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篇1

一、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原因分析

(一)高校扩招导致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迅速增加,目前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10年毕业生总量将达631万,如此庞大的就业群体短时间集中进入就业市场参与就业竞争,另外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失业的待就业人员和待就业的往届毕业生也是一个庞大的就业群体,就业竞争激烈程度由此可见。

(二)高校扩招以来,高校的办学规模得到了迅速发展,而高校师资配置和各种教学条件的补充却无法紧跟扩招的步伐,导致师资队伍质量不高、人员不足、结构不合理,很多高校的师生比低于国家规定的1∶14的标准,教学软硬件设施匮乏,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加之扩招带来的生源质量的先天不足,教育质量必然下滑,毕业生自身知识和能力储备不足,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三)就业观念陈旧,随着高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育模式、规模、质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却没有跟上这种变化的步伐,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和要求。大学教育已不再是精英教育,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还把自己置身于象牙塔中,不愿意正视自我,总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不愿意到基层工作,不愿意从事艰苦行业,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缺乏主动就业的积极性,缺乏自主创业的意识、能力和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相脱节。

(四)由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等都普遍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话题。目前,政府职能部门、学校和各种社会团体等都在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和改善服务水平,努力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如筹备各种形式的招聘会、宣讲会、座谈会、就业创业讲座等,但目前的服务水平和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程序服务工作做的多,实质工作质量却有待改进,服务水平不尽如人意,如经常出现的失业和岗位空缺并存的现象。

(五)“不看能力看学历”的招聘现象还普遍存在于用人单位的招聘公告中,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过于注重学历水平,而相对忽略应聘者本身的能力及岗位的要求,追求高学历,不求合适的,不能人尽其才,在造成人才浪费的同时,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之一。

(六)高等教育没有及时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结合,高校专业结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不符合市场经济的需求,导致高校培养的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结构不配套。另外,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集约型转变,必将导致劳动力发生转移或出现剩余,劳动力总量需求的下降会进一步加剧大学生就业难形势,而作为主要吸引劳动力的服务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还有待提高。

(七)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完备法律制度的保障,作为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劳动力市场的良性发展同样离不开完善法律制度的保障,而目前存在的一些法律制度,如户籍制度,使毕业生就业公平得不到保障,地方保护主义、性别歧视等也阻扰了就业公平的实现。还有一些用人单位不按劳动法执行劳动合同,压榨工作人员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积极性造成了极大冲击。

二、解决对策研究

(一)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基层就业。

一方面是大量的毕业生就业困难,一方面很多基层单位、艰苦行业存在着巨大的人才空缺,只是由于工作环境、待遇和发展空间等原因招不到或留不住人才,这就需要国家从政策层面加强引导和保障,积极改进基层单位和艰苦行业工作人员的待遇和工作条件,为他们提供各种政策上的优惠,如学费返还、优先深造等,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他们的发展创造优越条件,铺平道路,使基层部门和艰苦行业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选择,这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重要作用。

(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挖掘需求潜力。

从经济学理论上看,就业是经济增长的衍生需求,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但从经济发展的实践看,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入,就业弹性趋于下降是不争的事实。通过大力发展就业弹性较高的服务业解决就业问题,既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还相对落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失衡。大力发展服务业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趋势,要切实转变观念,把大力发展服务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主渠道。首先要走出加快服务业发展为时尚早的认识误区。目前,我国不仅具备了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而且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其次要转变服务业不可能大规模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观念。一些传统观念认为服务业只能提供一些临时性、非正规的工作岗位,大规模吸纳劳动力还得靠大工程、大工厂,没有意识到现代化大型工业生产越来越体现为“鼠标+水泥”的技术集约方式,更多的就业岗位将由服务业提供,灵活就业、非正规就业将成为主流趋势。最后要把促进就业与加快服务业发展结合起来。在通过服务业解决就业问题上,不能“厚此薄彼”,谈及就业,就把服务业抬到一个很高的位置,谈及服务业自身发展,则支持力度明显不足。服务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服务业自身发展水平决定的。

(三)深化高教改革,调整供求结构。

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诸多矛盾,如高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专业知识更新等,都不能很好地与市场要求相结合,从而导致结构性失业,因此,必须更好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设置专业,制定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技能培训,使得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符合市场需求,调整供求结构,改变目前存在的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局面。

(四)发展职业教育,限制招生规模。

高校扩招造成很多高校教学资源捉襟见肘,教学质量相应下降。然而扩招也是高校发展的一个趋势,只是应该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放缓这一进程,限制招生规模过快膨胀。而目前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社会发展需要各种有一技之长的技师能手,但高等教育却无法满足这一需求。适当合理发展职业教育,一方面可以缓解社会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与高等教育发展相协调,控制招生规模,促进高教改革,最终对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积极影响。

(五)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就业技能。

在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发展已相当成熟,但在我国却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很多高校都专门设置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并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总体来说,发展水平还相当低,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师资队伍缺乏,课程建设相对滞后,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参与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使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趋于表面形式,发挥不了实效。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和素质,为成功就业奠定基础。另外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就业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就业的成功率,而作为职业指导重要组成部分的就业指导是提高毕业生就业技能的重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

(六)扭转职业观念,减少主观性失业。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是失业和岗位空缺并存的局面,就业观念陈旧是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更多的是以薪水高低、工作环境好坏来作为衡量标准,而很少顾及职业的发展前景和个人的发展,只顾眼前利益的现象比较普遍。同时,不愿意到基层和艰苦行业就业也体现了现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好高骛远的心态。针对这些情况,高校应该加强思想教育、加强引导,使之转变思想观念,政府则应该从各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家庭和社会也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减少因主观上的被动消极而导致的失业。

(七)健全竞争机制,促进公平公正。

完善各种法律制度建设,规范劳动力市场,改革人事录用制度,促进就业公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劳动力市场的良性发展,才能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对挖掘就业潜力和加强人才合理流动具有积极意义,最终也会对大学生顺利进入劳动力市场参与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大学生就业。

(八)明确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进一步明确相关政府职能,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服务相结合,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尤为重要,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在开展就业工作方面有着其他社会部门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政府首先可以从政策层面影响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促进用人观念和择业观念的同时转变,另外政府还扮演者服务员的角色,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全方位的服务,政府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不同角度挖掘就业潜力,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也不是单凭某一方的力量就能够解决,这有赖于大学生观念的改变,有赖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赖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结构调整等。总之,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各部门、各方面的努力和合作才能最终解决。

参考文献:

[1]吴开胜,张翠萍.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因素及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01.

篇2

一、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1、 未就业学生人数比例较大

根据《大学周刊》报道,北京市委对北京地区的2004届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为89.4%.经过记者的调查,发现这一数字被注入了水分。由于高校的上级主管部门为了追求较高的数字,高校为了达到要求,不得不在这一工作上下功夫,为了使学生拿回就业证明和就业协议,可以说十八般武艺,尽数使出,使得看红火的就业前景下暗流汹涌。如果剔除掉数据中水分,再去掉为了拿到毕业文凭而想方设法签了的协议,未就业的学生人数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2、 大学生就业费用逐年提高

由于就业岗位相对固定,每年新增的几百万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难上加难。为了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工作,专科学生从第五学期开始,本科学生从第七学期开始就四处奔波,频频出入各地的人才市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被浪费。有的家长为了给孩子找个好单位,更是四处求爷爷告奶奶寻求门路,据教育部统计,最近几年靠亲朋好友找到工作的占到25%,甚至有40%的人认为没有关系就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3、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错误

俗话说的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80”后、“90”后的大学生,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摆脱“铁饭碗”的陈旧思想,总想找一个“钱多活少责任轻”的单位,最好还要有编制,殊不知,国家的体制改革逐年深入,要想找到一个“铁饭碗”的工作恐怕是越来越难了。还有的大学生不肯付出辛劳,找工作只看工作环境,哪怕少挣点工资,哪怕整天无所事事,也不去那些能实现人的真正价值而环境相对差一些的单位,更别说大有可为的广大农村。

二、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 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需矛盾突出

高校的扩招,使得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有大几百万,造成了高校毕业生的供给和社会需求的矛盾。中国的人口多,2011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是13亿多人,加上科技的进步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广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的涌入到城市当中,由于他们不怕辛苦,和刚毕业的不接地气的大学生相比就有很多优势。

2、 大学生自身的不足

首先是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广大的大学生的“精英情结”挥之不去,没有清醒的意识到现在的教育是大众教育,而大学生目前选择的单位依次是党政团体、国有企业、大中专院校、集体企业,而且选择集体企业的少得可怜。其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眼高手低,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现在的单位不想花太多的精力用来培训刚毕业的大学生,而有的大学生在校期间理论知识没学好,实践知识没学到,等于是混了个毕业文凭,找不到工作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3、 高校存在的问题

一些高校办学理念落后,专业设置陈旧,有什么样的老师就开什么样的课,老师能讲什么就开什么课,和市场的需求严重脱节。此外,有的高校就业部门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重视程度不够,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就业政策市“双向选择”,学生就业不就业是自己的事情。

三、 就业难的对策分析

1、 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首先,大学生的认清形势,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确实存在,但是在大学期间勤奋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锻炼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的学生,用人单位是抢着要的。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要抓紧时间,学习必要的文化课知识,利用课余时间多参加些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需求和欲就业的行业要求,利用大学里的时间锻炼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其次,大学生要转变观念,抛弃精英观念,脚踏实地,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先就业,再择业,再创业”,从现实出发,选择适合自身的职业发展之路。

2、 高校课程改革,加强就业指导

高校要改变陈旧的课程设置,不能根据老师开设课程,而应该根据课程选择老师,对于那些不能胜任的老师,给出半年时间去深造学习,还是不能胜任的只有做转岗处理。加大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把学生的就业实际问题和就业思想认识问题相结合,帮助他们认识就业形势,分析国家政策,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掌握求职技术,提高他们主动适应社会的的能力。

3、 调整社会生产结构,创造更多人才需求

从现代化的发展来看,社会对高层次的人才需求是远远没有得到满足,主要是我国的生产就够落后,导致大量的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此调整生产结构是增加学生就业的必经之路,优化第一产业,精简第二产业,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篇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自1999年大学生开始扩招以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通过对近两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的统计发现,我国高校毕业的人数呈逐年递增的态势。例如,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人数为610万,10年则达到了630万,2011年毕业生总数将突破650万。这个数字是庞大的,特别是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部分学校盲目扩招导致的毕业生人数与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日益凸显,我国高校的大学生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教育制度和就业政策的影响。

首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与我国当前教育制度上的缺陷密不可分。大部分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不过硬,据部分高校的追踪调查,两年之内能适应工作的毕业生不足七成,甚至有部分毕业生不能适应工作或者因为社会关系,不能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这些都与高校的用人机制和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有关。目前大多数高校人事缺乏灵活性、流动性和主动性,学校需要的人才进不来,别的学校需要的人才也出不去;有的学校追逐热门专业,师资、教材没有能力应付,毕业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其次,政府的就业机制还不完善。在国家层面尚未形成统一的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机制,长期以来困扰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壁垒和体制仍然存在着。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择业也由“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各个地方,各种形式的人才“供需见面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但是市场机制仍不完善,一些体制仍存在。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是由教育部门管理,户口是由公安部门管理,而人才市场的管理又是由人事及劳动部门管理。而这些部门相互之间沟通不够,再加上一些地区还有地方保护主义,对生源是本地的毕业生大开绿灯,而对一些外地毕业生则附加各种条件限制。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服务保障体系还未健全,体制还未真正消除。

(二)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对于就业的影响。

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我国高等院校软硬件设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高校学生就业问题却越来越严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相对于社会需要比较滞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没能及时更新,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教材多年未变,专业划分不合理,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对知识传授比较看重,而对能力培养却比较轻视;“在高校加大改革和发展力度的过程中,许多高校只注重自身利益和短期效应,不搞深入的社会调研,盲目追求热门专业,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忽视了自身的实际情况,导致产出与需求不成比例。”高等教育的滞后性和周期长的两个特点确定了其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不够,而高校人才预测工作处于探索阶段甚至还没有开始,都造成了高校招生功利性比较明显,与社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甚至脱节,导致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

(三)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也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对本单位的用人标准盲目提高,追求人才高消费,追求高学历,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有本科生做,本科生做的事要硕士生做。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了人才的浪费,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进一个人才,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非常看重工作经验,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是有书本上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

同时,企、事业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出现的托关系、依靠门路和暗箱操作等行为,严重破坏了就业竞争的公平性,使得人才流失。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就业过程中的恶性循环,降低了大学生对于企业的录用诚信度,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首先,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就业,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基础也有高有底,加上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没有跟上,随之带来了学生质量的下降,有的学生成绩不错,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也强,但是学习成绩差,未能通过英语国家四级和计算机国家二级,与用人单位交之失臂。

其次,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觉得求职时优秀的成绩和评优奖励的证书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不惜通过造假来求得一张证书以骗取企业的青睐,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及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改善就业环境,完善培养机制,同时学生本身也要不断更新就业理念,突破就业误区。做到市场调节就业、大学生自主择业、创业、政府通过政策促进就业。

(一)完善就业政策。

政府要有多种措施以应对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加大改革力度,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研究、探讨和实践,积极培育规范、健康和法制化的各级劳动力就业市场;深化人事劳动、户籍、档案、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破除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制定灵活优惠的政策,鼓励毕业生的合理流动,引导毕业生到艰苦的地方就业。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

(二)高校改革完善专业设置,加强就业指导。

首先,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并对市场进行有效引导。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才能使高等学校更好地履行其社会服务职能。

其次,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

再次,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

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

(三)用人单位树立科学的录用观念。

用人单位应主动消除就业歧视,应该减少过分注重工作经验等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不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与对策影响,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应树立有计划的人才储备观,同时杜绝学历高消费,避免造成人才浪费。并从企业长期效益出发,对刚毕业的大学生进行职能培训,树立长远规划,和人才储备观念,既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又促进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转变就业观念,强化自身素质。

毕业生自身内在因素,是解决就业难题的关键条件。因此,大学生应当主动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就业观,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把找工作和干事业结合起来,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

首先,大学毕业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大学生择业的过程中,素质高、能力强的大学生最有可能被录用。在校大学生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以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越来越高的要求。

其次,大学生要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要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就业形势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定位。

再次,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总之,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国家的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大学生、高校、政府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参与,积极应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就业难”的问题将在发展中逐步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将继续持续、高速发展,高校将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大学毕业生将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利超:《科学发展观领域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9 年。

[2]张小明:《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篇4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 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平均新增1 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达到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大城市的有20.8%,而选择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3]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调查显示,非常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4]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5.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努力。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2.高校的改革。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

    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修池,刘子婷.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篇5

1 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1.1 毕业生自身原因

1.1.1 期望值过高

我国的毕业生就业制度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市场机制已逐步在配置高校毕业生资源方面起到基础性作用,初步实现了由“政府调控导向、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就业机制的转变必然要求大学生调整就业观念以适应社会发展的现状。但是,许多大学生仍青睐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追求热门职业,向往收入比较高,福利比较好,工作相对稳定的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以及外企,愿意在人才已经饱和的城市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而对于一些收入一般的行业和单位以及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却因各种原因少有问津,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

1.1.2 自身综合素质不足

大学生素质不断提升的同时,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甚至已经超过当前大学生的平均素质。近几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三大产业的布局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不同的岗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又有不同侧重。许多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强、创新意识不强、专业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不够、尤其是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求职技能缺乏不善于“推销”自我等,结果必然是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

1.1.3 求职途径把握不准。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把自己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以提高就业率。

1.2 高校办学专业设置及培养模式的缺陷

1.2.1 专业设置不合理

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比较严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扩大本校在校生人数通常是通过以下三种方法,一是在原来所开设的专业下大幅度扩大该专业的学生人数;二是通过开设新的专业招收学生;三是扩大原有专业学习的学生人数的同时增设新的专业。而市场的需求是高校专业调整与设置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但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设置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很难及时跟上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因此就易产生“结构性矛盾”,导致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供需失衡,进而影响了毕业生就业。

1.2.2 培养模式单一

许多高校在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上过于注重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却忽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缺乏对大学生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因而造成了高校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失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现状。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那些从培养模式单一的高校中走出来的毕业生,他们的就业将面临极大的挑战。

1.3 用人单位的误区

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

1.3.1 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的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1.3.2 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2 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由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学生、高校等的共同努力。

2.1 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题的对策

2.1.1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高校毕业生要树立良好的就业观,认清自己,了解自己。不少毕业生更多地考虑“我想从事什么职业”、“我愿意干什么工作”,而很少了解社会需求,很少能用“我能干什么”的眼光全面地审视一下自己,因而使自己陷入择业期望值过高的误区。毕业生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选择到社会需要的地方去工作。

2.1.2 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当代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大学生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2.1.3 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用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的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2.2 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

2.2.1 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精神,能为祖国健康工作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

2.2.2 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现有专业结构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必须适时调整。必须强调的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技术工人需大于供的态势,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极度缺乏,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利于满足用人单位对这类人才的需求。

2.2.3 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咨询、指导、培训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立,罗小林,周丽丽. 浅析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6.

篇6

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政策与政府制度方面的原因。

国家给予青年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工作,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及人才在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事业单位的流动的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心中有着许许多多的困惑:去西部工作,国家的各项补贴和优惠政策能否落实,是否还回得来,回来后就业压力是否更大;去农村工作,户口、社会保障等问题如何办;搞自主创业,怎么解决资金缺、注册难、审计难等问题。有些高校毕业生还面临出地区、出系统要交费的政策障碍。与此同时,有的单位则拒绝招外地学生。种种因素,确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二)我国就业市场方面的原因。

1.劳动力市场趋于饱和。近几年来,我国经济都以较高的速度增长,这的确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但岗位必定是有限的,而我国的待业人数却是年年攀升。从七十年代开始,中国人口的出生率相当高,使得我国人口在90年代开始进入就业高峰期,新增就业人口总量很大,今后几年劳动力市场都将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2.就业信息渠道不够畅通。每年有十多万毕业生,而每年只有年底的时候有不多的针对毕业生的“双选会”,这是远远不够的。一些职业介绍所和社会力量举办的招聘会以赢利为目的,虚假广告,招聘会环境混乱,学生交钱买票应聘后没有效果,甚至上当受骗。这说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成熟,缺乏专业化就业市场。现在己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网络作为当前最有效、快捷的信息收集、处理、平台,似乎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3.市场对人才要求提高,就业竞争更趋激烈。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外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员工综合素质高、专业素质过硬。另外,一些企业跳槽的科技、管理人员涌入就业市场,由于他们在工作经验和相对稳定务实的就业观念上强于应届大学毕业生,因此更富竞争力。而当前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状况和企业对人才要求之间尚存差距,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挑选毕业生,另一方面是毕业生尤其是没有明显竞争力的毕业生难以找到满意合适的工作。这从客观上加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局势。

(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方面的原因。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和社会市场需求相比,高校的专业结构设置和调整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当前,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电子商务、国际金融、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大,一些高校急功近利,设置了不少这些专业,导致学校专业失衡,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大量增加,加大了就业的压力与难度: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冶金、地质、石油、粮油加工等,由于社会需求量较小,因此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较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导致许多毕业生转向其他领域。

(四)高校工作方面的原因。

当今不少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无论形式、内容都比较简单,多采用在毕业生班级中开展讲座、政策咨询、谈话等形式,且内容也多是一些就业政策法规、求职技巧的辅导。对于如何结合本专业的实际,从专业特点出发加强实践能力,加强对社会的认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加强学生气质类型的分析,让毕业生明白自己所适合的工作类型及方向等方面的工作十分欠缺。

(五)毕业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1、就业观念没有及时转变。一方面,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不愿去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等等。另一方面,过分看中单位的医疗、养老保障制度等。同时,就业期望值偏高。这导致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对许多单位是“高不成,低不就”,从而失去了不少就业机会。

2、就业能力与现实有一定差距。不少毕业生“心比天高”,但综合能力又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就业市场一改过去单纯以文凭或职称作为人才标准的普遍做法,而把品德、知识、能力与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一些毕业生自身素质有所欠缺,难以符合工作的要求。相当多的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缺乏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较差,缺乏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有些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还存在种种缺陷。

二、对策及建议

虽然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归根结底是由于就业环境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不断深化改革。

(一)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就业市场,提供就业信息。

从政府角度讲,应当充分认识到高校毕业生在目前仍属稀缺资源这一现实,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不同地区发达程度的差别、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分配上的差距以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采取的行为,认真研究对策和有效的调控手段,加强宏观管理与指导工作。政府对用人单位和高校同样要加强指导和管理,尤其是对高等学校的专业调整更应予以高度关注。对于高校来说,学生报名数反应了社会当时的教育需求,但蜂拥而至的报名者在几年后毕业时可能面临的是另外一种就业形势,即当年的“热门”,毕业时可能成为“冷门”。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学生和高校都可能犯盲目选择“热门”专业的错误。政府应发挥自身的优势,主动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指导。同时,还应将经济调控手段引入到高校的招生工作中,对一些所谓的“冷门”但却对国家和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专业给予财政上的鼓励。

(二)企业:树立正确人才观,加强人才储备,合理置换冗员。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吸纳毕业生的主渠道。尽管目前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高,面临着人员过剩的问题,但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企业应抓紧有利时机加强人才储备,调整人才结构,合理置换冗员。在招聘会上,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设置各种障碍,提高门槛,致使一些优秀的人才没有进去的机会,招聘者也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因此,企业要从自身方面找原因,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三)高校: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和完善就业指导。

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层次的高低,是一个大学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生源,影响着在校生的学习情绪与学习质量。因此,高校除了要积极、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产品”确实能够满足市场需要外,还必须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强化推销意识,通过市场推销毕业生,是高等教育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高校不仅要抓好大学生的质量,培养市场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也要抓好大学生的“促销”,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创出自己的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大学生:作好职业生涯规划,全面提高素质,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篇7

一、高校毕业生当前就业形势

目前,我国大学生所面临的是“毕业就失业”的局面,就业形势严峻。据统计,截止 2010 年12月份,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年供给为0.5亿人,而解决劳动力就业岗位每年只能增加0.4亿个,由此算出,年缺口在0.1亿个,供大于求的劳动力就业比例失衡,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十五”期间,我国高校毕业生约0.19亿人,“十一五”期间则上升到0.25亿人。大学毕业生第一次就业率约为75%,近年来,大学生毕业生二次择业人数有逐步上升的趋势。以下依次是我国从2003年―2009年每年的劳动人员就业率:70.2%、73.4% 、72. 6% 、71. 8% 、71.2% 、73. 8%、74.5%。

二、影响就业的成因

(一) 社会因素

1. 人口基础大,增长率高。目前,我国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现有人口13亿,人口基数巨大,其生育高峰周期必然会带来严峻就业高峰,这种现象在1998开始第一次出现,据统计,我国“十五”期间的适龄劳动力就业人员数量较“九五”期间年均多出约293万人。可见,近年来由于人口生育特点的影响,在大学毕业生中出现的就业高峰同全社会的就业高峰是同步的,这也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的主要客观因素。

2. 高校扩招导致就业人数增加。从上个世纪90年末期开始,我国对高校制度进行重大改革,高等教育由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由于高校招生范围的扩大,高考门槛的适度降低,大学毕业大学生人数逐年上升,自高校改革并轨以后,大学毕业生毕业人数2000年为107万人,到2010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30万人,平均年增加47.5万人,社会解决大学生就业岗位的空间大幅度压缩。

3. 高校专业结构与社会需要不同步。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就业后所从事的岗位与所学专业不相符,高校专业在设置上与市场供求严重不符,“专业不专用”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不可忽视的一个客观因素。我国多数高校在教学上通常重视对学生的理论教育,对社会上有专项需求的生产技能、行业技术教育的常常忽略。近年来,人们对大学生的认识也逐渐发生转变,由以往的精英群体印象逐步转变为大众群体认识,多数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也在不断地同社会行业的专业技人才的需求相靠拢。此外,高校重视理论教育的所产生的另一个现象是在大学毕业生跨出校门后,对社会不了解,对岗位适应慢,在理论上纸上谈兵,怕吃苦,跳槽改行等现象比比皆是,使得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面是毕业生严重过剩、企业招聘“一岗难求”,一面是社会相关行业技术人才短缺、企业求才若渴。

(二) 地域之间需求不平衡

改革开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沿海城市以及发达省份的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如:北京、深圳、天津、浙江、广东、江苏等地,由此导致了上述地区的高校毕业生出现“扎堆”的现象,2010 年,就业总人数中城市就业人数占比为 81%,其中,北京、天津、广东、浙江等省(市)城市就业占比到58%。高校毕业生出于自身考虑青睐经济发达地区,多数人都不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尤其是农村地区。

此外,我国的高校就业市场的供求双方在观念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多数招聘企业在选择高校毕业时普通认为名牌大学或者研究生、博士生素质高,专业水平强或者对有实际工作经验毕业生另眼看待;多数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时普遍都过高地估计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认为大学毕业后人高一筹,通常都抱着先“就”业后“择”业的心态,往往都想在发达的城市中聘到工作稳定,薪酬待遇高、让人羡慕的机关、企事业工作岗位。

三、促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1、多方协调,出台有利的政策环境。政府应从教育体制结构着手,建立适应社会需要的教学评价结构,不断完善相关就业政策。一是在大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要注重具有中国特色产业的自主创新,特别是高新技术管理行业。二是教育部等相关行政管理机构应结合社会实际加快高等教育结构的调研步伐,针对行业的不同实际出台相关高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其教学质量实现监控,以达到高校毕业生在人才类型、层次、质量上能够与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三是要持续的完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少考核惩罚多鼓励改革。四是要在各企事业单位中恰当的招聘用人观念,改变一味追求名学府,高学历选人观念。

2、 强化职业生涯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校在教育中应注重在自身职业理想、人生规划、时代使命上加强教育,使其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的爱好、兴趣、性格并以此来策划自己的人生目标、职业生涯,以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3、加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诚信观教育并培养吃苦耐劳意识,使其树立正常的人生价值观,走向社会时能够正确摆正自身位置。二是加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高校毕业生在社会就业中能够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从容地面对各种压力,能够积极面对生活、宽容自己、适应社会。

提升高校毕业生的自身能力和就业水平是应对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最根本办法。高校应根据社会行业需求和学生需要,设置实用性强、有助于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课程。高校毕业生应结合自身实际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专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8

一、贝弗里奇曲线与结构性失业

1、贝弗里奇曲线。贝弗里奇曲线(Beveridge Curve)是反映劳动力市场中失业与空缺岗位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的曲线。在分析失业和劳动力市场结构性问题上有着独到的作用。

如上图,纵轴测量的是职位空缺数目,横轴测量的是失业人数。45度角那条直线表示的是职位空缺数目与寻找工作数目相等的线――一般意义上的充分就业。在45度角度线以上的表示劳动的需求过大,45度线以下的区域表示劳动力的供给过大。

当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率为0的时候,U=V,即图中的45度角直线所描述的点,这时总体的失业率为U0。如果所观察到的失业率为图中的U1,则U1-U0就是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相应财政或货币政策减缓或消除这种失业,失业率将趋向于U0。但如果这种措施力度过大,则有可能导致失业率沿着贝弗里奇曲线移动到U=V线的左边,这时存在的失业都可看作结构性或摩擦性的失业,因为这时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充足的就业岗位。在存在大量空岗的情形下,失业者不能实现就业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市场上的制度性因素和信息不完整,其主要表现为结构性的失业或摩擦性的失业。这也正是劳动力市场上,存在大学生就业困难与用人单位职位空缺现象并存,造成结构性失业的理论原因。下面结合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实际情况分析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现象。

2、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一种特殊的失业现象。失业是指达到劳动年龄的社会成员未找到工作的特定阶段。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作为一种资源参与市场的优化配置。失业与就业,本质上是劳动力市场各类人才供求关系的表现,当“供不应求”时,就会出现人才抢手的现象;当“供大于求”时,就会出现失业现象。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生产形式和规模的变化,劳动力结构不能与之相适应而导致的失业,就是所谓的“结构性失业”。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及企业变革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对称,高校毕业生的供给结构不能满足劳动力的需求,就产生了较大的结构性失业。本文从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供给方面。首先,毕业生绝对数量逐年增加。据教育部统计: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再加上历年未就业沉积下来的毕业生,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就业形势逐年吃紧。其次,毕业生的层次结构不合理,专业冷热不均现象较为突出。高校的专业设置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许多高校瞄准热门专业,纷纷增设类似专业,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由于大家一哄而上,又导致了这类专业人才的供过于求。第三,毕业生地区流向不平衡。从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来看,经济欠发达地区毕业生流出的人数增加,毕业生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倾向明显。大多数毕业生将东南沿海以及大城市作为求职的方向,导致人才集中化,竞争激烈;而西部地区、中小城镇等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用人单位却面临人才匮乏的问题,他们求贤若渴。第四,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与弱势:社会适应能力差,社会阅历浅,所接受的大学教育缺乏知与行的结合。毕业生具有的知识和能力,无法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转化为可雇佣技能,不能给企业带来收益。很多企业评价大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缺乏踏实肯干的精神和实践能力。

(2)需求方面。第一,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与结构看。专家指出:中国的经济虽然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发展,但是没有创造出适合这些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不同的工作要求的是不同种类的劳动力。中国的经济的确在增长,但是雇用这些大学毕业生的一些行业增长不够快,不能够给所有人提供就业机会。”中国产业机构和经济的发展速度与急剧增加的高校毕业生供给产生矛盾,相应出现了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第二,从劳动力需求层次看。当前人才市场上工程技术类需求量较大,信息技术类需求次之,管理类以及医学、外语、中文等专业有少量需求,而农、林、水专业需求相对不足,特别是电机、高级护理、计算机应用等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据有关信息统计,中国在下列人才领域存在相当数量的缺口:技工人才缺口1000万人,物流人才缺口600万,电子商务人才缺口200多万人,精算人才将有5000人缺口。第三,劳动力需求地区不平衡。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需求旺盛,吸引了大批人才,基本满足需求,在某些领域甚至出现了人员富余现象。相反,西部地区、中小城市镇工业迅速发展,农业逐步现代化、产业化,已经成为农村经济支柱的乡镇企业面临人才短缺问题。第四,从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看。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已从昔日的单纯知识型转向知识、能力和人格协调发展的综合素质型;正在由传统的学历等同于人才,单一化、狭隘化的人才观,转向新的能力本位的用人观念,人格品德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较受用人单位关注。企业要求大学生有较强的实际操作及从事具体工作的能力,而许多大学生对用人单位的这一要求往往力不从心,暴露出了高等教育与社会要求之间的距离。

3、结论。

(1)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供给结构与市场对劳动力需求由于信息的不完全、结构的不对称,造成岗位空缺和失业并存的矛盾局面。具体表现为技能结构性失业、地域结构性失业、观念结构性失业等现象。

(2)由于就业观念和社会因素,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缩小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产生拥挤效应,劳动力之间的竞争更激烈,严重供大于求。企业降低工资。以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这样就导致更多的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

(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企业与劳动力的双向选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成本,会产生一定的摩擦性失业。应理性对待大学生暂时性失业现象,不可盲目归结为结构性失业。

二、对策

(1)在高校和劳动力市场之间建立人才信息桥梁,尽量减少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解决才市场的结构性不平衡,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人才培养结构。培养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与方式应当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满足不同层次的劳动力需求。

(3)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推动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加快农村和西部等落后地区产业升级的步伐。

(4)鼓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认识自我,把握就业时机,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就业。

【参考文献】

[1] 袁志刚:失业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篇9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分析

经济学原理认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的供给与其价格即工资正相关,劳动的需求与工资的高低负相关。如图1所示:横轴表示大学生的就业量,纵轴表示劳动力的价格即工资。在图中SQ,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垂线,其位置取决于当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由于当年的毕业生数量一定,因此SQ5垂直于横轴,因为这一数量与工资无关。同时。有一条正斜率的斜线S0E,这条斜线表明:随着工资的降低,将有一批毕业生退出就业队伍,即自愿失业。自愿失业的大小取决于劳动供给的弹性。工资越低,自愿失业的毕业生数就越大(当工资为W0时,自愿失业的学生数为Q5~Q3,当工资为W2时,自愿失业的学生数为Q5~Q2)。在图中,当工资为W2时。劳动力市场实现了无失业的均衡,即充分就业。此时劳动的供给等于劳动的需求Q5。当工资处于W0时劳动力市场也是均衡的。这时,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均为Q3。但是,此时存在自愿失业自愿失业数量为Q5~Q3。当劳动力的工资为W1时,劳动的供给为Q4,劳动力的需求为Q1,此时存在Q4~Q1,量的非自愿失业,以及O5~Q4的自愿失业。这也就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这些大学生失业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的预期工资未达到W0。据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高校毕业生的平均预期工资是2140.6元,较2004年毕业生的实际起薪1500元,预期工资高估了40%。这个数字远高于发达国家10%的比例。目前,用人单位的薪酬主要集中在2000元以下。由此可见,实际情况中确实存在大学生薪酬预期过高的事实。

然而,供求规律能否自动地使均衡工资调整到W0,实现市场出清。非自愿失业者充分就业呢?答案是否定的。主要原因在于:1.大学生的“精英情结”。许多大学生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再加上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推崇,他们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把进大学当成人生成功的开始。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令人羡慕的“白领”。另外。就业市场的信息也不透明,刚毕业的大学生对就业市场行情缺乏了解,预期滞后,他们的预期薪酬一直较高。一旦到了就业市场,发现单位开出的薪酬低于自己的预期。则心理失衡,结果宁愿不就业,也不愿接受薪酬低于期待视野中的工作。2.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对上大学所付出的沉淀成本缺乏正确的认识。上大学付出的成本,一类是直接付出的成本,如学费、住宿费、交通费、军训费、为找工作所支付的成本等等;另一类是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即因为上大学而放弃从事劳动而失去的收入。这两项成本之和不少于7~8万元。由于存在这些沉淀成本,大学生们希望能找到较高薪酬的工作来弥补上大学的经济损失,以实现收入最大化或者损失最小化。因此,面临低薪酬工作时。他们大都采取观望态度,不愿意就业。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需求方面

从劳动的需求方面看,如果能采取措施,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如从DE移到D1,就可以消除非自愿失业,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从需求函数的构成看。需求函数是由工资、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等变量构成。其函数表达为:Dl=D(W、r、s,…)。其中DL表示劳动需求量。w表示工资率,r表示经济增长率,s表示产业结构。在这些变量中,劳动需求量与工资率负相关,与经济增长率正相关,与产业结构的进程正相关,因此要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就必须提高经济增长率。虽然我国的GDP已连续十几年在高位运行,但是,如果政府能采取更坚决的政策措施,如打破行业、地区垄断。加大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等。提高GDP增长率并不是没有可能的。另外,调整产业结构也是扩大劳动力需求的措施之一。虽然我国的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仍然不合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较高。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第三产业比重现在只占GDP的30%左右。世界平均水平是50%,发达国家更是高达60%~70%。现在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程度很不相称。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最后政府应该采取措施鼓励投资,特别是民营资本的投资。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会鼓励一部分大学生自主创业。从图2上看,这些措施的实行可以使需求曲线大幅度右移。提高就业率。

从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看,最近几年工资率已有很大幅度的下降,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也不断地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演进。但大学生的就业率不升反降,原因在哪里?怎样才能矫正理论与实际的偏差,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呢?

1.虽然最近几年工资降低很大,但是由于每年毕业生的数量庞大,加上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又加入了就业大军,这些积累性的矛盾。导致有限的需求面对不断增长的庞大的供给显得力不从心,供需缺口将长期存在。如图2所示:虽然工资水平从W0下降到W2,但是由于供给从S增加到S1,所以仍然存在Ec量的非自愿失业。如果考虑

到需求的增加,如需求曲线从D移动到D1,则BC量的非自愿失业仍然存在。只有当工资下降到W1时才能实现充分就业。因此,需要有更进一步的市场力量来推动工资的降低,同时在某些专业的招生上要限制数量,减少供给。

2.持续的经济增长虽然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但是面对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

3.从产业结构特点看,根据钱纳里的标准结构模型(人均收入在600~1000美元之间),我国的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份额缺口在17%左右,从业劳动力缺口12%左右。由于其份额有限,且就业率不高,所以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第三产业的作用未充分发挥。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二)供给方面

从供给方面看,与需求曲线不一样,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是一定的,所以不能通过其它的措施来直接减少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只能通过改变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疏通供给渠道来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

1.改变供给结构,适应市场需求。一方面,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办学模式的限制,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有很大的刚性(特别是一类本科和二类本科高校),有些专业已不符合时展的要求,市场对这些专业已没有需求,但这些专业还继续招生,导致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即失业”。另一方面,即所谓的热门专业,如金融、国贸、保险等,各个高校纷纷设立这些专业,使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严重的供过于求。虽然工资一降再降,失业仍然严重。同时,由于就业市场存在逆向选择机制,使优秀毕业生的就业更加困难。再者,随着新兴产业的兴起,市场出现了新的需求,如信息、心理咨询、网络安全等。由于这些课程的专业性强,许多高校缺乏必要的教师而无法开设这些专业以满足市场需求,结果出现了“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的结构型失业。

篇10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

1、妇女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追求高效率与高效益,增强竞争力,把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首要目标,把创造经济价值极限作为对就业者的基本要求。女性因其天然的女性特点和社会传承赋予她们的任务而不得不承担生育和家务劳动,很难全身心关注所在行业,因而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相悖离。客观上造成了企业成本的增加,因而女大学生在市场选择中往往处于劣势,造成其就业难的关键是国家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规章制度,保障女大学生的利益和用人单位的利益。

2、社会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国家,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和偏见,对男女的不同角色期待和双重标准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一项统计显示,26%的女大学生经历了与家庭对她们所抱有的传统角色期待的冲突。在一般人心目中“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观念,“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依然盛行,传媒中陈规性别角色定型,对女性消费人格、依赖人格的片面塑造,造成男性群体对女性社会参与的排斥,进而对女性工作能力的怀疑,从而导致女大学生就业愈加困难。

3、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尖锐。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尖锐的供大于求的矛盾,这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几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据新华网上载,从1999年起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使高等教育普及化。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为145万,2003年达到212万,2004年是250万,4年增加了140万,今后还将继续增长,而社会上的人才需求增长则是缓慢的或与往年持平。同时部分单位片面认为中国现在是资本稀缺而不是劳动力稀缺,导致了性别、工作经验、学历等就业歧视问题的泛滥。用人单位自也无限扩大,使得社会企业将追求经济效益作为用人的最高标准,再加上社会对女大学生的偏见心理,致使女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

4、高校培养方式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脱节。目前大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模式和专业设置还不能很好符合市场需求,过多的学生集中在很多长线专业上,造成一方面社会急需人才的企业招不到人,另一方面长线专业毕业生人满为患,导致用人单位百般挑剔,盲目追求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等用人策略上的短期市场行为,对男女性别的挑剔也应然而生。教育改革、高校专业设置和专业教学内容改革还不能完全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实施以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的综合素质培养不够,都影响了就业。同时女大学生相对保守和求稳的心态较强,难以适应市场的竞争和发展,也是就业难的因素之一。

5、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生理差异,大多数女大学生在体力和精力上不如男大学生,这是客观的,也是众所周知的。但与此同时,一些女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在实践活动中缺乏自信,意志不够坚强,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无法摆正自己的位置;部分女生看重学习成绩,忽略了能力培养。在一些实践性要求较强的岗位上,女生明显劣势于男性。市场看重的是劳动者的综合劳动能力,这就使得女大学生失去了为数甚多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行业。

另外,在观念上受传统影响,一些女大学生仍未能走出“我不能”的阴影。她们一方面埋怨传统观念,另一方面却不自觉地充当传统的卫士。对社会上所讲的“女研究生相当于男本科生”这种歧视女性的说法也予以默认,这说明女大学生自己就未能摆脱世俗的性别观念的束缚。

再者,一些女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偏高,自认为学识渊博,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从眼前做起,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不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敬业精神,而是过分注重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工作条件,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希望能够在大城市的行政事业单位求职,以至“高不成,低不就”影响了自身就业。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完善法制建设。宪法中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也规定了妇女作为劳动者的一部分,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现在一些单位把“用人自”扩大,其直接后果就是对女性就业的封锁。求职过程造成性别歧视现象的社会原因,客观地看,绝不单单是性别歧视的因素,妇女负担过重的社会现实是一很重要的原因,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这其实是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承担的双重任务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社会分工应进一步细化,从而使女性摆脱负担过重的问题。为此,在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时,应该把保证女性的合法权益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社会要尽快建立女性就业的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女职工生育保障制度,减轻用人单位的经济负担,使女性就业的难题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2、倡导先进的性别文化。树立文明、平等、公正的社会风气,政府应加大男女平等的宣传力度,消除思想文化领域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加强对家庭教育观念和男性对女性认识的转变,确保女大学生的充分自主择业权,更新和改变社会上存在的性别观念,营造和谐人文性别环境,切实从社会观念上缓解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媒体应大力宣传成功女性的事迹,公正评价女大学生的工作能力,对其刻苦勤奋、耐心细致等诸多优点进行大力宣扬,使女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被社会认可。这样女大学生的优秀形象才能深入人心,才能改变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的偏见,女大学生才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3、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拓宽就业视野。经济的改革,社会的发展使女大学生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女性就业最集中在纺织业、批发零售等行业,以及各种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等,如今这些岗位已大幅减少。与此相适应,女大学生应转变传统“一种职业定终身”的就业观念。据调查资料显示,旅游、餐饮、家政服务、保健服务等非正规就业将逐渐成为女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式,同时包括了不少与新生活、新科技有关的行业,如网络技术、广告策划、自由撰稿人、证券经纪人、律师、翻译、模特等。

4、高校教育应与女大学生就业紧密联系。高校对女大学生的培养教育应该与她们未来的就业紧密联系,注重因材施教,因性别施教,因社会需求施教,从教育内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其一,开设发挥女性特色的课程,根据女性性别特点培养适应于性别特长的能力,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要让女大学生独立面对问题,以磨砺意志,塑造她们自尊、自立、自强、自信的现代女性形象,促使她们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终拓宽她们未来的就业渠道;其二,开展女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专门课程。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针对女大学生择业的误区,帮助她们调整择业心态,让女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作为女性群体在择业中所具有的语言能力、思想能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等优势,扬长避短,提高求职能力和求职技巧。

5、发挥女性自身优势,增强自身的就业应对能力。一般说来,只要女大学生善于发挥她们的职业能力优势,还是能寻找到适合她们自身特点的行业单位,特别是在公关、教育培训、广告咨询、新闻媒体、文学创作、文艺表演等行业方面更能发挥其特长。由于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有些女大学生存在自信心不足和上进心不强的现象,但女性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形象思维能力和思考问题的细致、周全上有明显的优势,大多数女性能够做到态度认真、忠职守责,在相对单调、乏味的条件下仍能孜孜不倦的坚持工作。因此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充分展示自身优势,从而改变社会及用人单位对女性的不正确认识。作为女大学生自身要正确对待社会上存在的性别歧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择业时应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机会,同时还要克服自卑、怯懦、依赖等不良心理状态,切忌羞涩、扭捏,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应当加强自己对各类岗位的适应性,从平凡岗位做起,以素质高、能力强证明自身的价值,提高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冯皓.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6);

[2]李秋荣,王进彦.对女大学生就业劣势问题的探讨[J].河北企业,2006.4;

[3]陈的非.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篇11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归因分析

男女毕业生为什么在毕业时存在如此之大的差异,在一些单位的招聘条件中有明确的规定,只招男生不招女生;有些单位虽没有明确规定出具体的限定条件,但在实际的面试录取过程中,有倾向的进行性别选择。认真剖析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如下:

1.传统固化思想在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中,传统性别歧视与偏见是女大学生在择业艰难的根本原因。尽管法律明确规定男女平等,但数千年“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历史文化已作为一种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大部分人的头脑中。社会对女性的定位更多的是相夫教子、贤惠温淑。社会对男女两性不同的行为期待不仅影响到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也会影响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职业选择,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1]

2.女大学生自身

一生理原因。由于男女在生理结构上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决定着男女在职业分工与职业选择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女性生理上的四期(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是用人单位最为头疼的首要原因,再加上女性在体力上弱于男性,冒险精神与宏观驾驭力不敌男性,这都是限制女性发展的主要原因。二心理原因。心理学家认为女性在事业上容易出现问题,主要原因为女性的同性嫉妒心强,家庭观念较重,创新性与创造力不强,在工作中谨小慎微缺乏开拓精神,种种的这些原因都是用人单位的在招聘中加设门槛,减少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2]

3.用人单位重男轻女

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追寻的是利益最大化,效率最大化,对用人单位而言,招聘就如同购买劳动力商品,在购买的过程中要全面衡量某种劳动力商品的“性价比”。由于生理因素、婚姻因素以及生育保险费用等等,使得女性劳动力的“性价比”低于男性劳动力,这也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4.高校扩招近年来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使得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据统计,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60万,2012年为680万,2013年达到699万,2014年是727万。比对2004年的280万,十年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了447万,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社会上的岗位需求却与往年持平,这就造就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因素。

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与措施

1.女大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应对就业

首先,女大学生应正确认识自己,不过高或过低的评价自己,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寻找就业岗位,女性的耐心、细致等性格优势是她们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的重要砝码,在一些特殊岗位突显出极大地优势;再者,女大学生要树立维权意识,善于发现和抵制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维护自己的合法劳动权益。[3]

2.社会各部门齐抓共管支持女大学生就业

生育行为是人类繁衍和文明延续的基石,是事关民族、国家的大事,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价值。女性肩负这一神圣职责,不能因此在就业中遭到歧视,所以,政府应搭建平台帮助女大学生就业。(1)政府出台政策与法规支持女性就业。给予创业女大学生提供政策保障与资金支持;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出台一系列针对大学毕业生的社会保障制度;鼓励本科毕业女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放开县级单位的招聘条件,降低女大学生的就业门槛,对到艰苦岗位、城乡基层就业的女大学生给予相应补贴;对于社会中的一些特殊岗位,可以有针对性的专岗专设,为女大学生提供就业的绿色通道。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营造女大学生就业的良好环境。(2)严厉惩处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问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为基础,拟定《反就业歧视条例》,对于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性别歧视问题,一旦发现对相应单位予以严肃惩处;在招聘过程中取消性别歧视学历歧视与院校歧视,对于在招聘过程中因人定岗,明确限定院校性质、提高学历要求特别是歧视女性的单位,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女大学生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就业,使得女大学生毕业后想就业、敢就业、能就业、就好业!

3.为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1)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专门开设适合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必修课程,以及创业指导选修课程,为她们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建议。帮助女大学生科学制订职业规划,在校期间不断根据个人能力进行职业规划调整。在学科专业设置上要与用工市场要求相接轨,构建方便发挥女大学生自身优势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并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形势分析”和“求职面试技巧培训”服务,使她们在毕业时真正具有竞争力。(2)要重视并加强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要对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这方面的指导内容进行充实并加大指导力度。女大学生在就业时,存在示弱、矛盾、虚荣等多种不良的心理以及焦虑、无助、自卑等不良情绪,从而导致就业难,就业质量低的问题。要关注女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帮助女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劣势,有针对性的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以及职业生涯,树立正确的择业心理,正确的认识社会现状、就业形势,充分利用女性的性别优势,拓宽就业面。让女大学生以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的姿态,发挥自身的优势和长处,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摒弃依赖或自卑心理,调解不良情绪,把握机遇,迎接就业市场的挑战。(3)帮助女大学生树立灵活就业观念,实现自我价值。新时代下的女大学生就业可以“条条大路通罗马”。鼓励女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到社区就业,到新兴的家政服务行业就业,到传统的手工制品行业就业,自主创业,集体创业,拓宽就业门路。

作者:孟晓媛 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篇12

同志曾经明确指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实现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都在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提供了充实与进步的机会,表明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然而,伴随高等教育发展所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在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1.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关于当前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分析报告》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城乡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继续持续,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明显加大,劳动者素质不适应问题更加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矛盾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短期内难以消除。[1]大学生就业与社会、学校及学生自身等因素均有密切联系,要探索适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就业指导方法,就要先对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进行分析。

1.1社会环境的转变

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在发生着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社会需求出现“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的转变;用人单位出现 “重学历”向“重能力”的转变;就业方式出现“统一分配”向“双向选择”的转变。

1.2高校方面的不足

第一,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尚需完善。目前高校的就业工作偏重职业介绍,忽略了就业指导与服务,使得就业工作趋于表面化、形式化。

第二,高校人才培养应与社会需求相适应。高校在培养人才的模式上,要力争实现“理论与实践并重”,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毕业生的“学历与能力并重”的要求。

第三,高校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尚需加强。很多用人单位不给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的机会,是导致就业率低的一大原因。高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为毕业生谋得更多实习、就业的机会。

1.3大学毕业生自身存在的不足

第一,就业期望过大。

第二,自身素质不符合就业单位的用人要求。

第三,应届毕业生毁约率增高。

2.大学生就业难的应对策略

2.1政府的支持

2.1.1合理控制高校的扩招规模

阿瑟・刘易斯提到,“没有一个广阔的劳动力市场,那么这个国家就会有过多的各学科大学毕业生,他们不得不去从事任何他们所能得到的工作,而且,他们极端不满现实,是引起政治动荡的一流人选,因为他们无法得到他们认为自己的良好教育所应当得到的薪水或社会地位。”[3]因此,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同社会需求相适应,在就读人数适当增加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育人的质量,才能从根本上发挥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促进作用。

2.1.2为大学生的就业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进一步完善人事、户籍、社会保险等制度的改革,实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切实保护大学生的权益。

2.1.3加强对高校的宏观调控

政府应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管理,指导并协助高校实现学科体系建设的科学化、合理化,避免出现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偏离。

2.2高校的改革

2.2.1 合理设置专业,提高育人质量

高校在政府提供宏观指导的前提下,结合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及供给,对专业设置及招生人数进行适当调整,减少毕业生在专业上的结构性矛盾。对人才的培养要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一方面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强综合素质。

2.2.2 加强就业指导

高校要积极打造专职、兼职相结合的就业指导队伍,挖掘多样化的就业指导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充实自己,符合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赢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专业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工学结合”,即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适应职业岗位要求打下坚实基础。院系要聘请本专业的行业专家深入课堂,讲解行业要求、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等情况,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专职的就业指导人员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用人单位信息,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2.3 大学生自身的提高

2.3.1 转变就业观念,避免“眼高手低”

缺少工作经验是应届毕业生的劣势之一,因此很多用人单位不愿为其提供工作岗位。针对这一点,应届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要降低期望值,勇于从基层做起,做到“先就业,后择业”,实现厚积薄发。

2.3.2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吴雅杰等分析指出,以下几类人员的社会需求较大:掌握高新技术设备使用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在软件、网络等新型产业从事实际操作的人员;现代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以专业知识和高科技应用为特点,包括金融保险、咨询服务行业及中介机构等。[5]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在校期间便利的学习条件,朝着“一专多能”的方向打造自己,将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结合自己的专业、自身发展的方向和具有潜力的市场行业来有针对性地参加社会实践,[6]并加强自己计算机、英语等基本技术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力求在求职中占有优势。

2.3.3注重职业规划

大学生应该进校就想毕业事,让职业规划从入学第一天就开始。[7]通过有效的职业规划,可以明确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及从业范围,同时对自身的能力及特点进行客观分析,从而确定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每个阶段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行动计划,有助于增强自我认知和学习的能力,明确努力的方向。

大学生就业工作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及系统性,需要社会、高校及大学生共同的不懈努力。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高校的教学、管理都要随之与时俱进,不断为大学生的就业发掘新的对策与途径。

参考文献:

[1]劳动保障部专题小组报告[J].中国劳动保障,2007,(8).

[2]谢连华.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理性思考.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1):244-245.

[3]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0.

[4]刘颂.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12(4):18-19.

篇13

New Exploration on Difficulties for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YE Li'na

(Hangzhou Wanxiang Polytechnic, Hangzhou, Zhejiang 310023)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esent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a simple elaboration, by consulting information and relative data analysis, base on thi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ifficulties and causes that college students facing, finally, it discusses the ways to solve those problem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roblems

1 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通过对近两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的统计发现,我国高校毕业的的人数呈逐年递增的态势,例如,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人数为610万,10年则达到了630万,而有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毕业生总数将突破700万,这个数字是庞大的,特别是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部分学校盲目扩招导致的毕业生人数与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日益凸显。我国高校的大学生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来讲,我国现在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毕业生人数和市场实际需求及职业规划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也是当前主要的社会矛盾之一,毕业生人数和市场需求之间是供大于求的关系,而已经就业的人群也面临着专业和职位是否匹配及职业发展空间是否充分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

2 影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2.1 政府的就业政策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的越发丰富,早已经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严格选拔过渡到了多种高等教育形式并存的大众时代。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生就业只要服从分配,就不会出现没有工作的问题,那时的毕业生充其量只考虑发展空间与专业匹配等问题,而市场经济下的毕业生就业则要看市场的“脸色”,扩招后的大批大学毕业生涌向市场,与用人单位展开了双向选择的博弈。但实际情况是,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等就业配套改革方面的步伐远远没有跟上扩招所带来的严峻的就业形势。

2.2 我国建立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够完善

目前,在推进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法制化进程方面的滞后,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既然是市场化,就需要行业监管和行业指导,在这方面我们现在面临着组织缺失,这就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良莠不齐,市场中的供需主体和市场交易行为也不规范,其中存在不少以赢利为目的的投机行为,在大学生就业需求保证方面还存在很多隐患。

2.3 企业与大学生的就业供需渠道不畅

大学生就业供需渠道过于简单,而且目前的供需渠道还导致了供需信息的不畅通。所谓供需渠道简单主要是指形式的单一,表面上看,各种琳琅满目的招聘会铺天盖地,但形式几乎是完全一样的,此外,还有中介的形式参与其中,这些形式远远满足不了大学生就业的需求,部分供需渠道的建立者由于利益的驱动往往把供需信息故意隐藏,使供需双方不能够获取十分有效的信息,从而增加了用人单位与大学生的招聘与就业成本。

2.4 大学生对职业的要求较高

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心态比较浮躁,把目标锁定在比较稳定的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甚至有的机关及事业单位的普通岗位出现了博士生的身影,这就造成了人才浪费的现象。此外,大学生的就业浮躁心理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践基础差,不能学以致用,社会适应能力不强;二是独生子女为主的当代大学生普遍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团队合作及工作责任感,更谈不上奉献精神;三是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出校门便有了“官本位”的思想,这种思想使部分毕业生不愿从基层做起;四是一些大学生缺乏就业常识,对其所选择的行业和职位毫无了解就签了工作协议,到岗后工作又不认真,一心只想着“跳槽”。

3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3.1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首先,制定大学生创业专项扶持政策。从政策、资金及效率上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下转第248页)(上接第230页)让部分想创业和有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实现其创业梦想,这样就能从供需两方面减少严峻的就业形势。这里面应该注意的问题是,除了资金及政策的保障外,还要重视相关部门注册及审批的效率,尽量减少审批的环节和程序,此外,还有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行业指导力度。

其次,加速推进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法制化进程,规范市场秩序,作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预测与信息。应该做到人事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匹配,政府要对阻碍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人才的配置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加大供需渠道的整合和开发,探索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新模式与有效交流平台。政府要对未来产业与就业发展趋势做出及时预测,收集大学生就业供求信息,分析就业市场变动趋。

3.2 建立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

虽然眼下政府制订了鼓励大学生到边远地区就业的政策,但还需加大这部分毕业生的相关补偿力度,并且要充分考虑这些政策的可执行性。同时,针对国防科技建设人才不足的现状,还应该鼓励优秀毕业生去部队寻找发展空间,这样即能解决部队科技人才及后备力量不足的情况,有同时分流和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此外,实施西部计划,鼓励大学生为国家西部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3.3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就要在学生充分认识自我的前提下,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和国家相关的政策及法规,引导学生对就业目标进行合理定位。帮助学生树立树立“先就业求生存,后择业谋发展”的观念,先在社会上站住脚,通过踏实工作和优异表现,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树立“先工作,后工资”的观念,低姿态求职择业,适当放低薪金要求;树立“重事业,轻地域”的观念,勇于到基础锻炼成长,善于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3.4 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高校办学及学科建设不能只求大而全,要真正实现质与量的同步发展,通过扩招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已实现了规模上的量的突破,未来各高校应该在办学的“质”上多下功夫,不能满足于教材的系统性,要正真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的做法和经验。不但要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和表达的能力,同时,还要培养了他们合作协调的精神,使学生学会将书本知识与社会接轨,善于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 结语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国家的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大学生、高校、政府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参与,积极应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就业难”的问题将在发展中逐步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将继续持续、高速发展,高校将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大学毕业生将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陈腊文.大学生就业对策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