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篇1

一、简介歌曲创作背景是“音乐想象”的先导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一些歌曲有特殊的创作背景,有些歌曲还具有创作故事或创作花絮。如果教师在学唱歌曲前把它们简要地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就能一步一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音乐想象”的空间里。例如,上《卖报歌》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聂耳创作这首歌曲的背景:当年他在上海认识了一个叫“小毛头”的报童,了解到他的生活十分艰难后,创作了这首歌曲。通过介绍,学生们体会到报童无依无靠,吃不饱、穿不暖的滋味,脑海中浮现出儿童忍着饥饿和内心痛苦,在凄风苦雨中奔跑叫卖的情景,为接下来学唱时展开“音乐想象”作好先导与准备。

二、歌词教学是“音乐想象”的基础

歌词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语言,是构成音乐形象的“物质”基础。小学音乐课本里所选歌曲的歌词鲜明生动,是内容美、声韵美、节奏美和意境美的统一。有表情地朗诵歌词,细致地分析、体会歌词,可以使学生在文字的引导下,进入想象的空间。在此基础之上再来学唱歌曲,学生就会把文字描写的形象与音乐描写的形象结合起来理解,展开“音乐想象”。例如,上《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时,这首歌曲的歌词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既叙事,又抒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对歌词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了解到王二小把敌人引入我军埋伏圈的生动故事,脑海里浮出现出王二小悲壮牺牲的情景,从而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

三、课本插图是“音乐想象”的凭借

小学音乐课本中的插图,是最直观的教具。它把歌曲的主要内容通过视觉形象地表现出来,符合儿童对形象事物乐于接受、容易理解的认识特点。在儿童音乐思维形象化中,插图起到了催化作用,直接推动学生进一步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课本插图的作用,尤其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一定要把插图很好地运用起来。例如,上《小小的船》一课时,彩色插图上画着一个小女孩坐在月船上遨游星空,全图充满了幻想的童话色彩,富有儿童情趣。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边唱边看彩色插图,在彩图的视觉作用下,随着美妙的旋律,学生的思维会很快进入到神秘的夜空,插上“音乐想象”的翅膀。

四、舞蹈表演是“音乐想象”的拓展

篇2

1.What do you think this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according to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

2.What would you like to know about from this passage?

3.What questions could you raise according to the title?

4.What would you write about this title if you were the writer?

二、读中巧问法:在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巧设开放性问题使学生进入所学情境之中,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众说纷纭,异彩纷呈。如:

教高一Unit 9 Computers Lesson 34时,可问With the help of computers what do you think will happen in our future life?

教高二Unit 5 Charlie Chaplin (2) Lesson 19时,可问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in California at that time? Why?

教高二Unit 9 Saving the Earth Lesson 33时,可问What will happen if we do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of population and pollution?

三、课文复述法:在学生把握原文主旨的基础上,通过变换人称 、改变文体、或充当不同角色等方式,使学生置身于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大胆的、合理的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内容,而且还训练了语言组织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如:

教高一Unit 19 Jobs Lesson 74―75 The Secret is Out可以不断更换人称让学生复述:①Suppose you are Mr.Pattis\Mr.Little.Try to tell the story about Ms King.②Suppose you are Ms King. Try to tell the story about yourself.还可以要求学生将其改为四个短剧,然后进行表演。

教高一Unit 22 Lesson 86―87 Britain and Ireland,教高二Unit 1 Lesson 1 Disneyland, Unit 7 Canada Lesson 26等课文时,可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导游,为游客作介绍 :Suppose you are a guide. Please make an introduction of Britain\Ireland\Disneyland\Canada to a group of visitors.?

四、读后续论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熟悉了课文的所述的故事、剧情或事情之后,引导学生预测能“自圆其说”的故事结局、续编剧本、或者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象力。如:

教高一Unit 18 The Necklace Lesson 69―70时,可提出:How was Mathilde when she heard the necklace was made of glass? What would she do? What could you do if you were Jeanne?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和以后会发生什么样的结局。课后还要求学生续写剧本的 结局篇。

教高一Unit 19 Jobs Lesson 74―75 The Secret is Out时,可提出:Would Ms King stay at Mr.Little's company? Why or why not? Please imaging the end of the story.

五、作业开放法:尽管目前在各类英语测试中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出题,但在平时布置作业时,应当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开放型或半开放型题目,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让想象穿越时空, 得出多个合理的推测,而不是单一的答案。如:

1.每上一个课时,可要求学生用该课时新出现的词汇和句型造尽可能多的句子;并要求成绩较好的同学将这些词汇和句型写在自己编写的故事或对话中。

篇3

二、利用空白,展开想象

在教学《祁黄羊》一文时,我敏锐地洞察到,文中并没有写明当时所有的细节,特别是举荐人才的过程中,祁黄羊做出两次出人意料的决定时到底面临着怎样的外界压力,成为了一个空白点,给予我们无限的思考的空间,这当然成为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一个绝佳的时机。于是,我启发学生想象:“同学们,当祁黄羊的亲朋好友听说他举荐是杀父仇人解狐时,纷纷登门,他们会说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了学生的灵感,也激出了学生无边的想象,有人说:“祁老爷,那解狐与您可是有着不共戴天之仇啊,您怎么能举荐他来接替自己的位子呢!他可是杀害了您的父亲啊!”有的说:“不行,一定不能举荐他,他能杀您的父亲,以后说不定也会杀您的儿子!”还有的说“你真是不孝啊,父亲的仇还没有报,你现在居然举荐他担当如此重任,你要把整个家都给毁了啊!”……学生思维的火花闪烁出耀眼的光芒。而在教学祁黄羊第二次决定时,我引导学生运用前一次的学习方法继续设想:“可当悼公派人去请解狐时,发现他重病在身,不久就去世了。这是祁黄羊又推荐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消息一传出,有些卑鄙小人就开始说坏话了,他们会怎么说?祁黄羊又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此时学生的思维就像刚打开闸门的江水一样,灵动而跳跃,他们的脑海中有着无穷的想象,一个个答案精彩纷呈。“那些卑鄙小人会说,我说祁黄羊怎么会推荐自己的杀父仇人呢,原来他早知道解狐就要死了,他只是为了推荐自己的儿子,才故意做给我们看的。”“是啊,真是一个的家伙……”“我认为,此时,祁黄羊会想,我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只要是有利于国家的,一切都值得。”“公道自在人心,我这么做完全是为国家的安危考虑。”……种种补白的想象,不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也进一步读懂了文中的人物的品质,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思想教育。

三、巧借媒体,丰富想象

我在教学《黄河的主人》一文时,艄公为什么会成为黄河的主人,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他们认识的难点。于是我借助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汹涌澎湃黄河录相,此时,黄河波浪滔天的这种恢宏气势已定格在了学生的心中。当学生看到那小而轻的羊皮筏子在滚滚的黄河上鼓浪前进时,不禁担心吊胆,而看到羊皮筏子在汹涌澎湃的黄河上如履平地,乘客们谈笑风生,又不禁佩服那位艄公的技术高超。此时,我再次借助媒体播放了高亢激昂的音乐,制造了紧张的气氛,并引导学生想象:“那是一个初春的早晨,天还有些寒意,羊皮筏子刚行驶不久。突然,一个湍急的浪打了过来,艄公他……”“羊皮筏子行驶到了黄河的中央,汹涌的激流、深深的漩涡、险恶的风浪,艄公他……”“小小轻轻的筏子上,六个人,满满的麻袋,好像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艄公他……”在同学的交流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已经深刻地感受到了在奔腾咆哮的黄河上,羊皮筏子能如履平地,乘客能谈笑风生,一切都是因为艄公精湛的驾驶技术,以及他的“沉着”“冷静”“镇静”“机敏”“胆大心细”,这就是艄公成为黄河主人的原因啊!可见同学们已将艄公那高大的形象扎根心底。

四、放飞思绪,扩展想象

篇4

一、渗透归纳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归纳就是指由特殊和具体的认识推进到一般的普遍的抽象认识现实的思维方法,是一种由特殊前提导出一般结论的认识方法。在数学学习认知学习中,归纳即表现为一种表述思想、组织思想或论证思想的基本思想思维形式。它既是发现并认识现实的方法,又是反映并描述现实的一种方法,也是从具体到个别的事物概括出一般普遍命题的一种方法。教师应根据已有教材的知识体系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机地渗透和归纳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一些实例、模型等直观材料,再运用归纳来获得的。

如在认识“整除”这个概念时,通常给出一些特例。

学生操作活动:观察结果和已知条件特征;不断利用比较找出差异;对材料进行分类。继续观察其中一类(除尽),确定其数据特征及商因果关系。这样不断往复,终于抓住“整除”本质特征: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整数,而余数为零,这样就完成了一个从特殊现象到普遍命题的归纳过程。

二、渗透非逻辑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儿童时期的思维是特别富于直觉和想象的,他们的思维往往不受逻辑和常规的约束,在他们的解题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直觉思维的苗子。如对一道应用题久思不解,但突然想通了,他便直接写出答案,但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过程。这实际上就是运用了直觉思维。教师应及时予以肯定,不能苛求他没有过程。因此,在使学生思维不断条理化、逻辑化的同时,教师必须重视、保护和发展学生的这种直觉和想象能力,因为这种直觉、顿悟和想象与他的创造性有很大的联系。

例如:某厂每天生产200个零件,需要6天完成。现要提前在5天完成,现在每天应多生产多少只?

三、渗透想象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形成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人脑在反映客观事物的时候,不仅能对直接感知的客观事物形成知觉形象和记忆表象,而且能根据别人的口头或语言文字的描述,或者根据自己的创造,形成未曾见过的事物的形象。想象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表象的夸张、升华和理想化的改造,它可以脱离现实,但却以现实为基础。科学的发现常常受益于想象的创造功能,小学生在这方面的想象力不可低估。在数学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多看一看,多想一想,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空间,引导他们进行想象。

如观察前三个式子,不要计算,你能直接得出下列式子的结果吗?

四、通过积累表象,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表象是形象思维的“细胞”,积累的表象越丰富,形象思维就越容易形成。在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内容,利用教具、学具,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进行形象感知,然后再通过形象记忆进行形象识别以及想象。人们都知道,感知得越充分,形成表象越鲜明,进行形象识别就越迅速和准确。如学习“百以内数的认识”,可以利用小棒、数位筒演示和操作,并以“座次”来比喻数位,以促进学生表象的形成。又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经常通过画线段图、示意图以及表格,把符号化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形象化的数量关系,促使学生去理解,从而获得解答。

利用表格,便于理清思路,依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与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推算出甲离开的天数。

此外,学习有关数学概念或规律时,如果既利用逻辑推理又配合形象思维,双管齐下,更易于深层次地理解其中的原理。下面是“乘法分配律”的教例。

例2:做一张方桌80元,做一把椅子40元,做2套这样的方桌椅要花多少元?

通过图示,学生便一目了然地发现,两个算式都是求这4个数的总和,理应相等。可见,形象与逻辑思维相互补充,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数学事实的本质,合理地发现规律。

【参考文献】

篇5

一、 狠抓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夯实阅读根基。

首先,要求学生要能够掌握大量的词汇,做到见词能读,听词会写。词汇是阅读理解的基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词汇障碍,一遇到生词学生就无法理解整个句子,从而就会影响他们的做题情绪。新课标要求理解和掌握4500左右的词汇量以及足够量的习惯用语。所以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我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法帮助学生记忆词汇,比如:形象记忆法、趣味记忆法、唱歌记忆单词、直观实物教单词、游戏记单词、联想记忆法、英语词根记忆法、分类记忆法等,这些方法轻松有效,使学生兴趣盎然,学得快,记得牢。其次,要求学生牢记学过的词组、句型,严格检查。并引导他们多看电视上的英语节目,每天至少记住一句话,并和同学们相互交流。这样就会不断扩大学生的英语知识的积累,拓展知识面,提高阅读效率。

二、 立足课堂,精讲精练,打好语言基础。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材是主要材料。所以教师一定要立足于课堂,重视课文的教学,抓好精读。在课文教学中,我大都采取任务型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完成阅读的任务。比如带着问题读课文,读课文完成表格,复述课文等等。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自己讲读课文,找出文中重点难点知识,查阅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堂上,我经常让学生阅读文章后,相互出题,而且要能说出出这些题的目的,考察同学的哪些能力,指出容易出现错误的环节,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这样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甄别能力和自我纠错能力。

三、 传授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技巧的掌握,往往使阅读事半功倍。对文章的理解通常可以从文章的话题、中心思想、文章细节、文章寓意、文章结论等六个方面入手。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时,要求学生要注意利用文章的标题、关键词、主题句来快速领会文章大意,即善于浏览,一目十行。学会跳读,不能逐字逐句地翻译。

2、善于抓文章的key sentence,以及首段和末段。许多文章的某一两句或首末段落就提示了该段落或该文章的中心意图。在阅读时,必须点、面结合,善于抓文章中心。

3、从近些年中考题上可以看出,中考阅读题目之一是要求学生掌握猜词的技巧。具体方法有:(1)利用构词法猜测词义;(2)利用句子整体含义推测词义;(3)利用上下文信息理解词义;(4)利用日常知识推测词义。

4、根据文章体裁,采取不同方法。例如,记叙文要精读,细读,真正领会文章中心意思,甚至要能说出文章的寓意,即其中包涵的哲理,这样才能做对题;对史地、科普类文章以及表格题就可以带着问题去文中寻求答案。

四、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的阅读。

篇6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平时教学点点滴滴的细节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学科教学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做何贡献呢?

一、数学思想方法概述

数学思想方法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论,是数学知识更高层次的抽象与概括,蕴涵于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应用过程中,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桥梁,是对数学事实和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骨架与肌肉,是数学知识结构的活力与灵魂。一般来说数学思想方法可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操作层次

待定系数法,换元法,配方法,反证法,构造法,参数法,判别式法,排除法,割补法等;

2.逻辑层次(或思维方法)

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比较与类比,具体与抽象等;

3.策略层次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与整合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有

限与无限的思想,或然与必然的思想(通常被称为七大数学思想方法)等。

二、数学思想方法对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数学教育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作用,积极培养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提高数学素养,为学生未来发展和学习进步打好基础。数学教学有两条线,一条是明线即数学知识的教学,一条是暗线即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而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纽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观念和创新思维的载体,由于数学思想方法对人们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起着指导和调控作用,所以它具有良好的思维训练功能。例如,符号表述与换元的思想能够突出思维的概括性、简洁性;化归思想可以增强思维的灵活性;而分类思想则能训练思维的条理性、目的性等。数学思想方法在培养创新能力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对此深有体会。因发现X光的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英国物理学家伦琴,当有人向他问及“科学家需要什么样的素养?”时回答:“第一是数学,第二是数学,第三还是数学。”显然,他所说的数学修养,理应包括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维品质和数学能力。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数学创新意识开始,实质上就是一种灵感思维和发现精神,或者是一种思维模式,是一种基于数学理论发展和数学方法产生的思考再现。表现为:“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能不能不这样”“那样做是不是更好些”等认知观念的不断冲突和平衡。培养数学创新意识就是要使学生对数学活动中产生新问题、新观点、新结论、新方法等表示兴趣、关注,并产生尝试创新的强烈欲望和动机,形成参与创造活动的动力,以便他们在创新活动中进一步获得或提高数学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途径

1.揭示数学对象之间的异同点与联系,激发创新意识

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概念、定理、公式,教学中,老师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概念、定理、公式,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探索、发现,去论证,不仅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而且可以开启学生智慧大门,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意识。只讲概念、定理、公式而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难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结论的探索、发现、推导过程,搞清其中的因果关系,领悟它与其它知识的关系,让学生亲身体验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所经历和应用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案例1.概念辨析

2.在解题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建立问题链,培养创新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一个高质量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因此,创设积极思维的问题情境是引发创新意识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应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实际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中发掘出有一定思考价值的知识内容,将其设计转化为问题情境,以触发学生的兴奋点,启动思维的激活状态,进而引发探求的欲望和动机。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很重要的途径之一是指学生学会提问,使他们学会建立一连串问题组成的问题链条,逐步通向原问题的答案。在指导学生学会提问的过程中,首先是教师要做出示范。这种示范必须长期的、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这种指导,应该发挥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具体的可以参考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提出的模式来进行。

通过上述层层设问,由单一的知识传授目标拓展为知识与能力并重,再进一步形成知识、能力、数学体验、创新四位一体的多维目标体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包括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的研究模式体现了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是数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3.通过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强化创新精神

为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高中数学教材增设了“研究性课题”。研究性课题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要以自己的自主性和探索性为基础,经历一个“设疑―释疑―质疑”的过程,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让学生花费一定时间展开主动的探索活动,不但可以在提高学习能力、掌握思想方法、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等方面获得很大的收获和补偿,而且可以使他们学到怎样学习,怎样发展自己,以及怎样在离开学校后继续提高,即获得一种能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正是素质教育所应追求的目标。在数学教学活动的探索过程中,教师呈现自己思考问题的正确或错误过程,以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解读或推导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数学。同时,教师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让学生思考或反思数学知识和内在的思想方法,总结和交流自己的想法;布置给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使其从中感受成功的体验和获得活动经验,最终形成“发展自己数学”的个性化思维模式。数学创新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基础知识的积累、思维模式的训练和数学活动经验的感悟,更离不开具有数学特征的数学抽象、数学推理和数学模型化等训练,离不开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自由想象和数学美的欣赏,更离不开宽松和谐民主的文化环境的营造。所有这些,需要学生自己强化训练,更需要教师的精心安排。

案例3.关注创新题型的考查

对于这种 “阅读理解型”的创新题目,多数同学难过审题关。在解题过程中,对信息的检索很重要,体现归纳思想,从特殊到一般。数学创造对思维的品质要求较高,首先要求思维具有一定的深度,也就是说能洞察所研究的每一事实的实质及这些事实之间的相互关系;能从所研究的材料揭示被掩盖的某些个别特殊的情况;能组合各种具体模式等。其次是思维要有一定的广度,即思路宽广、善于多方探求,能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思维。再次,还要求思维有灵活性和独创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指能够根据客观条件的发展与变化,及时地改变先前的思维过程,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即能及时摆脱心理定势。爱因斯坦把思维的灵活性看成是创造的典型特点。思维的独创性指的是思维活动的创新程度,它表现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的新颖、独特、别出心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引申问题是思维创造性的表现之一。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教材的每一章节乃至每一道题目,都体现着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机结合。所以“解决问题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数学思想方法在学习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提示了思路,提高成效和水平,同时也促进了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而且随着数学思想方法掌握和应用水平的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水平也将随之而提高。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方法、规律的一种本质认识;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和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数学知识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数学思想相对于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数学方法又处于更高层次,它来源于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的数学方法,在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及方法处理数学问题时,具有指导性的地位。对于学习者来说,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飞跃,从而上升为数学思想,一旦数学思想形成之后,便对数学方法起着指导作用。只有全面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才能真正领会数学的本质、掌握数学的真谛 ;才能在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点燃思维的火花、疏通思维的渠道 ,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地培养和开发 ,才能使学生在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愉悦中增强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精神、逐步培养创新能力 。因此 ,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源泉 ,数学创新能力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积累和发展的必然产物 ,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积蓄 ,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只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篇7

国家对教育改革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要求学生大量阅读,读

好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阅读和教材有关的书籍,还要读一些其他方面的书。当前,小学生在阅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阅读范围狭窄

漫画书和故事书是他们的主要选择,尽管这些书可以提升他们的想象空间,但是对于拓宽他们的知识还不足,这就需要阅读一些有深度的书籍。

2.阅读方式单一

在阅读上采取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停留在课本上,以书面阅读为主。

3.没有阅读计划

由于他们只是在小学阶段,还处在玩的年纪,他们对于读书毫无概念,此外,缺少对每天阅读的安排计划。

以上现象可以归结于两大原因,即是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低和他们缺乏正确合理的阅读习惯。那么最终原因首先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把学习的重心放在了考试上,教师根据考试要求进行从教事业,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引,选择学习内容。这样相对会缩减学生的学习内容。其次,尽管国家要求给小学生减负,但是教师的业绩要以学生的成绩作为最后的考核标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龙成凤,他们会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那么小学生剩余的休息时间就会很少,他们很难有精力去做别的事,即

使要求他们去读书,成效也不会太大。最后,多媒体对学生的诱惑力更大,视频里面生动的、形形的人物远比书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角色有趣。

二、自主阅读的方法

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正确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找寻自己的丰富人生。

1.读文

对于阅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通文章,可能会有很多学生对此不解,只有把这篇文章读通读顺,才可以理清作者的思路,轻松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进而进行知识的升华,获得新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学识。

2.质疑

每个人都不是圣人,必然会有不懂,即使是圣人,也会有疑问。所以,每个学生要敢于提出疑问,找老师或者学生帮助解决问题。在阅读中,带着问题去读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伴随着科技信息迅速传播,每个小学生会有学习机,也可以借助先进科技进行解疑,以这样的方式获得的知识更加全面。

3.解决方式

有问题就需要去想办法解决。一方面,学生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这样可以增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从而为他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提供一定的导向性作用。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借助学习工具,不排除信息技术。尤其是优的网络资源,这样更加方便快捷,并且准确率很高。

4.交流

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单独的学习效率远远不如集体的效率,这就要求学生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在不断地交流中,共享知识,拓展思维,借鉴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点,从而在不断进步中健康成长。

5.请教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敢于质疑,大胆说出自己的问题,才会让别人了解,帮助你去解决问题。否则,问题将会积攒成大问题,很难去解决,不利于自己学习上的进步。当然,也可以向同学请教,每个人的特点不一样,所处的优势也会有区别,或许,你在这一方面不如别人,在别的方面,别人不如你。这就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要“不耻下问”。

6.日记

关于学生的阅读情况,很难对其进行有效地了解,可以让学生写日记,将读书所学所获写入日记中。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方便学生在以下的生活中对新知识进行巩固,还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清楚的了解。

三、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

我在上学时代,老师曾说过,三个月养成好习惯,将会受益终身。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可以帮助自己扩大阅读量。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尽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带领他们慢慢走进文学的殿堂,等到他们找寻到了兴趣,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遨游文学世界。

2.培养自主阅读的持久习惯

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负责人,在家里,主导角色是家长。教师和家长进行合作,为小学生的阅读贡献自己的力量。

3.强化自主阅读习惯

即使习惯形成了,但是很容易废弃,这就需要采取强化措施。成立课外阅读小组,定期进行评比。

4.不断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熟能生巧,在形成这一习惯之后,要扩大阅读量,此外还要增加阅读深度。

篇8

一、说明道理,娓娓道来

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或者说心理品质的形成是由道德认知为基础的,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的认知能力,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以及荣辱观。在思想品德课程上,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内容讲一些小故事让学生讨论理解。例如,在学习有关“诚信”的内容时,可以跟学生讲《一诺千金》或者《曾子杀猪》的故事,再让学生讨论,根据学生的讨论再深入讲解我们为什么要守诚信,这样就可以更加深刻地让学生理解课本的内容。

二、巧设场景,陶冶情操

小学阶段是陶冶情操、培养习惯的最佳阶段,特别是对学生品性的培养,教师需要努力创造好的教学环境,设置真实的现实场景,使学生的性情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与陶冶。例如,在学习《在爱的阳光下》这一课时,课前让学生注意家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以及关爱,然后在课堂上表演出来,再让其他的同学进行点评补充,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父母对他们的深沉的爱,再则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以及表演能力,增强他们的信心。

三、动之以情,感染心灵

心理素质中很大一部分是跟人的情感有关,而人的情感很容易受到感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需要用自己健康积极的情感和言行去打动、感染学生,还需要利用课堂,积极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让这种纯真的情感相互感染。在教学中,为了感染学生的情感,教师应该根据当时的实情来创造共鸣。例如,在奥运会或者航天登月时,让学生看看相关的视频,讨论诉说当时的感想,他们慢慢地会拥有强烈的归属感或爱国热情。

生活中到处都是素质教育,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要从小抓起。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应该从自己做起,引导学生学习感悟,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积极向上的中国接班人。

篇9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初中思想政治课的老师应讲究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课堂表现,积极开发互动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挖掘发展的潜能,把教师的教学与培养学生的能力有机地统一起来,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能力

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地进行教学活动。从教育理论和心理学来看,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已从形象思维逐步转化为抽象思维,大部分学生已有一定的独立思维意识和一定的自制力。因此,教师要转变学生过去“专心听课,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逐步培养学生主动的概括、归纳、总结与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应用知识去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生要根据自身的认识结构和需求,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文化生活”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农村每年都有很多庙会活动,请同学们回去调查一下,每次的庙会活动都有哪些文化活动,这些文化活动体现了农村的哪些价值观和生活观。又如在“经济生活”中,我讲解“价值规律”的内容之前,让一些学生到市场上去调查月饼的价格及月饼的销售,同学们经过调查发现月饼的包装、品牌对月饼的销量有影响。学生还发现月饼的价格在中秋节前后的巨大差别。这些发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对这一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进行了深刻分析,对价值规律有了不同于课堂讲授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不流于形式,不搞花架子,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了教学目的。

二 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是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课堂内的知识与课堂外的生活联系起来,不但充实了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学空间,而且增强了实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早地了解社会,走进社会。在真实的生活中,教育与生活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其学习的激情。比如在给学生讲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调查身边的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发现很多村民把垃圾倒在公路边、河岸边,在河水中不时可看到一些塑料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河水散发着臭味;公路两边不时也可看到很多村民在晒一些家畜的粪便……看到这些现象,同学们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时老师让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如何改变这种现状,部分学生提出了很有建设性的意见。

三 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转化为动机,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学习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渴望获得知识能力的积极的意识倾向。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其潜在能力的发挥是显而易见的。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是学习政治的关键。而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学会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用一些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故事,则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学习愉快,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学“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时,引用了一则笑话《少了两千克》:一天,妻子站在秤上高兴地对丈夫说:“亲爱的,快来看,这几天,我的运动效果体现了,我的体重少了两千克。”丈夫认真看了看说:“亲爱的,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化妆。”同学们笑了起来,这则笑话讽刺了妻子平时化妆太浓了。于是我接着点出:我们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懂得过犹不及的道理。这样的课堂引入,充满了“生气”,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因此,只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悟,政治课堂就会大放光彩。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075-02

一、“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特点

“数字图像处理”是通信工程专业一门专业方向课,学生在学习了“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两门先导课程之后,很自然地将一维信号的处理方法扩展到二维图像上来,主要让学生掌握常用的数字图像采集方法、基本的图像变换技术、图像增强和编码技术以及图像分割等。从专业设置上讲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在教学效果上看,学生并未很好地建立良好的计算思维,需要考虑到学生对前期的两门先导课程,甚至“高等数学”这样的基础课程的掌握程度。很多同学都停留在概念上是这么回事,至于如何编程实现则是一头雾水。这客观上由课时压缩、授课要求也只是对概念掌握的原因,这也导致在讲课过程中的实验都采用了matlab这样的高级计算语言,学生只是“傻瓜”似的调用系统提供的函数,设定几个参数,观察一下效果建立一种感性认知而已。

淮阴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的计算机工程学院将“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安排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学习,面向通信工程专业。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图像基本变换中掌握图像空域变换、离散傅里叶变换,了解Gabor变换和小波变换,重点掌握图像增强中的灰度增强、图像平滑和图像锐化,理解图像复原,掌握图像压缩编码中无失真编码和预测编码。在图像分割中主要掌握阈值分割和边缘检测,最后掌握一些边缘和骨架的描述方法等。课程总共40学时,其中有32学时理论课和8学时的实验课。从教学要求出发,实验安排了灰度增强、图像平滑、图像锐化和边缘检测四个实验。课程采用北京大学出版社曹茂永老师主编的数字图像处理一书作为教材,[1]相较于学时要求,该书内容难易适中,对图像处理所涉及的内容作了简洁的介绍,讲授时需要对书中的概念稍作铺垫性补充。

二、教学过程及计算思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都深有体会,专业课程重点是覆盖各种语言的程序设计,围绕程序设计的编译技术和类似操作系统、组成原理这样的专业基础课程,由程序设计应用所展开的大多围绕数据管理、数据表示来进行的。比如数据库的编程,web页面的展示和交互等,很少有涉及以计算为目的的应用,至少在我校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但是,通信工程专业设置在计算机工程学院,这就导致学生长期以来都是依赖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更多的时间是在和高级应用打交道,甚至连计算机最本质的功能——计算,也感触不深,当然从计算这个概念的外延来讲,数据管理也可以称作为计算的一种。但这毕竟是计算机从数值计算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从理解计算机的工作体系甚至是二进制来说,数值计算是必须掌握的环节,掌握的程度则随各个专业的侧重点不同而不同。计算机工程学院在几年之前曾经开设一门计算方法的专业选修课,本来是学生了解计算的一次很好的机会,但是有着多方面原因,这门课已经不再设置了。有学分压缩的原因,也有学生急功近利地认为应该从应用型本科培养要求出发学一些所谓有用的技术,不再选修了。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培养和锻炼学生计算思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已经学习了一年的高等数学,苦于没有实际应用背景,只能停留在概念上的掌握上,学习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为数学基础找到了很好的用处,只要稍稍考虑计算机处理离散数据的要求,将数学中的微分转变为差分,将数学上的积分转变成求和就可以了。数字图像为计算提供了很好的数据来源,在计算之后又能得到很好的直观效果,是培养计算思维的最佳材料。

数值计算中最主要的思想就是迭代,计算机能够不知疲倦地循环操作,如果能通过足够多次的循环操作达到理想的计算结果,就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计算特长来解决问题了。

这方面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方程求解和复杂函数用有限次幂函数逼近。[2]在高等数学上曾经讲过用二分法和切线法求解方程的近似根,这是由于多数方程不存在求根公式,因此求精确根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从而寻找方程的近似根就显得特别重要。切线法是牛顿提出来的使用函数f(x)的泰勒级数的前面几项来寻找方程f(x)= 0的根,其最大优点是在方程f(x)= 0的单根附近具有平方收敛,而且该法还可以用来求方程的重根、复根。类似还有将迭挥到淋漓尽致的是泰勒展开,将复杂信号表示成一系列简单幂函数的叠加,同样机械振动也可以看做是不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叠加。

在数字图像处理领域中有一部分理论直接来源于数学,在充分理解其理论本质之后,编写计算机程序加以实现,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有助于计算思想的建立,提高利用计算机分析求解问题的能力。

篇11

这样让学生一拍一拍地按照教师的讲解,模仿动作。当学生熟悉动作之后,教师再做示范,同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再次进行练习。这样这个过程便会在学生头脑中通过再造想象,出现鲜明、具体的动作形象,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利用直观教具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虽然讲解与示范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在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利用模型、挂图、图表、示意图等教具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体育教学中练习挺身式跳远,单纯依靠讲解示范是不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还要依靠挂图,让学生看着挂图把挺身式跳远中的助跑、起跳、腾空、落地这四个动作慢慢地进行思考。这样学生头脑中就会产生出挺身式跳远动作的再造想象,并且可以使挺身式跳远的形象更加正确、生动、逼真。

三、利用多媒体等电教设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电化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许多体育动作都能够从网上下载,让学生能观看到标准的体育动作,而且还可以制作一些动画来分解动作,让学生更容易从分解的动作中体会到动作要领与重点难点。同时还可以制作一些DVD光盘,组织学生观看。这样便可以为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利用游戏法、比赛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游戏法是教师组织学生,在规定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想象力,以达到规定目标的一种练习方法。比赛法是按照规定的人数和充分发挥已经掌握的体育技术、技能,并充分发挥个人想象力进行互相竞争,决定胜负的一种方法。这两种方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主要方法。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做游戏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力,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合理运用学过的动作来完成。如果要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创编体育游戏。

比赛法是通过竞争决定胜负的一种方法,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教学中学到的技术利用丰富想象力把它们串联起来,并合理运用,争取比赛胜利。例如,当学生学会了单个篮球技术动作之后,就可以进行篮球教学比赛,让学生体会在比赛中,如何传球、如何过人、如何摆脱防守投篮、如何跑位等。只有在比赛中,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观察场上的情况,占得先机,才能完成高质量的教学比赛。

比赛法既可以巩固技术动作,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必要途径。

五、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充实旧表象的数量和质量,扩大表象的储存,使想象更加丰富、生动。

2.要正确理解掌握词与实物标志的意义。比如,在体育运动中有关动作的名词、术语、图解,这些对想象力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篇12

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一个繁复的工程,需要我们教育者认真思考研究。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从关键的词语句子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修辞书法的运用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课文的结构出发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作文的写作方法训练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等等,这些途径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最佳途径,我在教学中经常运用,下面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教学经验。

一、教学中从关键语句入手培养想象力

语文教学在于一个读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此理。在学生的想象力的培养上,我们可以随时抓住课文中的语句进行训练。

如古诗词的教学,这方面的语句就特别的多。“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是什么样的一个潭,能引起大诗人李白如此的雅兴呢?桃花潭的美景又是如何的呢?是不是桃花开得非常多,满山遍野都是桃花呢?教学中我们就要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去想象。然后再想,水是什么样的水,真的就那么深吗?也许真的就那么深,也许是作者的夸张,为的是下文的抒情。潭水是永远流不尽的,那么汪伦和李白的感情也是和流水一样,源远流长的。这样既分析了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可以说是一石三鸟的教学效果。

再如,李白的诗句,“手可摘星辰”。人的手有那么长吗?不可能啊!天上的星星有那么低吗?也不是啊!那么李白是怎么摘到星星的呢?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危楼高百尺”。是楼高啊!这个楼有多高呢,作者没有直接写楼怎么怎么高,而是通过人站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摸到星星来写的,这是侧面描写。教师分析到这里,学生就会在脑子里构建一个高楼的形象,可以顶到天上的高楼。这种大胆夸张的艺术手法,正是李白想象力丰富的表现。所以,我们随手拈来,举一反三,融汇贯通,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就能水到渠成,毫不费力。

二、教学中从课文结构入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六年级语文《穷人》这一课,内容结构比较繁复,对小学生而言,要把它完全理解掌握尚需一定的时日,但是我们不妨就其中的某个方面探讨一下,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课文的结尾很独特,丈夫最终决定收留下两个孤儿,桑娜拉开帐篷,当丈夫看到并排的四个孩子时,他会说什么呢?他是赞美妻子呢还是埋怨妻子事先不跟他商量呢?文章没有写,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来分析课文,托尔斯泰为什么不写呢?那么是写出来好呢还是不写出来好呢!教师这么一发问,肯定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调动学生探讨的积极性。这是写作手法的探讨,也是对文章主题的探讨。主人公美好的心灵作者不发一言,让读者自己去评断,这比作者写出来的艺术效果要好得多。每个人对作品的理解不同,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来。这种言尽而意未尽的艺术效果,正是学生要学习掌握的技巧。

三、教学中从写作手法入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学生的想象力的培养不够重视,那么他们的作文教学就停留在抄袭作文的层面上,强制学生背一些例文。这种背例文的方法就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最后把学生的想象力给毁了,学生除了抄就没有任何办法可想了。这点我在刚接手新生的时候体验非常多,一听说写作文,学生马上翻课桌抽屉,看看作文选带来了没有,如果带了就欢呼雀跃,如果没带就灰心丧气。我就纳闷了,离开作文选就真的死路一条?后来我通过调查才知道是填鸭式教学的恶果。怎么办呢?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学生起码知道作文离开作文选也能写出好文章来。这其中的秘诀就是培养学生作文的想象力。每当我分析课文内容或者是写作方法时,和作文教学联系起来,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作文的情感要素,最后取得不错的效果。

四、教学中从修辞手法入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几乎所有的课文都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几乎每天都能见到。人往往犯的错误就是熟视无睹。觉得这个有什么好讲的,所以就忽视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在发育阶段,说他们想象丰富是真的丰富,说不丰富也真的不丰富。简单的一个比喻,他们在用的时候就漏洞百出错误连篇,细一想,关键是我们教师没有培养好他们的想象力。比喻需要事物和事物之间进行联想比较,找他们的相似点,如果想象力不好就找不出他们的相似点,也写不出通顺的语句来。比如秋季,身在农村的我们,每天看见地上成熟的高粱、稻谷、玉米、葵花等,树上成熟的大红枣、苹果、葡萄、梨等,天空中的云卷云舒、大雁南飞、天高云淡等,难道你的脑海中就只剩下一个“美”字?别人在看到成熟的稻谷时想到“笑弯了腰”,看到成熟的玉米时想到“金灿灿的牙齿”,你的脑海想到什么呢?真的无动于衷吗!不是的,是我们没有开动我们想象的武器,把这大千世界描绘一番。直接描写可能有点困难,也不能写出好的语句来,这时就需要调动想象了,运用修辞来描绘神奇的大自然,就一定能写出精彩的文章来,关键是我们在描绘大自然的时候有没有想象力。

想象力的培养方法有很多,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完全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最终的目的是一样的。大家可以借鉴,可以尝试,共同探讨出一条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好方法来。一个天才的科学家一定有非凡的想象力,现代科学的发展如果没有想象力,就一定不会有重大发明。就是说我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光是语文学科的内容,更是其他学科的内容,所以,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放在首要的位置来抓。

参考文献:

篇13

美术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有着促进作用,只有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让学生的绘画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让美术教学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美术教学要让学生将自己的想象力表现在绘画上,让无形的思维展示在有形的作品中,有效促进美术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美术学科不受重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有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只会督促学生学好数学、语文和英语。除了学校的课程,家长还会为孩子报各种课外班,将学生的课外时间塞得满满的。部分学校为了获得较大的市场优势,难免会迎合家长的需求,将更多的课时放在主要学科上。

(2)美术教师教学思想落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美术教师的教学思想并没有得到更新。在美术学科不受重视的环境中,很多美术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不愿意花费精力去探究新的教学思想与方法,更没有将个人能力的提升作为工作与生活的一部分。还有教师坚信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经验才是教学的法宝,没有认可创新的教学思想。教师不关注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与培养,影响了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落实。

(3)缺乏想象力的培养方法。在教学中,部分教师总是针对课本中的教学内容,给学生示范具体的画法,让学生对自己画在黑板上的东西进行临摹。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还影响了教师绘画想象能力的提高。虽然一些教师认识到学生想象力发展的重要性,却无法将想象力培养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没有正确的想象力培养方法,直接阻碍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也让美术教学中的想象力教学难以实施。

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1)利用实际生活,培养学生想象力。美术与实际生活是分不开的。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培养,就要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对自己身的生活现象进行观察。观察,是想象的第一步。想象力不是凭空瞎想,它需要得到大量的表象支持。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人、街道、商店、动物、植物等,这些直观的事物都可以通过学生的观察转变成为他们头脑中的图形印象,为美术学习服务。比如在讲解“会滚的玩具”时,教师要在一周前做好教学铺垫,让学生在回家的路上或者外出过程中,观察会滚的玩具,收集素材。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设计一种属于自己的会滚的玩具,能够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挥,让美术课堂学习内容更加丰富有趣。

(2)丰富多种知识,培养学生想象力。生活经验与知识,对于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有直接影响。在提高生活观察能力之后,教师要重视学生各方面知识的积累。有了丰富的知识,才能让学生的想象思路不断扩展,对已经积累的表象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学生不了解知识,哪怕通过想象创作了作品,也有可能成为一个笑话。比如,一些学生创作“夏天的麦田”这一主题作品时,将麦田涂成了黄色。这样的常识性创作错误,非常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提高。教师要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一些常识性知识,让学生能够在正确的逻辑思维范围内创作美术作品。

(3)重视美术欣赏,培养学生想象力。欣赏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美术课本上有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这些美术作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其进行欣赏,能够启发学生的美术创作思维。在欣赏课本美术作品的同时,向学生展示一些名人的美术作品或者教师自己创作的作品,能够激活课堂,促进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美术学习上。美术欣赏,不仅仅是对作品本身的欣赏,更是对作者的感知。比如在讲解“色彩的对比”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当评论家,对课本上的作品进行评价。每一位学生都具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其五花八门的评论会让美术作品欣赏活动变得更有趣味性。教师可以用不同的色彩,画一幅抽象风格的作品,让学生去联想这是什么,能够让学生在美术作品欣赏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想象力。

(4)转变教学认知,培养学生想象力。教师只有转变自己的美术教学思想,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才能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获得想象力提高的机会。学校与家长要理解素质教育模式的意义,并认可美术学科在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方面的作用。教师要将学生视为美术学习的主体,改变以往灌输式或者临摹式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了解学生的美术学习追求,根据学生的需求转变自己的美术教学方法,让美术课堂成为学生期待中的课堂,从而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一切资源对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行开发,于日常观察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习惯。只有学生的想象力被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促进学生在看到优秀美术作品时产生积极情感,愿意拿起笔来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