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采购管理的必要性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针对这些具体问题,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提升采购管理水平。
一、当前采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所有相关采购规定都是书面的文件,导致在采购具体实施过程中,流程不明确,采购人员有意无意的规避一些必要的监管。出现采购方式的选择不科学,采购执行和审批的职责、权限界定不清楚,没有实行集体决策,无法保证法规和监督部门全程监管等现象。
2.采购过程不公开透明。招标公告不完全,信息披露不充分。公开范围小,参与供应商数量少,资质低,无法保证有效竞争,影响采购的质量。
3.采购效率低下。按照传统采购流程,逐级传递、研究、审批,经常导致在某个环节停滞,严重影响采购的效率,无法按时完成采购,影响正常工作。或者,临时采取其他措施,规避了很多必不可少的环节。
4.文件痕迹化管理不到位。采购中各个阶段按照规定必须保存的文档,经常由于执行人为了追求效率而忽略,造成无法追溯考证,出现责任无法追究。合同管理的过程中,缺少法规部门参与审核,合同约定的内容过于简单,给采购单位带来潜在质量缺陷却无法索赔的风险。评标过程中,缺少必要的记录,涂改现象时有发生。仅仅依靠责任心,无法保证痕迹化工作到位,很多环节存在管理漏洞,有发生作弊和腐败的可能。
5.采购专业化程度不高,各部门多头采购。由于很多负责采购的人员不是专职,还有其他工作,对于国家有关采购管理的法规和本单位的采购制度缺乏系统的学习和了解,缺少采购有关询价、谈判等各种技能,在面对大型的、复杂的采购项目时候,往往由于经验不足,无法保障采购质量,比如出现供应商资质不合格,故意更换投标主体,发票名称与合同单位不符等低级错误。
二、采购管理信息化的目标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通过采购过程信息化,来有效避免以上问题发生,达到以下目的。
1.通过采购信息化管理,采购过程更加规范。预算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超出预算则无法进行采购;通过合理设置权限,避免出现越权采购,违规采购现象的发生;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的金额等条件,自动选择采购方式,避免人为随意简化采购程序的现象。
2.由于信息化的公开性,可以扩大采购的招标范围,增加采购的竞争力度,从而提高招标质量;采购所要披露的信息包括政策法规、制度规定、招标信息、询价采购信息、中标信息、专家库等内容,参与采购各方通过网络信息共享可以适时地获取所需信息,增加采购透明度;可以在信息系统中使用数据管理技术,积累采购历史数据,对投标商建立质量信用跟踪评估体系等,为以后的招投标工作做出有效的参考。
3.采购工作信息化之后,可以实现支付结算网络化,管理、监督信息化。随着网上银行的发展,采购单位、用户、供应商之间结算也可以实现网络化;在信息系统中使用数据采掘、决策支持等技术,历史数据进行深入的处理,使采购工作的管理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采购监管部门可以全程跟踪网上采购的全过程,实现网上监管,上级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也可以实现网上监督。
4.采购工作信息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节约采购成本。采购工作网络化以后,缩短了采购各方的时空距离,从而缩短了采购周期。除了必要的内部牵制,采购部门可以保持最低的工作人员人数,降低了人工成本。由于职责明确,办公时限明确,项目一旦启动,没有特殊原因,无法推脱责任,可以显著提高办公效率。
三、采购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
1.提高采购信息化工作的认识。通过采购信息化,将使采购过程达到科学、公开、透明、高效的目的。在企业原有信息化的基础上,仅仅通过在软硬件方面的适当投入,就可以有效避免前述所出现的问题,无疑是一项很好的通过技术进步促进管理进步的创新项目。
2.加强对采购单位资产配置标准的研究,编制出有效的采购预算。针对项目性采购难以论证的难点,应逐渐从程序性论证向实质性论证转变,增强预算的科学性,减少决策失误。避免出现程序合理,但是资金效率很低情况的发生。
3.通过流程梳理再造,加强完善制度建设。应对原有一系列关于采购管理的文件进行梳理,确定科学、合理、高效的采购流程,然后按照有关规定,设置相应人员的管理权限。系统应涵盖采购各个环节,包括预算管理、计划管理、合同管理、专家库管理、机构管理、供应商管理、报表管理、信息综合查询等子系统。
4.外部网站建设。除了具有信息和信息采集功能外,还能实现网上采购、网上支付、安全认证等功能。确保实现制度公开、信息公开基础上,把采购网站建设成为政务公开和采购信息公开的窗口、在线监管和网上办事的平台、服务采购单位和供应商的桥梁、上下部门之间联系和开展工作的纽带。
5.内部数据库建设。应包括规章制度库、供应商库、采购部门库、采购商品库、专家库、标书模板库。将原有纸面的档案信息,全部数字化,信息化,支持随时的进行检索、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
6.加强信息安全。坚持“两手抓”原则,即一手抓技术,一手抓管理。技术重创新,管理重实效。利用先进技术和专业设备构筑安全防御体系,构成可信应用环境,保证数据信息和物理设备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陆其琛.国有企业物资采购信息化探析.商场现代化.2011(15)
篇2
政府采购 导向型 绩效管理 采购模型
我国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把导向型政府采购作为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与财税、金融手段并列提出,这表明我国政府采购已经从单纯的财政支出上升到为了国家实现宏观经济调控和促进社会目标达成的公共政策工具,全面的支持了我国各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十二五”期间,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将进一步的着力发挥政府采购的导向作用,政府采购的导向功能将逐步从国内扩展到国际,成为维护国家的有利武器、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政府采购在规模和数量上不断扩大,如何提高导向型政府采购的效率,增强导向型政府采购的导向作用,加大导向型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已经成为政府行政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这一领域的研究吸引了国内外很多的专家学者,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议题,导向型政府采购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能够使政府采购在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更充分地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并密切配合与其他宏观调控手段,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这些现在已成为政府行政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政府“阳光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
十年前,中国颁布了《政府采购法》。通过财务部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政府采购规模扩大了10倍,从2002年到2011年,政府采购规模已经由1009亿元人民币增加到了11332亿元人民币,政府采购在财政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已经从4.6%提高到11%,共节省财政资金约6500亿元人民币。政府采购绩效管理,作为管理政府采购的约束和标准,是一种能够有效实现科学合理分配公共资源的机制。
随着导向型政府采购的影响和作用的不断扩大,原有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系统已经不能够准确的反应出政府采购在政府的社会管理中起到的更为积极和重要的作用。目前,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全新的绩效管理体系来准确衡量和评价政府采购在政府对社会经济管理中起到的导向作用的。
(一)导向型政府采购的定义
我国于 2003 年 1 月 1 日实施的《政府采购法》的第二条第二款对政府采购做了如下定义: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为从事日常的或为了满足公共服务的目的,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基于以上定义,可知导向型政府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为了满足日常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等需要,使用财政性资金,在有效的财政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程序,以调控宏观经济, 调节总需求,保护民族产业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等为目的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二)导向型政府采购的绩效管理体系的基本理论
政府采购绩效是指政府采购产出与相应的投入之间的一种对比关系,政府采购绩效管理是对政府的采购效率进行的综合性的评价,除了对政府采购行为本身的效率进行评价以外,更加注重对政府采购效果的评价。因此必须将效率和绩效的概念区别开来,两者既有联系,但是又是有区别的。在对导向型政府采购绩效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将过程和结果结合在一起评价。人们通常用政府采购资金的节约数,即政府采购所耗用的资金规模与政府采购预算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衡量政府采购工作成效的主要指标。政府采购的经济有效性目标的仅仅用单一的指标是不行的,因为这个单一的目标无法全面的反应经济的有效性。经济的有效性作为政府采购最基本和最首要的政策目标,指的是以最有利的价格等条件采购到质量合乎要求的货物、工程或服务。而导向型政府采购绩效所要达到的效果除了是要采购质优价廉的产品,还需要达到,诸如,准时完成采购任务、获得规模效益等微观目标,还要完成环境保护,保护民族工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等宏观政策目标。
(三)构建导向型政府采购绩效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1.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的特点
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率经济,通过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采购可被看作政府花费财政资金的购买行为,政府花钱时也应像私人购物一样,按照效率标准来衡量其办事效果;同时,由于政府采购还具有保护民族工业、提高宏观调控能力等重要功能,它还必须讲求资金使用的经济性和效益性。因此,追求政府采购的绩效,加强采购绩效管理也就反映了市场经济的性质。
2.是新时期政府公共管理改革的重要举措
当今世界公共管理对绩效的追求已成为其管理价值中的第一定律。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高度重视把绩效管理思想引入到政府管理中来,许多地方政府也在不断进行绩效管理的建设。政府采购作为政府管理和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其自身的重要性,自然也必须尽快把绩效管理引入其中。
3.政府部门克服财政支出困境的需要
我国政府当前面临着财政资金的有限性与公共需求增长的双重压力, 它也直接导致了政府采购资金的供给不能满足社会对货物、工程、服务等需求的增长。这样,也就迫使政府要加强采购绩效管理,以提高现有采购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
4.改善政府采购部门效率低下的有效途径
绩效低下是目前我国政府采购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采购中寻租、腐败、浪费现象层出不穷;缺乏严格验收,劣质、偷工减料等采购项目屡见不鲜;采购资金经济性、效益性差;轻视普通采购人员积极性的发挥;等等。诸如此类的采购绩效低下状况,已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格不入,迫切需要提高采购绩效,加强政府采购绩效管理建设。
5. 满足和谐、高速的社会发展客观要求
任何管理都一定要追求绩效的最大化,公共管理也不例外,在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提高管理的绩效,在这样的趋势下,作为政府管理和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的政府采购,也应该尽快引入绩效管理。
结论
我国应加快构建导向型政府采购绩效管理体系的步伐,这不仅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需要,也是利用政府采购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根据政府采购的性质,在利用其宏观经济职能时,应做到扬长避短,同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目前的采购支出中,要特别重视其保护民族产业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职能的发挥,而不宜提倡一味扩大政府支出,从总量上刺激需求。
作者简介:
篇3
1、传统采购管理的特点
电力企业传统采购管理大多是机械性地按照项目建设所需材料和领导要求直接进行以价格为导向的采购,没有科学严谨的采购计划作指导,没有标准的预算和成本估计,缺乏对物资采购必要性和时间合理性的科学思考与判断,具有很大盲目性,不利于企业成本的有效控制,更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2、传统采购管理的问题
(1)对采购重要性认识不准确
计划经济时代统一分配、价格一致、质量相当,企业只需将所需物资买回来、储存好以保障生产供应,采购管理工作简单、机械,不存在成本管理的需要,只能算后勤三线工作。这种烙印令电力这种老牌国有工业企业长时间不能准确认识采购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采购管理体制不合理
企业采购工作存在纵向上分层次采购、横向上多部门交叉采购的多头领导现象,严重影响了采购工作的效率[2]。而且采购管理职责分工不清,采购部门得不到有效的支持与配合,只能孤军奋战,工作量大而繁琐,严重影响了采购质量与效率。
(3)注重具体操作,缺乏整体把控
采购部门过于注重价格、质量、合同履行等具体工作,而对采购策略、市场供应分析及采购预算和成本控制等宏观管理把控性不足,致使精力大都耗在了日常问题中,忽略了对企业采购管理的长远性思考。
(4)供应商管理不到位
采购部门缺乏与供应商的合作意识,过于重视当次采购的成本控制,强调供应商多头竞争的利我局面,将供应商引入多轮报价、还价的谈判循环中,追求最低价格,却不考虑与供应商持续合作的供货稳定、价格优惠等长期效益。
二、供应链条件下的采购管理
供应链管理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在价值链基础上形成的新理论,它指的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小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组织、协调与控制的行为[3]。
在供应链环境下,物资采购成为企业通过投入与产出实现价值增值的重要环节,不再是单纯的企业经营业务的辅助支持功能,而且随着采购职能战略地位的提高,它已逐渐成为企业外部资源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功能之一。
在供应链条件下,电力企业采购部门不仅要在保证供应、降低成本和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满足物资需求,还要创建一条拥有优秀的供应商群体、通畅的物资采购运转流程和高效的信息传递与共享通道的价值链,实现企业内物资需用部门、采购部门及供应商的高效合作,整合各类物质、信息和关系资源,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和运行效率,实现多赢的目标。
三、电力企业供应链条件下物资采购管理的实施要点
1、加强采购决策与计划管理
决策层要充分认识到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提高对企业采购计划必要性、科学性的辨识、判断能力,对于必要的采购,科学计算其数量、质量标准;对于不必要的采购,果断否决,避免盲目性采购加重企业成本负担,从源头对成本实行有效控制。
对于必要的采购,采购部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确保采购工作的适时、适量、高质、高效,避免过量采购占用资金和库存。同时要及时掌握物资供应市场情况和企业生产状况,对企业所需能源、材料、设备、技术、服务等实行动态把控,避免因时机把握不好或信息掌握不全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支出。还要根据企业储备能力、市场资源占有及供应商的一般供货能力等进行物资的合理储备,尤其是煤炭等敏感能源,必须做好储备。
2、优化采购组织结构
优化组织结构要依据结构精简、权责明确、统一高效的原则[4]。首先,将不必要的各部门分散采购业务和采购权重组整合,统一交由采购部门进行集中采购,同时,各需求部门提供技术、数据支持,在确保准确高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集中采购省时省力节约的优势。
着重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避免不必要的人力资本成本投入。然后组成业务骨干的精英团队,按照权责明确的原则进行职能分工,各负其责,具体责任到个人;同时又协力合作,保质保量地完成采购任务。
3、提高供应商管理与合作水平
供应商作为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供应商管理与合作水平是采购管理工作的核心之一。采购部门要综合考虑企业发展需求与质检、研发、信息技术等企业内相关部门的意见与标准等,设立供应商选择与考核体系,深入调查供应商的质量、信誉、顾客满意度及其生产运作、成本控制、财务状况、技术研发能力等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慎重选择供应商群体。
在供应商群体选定后,还要根据采购情况对其进行分级,分为核心供应商、优秀供应商、一般供应商等,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处理与供应商的关系,巩固与核心供应商、优秀供应商的长期合作,互惠互利;根据需要选择维持与一般供应商的关系或更换供应商。利用供应链与供应商群体集合成一个合作组织,共同进行成本控制、利益开发,提高整体竞争力,努力实现共生共赢。
4、实现采购管理的信息化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应用普及,为我们实现采购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帮助。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信息的全面、公开、及时等特点实现对采购管理的动态实时监控。借助网络我们可以及时掌握企业所需物资的国内外市场供应、储量、价格的动态实时信息,并跟影响因素判断其发展趋势,及时做出回应,避免企业处于被动不利地位;同时,我们可以根据供应商的实时数据库及时了解其生产状况、产品质量、客户反映、财务安全等信息,有效对其支持和服务能力进行考核,确保企业生产安全有序进行。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借助物资采购的网上竞价机制进行物资采购招标,充分利用其透明度高、成本低、高效简便的优点,降低物资采购的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5、加强采购评估与反馈
采购评估包括采购结果评估、采购程序评估及采购管理评估等。采购结果评估主要是以质量、价格、交货及时行及售后服务保障等为指标对所采购物资进行全面评估,并反馈给决策层和供应商,由决策层判断是否符合预期目标,以及是否需要供货商进行改进或更换供应商等。采购程序评估主要是对采购流程进行评估,即是否按照既定程序进行、是否遗漏了参考指标、是否有不必要程序等,以确定行之有效的最简程序,避免不必要的时间、资本浪费。采购管理评估主要是考核各相关负责人是否认真履行职责,确保采购工作顺利进行,并在质量基础之上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等工作。企业要认真做好采购评估与反馈工作,为下一轮采购提供指导和借鉴,有效提高采购质量和效率。
结语:
在市场竞争逐渐由企业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间竞争的今天,我们要在整体上重构电力企业的采购职能,为企业间提供有效的物流、信息与关系接口,切实提高了企业采购管理效率,进而提升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
篇4
对于国有企业来讲,采购管理是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保证企业取得积极经营效果的关键。基于这一认识,在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对采购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应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经营特点,认真分析采购管理的意义和必要性,在国有企业中明确采购管理工作的概念和原则,并对采购管理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从国有企业的现实经营管理来看,国有企业要想取得生产经营的积极效果,就要根据企业采购管理的特点,制定具体的采购管理措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对于企业来说,采购管理的实效性主要表现在采购流程得以优化,采购效率得以提高,采购综合效益得以提升。
二、国有企业采购管理的概念分析
1.采购的概念
采购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条件下从供应市场获取产品或服务作为企业资源, 以保证企业生产及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的一项企业经营活动。个人或单位在一定的条件下从供应市场获取产品或服务作为自己的资源,从而满足自身需要或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采购是一个商业性质的有机体为维持正常运转而寻求从体外摄入的过程。采购是为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通过支付一定代价的方式向供应商换取商品劳务的经济行为,目的是以最少的支出获得最大的收获。
2.采购过程
采购过程包括提出采购需求,选择供应商,谈判价格,确定交货及相关条件,签订合同并按要求收货及付款等。
3.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是企业为了实现生产或销售计划,在确保适当品质的条件下,从适当的供应商,以适当的价格,购入必需数量的物品或劳务所采取的一切管理活动。
三、国有企业采购管理的特点分析
目前来看,国有企业由于体制原因和工作职责的划分,其采购管理与私营企业的采购管理存在一定区别,具体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有企业的采购管理统一性较强
在目前国有企的采购管理中,涉及的物资种类较多,采购金额也比较大,为了保证采购的有效性,通常国有企业的采购都是采取统一的方式进行的,其采购管理统一性较强,这是与私营企业采购管理的主要区别。
2.国有企业的采购管理周期较长
由于国有企业具备完善的采购管理体系,其中审核的程序比较完善,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国有企业的采购管理周期较长,这是国有企业采购管理的一个特点,也成为了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一个因素。
3.国有企业的采购管理审批程序较多
考虑到国有企业的现实经营特点,在国有企业的生产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层级较多,采购管理面临的审批程序较多,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国有企业采购管理缺乏及时性。
四、国有企业做好采购管理的具体措施
基于国有企业的自身特点,国有企业要想做好采购管理工作,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国有企业应采取差异化的采购方式,实现物资的分散采购
为了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采购管理效率,国有企业要改变过去统一采购的管理方式,应采取差异化的采购方式,对应急物资实现分散采购。
2.国有企业应缩短采购周期,提高采购管理效率
考虑到国有企业采购周期较长的缺点,国有企业应努力压缩采购周期,提高采购管理效率。具体可以采取下放采购审批权限,提高采购审批速度的办法。
3.国有企业应简化采购管理审批程序,提高采购管理的实效性
从国有企业现有的采购管理审批程序来看,链条长、审批层级多,整体审批效率较低。基于这一分析,国有企业应积极简化采购管理的审批程序,全面提高采购管理的实效性。
五、结论
从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来看,采购管理已经成为了保证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为了满足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目标,国有企业应对采购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应从采取差异化的采购方式、缩短采购周期和简化采购管理的审批程序等几个方面入手,切实提高采购管理效益,使采购管理成为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手段,满足国有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由此可见,在国有企业中应对采购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应重点做好采购管理工作,不断提高采购管理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牛艳新:SG公司采购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刘本禧:加强采购管理 提高物资供应水平[J];城市燃气;2004年11期.
[3]林 艳:对企业采购管理方法的探讨[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篇5
在新型的钢铁企业采购管理中,为了应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采购管理人员开展了实践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管理人员发现,利用钢铁生产项目为引导,采用项目导向型采购管理模式进行采购管理,是新型企业采购管理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实际的采购管理中,这种新型采购管理模式的建立具有以下意义。
1.便于采购中市场因素的体现
在企业原材料采购过程中,项目导向型市场采购管理的开展有助于体现出采购过程中的市场性因素。特别是随着项目采购过程中,为了实现项目优化采购过程会经过策划、市场调研等市场性管理过程,充分的体现出采购中的市场性因素。这种市场因素的表现,对于企业采购管理有序进行起到了实践指导作用。
2.便于采购管理标准化的开展
在当前的企业采购与整体管理中,标准化建设的开展是提高企业控制管理质量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项目导向型管理过程中,将采购中的跨部门、跨单位、多人合作、责任管理、执行责任等多项制度,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得到体现,对于原材料采购管理制度模式的确立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钢铁企业项目导向型
原材料采购管理模式,这就是把日常原材料采购管理的工作当作项目进行管理,从采购的具体任务出发,根据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具体需要,配置优化人力、财力、技术等内部资源,以项目目标为导向,对采购工作进行计划、控制和监督,从而保证目标的实现。由于原材料采购具有明显的分阶段性和很强的流动性,可以将连续进行的采购工作按月度分成相对独立的时段进行。
三、新型原材料采购管理模式工作流程以实践措施研究
在当前原材料采购管理过程中,项目导向型采购管理模式是以订单为基础,开展的全面性目标团队管理工作。
1.采购项目启动
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项目的启动是采购管理的初始阶段。这一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对项目的各项内容,如原材料需求、采购团队组成等进行论证与分析,并形成结论性方案与预案,为后期管理的开展做好准备。
2.项目管理团队组建
在完成了项目启动阶段后,项目导向型采购管理就进入管理的计划阶段。在这一阶段内,其主要的管理工作就是根据项目管理方案,组建采购管理的团队以及确定项目经理两项主要工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这两项工作的开展实践内容如下。首先在管理团队组建过程中,企业的生产部门、采购科室、财务管理科室以及办公室是组建管理团队的基础。同时还需要根据项目特点,引进技术研发、质检等科室进入管理团队,实现管理团队中的互补性与合作性。其次在项目经理的确定过程中,我们需要以采购项目需求为基础确立经理人选。在当前的企业实践中,其主要的原材料采购项目包括了铁矿石、煤炭、炉料、废钢生铁四个内容,其团队经理也由负责这四项管理的副经理担任。
3.管理分析阶段
在采购订单形成前,管理分析的开展是采购管理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在实际的采购分析过程中,其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了需求分析与市场分析两个过程。在需求分析过程中,其主要的分析内容是进行原材料采购项目必要性与合理性。在这一分析过程中,管理团体需要就进行采购的原材料进行科学、有序的分析工作。分析的内容包括了三个主要内容。一是生产与技术部门对原材料生产技术、产品产量等需求进行分析。二是财务部门对采购所需要支出的成本支出进行分析。三是原材料存储部门对原材料库存情况进行分析。而市场分析过程中,管理团队则需要对原材料采购项目中,市场风险性与可行性进行有效分析,保证原材料采购中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完善采购方案的可行性。
4.项目采购订单的完成
在完成了以上的工作后,管理团体依据生产要求与市场情况编制出详实的采购计划书。计划书的编制过程中,需要管理团队中的每个管理部门发挥自身作用,实现计划书中每项内容符合企业实际需求,同时符合市场情况。在计划书的引导下,项目导向型原材料采购订单的制定工作即可完成。
四、结束语
在钢铁企业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受到企业生产技术、需求以及市场外部情况影响,新型采购管理模式的确立成为了企业采购管理的重要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者以项目导向型管理模式为基础,开展了企业采购管理创新研究,为企业原材料采购工作的开展提供管理支持。
作者:张瑞桥 单位: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供应部
篇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项目管理、采购管理认识的不断深入,采购在工程项目中的角色已经从单纯的支持服务发展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采购管理也发展成为成本控制和促进项目效应最大化的关键环节之一。
1.明确项目采购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企业规模越大,采购金额越高,管理者对程序的设计越为重视。这里将一般采购作业流程设计应注意的关键环节阐述如下:
1.1根据不同工程项目或各工程项目工作包的特点,充分考虑成本控制、设计、施工等因素确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从而确定工程项目采办模式,便于采办成本控制。
1.2实施工程项目采购预算制,有了采购预算的约束,能提高工程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中资源的调配。从而达到控制工程项目采购成本目的。
1.3采购包的划分。要根据设备材料的性质、市场供货商的供应能力和经济批量划分采购包。合理划分采购包,可降低采购价格。
1.4充分利用好工程项目内外部环境。在工程项目采购管理中充分利用采购环境,同样是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的途径之一。
1.5供应商的优化选择和管理。工程项目前期供应商一旦选错,将给工程项目建设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招投标尤其是国外设备招投标要特别慎重。
1.6确立采购全流程成本的概念,应该关注的是整个工程项目流程中的成本降低,是对总成本的控制,而不是单一的针对采购货物或服务的价格。
2.细化项目采购管理中的的部门职责
科学合理的流程,明确细致责任化的分工,对于规范采购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
2.1各部门:负责采购需求计划提出、采购的参与、货物的验收。
2.2专业管理部门:负责审核专项物资申请(必要性、替代性、可否调拨、数量、型号、品牌),出具专业意见;协助采购对新的专业设备或物料的采购。
2.3行政组:负责监控各处采购计划执行情况;下达各处物品申购计划额度;物品需求申请单审核,负责不定期市场调查和价格监督。
2.4人事行政部采购组:负责采购通用类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生产辅料等,进行采购实施的全过程——询价、供应商选择、下单/合同的制作、追踪到货、退/换货、报销。
2.5生管部采购组:负责采购设备治具类与计量仪器类固定资产、生产材料等,进行采购实施的全过程——询价、供应商选择、下单/合同的制作、追踪到货、退/换货、报销。
2.6行政库房:负责办理出、入库手续;负责辅料、劳保品的存储和管理;负责提供辅料库存月报表和劳保库存月报表。
2.7品保部:负责对到货生产辅料的检验以及协助索赔、出具检验报告;参与计量仪器类资产采购支持。
2.8技术部:负责参与设备治具类资产采购,给予相关专业技术参数支持。
3.强化项目采购管理中的制度执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并完善配套的采购管理制度是开展项目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强化制度执行力是推行项目采购管理的有力保障。
3.1建立健全各项采购管理制度。项目一进驻,就要按单位企业下达的责任成本预算指标,制定一套采购成本管理办法和制度。在操作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修正、改进,通过实践使之趋于完善,以确保制度科学可行性,真正起到规范项目成本管理的作用,最终达到提高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的目的。
3.2全过程控制。控制总成本在探讨项目采购管理中降低成本的问题时,应该确立采购全流程成本的概念,我们所应该关注的是整个项目采购流程中的成本降低,是对总成本的控制,而不是单一的针对采购货物或服务的价格。
4.采购业务流程管理的注意事项
4.1注意流程的先后顺序及时效控制。应当注意作业流程的流畅性与一致性,并考虑作业流程所需时限。避免同一主管对同一采购案件作多次签核;同一采购案件在不同部门有不同的作业方式;同一采购案件会签部门过多,影响实效。
4.2价值与程序繁简相适应。程序繁简或被重视的程度应与所处理业务或采购项目的重要性或价值大小相适应。凡涉及数量比较大,价值比较高或者易发生舞弊的作业,应有比较严密的处理监督;反之,则可略微予以放宽,以求提高工作效率。
4.3避免作业过程发生混乱。要注意变化性或弹性范围,以及偶发事件的因应法则。譬如在遇到“紧急采购”及“外部授权”时,应有权宜的办法或流程来特别处理。
4.4流程设计应适应现实环境。应当注意流程的及时改进,早期设计的处理流程,经过若干时间段后,应加以审视,不断加以改进,以适应组织变更或作业上的实际需要。
4.5配合作业方式的改善。譬如当手工的作业方式改变为信息化的作业方式时,流程就需要做相当程度的调整或重新设计。
5.结语
梅瑞狄斯在《项目管理——管理新视角》中提到:“在采购设备、原材料和分包服务的过程中,必须清楚的界定出特定的需要,并且还要找到最低的价格和最具竞争力的供应商。”项目采购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有效地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是关键,就必须要加强对项目采购的管理与控制,具体方法和可操作模式要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实践摸索。
篇7
0 引言
随着生产规模和市场范围的扩大,中小企业采购管理的复杂性和必要性日益提高,采购管理逐渐成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长期以来对采购管理重要性认识的不足,中小企业采购管理的水平相对滞后,日常的采购行为也遭遇到诸多的困境。
1 采购物资无法保证按时到货
中小企业的物资采购都或多或少面临着这样一种困境,无法详细掌握已经下单的物料准确采购周期和交付日期,已经下达的采购计划得不到及时的响应,企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普遍采取两种措施:①增加投产批量和批次,增加安全库存,但这样做增加了库存成本,降低了存货周转率,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②尽可能早的下达采购计划,提前半年甚至一年下达采购计划,但这种做法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采购计划下达过早,无法有效的规避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造成库存积压。此外,供应商虽然拿到采购订单较早,但无法提前供货,便会将此部分订单搁置,优先安排其他企业的订单,结果仍然是可能导致此部分订单拖期交付。
2 市场波动较大,给采购工作带来难度
目前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更新换代加速,产品的生命周期在不断缩短,各个企业都在灵活调整产品结构,以满足目标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在这种大背景下,企业的排产要不断随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企业的生产周期在不断被压缩,这也给企业的采购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采购周期不断被压缩,计划采购量和计划到货日期等几个关键采购参数和节点都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往往会觉得力不从心。
3 供货渠道散乱,采购物资质量无法保证
中小企业由于受自身经营规模和市场变动所限,采购渠道往往比较分散,所接触的供货商也只是末端经销商或规模较小的综合类供应商而并非大型的品牌商,中小企业与这些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也仅仅是单纯的交易关系而非战略联盟,所以从这些渠道采购的物资往往没有有效的出厂凭证、合格证明,供货产品鱼龙混杂。
4 采购成本较高,企业总体竞争优势下降
由于受自身经营规模所限,中小企业的物资采购存在着一个特点:品种多、批量小,不能形成规模优势,更谈不上稳定而持续的供应链体系,加之企业本身与大型的品牌供应商市场地位不对等,议价能力较弱,无法像大型企业集团一样享受购买折扣或者折扣较少,企业在采购方面付出的成本会比较高,此外,中小企业资金流动性较差,采购资金往往通过贷款等融资渠道获得,并需要为此支付高额利息,在整个的成本控制方面也不能形成任何的竞争优势。
5 改善采购管理的做法
那么有没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办法能够让企业摆脱目前采购管理方面存在的困境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可以考虑。
5.1 增强对自身产品的研判和销售市场的预测,提高采购管理的针对性
①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研判,选择合适的采购模式。虽然目前市场瞬息万变 ,产品的生命力普遍都在缩短,但对于企业来说,对自己的产品进行生命周期的界定和研究仍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依据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采购模式,如下:
②加强对销售市场准确预测,量化预测指标。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企业来说,对于销售市场的预测都是模糊的、主观的、概率性的,缺乏严谨的数据支持,并没有上升到逻辑分析的高度,这也就使得预测销售计划与实际销售情况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一方面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压力,企业的资金周转率和实际可支付能力都大幅下降;另一方面也会给企业下一阶段的预测和投产带来“锦绳”效应而错失发展良机,在我看来,对于销售市场的准确预测应基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上一阶段企业自身的产销情况作系统的分析,企业的热销和滞销的产品都是哪些,各自原因都是什么,主要的业绩增长点在哪里;其次,对整个行业市场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摸底,包括行业细分市场的容量,同比、环比增长率,目标客户群体等;再次,对重点目标客户群体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包括财务状况、可支付能力、发展规划、消费偏好、信用状况等,只有对以上几个方面做出综合系统的分析,才有可能做出科学合理的、有前瞻性的销售预测。建议对这几个方面的不同小项都按比重设定相应的分值,将所有的分值进行加权平均来得出最终的市场预测的数据和结果。
5.2 对物料进行具体细分,按不同方式进行采购
大部分企业的产品都日益多元化,不同产品所用到的物料的品种、数量和价值都是不一样的,需要针对不同物料自身的这些特点,采用与其相符合的采购方式,最常用的分类指标为:物料价值,采购批量
5.3 对供应商进行有效分类,增强供应链系统的建设
篇8
一、供电企业传统采购管理的特点
1.供电企业以往对物资采购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粗放,认为物资采购管理属后勤工作,未意识到物资的采购成本、资金占用成本和仓储成本已经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而仓库、店面对资金投入的占用额度,都占到了极大的比例,这一情况是制约现代电力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供电企业传统采购管理大多是按照项目建设所需设备材料和领导要求直接进行以价格为导向的采购,并通过大量库存储备来满足日常生产运维和应急抢修的需要,物资采购缺乏整体把控,没有制定科学的采购策略和采购计划,没有全方位成本分析,凭经验决定库存额度,缺乏对物资采购必要性和时间合理性的科学判断。
3.同一集团内各个供电企业自行采购所需物资,分散采购,未形成规模效益。不统一的采购形态会加重采购工作中的资金投入,因此属于不明智的策略。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采购的分散采购形式,都给企业带来了大量的预算超额。
4.缺乏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对供应商的产品价格、产品质量、履约能力、履约表现等欠缺综合评价。
5.供电企业传统采购方式简单,主要是通过采购人员与厂商讨价还价来确定物资价格。由于采购方式的不规范,物资采购存在较大的廉政风险。
二、供电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创新要点
1.注重采购策略分析与计划管理
供电企业要对物资采购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有充分认识,注重采购策略分析,加强物资采购的整体把控,对采购什么、何时采购、采购多少应作科学的分析,及时掌握物资供应市场价格动态和企业生产状况,合理制定采购计划,尽量降低在建工程物资、储备物资的库存金额和库存量,减少资金占用和仓储成本,减轻供电企业的成本负担,从源头对成本实行有效制约。
2.加强采购集中度,形成采购的规模效益
供电企业应优化采购组织机构,整合企业内各部门、各分子公司的采购业务和采购权限,明确采购的职能管理部门,实施集中采购,形成采购的规模效益,充分发挥省时省力节约的优势,建立专业、精干的采购人员队伍,规范采购行为,降低采购风险。
3.研究供应链管理理论,提高供应商管理水平
供应链管理,就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
在供应链管理要求下,物资采购成为企业实现价值增值的重要环节,不再是单纯的企业经营业务的辅助支持功能,而且随着采购职能战略地位的提高,它已逐渐成为企业外部资源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功能之一。
供应商是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供应商管理与合作水平是采购管理工作的核心之一。企业选择供应商群体,根据采购情况对其进行分级,分为核心供应商、优秀供应商、一般供应商等,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处理与供应商的关系,巩固与核心供应商、优秀供应商的长期合作,互惠互利。
4.探索供电企业物资采购的新方式
目前供电企业物资采购方式包括招标采购和非招标采购,两类采购都应不断探索新的方式。
(1)探索非招标采购的公开方式,如公开竞争性谈判采购和公开询价采购,提高非招标采购的公开采购率,但同时应兼顾采购效率。
(2)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企业采购平台,开展电子化招投标采购和非招标采购,降低供电企业采购成本以及供应商投标或竞价的成本。
(3)积极探索开辟电商采购渠道。紧跟时代步伐,加快对网络信息化采购形式的创建,培养合作伙伴。通过互联网低成本、高透明度、简便快捷的信息交流,开展网上采购。根据目前情况,首先通过网络电商开展办公用品、办公设备、家用电器的非招标采购是完全可行的。
总的来说,为提高供电企业的竞争力,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应当紧跟现代社会不断加快的发展步伐,结合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形式进行物资采购管理的创新途径探索,采购管理制度和采购方式应不断创新,才能够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梁灿.浅析供电企业的物资管理状况[J].广东科技,2010,19(8):121-122.
篇9
一、我国中小型生产企业的特点
我国的中小型生产企业具有灵活、周期短的特点,但是其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在资金、采购、营销等各方面的资源都处于劣势①。
(一)发展规模小、不平衡,优势地区集中。这使得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的稳定性比大企业差,但是地区优势明显。如下图:
(二)缺乏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中小型生产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必备武器,同时也是决定企业生存的核心因素。企业必须依靠核心竞争力划分市场、辨别方向、决定命运,中小型生产企业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准确认识和较高的关注度。
(三)缺乏有效的采购管理机制。怎样有效不浪费有限的非战略性资产成为制约中小型生产企业发展的瓶颈,如怎样以最低廉的成本抢占市场份额,取得最具竞争力的核心竞争力等都是采购管理机制所应解决的问题。
二、完善中小型生产企业采购管理的必要性
结合中小型生产企业的现状和特点,得出完善采购管理模块对于中小型生产企业来说是必要且必须的,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路径。原因如下:
(一)采购管理环节的至关重要地位②。采购管理环节直接决定中小型生产企业的采购成本。采购成本的高低是中小型生产企业抢占市场的直接和主要动力,若采购环节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无形中使中小企业背负了可能盈利的机会成本。
(二)中小型生产企业灵活性高。若能有效利用有限的非战略性资产,节约时间和减缩每周期的产品资金占用时间,则相对减少了生产型企业的资金现值耗用量。
(三)中小型生产企业的采购管理和生产产品的销售渠道相仿,可以通过类似采购管理模式的渠道把握好终端市场,控制产品的走向和有序的销售渠道,相当于为中小型生产企业解决了生产企业周期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销售”环节,实现利润,完成生产周期,圆满完成“资金――商品――资金”的循环。
三、采购管理模式优化―借鉴引合采购管理模式
现有的中小型生产企业的采购模式是一种较为传统的采购管理模式③,从管理现状分析看还存在采购质量管理薄弱、库存管理和控制环节薄弱、采购方与供应方信息不畅、供应商管理不善等方面的问题,对公司生产、组织结构关系、外部供应关系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④。
(一)联合采购管理模式概述
相对于传统采购理念,现代采购理念改变体现在:从追求功能到追求协作过程;从追求利润到追求可获利能力;从注重交易到注重关系的建设;从交易产品清单到交易信息⑤。中小型生产企业根据地区优势实施联合采购,形成规模效应,改善与供应商的关系,建立高效、精干的采购模式,能有效降低采购成本⑥。相比原有采购管理模式,联合采购管理模式体现了以下特色:
1.高效快捷。新的采购模式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整合采购力量和采购资源,降低成本,提高了库存周转率,增加了资金利用率,提高了采购效率。
2.灵活性。新的采购管理模式下,各企业之间的原材料的采购加强沟通,增强了对卖方市场的分析预测功能,有利于适时、灵活地调整采购策略,最大限度的降低采购成本。
3.战略性。新的采购模式对外加强了对供应商的管理与合作,采购部门不再是单纯的负责购买原材料,还负有培育战略原材料供应商的职能,逐步与卖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二)联合采购模式下的成本控制措施⑦
1.供应商管理措施
供应商的管理是采购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重要环节。对供应商实施动态管理――实现量化考核,建立原材料供应商考核评分标准,并进行评级,对考核不合格或者得分较低的供应商,视情况减少或终止业务往来。考核评分标准可确定为质量、价格、计划、服务等四个指标,具体量化过程为:
(1)质量:10分,权重为3,以交付批退率进行考核:
批退率=退货批次÷交货总批数。得分=30分×(1-批退率)。
(2)价格:10分,权重为3,以标准价格为基准进行考核:
根据市场最高价、最低价、平均价、自行估价制定一标准价格。
每高于标准价格1%,扣3分。
(3)计划:10分,权重为3,以逾期率和合同兑现率来考核:
逾期率5分,逾期率=逾期批次÷交货批数。得分=5分×(1-逾期率)。
(4)其它:逾期一天,外扣1分;逾期待料影响生产1次,扣5分。
合同兑现率5分,合同兑现率=实际上交货数量÷合同约定数量。
得分=5分×合同兑现率。
服务:10分,权重为1,以配合度为标准进行考核。
配合度 10分 出现问题,不太配合解决,每次扣1分。使用单位批评或抱怨1次扣3分。
经过量化计算了供应商的得分,并对之予以评级。并针对个级别采取差别策略,如:针对A级优秀供应商加大采购量;针对B级优秀供应商正常采购;针对C级优秀供应商减量采购或暂停采购;针对D级优秀供应商予以淘汰。根据供应商的考核情况,安排当月计划量,引导供应商向供应质量好、价格低、合同兑现好、发运守规方向发展⑧,对供应商进行严格控制。
2.价格控制措施
(1)通过付款条款的选择降低原材料采购价格。
(2)把握原材料价格变动的有利时机。
(3)选择信誉佳的原材料供应商与其签订长期合同。
(4)充分进行采购市场的调查和信息收集。
(三)联合采购管理模式实际应用案例
中国石化湖北化肥分公司在联合采购管理模式下,煤炭采购管理的各环节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进。
供应商管理方面:联合采购管理模式建立了供应商考核评价机制,融入了战略采购的理念,通过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核,把供应量向诚实守信、实力强的供应商倾斜,其结果是供应商的质量不断优化和实力的增强。
采购价格控制方面:联合采购管理模式强化了市场分析预测功能。采购价格必须以市场分析和预测人员的调研分析为依据,不断调整采购策略,减少了采购价格确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实现了有效控制采购价格。
采购质量保证方面和库存管理方面也都有显著的改善,总的来说,联合采购管理模式不仅可以发挥规模效应,控制采购价格,还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四、总结与展望
联合采购管理模式在中小型生产企业采购管理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如下:
通过以上信息可以看出,中小企业之间是合作竞争关系,虽然有竞争,但是相互之间有共同的利益基础。在同种原材料加工不同产品的中小型生产企业之间更容易形成地区效应和规模效应,联合采购模式较容易渗入各企业之间,促使最佳效益的形成。在同种原材料加工同种产品的中小型生产企业之间,也可能运用联合采购模式,实现共同的利益,达成均衡协议。因此,联合采购管理模式在中小型生产企业采购管理中运用是可行的,存在运用联合采购模式的客观条件和理论依据。
联合采购管理模式是基于煤炭采购管理的现状提出来的,把联合采购模式运用于中小型生产企业的采购管理中,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对原材料也能做到战略管理,及时有效的更新信息,做到动态及时准确的购入原材料,缩短资金占用周期,保持足够库存保证供应生产所需,实现利润最大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此模式在中小型生产企业中的运用还存在一个不断更新、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在实际运行中去总结提高。在中小型生产企业中借鉴学习引合模式的同时,还应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适当做出调整。
注释:
①贾明明.当代中小型企业现状及发展策略.商情.2010(10).
②孙明贵.采购物流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③甘华鸣.采购.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
④周云.采购成本控制与供应商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⑤吴敏洁.企业跨国集成MRO采购模式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6.
⑥孙明贵.采购物流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⑦甘华鸣.采购.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
⑧周云.采购成本控制与供应商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1]孙明贵.采购物流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甘华鸣.采购.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
[3]周云.采购成本控制与供应商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唐蓉.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成本控制.铁道货运.2008.
[5]张蓓.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制造企业采购成本管理研究.中国储运.2007.
[6]傅宏平.中国石化湖北化肥分公司煤炭联合采购管理模式研究.2010.
[7]宋力刚.国际化企业现代物流管理.中国石化出版社.2001.
[8]Henrik Agndal and Ulf Nilsson.Activity-based costing:effects of long-term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s.Qualitative Research in Accounting & Management.2007.
篇10
1.精氨酸类药品采购与使用中新管理模式的建立的必要性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关系到广大群众的特殊利益,科学地管理药品的采购与使用能有效地维护患者的利益,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因此,要在药品的采购与使用中进行严格的监管,以建立和完善新管理模式,规范药品采购与使用的具体工作流程,遏制与预防医药采购和使用中的不正之风,这样才能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助于卫生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精氨酸类药品虽然并不能专门的治疗某项疾病,但是却可以使伤口尽快的复原、同时促进细胞分裂,另外还可以提高人们的免疫力,也正是因其具备上述这些优势,所以精氨酸类药品一直以来都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但是因为无论多么有效的药物都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医院或者是药店在采购这类药品时,要多加注意。传统的管理模式缺陷突出,所以使用新管理模式十分必要。
药品采购与使用原本就是医院重要的内容,有效的采购与使用可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同时对社会也有一定的益处,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医药改革阶段,在这一环境背景下,切实做好精氨酸类药品采购与使用工作的确十分重要,因为这一类药品的采购与使用工作做好之后,完全可以给其他类药品进行借鉴,进而促进整个医院药品采购与使用管理模式的建立。
传统精氨酸类药品在采购时需要通过药剂科,该科室制定相应的计划之后,交给领导,领导审批之后,再向供应商进行购买。但是新模式建立之后,在采购精氨酸类药品就需要利用卫生采购平台,在这一平台之上,通过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供货单位主要是协管公司,这一过程会受到采购中心的监管,这一新管理模式不仅可以省略了很多药品采购环节,同时也能避免传统管理模式的缺陷。同时,新管理模式建立之后,如果需要更换精氨酸类药品,可以通过药事管理委员会来决定,这样可以防止盲目追求高、新等现象,进而保证采购的精氨酸类药品质量优良,成本低廉,这对医院采购成本支出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能够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新管理模式建立与应用之后,医院以此为参考,推广到药品采购与使用中,在此基础上,医院还需要建立建全药品采购制度,注意相关操作行为,注重精氨酸类药品的采购管理,这就规范临床用药行为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还需要制定公正合理的奖惩制度,只有如此,才能让整个医院的药品采购逐渐的走向正规化,同时也可以防止出现非法促销精氨酸类药品现象,其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能够推动我国卫生事业的良性发展。
2.新管理模式在精氨酸类药品采购与使用中的建立与应用
新管理模式是在新医改快步前进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能满足新医改对药品的采购与使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使新医改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应用新管理模式,制定科学和规范的管理制度,能有效避免在药品采购与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的不良现象。针对传统精氨酸类药品采购的管理模式,在精氨酸类药品采购与使用中建立新管理模式,应该从教育宣传力度、精氨酸类药品采购操作程序、相关规章制度和监督管理手段等四个方面进行加强与改进,以促进医院和精氨酸类药品采购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
2.1教育宣传力度方面
要想切实做好教育宣传工作,医院的领导班子要率先带头学习上级有关精氨酸类药品采购管理改革的相关规定,把握关键环节,把责任落实到位,进而规范精氨酸类药品采购行为;其次,要认真组织精氨酸类药品采购中心、药剂科等职能科室进行集中学习和教育,要根据有关制度规定科学的开展学习,将岗位责任制落到实处,让相关职能科室能在采购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规范采购行为;此外,还要积极开展精氨酸类药品采购管理的普及教育,向员工传达上级规定,并明确医院的管理规范和奖惩措施,增强全员落实制度的积极性。
2.2精氨酸类药品采购操作程序方面
要在药品的采购与使用管理工作中,坚持逐级审核报批采购计划,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招标采购和区域联合采购,并依靠上级组织的力量对采购计划加以实施,切实规范精氨酸类药品采购的操作流程,使药品的采购更加规范和透明,进而保证精氨酸类药品采购的质量,减少在精氨酸类药品采购与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
2.3精氨酸类药品采购规章制度方面
在药品的采购与使用中,存在着制度设计落后和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因此,要严格制定并执行医疗设备的审批制度,完善药品的采购计划制度,建立健全货物验收制度,切实推行仓库月盘点制度。同时,采用双管理模式对高值内置耗材科进行管理,并将设备的使用效益纳人质控管理工作中,加快完善精氨酸类药品采购与使用工作中的规章制度,促进精氨酸类药品采购与使用的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最大限度地维护医院和患者利益。
2.4监督管理手段方面
要切实做好药品的采购管理,与有效多样的监管手段密不可分,因此,要充分完善监管机制,采取多种多样的监管手段对医院的药品采购进行立体化的监管。要强化纪检与审计的全程监管,还可以通过设立监督办公室、公开监督电话等方式,鼓励群众积极对在药品的采购、使用以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同时,还要接受社会舆论与大众媒体的监督,及时对在精氨酸类药品采购与使用中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整改,将药品的采购与使用管理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3.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对精氨酸类药品采购与使用中新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应用进行研究十分必要,因为精氨酸类药品的采购与使用是医院药品采购与使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新管理模式在这类药品中应用成功,完全可以推广到其他产品中。这对整个医院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也能够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张伶俐,李枢.药品采购与使用中新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01).
篇11
1 引 言
早期的企业采购管理中,间接采购的定义通常是指通过中间商实施采购行为的方式。而近些年来,随着采购管理的发展,间接采购有了另外一种新的概念在慢慢兴起。在很多跨国企业中,间接采购指的是对企业间接物料的采购,所采购的商品和服务不直接进入最终产品来销售,不被最终顾客所消耗。这个概念之所以有所发展,是因为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企业产品差异化不大所造成的直接采购所能节约的成本越来越少。因此,大多数企业认识到重视间接采购的必要性。特别是国有企业,随着采购职能的日益重要,国有企业对采购部门越来越重视,制定的采购制度越来越完善。但就我国现存的管理现状而言,间接采购还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真正兴起。本文希望通过对企业间接物料采购管理(以下称为间接采购管理)的探讨,能够对国有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间接采购管理的重要性
直接物料的采购在早期的采购管理中就受到了重视,直接采购管理也变得日趋成熟。与直接采购相比,间接采购是一直被企业忽视的采购活动。而更多的跨国企业却发现间接采购在企业的运作生产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加强企业间接采购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2.1 降低采购成本
间接采购所采购的物料是用来支持企业日常运转的商品和服务,通常分为运营资源管理类(ORM――Operating Resource Management)和维护维修运营类(MRO――Maintenance,Repair and Operations)两大类。ORM 是指维持企业运作所需的办公用品、IT 设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市场营销工具和服务、差旅的预定、项目的培训以及资本货物等;MRO 是指用来修理任何种类的机器或电气设备,处理工厂的设备失灵、损坏及执行日常活动,来保持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或避免麻烦产生的备品备件和设备、耗材等物资。对于所有企业来说,间接采购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这两种间接物料的采购都占用极大一部分的采购成本,如果建立专门的间接采购部门和配备专业的采购人员,可以为企业降低不少的采购成本。
2.2 降低总成本
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曾说过:“在企业中,采购部门和销售部门是唯一两个产生收入的部门,而其他部门的运营都只产生运营成本。”每个企业的构成总成本的各项成本都错综复杂,只有从各个环节都注重成本的节约,才能使总成本有所下降。采购人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尤其是IT系统和技术,优化供应链各方信息的分享,协调计划,在市场需要的恰当时间,通过及时准确地供给客户所需的产品和服务等途径来降低企业的总成本。比如,采购合适的供应链所需软件、系统及服务,选择合适的物流供应商、商旅供应商及业务模式等。
2.3 帮助企业增加产能
在制造型企业中,MRO的采购占了企业采购中的很大一部分比例,有的甚至超过了直接物料的采购,而这些间接物料采购品质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产能大小。采购人员可以通过采购到新型的质优价廉的间接物料,把现有的生产线的产出率提高30%。或者,找到一个能够提供不同颜色和尺寸,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供应商,使得企业可以利用现有生产线生产出更多种类的产品,满足客户需要。
2.4 帮助企业增加销售价格
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生活的品质,这使得间接采购的高效性和专业性越来越重要。尤其对品牌企业和国际知名企业来说,在市场产品宣传和企业品牌宣传上都投入不菲,如果采购人员对这部分服务采购做得好,产品和品牌宣传好,可以直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同时,制造型企业如果能采购到新设备,生产出外观更好的产品,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样也能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
3 国有企业间接采购管理现存的问题
在我国,大部分的国有企业还采用十分传统的采购方式,一种方式就是通过企业所在地附近的批发集散地或直接的生产厂家来购买,另外一种方式则是通过企业周边的小贸易商或超市、商场等零售场所进行多点采购,这就导致了企业购平均采购成本过高,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国有企业间接采购现存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四点。
3.1 国有企业间接采购组织结构不完善
不像直接材料的采购,间接采购长期以来一直被企业管理者所忽视或轻视,大多数国有企业内部没有设置专门的间接采购部门,甚至没有间接采购岗位的设置,普遍的做法是把间接采购活动分布在其他各个部门,没有专门的负责人员,可以说是对间接采购没有专门的管理。而大多数跨国企业都设有专门的间接采购部门,有专业的间接采购人员对间接物料进行采购,虽在管理上存在一些麻烦,却降低了总的采购成本。
3.2 间接采购的成本难以控制
间接采购的对象一般都是小批量、多品种的,且时间上没有规律可言,无法准确预测需求,因此成本很难控制。而且由于国有企业特殊的企业性质,采购一般都依据上层领导的个人喜好,有些甚至没有权力制衡机制,这就导致了腐败问题的存在,在成本控制上加大了难度。有的国有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理念相对落后,对于供应商的选择较多关注采购交易环节成本而忽略采购对象的总拥有成本,这也使得成本居高不下。
3.3 供应商众多,难以管理
一般国有企业的间接采购额可占采购总额的25%左右,但供应商的数量却是采购总额的2~3倍,在所有供应商中占比可达80%。虽然间接采购所占的采购总额比较小,但间接物料对企业运作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仍然要管理好这些供应商。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采购的间接物料也不断推出新产品,即使对物料采取标准化集中采购,因存在不同的市场渠道,也会存在不同供应商的可能,这就要求企业建立合理的供应商管理机制,增加了管理人员的难度。
4 提升国有企业间接采购管理的建议
4.1 成立间接采购管理职能部门
国有企业的间接采购活动分散在企业中的各个部门,由于对同一产品的重复询价或购买的不一,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也使得企业的间接采购成本居高不下。间接采购业务在企业采购成本中高达30%~60%,由于缺乏适当的管理,不但造成企业财力的浪费,也让企业对于很大一部分的成本缺乏控制和监督,而由间接采购管理部门来对企业所有的间接采购活动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询价,统一购买,既优化了企业的内部管理,也将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成本节约,使之成为真正的“第三利润源”,所以成立专门的间接采购管理职能部门成为很多企业的当务之急。如今,很多的跨国企业,如宝马、博世等都已经纷纷成立专门的间接采购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企业内部所有的间接采购业务,控制间接采购成本,力求给企业带来利润的增长和竞争力的提升。
4.2 转换间接采购方式
除了在企业中建立间接采购职能部门外,企业还可以转变传统的间接采购方式,把分散在各业务部门独立进行的采购活动集中起来,来达到有效控制成本、有效供应商管理等目标。这种新的采购方式包括集中采购、联合采购或采购外包。
之所以采用集中采购,是因为集中采购代表采购权利的集中。企业能够集中所有分公司和全集团的采购力量,对供应商产生影响,在采购活动中处于有利地位,以便于采购成本的降低;同时,采购活动的集中能够统一管理供应商,降低了企业的管理费用。联合采购就是合并对同一货物或服务有需求的买方,以相互合作的方式利用同一个采购商向供应商统一订货。通过联合采购扩大采购批量,降低采购成本。采购外包是企业在集中精力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外,把全部或部分采购活动外包给相应的专业采购公司。
4.3 实现对间接采购的信息化管理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企业中各项活动的信息化管理越来越普及,企业管理者利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来实现管理上的创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发展自身的核心技术,挖掘出更新的采购方式,增强市场竞争力。将企业的间接采购信息化管理提上日程。
5 结 论
本文首先对间接采购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对我国国有企业间接采购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根据现状挖掘出了现存的实际问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下面几种建议:①成立间接采购管理职能部门;②转换间接采购方式;③实现对间接采购的信息化管理。随着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开始重视间接采购,希望以上建议对更多的国有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艳桃.间接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篇12
操作过程中存在随意性,不能严格按招标采购的程序执行,产生不公开、不公平、不公正的行为,这样势必产生暗箱操作,容易发生营私舞弊,甚至变“分散腐败”为“集中腐败”。
采购主管机构与采购执行机构的职责不清,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容易产生效率低现象。
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品质、知识、能力、身体等四个方面的素质。随着市场经济日益激烈的发展,要求采购人员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加强业务能力,掌握采购产品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加强采购工作的岗位职业教育更为重要。但目前很多企业只重视效率,而忽视防范采购工作的岗位职业教育,大多采用经济手段进行奖惩采购人员,使采购人员对自己的要求逐渐降低。
二、加强采购管理的必要性
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成本的降低的要求。降低成本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消耗,二是降低采购过程中的采购价格。传统的成本管理主要解决降低生产消耗的问题,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挖潜是很有限的;采购过程由于市场随时在变,采购过程中的降低成本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加强企业物资采购管理规范性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采购行为增加难度,企业必须对采购物资的质量、价格、供货方式、信誉等方面加以比较选择,这就要求企业要切实加强采购管理;另外,五花八门的促销手段、返利、回扣、提成等方法来推销产品,如果没有严格的采购管理制度加以规范和监督,就会产生、腐败,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
三、企业采购管理对策
(一)用健全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物资采购管理
明确物资采购机构的职能范围。弄清企业采购业务的工作职责,对物资采购的实施、质量的检验、资金的动态管理、采购的监督控制、综合考核等职能进行划分,明确这些职能的主管部门和他们应负的职责。做到机构到位、职能到位、管理到位。实现采购权、验收权、保管权的分立。
遵循物资采购的四条原则,即质量第一,价格最优,服务最好,信誉最佳的原则。
建立健全严格的规章制度。制定价格管理办法、招标管理办法、集中采购管理办法和相应的配套实施细则。
根据所需物资的特点确定采购方式。实行招标采购,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协商询价采购。
对新供应商进入应建立严密的准入制度和定期评估制度。按照ISO 9000标准,安全认证、强制认证、生产许可等要求进行资格审查,为已经建立联系的供应商建立档案,根据其履行合同情况及时分析其所供物资的质量、价格、信誉等情况,进行合格供应商的评估。
物资采购的监督检查。财务、审计等部门应参与物资采购的全过程,并通过审查账簿、定期盘点,对材料计划的执行情况、质量、价格等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指导。
(二)科学合理地选择物资采购方式
设立计算机采购、验收台账,建立局域网,实现资源共享。材料采购、供应、审计等部门要将本企业所需物资按品种分类,将价格质量标准、验收、领用情况及供应厂商资料输人计算机,建立局域网。这样,既可随时了解材料需求、质量、价格等情况,节省人力物力,又可防止人工操作的不规范。
大型工程及大额采购宜采用公开招标采购制度。由于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时效性强,物资需用量大,质量要求高,要根据采购部门材料计划编制集中采购方案,按照招标程序,制定严密的招标实施措施。采用公开对外招标.选择实力相当的竞标供应商更符合企业采购实际,既可以保证质优、价低.又能满足工程时效性的要求。
篇13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大大加强,生产和销售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直接推动了采购和供应链的全球化,对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采购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在采购与供应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存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不足,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制约了采购与供应管理战略地位的提升。因此,探索满足市场需求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势在必行。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际贸易日益活跃,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和国际供应链系统的重要环节,成为许多跨国企业的全球采购基地。国际采购、工商企业采购、政府采购这三大需求,已经促使采购管理队伍的迅速壮大,并由原来的区域性向全球性扩展。一方面,大批外资、合资企业涌入,他们对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行业经验的采购人员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另一方面,众多国内企业逐步认识到采购成本节约对企业经营的重要价值,必须迅速提高自身采购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以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同时,采购与供应管理岗位涉及面广,无论何种性质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都有采购行为,都需要采购与供应管理方面的人才。
随着政府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化,政府机构加强了对采购行为的规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自实施以来得到快速推广,在节约财政资金、加强廉政建设方面成效显著。通过规范的符合国际市场运行准则的采购行为增加营销价值、获取政府订单、进入国际市场已成为企业提升核心价值的有效手段。改革及有序开放政府采购市场,对加速培养专业化和复合型政府采购人才、加强政府采购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采购职业人员需求巨大,高级采购职业人员短缺尤为严重。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尤其是采购计划、采购项目管理、招标投标、谈判签约、物料监控、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专业采购人员是非常稀缺的。
高校毕业生是采购专业人才的主要来源,但我国高校的采购专业建设已经严重滞后于人才市场的需求。教育部1998年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没有列入采购专业,2004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在财经大类里也没有列入采购专业。虽然一些高校尝试在其他专业下开设采购管理方向,或者被批准为目录外新专业,但数量不多,其所培养的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全国自学考试涉及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但覆盖的范围和影响力比较有限;职业培训主要以职业资格认证为主,而职业资格证书种类较多,认证费用高昂,良莠不齐。上述因素交汇在一起,影响了采购人才市场的规模和质量,制约了我国采购职业的发展和采购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方面,采购人才需求的猛增,另一方面,教育滞后导致的人才供给不足以及人才职业素质和能力的不足,由此产生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高职院校培养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必要性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专业人才与团队的开发是采购与供应管理发展的基础。转型期的采购与供应管理,其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增加对人才素质的开创性、主动性和应变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采购方面的人才总体素质普遍很低,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知识覆盖面和专业能力比较欠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在国内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2009年《中国采购发展报告》显示,我国采购管理的总体水平仍不高,表现为一些采购绩效指标不高;采购绩效与公司目标设计的结合不够紧密;采购部门在组织中的战略作用并未充分显现;采购管理与供应商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程度不高等等。成本控制是采购对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贡献,商品质量、原材料市场和人才问题则是采购管理面临的三大主要挑战。
基于采购与供应对企业成本的节约效用,高层领导应更加重视采购与供应管理的战略性特征,以更加开放的眼光和创新的思路,加快培养和储备具有战略思考能力的采购与供应专业人才,构筑更具全球性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为解决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的供需矛盾,必须通过政府、企业和高校的共同努力,构建多途径、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采购与供应管理向供应链和价值链升级的需要。
高职院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专业及培养方向,依据职业能力和素质构建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进行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弥补高等教育对采购专业人才培养的短板,推动高职院校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需求驱动的高职院校采购与
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定位和建设理念 (1)专业定位。以供应链中的采购与供应活动为工作内容,以完成采购与物资供应为任务,为工商企业、政府机构和外资企业培养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以提高采购与供应效率,发挥采购利润杠杆效应,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2)建设理念。以市场需求和职业资格为导向,以典型采购与供应流程(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任务驱动模块化设计理念,设计7个任务模块,并提炼每个模块对应的职业能力,构建融理论知识、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于一体的“工作任务驱动教学与实践实境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掌握现代采购与供应管理的最新理论知识和技术,熟悉采购相关业务环境及采购与供应业务运作流程,具有供应商开发、采购与供应、库存控制等核心职业能力,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及英语应用能力,在工商企业、政府机构和跨国企业从事需求分析、采购计划、采购谈判与招标、供应商管理、库存管理、物料供应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
职业范围和职业发展 在工商企业、政府机构和跨国企业从事需求分析、采购计划、采购谈判与招标、供应商管理、库存管理、物料供应等工作,起步岗位是从事基层操作的采购员、采购助理。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可以按照采购职业的职业发展规划向管理级和规划级岗位晋升,具体如表1所示。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具体如表2所示。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以典型的采购与供应流程为主线,按照任务驱动模块化教学设计理念,对7个流程环节对应的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和提炼,确定每个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能力,并依据工作任务及其职业能力,设计了相匹配的12个任务模块与课程以及相对应的实训、实践课程。为了加强对采购与供应基础理论的理解,还设置了4门基础课程。由于政府采购、工商企业采购和国际采购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别,因此应根据不同采购类型的特点设置相应的特色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实践活动。具体如图1所示。
引入职业资格认证 为加快采购人才的技能培训,规范采购行为,统一操作标准,提高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必须对从事采购行业的人员实行资格化管理。采购职业资格认证有利于提高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同时应按照采购职业资格标准整顿现有的采购队伍,进一步规范采购管理,使采购人员的操作技术与技能更加趋于正规化、规范化。为了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采购专业人才,高职院校要做好采购职业资格的认证和对接,鼓励学生获取采购职业资格,将有助于毕业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为进入采购职业奠定基础;高校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对接,可使毕业生能顺利地向采购职业人员转变,而采购职业资格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是构建采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目前采购职业资格认证有三种国外证书和三种国内证书,国外证书包括: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的CIPS认证;美国采购供应协会的 CPM(注册采购经理)认证;国际贸易中心(ITC)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国际资格认证。国内证书包括: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国家采购师职业认证;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和教育部考试中心联合颁发的CPS证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采购师认证。这些证书各具特色和适合范围,有的还有实际工作经验和学历方面的要求,对在校学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校资源和特色选择符合条件的证书,并实现证书与教学的对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采购知识和能力,为将来的认证奠定基础。
纵观采购与供应的战略作用和发展趋势,国际采购、工商企业采购和政府采购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内涵,要分别研究其运作流程和管理模式以及相匹配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因此,做好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强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的统一协调,构建多层次、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体系非常重要,这也是未来采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何黎明.应对采购与物流管理的未来[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1):62-65.
[2]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采购发展报告(2009)[R].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3-18.
[3]倪东生.构建我国国际化采购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5(10):32-35.
[4]宋玉卿.采购管理专业建设研究[J].物流技术,2010(9):146-147.
[5]倪东生.政府采购领域专业教育的作为与突破[J].中国流通经济,2011(8):79-83.
[6]冯华,宋玉卿,郭红莲.建设“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的必要性研究[J].经济师,2005(5):119.
[7]况敏.对职业导向的高职档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1(18):49-51.
[8]王焕琦,杜培革,张丽华,安丽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1(14):12-14.
[9]魏银霞,郭庆.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20):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