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弘扬科学文化精神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大学精神的内涵及其形成过程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独特灵魂,是大学的内在气质和性格,是大学完成其职能的动力基础。对于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学术界有多种表述和定义。一般来说,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诉求,是一所学校在各种环境下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全校师生为完成自己美好目标而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从外在体现来看,它体现在全校师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体现在全校师生的共同理想信念、道德品格、价值准则和性格特征之中,体现在学校的政治生活和文化形态之中。
大学精神不是一朝形成的,它从产生、发展到成熟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办学过程。大学精神从内容上看,它的形成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认识是大学精神形成的发端,大学精神起始于认识,形成于实践,完成于再认识和再实践。大学精神的形成起始于大学校长或大学创办人对大学本质的认识,然后形成了他们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具体的办学模式,并在一段时间的办学实践中不断予以发展和检验。那些符合办学规律、符合历史发展和社会需要、推动大学发展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被保留下来,凝练成了大学精神的内核。在此基础上,办学者进一步升华对大学本质的认识,继而对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进行再思考,从而提炼出大学精神来,并得到大学师生的认同。在此基础上,再对大学精神加以概括、提炼、总结,从而上升为具有鲜明个性的大学精神。由此,再回到办学实践中去检验并加以固化,从而内化为大学人坚定的信念,成为巨大的精神动力,推动大学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
大学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生为文化主体,以完善文化设施、丰富文化活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依托,以塑造校园精神、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完善主体人格为目标的特殊文化。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管理过程中,它以师生特有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所形成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具有四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1.传承性。校园文化传承学校发展过程中的治学传统、办学理念、学术风气,反映学校的个性和精神特征,同时以物化的形态表现在校园规划设计、建筑、环境美化等各方面,形成特殊的文化氛围。
2.时代性。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高校师生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始终引导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潮流,对社会发展和形势变化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和积极的反应,能够与时俱进。
3.纯洁性。在相对独立于纷繁社会的大学校园里,学生作为校园文化的主体,在集中接受先进文化知识熏陶的环境中,较少沾染社会中各种不良习气,更加注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努力实现美好的价值追求。
4.辐射性。大学生群体渴望接触社会,尤其是在信息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学生又是社会各种信息的前沿接触者,因此对外部环境具有一定的辐射作用。
三、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的内在联系
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的实践活动和物质形态,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精神的具体化和外在表现。大学精神是深层次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髓、灵魂和核心,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大学精神始终贯穿于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如果没有大学精神的指导和支撑,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流于形式的,低层次的,缺乏系统性和继承性。同时,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精神的弘扬和实践,是大学精神的重要依托,没有校园文化建设作为载体,大学精神就缺乏生长的土壤。
1.大学精神是校园精神文化的主体。大学精神是一种校园精神文化形态。大学精神是在校园文化,特别是在校园传统精神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校园文化主体的实践活动并经过历史的积淀、发展而形成的,是校园精神文化体系中高度成熟被大学全体成员共同认同的主体精神文化,是学校具有特殊意义的、具体化了的优秀文化教育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行为形成的一种共存文化现象,反映了大学这一社会群体特有的生活状态和独特的文化心态。
2.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大学精神的凝聚和积淀,是不断推动大学改革与发展的先进文化。校园文化一般分成三个层面,即内层文化、中层文化和表层文化。三个层面的文化缺一不可,都是大学精神的重要体现。内层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大学应持有的观念或理念,属于精神文化范畴。中层文化是在大学理念引导下,大学成员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是将大学理念转化为大学行为的物化过程。表层文化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文化组织活动和艺术形象设计,在校园内设置视觉标志,充分展现大学独特的文化品质和气质。抓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就是要升华内层文化,优化中层文化,美化表层文化。
3.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大学精神是大学所有成员共同创造和认同的文化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是国家意志、社会趋势和大学中的学人精神相互融合的结晶。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在大学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精神集中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文化氛围、道德水平、精神风貌和个性特色,包含了求真求实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等,而这些也恰恰都是校园文化最核心的精神内容。大学精神具有引导大学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也必须在大学精神的指导下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向前发展。
四、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的可行路径
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育人环境具有独特的功能。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应成为大学精神的有效载体,必须倡导和体现大学精神,使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提供思想指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是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也是培育大学精神的重要途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可以通过增加两课教学中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进行思想灌输和强化。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具有学校特色的校训精神相结合,可以起到激励全校师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凝聚力量的作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全体师生统一思想,树立理想信念,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为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提供思想指导。
2.注重校园环境建设,为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校园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合理的校园环境布局能够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精神,可以给全体师生以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同时,也为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在校园环境建设中,首先,要加强对人文景观的建设,通过名人雕塑、名言警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历史文化的教育和道德情操的陶冶,让学生在浓郁的人文氛围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培育科学的人文精神。其次,要搞好校园环境的美化绿化,从教育和审美的角度进行精心设计,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审美享受,培养他们爱校荣校的情感,从而获得奋发进取的外在动力。此外,可以通过在校园中增添一些励志标语、文化宣传海报、校园广播等,营造积极、健康的环境,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
3.注重学风建设,为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积聚力量。学风是大学里读书、治学和做人的风格,是一所大学气质和灵魂的体现,它体现了一所大学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首先,要建立健全学风建设机构、学术规范制度,成立专门的学术道德委员会,制定相关行为规范,以严明的学术纪律规范学术行为,大力推行诚信文化。其次,通过开展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科技竞赛等活动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勤奋求是、锐意进取的学习精神。最后,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诚信观和价值观。通过加强学风建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文风貌,从而促进校园文化整体形象的提升。以这种有助于培育和塑造人才的大学精神,引领学校发展。
4.注重校园网络阵地建设,为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搭建新平台。校园网络文化以其开放性、虚拟性、学术性等特点,影响并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拓展了师生交流的空间,提升了校园精神生活的品位。通过加强校园网络阵地建设,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为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搭建新平台。要把网络作为一个重要的思想文化宣传阵地,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努力打造优秀的校园网络文化品牌,丰富师生的精神食粮,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对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弘扬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2]付成果等.校园文化建设与构建大学精神[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6).
篇2
科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其主要的价值高度体现在社会公众对科学传播的接受、理解和运用上。当今世界,科学文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从物质、制度、行为、观念,各个层面的人们越来越感受到科学文化的内涵。就行为规范层而言,人们更注意到有效的学习,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人们总会更为自觉地处理和关心眼前信息与记忆信息;个人生存与公众互动的关系;重大事件与自身价值的科学认识和思想行为。
而科学传播可以使人们通过科学的饮食起居,科学的锻炼身体,适当的人际交往,自觉地形成理性的思维习惯,掌握合适的思维方法,养成评判自身与外界(他人)的有理、有利、有节、有度的恰当视角。
科学传播的文化价值特点是开放、多元、公开、平等、自由与互动。通过这几十年的努力,杭州市科学文化建设已经逐步形成了以正确理性的观念认识为指导的制度建设、物质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和核心价值观。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由2005年的3.2%,提升到2010年的7%。
科学传播的文化价值目标与党和政府大力倡导提升的科学发展观是统一的。科学文化是以科学的精神与视野去观察、理解、对待、处理各种事物的精神,科学文化更是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着眼于科学的合理创造性运用,促进社会生存发展与人的生存发展。当今社会发展需要加大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弘扬与传播,更要从科学知识的传播、提升到科学素质的提升,从而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提升。当前各级党委政府也提出要注意提高领导干部战略思维能力,使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在新时期、新阶段,对全局性、方向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综合、预见的理性思维。因此,从科学到科学文化必须经过社会形态、文化形态、意识形态的中介作用,使科学精神在时代文化氛围中广泛深入传播与理解,最终引导社会确立以科学为价值标准的文化规范。
科学传播的主要文化价值核心是科学观念和科学思维,科学文化观念是社会群体或个体对科学思想的认识和领悟程度。这些思想认识和领悟程度体现了科学技术的文化特征和功能,因为观念的变革是最根本的变革,往往是引导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看待与处理问题的一贯方式,观念是有层次和品质的,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体,人们看待事物的是非曲直,往往都可以从观念找到依据。人们常说“观念先行”是有深刻道理的,科学文化观念就是在新世纪高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下人类观念更新的产物。同时,观念变革本质上又是对思维方法的更新。新观念在新的高度上具有更深刻的洞察力,更具敏锐性和前瞻性。2010年10月31日是人民科学家、杭州之子钱学森逝世一周年纪念日,杭州市科协为此举办了《大师情怀》大型展览,旨在通过展览让大家真正理解“钱学森精神”。钱老认为,“两弹一星”研究成功是一场科学革命,它已经超越工程与技术的层次,并提出思维科学的重大命题,并且把思维细分为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钱老坚信,要真正获得科学突破,必须研究形象思维,搞科研虽然是逻辑推理,但是很多灵感来自于形象思维。这一理论的提出,极大丰富了钱学森系统思想。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阶段科学的本质作用是不可缺失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所形成的社会文化价值也是必须大力弘扬的。
篇3
一、传承科学文化的价值取向,培养创新精神
科学文化是科学教育的灵魂,科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传承科学文化,科学文化不仅包括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道德规范、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知识负载着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是科学劳动的果实和产品,也是科学文化的基础。科学思维的过程和品质通过科学方法来体现。科学家在科学活动中,将科学知识方法内化,科学教育中传递的科学文化,是科学文化的核心与精髓。从古代以来,科学共同体就开始有组织的知识传播。体系化、规范化的知识进入课堂,作为一门门课程,成为一种教育资源,并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可以说,科学教育就是吸取最广泛的精神资源,通过一门门学科教学,武装学生的头脑。在认识传播科学规律过程中,构成科学文化的观念形态,在具体的科学教学中,科学知识寓于科学文化观念形态要素之中。在科学教育中,教师应注意挖掘科学观念文化要素,在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传递科学观念文化要素,在讲授科学知识的时候,不仅要讲解和论证,还要围绕科学知识的流派论争,把科学知识现实表现和可能,产生背景,发展路线等传授给学生。塑造一种极负责的人文精神,使学生能够不懈地探索真理,将科学作为探索真理的事业,勇于坚持真理、为真理而献身。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应该放在首位。科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不拘一格的想象力以及怀疑、批判的精神。
二、重新定位科学教育目标,构建科学文化的教育体系
培养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是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开展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培养和造就科学精英,基于科学文化视野下,构建科学教育目标。传统的科学教育比较注重继承、传播,忽视科学育人的内在价值,强调科学的社会性工具价值。在科学教育发展与培育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具有解决科学问题能力的、比较专业的科学家,还要重视科学的人文价值,弘扬从事科技工作的职业道德,在我国当前的科学教育中,要突出科学文化精神,重新定位科学教育目标,追求多元化科学文化素养,科技全球化,是当代社会的最显著特征,这一目标的确立,符合当代的社会时代特征。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职业技能的训练、科学技术知识应放到教育的首位,为社会培养更多科技型人才。伴随着思维方式的转变,在全球范围内,科学技术迅速渗透,科技理性要求排除迷信、教条与权威,把科学技术推广到一切可能的领域。但是,在人文价值领域,我们必须对于科学技术社会功能、发展规律等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质教育中,科学教育一定要将高层次上的批判精神、科学的理性精神融入其中。科技事业的发展要求完善的物质技术手段,突破现有的知识局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技的发展应当成为人类摆脱束缚的有效手段,必然落脚于走向自由,造福人类之上,不能成为奴役自身的枷锁。科学教育不仅要培养专家,还必须注重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文学者的培养。在给全体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训练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获得科学精神的熏陶。
三、构建科学教育方式,凸显科学的人文价值
我国科学文化传递的缺失,教师的教学缺乏是一个很重要原因。许多教师将知识作为“现成的物”,缺乏思想的指引,采取“灌输”、“注入”的方式,忽视科学观念文化传授,过分强调知识内容本身价值。文化对话意味着文化交往、多种交流、意味着世界观以及思想、观点、理论冲突。在科学文化视野下,科学教育的实质在于让学生完成科学知识的建构,创设一定的情境,凸显科学的人文价值。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要让们科学思想的成果有益于社会发展,科学文化并非孤立存在,科学教育必须要与人文文化的联系,与人、与社会紧密相联。在科学活动中,对科学进行人文理解不仅是强调人的价值取向的作用,还需要关心人的生存状态、关心人、关心生命、关心人的价值。科学发展需要人文导引,在科学教育中,要注重科学与人文的融合。让学生认识到科技与人文之间的互动关系,科技如何影响文明进程。在社会大背景下,我们一定要合理定位科学技术,深刻领悟科学技术人文意蕴,更加准确地把握科学精神的内涵,从而增强学生历史使命感,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为合理应用科技造福人类奠定基础。总而言之,知识是科学的静止形态,科学教育应当探索与创造运动形态,科学活动之中,要鼓励怀疑和批判科学的精神。结语基于科学文化视野下,科学教育的发展与培育,应该重新定位科学教育目标,注重传承科学文化的价值取向,培养创新精神,构建科学文化的教育体系,通过倡导科学意识,培养科学态度,陶冶情操,传递科学理性和实证精神,以凸显科学的人文价值,体现科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发俊.公众科学素养测度的困难——以科学素养的三维度理论模型为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03).
篇4
C. 国家形象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D. 这是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的需要
2. 漫画《忍无可忍》启示我们( )
A. 公民的好习惯无客观标准
B.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
C.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具有广泛性要求
D.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3.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各是( )
A. 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
B. 集体主义、增强诚信意识
C. 为人民服务、增强诚信意识
D. 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
4. 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建设文化惠民工程要求( )
①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②加强文化体制改革,杜绝滋生低俗文化的土壤 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A. 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揭示了我国当前公民道德建设要以人民服务为核心。其原因是( )
①社会主义道德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体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只有坚持为人民服务,才能正确处理好各种复杂关系 ③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特征 ④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各种具体道德规范之中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6. 2013年4月23日,新疆喀什巴楚县发生一起严重的暴力恐怖事件,初步查明,这是一个预谋进行的暴力恐怖活动的团伙所为,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这表明( )
①要以危害祖国为耻 ②要以背离人民为耻 ③我国还存在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和势力 ④维护祖国的和平和稳定是不容忽视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7.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
B. 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特殊利益
C. 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
D. 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个人作出牺牲
8. “最美乡村医生”、“最美乡村教师”的评选表彰活动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这些道德模范的精神感召,这( )
①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②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有利于引领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④说明道德建设已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心任务
A.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9. 在最美乡村医生、最美乡村教师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反映了我国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精神风貌,为人民树立起了行为的道德标杆,这说明( )
A. 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方针
B. 道德的进步,总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基础上的实现的
C. 全盘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
D. 道德的进步,总是表现为传统道德的精华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10.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这告诉我们道德修养( )
A. 关键在于树立崇高的道德目标
B. 重在实践,从点滴做起
C. 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D. 要严于律己
11. 有人认为:“经济活动只是对物质利益的追求。经济发展必然以牺牲道德为代价,道德进步必然以延缓经济发展为前提。”上述观点( )
A. 是正确的,经济活动是生产性活动,与道德无关
B. 是错误的,没有充分认识到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的一致性
C. 是正确的,道德的进步依靠经济的支持,会削弱经济发展的力量
D. 是错误的,道德虽源于人们的经济活动,但其具有相对独立性
12. 下面漫画告诉我们( )
①进行思想道德建设要注重实践 ②知行合一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途径 ③思想比实践更重要 ④实践第二、认识第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13. 下列古语中蕴含着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二者关系的是( )
A.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B.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 前辈谓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D. 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14. “无德无才是‘废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是‘精品’。”下列关于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①科学文化修养比思想道德修养更重要 ②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 ③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有机统一的 ④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篇5
1、传承我国民族文化可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并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传承我国民族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从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3、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4、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参与勾践社会主义社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侨务资源可持续发展。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二是对青少年有意义。青本文由收集整理少年时期是学习科技知识、开发创新潜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加大科学教育力度,将直接影响他们的理想和价值追求。青少年科学营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意识,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青少年崇尚科学,尊敬优秀科学家,树立科学家崇高地位。同时,可以提高全社会对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的关注,促进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带动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
三是对高校有意义。大学是引领社会风尚和先进文化的社会组织,我国高校具有优秀的文化传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思想,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开放创新为主要内容,以历史传统、大学精神、学术追求为个性特征,对于人才培养、学术传承和科技创新具有潜移默化而又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因此,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除了科技成果转化、决策咨询、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和附属医院医疗服务以外,大力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科学精神、引领社会风尚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开展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向公众开放实验室等公益性活动,面向公众特别是向青少年开展科技教育和普及,可以使大学的精神、文化在人们心目中变得生动、具体、更具魅力,既有利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有利于科技创新后备人才不断涌现,也有利于高校在履行社会职能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联合组织开展高校科学营活动,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也是以大联合、大协作方式支持高校开展公益性科普活动的有益尝试。为了确保科学营的公益性质,我们强调这项活动不与高校招生工作挂钩,得到了高校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也确保这项活动能够长期、可持续地开展下去。在营员
篇7
所谓和谐,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在互动的过程中达到的一种协调状态。而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要实现这种和谐社会需要多方面的条件,而科学精神作为人类文化,尤其是科学文化的精髓,对构建和谐社会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科学精神是人们在从事科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具有的意识和态度,是科学工作者应有的信念、意志、气质、品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总和[2]。科学精神主要包括探索、求实、理性、创新、批判、协作、敬业等内容。它一方面约束着科学家的行为,被科学家内化而形成科学家的职业道德;另一方面又逐渐渗入到大众的意识层面,被大众内化而形成大众的科学意识[3]。科学精神不仅是科学活动中科学主体必须高扬的一种文化价值和精神品格,而且是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推进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杠杆。只有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才能推动科技创新和各项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方面所发挥的全方位的基础性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科学精神能够推进整个国家的政治文明建设,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政治制度保障
发扬科学精神既是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政治文明本身的重要内容。科学精神要求在认知领域遵从民主制度,而民主制度正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必须具有的科学精神。长期以来,科学精神与民主政治就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科学的健康发展需要民主政治对学术自由的保护和对学术失范的纠正;另一方面,民主政治的确立、完善和发展,也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指导和规范。如果没有民主政治的保障,科学不可能飞速健康发展;而如果没有科学精神在公民大众中的确立,也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民主政治。
目前,我国的政治领域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无论是政府机构的改革也好,法律制度的健全也好,都需要科学的理性精神的指导和规范。我们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办事,减少人为的因素,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切实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及时正确处理各种矛盾,才能达到真正的效率和公平。当前,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让科学的理性、平等、宽容、求实等品质和作风渗透到社会政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们要应用科学的理性精神的指导,既在宏观上使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实现平衡、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实现平衡,又要在微观上使经济、政治、文化等内在结构的各个要素彼此交融,和睦相处,使发生在这些领域中的社会各个不同成员、不同群体的利益矛盾得到妥善协调,以实现整个社会的安定有序,使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良好的制度保障。
二、科学精神能够直接推动经济的繁荣,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
科学精神是人类认识自然及其成果的精神积淀,是人类进行科学探索的精神动力,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研究才能不断地获得突破,科学技术才能取得持续的进步。而科学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导致了影响深远的新技术发明和新产品的问世,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毫无疑问,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能够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财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科学精神对经济系统的作用方式:一是通过影响乃至决定科研能力和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的途径,对产业结构、生产效率等发挥巨大的推动和优化作用,以提高生产力;二是通过科学社会化途径内化为广大社会主体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态度,从而使其劳动技能和经济活动能力得到高度发展。迄今为止的全球经济现代化历程表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现代化,都必须注意培养国民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们在经济建设和其他各个领域贯彻了尊重科学,按照科学的客观规律办事的精神,我们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有些领域违背科学精神,从而给我们的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事例也很多。所以,要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弘扬科学精神已成当务之急,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研究才能不断获得突破,科学技术才能取得持续进步,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水平才能不断提高,科学精神将是人类社会科技发展和物质文明进步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
三、科学精神能够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基础
社会的进步不仅表现在物质文明的发展上,精神文明的发展同样重要。弘扬科学精神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来认识。
首先,从历史上看,科学精神有利于变革我国“重伦理,轻自然”的历史传统。我国自古就“重视伦理,轻视自然”,与西方文化中的求真精神突出相比,我国文化中的求真精神显得非常薄弱,由此导致了我国的科学理论始终不发达,既缺乏以数学逻辑为核心的理性精神,也缺乏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实证精神,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十分微弱。因此,要发展科学,就必须大力弘扬以重视探索、求实、理性、创新、批判为主的科学精神,用科学精神来带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其次,从现实来看,科学精神是我们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最有力的武器。龚育之先生指出:“生老病死、穷达祸福,顺利和挫折,机会和风险,在这些问题面前,如果没有科学的通达的态度,就容易被神秘主义的迷信所俘虏。”[4]曾几何时,我国的各种封建迷信抬头,形形的伪科学屡禁不止,它们到处传播着愚昧和迷信,腐蚀着人们的理性精神。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用科学精神所推崇的怀疑批判及逻辑理性态度同各种封建迷信和伪科学作斗争,以扫除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种种障碍。
四、科学精神有利于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优化整个社会的人文环境,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良好氛围
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中积极向上的精神因素,它的社会功能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学精神所蕴涵的革命力量涤荡着社会中的愚昧、迷信,有助于提高社会的理性程度,营造务实高效、开拓进取的社会氛围,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良好的环境。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有良好的社会氛围,而科学精神有利于促进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张世英先生指出:“和科学活动与审美活动都具有不计较利害的自由精神这一共通特点相适应的是两者都给人以愉悦之感”[5]。科学家在追求真理时,因为新的发现而在内心充满了美的感受。如果说发达的物质外观强壮了和谐社会的“筋”和“骨”,那么,积极向上的科学精神则可以提升和谐社会的“气”与“神”。在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市场竞争、利益调整带来的生存压力和心理负担,一些人的不公正感、不稳定感、不安全感、不确定感增加,甚至产生精神失衡和心理偏差。要改变以上状况,就需要对人们灌输科学精神,要使科学精神这种对真对美的追求辐射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利于整个社会形成安定团结的局面。
五、科学精神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合理地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力支持
人是社会的主体,任何事情最终都是通过人去完成的,因此,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而主体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是离不开科学精神的培育的。强调弘扬和培育科学精神对主体的作用,实际上就是要在最大范围内建立起一种人类追求知识的求真、求是态度和理性觉悟,让科学精神成为我们的自觉意志,使我们能够做到碰到任何事情都本能地、自动地用科学的方式来解决。而一个人如果真正具备了科学精神,则其知识、智力和能力就将得到很大提高,其道德情操、审美境界和意志品质都必然会有显著的优化与升华,这些因素都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不可少的。
而个人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于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利益调整上,人与人的利益调整在所有利益调整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人与人之间的利益若发生激烈冲突,必然会损害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利益。所以,我们必须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提高每一个社会主体的素质,科学解决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使社会达到真正的公平正义,使社会达到和谐状态。
总之,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作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需要科学精神的指导,和谐社会的发展能从科学精神中汲取到关键营养。作为科学文化核心的科学精神,不仅对科学文化系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激励功能,而且渗入到社会大众的意识深层,对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以及价值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影响[3]。因此,我们要在全社会积极普及科学知识、提倡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努力营造务实、高效、进取的社会氛围,大力推进和谐社会构建。
参考文献:
[1] .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N].人民日报,2005-02-20(1).
[2] 巨乃歧.试论科学精神[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51.
篇8
一、实证性和领悟性的统一
西欧文艺复兴以来,以建立“永恒的理性王国”为目标的理性主义诉求,和自然科学建立实验基础相适应,特别发展了实证性的思维方式。同时,近代西方哲学文化的另一个导向则是唯理论,所谓大陆理性主义的哲学家笛卡尔认为,唯有人的理性才是判别是非的标准,主张把一切都放在理性的法庭上衡量。莱布尼茨则明确地提出,只有理性才能建立可靠的规律,在西方虽然不断出现各种批判理性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但理性在人们的观念中,仍是不可替代的主旋律。
然而,在中国的第一次现代化中,这样的理性主义思维方式却没有真正确立起来。我们强调的是自己的直观觉察力,单凭直觉就悟出许多堂而皇之的大道理。虽然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正在大力普及,但非实证性传统,在公众中依然根深蒂固,成为伪科学和孳生泛滥的土壤。“神医”、“开天目”、“意念转移”等等离奇现象时有出现。这些都说明,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的文化转型还没有完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负面导向就是盲目崇拜权威(“唯上”)和过分相信感性直观(“眼见为实”),这些都与忽视人的理性力量有关,理性没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就很容易陷入信仰主义和神秘主义,容易被主观经验所蒙蔽。因此,补上这一课是十分必要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西方现代主文化中,理性主义思维方式被推向极致,其片面性早已引起科学家和哲学家的注意,出现了对传统理性主义的反弹和匡正。这种新的思潮动向有两个支脉。一个是知识论支脉,强调非理性因素,如直觉、体认、领悟、感性、灵感等等在认识中的积极意义。许多科学家把这些非理性因素视为科学发现的必要的,甚至是有绝对意义的环节。另一个是文化学支脉,主要是批判传统理性主义抛弃人文关怀,倡导唯逻辑主义,主张将理性认识与价值选择集合起来,这是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方向。
我国传统文化中,恰恰蕴涵了这两个支脉的文化因子。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特别注重直觉领悟。道家哲学中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道可道,非常道”;易学所谓“得象忘言”,“得意忘象”,(《周易传略・明象》),这是魏晋玄学的重要观点。中国思维方式的这一传统已经引起了当代学者的极大兴趣,诺贝尔奖得主汤川秀树专门写了一部题为《创造力和直觉》的著作,著名物理学家韦斯科夫(V.F.Weisskopf)在评论作者时说:“他受到日本――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特别了解逻辑严密性和直觉及幻想在科学以及其他人类活动中的作用之间的差别。逻辑推理与直觉思维的关系,是他经常思考的问题。中国式的思维强调直觉的成分――灵感在科学思维中的重要性。”
二、分析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近现代欧洲理性主义思潮的方法论是分析主义。对整体进行要素分析,把整体性质还原为各个组成要素的性质,对宏观客体的属性用微观组成要素进行解释,这是近代科学得以发展的基本方法论模式。正是这种思维方式使西方19世纪末到20世纪一百多年来的哲学走上了一个主流方向――分析的方向。怀特(Morton White)在解释他那部脍炙人口的名著《分析的时代》的书名时说:“我认为有用的是抓住本世纪一个最强有力的趋向来标志这个世纪,而不必试图去捕捉这一世纪的本质。” 的确,感觉经验分析、逻辑语言分析、知识结构分析始终是当代西方科学的主流方向。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却缺乏分析的传统。中国古代盛行的是唯象的、整合的、总体的思维方式,而不去进行结构要素的分析,因而难以把握事物内在的深层本质,以致不能形成概念建构,没有公理――定律体系的抽象系统,停留在描述性结论性的非逻辑的现象学层面,这是中国未形成现代科学的重要认识论原因。在科学文化第一次进入时,国内虽有人触及这一问题,但并未引起普遍重视,因而分析的思维方式没有在中国文化中确立起来。所以,当科学文化第二次进入的时期,我们有必要补上这一课。
但是,分析主义的急速发展也走向了极端,对整体的辩证思考应当主导对部分的认识,而西方思维方式中的还原主义倾向却模糊了对整体突现(emergence)的把握。这已经引起有识之士的警觉,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系统论、突现论、协同论等新兴学科的出现,更加暴露了传统分析主义的不足,一些学者已经把目光转向了中国传统的整体论思维方式。诺贝尔奖得主普里高津(I.Prigogine)说:“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着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发的研究协调与协和。现代科学的发展,近十年物理学和数学的研究,如托姆的突变理论、重整化群、分支点理论等,都更符合中国的哲学思想。”
这样看来,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中国第二次现代化,所需要的思维方式转型必须解决“补课”和继承的关系问题,既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又要接受现代科学成功的认知框架,重构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新思维方式,是一项艰巨的历史课题。
参考文献:
[1] 汤川秀树.创造力和直觉[M].河北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2:2-3.
篇9
“2012年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是国内首例以科技为主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夏令营活动,在暑假期间开展,组织全国5000名左右热爱科学的高中学生参加,活动时间7天。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由中国科协与教育部在40所全国重点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开展,该活动旨在充分利用和合理开放重点高校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进一步发挥高校在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方面的功能,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引导青少年崇尚科学,鼓励青少年立志从事科学研究事业,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营活动以校内校外结合方式安排,内容包括:高校名师科普讲座和对话交流,让学生了解前沿科技进展和名师成长成才经历,感受科学精神和科学魅力;参观高校内体现前沿科技进展的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创新实践基地等。与高校大学生或学生社团进行科技文化交流;高校特色科技实践活动;在高校内住宿、就餐、参观,体验高校生活,感受大学特有的文化和精神;参观高校所在城市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项目;参观高校所在城市的科技场馆(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天文馆等)、科研院所、高新技术园区或企业;游览高校所在城市内的著名历史文化景点等。
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启动仪式暨北京地区科学营开营仪式上,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代表41所承办高校宣读《高校倡议书》,向全国高校发出倡议。倡议书提到,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广大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决定着中华民族未来整体科学素质,决定着我国长远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校要把培养造就肩负国家科技发展和民族复兴责任的后备科技人才,作为一项重大历史使命,高度重视青少年科学教育与普及,凝聚、吸引广大青少年立志投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事业。
倡议书指出,高等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任务。发挥高校的科技、教育、文化优势,积极、主动、义务地向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开展科学教育普及,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是高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是弘扬现代大学精神、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形式,也是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体现。
41所承办高校共同向全国所有的高校发出了倡议,并作出践行科普责任、弘扬科学精神、放飞科学梦想、传播科技新知、创新科普形式等承诺。
与院士面对面
——大连理工大学分营活动侧记
2012年7月17日上午,辽宁科学营的全体营员来到研教楼报告厅听取大连理工大学知识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众托院士的“创新型青少年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主题讲座。王院士虽已年过八旬,但其矍铄的精神、精辟的阐述、铿锵的话语震撼了在场所有营员。
在讲座中,王院士就如何更好地把国学与创新结合起来、如何培养在应试教育中的创新能力等当前青年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对学生们提出的怎样抓住有效的学习时间高效学习,怎样避免类似“磨洋工”的现象出现,激发自己在学习中的动力等问题一一作出了解答。并提出同学们要具备的综合素质:顽强的创造能力,浓厚的创造兴趣,敏锐的观察与判断能力,宽广深厚的知识基础,手脑并用的动手能力,全面的组织协调能力。
东北育才外国语学校的周择誉同学说:“听了王院士的讲座让我对创新这个概念有了新的见解,特别是王院士讲解的向知识经济国家努力这部分使我深受启发,我深深地感受到国家要发展,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的不断进步,我们应该成长为一种创新性人才,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李俊楠同学表示自己曾经认为创新这个词离他们很遥远,但是听过了王院士的讲座,她才发现,它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她表示将把王院士提出的创新要有三心,即进取心、自信心、好奇心,融入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体验先进技术
篇10
作为人类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高级表现形式,科技文化不仅体现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先进要求,还彰显了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于加强社会文化建设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巨大的时代价值。科技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能够为社会文化建设中民众科学文化素质的养成提供积极有效的方法。民众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关乎着国家整体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建构。所以,加强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提升科技文化建设的层次不仅可以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还能够从本质上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能力,提高国家在文化方面的竞争实力,形成良性的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当今时代,国际化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各国人才实力的竞争。所以,人才培养也就成为了各国发展的先决条件。可是,少数的高尖端人才并不能真正地将国家整体实力提升一个质的变化,它更多的是需要社会科技文化的普及才能够达到目的。所以,只有依靠着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才能够切实地将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知识有机地融入社会整体的发展进程之中,从而使得市民在科学文化的深度和广度上提高自我科技素质的整体发展。科技文化在提升民众科技素质整体发展的过程中,也客观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建构。
因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不仅需要社会经济层面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同时也需要人在精神层面的提升,这样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而科技文化恰恰就起到了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推动器作用。科技文化既现实地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以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内化人的精神财富以提升人的思想观念认知。所以,通过科技文化的全面建设以塑造科学文化,坚持先进性文化发展方向就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和价值基础,它也是中国化的最近成果,因为,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要在理论和现实中积极地寻求适合中国基本国情,并在这一基础上来满足时代所赋予其的要求。只有这样,科技文化才会在社会文化建设过程中真正地形成一种有助于科技发展和民族发展的文化形式。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科学技术无时无刻不体现其巨大的创造性并以此改变着每个时代下的世界面貌。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大背景下,对于科技文化的需求尤为明显。作为社会现实化的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持已经达到主要性地位,所以,科学技术所形成的科学文化也将成为社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第一文化形态,并将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力量。虽然它不如经济和政治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大,但是它依然是科技进步所必需的一种平台和载体,积极地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和发展。而作为国家在文化方面的软实力形式,科技文化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思想观念上的改进和创新作用。因此,科技文化已经成为了推进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重大力量,同时也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给予着积极的智力保障。
三、社会文化建设视角下的科技文化建设路径
(一)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化的科技文化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体系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科技文化体系要有中国特色。多年来的文化强国实践进程使得我们越发地感觉到对于西方科技文化的学习过多到已经开始否定本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所以,在社会文化建设的视角下来看科技文化的建设就要求我们“特别需要的是下大力气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真正补救我国社会文化结构中科学技术文化不足的缺陷。这才是真正从我国国情出发,强基固本,从基础上下功夫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切实的道路。”所以,中国的科技文化体系要秉承着中国式的文化传统以适应中国的现实国情,在这基础上来满足时代化的需求,只有这样才会使得科技文化成为一种利于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文化形式。因此,加快中国特色化的科技文化体系的构建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中国社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积极加快科技文化同人文文化的有机融合
我国社会的文化建设过程中,科技文化同人文文化之间的融合问题既是未来发展趋势,也是未来发展理想。它更多地应将其放在一种战略化的高度上给予看待。科技文化同人文文化之所以能够形成融合的可能性,原因在于“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同源、共生、互通、互补,两者及其延伸不可分割地构成了人类文化。正是这种同源、共生、互通、互补,使得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成为当今时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在理论和实践中也都是可能的。”这就表明,科技文化是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基础,而人文文化则是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保障。依托着科技文化同人文文化的有机融合推动社会文化建设的发展,会充分地发挥出社会文化建设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巨大力量。而从我国现实的国情来看,要想将两者有机的融合,不仅需要将以人为本作为推动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有机融合的契合点,还要在教育方面促使科技教育同人文教育积极有效地进行交流和沟通,以此作为科技文化同人文文化融合的有效性方式,而这些最终的落脚点是要以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为最终目标。
篇11
一、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弘扬人文精神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共同构成了人类精神文化的灵魂,是人类科学文化发展的生命源泉,也是促进科学文化和人类精神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弘扬人文精神就是弘扬人类精神文明的“主旋律”,他倡导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以人类的真善美为追求目标,要将人文精神发扬光大就必须用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就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增添助力。
(二)弘扬人文精神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亲民关系,弘扬人文精神不仅与现代化的科学文化建设密切相关,而且也关系到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一个没有发扬好人文精神的国家就不会有一群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正确的国民。人文精神建设包括培养崇高的道德主义精神,曾经说过: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的人。这种崇高的精神能够促使人们改变自己内心狭小的世界。我们的荣辱观就是建立这个深层次的东西之上的,如果没有人文精神就很难形成正确的荣辱观,如果没有深深的触及到人类的心灵就只能是外在的准则。人文精神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也并不是毫无意义,过去人们对于人文知识的认知仅仅局限于“非经济因素”,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了高科技、高文华的发展时代了,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高科技的背后是科学,高文华的背后则是人文。因此,人文精神对于人类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我们之后重视它、发扬它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之道。
二、高校校报编辑工作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在高校当中弘扬人文精神还需要从提高编辑工作者的人们素养方面入手,笔者认为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
人文精神是决不能偏离鉴定的政治方向而独立存在的。高校的校报编辑人员应当及时关心时事政治,鉴定政治立场不动摇,认真学习和领会党制定的方针和政策,并且要执法懂法,严格遵守报纸出版条例的法律法规,提高政治素养,并具备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高校校报的受众群体是大学生,只有编辑人员提高了自己政治觉悟和把关意识,才能给学生群体树立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高校编辑人员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理论知识
弘扬人文精神不仅需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如果编辑人员的科学理论功底过于缺乏,那么弘扬人文精神的事业也就无法长久坚持下去。因此,为了更好的弘扬人文精神,高校的校报编辑人员应当学习一些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知识,掌握其中的理论观点、基本立场和逻辑学的基本原理等理论方法,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提高一个校报编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还有利于其在工作中甄别那些错误的观点和论断,只有本身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他编辑的报纸才更加的有说服力。
(三)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人文精神的培养还需要从提高人文素养做起,然而想要又一个良好的人文素养并非短时期内可以形成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从自身做起不断的充实人文知识,加强理解和掌握,在逐步积累的过程中就能形一个良好的人文素养,需要注意的是在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中切忌急于求成,一旦贪功冒进往往就会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因此,作为高校的校报编辑还是应该根据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和人文基础来制定一个符合自身的提高人文素养的学习计划。为了有效地弘扬人文精神,校报编辑在制定学习计划时,应该根据报纸内容有目的选择那些学生们易于接受的古今中外的文化成果来学习,不必达到精通的程度,只需要做到熟悉和了解即可。
三、人文精神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众所周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化领域的内容,但是无论再怎么不同,它们的最终目的却是形同的,那就是都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的发展和进步,其中既包括人类的价值和尊严,也包括人类文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由此可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发展最终的交汇点都将是以人为本。因此,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也就同时抓住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精髓,也就是我们常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
(一)以人为本,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校报编辑队伍
高校校报编辑队伍素质的高低以及整个队伍工作的整体实力强弱都密切的关系到高校校报的质量水平。因此为了制作出高水平的校报,高校必须重视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素质,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计划来加强这方面工作的实施力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必须以校报编辑工作的特点为基础,利用各种条件在工作场所积极的营造出展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文化氛围,不断加大对编辑人员的人文关怀力度,并有针对性的定期给编辑人员提供人文知识培训的机会,促进编辑人员的人文知识再教育,推动高校校报编辑部门围绕人文建设产品组建出一支学习型的编辑团队,只有以人为本,发扬人文精神才能够促进编辑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在编辑工作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服务读者的思想理念
校报的编辑工作主要存在三个重要环节,即策划选题、优选作者以及编辑加工。弘扬人文精神就要将以人为本、服务读者的思想理念落实到编辑工作的每个环节。首先,校报编辑在策划选题时要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符合读者心理需求的高质量选题来精心策划,力求打造出精品回馈给读者,这是从事编辑工作的义务也是不容推卸的社会责任。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才刚刚恢复了高考制度,有的高校校报编辑秉着为读者服务的理念,反应敏锐,经过精心策划制作出了一期主题为“数理化自学丛书”的选题,让无数准备高考的莘莘学子收益,甚至至今仍有很多得益于此书的成功人士感慨良多。出版优秀的读物还离不开好的作者,因此选择优秀的作者也是编辑日常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只有选择出高水平的作者为优秀选题制作出高质量的校报内容,才能打造出更加完美的精品力作,这对于校报的发展和进步无疑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措施,同时也是对读者高度负责的体现。弘扬人文精神不仅需要有编辑的长期坚持,更需要有一批好的作者来为校报提供高质量的内容。编辑加工时校报编辑工作中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在校报编辑对作者提供的内容进行编辑加工时必须精益求精,只有严格的要求加上精准的加工才能制作出质量上乘的校报作品,出版优秀作品既是一个编辑的工作使命,也是其责任之所在。作为校报编辑其在编辑加工时既要保证读者能够阅读,也要保证其“悦读”,充分的发挥人文精神,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为目标,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校报编辑。
四、结束语
高校校报编辑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对高校报纸的内容进行筛选以及对出版形式进行整体上的设计。在编辑当中弘扬人文精神不仅需要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还要鼓励他们坚持学习,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搞清楚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真正把以人为本、服务读者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校报编辑的日常工作中来,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报纸。
参考文献:
[1]贾小桂.论高校校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功能[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25-28.
[2]方增泉,褚素丽.信息网络时代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0):45-47.
篇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众多企业在潜心探索企业管理科学化和制度化的同时,越来越把目光投向对企业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企业文化建设上。企业科学文化是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职业道德和科学素质在内的复合体,是伴随企业发展而逐渐形成升华并为企业全体成员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企业内部集体“共同语言”。企业科学文化在凝聚员工力量,展现企业形象,推动企业发展等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一、提高对企业科学文化建设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工作的紧迫性和责任感
企业科学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灵魂,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全球企业科学管理最重要的发展趋势。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总书记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提出的重要论断,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从这个高度出发,来认识企业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就非常明晰了。
1、大力加强企业科学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能否做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始终有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始终重视建设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激发全体职工的创造活力,始终保持更加昂扬的精神面貌,是一项长期的重要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大以来,各企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与先进企业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一些企业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投入不足,节能减排任务依然繁重;一些企业在推进改革过程中,方法简单,未能妥善处理各种利益表系,未能很好维护职工的正当利益,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引起各种内部矛盾,稳定压力较大。
2、大力加强企业科学文化建设,打造文化“软实力”,是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要求
中外企业的发展实践充分表明,企业科学文化越来越成为企业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较量的着力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轨、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健康发展,就迫切需要打造文化“软实力”,以此来激发企业的创造活力。
3、大力加强企业科学文化建设,是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促进职工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可以说,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如何,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前途命运。实践证明,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是我们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优势,这种政治优势不同程度地转化成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国有企业政治优势的有效发挥受到空前的挑战。面对不断深化的企业改革,有些人不理解;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岗位竞争,有些人不习惯;面对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技术,有些人不适应;面对不良社会风气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潮,有些人失去了正确的判断力和抵御能力。一些人行为失范、道德滑坡,甚至违法乱纪、走上犯罪道路。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开创企业文化建设新局面
1、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引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我们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建设企业科学文化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为自觉地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紧紧围绕促进企业发展这个主题,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开展企业科学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要更为自觉地走群众路线,牢固树立职工群众主体地位的意识,凝聚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为企业发展获得源源不竭的动力。
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大力建设和谐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企业科学文化建设。“家”和万事兴,只有保持和谐,企业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企业和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的和谐。要努力形成职工内心和谐与友好互助的人际关系,营造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的活力竞相迸发,职工各尽其能又各得其所的良好局面。二是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和谐。要理顺企业与自然、企业与社会、企业改革发展与社会稳定、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等重大关系,努力实现效率与公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坚决扭转以透支资源、损害消费者权益牟取利润的错误倾向,克服盲目扩张、片面追求利润的倾向,树立起负责任的社会公民形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企业和谐文化建设全过程,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和谐的内容,挖掘整合企业科学文化资源。我们传统文化注重民本,崇德尚群,维护统一,追求和谐,刚健自强,奋斗不息。
3、坚持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源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创新越来越成为企业兴衰的决定性因素。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我们实体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它给了我们一个重大警示,在这次危机中最先倒下的,是那些没有自主品牌、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的企业。我们还有不少企业是靠拼资源、拼廉价劳动力,低水平、粗放式增长,这必然是不可持续的。要使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创造强国,就必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
4、牢固树立正确履行社会责任的思想观念
目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成为一种国际潮流。一个重视并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同时也是对自己前途命运负责任的企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同时也是树立自身良好公众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的过程。要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牢固树立社会责任理念,把履行社会责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机结合起来,把促进企业发展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更加注重能源资源节约,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本质安全,更加注重诚信规范,更加注重文明和谐,做一个守法纪、重伦理、行公益、促和谐的优秀企业公民。
5、工作中要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是,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企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只有坚持这一共同的思想基础,才能使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建设相适应,使我们的企业文化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二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企业文化的本质。我们建设企业文化的最终目的,是要更好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发展人,而不是相反。我们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职工的主体作用、尊重职工的首创精神,倾听职工呼声、反映职工意愿、激发职工才智、汇聚职工力量,让职工分享企业发展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认知度、认同度和满意度。
篇13
二、终身学习。
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加强自我思想、道德建设。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和终身学习的社会,教育教学工作要保持与时俱进。因此,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为了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将不懈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使自己始终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会不断提高业务修养,不断学习,改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从而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敢于创新,敢于超越前人,敢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始终站在教改的前沿。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工作之余,活到老、学到老。除了学习业务知识外,还要不断猎取各家知识,不断汲取前人留下的知识。国几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儒家思想、老庄哲学等对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受益终身,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厚积而博发”每个做教师都应具备的才智。积极努力地上好课的同时,还要主动参加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不断向别人学习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三、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为教育事业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人生是奉献中才会更美丽。雷锋同志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
四关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