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教育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民间文化教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民间文化教育

篇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3-0141-06

一、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背景

贵州省是一个欠开放、欠发达的多民族内陆山区省份,同时又是一个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全省共有48个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人口占比为38%,世居的少数民族有苗、布依、侗、土家、彝、水、仡佬等17个。民族的多元构成,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贵州省因此被誉为“民族文化天然博物馆”。在国家公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贵州省就有31项,居全国省、市、自治区前列,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贵州省得天独厚的、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资源。贵州如何发展,走什么发展路径,成为摆在贵州省人民政府及全省人民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贵州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大的政策环境,但如何抓住机会,将国家政策地方化,则仍是一个难题。根据本省特点,省政府确立了以旅游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2000年初步拟定了十三个重点保护与开发的村镇,其中民族村镇占了很大比重。如今,有规划的或自发的民族村寨旅游正在全面铺开,成为带动贵州经济发展的驱力。由此可见,省政府敏锐地抓住了本省的民族文化特色,试图以民族文化构建跨越式发展的桥梁,走一条环保而多赢的现代化路径。

自从贵州省政府确立“生态立省”、“以旅游促发展”的思路以来,民族民间文化也就进入了决策者的视野。早在2002年7月,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就颁布了《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2002年8月,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在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近年来,贵州省在评选命名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建立民族文化专题博物馆和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这正如部分研究者如贵州省教科所的杨跃民等认为这只是一种“静态”的保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问题,更不用说传承和发展问题。而较好的方式则是贯彻《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将“静态”的方式转化为“动态”的方式,即寻求学校教育的支持。从2005年9月开始,贵州省教科所首先组织开展了“民族民间美术进课堂”的实验研究。2006-2007年,省民委和省教育厅从143所申报学校中,选出23所学校作为“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给予经费支持,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的教育实验,以此来推动全省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为贵州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积蓄民族人才。

二、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开展状况

“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的教育实验已有两年多,为了了解教育实验实际进展情况,省教科所的课题组成员13人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间分批次对分布于黔南州、黔东南州、黔西南州、六盘水市、遵义市、毕节地区、铜仁地区、安顺市、贵阳市等9个地区、市的20个县市的23所项目学校和近10所非项目学校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由省教科所的研究人员和三名具有多元文化教育背景和研究经历的高校教师组成,调查方法主要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并深入课堂听课,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的文字资料和影像资料,为理论分析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材料。

(一)资金状况

资金主要是针对项目学校而言的,23所项目学校从立项之日起,在资金上得到了省民委的承诺,但,在资金的划拨上,并非由省民委直接面对单个的项目学校,而是由省民委划到地州市的民族事务管理部门,经他们再往下划拨到县民宗局的账上。也就是说,经费方面,是由省、地市、县三级的民族事务管理部门在负责。到了县一级,则由项目学校做出经费预算向县民宗局提出申请,经他们审定后,再决定是否拨款给项目学校。

在调查的项目学校中,从立项到我们调研时,即2007年9月-2008年12月之间,不到二分之一的学校表示获得过来自省民委的专项资助。得到资助的项目学校的经费主要用于购买乐器、部分表演用的服饰及兼职教师的工资。学校普遍反应,专项资金并不够用,他们在教育局同意的前提下,将部分生均经费用于支持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其他项目学校的专项资金获得情况不明。极少有非项目学校能从政府方面得到专项资助,绝大多数非项目学校除了能从生均经费中开支一部分用于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外,除此外没有别的经费来源。

(二)教学安排

从调研的三十余所学校来看,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在时间安排上,只有细微的差异,大体上是一致的。除贵阳市民族中学为高中外,其余均为小学和初中,即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很少延伸到高中阶段。在具体教学安排上,有以下几种情形:

1 将民族民间文化的知识教学部分以地方课程的形式加入到教学安排中。如黎平肇兴小学就在课表中安排两节地方课、一节民族课。地方课主要以认知当地风土人情和历史、经济、社会情况为主,较为综合。而民族课则以学生主体民族为对象,进行民族史、民族文化等的认知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2 将民族民间文化中的技艺部分如民族音乐、民族体育、民族绘画、刺绣等与音乐、体育、美术等正式课程教学紧密结合。教师在完成教材规定的内容后,一般会作适当扩展,扩展部分则自然加入民族民间文化中的技艺内容,如在音乐课上教唱侗歌大歌、苗歌等;在美术课上教学生练习水书、学习蜡染、刺绣等基本知识;在体育课上传授民族体育如长棍舞、蹴球等。

3 在全校进行全面教学的基础上,成立兴趣班以强化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如三都鹏城希望学校的水歌兴趣班、榕江车民小学的“金蝉艺术团”、黎平城关四小小学部的艺术班(即兴趣班)。比较特别的是黎平城关四小成立了一个初中部,共六个班,学生182人,是面向全县招生的,专门从事侗族艺术教育。他们除正式的课堂学习外,主要靠课外时间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如下午放学后或周末等。往往是兴趣班的学生更有可能获得较多的学习或外出表演的机会,同时也因各种接待任务最容易被打乱正常课堂学习秩序。

(三)师资状况

在调研的学校中,能开展民族文间文化教育的师资少而又少。因汉文化的普遍影响及师范教育体系的分科性,民族学校的绝大部分教师汉化程度高,除了保持本民族的日常语言外,民族技艺性知识已所知甚少,难以担当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重任。在语言的教学方面,一般由语文老师兼任;民族体育、音乐、美术的教学则相应地由学校的体育、音乐和美术教师兼任。而当学校缺乏这些资源时,则到民间聘请相关人士来担当教学。在外聘教师资源上,一个潜在的危机日渐突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以往那种农闲时老少相聚,进行民族知识传授的场景已很少见,事实上造成了“文化断代”。为水族为例,水族是少数民族中为数不多的有自己文字的民族之一,掌握水书的人被称为“水书先生”,水书先生是水族中的文化人。在水书的传承史上,基本上分为:“家传”与“师传”两种,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在挑选传承人时会有一些限制性条件。水书作为一种知识,其传授面并不广。一个村寨里,能成为水书先生的人并不多。就我们在三都的调研来看,整个县里能被称为水书先生的人也是屈指可数的,并且是年事已高的人。面对水书即将失传的困境,水书先生们为保住本民族的“根”,愿意打破禁忌,却无人愿意学。其他民族的文化传承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所谓“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老一辈民间艺人愿意倾囊相授,年青人却因现实的生存问题而不愿意花费精力与时间去学那些不能解决吃饭问题的“无用之物”。

(四)教学效果

就“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这项教育实验的效果检验来说,不能用常规的教学评价来衡量,应该有一种更为宽阔的视野。民族民间文化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部分进入课堂教学中,是完成国家课程的前提下,以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的形式与国家课程相辅相成,成为一个有益的补充成分。国家课程的教学效果常以标准化的量化手段来评估,而民族民间文化课程的评估手段则可以多元化,结合量化评估和质性评估等综合手段。就教育实验的立意来说,是希望借助这项实验,将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和贵州的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使二者相得益彰,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现代化路径。因此,教学效果的考察更多的重视参与项目的各方人士的体悟和体验。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民族地区的学校,无论是专门的民族学校还是非专门的民族学校,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均为民族成员,他们对民族民间文化能进课堂,是非常热心而热爱的,如非项目学校之一的从江县高增乡笆扒小学“以前学校不教侗歌时,孩子不喜欢读书;教侗歌后,孩子喜欢;没有读书的也跑来看。家长们也高兴。”(笆扒小学教师)“侗族以歌为主,舞很少。民间会唱的歌,难度小;难度大的歌,以前结婚时要唱,现在也不唱了,慢慢失传了。多声部的歌在家里学不到,要在学校学。”(榕江县车江小学家长)从社区服务的角度来看,各校受过专门训练的兴趣班学生常会参与一些社区或政府要求的表演活动,如过节日,或有重要人物来参访。如在访谈期间,恰逢某县要接待一个“很大的领导”,旅游局长要去协调学校配合这次参访,组织学生表演民族歌舞。因此,从初步隋况来看,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有其事实上的价值和意义。

(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受到重视和倡导是因为其在全球化冲击下日渐式微,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另一个因素是贵州省“文化立省”和“旅游立省”的政策导向使得民族民间文化在商业经营中成为营销策略的视点。一批批民族村寨的基础设施得到重点改造,一批批的民间文化艺人被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些抢救和保护性工作对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的实质性作用。但是同时要看到,民族村寨作为物质性文化遗产是静态的、博物院式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欣赏它,而不一定非要去实地;由于民族技艺性知识对学习者的创造能力要求高,需要学习者个体从精力和时间上付出巨大的成本,才能学成。因此,民间愿意学习民族技艺的人廖若晨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掌握一定民族民间文化的普通人在一个一个地老去,使得“旅游经济”中的灵魂――动态的文化诠释者和生动的文化表演者后继乏力,旅游经济也将难以为继。

小黄小学坐落在侗歌大歌的发源地――从江县高增乡小黄村,这里人人能歌善舞,人才辈出,是极富盛名的“侗歌窝”,素有“歌的故乡”、“歌的海洋”之称,享誉海内外。“小黄村共3800人,常年外出1000人。出去的都会唱歌,有八、九个团在外面表演,是有组织的出去唱歌的。”地方经济中, “打工收入占50%,旅游业占30%,黄金周的门票为20元,张,游客就是来听侗歌的。打工者主要是以唱歌为业,如在广西、广东等一些歌舞表演团里唱大歌。” (吴姓乡书记语)小黄村的人外出打工就是“唱侗歌”,把“唱侗歌”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小黄村悠久的侗歌历史、浑厚的民族文化氛围及以歌谋生的生存方式使小黄学校具有了得天独厚的民族民间文化教学条件,为侗歌之乡输送后备力量,同时也弥补了留守儿童学习民族民间文化的真空。由此可见,学校教育是保住“旅游经济灵魂”的有效途径,也是最为重要的途径。唯其如此,旅游经济才可能持之以恒,具有永续性。

三、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困境

就调查来看,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无论是从其自身的传承需要还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实际情况却如贵州省政协委员程亦东在2009年省“两会”上所言:“‘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这个口号提了这么久,现在依然很薄弱,亟需政府和社会的更多支持。”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存在以下现实困难:

(一)经费短缺不足以支撑长期发展

篇2

一、在语文教学情境中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

在新的课程理念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民族民间文化产生于远古时代,起源于民间,我们现代的学生大多知之甚少,因此,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创设情境,引导他们进入所创设的境界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传承民族文化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课文教学与本土特色联系起来,积极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润物无声。例如在上《难忘的泼水节》时,先请大家观看傣族泼水节盛况,看看这个情景向我们介绍了一个什么地方?你们知道西双版纳吗?说到西双版纳,你会想到什么?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到版纳——这个神秘的地方去看一看!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教学中我除了让学生感受西双版纳的建筑风貌、民族服饰和风土人情之外,我还有意识地加入本地的一些特色文化,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做一个传承民族文化的使者。我首先请学生自己收集相关苗族住房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仙桥乡大花水、大麻窝、麒麟山、以及高坪镇的王卡等少数民族村寨都独具特色的一楼一底吊脚楼群的建筑风格;还有建于明朝时期的两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是被誉为贵州八达岭的福泉城墙和被茅以升称为“北有赵州桥、南有葛镜桥”的葛镜桥(俗称豆腐桥)的历史价值、建筑价值等。让学生在对比中了解了苗族的特色文化和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既提高了学习兴趣、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同时增加了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觉、增强了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习民族民间文学,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民族民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雅俗共赏、生生不息。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民族民间文化,对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上《牛郎织女》时,我让学生认真学习,弄清文章主旨,体验到牛郎织女勤劳善良的品格和古代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之后,又安排学生搜集福泉市“福泉”的来源以及张三丰在福泉的众多民间神话故事。同时让学生去搜集福泉的民歌(含山歌)民谣。如“脚踏三江河、石笋对石鹅、谁人能识破、金银用马驮”;“一颗豆子圆又圆,推成豆腐卖成钱,人人说我生意小,小小生意赚大钱”;“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树死藤生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也缠”等等。将其选择性地分期登载班级板报,还将其汇编成册让学生传阅,这让学生既尝到了自己劳动的成果,体会到一股甜甜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又进一步激起了他们学习民族民间文化的兴趣,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效地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民族民间文化,拓宽语文视野

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陈勤建教授曾说:“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新课标的实施给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给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发展空间,而作文正是语文教学的回归,把民族民间文化引入作文教学,用我国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能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作文。”叶圣陶先生精辟地道出作文和生活的关系。因此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常常以春节、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我国特有的民族节日为契机,有意识地让学生的视野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认真观察当地和周边的民族风情、民族习俗,实地观察、亲身体验,并以此为题材让学生自由作文。这样,学生常能写出许多清新自然、真情流露的好作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学生热爱民族民间文化的情怀。福泉是一个山川秀丽、资源丰富的黔中交通枢纽地。建制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贵州省较早的历史文化名城。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给我们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教学条件,我时常让学生用实地参观、采访等方式,了解苗族的斗牛节、跳月节、芦笙舞,起源于布依族和苗族青年男女自由对歌恋爱的“六?二四”民族传统节、清水江杀鱼节以及阳戏、花灯等民族民间文化,进行观后习作。通过描写民俗风情,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大语文学习观,让学生深切体会民族民间文化蕴含的民族情感,使民间文化、民族精神逐渐根植到学生灵魂深处,为今后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化奠定了情感和思想基础。

篇3

二、闽南民间艺术活动中的开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注重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闽南民间艺术教育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其中的闽南童谣结构短小、韵味十足,能较快地反映闽南的风土人情、民俗、民趣。选择具有趣味性的童谣来开展闽南民间游戏,深受幼儿的喜爱。如“一放鸡”“草蜢公”等,这些游戏童谣用闽南方言来朗读既押韵,又富有节奏、风趣。幼儿边游戏边吟诵,动口、动手,其乐融融。又如游戏“炒米香”:两名幼儿亲昵友好地边拍打对方的手掌边有节奏地念“一的炒米香,二的炒韭菜,三的冲冲滚,四的炒米粉……”游戏中也可以循着数目次序摆出许多闽南小吃,幼儿享受了游戏的无穷乐趣,又丰富相关的生活经验。利用充满诙谐、幽默的闽南民间音乐也能开展趣味十足的游戏,如“海龙王娶亲”中教师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模仿游戏中,使幼儿再次体验闽南民间艺术活动特有的魅力和所带来的快乐。

三、闽南节日习俗活动中的开展

节日是文化的一种表现,与文化不可分割,开展节日习俗活动是幼儿园课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闽南地区有许多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把握特有的节日文化底蕴,结合传统习俗开展闽南习俗游戏,让幼儿以游戏的形式来反映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春节“攻炮城”游戏。据传,该游戏是从古代军营活动演化而来,当年郑成功在闽南操练水师,部将洪旭创作这一游戏,让士兵抛掷、锻炼瞄准技巧,提高作战能力。郑成功后,该游戏也在台湾流传,数百年来成为闽台春节并可少的游戏。我们利用这一节日习俗,创编适宜幼儿玩的“攻炮城”习俗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利用自制的鞭炮,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建炮城”“攻炮城”,寓教于乐。而元宵节的“踏火”习俗,端午节的“赛龙舟”“抓鸭子”等习俗都可以充分地挖掘利用,成为适合幼儿玩的闽南民间游戏。

四、闽南特色区域活动中的开展

区域活动是幼儿充分体现自主性的活动。从幼儿的认知出发,在生活中寻找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材料,投放到区角中,开辟富有闽南特色的民间游戏区。如在闽南地区盛行一种名叫“葫芦问”的游戏,是当时民间十分喜欢的一种游戏,古老极具乡土特色。这个游戏有它独特的闽南语口诀,游戏图纸呈螺旋状,囊括了中国神话中的八仙及其他一些动植物等,除了作为游戏终点的“张果老”外,其他图形都有两个。大班幼儿在益智区中玩“葫芦问”时即要掷出骰子点数寻找相匹配的图形,又要念出相应有趣的闽南语口诀,幼儿在轻松自发的状态下积极开动脑筋。美工区中引导幼儿主动参与闽南玩具棋等的制作,幼儿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做中学,开拓眼界,体验闽南娱乐游戏的乐趣。闽南民间游戏区既弥补了集体活动不足,又极大激发和满足幼儿探索闽南民间游戏的好奇心和兴趣,在游戏中也给教师提供了许多有利于观察幼儿并进行针对性教育的机会。

篇4

在文化多元化与经济一体化共同发展的现代社会里,种类繁多、发展迅速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各种知识、信息、思想、观念迅速地与传统旧观念进行猛烈的撞击,特别是对于现在未成年人的思想、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有着很大的影响,从而使得这些青少年们对我国民间传统的艺术文化有着陌生感、冷淡感,有的甚至出现了遗弃,让我国很多珍贵的民间艺术遭到了失传或走向衰亡的沉重打击。所以,我们就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去探讨如何保护这些即将要流失的民族艺术文化,如何提高保护民族艺术文化的实效性,发现民族艺术文化的优势,并使美术基础教育能与民间艺术文化能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让青少年们加深对民族艺术文化的印象,珍爱拥有自己本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文化,达到自觉传承并且喜爱的目的,以至于不会走向衰亡。

二、任务与目的

基础教育指的是向每一个公民人为提供一切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经验、知识、观点、社会理念的教育。教育指的是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要求对其身心施加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影响。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基础教育,它决定着每一个公民发展的好与坏。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模式都是应试教育,分数则是教育者与学生家长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并且把学到知识作为孩子的唯一目标,紧紧围绕在学子身边的都是升学与考试,只存在片面的教授知识,并没有看到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能力是怎样的,忽视了孩子们的综合能力,不把教育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个问题重视起来。这样一来,基础教育的某些重要作用也就渐渐被人们遗忘,特别是现在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这就要求着国民的素质和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能力要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也就是说未来的教育不仅仅重视与灌输知识理念,还在于重视人的培养与完善。在1993年里,教育部曾出台过这样一份文件―――《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里面提到“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这就明确指出了整个基础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而不仅仅只是为了升学培养的教育方法,这既是目标也是责任。缺乏基本的技能教育和知识也就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

在艺术教育里,美术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门教育门类,在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美术基础教育从效仿日本到照搬美国再到学习苏联这一阶段里,一直都处于探索学习的过程,进入了新世纪后,我国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明确指出了教学在内容上要展现出我国具有的民族特色,发扬我国优良的民族传统艺术文化,提升青少年对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在美术课程的新标准里,就建议在教学中,普通高中里开设的美术课程要让学生多接触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拓宽视野,放眼全球,提升判断能力,增加人文内涵,拒绝不良的文化侵蚀。特别是要指引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我国民族所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知识和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美术是一个文化底蕴丰富的艺术门类,它关注的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发展,关注人类灵魂所表达的情感。在如今追求科技文明的社会步伐中,基础教育迎来了巨大的挑战,继承和传扬丰富的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知识也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当下社会的美术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认识并吸收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精华,以健康的带有民族性的优秀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充实现代学校课程,陶冶未来接班人的情操,弘扬爱国精神。

三、生存与发展

从广义上来说,民间艺术主要指戏曲、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工艺美术等形式,从狭义上来说,民间艺术民间造型艺术,它包含有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两种。美术作品的选题以及内容大部分反映了民间大众的需求和审美标准,色彩鲜明,内容粗犷,既美观又实用,还有吉祥避害的精神功能。人们常常把在现实生活中的需要,改造生活方式使生活变得美好的精神寄托通过美术表达出来。这些表现形式从各个角度展现出民间艺术的特点,但是在保护这些民族传统艺术文化资源时却有很多困难。一是经营出现难题,由于经费不足的问题,有些艺术部门已经出现绝迹的情况,这就造成了门类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二是在保护民族艺术资源的问题上投入的力量不够,无法好好保护及利用这些珍贵的资源;三是民间艺术的传承没有接班人,一直处于尴尬的状态;四是艺术队伍的整体素质没有提高。由于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且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民族传统艺术文化,怎样去保护民族传统艺术文化也就成为了我们目前要解决的新课程。教育部2004年颁布《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里提到在小学教育全过程中要把培养民族精神贯穿在各个方面。既然要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那么就要把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知识在学生受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一点一滴地深入进去,发现新的艺术感悟,欣赏民族传统艺术在艺术文化上的优点,深刻学习民间艺术的发展进程以及审美演化过程,让学生们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以及认同感。

在现代美术基础教育中,要把传递着优秀古老文明的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和其自身所拥有的深厚历史底蕴融合起来,并将民间艺术的多样性、丰富性、实用性更好地在现代美术基础教育里发扬起来,与现代基础教育挂钩,在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更好的创新,让未来的接班人通过基础美术教育能对民族传统艺术文化有更深刻的认知并且保存和发展,这是责无旁贷的,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里也有提及,传承及保护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可以为我国经济还有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动力,这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把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语言与现代教育实现互补、互动、互通,拓宽两者合作的空间。

四、传承和重任

在出台的新的课程标准里指出学科的主要价值是在于传承文明,并且使学生掌握在历史长河中累积下来的文化遗产。这就是要求民族传统艺术文化要融入现代美术基础教育里,推动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这样就为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发展前景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通过把现代美术基础教育与民间文化艺术结合在一起,那么这样既可以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教学模式又可以达到了保护民族传统艺术文化遗产的作用,提高了各民族对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认知,也使艺术教育拥有了不一样的教育特色。将美术基础教育和民族传统艺术文化教育相融合,提取民间艺术的精髓,将其融入到新一代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里,从而成为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热爱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知识,传承优秀民间艺术文化的高素质人才。在他们为本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知识感到自豪的同时也能提高各民族在这发展多元化的社会里拥有与人交往所必须拥有的社会能力,使得各民族的团结意识也不断增强,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和谐发展。形成有民族气节的魄力和与时俱进的完美人格。也为承担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振兴担当一份责任,为社会出一份力做出一份贡献,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新一代。在新课改里还要求在学校课程里加入校本课程,这个做法对于传承优秀民间艺术文化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各个学校要把这个任务重视起来,担负起来,把这一要求贯彻落实在现代美术基础教育事业中,使其成为当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民间艺术具有自己的特色,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民族观念下,自身的艺术观念、审美情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都有着大大小小的差异,那么在融合之后所产生的艺术形式、艺术特性也都有自身独有的特质,学生学习到属于自身民族传统艺术文化时就会容易上手,反之,如果舍弃了民族传统艺术文化与现代美术基础的融合,就得不偿失了。民族传统艺术文化还拥有自然的一面,在现代美术基础教学中将民族传统艺术文化融入,不仅让学生能更近距离与自然接触,感受自然所带来的独有魅力,还能激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于民族崇拜的自豪感。学校是具备传承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最好条件,也是传承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最佳场所,教师就是传授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最佳人群,学生就是学习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最佳主体,各地政府部门要积极与学校以及教育部门探讨如何把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与现代美术基础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保护好原有的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精髓。

结语

要想能更好地传承民族传统艺术文化,使其与现代美术教育更好地融合,就要培养新一代青少年热爱属于本民族的传统艺术文化,进一步热爱各民族的传统艺术文化,学会发现,保护并学习,教师要总结出一套有效的可实施的教育教学方法,转换不该拥有的教育教学艺术观念,负起培养将来接班人和传承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重大责任。这不仅仅需要学生、教师、学校的努力,还需要国家的扶持,政府的帮助,还有社会各界人士以及群体的鼎力相助才能使我国民族传统艺术文化与现代美术基础教育更好地融合。(责任编辑刘小红)

参考文献:

[1]田中娟.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与当地民间艺术资源开发的互动机制研究[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3,(04):89-92

篇5

谈到民间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就说明它有可发展的艺术价值,那首先我们就要了解什么是民间艺术,同时它有什么可发展的艺术价值。提起民间艺术我们都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一些与之相关的概念,如农民、乡土文化、祭祀;具有清新、质朴、稚拙特色的劳动群众创造的艺术作品等内容。例如:装饰建筑物的图案、彩绘、木石雕刻、、陶瓷器皿、竹木器皿;、印染花纹、刺绣、剪纸、织锦、年画、泥塑、皮影、木偶、花灯、风筝、版画等。也可以说民间美术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通俗美术。民间艺术根植于民间,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它既蕴藏着整个民族文化精神,同时又历经了时间的洗礼,显示出强大的无可替代的生命活力。民间艺术所存在的艺术价值。实际上不但是“审美”意义上的艺术,更是“实用”意义上的艺术,所以它不应被时代所取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下去。下面是我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关系的几方面阐述。

一 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民间艺术与艺术教育关系中,艺术教育更强调在可生成的环境中培养学生学习民间艺术所提升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民间艺术崇扬美善,对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培养和道德感的培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大的文化背景下多种艺术的自然融合是艺术学习的最佳环境之一,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自然、更容易、更活泼多样。

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民间的节日、庆典、联欢等活动,这些民间艺术活动都蕴藏着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民间艺术是各种不同文化的符号性载体,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而艺术教育是这些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前民间艺术的传承是通过师徒、父子关系口口相传的传授方式。从事民间美术创作的大多是没有受过正规文化教育的农民,其创作经验不可能通过文字进行传播,技艺的交流只能通过“口头”这一最为直接俭朴的方式将其技术经验传播给下一代。而学校的艺术教育有其自身的系统,通过学校艺术教育与民间文化的连接,艺术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民间艺术研究成果,根据培养重点,有侧重的选择本地域的民间艺术精华,编写校本课程,进行系统教授。 这样可以增进学生对本地区文化和地域文明的了解,加强热爱家乡的意识,对发扬地区文化,传播民间艺术有不可小视的价值。所以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学校艺术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高校的艺术教育当中,江苏大学较早的在民间艺术方面有所研究,在2002年,江苏大学成立了民间美术研究所,该研究所以弘扬民族文化、保护和研究中国民间美术为宗旨,致力于民间美术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将民间美术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绝活技艺融入到教学之中,并以此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各高校在教学中对民间美术保护和发展的认识会较好一些,但也有待于我们重新正确的认识民间艺术的传承在学校艺术术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与价值。

二 民间艺术的传承与艺术教育的责任

民间艺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优秀的民间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踪迹。挖掘整理、继承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是现代人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推动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许多的民间艺术都在逐渐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所谓“遗产”也正说明了这些艺术文化的传承所面临的严峻问题。继承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是弘扬民族文化、建设先进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进入二十一世纪,现代的年青人对民族民间文化有所忽视,普遍认为在改革开放推进现代科技社会进程中.我们丢失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许多民间艺术被冷落,由于后继无人,已面临失传消失的危险。

保护民间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是学校艺术教育把民间艺术对现代年青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在学校艺术教育中介绍民间美术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不同地域文化的艺术品反映出人类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信念及观察世界的特殊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保护与继承本土特色文化的同时提高认识多元文化的意识。同时,学校的艺术教育也是培养一批民间艺术爱好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继承和弘扬优秀民间艺术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高校更有责任通过艺术教育的形式担负起这一重任。

三 挖掘整理优秀民间艺术是民间艺术传承与艺术教育的发展途径

民间艺术做为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一,它保持着物质与精神未分化之前的原始状态,包含着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并不是要建立在丢失与变异的基础之上,而是要最高限度地保护其原有的面貌。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艺术既要生存,也要有所突破和发展,从而去适应人们不断发展的精神和审美的需求。这就需要学校在艺术教育中挖掘整理,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体制相结合生成更佳传播形式,使民族文化注入新的生命从而得以新发展,在这方面,高校可以利用艺术教育课程的开放性.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长期以来,由于地域性、民俗性、民间化等地方局限性因素的影响.民间艺术普遍不被各个时期的主流文化所接纳,基本靠口传和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传承繁衍发展到的今天,大量的民间艺术珍稀资源,依然为少数民间艺人所掌握,往往难以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因而,面对面地向学生进行传授讲解,使学生真正掌握某一艺术形式的精髓。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民间艺术环境,开展对民间艺术文化的调查,挖掘可开发的民间艺术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寻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与民间艺人或民俗专家讨论它们的艺术内涵;学习创作具有符号性的作品,并将这种艺术与该地区的现代文化联系起来,加深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深入了解。

民间的文艺活动是民间艺术集中展现的最大平台,一般都由群众自发组织、演出的节目,开展的活动,基本为当地有代表性且为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形式,基本包含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地方戏曲、当地民俗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学习研究这一地区民间艺术的最佳时机和最大平台。对于艺术教育工作的展开应充分利用到这一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活动之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对民间传统文化进全面的了解,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民间艺术的理解,形成对某一艺术表现形式的改进和创作见解,促进民间艺术与现代文化生活的有机融合。

所以,民间艺术一定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做出顺应潮流的改变,在学校艺术教育中要重视民间艺术的民族形式,继承一切优秀艺术的传统,在不改变其原有面貌的同时,将其精华列入到教学内容之中。在继承的前提下去发展,去革新。同时,也要坚持民间艺术的开放性,积极应对文化变迁,努力加深同现代艺术教育的融合,广泛吸收优秀艺术的营养,使其不断得到发展,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间艺术。

参考文献

[1]王平,中国民间美术通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

篇6

民间绘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态代表着“民族文化群体的中国本原宇宙观、美学观、感情气质、心理素质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反应了中国本原文化的哲学体系、艺术体系、造型体系和色彩体系。”从其文化内涵和艺术形态可以看出民间绘画具有内容多样、色彩丰富、构图简洁的特点。

1、内容上———趋利避害、求吉纳祥民间绘画流传于民间,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内容囊括了生产劳动、衣食住行、人生礼仪、节日风俗等多个方面,蕴含着浓厚的乡韵、乡风、乡情,且多运用谐音、象征等手法,通过典故、寓言故事,来表达吉祥、喜庆、教化的意味。如剪纸和刺绣图案中常借鉴的一些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桃、竹、鱼、莲、牡丹、喜鹊等,几种吉祥物象并置又会组合出如五福捧寿、三羊开泰、年年有余、金玉满堂、喜报三元等吉祥寓意。民间绘画中所表现出的吉祥意味,与中华民族自古流传至今的“趋利避害、求吉纳祥”的心理趋向息息相关。不仅如此,中国人民融合了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使作品体现出意味深长、生动有趣、雅俗共赏的特点。

2、色彩上———色块丰富、自由奔放世间的色彩纷繁多样,中国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将自然界中的色彩加以研究提炼,总结出了“五色论”———青、赤、黄、黑、白。民间绘画中的用色,与中国传统的五色论息息相关。首先,民间绘画的色彩多为红、黄、蓝、绿这样的饱和色,色彩纯度高,色块单纯艳丽、鲜明饱满,这充满生命张力的色彩充满着喜庆吉祥的韵味,使得其他色彩都黯然失色;其次,民间绘画多运用色彩对比,如色相对比、冷暖对比和互补色对比等。有诀曰:“黄马紫鞍配,红马绿鞍配,黄身紫花,绿眉红嘴。”现代色彩理论指出,红与绿,黄与紫是互补色,互补色并置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且两种颜色相互衬托更显艳丽;再者,民间绘画用色也会注重色块的大小比例,通常是将一种颜色设为主体色彩基调,其他颜色的小面积色块起反衬和装饰的作用。如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黑红搭配,在脸谱、春联中经常会运用,这样的色彩搭配体现着朦胧的原始美感,具有现代装饰色彩效果。

3、构图上———画面饱满、散点透视中国民间绘画的构图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采用与西方“焦点透视”相对应的“散点透视”,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视点可以自由游动,画面饱满,这在民间年画中多有体现;二是具有中国装饰绘画构图特点,如剪纸纹样中的太极式构图。

三、民间绘画理论对幼儿美术教育的作用及建议

1、提升幼儿审美能力中国民间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帮助幼儿提升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首先,民间绘画质朴、率真,这不仅仅表现在物化的艺术语言上,而且要追溯到心灵的纯真、朴实,“民间美术的率真使它的创造如童年的天真,既没有装腔作势、无病,也没有矫揉造作。”民间绘画中所表现出的自然、质朴与幼儿绘画中异想天开的趣味相契合。在民间绘画的熏陶下,幼儿的心灵得到净化,创作时更加纯粹、随心所欲;其次,民间绘画所采用的“散点透视”实则是无透视,这样没有规则和秩序,更有利于幼儿异想天开地表现事物,天上的、地下的、想象的、现实的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安排在画面中;再者,民间美术色彩丰富、对比强烈,传达出喜庆、生机、热情和活力,幼儿开朗、活泼、生命力旺盛,这决定了他们更喜欢高纯度强对比的色彩。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层次,创设富有民间美术色彩的生活与活动环境,通过艺术的渗透,增强幼儿对民间绘画的情感。

篇7

一、民间舞蹈的生成、发展与基本性质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前言中论述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最紧密的血肉联系,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年代里,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伴随人民渡过他整个人生。在人生旅程的各个关键时刻,从出生、成丁、劳动、、恋爱、结婚,直到老病、死亡、丧葬,在各式各样的习俗活动中,舞蹈几乎是不可缺少的内容。这种现象至今还遗留在民族生活中。”

在民间舞蹈起源研究中普遍地认为:原始舞蹈本身萌芽于生产劳动,用以调节劳动的动作与节奏以达到协调一致,并以舞蹈的形式传授狩猎和种植的技艺或庆祝狩猎的成功。同时它还赋予人类自身生产、自娱身心、传达感情乃至强健体魄的活动方式。还有一种观念则认为:绝大多数民间舞蹈直接起源或旁及祖先崇拜,对祖先信仰的需求决定了舞蹈存在的理由。因此早期的舞蹈作为族群文化的形式之一,从来就有着自己的文化圈属,也正是在这种族群整体的思想感情交流的过程之中,原始舞蹈与原始的语言、音乐一起,成为人类艺术审美的最初形式。从而使得民间舞蹈在人类整个舞蹈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舞蹈从最初的宗教性质深化为娱乐性质。如汉族北方“秧歌”、南方的“采茶灯”“花灯”,满族的“莽式”,维吾尔族的“麦西来普”等均载歌载舞的民间舞蹈。中国民间舞多以故事传说为依据创作舞蹈,表现出鲜明的人物性格特点。如广东民间舞“英歌”描写梁山泊好汉攻打大名府的故事,舞蹈形象骁勇英武;福建的“大鼓凉伞”表现明代英雄郑成功练兵御寇的战斗精神;河北“拉花”刻画了贫苦人民遭受天灾人祸后,背井离乡到处流浪的悲惨生活;“跑驴”具体生动地表现了农村青年夫妇在回娘家探亲途中发生的有趣故事。在民间舞的表现中,群众既是观众又是表演者,民间舞蹈活动对舞者来说是自娱的,是随心所欲抒发个人的情绪与情感,有时表演给别人欣赏,有时情不自禁地即兴起舞,有时观赏别人,愿舞则舞,愿观则观,自由转换,自由抒发。民间舞蹈来自民间,是民族心理及文化特征的直接表露。民族民间舞蹈从根本上讲,不是跳给别人看的,而是发泄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所以,民间舞的舞动、跳跃不是追求“好看”,而是追求“自然”,是自我身心的愉悦。

二、原生态民间舞蹈如何提炼到课堂教学中艺术需要不断地进化和发展

经过专业舞蹈工作者对民间舞蹈其原始素材进行因人而异,角度各异的采风、搜集、整理、加工与提炼,由艺术再创造规范到课堂与教学中,带有感召力、生命力并包含浓郁而炽烈的民族意识与地域风格。以其独特的魅力感染观众,使之与观众产生共鸣。

(1)规范性与专业性:首先体现了传授的集中、系统性,这种集中与系统使原本未成系统的素材得以规范,使之更系统更科学,充分体现了它的规范性。所以说把民间舞原生态素材进行加工,提炼,最终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素材。通过传授者主动科学的加以规范,使之风格和舞韵得以继承和发展。

(2)自娱性与娱人性:这种从生活动态中诞生出来的娱人性舞蹈,素材主要取自民间。在人的喜悦心情需表达、紧张劳动后需调节,在交际场合需有所表现时,起舞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起舞时,把握住自娱的同时去达到娱人。这种形式美产生的精神和生理相结合的美感带有间接指向功利性,不仅能使人情感得到陶冶,还能通过视觉、听觉、触觉从其他舞者身上得到美感。

(3)在课堂中对民间舞风格的把握民间舞蹈是一个庞大的舞蹈文化系统,它含有各种民间舞蹈,同时民间舞蹈又是民族舞蹈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更尤为突出。课堂民间舞是经过加工,提炼过滤了之后的民族民间舞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提取各个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提炼其精炼的典型元素动作进行深加工后呈现的舞蹈元素、短句、组合再到民族民间成品舞蹈的展示。教师在教授过程中,既要规范学生的动作,又要让学生了解民间舞蹈原生态的本质文化,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形成先自娱后娱人的一种形式。从步伐动律到组合,形变根不变。舞蹈艺术在不断的进化和发展。无论是把原始教材整理成规范化,自成化的教材,还是把民间广场性的表演发展为舞蹈艺术化的展示,都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艺术再创造的过程,这种“升华”与“再创造”的过程保留了民间舞原生态的文化与地域风格韵律。

作为一名舞蹈教育工作者,在教授课程当中不丢失民间舞本质动律特性地域风格,这个过程需要教师敏锐的鉴别能力和善于捕捉民间舞蹈动律特性的方法。要全面地掌握这些方面的确存在着很大困难,要求老师对民间原本的动作进行重新认定后,并能把握住动作独特的“广性”及“风格”,只有这样的加工、修饰、处理,才不怕在教室找不到土色土香的场景。不管在教师教授课堂中还是在编排组合中都不能忽略地域文化与民族精神。我们应不断地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发掘民间舞蹈中更深层的文化,使民间舞蹈在中国舞蹈文化的山石与沙河中成为熠熠闪光的艺术精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民族性与世界性、时代性相结合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特点。遍览世界各地学校教育中的体育教学,都是把自身民族民间的优秀体育项目作为中学阶段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加以继承和弘扬。当前我国体育教学的形式与内容大部分是吸收国外的,颇具有鲜明的世界性特点。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意识到,我国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较小。

我国民间体育资源丰富,其不仅有利有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简单易学。但经调查发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人数和项目在递减。[1]虽然,教师对民间体育项目进入校园表示很支持,并肯定民族民间体育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民间体育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但是师资、场地设备及民间体育资源还需进一步的整理与开发。

且目前能熟练掌握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教师很少,也没有专门关于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体育教材可以应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多不被重视,几乎不会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出现在学生的体育课程中,纵然有部分涉及,也不过是作为课堂教学中的辅助教学内容出现。

二、高中体育教学引入民间体育项目的方法与途径

民间体育项目进入体育课程时要善于进行创新利用,在进入体育课程之前,教师应加强民族民间体育的学习研究,同时根据高中生的特点对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进行改造和创新,使学生容易接受并喜爱。经过创新改造后的民间体育项目必须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知识需求、情感态度、生活经验、可接受性、价值观和实用性及培养目标等各方面的情况。

同时,根据学校的环境条件、地域特点、学生情况等进行有选择的应用。将民间体育项目作为中学体育教学内容,要注意融入现代体育观念,合理地吸收与消化其他地区输送来的营养成分,使它符合时代性并具备中华民族特色,从而使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获得更为强大的活力。[2]中西兼容的教学模式,既能传承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宝贵精神,也能取其精华吸收外国的文明成果,有利于培养新型的体育人才。

三、高中体育教学引入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意义

篇9

(一)我国民族舞蹈的概述

舞蹈是人类在漫长发展历史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门艺术,它来源于人们最自然的生活。在人类语言产生之前,人们就通过相应的动作来传递消息,进行交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一门通过不同的动作姿态来表达不同思想感情的形体艺术。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环境、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影响下,形成了充分反映本民族风格的舞蹈,造就了我国灿烂的文化。

(二)我国民族舞蹈的特点

我国有56个民族,这些民族都有自身的语言、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民族舞蹈。这些民族舞蹈在其形成过程中,由于生活环境、历史条件等方面都不同,各自成为一个系统,具有不同的内容、风格等。因此,要想通过舞蹈教学全面掌握这些舞蹈的内涵和思想感情,必须全面分析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还要以此为基础,理解不同民族舞蹈的风格,掌握风格性,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舞台上展现出更多具有民族文化传统的舞蹈作品。

我国的民族舞蹈常常是将歌、舞、乐三者完美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承方式。在舞蹈表演中,舞蹈者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表现出本民族的特点和思想感情。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舞蹈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提炼、完善,使民族舞蹈更具有生命力。同时,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逐渐融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族舞蹈兼收并蓄,产生了新的舞蹈形式,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文化。

二、现阶段民间舞蹈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虽然通过鼓励民间舞蹈教学来传承民族舞蹈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但民间舞蹈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然坚持传统的教学观念

当前,部分教师依然坚持传统应试教育的观念,过分注重对舞蹈动作的练习,片面地认为只要学好舞蹈动作,就能掌握民族舞蹈文化。在民间舞蹈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对舞蹈动作的分解、练习,注重动作之间的流畅性,忽视对背后知识的讲解,如文化等。即便在课下或空余时间,也让学生对动作进行反复练习,评价一个学生舞蹈掌握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舞蹈动作是否到位、是否流畅、是否与教材一致,使原本十分有趣的舞蹈学习变得枯燥乏味。长此以往,不仅会使民间舞蹈学习变得与普通课堂学习毫无二致,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

当前,部分教师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时“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未能根据不同年级的情况进行调整。民间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课,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特点,对其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同时,与语文、数学等课程相比,我国的民间舞蹈教学起步晚,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再加之教材市场鱼龙混杂,缺乏权威性,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三)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国家在现阶段采取了多种措施,增加了相应投入,培养了一批民间舞蹈教师,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但是与快速发展的舞蹈教学相比依然不足,同时,这些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老教师的知识往往比较陈旧,过分依靠传统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基础。新进教师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对学生的情况不够了解,师生之间缺乏沟通,而且其他方面的工作也会占据大量的时间,不利于开展民间舞蹈的正常教学。

(四)忽视创新教学方法

现阶段,民间舞蹈教师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忽视了创新。教师对学生进行舞蹈动作的示范,然后将它们进行分解,逐一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学生完全模仿教师的动作,即便掌握了动作要领,也未能理解背后蕴涵的文化,忽视了自身的主动性。

三、在民间舞蹈教学中传承民族舞蹈文化的策略

为了更好地进行民间舞蹈教学,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舞蹈文化,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

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舞蹈文化,我们在民间舞蹈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在教学实践中更加注重对舞蹈背后所蕴含文化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感同身受,理解舞蹈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推广,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舞蹈教师在教学时,既要注重让学生对舞蹈动作进行认真练习,更要注重讲解舞蹈背后的文化精髓,即舞蹈属于哪个民族、该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舞蹈意义等,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其含义。

(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性格特点,我们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舞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客观基础和学习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同时,也要针对不同的年级阶段来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只需要让他们掌握民间舞蹈的发展情况、保持基本队形等基础知识;对于中间年级的学生,要注意对他们进行初级舞蹈动作的练习,增加其柔韧性和灵活性,培养他们的整体协作能力,初步掌握文化知识;对于那些高年级的学生,要让学生懂得民族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实现文化传承。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篇10

一、民间舞蹈发展过程中文化的传承

作为草根文化的民族民间舞蹈正是因其文化内涵的包容性才能长存于历史流变中。它蕴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理念、情感、习俗、生活方式,是表达民族认同感和历史感的重要方式。对于民间舞蹈而言,除了表演者、舞蹈动态形象等外在表象,更重要的是其负载的传统文化本质。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其实质是中国文化精神与民族审美心理的传承,它是通过“群众间的直接传承”“民间舞教学的传承”“舞台艺术创作的传承”三个层次进行的。传承和发展好民族舞蹈是传承中华文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是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的迫切要求;也是维护文化的战略措施;更是年青一代以至子孙后代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二、民族舞蹈教学的方法

由于民族舞蹈在不同的地域包含的内容和内涵都不一样,所以在进行民族舞蹈教学时要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使用。

1.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选择不同的教材

随着幼儿民族舞蹈教学热潮的兴起,很多家长开始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民族舞蹈的培训。由于孩子的年龄较小,还不能够深刻理解民族舞蹈的深刻内涵,建议在教材选择的时候,尽量选择情绪欢快的、外露的。而对于有一些舞蹈功底,并且文化层次较高的学生,如大中专舞蹈学员,就可以解除内涵更深一些的,如傣族的蝶舞、独龙族的镖牛舞……这些不仅在舞蹈技艺上要求更高,而且要求舞蹈者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舞蹈的含义,才能在动作中展现出丰富的情感,显然是不适合年龄小的舞者的。

2.充分营造民族舞蹈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中国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承担起教学的全部职责,他们主宰课堂,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生在学习民族舞蹈时毫无个性可言,主动性和积极性全无。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民族舞蹈,老师应该让学生在学习时始终保持一种旺盛的情绪和学习状态,增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努力营造出民族舞蹈的优美气氛。大部分学习民族舞蹈的学生都处于天真烂漫的年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养成顺应青少年心理,并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展开教学,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觉得学得带劲,学得有趣,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民族舞蹈时保持一种长久性和可持续性。

篇11

这些年来,中央对农民的减负增收相当重视,这方面的努力也卓有成效。但是无论以前的各项摊派费用,还是农业税,都不是导致农民贫困的主要根源。农民之所以成为弱势群体,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水平的低下以及各种知识技能的缺乏,导致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限制了他们进入社会主流。

据新华网近期公布的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显示,农村人口中低学历人口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人口。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教育差距已经成为了我国城乡差距中最主要、最显著的差距。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素质低,二是劳动技能低,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不多。我国目前城镇的1.3亿农民工中,平均受教育年限还达不到初中毕业水平。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是18-22岁的年轻人,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完成初等或中等教育。他们在进城后都出现过后悔辍学的心理,面对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向上发展的压力,也萌生过继续读书求学的愿望,但是我国目前教育制度的现状无法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据有关方面的调查,当前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并不乐观,甚至令人忧虑,有的地方存在重虚不重实的做法,只是发发文件、走走过场,既无计划、又无实效。

总而言之,如果农民工强烈的教育诉求在目前的教育制度中得不到回应和满足,影响了他们通向更好的职业、更高一级教育、更文明更有尊严的生活,这是教育的不公和漠视!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令人堪忧

中国流动人口超过1.3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则有近20__万。他们当中,失学率高达9.3,近100万名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有学者认为,这100万游荡在城市街头的失学农民工子女,他们耽误的不仅是自己的前途,还会成为未来社会的“定时炸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亟待引起各方重视和尽快解决。

据中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儿童中心共同立项、财政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的调查,在北京、深圳、武汉、成都等9个大城市,访问了120__多名流动儿童的监护人和7800多名儿童。在调查中,3到6周岁流动儿童入托比例为60.7%,低于城市户籍儿童入托率;6周岁儿童中有46.9%没有接受入学教育;超龄现象也比较严重,有近20%的9周岁的孩子还只上小学一、二年级,13周岁和14周岁还在小学就读的占相应年龄流动少年的31%和10%。另外,不在学儿童的"童工"问题也比较突出,在失学的12到14周岁的流动儿童中,有60%的人已经开始工作。

在调查中还发现,有不少乡下来的孩子,在大部分是城市孩子的公办学校里,独自品尝着一份孤独、自卑和尴尬,以及城里孩子对他们的陌生和不理解,甚至还有歧视和欺负。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歧视是对儿童最大的隐性伤害。歧视可能会带来两种不利的结果:一是使儿童变得退缩、不敢与人交往、不自信。二是更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受歧视的儿童往往会对周围的人甚至社会产生敌意,从而导致问题行为的出现。对此,有专家学者表示,要警惕农民工子女心理“边缘化”倾向。农民工子女本身就在经济条件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好不容易能与城里孩子坐在同一个教室里接受质量较高的教育,却又要承受来自城市孩子的种种不理解。生活上的困难没有让他们退缩,可这种心灵的创伤却难以抚平。

(三)农民工子弟学校举步维艰

农民工的子女进城后,有的上了公办学校,更多的却只能在城市私立学校乃至民工自己办的学校上学。这些学校和公办学校相比,各方面的条件之差,用天壤之别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简陋的校舍,不合格的教师,不健全的教学制度,有的连学校都被判定是"非法"的,只能偷偷摸摸地教,偷偷摸摸地学。

此外,和一般的公办小学不一样,民办农民工子弟小学还有三大难处:

一是招生难。农民工子弟学校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学生生源的流动性,这就使得招生成了学校的头等难事。每学期开学前几天,全体教职工都要分头行动,到民工暂住地挨家挨户打听,碰上不想让孩子读书的家长,还要做说服工作。每天跑个七八百户、走上百里路很平常。

二是收费难。民工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他们微薄的收入有时连子女的学费都付不起。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时都跟学校商量暂时不交费,以后再补交。就这样,每年农民工子弟学校都会有近万元的学费收不回来。

三是师资匮乏。由于学校基本无利可图,农民工子弟学校给教师的工资很低,能够保证一个月400元钱就不错了。这样的薪金标准下,一般的教师根 本不可“光临”农民工子弟学校。

二、导致农民工教育状况不和谐的根源

(一)“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政策和长期形成和执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体制

长期以来,壁垒森严的城乡二元体制在一切公共资源分配方面都不遗余力地向城市倾斜,教育投入也是毫无例外地“以城市为中心”。我国的教育投入本来就少,始终徘徊在国民生产总值的4%之下,远远低于世界各国5.1%的平均水平。而有限的投入在分配上又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我国财政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1994-20__年,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额的比重为57.7%。长期以来,由于义务教育管理层次逐渐下放,基层政府和农民承担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这种分级办学体制加重了基层政府和农民负担,迟滞了农村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农村与城市之间以及地区之间义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延续乃至扩大。而财政预算内义务教育投入,大多被锦上添花地投给了城市,基础本来就差的农村学校可谓雪上加霜。20__年,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全部教育投入的23%。

(二)在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上,折射的是城市管理和社会问题

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不够协调,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就地接受教育需要支付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以流入地管理为主”的政策难以操作。

此外,教育公平发生偏差,部分学校和教师歧视民工子女学生,非法无情地剥夺了民工子女学生与城市学生同等的一些教育权利。如民工子女学生不能参加学校或当地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种活动,不能参加“三好学生”评选,甚至不能参加体育比赛,等等。

(三)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弱,流动性大,办学合法化问题很难解决

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弱,流动性大,办学合法化问题很难解决。有的地方甚至百般阻扰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兴办,或武断地加以取消。作为一种“教育自救”,民工子弟学校肯定没有国家财政投入的义务教育学校正规。当公立学校以高额择校费把生源往他们那里赶的时候,简陋的民工子弟学校在经济上就有了生存空间;当他们处于不合法的压迫感下,他们不可能没有短视行为。正是在这样的政策环境和物质环境下,民工子弟的教育问题只能令人忧心如焚。

三、建设和谐社会,加强农民工文化教育

(一)改革制度,保障农民工受教育的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为此我们必须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和相关政策调整力度,进一步放宽农民工进城落户的门槛,让在城市务工三年以上、有固定就业收入的农民工登记为城市居民户口,在政治权利、就业求职、权益维护、社会保障、子女受教育方面与城市居民一视同仁。

(二)强化服务,加强农民工的职业培训

农民工输出地的政府要加强对外出农民就业技能的培训工作,提高进城农民工的文化、技术水平。同时,加强对外出农民的引导和管理,加大与农民工输入地政府的联系。为了使农民工的教育培训走上有序、健康、良性循环的轨道,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市场机制和培训学习模式。一是根据农民工的需求,统筹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专业、多途径的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格局;二是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进行。为此,必须同时重视两个方面,即基础性和实用性。所谓基础性,就是提供基本的读、写、算的知识和技能;所谓实用性,就是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工作特点选择教育培训的内容;三是在教育培训学习的形式上,可采取开放、业余、远程教育学习的方式进行,既发挥传统教育媒体的作用,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媒体的优势,以方便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为原则,农民工通过比较灵活的安排既可完成单科专业技能合格证书的达标,又能完成初、中等教育的学历补偿;四是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经费采取低成本、低收费、多方分担原则,由政府、学校、企业和农民工共同承担。同时,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努力形成政府买单、培训机构自由竞争、农民工自主选择培训点和培训内容的格局。在方法上,可以由政府按培训项目的不同给农民工核发培训券(即代金券),由有关部门审定合格的培训机构,根据业已确定的培训内容组织培训,培训机构除向农民工收取培训券不再另外收取现金,由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检查验收机构对参训农民工验收合格后,培训机构统一到政府指定机构结算,形成培训、验收分离的格局。另外在农村初中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对未来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学习和掌握农业知识、技术和致富信息,以适应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增强他们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参与能力和竞争能力。这对于实施科教兴农,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缓解农村青年就业压力,稳定农村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三)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1.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城市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费用基本由各级政府负责,而“农村教育农民办”。农村税费改革和第三次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后,农村教育经费由县级政府为主的各级政府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可是,在现实中,农民工子女离开农村时,并没有相应的教育经费随之流转,其就业所在地也没有相应的教育经费预算。这样,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就没有了保障。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变“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为“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破除城乡分割,保证教育投入,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和谐健康发展。

确保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机会平等,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关键是要考虑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的巨大差异,更加公平地分配国家的公共教育资源。要强化中央、省市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建立规范化的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逐步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

2.探索建立适应“就地入学”的管理服务机制。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民工子女教育作为全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为农民工子女创造平等、宽松、优越的教育环境。一是挖掘现有公办学校教学资源,兴办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二是将农民工子女纳入教育招生计划,实施农民工子女入学关爱行动;三是改革户籍制度,破除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的界限,减免学费或取消公办学校的“借读费”、“赞助费”;四是建立农民工子女教育救助基金,施行“希望工程助学进城计划”,全面救助失学农民工子女入学。五是提供“富有爱心”的平等教育,保证农民工子女“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3.大力扶持兴办农民工子弟学校。

李岚清曾说:“中国的教育事业,只靠政府这一个“轮子”推动,发展速度总是有限的。如果再加上另一个“轮子”——民办教育的推动,一定会发展得更快、更好。”对于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两轮”推动尤显重要和有效。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兴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部 门要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给予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合法身份,大力支持其发展,增加农民工子女就学机会,减轻公办学校压力。

参考文献:

1.王振如宋丽润建立和完善农民教育制度《中国教育报》20__年—1—27{3}

2.陆福兴农民继续教育:学习型社会里的权利中国农村研究网20__-2-2

3.Zhang,Junsen(1990),SocieconomicDeterminantsofFertilityinChina:AMicroeconometricAnalysisJournalofPopulationEconomics,1990,3:105-123.

篇12

(一)导入部分

1.欣赏“脚夫”在黄土高原运送货物时唱的信天游《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视频材料(教材“拓展与研究”中的配套材料),在PPT空白处设问:

谁在唱?(脚夫——赶毛驴运送货物的人)

在哪儿唱?(黄土高原的荒山野岭之处)

怎样唱?(“吼”着唱,板书一个大大的“吼”字)

唱的什么?

师:唱的是当地流传甚广的一首信天游(板书:信天游),歌名叫《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出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谱例)

2.师生朗读谱例上的歌曲名。(教师用方言,学生很想模仿;歌名中“泪蛋蛋”、“沙蒿蒿”等叠词,使得信天游重词叠字的语言特点一目了然)

3.“我们也来‘吼’一句!”教师教唱一句。

感悟分析:学生从视频看到、听到的《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声音涩涩的、不那么圆润,因为脚夫唱的是基层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和情感。信天游的“信”具有“真”的含义,表现出恶劣的自然环境使西北民歌听起来有股愁苦和苍凉的美感。短小的视频、直接的问题,使得信天游生存的自然环境、“脚夫”以及信天游的基本演唱方式等知识都尽在其中。这一“吼”,课堂就开始热了起来,而“吼”着唱的真声演唱方法不仅只是信天游的演唱方式,更隐含着西北民歌“高亢”的风格特点,这一“吼”,更为后面在学唱中深度感受和理解信天游的文化内涵打下了基础,学生与西北民歌的距离近了。

(二)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主要通过学唱《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进一步探究蕴含在仅有两句篇幅中的信天游文化内涵,达到深度感受信天游风格特点的目标。

1.师生用方言朗读歌曲名和歌词感受信天游的语言特点。

2.教师带领全班一起看谱例听音响模唱,感受重词叠字带来的亲切感。

3.唱谱分析歌曲结构(两句式的结构,且上句比兴,下句点题)。

4.划旋律线,感受上句旋律线往上走,下句旋律线往下走的特点。跌宕起伏的旋律线如同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

5.学唱“甩腔”、“断腔”等技巧。掌握在哪个音用甩腔(在上句中间,高音延长的尾部高音与尾音形成四度跳进,在四度跳进的尾音处)。体验生活环境造成的一唱三叹的悲凉感,理解“休止符”带来“断腔”的艺术效果。(板书“甩”、“断”等字)

6.鼓励学生,想象自己就是视频中的那个脚夫,在荒山旷野里边走边唱。尝试唱会、唱好《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唱三段歌词,完整地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7.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重新填词,创作师生版信天游。要求上句比兴,下句点题,并运用叠词。如:

师唱:天蓝蓝(那个)飘着(哟)一道道(那)云,

生唱:哎呀我们一起吼吼(那个)信天(那)游。

8.唱师生版信天游。

9.出示女声版信天游《兰花花》谱例,教师为学生献唱一段《兰花花》,主要目的是总结信天游的风格特征,让学生了解信天游既能高亢如吼,也可以深情如诉。

10.分析《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和《兰花花》的内容特点,明白民歌信天游多为爱情主题,所以当地又称信天游为“酸曲”的原因。由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和传统审美习惯的原因,“高亢”是西北民歌的共同特点。

感悟分析:主体部分旨在分析地理和人文环境对信天游音乐风格的影响。以学唱《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为主线,从听原唱到模仿着跟唱,从唱会到唱好,从唱好再到填词创作。每一次唱都增加一个知识点,“唱”的难度也随着文化渗透而逐次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步步增加的难度中持久发力。教学重点、难点也在梯度明晰的“唱”中迎刃而解,一切水到渠成。“唱”成为了学生感受和体验信天游音乐风格的重要途径。正是学生都参与到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唱”这样一个音乐实践活动当中,所谓的“土”反而变成了“趣”。之后,学生在自己划的旋律线中感受到了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在模仿甩腔、断腔的活动中体验西北民歌的演唱方法以及当地人的审美习惯,感受和体验到了信天游的音乐美。

(三)拓展部分

拓展部分,主要通过跟唱和聆听20世纪80年代具有西北民歌风格的通俗歌曲,探究专业创作与民歌的关系。

1.播放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通俗歌曲《信天游》,讨论这首歌曲与今天我们鉴赏的信天游有什么联系?(理解民间音乐是专业创作的素材与源泉)

2.在高亢的歌声中结束。根据剩余时间的多少,播放《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片断,师生合着音响一起高歌结束本课。

感悟分析:拓展部分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具有西北民歌风格的专业创作歌曲,既开阔眼界,又便于厘清西北民歌与西北民歌风格的专业创作歌曲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思辨能力和质疑习惯,为有创作冲动的学生指引方向,是音乐审美的升华。

二、让信天游“游”起来的教学策略

(一)教师深刻理解音乐文化内涵是前提

教师深刻理解文化内涵的过程,就是理解、把握和整合教学内容所涉及的音乐、文化以及课标等知识信息的过程。“理解是音乐学的最高目的,理解意味着了解和解释”①,音乐教师不仅要了解信天游音乐中的文化和文化中的音乐,还要考虑怎样帮助学生理解。关于音乐与文化的研究,学者们一致认为,“音乐与文化的关系有三种相互平行彼此支撑的关系,即music in culture(音乐在文化中)、music as culture(音乐作为文化)、music is culture(音乐即是文化) 。所以,人们在提及‘音乐’、‘文化’时,通常并称为‘音乐文化’,音乐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合体”。②音乐教师只有对音乐文化进行领悟和把握,才会用一种更理性的思维和更广阔的视角来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文本价值,也才会创造性地重组教材、用活教材、用好教材。

中国古典美学强调天人合一,信天游把真实朴素的情感寄予天地之间。信天游的跌宕起伏来自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信天游的悠远和高亢来自于辽阔的长天厚土和连绵的荒野黄沙。信天游旋律的大跳、拖腔的长短、速度的快慢、音域的转变,甩腔、断腔和真声及真假声结合的演唱方法等均是信天游文化内涵在音乐中的呈现方式。没有顺天漫游的无拘无束,就没有脚夫天地间的真声演唱带来的苍凉美感,也就没有高亢的腔调情韵。课例中的“甩”、“断”、“吼”与信天游的唱腔和结构相关联。信天游多为上下的两句体,且上句比兴,下句点题,这一点一般教师都知道。但上下句均有两个腔节却少有人探究,正是上句在头一个腔节上保留一个悠长的、处于高音区的长音,并在音调将要下行时插入一个短时值的、更高的音,这个短时值的高音用假声一带而过,就像用鞭子甩了一个弧线,故称之为“甩腔”,这个弧线式的甩腔使得脚夫的情感宣泄无遗。下句则沉浸在惆怅感慨的状态之中。而“断腔”又充满了“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悲凉。一个往高处甩、一个往低处叹,一个在上句、一个在下句,表达了歌者那种凄凉、不堪倾诉的情感,这就形成了对比的艺术效果。所以,教学时才会启发学生“吼”着唱、“甩”着唱、“断”着唱、无拘无束地唱。

音乐教师理解音乐文化是必备的涵养,研究音乐文化应该成为教师应有的习惯,这是备课的第一步,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对音乐文化理解得越深刻,音乐课才会上得越精彩。

(二)提高学生参与度是有效的途径

聆听,的确是音乐欣赏、鉴赏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它绝不是唯一的途径。学生“感受和鉴赏音乐的能力,是‘唱’出来、‘奏’出来、‘舞’出来、‘表现’和‘创造’出来的。”③小学是这样,初中是这样,高中也是这样,成人更是如此。“专业歌唱家、演奏家的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毫无疑问是高的,他们的这种能力主要是得益于他们唱得多、奏得多、表演得多,熟能生巧了。当然,聆听对提高音乐家、演奏家的音乐感受和鉴赏能力是有好处的,但不可能是最主要的”,④更不是唯一的。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实践性”指出:“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探究、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⑤那种说音乐的方式给学生的思维、身体套上了枷锁,“闷课”是必然的。音乐教师只有激发和引导学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才会学得有趣,继而学得有效。课例中,正是学生都参与到“唱”这样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主要活动当中,学生的思维和身体才得以解放,课堂也才会活起来。让信天游“游”起来,不仅是信天游的文化本质所决定的,更是新修订的音乐课程性质所要求的。

(三)设计有效的音乐实践活动是成功的关键

设计有效的音乐实践活动,就是给学生创造提供参与的平台和机会。设计音乐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教师在把握音乐作品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以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在音乐、文化、活动之间寻找聚集点、切入点的过程。这个聚集点和切入点,就是科学地设计出能正确处理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活动载体。大多数教师逐步有了正确的理念,但上完课后,总是埋怨学生不积极参与。学生们何尝不喜欢解开枷锁动起来,是因为教师设计的活动不到位,使学生无法参与其中。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智慧、文化素养、课程知识等都集中体现在他设计的实践活动中,因此,设计有效的音乐实践活动应成为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名师展示课,巧妙地运用电影片段,每一次唱都先用视频做铺垫,凡看必唱,学生的眼、耳、嘴、脑、情都动了起来,学生参与充分,课堂活力四射。课例是高中音乐鉴赏的学习课,“唱”,逻辑性更强,容易往深里挖,相对名师的初中展示课,增加了音乐鉴赏的理性色彩。基础教育各学段的理念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由于学生学习基础和经验的差异所体现出来的深度和广度的差异,可以互为启示。所以,高中、初中、小学应该多听课交流,有利于各学段教学的完善和衔接。教师在设计音乐实践活动时,既要考虑到每一个活动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又要想方设法把这些音乐实践活动有逻辑性地、有梯度感地、流畅地串接起来。教师需要在平时不断积累和大胆创新那些受学生欢迎的、有时代特色的、符合教学内容和音乐风格的活动形式和方式,易接受、好操作的音乐实践活动才是有效的、科学的。

“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命根子。”⑥“音乐课程的人文性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通过音乐学习,了解优秀文化遗产的人文内涵,理解人们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更好地把握人生脉络的窗口。”⑦音乐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文化是音乐的本质,“游”就是信天游的本质。教师对信天游文化内涵的把握是让信天游“游”起来的基础和前提。“只要我们的老师熟悉民族音乐,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就不会担心我们的孩子不喜欢”。⑧

注 释:

①杨燕迪《作为人文学科的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

②杨燕迪《音乐与文化的关系解读:方法论范式再议》,《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61-68页。

③④郭声健《中小学音乐“感受与鉴赏”教学应澄清的几个问题》,《课程·教材·教法》2010第8期。

⑤《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篇13

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交流、交融、交锋的复杂态势下,如何将我国宝贵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是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当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仅靠高校一己之力是难以完成的,应当注重高校与相关产业的结合,形成优势互补,以推动文化的更好发展。当前,由于我国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边缘化状况逐渐得到改善。高校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在教学中应突出民族特色,不断彰显优势,立足本土,开展实践,同现有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紧密结合,共同开创更加有效的、合理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模式。多年来,高等艺术院校尤其是民族地区的高等艺术院校在培养少数民族音乐人才,挖掘少数民族音乐素材,创作具有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特色的作品等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加强各地民族艺术院校的交流与合作,能够强化民族艺术院校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弘扬和传承所在地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作用。从社区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可最大限度盘活社区内高校的软、硬件设施以及人才培养的优势资源,开展与驻区高校文化共建,积极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对高校民族音乐教育而言,高校要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让培养的人才服务社区,这有利于检验教学成果,检验理论服务实践、服务社会的时效性。可见,两者相互促进,互惠互利。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区文化建设中,传播和弘扬民族文化是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高校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组织专业创作队伍深入少数民族地区采风,为少数民族地区创作符合广大群众审美的作品,组织队伍开展“送文化下乡”等活动,丰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区群众文化生活。2008年“5•12”特大地震后,羌族文化重建受到高度重视。灾后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重建羌族文化,是与羌族聚居社区民众情感紧密联系并鼓舞其信心的重要举措,也关系到羌族的未来。笔者到羌族地区采风,从原住民的羌族歌曲中捕捉了四个乐句的旋律,带着对羌民族民间音乐深深的爱,吸取川西羌族民间音乐元素,创作了无伴奏多声部声乐作品《羌山妙音》,用羌族音乐语言表现了崇山峻岭中羌民族特有的生活情趣,以天籁般的旋律与精致空灵的和声展现了羌族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仿佛“雪山”“、薄雾”升华为天籁般的羌音。2011年11月,笔者带领西南民族大学女子合唱团到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参加了“感恩奋进、喜迎羌年——2011年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新历年篝火晚会”,为北川民众带去了这首作品。演员通过最简单的音符以及和声哼唱,表现出羌族人日常生活的情趣与幸福感。这首旋律优美、风格独特、音域宽广的川西羌族民间音乐作品在社区平台上演绎,获得了羌族群众的热烈欢迎,在少数民族社区群众中搭建起了良好的沟通桥梁,向观众讲述了一个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新北川,展现出羌族儿女感恩奋进、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良好精神风貌。以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为主,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创作的音乐作品再次成为文化载体,不仅检验了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社会参与度以及音乐教学的实践性和可行性,而且也有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植入与渗透,推动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树立地方文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