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生态农业发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旅游生态农业发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旅游生态农业发展

篇1

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内涵。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开发田园旅游资源为重点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它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是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高效农业,把农业生产、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由一产向三产延伸渗透、农游两业交叉融合的新兴产业,并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活于一体,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新的亮点。它既具有生态性、生产性、商品性、观赏娱乐性、参与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又有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生态旅游农业具有与传统农业不同的特点:①以生态农业生产为基础,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为达到农业可待续发展与缓解旅游业压力,为人们提供新的、使人身心愉悦的休闲娱乐场所,必须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整治,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②以旅游经营为重点,重视有效开发旅游资源,按照旅游业发展要求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切实保证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体验品尝等服务;③具有高效益、低风险特点,经营生态旅游农业可获得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当由于气候条件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条件的不稳定性造成农业生产减产时,常可通过旅游提高农业附加值而相对减小农业风险,而旅游淡季时农业生产又可弥补旅游收入的下降;④具有娱乐性和参与性。生态旅游农业活动包括农业观光、乡村度假、民俗乡情体验等娱乐性和参与性都很强的活动,让游客通过参与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获得丰富的旅游体验和精神享受;同时农业可为游客提供参观、品尝农产品和体验农事等各种形式的旅游服务。

二、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重复建设严重且开发深度不够。近几年来生态旅游农业景区(点)的数量不断增多,很多景点的投资者就是当地的居民,他们缺乏市场观念和科学的开发理念,按照自己的理解或模仿他人的经营开发模式仓促上马、开山修道,为了降低成本,都会省略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审查评估,没有深入的市场调研、科学的规划和市场定位,造成后期经营、管理以及资金方面的困难。这样就导致高质量的项目相对较少,不少生态旅游农业区功能设计简单、重复,层次较低,缺乏特色和新意,市场竞争力不强;另外是旅游商品不但品种单调、花样少、更新慢,而且多为未经加工或简单加工的初级农产品,缺乏地方特色和生态农业特色。

第二,开发时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严重。目前一些景区的经营人员以及游客生态保护意识淡薄,不少景区也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物质设施和技术装备。随着游客的纷至沓来,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游客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饭店、“农家乐”等服务系统产生的污物没有得以妥善处置,废物到处堆放,污水随地排流,不但影响了景观,而且污染了环境;工具排放的废气、娱乐设施产生的噪声等使景区形成多重污染,降低了旅游地的质量;物种的不合理配置,严重影响了旅游区物种的生长发育和更新,打破了生态平衡。

第三,基础与配套设施落后。在目前的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区)中,仅有少数景区公共汽车可以抵达其附近的城镇、景区或景区内部,多数景区离公共汽车站较远,也没有旅游专车,游客到达景区极不方便。此外,景区内部交通条件通常较差,路面过窄或路况不好,旅游旺季拥挤堵塞,雨天泥泞不堪。这些都成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此外,景点(区)内邮电通讯配套设施落后,还缺少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机构。景点缺乏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开发资金不足,融资问题严重;二是许多景点才刚刚起步,规模较小,游客接待能力有限,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得较少。此外,旅游行业管理不规范、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力度不够以及淡薄的市场意识,都严重制约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健康发展。

三、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对策

篇2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并行对策

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开始大量涌向城市,城市的人口压力增大。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我国的城镇化率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7.9%增长到目前的51.27%,城镇人口也从1.72亿增长到6.9亿。因此,也造成了现阶段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和资源短缺问题。现在很多长期居住在城市的居民不仅要承受城镇化带来的经济压力,还要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为了缓解自身压力、品尝绿色食品、寻求精神快乐,城市居民开始选择旅游,尤其是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以及生态旅游等。由此,一种以体验农村为概念的农村旅游悄然流行,城市居民可以体验到农村的日常生活,包括农事、农耕等。农村旅游集合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两大内涵,生态农业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在生态农业旅游不断向前推进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失去了原有的“生态”与“农业”的本质。所以,必须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并行可持续发展,才能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一、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

(一)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农业”是指利用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现代管理与科学技术方法以及传统农业发展经验等,能够获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都比较高的一种现代化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在内围要求农业生产、农业种植和林牧渔业结合发展,在要求农业与第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做好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工作,力求降低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一种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生态旅游”一词,最早在1983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首先提出,到了1993年,由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其正式定义,赋予了生态旅游自然环境保护以及旅游地居民保护的双层含义。由此可见,生态旅游更注重保护自然景观,更能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更好地依托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系统,开展各类生态旅游活动,如生态体验、生态教育及生态认知等。

(二)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的必要性。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有助于广大旅游者身心愉悦、减轻压力、促进健康。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提高环保意识,提高旅游者对环境保护的主动性。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社区财富积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有利于改善生存面貌,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其社会结构逐步转向多样化与合理化;另一方面,“生态”理念的不断深入,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进一步消除城乡差距。

二、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农业之“生态”难体现。

从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空有“生态”之名,其实与“生态”理念的内涵相差甚远,以至于形成了“生态”一词名不副实的尴尬局面。一部分农产品种植者或经营者以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目标,不惜丧失道德,使用过量的化学制品和农药,造成了当前多数的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因此,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如毒韭菜、毒豇豆、毒豆芽等,农产品安全问题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

(二)经营项目单一,缺乏创新理念。

现阶段,很多农村地区通过生态农业旅游来发家致富,在经营方面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对经营方式、理念、项目等纷纷效仿,出现了经营项目单一的问题,进一步造成了区域重复度提高、深层次开发欠缺等多种情况的发生。以农业生态旅游中的采摘和观光等项目为例,多数农户的农作物种植种类高度雷同,无法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

(三)经营项目分散,缺乏专业性能。

农业项目和旅游项目并没有做到充分地结合发展,如农作物的种植、生产等项目和旅游业当中的种植体验项目、生态农业项目等相互分离,还有很多旅游目的地建立生态旅游度假村,大力提高服务水平,与农业项目联系不大。正如上文所说,经营项目单一,缺乏创新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旅游项目的进行,缺乏足够的专业性能。与此同时,旅游者难以真正享受到生态农业旅游所带来的物质与精神实质,农村经营者也无法获取更高的实际效益。

(四)管理制度疏漏,缺乏有效规范。

在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涉及多方面的管理问题,如对旅游者和经营者的约束与规范,多数农村地区在这两方面的管理制度存在极大的疏漏,直接造成旅游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问题。此外,管理制度上的漏洞,使得生态农业旅游各类监督和管理力度不足,如基础设施管理、安全监督等,很难保证旅游区域内旅游者的安全。

(五)配套设施简陋,缺乏高效服务。

我国农村普遍经济实力不高,有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仍然面临严峻的基础生活问题,农村村民还处于较为贫困的状态。为了摆脱这一困境,生态农业旅游是不二选择,但是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其配套设施建设落后,村民素质不高,缺乏高效服务。如在旅游区域内经常可以看到道路等基础设施破烂不堪,致使旅游交通不便;相关娱乐、休闲、餐饮等配套设施简陋;农村村民未受到系统地专业性的培训,旅游服务质量低下。生态意识薄弱,缺乏保护理念。

三、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突显生态,重点建设。

在现在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规划中,必须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合理经营农业项目与旅游项目,使之尽显生态示范,并且进一步扩大生态示范的建立范围,提高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功能的多样化。可以通过农业生态园的观光业务,打破原有沉闷的项目建设,突出兼具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旅游”特征以及“绿色产出”优势;第二,针对“生态”这一理念,建设相关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项目,并进行重点建设,努力培植“精品”,增强特色优质产品的开发能力。如建立旅游区生态和农业用具化石展馆,不仅可以充分体现“生态”理念,还可以让经营者与旅游者共同感受到生态环境变迁的影响,从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经济社会效益。

(二)保持特色,勇于创新。

生态农业旅游之所以能够在高速现代化、工业化的社会背景下得以发展,就是因为其具有与其它旅游形式所不同的特点,即拥有自然风情、本土特色以及乡村人情。为了更好地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充分结合,必须要保持自身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首先,在经营方面。生态农业旅游应尽可能努力创新,一改传统农业旅游中观光、体验、采摘等单一的经营项目,进而推出更新更能符合旅游者需求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如在各项旅游项目开发的同时融入文化和艺术气息,提高旅游精神高度,不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在技术方面。加强改革创新,建立生态农业旅游胜地,将效益旅游和生态保护相结合,建立了各类技术栽培,引领健康时尚生活,促进旅游区的特色化发展。

(三)科学规划,统一布局。

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势必要以自然和经济规律为根本要素,以全局规划为重要目标,以资源充分利用为关键方式,才能科学规划、明确定位、统一布局。首先,科学规划设计生态农业旅游园,充分挖掘现代生态园中的丰富内涵和资源,健全旅游路线设计方案、明确旅游区分工、增加产品结构等;其次,准确进行整体定位与科学思考,加强对生态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规划力度,建立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的和谐局面,提高旅游吸引力;最后,合理规划旅游区域内的农业生产和布局,将生态农业作为农业旅游的基础,体现出良好的生态文化内涵。

(四)完善管理经营制度,提高服务质量。

应当从管理制度和服务培训两个方面来进一步改进与完善。首先,在管理制度方面。建立健全规范的行为制度,规范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将旅游区域内所涉及的各项旅游与农业项目运行管理落到实处,并且对经营工作者和旅游者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约束;其次,在服务培训方面。利用专业性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文化与职业素养,进而提高服务质量。

(五)农业与旅游并行发展,提高其附加价值。

生态农业是生态旅游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基础条件,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增加了农产品的消耗量,由此增加了旅游附加值,另一方面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量,这则带来了更多的农业价值。因此,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之间必然有结合发展的支点,两者相互依赖而又相互独立,具备并行发展的能力和条件。通过“生态”理念的植入,创新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品种类和样式,在此过程中,应当力求“生态”一词名副其实,避免以“生态”为旗号的欺骗行为发生,不利于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本是两个各具特色的独立的发展形势,两者的并行可持续发展将有利于自身特色资源的充分发挥,从而获取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然而由于现代化的生态农业旅游所存在的多种问题,必须将“生态”充分发挥、保持特色、勇于创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健全供销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并行发展等一如既往,才能使得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作者:钱惠新 单位: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赵爱民.“美丽中国”视角下的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4(1)

篇3

一、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

从当前的法律建设来看,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适用于生态旅游的法律法规。当前的农业生态旅游的相关的法律是从环境法、宪法、环境与资源单行法等相关领域给予法律的支撑和保护,例如宪法中规定了土地资源的所有权,很多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也有着相关的规定例如《环境保护法》中关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认证等。从法律制度的角度来看,我国现有的法律中涉及到农业生态旅游的法律制度有:认证制度、环境教育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组成这些制度和法规的过程分别处于不同的领域和层次,导致并没有详细和系统的法律体系,还远远无法满足农业生态旅游遇到的很多法律问题,表现着法律建设的不健全。主要的法律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态旅游认证机制的匮乏

生态旅游是对形式生态旅游的企业和单位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对于生态旅游企业中的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社区监督、员工培训、绿色资源、环保理念、废弃物处理等工作进行分析和考核,如果达到标准则给与其生态旅游的认证。总的来说生态旅游认证评估的是一个企业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以及是否考虑到当地居民的利益并实现对自然和社会负责的承诺为主要的考察对象。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很多发达国家都实现了符合国际标准的生态旅游认证体系。由于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起步较晚,因此我国的生态旅游认证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广泛的市场。对于农业生态旅游的建设来说,合理的生态旅游认证机制能够在景区建设、资源利用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由于对于认证机制的不够重视,导致我国的生态旅游认证机制还没有获得广泛的市场关注;2、缺乏政府的支持。在我国没有所谓的工会制度,完全都是依靠政府的强制措施,但是当前对于生态旅游的认证来说还是处于空洞的状态,政府政策还有详细的规定;3、缺乏旅游参与者的认同。无论是旅游者还是旅游的开发者都没有认识到生态旅游认证机制的重要性。

(二)环境监管机制的不健全

我们通过对几个农业生态旅游区的调查得知,很多农业生态旅游区的环境监管基本上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各种旅游的垃圾和废弃物随处摆放和丢弃,这种环境监管制度的不健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明确监管的主体,长期以来农村的环境本身就出无人监管的状态,而随着农业生态旅游的引入,这种制度的矛盾也就更加的明显。当前的环境监测保护机制并没有深入到农村地区,大多数都遍布在城镇区域,导致我国农村生态旅游环境监管力度远远达不到要求。其次是监管智能的界定和划分不清晰,我国当前的法律法规对于环境监管智能的分配和界定本身就处于一个较为混乱的状态,很多环境监管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重叠和真空状态,体现着监管智能划分的不合理。例如从监管职能上来看林业局、环保局、农业局等都有对农业生态旅游的监管职责,对于具体的操作范围并没有详细的法律法规。第三是监管的效率低下,很多地区为了实现地方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环境保护的力度,而且还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地方保护思想,在本就环境保护不够的情况下更是过度的追求经济效益,甚至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竟然以低环境标准来吸引投资,严重的危害了国家的法律法规。

(三)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欠缺

生态补偿机制最早是从森林资源的过度利用中产生的,由林业局提出了为了解决农民收入和生机问题,提出了一定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是基于人类的经济活动给自然环境和资源造成的危害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和治理协议等。农业生态旅游中还没有具体的生态补偿机制,实际上地方政府从生态农业资源和环境的利用获得了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对这个过程中对经济环境造成的损害给予当地人一定的经济、实物、政策上的补偿,但是当前这种补偿机制的构建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有几个问题:首先生态补偿的执行非常困难,如何保证补偿能够及时的发放到当地人们手中,如何衡量这种环境和资源造成的经济损失等都是继续解决的问题;其次是补偿的形式还比较单一,当前的农业生态补偿主要有三个形式。第一阶段是基本的补偿,也就是补偿直接的资源和经济损失,例如旅游开发用地等。第二阶段是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补偿,通过给予一定的工作岗位和机会补偿损失。第三阶段是给予生态系统的维持费用。总的来说补偿的形式和渠道较为单一,并且基本上都是由政府支出,但是政府补偿又远远无法达到实际的需求。

二、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中主要法律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重视农业生态旅游中的法律理念

法律本身就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倾向,而公平和效率就是重要的价值取向。就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来说,法律理念探索的价值取向就是环境资源发开中的平衡。效率是对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切忌先污染后治理,也不能单纯的追其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的发展,在农业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也要重视公平和效率之前的平衡关系,在追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的同时也要注意价值分配的公平化。其次是倾斜保护的理念,环境保护法本身就有着保护弱势群体、调整利益分配失衡的职责,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的平衡中产生的,我国的农民本身就处在一个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较低的地位,因此必须重视对农民这些弱势群体的保护,农民群体在资源获取、利益获取、信息获取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劣势,因此农业生态旅游的法治建设必须重视这种倾斜保护的原则,实现对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促进本质上的平衡,给予社会的公平性。

(二)确立农业生态旅游中环境保护的原则

在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和运行过程中必须充分的认识到传统的消费方式的弊端,传统的经济开发模式和运营模式不是基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需要的,而是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因此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中必须重视对于环境的利用,保持其环境和经济的双重可持续发展。其次是重视农民环境权的保护,环境权是人的一项基本的权利,不仅仅是城市居民,农民也应该具有自己的环境权。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重视对农民环境权的保护,而农村的环境本身就是发展经济的基础,因此必须重视农民环境权的保护。

(三)完善农业生态旅游的具体法律制度

首先是必须重视农业生态旅游的认证过程,并将认证的过程、内容和结果详细的展示给大众,让农业生态旅游的经营者和管理者都能够收到大众的监督,认证制度的实施可以几个方面入手。其一可以从营造和谐的农业生态旅游环境开始,从旅游业的长远规划出发强制性的对很多的农业生态旅游采取认证过程,并鼓励相关的认证机制的研究和建设,让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过程有据可循。其二是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广,并加强对农业生态旅游的规范和要求。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换气旅游参与者的认同,让旅游景点的建设成为一个全民参与的过程。其次是环境监管制度的完善,环境监管制度的确立可以两个方面入。一方面要重视基层环境监管制度的建设,结合当地的环境保护现状,加强人力资源和政策上的双重效益。另一方面要将农业生态旅游的建设限制在我国法律制度的范围内,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规划和分配,充分的调动花境保护部门的力量,发挥每一个部门的智能和效果,加大执法力度,重视验收措施和监管力度。从而全面的提升环境监管的质量和效率。

结语:

农业生态旅游必须体现出生态旅游中环境保护的概念,因此在开发和运营过程中必须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制度,但是当前相对落后的法律制度与实际的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呈现出了明显的矛盾,我们分析了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法治建设的缺陷并提出了一定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娟.农业生态旅游中主要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112-113.

[2]韩林平.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3,02:29-31.

[3]胡绿俊.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及其开发经营评价体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1123.

篇4

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是乡村经济产业的重点项目之一,它不仅能将乡村与城市紧密连接,成为城市居民放松身心、拥抱大自然的有效方式,还有利于增加农业生产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维护环境生态和谐以及促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严贤春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正式出版发行的《生态农业旅游》,以生态农业为背景,探讨与分析了农业旅游基本理论,并详尽地介绍生态农业旅游具体实践措施与涉及到的各类问题,对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有重要借鉴价值。《生态农业旅游》全篇共七章,主要包括生态农业旅游的基本知识、生态农业旅游者及市场开拓、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及产品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环境与保护、生态农业旅游业及运作、生态农业旅游的规划与实施、生态农业旅游管理等。

该书系统且全面地阐述了生态农业旅游的理论概念与实践内容,有助于读者对生态农业旅游产生基本了解。此外,该书还针对丘陵地区的地貌环境特征,提出适合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垂直生态观景模式”,为生态农业旅游多元化模式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方向。通读全书,不难看出《生态农业旅游》结构清晰、内容全面,可作为农业及旅游类学科的教学辅导用书,也可供林业、农业及旅游业相关工作人员阅读学习。生态农业旅游是近几年所兴起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经营模式,也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它在强调农业生产的基础之上,将生态、农业与旅游项目有机融合,并利用自然生态环境、田园风光、以及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活动与经营模式,吸引广大游客到乡村进行风景观赏、休闲娱乐、放松身心、品味农家风味等休闲活动。

然而,随着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愈发热烈,一些问题也逐渐突显。首先,商业化严重,乡村特色不足。许多农业旅游经营者为追求即时利益与城市风貌,经营环境和旅游项目的设计过于商业化,缺乏乡土风情的独特魅力,反而会极大地降低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利于旅游经营的长远发展。其次,服务水平差,缺乏专业人才。因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快,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导致行业内部分工作人员职业素质低下、工作态度不端正,从而阻碍生态农业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最后,意识不到位,忽视生态保护。生态农业旅游经营者者往往以商业利益为前提,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加以重视,而在环境保护措施不完善、部分游客素质不高的情况下,更容易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乡村振兴是国家为建设美丽中国、构建现代化农村所实施的重大举措,其关键在于推动乡村产业融合,促进城镇与乡村的密切联系,最终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要以新农村建设为核心,全方位进行振兴发展:一是加强人才振兴,大力招揽乡村优质人才,培育专业、实干的农民工作队伍;二是加强农业振兴,借助高新科技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竞争力;三是推动文化振兴,强化乡村思想文明教育,提高农民基本文化水平,弘扬优秀乡村文化;四是推动生态振兴,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维护乡村自然生态环境。

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处理生态农业旅游的部分问题,为农业旅游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同时,也能让乡村振兴战略落于实处,发挥其有效作用。加强基础建设,发扬乡村特色。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在保障当地人民生活基础的前提下,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提供一定的扶助政策。与此同时,将当地自然风光和特色物产资源融入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中,不仅可以彰显出当地独特的旅游魅力,吸引更多游客,还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提升经济效益,实现生态农业旅游的高效发展。注重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质量。当地各级部门需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建立一支以农民为核心的地方人才队伍,以推动乡村振兴。此外,生态农业旅游经营者还要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服务水平以及当地特色文化进行培训,以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为游客带去良好的旅游体验,从而有利于生态农业旅游的长期经营与发展。

重视生态问题,提高保护意识。无论是政府部门或旅游经营者都必须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才是乡村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因此,在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生态平衡发展意识,并制定出一系列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切实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全方位落实,使之成为乡村振兴与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重要助力。《生态农业旅游》一书以生态农业旅游理论为基础,对相关实践与发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包含诸多独到见解,是一部优秀的生态农业旅游研究著作。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一方面能有效推动旅游行业发展,为其提供更多机遇,另一方面,还能大力促进乡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使乡村迈向现代化发展道路。

篇5

2.交通状况

新区地处东北走廊的枢纽重地、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区域。长大铁路、哈大专客,沈哈、沈环高速公路,101、102、203国道穿境而过,距桃仙机场仅30km,沈阳地铁2号线和3号线直达新区。

3.农业发展现状

新区农业历史发展悠久,果品、优质米、花卉、中草药、乳品、肉禽、生猪、饲料等高效特色农业发展迅速,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格局初步形成。薰衣草、向日葵、稻田画、果树沟等农业观光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稻田艺术节、香草艺术节、寒富苹果采摘节等乡村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旅游休闲产业已经形成。

4.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状况

沈北新区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怪坡、棋盘山、沈阳国家森林公园、七星山等;人文旅游资源主要有:净居院舍利塔、石佛寺、马刚乡农家乐旅游等。全区居住着满、蒙、朝鲜、回、锡伯等十余个少数民族,素有"锡伯之乡"的美誉。

二、2011年沈北新区生态农业旅游新亮点

1.薰衣草公园

薰衣草庄园位于沈北新区马刚乡马泉村,是沈阳北部旅游区山地、滨水休闲带的重要节点,占地面积5000余亩,核心区域1600亩,栽种全国最大的观赏性薰衣草花田,种植了薰衣草、波斯菊等数十种香草和花卉植物,全景展现了浪漫,如普罗旺斯的花海乐土。茫茫花海中,分布着婚礼广场、音乐广场、清澈湖泊、向日葵迷宫、森林氧吧、藏宝地带、小动物乐园、拓展基地、咖啡屋、香草餐厅、露营地等设施,是亲近自然、举办婚礼、影视拍摄、田园观光、游艺娱乐、团队训练、科普教育、休闲度假的理想旅游目的地。

2.稻田艺术画

沈北新区稻田画位于兴隆台街道兴隆台村,紧邻兴隆台锡伯族中学。最佳观赏时间在6月末至8月初。是沈北新区优质水稻主产区,先后获得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清水大米”荣誉,也是沈北新区重点打造的特色名片之一。稻田画共四幅图案,分别为锡伯骑射、华强恐龙、影星梦露、酷贝拉卡通女孩。稻田画项目是探索现代农业与旅游服务业有效结合的一个平台,也是现代农业重要的转型升级项目。由于是全国首例,目前已经委托相关部门进行了专利申请。

3.新亮点的巨大经济效益

马刚紫烟薰衣草庄园2011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后,已接待游客32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4000人次,单日最高接待量1.2万人次;艺术稻田画7月初对外开放后,已接待游客6万人次,单日最高接待量1000人次;怪坡东北虎园项目9月28日正式对外营业后,已接待游客11万人次,“十一”期间,还创造了有史以来近6万人次的最高接待量。2011年沈北新区的旅游收入实现了7.1亿元,超过了过去10年的总和。仅国庆期间旅游门票收入就达2100万元,占到全市的60%。

三、沈北新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旅游资源的宣传

到沈北新区的主要游客仍是本市,其次是省内周边城市,外省市较少,故应采取立体式全方位的宣传工作。

2.旅游产业链内部结构关联度低,需提高竞争力

沈北新区的游客大多是短途游,一般都是一天至二天,主要是一日游为主,收入中以怪坡、沈阳国家森林公园两个景点旅游占有绝对优势,并没有充分带动生态农业旅游,辐射作用不够明显,衔接不够紧密。

3.产品结构单一,需深度开发

沈北新区的旅游花费主要是一日游的人均花费。在住宿和餐饮方面,游客支出最多,但都是旅游团统一安排,没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在购买纪念品和土特产方面,沈北新区推出的种类和款式较少,不能满足游客需要,另外结合本地区特色打造的购物点还很缺乏,尚未形成参观、购物、旅游一条龙服务的产业体系。

4.周边旅游对沈北新区的影响

由于旅游资源类似,区位相近,沈北新区与周边各城市之间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象。例如丹东大梨树、本溪的小市羊汤及关门山,新民市的温泉及小西湖,苏家屯地区的马尔山草莓采摘等旅游项目,对沈北新区来说,既是旅游开发的竞争,也是旅游品牌的争夺,这对沈北新区旅游带来一定影响。

5.旅游特色不鲜明,科技含量不高

从整体来看,这样一个庞大而技术难度又较大的产业开发,技术储备薄弱,科技含量不够。新区不少生态农业旅游景点还停留在“春天看花,秋天看果”的传统低层次上。花开过了,果结过了,游人少了,生态农业旅游也就失去了生命力,许多具有开发价值的资源未得到很好的利用。

6.旅游资源需全年统筹安排

旅游资源季节性变化很明显,尤其是对生态农业旅游活动的影响非常大,淡旺季反差十分明显。如采摘节、赏花节前后仅持续十几天或几天的时间,旅游旺季特别短,不少旅游点一年只火一次,造成了资产的闲置浪费。因此,如何延长旅游时间、减小季节性影响是生态农业旅游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沈北新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对策及建议

1.农产品加工企业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

未来五年,新区要与全国大型企业联合,重点发展玉米、小麦、大豆、水稻等系列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体系。并完善游客基本接待设施,开辟游客观光通道,建立讲解员队伍,将游客关心、感兴趣的加工程序展现出来,满足游客的好奇心理。同时要把新区建成小学、中学、大学的科普教育基地,这些科普教育活动将成为沈北新区生态农业旅游巨大的市场资源。

2.建立建全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政策环境保障

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缺少一个统一的、专门的、系统的法律规范和保障体系,沈北新区应该结合自身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特点,在现有的法律基础上,形成一套促进和保障沈北新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和健康运行的政策体系,来保障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和升级。

3.加大宣传,扩大知名度

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汽车、火车、书籍、地图等媒介进行宣传。举办大型旅游节,或采取制作专题片在央视等主流媒体播出,在《中国旅游报》、《辽宁日报》、《沈阳日报》等报刊做旅游专题宣传,扩大社会知名度。

4.需完善交通、住宿、设施建设

沈北新区要加快旅游交通建设,增开旅游专线,实现公路、铁路、地铁、公交系统立体化格局,为旅游产业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加强住宿及餐饮建设,为旅游者提供一个环境优美、价格合理的住宿条件,打造沈北特色美食及旅游产品,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5.引进资金和人才

新区的生态旅游产业想要获得发展,必须保证资金的持续投入,首先要保障政府的公益性投入,其次积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外来资金和社会资金的投入力度,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和融资方式,通过集资入股、建立制度等积极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投入沈北新区的生态旅游建设。第三,要引进一批既懂得经营管理、旅游管理开发及策划的专业人才。

6.确保旅游市场良性运行

要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氛围,禁止宰客、哄抬物价、欺诈等不良形为,在服务态度及出租车运营等方面要严格监控,在沈北新区人民心中树立人人是旅游形象的观念,时刻把自身的形象作为沈北的形象,给来沈北新区的游客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通过他们积极宣传沈北的优良环境和旅游心得,扩大潜在游客范围,保证旅游市场良性运行。

7.重视环保教育,开发与保护并重

生态农业旅游经营企业的角色行为具有“双刃剑”的功能,一方面为观光农业旅游系统注入新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及能量,另一方面,追求经济利益效益最大化的原则,造成环境资源的破坏甚至是恢复的不可逆转性。因此,生态农业旅游企业应该处理好经济收益和环保补偿的关系,保证两者互利互惠,良性循环。

8.挖掘市场潜力,扩大游客来源

篇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09―0079―07

1 引言

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伦理建设是当今全人类所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也出现了乡村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恶化,耕地和生物物种减少,森林、草原等资源过度利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农村广泛兴起。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导致乡村环境出现了一些生态恶化的新问题。乡村成了我国生态伦理建设的薄弱环节。

目前,围绕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村非农产业收入,各地对原有农业资源的开发力度增强,尤其是对生态农业资源的旅游经济价值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挖掘。乡村的生态伦理及生态意识对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乡村地区的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呼唤着新的生态伦理观念,而新的乡村生态伦理观念又将驱动人们走上一条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而,眼下进一步加强乡村生态伦理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就更有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的“农业一旅游”复合生态经济系统为例,研究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在构建乡村生态伦理中的作用,为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系统的优化发展提出建议,为地方政府更好地处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旅游发展、乡村生态伦理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

2 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恭城瑶族自治县是广西桂林市所辖的一个少数民族山区县。综合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经济时报和桂林当地等媒体的报道,这个昔日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县,经过20多年的生态农业发展建设,探索出了“养殖-沼气-种植”(也叫“猪-沼-果”)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简称“恭城模式”),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截止2006年4月,恭城有沼气用户5.72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88%,人户率全国排名第一;粮食产量连续10年增长,养殖业以年50%的速度增长,水果每年以40%增长,人均水果面积、产量、收入都名列广西前茅,而且无公害水果面积占广西无公害水果面积50%以上。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3年的266元增长为2005年的2850元,不少村子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如今,“恭城模式”的生态链、产业链不断延伸,催生了恭城的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旅游,正在形成“养殖一沼气一种植一加工一旅游”五位一体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红岩村位于县城南部的莲花镇,因创造“恭城模式”和据此为平台发展以生态农业旅游产品为中心的乡村旅游闻名。根据深入实地调研和综合媒体报道,红岩村从2003年开始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以来,大力开展富裕生态家园建设,兴建了43栋具有现代文明设施的乡村别墅,有客房170间、床位340张,还修建了瑶寨风雨桥、滚水坝、梅花桩、旅游登山道、停车场等旅游设施,并成功地举办了三届旨在推销本村生态农业主打产品――月柿和吸引人气的“恭城月柿节”。两年多来,该村累计接待旅游者36万人次,村民非农业收入人均达7000多元。最近,被确定为“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2006年2月28日,桂林市在红岩村隆重地举行了“桂林乡村游”开幕仪式,拉开了桂林开展“中国乡村游”的序幕。

伴随着恭城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作为生态农业旅游目的地的乡村也随之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迁。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对乡村旅游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其中,对乡村生态伦理的构建所起的作用尤其重要并引入关注。因为,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在冲击着传统的生活习惯和思维定势,促进当地村民构建起新型的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树立起现代文明的社会风貌。也就是说,从思想意识、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决定着当地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的方向。先进的乡村生态伦理观的确立是生态农业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而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将深刻地促进乡村生态伦理的构建。

3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3.1 问卷设计目标

调研在全面了解当地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状况的基点上,以其对乡村村民生态伦理观念形成的影响和建设水平为总目标。

3.2 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分为人口统计特征、公共生态意识、地区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意识等4个部分。其中,纳入分析的问题44个,表明样本生态意识状况的问题36个。

3.3 问卷发放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03份。在被调查对象中,男性59例,占57.3%,女性44例,占42.7%;从年龄阶段来看,受访者最小15岁,最大74岁,基本涵盖了各个不同年龄段人群,其中15―34岁的青年人42例,占40.8%,35―54岁的中年人53例,占51.5%,55―74岁的老年人8例,占7.8%,各年龄段所占比例基本符合当地人口特征;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小学及以下教育水平的23例,占22.3%,初中56例,占54.4%,高中20例,占19.4%,大专及以上4例,占3.9%;从人均旅游收入角度来看,无旅游收入者30例,占29.1%,旅游收入在2000元以下者24例,占23.3%,旅游收入在2001―4000元之间者23例,占22.3%,旅游收入在4001―6000元之间者15例,占14.6%,旅游收入在6001元以上者11例,占10.7%。这些指标反映出随机抽样所获样本的基本特征:涵盖了当地生态旅游乡村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较高的研究价值。

3.4 问卷设计方法

采用专家效度法指导问卷题目设计,在确定重点调查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时,采用德尔菲法对大量指标进行筛选,以确保调查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问卷研究采用SPSS软件对收回问卷作信度分析,采用克农巴哈的阿尔法模式(Cronbaeh’s alpha),用项内平均相关系数评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

4 调研结果分析

4.1 基本概况

在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中,本文首先采用SPSS软件对部分问题进行了频数分布分析,以期直观地了解问卷得分的大体情况,然后对乡村生态伦理的构建进行分析,做出进一步判断。结果显示:在对问卷全部44个问题的信度分析中,Cronbach’salpha=0.851,Cronbach’s alpha Based On Standardizedltems=0.953,说明该问卷设计合理,内部一致性良好,所获结果可靠性较高。

4.2 问卷结果分析

4.2.I 公共生态意识结果分析

公共生态意识部分问卷结果表明:明白生态环境这一概念的人只占全部调查对象的25.2%,比例偏低,这说明当地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过程中,关于生态方面的教育宣传力度不够,大部分村民还不太明白生态环境的内容。调查同时显示,当地乡村村民生态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从没听说过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人占全体调查对象的32%,虽然听说过但知之甚少的人占54.4%。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即便村民对生态环境的理论范畴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内容不甚了解,但朴素地认为生态环境重要或者很重要者所占的比例高达83.5%。调查还发现,作为生态农业旅游目的地的村民,不知道当地有环保部门,或者说没有与当地环保部门打过交道的比例竟高达82.5%,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当地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环保部门的导向监督作用有待加强。问卷通过对受访者的态度测度,来确定其公共生态意识的强弱。这些问题划分为两类:一类重在测度经济利益相关条件下受访者对公共生态的态度;另一类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了解受访者对公共生态环境保护的态度来判断其公共生态意识强弱。分析结果显示:该生态旅游区村民在第一类问题上的得分明显低于第二类问题。在第一类问题的回答中,有67%的人认同“人是最重要的,自然界是为人类服务的”这一说法,认同“为了维持经济发展的高速度,生态环境作一些牺牲也是值得的”人占到44.7%。在第二类问题的回答中,55.3%的人认为生态环境保护要从现在做起,88.3%的人认为生态环境保护要从我做起,73.8%的人认为生态环境意识是衡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更有87.4%的人认为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人的义务。初步分析发现: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往往使人们忽视生态环境保护,这导致了第一类问题得分偏低。与此同时,当地以生态农业旅游为龙头的生态经济的发展给农民带来新的生态观,以及农民们对于一些口号的耳熟能详使得第二类问题得分偏高。由此可见,村民生态意识的加强除了有赖于其素质的不断提高外,也与生态环境改善是否会给村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以及教育宣传的力度息息相关。

4.2.2 地区生态意识结果分析

地区生态意识部分调查显示:村民对本地生态环境的评价较高,只有8.8%的受访对象认为本地生态环境状况不佳。与此同时,大部分人认为本地的生态环境还应继续改善,占受访者的65%。这一方面显示出本地村民对自身所处的生态环境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村民对生态环境的恶化缺乏敏感和认识。在问卷的旅游生态意识调查分析中本文得到两类数据:第一类问题:村民对旅游有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的感知和认识,受访者中没有意识到游客到来将对当地水域造成一定污染的比例高达87.4%,没有意识到游客将给本地带来噪声污染的受访者比例为80.6%,没有意识到游客将给本地植被造成破坏的受访者所占比例为71.8%,没有意识到游客将给本地带来大量生活垃圾的受访者所占比例为65%,不认为游客大量到来将对本地空气质量造成影响的受访对象所占比例为90.3%,能判断出游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的人只占受访者的24.1%。这些数据再次说明:目前,当地生态农业旅游正处于发展初期,村民的目光被牢牢地吸引在生态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好处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生态环境的隐患。第二类问题:村民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同时有一定程度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调查显示:当遇到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时,持观望态度的人与出面劝阻的人比例大体持平,分别为44.7%和55.3%。反对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限制游客数量的人数占全体受访对象的81.6%,而认为应对游客进行生态保护教育的人数占到受访对象的60.2%。这一结果与当地旅游发展所处的阶段特征相吻合,显示出村民对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所持的非理性态度。

4.2.3 生态价值意识结果分析

生态价值意识部分调查显示:调查对象对生态价值的认识普遍较高,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提升本地社会知名度的人占全体被访对象的85.5%,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比例为82.5%,认为村民因此而更加热爱本地的比例为78.6%,而认为可凭此获得更多外来投资的占68.9%,认为村民因此而获得更多收入的占81.5%,认为村民因此而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的占74.7%,认为生态环境是本地旅游发展最重要因素的占85.4%,认为生态价值仍未充分开发的占到71.9%。以上数据说明,生态农业旅游的初步发展使得当地居民对生态价值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这将成为当地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基础。

4.3 生态农业旅游对红岩村生态伦理构建的影响分析

对问卷中部分问题所作斯皮尔曼(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问卷各部分得分与性别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0.376>0.05),地区生态意识与生态价值意识得分与年龄阶段也不具备显著相关关系(P=0.116,0.264>0.05)。乡村村民年龄与受教育程度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77。可见,影响问卷得分水平的主要因素为:旅游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两者之间比较发现:人均旅游收入与各部分得分的相关系数均大于教育程度与各部分得分的相关系数。因此,我们可以初步认为:人均旅游收入水平是影响本次问卷调查结果的主要变量,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本次问卷调查结果的协变量。

为进一步了解恭城县红岩村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对村民生态意识所产生的影响,本文对问卷所得的结果进行了协方差分析,得到了某些有价值的结论。

在协方差分析的第一步骤中,本文对人均旅游收入划分为5个组(0―4组):依次为无旅游收入;旅游年收入2000元以下;旅游年收入2001―4000元;旅游年收入4001―6000元;旅游年收入6001元以上,对它们之间的线性趋势做出如下初步判断:①各旅游收入水平组的教育水平分布基本相同,无明显偏差;②各旅游收入不同水平组的得分与教育程度均呈现较显著的直线趋势;③各组直线趋势的斜率接近。从这几点中,笔者初步判断资料符合协方 差分析的要求,可以继续分析。在协方差分析的第二步骤中,本文进一步检验了各组的总体斜率是否相等。输出的分析结果显示:旅游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交互作用在4部分得分中均无统计学意义,且P值较大,因此,可以认为各组斜率相同。在以上两个条件具备的基础上,协方差分析得以顺利进行。

首先,利用SPSS软件给出各组各部分得分对受教育程度的修正均数,并且比较各组修正后的均数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进而定量揭示旅游收入水平对生态旅游区村民生态意识是否产生了显著影响。结果显示:旅游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均对公共生态意识、地区生态意识、生态价值意识以及生态意识得分有影响,P值分别为小于0.01和小于0.01,小于0.01和0.01,小于0.01和0.024,小于0.01和小于0.01。

按修正后教育程度为2.05的情形计算出各组修正均数及相应的可信空间,结果显示:公共生态意识得分修正均值随着旅游收入水平的增长而不断提高。人均旅游年收入4000元成为地区生态意识得分修正均值的一个分界线,人均旅游年收入4000元以下各组地区生态意识得分修正均值较低且相差不大,而人均旅游年收入4000元以上各组地区生态意识得分修正均值较高且接近。生态价值意识得分均值也基本上随着旅游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长,但更多的表现为有无旅游收入各组之间的显著差距。汇总后,生态意识得分修正均值呈现出明显而规则的随旅游收入增长而不断提高的趋势。具体分析结果如表1至表4所示。

表1是把受教育水平转化为相等以后,生态农业旅游收入水平不同的各组公共生态意识得分的修正均数、标准误差以及各组修正均数是否相等的假设检验结果。可见,在扣除了受教育水平对生态意识得分的影响之后,各组的公共生态意识得分差别有的具有统计学意义,有的则没有显著性。其中,无旅游收入组(0组)与其他各有旅游收入组(1、2、3、4组)的得分差异均具显著性,低旅游收入组(1组)与其他各组(0、2、3、4组)的得分差异也具有显著性。可见,在红岩村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中,直接获利较少的村民群体其公共生态意识的发展显著落后于直接获利较多的村民群体。统计分析显示:人均旅游年收入2000元以下组(0、1组)与人均旅游年收入2000元以上各组(2、3、4组)之间的生态意识发展水平呈现显著差距。因而在本研究中可以认为,人均生态农业旅游年收入2000元以上是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对乡村村民公共生态意识产生显著积极影响的一个界线。

表2是把受教育水平转化为相等以后,生态农业旅游收入水平不同的各组地区生态意识得分的修正均数、标准误差以及各组修正均数是否相等的假设检验结果。可见,在扣除了受教育水平对地区生态意识得分的影响之后,不仅中低旅游收入水平组(0、1、2组,人均旅游年收入4000元)之间得分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以人均旅游年收入4000元为界线,中低旅游收入水平各组与高旅游收入水平各组之间的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由此可见,在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中,直接获利少的村民群体其地区生态意识的发展也显著落后于获利多的居民群体。在本研究中,人均生态农业旅游年收入4000元以上是生态旅游经济对村民地区生态意识产生显著积极影响的一个界线。这个差异界线之所以高于以上公共生态意识部分,是因为在本次地区生态意识调查部分中存在较多比较隐蔽且敏感的旅游生态问题,这些问题因为直接触及某些旅游经营者的既得利益而导致部分问卷得分偏低。事实上,在当地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最初阶段,只有老资格且经营规模较大的旅游经营者才会深刻体会并正视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本地在发展旅游以后的生态环境变迁,其他中小经营业主以及非直接利益者往往着眼于如何吸引到更多的游客来访,而对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缺乏必要的关注。

表3是把受教育水平转化为相等以后,生态农业旅游收入水平不同的各组生态价值意识得分的修正均数、标准误差以及各组修正均数是否相等的假设检验结果。可见,在扣除了受教育水平对生态意识得分的影响之后,无旅游收入组(0组)与有旅游收入各组(1、2、3、4组)的生态价值意识得分具有显著差异,有旅游收入各组之间的生态价值意识得分无显著差异,有无旅游收入成为影响生态价值意识得分水平的主要因素。可见,在本研究中,能否参与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并从中直接获利,是决定村民能否认识到当地生态环境潜在价值的重要因素。这表明:只有在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中让村民真正得到旅游发展带来的实惠,他们对生态价值的再认识和态度才会因此而更加倾向于积极。

表4是把受教育水平转化为相等以后,生态农业旅游收入水平不同各组生态意识得分的修正均数、标准误差以及各组修正均数是否相等的假设检验结果。可见,在扣除了受教育水平对生态意识得分的影响之后,除部分相邻组(1组与2组、2组与3组)外,各组的生态意识得分差别均具统计学意义。由此可以认为:在红岩村的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村民旅游收入的提升,村民的生态意识将得到显著的提高,乡村生态伦理将得到积极的构建。

5 结论

从上述分析结论来看,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对恭城县生态农业旅游区的乡村生态伦理建设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一是生态农业旅游的繁荣使当地村民收入普遍提高。经济收入增加和生活条件改善对村民生态意识提高的作用显而易见:一方面,他们有了吸收新观念的经济条件;另一方面,生态农业旅游收入的不断增加激发了他们提高自身生态意识的积极性。二是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为当地带来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流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当地乡村村民的传统观念,使他们逐步树立了先进的生态文明观。作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区和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当地生态农业旅游区时刻虚心听取来自政府和学界的意见,并在这个过程中初步培养出符合当地生态经济发展规律的全新生态观;生态旅游在信息流的引入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三是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直接依托于当地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这给当地乡村村民以直观的示范意义,使他们对生态价值有了更高的评价,从而进一步调动了他们创造并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研究同时发现,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对于当地不同村民群体的生态意识影响程度是有显著差别的,不同旅游收入水平人群的生态意识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差距。其基本规律是:村民旅游收入水平越高者,其生态意识也就越强;且只有当旅游收入水平达到一定期望值时,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对乡村生态意识的影响才会显现。由此可见,在当地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村民的广泛参与,而且应该设法保证每一个生态农业旅游参与经营主体能够在旅游发展中获得一定水平的经济收益。也就是说,对该生态农业旅游系统而言,理想的状况是要保证每个家庭都能较深入地参与到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过程当中去,这将有助于保证其具备较高的生态意识,这也正是确保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文化要素之一。而这恰恰印证了生态旅游理论有关生态旅游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当地居民对生态旅游的态度和生态旅游机会的可得性这一论断。

研究的另外一个重要结论是: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所带来的旅游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于目的地村民公共生态意识、地区生态意识、生态价值意识的影响程度和方式有所差异。在不断提高的生态农业旅游经济收入影响之下,村民生态伦理的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利益首先使村民对生态价值进行重估,生态环境价值得到重视;随着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村民逐步深入和参与到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当中,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接受不同以往的教育和影响,逐步树立了新的生态伦理观念。这种生态伦理观念的树立往往从普遍的公共生态意识提高开始,随着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村民参与旅游度的提高,普遍的公共生态意识与本地具体的实际情况结合,引发了村民生态意识的提高,这其中便包含着对生态旅游业环境影响的更为客观理性的认识。

篇7

二、元谋县现代农业旅游的发展带来的启示

元谋县正是找准了现代旅游发展的趋势,也就是针对目前人们对绿色安全、生态养身的果蔬食品追求和需求,不知不觉吸引了大量的休闲度假型旅游者,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再利用坝区的光热资源、温泉水景、反季果蔬和花卉,以及良好的生态农业环境等,重点开发康体养生、避寒度假、农事体验等休闲旅游产品,吸引外地和周边城区居民前来养生度假;充分凸显生态果蔬种植基地的优势,充分发挥元谋“大菜园、大果园、大花园”的资源优势,重点开发生态农业观光游、绿色果蔬购物游、特色乡村休闲游、农作体验休闲游等特色旅游产品,促成了自身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其他地区探索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参考:1、突出特色、统一规划、有序发展,加强区域联合发展通过元谋县的旅游发展经验来看,我们在旅游开发中应突出特色,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进行重点旅游项目的规划和开发建设,促进旅游业有序发展。要按资源开发有先后,产品改造有重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突出特色、重点开发、逐步推进,以重点项目为契机带动发展;要加强部门协同和地区合作,有效整合“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不断完善旅游产业体系;统筹协调不同层次的区域旅游合作,促进区域内和区域之间的旅游协作配合、信息互通、客源共享、优势互补;还要统筹协调城乡旅游发展,把旅游发展与城市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加强旅游景区、旅游小镇和特色旅游乡村的建设,促进信阳现代农业旅游的发展。

2、在规模效应基础上,培育宣传现代农业旅游品牌

在任何旅游发展过程中,形成规模才能产生更大的效应。元谋现代农业发展规模很大,全县都是蔬菜种植基地,种植品种多选择效益高的品种,且全县范围内各村之间因地域水文的差别,选种也有差别也有统一,观赏休闲体验价值高。在大规模的基础上培育和宣传现代农业旅游品牌,注重绿色、养生果蔬等食品的认证和宣传。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由旅游资源的竞争发展到旅游产品的竞争,并快速向旅游品牌竞争推进。加强旅游品牌培育,不仅能增加旅游资源的附加值,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而且通过旅游品牌来展现旅游地形象,给旅游者深刻的体会并得到旅游者的认可,从而产生持久的旅游品牌扩散效应。因此,在信阳的现代农业旅游开发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更要注重对旅游品牌的培育,通过科学构思和设计,精心打造和培育,努力把旅游产品建设成精品名牌,培育成唯我独有、难以模仿和竞争性强的旅游品牌。

3、注重科技研发与宣传

进一步奠定现代农业旅游基础元谋县先进的现代农业给其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在种植和输出规模上领先,在科技研发上也是国内国际领先的。元谋县热区所建有研究团队6个,专门进行果蔬新品种选育、生态植被恢复、生物质能等研究。20余年来,承担和参与包括国家科技攻关、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省攻关与省基金等在内的各级重大项目70余项,收集和引进植物资源近2000余份,获得科技成果奖30余项,400余篇,出版专著15部,获技术发明专利权11项,获绿色食品认证10个,申请注册商标3个,制定地方标准13项,相关作物技术规程20余套,科技培训1500余场次,培训6万余人次,发放科普资料10万余册。科技创新与集成技术服务覆盖云南及四川攀枝花市共140多个乡镇,推广品种50多个,应用技术50多项,累计推广示范面积100余万亩,产生社会经济效益近9亿元,为云南省热区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不仅如此,还多次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技术交流,积极引进优良品种,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影响力,为现代农业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篇8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兴起,陕西省南部地区(以下简称陕南)汉中、安康和商洛三市利用区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并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之间的耦合互动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当前,面对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市场需求的新变化,立足陕南资源优势,遵循产业发展演进规律,研究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耦合发展路径,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陕南生态环境资源优势,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而且对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实现循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内在机理

1.1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基本内涵

生态农业是指在遵循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的前提下,吸收传统农业经验,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治理、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生态旅游是一种非消耗性、教育性、探险性的新型旅游,其目的地是那些自然风景异常优美、文化和历史意义突出且几乎未受人类干扰破坏的地区,旨在欣赏当地的自然、社会文化历史[1]。生态旅游业是在传统的大众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情况下产生的,它要求旅游业发展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安全,积极寻求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点,实现适宜的利润和持续的环境资源价值维持。从产业演变和发展的进程来看,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都是人类面临人口增长、粮食不足、能源短缺、资源匮乏和生存环境恶化等现实问题,以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重新反思人与自然关系,通过转变产业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减少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冲击和消极影响,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相互关系

近年来,随着中国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之间互动作用不断增强,两者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一些学者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提出了两者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构想和实现模式。李建丽[2]根据对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调研分析,提出一体化发展是实现生态农业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相磊[3]研究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共生发展的可能性,提出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共生模式。杨红[4]通过对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的分析,揭示了产业耦合系统的演化机理。马点明[5]基于对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相互关系的分析,提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模式。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二者一体化协同发展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也是产业发展演进的必然趋势。

1.3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耦合机理

产业耦合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原本分立发展的产业系统之间通过某种性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协同演进、共生发展的现象。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之间具有的内在联系为其耦合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这种关联不仅体现在生态农业为生态旅游业发展提供乡村风光、农事生产、农业文化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生态农产品的前向联系,还体现在生态旅游业通过旅游消费,为生态农业创造了更多的市场需求,从而拉动生态农业发展的后向联系。正是这种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决定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之间关联效应和协同效应的发生和发展。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二者的耦合发展主要表现在产业要素、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制度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共生融合方面。其中产业要素的耦合主要体现在两大产业间产品、服务、人才、技术、管理、资本和市场等方面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产业结构耦合则不仅包含生态旅游业推动生态农业产业结构从纵向一体化逐步裂变为横向一体化的结构转换,也包含生态农业对生态旅游业产业结构的拓展与优化;产业组织耦合是不同产业主体间的交互融合与共生发展。在产业组织耦合方面,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的耦合通常是由分属于两大产业的不同主体的合作经营来实现的。不同产业主体间基于利益需求,建立起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新型合作组织,或直接从事跨产业经营,形成企业网络等新型经济组织;制度耦合则主要体F耦合产业间各项政策制度衔接和配合方面。

2 陕南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战略分析

2.1 优势分析

1)资源优势。陕南位于陕西省南部,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气候温润,土壤肥沃,雨量丰沛,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作为国家限制开发区域、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陕南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区域内没有密集工业区,环境污染小,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同时,由于陕南地处中国南北交汇地带,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成为中国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最富集、特色最突出的地区之一。据统计陕南现有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国家级风景区45个,其中国家级4A风景区8个,3A风景区2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3个,国家水利风景区7个。

2)产业优势。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生态农业在中国推广以来,陕南三市因地制宜,有机结合地方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农业科技,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已经基本形成了以水稻、油菜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茶叶、核桃、板栗、魔芋、食用菌、生猪、蚕桑等特色农业种植,无公害果、蔬,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等现代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其中,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以富硒为特色的生态富硒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以安康市富硒生态农业为例,2012年,该市富硒食品实现产值94.4亿元,增速54.7%。当前,为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陕南各地结合产业实际,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生态农业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商洛市提出建设秦岭生态农业示范市的战略目标;安康市以畜牧、茶叶、魔芋、特色瓜果和设施蔬菜五大产业为重点,积极探索生态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汉中市坚持走“有机、绿色、安全”生态特色之路,创立了猪―沼―菜、猪―沼―果种养休闲生态循环模式,积极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努力创建国家绿色产业基地。

目前,陕南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60%左右,比陕西省平均水平约高出19%。近年来,陕南各地紧紧依托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水资源,成功打造出一批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品牌,并辐射带动当地服务产业蓬勃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4年,陕南三市各类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生态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超过8 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400亿元。

3)交通区位优势。陕南位于“西三角”腹地(“西三角”是指西安与重庆市、成都市联合,组成一个对中国西部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三角形经济区),处于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和江汉经济区的交汇地带,是连接中国西北、西南和华中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区域内铁路、高速公路、国道主干线纵横交错,特别是西康高速公路和即将建成的西城高速铁路,使陕南逐步融入西安一、二小时经济圈,与川、渝、甘、鄂、豫等周边中心城市的交通网络也大为改善。航空航运方面,目前汉中城固机场已经开通至西安、北京、深圳、上海等国内大城市航线,安康富强机场也正在筹建之中。随着陕南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运输能力的不断增强,长期制约陕南发展的交通瓶颈将被逐渐破除,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日趋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为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文化优势。陕南文化素有秦风楚韵之称,北接周秦汉唐中原文化,南承巴蜀、荆楚文化,具有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由于秦岭隔阻、巴山屏护,陕南在历次战乱中所遭破坏较少,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农业经济较为发达。在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创造出稻田养鱼、植物性农药防治农作物害虫、农业间作套种、施用有机肥、循环生产等独特的农业生态文化。陕南是汉文化的发祥地,区域内两汉三国历史文化古迹、遗存和文物资源十分丰富。从历史上看,陕南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源点,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出生于城固,张骞墓作为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标志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作为古丝绸之路丝茶贸易的重要起点,陕南丝路文化资源优势明显。

2.2 劣势分析

1)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不足,产品层次低。长期以来,受传统思维模式、资金、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被视为两个不同的产业分立发展,业已明确的产业界限深刻制约了产业间的互动交融。尽管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起步较早,但对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整体上仍处于较低层次,主要表现在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少,产业链短,技术落后,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项目重复建设问题突出,同质化现象严重。

2)企业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经营主体主要以农村合作社、中小企业、旅行社和农户为主,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多数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自身品牌和特色。由于缺乏市场调查和科学论证,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主要依靠生态农业资源优势,开发的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主要集中在观光、餐饮、休闲等较低层次,产品和服务差异性小,布局分散,管理粗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不强。

3)耦合主体整体素质不高,新型复合型人才紧缺。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根本,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大批具有突出专业技能和广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现有从业者文化素质整体偏低,人文地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服务礼仪以及经营管理等基本知识匮乏。陕南有6所普通高等学校,每年培养旅游、农业、管理、营销专业毕业生数千名,但选择在农业企业和旅游企业工作的毕I生较少。传统的就业观使当地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十分短缺,既通晓农业知识又兼有旅游专业背景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更为匮乏。

4)公共服务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陕南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汉中、安康、商洛三市所辖28个行政区划中有20个国家级贫困县区,地方政府对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十分有限。现有的生态农业园区、绿色产业基地、生态旅游景区、休闲农业观光区道路、水电、通讯、网络、环保和相关服务机构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相对滞后,尤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资金短缺,严重制约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步伐。

2.3 机遇分析

1)战略机遇。随着中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和“一带一路”等国家层面战略规划的逐步实施,陕南从过去西部欠发达的边缘地区转变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区,秦巴扶贫中心区、“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源点。这些重大转变为陕南依托资源优势,调整传统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重要契机。

2)市场机遇。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两者的耦合互动、共生演进既是中国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需求的重要途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体验田园情趣的市场需求日趋增长,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新风尚。

3)政策机遇。为促进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各级政府在财税、土地、金融、投资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和优惠鼓励政策。各种面向陕南发展的专项资金、农业专项资金以及旅游专项资金优先支持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地方政府为了吸引企业投资,出台了更具吸引力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一步削减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工作程序,开辟绿色通道,积极为企业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4 威胁分析

1)消费者需求变化。随着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以物质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转向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并重,文化、服务消费需求增长迅速,消费需求逐渐从基本需求型向多元需求型转变。以旅游为例,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基本需求正在向“商、养、学、闲、情、奇、新”等新需求、新要素拓展,旅游的商务需求、养生需求、研学需求、休闲度假需求、精神情感需求和探险寻奇需求不断增长,个性化深度旅游、私人定制旅游正逐渐升温。然而,陕南以观光为主的旅游市场结构显然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的新需求,转型升级压力大。

2)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当前,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主导的新科技革命正逐渐渗透到现代产业的各个环节,利用新信息技术进行资源综合开发、产品生产、服务设计与营销推广是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起步较晚,网络基础设施、综合服务体系还不健全,难以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产业耦合发展的新趋势。

3)周边同业竞争者的威胁。近年来,与陕南毗邻接壤的川、渝、甘、鄂、豫等省市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并将两者的耦合发展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政策扶持引导,初步形成了耦合产业链的网络结构,打造出一批极具特色的耦合产业新形态。如与汉中毗邻的绵阳、广元、陇南等市均为中国生态资源富集区,通过规模化的开发建设,一大批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精品景区和优质生态产品相继推出,力图在市场上占居更有利地位和争夺更多的消费者,从而对陕南生态农业旅游市场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

4)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中国GDP增速在历经长达十多年的连续两位数增长之后,逐渐回落至个位数。受国内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陕南三市经济增长速度从2011年的15.3%下降至2014年的11.4%,且市场需求总体疲弱,支持经济增长的因素不强,企业利润增速低迷。在陕南经济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尽管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耦合已经成为当地经济新常态发展的方向之一,但由于资本投入增长乏力、生产成本上升,产品和服务价格下跌,耦合发展动力减弱。同时,经济增速放缓也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回落,增收难度大,居民消费支出意愿减弱。以生态旅游业为例,近年来,陕南接待境内外游客增幅、旅游综合收入增幅持续下降,市场新增需求不强。

3 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推进路径

3.1 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战略选择

从资源禀赋特点和国家功能区定位来看,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是陕南最具特色和发展潜力的两大产业,两者耦合发展不仅符合产业演进规律,也与陕南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相契合。通过两大产业系统的耦合作用,能够推动陕南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带动社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陕南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发展现状来看,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还处在低度耦合阶段,耦合机制还不健全,产业发展潜力和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当前,面对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规划推进实施的历史机遇,树立“大耦合”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加强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系统布局和顶层设计,降低产业耦合壁垒,扩大产业对接合作和创新互动,深化产业耦合层次,提高产业耦合综合效益。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生态旅游农业等新产业形态,使其成为陕南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新动力。

3.2 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路径

1)树立“大耦合”观念,运用新思维,科学规划。在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过程中,首先需要打破传统封闭的发展观念,将两大产业系统间的互动耦合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并结合大数据思维、互联网思维、消费者思维,促进业态裂变和跨界耦合,推动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在产品、技术、资本、信息、市场、政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互动耦合。当前,尽管在陕南三市出台的相关规划中,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互动发展已经成为共识,但规划较为分散,缺乏整体性和协调性,难以形成合力。要推恿酱蟛业良性耦合发展,必须打破地方行政区划障碍,树立开放耦合,协作共赢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区域层面的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规划,明确耦合发展的目标、重点、进程和路线图,引导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良性耦合和持续发展。

2)抓住机遇,创新定位,走多元化、差异化发展之路。面对周边地区严峻的竞争态势,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结合自身的自然资源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和地域文化特色,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一带一路”等战略机遇,找准发展定位,形成特色,走多元化、差异化发展道路。在耦合层次上,应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特点和产业发展趋势,逐步从产业链低端的对接合作向中、高端的耦合协同发展,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未来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是旅游产品中的教育要素及根据市场需求设计体验,同时保护环境和社区[6]。为适应未来发展趋势,陕南在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耦合发展中,应充分利用陕南生态农业资源多样性的优势,充分挖掘具有教育功能和旅游价值的生态农业体验项目,对于具有养生功能或药用价值的生态农产品应进行深度加工和开发,推动其形成特色化、多元化、多层次的产业体系。此外,汉文化、民俗文化是陕南文化的突出特色,在两大产业耦合内容上应紧密结合陕南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在开发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娱乐等传统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基础上,注重对陕南传统生态农业文化、丝路文化等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尤其是要主动传承陕南传统文化中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事习俗和丝路文化精神,打造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特色和亮点,丰富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内容。

3)借力“互联网+”,搭建产业耦合新平台,促进产业深度耦合。“互联网+”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将“互联网+”运用到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过程之中,有助于形成更广泛的产业链网络,促进耦合产业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集成创新,提升耦合产业系统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当前,“互联网+产业”已经成为陕南“互联网+”提升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搭建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平台是推动两大产业深度耦合的重要途径。首先,搭建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产业耦合平台,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领域,形成多元化投入新格局,解决企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其次,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两大产业生产服务体系,深化互动合作,打造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生态农业旅游精品园区,积极发展私人订制农场、个性化定制旅游,开发陕南旅游手机APP,将线上操作、互动娱乐与线下生态农产品配送、生态农业旅游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综合化、智能化的生产服务体系。第三,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作用的基础上,利用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微博、微信和APP等新媒体渠道,开展“线上线下”互动营销、整合营销和精准营销,促进耦合产业产品与服务从“传统营销”向“智慧营销”转型。

4)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为产业耦合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是推动产业耦合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实现产业耦合目标的关键。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需要一大批既精通农业、旅游业专业知识,又熟悉新技术、新经济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从陕南人才建设现状来看,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在坚持和完善现有人才政策的基础上,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加大柔性引才力度,鼓励各地通过顾问指导、短期聘用、咨询讲学、科研合作、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为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引才聚智。同时,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训平台,大力培养适应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陕南地方高校、职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应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加强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当地企业资源,加强校企合作,采取订单式培养、委托式培养、基地式培养、半工半读培养等多种形式,为企业输送具有复合性知识和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在员工培训方面,企业必须改变传统封闭独立的培训观念,根据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对员工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建立跨行业、跨企业、跨区域的合作培训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协同合力。在培训方式上,结合员工实际,采取名师带徒、专家面授、模拟演练、交流研讨、拓展训练、网络培训、移动学习等多种形式,引导员工改变传统思维惯性,开阔视野,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方法,培养员工自我创新意识,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自我创新能力。

5)优化产业耦合环境,强化支撑体系,推动耦合新产业发展。产业耦合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目前,陕南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政策机制、组织机制、利益协调机制、激励机制还不健全,影响两大产业互动合作的部门、地区和行业壁垒还没有彻底破除。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完善两大产业系统间的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建设开放包容、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生态圈。优化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环境,积极推动陕南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农业、养生农业等新型交叉产业发展,努力使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从初级耦合向深度耦合发展。

总之,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是陕南传统农业和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陕南实现循环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和厚重的生态农业文化为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抓住新的历史机遇,以生态农业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创新定位,走多元化、差异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新型交叉产业,增强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持续发展能力,从而不断为陕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SIRAKAYA E,SASIDHARAN V,SONMEZ S. Redefining ecotourism:the need for a supply-side view[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9,38(2):168-172.

[2] 李建丽.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一体化的战略选择――对佛山迳口华侨经济区的调研与思考[J].广东科技,2005(5):72-75.

[3] 相 磊.黑龙江省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共生模式研究[J].华章,2010(29):19-20.

篇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1-0035-02

生态乡村生态旅游是顺应城乡消费需求,充分挖掘利用农业生态、生活、旅游功能的有效形式,是集农业生产、自然景观与科普于一体,将生态农业与旅游业有机融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乡村生态旅游不同于传统农业,也有别于休闲旅游业,它立足农业,注重农业的循环利用开发,发挥生态农业的旅游休闲功能,充分体现生产、生活与生态三位一体,在经营形式上表现为产、供、销及服务等全面融合,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一、乡村生态旅游在国内外的发展

乡村生态旅游,是指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情风貌、农民劳动生活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在这类旅游活动中,如果主要吸引物是农村风情风貌,则又被称为乡村旅游。从世界范围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已有百年以上历史。最近三十年来,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远离城市喧嚣的旅游活动更加受人青睐,发展进一步加快。2002年,意大利大约有1.15万家专门从事“绿色乡村生态旅游”的经营单位,当年夏天就接待了120万人次的本国旅游者和20万人次的外国旅游者。在法国,成立于1953年的法国农会于1998年专门设立了“农业及旅游接待服务处”,大力推销乡村生态旅游。2004年,法国农村地区接待了占全国总量28,2%的旅游者,本国公民在本国农村旅游的消费额约为200亿欧元。由此可见,乡村生态旅游作为“大农业”和“大旅游”相结合的产物,在世界上早已形成规模,有力推进了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我国的乡村生态旅游,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进入本世纪以来,国家旅游局在全国倡导开展乡村生态旅游和创建全国乡村生态旅游示范点活动,逐渐形成规模。到2005年末,共评定出全国乡村生态旅游示范点359家,遍布31个省区市,在农、林、牧、副、渔各业中树立起了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样板。

目前,乡村生态旅游正在全国深入推进,创建全国乡村生态旅游示范点的单位越来越多,乡村旅游的市场越来越大。据测算,目前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这些通过兴办旅游而向广大农村地区转移的财富,就是对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直接贡献。

二、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和特点

(一)景区带动型模式  景区带动型模式,是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把旅游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吸引和指导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从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景区带动型模式的主要特点:一是通过开发建设旅游景区,带动景区周边乡村的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及配套服务,拉动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的销售,促进乡村旅游及社区经济发展;二是减少旅游景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压力,迅速扩大和提升旅游景区的接待服务功能,并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配套服务;三是带动旅游景区周边农民就业和收入增加,促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形成旅游景区和社区经济的互动发展。

(二)乡村组织型模式  乡村组织型模式,是以具有丰富旅游资源,交通通达条件较好,又有一定经济发展基础的乡村为依托,通过乡政府、办事处有组织地引导农民经营户,按照统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发展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一是拥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又毗邻旅游市场,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等;二是乡政府、办事处统一规划、开发和建设主要旅游吸引物,引导和组织农民户建设接待设施,开展旅游接待服务;三是推动乡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乡村环境改善,带动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四是带动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等。

(三)公司+农户型模式

公司+农户型模式,是对具有旅游特色的村镇,通过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指导村镇居民开发住宿、餐饮接待设施,组织村民开展民族风情、文化旅游活动,形成具有浓郁特色和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和招徕国内外旅游者。

篇10

2.经营项目单一,缺乏创新理念。现阶段,很多农村地区通过生态农业旅游来发家致富,在经营方面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对经营方式、理念、项目等纷纷效仿,出现了经营项目单一的问题,进一步造成了区域重复度提高、深层次开发欠缺等多种情况的发生。以农业生态旅游中的采摘和观光等项目为例,多数农户的农作物种植种类高度雷同,无法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

3.经营项目分散,缺乏专业性能。农业项目和旅游项目并没有做到充分地结合发展,如农作物的种植、生产等项目和旅游业当中的种植体验项目、生态农业项目等相互分离,还有很多旅游目的地建立生态旅游度假村,大力提高服务水平,与农业项目联系不大。正如上文所说,经营项目单一,缺乏创新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旅游项目的进行,缺乏足够的专业性能。与此同时,旅游者难以真正享受到生态农业旅游所带来的物质与精神实质,农村经营者也无法获取更高的实际效益。

4.管理制度疏漏,缺乏有效规范。在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涉及多方面的管理问题,如对旅游者和经营者的约束与规范,多数农村地区在这两方面的管理制度存在极大的疏漏,直接造成旅游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问题。此外,管理制度上的漏洞,使得生态农业旅游各类监督和管理力度不足,如基础设施管理、安全监督等,很难保证旅游区域内旅游者的安全。

5.配套设施简陋,缺乏高效服务。我国农村普遍经济实力不高,有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仍然面临严峻的基础生活问题,农村村民还处于较为贫困的状态。为了摆脱这一困境,生态农业旅游是不二选择,但是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其配套设施建设落后,村民素质不高,缺乏高效服务。如在旅游区域内经常可以看到道路等基础设施破烂不堪,致使旅游交通不便;相关娱乐、休闲、餐饮等配套设施简陋;农村村民未受到系统地专业性的培训,旅游服务质量低下。生态意识薄弱,缺乏保护理念。

二、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可持续发展对策

1.突显生态,重点建设。在现在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规划中,必须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合理经营农业项目与旅游项目,使之尽显生态示范,并且进一步扩大生态示范的建立范围,提高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功能的多样化。可以通过农业生态园的观光业务,打破原有沉闷的项目建设,突出兼具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旅游”特征以及“绿色产出”优势;第二,针对“生态”这一理念,建设相关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项目,并进行重点建设,努力培植“精品”,增强特色优质产品的开发能力。如建立旅游区生态和农业用具化石展馆,不仅可以充分体现“生态”理念,还可以让经营者与旅游者共同感受到生态环境变迁的影响,从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经济社会效益。

2.保持特色,勇于创新。生态农业旅游之所以能够在高速现代化、工业化的社会背景下得以发展,就是因为其具有与其它旅游形式所不同的特点,即拥有自然风情、本土特色以及乡村人情。为了更好地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充分结合,必须要保持自身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首先,在经营方面。生态农业旅游应尽可能努力创新,一改传统农业旅游中观光、体验、采摘等单一的经营项目,进而推出更新更能符合旅游者需求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如在各项旅游项目开发的同时融入文化和艺术气息,提高旅游精神高度,不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在技术方面。加强改革创新,建立生态农业旅游胜地,将效益旅游和生态保护相结合,建立了各类技术栽培,引领健康时尚生活,促进旅游区的特色化发展。

3.科学规划,统一布局。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势必要以自然和经济规律为根本要素,以全局规划为重要目标,以资源充分利用为关键方式,才能科学规划、明确定位、统一布局。首先,科学规划设计生态农业旅游园,充分挖掘现代生态园中的丰富内涵和资源,健全旅游路线设计方案、明确旅游区分工、增加产品结构等;其次,准确进行整体定位与科学思考,加强对生态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规划力度,建立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的和谐局面,提高旅游吸引力;最后,合理规划旅游区域内的农业生产和布局,将生态农业作为农业旅游的基础,体现出良好的生态文化内涵。

篇11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旅游消费能力随之不断加强,出游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从城市走向农村,特别是来到了水库库区周边进行生态休闲旅游,这极大的促进了库区周边农村的经济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使农民增加了收入。杨安镇水库周边生态资源丰富,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农业的基础日渐成熟。

1 背景和动因

杨安镇水库坐落于乐陵市城区南6km的杨安镇与寨头堡2乡交界处,西侧毗邻济盐公路(省道248线济南―乐陵段),占地333.5hm2,库容1880万m?,主要包括饮水、围坝、入库泵站、湖心岛、生态区和输变电等工程,总投资3.2亿元。大坝长6.2km,坝高9.45m,是乐陵城镇用水和村通自来水的水源工程,2006年6月启动,2008年7月竣工蓄水。水库的建成结束乐陵市人民长期饮用高氟、高碘水的历史问题,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是乐陵市城乡供水最主要的水源地,对乐陵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杨安镇水库库区现有16个库区村,2287户,8034人,主要分布在杨安镇与寨头堡2乡镇。

杨安镇水库从建设以来,得到了省市各级部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帮助库区群众脱贫致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为库区村民谋划好、发展好新的创收增长点,又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现阶段,杨安镇水库库区存在的问题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少,留在村里的大多为老人妇女孩子,以家庭为单位的农耕方式,导致耕地产出少,收入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难。村民自身文化素质低,镇村工业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和农民就业岗位不足,吸纳富余劳动力有限;库区村集体经济底子薄、负债多,没有集体经济积累,难以依靠村集体为村民增产增收;库区基础设施薄弱。部分灌溉设施老化、损毁严重。各村道路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交通不畅制约着库区经济的发展。这些都成为了库区群众增产增收的拦路虎。因此,培植库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势在必行。

杨安镇水库库区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农业,依据生态环境为基础,进行探索性养殖、种植,开拓出高品质休闲旅游景区与农业休闲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新思路,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在人性化农业产业的思想指导下,将库区建设成为集经济、环境、社会效益为一体的多赢化库区。

2 库区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农业的优势及前景

2.1 资源优势

乐陵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五里冢和惠王冢遗址。乐陵市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3.335万hm2千年枣树森林游览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跃马河风景区获评省级水利风景区。

2009年10月,杨安镇水库荣获“AAA级国家旅游风景区”称号;2010年被评为山东省第七届水利风景区。杨安镇水库景观包括入口广场、喷泉、垂钓园、五龙柱雕塑、假山、荷塘、露天浴场、碧霞书苑等,风景区遍植樱花、玫瑰、月季、金银花、枸杞、紫叶李、国槐、冬青、黑松等观赏林木。

2.2 地理优势

乐陵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冀鲁交界处,北临天津滨海新区,东依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与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半岛城市群)结合部,北京、天津、济南经济脉的中心位置,是山东省的北大门和主要进京门户,素有“齐燕要塞”、“鲁冀枢纽”之称。境内有省级公路4条,干线公路19条,分别与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天津港、黄骅港、济南机场相接。德滨高速、济乐高速及正在建设中的德龙烟铁路,均从乐陵穿境而过,可实现“1小时到济,2小时达津,3小时抵京”。杨安镇水库北侧3km处即是德滨高速(德州―滨州)公路入口,交通便捷。

2.3 基础优势

从2008年开始,根据上级批复的杨安镇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规划,完成了各种沟道清淤、水工建筑物、节水灌溉、特色种植、生产用电、技术培训、安全饮水主管网连接、新建道路、农村农业电网改造等工程。使库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库区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今后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4 政策优势

杨安镇水库库区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农业,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符合乐陵市党委政府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兴办生态农业项目,把农业资源变为农业资本,把单纯的农作物生产向休闲服务等领域延伸,实现3次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农业附加值。

2.5 市场优势

乐陵市及周边县市经济发展迅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消费支出特别是旅游支出也大幅提高,广大群众也迫切需要有一个观光休闲的场所来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3 库区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农业的现状及下步的发展途径

自从2008年开始,库区利用现有资源建成集游览、垂钓、休闲一体的休闲景区,突破经营单一模式,吸引客源,以服务创造效益;实施长效结合,休闲与游玩相结合的方式,实施了生态休闲旅游农业创收工程,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从长远来看,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诸如面临着规划论证不够深入全面、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对农村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不足、不重视品牌效应、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今后,应结合杨安镇水库库区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各项惠农政策措施和服务机制,确保杨安镇水库库区生态休闲旅游农业的蓬勃发展,确保农民增收。

加强库区生态休闲旅游农业规划的深入性、全面性,谋划好库区的长远发展。在2009年乐陵市委、市政府委托南京市农业大学规划的基础上,2014年委托淄博知名设计院专业人员对库区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规划设计。进一步丰富库区内容,提升旅游品味和经济效益。库区规划以杨安镇水库为中心,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在库区拟开发建设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水利建设、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区。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加速经济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努力营造生态休闲旅游农业良性发展环境。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完善硬设施,强化农业设施装备支撑。积极整合农业、水利、交通、旅游、媒体等有关部门的职能优势,加大项目区内镇村的包帮力度。通过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规划,改善库区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库区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将交通道路建设作为重点,努力实现村村通、路路通、田田通,库区的生活、生产路全部硬化,这将极大地改善了库区的交通和生产条件,为村民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以农民合作社为主导,积极构建高品质生态休闲园区,增强竞争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的核心作用,把农户联合起来,做大产业规模,形成规模效益。目前,一个经济林木培育合作社正在申报中。

积极申报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在对库区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扩大库区品牌影响力、知名度,促进库区群众增收。

突出特色,广泛宣传库区生态休闲旅游农业。政府下力气加大库区的宣传力度,既可利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也可采用微信、博客、拍摄微电影等新兴媒体来宣传库区旅游。通过宣传可以进一步突出库区特色,提高库区的知名度,吸引本地及外地游客观光旅游。

4 结 语

加快杨安镇库区经济持续发展,保障库区农民增收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必须依靠科学有效的政策支撑,足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广大的库区干部群众艰苦卓绝的奋斗努力,才能实现。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为库区群众增收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同心协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农业,这对于拓展库区农业发展空间、活跃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丰富城乡居民休闲方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12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大别山;资源;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型

一、大别山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以来,大别山区主要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致力于发展生态农业,利用良好的地理地形条件,在种植林业的基础上,实现茶叶、蔬菜、瓜果、禽蛋等大批特色农产品的同时生产,使这些地区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一发展模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大别山是华中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保护大别山区的生态环境,有关部门提出要建立严格的保护机制,禁止各类行为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鼓励和引导社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环境条件较优的地区率先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2015年,中国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目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出境旅游消费国,并形成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由于中国旅游业发展较快,农家乐等农业试点也取得较好的收入,为更好的实现大别山区的经济发展,将采取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展的模式。

二、研究大别山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的意义

1.可能性。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先了解农业的多种功能,农业不仅为我们的食品提供了保障,而且还具有休闲旅游、原材料供给、增加就业、提高收入、生态保护等功能。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促进生产结构转型升级。如今,旅游业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在经济产业中,其规模和效益名列前茅,引进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机制为大别山区的脱贫致富提供了可能,也为其他相似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范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国民经济的不断调整,我国人均GDP得到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温饱已不是问题,生活质量的优越性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由于闲暇时间的增加和带薪假日及双休制的实施,旅游活动成为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旅游业逐渐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旅游消费与需求也呈现出日益大众化、生活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在过去的几年里,每逢节假日,旅游人数必然会达到高峰,各旅游景点、名胜古迹都会人山人海,近几年来,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田园风光,休闲度假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人们通过这种旅游方式不但能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还可以放松心情、陶冶情操,达到修身养性、健康娱乐、丰富生活、提高素质的综合效果。旅游业正不断地向人们展示其极其美妙的发展前景。生态农业的自然风光、灿烂悠久的人文历史文化、淳朴的民族风情等特点,是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业的基石。

2.必要性。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必备武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在提高经济水平的同时,必须要注重节能环保。我国传统农业和旅游业转变为具备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响应了我国的国策,生态农业主要是通过农业机械化、土地规模化、技术创新和技术集约化的途径来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产品的原生态水平和农民的收入水平,而生态旅游业提倡摈弃传统旅游业无序无节制地消耗资源,提倡在旅游承载力约束下进行旅游开发,从而提升旅游产品的高品味性、环保性和经济效益。本项目研究对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大别山区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发展生态农业,大别山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远离工业密集区,土壤、空气等很少被污染,生物多样化,种群间制衡机制完备。完全可以把大别山区所具备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和经济优势,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与旅游业,拉动大别山区的经济水平。

三、大别山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大别山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且不受工业区的污染,各类特色农产品例如茶叶、高山蔬菜、禽蛋等得到很好地种殖,使之为大别山地区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但要想更加快速的提升大别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人民的收入,就要引进新的发展模式,利用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机制,重点发展生态乡村旅游,以休闲为目的,以城市游客为对象,开发兼具观光、休闲功能的旅游产品,增进体验式旅游,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等发达地区的“后花园”。具体项目措施为:第一、“要想富,先修路”,要在原线路的基础上,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铺设通往各潜在景区的旅游线路。同时在线路周边,建设休闲旅游项目,达到避开游客高峰、吸引游客的效果。第二、在特定景区合理布局一批特色农业经济区域,打造一批观光采摘的特色农业生态产业园,如生态果园、生态茶园等,可以让游客体验到乡土风情。第三、建设一批集观光、养殖、垂钓、农庄、餐饮及消费为一体的“农家乐”等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如在佛子岭水库、梅山水库等库区发展“渔农乐”项目等。

四、安徽大别山区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1.机遇。

1.1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政策扶持。由于大别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丰厚、地理位置优越,国家及地方政府都很重视当地的农业与旅游业项目的开发,2011-2020年,这十年将会把大别山区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批复指出要将大别山片区建设成为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示范区、国家重要粮食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区、红色旅游胜地和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华中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同时,随着国家将旅游业提升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安徽省及各地方市县更加重视旅游产业发展,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编制地区产业发展规划,扶持山区旅游业发展。且随着长三角经济区的打造,区域内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为大别山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带来机遇。

1.2生态旅游消费观念不断增强。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日益加快,但是城市污染也日益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在不断困扰着人们,特别是身处工业密集区的城市居民背负着巨大的安全隐患的压力。因此人们开始渴望乡村生活,追求绿色产品,随着这种新的趋势,生态旅游业逐渐取代以往的黄金周游、跟团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这为安徽大别山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与机遇。

2.挑战。

2.1同质化竞争激烈。随着这种生态旅游消费观念的演变,全国各省市也在逐渐开展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安徽大别山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但总体来说,这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安徽大别山区的旅游资源与片区内的湖北省、河南省具有较大的同质性,不仅拥有较为类似的自然资源,甚至文化资源也比较接近,受到周边生态旅游区替代性竞争的压力与挑战。

2.2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之间的矛盾。各地区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过程中,难免会因法律法规不完善、开发规划思想不足,造成盲目开发,导致生态系统破坏。随着生态旅游的开发,景区规模的扩大、游客数量的增加,旅游管理发展的滞后,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环境的污染、对自然景观完整性的破坏,甚至生态平衡的打破。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生态旅游资源利用期限和生态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影响并制约大别山区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赵雅楠 单位:皖西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开忠,许峰,权晓红.生态旅游概念内涵、原则与演进[J].人文地理,2001,(4):6-10.

篇13

收录日期:2017年5月6日

一、引言

近年来,生态农业旅游作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交叉融合后的新产业,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生态农业旅游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健康农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成为民众提供休闲放松的旅游方式。然而,很多生态农业产业园存在着景观粗糙、游玩体验差、服务不到位的现象。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产业园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让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涵,缺少统一的规划。

“文化+”是指文化更加自觉、主动地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渗透,其核心是赋予事物活的文化内核、文化属性、文化精神、文化活力、文化形态和文化价值,为事物植入文化的DNA。“+”就是加入、融入。在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引入文化元素,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给予生态农业旅游的精神内涵,这对引导生态农业旅游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意义重大。

二、生态农业旅游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认为,生态农业旅游是以生态农业、自然景观和农业文化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体,以满足游客H近自然、休闲放松、感受农文化为目的的高级农业旅游形式。

目前,我国各地均涌现出一批较为成功的生态旅游项目,比较有名的有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北京的锦绣大地、苏州农林大世界、无锡马山旅游农业科技示范园、江阴华西现代农业示范园等。然而,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第一,园区规划设计较为粗糙,城市化痕迹严重。很多园区只注重经济效益、节约经济成本,为了迎合城市居民的需求,建设大量娱乐设施,不考虑园区设计与当地风土人情的协调,不考虑园区景观与自然风光和农业文化的匹配度。一方面园区服务设施等质量较差,粗制滥造,使游客体验较差;另一方面园区内景观风格不一,人工化、城市化的痕迹过重,使园区缺少了文化感和自然景观的韵味,不利于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的健康发展。

第二,旅游方式单一,缺乏农业体验式项目。目前,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主要是以参观、游览、采摘、垂钓为主,旅游方式单一,旅游产品也单调,大多都是一些未经加工或简单加工的初级农产品,缺乏地方文化特色和生态农业特色。同时,单纯以观光为主的生态农业旅游,已经不能满足大众日益提高的旅游需求层次,体验式消费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采摘之所以吸引人,原因就是增加了旅游者的体验和经历,增强了他们的心理感受,进而提高了对旅游产品的满意度。农业体验式项目可以通过观光者的亲力亲为把诸如“体验”、“经历”等无形的心理感受变成可以销售的经济商品。而目前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在体验式项目的开发上缺乏创新,难以满足游客多样的体验需求。

第三,园区生态农业观念落后。国内外农业旅游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农业旅游有好的发展前景,必须高度重视和保护生态资源和环境。只有进行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大部分生态园在进行农业开发时,依靠传统农业的形式,距离人们追求的有机食品和生态农业的形式还相去甚远,更谈不上科技农业和现代管理。因此,农业的确是实实在在的农业,人员也是实实在在的农民,但是生产形式却不是人们所期望的生态农业。

第四,经营管理不完善,服务水平较低。生态农业旅游园区一般坐落在乡村,由农民在原有的农业基础上开发形成。一方面经营管理者缺乏科学的管理理论和培训,管理经验也较为匮乏,导致园区的管理非常混乱;另一方面园区内的员工服务意识淡薄,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旅游管理人才更是缺乏。管理体系不完善,服务水平档次较低,再加上城市游客的素质和要求较高,严重影响着生态园区对游客以及回头客的吸引,很难把生态农业旅游做大做强。

第五,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缺乏政府监管和引导。目前,尚未有直接的管理部门对生态农业旅游进行管理和引导,各个园区项目雷同,可能并未纳入当地整体的发展规划中去,无法与当地的文化和整体规划相匹配,存在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现象,市场的开发和经营行为得不到总体上的规范。

三、“文化+”视域下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对策

为了更好地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生态农业旅游注入文化因素,针对目前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一)园区在开发过程中应保留生态农业特色。生态农业是生态农业旅游的基础,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与传统农业的区分,体现出生态农业特色,进行科技种植和现代农业管理,创新生态农业的生产模式,使之具有美观性和观赏性。同时,在开发过程中,不仅要减少农药的使用,突出有机食品特色,还应开发园区循环系统和生态系统,充分利用园区内的资源,使养殖、种植、餐饮等形成科学的循环系统。

(二)增加农业体验设计环节。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可以开发高品质、差异化的体验设计环节,比如在目前生态园区提供采摘和垂钓的基础上,开发“农耕园”,给游客以体会农耕文化的机会;利用园区内的农作物及瓜果蔬菜,建立榨油坊、面粉坊、豆腐坊等手工作坊,在满足游客体会农业生产的乐趣和消费需求的同时,丰富旅游者的农业民俗知识;在餐饮方面,园区可以提供个性化的餐饮服务,利用游客采摘的蔬果进行加工,甚至提供游客自己做大厨的机会,让游客体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趣。在园区开发的过程中,注重培育文化深、档次高和功能完善的旅游服务,使游客获得愉悦感受和享受休闲的同时,能够获取知识、体验文化。通过打造有参与性和体验性的产品和服务,建造有规模和特色的旅游度假胜地。

(三)完善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体现乡村美的内涵。目前,很多生态农业旅游园区针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这种情况,园区可提供接送服务,尤其是对旅游团体的活动,可提供车辆接送服务。园区在进行规划和建设时,应注意保留乡趣和田园风光,避免粗制滥造的城市加工品的出现,配套设施的风格和生态园区的定位应保持一致,整体园区的风格既要整洁又要符合乡村文化的内涵,既要给游客以休闲放松的感官体验,又要体现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生态旅游的内涵,使得园区的各种设施折射出园区经营管理的理念。

(四)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员工素质。农民依然是生态农业的主体,是提供旅游服务的主体,培养一批会管理、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级农业技工对提升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和服务是非常重要的。在对农民进行培训时,要遵从市场法则和实际原则,让农民获得实际有效的科技知识、经营理念和人文礼仪等。

引进专业的旅游管理人才和生态农业科技人才,强化园区的经营管理,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强化园区人员的生态意识、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首先,要让员工认识到保护资源环境,发展生态农业,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的重要作用,自觉做到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其次,园区管理者要主动开拓经营管理思路,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自身开发有特色和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的能力;最后,针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导游员、讲解员、服务员进行重点培训,提高其业务基本技能和服务礼仪常识,使生态农业旅游服务质量水平有整体的提高。

(五)政府应加强对地方生态农业旅游的扶持力度,引导生态农业旅游健康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既可以提高当地的就业率,又可以吸引游客到当地消费旅游,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不仅仅是经营管理者的责任,政府对其进行引导、指导,对提升园区的文化内涵和竞争力意义重大。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对园区建设的资金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对园区的建设提供贷款;另一方面政府可以提供技术人员对园区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义务指导,纳入当地政府旅游路线中去,使园区的整体规划和发展充满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与本土文化相得益彰。

四、结论

生态农业旅游将农业、生态和旅游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体验、健身、科学考察、环保教育、度假、购物。加快发展和推广生态农业旅游,对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转型、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园区经营管理者和政府在遵循市场机制的同时,应把生态农业旅游作为持续性、长久性的事业来做,用心规划,合理建设,多考虑游客对文化层面的需求,最终实现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整合。

主要参考文献:

[1]缪佳作.体验经济视角下的无锡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