形象、简便、省时的特点。例如:教师一笔就准确地在黑板上画出中国地图或世界地图,又或者让复杂图形几何化,让学生容易记,还会增强学生的崇拜心理,更好地接受知识。如:在讲黄河时,在《中国地形图》、《中国水系图》、《黄河水系图》及《中国政区图》上,虽然都绘有黄河,但除了绘有黄河的干流之外,还有支流、流域界线、省区界线等许多“线条”,学生在这样的图上看黄河及其流向的特点是很不容易的。利用“板图”,老师只需一笔就画出黄河干流图,学生一眼就看出黄河干流的流向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再添上两笔,就把黄河的两条大的支流勾勒出来。假如再用上几句顺口溜:“黄河‘几’道湾,(源于)巴颜喀拉山,青川宁甘陕,内蒙晋豫鲁,五千六百里,注入渤海湾。”这样更形象、生动,便于记忆。

五、地理教学科技的运用

篇9

新版高中地理的另一创新之处,是在每个单元的后面设计了由三个“知识板块”组成的“自学园地”——技能篇、阅读篇、练习篇。学生通过单元综合练习对单元知识进行了复习巩固,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从以上分析可知,新版高中地理教材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设计,把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课程作为必修课的变革,对中学地理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培养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

一、何为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起源于美国哈佛法学院及哈佛商业管理研究生院。它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实践,改变传统教学以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变成一种促进学生成为教学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案例教学巧妙地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桥梁,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

二、如何实施案例教学?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应把握几个环节:

1.地理案例的选择,这是实施地理案例教学的前提。案例的选择要求首先是地理案例的针对性。案例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定的,能反映地理事象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规律。其次是地理案例的真实性、客观性。案例必须来自地理事实,符合客观实际。再次是地理案例的适时性。案例须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从家乡地理事象中选取的案例最受学生的欢迎。

2.地理案例的运用,这是实施地理案例教学的重要步骤。首先,提出地理案例,让学生从中发现有关的地理知识,形成地理问题;其次,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地理案例,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再次,对案例进行综合评价,以拓展培养学生的地理创新能力。

三、为什么要实施案例教学法?

1.案例教学有利于改革传统的概念教学。传统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关注的是向学生灌输了哪些知识,使教学与生活脱节、与学生实际脱节,忽视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忽视了真理形成的过程教学,导致学生学不深、学不透、学不懂,甚至不会运用学到的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而案例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的发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推导,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案例教学引入地理教学中,除了能给学生提供教材可能都未涉及的丰富而生动的地理知识外,更主要的是它还能为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的地理学习情境,使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深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锻炼提高自己独立的地理学习能力,尤其是地理解释能力和地理预测评价能力。

3.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传统的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教学方式,教给学生的是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学生获得的是背诵、机械记忆、按标准答案答题的知识。而案例教学告诉学生的是“答案不止一个”,答案是开放的、发展的,不是封闭的、静止的。

4.案例教学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案例教学的过程,通常要经过小组、大组合作思维撞击,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从而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5.案例教学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案例教学营造的是充满“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一种课堂教学心理氛围,允许学生回答错问题,允许学生异想天开,允许学生挑战权威,使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胜不骄,败不馁,具有一定的耐错心理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促进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案例教学是课堂教学创新性教学实践的一种好方式,有助于促使教师的教育观点的转变,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体实践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健全人格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思想,学生整体素质得到了有效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

篇10

1、兴趣式激励

根据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地理兴趣,促使其主动学习。因为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成分,它能推动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增强学生的情绪体验,而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学生会进一步产生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为了激起学生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使学生热情高涨,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在有张有弛、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将不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理解知识,消化知识的速度与程度将会大大提高。那么怎样才能在地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生爱学的目的呢?

1.1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引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每一节课的开始要特别注意新课的引入。可采用歌谣法、地理故事等趣味较强的教学方法导入新课,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旅游地理“古代著名的旅游者”的时候,在上课开始时,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家熟悉的西游记,唐僧师徒最后到达哪里”学生基本都知道这问题的答案,踊跃回答,学习的兴趣来了,学习的主动性一下字被调动起来了。

1.2灵活运用各种趣味语言

语言是传授地理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工具。地理课中如果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适当运用一些趣味语言,那么就可以使地理课堂教学妙趣横生,满堂生辉。谚语的妙用:谚语是中华民族具魅力的文化遗产,它通过形象性的语言,判断式的直接说理的表达方式,对社会,生产,生活经验进行总结,具有哲理性,劝诫性和知识性,是我们民间文艺中的瑰宝。

1.3用谜语来调剂学生的情绪

谜语是我国的国粹,在教学中能适当运用,则可启发学生思维,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如在讲世界地理时,引用了一地理谜语笑话:两只蚂蚁在路上走,突然看到一只很大的梨。打一国家名:答案一:蚂蚁甲:咦,大梨?(意大利)答案二:蚂蚁乙:“嘘,梨呀。”(叙利亚)答案三:蚂蚁甲:“奥,大梨呀。”(澳大利亚)答案四:蚂蚁乙:“嘻,搬呀。”(西班牙);在讲中国行政区时候,也用了谜语来猜我国的各行政区,如国泰民安(宁夏),下岗后自己做主(山东),一江春水向东流(上海)等。使上课效率大大提高。

2、宽容式激励

课堂上师生之间产生摩擦是常有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教师要容人之短不抱成见,因为教师的宽容是育人的前提,是妥善解决矛盾、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热情教诲。以情感人。例如在高二七十九班上课时有一学生老是扒到桌上,我跟她讲了多次这样的害处,她不但不听还很傲慢的顶撞我,我不但没有批评和处理她还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她,最后这位学生就改好了这样的坏习惯。

3、赞赏式激励

生命是因为欣赏而美丽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赞叹的话语,一丝不经意的微笑,往往会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使其扬起自信的风帆。我们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即使他们的见解不够完整,我们也应给予鼓励、赞赏而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潜能往往就是在这种鼓励中被激发

3.1正面表扬、寻求自信

正面表扬是对学生做最直接、最肯定的赞赏。这种赞赏可以使被表扬者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又给其他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激发起其他学生成功的欲望。请看我上课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你读书基本功扎实,有悟性,抽象思维能力强。请你看这幅光照图求出北京时间是多少?

(学生思维敏捷,思考一会儿回答出答案)

师:的确不同凡响。但请你说一说你的思路过程?

(生若有所思,少顷心领神会,把整个过程都说出来了)在这个片断中,我的鼓励语言丰富而又多彩,有滋有味。我的鼓励再也不是“你太棒了!”“真了不起!”“你真行”……空泛的没有咀嚼味的廉价的施舍。这种鼓励已成为学生个体潜望发挥的一种推进剂,又是其他学生兴趣激发的催生剂。这种鼓励才能激发起学生的欲望,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是学生所期盼的。

3.2细心引导,体验成功

篇11

一、凝练语言艺术,优化学习情绪

教学语言是传授知识的直接载体,学生通过对教师语言的感受,能够对学科知识形成第一印象。地理学科知识跨度广、内涵丰富,如果采用平铺直叙的教学语言,非但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反而容易造成学生的乏味心理。所以地理教师应当对语言艺术多加揣摩,来展示地理的联系性、深度性,并以催化学生的积极情绪为目标进行教学语言设计。教学语言艺术可以是多变的,也可以是跨越学科的,但始终要围绕吸引学生的关注、引起学生的共鸣来凝练。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课程“地形和地势”时,笔者先介绍了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地势对河流产生的影响,然后别出心裁地运用古诗“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面对着江水浩瀚东流的壮景,诗人追怀故国的惆怅油然而生。学生都非常惊讶老师怎么教上了语文啊,同时好奇与新奇感推使着他们集中精神听讲。“这是南宋诗人的作品,当时,诗人在北宋亡后被俘虏到北方,那么他缅怀的故国应该在哪里啊?”笔者接着提示学生诗中的方位关键词是什么。“大江东去。”学生响亮地答道。“对了,江水东流确切地反映出了我国河流的走向,而这与西高东低的地势不无关系。” 和古诗结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展示了地理意想不到的另一面,学生的学习情绪也随之高涨。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科趣味

地理学科可谓包罗万象,不仅人文景致汇聚,而且兼有抽象复杂的科学现象,地域跨越更是广阔无边,所以让学生们直接观察体验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加深学生直观认识带来了便利。情境创设能够将概念转化为具体,呈现并拉近到学生面前,同时也能将知识点带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由生活认知引出生动理解。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工具。

例如,在进行七年级“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熟悉气温的概念、了解气温对人们的生活所产生的影响,笔者利用多媒体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两个人正在电话两端聊天,视频同时切入两个不同的画面,一个人穿着厚厚的棉衣,并且对另一个人说:“我们这边已经很冷了,你也要保重身体啊。”另一个人却穿着薄薄的衬衫回答:“我们这边每天都还是二十多度呢。”短短的影像让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是不是很有意思啊,同学们平常和远方的亲戚打电话是不是也能遇到同样的情况呢?这就是地域差异导致气温的不同。”情境创设让地理学习增添了更多色彩,让学生感到轻松快乐,不但课堂氛围被迅速激活,而且地理学科的趣味性与包容性也能够很好地被挖掘出来。

三、开启问题引导,培养探究思维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这是当前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而地理学科更需要做到这一点。传统地理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占据了课堂的主要时间,学生的参与度则不高,单一的讲授方式让学生学得机械、费力,思维更得不到启发。而问题的设置能够将知识点提炼出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不会像一盘散沙,而是自然地将知识分化记忆,同时学生的探究意识也会随着问题的深入得到巩固。但教师要注意问题的质量是效果强化的关键。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冰雪覆盖的地区”一课时,笔者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如果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是白天或者黑夜,那样的生活同学们能够想象吗?有一种地球上最美丽的光束,只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区域,那是什么光?地球上有唯一可以合法捕鲸并且生吃鲸肉的人种,他们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能在冰雪覆盖的地方生存下来?这些融入奇趣现象的问题引导和课本知识点紧密结合,学生跟随问题已经产生了想了解的欲望,甚至还会反问:“真有这么奇特的景象吗?真有这种习俗的人群吗?”他们的思维被问题连成了一条清晰的主线,并且随着问题从景观到人文的过渡,学生的探究范围也在扩大、加深。

四、组织合作活动,增强课堂交流

初中地理课堂的活力创造不仅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细节的精心打造,而且与教师对整个课堂环节的安排有关。课堂合作活动的增设有利于教学过程的衔接,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吸收渠道。此外,活动交流的形式能够让地理课堂消除沉闷,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频率有所提升。合作活动还能够让学生体验到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再处处依赖教师的指导,学生通过相互学习、相互磨合来改进学习习惯。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时,笔者提出让所有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代表北方人,一组代表南方人,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和生活体会来进行“北方好还是南方好”的辩论活动。课堂上顿时一片沸腾,学生们的兴奋与活跃瞬间点燃了课堂。辩论开始,各小组的学生出谋划策,相互讨论所持观点的可行性,两组之间则针锋相对,异常精彩。“南方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北方物产丰富,有冰雪美景。”“南方人乐观勤奋,肯打拼,所以南方经济好。”“北方人直爽大方,北方历史名城多,文化底蕴深厚。”在合作活动的牵引下,学生不但思维转换得快,知识应用也非常全面,而且在南北方小组你来我往的“过招”中,知识不知不觉融合在一起,给所有学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重视模拟实验,强化学习体验

实验是检验、求真的直接手段。提起实验,多数人只会想到物理、化学,而地理课同样是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地理实验不应被忽略。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重,抽象思维能力却不足,需要实验的引导让他们更直观、更清晰地学习知识。初中地理实验中大都以模拟为主,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另一种学习的方式,从而感受到亲自动手的深刻印象,并能从实验参与中强化知识的理解,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

例如,在七年级“地球的运动”一课的教学中,笔者感到无论是示意图展示还是模拟演示都不能让学生确切地明白公转、自转、昼夜更替等概念。为此,笔者带领学生进行了模拟实验。首先准备好工具:不透明的塑料球、手电筒,然后让学生用塑料球代表地球,用打开的手电筒代表太阳,先是用手电筒照射塑料球,让学生观察是不是可以看到只有半个球面被照亮。再手拿塑料球从左至右旋转,发现暗的部分和亮的部分在不断地交错变化。通过实验的直观体验,学生轻松理解了昼半球、夜半球的概念,清晰明白了公转、自转、昼夜更替的活动原理。实验过程中,学生锻炼了操作能力,从而使学习理解更加丰富深入。

地理课堂的高效活力展示,是一个综合创新的过程。从学生的智慧积累方式到学习意识整合,从教师的教学灵感发散到教师与学生的思维情感碰撞,都需要科学地计划实施。与此同时,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科素养提升的观念也应与改革同行,让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活力散发在深层,活力体验自内心。

参考文献

篇12

以下是本人运用不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的案例——以《大气运动》一课为例。

一、运用实验法导入

因为大气运动涉及到了大气密度与气压的关系,这个知识点与物理学科联系紧密。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空气密度越大则气压越高的原理,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教师可以拿两个大小一样的气球,请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上讲台吹气球,要求女生只要吹成像兵乓球大小即可,而男生吹成像篮球那么大,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并猜想后果如何。结果等男生还没把气球吹成篮球那么大就爆了,教师提出问题为何男生所吹的气球爆了,而女生吹的气球却没爆。通过大家的讨论得出气球爆的原因:两个气球大小相同,男生所吹气球中气体分子多即空气密度大,从而对气球内壁压力大,故气球爆了,而女生所吹气球中气体分子少即空气密度小,从而对气球内壁压力小,所以气球没有爆。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空气分子越多说明空气密度越大,则气压越高的原理。从教学效果上看,让学生在体验实验过程学习中不仅能深刻地理解了大气密度与气压的关系,而且在体验过程中获得快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引导法让学生知道大气运动的原因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经验思考如果点燃一小堆纸,灰烬如何运动?灰烬从火堆处上升,从空中流向四周,又从火堆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教师接着提出灰烬为什么这样运动的问题。通过大家的讨论得出的结论:热的地方大气膨胀上升,冷的地方大气收缩下沉。从而总结出大气运动的原因:地表受热不均导致大气做垂直运动使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从而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从而形成风(大气水平运动)。从教学效果上看,通过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情景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得到结论,用生活中的具体现象来解释课本上抽象的知识,不仅学生学有所获,教师教着也得心应手。

三、运用快速记忆法掌握大气运动的原因

为了让学生能快速的掌握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本人引导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插图比较高空与近地面的气温、气压和等压面弯曲的状况,并编成了一段顺口溜:“热低压气上升多阴雨天气,冷高压气下沉多晴干天气,高空的气温气压状况与近地面相反;水平气流高压流向低压,热力环流箭头对箭尾;关于等压面高凸高低凸低”。

从学习效果上看,学生在短时间内就把上述顺口溜记住了,可见简单明快的语言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地理知识,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了。

四、运用图象信号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大气运动的原因

大气运动是必修1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让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要求他们用图像的形式把他们所理解的大气运动的原因呈现出来。通过教师评价后最终的图像如下图。

从学习效果上来看,学生嘴上念着顺口溜,手下画信号图,顺口溜念完了,信号图也画完了。图文结合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在此过程中学生动手、动嘴、动眼、动脑相结合,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五、运用练习法巩固大气运动的原理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城市热岛图”、“海风和陆风形成示意图”。先让学生根据顺口溜在图上相应位置标出气温、气压状况,并用箭头画出大气运动的方向,再启发学生解释城市风,海风和陆风形成的原因,根据练习效果来看本人觉得学生已经快速掌握了大气运动的过程并学会了知识的迁移。

以上是本人针对《大气运动》这一内容运用的教学方法。有条件的学校,教师还可以把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有机联系在一起,采用多媒体教学如幻灯偏、投影仪、动画等教学手段,把大气运动过程形象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方法不仅信息量大,而且图片精美、动画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堂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总之,本人认为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和掌握的方法都是好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让“教”和“学”两个环节都变得轻松而高效。

篇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259-02

0 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地理信息采集、管理、分析和表现地理空间数据(Geo-spatial data)的系统,实现空间决策支持。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学科,是描述、存储、分析和输出空间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Geospatial Database)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1 GIS与地理教学

既然GIS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与地理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1 GIS课程的特点

(1)GIS是多学科集成、渗透性强的学科。作为一门交叉性强的学科,还需要有厚实的计算机,地理,数学,测绘等学科知识作为铺垫。

(2)GIS是理论性和应用性并重的学科。GIS理论与GIS技术并存,理论需要技术的支撑,技术需要在理论的基础上改进。

(3)GIS具有发展速度快,内容更新快的特点。

GIS经历了实验室GIS、企业化GIS和社会化GIS三个发展阶段,社会化的GIS以广泛提供地理信息服务为其特征,GIS应用和其他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1.2 GIS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科学。由于地球表面具有非均一性、空间变化的复杂性,又由于地表上的事物极其多样,所以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极为复杂。对于地理学家,以下三个问题是最基本的:(1)地理空间中地理现象发生的地点;(2)现象的特征;(3)各种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要回答这些问题,地理学家必须处理各种描述地理现象的地理数据,而这些数据的最大特点是具有空间位置。因此,在地理研究中,形成了具有悠久传统历史的空间分析理论与方法,它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有关空间分析的基本观点与方法,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依托。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也为地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并使地理学研究的数学传统得到充分发挥,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和发展与地理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3 课堂教学内容

对于从未接触地理信息系统理论、技术的地理本科学生来讲,对地理信息系统这门课可以说脑子是空白的。在第一堂课上就要把这个名词给学生讲解清楚,并把地理信息系统的产生由来、发展过程及主要是用来解决和回答那些问题一一给学生介绍明白。

对于地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我们给学生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即建立一条主线,并沿着这条主线进行逐次分解教学。而且还要在讲课过程中穿插更加易懂的实例来进行解释。例依据地理信息系统的内容,我们可以将GIS生产过程简单的用一个示意图来表示。如图1能够较好反映整个地理信息系统的纵横脉络,按照这个框图能够使讲课思路条理清晰,可以引导学生沿着这条主线,明白各部分的内容、目的、联系与区别,正确把握本门课程的结构知识。除了用这样的框图外,还需要引进一个实例来讲解,比如我们要划分旅游景区的是否开放区域,我们可以在框图的基础上,用实例来进行讲解。

1.4 多媒体与传统方式相结合进行课堂教学

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应用确实能为教学提供一些传统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减少大量的板书时间,大大增加教学内容,可以使一些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和直观,可以通过图、文、声、像等多种方式同时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提高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一方面,现代化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课堂授课时,应根据授课内容,选择多样合理的表达方式,以提高效果。课堂上一味地追求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将课堂讲授内容不加区别地用投影仪显示,时间一长,就会使学生眼睛疲劳、感觉单调乏味;因此,对于需要掌握的推导过程,用传统的手工方法,减缓授课节奏,可以使学生印象更深,效果更佳。另一方面,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易划整为零。课堂上要把握好各类教学手段的使用方法和方式.

对于一些应用模型,算法之类,我们还需要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推导。但是在展示一个GIS的功能应用就可以用多媒体,更加形象生动。

1.5 GIS技术的实际应用

GIS技术的应用,狭义来讲,GIS的软件操作,也是地理课程教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GIS技术手段解决地理学问题,是地理学研究方法上的一次质的飞跃。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软件技术的发展,GIS已经与其它技术相融合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技术。GIS的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一些理论和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更多的实践学习,培养自己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手段获取地理信息、运用地理信息、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和研究作技术上的准备,因此GIS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堂实验教学时数应该占到总课时的三分之一甚至于一半以上。

实习具体内容有:(1)GIS工具型软件的使用和基本操作练习(可以选择多个软件,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它们的异同);(2)空间数据的采集和编辑(针对不同的数据源进行采集);(3)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和多源空间数据的融合;(4)属性数据库的建立;(5)简单地理信息查询系统的建立;(6)设计与建立用户界面和简单应用系统(将计算机编程语言与GIS工具软件相结合)。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演示验证实验教学法。也就是理论课的教学和实践课的教学穿行,这种实验教学方法一方面是教师的演示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使用技术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另一方面是学生自己多操作、多运用,验证教师的使用技术,训练最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能,最终达到熟能生巧。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GIS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技术方法,熟悉GIS工具软件的使用和操作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GIS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从学生方面

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总是有种恐惧感,觉得这些知识过于晦涩难懂,或者由于太抽象,很难运用于实践,于是忽视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刚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时,由于新鲜感的原因,会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特别是当这门课程理论知识很多,比较抽象难懂时,学生往往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作为一门多种学科交叉的课程,地理信息系统中大量的理论知识涉及了测量学、地图制图学、计算机科学、地理学、管理科学、数学等。大部分理论知识难免枯燥,晦涩难懂。

2.2 对老师而言

现在学校的地理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存在缺陷。地理信息系统的边缘性与交叉性意味着其教学过程离不开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的支撑,GIS的基础理论涉及计算机专业、测量遥感专业和地理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应用是所有从事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在GIS系统开发方面具优势;测绘遥感专业在数据获取、处理、加工和显示方面有测绘和制图的优势,在GIS建立数据库,保证数据质量方面有特色;地理专业在GIS空间分析、综合决策等方面有自己的长处。

地理专业基础课设置体现了地理学综合性与区域性的学科特点,开设了与GIS直接相关的高等数学、统计学、地图学与遥感技术等专业基础课,为GIS课程教学打下前期基础。当前存在的关键问题是这些基础课程安排的课时偏少,实验课时更少,达不到GIS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尤其是计算机专业课程,没有开设基础语言、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基础理论课,很难掌握GIS的基本原理,更本谈不上系统开发。此外,忽视GIS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的衔接,排课先后顺序倒置。

3 教学反思

不同于GIS专业的学生,地理科学本科学生学习GIS似乎是凭空盖楼,不要地基只要高层。因此,我们只能尽最大努力让学生去理解去应用。

3.1 多与学生进行沟通

由于GIS固有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必须进行多方面的沟通,比如,可以采用录象、网络、E-mail、BSS等方式实现师生交流,让教师可以得到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的调整教学方案。用学生更加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

3.2 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比如启发式教学,这是一种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用通俗简单方法启发学生,让学生建立一定的自信心,不被问题吓倒,不怕失败,并尝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3 重视实验环节

学习地理信息系统课应重视实习环节,可以说实习环节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切实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教学思想,否则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仅停留在一个感性认识上。

3.4 教学过程多采用形象化的例子

教学过程多采用形象化的例子,这也是教GIS几年来学生最大的期望,特别是针对我们地理科学学生高中学习的文科,大学归到理科以后,对他们来说最大的难点。了解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在教学过程中多用形象化的例子,收到了很大的效果。

3.5 做到及时总结

在教完一届学生后,要将这门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捋顺,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了解学生对本门课反映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为以后教学的改进奠定基础。

4 结语

针对目前GIS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且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特别是适合地理本科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总结经验学习先进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历练。相信地理本科的学生也一样会学好GIS。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