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城乡规划研究方向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城市规划是解决城市问题的关键环节,而城市规划环评工作可以为规划编制和审批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故对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1、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环评概述
1.1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未来、城市布局、城市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建筑综合部署、城市管理和城市运行等进行整体性规划和设计的过程,其目的是为城市建设及发展提供依据,推动我国整体的城市化发展及社会经济发展[1]。
1.2城市规划环评
规划环评评价原理在于以规划区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为前提,以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依据,以城市规划方案中的环境影响为评价对象,最后找出影响城市环境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找到并解决城市规划中的问题,促进城市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发展现状及问题
第一,评价类型偏向于反映型,即只对规划完成的成果进行评价,导致评价结果不能反应城市规划中的问题,加之规划环评技术人员没有与规划人员一起规划,也没有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致使规划环评技术人员难以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最终难以分析和提出有效的补救措施。第二,不完善的规划环评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难以保证规划环评时间的充足和结果的准确性。完整的规划环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一般包括多方面内容,但实际环评中技术人员只做到了环境保护要求及建议、管理依据,导致评价结果很难令人信服。第三,不完善的规划环评自身制度,导致有效环评监督机制难以建立健全[1]。
3、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的发展方向
3.1基于城市发展目标及运行过程实现城市规划和规划环评的融合
第一,在未来的城市规划过程中,必须保证城市规划目标与规划环评目标的一致性,以促进和实现城市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第二,城市规划过程中必须实现其过程与规划环评过程的同步,以保证规划环评技术人员能够及时及时找到并解决城市规划方案中的问题;第三,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都要遵守生态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以降低城市规划方案的修改率[2]。
3.2通过总体性的规划环评来保证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
第一,规划环评要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城市规划的总体内容及城市规划总体布局等,进行总体性城市环境影响评价,以保证城市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实施;第二,规划环评要以城市整体规划中的问题及不利因素为评价的主要内容,以找出问题并解决,进而保证城市规划方案的有效实施。
3.3通过循环经济理念和原则的确立来实现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建立
第一,相关工作人员要基于理解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的理论基础上,将机械论规律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指导理论,以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第二,要基于可再生资源重要性理论,以实现城市建设及发展中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第三,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健康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立可以反映城市生态环境、循环经济运作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3.4通过城市规划环评划定城市规划“三线一单”指导城市发展
3.4.1“三线一单”概述
“三线一单”包括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具体理解如下:
第一,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环境安全底线,被纳入区域禁止进行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必须实行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生态空间管控的重要内容。
第二,环境质量底线:是保障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粮食、维护人类生存基本环境质量需求的安全线,是提出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要求的基础。
第三,自然资源利用上线:是城市发展所需能源、水、土地等资源消耗不得突破的“天花板”。
第四,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是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以清单方式列出的禁止、限制、允许等差别化环境准入标准和要求[2]。
3.4.2空间管控中“三线一单”的落实
第一,基于改善环境质量的战略目标,从保障城市发展区域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角度,识别并确定城市发展需要严格保护的生态空间,明确工业化、城镇化禁止、限制和允许进入的空间单元,提出应重点保护的生态空间清单,作为城市空间开发的底线。第二,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
3.4.3总量管控中“三线一单”的落实
第一,根据国家、地方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及相关行业污染控制要求,结合现状环境污染特征和突出环境问题,确定纳入排放总量管控的主要污染物。第二,基于污染贡献和减排潜力,识别和筛选总量管控的城市区域,以重点单元排放贡献、污染贡献为基本分配原则,分配城市各区域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第三,当城市所在区域环境目标、水文、气象条件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动态调整污染物总量管控要求,不断完善相关总量管控要求[1-2]。
3.4.4准入管控中“三线一单”的落实
第一,在满足城市发展空间管控和总量管控的前提下,考虑城市“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差异化、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依据技术经济水平及潜力,论证各区域环境经济合理性,提出制定区域行业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否定性指标并确定其限值。
第二,协调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与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及各类产业指导目录的关系,研究差别化环境准入的对策和机制。
结语
篇2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0-0027-02
地震是对城市破坏性最大,危害最严重的突发型地质灾害之一[1]。大量震例表明,活动断裂不仅是产生地震的根源,而且地震发生时沿断裂带的破坏也最为严重,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明显大于断裂两侧其他区域[2]。因此,在城乡规划编制阶段合理考虑活动断裂的影响,通过科学选址,合理布局等措施积极应对,是从源头上将灾害发生时可能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的根本途径之一,对于提高城乡规划的宏观性、前瞻性和可实施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规划编制应对活动断裂影响的措施建议。
1 活动断裂对城乡规划建设的影响
活动断裂与地震具有一定程度的成因联系,7级以上地震往往将造成地表数米的错动,直接影响跨越在断裂上的建(构)筑物,而目前的工程抗震设防措施还难以阻止其对地面建(构)筑物的直接破坏。例如,1995年日本阪神7.2级地震、1999年土耳其伊兹米特7.8级地震及1999年台湾集集7.6级地震的重灾带均集中在地震断裂沿线(图1)。此外,在活动断裂两侧即近场地区地震动最为强烈,从而对较大范围内建(构)筑物造成影响。由活动断裂活动引发的地震还可能导致一系列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包括在山区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在砂土分布区易导致砂土地震液化等。
图1 断裂切错大坝、桥梁
2 城乡规划应对活动断裂影响措施建议
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应将防灾的原则贯彻始终,在规划的布局以及各项专业规划中加以贯彻和体现。以下重点对新建区规划编制从规划区选址、规划布局、强度指标要求、重大项目选址等方面提出措施建议。
2.1 规划区选址
城乡规划的首要原则是趋利避害,确保城市安全,尽量避免在存在地质灾害威胁的地方进行规划建设。活动断裂一旦引发地震,其附近一定范围内往往震害最为严重,因此,新建区应尽量避免布置在活动断裂带上[3]。如北川在汶川地震中受灾非常严重,灾后重建工作的第一步是确定原地重建还是异地重建。北川异地重建的核心就是安全问题,在新县城选址过程中,专家提出了五个条件,其中之一便是场地地质条件良好,远离地震断裂带,并最终确定了在远离地震断裂带6km的安昌镇东南2km处重建县城。
2.2 规划布局
新建区规划选址要整体考虑社会经济等若干因素,若选址阶段不能完全避让活动断裂,规划编制可从规划布局(结构布局、功能布局)方面加以控制,从而减小地震发生时可能带来的损失。
一般来说,与地震所处的断裂带 “同向”,损毁最大;如果与断裂带走向交叉而过,相对损失较小。如映秀沿着西南东北走向规划建设,断裂带造成的地表晃动也是西南东北方向,因此,映秀基本没有建筑物幸免。而汶川县城沿着西北东南的方向规划建设,这里损毁的建筑基本处于两者的交叉地带,其他区域的建筑虽然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却并未倒塌。因此,城市发展方向应与活动断裂大角度交叉。此外,组团结构可以使各组团有独立的生命线系统,起到了分散城市中心机能的作用。各城区之间由通畅的交通互相联系,当某一个或两个城区发生震害时,能尽快地疏散人口和实施救援。因此,新建区规划布局中宜采用分散组团式为主的布局模式,组团之间规划大片的开敞空间相隔。
防震减灾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降低地震发生时带来的影响,通过调整地震影响最严重地区的用地性质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因此,从城乡规划防灾角度分析,针对建设用地的用途进行重要性分类以便更好的进行功能布局是非常必要的。本着“以人为本,利于灾后疏散与救援,避免产生次生灾害”的原则,活动断裂两侧一定范围内适宜规划绿地;尽量避免规划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及容易引发次生灾害的工程,如危险品仓库等,如项目实施应开展相关评估工作;尽量避免规划主要道路等生命线工程,如项目需规划建设则线性工程选址应与断裂呈大角度交叉。
2.3 指标控制
降低地震发生时受灾最严重地区的开发建设强度有利于最大程度地降低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因此,建议在活动断裂两侧一定范围内不宜规划高层、超高层建筑,宜适当降低建筑密度,增大建筑间距,降低容积率。在总体规划编制中提出控制开发建设强度的原则性要求,待详细规划阶段通过开展相关工作合理确定建筑密度、容积率及建筑限高等。
2.4 重大项目选址
在地震活动断裂两侧一定范围内和断裂交叉地段,避免建设抗震设防分类中的甲类建筑。将地震局提供的主要构造断裂分布图经坐标转换叠加于地形图上,并在断裂两侧扩展一定范围即可获得抗震设防分类甲类建筑禁建区范围。
此外,对于建成区应按照相关规范进一步完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对于重大项目,规划过程中宜开展相关风险评估工作;对重要工程,如医院、消防、供水、供电、物资供应等系统的关键建筑、高层建筑、穿越不利地段的基础设施管线、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等宜提出提高抗震设防水平原则性要求。
综合分析,城市的抗震防灾能力不仅取决于单体工程的抗震能力,更重要的是城市各个系统应通过合理地功能布局、抗震设防等级和设防要求的确定、关键环节的抗震增强、薄弱环节的梳理和改造、抗震保障与应急救灾的有效应对而使得综合抗震能力得到保障,从而达到安全与经济的和谐统一,保障城市系统在灾后发挥应有效能。
篇3
一、价值工程理论简介以及价值工程在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一)价值工程理论简介
价值工程是一种新兴的技术经济方法,它的基本原理,即提升产品或作业价值的途径,具体阐述如下:首先,第一途径是在保持产品或作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或提高产品的功能来满足消费者的预期需求;其次,在产品功能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产品成本,来迎合消费者“物美价廉”消费心理;再次,在前两条途径的基础上增加变量,产品功能与成本实现不均衡增长。即通过提升较低成本来获得较高额度功能的提升;此外,满足购买力稍低消费者群的消费需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毕竟绝大多数消费者的购买力还停留在一般水平,为此,应该注重产品成本大幅度降低、产品功能略有下降的情况,适当生产价格低廉的中档品来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最后,提升价值最为理想的途径是生产大规模“物美价廉”的产品,企业既能获取高额利润,又能节省生产成本,是本利结合的最佳点。
(二)价值工程在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1、可以强化用户第一的观念,更好的满足社会需要。对于交易市场而言,买方市场最终会战胜卖方市场赢得最后的话语权,这是我国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趋势,房地产业也不例外。因此,价值工程理论的运用,可以强化用户第一的观念,使得房地产品更好的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实现功能与成本的完美结合。
2、可以有效控制目标成本,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价值工程提升产品价值的最直接途径是降低目标成本,实践证明价值工程在控制房地产业成本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建筑业中运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建筑业开发前的项目前期规划建设,可以有效控制项目投入成本,毕竟,建设项目成本节约的最大可能阶段就是建设项目设计阶段。随着项目额逐渐进展,可以优化的目标范围将越来越小。
3、有助于改变房地产业投入高、浪费大、质量差、造价高的畸形发展态势。提升房地产业的经济效益。投入高、造价高、浪费大、质量差是房地产业普遍存在的顽固难题,价值工程理论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克服这些问题。价值工程可以有效糅合传统成本管理与质量管理的优点,使得成本与功能达到最佳结合点。
二、价值工程下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研究的内容以及设计方案优化的建议
(一)价值工程下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研究的内容
首先,是建筑群体组合即是通常所说的建筑平面布局、立面处理等内容,它是依据地面容积率、地面规模、形状等来确定建筑布局、间距、朝向、高度、大小、个数等等。它是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最主要部分,需要遵循三个原则,功能原则、经济原则、美观原则。其次,是公共空间规划,即对没有建筑覆盖的集体公共空间的规划,它的规划对象有两部分,一是像围墙、地面之类的硬性方面,再次是指树木、草坪等软性方面。再次是道路规划,道路规划应该在方便原则、安全原则与经济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一个合理、经济的路网。为此,需要对小区的地形地貌、气候、地形规模、位置、出入口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最后是绿地规划,绿地规划的对象具体包括住宅旁绿地、公共绿地、道路绿地、配套公共建筑绿地四部分,良好的绿地规划有助于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因此应该坚持方便生活、保证安全、设计独特的原则。
(二)价值工程下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优化的建议
1、增加成本,准确把握功能,满足用户需求。在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成本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又很难把握的问题,很多房地产开发存在着高成本、低市场的现象。为此我们要重视购买者关注的功能,要正确分析功能。可以说,功能分析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房地产价值回报的大小。实际规划中存在着现实成本偏低、功能不够齐全的现象,因此,我们应该加大现实投入成本,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各项功能的达成,满足用户的各项要求。
2、注重环境设计,增加环境建设投入,提升环境效果。对于环境工程而言,投入的现实成本偏低,环境建设的投入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因而所达到的环境效果也是很不理想的。当代追求高质量环境的心理还是非常普遍的,但是房地产业对于环境工程给予的重视不够,没有切合消费者的实际购房需求。为此,应该注重环境设计,增加环境建设投入,提升环境效果,满足用户环保养生心理。
结束语:
房地产业的发展速度如此迅猛,如何在价值工程理论下更加准确的进行房地产项目规划,使得房地产开发商能够在可接受的资金压力下推行具有完善功能与合理价格的优质住宅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通过上述分析,笔者在对价值工程理论进行简单阐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房地产项目规划的具体内容以及设计方案优化的两点重要建议,以期能够促进房地产业真正打造出“以人为本”的优质居住环境,从而实现房地产业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篇4
一、城市规划学科的思想演变
1、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随着人类思想的发展和逐步深入的了解,城市的规划也在慢慢发生质的变化。诸多理论在城市规划学科的领域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古时候开始就已经产生。
古罗马时期就有城邦之治,城邦治理有利于巩固当权者的统治与管理,城邦中的公民都是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修养较高的人,每一座城邦都是一个文明的象征。因此古罗马在当时可谓是声名远扬,然而在其文明晚期,由于过分关注高度控制和权利集中,导致了其城市规划的思想出现了反人性的一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挢枉过正。比之中国,中国的城市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王者以城池的拥有数量作为衡量权利大小的标准之一,而拥有城市数量多的国家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吞并一些拥有城市数量少的,顺理成章的成为霸主。这在一方面也符合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此为其一。
2、中世纪前后的城市规划思想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中世纪曾一度出现了比较混乱的局面,在当时,这种混乱不仅表现在思想上,也渗透在城市的规划上,由于中世纪宗教主义盛行,生活的倾向愈发与世俗生活接近,人们已经很少关注什么是思想走向,更多的关注点都在世俗生活的计较上。同时由于商品经济的出现与发展,导致了一些商住城市逐渐形成,而中世纪时期缓慢的社会生产力又不足以支撑混乱的局面和接连不断的更迭,就导致了这一时期的发展比较渐进性,缺乏了能动性。同时,当时的城市规划也体现出了一定量的王权主义思想,至高无上的王权导致了大尺度的城市布局的形成,而相同时期的中国,正处于比较稳定的王权时期,当时的城市规划思想比较欣欣向荣,而城市格局一般表现为中轴对称,商贾业和手工业经济争相发展,也体现了“人本主义”这一思想。此为其二。
3、现代城市规划思想
随着英国率先展开的工业革命之后,世界也逐渐掀起了一股工业革命的浪潮,在此浪潮的带动下,多种城市化和工业化也应运而生。并对近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产生了一个新的驱动力,与此同时,城市规划思想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度,人文思想的发展与更迭使得当代城市的规划思想取得了一个质的飞跃,已经不再是之前的世俗倾向,开始逐渐关注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已经逐步成为全球人的共识,人们也逐渐开始从生存的角度来关注城市规划的发展,生态主义由此衍生出来。此为其三。
4、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规律及特征
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大体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古至今的城市规划发展思想大都包含了:人本主义、权利主义以及生态主义这三个方面。
城市规划由占主导地位的蒙昧生态主义转为占统治地位的权利服务,这也是一个比较大的转变,同时,从古罗马,到中世界,再到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在不断的衍生出新的特性,并潜在的满足了平民阶层人本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而到了工业革命时期,大量思想开始互相碰撞也就会产生诸多分歧,这使得城市规划思想不得不重新得以审视,如此反复的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与更迭其实也是顺应了时展的潮流,而城市规划思想也正是通过这源源不断的碰撞与冲突才得以走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平稳。
二、城市规划技术发展的演变
1、城市规划的技术方法受制于占主导地位的学科思想及思维的发展
这就难以避免会产生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在早期的时代是人本主义思想盛行,这就导致了人们的关注点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上,而缺乏思维的主观能动性,运用的大多数都是比较朦胧的仿生主义,其体现的更多的都是对自然的依附,基本上没有什么比较大的创造性思维在发挥作用,这种依附自然的思维方式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当权利主义逐渐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城市规划思想就开始出现非理性的统治者意志,而思想的交融碰撞也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顶峰,多重思想在不断的碰撞,不断涌现出来的思想者意志也一直在近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中作为主导。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当权利主义出现并盛行的时候,理性与非理性的思想碰撞之下也在产生并不断促进城市规划思想的交融,在现代的城市规划发展中,也开始划分出其新的走向。
2、从单一到系统的研究发展
前面我们提到过,城一直以为都是一种权力与身份的象征,在古时候也是衡量一个人能力大小的标准之一。在时代不断演变更迭发展的今天,城市规划已经不能再遵照之前单一的研究,而是该做出新的发展规划,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从单一到系统的研究策略,而今,城市规划受全球化的影响比较大,既要求我们考虑到城市其他区域之间的互动关系,也要求我们在城市发展规划的初期就要考虑到与社会、经济、资源、生态之间的互利共生的关系,同时,我们还应该确保城市规划思想的研究与发展的时候要注重对要素系统的综合研究,从而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从精英规划到全民参与
我们都知道,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到权利主义的时候是有些滞后的,因此当民主思想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几乎是不需要严峻的手段就游刃有余,从这个现象我们可以看出,权利主义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它会在历史的演变中不断被替代与超越。精英规划到全民参与就是体现了这个道理,我们的城市规划要是不是独断专权,而是耳听八方,广泛听取民智民意,大众说好的,才是真正适合发展潮流的。
三、当前城市规划技术发展新走向
从工程技术手段到人文思想关怀。在长期的人本主义的思想关怀之下,从工程技术不断衍生出来的城市规划思想也开始逐渐注入新的人文思想,这种人文思想体现在方方面面,它比之权利主义等权利至上的信条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而在如今全球化的浪潮愈演越烈之际,人文主义无疑是一抹炫丽的色彩,毕竟我们的城市规划思想不是死板的,它需要人性化与灵动的思想氛围,如果只是一味要求没有实质性的关怀的话,那对我们的城市规划走向是没有益处的。
四、结束语
纵观全球,民主社会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好评与关注度,而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不仅使世界更加具有能动性,也使区域之间更加互通有无,当公民的民主意识在不断强化,城市规划思想中的权利主义正在不断向民主化过渡,我们的城市规划思想也在不断体现着人文主义、生态主义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而我们的城市规划的参与度已经渐渐从个人的规划指导演变为公众的参与,其逐渐变为实施的主体,由此,城市规划的思想价值得以得到一定量的提升。然而城市规划思想发展至今,还需要多方的力量去巩固和完善,才能确保其以后的道路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一、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都是以区域划分为指导基础的,二者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存在密切的内部联系,房地产开发商的最终目的是使经济利益最大化,城市规划是以合理的区域布局为最佳目标,这就决定了房地产开发要以城市规划为导向,城市规划需要依托房地产开发来深入扩展。
1、城市规划为房地产开发指导方向
城市规划的最终目标是优化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使居民在交通、教育、医疗、生活上获得极大便利,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完成城市合理化布局。首先城市规划要细分城市土地功能,例如工业、居住、公共设施建设、道路、公园、商场、绿化、停车场等不停性质的土地,因此,房地产在对土地进行开发的同时,必须严格遵守城市规划中的土地性质划分,严格按照划分的土地功能进行开发。其次,城市的土地区域开发不能无节制延伸,那样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因此,城市规划对土地发展规模也做出了详细规定,其中每年用作房地产开发的土地面积是有一定数目的,土地开发价值会影响房地产开发价值,房地产商一定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这样就会使开发价值大的土地供不应求,从而影响城市的总体规划,所以政府会限制每一项用途土地的面积,这样就避免了高利益追求的土地出现需求膨胀,使用地规模、结构相对平衡,使房地产开发朝有序方向发展。最后,城市规划还对房地产开房强度做出了明确指导,房地产开发的质量、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美化、居民的生活质量。居民楼的建筑密度、楼间距、观赏景观、绿化等房地产开发问题,都直接关系到城市规划的总体实行,为避免某些房地产开放商在土地开放、房产构建中追求过度利益,而对土地进行过度开发,城市规划则明确指导了房产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例如:空间景观、环境要求、建筑高度、建筑密度、楼间距、绿化面积、停车产面积、房屋容积率等问题,城市规划通过指导房地产开发力度问题,提高了房产质量和居民生活满意度。
2、房地产开发是城市规划的有效手段
所谓房地产开发是指取得国土资源使用权并在指定土地上进行房产开发、建设的行为,房地产的有序开发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是城市规划的有效手段。首先,房地产开发促进城市布局更加合理,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规划对土地进行合理划分以后,土地就具有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有偿供给房地产开放商使用,这一过程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实现了土地价值,再通过城市规划的合理指导,各种功能的房地产形成合理化布局,完善居民产业链、生活圈,在城市布局方面,通过房地产的有序开发,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绿化环境、工业、交通、教育、医疗、居住、仓储、公共设施建设等一切惠民、便民的布局。其次,房地产开发有效促进城市城区的更新,城市规划要扩展新城区,更离不开对旧城区的更新完善,我国大部分城市存在旧城区人口密度大、房屋老化严重、道路拥挤等问题,因此对老城区的复兴离不开房地产开发。一方面,对旧城区的居住、商业房屋进行综合治理、修缮,调整老城区人口密度,土地布局,另一方面,通过房地产有效开发加强新城区建设,吸引城市及城镇人口去新城区,调整城市产业分布,实现对城市设施的改善和整体环境的整治。
二、 房地产开发与城市规划存在的协调问题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之间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二者虽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促进,但是由于房地产开发商与城市规划部门出发点不同,双方处理问题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由此产生的矛盾将直接影响二者的和谐发展,进而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主要矛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规划滞后,盲目开发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晚,尤其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前,很多地方政府并未及时重视城市规划,出现城市土地滥用、城市布局不合理,资源浪费、盲目开发等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城市规划问题得到重视,但仍有不少城市规划滞后现象,城市规划进程跟不上房地产开发脚步,很多城市边缘土地缺乏合理规划,出现不少闲置土地和烂尾楼,城市规划往往是被房地产开发牵着鼻子走。
2、 监管不足,违规开发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特别重视城市规划问题,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法规来协调城市规划和房地产开发的和谐发展问题,虽有明文规定,但是在法律法规的落实上力度不尽相同,很多地方由于城市规划的监管力度不够,协调控制能力不强,仍存在房地产多度开发、非法占地等现象,破坏了生态自然环境,破坏了历史人文氛围,很多古老建筑、名胜古迹遭到残害、
3、 协调无果,无序开发
城市规划应考虑到城市人口密度、土地特点等问题,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进行城市规划,很多地方的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灵活性不足,城市规划的周期往往较长,且绘制蓝图较缓慢,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缺乏人文、政治理念,灵活性和弹性不足,而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突发的实际问题较多,城市规划未能对以上问题作出及时反应,未能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导致房地产开发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城市公众利益,违背了城市规划的整体效果和长远发展,没能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和谐发展。
三、 促进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和谐发展的有效措施―以浙江省房地产开发为例
1、 强调科学发展观,指导双边协调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实现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将成为我们进行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例如浙江省的“江南药镇”,通过培育中医药健康产业,旅游服务业和养生养老产业三大新兴产业,融产业、旅游、社区、人文功能于一体,塑造一个尊重和传承中国中医药文化,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精致特色小镇。符合房地产开发的科学发展观念。
2、 加强监管力度,实现双边控制
对于城市规划和房地产开发中出现的违规违法操作问题,加强处理力度,强调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实现双边控制,相互制约。例如浙江省“远洋渔业小镇”,立足远洋文化和渔文化的地域特色,在建设城市中重视监管力度,构建形成多链条、高融合的新型产业生态圈,积极打造成为浙江富有浓郁渔岛渔文化气息的远洋渔业特色小镇。
3、 发挥政府职能,增强双边联系
从全局角度出发,宏观调控局部及整体问题,强化双边的公众利益、群众观念、长期发展、公平合理观念,增强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之间的必然联系,打造高效型城市建设,全方位为人民群众服务。例如浙江省“和合小镇”,打造融“文化地标、旅游门户、非遗基地、创新社区”于一体的天台山和合小镇,政府在促进和合文化交流、展示、传播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和合小镇的房地产开发建设符合城市规划原则,符合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
结语:
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何利用城市规划来正确引导房地产开发,以实现城市的合理布局,如何通过房地产开发来促进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无疑,我们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引导,实现双赢,进而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利益,构建健康、文明、和谐、规范的新家园。
参考文献:
篇6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而带动了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在城市的建设的过程当中城市中心区的作为愈加的突出,城市中心区作为一个城市公共活动的核心所在,是城市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区,因此,在城市中心区规划之时需要采用控制性详细规划,确立好城市中心区土地的使用性质以及强度,为城市化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城市中心区与控制性详细规划
就目前来看,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应用的过程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方式主要包括指标量化、条文规定以及法定图则等多个方面,对城市的开发以及建设进行有效的管理,为城市的规划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使得城市的规划管理模式大大简洁,缩短了决策以及建设的周期,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以及转让过程当中的一项重要依据。
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经济体制以及结构的不断调整改革,使得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这一现象在城市空间上的反映则是对城市中心区的规划已经步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面临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过程当中,城市要想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要冷静的对城市中心区的发展战略进行合理规划,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使得部分城市逐渐开始了对城市中心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而由于城市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转型,在城市中心区逐渐兴起了商务、娱乐以及行政等多种类型相结合的土地使用方式,这就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带来了困难,这就导致大部分的城市在进行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之时,往往存在着脱离现状以及与当前存在矛盾的现象,使得很难起到应有的控制作用。
一般来说,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权威性主要表现为在进行编制的过程中,具有可行性以及可信度等两个方面,以某城市的中心区为了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2 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可行性
2.1 做好互动汇总
在城市的建设过程当中,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落实城市发展的重要不走,也是在进行城市项目建设过程中所要遵循的依据,其本身具备着衔接以及协调的作用,这就使得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有着关键的作用。由于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中心区利益交织较为复杂,因此,在进行编制的过程当中,需要分层次、多方面进行,其中会涉及到文物保护、交通、市政以及景观灯多个方面,对于城市中心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对该城市中心区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过程当中,整理现有的规划设计项目,对其设计的合理性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并寻找联系以往的规划设计人员,对规划设计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回顾探讨,并在这一基础之上,对所制定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不断的修正,使得发展的重点环节得到了明确,并实现了规划与管理的有机结合,确定好了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环节。
2.2 收集在建以及批建的资料
由于城市中心区具有更新速度快的特点,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建设最为活跃的区域,在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影响之下,盈利高的产业逐渐进入到城市中心区,而盈利性少的产业逐渐搬离了城市中心区,这样的变更方式,使得城市中心区的更新现象显得十分的频繁,尤其是在对城市中心区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过程中,这样的更新现象更为快速,经常会出现确定好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之后,与当前实际不相符合的情况,这就导致大部分的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很难得到实际的发挥。鉴于这样的原因,在对该城市中心区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过程当中,采用了“开门规划”的方式,在实际的运行过程当中,借助市规划局、计划委员会以及建筑工程局等相关部门机构的配合,对当前中心区在建以及批建的项目资料进行了详细的收集,不仅仅收集了当前所有项目的数据信息,也从整体上对这些项目的布局功能以及用地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而总结出当前城市中心区发展的趋势,从而为城市中心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提供必要的参考指导。
3 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可信度
3.1 做好物质以及社会空间的研究
在进行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过程当中,需要对当前城市中心区的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就目前来看,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之时,要对中心区的用地物质环境进行仔细的分析调查,这主要是由于城市中心区在发展变化的过程当中,其本身的结构形态通常会显示出较为复杂的特征,其主要表现为用地零散混合,商业用地与住宅用地相互交织等,因此,对中心区的空间环境进行仔细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量化分析显得十分紧要,这不仅能够确定城市中心区的范围,还能够确定各功能建筑在中心区空间所占的比例,从而有利于把握城市中心区在未来的发展规划。在该城市中心区的调查过程中,按照性质以及风貌的相互之间的差异,可以将中心区分割成为1 000多个基本类型的地块,而每一个地块当中,需要确保土地利用的性质以及功能等方面形成一致,进而对其进行量化分析,明确该城市中心区土地使用的构成结构,以及其未来的变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同时,在对该城市中心区进行现状调查的过程当中,也强化了行政管理以及社会空间结构的调查力度,通过对各个管理部门机构的走访,对该中心区的社会环境以及人口构成等多个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而为对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3.2 对中心区进行高度控制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当中,城市中心区域主要是以第三产业为主,开发的强度较大,在有限的建筑面积之上,建筑物较为密集,这也是城市中心区的标志性景观,在对其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过程当中,需要从历史文化的保护、城市空间环境的塑造以及环境质量的优化等多个角度进行,以便于对城市中心区进行综合性的高度控制。在对该城市中心区进行高度控制的过程当中,采用并制定了由两个内部视角、四个周边视角以及三个城市视角相互结合的城市中心区视觉景观控制体系,其中内部视角主要是对该城市中心区历史文化区域的视觉长廊进行保护,防止因为高层建筑的建设遮蔽欣赏历史文化景观的实现;周边视角主要用于组合中心区建筑群的空间结构,塑造有现代化气息的城市景观;而城市视角则是为创造有层次感变化的中心区天际线提供便利,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城市中心区的高度进行控制,使得历史文化与现代建筑实现了有机结合,促进了城市中心区的发展。
4 结 语
篇7
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立于2003年3月,是在原兰州铁道学院土木建筑学院相关专业的基础上,由邓延复、阳世B、刘纯翰三位著名建筑师领衔创建的。
1 我校城l规划设计类课程现状分析
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设立以后,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我校的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性和操作性特征表现更为明显,作为城乡规划专业主干课程的设计类课程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教学改革,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作为在城乡规划专业阶梯式教育平台中建构课程体系,我校城乡规划专业的设计类课程体系设置仍然存在以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1)专业基础教育课程存在问题分析
按照目前城乡规划专业培养计划,我校城乡规划专业前三年教学的专业基础教育课程,包括《建筑设计基础1》、《建筑设计基础2》、《建筑设计1》、《建筑设计2》、《建筑设计3》,分别开设在入学第1、2、3、4、5学期,即从入学开始进行专业基础教育,每周学时在6-8学时之间,以上课程总学时数为512学时。
(2)专业设计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城乡规划的设计类核心课程基本已纳入我校的教学体系,但设计基础课程还普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缺乏系统而扎实的城乡规划设计的基本功训练,导致学生在进入高年级时无法建立较为宏观层面设计概念。同时,以上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缺少城市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 这与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的专业知识体系中推荐核心课程内容不相一致。
(3)专业实践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城乡规划专业的设计实践类课程,主要包括学时各为2周的《城乡规划课设1》和《城乡规划课设2》,分别开设在第6、8学期;学时各为16周的《设计院实习》和《毕业设计》,分别开设在第9、10学期;学时各位2周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和《建筑设计强化设计周》,分别开设在第2、6学期;学时为4周的《专业方向强化设计》,开设在第期。
2 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1)坚持人才培养方向与特色,构建完善的设计类课程教学体系
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借鉴学习国内城乡规划教育知名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完善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培养模式,使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的主干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层次关系更加清晰,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2)以城乡规划实践为中心,重构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
通过开展充分利用我校现有资源,进一步加强设计类课程教学的整合力度,以城乡规划专业实践为中心,重构各门设计课程的教学计划,以避免各学科片面强调自身特点而各行其是,努力形成合力以整体提升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成效。
(3)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优化设计类课程教学安排,逐步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多元化。
通过以上目标的实现增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程体系改革的实施策略
(1)构建适应我校师资力量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体系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我院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采用的2.5+2.5的两阶段模式,现已不再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要求,鉴于各种原因,我校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训计划每年都在修订,一轮改革后的培养计划还未得到有效的实践和反馈,又使用了新版的培养计划.
(2)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内容
目前,我院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程教学内容不够完善的问题。我校城乡规划教育应结合以上各方面的变化,重新修订新版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确立各个教学阶段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教学目标,对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重构,以构成连贯、渐进式的教学内容体系,即对规划设计课程进行规划。
(3)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设计实践类课程体系
按照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要求,城乡规划学科的实践性决定了设计类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设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多年来我校设计类课程教学的一个最大缺憾是课程与实践脱节,学生的设计专业实践能力却没有得到明显提升,仍无法适应专业业务的实际需要。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学生设计基础不扎实,实践环节薄弱,近些年以来,我院对设计类实践课程进行了改革尝试,开设新课程,拓展设计教学领域。如在2016年毕业设计选题阶段选取了省内著名设计院所的实际课题,答辩时邀请这些知名设计院所的院长、总工采用模拟评审的方式进行,使得学生可以直接与专家、学者一同交流,同时获得了向用人单位展示的机会,学生普遍感觉受益匪浅,提高了设计能力。今后,我院应继续坚持以设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加强与设计一线的单位的联系和交流,听取企业对人才的各种需求,把我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以需求为导向设置教学实践类课程体系,强化学生设计基本技能与思维方式的训练,并积极为学生创造各种设计实践机会。再者,在第期应严格要求学生利用此次机会进行全面的锻炼,帮助学生协调好找工作单位、考研复习和设计院实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应加强《设计院实习》等实践类课程教学环节的全程管控。
篇8
引言
目前环境承载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同,因此在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以环境承载力分析为主线,全面评价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论证规划方案并提出环境保护措施,是实现工业园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
一、 环境承载力概念及内涵
1、环境承载力概念
1.1 承载力概念最早源自生态学,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首次提出承载力的概念: 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 某种生物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后来这一术语被应用于环境科学,便形成了“环境承载力”这一概念,国内较严格的“环境承载力概念”是中国学者曾维华等在中国科研项目《中国沿海新经济开发区环境的综合研究-福建省湄洲湾开发区环境规划综合研究总报告》中提出的。
1.2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与一定范围内,以及一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维持环境系统结构所能承受人类活动的阈值。”环境承载力的承载对象是“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有方向、强度与规模之分,这就决定了环境承载力的矢量特征。此后,环境承载力就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彭再德也明确给出了“区域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区域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质量功能不朝恶性方向转变的条件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即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适宜程度。高吉喜指出: 环境承载力是在一定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要求下,在不超出生态系统弹性限度条件下环境子系统所能承纳的污染物数量,以及可支撑的经济规模与相应人口数量。《中国大百科全书》明确定义了环境承载力,即在维持环境系统功能与结构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整个地球生物圈或某一区域所能承受的人类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值。
2、环境承载力内涵
环境科学所要研究的是一个及其复杂且不断依靠能量、物质和信息的输入、输出维持其自身稳态运动的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即环境系统,环境系统结构维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存在阈值。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系统结构特性的一种抽象表示。在把握环境承载力时,应该掌握它的多向性和多层次性,即环境承载力会因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层次、内容不同的发展形式和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值。环境承载力具有客观性、变动性、实用性、可控性等几种特点。
2.1 客观性: 环境承载力在一定的环境状态下是客观存在的,是环境系统的客观属性,可以衡量和把握的。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系统结构特征的反映,在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变化前提下,环境承载力依赖这种功能结构而客观存在。
2.2 变动性: 环境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环境系统在结构上的变化一方面体现在环境系统自身的运动变化,另一方面体现在人类对环境施加的影响,随着环境系统结构功能的变化,开放系统的环境承载力也随着发生变化。
2.3 实用性: 正如环境承载力概念所表述的环境承载力是在维持环境系统结构、质量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区域环境系统结构和社会经济活动所具有的一种表征,这对提高区域环境承载力、合理规划社会经济发展活动具有切实可靠的依据。
2.4 可控性: 环境承载力所具有的变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由人类活动加以控制的,人类在掌握环境系统运动变化规律和环境--经济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根据人类各种活动的实际需要,可以对环境进行有目的的改造,从而使环境承载力朝着人类预定的目标变化。
二、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
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核心是判断区域发展造成的环境压力是否在环境系统提供的支持能力范围内,环境承载式用以衡量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该地区环境条件协调程度的,所以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中的所有指标都必须是可以度量的。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中应包括以下三个指标:
1自然资源类指标: 淡水、土地、矿产、生物等均属此类,可以用种类、数量及开发条件等来表征。
2社会条件类指标: 人口、交通、能源、经济状况、信息等均属此类,它们分别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表征。
3污染承载能力指标: 可以用有关污染物在大气、水体、土壤中的迁移、扩散、转化能力( 自净能力) 以及它们的含量(本底值)和敏感限值(即相应的环境标准)来表征。
三、园区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分析
为了对园区综合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引入灰色关联度对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在满足指标序列可比性、可接近性和极性一致性的基础上,通过计算系统相关因素变量数据序列( 即评价数列) 和系统特征变量数据序列( 即参考数列) 的灰色关联度进行优势分析,进而得出评价结果。 工业园区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通过比较实际值与参考值,用两者相比较的方法探讨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引入指标参考的标准值,通过灰色关联度进行计算分析,可从外界控制的层面对园区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通过与外界比较分析得出园区承载发展所存在的潜力。将综合环境承载力中环境承载力和园区发展所产生的压力分别无量纲化,比较承载力与压力评价环境承载力。从指标属性可以看出,环境承载力指标全部表现为极大值极性,通过指标因子规范化处理和指标因子序列化处理,灰色关联分析的条件已经满足,可计算工业园区环境承载力的灰色关联度。
四、规划调控建议
通过富山工业园区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值变化趋势来看,工业园区规划发展规模总体上尚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到规划末期其综合值伴随着一定趋势的波动下降。尽管园区发展伴随着资源环境等容量消耗,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其对园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而由于工业园区工业规模扩大和人口大量迁入,伴随着园区规划末期所出现的状况,对于珠海富山工业园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建议如下: 一方面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完善的基础设施,减少工业园经济社会活动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大节能、降耗与消减污染物的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从工业生活的节水与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的角度,提高水资源的重复使用效率,科学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另一方面,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高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协调富山工业经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结束语
由于工业园区复杂性和长期规划的不确定性,加之该工业园区规划时期较短,资料尚不齐全,模型较少考虑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环保投资增加及其经济增长对环境的正反馈作用。在今后研究中,经济增长情况下环保投资的增加幅度、环保投资用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清洁生产的环境改善效果等作用关系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罗宏,孟伟,等.生态工业园区- 理论与实践[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HJ /T 130 - 200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篇9
1.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数据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40篇专业类研究文献进行数量、文献来源和研究议题方法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
2我国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研究进展分析
2.1研究文献数量分析
文献数量不仅可以反映研究内容的研究热度,还可以真实体现出相关专家学者对研究课题的关注程度,自1999年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开设的十多年之间,每年平均会出现7篇相关研究内容的文献,并且最近几年,相关研究内容文献的发表数量呈上升趋势。通过对上表数据进行分析可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研究热度一共分为三个阶段:①起步阶段,专业研究初期,其工作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心仍未确立,每年研究文献的发表数量很少;②成长阶段,随着城乡规划建设的发展和完善,相关专业研究课题也逐渐增多;③发展阶段,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开展力度在逐渐加大,其教育资源和教学模式发展相对完善,研究成果颇丰。
2.2文献研究议题方法
研究议题方法不仅可以反映出研究专家对研究内容的掌握情况,还能体现出研究内容的科学知识深度,传统研究方法是停留在文献资料查阅,这种文献资料查阅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各研究议题的研究内容,但是其查阅工作量非常巨大,其研究效率很低。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普及,研究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方法逐渐变得多元化、信息化、智能化,通过对各研究文献的统计,将其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更加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案。
2.3研究内容
通过对40篇专业类文献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可知,大多数专业文献研究的内容主要围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四个方面,很多文献的关键词都会出现“课程体系”,可见构建科学、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是提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教学重点,集中体现在教学实践、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各报刊发表的专业研究文献的研究方向可以体现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向。
篇10
3、编辑:就业于地图出版社从事地图的绘制与编辑工作;
篇11
1 专业存在问题
1.1 专业定位不明确
该专业在我国开设10多年来,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专业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欠缺、实践能力不足、毕业生去向不明确。高校不能回答诸如该专业培育什么样的人才,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人才培养如何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等问题。在相关研究中有学者指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育出来的人才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尴尬境遇:论规划绘图功底,不如工科的城市规划及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论空间综合分析能力,不如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论资源环境评价及管理能力,不如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及资源经济学等专业的学生[1]。
1.2 课程设置不科学
受学校传统专业特色及片面追求学科完整性的影响,学校按照各院校师资优势开设了不同的方向并设置了不同的课程体系,各院校在构建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许多盲目性和随意性。部分院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遵循“多学科、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力求面面俱到,由此导致学生通而不专,课程体系过于宽泛。强调计算机以及软件应用,但忽视相关的基本理论;重视规划设计的课程,但忽略了地理类课程的基础地位,这种状况必然导致毕业生知识结构的不完整,学科综合性不强的局面。
2 专业办学建议
2.1 合理布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人口、资源、环境、城乡规划以及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城镇体系规划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乡镇地区尤为突出。规划不是一种理论上的规划,而是规划要素在空间上的科学合理地分布,是一种区域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实践科学。在广大的西部地区,许多大型的规划包括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都由国内着名的规划机构来完成,而这些大型的规划团队往往都不是本土机构,因此所作的规划并不能符合区域特色。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种规划偏离了规划的根本目的,所作的规划也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可操作性也不强。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需要壮大本土的规划队伍,这样更能科学有效地制定相关的规划策略,从而避免了异地规划队伍制定规划时背离区域实际情况的种种弊端。
2.2 明确专业的办学理念,准确定位学科方向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技能,能解决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及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之中,该专业所开设的课程非常多也非常杂,既有地理学也有规划学所的众多的规划课程。但是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方式,形成了什么都学实际上什么都不会的尴尬境遇,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本科教学的目的,忽略了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应用型人才,而非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实际情况。应根据学校特色和师资状况,确定实践教学环节主干课程体系,加强动手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应用性,加大实习和集中实践环节的学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课程设置要为毕业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准备。
2.3 根据学校特色完善课程设置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学科方向,培养的大学生需要对区域的规划特点、对地理区划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并能掌握大量当地区的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等相关的专业知识。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所开办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更注重城市建设、土地及房地产市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创建、循环经济的发展、人居环境的改善,而在西部地区高校开办的专业更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如山地生态保护、地质灾害勘察、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防治、资源环境调查、城镇建设等[1]。
从办学特色来讲,不同的学派办学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测绘学派应为数字城市、国土资源调查、资源环境管理与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向;地理学派应以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产业规划、生态保护与规划为发展重点;资源学派以农业产业规划、新农村建设为特色;规划学派应以城镇体系规划、新农村规划、居住区规划、旅游规划为主要特色;经管类的学校必须发挥其在经济、管理上的优势,强化资源管理、房地产评估与管理能力的培养等等。
参考文献
[1] 赵小风,黄贤金,陆汝成.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9(7):58~60.
宋戈,袁兆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81~82.
篇12
科学须为社会服务,要促进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应符合时代的需求,专业的设置要紧密联系社会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趋严重[1]。城镇体系建设、城市规划缺乏长远目标,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广大的乡镇地域甚至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这一系列的问题的解决都亟需具备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管理科学和城乡规划技能的综合型人才[2],因此,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的办学要求、培养模式、教学质量需要有更高的要求,来进一步满足国家社会和区域的发展目标[3~4]。
1 专业存在问题
1.1 专业定位不明确
该专业在我国开设10多年来,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专业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欠缺、实践能力不足、毕业生去向不明确。高校不能回答诸如该专业培育什么样的人才,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人才培养如何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等问题。在相关研究中有学者指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育出来的人才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尴尬境遇:论规划绘图功底,不如工科的城市规划及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论空间综合分析能力,不如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论资源环境评价及管理能力,不如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及资源经济学等专业的学生[1]。
1.2 课程设置不科学
受学校传统专业特色及片面追求学科完整性的影响,学校按照各院校师资优势开设了不同的方向并设置了不同的课程体系,各院校在构建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许多盲目性和随意性[4]。部分院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遵循“多学科、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力求面面俱到,由此导致学生通而不专,课程体系过于宽泛。强调计算机以及软件应用,但忽视相关的基本理论;重视规划设计的课程,但忽略了地理类课程的基础地位,这种状况必然导致毕业生知识结构的不完整,学科综合性不强的局面。
2 专业办学建议
2.1 合理布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人口、资源、环境、城乡规划以及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城镇体系规划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乡镇地区尤为突出[2]。规划不是一种理论上的规划,而是规划要素在空间上的科学合理地分布,是一种区域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实践科学。在广大的西部地区,许多大型的规划包括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都由国内著名的规划机构来完成,而这些大型的规划团队往往都不是本土机构,因此所作的规划并不能符合区域特色。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种规划偏离了规划的根本目的,所作的规划也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可操作性也不强。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需要壮大本土的规划队伍,这样更能科学有效地制定相关的规划策略,从而避免了异地规划队伍制定规划时背离区域实际情况的种种弊端。
2.2 明确专业的办学理念,准确定位学科方向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技能,能解决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及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之中,该专业所开设的课程非常多也非常杂,既有地理学也有规划学所的众多的规划课程。但是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方式,形成了什么都学实际上什么都不会的尴尬境遇,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本科教学的目的,忽略了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应用型人才,而非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实际情况。应根据学校特色和师资状况,确定实践教学环节主干课程体系,加强动手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应用性,加大实习和集中实践环节的学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课程设置要为毕业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准备。
2.3 根据学校特色完善课程设置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学科方向,培养的大学生需要对区域的规划特点、对地理区划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并能掌握大量当地区的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等相关的专业知识。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所开办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更注重城市建设、土地及房地产市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创建、循环经济的发展、人居环境的改善,而在西部地区高校开办的专业更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如山地生态保护、地质灾害勘察、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防治、资源环境调查、城镇建设等[1]。
从办学特色来讲,不同的学派办学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测绘学派应为数字城市、国土资源调查、资源环境管理与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向;地理学派应以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产业规划、生态保护与规划为发展重点;资源学派以农业产业规划、新农村建设为特色;规划学派应以城镇体系规划、新农村规划、居住区规划、旅游规划为主要特色;经管类的学校必须发挥其在经济、管理上的优势,强化资源管理、房地产评估与管理能力的培养等等。
参考文献
[1] 赵小风,黄贤金,陆汝成.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9(7):58~60.
篇13
一、现代城乡规划思想的社会学渊源
现代城乡规划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对工业革命带来的种种城市问题和矛盾的一种回应。诸如英国着力于解决住房问题、德国致力于解决城市扩展、美国的重心则是城市的美化方面等。虽然各个国家在城乡规划实践活动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不得不说,现代城乡规划的萌生与工业化、城市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多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城乡规划诞生”这样一种线性过程。开始于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不仅是一场技术性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它塑造了一种全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工业本身除了牟利的动机之外,从19世纪开始就成为促成城镇化的积极因素和巨大推动力。在这场技术革命当中,煤炭成为了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铁路的修建使工业企业选址脱离原材料产地成为可能,城市逐渐成为产业和人口的聚集之地,与此同时,空气污染、公共卫生问题、住房问题特别是贫民窟的出现,引起了一些社会学家的关注。针对英国大城市的弊端,艾比尼泽・霍华德1898年出版了《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表达了一个社会学家对城市问题的关注,书中试图通过开展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来解决城市问题,为此,他构建了一个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田园城市模式。20世纪初,围绕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形成的社会学派对芝加哥城市的社会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的研究领域逐渐与城市研究出现了交集,为后来的都市社会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英国社会学家格迪斯注意到工业革命、城市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认为城乡规划是社会改革的重要手段,强调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的基本框架,把城市放到区域的层面上进行分析,注重社会因素对城乡规划的影响。城市社会问题的关注与研究催生了城乡规划思想的发展。在当今全球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城市社会问题日益复杂和多样化,如何有效解决城市社会问题,不仅是社会学家关注的问题,也成为城乡规划理论发展的动力之一。
二、现代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与教育现状
城市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人们对城市的认识和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化。虽然西方现代城乡规划诞生于建筑学,城乡规划也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门实用型的技术科学。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国家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也促进了城乡规划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城乡规划作为一项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和政策性特点的工作,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涉及的学科不断增多,逐渐和其他学科的研究范围相互交叉,研究内容相互渗透,研究方法相互借鉴,学科多元化趋势日渐凸显。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增加了“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在此之前,城乡规划与设计仅仅是建筑学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其他研究方向诸如区域发展与规划、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等均在其他学科中覆盖。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的设置,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目前,设有城乡规划专业的高校数量日渐增多,这些高校主要依托于建筑学、地理学和园林成立和发展城乡规划专业。与此同时,城乡规划专业课程设置也在不断改革和变化。从目前各高校的课程设置上来看,主干课程仍然大多是以设计、工程技术类为主,由于受办学历史和专业特色的影响,一些学校增设了社会经济类、管理类、信息技术相关课程。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和城乡问题的研究深入,国家也开始注重城乡规划教育中的社会经济和人文方面的教育,从2000年开始,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开始开展一年一度的城乡规划专业本科课程作业交流评优活动,社会调查逐渐成为城乡规划课程教学中增加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城乡规划专业社会类课程的定位与设置
传统的城乡规划认为空间问题是城乡规划学科的核心,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形态的规划已不能解决城镇化带来的诸多问题,城乡规划应当从其他学科中吸收相关的理论来充实城乡规划学的发展和实践,同时,具备一定的社会学、经济学理论背景的城乡规划人才越来越符合市场的需求。从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方向来看,专业的城乡规划设计人才必须具备具有对城市复杂环境的整体认识和思考,特别是对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宏观分析与把握。《全国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城乡规划专业》中提到城乡规划社会调查教学任务的课程有“城市社会学”、“城乡规划系统工程学”、“城市研究专题”、“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规划设计与综合社会实践”、毕业设计”,以上课程均明确提出了规划专业应以城乡规划社会调查理论和方法为教学内容的要求。社会调查作为城乡规划方法论的内容之一,在实践环节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基础性作用和对规划实践的科学性的影响。因此,将城乡规划社会类课程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社会类课程既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又要加强城乡规划社会调查方法的应用。学生通过对城乡规划社会类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地认识城市,也为科学规划城市奠定基础。
依托于风景园林设立的城乡规划专业比较偏向于物质形态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对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忽略学生社会学相关课程的学习,重设计,轻调查,因此,如何在以工科为背景的城乡规划专业中建立社会类课程的特色教学内容成为城乡规划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城乡规划专业社会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融合在理论、实践、应用环节的教学中去。建立从“理论―实践―应用”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在梳理相关高校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城市社会类课程理论环节的课程应当包括城市社会学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两门课程,分别作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包括城乡规划和设计调查报告,作为专业实践和实习的一部分。应用环节的内容包含在毕业设计前期调查分析部分中,作为考核毕业设计的标准之一。围绕理论―实践―应用这条主线,笔者在城乡规划四年制课程教学环节中设置了不同阶段的相关课程和阶段目标,如表1所示。
四、四年制城乡规划专业的社会类课程教学探索
针对四年制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教学现状,适应新形势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设立,教学内容选择,考核方式和实践教学进行探索,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建立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宽阔的专业知识,具有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以及和谐发展的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城乡规划复合型人才既要有扎实的设计能力,同时也要具备对城乡复杂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因此城乡规划专业社会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从社会学的角度观察和发现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复杂问题,并有一个系统的、整体的认识。并能够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社会调查方法在具体的城乡规划和设计实践工作中加以应用。
2.社会热点导入式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是课程体系的支撑,教材在课程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它的作用在于系统、简明地叙述和解释基本知识和理论。但社会发展是个复杂的过程,教材的更新远远跟不上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发展速度,就出现了课程内容与实际脱节或联系不密切的情况。理论落后于实践必然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丧失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就是将社会热点融入教学内容,让学生主动关注和思考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从专业角度去解决问题。例如我国城市规划目前的热点诸如海绵城市、多规融合、存量规划等,这些都是城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变革,和社会发展和城市问题密切相关。城乡规划如何来面对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从专业热点导入问题,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热点的背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社会热点导入式的教学内容必将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3.建立有效衔接的课程关联的教学模式。社会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仅包括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最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审视城市发展,将社会学延伸到城乡规划发展的历史中去,在理论教学内容上主动关联到其他课程的内容上去,比如城市发展史、城市总体规划、居住区规划、城市生态与环境等课程相关内容。另外,在教学安排上,合理安排各课程教学顺序,城市社会学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两门课的理论学习安排在大二阶段,城乡规划和设计调查报告安排在专业实习或实践内容中去,安排在大三阶段,作为应用环节的毕业设计前期调查分析结合毕业设计安排,在大四阶段安排。
4.建立教学―实践―应用三维一体式的联动教学方法。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认为社会学课程理论性较强,与城乡规划偏重实践有些偏离,事实上城乡规划和设计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城市现象和城市复杂问题的分析和解读,社会类课程恰巧弥补了这一点。因此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应当强调教授法和学习方法的统一。任何一个理论的诞生都是依托于特定时代背景之下,因此,笔者认为在理论教学环节,应当打破传统的理论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思维穿越到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历史为坐标,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解读理论,最终任何一个伟大理论的诞生都成为了一种历史必然,也就是一种历史定位的方法,这样学生对理论的认知更深入、更全面。另外,通过案例讨论,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培养,在讨论中发现问题、深化理论学习。实践环节中,建立城市社会实践调查平台,将社会实践调查和专业实习与关联课程结合起来,特别是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社会实践调查和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串联起来,建立从教学―实践―应用的三维一体式的联动教学方法。教育部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城乡规划专业社会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第一,课程内的实践环节。第二,专业实习环节,如城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第三,毕业设计环节。通过以上三环节的教学,从课程练习到实践应用,形成课程实践教学主线,在实践教学的考核过程中,通过举行评优活动,特别是与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开展的城乡规划专业本课程作业(规划设计、调查报告)交流评优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结语
基于对城乡规划思想发展的社会学渊源的思考,认为城乡规划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乡规划专业的社会公共政策的属性日渐凸显。同时城乡规划学科地位的提升也赋予了城乡规划更大的社会责任,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类学科的交流与融合,目前四年制城乡规划教育重视设计能力培养,缺少对社会学方法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的锻炼,城乡规划学科的研究方法应当是一种有结构的多学科方法,城乡规划教育也应当是跨学科的交流与整合,因此,四年制城乡规划专业的社会类课程的建设显得尤为必要,如何将社会类课程进行有效融合和衔接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