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教学设计的性质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教学设计的性质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教学设计的性质

篇1

设计背景

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是教育事业进步的动力,信息技术的大量、广泛的运用,给教育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变化,也对高中化学教学也带来了明显的整合效应。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有着直观、高效等优势,信息技术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服务于学科教学的得心应手的教学媒体,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本案例是高二化学《铰盐的性质》一节内容在网络环境下具体的教学实践,结合了农业生产知识,作为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整合的一个教学案例。

案例过程

1 课前准备:(本节课之前已完成氨、氨的实验室制法等内容)

1.1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在网上查找有关铵态氮肥的使用的内容、图片或录像;

1.2仪器和药品:

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胶头滴管

药品:氯化铵、硫酸铵、碳酸铵(或碳酸氢铵)、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硝酸、AgN03溶液、PH试纸、红色石蕊试纸

2 提出问题

2.1引言:氮肥是农业生产中最常使用的化肥之一,是三大化肥元素氮、磷、钾中重要的营养元素。什么是氮肥?氮元素对植物生长有什么作用?氮肥的分类有哪些?

2.2学生:介绍各自查找的结果、打开相关网页,播放有关铵态氮肥的使用的录像、图片:

①含有作物营养元素氮的化肥称为氮肥。元素氮对作物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组成部分、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叶绿素的组成部分。氮还能帮助作物分殖。施用氮肥不仅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还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②常用氮肥常分为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即铵盐(硫酸铵、碳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等),硝酸盐,其中硝酸铵既是铵态氮肥也是硝态氮肥,还有有机氮肥如尿素等。

2.3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做出肯定的点评后指出,水稻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水稻播种面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而产量则占一半以上。世界上近一半人口,包括几乎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的人口,都以稻米为食。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较多铵态氮肥。要想知道贮存和使用铵态氮肥时要注意些什么,那先来进一步认识铵盐的性质。

3 探究铵盐性质

3.1铵盐的物理性质

[展示]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铵盐样品。

(提问)铵盐物理性质从哪些方面体现?这些铵盐的外观如何?

[学生]固体的物理性质可以从颜色、状态、溶解性等方面去分析。这些铵盐都是白色或无色晶体。

探究1:铵盐在水中能否溶解?在水中溶解性情况如何?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

(学生讨论,得出探究方案,独立探究)

[方案]将铵盐各取少量分别装入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稍加振荡,观察。

[现象]各种铵盐都很快溶解在水中,形成无色澄清溶液。

[分析]由于铵盐都是典型的离子晶体,所以很容易溶于水中。

[结论]铵盐易溶于水。

[提问]根据铵盐易溶于水的性质,作物能直接吸收利用,肥效快速,那贮存和使用铵态氮肥时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铵态氮肥要贮存在于燥处,防水防雨,应深施人土,不要在雨天施用……

探究2:铵盐的水溶液酸碱性如何?(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得出探究方案)

[方案]用PH试纸检测铵盐水溶液的酸碱性:分别用玻棒蘸取上述试管中水溶液,滴在PH试纸中部,立即与比色卡对照。

[现象]PH试纸呈红色或黄色。

[结论]铵盐水溶液PH值小于或等于7,溶液呈酸性(氯化铵、硫酸铵)或接近中性(碳酸铵、碳酸氢铵)。

[分析提问]铵盐水溶液多呈酸性或接近中性,其原因我们将在后面章节学习到。

那么在贮存和使用铵态氮肥时又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长期施用铵态氮肥会使土壤酸化,不利于植物生长。

探究3:初中学习过碳酸铵、碳酸氢铵在受热时会发生分解,其它铵盐是否也是这样?(学生分析讨论得出探究方案)

[方案]将少量氯化铵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

[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的氯化铵晶体消失,试管上部有白色固体凝聚。

[提问]试管上部的白色固体是不是氯化铵?这是氯化铵的升华吗?如果白色固体是氯化铵应如何检验?

探究4:上述实验现象是氯化铵分解了还是升华了?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合作交流、相互分析讨论,通过网络查找氯化铵的分解温度和熔点、沸点。)

(结论)从网上查找到氯化铵的分解温度是237.8℃熔点338℃(升华)沸点520℃。从而可知,加热氯化铵时未到其熔沸点就早已发生分解,上述实验现象是氯化铵的分解而不是升华。

[讲述]铵盐的受热会发生分解,但不是所有的铵盐受热分解都产生NH3。

[提问)贮存和使用铵态氮肥时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铵态氮肥要贮存在阴凉处,密封包装,远离热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不要在大太阳天时施用,施肥时埋入土中……

探究5:如何检验试管上部的白色固体是不是氯化铵?

(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得出探究方案,教师引导学生从上节所学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中得出NH4+的检验方案]

[方案]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少量水;②取①中所得溶液,滴入AgN0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④取少量白色固体与熟石灰混合,放入试管中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现象]①白色固体易溶于水;②加AgN03后有白色沉淀产生,沉淀不溶于稀硝酸;③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结论]白色固体中含有Cl-、NH4+,这是氯化铵固体。

[分析]氯化铵受热分解为氯化氢和氨气,遇冷时二者又重新结合为氯化铵,类似于“升华”现象,但不是升华而是分解。

[思考)铵盐与碱混合是否都会产生氨气?

探究6:如何检验NH4+?(学生分析讨论得出检验方案,并用实验验证)

[方案]将待检验物质与碱混合,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是否有NH3产生。

[验证]在盛有硫酸铵溶液的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试管,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现象)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结论]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触到碱性气体才会变蓝色,该气体是NH3,这种方法可作为铵盐的检验方法,因为铵盐遇碱会产生NH3。

[提问]铵盐遇碱会产生NH。那贮存和使用铵态氮肥时又该注意些什么?

[学生]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存放、混合使用,不宜在碱性土壤中施用铵态氮肥……

[拓展]草木灰是农业上常使用的一种钾肥,其水溶液呈碱性,因此不能与铵态氮肥(铵盐)共同施用。

[学生活动]

4 学生总结铵盐的性质

(板书)三、铵盐的性质:

4.1物理性质:白色或无色离子晶体,易溶于水;

4.2化学性质:①受热易分解

③NH4+的检验:将待检验物质溶于水,加入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是否有NH3产生(看试纸是否变蓝)。

5 作业:完成课后习题,熟记本节所学各反应方程式

教学反思

本教学过程是利用了探究式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环境下学习有关的内容,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的资料,获取知识,创设情景,激起悬念,引入课题,同时通过教师点拨引出探究问题,让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

在探究铵盐性质过程中,采用了学生用网络查找、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和投影仪投影(投影学生们的各种各样的探究方案,经师生共同讨论后采取更好的方案来进行探究问题)、黑板板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教学体现了传统教学、探究式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有机结合;同时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信息技术毕竟是教学中的辅助手段,在传统教学与探究式教学中起到的也只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本节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下面一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并设法解决的:

(1)信息技术教学,特别是网络环境教学。是不是能适合所有学校、教师和学生?一门学科有多少节课能这样去上呢?尤其是在时间紧,教学任务重的现状下,准备好这样一节课要花去学生、教师多少时间?

篇2

胶体属于分散系内容,知识相对独立,但胶体知识与生产、生活和高科技(纳米材料)联系密切,并与物理、生物等学科知识有一定的交叉。本部分知识有一定的综合性,适宜于对学生进行学科内和多学科间综合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化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加强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加强与物理、生物等学科的渗透,加强多种媒体的运用。本节课采用了“启发引导,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胶体等概念

2、认识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3、能够通过实验区分胶体和其它分散系

过程与方法:1、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能够运用观察、实验等科学方法探究胶体的本质

3、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实验事实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活动,并获得成功体验

2、形成乐于探索、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胶体的性质

教学流程

【课题引入】运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以下图片:早晨阳光射入森林的美丽景象、自然形成的五彩石头、河流入海处冲刷成的三角洲、彩灯刺破夜空形成的绚丽景色以及大自然中的云山雾海,这些色彩斑斓的画面将会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这时,老师就会及时地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加以总结,很容易得出这些物质都是混合体系这样一个结论。

【教学环节】

【讲解】: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混合体系。在分散系中,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叫分散质,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叫分散剂。

【提问】:以前我们学习过物质的分类,那么,分散系又可以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来进行分类呢?

【讲解】: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液、固)来分,可以分为九种不同的分散系。请试着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分散系的例子并加以讨论交流。展示PPT。

【过渡】:分散剂如果是水或液体时,分散系又可以分为什么呢?

【讲解】: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的为溶液,大于100nm的为浊液,介于两者之间的叫胶体。对于溶液和浊液大家都比较熟悉,我们具体来研究一下胶体。

【过渡】:胶体究竟是如何制备的呢?

【讲解】:通常制备胶体的方法有两种:分散法和凝聚法(物理凝聚法和化学凝聚法)。

【活动】:播放运用化学凝聚法制备Fe(OH)3胶体视频

【讲解】:方程式:FeCl3+3H2O(沸水)Fe(OH)3(胶体)+3HCl,注意事项:①沸水、饱和FeCl3溶液,②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后停止加热,③不能用自来水,也不能搅拌 ,④不用“”,写胶体。

【演示实验1】: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置于暗处的CuSO4溶液和Fe(OH)3

胶体

【学生总结】:照射Fe(OH)3胶体可以观察到有一条光亮的通路,而照射CuSO4溶液时无此现象。

【讲解】:这就是胶体的第一个性质——丁达尔现象,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物理方法。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现象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线进行了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

【活动】:观看动画,解释生活中的丁达尔现象。

【故事引入】:1827年,Brown在用显微镜观察花粉时发现花粉颗粒不停的无序运动。在胶体里,胶粒不断地进行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叫布朗运动。这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也是胶体的第二个性质[1]。

【活动】:观看胶体微粒在某一时间间隔中的运功轨迹动画。

【演示实验2】:在一个U形管里盛有红褐色的Fe(OH)3胶体,从U形管的两个管口各插一个电极,通直流电,经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学生总结】: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阳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浅。

【讲解】:这表明Fe(OH)3胶粒带正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向阴极移动。像这样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2],这是胶体的第三个性质。

【交流讨论】:胶体的这种性质在实际生活中具体应用

【讲解】:胶体的分离和水泥厂除尘

【故事引入】:生活中的“卤水点豆腐”是把CaCl2(或MgCl2)加入豆浆中发生凝聚制得豆腐。

【讲解】:这是利用了胶体的第四个性质——凝聚。由于胶体胶粒带有电荷,加入电解质后,由于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能中和带有负电荷胶粒的胶体和带有正电荷胶粒的胶体。常用到的凝聚方法有:1.加入电解质溶液 2.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3.加热4.搅拌[3]。

【交流讨论】:同种品牌的墨水为何不能混用?

【演示实验3】:将淀粉胶体和NaCl溶液放入半透膜袋里,再将此袋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之后,分别取烧杯中的液体加入AgNO3溶液和碘溶液中,观察现象。

【学生总结】:AgNO3溶液中会有白色沉淀生成,而碘溶液中无现象。

【讲解】:这是由于Na+和Cl-的直径小可以透过半透膜,而淀粉胶粒直径小不能透过半透膜,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净化胶体,这也是胶体的第五个性质——渗析。

【交流讨论】:医学上尿毒症病人血液透析的原理。

【课后作业】:谈谈生活中的胶体,如何将胶体趋利避害更好为人类服务。

【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胶体的制备,重点研究了胶体的五个性质:丁达尔现象、布朗运动、电泳、凝聚、渗析。

参考文献

篇3

1、教材内容与地位

本节课是新课程实验教材人教A版数学选修2-1第二章第6节的内容。它是学好双曲线性质及利用其性质解决应用问题的关键一课。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曲线与方程的联系以及椭圆及其几何性质。还有双曲线的基本概念。应该说具备了相当的知识储备,足够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来完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及初步运用.

解决办法:布置学生动手操作任务,通过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得到双曲线的的几何性质得出,至于渐近线引导学生证明,培养学生定性分析的数学思想。

难点: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的导出和论证.

解决办法:采用逐步设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疑点:双曲线的渐近线的证明.

解决办法:分三个层次。(1)通过观察几何画板动画展示给出合理猜想(2)通过公式变形定性分析(3)通过详细讲解

三、学情分析

这些学生是第一批接受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他们有强烈的自主探究学习的欲望,有很好的合作意思。而且刚学了曲线与方程及椭圆,已经接触了通过方程研究曲线的思想,具有一定能力自主研究曲线。而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与椭圆的几何性质完全可以类比过来,所以把这堂课设计成学生自主探索,研究发现,体验“研究者”的是非常合适的。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并能从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出发,推导出这些性质,并能具体估计双曲线的形状特征.进一步体会到方程与曲线的联系。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合作学习,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学习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合作学习等能力.

(三)学科渗透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利用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直角坐标系中曲线与方程的关系概念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研究的快乐,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提高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设计使用的教学方法有别于传统的讲授法。主要是采用学导式教学方法与讨论法、发现法相结合。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有老师适时的问题作为过程引导与衔接。

六、媒体选择

PPT辅助;几何画板辅助;实物投影仪

七、教学程序

(一)提出问题: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椭圆及其双曲线的概念,大家告诉我你们学的如何?(学生很有激情的回答学的不错)

那好,我来出考考大家

画出双曲线方程 的草图

(1)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以后相互同学交换成果,比较讨论下,谈谈有何体会。

(2)到学生中去观察,找几个典型错误实例。

(3)通过讨论,再通过投影将几个典型错误实例展示给大家看,让同学感受自己知识的不足

设计意图:抛出问题与学生现有知识产生碰撞,引起学生兴趣。为整节课奠定了一个动手探索,自主发现的基调。

(二)制定方案:谁有办法较准确的画出双曲线方程草图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索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抛出问题:我们是如何画出椭圆草图的?那么是否可以用类比方法解决双曲线 草图?

引导学生要画出图像必须从方程入手,然后讨论确定出研究步骤

(1)确定图像区域

(2)曲线是具有对程性

(3)曲线的大致变化趋势

(4)曲线的开口情况

设计意图:明确研究方案,为后续讨论指明了方向,使得学生的探索具有方向性,有利于问题解决。

(三)剖析问题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第四小组

确定图像区域 负责 / / /

曲线是否具有对称性 / 负责 / /

曲线大致变化趋势 / / 负责 /

曲线开口情况 / / / 负责

(1) 第一小组成果:考察了方程x,y的取值范围得到图像应该在直线 确定的区域外侧(这个探索过程学生完成的很漂亮,主要是学生类比了椭圆草图的得到过程)

动手任务1:大家在白纸上画出双曲线所在的区域

(2) 第二小组成果:图像关于x,y及原点中心对称。

这个过程学生得到有点困难,所以我们实施的启发引导方程f(x,y)=0关于x,y及原点对称会有什么特征。完成这个过程后,学生很快探索出成果。完成情况不错。

思考任务2、第二小组同学的成果能给我们画草图带来何帮助?

学生回答:只要画出第一象限内的草图,然后根据对称性就可以画出全部图像了。

(3) 第三小组成果:方程图像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像y随x增大无限接近 ,但达不到

这个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注意逐步启发教学。我在教学过程中分这么几步:

1、 回顾函数图像变化趋势是考什么来衡量?

学生答:函数单调性!

老师追问:如何判断单调性?

学生答:定义、图像、y随x增大而增大。

2、 双曲线是函数吗?有办法变形成函数不?

学生答:双曲线不是函数,但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像可以理解成函数图像

老师追问:函数解析式是什么?

学生答:

3、 在第一象限内的双曲线对应函数单调性如何?

学生答:y随x增大而增大,所以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单调递增。

老师追问:黑板上画出两种递增的形态是,不是可以随意递增呢?

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值的变化情况!给出2分钟思考时间。学生很快发现

学生回答:无论x有多大函数值y永远比 小

老师答:非常棒!你能解释下为什么?

学生答:

老师问:非常好,大家能根据上述函数关系来回答反应在图像上他们的位置关系有何特征?

学生答:随着x的无限增大,曲线的图像越来越靠近直线 ,但永远不能达到。

老师答:GOOD,大家回一下以前我们研究的函数有没有类似的表述?

学生答:双曲线函数 有这个性质。那条线叫渐近线。

老师答:对,那直线 叫什么好呢?

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渐近线。

4、 你能得到双曲线图像变化趋势吗?

学生答:能,根据对称性就可以完成了。

动手任务3:大家在草稿纸上继续完成我们刚才没完成的草图。(给同学动手2分钟)

老师找几个典型图像,然后用投影仪展示给学生看,初步享受成果,体会快乐。但又提出问题,他们的画图像还不那么一致,所以还有必要研究另一个问题,也就是第四组同学的工作必须完成。

(4) 第四小组成果

老师引导:椭圆中有控制形状的量e,双曲线中有没有呢?我们类似椭圆也给双曲线定义e

(e>1)

离心率是如何控制双曲线形状的呢?给学生3分钟讨论时间

老师问:大家讨论出结果了没有?

学生答: ,渐近线斜率越大,离心率越大。

老师答:非常好,简单说e越大,带过来渐近线的斜率越大(第一象限),导致双曲线开口越大

老师答:通过刚才所有同学的不懈努力我们完成了最先给出的4个问题。现在大家能告诉我你如何较准确画出双曲线草图?

动手任务4:在草稿纸上完成我们最先给出的双曲线方程,比较下你最初话的图像,修改错误之处。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节课的关键。所以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采用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分工解决,提高解决效率。同时对于较为困难的问题采用适时引导,层层设问,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始终贯穿这一个任务:正确画除双曲线草图。每每发现一点新知识就及时应用于画图。让学生边探索,边应用,体会学以致用。这个设计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提高对数学研究的积极性。

(四)解决问题

展示部分学生优秀的作品,然学生充分体验成个的快乐。然后结合图像给出双曲线中几个相应的概念:顶点,焦点,实轴,短轴,渐近线等概念。

总结归纳:通过刚才学习,谁能总结下如何画出双曲线草图?能归纳下基本步骤吗?

(1) 确定曲线范围;

(2) 画出渐近线方程(两条);

(3) 画出第一象限草图;

(4) 根据对程性完成整个图像。

设计意图:展示成果,充分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对问题进行归纳、概括、提升,获得解决双曲线方程的基本思路。同时也培养学生通过方程研究曲线的的能力。

(五)巩固问题

例、求双曲线 的半实轴长和虚轴长、焦点坐标、离心率和渐近线方程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例题让学生体会下如何研究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几何性质与焦点在x轴上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有何异同。特别指明:焦点在x和在y轴上双曲线标准方程对应的渐近线方程公式化形式是不不同的,为下节课故设悬念。

(六)深化提升

思考作业:探究方程 具有何性质?并画出草图

设计意图:通过本题更一步强化如何通过方程研究曲线的基本过程。检验学生通过方程研究曲线的能力。

八、板书设计

九、自主性教学设计评价

本课的教学设计有别于传统的教学设计。而是采用将问题抛给学生,然后通过逐步引导、启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知识的过程。整个教学设计其实就是一个研究性课题。解决了如何通过方程研究图象的问题,也完成了更个教学计划。更将双曲线的几个零散的几何性质串联的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让学生从使用角度、整体大局角度去掌握双曲线的性质从但优点遗憾的是本教学设计对学生要求较高,极少部分同学在探求新知识上存在一定困难。

篇4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中的课题2《燃料的合理运用与开发》,其既是本课题所学氢燃料的一个延续,又是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中课题三《水的组成》中的开篇内容,《氢气性质的深化》是初中化学阶段制取气体的重要实验之一。

在上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水的电解,初步了解了氢气的物理性质,因此,对本节课的知识更容易理解。该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动手操作,对实验操作有浓厚兴趣,为本节课的实验探究奠定了基础。

这节课通过设置多个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相应化学性质,视觉上的冲击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更深刻。通过学生的自主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掌握氢气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氢气的化学性质,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氢气的化学性质,解释氢气作为洁净能源的原因,提高环保意识,初步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重点:氢气的制备和氢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氢气的化学性质。

四、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实验引导、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

五、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电解水制备氢气是一种高效的制备洁净、可持续能源氢燃料的技术,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家都致力于合成多种电解水催化剂,但因其合成方法复杂等原因很难被推广应用。近期,天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张兵教授课题组设计合成一种新型电解水催化剂CoO/CoSe(氧化亚钴/二硒化钴),这种新催化剂合成方法简单,成本廉价,但在中性环境中能耗较低、产氢效率高,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教师提问:工业上,通过电解水制氢气,那我们在实验室里又是怎样制取氢气的呢?

过渡:早在16世纪,瑞士医药学家帕拉塞斯就发现铁屑放在硫酸中有气体生成并可以燃烧,便把这种气体叫作“可燃性空气”,其实,这种气体就是氢气。

学生活动:写出铁和硫酸反应的方程式,并类比,写出锌粒与硫酸反应的方程式。

复习回顾:之前学习过氧气制备实验,大家还记不记得HO分解制取O的发生装置?

学生回答:MnO和HO一起加入试管中……

教师:没错,那我们用Zn与HSO反应制取H的发生装置,也可以简单地将两种物质一起加入试管中,让其发生反应,得到H。那么气体的收集装置是怎样的呢?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三种气体的收集方法,分别是什么呢?

学生:排水集气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

教师:在第四单元,我们已经有学过氢气的一些物理性质,大家能不能试着根据H的物理性质,选择出收集H的方法呢?

学生:难溶于水,用排水集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过渡:我们这节课就先选择排水法收集H。

教师演示实验:在实验之前,要记得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对于这个装置,我们要怎样检查气密性呢?

学生:先将反应装置的导管浸入水里,用手掌紧贴试管的外壁,如果装置不漏气,容器里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就有气泡逸出;若装置漏气,则不会有气泡冒出……

教师:检查好装置的气密性之后,就可以往试管中添加药品进行实验。等到水槽中气泡均匀地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气体,因为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要先对收集到的气体检查其纯度。大家还记不记得之前学过的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

学生: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证明氢气不纯,如果声音很小,则证明氢气较纯……

教师:好,当检验氢气的纯净后,就可以开始收集氢气了。

提问过渡: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装置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比如能不能我想停止反应就随时停止?

学生:不可以……

教师:下面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个装置,启普发生器,如图一所示,

它是一个固液反应的发生装置。使用时,先将仪器横放,把锌粒由容器上插导气管的口中加入,然后放正仪器,再将装导气管的塞子塞好。接着由球形漏斗口加入稀硫酸。使用时,扭开导气管活塞,酸液由球形漏斗流到容器的底部,再上升到中部跟锌粒接触而发生反应,产生的氢气从导气管放出。不用时关闭导气管的活塞,容器内继续反应产生的氢气使容器内压强加大,把酸液压回球形漏斗,使酸液与锌粒脱离接触,反应自行停止。使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十分方便,可以及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根据上述启普发生器的原理,我们可以将实验装置改进,利用微型仪器中的U形管和一个内套管进行组装,控制反应的停止或发生。在U形管细的一端的管口,装上一个装有一定量稀硫酸的针筒,另一端的管口用橡胶塞塞住,支管口套上橡胶导管,连接直形通气管,在直形通气管的球状处套上橡胶管,并将直形通气管伸入具支试管中,同时使具支试管的支管口朝下,具支试管也要稍微向下倾斜。

这样一个装置,可以集H的制取和验证其性质为一体的装置,在具支试管的支管口抹肥皂泡,可以检验氢气,并且验纯,若氢气纯净,还可以点燃氢气;将氧化铜装进具支试管的底部,将氢气通到底部,并进行加热。

学生实验:下面就请大家根据这个装置完成本次实验。并在实验中,注意观察现象,并对相关现象做出对应解释。

讲述:大家在实验过程中有观察到什么现象吗?大家对这些现象是怎么解释的,又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学生活动:学生代表汇报实验结果。

作业:通过以上学习,大家可以解释为什么氢气可以作为洁净的燃料了吗?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能源,大家课后可以找找这方面的相关资料,了解关于燃料、能源的知识,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分享。

六、板书设计

钠与水的反应:

1.实验原理:锌粒与硫酸反应:2.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热胀冷缩);②添加药品、连接装置;③检验气体纯度: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④收集气体:排水集气法、向下排空放气法。

篇5

对数的运算性质的灵活掌握,基于对对数式的准确认识,如:log3是什么?刚学完对数的概念,学生对对数式还有些陌生感,甚至书写上还存在偏差,一下子很难从指数式变换到对数式.好像我们初中认识,π等一样,只是一个数值,这个数值源于一个运算.我们在关注对对数式的认识时,只有弄清楚对数的运算性质到底是怎样的性质,才会有恰当的教学设计.

二、对数的运算性质一课的教学该如何设计

了解了对数的运算性质及对数的概念,再进行设计教学也就有了根据.

整个教学过程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所有的教学活动也应依据教学目标而开展.本节课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明确:(1)对数的运算性质是怎么来的;(2)对数的运算性质的必要性.让学生领会这一性质的实质及必要性,为今后熟练运用此性质进行对数运算奠定基础.

(1)情境设置一般都是提出问题.看如下两个引入问题:

指数幂运算有如下性质:aa=a①,=a②,(a)=a③.

对数的运算是否也有相应的性质?

(2)求lg2,lg5的值,那么lg2+lg5≈1还是lg2+lg5=1呢?

情境(1)存在的思维障碍是:无方向感,即使对数的运算有相应的性质,但体现的形式究竟是怎样的呢?通俗地说,问题问得有点大,还得重新设置情境.

情境(2)问题设置:lg2+lg5的值如何得到?计算器不是随时都可以使用,且计算器不一定能计算复杂的代数式.要计算lg2+lg5的值,必须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

让学生感受问题研究的必要性,激发学生思考,并使问题明确,让学生有效地研究,主动地学习,才能保证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指数幂运算性质与对数的定义应该是对数的运算性质的根本.这就要求我们得清楚如何运用对数的定义及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得到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中aa=a,另根据对数的定义有a=N,我们令m=logM,n=logN,不难发现a·a=M·N,且a=a,则MN=a,根据对数的定义把此式转化成对数式,即log(MN)=logM+logN.

有了性质①的指引,学生自然会去使用指数幂运算性质②、③来接着推导对数的运算性质.我们只要令m=logM,n=logN,其中a>0且a≠1,M>0,N>0,n∈R,使得性质的导出不再突然.至于教材对性质①的证明,则使用了逆过程,即从对数再回到指数.这样就使得两个性质的内容相得益彰,教学内容也得以丰富、圆满.

很显然,其中“a>0且a≠1,M>0,N>0,n∈R”都是对数的运算性质成立的前提,如logx+log(2-x),化简为log(2x-x)的前提是x>0且2-x>0.所以每一个对数式的出现,其真数一定是大于0的,当然底数a>0且a≠1亦是必需的.

学生在使用该性质进行对数运算化简时,多数是在套用.如例4,log(2×4),我们完全可以使用对数定义及指数幂运算性质来解决.笔者认为教材的编排意图是让学生初步体会公式的作用,能够让很大数的对数化归为较小数的对数运算.再如例5,通过lg2,lg3的值去求lg12的值,我们就能明显感觉到对数运算性质的好处,性质的存在就显得十分必要.

还有两个问题,即真数大于0与公式的记忆对学生的要求.辅助练习中有如下几题:

若a>0,a≠1,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摇 ?摇.

①log(M+N)=logM+logN;②log(M-N)=logM-logN;

③log(MN)=logM+logN;④log(MN)=logMlogN;

⑤log=;⑥(logM)=nlogM,n∈R.

对于这样的巩固练习到底是使学生记忆加深印象,还是造成混淆,笔者认为值得商榷.譬如,对于③的不正确性,学生一片哗然,老师解释了以后有的才反应过来,因为此时的学生哪里能顾得了这么多.笔者认为这样的圈套不宜设置,特别是其中一位教师在刚介绍完公式及证明后,跟着就设置这样的问题就更不应该了.你要真想巩固“真数要大于0”,就可以直接地问:log[(-2)×(-3)]是否等于log(-2)+log(-3)?还有①,笔者认为这明显是一种误导,本来也许学生并没有这样的想法,这个错误的等式就成了干扰.更何况学生正在进行正确的记忆储备,而且这个等式也不是一定不成立,如:log(2+2)=log2+log2.笔者认为大可不必通过这种方式来巩固等式成立条件及加深对公式的记忆,只要原理弄清摸透,加强正面训练,熟练掌握就会水到渠成.

其实教材中的练习足以让学生对公式的使用进行巩固.当然,如果学生的基础比较好,可以加一些与其他知识综合的问题或综合使用多个公式的问题.苏州市教研室陈兆华老师一次讲座中讲道:“上向量一节的内容,要求学生证明一个不等式,学生均考虑用向量法;而我们是否能在上证不等式课时,让学生用向量法呢?”意指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思考,不要把数学课上成了心理课.

三、对教学实践过程中几个片段的思考

笔者对几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几个片段谈谈看法,以供再设计、再教学时参考.

片段1:对对数运算性质的发现的设计.

师:①计算:log8,log32,log(8×32);

②若logM=p,logN=q,能否用p、q来表示log(MN),log,logM?

这两个问题能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有能力且有兴趣去解决.就在学生积极思考和演算时,老师又提出问题:大家很容易发现①中什么结论?根据①的结论,你能猜出②的结论吗?请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得倒也算流畅,如师所愿.

师:哪位同学来证明一下这个结论?

这么好的一个情境效果被大大打了折扣.我们凭什么去猜②的结论?猜的结论就一定是正确的吗?如何谈得上证明?一个好的情境引人深思,但不能充分利用,将事倍功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关注提问的有效性,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合理的针对性、耐人寻味的启发性.

片段2:也是引导学生发现对数的运算性质.

师:分数指数幂有了运算性质,对数来自于指数,对数是不是也应该有呢?请看大家最熟悉的等式:5+3=8,5-3=2.

老师特意顿了一下,学生一脸诧异的表情,等待着下文.

师:我们根据上节课练习,已知恒等式:loga=b.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有:

5+3=8?圯log2+log2=log2;5-3=2?圯log2-log2=log2.

若2=M,2=N,2=?则有什么样的等式呢?

……

logM+logN=log(MN),下面我们来证明.

篇6

2.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比较、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来看,初三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要通过各种情境资料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要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活跃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并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形成较全面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难点:酸、碱化学性质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我在整理实验室药品时,有两瓶无色液体的标签模糊不清,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是蒸馏水和稀盐酸溶液,你能帮助老师通过实验的方法确定它们的身份吗?同桌之间相互讨论,有哪些方法?

【学生活动】

思考分析,汇报交流:稀盐酸的性质,根据它们的性质,交流鉴别方法。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生之趣,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区分蒸馏水和稀盐酸。

【教师活动】

组织、引导学生利用桌面上的药品和仪器完成探究方案的设计。

药品:紫色石蕊试液、锌、铁、镁等金属、大理石、生锈的铁钉。

【学生活动】

分析交流:学生鉴别酸溶液和蒸馏水方案很多,如:①可以用紫色石蕊试液(学生知道石蕊试液遇酸变红);②锌、铁、镁等金属(锌、铁、镁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泡);③可以用大理石(学生知道大理石中碳酸钙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④可以用生锈的铁钉(有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还有学生想到用闻气味的方法……

设计意图:设计“引导型”问题,理清知识脉络,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教师活动】

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鉴别方案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方案,并对各种方案进行评议,得出可行的方案。

【教师活动】

活动与探究:我已经将这两瓶溶液分别标上A,B的字样。接下来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你可以选择一种或者是几种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哪一瓶溶液是稀盐酸。

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取少量待测液体,放在试管和小烧杯中鉴别;

2.注意记录实验现象、结论;

3.注意块状和颗粒状药品的取用方法,避免打破试管;

4.注意药品的用量,避免浪费;

5.实验后试管和小烧杯中液体倒入废液缸中。

【学生活动】

自主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合作学习、分析归{,交流讨论,提出不同的鉴别方法,最后确定方案。

确定实验的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验证哪一瓶溶液是稀盐酸。

【教师活动】

教师对学生实验时的错误操作进行评点,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结论作评析。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完成知识的整合过程。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经过实验验证,哪一个是稀盐酸?

同学们通过实验都能鉴别出酸溶液和蒸馏水,通过这些实验,同学们知道了酸都能跟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学生活动】学生总结能与酸反应的物质

1.酸碱指示剂;2.活泼金属;3.金属氧化物;4.碱;5.某些盐。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我给你准备的金属分别是锌、铁、镁,为什么没给你准备铜呢?说明酸和什么样的金属能反应?(下转第106页)

我们刚才实验里所用的酸是稀盐酸,如果换成稀硫酸的话,现象完全一样吗?

根据刚才实验的内容,完成54页的表格。

【学生活动】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活动与探究,并填写实验报告。(最后用幻灯片显示正确的答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酸的化学性质。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分别分析上面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幻灯片显示)根据以上探究的内容,我们得出酸的化学性质共有4点。

【学生活动】

归纳总结:根据上面的实验和讨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出盐酸、硫酸等酸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中和反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突破难点,温故新知识。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为什么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根据酸的定义分析)

【学生活动】

思考后回答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

【教师活动】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酸的化学性质,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常见的酸的用途。把书翻到52页仔细阅读。

【学生活动】

1.盐酸的用途: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药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2.硫酸的用途: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冶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

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

【教师活动】

本节课我们总共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谈论后,由代表发言,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五、板书设计

一、酸的化学性质

二、酸的用途

1.酸与指示剂反应

篇7

2 运用猜测、操作、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培养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3 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小数的性质。

2 会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

一、故事引入

教师:聪聪和明明是一对乐学善思的好朋友,他们经常畅游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瞧,(课件显示)他们又来了,他们被一道数学题深深地吸引了。(题目:各添上什么计量单位能使5=50=500?)

教师:你们会做吗?动动脑筋,一定行!(学生思考片刻后汇报)教师板书:

5元=50角=500分

5米=50分米=500厘米

5分米=50厘米=500毫米

教师:还有另外的情况吗?(学生疑惑不解)我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会明白聪聪和明明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

引导质疑:看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设计意图:用与小数相关的探究性问题导入,在学生思维受阻时,诱发认知冲突,能更好地发挥导入环节的激趣功能和导向功能。通过认识课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二、探索与发现

出示例1:量出0 1米、0 10米,0 100米的纸条,你发现了什么?

(1)让学生观察尺子,说一说各段的长度?(学生可能回答是1分米,10厘米或100毫米。)

教师:从米尺看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都是指米尺上同一段的长度,只是选用的计量单位不同。

得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如果将1分米、10厘米、100毫米这三个数都写成用米做单位的数,应该(分别)怎样写呢?

(3)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所以:0 1米=0 10米=0 100米

观察:①这三个小数,从左往右有什么变化?(小数的末尾添上零,它的大小不变。)

②这三个小数,从右往左有什么变化?(小数的末尾去掉零,它的大小不变。)

③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小组交流讨论。)

④汇报: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设计意图:在学生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激发思考,引导讨论,让他们自己发现规律,初步感知小数的性质。)

我们的发现是否具有普遍性呢?

(4)完成课本第58页“做一做”。

观察:0 3在图中怎样表示?0 30呢?

比较:根据涂色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发现0 3和0 30相等。)

想一想:谁能从意义上说一说0 3和0 30为什么相等?

(0 3表示3个十分之一,0 30表示30个百分之一,也就是3个十分之一,所以0 3=0 30。)

(5)通过“例1”和“做一做”这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发现的规律告诉大家吗?(先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再进行小结。)

小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6)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词:小数、末尾。

(7)打开课本第58页找到“小数的性质”认真默读一遍,在重点词下面打上着重号。(再指名一生读一遍。)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通过“例1”和“做一做”的对比发现,经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性质。看书小结,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小数性质的要义,即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必须是在小数的“末尾”添0或去掉0。强化概念的严密性,为后面运用小数的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自学例2、例3

1 教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有时要根据需要把小数化简,有时则需要把小数改写成指定小数位数的数。怎样化简、改写,根据是什么呢?请自学课本第59页例2和例3。并与本小组同学分享学习成果。

2 全班交流(要求学生上台说解决方法)。

(1)例2:化简0 70、105 0900

学生讲解化简方法:只要去掉这两个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了,这是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0 70=0 7

105 0900=105 09

注意:105 0900中,只能去掉末尾的“0”,整数部分的“0”和第二个小数中十分位上的“0”都不能去掉。

(2)完成课本第64页第1题。

(3)例3:在不改变数的大小的前提下,把0 2、4 08、3改写成三位小数。

学生讲解改写方法:我们可先看这三个数的小数部分有几位小数,还差几位数就是三位小数,再在该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就可以了。这是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0 2=0 200

4 08=4 080

3=3 000

注意:3是整数,小数部分是0,要改写成三位小数,就要在3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在末尾添上3个“0”。

(4)完成课本第64页第2题。

(5)判断练习,主要针对小数性质中的“小数”“末尾”等关键词进行巩固学习。

四、课堂总结

1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内容?为什么叫小数的性质?怎样运用小数的性质?

2 除了用添上单位的方法,你能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解决5=50=500了吗?(指名汇报,得出:5=5 0=5 00。)

(设计意图:首尾照应,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且能帮助我们很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篇8

二、教学过程

【引入】生活中有一种常见的物质,它具有水的外形,火的性格,它是什么物质?

【学生】酒精

【过渡】其实酒精的主要成分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乙醇。

探究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提问】能用什么方法鉴别出无水乙醇和水?

【P―预测】通过闻气味的方法,有特殊香味的是无水乙醇。

【实验】请同学们将酒精涂在你的皮肤上,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闻到了什么?

【O―观察】无色液体、有特殊香味、皮肤感觉凉爽。

【E―解释】乙醇具有挥发性。

探究二、乙醇的分子结构

【过渡】我们了解了乙醇一些物理性质,那乙醇的分子式和分子结构到底是怎样呢?

【创设知识情境】已知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0.2mol乙醇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后生成17.6gCO2和10.8gH2O,通过计算确定乙醇的分子式(乙醇分子中仅含C、H、O三种元素)。

【结论】通过李比希元素分析法计算得出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

【提问】乙醇的分子和哪种烃分子最相近?请搭建出该烃的球棍模型。

【实验】搭建乙烷(C2H6)分子的球棍模型,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提问】在乙烷(C2H6)分子结构中嵌入1个O原子(即得到C2H6O),有几种情况并组装,请写出它们的结构式。

【P―预测】有两种情况:

【实验】定量实验探究乙醇的结构式

【O―观察】金属钠沉在无水乙醇液面下,不断反应并产生气体,反应过程中钠块会上浮,试管壁发热。消耗的乙醇和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E―解释】1.无水乙醇密度小于水

3.乙醇中羟基―H的活性弱于水,反应较缓慢。

【总结】乙醇的结构与乙烷和水有相似性,乙烷能燃烧,水能与钠反应,乙醇也具有这样的性质。然而乙烷中的氢不易被置换而乙醇中―OH中的氢易被置换,像这样决定有机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

【举例】卤素原子(―X)、羟基(―OH)、硝基(―NO2),烯烃中的双键等

探究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过渡】那么乙醇这种结构还决定它有哪样的性质和用途呢?

【提问】乙醇有火的性格就是说乙醇能燃烧,大家是否能写出它的燃烧反应方程式。

【讲述】利用这个性质,乙醇可做新型的燃料乙醇汽油。利用它一方面减少了有毒气体的排放,同时节约了石油资源,解决了我国的能源危机。然而乙醇汽油的生产消耗了大量的玉米,从而出现了汽车与人争粮食的社会问题,造成新的粮食危机。看来任何事情都要辩证的去对待。

【提问】乙醇能溶在汽油中说明乙醇的什么性质?

【E―解释】乙醇能溶于多种有机物

【过渡】乙醇有火的性格不仅是因为能燃烧,还因为乙醇可以让人喝了之后发烫、面红。不同的人喝酒后的现象不同,其原因是什么呢?

【E―解释】酒精在人体发生一系列的反应CH3CH2OH―CH3CHO―CH3COOH―CO2―排出体外,放出热量。这就是喝酒的人容易发热,脸红的原因。而第一步生成的乙醛是种有毒的液体,刺激人的中枢神经。饮酒过量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提问】乙醇在铜或银催化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其产物可能是什么?能观察到什么现象?(提示:CH3CHO是有刺激性气味液体)

【P―预测】有刺激性气味液体生成,氧气过量时可能有醋味液体生成,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成浑浊的气体

【实验】乙醇的催化氧化,模拟乙醇变乙醛的反应,注意观察现象。

【O―观察】红色Cu受热变成黑色CuO,热的黑色CuO伸入乙醇中变成光亮红色,液体沸腾,反复多次后,在试管口闻到刺激性气味。

【投影】利用动画演示微观反应机理,形象生动有助于化解难点,使学生对于醇催化氧化的断键方式得到巩固。

2.金属Cu在反应前后不变,做催化剂

3. 乙醇催化氧化的机理是氧气结合羟基上的氢原子和羟基碳上的氢原子生成水。

【过渡】乙醇催化氧化的产物乙醛的危害之大,那么如何检验人是否喝酒了呢?

【讲述】检验酒驾原理。酒精的快速检测:让驾车人呼出的气体接触载有经过硫酸酸化处理的氧化剂三氧化铬的硅胶,可测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乙醇及乙醇含量的高低。如果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乙醇蒸汽,乙醇会被三氧化铬氧化成乙酸,同时橙红色的三氧化铬被还原成绿色硫酸铬。

【投影】 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成乙酸。

【提问】乙醇似水似火,用处多多,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它的哪些用途,以及决定它这种用途的性质?

【归纳总结】乙醇的三个主要的性质:与钠反应,燃烧及催化氧化。

篇9

【情感态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引发猜想

师:实话实说,天气越来越热,你们在这个季节最喜欢吃什么?和老师想到一块去了,老师了解到两家冷饮批发部小布丁的价钱分别为0.5元、0.50元,你们看老师去哪一家买更便宜些?说说理由?引出:0.5=0.50(板书:0.5=0.50)

师:这两个小数真的相等吗?我们不妨将××的想法先作为一种猜想,就叫××猜想吧!(板书:猜想)

师:如果这种相等关系存在的话,谁还能举出几组这样的例子?XX同学后面的同学请大声说出你们的猜想结果,最后一个机会,请这一行末尾的同学回答。

师:怎么证明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呢?是老师来讲,还是你们亲自来验证?每人从中选几题研究研究,说说两个小数相等的理由,看看你的学习材料中哪些可以帮上你的忙,先自己独立想一想,一会和同学交流。

二、合作探究,验证归纳

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展示发现。

3.归纳。

师:刚才大家用不同的方式验证了XX的猜想,真是了不起。现在请你仔细观察这些小数等式,从中你有什么发现?能不能用一两句把你的发现表示出来,不光要自己清楚还要把别人讲明白,先自己想然后组内说一说,组织好自己的语言一会把你的想法展示给大家。(生:集体交流想法)

师:谁来评评他说得怎么样?可以表示出这个意思么?我建议可以说说你同意哪些 ,需要改进哪些?(板书:小数性质内容)

师:真是了不起!你们知道你们发现的这个成果在数学上叫什么吗?(板书:小数的性质)

师:打开书看看数学家们怎么说?轻声读一读,还有什么问题吗?我有一个疑问:添上0指添多少个0?去掉0呢?

师:这是我们大家通过猜想验证归纳出的规律,让我们带着感情自豪地读一读我们的发现。准备好了吗?开始。(生:带着自豪的感情读小数的性质)

师:但我们要感谢一个同学,是他第一个提出的这种猜想,我们一起对他说声谢谢好吗?

师:放松一下,做个游戏?我说几句话,如果你同意就用这样的有节奏的掌声表示同意,不同意举手帮我纠正。

【反馈练习】

【判断】(1)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数的大小不变;(师:什么数末尾添0就变了?)(2)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辩论)双方各推荐两名代表与同学商量后再发表意见。代表说得不全,其他同学可以站起来就补充 。(3)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现在你认为在小数性质中那个词很重要?

4.应用。

师:请你打开书自学92页( 学生自学课本)

师:通过看书你又知道了什么?引出化简与改写。

师:提个问题考考大家!(师生练习和生生练习)

师:(很多学生举手)别着急,人人有机会,你能写几个小数让同学化简或改写吗?(学生小组内练习)

师:我们再回到买小布丁的两家超市,既然两家超市相同的东西的价格是一样,那你认为哪一种标法更规范呢?

师:到底哪一家的标法规范呢?老师搜集到一段资料,愿意听嘛?谁愿意帮老师介绍给大家。(补充资料:在商业、银行等行业中,为了防止数字的涂改,通常保留两位小数。)

三、巩固提高

师:刚才我们探究的这些问题有些咱们暂时还一下子搞不清楚,别急,先放一放,还是动手检测一下自己到底掌握得怎么样!在动手的过程中我相信你们会有新的收获,我们来一个闯关游戏好吗?

1.出示卡片抢答:P92做一做加一个整数的例子。

2.把左右两边相等的数,画线连接起来:

0.3002.80

0.0032.08

2.0800.030

2.8000.3

师:0.003与0.030,为什么不等?

3.机动:拓展升华。

摆数游戏(抢答)每个小组利用老师发给的五张数字卡片,按要求摆数。(1)用五张卡片摆一个数,这个数中的两个“0”都能去掉。(2)用五张卡片摆一个数,这个数中的两个“0”一个能去掉,一个不能去掉。(课后思考:怎样摆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四、回顾总结,提升能力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师:你们是怎么获得这些成果的?(猜想――验证――发现――总结)

篇10

教学目标:1. 通过具体的比例式了解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2. 通过引导学生与已有知识的衔接、类别和对比例式进行观察、猜测、计算、分析、讨论,总结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进而学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方法:讲解法、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教学组成比例的各个数的名称

1. 出示:60∶40和60∶40=3∶2

观察观察,回顾一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个项。比例是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数。)

还记得比里面两个项的名称吗?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 介绍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师:现在我们来写一个比值都是■的两个比组成的比例。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提问:写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最简单的想法是,■是4∶5的比值,4和5同时乘上一个相同的数,得到一个新的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这个“新的比”的比值是不会变的。又根据比例的意义,它们一定可以组成比例。而且学生应该注意这种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师:现在我们给比例里边的四个数取个名字。

4∶5=40∶50中,组成比例的四个数“4、5、40、50”叫做这个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4和10”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5和8”叫做比例的项。如果把“4、5、40、50”比作四家人,外项就是住在外边的,内项就是住在里面的。

3. 练习:标出你们写的那个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设计意图: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的相关知识,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的基础。而且“比”的相关知识是上学期学的,学生会有一定的遗忘,这些复习是必要的。“比”的各部分的名称和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在这节课里对比着出现,有助于学生记忆。让学生根据比值的要求写比例,就把“比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意义”串联起来,一方面有利于感受知识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另一方面,为学生下面发现、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思维铺垫。】

二、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 教师提示,为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铺垫

师:数学里,乘法和除法是一对好朋友。乘法和除法往往可以相互转化,大家想想看,你见过哪些乘法和除法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子?

(学生一般能说出:除以一个数可以转化成乘这个数的倒数;简便运算里,连续除以几个数,可以转化成一次除以后面几个数的积等。)

师:这对好朋友,除法有一个规律的话,乘法也往往有一个相应的规律,如“商不变的性质”和“积不变的性质”,还记得吗?

出示以下内容,并作简单提示。

■ ■

师:学习比例的意义,我们知道组成比例的两个比,比值是相等的,也就是说比例里,两个比前项除以后项的商不变。那你们想想看,两个比的前后项应该怎么变化,商才会不变?

(学生受到“商不变的性质”的启发,会发现一个比是由另一个比的前后项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的结果。)

2. 肯定学生现在取得的成功,鼓励学生继续探究

(1)师:从除法的角度说,组成比例的两个比的商不变,那么从乘法的角度会不会也有个规律呢?因为它们是好朋友啊!

(2)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三个任务

① 小组先写好一个比例式。

② 找找组成比例的四个项有没有乘法角度上的规律。想想这个规律为什么会成立。

(3)听取学生反馈,进行适当引导

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这个学生很容易发现。关键是为什么会成立,有些困难。可以这样引导学生:

■ ■

篇11

知识与技能:能说出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再次练习固体、液体药品取用等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相互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在探究活动中,感受合作学习、研讨、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创设学术氛围、渗透科研方法,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方法观。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并且有意识辩证地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使学生认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掌握相关反应方程式。

教具学具

实验用品:烧杯、集气瓶、铁架台、试管、矿泉水瓶、喷壶、纸花、蜡烛、阶梯、毛玻璃片、火柴;盐酸、石灰石、水、石蕊试液

教学媒体的准备及使用环境

媒体的准备:幻灯片的制作,上网查找干冰升华、人工降雨视频

媒体使用环境:多媒体教室

本节课提供了大量实验平台,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但有的实验在现有条件下无法完成,例如,干冰极不易保存,所以干冰升华、人工降雨实验在课上完成起来有困难。本节课我利用网络资源,找到干冰升华、人工降雨的视频,在课上播放,不但节省时间,而且效果非常好。多媒体展示自然、生动,使学习者易于接受,有利于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学生通过对多媒体提供的大量信息进行认真观察、思考,感知教材,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实现了化学教学的整体优化。因此,通过多媒体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化学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猜谜语:农民伯伯说我是庄稼的粮食;消防队员说我是灭火先锋;环境学家说我是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谜底:二氧化碳。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设问:你还知道其他有关二氧化碳的事情吗?

教师首先通过图片展示二氧化碳循环图,介绍固态二氧化碳——干冰,然后通过视频播放干冰升华、人工降雨的过程,讲解人工降雨的原理。

设计意图:渗透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

环节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学生通过肉眼无法观察到密度和溶解性,于是教师演示纸天平实验,并指导学生亲手做二氧化碳溶于水实验,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能力。

环节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在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教师通过实验总结化学变化的判断标准;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反应物是否减少。

设计意图:总结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使学生形成阶段性总结的意识,拓展思维。

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取少量瓶中液体于试管中,滴加石蕊试剂,石蕊变红。是什么使石蕊变红的?分析瓶中液体的成分:水、二氧化碳、新物质。

结论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酸——碳酸:

H2O+CO2==H2CO3 。

演示实验:加热变红的小花又变回紫色。

结论2:碳酸不稳定,受热立刻分解,变成了二氧化碳和水:H2CO3== H2O+CO2。

设计意图:学生在探究二氧化碳的过程中,体验了一次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学生在明确了化学实验探究过程的同时,也提升了实验探究的能力。

演示实验:检验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现象:石灰水变浑浊了。

结论3 : 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

Ca(OH)2+CO2=CaCO3+H2O。

教师在此时提醒学生碳酸饮料会腐蚀牙齿;饮料中的磷酸影响钙和铁的吸收,造成缺钙和贫血。

设计意图:渗透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

讲述和设疑: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这个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那么如何验满呢?

学生回答:用燃着的小木条,小木条熄灭。

结论4: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设计意图:用学生已经熟悉的知识引出本节课新知识,过渡自然,学生易于接受。

教师播放视频:检验久未开启的菜窖是否能下去;进山洞用火把照明更安全。在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等处一定要防止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危及生命。怎样测试菜窖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

演示实验:倾倒二氧化碳灭蜡烛实验

设计意图: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拓展视野,将课本上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渗透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环节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总结二氧化碳的用途。

设计意图:传递化学理念: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环节四:了解温室效应

CO2具有很多用途,那么在空气中是否越多越好呢?展示温室效应图片,让学生感受温室效应的危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思维,辩证地看待二氧化碳气体的利与弊,增强环保意识。

环节五:小结

教学反思

1.纵观本节课,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有效结合,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促进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同时培养了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对信息内容的理解与批判能力以及处理并运用信息的能力。

篇12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科学素养;渗透由抽象到具体的思想,使学生理解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五点法”画长度为一个周期的闭区间上的余弦函数图像。

三、教学难点:运用几何法画余弦函数图像。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新知铺垫

1.三角函数的定义。(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⒉三角函数线的作法和作用。(教师对学生作答进行点评)根据以往学习函数的经验,你准备采取什么方法作出余弦函数的图像?引导学生画出点_____________,组织他们完成下面的步骤:描点、连线。

[设计意图: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引起学生的好奇,用操作性活动激发学生求知欲,为发现新知识创设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识环境,关注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使教学目标与实验的相一致。]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什么是余弦线?如何作出点_____________,展示幻灯片。

2.引导学生借助三角函数线完成余弦图像。引导学生由单位圆的正弦线知识,只要已知角x的大小,就可以由几何法作出相应的余弦值cosx,一方面分组合作探究,展示动手结果,上台板演,同时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开放的学习环境,有助于 有效地组织课堂学习,有助于带动和提高全体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以及他们的竞争意识。]

3.五点法y=cosx,x∈[0,2?仔]的简图。y=cosx,x∈[0,2?仔]“五点法”画的简图。请同学们观察,边口答在y=cosx,x∈[0,2?仔]的图像上,起关键作用的点有几个?引导学生自然得到下面五个:

组织学生描出这五个点,并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很自然得到函数的简图,称为“五点法”作图。

[设计意图:通过对正弦线复习,来发现几何作图与描点作图之间的本质区别,以培养运用已有数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余弦函数图像的形成过程。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体会数与形的完美结合。]

(三)探究学习

例1.画出函数y=cosx,x∈[0,2?仔]的简图。思考:若从函数y=1+cosx的图像变换分析的图像可由y=cosx的图像怎样得到?

[设计意图:把学生推向问题的中心,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感受波形曲线的流畅美,对称美,使学生体会事物不断变化的奥秘。]

(四)合作交流

提出问题:余弦函数有哪些主要性质?提问部分小组,教师进行归纳并板书。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相互评价,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讨论。

[设计意图: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协作讨论区,同学之间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各种观点互相补充,增强合作意识。学生通过观察余弦函数图像的特点,分组完成了正弦函数的主要性质的建构。培养学生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五)联想探究

余弦函数的性质:(1)定义域 R;(2)值域[-1,1]。

借助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解题思维及解题过程,突出学生的思维角度与思维认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相互补充后进行回答,教师评析。

[设计意图:只需指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即可,关于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和周期性安排下一个课时再讲,函数的单调区间学生可能说不完整。]

(六)归纳总结

1.余弦曲线

2.注意与三角函数线等知识的联系。

3.思想方法:“以已知探求未知”、类比、从特殊到一般。

[设计意图: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加深学生对余弦曲线的理解,体验数学在解题中的应用。让学生自己小结,不仅仅总结知识更重要地是总结数学思想方法。]

(七)作业安排

篇13

近年来,笔者改进了多个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设计了安全简便的检验二氧化碳有害浓度的方法(石灰水检验法),但是教研成果只有服务于教学实践才能真正转化为教学资源。鉴于此,笔者在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中,能够自觉将实验创新成果用于教学,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益。

二、设计理念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本课时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二氧化碳的一些性质。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在探究的过程中仅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笔者在教学中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紧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创设探究情景。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笔者引导学生较多地关注了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为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还通过实验证明了“灯火试验法”检验二氧化碳有害浓度的局限性,同时给出了科学、简便的“石灰水检验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笔者增加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灯火试验法不可靠”等实验,改进了“二氧化碳溶于水”“二氧化碳熄灭烛火”等实验。

三、新课教学

[引言]读小学时,我们就知道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初二生物课上,同学们还知道了人呼出的废气二氧化碳又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今天,我们就从化学的角度来研究这种用途广泛的常见气体。

[板书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

[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溶解性和密度;

(2)知道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3)认识二氧化碳能够与水、氢氧化钙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4)知道检验二氧化碳有害浓度的简易方法:

(5)认识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6)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过渡]本节课我们首先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然后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笔者以生产生活为背景,以化学实验为抓手,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真实的化学、有用的化学、实验的化学、大众的化学和有趣的化学”,尤其是通过几个实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基本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