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

篇1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同时又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教育部于1999年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确定为高等院校的主干必修课[1],在高校开设该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养教育的途径之一,作为一门了解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熏陶人格气质、修养的基础性、综合性的人文类核心课程,中国文化概论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此门课程的开设“虽不能产生明显的实际利益,但它的价值是无形的、间接的,它对学生良好道德的培养、伦理行为的完善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学习传统文化是让我们了解过去,从而更好地把握现在,更好地展望未来。

一、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与大学本科毕业生相比,在缺少学历优势的情况下,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作为支撑。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掌握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而且应具有很高的素质素养。因为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可以在短期内很快培养,而一个人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所以,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会综合考量一个人的素质。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及人文素养的大学生是用人单位的首选,并且此类大学生在毕业后更能适应社会发展,能做出更大的贡献。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知R和技术,其他85%靠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方法。”只有努力开拓出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方法,学生走上社会才更具有竞争力,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只是为了应付工作而没有人文素养的底蕴,那么,培养的不是社会人才,而是职业的工具。高职教育者都应该意识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应充分体现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上。

近年来,高职教育的功利性日益明显。我们过于片面地追逐教育的功利价值,似乎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升学、就业、晋级、升迁等。某些大学生在所谓的现代意识的掩饰下,对传统文化表现出冷淡与漠视,对传统道德表现出叛逆与背弃,物质化、功利化倾向明显,个人行为失范、个人主义现象不容乐观。教育不能把受教育者仅仅作为有用的工具培养,而必须把他们作为一个完整而丰富的人培养。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在各阶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做到三个“全覆盖”,即学科课程全覆盖、教学环节全覆盖、教育人群全覆盖。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进高校课堂必是未来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现状

中国文化概论作为高校一门公共基础性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该课程存在若干问题,现状令人担忧。

(一)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不受重视,日益边缘化。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技能,而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重视不够。因此,某些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不够合理,专业课程学时长、学分多,比重大;人文课程学时短、学分少,比重小。中国文化概论也被相应地边缘化。有的高校将其课程性质改为公共选修课,有的高校只在个别文科类专业中开设,理科类专业不开设。有的高校压缩课时,有的以讲座形式授课,而有的甚至不开设此门课程。笔者假期到广东的5所兄弟院校考察,5所院校均未开设此课程。在宁夏开设此门课程的高职院校也是凤毛麟角。目前,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这门课程课时的压缩使得教师讲课时倍感压力(16课时),需要讲的内容往往只能点到为止,无法深入,学生不能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就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中国文化概论课便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高校不重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建设,学生也就没有学习动力和兴趣。部分学生致力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训练,忙于各类等级考试,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热情并不高。职业教育长期对人文素养教育不够重视,必然会导致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大学生缺乏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必然会影响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二)中国文化概论与西方文化课程的冲突。

一些大学生对自己老祖宗的东西渐渐变得陌生,而对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情有独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却不感兴趣。这种盲目的崇外,使得一些大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类课程和西方文化类课程的态度有所偏移。学生在选修课中多会选择“美国文学”、“外国名著导读”等,而选修“论语导读”、“古代诗词欣赏”、“国学导读”等的较少。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都有其精髓的地方,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类课程,可以拓宽知识面,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但是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不能忽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炎黄子孙,大学生有义务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三)学生素养低。

目前部分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偏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忽视科学技术的精神价值,忽视能力培育过程中心灵的教化、人格的培养和科学思维的养成。因此一些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人文素养偏低。有的大学生精神无聊,沉湎于网络游戏、上网冲浪、交友聊天。因此,在高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刻不容缓。正如科学院院士、教育家杨叔子先生所言:“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3]因此,中国文化概论等素质类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设置的作用意义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修身、养性、立志、齐家、治国、安邦的大智慧,这些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今天仍然影响、制约着当代中国人。在高校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对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努力弘扬传统文化、倡导中国文化之精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实问题。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那生动的文化掌故,鲜活的文化现象,浓郁的文化情绪,深邃的文化哲理,能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因此,通过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学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无疑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梳理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涉及伦理道德、文学、史学、哲学、宗教、教育、科技、书法、绘画、建筑、饮食等多方面,同时向大学生传授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等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可以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爱国情怀,从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进一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更好地为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服务。

(二)了解既往传统,认清当前国情。

理解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恰恰是认识过去。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丰厚的遗产,同时带来因袭的重负。深入剖析传统文化对今日中国的影响,可以说是准确认识当前国情的必经之路。通过系统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伦理道德、重和谐统一、重实际与稳定、重人文教化,以及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仁义礼智信、贵和尚中、求真务实等民族精神,对中西文化的异同、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会通等,往往会有更清晰的认识,获得更深刻的体会。只有熟悉传统、深刻理解、把握传统,才能辨别良莠,更好地变革传统,认清传统因袭的重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培养学生和谐、宽容的人文品格。

“和”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渗透在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之中,成为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天人合一”思想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人与自然要互相理解,结成友谊。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际关系的和谐更为中国人所看重,重和谐和协调,不走极端,强调个人的存在和发展应该同他人、群体的存在和发展统一起来,使双方处于和谐的关系中,而不应分裂与对抗。这种思想便衍生出“亲情仁爱”、“血浓于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优良传统。以“和”为内核的中国文化,构造了特殊的民族心理,孕育了中A民族博大的胸怀和豁达开朗的性格。当今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民族地区,家庭孩子在一到三个之间。但是整体来说,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都染有自私、偏执的毛病,待人接物时一般只考虑个人利益和个人感受,不善人际沟通,缺乏团结协作的精神品格。应该说,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贵和”的和谐精神,可以将其内化在自己的行为中,有助于大学生完善自己的身心人格,培养他们和谐、宽容的人文品格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综上,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传播,更是精神的培养、生命内涵的领悟、对终极价值的叩问。中国传统文化是历代中国人知识的积淀和经验的总结,她富含生命哲学,是对人生价值、意义的思考。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和发挥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2

一、工科类高校开设人文素质课程的现状

1.思想政治课代替人文课程

目前,我国工科类高校开设的与人文有关的课程,基本上是如下几门:哲学、政治经济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等。其实,这些课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定位和作用是非常明确的,主要是从正面途径,让大学生接受我国社会的主导性思想和价值观念。无可置疑,这些课程有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但它们不能与人文素质课程简单的等同起来。而时至今日,不少工科类高校的专业教学计划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几乎没有其他人文课程。

2.已开设的人文素质课程存在诸多问题

近几年来,虽然教育界一直在呼吁加强工科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受到长期以来形成的专业教育传统的影响,许多工科高校在课程体系上仍存在着重工轻文的倾向,科技类课程在数量上仍然占据绝对优势,人文类课程只不过是点缀。目前,工科高校所开设的人文类课程存在的问题为:一是人文素质课程设置具有随意性。很多工科高校依据现有教师的状况开设人文课程,有这个学科或专业的教师,就开设这门课,没有教师的就不开,有着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二是人文素质课程课时少。我国的工科高校开设的人文课程包括“两课”在内,大约只占到总学时数的10%,比例偏低;三是人文课程目标过于功利化。所开课程没有站在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思考,只突出人文类课程的工具性和实用性,而忽视其深刻的文化性、思想性和审美性,人文课程与科学课程变成两张皮,无法真正融合。

3.缺乏教学资源

由于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投入不可能立竿见影,工科高校往往更愿意把有限的经费用在专业建设上,而对人文教师队伍的配备、人文类学科的课程建设、教室多媒体平台和网络的设置、图书馆人文资料的购置、第二课堂的开展、各种文化体育馆的建设等方面的经费支持力度不够,甚至短缺,这给人文教学带来诸多不便。当前,工科高校从总体上来说,专业的人文教师仍大量缺乏,教学条件滞后,教学手段也相对简单。

4.人文课程定为选修课未受到学生应有的重视

大学校园里经常有这样的流行语“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从一句校园玩笑可以反映出选修课在大学生心目中的位置。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工科高校中恰恰都是以选修课的方式在开设,可想而知,大学生在上这一类课程时所拥有的热情和所付出的精力会大打折扣,使本来为数不多的人文教育课程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同时也严重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二、工科类高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

1.设置人文核心课程

工科类高校应该设置一批人文课程为核心课程,其目的在于更加坚实地奠定学生的人文素质基础,并对其他文化素质课程起到以纲带目的示范作用。如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西方哲学三门课程均可定为核心课程,因为这些课程不仅仅是简单地扩大了知识面,而在设课范围上有一定的广度,覆盖了文化、文学、艺术、历史、哲学、伦理等主要的人文学科领域,而不是局限于其中的某几个领域;课程内容也有一定的深度,不仅仅是介绍性的、事实性的,而是有理论有引导,能够培养学生的理性判断和文化分辨能力。人文教育“核心课程”设置之后,学校应该将其准确定位,这些课程再不是普通的公共选修课,而是与工科专业的自然科学基础公共课程,比如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等性质相同,是本科生入学后就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人文教育核心课程的教学全部由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领衔开设。

2.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公选课课程体系

工科高校人文素质公共选修课的课程体系是否完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该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能否紧密结合,相得益彰。笔者认为工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公选课程应至少包括六个板块:

(1)语言、文学类,以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为目标,如大学语文、唐诗宋词选读、中外文学名著导读、语言学基础、口才与演讲等;

(2)历史、文化类,主要在于强化大学生对中外历史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文化归属感,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世界历史概览、人类文明简史等;

(3)审美、艺术类,以培养大学生健康高雅的审美观和审美素养为目的,如中外音乐欣赏、乐理基础知识,书法鉴赏、美术基础、影视欣赏等;

(4)心理、社会学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增强学生对社会各方面的适应能力为目标,如青年心理学、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等;

(5)哲学、政治类,主要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和思辨能力,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如哲学导论、现代西方哲学思潮、政治学概论、国际时事等;

(6)经济、法律类,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经济理论和法律知识,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如经济学概论、经济管理基础、法律基础、市场经济与法律等。

3.建立学分制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创校初期,就拟定了培养实用工程技术人员的目标,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作为理工科学生的第二主修课列入必修课,规定总共要修满不少于8门的人文社会学科课程的学分。其他世界名校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加州理工等,都规定理工专业的学生必须选修一定学分的人文类课程,以提高人文素养。目前,我国许多院校都在推行学分制改革,有意识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工科类高校为了使学生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人文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应该借助这一契机将人文素质课程的内容和学分比例进行设计和规定。如在学籍管理中明确规定工科专业学生在人文课程方面必须达到一定的学分才能毕业,使文化素质教育从制度上有一定的保证。同时,在选课范围和比例上应出台指导性政策,防止课程设置和学生选修上的随意性。

4.调整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其他教学辅助设备,教师只有教材、教案,外加一支粉笔,授课方法也是教师的讲授占据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其余时间是简单的提问,其教学效果非常有限。工科高校开设的人文素质系列课程应该改变以往的授课方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课程实施方式实现多样化。

5.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在保证开出一定数量的人文课程的同时,工科类高校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工科类高校可以通过一些途径有意识地创造浓厚的人文学术氛围,如组织系列人文社会学科方面的报告会或专题讲座,开展音乐、书法与绘画等方面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大图书馆文、史、哲和艺术等人文科学书籍的藏书等等,都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举措。

6.积极地引进能够促进人文学科发展的高水平人才

开发人文课程的关键是要有一批学术造诣深厚、人文素质好的教师承担人文课程的教学。人文课程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对人生和世界的理性认识知识,还要从情感精神上培养和熏陶学生,使他们具有丰富的情感、坚韧的毅力、充实的精神生活,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工科类高校应引进和培养一批人文社会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并努力营造一个适合其生存、发展的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工作、人际环境,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学科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同时在人才引进上还要树立一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想,聘请其他院校、研究院的知名学者作为兼职或客座教授,这样既补充了师资,又能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名家、大师,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围。另外,还应重视开发本校已有的人才资源,通过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来促进本校现有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或者鼓励现有文科专业教师进行再深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在日益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只有合理构建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才能使工科类高校真正做到科学与人文融通,培养出既具备科学精神,又具备人文精神的工科大学生,使他们成为拥有较强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的技术应用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篇3

1)倡导自主学习,使教与学更为紧密,营造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加强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生存、学会独立,清醒认识自身学习的目的,主动自觉地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学习型个人、学习型组织的推进,促进人文素质教育,倡导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意识,使教与学的互动更加紧密。在教学方法上,尝试实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开展老师讲评活动,对学生进行阐发、引导、深化。先讲理论知识,再给一些实例,让学生去分析,然后老师指导大家开展讨论,交流各自的认识。在人文课程教学中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离社会生活近,使学生更能看到知识的应用效果,从而激发学习欲望与兴趣。“鲜活”的素材与例子直接运用于教学,做到教学相长,不仅让学生扩大知识面,也编辑整理出体现本校专业特色、代表本校文化的书籍和资料成果。2)鼓励学生个性的张扬和能力的提升,开展多样化的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发挥课堂的教育主战场作用,通过多样性的课堂发言交流,创造机会,鼓励和引导学生经受锻炼。发言环节要求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组织语言,表达心中所想,避免人文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一堂灌的弊病,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反应能力,使学生不仅是听众,更是教学的主体,自如地表达观点与设想。同时针对当代大学生独立意识比较强的特点,塑造踏实学习踏实工作的职业精神和团队精神。如完成综合性大作业时强调个人与团队的分工协作,加强同专业之间以及不同专业之间的交流;每个班可设一名“社交委员”任班级联络员,专门带动大家选择新鲜话题开展交流讨论。学校还可设立多个综合优秀和单项优秀的奖学金活动,鼓励个性的张扬和能力的提升,如大张旗鼓地表彰先进,以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励志奖学金获得者、校园创业者、校园歌手、校园舞者、校园书法家等正面典型形象,形成素质出众而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3)从学习到生活各个环节,将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到人文素质教育中。通过校训石、校徽、宣传橱窗、宣传标语等方式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环境文化、班级教室文化、学生寝室文化、学生社团活动文化等结合在一起,并实现互动补充,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宽口径的专业通识教育相结合,能更好地让学生了解专业,热爱专业,做好职业规划,进而作出职业方向选择。围绕职业目标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扩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和适应性。考核考试方法也可以进行相应的改革,如开卷考试、写调查报告、设计调查表、组织专项调查活动、写作小论文等方式,提高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水平,提高考查课教学的趣味性、连贯性,进一步加大平时学习状况考核的比重,达到纠正偏科和平时学习不认真的不良习惯;同时基本分加上特长分的综合考评,也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放在实处;还可以借助社会“考证”的方式,既满足学生职业上岗的需要,又能够通过考证方式检验学生的职业能力,把隐形的素质教育体现为显性的能力结构证明上,不断适应社会选用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篇4

1.中美大学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比较。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第二部分是培养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即通过在大学推进素质教育,让大学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主要侧重人才培养的实用价值与功利目的,并且缺乏明确的规定性。在我国,大学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专业教育中引入文化素质的知识,并开设各种综合性的选修课程,以此培养复合型人才,主要是一种“人力”教育。

2.中美大学素质教育模式比较。

美国大学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素质教育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成熟模式有:哥伦比亚模式、芝加哥模式、斯坦福大学的新模式、哈佛大学素质教育模式。简明易操作是哥伦比亚大学素质教育模式的最大特点。这一模式主要由“史”和“经”两大部分构成。“史”,主要讲授从古代到今天为止的西方文明发展史,注重西方文明动态的“演变”历程;“经”即“人文经典”课,主要讲授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经典著作。芝加哥现在的素质教育减为两年,模式不变,并且内容更精干,强度也相应变大,在具体授课方式上以小班教学为主,在课程的具体内容上,都是以研习经典著作为主,在这一点上和哥伦比亚大学一脉相承。斯坦福大学的整个通识教育模式主要由三大类课程组合而成,包括文化核心课程、科学核心课程、人文社会科学核心课程,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从这三大类核心课程中选修十一门课程,然后认真研修所选择的十一门课程,才能拿到学校要求的学分顺利完成毕业。哈佛大学的素质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终极目标,围绕这一终极目标设置了六大类核心课程,具体包括:外国文化、文学与艺术、历史、自然科学、道德伦理及社会分析,在具体的授课内容上以研读西方经典著作为主。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以后,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大学素质教育在实施效果方面并不乐观,纵观国内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大学素质教育模式有通才教育模式KAQ模式、SSR模式等。

3.中美大学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比较。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是非常严格的,主要以人文社会科学为重心,并且所有素质教育课程的学习都采取深度经典阅读的方式,而非我国大学素质教育课程“概论”和“通史”的学习方式。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由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两大类课程组合而成,公共必修课程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课、思想概论课、外语课、计算机课等。这些课程是每个学生必须学习的,并且一般是由学校统一要求、统一考核的,学生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并且课程侧重“概论”性质的讲解,并未达到一定的知识深度,表面上看,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可以说数量繁多,但是具体实效并不理想。

4.中美大学素质教育课堂教育比较。

美国大学素质教育积极探寻并采用有利于实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程教学形式,这些形式的典型代表是课堂讲述、经典阅读、小组讨论、研习发表和独立研究等形式,其中最有特点的形式是经典阅读和小组讨论,既保证了学生基本知识的获得,又有力促进了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课堂教育形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书本教材为核心、以教师讲述教材知识为主要形式的灌输式教育。这种课堂教育形式存在一定的不足,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是被动学习和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二、对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启示

1.重新审视并确立大学教育培养目标。

第一,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目标的核心。大学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其根本目标就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所以我国大学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也要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培养目标。只有如此,才能使大学素质教育思想真正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大学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促进社会的发展。

第二,培养目标多元化、个性化。只有各所大学根据本校特色和学生发展特点树立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培养目标,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多元化的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需求,促进社会发展。

2.促进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模式建设。

第一,深化对于大学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就必须走出一个认识误区,即“通才等于全才”。通才教育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种人才除了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掌握和理解专业知识之外,综合知识既有知识深度,又有知识广度。

第二,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应当探寻多样化的素质教育模式。大学应当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结合本校特色,研究并确立能充分发挥本校优势的大学素质教育模式,深化大学教育改革,促进大学素质教育的具体落实并取得实效。

3.改革原有课程体系。

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科学合理地设置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确立大学素质教的课程,使大学素质教育课程尽量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以保障学生对于各领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合理分配课程比例,使人文类课程在整个大学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据适当的比例,并加强各领域知识之间的渗透和融合。反之,不同领域知识的相互割裂,不能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各种知识,并做到融会贯通。对于人文类课程的具体内容,应当加强内容的基础性和普适性,学生掌握基本的人文知识,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学的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4.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在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中,应当摒弃原有“概论”式的讲课方式,注重深入阅读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并围绕经典著作的阅读展开课堂讨论。

其次,积极推进“三个课堂”建设。第一课堂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室或其他专门讲课的空间内系统讲授知识;第二课堂主要是指学生在学校内开展的一系列和学习有关的活动;第三课堂主要是指学校以外的社会实践活动。素质教育使三个课堂能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又相互促进,通过三个课堂整体功能的发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推动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东平.教育:我们有话要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4.

[2]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12,(第1版),2001.3.

[3]罗执廷等.观念大冲撞――知识经济时代呼唤教育革命[M].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9.

[4]苏鸿、胡甲刚.国内外素质教育基本理论与经验[M].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9.

[5]史静寰.当代美国教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0.

[6]王建平、赵云来.谁来教育中国.[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1.

[7]杨东平.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0)[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8]谢维卫.素质教育途径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1996,(6).

篇5

一、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的概念。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属于一种更广义的文化范畴并且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关注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即心智、品德等方面的发展,尤其是要使大学生经过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掌握能丰富的处理事务的能力以及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

而对于科学素质教育,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米勒(Miller)提出:科学素质是对科学知识的基本理解、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理解、对科学技术如何影响社会的基本理解;美国“2061计划”报告把“科学文化素质”解释为: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思想与能力;中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把科学素质定义为“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科学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核心,是大学生的科学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素质’表示一个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固有的潜在质量状态概念” 。影响一个人素质的因素有内部和外部因素。高校是大学生的第二个外部文化环境,大学教育对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教育就是要承担起对大学生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处理实际问题能力提高的重任。这一切都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去探索与实践。

2.目前的国内外形势与社会发展对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的要求。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升到一个普遍的关注焦点之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社会的企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普遍评价是:专业水平有所提高,但综合素质不高;分数很高,但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不强;学历虽高,但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素质不高等等。这些“高与低”不合谐地集中在大学生身上,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阻碍了他们尽快成才。当今社会的人才观已发生改变。为了改变和适应目前出现的问题,在培养和教育高等人才的时候,高校在注重提高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的时候,开始加强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培养,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实践活动的磨炼,使学生既具有改变世界的知识储备,又具有修养身心,提高培养自身品格的能力与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可见加强大学生文化科学素质十分必要。

而近年来,高等教育界在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和研究方面也推出了一批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出版了近百部学术专著,发表了数千篇学术论文,召开了近百次学术研讨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领域对文化素质教育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又表明了大家的重视程度和提高文化科学素质的重要。

二、常见的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1.渗透到课堂,以开展多种公共课、选修课的形式为主。自然科学领域,以本校为例,主要有科学家素养,生物技术与现代生活,食品营养与保健,信息与信息能力,绿色化学等。人文科学领域,有:中国文学鉴赏,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社会心理学、摄影技术、中外美术欣赏、文学艺术赏析等。

通过在专业课与公共基础课的课时外,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实际需要选择相关的课程,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在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有意识的充实自己,提高相关知识,从而提高相关素养。

2.落实到丰富的课外活动中,以教授专家讲座,学生辩论赛,演讲,知识竞赛等的形式开展。学校定期会有专业教授,老师进行不同话题的讲座,覆盖的知识面很广,从英语演讲的艺术,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到电器自动化领域的研究与突破,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的领域有相关的最新的知识信息提供与扩展提高。校级科研项目给学生提供了提高自身素质的很好的平台,系与系之间,校之间的辩论赛,知识竞赛与演讲,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又从多方面提高和培养了学生的素质。

3.学生实践活动与相关社团。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创新能力、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寒暑假社会实践与报告,各种竞赛等,学校也对教师和学生制定出相应的鼓励政策。学校还成立基于不同兴趣爱好的许多社团如晨曦文学社、摄影家协会、口才协会、未来企业家协会等,可以让学生在课余的丰富生活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和文化素质。

以本校为主的以上落实,实践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是有本校特色同时也包含高校实践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普遍方法。但是基于目前的有效活动,学习相关的方针与实践,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过程,还可以有更多创新、有效的方法。

三、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创新方法的思考

潘洵教授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一文中提出,“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地方历史文化,既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切实可行的途径”。并且给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与方法。如陕西理工学院位于汉中,而汉中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学生课余的学习生活中,可以组织学生了解身边的文化、历史以及人文的相关景点,参加相关的活动。以切身的经历体会,提高文化素质。可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开设地方历史文化课程,参观历史景点,了解自己生活周边的环境,组成文化小组,定期学习讨论,读相关的书籍等。

在科学素质方面,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增加客观的实际经验,把学校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处理事务的点滴中去,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考察,撰写实验报告,参加与自己提高专业技能有关的工作实践,或实习等。

在创新、开展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过程中,还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同时,增强其科学素质、实践能力,那么,能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社会型人才。

通过对大学生科学素质与文化素质的了解,对其重要性的深刻体会以及以本校为例,对目前高等学校常用的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方法的诠释和列举,希望在落实与实践提高学生素质的活动中,吸取经验,总结不足,完善与探索一条更有效、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道路。同时,提出了对于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创新方法的思考。在实际实践的过程中,各高校应该更加注重结合自己学校特点,结合地方特色,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创新出更多符合自己实际状况的、有特色的、有意义的活动与方针,这样,在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质量的道路上,我们可以更稳定、更灵活地前进。

参考文献:

[1]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

[2]谈新敏.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篇6

一、媒介素养教育功能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大学教育中的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对媒体本质、媒体常用的手段以及这些手段所产生的效应的认知力和判断力,使他们既了解媒体自身如何运作、媒体如何构架现实,也知道怎样制作传媒作品与媒介信息。

大众传媒是培养现代公民的一个主渠道,在公民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大众传媒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的商业化运行,面对媒介数量的高速增长和传媒信息内容的无限量增加,如何引导或创造条件使大学生科学地、理性地接触和使用媒介,业已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影视作为已兴起并深刻影响着现阶段人们生活方式的传播载体,在大学生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影视教育依托媒介社會化的背景,着重于对传播媒介的电影、电视的本质进行揭示,让大学生认识作为一种传播媒介,电影、电视是什么、有什么特点、生产流程是怎样的、谁在控制着影视节目的生产。影视教育中让大学生学习批判地审视影视所传播的内容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们了解为什么会以这样的方式进行传播,以及这样的传播方式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通过影视的媒介素养教育,正视媒介化社会带来的新挑战,正视影视传播的高仿真性,从而调整行为方式与影视媒介消费方式,使大学生能具备批判接受信息的能力,提高对影视媒介活动和其所传播信息的鉴别、鉴赏能力,看清影视传播的本质而不是深陷其间无法自拔,并能利用影视媒介参与社会,实现发展自我的目的。

二、艺术素质教育功能

影视艺术是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上的综合艺术,它既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综合,又高度融合了文学、戏剧、绘画、建筑、音乐、雕塑、舞蹈、摄影等艺术元素。影视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一,通过优秀影视作品的艺术欣赏活动,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以情动人中实现审美的教育,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直觉的洞察力和创造力的教育活动。

第二,影视作品是一个经过精心组织和构建的符号系统,其中存在着许多的艺术闪光点,影视音乐、声画组合、剪辑艺术、叙事手法等等,每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必然有其突出之处。发现美、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与水平,贯穿在影视教育的始终。它的视听综合艺术的特点,大大增强了受众的接受兴趣,使得其在艺术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三,大学生可以通过影视教育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影视作品的侵蚀;通过影视艺术鉴赏活动,加深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的认识,可以跨越时空,了解古今中外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从微观到宏观直观形象地学习知识;通过欣赏影视节目,使学生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利用视听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体验和领悟影视艺术的真谛。

三、思想道德教育功能

影视教育能需要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普及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具备的德育功能。影视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同时也具备多个层面的育人作用。

第一,它具有教化功能。影视作品相对于传统的政治教育,显得更为形象、生动、直观、清晰,同时能够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激情,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

第二,它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影视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特别是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优秀的影视作品在运用电影电视语言叙述故事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自觉或不自觉地传递了文化的信息,而这一信息,是需要通过认真地观摩、揣测后才能够体会领悟的。大学生都是具备一定文化素质和修养的群体。他们在观看影片时,或多或少地会从娱乐试听层面转向思考层面,加上影视教育的推动作用,他们必然会对于深层的文化内涵有所知有所觉进而有所想,这样,优秀的文化也能够得到继承和弘扬。大学生通过影视教育这样的平台可以更好地去接触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影视教育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起着积极的作用。影视教育如果只是表现事物之“美”,而没有宣扬事理之“德”的话,恐怕是难以提高到一个更深的层次。影视教育的内化作用是非常突出的,能使这些主题品格与大学生意识逐步融合,并让大学生在主动的思辨过程中得到感悟与升华,最终转化为自身的品质特征。

四、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高等院校加强影视教育势在必行。在社会日益媒介化的大背景下,在影视作品以互联网等为平台进行更为广泛传播的新形势下,大学影视教育应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突破专业教育的框架,多角度、多层次利用影视媒介,使其更好地发挥媒介素养教育功能、艺术素质教育功能和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同时,新形势下高等院校的影视教育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深入研究影视教育教学规律。通过艺术性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海昀.高等学校应加强艺术教育[J].艺术教育.1999.6.

[2]孟建.中国高校影视教育发展战略[J].现代传播,1999.

[3]燕国财.素质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篇7

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价值渗透;学生素质发展;衔接点;途径



思政课是职业技术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这个渠道的通常与否、收效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是否后继有人,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的发展方向。而解决此问题最核心的环节就是培养出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准则和思想道德规范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问题的需求,以及思政课本身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价值资源,思政课教师应在深入理解思政课文化价值渗透作用基础上,努力找寻思政课文化价值资源与学生素质发展要求内容的衔接点,并始终做好文化价值的渗透,这是当前改进思政课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素质的必然选择。

一、对职业技术院校思政课文化价值渗透的概念解读

关于职业技术院校思政课文化价值渗透这个概念有四个层次,依次为文化价值、思政课文化价值、思政课文化价值渗透、职业技术院校思政课文化价值渗透。因此,对此概念的解读需要从一般的“文化价值”讲起,之后再谈到特殊的思政课文化价值乃至其它概念。

想搞清楚文化价值,先要厘清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价值。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我们这里说的文化是狭义文化,《辞海》解释文化史“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社会风俗、生活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从深层次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人化”的过程也就是人发展的过程,是人向完善的人方面发展的过程。价值是价值论研究的范畴,关于“价值”的概念,目前各类学者从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维度都给出了相应的不同解释,见仁见智、说法不一。在此,我们借用的价值概念,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结合以上文化与价值的概念,文化价值就是指文化中的客观事物或某种活动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一定主体文化需要的属性。

思政课文化价值是文化价值的一个具体领域,其价值主体是广大的在校大学生,价值客体是思政课本身,从思政课本身的内容及其功能来看,它既具有鲜明的政治意味,又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意味,思政课教师要注重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价值资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渗透原意指不同的物体交融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将渗透概念应用于思政课文化价值,进而组合成新的思政课文化价值渗透的概念,指在思政课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正确政治观念的同时,更要注重运用思政课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其不断渗透至学生价值观念和发展需求的各个层次和领域,呈现出思政课的教学和过程能够满足学生文化需要的特征。

在职业技术院校开设的思政课与普通高校开设的思政课不同,在职业技术院校一般只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两门思政课,而在普通高校,除开设以上两门思政课外,还开设《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共有四门思政课。这个事实决定了在职业技术院校,思政课教师要重点深入挖掘思修和概论中的文化资源以满足学生的文化需要。原理和纲要不作为必修课程,但可将其内容从不同角度运用到思修和概论的教学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明确了对思政课教学这一文化实践活动而言,它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着各自特定文化发展需要的大学生,他们构成了文化价值的主体;另一方面是作为价值客体的思政课本身有着满足教育对象即价值主体文化需要的功能。从思政课本身的功能来看,它是用社会主导的文化理念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价值客体的思政课必须将自身置于文化系统中,在重视文化传播、文化熏陶基础上,高度重视文化渗透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准则和思想道德规范为学生接受和内化,最终在满足学生主体需要基础上,达到引导学生思想,塑造学生品德的目的。

二、职业技术院校思政课的文化价值渗透与学生素质发展的衔接点分析

提高学生素质是当代大学生教育的终极目的,它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操作教育,而是一种具有开发性的心理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和人的整体发展水准教育,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教育。它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高素质人才。那在思政课中蕴含的哪些文化价值资源是能够满足学生主体需要,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此外,思政课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资源与学生素质发展的具体衔接点又是什么?下面将进行具体分析。

篇8

一、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在大学生成才的诸多因素中,思想品德素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于有计划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把社会道德转化为受教者的内在品质,并表现出相应的道德行为。艺术教育是伦理性和教育性的统一,能够在受教者不感到外部压力的情况下深入人心,使他于不知不觉中心甘情愿地接受道德影响。把道德教育融入艺术作品中,大学生们就更易于接受,在作品中既享受了愉悦,也净化了情感,美化了心灵。

二、艺术教育可以扩大大学生的文化

视野,丰富其文化修养

艺术往往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作为年轻的大学生,由于知识的局限性或是阅历的不足,不一定能了解各个时期的生活或是文化等情况, 但却可以通过欣赏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来认识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具体生动的生活情景,以及生活在那个时代中的各种人物形象, 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思想概况和精神面貌,从而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认识现实,认识历史,认识真理。任何真正的艺术作品都具有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认识作用。

三、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创造力,增加其

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智能开发

艺术教育不仅能使大学生提高道德文化修养、审美能力,还能使大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应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长处,开设更多相关的艺术课程,增加更多的艺术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其智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开发。

四、艺术教育还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

健康,完善大学生的个性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生活压力的加重, 人们的心理健康正在承受着严峻的考验。在高校许多大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而艺术教育在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方面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是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支柱,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它在实施和推进高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地位和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也正积极的推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也在相当多的高校形成共识,诸多大学立足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探索着各自的人才素质教育培养体系,不同学校的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局面。

但目前艺术教育在我国高校中的现状又如何呢?

1、艺术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普通高校中,在教学的整体安排上,艺术教育作为教学附件, 得不到应有的足够重视;在学科建设上,艺术教育只是高就业压力下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调剂,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2、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倾向。目前,仍有许多高校对艺术教育概念和内涵的理解缺乏科学性及完整性,认为艺术教育就是艺术技能教育,即“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艺术教育”的模式。这种对艺术教育概念和内涵的狭隘理解导致了艺术教育实践的盲目与非理性。

3、艺术教育教学方案缺乏科学性。首先,艺术教育学科建设上缺乏全面、科学的设计。其次,校园艺术教育氛围淡漠。艺术教育的范围非常广泛,单单依赖音乐、文学赏析等几节艺术课程是无法完成对人的一生艺术教育培养使命。

因此,要想真正充分发挥出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提高对艺术教育的认识。首先,建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对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进行指导、监督等统筹管理;组织教师培训与定期考查,这样各高校在开展艺术教育时就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便于艺术教育的顺利开展。其次,要进一步提高普通高校管理者对艺术教育性质和功能的认识高校艺术教育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

2、营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艺术教育是最活跃的部分 ,也是校园文化重要的支撑点,直接影响提升校园文化艺术的层次和品位。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艺术教育活动,营造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现在国内很多高校开展了“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 ,让学生感受国内外各种门类不同风格的艺术形式,在增长艺术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审美鉴赏能力。

3、加强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推动艺术教育持续发展要抓住艺术教育课程建设这个核心,全面提高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管理水平和课程教学水平,使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建构以人为本,规范、科学的艺术课程教学体系是开展艺术教育的关键所在,为此要建立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创建精品课程,使学生真正受到系统化的艺术教育。同时,要重视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教材建设,逐步建立高校艺术教育教材的评审制度,积极推荐一批质量高、特色鲜明、深受学生欢迎的艺术教育教材。

在不久的将来,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们必定在公共艺术的课堂上得到更多的收获,感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和艺术熏陶。艺术教育的成果必定会在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中突出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 [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篇9

一、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概述思考

2012年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在杭州落下帷幕,此赛事是教育部主办的中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大学生艺术盛宴。比赛来自全国31个省、市的403所高校参加,经过层层选拔,有100多所高校的172个节目进入现场比赛,展示了中国高校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作为一名理科生,有幸代表学校舞蹈团参加了此次艺术节的舞蹈比赛,并荣获了甲组一等奖的佳绩。舞蹈比赛分设甲组(非专业类)和乙组(专业类),比赛更具公平性和广泛性。虽然是非专业的理科学生,但是通过一年专业化的舞蹈训练和演出比赛的历练,倍感受益于实践经验的积累,艺术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这个平台不仅为具有理性思维的非艺术类学生提供了尝试形体艺术内涵美的广阔平台,完善了个人优良品格、丰富了社会阅历。同时也打造了大学生艺术团队合作拼搏与创新凝聚的精神,突出体现了大学生社会属性所赋予的生命价值和幸福成就感。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和途径润泽着大学生的心灵,并深深地影响着人的发展,使其主动地、充分地将感性和理性、情感和理智得以兼容提升,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合作与学习交流。艺术教育的内涵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为全国大学生提供了一次观摩、学习、借鉴艺术教育优秀成果和先进经验的平台,同时迫切地呼唤大学实现文化自觉和校园文化建设,使有效提高全面素质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

二、理工类大学生艺术素质滞后成因剖析

提到理工类学科,很多人都会自然地联想到枯燥乏味的数学公式、抽象难懂的专业知识,还有充满异味的实验室。而理工科的学生常被偏颇的列入虽聪明理智但却不懂艺术、古板呆滞、不善言表、原则性强且协调能力差等。但这些认识都是片面且缺乏根源性的,从专业特点上来看,理工科的学习相对难于其它学科的学习,长期以来形成了逻辑思维模式和谨慎推敲的学习习惯,学生得花费许多的时间去解析科学理论和获得数据的实验等。究其艺术素质滞后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目前各大高校都在扩招、扩建,大力投入设施建设以此来提高学校知名度、加强竞争力,因此忽视了对学生专业技能外的培养尤其是艺术素质教育的拓展。第二,高校理工类学生,由于其专业特点,不得不花费大部分时间去学习课程理论知识,通过做实验或编程序来获得数据结果,长期超负荷的脑力劳动致使他们无暇也没有机会去接触优秀的艺术作品展览和文艺活动。第三,不少院校的理科专业注重专业性的培养,致使一些学生的思维模式固定且比较单一,只专一于自己领域的研究,而对于“艺术”的理解有偏差,无法接收到文艺的熏陶。第四,为了弥补理工类大学生文艺素养的不足,各大高校均开设了艺术选修课程,看似有效地课程的安排,却由于课时量少,涉及内容不全面,未能使理工类大学生系统深入地得到文艺素养的提高。第五,一些理工科学生对艺术素养提高对人格塑造的重要性认识过浅,仅仅是为了拿到学分或完成学校教学任务而勉强选修艺术类课程。第六,院系更注重培养学术型人才,关注学生们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并减少了娱乐社团活动,忽略了艺术素质的培养。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学业的超负荷和就业竞争的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精神抑郁、性格内向等等。因此,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高素质规格及其后续发展空间来看,提高理工类大学生的艺术素质使其全面发展已势在必行。

三、理工类大学生艺术素质提升的迫切需求

有些观点认为,艺术是意识形态,学艺术的人惯于用形象思维和直接感受。而学理科的人则重视逻辑与理性思维能力相结合,要求准确的数据,严密的论证,是一种机械的思维方式,与创造力不甚相关。其实则不然,二者从本质上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从古至今,从国外到国内,很多成功科学家、教育家的事例都足以证明理工科与艺术是相辅相成的互补相宜。爱因斯坦从6岁开始练习小提琴,他在创建广义相对论的日子里,一遇到思维陷入困顿时,就不由自主地拿起琴弓拉一曲。“音乐往往催化出爱因斯坦的科学创见和思维火花。在音乐的自由流淌中,深奥的理论物理学有了美妙的旋律。”[注1]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宇宙是一个体现数学、音乐公共规律的和谐世界,开普勒据此规律终于找到了相应的行星运动规律;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借助形象思维和大胆地想象提出原子结构说;柏拉图美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学”。钱学森说:“理性思维主要是逻辑思维,而艺术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虽然各有特点、各有侧重,但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他们往往是交织在一起,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艺术教育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独特作用,艺术不仅能够激发创新思维,丰富人的想象力,赋予人更敏锐的直觉,造就创新型人格,同时,艺术沟通审美法则与科学规律有相通互补功能。可见,只有将艺术给予的灵感和理工科带来的思维结合,才能擦出创新的火花。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际交往的高品位与高质量,要求理工类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技能,同时具备综合素质和艺术素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夏初认为,艺术教育能活跃思维,能激发科学精神,有助于发展个性,完善人格。要充分发挥其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必须探寻艺术与理科二者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艺术素养是拓宽理工类学生学习与深层次发展的需要,其艺术化思维方式是促进理工类学生创新思维的秘密机制。艺术素质的提高,不仅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协调发展,并且能有效的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学科交叉融合的社会机制的大背景下,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已成为科教兴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艺术学科的交叉融合,理工类专业的师生能通过形象思维训练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增强其创新能力。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艺术学科的交叉融合对综合性大学的整体学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四、提升理工类学生艺术素质的策略

1.高校管理层观念的转变是确保重视理工类学生艺术素质有效提升的保障

大多数普通高校的理工类学生由于受专业学习与就业竞争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精神抑郁、性格内向、艺术素质滞后于专业知识的状况令人担忧。近年在高校发生的诸多大学生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的重视。因此,艺术教育独有的作用不是其他意识形态所能代替的。各高校管理层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将艺术教育纳入到学校教学计划和发展规划中,责成相关部门及校级领导负责。在明确高等教育基本任务中,通过艺术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与学习。

2.整合艺术教育资源,加强艺术选修课和特色艺术课的开设,明确教学指导纲要和教学要求,完善管理与监督机制。

为了让理工类学生的艺术素养得以全面提高,不同的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整合艺术教育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构建特色的艺术教育课程,合理有效地制定理工本科学生大学四年的艺术学习课程,规定相应的艺术学分的比例。使众多的理科学生能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大学里共享其优越的资源,并依据生源背景的多样性,文、理、艺皆有的特点,培养出厚基础、宽专业、综合素质全面的设计人才。给学生以足够的艺术素质培养的空间,使他们在萌动迷茫之时拥有陶冶情操和精神寄托的艺术归宿,这将是确保理工类学生艺术素质有效提升的保障,也是高校教育不能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3.积极开展课外文艺活动,有效发挥艺术社团的作用,营造校园艺术文化氛围。

在课程开设的同时加强课外文艺活动的支持与指导,在活动中充分运用各种艺术形式,生动形象地开展寓教于乐的艺术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艺术社团的健康发展,是提高学生艺术品味,鼓励师生参与艺术实践的重要途径。加强艺术理论研究,关注大学生艺术教育需求,让大学生深刻领会艺术的核心价值和人文内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开发具有特色的艺术教材和教具,以艺术为纽带,促进文理交叉学科的对话,鼓励跨专业的艺术实践和创新研究。

4.组织高品位的综合艺术和音乐文化的系列讲座,崇尚艺术名著与经典的解读,积极加强与国内外大学艺术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提升高等艺术教育品位的重要环节是加强人文教育与艺术修养,利用高等学校学科齐全、名家荟萃和国际交往频繁、畅通等优势,把组织高品位、广视野的综合艺术、音乐文化系列讲座、艺术名著与经典解读等列入常规定期举办的活动中。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已日益走向综合,不仅音乐和美术开始交叉融合,戏剧、舞蹈、影视等也进入艺术课堂。完善我国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促进文理交叉学科的对话,鼓励跨专业的艺术实践和创新研究,加快改革的步伐已迫在眉睫。重视提升理工类大学生艺术素质正是契合了学生当下的精神需要,满足学生文化需求和职业生涯的精神动力。理工科院校应加强艺术理论研究,关注大学生艺术教育需求,让大多数的理科生能深刻感受和领会艺术的核心价值和人文内涵。相信在不懈的艺术魅力的感召下,我国理工类大学生艺术素质定会有较大的提升。

注 释

1 库兹涅佐夫著.爱因斯坦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参考文献

1 《艺术概论》编著组编著.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

篇10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具有一致性

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和内容上是高度一致的。创新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加强学生各种创新素质的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性得到有效提高的教育。创业教育,狭义的讲是教会学生创办企业的教育,广义来看是以开发和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开创个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创业教育既是关于人的生存发展的教育,又是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以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意识形态教育为主,其教育的目的也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和内容在于开发教育对象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养成具有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克制性和合作性等个性品质,以创新、创造、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为根本目标,这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创新创业教育所强调的改革创新时代精神,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内容,体现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理念。创新创业教育也要以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团结协作意识的培养为教育内容,从而激发大学生创业动机,塑造其创业素质。创新创业不仅是一种能力教育,更是一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应有之义,也是我国高校教育顺应时代要求和世界竞争、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有助于更好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多样化的,既包括理论、信仰信念、世界观教育,还包括创新精神、方法论教育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创新创业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并在创新实践中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蕴藏的强大理论精神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创新创业品格及创新创业能力,唤醒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创业规律和特点,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则是验证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践活动,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学生能了解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方向、行业特征、技能要求等诸多问题,使得大学生既能明确学习方向,找到奋斗目标,又能缓解就业心理压力,这使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可以更自然地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陶冶思想理论情操,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2.有助于缓解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新时期,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国家连续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大力鼓励高校创办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必须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突出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塑造大学生的创新品格,使大学毕业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成为社会企业急需的人才,能够自主创业,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就业难问题。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内容与实施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品质以及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业能力等方面。实施途径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在思政课中增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在思政课中突出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增设相关专题。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增设《时代精神与创新精神》、《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创新创业》等专题、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增设《当前就业形势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解读》、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增设《经济新常态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等专题内容。同时,在思政课中还要着重突出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所必备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职业意识等教育。

2.以通识课的形式开发开设一系列创新创业培养选修课程

比如传授思维方法论的《创新思维》、《思维与方法》《创新与创造》课程,传授创新创业系统知识和技能的创新创业专业课程“SYB创业课程”、《创新与实践》、《创业管理》、《大学生创业》、《创业金融》、《创业营销》等。

3.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突出学校历史文化中的创新创业核心内容

每一所高校都有艰苦创业史,可邀请学校老领导介绍学校的创业经历和体会,让学生认识到学校创业发展的艰难不易,从而树立创业意识。另外,可每学期都由学生处邀请创业典型作报告。创业典型也曾是学校的学生,他们的奋斗创业史是鲜活的创业实例,最受学生信赖并最易为学生学习模仿。通过他们的报告,可鼓励学生树立创业志向,弘扬创业精神。

4.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组织学生到创业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实地了解创业环境、感受创业气氛

还可丰富校园创新创业活动内涵,在不同时期创设校园创业主题,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挑战杯、创业论坛等大规模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活动,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校园文化,并最终形成创新创业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

[2][艾军等.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

篇11

Abstract:The Education Center of Somatological Science at our college integrates the experimentation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cultural exchange and medical popular science teaching into a teaching platform of comprehensive competenceoriented education. This paper, referring to the situation of the centers opening to the students, probes into its role in enhancing the students medical humanity competence.

Key words: the Education Center of Somatological Science; college students; competenceoriented education

我校人体科学教育中心自建成以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优势,对大学生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校人体科学教育中心已建设成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广东省解剖学会科普教育基地。

一、 人体科学教育中心对大学生医学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通过服务实验教学、提高我校大学生医学专业文化素质

人体科学教育中心自建成以来,就担负起我校基础医学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它不但是我校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基础课——《人体解剖学》课程的重要教学实习基地,而且也是医药相关专业《人体形态学》课程和《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实习场所。建成至今,仅教学实习方面,该中心已经接待我校四个校区学生参观学习达到3 700余人次。人体科学教育中心的建设注重多功能、多层次和全方位地为本科教学报务,使得人体科学相关课程教学有了完备的实验教学场地,教学效果有显著提高。在我校2007年11月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过程中,作为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亮点工程之一,中心建设的定位得到了教育部本科评估专家的一致好评。

另外,我们充分利用该平台,进行相关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尝试,其中涉及《人体解剖学》、《局部解剖学》、《人体形态学》、《基础医学概论》等课程。这些课程几乎涵盖了广东药学院所有低年级学生,使得他们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就能到人体科学教育中心进行参观学习,丰富了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通过近期的实践,这些课程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讲授内容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得到了广大学生的好评。有效提高了与医药相关的多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推动了多门课程的教学改革。

(二)辐射广州大学城各高校,实现大学城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在大学生中开展关于人体科学和卫生健康教育的医学科普知识教育

我校人体科学教育中心,不仅仅是一个功能单一的教学实验基地,它在设计和布展别注重普及医学科普教育知识的理念。尤其是“中心”综合展厅的人类胚胎发育过程和胎儿畸形形成、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病原生物学和病理解剖学等知识的介绍,以及人体解剖学展区关于人体各个系统功能和形态结构的介绍等,充分的向各专业的大学生展示人体结构的奥秘和与人体结构相关的医学知识。它不仅局限于医学和医学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参观学习,更适合面向广州大学城各高校众多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人体结构和卫生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促进当代大学生医学素质的全面提高[1]。

在实施过程中,人体科学教育中心制定了具体的措施和规定,面向本校各个专业大学生以及大学城其他高校大学生免费开放,接受有组织的团体性参观包括各种主题活动如“世界艾滋病防治日”、“世界爱牙日”以及大学生党团组织活动等。目前已经接待广州地区大学生组织的团体活动达到1000多人次,得到了广大参观师生的赞许,它不但为广州地区大学生党团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活动场所,而且也使大学生相对匮乏的卫生健康知识得到了一定的普及和教育。

二、 人体科学教育中心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 通过人文科学展区进行人文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该中心的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展区主要通过生物链中各个进化时期的动物标本展示,揭示生物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的进化过程,使参观者更加全面地认识人类的起源与进化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和地位。

人体胚胎发生发育展区以人体在母体内从一个受精卵到一个完整个体的发育过程为展示重点,通过系统的胚胎学标本和模型展示,使参观者了解人类生命活动的孕育与产生的全过程。同时该展区内还陈设了部分畸胎实物标本和模型,使参观者了解发育过程中畸形发生的原因。

古尸古文物展区展出了大量与爱国主义相关的人类文明遗迹和珍贵文物标本。该展区展出有第一次期间,南沙虎门 “大角山炮台保卫战”抗英阵亡将士遗骸,东莞新石器时代人类遗骸,东莞明代状元锺雪松(官品至刑部尚书)家族墓葬出土的古尸和陪葬品,以及广州、佛山、中山等其他地区出土的多具明清时期古尸、遗骸和大批生物类文物珍品等。这些文物标本和相应的背景材料,以特有的形式刻录着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印迹,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发展有重大的见证作用。部分文物标本如第一次期间的抗英阵亡将士遗骸和东莞新石器时代古人类遗骸,则分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州南沙大角山“纪念园”和东莞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蚝岗遗址公园”不可再生的历史见证。通过本展厅标本的展示,大学生在参观学习生命科学的同时,也接受了爱国主义的教育,使大学生在精神上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古文化的熏陶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升华,起到了将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融为一体的效果[2]。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本展厅的古尸和生物类文物标本,是利用我们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文物塑化保存的文法” 和广东省科研成果“加快现代生物塑化技术对古尸和生物类文物保存的推广和应用”,由本教研室科研人员和省内文博部门共同研究的成果,是产学研相结合、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具体体现。

(二)以基地为平台,通过“第二课堂”形式,积极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是大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发挥创新思维自主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素质。人体科学教育中心,利用自身获得的在生物塑化方面的国家发明专利和成熟的技术,成为广东药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技能培训的“第二课堂”。

在中心现有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依托该中心资源,我们将那些对生命科学兴趣浓厚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人体科学相关技术的培训,如生物标本与生物类文物的塑化保存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人体标本的设计与制作、人体形态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等。利用第二课堂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能够制作出精美的生物塑化标本,而且掌握了生物类文物的保护技术,一部分学生的作品在“挑战杯”中多次获奖,一部分作品在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奖。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我中心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该技术使得他们在相关领域有了一技之长,为学生走向社会,面向实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平台。

(三) 利用“中心”作为互动平台,积极组织大学生开展国内和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人体科学教育中心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促成了我校学生与国内外相关专业大学生学习交流的机会。一方面向外界展示了我校学生的风采,另一方面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国际友人、知名专家进行面对面的学术和科研的交流。如,我中心建成后不久就接待了日本大阪仔庆教育集团师生80多人的参观访问,并进行了交流、联欢等活动,不但增进了两国学生间的友谊,而且在医学学习方面得到了很好的交流与沟通,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三、人体科学教育中心建设的展望

(一) 继续加强“中心”在我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人体科学教育中心将坚定不移的坚持以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方向,不断加强中心展览的内容的内涵建设,增加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作为中心的展览内容,并计划每年在大学城开展“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相关主题活动、人体科学相关学科的前沿介绍”等相关大型展览和讲座。中心还计划在丰富布展的同时,增加和完善多媒体互动系统,使参观的学生能够更加生动的获得相关科学知识。同时,在普及生命科学知识中,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全面素质得到真正提高[3]。

(二) 将“中心”建设成为大学生的“通识”素质教育基地

本中心将更加广泛的面向广东药学院和广州大学城乃至全国大学生开放,不仅仅局限于医药相关专业的学生,而是面向所有专业的大学生进行“通识”教育,从而更加适应我国当前大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首先,通过接受大学生团体组织的参观和交流活动,将健康知识通过各种主题展览的形式表现出来;第二,还计划设立专职大学生课外辅导员制度,调用相关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接待参观大学生,并对大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第三,不定期的邀请国内外知名人体科学和医学专家,组织相关专题讲座和座谈,使得大学生有机会与生命科学相关领域专家面对面交流。

(三) 将“中心”建设成为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学生科技创新的平台

人体科学教育中心将继续依托现有的科研优势和科技创新平台,更加广泛的接纳大学生利用人体科学教育中心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并用先进的科研成果和相关技术指导大学生,通过施行大学生科技创新导师制度,更好的指导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 逐步完善“中心”的 互动式教育体系,同时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国际交流

为了更好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加强人体科学教育中心的网站建设,丰富网站的内涵,提高网站的服务的水平,完善网上的互动教学。同时加强国际间大学生的科研交流,人体科学教育中心将更好的依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契机,不定期的组织开展国际间大学生科学文化交流,丰富大学生的视野,加强大学生国际交流的能力。

总之,人体科学教育中心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对外开放,不断完善中心的硬件建设,提高运行管理质量,充分发挥中心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

参考文献

篇12

总体情况上看,尽管近几年来素质教育的观念已经深入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理念中,加强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但是事实上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音乐教育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根据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在收回的调查问卷上,参与调查的大学生基本上在回答“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选项时,选择“重视”的总计13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7%;而“不重视”选项则有340人,占调查高校生总数的43%;“不清楚”的学生有130人,占调查总数的17%。其中男生有不清楚的人数较多,这与男生的兴趣爱好有关,男生大都喜欢运动比较激烈的篮球、足球等体育项目。从总的统计情况看,对学校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选择中,“不重视”和“不清楚”的比例占调查总数的60%,这充分说明了高校应该进一步提高对音乐教育功能的认识,加强音乐教育,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二、高校音乐课的开设情况

学校教学计划列入音乐教学是开展音乐活动的重要保证。统计结果显示:总计有596人都认为学校“开展有”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占调查总人数的76%;有164人认为学校“曾经开展有”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占调查总数的21%。他们认为学校曾经开展有的主要原因在于这部分学生曾经在选修课程时,看见过选修课表有音乐教育。在以后的学习中,因为音乐选修课只在一定的年级开设,他们没有再看到音乐教育选修课,因此便认为学校曾经开展有音乐教学。

在进一步的访谈中,一些从事音乐教学活动的教师认为,即使学校开设音乐活动,也只能是“僧多粥少”的情况。分析其原因,就在于学校对音乐教育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毕竟很多高校不是专业的音乐院校,除了开设有音乐院系的学校有专门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开设音乐教育外,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只能采取选修的形式开展。目前很多非音乐专业学校的音乐教育教学开展主要是选修的方式开展。

但是在对高校有关主管教育教学部门负责人的访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对高校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是认可的,可是由于现在受学校师资力量限制,再加上缺乏应有的音乐场地,尽管也开设了音乐教育的选修课程,但现有的音乐教师不能满足大学生对音乐教育的需求。一方面很多学生因为教学人数限制不能参加音乐选修课学习,另一方面一些规定的音乐活动根本无法开展,即使开展了也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高校在课外活动中开展音乐活动情况

目前在课外活动中,高校基本上都开展有涉及音乐活动的内容。尤其是在一些学校举办的“月末文化活动广场”、“素质教育活动周”、“周末舞会”以及一些文艺联欢活动等场合中,不管是古典舞还是现代舞都能看到大学生在表演。另外在一些学校还成立有大学生音乐社团,经常组织学生开展音乐活动,主要是现代的交谊舞、街舞类。

从调查统计整体情况看,有755人都认为学校课外活动中开展有音乐活动,占调查总数的96%,也就是说大学生对高校校园文化生活中开展音乐活动是基本认可的,并且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但是也有35人选择学校“偶尔有”,仅占调查比例的4%。。这部分学生主要是对于课外活动不够关心,没有刻意去参加课外的音乐活动,但有过参加音乐活动的经历。总体情况来看,作为音乐教育中一项重要内容,尽管音乐教育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但在课外大学生还是比较喜欢参加音乐活动的。

从统计的情况来看,音乐教育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分满足了大学生不同的需要。调查中:有154人选择了“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选项,占调查总数的19%;有229人选择了“提高精神境界和身体素质”,占调查总数的29%;有212人选择了“训练了思维方式,培养了创造力”,占调查总数的27%;有182人选择了“激发了学习兴趣”,占调查总数的23%。这表明,在高校开展音乐教学活动非常有必要。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协调发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素质教育理解的错位,没有充分认识到音乐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和地位。在高校开展音乐,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专门的音乐家,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力、音乐鉴赏力,提高音乐欣赏水平,最终全面推进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王宏健.音乐概论[M].文化音乐出版社,2000.

篇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4—0064—03

目前我国高校文科生的科技素质普遍不高,近八成的文科生对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世界重大的技术发明和科学发现不了解,对我国的科技现状以及我国重大的科技计划也不知道。笔者以为,造成文科生科技素养不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的问题。很多文科生表示,他们希望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且认为在当代社会不懂得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对自身的发展非常不利,但他们缺乏系统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现状的机会和条件。

学术界关注更多的是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问题,而对文科大学生科学素质不高的现象缺乏关注。建议在高校要为文科生开设《科学技术学》(SST,Scie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体系(这一学科名称的提法参照“社会科学学”的提法),通过在教学方法上实行改革,提高我国高校文科生的科技素质。

1 国外文科生的科技素质培养模式

在欧美发达国家,文科大学生的科技素质课程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文理交叉学科。从20世纪70—80年代起美国许多大学都设有文理综合课程。如美国洛厄尔大学就开设有“技术、社会和价值”课程,这门课程的授课教师有理学院教授、历史学教授和社会学教授。这一课程吸引了许多文科生的注意,取得了很大成功。

2)欧美很多高校开设了一种称为STS(Sci—ence,Technology and Soeiety,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课程,而STS(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y,科学技术研究)是一种文理交叉学科的培养项目。这一培养项目兴起于上世纪70—80年代的美国,随后加拿大以及英国等国的著名高校也开设了这种专门从人文科学角度研究科学技术的培养项目,这一项目提供具有文理交叉学科性质的STS学士学位以及硕士、博士学位,而学生的来源则是文科生或者理工科学生。其中STS项目的学士学位是第二学位。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加拿大约克大学等有STS培养项目的高校来看,它们的STS课程并不承担文科生普及科学技术常识的任务,但这一培养项目无疑对文科生科技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

我国目前高校的STS课程体系可以说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现有的课程也是为培养哲学专业或者政教专业本科生以及研究生服务的。

2 文科生科技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

我国高校的文科生是高中阶段文理分科后进入大学的,科学素质不高并非是他们自身的原因。在美国,高中阶段有一门必修课就是《科学技术导论》(Introduction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或者简称为科学课程(Science),是一门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平行的课程,其实质就是一门现代科学技术素质的培养课程。对我国的大学文科生而言,他们也迫切需要有这样一门课程来弥补他们在科学素养方面的不足。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建议为文科生开设《科学技术学》课程体系。

这一课程体系由《科学技术史》、《现代科技概论》和《科技价值论》3个模块组成(如表1所示)。

上述3个教学模块和两个教学平台构成了《科学技术学》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的目标就是提高大学文科生的科技素质。三个模块的教学内容既相互独立又有交叉,共同形成了培养文科生科技素质的科学知识网络。3个教学模块的分工是:《科学技术史》模块主要揭示科学技术的本质、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科学技术发生的文化与社会历史背景。其基本内容有:古代科学技术、近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近代技术的全面发展及第二次技术革命、中西近代科学技术比较等;《现代科技概论》模块主要是为文科大学生普及现代科技知识,对他们实行“科学扫盲”。基本内容有:新材料技术、能源科学技术的创新、信息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现代生物工程、环境科学技术等;《科技价值论》模块的主要目的是要让文科大学生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领会科学技术的价值。其基本内容有:科学技术的方法论价值、科学技术的认识论价值、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科学技术对政治及法律的影响等。

《科学技术学》课程体系的3个模块有如下几个特点:(1)综合性。单一的知识结构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全球文理交叉学科的大量涌现正是顺应了大科学时代知识综合化的趋势;(2)层次性。《科学技术学》课程体系的3个模块是分层次的。《科技史》模块为文科生描绘整个科学的轮廓,是表观层次;《现代科技概论》模块则描绘现代科学技术的全景,是中间层次;《科技价值论》模块则是在前两篇的基础上的应用和提升,是核心层次;(3)时代性。《科学技术学》课程体系的后两个模块围绕前沿性的科学技术,分析其深刻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4)开放性。《科学技术学》课程体系不是一个知识封闭体系,它追踪现代科学技术、历史学研究、哲学研究乃至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更新知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